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美中貿易戰升級為貨幣戰,美歐公債殖利率大幅下滑,印度、泰國及紐西蘭啟動降息,全球性利率走低帶動金價走升;油價近期受到消息面影響大,短線交易機會多,仍宜善設停損停利點。
全球維持貨幣寬鬆環境,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解釋,美元與油、金價格原則上成反向關係,因此投資者除了可從聯準會降息、市場情緒風險等指標,來觀察美元走勢外,也能觀察美中貿易戰、全球景氣復甦等後續發展,輕鬆掌握投資油金的致勝關鍵。
元大S&P原油ETF研究團隊提醒,聯準會「鷹」派降息及英國脫歐協議難產,一度激勵美元指數短線走高,且在中美貿易戰持續性的影響下,拖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進而降低市場對原油需求成長預期,近期震盪機率高。
元大S&P黃金ETF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全球維持寬鬆環境、實質利率走低,有利支撐金價,且各國央行大量買進黃金、歐美ETF實體黃金增持等,皆為黃金形成利多因素。
具有避險性質的黃金,除了原則上與美元呈反向外,每當市場風險不確定增加時,避險情緒也會進而推升金價,降息原則上有利金價,美中貿易戰升溫成為貨幣大戰,對全球經濟的不利影響加深,種種不確定因素,激勵金價加速走高。
歐洲央行(ECB)新任總裁傾向鴿派立場,市場預期其上任後,歐元區現有的負利率環境將更強化,在此情境下,歐元區資金購買黃金的意願將提升,且市場認為聯準會可能預防性降息轉為降息循環,促使資金湧向金市,加深金價成長動能,包含高盛、花旗等投資銀行皆預測,金價擁有上漲空間。(黃英傑)
全球維持貨幣寬鬆環境,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解釋,美元與油、金價格原則上成反向關係,因此投資者除了可從聯準會降息、市場情緒風險等指標,來觀察美元走勢外,也能觀察美中貿易戰、全球景氣復甦等後續發展,輕鬆掌握投資油金的致勝關鍵。
元大S&P原油ETF研究團隊提醒,聯準會「鷹」派降息及英國脫歐協議難產,一度激勵美元指數短線走高,且在中美貿易戰持續性的影響下,拖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進而降低市場對原油需求成長預期,近期震盪機率高。
元大S&P黃金ETF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全球維持寬鬆環境、實質利率走低,有利支撐金價,且各國央行大量買進黃金、歐美ETF實體黃金增持等,皆為黃金形成利多因素。
具有避險性質的黃金,除了原則上與美元呈反向外,每當市場風險不確定增加時,避險情緒也會進而推升金價,降息原則上有利金價,美中貿易戰升溫成為貨幣大戰,對全球經濟的不利影響加深,種種不確定因素,激勵金價加速走高。
歐洲央行(ECB)新任總裁傾向鴿派立場,市場預期其上任後,歐元區現有的負利率環境將更強化,在此情境下,歐元區資金購買黃金的意願將提升,且市場認為聯準會可能預防性降息轉為降息循環,促使資金湧向金市,加深金價成長動能,包含高盛、花旗等投資銀行皆預測,金價擁有上漲空間。(黃英傑)
美中貿易戰升級為貨幣戰,美歐公債殖利率大幅下滑,印度、泰國及紐西蘭啟動降息,全球性利率走低帶動金價走升;油價近期受到消息面影響大,短線交易機會多,仍宜善設停損停利點。
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解釋,美元與油、金價格原則上成反向關係,因此除了可從聯準會降息、市場情緒風險等指標,來觀察美元走勢外,也能觀察美中貿易戰、全球景氣復甦等後續發展,掌握投資油金致勝關鍵。
元大S&P原油ETF研究團隊提醒,聯準會「鷹」派降息及英國脫歐協議難產,一度激勵美元指數短線走高,且在中美貿易戰持續性的影響下,拖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進而降低市場對原油需求成長預期,震盪機率高。
油價後勢也可觀察聯準會下半年對降息的態度,若持續性降息,則反映經濟復甦可能不如預期樂觀,未來原油需求可能降低,同樣不利油價長線發展。
目前正值5月底至9月中的傳統夏季用油旺季期間,旺季原油需求可提供油價下檔支撐,預期油價短線仍將維持高度波動走勢,短線交易機會多,建議善設停損停利點,但夏季用油旺季約於9月中結束,步入9月中到12月中的傳統淡季期間時,則需留意拉回修正的風險。
元大S&P黃金ETF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全球維持寬鬆環境、實質利率走低,有利支撐金價,且各國央行大量買進黃金、歐美ETF實體黃金增持等,皆黃金利多因素。
具有避險性質的黃金,除了原則上與美元呈反向外,每當市場風險不確定增加時,避險情緒也會進而推升金價,降息原則上有利金價,美中貿易戰升溫成為貨幣大戰,對全球經濟的不利影響加深,種種不確定因素,激勵金價加速走高。
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解釋,美元與油、金價格原則上成反向關係,因此除了可從聯準會降息、市場情緒風險等指標,來觀察美元走勢外,也能觀察美中貿易戰、全球景氣復甦等後續發展,掌握投資油金致勝關鍵。
元大S&P原油ETF研究團隊提醒,聯準會「鷹」派降息及英國脫歐協議難產,一度激勵美元指數短線走高,且在中美貿易戰持續性的影響下,拖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進而降低市場對原油需求成長預期,震盪機率高。
油價後勢也可觀察聯準會下半年對降息的態度,若持續性降息,則反映經濟復甦可能不如預期樂觀,未來原油需求可能降低,同樣不利油價長線發展。
目前正值5月底至9月中的傳統夏季用油旺季期間,旺季原油需求可提供油價下檔支撐,預期油價短線仍將維持高度波動走勢,短線交易機會多,建議善設停損停利點,但夏季用油旺季約於9月中結束,步入9月中到12月中的傳統淡季期間時,則需留意拉回修正的風險。
元大S&P黃金ETF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全球維持寬鬆環境、實質利率走低,有利支撐金價,且各國央行大量買進黃金、歐美ETF實體黃金增持等,皆黃金利多因素。
具有避險性質的黃金,除了原則上與美元呈反向外,每當市場風險不確定增加時,避險情緒也會進而推升金價,降息原則上有利金價,美中貿易戰升溫成為貨幣大戰,對全球經濟的不利影響加深,種種不確定因素,激勵金價加速走高。
全球期貨市場交易熱潮持續,台灣期貨交易量也逐年成長,其中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槓桿/反向ETF、以及期貨信託ETF成交活絡與規模成長挹注,而這也正是將期貨現貨化,讓投資人能夠運用ETF,有機會進行短線價差交易!本報1日特別與元大投信、芝商所共同舉辦論壇,深入探討全球期貨市場的最新發展趨勢。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期許投資人在台股之外多接觸商品期貨等不同的理財工具以增加收益;證券期貨局副局長蔡麗玲除肯定元大投信帶動國內期貨市場發展外,更呼籲資產管理業者應以投資人保護為前提,繼續壯大國內期貨市場;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則看好台灣期信商品將引領亞洲創新化與國際化的趨勢,並以此主題進行專題演講與投資人分享。
劉宗聖引用BlackRock報告中指出,截至今年第二季全球ETF規模高達5.6兆美元,發展持續加溫,除了股權類、固定收益兩大類別之外,商品類ETF規模也有1,520億美元,為ETF產品中最重要的類別之一。
息收族、價差族兩極化發展
目前台灣市場投資人需求朝向兩極化發展,分別為存股息收族與價差交易族群,由於台股波動空間相對受到壓抑,商品ETF波動大,成為可創造價差交易空間的理想工具。
從今年8月日均量來看,期信ETF成交量占ETF市場比重高達43.9%,顯示具高波動特性的期信ETF已是價差交易族群最受青睞的交易工具之一,未來發展空間頗具想像。
劉宗聖表示,台灣ETF發展已到4X4多元投組策略,包括債券ETF、外匯、商品等都需要借助期貨作為交易元件,來完善產品架構,除了傳統避險、增益功能外,更能擴大至生活理財階段,將全球總經指標透過ETF產品成為可交易標的。
根據全球期貨ETF發展進程,大致上可分為廣基型、單一型、特殊型,以及近期最新發展的策略型四大階段,以特殊型而言,是追蹤新種或具特殊利基期貨商品的績效變化,例如天然氣、比特幣等皆在此項範圍之內。
劉宗聖進一步指出,天然氣普遍被認為是能源界的未來新星,最大宗需求為工業以及住宅使用,與原油不同,且在主要商品原物料當中,天然氣的年化波動度高達41.8%,波動度較大,適合短線交易,目前國外市場已有發行天然氣ETF,若採取淡旺季策略交易,回測19年間有15年最終可以獲利,勝率達八成,平均獲利幅度高達43.5%。
另外,今年受到美中貿易戰及全球景氣成長趨緩疑慮,黃金等貴金屬商品成為市場關注標的,元大投信副投資長譚士屏表示,由於Fed重啟降息循環,加上ECB年底前也將啟動QE,是支持金價高檔不墜的主要原因,此外,與黃金連動度高達8成的白銀也值得關注。
貿易戰貴金屬商品受關注
譚士屏說,從全球總經動向觀察,非美國家對於黃金ETF需求越來越高,歐洲受到英國脫歐等風險性因素不斷,且維持負利率,市場擔心資產縮水,進而帶動黃金買氣,美國也因年底前還有降息兩碼空間,實質利率下行,導致部分資產配置轉進黃金,在美歐資金同步拉抬下,黃金長多仍可期待,惟近期黃金淨多單爆增,交易上有點過熱跡象,建議以金銀比作為參考指標,留意黃金與白銀相對價值伺機布局。
