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兆豐投信(未)公司新聞
台灣兆豐投信近期宣布,將發行一款以日本市場為焦點的多重資產基金,名為「兆豐日本優勢多重資產基金」。這款基金看中了日本房市、科技創新、旅遊文化以及動漫娛樂四大優勢產業,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多元化的投資選擇。這項決策背後,不僅是受到股神巴菲特對日本市場長線發展的看好,也反映了兆豐投信對日本市場的信心。 兆豐投信選擇在4月24日至28日期間進行募集,並提供新臺幣、美元、日圓三種幣別,成為台灣首檔日圓幣別的多重資產基金。這款基金的發行,滿足了外幣資金投資運用的需求,對於希望分佈投資風險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兆豐投信的研究團隊指出,日本房地產市場的買氣熱潮推動了景氣的擴張,2021年至2022年兩個年度的房屋總銷售額連續增長,成長性可觀。此外,日本REITs市場市值高達15.3兆日圓,是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REITs市場,這也為四大優勢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日本REITs的物業主要集中於商用建築,如商辦、飯店、倉儲物流中心、都會大樓等。例如,全球最大的倉儲自動化物料搬運設備製造商就位於日本,這些設備應用於半導體、大型倉儲物流中心、汽車自動化產線等,帶來無限的商機。此外,各類產業自動化革新和AI機器人的應用,也為日本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隨著日本推出振興旅遊方案,預計2024年日本入境人數將達6,500萬人,每年商機可望達7.8兆日圓。這對於各類觀光飯店型REITs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例如,知名的「星野渡假村」品牌將受惠於海外入境與全國旅行支持計畫,搭上旅遊文化產業的起漲走勢。
巴菲特的投資動向受到全球投資人關注,這次兆豐投信新基金發行的時機與股神的方向相同,更增加投資錢潮的可看性。兆豐日本優勢多重資產基金的募集期間由4月24日至28日,發行新臺幣、美元、日圓三種幣別,是目前國內首檔日圓幣別發行的多重資產基金,可因應外幣資金投資運用的需求。
兆豐日本優勢多重資產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日本房地產買氣熱潮推動景氣擴張,光看2021年至2022年兩個年度日本房屋總銷售額連續增長,其成長性可觀,加上日本是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REITs市場,市值高達15.3兆日圓,也帶動四大優勢產業趨勢看好。
日本REITs的物業以商用建築為主,集中在商辦、飯店、倉儲物流中心、都會大樓等,如全球最大倉儲自動化物料搬運設備製造商在日本,應用於半導體、大型倉儲物流中心、汽車自動化產線等,加上各類產業自動化革新、搭載AI機器人等締造商機無限,日本也成為產業供應鏈受惠國,深受國際市場青睞,帶動日本相關REITs題材走俏。
另外,隨著日本推出振興旅遊方案,預期2024年日本入境人數將達6,500萬人,每年商機可望達7.8兆日圓,各類觀光飯店型REITs商機爆發,如知名的「星野渡假村」品牌知名度位居日本第一,預計將受惠海外入境與全國旅行支持計畫,搭上這波旅遊文化產業起漲走勢。
台灣金融市場領先的投信公司兆豐投信近期再次榮耀滿滿,在理柏台灣基金獎的頒獎典禮上,以旗下兆豐萬全基金勇奪「新台幣靈活混合型-三年期、五年期」兩座獎項。這一連串的獲獎成績,顯示了兆豐投信在基金管理領域的卓越表現,不僅今年以來已獲得多項獎項肯定,更以兆豐萬全基金、兆豐電子基金、兆豐中國A股基金、兆豐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等四檔基金,共奪得九項獎座,實至名归。 兆豐投信不僅在投資領域展現卓越的專業能力,也積極響應全球企業的永續發展。公司不斷推動友善職場環境的建設,提供數位學習平台,並舉辦各種職場講座,積極推動企業永續議題,致力于成為基金業的領航者。 