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工商時報總編輯梁寶華即觀察,金管會要求金融業等全體上市櫃公司,必須依照TCFD的新要求來揭露其財務風險狀況,可見得當下氣候變遷對產業營運,或是銀行擔保品價值的影響不僅愈來愈大,也更受到國內外監理機關的高度重視,後續銀行如何透過投資、融資來要求企業力行碳排等重要措施,不僅關乎台灣推動全體產業環保永續的成效,也關乎金融業對自身營運風險的控管成效。
優樂地永續服務公司董事長朱竹元,以及CSRone永續智庫創辦人暨總經理嚴德芬都一致強調金融業手握投資、融資權力,對於推進其他上市櫃公司共同執行ESG具有重度影響力。
嚴德芬也特別提醒,近來歐盟要制定碳關稅的新制,台灣對歐洲市場上千億的出口量,未來都會面臨「碳稅」的衝擊,不只產業本身要有警覺,金融業繼過去以綠能金融為執行重點之後,接下來新的重點將是「自然資本」,必須更加投入引導產業採取降低碳排等措施,避免未來營運風險上揚。
包括向來為銀行放款大戶的營造業、建築業,朱竹元對此指出,其實外界所不知道的是,營造不動產業在全球碳排放的佔比將近四成,換言之,若營造不動產業能減少碳排放50%,那麼全球可減碳的程度,將高達二成。
因此,朱竹元認為,金融業應要更積極的運用核心的融資、投資能力,來趨動企業戶致力於減碳的投入,例如建築業,舉凡工法、技術、選材等,只要能運用更符合永續環保的方式來進行,例如5千戶以上的大案,若能以打造綠建築來施工、在設計上更為通風、還可回收雨水運用等,就能發揮更多省電、減碳的效果。
對此,元大金控總經理翁健相當認同,且表示元大金已特別設置「綠色產品小組」,除了包括證券、投信、銀行、人壽、期貨等五家子公司都要參與,更已兵分多路在投資、融資等金融業的核心業務上,發揮更進一步推進其他上市櫃公司共襄盛舉實踐ESG的影響力。
元大金控集團不僅旗下擁有龍頭券商元大證券,同時元大投信更為全台公募基金資產規模最大的投信公司,由此可見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
對此,翁健具體說明已採取的多項措施,目前元大金控集團不只元大銀行簽署赤道原則在核心業務上響應ESG,居泛資本市場龍頭地位的證券、投信公司也展開行動。
像是依照晨星永續投資指標的最新評鑑結果,元大投信在2021年6月共有13檔基金,規模逾3,300億,被評級為最高等級五顆星地球等級,就可看出元大投信已在所管理的基金產品線強力執行ESG的管理,翁健認為,相對於產業對其供應鏈進行推展環境永續的「議合」,金融業者則是透過發行金融商品、選擇投資標的過程來發揮對投資標的執行ESG的影響力。
此外,像是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APP,亦著手進行對於平台上列入投資分析的上市櫃公司,加註ESG的相關說明,讓投資人更了解上市櫃公司執行ESG的最新狀況,一起進行ESG的投資。
翁健也特別指出,在執行第二個ESG的五年計畫時,比起前一個計畫,在綠電採用、水資源維護,以及控制碳排放等三大面向會更加聚焦,元大金控目前除了已完成水足跡盤查、內部碳定價等重要措施之外,資訊揭露亦採取更高規格,已同時採取GRI和SASB兩大國際標準,與國際制度接軌,同時元大金控及旗下子公司正在興建的大樓,亦全部採取「綠建築」規格打造。
事實上,元大金控2020年已蟬聯DJSJ「新興市場指數」、「世界指數」成分股雙榜,更在「綜合性金融服務」產業類別裡,躍升至全球第三名,可看出元大金控在ESG上已有國際品牌之姿。
翁健也指出,十多年來,元大金控在公司治理上一直都是超前部署,包括早在2004年證交所尚未要求上市櫃公司落實設置獨立董事之前,元大金控就已在金控、銀行、證券設立獨董及審計委員會。
他進而再舉例,像是金管會要求金融業者要在二年後參考TCFD揭露,以及導入SASB永續會計準則…等,元大金在今年已提前上路。
元大金旗下元大銀行也已在去年完成赤道原則的簽署,是國內第七家簽署銀行,翁健則更進一步透露元大金的後續布局,繼金控、銀行之後,元大金控也將在證券、期貨、投信設置資安長,完成金控及旗下重要子公司全面設置資安長,從嚴達標金管會要求。
目前ESG高度重視環境永續、氣候變遷的議題,對此翁健表示,元大金控已經從內部金控集團對於碳排放、水資源的使用管理,以及對外的核心融資、投資業務雙管齊下,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其中在金控集團本身,翁健列舉,包括執行內部碳定價、全台據點100%水足跡盤查、以及綠電採購使用等,在國內金融圈均為創舉,像是綠電採購,分為兩階段執行,今年銀行、證券、已設置四個據點百分之百使用綠電;預計明年第一季期貨一個據點也將使用百分之百綠電,明年更擴大綠電使用量達全集團百分之十的用電量。