在原油部分,譚士屏認為,目前沙國油田短期影響因素大致已結束,以往9月中至12月中為傳統淡季,預期用油需求將減少,第四季原油將從供不應求轉為平衡,維持區間震盪走勢,建議可由季節性操作多空搭配,或是觀察ETF溢價幅度,配合成交量能,掌握低檔布局機會。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期許投資人在台股之外多接觸商品期貨等不同的理財工具以增加收益;證券期貨局副局長蔡麗玲除肯定元大投信帶動國內期貨市場發展外,更呼籲資產管理業者應以投資人保護為前提,繼續壯大國內期貨市場;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則看好台灣期信商品將引領亞洲創新化與國際化的趨勢,並以此主題進行專題演講與投資人分享。
劉宗聖引用BlackRock報告中指出,截至今年第二季全球ETF規模高達5.6兆美元,發展持續加溫,除了股權類、固定收益兩大類別之外,商品類ETF規模也有1,520億美元,為ETF產品中最重要的類別之一。
息收族、價差族兩極化發展
目前台灣市場投資人需求朝向兩極化發展,分別為存股息收族與價差交易族群,由於台股波動空間相對受到壓抑,商品ETF波動大,成為可創造價差交易空間的理想工具。
從今年8月日均量來看,期信ETF成交量占ETF市場比重高達43.9%,顯示具高波動特性的期信ETF已是價差交易族群最受青睞的交易工具之一,未來發展空間頗具想像。
劉宗聖表示,台灣ETF發展已到4X4多元投組策略,包括債券ETF、外匯、商品等都需要借助期貨作為交易元件,來完善產品架構,除了傳統避險、增益功能外,更能擴大至生活理財階段,將全球總經指標透過ETF產品成為可交易標的。
根據全球期貨ETF發展進程,大致上可分為廣基型、單一型、特殊型,以及近期最新發展的策略型四大階段,以特殊型而言,是追蹤新種或具特殊利基期貨商品的績效變化,例如天然氣、比特幣等皆在此項範圍之內。
劉宗聖進一步指出,天然氣普遍被認為是能源界的未來新星,最大宗需求為工業以及住宅使用,與原油不同,且在主要商品原物料當中,天然氣的年化波動度高達41.8%,波動度較大,適合短線交易,目前國外市場已有發行天然氣ETF,若採取淡旺季策略交易,回測19年間有15年最終可以獲利,勝率達八成,平均獲利幅度高達43.5%。
另外,今年受到美中貿易戰及全球景氣成長趨緩疑慮,黃金等貴金屬商品成為市場關注標的,元大投信副投資長譚士屏表示,由於Fed重啟降息循環,加上ECB年底前也將啟動QE,是支持金價高檔不墜的主要原因,此外,與黃金連動度高達8成的白銀也值得關注。
貿易戰貴金屬商品受關注
譚士屏說,從全球總經動向觀察,非美國家對於黃金ETF需求越來越高,歐洲受到英國脫歐等風險性因素不斷,且維持負利率,市場擔心資產縮水,進而帶動黃金買氣,美國也因年底前還有降息兩碼空間,實質利率下行,導致部分資產配置轉進黃金,在美歐資金同步拉抬下,黃金長多仍可期待,惟近期黃金淨多單爆增,交易上有點過熱跡象,建議以金銀比作為參考指標,留意黃金與白銀相對價值伺機布局。
在原油部分,譚士屏認為,目前沙國油田短期影響因素大致已結束,以往9月中至12月中為傳統淡季,預期用油需求將減少,第四季原油將從供不應求轉為平衡,維持區間震盪走勢,建議可由季節性操作多空搭配,或是觀察ETF溢價幅度,配合成交量能,掌握低檔布局機會。
台灣期信商品歷經10年逐漸開花結果,花了7年時間突破百億元規模,隨著市場對期信商品接受度越來越高,整體規模已呈現指數型成長,藉由期貨現貨化,消弭股票與期貨的投資界線,打通多元配置任督二脈,未來將進一步擴大把現貨指數與選擇權結合,主打組合型策略交易,期信商品發展可望再度邁向新里程碑。
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指出,過去將一籃子股票集結成ETF發行,達到簡單投資效果,而在將期貨現貨化的過程中,則可以透過期貨商品連結匯率、石油、黃金等,並在現貨市場交易,達到多元市場的靈活操作,同時減少操作及管理複雜程度,直接追蹤公開透明指數,落實策略交易。
期交所交易部經理顏榮邦表示,期交所對推廣期貨市場不遺餘力,朝向多元、國際化發展,近期期信ETF交易越來越蓬勃,加上國際間跨資產投資盛行,因此,期交所也與台灣指數公司洽商編制一系列指數,預期年底前推動。
針對新產品規劃,期交所10月也增加美國那斯達克100、富櫃200兩檔指數期貨,顏榮邦指出,與科技吸相關的創新指數對台灣投資人具有吸引力,看好仍是發展主要趨勢,以道瓊指數期貨為例,發行至目前為止也繳出日均量達9,700口的佳績,展望後市,台灣永續指數、費半指數都是未來考慮新推出期貨商品標的之一。
元大期貨總經理周筱玲指出,期貨現貨化已是國際趨勢,僅有現貨商品沒辦法滿足多元投資組合需求,面對金融市場快速變化,期貨指數、外匯商品、債券等多空布局都可以透過投信發行各式商品來結合期現貨市場,創造期貨、投信業者共生共榮,投資人共富的三贏局面。
元大投信投資長林祖豪表示,期信商品由期貨基金(CTA)陸續發展到黃金、原油等,槓反型ETF等,逐漸成為投資人短中長期交易配置之中,下一步期信商品可望擴大在不同產品的導入,包括股票債券跟股票期貨深化,以及發展策略交易,整合股票、選擇權、期貨,研發策略型產品,第三,以全球避險基金規模來看,台灣在此塊參與程度較低,有機會陸續加入到未來的投資產品中,推廣另類投資。
芝商所顧問ThomasPoh則認為,目前最重要影響市場趨勢共有六大重點,包括貿易戰、美經濟轉弱、Fed未來利率看法,以及負利率導致游資進入新興市場、中東局勢發展與美國大選,未來全球市場可能仍處於動盪不安階段,需在危機中尋找轉機。
Thomas表示,今年芝商所推出多種商品,其中微型股指期貨是歷來最受歡迎的股指商品之一,總交易量超過320萬,值得留意的是,有68%交易是來自非美國客戶,重點在於較小面值受到終端客戶青睞,法人戶也能夠藉由小面值積極調整投組,提高交易靈活性。
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指出,過去將一籃子股票集結成ETF發行,達到簡單投資效果,而在將期貨現貨化的過程中,則可以透過期貨商品連結匯率、石油、黃金等,並在現貨市場交易,達到多元市場的靈活操作,同時減少操作及管理複雜程度,直接追蹤公開透明指數,落實策略交易。
期交所交易部經理顏榮邦表示,期交所對推廣期貨市場不遺餘力,朝向多元、國際化發展,近期期信ETF交易越來越蓬勃,加上國際間跨資產投資盛行,因此,期交所也與台灣指數公司洽商編制一系列指數,預期年底前推動。
針對新產品規劃,期交所10月也增加美國那斯達克100、富櫃200兩檔指數期貨,顏榮邦指出,與科技吸相關的創新指數對台灣投資人具有吸引力,看好仍是發展主要趨勢,以道瓊指數期貨為例,發行至目前為止也繳出日均量達9,700口的佳績,展望後市,台灣永續指數、費半指數都是未來考慮新推出期貨商品標的之一。
元大期貨總經理周筱玲指出,期貨現貨化已是國際趨勢,僅有現貨商品沒辦法滿足多元投資組合需求,面對金融市場快速變化,期貨指數、外匯商品、債券等多空布局都可以透過投信發行各式商品來結合期現貨市場,創造期貨、投信業者共生共榮,投資人共富的三贏局面。
元大投信投資長林祖豪表示,期信商品由期貨基金(CTA)陸續發展到黃金、原油等,槓反型ETF等,逐漸成為投資人短中長期交易配置之中,下一步期信商品可望擴大在不同產品的導入,包括股票債券跟股票期貨深化,以及發展策略交易,整合股票、選擇權、期貨,研發策略型產品,第三,以全球避險基金規模來看,台灣在此塊參與程度較低,有機會陸續加入到未來的投資產品中,推廣另類投資。
芝商所顧問ThomasPoh則認為,目前最重要影響市場趨勢共有六大重點,包括貿易戰、美經濟轉弱、Fed未來利率看法,以及負利率導致游資進入新興市場、中東局勢發展與美國大選,未來全球市場可能仍處於動盪不安階段,需在危機中尋找轉機。
Thomas表示,今年芝商所推出多種商品,其中微型股指期貨是歷來最受歡迎的股指商品之一,總交易量超過320萬,值得留意的是,有68%交易是來自非美國客戶,重點在於較小面值受到終端客戶青睞,法人戶也能夠藉由小面值積極調整投組,提高交易靈活性。
元大投信是國內共同基金與ETF龍頭,近日攜手芝商所(CMEGroup),結合東海大學,共同舉辦「全球期貨交易與產品創新之機會與挑戰」論壇,希望服務台中地區客戶的同時,也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回饋社會,深耕校園並推廣金融教育,進一步協助學校培養金融人才。
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陳文典院長表示,學校老師跟學生在學校所教、所學,多數都是從教科書上內容學習理論基礎,這次透過共同舉辦論壇,可以跟全球最大期權交易所芝商所、國內最大ETF發行公司合作,在學校舉辦論壇,讓學校老師與學生可以瞭解全球期貨交易以及產品創新的實務發展趨勢,有此機會可以讓學校師生結合課本理論與實務結合。
陳文典指出,金融創新是推動金融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以及帶動經濟成長的重要根本,相信透過產學合作,將實務界目前的發展現況帶進校園,一方面讓學生瞭解實務界目前的產業現況,同時也讓學校老師可以瞭解未來教學上可以講授的趨勢,相輔相成,創造多元效益。若學校與產業界、國外金融機構能有機會多多交流,相信更能提升學校金融教育,並培養優秀金融人才。
元大投信表示,台中地區的學校,東海大學算是具有代表性的學校,由於近二年每年都跟芝商所共同在台灣舉辦活動,今年希望活動舉辦能夠有更多元面向,不僅只是服務公司的客戶,且希望可以結合學校,有機會可以跟學校老師、學生一起分享教科書中所學內容,在金融實務上是如何運作,包含目前在利率、匯率、期貨、現貨等金融商品,已經躍居為全球風起雲湧的主要交易商品之一。
