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奕能源科技(未)公司新聞
政府推動2030年大巴士全面電動化,台灣目前普及率僅5%,10年內估計有近萬輛、千億元的汰換商機。除了創奕能源、凱勝綠能及華德動能三大電動大巴廠,還有成運、總盈、唐榮等國內業者競逐。
評斷電動車廠的實力,電池及三電系統技術自主性為主要關鍵,少部分車體廠隸屬於客運業者。創奕2011年成立,實力領先更早進入市場的同業,已有上百輛電動巴士行馳於中南部縣市。董事長黃振聲表示,今年多家大客戶將採購數百輛,不含儲能,就可帶動營收翻倍成長,突破2018年的6.7億元高峰。
用電大戶條款今年上路,建置儲能系統是最佳選擇,成本低於風電,與太陽光電相近,但占地面積最小;建置1,000kw儲能系統,只需40坪,而PV 500kw則要1,500坪。
明創能源積極布局儲能市場,由於電池系統意外頻傳,某國際大廠在國內外發生多次起火意外事件,而鋰鐵電池在耐高溫特性與穩定性優於鋰三元電池,安全性及使用壽命更具優勢,因此以鋰鐵電池為主力,擁有電池材料及電池組設計製造技術,並且自主開發BMS及EMS。
黃振聲表示,車輛對安全的要求很高,創奕在電動巴士有成熟的鋰鐵電池系統應用經驗及實績,足可讓儲能客戶放心。同時也在工廠建置大型儲能系統,累積多年削峰填谷的使用經驗。
儲能系統若具有不斷電功能,能在供電吃緊、出現壓降時迅速補電,是儲能系統的另一項運用,也是創奕的重點,加上去年有了參與台電AFC標案的經驗,將在台電的試行採購平台扮演募後角色。(翁永全)
【台中自駛車新聞】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與多個企業合作,打造適合自駛車運行的環境。豐榮客運、車王電與旗下華德動能及勤崴國際等三個自駛車團隊已順利成軍,並開始進行試運行。這項計劃不僅是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的雄心壯志,更是台灣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一大步進。 在水湳智慧城,台中市政府與豐榮客運、鼎漢工程顧問、緯創資通、工研院及台佳光等企業跨界合作,組成「台中自駛車團隊」,打造自動駕駛巴士測試場域。預計今年第四季將對民眾開放,讓大眾親身體驗自駛車的便利與安全。 葉昭甫表示,該測試場域將透過網路連接區內的道路號誌,並安裝攝影機監視系統,進行智慧安全路口與車聯網設備的測試。此外,團隊還嘗試採用新一代車聯網通訊系統(C-V2X),利用低延遲特性,提升自駛車的運行安全性。 車王電與華德動能也展現了其在自駛車領域的實力,他們的無人駕駛電動中巴曾在台中水湳智慧城進行試運行。車王電主導的自駛電動中巴,車體由華德打造,這款中巴比起外國的對手,可以載運更多乘客,適合作為接駁車使用。此外,車王電集團與工研院將共同打造10部國產自動駕駛電動巴士。 彰化縣政府與勤崴國際合作,推動彰濱自駛觀光小巴WinBus計劃,這項計劃已通過經濟部無人載具科技實證運行補助計畫的審查。WinBus已在彰濱工業區進行載客試運行,並由中華電信負責路側通訊,中華資安則負責全場域的資通訊安全驗證。 創奕能源科技也參與了彰濱自駛觀光小巴WinBus的計劃,這顯示了台灣企業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廣泛合作與發展。隨著這些自駛車團隊的成軍與試運行,台灣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進步將更加顯著。
由於自動駕駛被是全球下一個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引發土洋業者進行自動駕駛車運行的市場卡位戰,目前國內的豐榮客運、車王電與華德動能及勤威國際等三個自駕車團隊已順利成軍,備受矚目。
台中市交通局在水湳智慧城打造自動駕駛巴士測試場域,透過網路連接區內的中科路及大鵬路的路口號誌,及攝影機監視系統,進行智慧安全路口與車聯網設備安裝測試。