兆豐投信董事長陳佩君強調,公司近年來透過組織再造,不斷提升營運績效,並獲得多項外部機構的肯定。包括去年獲得的「111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國內組之較佳名單」和「TALENT,in Taiwan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標章,以及今年獲得的四大基金獎,充分展現了公司治理與績效的雙重典範。 總經理黃大川也分享,公司透過組織優化機制,提升人力成長,帶領員工創下佳績。2022年,兆豐投信發行了五檔基金,創下單年度投信業發行基金總檔數的新紀錄。公司以企業職志凝聚共識,突破市場藩籬,公募基金規模在業界排名顯著提升,顯示了公司的持續成長。 兆豐萬全基金的研究團隊在去年全球股市波動中,採取了靈活的操作策略,先降低持股,再增加防禦型個股,並將持股內容調整到與景氣連動較低的新能源股和生技股,透過股債配置的靈活運用,成功提升了基金收益機會並抵禦下檔風險,成就了該基金的傑出表現。
兆豐投信面對時代變革、勇於開創新局,延攬專業的研究團隊,管理出優異表現的基金,締造今年各大基金獎的傑出表現。為響應全球企業永續發展,也持續倡導企業永續議題,例如打造友善職場環境、提供數位學習平台、多樣性的職場講座,致力成為基金業領航者。
業界領航者
樹治理、績效典範
兆豐投信董事長陳佩君表示,近年來透過組織再造,營運績效顯著,各項業務也獲外部機構陸續肯定;去年獲得「111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國內組之較佳名單」,也連續兩年度取得「TALENT,in Taiwan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標章,今年更榮獲四大基金獎加冕,呈現公司治理與績效亮眼的雙重典範。
突破市場藩籬
創發行總檔數紀錄
總經理黃大川表示,公司組織優化機制,提升人力成長,帶領員工迎向佳績;2022年發行共5檔基金,達到單年度投信業發行基金總檔數最多;以企業職志凝聚共識,突破市場藩籬,公募基金規模同業排名顯著提升,代表公司持續成長。
兆豐萬全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去年歷經全球股市下跌,該基金操作策略採取先降低持股,再增加防禦型個股如電信與傳產族群,也將持股內容調整到與景氣連動較低的新能源股和生技股,藉由靈活運用股債配置,提升基金收益機會並抵禦下檔風險,成就該基金的傑出表現。
日本去年底全面放寬入境政策,讓許多旅遊愛好者興奮不已,同時也讓投資界看到了新的機遇。近期,許多法人看好日本投資,紛紛喊出「日本投資回來了」的口號。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這股投資熱潮背後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效益。 首先,我們來看看日本經濟的復甦狀況。根據數據,日本去年第四季GDP由前季的萎縮1%回升至成長0.6%,雖然低於市場預期的2.0%,但這已經是顯著的好轉。消費復甦和政府對旅遊的補貼,都對服務業的成長產生了積極影響。而日圓自去年10月低點回升,以及原物料價格下滑,也對GDP成長有所貢獻。儘管全球經濟放緩風險存在,但預期隨著國內消費持續復甦及入境觀光需求增加,日本GDP也將持續復甦。 接著,我們來看看投資市場的動向。野村日本領先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全球投資市場轉向舊經濟板塊和價值股,日股自然也受益。看好日本將受益於整體亞洲景氣復甦,日本處於亞洲(大陸除外)的門戶,可藉由金融、零售和消費品產業的增長,參與亞洲的增長趨勢。 兆豐投信日本優勢多重資產基金研究團隊也指出,日本去年底全面放寬入境政策,並推出一系列振興旅遊方案,預期入境人數將達6,500萬人,每年商機可望達7.8兆日圓。此外,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日本擁有科技供應鏈的關鍵製程題材,如半導體設備、自動化革新、AI機器人等,將成為產業供應鏈的受惠國,獲得國際市場的信賴。 值得一提的是,購置日本房產也成為帶動景氣擴張的因子。隨著日圓貶值,日本房地產相對便宜;日本是亞洲第一大的REITs市場,市值高達15.3兆日圓,REITs收益來源是穩定繳納的租金,提高收益穩健度,預期日本REITs累積10年報酬率可達146%,長期的成長性可觀。