芝商所是全球期權交易所龍頭,成立歷史悠久,且發展受到全球矚目,在全球主要市場都相當重視市場教育與推廣,舉辦相當多的活動,這也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因此,這次特別與芝商所有這樣的合作機會,到校園舉辦說明會,目的就是攜手芝商所能夠共同協助學生了解金融市場發展趨勢與脈絡,並能尋找未來的發展方向。
全球ETF市場規模已經超越5兆美元,以股票類規模最高,其次是債券、商品等類型,商品類的資產類別有時又稱之為另類資產,在現今的投資組合中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投資的領域已經進入到主、被動結合,包含國內、國外,傳統、另類,主動、被動,已經走向複合時代,正如油電混合車hybrid的概念。投機、投資、避險、增益、套利、價差等不同的投資循環,再搭配上期貨工具,可以以小博大,並將期貨現貨化,發行ETF產品,建構多元投資組合。
元大投信建議學生在學期間,因為資金少,可以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培養投資習慣,並建立正確理財觀念,及早開始了解金融市場以及整個國際金融趨勢,為未來就業做準備。
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陳文典院長表示,學校老師跟學生在學校所教、所學,多數都是從教科書上內容學習理論基礎,這次透過共同舉辦論壇,可以跟全球最大期權交易所芝商所、國內最大ETF發行公司合作,在學校舉辦論壇,讓學校老師與學生可以瞭解全球期貨交易以及產品創新的實務發展趨勢,有此機會可以讓學校師生結合課本理論與實務結合。
陳文典指出,金融創新是推動金融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以及帶動經濟成長的重要根本,相信透過產學合作,將實務界目前的發展現況帶進校園,一方面讓學生瞭解實務界目前的產業現況,同時也讓學校老師可以瞭解未來教學上可以講授的趨勢,相輔相成,創造多元效益。若學校與產業界、國外金融機構能有機會多多交流,相信更能提升學校金融教育,並培養優秀金融人才。
元大投信表示,台中地區的學校,東海大學算是具有代表性的學校,由於近二年每年都跟芝商所共同在台灣舉辦活動,今年希望活動舉辦能夠有更多元面向,不僅只是服務公司的客戶,且希望可以結合學校,有機會可以跟學校老師、學生一起分享教科書中所學內容,在金融實務上是如何運作,包含目前在利率、匯率、期貨、現貨等金融商品,已經躍居為全球風起雲湧的主要交易商品之一。
芝商所是全球期權交易所龍頭,成立歷史悠久,且發展受到全球矚目,在全球主要市場都相當重視市場教育與推廣,舉辦相當多的活動,這也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因此,這次特別與芝商所有這樣的合作機會,到校園舉辦說明會,目的就是攜手芝商所能夠共同協助學生了解金融市場發展趨勢與脈絡,並能尋找未來的發展方向。
全球ETF市場規模已經超越5兆美元,以股票類規模最高,其次是債券、商品等類型,商品類的資產類別有時又稱之為另類資產,在現今的投資組合中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投資的領域已經進入到主、被動結合,包含國內、國外,傳統、另類,主動、被動,已經走向複合時代,正如油電混合車hybrid的概念。投機、投資、避險、增益、套利、價差等不同的投資循環,再搭配上期貨工具,可以以小博大,並將期貨現貨化,發行ETF產品,建構多元投資組合。
元大投信建議學生在學期間,因為資金少,可以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培養投資習慣,並建立正確理財觀念,及早開始了解金融市場以及整個國際金融趨勢,為未來就業做準備。
期交所與期貨業公會昨(1)日共同主辦「從臺灣到全球 2019新金融.新商品.新投資國際論壇」,元大投信、國泰投信及富邦投信三大投信參與協辦。會中邀請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兩家國際知名交易所代表參與論壇,提供第一手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場觀察。
昨天並邀集期貨及投信業界菁英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台灣金融產業如何透過自身優勢,透過全球商品連結,尋找台灣金融升級利基點,本次論壇共吸引150位金融業法人及期貨業者參加。
期交所總經理黃炳鈞於致詞時表示,為使更多金融業法人熟悉並且運用國內的期貨與選擇權進行避險,期交所積極辦理法人推廣,在近兩年多努力下,新增200多家法人機構參與期貨市場,惟就實際交易情形來看,台股處於萬點多頭市場,金融業法人運用期貨進行增益或股票避險的力度,相當有限。
為符合法人避險增益需求以及與國際接軌,期交所持續推出連結國外指數標的的期貨商品,其中與美股指數相關的包含美國道瓊期貨、美國標普500期貨及美國那斯達克100期貨,是全球除美國外,唯一同時掛牌三項重要美股指數期貨的交易所。
昨日同時上市的櫃買富櫃200指數期貨,標的指數成分股為代表臺灣中小型股票櫃買市場市值及流動性最佳200檔上櫃股票,可作為參與櫃買中小型股漲跌的交易及避險管道。
期貨公會理事長糜以雍表示,期貨經理、期貨信託兩個屬於上游的專業操作行業,及期貨業界新興客製化服務槓桿交易商,提供適合各類客戶需求的店頭衍生性產品。
三項行業構成期貨資產管理產業,可提供金融業法人資產配置參考。
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致詞時表示,期交所近年來推出多項接軌國際商品及制度,夜盤交易成長迅速,有目共睹,昨日上市美國那斯達克100期貨、櫃買富櫃200期貨兩項新商品及上線國外指數商品納入動態價格穩定機制。
此外,明年亦規劃建置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機制及推出ESG指數期貨,不論在商品面、交易面或結算面均不斷持續精進,期交所近年來因此獲得多項國際獎項。
論壇專題演講則由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主管Mr. Robert Hughes、美系外資對沖基金前經理人Mr. Tony Lai、元大期貨(香港)總經理任俊行及群益期貨副總范振鴻等主講。
昨天並邀集期貨及投信業界菁英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台灣金融產業如何透過自身優勢,透過全球商品連結,尋找台灣金融升級利基點,本次論壇共吸引150位金融業法人及期貨業者參加。
期交所總經理黃炳鈞於致詞時表示,為使更多金融業法人熟悉並且運用國內的期貨與選擇權進行避險,期交所積極辦理法人推廣,在近兩年多努力下,新增200多家法人機構參與期貨市場,惟就實際交易情形來看,台股處於萬點多頭市場,金融業法人運用期貨進行增益或股票避險的力度,相當有限。
為符合法人避險增益需求以及與國際接軌,期交所持續推出連結國外指數標的的期貨商品,其中與美股指數相關的包含美國道瓊期貨、美國標普500期貨及美國那斯達克100期貨,是全球除美國外,唯一同時掛牌三項重要美股指數期貨的交易所。
昨日同時上市的櫃買富櫃200指數期貨,標的指數成分股為代表臺灣中小型股票櫃買市場市值及流動性最佳200檔上櫃股票,可作為參與櫃買中小型股漲跌的交易及避險管道。
期貨公會理事長糜以雍表示,期貨經理、期貨信託兩個屬於上游的專業操作行業,及期貨業界新興客製化服務槓桿交易商,提供適合各類客戶需求的店頭衍生性產品。
三項行業構成期貨資產管理產業,可提供金融業法人資產配置參考。
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致詞時表示,期交所近年來推出多項接軌國際商品及制度,夜盤交易成長迅速,有目共睹,昨日上市美國那斯達克100期貨、櫃買富櫃200期貨兩項新商品及上線國外指數商品納入動態價格穩定機制。
此外,明年亦規劃建置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機制及推出ESG指數期貨,不論在商品面、交易面或結算面均不斷持續精進,期交所近年來因此獲得多項國際獎項。
論壇專題演講則由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主管Mr. Robert Hughes、美系外資對沖基金前經理人Mr. Tony Lai、元大期貨(香港)總經理任俊行及群益期貨副總范振鴻等主講。
全球市場近幾年對於ESG關注度愈來愈高,不論是在企業經營方面,或是在金融市場投資方面,都掀起一股熱潮,讓ESG儼然已經成為投資新顯學。
元大投信攜手臺灣證券交易所旗下的臺灣指數公司和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指數公司,取得這兩家指數公司共同編製的臺灣永續指數授權,並已經在8月成功發行元大臺灣ESG永續ETF(代碼:00850),並在8月23日上市掛牌,第一天上市掛牌就有初級市場申購金額,且連續三天都有申購,為近幾年新上市ETF首見現象,代表台灣市場對於ESG投資議題認同,已經與國際投資潮流接軌。同時也為台股ETF、以及台灣永續投資寫下新里程碑。