翁健也表示,由於元大金控推動ESG的第二個五年計畫,就是希望打出ESG的國際品牌,因此也推出更多和國際接軌的措施,像是在碳排放的控制上,元大金控也開金融同業先河實施「內部碳價機制」,以影子價格模式推動內部碳定價,為未來碳權交易暖身,元大金控已選定旗下三棟自有大樓,包括金控總部大樓、位於西門町的寶慶大樓以及承德大樓,作為執行內部碳定價的三棟示範大樓,以作為日後集團實施內部碳價制度的基礎。
元大投信內部推估,7月以來台股熱度不減,加上全權委託契約金額,總資產規模有機會達到8,000億元大關,挑戰歷史關卡。
元大投信台股產品線完整,滿足投資人短期波段交易及中長期的退休規畫,是元大投信近年資產管理規模快速成長主因,不論主動共同基金或被動式DTF,都取得卓越成績,奠定台股基金領先地位。
ETF方面,元大投信是台灣最早發行的先驅,今年邁入第18年;6月底元大投信旗下台股ETF提升到3,663億元,今年來增加846億元,也帶動旗下ETF總規模增加到6,207億元。
證交所統計顯示,元大投信的元大台灣50(0050)與元大高股息(0056)ETF透過券商定期定額挹注,6月底交易戶數分別達103,733戶及84,840戶,為國人定期定額扣款冠亞軍,均較5月成長,為深受歡迎的國民ETF。
元大投信在台股主動型基金也大有斬獲,訴求中長期退休理財、穩健成長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於6月底規模達404億元,穩居最大台股基金寶座。
另一方面,元大投信為協助國人在台股市場達到多元配置,6月開始推廣元大「五小福」台股系列基金,系列基金也見到快速成長,統計元大多福基金單月規模成長26.3%,是台股主動式基金中月增率最高;元大卓越基金、元大高科技基金的受益人數也突破1萬人。
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長期參與台股成長,可聚焦訴求穩健成長、布局高股息標的及優質龍頭企業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為核心定期定額部位,搭配具攻擊性的五小福基金,提高投資效率。
此外,ESG議題當道,元大投信很早納入ESG精神於台股投資策略中,0050、0056、元大臺灣ESG永續ETF(00850)、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還有五小福系列的元大2001基金及元大經貿基金,迄今均獲晨星ESG永續評鑑最高五顆地球評級。五小福中的元大多福基金、元大卓越基金也獲得四顆地球評級,凸顯元大投信在台股操作上,齊步重視企業社會責任、落實ESG理念,展現投信業標竿的宏大企圖。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今年6月底為止,投信整體基金規模為4兆8,606億元,達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增加3,374億元,增幅7.46%。從個別產品增長金額來看,增加前三名依序是台股ETF、台股基金,以及增加454億元的跨國多重資產基金;而失血最多的是國內貨幣市場基金,大減634億元,接下來是跨國債券ETF的194億元、跨國債券基金的101億元。
從資金挪動方向推斷,台灣人的投資資金顯然不耐低率商品,大舉往風險性資產移動,而受惠最大的是台股。
看個別投信表現,今年大舉推出台股相關基金、ETF產品的元大、國泰等投信都是受惠者,元大投信合計增加1,021億元,再來是國泰投信增加317.4億元、富邦投信增加221.6億元,而以主動基金為主力的復華、安聯兩家亦雙雙增逾百億元。當中,元大投信上半年台股基金、台股ETF增加金額各為144億、877.8億元,雙雙高居同業之冠,國泰、富邦的台股ETF各增261、212億元。
第一金臺灣工業菁英30ETF基金經理人曾萬勝表示,從上半年基金規模消長反映,景氣快速復甦,資金因此加速流向風險性資產,特別是以出口製造為導向的台股,受惠消費買氣提升、製造業訂單湧現,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光電等企業,營收獲利都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吸引投資人青睞。