野村日本領先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日本去年第四季GDP由前季 的萎縮1%回升至成長0.6%,卻仍低於市場預期的2.0%。消費復甦 及政府對旅遊的補貼都促進服務業的成長,日圓自去年10月低點回升 ,及原物料價格下滑,也對GDP成長有所貢獻,但全球經濟放緩風險 ,削弱企業的資本支出,使GDP成長表現不如預期。但預期隨日本國 內消費持續復甦及入境觀光需求持續增加,GDP也將持續復甦。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團隊配置經理Oliver Lee認為,2020年 底以來全球投資市場轉向舊經濟板塊和價值股,以周期性股票集中的 日股,自然也受益。看好日本將受益於整體亞洲景氣復甦,日本處於 亞洲(大陸除外)的門戶,可藉由金融、零售和消費品產業的增長, 參與亞洲的增長趨勢。
日股表現可從經濟成長、企業獲利及貨幣政策等層面來觀察,首先 是日本今年實際GDP增長的預測為1.8%,在其他成熟市場中名列前茅 。同時日圓走軟對於日本股市的收益相對有利,特別是對出口商的收 入有利,日本企業在全球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可望吸引國際投資者 重返日本股市。
兆豐投信日本優勢多重資產基金研究團隊指出,日本去年底全面放 寬入境政策,並推出一系列振興旅遊方案,預期入境人數將達6,500 萬人,每年商機可望達7.8兆日圓。且在中美貿易戰角力下,日本擁 有科技供應鏈的關鍵製程題材,如半導體設備、自動化革新、AI機器 人等,搭配職人文化與娛樂軟實力等,將成為產業供應鏈的受惠國, 獲得國際市場的信賴。
且購置日本房產熱潮成為帶動景氣擴張的因子,隨著日圓貶值環境 ,日本房地產相對便宜;日本是亞洲第一大的REITs市場,市值高達 15.3兆日圓,REITs收益來源是穩定繳納的租金,提高收益穩健度, 預期日本REITs累積10年報酬率可達146%,長期的成長性可觀。
兆豐投信近年來在管理團隊的創新帶領下,2023年開年就交出亮麗成績單,榮獲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Benchmark《指標》年度基金獎、傑出基金金鑽獎等三大基金獎項的肯定。其中,兆豐萬全基金、兆豐電子基金、兆豐中國A股基金、兆豐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等四檔基金,共獲得七項金獎,展現出公司堅實的資產管理實力。
作為國內知名的投信公司,兆豐投信在持續推動企業永續與創新的同時,不斷與時並進。公司積極倡導兩性平權,致力打造友善職場環境,提升員工的薪酬激勵與組織溝通,並提供數位學習平台和多樣性的職場講座,展現出資產管理業界的領航者風範。
兆豐投信董事長陳佩君表示,公司的營運績效日益顯著,在持續推動永續發展的過程中,各項業務也獲得外部機構的肯定。2022年,公司榮獲「TALENT, in Taiwan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標章,並入選「111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國內組之較佳名單」,展現出公司治理的典範。
兆豐投信總經理黃大川指出,公司透過組織再造機制,提升人力優化成長,2022年全年發行五檔基金,創下單年度投信業界最高發行基金檔數總量。公司以企業職志凝聚共識,突破市場藩籬,公募基金規模在同業排名中顯著提升,展現出公司開創新局、持續成長的優勢。
兆豐萬全基金研究團隊表示,面對2022年全球股市下跌的挑戰,他們採取了靈活的操作策略,先降低持股,再增加防禦型個股,並將持股內容調整到與景氣連動較低的新能源股和生技股,成功提升基金收益機會並抵禦下檔風險。
未來,兆豐投信將持續專注於研究團隊的智慧,為投資人的資產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務,並廣納各路好手,共同為基金產品市場塑造新的格局。
兆豐投信身為國內老字號投信業者,歷經時代與產業的變革,不斷 與時並進,除了管理許多優異表現的基金,也在推動企業永續與創新 上不遺餘力,如積極倡導兩性平權及致力打造友善職場環境,提升獎 酬激勵與優化組織溝通,提供數位學習平台、多樣性的職場講座與多 元性別設施,致力成為資產管理業界的領航者。