呼應聯合國SDGs目標,出現完整涵蓋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等ESG議題興起,並成為國際盛行的主題投資,無論是直接投資在落實ESG精神的企業或者訴求投資於因ESG潮流應運而生的新產業,相關投資產品已蓬勃發展,亞洲國家資產管理業者也正急起直追。
過去企業只要有關注ESG議題並落實在企業經營上,便會有加分效果,預期未來會從現在的高標準會變成當然標準,如入選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會獲得認證,有加分,但將來無法符合這些標準,可能就會出現折價,這一新的趨勢將引領市場產生新變化。
其次,過去指數以市值加權概念編制,但永續指數已經納入Smart Beta概念,針對因子進行評分,從過去純粹市值,慢慢走向因子、基本面,所謂Smart Beta選股,有利於長期績效表現。
再者,未來很多投資人退休理財、中長期投資上,不是以短期交易或是追求波動為目的,而是以中長期配置,透過ESG、永續發展投資,提升投資品質,完善中長期資產配置。
根據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針對資產管理人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如今已有超過八成的資產管理人將ESG列入投資決策的考量因素之一,台灣機構投資人或是一般投資人對於ESG投資議題已經在升溫,期待元大投信再次匯集投資團對催生這本書,更有助於投資人對ESG有充分且完整認識後,對於資產配置上有一定幫助,也相信此一主題投資將在台灣發光發熱。
元大投信攜手臺灣證券交易所旗下的臺灣指數公司和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指數公司,取得這兩家指數公司共同編製的臺灣永續指數授權,並已經在8月成功發行元大臺灣ESG永續ETF(代碼:00850),並在8月23日上市掛牌,第一天上市掛牌就有初級市場申購金額,且連續三天都有申購,為近幾年新上市ETF首見現象,代表台灣市場對於ESG投資議題認同,已經與國際投資潮流接軌。同時也為台股ETF、以及台灣永續投資寫下新里程碑。
呼應聯合國SDGs目標,出現完整涵蓋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等ESG議題興起,並成為國際盛行的主題投資,無論是直接投資在落實ESG精神的企業或者訴求投資於因ESG潮流應運而生的新產業,相關投資產品已蓬勃發展,亞洲國家資產管理業者也正急起直追。
過去企業只要有關注ESG議題並落實在企業經營上,便會有加分效果,預期未來會從現在的高標準會變成當然標準,如入選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會獲得認證,有加分,但將來無法符合這些標準,可能就會出現折價,這一新的趨勢將引領市場產生新變化。
其次,過去指數以市值加權概念編制,但永續指數已經納入Smart Beta概念,針對因子進行評分,從過去純粹市值,慢慢走向因子、基本面,所謂Smart Beta選股,有利於長期績效表現。
再者,未來很多投資人退休理財、中長期投資上,不是以短期交易或是追求波動為目的,而是以中長期配置,透過ESG、永續發展投資,提升投資品質,完善中長期資產配置。
根據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針對資產管理人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如今已有超過八成的資產管理人將ESG列入投資決策的考量因素之一,台灣機構投資人或是一般投資人對於ESG投資議題已經在升溫,期待元大投信再次匯集投資團對催生這本書,更有助於投資人對ESG有充分且完整認識後,對於資產配置上有一定幫助,也相信此一主題投資將在台灣發光發熱。
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專家建議追求收益的投資人,可以考慮布局元大投信台股具收益分配機制的ETF,例如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以及元大高息低波(00713)。
儘管去年來市場消息面紛擾,然台灣上市櫃企業今年上半年獲利逼近新台幣1兆,仍處於高檔水準,台灣股市股利殖利率高達4%,在亞洲居前,是全球市場亮點。元大投信在台股ETF有完整產品線,並皆有配息機制,其中選取台灣市值前50大企業為成分股的元大台灣50ETF、以及訴求高股息企業的元大高股息ETF兩檔ETF成立已達10年以上,受益人數最多,配息填息紀錄受到市場肯定。
元大投信成功打造台灣最受歡迎的ETF之後,著眼國外主動選股結合被動操作風潮興起,2017年再推出SmartBeta系列元大高息低波ETF,所追蹤的臺灣指數公司特選高股息低波動指數先依股利率進行篩選,再採用基本面及技術面因子。去年元大高息低波ETF配息率達5%並已順利填息,今年股價屢創新高,也逐漸受到關注。
剛掛牌的元大臺灣ESG永續ETF,以完整結構性的計量評鑑模型篩選成分股,為國內第一檔完整結合E(環境議題)、S(社會責任)、G(公司治理)與財務指標篩選的ETF。能有餘裕關注環境和社會,並注重公司治理的企業,通常企業規模、經營獲利面表現都相對優異,且元大臺灣ESG永續ETF與元大台灣50ETF成分股相近,也同樣受到投資人青睞。
元大投信建議建議小資族,先從元大投信薪資理財服務開始,每月可先將薪資投入新台幣貨幣市場基金,並設定各項應付款項及投資理財計畫,以薪資理財系統投資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連結基金,享受生活理財便利之餘,也能獲得轉申購手續費小確幸。行有餘力,可以再進而布局元大臺灣ESG永續ETF、元大高息低波ETF分散投資、提升投資組合靈活性。(黃英傑)
儘管去年來市場消息面紛擾,然台灣上市櫃企業今年上半年獲利逼近新台幣1兆,仍處於高檔水準,台灣股市股利殖利率高達4%,在亞洲居前,是全球市場亮點。元大投信在台股ETF有完整產品線,並皆有配息機制,其中選取台灣市值前50大企業為成分股的元大台灣50ETF、以及訴求高股息企業的元大高股息ETF兩檔ETF成立已達10年以上,受益人數最多,配息填息紀錄受到市場肯定。
元大投信成功打造台灣最受歡迎的ETF之後,著眼國外主動選股結合被動操作風潮興起,2017年再推出SmartBeta系列元大高息低波ETF,所追蹤的臺灣指數公司特選高股息低波動指數先依股利率進行篩選,再採用基本面及技術面因子。去年元大高息低波ETF配息率達5%並已順利填息,今年股價屢創新高,也逐漸受到關注。
剛掛牌的元大臺灣ESG永續ETF,以完整結構性的計量評鑑模型篩選成分股,為國內第一檔完整結合E(環境議題)、S(社會責任)、G(公司治理)與財務指標篩選的ETF。能有餘裕關注環境和社會,並注重公司治理的企業,通常企業規模、經營獲利面表現都相對優異,且元大臺灣ESG永續ETF與元大台灣50ETF成分股相近,也同樣受到投資人青睞。
元大投信建議建議小資族,先從元大投信薪資理財服務開始,每月可先將薪資投入新台幣貨幣市場基金,並設定各項應付款項及投資理財計畫,以薪資理財系統投資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連結基金,享受生活理財便利之餘,也能獲得轉申購手續費小確幸。行有餘力,可以再進而布局元大臺灣ESG永續ETF、元大高息低波ETF分散投資、提升投資組合靈活性。(黃英傑)
目前全球已有14個國家包含德國、法國、日本等十年期公債殖利率 為負,亞洲國家也競相降息,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專家建議追求收 益的投資人,可以考慮布局元大投信台股具收益分配機制的ETF,例 如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臺灣ESG永續( 00850)以及元大高息低波(00713)。
台灣股市股利殖利率高達4%,在亞洲居前,是全球市場亮點。元 大投信在台股ETF有完整產品線,並皆有配息機制,其中選取台灣市 值前五十大企業為成分股的元大台灣50ETF、以及訴求高股息企業的 元大高股息ETF兩檔ETF成立已達10年以上,受益人數最多,配息填息 記錄受到市場肯定,投資人可以在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關鍵數 據」功能查詢相關資料。
剛掛牌的元大臺灣ESG永續ETF,以完整結構性的計量評鑑模型篩選 成分股,為國內第一檔完整結合E(環境議題)、S(社會責任)、G (公司治理)與財務指標篩選的ETF。能有餘裕關注環境和社會,並 注重公司治理的企業,通常企業規模、經營獲利面表現都相對優異, 且元大臺灣ESG永續ETF與元大台灣50ETF成分股相近,也同樣受到青 睞。
元大投信建議小資族先從元大薪資理財服務開始,每月可先將薪資 投入新台幣貨幣市場基金,並設定各項應付款項及投資理財計畫,以 薪資理財系統投資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ET F連結基金,享受生活理財便利之餘,也能獲轉申購手續費小確幸。
台灣股市股利殖利率高達4%,在亞洲居前,是全球市場亮點。元 大投信在台股ETF有完整產品線,並皆有配息機制,其中選取台灣市 值前五十大企業為成分股的元大台灣50ETF、以及訴求高股息企業的 元大高股息ETF兩檔ETF成立已達10年以上,受益人數最多,配息填息 記錄受到市場肯定,投資人可以在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關鍵數 據」功能查詢相關資料。