反觀,過去二、三年受到資金追捧的債券ETF、貨幣市場型基金,在全球政府寬鬆救市下,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的考驗,收益空間遭到壓縮,投資人偏好度降低。
隨著疫苗大量施打,經濟復甦動能逐漸轉強,全球將迎接40年來最大的需求爆發潮,包括短期的供應鏈庫存回補、中期的財政擴張措施、長期的數位升級需求,將同時嘉惠台灣出口製造業與全球創新科技產業,業績具爆發潛力。
投資操作上,法人建議投資人以定期定額、逢回加碼方式,增持股票型基金,如以電子、傳產為核心持股的主被動台股基金,或是鎖定數位升級關鍵技術的AI人工智慧、機器人、精準醫療、金融科技等創新產業基金。
根據最新統計,上半年國內有元大、國泰、富邦、復華與安聯等五 家投信台股相關基金規模增加超過百億元。
元大投信除了有ETF最早卡位的優勢,近年重返台股主動型基金戰 場,去年推出的元大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在6月底規模突破404億元 ,穩居台股基金規模第一名寶座。據了解,若加計銀行、證券通路的 數據,約定元大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扣款的戶數高達27萬,每月扣款 金額來到18億元,是規模持續成長的主要原因。
被動型ETF方面,元大投信是台灣最早發行ETF的投信業者,今年已 經邁入第18年,截至6月底台股ETF來到3,663億元,今年以來就增加 846億元,也將整體ETF管理規模推升至6,207億元。
根據證交所資料,旗下的元大台灣50與元大高股息ETF透過證券商 承作定期定額的交易戶數,分別達103,733戶和84,840戶,為國人ET F定期定額扣款前二名,較5月份繼續成長,再創新高,因此推升整體 規模得以大幅超越其他投信。
上半年台股基金規模成長逾千億推動下,元大投信旗下公募基金規 模抵7,716億元新高水準,若加計7月份全委代操部位、ETF成長,以 及基金定期定額的挹注,推估目前整體規模已達8千億元,突破歷史 關卡。
國泰、富邦投信今年上半年台股基金整體規模也增加超過200億元 ,復華、安聯投信也因績效優異受益人數持續增加,年來規模增加超 過百億元;中信、永豐投信則以黑馬之姿靠新基金商品分別增加96億 元、50億元,擠進上半年增加規模前十大投信公司之列。
元大投信說明,「元大台灣50 ETF」的主要投資價值在於參與台股成長動能獲取長期資本利得報酬,而今年國內多數企業因股東會延期而延後除息,「元大台灣50 ETF」也應非市場上唯一受到影響者;預期國內疫情趨緩後,股東會陸續恢復召開及進行除息後,延遲配發的股息,可望反映在將於明年1月公告的「元大台灣50 ETF」下半年收益分配結果。
此外,歐美國家陸續解封後的消費力道,有機會一路延伸到年底的耶誕節旺季,台股下半年開始進入傳統旺季,「元大台灣50 ETF」的成分股皆為國內具成長性的龍頭企業,將持續扮演領漲台股角色,建議看好台股投資人續抱,並逢低適時加碼。
「元大台灣50 ETF」追蹤代表台股大盤的臺灣50指數,該檔ETF於2003年6月25日成立,歷史悠久,作為國內第一檔ETF,18年來見證台灣投資人對被動投資從陌生、接受到信仰的過程,價格也從發行價36.98元漲到目前約140元,成立至今(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累積總報酬率更達623.25%,規模從成立時不到新台幣40億元,來到現在近新台幣2,000億元,穩居國民ETF寶座。
從去年疫情爆發至今1年多的時間,「元大台灣50 ETF」的規模更是從新台幣1,000億逼近2,000億大關,可以感受到投資人看好台股,相信台灣龍頭企業的長期競爭實力,心態更為成熟,不因消息面而恐慌殺低,更勇於在市場把握逢低加碼機會。
元大投信預計7月19日進行「元大台灣50 ETF」第二階段公告確認實際配發金額,除息日訂於7月21日,收益分配發放日則為8月24日。(黃英傑)
群益投信表示,美股近期表現高檔震盪,但美國企業經營及獲利能力不俗,對後市不看淡。
過去美股鎂光燈都聚焦在科技股表現,隨著美國經濟復甦,通膨壓力也跟著浮現,接下來通膨走勢仍須關注,當前仍處低房貸利率環境,也促使投資人將現金換成較為保值的不動產以對抗通膨,不動產需求亦逐步回溫,也進一步帶動REITs表現,加上當前低利環境未變,REITs穩定配息機制能滿足投資人對收益的渴望。