兆豐投信董事長陳佩君表示,兆豐投信的營運績效日益顯見,在持 續推動永續下,各項業務也獲外部機構陸續肯定,不僅得到2022年「 TALENT, in Taiwan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標章,同年也獲得「11 1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國內組之較佳名單」,呈現公司治 理的典範。
兆豐投信總經理黃大川進一步表示,公司透過組織再造機制,提升 人力優化成長,2022年全年衝刺發行共五檔基金,達到單年度投信業 界最高發行基金檔數總量,並以企業職志凝聚共識,突破去年市場藩 籬,公募基金規模的同業排名更有顯著的成長,代表公司開創新局、 持續成長而獲得佳績。
兆豐萬全基金研究團隊指出,2022年歷經地緣政治、通膨、聯準會 持續升息等變化,全球股市下跌,為了增添本基金投資組合的防禦性 ,操作策略採取先降低持股,再增加防禦型個股如電信與傳產族群, 也將持股內容調整到與景氣連動較低的新能源股和生技股,藉由動態 布局並靈活運用股、債配置的特性,調節投資組合內容,提升基金收 益機會並抵禦下檔風險,成就本基金的傑出表現。
兆豐投信將持續專注付諸研究團隊的智慧,以期為投資人的資產管 理提高財富累積效果,並廣納各路好手齊心為基金產品市場塑造新的 格局。
2月以來,美元指數未再走弱、進入整理格局,由此判斷外資加碼推升台股效應可能暫時趨緩,加上市場保守預估台股上半年獲利,第一金投信認為,景氣對策信號在藍燈階段股價偏向震盪格局,台股一旦進入整理期,類股輪動機率高,提供中長線布局好時機,選股不選市,宜鎖定政策加持股、低基期與跌深股,及科技新趨勢股等三大題材方向。
第一金台灣核心戰略建設基金經理人張正中表示,去年底市場預期美國升息將結束,使得美元偏向弱勢,不過,近期美國就業、經濟數據與通膨等皆優於預期,市場對美國經濟步入衰退或降息預期減弱,扭轉美元偏空格局,這是判斷外資後續在新興市場或台股加碼減緩的主因,加上近期美科技股那斯達克與費半指數漲勢減弱,台灣整體企業獲利下修循環尚未扭轉之際,可能壓抑後續大盤反彈空間。
張正中說,逢指數震盪期間,整體配置調整的三大方向包括:一是政策加持股,下半年之後,2024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執政黨有機會釋出政策利多,帶動股市表現,看好類股如綠能、基礎建設等類股;二是低基期與跌深股,包括整體表現落後的傳產股,半導體股跌深個股等;三是具備長線科技趨勢與話題性標的,如伺服器、低軌衛星與電動車等相關概念標的等。
群益投信表示,台灣投資人偏愛投資龍頭股,現階段的低碳投資成為顯學,此時若再加入低碳等相關因子層層篩選,料將為投資結果大大加分。根據最新預測,今年台灣經濟可望呈現U型復甦,然而股市總是領先總體經濟表現,過往當景氣亮藍燈時進場台股,後續報酬表現亮眼,而根據歷史數據顯示,台灣半導體股價領先反應產業周期三至六個月,根據大摩預估,此次半導體周期將於今年第2、3季觸底,因此第1季是布局台灣科技股的良機。
兆豐投信說,過去幾年疫情困境下,觀光業、航空業、內需產業等題材曾表現落後;目前疫後復甦的景氣反轉帶來基本面與題材面的修復力道,將有助隱形冠軍類股落後補漲或追上趨勢,此時若投資策略能掌握各類產業具有紅利趨勢的題材,相對能抵禦市場輪動的風險,也有利提升收益率。
兆豐投信指出,通膨數據、利率政策、勞動市場緊俏等消息,影響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持續性,台股若未來搭配成交量逐步回升, 預期後續仍有反彈行情可期,建議現階段以「選題材不選行情」策略 為佳。
台灣半導體上半年庫存去化已在市場預期,市場對下半年復甦成長 信心度有持續提高的趨勢,因此財報利空雖具挑戰,但法人已開始提 前卡位,包含力積電、日月光投控、鴻準、廣宇、順德、合勤控、元 太、聯詠、明基材、晟銘電、和碩、大聯大、中磊、嘉聯益、華泰, 以及佳世達等16檔低本益比個股,本周皆獲得了法人買超逾3,000張 ,KD技術指標向上。