剛掛牌的元大臺灣ESG永續ETF,以完整結構性的計量評鑑模型篩選 成分股,為國內第一檔完整結合E(環境議題)、S(社會責任)、G (公司治理)與財務指標篩選的ETF。能有餘裕關注環境和社會,並 注重公司治理的企業,通常企業規模、經營獲利面表現都相對優異, 且元大臺灣ESG永續ETF與元大台灣50ETF成分股相近,也同樣受到青 睞。
元大投信建議小資族先從元大薪資理財服務開始,每月可先將薪資 投入新台幣貨幣市場基金,並設定各項應付款項及投資理財計畫,以 薪資理財系統投資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ET F連結基金,享受生活理財便利之餘,也能獲轉申購手續費小確幸。
金管會昨(26)日公布深耕計畫及躍進計畫認可名單,共有四家投信、九家境外基金集團入榜,其中境外基金集團並首度適用單一境外基金投資陸股上限永久放寬到40%,有施羅德、景順及瑞銀三家選擇適用。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今年「鼓勵境外基金深耕計畫」認可名單共九家,包括聯博、安聯、施羅德、景順、瑞銀、摩根、富達、富蘭克林及NNIP,比去年多二家。
聯博、安聯、施羅德以及景順可在符合境外基金管理辦法的範圍之內,引進新類型的境外基金,或者與同類型投信基金投資規範不相符的境外基金;聯博境外基金申請案得加速審核。
安聯及瑞銀其總代理人申請代理境外基金的每次送件基金檔數上限為三檔;施羅德、景順及瑞銀的單一境外基金投資大陸有價證券上限,永久放寬為該境外基金淨資產價值的40%。
蔡麗玲表示,這是符合深耕計畫者,投資陸股上限放寬到40%後,首度有業者適用。有二種選擇,包括一年內所有基金投資陸股上限可到40%,或選單一基金可永久到40%,今年全部都選後者。
此外,這九家在我國募集銷售的境外基金,國內投資人投資比率上限均放寬到70%。這些優惠有效期間一年,從今年10月1日到明年9月30日。
在躍進計畫方面,今年金管會認可國泰、元大、復華以及富邦等四家投信事業。在優惠措施方面,四家投信均選擇送審投資海外的投信基金,申報生效期間得由30個營業日縮短為12個營業日。
另外,元大投信第二項選擇優惠為放寬每次送審的投信基金檔數上限,國泰投信第二項選擇優惠措施為在符合相關法令規範下,可再提出其他優惠或便利措施,金管會將視所提具體內容再予准駁。
躍進計畫的優惠措施有效期間為一年,從今年10月1日至明年9月30日止。
深耕計畫是金管會鼓勵境外基金機構增加對台投入,共同參與發展我國資產管理市場推動的計畫。躍進計畫是金管會為提升國內資產管理人才與技術,擴大資產管理規模並朝國際化發展所推動的計畫。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今年「鼓勵境外基金深耕計畫」認可名單共九家,包括聯博、安聯、施羅德、景順、瑞銀、摩根、富達、富蘭克林及NNIP,比去年多二家。
聯博、安聯、施羅德以及景順可在符合境外基金管理辦法的範圍之內,引進新類型的境外基金,或者與同類型投信基金投資規範不相符的境外基金;聯博境外基金申請案得加速審核。
安聯及瑞銀其總代理人申請代理境外基金的每次送件基金檔數上限為三檔;施羅德、景順及瑞銀的單一境外基金投資大陸有價證券上限,永久放寬為該境外基金淨資產價值的40%。
蔡麗玲表示,這是符合深耕計畫者,投資陸股上限放寬到40%後,首度有業者適用。有二種選擇,包括一年內所有基金投資陸股上限可到40%,或選單一基金可永久到40%,今年全部都選後者。
此外,這九家在我國募集銷售的境外基金,國內投資人投資比率上限均放寬到70%。這些優惠有效期間一年,從今年10月1日到明年9月30日。
在躍進計畫方面,今年金管會認可國泰、元大、復華以及富邦等四家投信事業。在優惠措施方面,四家投信均選擇送審投資海外的投信基金,申報生效期間得由30個營業日縮短為12個營業日。
另外,元大投信第二項選擇優惠為放寬每次送審的投信基金檔數上限,國泰投信第二項選擇優惠措施為在符合相關法令規範下,可再提出其他優惠或便利措施,金管會將視所提具體內容再予准駁。
躍進計畫的優惠措施有效期間為一年,從今年10月1日至明年9月30日止。
深耕計畫是金管會鼓勵境外基金機構增加對台投入,共同參與發展我國資產管理市場推動的計畫。躍進計畫是金管會為提升國內資產管理人才與技術,擴大資產管理規模並朝國際化發展所推動的計畫。
台股今年5G概念股神勇,大漲小回,展現高度的發展潛力;看好5G爆發,元大投信預計10月下旬募集「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將是國內第一檔瞄準5G商機的ETF,為參與下世代通訊技術提供指數化投資選擇。
「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是元大投信再度攜手洲際交易所(ICE)合作發展的投資商品,該基金將連結「ICE FactSet全球未來通訊指數」,從全球市場挑出可滿足未來通訊供應鏈和未來通訊相關業務營收來源比重50%以上的公司,成分股約有50檔。
元大投信表示,今年重大國際科技大展從CES到MWC,話題皆圍繞5G,台灣概念股也為之火紅,足見新一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潛力。
知名研調機構IHS Markit分析,5G世代因聯網速度更快、廣泛深入社會層面,將耗用的基地台估為4G時代的二到八倍甚至更多,建設商機上探數兆美元。
以顧能(Gartner)預測,2020年全球5G手機大量問市,無線網路建設營收將達到42億美元,比今年22億美元增加89%;晶片大廠高通更預期,2035年全球5G價值鏈可產出3.5兆美元的產值,並創造2,200萬個工作機會。
元大投信指出,由於5G將建立大聯網環境,虛擬實境、智慧城市、自動車、遠端醫療可望不再遙不可及,化為生活的日常,促使商機大成長。
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所連結的「ICE FactSet全球未來通訊指數」,訴求營收表現為選股基礎,精選5G營收比重50%以上的公司,即使是5G之後再發展6G,該指數也能與時俱進,持續選入參與未來通訊技術發展公司。
目前正在募集的統一投信「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也將5G列為核心部位,另外納入邊緣運算、雲端軟體、人工智慧、IoT整合解決方案等概念股。
「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是元大投信再度攜手洲際交易所(ICE)合作發展的投資商品,該基金將連結「ICE FactSet全球未來通訊指數」,從全球市場挑出可滿足未來通訊供應鏈和未來通訊相關業務營收來源比重50%以上的公司,成分股約有50檔。
元大投信表示,今年重大國際科技大展從CES到MWC,話題皆圍繞5G,台灣概念股也為之火紅,足見新一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潛力。
知名研調機構IHS Markit分析,5G世代因聯網速度更快、廣泛深入社會層面,將耗用的基地台估為4G時代的二到八倍甚至更多,建設商機上探數兆美元。
以顧能(Gartner)預測,2020年全球5G手機大量問市,無線網路建設營收將達到42億美元,比今年22億美元增加89%;晶片大廠高通更預期,2035年全球5G價值鏈可產出3.5兆美元的產值,並創造2,200萬個工作機會。
元大投信指出,由於5G將建立大聯網環境,虛擬實境、智慧城市、自動車、遠端醫療可望不再遙不可及,化為生活的日常,促使商機大成長。
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所連結的「ICE FactSet全球未來通訊指數」,訴求營收表現為選股基礎,精選5G營收比重50%以上的公司,即使是5G之後再發展6G,該指數也能與時俱進,持續選入參與未來通訊技術發展公司。
目前正在募集的統一投信「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也將5G列為核心部位,另外納入邊緣運算、雲端軟體、人工智慧、IoT整合解決方案等概念股。
居國內公募基金龍頭地位之元大投信,資產管理實力備受肯定。第15屆金彝獎獲獎名單出爐,元大投信一次囊括四大獎項,包含「傑出資產管理獎」、「傑出風險管理獎」、「傑出企業領導人才獎」、「傑出投信投顧人才獎」。
元大投信指出,身為資產管理業領先標竿,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透過不斷地精進與優化,致力於帶給投資者更好的解決方案,以貫徹「全心全意為投資人理財」宗旨。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身為投信業金融前鋒,自2003年發行全台首檔ETF-元大台灣50(0050)後,謹記肩負著勇於追求突破的責任與使命,且在陸續推動多項創新商品的同時,亦不忘善盡社會責任與管理人之責,同步致力於提供投資人保護機制,建置市場完善機制,本次第三次榮獲「傑出風險管理獎」,並連兩屆獲得「傑出資產管理獎」,顯示元大投信於資產管理領域之投入與用心深獲肯定。
此外,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副投資長張美媛也分別再為元大投信奪得「傑出企業領導人才獎」、「傑出投信投顧人才獎」兩項大獎。劉宗聖指出,元大投信極度重視人才培育,因為唯有奠立於優秀人才基礎之上,才足以成為推動企業向前邁進的持續動能。
元大投信不僅身為「台灣ETF創始者」,更是帶領台灣投信業與ETF市場不斷前進的先驅者,元大投信自成立以來,便致力於產品研發、風險控管、金融創新與人才培育,資產管理各面向持續深耕,經營績效不斷向上成長。