群益道瓊美國地產ETF(00714)經理人李鈺涵表示,一般而言,美股REITs殖利率多在3%左右,今年以來近期美國景氣與獲利成長皆來到疫情以來高點,象徵美國整體經濟呈現復甦型態,帶動美國房市明顯轉熱,美股REITs資本利得也連帶水漲船高。
道瓊美國地產指數總報酬上半年漲幅就達20%,優於S&P500指數漲幅15%,當前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穩健向好,基本面有利於房市表現,加上現在幾乎是歷史新低的房貸利率,房市明顯轉熱,美國REITs股利率仍具吸引力,將更吸引市場資金配置。
元大投信研究團隊指出,5G、半導體產業為國際趨勢,各國政府與企業皆積極搶進,且5G產業鏈遍及全球,每個國家強項不盡相同,難有單一公司或單一國家即可涵括所有項目,唯有布局全球才能完整把握5G各個發展歷程所帶來的投資機會,5G、半導體設備下半年持續看好,建議可透過全球布局之5GETF長線布局。
統一投信市場看好電動車未來十年將走向智能化,隨著搭載自駕系統與車聯網各種應用,可望複製如同過去十年的智慧手機商機,中長線具投資價值。
元大投信說明,「元大台灣50ETF」主要投資價值在於參與台股成長動能獲取長期資本利得報酬,而今年國內多數企業因股東會延期而延後除息,「元大台灣50ETF」也應非市場上唯一受到影響者;預期國內疫情趨緩後,股東會陸續恢復召開及進行除息後,延遲配發的股息可望反映在將於明年1月公告的「元大台灣50ETF」下半年收益分配結果。
「元大台灣50ETF」主要布局於國內市值最大的50檔成分股,在今年6月底收益分配評價時間點,50檔成分股中,只有四檔已除息,相較去年同時期已有九檔除息,顯示此次疫情衝擊讓多數企業的股東會破天荒需延後舉行,連帶影響在年中進行收益分配評價的ETF。不過,觀察國內疫苗陸續開打,經濟活動可逐漸恢復正常,下半年預期成分股股息會一一入帳,投資人全年股息不會受到影響,「元大台灣50ETF」明年1月進行下一次配息公告時將反映下半年收到的股息。
「元大台灣50ETF」追蹤代表台股大盤的臺灣50指數,該檔ETF於2003年6月25日成立,歷史悠久,作為國內第一檔ETF,18年來見證台灣投資人對被動投資從陌生、接受到信仰的過程,價格也從發行價36.98元漲到目前約140元,成立至今(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累積總報酬率更達623.25%,規模從成立時不到新台幣40億元,來到現在近新台幣2,000億元,穩居國民ETF寶座。
從去年疫情爆發至今一年多的時間,「元大台灣50ETF」的規模更是從新台幣1千億逼近2千億大關,可以感受到投資人看好台股,相信台灣龍頭企業的長期競爭實力,心態更為成熟,不因消息面而恐慌殺低,更勇於在市場把握逢低加碼機會。
元大投信預計7月19日進行「元大台灣50ETF」第二階段公告,確認實際配發金額,除息日訂於7月21日,收益分配發放日則為8月24日。
9日美國道瓊、S&P500及那斯達克指數全面創新高,激勵台股昨(12)日上漲152點,美股相關ETF同步高歌,包括元大S&P500、永豐美國500大、富邦NASDAQ、國泰美國道瓊等ETF開盤全面勁揚,分別創下今年和歷史新高。
報酬率來看,去年因疫情重創的消費和內需等概念股在今年漲勢最為凌厲,使相關ETF漲贏大盤,以淨值計算,群益道瓊美國地產報酬率22%,國泰標普低波高息和國泰北美科技均上漲18%,暫居美股原型ETF績效前三強;若以價格漲跌來看,則是群益道瓊美國地產22.6%、台新全球AI 18%與國泰標普低波高息17.8%位居前三。
法人指出,群益道瓊美國地產、國泰標普低波高息去年都繳出負報酬,今年漲勢雖然超前,拉長到近兩年看,相對其他大盤、科技股ETF,仍有較大上檔空間。時值財報旺季來臨,投資人關注企業獲利成長性,預期消費等疫情重創的板塊成長最大,搶搭美股列車可同步留意。
群益投信表示,群益道瓊美國地產績效受惠成分股反彈,因股價上漲創造資本利得,即將在16日的除息也有高配息,預計每單位將發放0.382元,年化配息率近7%。美股強勢讓該ETF歷次除息都填息,此次在美國房市走升下,填息表現也值得關注。
進一步拆解該ETF的三大成分股,包括美國電塔、普洛斯和皇冠城堡,分別是5G基建、電商物流及基地台概念股,同步搭上5G特快車。
國泰標普低波高息挑選S&P標普500指數中,兼具高股息和低波動股票,能源股是構成指數的一大板塊,台股中的台塑四寶強漲,國泰標普低波高息也深受能源、金融等疫情影響較大的產業反彈帶動。
該ETF將同步於16日除息0.28元,優於去年同期的0.21元,配息金額也隨行情提升。