台積電與聯電農曆年後相繼站穩年線後,力積電與年線乖離仍高達 16.74%,漲幅相對落後,且產業景氣有望在首季落底,三大法人年 後大舉回補3.99萬張,助攻股價周漲6.81%。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受惠資金持續匯入,外資大買超,以 及美國Fed升息進入尾聲、大陸疫情獲得控制,且2022年整體上市櫃 公司獲利不錯,3月底董事會宣告的現金股利值得期待,台股行情不 看淡,預期多頭行情將延續到元宵節後,有機會挑戰萬六大關,建議 投資人偏多操作,可以留意大型權值股,如矽智財(IP)、高效能運 算(HPC)及新能源車等概念股。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則認為,盤面類股輪動人氣續熱有利題材股 持續表現,但考慮指數短線累計漲幅已逾1成、季線正乖離率接近8% 也達近年偏高水準,因此指數波動恐將加劇,部分大型股空間受限, 不宜過度追價。
2023年1月全球股市回神,外資大買台股開紅盤,也帶動護國神山等半導體類股股價牛氣沖天,統計1月台灣原型ETF績效漲跌,包括最強的前四名全數由半導體ETF包辦。
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基金經理人王韻茹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下行趨勢持續,庫存調整周期有望於2023上半年落底,使全球績優半導體股,多頭投資氣氛提前轉佳,美股費半指數急升,帶動市場資金看好台灣半導體股,農曆年前提早布局,股價先提前反應一波,1月以來股價也出現強勢補漲氣勢,看出第1季半導體投資潮再現,帶旺臺灣半導體ETF,成為今年最夯的新春理財首選。
王韻茹說,一般小資族或手頭資金有限的投資人,可以透過國內投信發行的半導體ETF低價布局,除享有「平價投資」的優勢外,各家半導體ETF都採「每季配息」設計,方便有配息需求的投資人,今年參與投資,還能享受半導體股價成長,兼顧每季配息收益的雙重收入。
兆豐投信展望後市,台灣行政院通過台版晶片法案對半導體產業貢獻助益,加上顯示卡與伺服器產業新產品發表、記憶體產業對於資本支出調降,伴隨阿凡達電影上映激勵VR等相關類股走揚,各類產業存在利多條件,看好2023年至2024年間台股企業獲利率緩步走揚。
中信關鍵半導體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半導體庫存去化估計2023年第2季逐漸完成調整,已成市場共識,在調整完後,營運有望回溫,國內半導體廠的表現值得期待,對於想迎接未來反彈契機的投資人,可開始布局半導體ETF,掌握後續動能。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表示,巴菲特說過:「投資就像滾雪球」,及早開始,持續不斷,才能使投資效益愈變愈豐厚,因此,年輕人可善用壓歲錢進行投資,「把紅包變大」。台股基金今年有機會擺脫去年頹勢,展開不錯的反攻行情,投資人利用第1季的震盪整理格局,逢低分批布局,以參與免年的漲升行情。
在投資方式上,可採單筆分批介入或定期定額長線持有,一來可更有效降低成本,二來也不用擔心全部資金套在高點,一旦市場展開反彈行情,收益將很可觀。
外資在虎年封關前三日每天買超逾百億元,今年1月累積買超6,051億元;三大法人合計1月買超金額達7,207億元。根據過往10年統計,台股農曆年開紅盤機會高且後一個月紅盤機率達70%、平均漲幅1.43%,甚至年後一周、後一個月漲幅機率達七、八成。
兆豐投信表示,以「發行市值、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排序值依序篩選成分股的特選台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指數,年後一個月開紅盤機率更高達80%、平均漲幅2.81%,顯示等權重指數表現更勝台股大盤;此外,看好2023年至2024年間台股企業獲利率緩步走揚,可掌握各產業龍頭股的成長力道與長線的息收機會。
葉柱均說,預期上半年升息循環可望結束,全球景氣前低後高,下半年優於上半年,預期免年在經濟與企業獲利成長性均前低後高下,台股指數可望逐季震盪向上;此外,台股現金殖利率逾5%,居亞股之冠,加上本益比約處於近10年低檔,吸引力大增,第1季的震盪低點正是布局時機。
展望金免年,野村投信說,台股將是柳暗花明,雖然短期內受不確定因素影響而較為波動,但去年的利空因素如高通膨、強升息等逐漸淡化,隨著庫存調整與盈餘下修告一段落,股市即可望走出整理格局。因此,當股市拉回至低檔時,宜選擇長線趨勢股逐步布局。