元大投信領先同業,締造多項第一紀錄,繼首推槓桿、反向、期貨ETF後,2019年再推出元大臺灣ESG永續 ETF(00850),與「元大台股ETF連結傘型基金」,前者為全台第一檔完整結合E(環境議題)、S(社會責任)、G(公司治理)之ETF,後者為台灣市場首見之ETF連結基金,有助改變現有投資生態,帶領台灣投資環境邁向新境界,元大投信也期許能帶領台灣投信業航向投信2.0時代,迎向嶄新的未來。(黃英傑)
元大投信指出,身為資產管理業領先標竿,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透過不斷地精進與優化,致力於帶給投資者更好的解決方案,以貫徹「全心全意為投資人理財」宗旨。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身為投信業金融前鋒,自2003年發行全台首檔ETF-元大台灣50(0050)後,謹記肩負著勇於追求突破的責任與使命,且在陸續推動多項創新商品的同時,亦不忘善盡社會責任與管理人之責,同步致力於提供投資人保護機制,建置市場完善機制,本次第三次榮獲「傑出風險管理獎」,並連兩屆獲得「傑出資產管理獎」,顯示元大投信於資產管理領域之投入與用心深獲肯定。
此外,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副投資長張美媛也分別再為元大投信奪得「傑出企業領導人才獎」、「傑出投信投顧人才獎」兩項大獎。劉宗聖指出,元大投信極度重視人才培育,因為唯有奠立於優秀人才基礎之上,才足以成為推動企業向前邁進的持續動能。
元大投信不僅身為「台灣ETF創始者」,更是帶領台灣投信業與ETF市場不斷前進的先驅者,元大投信自成立以來,便致力於產品研發、風險控管、金融創新與人才培育,資產管理各面向持續深耕,經營績效不斷向上成長。
元大投信領先同業,締造多項第一紀錄,繼首推槓桿、反向、期貨ETF後,2019年再推出元大臺灣ESG永續 ETF(00850),與「元大台股ETF連結傘型基金」,前者為全台第一檔完整結合E(環境議題)、S(社會責任)、G(公司治理)之ETF,後者為台灣市場首見之ETF連結基金,有助改變現有投資生態,帶領台灣投資環境邁向新境界,元大投信也期許能帶領台灣投信業航向投信2.0時代,迎向嶄新的未來。(黃英傑)
今年以來受到中美貿易戰談判變化陰晴不定影響,致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變動,與股票相關性較低的債券、商品類別等資產,績效表現相對亮麗,這也顯示市場波動成為新常態的情況下,投資人在債券、商品等另類資產類別的投資配置比重已經不可或缺。
工商時報將於10/1邀請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元大投信共同舉辦「全球期貨交易與產品創新之機會與挑戰」論壇,會中同時邀請證期局蔡麗玲副局長擔任致詞貴賓,臺灣期貨交易所交易部顏榮邦經理擔任主題座談之與談人,芝商所以及元大投信、元大期貨之貴賓,共同針對台灣期信商品未來之國際化趨勢、投資策略、以及期信ETF之未來發展等主題。報名詳情請上:https://futures.ctee.com.tw/
工商時報將於10/1邀請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元大投信共同舉辦「全球期貨交易與產品創新之機會與挑戰」論壇,會中同時邀請證期局蔡麗玲副局長擔任致詞貴賓,臺灣期貨交易所交易部顏榮邦經理擔任主題座談之與談人,芝商所以及元大投信、元大期貨之貴賓,共同針對台灣期信商品未來之國際化趨勢、投資策略、以及期信ETF之未來發展等主題。報名詳情請上:https://futures.ctee.com.tw/
全球央行陸續降息降準,加上美中貿易戰負面影響鈍化,台股受惠資金回流、轉單效應,再度問鼎「萬一」關卡,也帶動台股基金規模連三個月回升。
投信法人認為,在全球央行政策轉向寬鬆與貿易戰未再惡化下,加上電子旺季來臨,有利讓第4季台股獲利恢復溫和成長動能,推升大盤及台股基金績效表現。
受貿戰等不確定性影響,信評機構惠譽日前公布報告下調201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卻點名台灣是亞洲唯一受惠美中貿易戰的經濟體,預測值逆勢上調至2.2%。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料顯示,含平衡型在內的台股基金規模,歷經5月逾百億元衰退後,近三個月皆正成長;累計近三個月規模增加逾5億元的基金共有13檔,其中復華投信占四檔、安聯投信兩檔,統一、日盛及元大等各有一檔上榜。
復華投信認為,全球央行轉向寬鬆、短期美中貿戰發展暫轉良性發展,有助第4季低比較基期下經濟景氣及企業獲利成長動能落底改善,有利股市表現及發展,建議逢低提高股市配置、持續選擇產業趨勢正向之公司及基金操作。
產業部份,汽車電子、雲端等應用,搭配5G建置未來發展可望加速,半導體產業需求提升亦同步受惠。
投信法人認為,在全球央行政策轉向寬鬆與貿易戰未再惡化下,加上電子旺季來臨,有利讓第4季台股獲利恢復溫和成長動能,推升大盤及台股基金績效表現。
受貿戰等不確定性影響,信評機構惠譽日前公布報告下調201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卻點名台灣是亞洲唯一受惠美中貿易戰的經濟體,預測值逆勢上調至2.2%。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料顯示,含平衡型在內的台股基金規模,歷經5月逾百億元衰退後,近三個月皆正成長;累計近三個月規模增加逾5億元的基金共有13檔,其中復華投信占四檔、安聯投信兩檔,統一、日盛及元大等各有一檔上榜。
復華投信認為,全球央行轉向寬鬆、短期美中貿戰發展暫轉良性發展,有助第4季低比較基期下經濟景氣及企業獲利成長動能落底改善,有利股市表現及發展,建議逢低提高股市配置、持續選擇產業趨勢正向之公司及基金操作。
產業部份,汽車電子、雲端等應用,搭配5G建置未來發展可望加速,半導體產業需求提升亦同步受惠。
香港財資雜誌公布最新得獎名單,元大投信連續三年獲得「亞洲最 佳ETF發行公司」、「台灣最佳ETF發行公司」雙獎項,也數度獲選「 台灣最佳資產管理公司」,今年還以元大ETF-AI 智能投資平台獲得 編輯三星大獎,說明元大投信在ETF產品卓越表現,在國內外資產管 理業都受到注意。
元大投信長期對接國際金融趨勢潮流,致力國內ETF創新商品研發 ,指數化教育推廣與法令推動,與主管機關攜手合作,推出國內第一 檔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型ETF,更推出槓桿型、反向型ETF,以及 融合主動智慧的SmartBeta系列產品,達成元大投信成為全方位投資 理財方案提供者目標,並開啟國人以多元金融工具、多種報酬型態, 進行短期交易、資產配置、長期退休規劃的可能性。
元大投信成功發行多檔指標基金產品,全方位拓展指數化產品服務 及市場,旗下基金產品總受益人數達46萬人次,管理資產規模突破新 台幣5千億元,雄踞國內投信業者之冠,也是引領國內ETF市場發展茁 壯的重要推手。
元大投信持續深耕指數化投資領域,開拓指數投資新的想法與做法 ,今年更擴展指數化投資客戶族群,將國內最受歡迎的兩檔ETF,即 元大台灣卓越50ETF、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進行「ETF基金化」,分別 推出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連結基金,讓 銀行族、基金族能以常見的申購基金管道與通路來參與ETF。
藉由「ETF基金化」,元大投信希望更多民眾能由多元管道參與ET F,希望將指數投資進一步推廣至民眾退休計畫中。
建議投資人可以先參考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提供的知識教育 專欄、關鍵數據、投資策略、投資組合等服務,規劃適合自己的專屬 客製化投資組合,打造退休理財計畫。並再進一步借助元大投信「薪 資理財」服務,管理每月收入支出以及投資共同基金、ETF連結基金 的理財計劃,整合生活理財與投資理財,方便有效率。
元大投信長期對接國際金融趨勢潮流,致力國內ETF創新商品研發 ,指數化教育推廣與法令推動,與主管機關攜手合作,推出國內第一 檔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型ETF,更推出槓桿型、反向型ETF,以及 融合主動智慧的SmartBeta系列產品,達成元大投信成為全方位投資 理財方案提供者目標,並開啟國人以多元金融工具、多種報酬型態, 進行短期交易、資產配置、長期退休規劃的可能性。
元大投信成功發行多檔指標基金產品,全方位拓展指數化產品服務 及市場,旗下基金產品總受益人數達46萬人次,管理資產規模突破新 台幣5千億元,雄踞國內投信業者之冠,也是引領國內ETF市場發展茁 壯的重要推手。
元大投信持續深耕指數化投資領域,開拓指數投資新的想法與做法 ,今年更擴展指數化投資客戶族群,將國內最受歡迎的兩檔ETF,即 元大台灣卓越50ETF、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進行「ETF基金化」,分別 推出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連結基金,讓 銀行族、基金族能以常見的申購基金管道與通路來參與ETF。
藉由「ETF基金化」,元大投信希望更多民眾能由多元管道參與ET F,希望將指數投資進一步推廣至民眾退休計畫中。