元大投信則建議積極型投資人,可增加美國科技股的投資比重,今年來價值型股票漲贏成長股,但縮短到6月以來,科技股經歷數個月的修正後重新領漲;下半年5G手機、基地台都迎來新一波拉貨,有利科技股ETF表現勝出。
進入第三季之際,已有國內基金業龍頭元大投信,針對台股類股輪動、產業分散布局的投資策略,推出以多檔台股主動式基金組合成的「元大五小福」台股系列基金,讓投資人可透過專業操作團隊不同的投資風格,全面掌握台股行情。
元大投信台股團隊表示,隨著大盤一路攻高,接下來將進入選股決勝負階段,市場資金的挪移更加快速,要抓準操作時機對於一般投資人相對不易,透過台股基金,是更省時省力且兼顧資金效率的投資方式。
元大投信台股團隊認為,下半年台股基本面持續看俏,主要外銷市場美國的景氣強勁復甦,消費所帶動的廠商拉貨動能無虞,像是投資人熟悉的蘋果供應鏈,近期多檔概念股股價有所發動。
另外,受惠於科技大趨勢的漲價循環產業如矽晶圓、晶圓代工、PCB、記憶體、伺服器等,漲價趨勢都未見停歇,勢將挹注營運表現,這些科技股都可望在第三季接力傳產,成為台股多頭主軸。
元大投信台股團隊表示,近日即將有權值龍頭法說會登場,市場預期內容維持正向,可望帶動部分市場資金開始回流科技股,統計至6月底止,「元大五小福」台股系列基金之中,以元大高科技基金現階段電子股比重逾八成最高,顯著提前布局Q3旺季行情。
同樣電子股比重近八成的元大2001基金,投資特色聚焦高獲利成長股,依市況掌握科技股、傳產股獲利先機,都可望受惠於下半年的科技股行情,適合現階段投資人進場布局。
為落實ESG理念,元大投信旗下基金經過國際投研機構晨星(Morningstar)ESG評鑑,截至4月底的最新資料,「元大五小福」台股系列基金中,元大2001基金獲得ESG最高評級五顆地球,元大經貿基金、元大卓越基金與元大多福基金則獲得優於平均的四顆地球,顯示這些基金所持有的投資標的,在ESG議題上的風險相對較低,更有利長期投資。
元大台股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台股下半年的行情中,科技股看好新能源車、蘋果新品,相關供應鏈已陸續吸引法人資金布局;傳產族群中,運輸、鋼鐵、塑化、造紙、橡膠等預期輪動,操作上,可針對營收表現穩健且具環保、漲價題材者進行價差操作。
值此指數高檔時,市場對於企業營收和獲利的表現也將嚴格檢視,選股重要性遠大於選市,建議投資人透過專業團隊操作的基金精準布局。
元大投信旗下主被動基金表現優異,在台股投資的部位合計達4,047億元,規模達到市場的一半,且有堅強的研究團隊追蹤台灣眾多產業動能,對台股趨勢的掌握度高,為台股基金投資指標。
元大投信有多檔台股基金,各擁不同的投資風格,目前規模在台股基金排名第一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以高股息和優質龍頭企業為投資方向,能滿足投資人資本利得及現金流的投資需要。
另有「元大五小福」台股系列基金,包含「元大高科技基金」精選獲利高成長的大型科技股,「元大2001基金」長期持有獲利及配息佳的績優股,加上以轉機題材強勢股的機動納入提升績效,「元大卓越基金」以科技業為主,輔以傳產股,追蹤產業輪動機會,「元大經貿基金」布局國家經濟建設、外銷為主的上市櫃企業,「元大多福基金」則挑選盈餘成長具有轉機的潛力股,搭配個股投資價值判斷,追求長期穩健績效。
迎接下半年旺季,元大投信推薦投資人透過優質台股基金參與行情,即日起到9月30日,並推出線上定期定額申購台股系列基金優惠,包括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元大卓越基金、元大經貿基金、元大高科技基金、元大多福基金、元大2001基金,及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連結基金,凡輸入夏日特惠活動序號SUMMER(英文大寫),均可享有定期定額手續費優惠。
元大投信表示,元大台灣50下半年股息減少,主要受疫情措施升級導致除權息遞延影響,但明年上半年會配得更多,投資人長期布局絕對不會少拿。
元大台灣50是台股第一檔發行的ETF,迄今有18年歷史,擁有超過30萬股民投資,已為台股代表性的ETF之一。
在今年航運股噴發,長榮、陽明、萬海均納入台灣50指數,以及除權息資金卡位,一度讓0050規模高達1,924億元,改寫國內ETF最大紀錄,均引發市場關注。
0050分為上下半年配息,今年1月已配發3.05元,並為同期配發金額新高,原市場預期下半年可和去年同期相當,不過受疫情導致除權息遞延,0050此次評價算出的配息金額0.3元,低於去年7月的0.7元;今年全年配發3.35元,也低於去年全年3.6元,合計殖利率2.3%。