「特選臺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指數」已授權兆豐投信發行「兆豐台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ETF」(00921),預計明(13)日掛牌上市。
「特選臺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指數」以上市普通股為指數母體,經流動性檢驗後,篩選符合財務及股利指標的企業,依證交所產業分類,將通過指標篩選的股票,依照發行市值、股東權益報酬率及稅後淨利排序,從各產業中擇優挑選30檔成分股,以等權重加權計算,表彰兼具獲利能力與股息配發的產業龍頭公司投資績效表現。
根據統計過去10年,台股農曆年後一個月紅盤機率達70%、平均漲幅1.43%;但觀察依市值、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排序、篩選的特選臺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指數,年後一個月開紅盤機率更高達80%、平均漲幅2.81%,顯示等權重指數表現更勝台股大盤。
兆豐台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ETF基金即追蹤「特選臺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指數」,歷年平均報酬率及上漲機率相較台股大盤更高,遇到股市修正,更可以透過等比例投資各產業龍頭股,分散產業波動,相較於市值加權型指數更具多樣化投資,今年農曆年後的表現值得期待。
兆豐台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ETF基金研究團隊表示,該基金不僅能掌握到老牌大廠、經營績效優異的公司,或是長年連續配息的產業個股,亦能兼顧市值較小但產業成長動能相對強勁的成分股,有助降低整體資產組合可能承壓的風險,擴大整體資產報酬表現空間。
展望後市,台灣通過台版晶片法案對半導體產業貢獻助益,加上顯示卡與伺服器產業新產品發表等,各產業存在利多條件,看好今年至明年間台股企業獲利率走揚,建議採取兆豐台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ETF基金參與台股市場,掌握各產業龍頭的成長力道與長線的息收機會。
第一金小型精選基金及第一金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許維哲提醒,審 慎看待現階段台股走勢。他認為,全球經濟可能在2023年上半年出現 衰退,加上利率仍處於高檔,整體而言全球消費行為仍偏保守傾向, 需求趨緩下,市場較容易受到消息面因素影響,震盪的情形仍將在上 半年干擾台股盤勢,投資人宜關注企業去庫存進度,台股可能受到財 報展望保守影響。
不過,第二季起一旦聯準會升息止步,庫存去化近尾聲,企業獲利 動能可望重啟,加上下半年為傳統電子旺季與2024年總統大選進入倒 數半年,市場資金行情稍可期待,惟在高利率環境中,投資標的仍相 對看好高股利、現金流穩定的標的,中小型利基股相對較有表現的空 間。
兆豐投信表示,資金向金融市場靠攏,加上2023年台股本益比估計 位於11∼15倍間,相對位於歷史下緣,現階段投資台股較划算且可望 迎接紅包行情。
兆豐台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ETF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存股族投資 人希望掌握產業龍頭股且建立紅包行情部位,建議減少逐一存個股的 方式,避免集中單一產業或個股的市場風險;可以採取等權重型ETF 增加均衡配置成分股的策略,較可望擁有台灣證交所29個產業類股裡 營運優秀的公司或潛在冠軍題材。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主管鄭立誠分析,觀察過往台股大幅修正時 ,加權指數在相對底部時指數殖利率約為4.5∼5%,根據資料,目前 台股殖利率2022年底已來到5.1%,可見長期逢低布局機會浮現。如 今築底跡象已慢慢浮出,投資人可布局「市值型」台股標的,捕捉今 年成長機會。