建議投資人可以先參考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提供的知識教育 專欄、關鍵數據、投資策略、投資組合等服務,規劃適合自己的專屬 客製化投資組合,打造退休理財計畫。並再進一步借助元大投信「薪 資理財」服務,管理每月收入支出以及投資共同基金、ETF連結基金 的理財計劃,整合生活理財與投資理財,方便有效率。
今年以來受到中美貿易戰談判變化陰晴不定影響,致使全球金融市 場劇烈變動,與股票相關性較低的債券、商品類別等資產,績效表現 相對亮麗,這也顯示市場波動成為新常態的情況下,投資人在債券、 商品等另類資產類別的投資配置比重已經不可或缺。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至9月6日為止,台灣ETF表現最佳的以陸股、 美債槓桿型ETF漲幅最大,其次便是元大元大S & P黃金正2(00708 L)、元大S & P原油正2(00672L),漲幅也分別都有超過33%,其 中黃金更是最近市場震盪下的資金避險寵兒。
台灣ETF目前掛牌檔數已經超越200檔,在期貨信託類別ETF以元大 投信居首,發行產品檔數最多、規模最大,發行的產品類別涵蓋原油 、黃金、白銀等商品,包含原油黃金之槓桿、反向型等ETF,以及美 元指數、日圓等外匯ETF,當商品行情或是全球股市震盪時,投資人 可以透過槓桿、反向ETF,進行短線策略交易,達到避險、增益效果 ,同時有機會賺取價差,而外匯市場的變化更是瞬息萬變,元大投信 發行美元指數原型、槓桿、反向ETF,以及日圓槓桿、反向ETF,也是 希望投資人可以運用ETF,達到外匯避險效果,甚至有機會賺取匯差 。
工商時報將於10/1邀請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元大投信共同舉 辦「全球期貨交易與產品創新之機會與挑戰」論壇,會中同時邀請證 期局蔡麗玲副局長擔任致詞貴賓,臺灣期貨交易所交易部顏榮邦經理 擔任主題座談之與談人,芝商所以及元大投信、元大期貨之貴賓,共 同針對台灣期信商品未來之國際化趨勢、投資策略、以及期信ETF之 未來發展等主題,深入探討與分析。報名詳情請上:https://futur es.ctee.com.tw/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至9月6日為止,台灣ETF表現最佳的以陸股、 美債槓桿型ETF漲幅最大,其次便是元大元大S & P黃金正2(00708 L)、元大S & P原油正2(00672L),漲幅也分別都有超過33%,其 中黃金更是最近市場震盪下的資金避險寵兒。
台灣ETF目前掛牌檔數已經超越200檔,在期貨信託類別ETF以元大 投信居首,發行產品檔數最多、規模最大,發行的產品類別涵蓋原油 、黃金、白銀等商品,包含原油黃金之槓桿、反向型等ETF,以及美 元指數、日圓等外匯ETF,當商品行情或是全球股市震盪時,投資人 可以透過槓桿、反向ETF,進行短線策略交易,達到避險、增益效果 ,同時有機會賺取價差,而外匯市場的變化更是瞬息萬變,元大投信 發行美元指數原型、槓桿、反向ETF,以及日圓槓桿、反向ETF,也是 希望投資人可以運用ETF,達到外匯避險效果,甚至有機會賺取匯差 。
工商時報將於10/1邀請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元大投信共同舉 辦「全球期貨交易與產品創新之機會與挑戰」論壇,會中同時邀請證 期局蔡麗玲副局長擔任致詞貴賓,臺灣期貨交易所交易部顏榮邦經理 擔任主題座談之與談人,芝商所以及元大投信、元大期貨之貴賓,共 同針對台灣期信商品未來之國際化趨勢、投資策略、以及期信ETF之 未來發展等主題,深入探討與分析。報名詳情請上:https://futur es.ctee.com.tw/
香港《財資雜誌》公布最新得獎名單,元大投信連續3年獲得「亞洲最佳ETF發行公司」、「台灣最佳ETF發行公司」雙獎項,也數度獲選「台灣最佳資產管理公司」,今年還以「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獲得編輯三星大獎,表示元大投信在ETF產品的卓越表現,在國內外資產管理業都受到注意。
元大投信長期對接國際金融趨勢潮流,致力國內ETF創新商品研發,指數化教育推廣與法令推動,與主管機關攜手合作,推出國內第一檔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型ETF,更推出槓桿型、反向型ETF,以及融合主動智慧的SmartBeta系列產品,達成元大投信成為全方位投資理財方案提供者目標,並開啟國人以多元金融工具、多種報酬型態,進行短期交易、資產配置、長期退休規劃的可能性。
元大投信成功發行多檔指標基金產品,全方位拓展指數化產品服務及市場,旗下基金產品總受益人數達46萬人次,管理資產規模突破新台幣5,000億,雄踞國內投信業者之冠,也是引領國內ETF市場發展茁壯的重要推手。公司持續深耕指數化投資領域,開拓指數投資新的想法與做法,今年更擴展指數化投資客戶族群,將國內最受歡迎的兩檔ETF,即元大台灣卓越50ETF、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進行「ETF基金化」,分別推出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連結基金,讓銀行族、基金族能以常見的申購基金管道與通路來參與ETF。
藉由「ETF基金化」,元大投信希望更多民眾能由多元管道參與ETF,希望將指數投資進一步推廣至民眾退休計畫中。建議投資人可以先參考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規劃適合自己的專屬客製化投資組合,打造退休理財計畫。(黃英傑)
元大投信長期對接國際金融趨勢潮流,致力國內ETF創新商品研發,指數化教育推廣與法令推動,與主管機關攜手合作,推出國內第一檔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型ETF,更推出槓桿型、反向型ETF,以及融合主動智慧的SmartBeta系列產品,達成元大投信成為全方位投資理財方案提供者目標,並開啟國人以多元金融工具、多種報酬型態,進行短期交易、資產配置、長期退休規劃的可能性。
元大投信成功發行多檔指標基金產品,全方位拓展指數化產品服務及市場,旗下基金產品總受益人數達46萬人次,管理資產規模突破新台幣5,000億,雄踞國內投信業者之冠,也是引領國內ETF市場發展茁壯的重要推手。公司持續深耕指數化投資領域,開拓指數投資新的想法與做法,今年更擴展指數化投資客戶族群,將國內最受歡迎的兩檔ETF,即元大台灣卓越50ETF、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進行「ETF基金化」,分別推出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連結基金,讓銀行族、基金族能以常見的申購基金管道與通路來參與ETF。
藉由「ETF基金化」,元大投信希望更多民眾能由多元管道參與ETF,希望將指數投資進一步推廣至民眾退休計畫中。建議投資人可以先參考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規劃適合自己的專屬客製化投資組合,打造退休理財計畫。(黃英傑)
居國內公募基金龍頭地位的元大投信,資產管理實力受肯定,第15屆金彝獎獲獎名單出爐,元大投信一次囊括四大獎項,包含「傑出資產管理獎」、「傑出風險管理獎」、「傑出企業領導人才獎」、「傑出投信投顧人才獎」。
元大投信指出,身為資產管理業領先標竿,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透過不斷地精進與優化,致力於帶給投資者更好的解決方案,以貫徹「全心全意為投資人理財」宗旨。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身為投信業金融前鋒,自2003年發行全台首檔ETF─元大台灣50(0050)後,仍謹記肩負著勇於追求突破的責任與使命,且在陸續推動多項創新商品的同時,亦不忘善盡社會責任與管理人之責,同步致力於提供投資人保護機制,建置市場完善機制,本次第三次榮獲「傑出風險管理獎」,並連兩屆獲得「傑出資產管理獎」,顯示元大投信於資產管理領域之投入與用心深獲肯定。
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副投資長張美媛也分別再為元大投信奪得「傑出企業領導人才獎」、「傑出投信投顧人才獎」兩項大獎,劉宗聖指出,元大投信極度重視人才培育,因為唯有奠立於優秀人才基礎上,才足以成為推動企業向前邁進的持續動能。
黃昭棠與張美媛於元大投信皆有逾十年經歷,其專業與傑出的工作表現,堪稱同仁表率,並為公司創立多項里程碑,除參與國民ETF─元大台灣50之發行計畫,爾後更一路推動元大投信開創多項具代表性之創新金融商品,在公司成長的歷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金彝獎為國內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界最高榮譽獎項,由證券基金會承金管會指導,並在金管會證期局暨所有證券期貨周邊單位支持下舉辦,評選審核過程縝密嚴格,甚至被譽稱為證券期貨市場奧斯卡獎。
元大投信不僅身為「台灣ETF創始者」,更是帶領台灣投信業與ETF市場不斷前進的先驅者,繼首推槓桿、反向、期貨ETF後,2019年再推出元大臺灣ESG永續ETF(00850),與「元大台股ETF連結傘型基金」。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與期信公會統計,元大投信截至2019年7月,整體公募基金與ETF規模分別來到新台幣5,195、4,157億元,雙雙創下資產管理業新高紀錄,更是台灣唯一公募基金規模突破新台幣5千億元的投信業者。