台股基金規模5月底來到3,302億元的高峰,隨著近期指數創高,今 年很有機會突破上一次2010年3,320億元的高點。
以個別投信來看,今年台股基金規模增加排名分別為復華、元大、 野村、統一、安聯、國泰、群益與保德信,都是老字號中大型投信公 司,其中復華、統一、安聯在績效上表現相對出色,國泰、群益、保 德信穩健成長,元大投信則因新基金特色鮮明吸引投資人進駐。
投信業者分析,近年來退休議題發燒,投信業者努力推廣基金定期 定額適合儲備退休金、推出網路停利與日日扣等投資機制、投信投顧 公會廣推台股定期定額優勢、基富通等基金平台優化交易流程,加上 台股高點震盪下投資人難以掌握進出時點,多項利多發酵才能讓台股 基金再展雄風。
隨台股指數逼近萬八,投信業者預期台股基金買氣仍可望持續,尤 其許多投資人多以中長線定期定額方式介入,震盪之下搭配投資機制 更可望有效提高投資效益。
例如統一投信考量許多基金投資人反應有降低扣款門檻的需求,7 月1日起調降股票型系列基金定期定額與日日扣最低申購金額為2,00 0元,讓小資族扣款更輕鬆,對於資本較雄厚採取每月多日扣款的投 資人來說,可以拆分為更多扣款日或不同基金來分散布局。
元大投信6日公告0050的110年度第二次配息第一階段結果,每受益 權單位配發0.3元,19日進行第二階段公告,確認實際配發金額,7月 21日除息,8月24日為收益分配發放日;加計上半年配息,今年度共 發3.35元,低於去年全年的3.6元。
元大投信指出,此次0050每受益權單位數預估配發金額較往年低, 主要是多家上市企業股東會因疫情延期,導致除息個股減少所致。不 過,0050配息機制為半年配,對投資人而言,來不及在6月底前除息 的個股,在下半年配發股息可望在明年1月領到。
進一步分析,0050主要成分股中,除息日期訂在6月底之前的個股 只有台積電、友達、和碩、亞德客-KY四檔,另還有28檔尚未公布除 息時間,以及新入列成分股的陽明今年沒發放現金股利。
0050配發金額低於先前平均水準,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投資專家則 認為,觀察過去0050每年度第二次配息軌跡,可以發現由於配發金額 較少,大多在短時間內就能完全填息,對照此次配發金額僅0.3元, 並具備下次配息有遞延股利進補,以及台股趨勢向上、企業獲利樂觀 等利多助陣,看好21日除息有望維持「秒填」傳統。
此外,0050近期規模持續增胖,最高來到1,924.35億元,直逼2,0 00億元整數大關,今年以來已增加超過730億元,目前受益人數為30 .58萬人,截至6日為止,成立以來報酬率達587.64%,一路跟隨台重 量級權值股成長。
除了0050規模穩健放大之外,搭配下半年除息行情啟動,具高股息 概念的ETF成為市場追捧目標,元大高股息ETF目前規模突破800億元 大關、國泰永續高股息規模也登上213.35億元,續創掛牌以來新高, 顯見其吸金力道。
受惠美元轉弱、國際資金湧入股匯市場,大盤5日開盤即有百億買 盤敲進,盤中高點來到17,945點,成交金額6,112.38億元。其中,外 資大舉買超114.99億元,電子、航運、鋼鐵權值股皆成回補目標,上 市櫃市值重返60兆元整數關卡,達60.28兆元,單日增加7,172億元, 新台幣兌美元升值7.5分,收在27.915元。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表示,台股5日鋼鐵表現續強,部分資金由 航運族群撤出,使得電子族群漲勢擴散,從IC設計、導線架、二極體 、車用零組件、PCB銅箔基板、被動元件、光學鏡頭及石英元件等, 都有強勢股表態跡象,多頭輪動格局可望延續。
■蘋果新機題材看好
另外,蘋果新機題材開始反應,根據以往經驗,在正式開賣前,蘋 概股漲勢都有不錯表現,且今年生產端未傳出遞延消息,代表新機銷 售期間會比去年更長,配合5G換機潮,整體出貨數量看增。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由於本土病例增勢持續走降、下半年電 子業、製造業基本面持續看好,以及歐美各國陸續解封、資金效應持 續發酵等利多助陣,台股短線趨勢「內外皆美」,預料大盤將有登上 「萬八」實力。
■電子基期低 成加碼重心
元大投信台股基金團隊分析,台股近期呈現多點齊發行情,除了航 運、鋼鐵之外,電子漲勢及成交占比皆有增溫跡象,其主因建立在進 入下半年電子股旺季,觀察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年增率屢創新高、美 重點科技股近期股價表現強勢等,提供電子族群很好的接棒施力點, 配合基期相對不高,成為外資加碼重心。