兆豐台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ETF基金(00921)集合各產業龍頭股,以等權重方式配置,具備三大投資優勢,包含首創ETF型產品、各產業龍頭股集合、全面分散產業風險最佳化等;其所追蹤的特選臺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指數的成分股,除有配息優異的產業龍頭股,還能定期調節各產業或個股的權重達到均衡增長。
根據過去5年統計,特選臺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指數平均殖利率超過5%,勝過台灣50指數約4.4%、台股加權指數約4.2%,提供存股族相對有利的資產配置方案。另外,迎接新年到來,最近特選臺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指數也依照「發行市值、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等排序值條件,依序篩選出今(2023)年的成分以利優化等權重ETF的投資效能。
兆豐投信指出,看好2023年至2024年台股企業獲利率將緩步上升,現階段利用台股等權重型ETF切入市場,掌握攻守皆宜的投資步調,讓資產配置兼顧成長性與收息機會,成為波動市場,相對適合存股族的投資策略。
台股2022年封關之後,美股上周五(30日)小跌,主要指數跌幅介於0.1%至0.2%,亞股昨日休市居多,東北亞只有南韓股市開市,終場跌0.4%。法人認為,台股今日開紅盤有收紅機會,但由於美股2日仍休市,估成交量不會太熱絡。
包括台股今日開紅盤在內,離17日虎年農曆年封關只有11個交易日。由於今年農曆年較早,各企業尾牙在近期密集舉辦,尾牙時老闆們喊多與紅包行情,是台股最近的最大利多題材,助陣元月行情。
綜合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等意見,進入2023年,外資休完假後陸續歸隊,可望開啟元月行情,但仍要密切觀察美國經濟及股市走向。
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近尾聲,如果美股、尤其是科技股上揚,可望支撐台股。
加權指數在2022年封關日上漲52點收14,137點,法人多預估元月低點可能在14,100點,加上政府表態持續護盤,如無意外,應不致跌破萬四,高點則有望上看14,700點甚至更高;本周有機會先站回半年線14,311點;農曆年封關前的美股財報、台積電與大立光12日的法說會、外資動向、中國大陸疫情、台股量能變化都是觀察重點。
除了法人資金以外,散戶螞蟻雄兵的力量也不容忽視。元月有九檔台股ETF將除息,包括規模逾2,600億元的ETF龍頭元大台灣50,有望掀起除息行情。另外,兆豐投信新募一檔產業龍頭存股ETF,也可望從本周起陸續進場布局。
選股上,因農曆年封關前僅有11個交易日,在打安全牌下,「雙低股」容易成為盤面焦投重點,統計股價位階低於大盤、低股價淨值比小於1如遠東新、彩晶、可成、志強-KY、正文、再生-KY、華新科、東元、大毅、協易機、科嘉-KY、光鋐、律勝、廣豐、怡華、勝悅-KY等表現可以留意。
群益投信表示,股票ETF是追蹤代表一籃子股票表現的指數績效。 而股市是經濟的櫥窗,一個經濟體不會消失歸零,但個別公司可能會 。ETF有幾個很好的機制。例如:分散以及汰弱換強。以台股而言, 台股高息ETF的波動度相對個股與大盤來的低,更是存股族投資人長 期穩健投資的好選擇。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股ETF成份股中, 在不同挑選條件下,有時會有景氣循環股納入,有些是一般循環(例 如面板),有的可能是長達數年的超級景氣循環股(例如航運),不 過不易判斷;高股息ETF都有景氣循環股,因為大家都是用股息來選 股(不論是用預估、歷史、現在來選),在景氣好時景氣循環股的股 息配發較高,所以高股息ETF易選入;即使是用平均股利率來選股, 也有景氣循環股,而且可能會在明後年忽然加入景氣循環股(因為平 均股利的方法會選到過去的高息股),如果是因股價下跌而成為高股 息的景氣循環股,不僅股利率高,而且評價也便宜(例如股價淨值比 已處在1倍以下的低檔區),下跌風險已相對低,未來股價反彈機會 高;相對市場上的高股息ETF,部分已作改良在5月宣告股息後才去買 、而且12月選股時會考量到EPS成長率來調整,如果該股票真的營運 狀況不好,一到換股月份就會出清,並不會一路抱下去。