元大投信指出,身為資產管理業領先標竿,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透過不斷地精進與優化,致力於帶給投資者更好的解決方案,以貫徹「全心全意為投資人理財」宗旨。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身為投信業金融前鋒,自2003年發行全台首檔ETF─元大台灣50(0050)後,仍謹記肩負著勇於追求突破的責任與使命,且在陸續推動多項創新商品的同時,亦不忘善盡社會責任與管理人之責,同步致力於提供投資人保護機制,建置市場完善機制,本次第三次榮獲「傑出風險管理獎」,並連兩屆獲得「傑出資產管理獎」,顯示元大投信於資產管理領域之投入與用心深獲肯定。
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副投資長張美媛也分別再為元大投信奪得「傑出企業領導人才獎」、「傑出投信投顧人才獎」兩項大獎,劉宗聖指出,元大投信極度重視人才培育,因為唯有奠立於優秀人才基礎上,才足以成為推動企業向前邁進的持續動能。
黃昭棠與張美媛於元大投信皆有逾十年經歷,其專業與傑出的工作表現,堪稱同仁表率,並為公司創立多項里程碑,除參與國民ETF─元大台灣50之發行計畫,爾後更一路推動元大投信開創多項具代表性之創新金融商品,在公司成長的歷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金彝獎為國內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界最高榮譽獎項,由證券基金會承金管會指導,並在金管會證期局暨所有證券期貨周邊單位支持下舉辦,評選審核過程縝密嚴格,甚至被譽稱為證券期貨市場奧斯卡獎。
元大投信不僅身為「台灣ETF創始者」,更是帶領台灣投信業與ETF市場不斷前進的先驅者,繼首推槓桿、反向、期貨ETF後,2019年再推出元大臺灣ESG永續ETF(00850),與「元大台股ETF連結傘型基金」。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與期信公會統計,元大投信截至2019年7月,整體公募基金與ETF規模分別來到新台幣5,195、4,157億元,雙雙創下資產管理業新高紀錄,更是台灣唯一公募基金規模突破新台幣5千億元的投信業者。
今年以來受中美貿易戰談判變化陰晴不定影響,致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變動,與股票相關性較低的債券、商品類別等資產,績效表現相對亮麗,這也顯示市場波動成為新常態的情況下,投資人在債券、商品等另類資產類別的投資配置比重已經不可或缺。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至9月6日為止,台灣ETF表現最佳的以陸股、美債槓桿型ETF漲幅最大,其次便是元大元大S&P黃金正2(00708L)、元大S&P原油正2(00672L),漲幅也分別都有超過33%,其中黃金更是最近市場震盪下的資金避險寵兒。
台灣ETF目前掛牌檔數已經超越200檔,在期貨信託類別ETF以元大投信居首,發行產品檔數最多、規模最大,發行的產品類別涵蓋原油、黃金、白銀等商品,包含原油黃金之槓桿、反向型等ETF,以及美元指數、日圓等外匯ETF,當商品行情或是全球股市震盪時,投資人可以透過槓桿、反向ETF,進行短線策略交易,達到避險、增益效果,同時有機會賺取價差,而外匯市場的變化更是瞬息萬變,元大投信發行美元指數原型、槓桿、反向ETF,以及日圓槓桿、反向ETF,也是希望投資人可以運用ETF,達到外匯避險效果,甚至有機會賺取匯差。
受惠ETF的資產類別已經涵蓋股票、債券、商品、外匯等四大資產類別,產品報酬型態則多空皆有,為了讓投資人進一步了解如何運用商品、外匯等ETF,建構完善資產配置組合,工商時報將於10月1日邀請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芝商所/CME)、元大投信共同舉辦「全球期貨交易與產品創新之機會與挑戰」論壇,會中同時邀請證期局蔡麗玲副局長擔任致詞貴賓,臺灣期貨交易所交易部顏榮邦經理擔任主題座談之與談人,芝商所以及元大投信、元大期貨之貴賓,共同針對台灣期信商品未來之國際化趨勢、投資策略、以及期信ETF之未來發展等主題,深入探討與分析。報名詳情請上https://futures.ctee.com.tw/。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至9月6日為止,台灣ETF表現最佳的以陸股、美債槓桿型ETF漲幅最大,其次便是元大元大S&P黃金正2(00708L)、元大S&P原油正2(00672L),漲幅也分別都有超過33%,其中黃金更是最近市場震盪下的資金避險寵兒。
台灣ETF目前掛牌檔數已經超越200檔,在期貨信託類別ETF以元大投信居首,發行產品檔數最多、規模最大,發行的產品類別涵蓋原油、黃金、白銀等商品,包含原油黃金之槓桿、反向型等ETF,以及美元指數、日圓等外匯ETF,當商品行情或是全球股市震盪時,投資人可以透過槓桿、反向ETF,進行短線策略交易,達到避險、增益效果,同時有機會賺取價差,而外匯市場的變化更是瞬息萬變,元大投信發行美元指數原型、槓桿、反向ETF,以及日圓槓桿、反向ETF,也是希望投資人可以運用ETF,達到外匯避險效果,甚至有機會賺取匯差。
受惠ETF的資產類別已經涵蓋股票、債券、商品、外匯等四大資產類別,產品報酬型態則多空皆有,為了讓投資人進一步了解如何運用商品、外匯等ETF,建構完善資產配置組合,工商時報將於10月1日邀請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芝商所/CME)、元大投信共同舉辦「全球期貨交易與產品創新之機會與挑戰」論壇,會中同時邀請證期局蔡麗玲副局長擔任致詞貴賓,臺灣期貨交易所交易部顏榮邦經理擔任主題座談之與談人,芝商所以及元大投信、元大期貨之貴賓,共同針對台灣期信商品未來之國際化趨勢、投資策略、以及期信ETF之未來發展等主題,深入探討與分析。報名詳情請上https://futures.ctee.com.tw/。
沙國油田遇襲,國際油期昨(16)日早盤飆漲19%,激勵台股石油ETF、塑化股等「油價上漲概念股」集體噴發,尤以元石油正2(00672L)爆出20萬張大量,氣勢驚人;台塑化、台達化等個股湧現搶短買盤,也一度亮燈漲停。
受沙國消息及新加坡油期開盤大漲19%,台股昨日由「油價上漲概念股」的石油ETF、塑化股領攻,ETF「人氣王」元石油正2第一盤就爆出萬張大量暴漲14%,華頓S&P布蘭特原油正2飆漲17%,收盤漲14.3%,台塑四寶、台達化、亞聚、國喬、台苯等概念股也群起上漲,引領大盤強攻10,900點大關。
元大投信和統一投顧分析,油價向來容易受消息面主導,傳出沙國發生史上最嚴重供貨短缺,買盤一出行情自然噴發。
值得留意的是,川普昨日盡速指示將動用儲備原油,可能迅速補足缺口,石油ETF風險將增加;塑化股低評價、外資買,則可留意波段操作。
大型權值股當中,又以台塑化漲停最悍,內外資也優先喊買;外資法人最挺的是?豐證券,日前報告持續看好國際海事組織(IMO)2020年新規上路,將推升台塑化煉油利潤提升,對今年、明年每股純益(EPS)推估5.1元、7元,目標價130元。
統一投顧指出,台塑化握有低價原油庫存,若油價連漲,將是四寶中受惠最大。除此之外,塑化報價中的EVA,由於部分工廠歲修,太陽能級、塗覆級EVA需求增,促使報價從1,380美元緩漲至1,423美元,有助亞聚獲利能力提升;目前亞聚的EVA產品比重已倍增到70%,合理目標價挑戰18.5元。
群益投顧則認為,油價波段不易飆漲,但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若履行減產,有利油價盤堅,除了台塑化有短期庫存效益,SM庫存去化推動報價,台苯、國喬等也具備上漲契機,焦點短打。
受沙國消息及新加坡油期開盤大漲19%,台股昨日由「油價上漲概念股」的石油ETF、塑化股領攻,ETF「人氣王」元石油正2第一盤就爆出萬張大量暴漲14%,華頓S&P布蘭特原油正2飆漲17%,收盤漲14.3%,台塑四寶、台達化、亞聚、國喬、台苯等概念股也群起上漲,引領大盤強攻10,900點大關。
元大投信和統一投顧分析,油價向來容易受消息面主導,傳出沙國發生史上最嚴重供貨短缺,買盤一出行情自然噴發。
值得留意的是,川普昨日盡速指示將動用儲備原油,可能迅速補足缺口,石油ETF風險將增加;塑化股低評價、外資買,則可留意波段操作。
大型權值股當中,又以台塑化漲停最悍,內外資也優先喊買;外資法人最挺的是?豐證券,日前報告持續看好國際海事組織(IMO)2020年新規上路,將推升台塑化煉油利潤提升,對今年、明年每股純益(EPS)推估5.1元、7元,目標價130元。
統一投顧指出,台塑化握有低價原油庫存,若油價連漲,將是四寶中受惠最大。除此之外,塑化報價中的EVA,由於部分工廠歲修,太陽能級、塗覆級EVA需求增,促使報價從1,380美元緩漲至1,423美元,有助亞聚獲利能力提升;目前亞聚的EVA產品比重已倍增到70%,合理目標價挑戰18.5元。
群益投顧則認為,油價波段不易飆漲,但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若履行減產,有利油價盤堅,除了台塑化有短期庫存效益,SM庫存去化推動報價,台苯、國喬等也具備上漲契機,焦點短打。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