法人認為,中、美消費電子大廠第三季拉貨動能顯現,往後看旺季 效應可望延續到歐美消費旺季,對台股整體獲利表現不看淡,有利指 數往上突破高點。
【台股基金市場熱絡,元大投信推進普惠金融】近來台股市場表現亮眼,指數逼近歷史新高,成交量也創下新高。在此背景下,元大投信積極推廣台股基金定期定額,以滿足更多投資者的需求。元大金控率先在國內打造跨平台服務模式,從投信拓展至證券、銀行與保險等全方位金融體系,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其中,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以378億元規模,成為台股基金之冠,並獲得大量投資者支持。元大金控將持續推動普惠金融,幫助投資者累積財富,實現退休夢想。
全台三級警戒持續,但台股卻逆勢上漲,創下新的紀錄。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5月份台股基金的定期定額扣款金額首度突破29億元大關,顯示投資人對台股的信心。其中,元大投信作為台灣公募基金的龍頭,對於台股的中長線表現持樂觀態度。
雖然近期市場變化快速,元大投信的龍頭基金研究團隊強調,台股的基本面依然堅強,投資人可以透過表現領先的台股基金來應對市場的輪動和風險分散。從雲端打造個人投資計畫,每個月只需要3,000元就能參與投資。
元大投信自1992年成立以來,在台灣市場深耕不輟,公募基金規模位居全國之冠,並擁有豐富的經驗和研究團隊。該公司鼓勵投資人優先選擇形象良好、歷史悠久的資產管理公司,如元大投信。
為了鼓勵國人積極進行理財,元大投信推出「龍頭旗艦基金」與「台股基金五小福」,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屬性選擇合適的基金,並相互搭配,打造個人的投資組合。例如,對於退休且有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看好科技股的投資人,元大高科技基金和元大卓越基金都是值得考慮的選擇。而偏好息收的投資人,則可以選擇元大2001基金。至於元大多福基金則適合尋找上市櫃具有盈餘大幅成長及轉機特色的潛力股。
元大投信的龍頭基金研究團隊也提醒投資人,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台股基金,可以長期參與台股的成長。相比投資個股,台股基金有三大優勢:專業團隊挑選合適標的、低門檻操作、以及分散風險。
元大龍頭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台股一度因疫情衝擊震盪,但經歷籌碼整理,下檔支撐更堅固,不過近期台股的輪動快,波動仍大,投資應慎選標的,基金部分可留意基金投資屬性和投資特質。基金發行公司也很重要,優質基金公司具備專業及豐富經驗的研究團隊,建議投資人優先選擇形象良好、歷史悠久的資產管理公司。
元大投信1992年成立以來深耕台灣,公募基金規模為全國之冠,也是台股基金龍頭,不論主、被動基金操作都有豐富經驗,加上集團各事業線整合,擁有廣大通路支援及堅實研究陣容。
為鼓勵國人儘早進行理財,元大投信精選「龍頭旗艦基金」與「台股基金五小福」,投資人可依投資屬性選擇適合的基金,相互搭配打造個人投資組合。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為國內最大的台股基金,精選一籃子優質龍頭企業,並有每月都配息和年終配息機制,適合退休有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
看好科技股的投資人,可考慮元大高科技基金,精選高獲利成長的電子股;高科技搭配傳產,可選擇高科技為主、傳產為輔的元大卓越基金,掌握輪動趨勢。
偏好息收的投資人則可搭配元大2001基金,瞄準高獲利、優配息的績優企業,目前布局中小型科技股為主。看好上市櫃具有盈餘大幅成長及轉機特色的潛力股,可挑選元大多福基金,追求長期穩健績效。至於元大經貿基金主要投資國家經濟建設相關產業,及外銷為主的上市櫃公司。
元大龍頭基金研究團隊也建議投資人以定期定額台股基金,長期參與台股成長。相較於投資個股,台股基金有三大優勢:
一、台股基金由專業團隊憑藉專業經驗,挑選合適標的和進場時點,並靈活因應市況調整,對不擅選股、擇時或無法時時檢視持股的投資人,可免去選股、盯盤、調整持股不便。