兆豐投信表示,隨著國際地緣局勢的轉變、通膨升溫等因素,台股 市場須留意景氣下行風險,建議不妨採用台股ETF來切入市場,交易 機會相對透明且公開,亦可望聚焦財務能力好、現金流穩健的成份股 ,即便遇上市場多空交戰之際,利用台股ETF參與台股的長線行情並 爭取累積的息收機會。現階段金融市場波動頻繁,投資ETF時,留意 除息前後的交易市場波動狀況,並觀察市價相對於淨值可能出現的變 化,投資人交易時可多加留意這類條件,作為評估進場布局的依據。
兆豐投信業務經理石旭順到國立臺中科大與同學們分享理財和投資 的差別,提醒同學們理財應該包括收支、風險和投資三面向的管理, 而且首重財務分配,才能讓生活逐步被掌握;更提醒同學幻想一夕致 富的投機和投資完全不同,一定要記得投機是最失敗的一項投資。另 外,建議掌握理財金三角,將收入按照生活花費、儲蓄投資與風險規 劃以五比四比一的方向進行配置。
石旭順強調,由於實現財富自由的利器正是「時間與複利」,加上 共同基金有專業的投資管理、投資標的多元化、小錢就可以理財、分 散投資風險與流動性佳和轉換方便等優勢,特別適合年輕學子及早透 過共同基金來累積資產,且可選擇風險度較高的股票型基金以定期定 額方式投入。
國泰投顧專案經理顏誌緯則到世新大學提醒同學們通膨的殺傷力, 並比較透過銀行定存的儲蓄和基金定期定額理財的差異,分析同樣每 月5,000元投入定存和基金,在預期收益1.3%和10%之下,存到百萬 元的時間分別要15年與9.83年。另外,顏誌緯分享影響投資成果的三 大要素:本金、時間、報酬率,建議同學從管理消費行為來創造更多 的投資本金,且耐心等待時間複利的效果,更別忘了做好功課以及用 對的方法來提高投報率。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襄理蘇可倫到國立宜蘭大學,先讓同學了解影響 股市與債市的各項因子,進而提醒在投資股債商品時必須留意的事項 ,另外也分享關於匯市和股市的連動性該如何解讀,建議同學們投資 前必須了解全球的投資趨勢,可以時常關注新聞與市場走勢連結,或 者參加社團或圖書會以增強國際敏感度以及熟悉投資市場性質。
復華投信理財顧問詹博宏則是提醒國立虎尾科大同學們,根據統計 資料顯示大學生平均薪資為3.12萬元,其中2017年到2021年薪資只成 長5.8%,凸顯靠自己投資理財的重要。眾多的理財工具中,相對風 險性較高的股票、資金成本較大的房地產、收益率過低的儲蓄,共同 基金成為最適合大學生投資理財的方式。
詹博宏強調,基金定期定額可以克服人性追高殺低的弱點,將市場 的波動轉為機會,如果再能落實逢低持續扣款、適時停利的操作技巧 ,小資族透過基金定期定額就能達成人生各階段的理財目標。
台股市場景氣循環會影響產業類股的紅利變化。據統計2017年以來 ,台股歷經建設需求帶動水泥股受惠、電動車推升汽車股走勢、疫情 激勵航運股突起等變因,存股族投資人掌握趨勢更難。
兆豐台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ETF基金(00921)總報酬率,特選臺 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指數受惠於成份股權重均衡,在不同景氣循環 中皆可掌握趨勢產業紅利;遇股市修正行情,也能受惠產業分散最佳 化的效果,該指數相對於台股加權指數更能抵禦下檔風險,提供投資 人更具防禦性投資效用。
試算歷年報酬率自2017年至2022年10月底,特選臺灣產業龍頭存股 等權重指數平均值達16.9%,相對優於台股加權指數約13.1%、台灣 50指數約12.8%的表現。兆豐投信表示,多數產業龍頭股維持優良的 配發股利紀錄,許多公司營運表現優異、具高成長性,以及連續配息 年度超過10年等優勢,相對吸引存股族的目光。
若由這類配息狀況較佳的產業龍頭股組成的指數,定期調節權重達 到均衡,長年報酬率可望勝過台股大盤,呈現相對亮眼成果。
美聯準會暗示升息放緩,美元指數轉中空格局,國際資金回流各項 金融市場,短期台股作夢行情啟動,現階段投資台股市場正當時。
2023年台股走勢可能先蹲後跳,善用台股等權重型ETF切入市場, 掌握景氣輪動下黑馬產業獲利機會,也可爭取每一季配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