二、台股基金入手門檻較低,整股的交易價格高,相較下,基金每個月只要3,000元,不用擔心買不到、賣不掉,沒經驗也能操作。
三、台股基金幫助分散風險,相較於資金重押在單一個股,基金有經理人精選一籃子優質股,相同的資金更能分散風險。
伴隨台股價量表現的持續增長,今年以來截至五月底,台股基金的管理規模大幅成長555.8億元,增幅達兩成,且該555.8億元的規模成長遠多於跨國投資股票型的261.7億元,顯示國人將台股基金納入核心組合的趨勢確立。
為了可以上讓更多投資人得到更優質的基金產品內容與服務體驗,其中廣為投資人喜愛的基金定期定額,推廣管道應不再局限在傳統的投信通路。有鑒於此,元大金控致力打造台股基金定期定額推廣模式的全新地貌與天際線。
元大金控領先國內同業打造跨平台的服務模式,縱向垂直整合銀行與證券端的財富管理、退休理財與投資型保單業務,橫向更水平延伸了投信基金定期定額的推廣範疇,從投信延伸到證券、銀行與保險等
全方位金融體系。
因為投信投顧公會的基金定期定額統計數據目前還沒有包含來自證券商、銀行、基金平台等通路之申購件數,因此投信投顧公會所公布的統計資料,還無法全面的展現出國人近年來對台股基金定期定額的肯定與熱情的投入。
以元大投信在去年3月隆重推出旗艦級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為例,不僅規模378億元一舉成為台股基金最大(資料來源:投信投顧公會,截至2021/05/31),短短一年多內,即獲得近30萬人次跨金融機構體系(包含證券商、銀行、基金平台等通路之申購件數)定期定額投資人的熱烈支持,也創造每月接近20億元定期定額扣款金額的里程碑(包含證券商、銀行、基金平台等通路之申購數量)。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精選台股中具有高股息、具成長潛力的優質龍頭企業,讓想參與台股行情的投資人,可以一次網羅台股優質龍頭標的,經理團隊也會依據市場與企業發展,主動的汰弱留強,免除投資人自己擇時選股的煩惱。
秉持服務客戶與堅持創新的理念,元大金控將持續推廣定期定額的普惠金融機制,投資人只要持續定期投入資金,在適度承擔市場波動之下,將有機會累積更多財富,追求投資目標的達成與退休夢想的實現。
全台三級警戒持續,不過台股卻逆勢上漲,這股勢頭讓人驚艷。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數據,台股基金的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在5月份竟然首次突破29億元,創下了歷史新紀錄。作為台灣公募基金的龍頭,元大投信對這一現象表達了樂觀的看法。
元大投信強調,台股的基本面強勁,對於中長線的投資前景持續看多。但由於市場變化快速,他們建議投資者透過台股基金來布局,這樣不僅可以分散風險,還能夠快速適應個股的波動。而且,投資者只需每月投入3,000元,就可以透過雲端服務快速建立自己的理財規畫。
元大投信的研究團隊也提醒投資者在選擇台股基金時,要關注基金的投資屬性、特質,以及發行商的品質。他們指出,優質的基金公司通常擁有專業且經驗豐富的研究團隊,並且在研發和決策流程上都有完善的內控制度。因此,建議投資者優先選擇品牌形象良好、歷史悠久的資產管理公司。
對於那些想要投資但不知道如何操作的投資者,元大投信的研究團隊建議可以選擇台股基金的定期定額投資方式。相比投資個股,台股基金有三大優勢:首先,基金由專業經理人和研究團隊操刀,能夠選擇合適的投資標的和進場時間,並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其次,基金入門門檻低,即便是沒有經驗的小資族也能輕鬆操作;最後,基金能夠分散風險,減少對單一個股的依賴。
元大投信旗下的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是規模最大的台股基金之一,它精選優質龍頭企業為持股,並規劃每月配息與年終配息機制,適合退休後有現金流需求的族群。對於看好科技股的投資者,元大高科技基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若希望高科技搭配傳產,則可以考慮元大卓越基金。偏好息收的投資者則可以選擇元大2001基金;看好上市、上櫃中具有潛力的投資者,則適合元大多福基金;而元大經貿基金則主要投資國家經濟建設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