葉昭甫指出,團隊更嘗試採用新一代車聯網通訊系統(C-V2X),利用通訊低延遲特性,使路側設備與自駕巴士直接通訊,讓車輛即時接收號誌時相資料與道路配置圖,提升運行安全性,為未來導入5G行動通訊技術,預為準備。
無獨有偶,由車王電與旗下華德動能的自駕電動中巴(又稱無人駕駛電動中巴),也結合工研院、台灣大學與iAuto等合作團隊,將華德的現有電動中巴,改裝成自駕電動中巴,曾在台中水湳智慧城試運行。
車王電主導自駕電動中巴,車體是由華德打造,為國人自主研發製造,比起國外的自駕小巴,中巴可以載運的乘客更多,更適合作為接駁車。另外,由工研院攜手車王電集團,將共同打造10部國產自動駕駛電動巴士。
由彰化縣政府與勤崴國際、車輛中心共同推動彰濱自駕觀光小巴WinBus,給合中華電信、中華資安、宏碁智通、創奕能源科技,及時代動力等公司,已完成全台首件經濟部無人載具科技實證運行補助計畫審查,目前WinBus已在彰濱工業區載客試運行。
至於WinBus自駕車所需的路側通訊,則由5G龍頭中華電信負責,並透過中華資安來把關全場域的資通訊安全驗證,以確保無駭客入侵妨害WinBus運行安全。
台灣智駕公司,這個在智慧駕駛領域展現驚人進步的創新企業,最近在台北市信義路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實驗——夜間自駕。這項實驗不僅是台灣首次,也是全球少見的夜間自駕實驗,對於提升智慧城市運輸服務具有重大意義。經濟部宣布,這項實驗將進入「上路不載客」的階段,預計從9月開始,將在明年2月20日結束,目標是達到智慧駕駛SAE Level3等級以上,確保台北市24小時公車服務不間斷。 創奕能源科技,這個名字在這項實驗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台灣智駕公司研發的全電動自動駕駛巴士,有近七成在台灣設計製造,其中創奕能源科技提供了電動巴士系統和線性控制技術。這款自駕大巴的研發團隊前身是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的自動駕駛巴士研發團隊,如今已經成為台灣智慧運輸的重要力量。 台灣智駕公司還規劃將這項技術外銷至亞洲國家。由於台灣街廓狹小、機車密度高,這裡成為了亞洲其他左駕市場的研發基地,其自駕車的人工智慧系統也因應台灣的特殊環境而具有獨特優勢。 經濟部透露,目前一台自動智慧駕駛車的製造成本約為1,000萬元。創奕能源科技等本地企業的參與,使得這款自駕大巴的製造成本大幅降低,並且提升了產品的本土化水平。信義路行控系統與號誌資訊發送由中華電信子公司資拓宏宇建置,運算平台則是由輝達(NVIDIA)提供,高精度地圖則由興創知能建立維護。 北市公車在晚上12時後不提供服務,為了解決夜歸乘客無法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問題,市府與台灣智駕公司合作進行自駕車夜間實驗,這將大大提升夜間公車服務的便利性。台灣智駕公司的夜間自駕實驗,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台灣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台灣智駕公司成功研發國內首輛民間自製的全電動自動駕駛巴士,該公司前身為「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自動駕駛巴士研發團隊。該款自駕大巴有近七成在台灣設計製造,目標未來在捷運樞紐提供接駁。
台灣智駕規劃未來外銷亞洲國家,台灣街廓狹小、機車密度高,可做為亞洲其他左駕市場的研發基地,較國外自駕車的人工智慧系統更有優勢。
經濟部指出,目前一輛自動智慧駕駛車經費約1,000萬元。台灣智駕表示,自駕大巴有近七成在台製造;電動巴士系統 、線性控制分別由創奕能源及奕兆綠能製造,信義路行控系統與號誌資訊發送由中華電信子公司資拓宏宇建置,運算平台是由輝達(NVIDIA)產製,高精度地圖由興創知能建立維護。
經濟部說明,台灣智駕於信義路進行實驗,為國內首件於夜間時段進行的創新實驗。北市公車於晚上12時後不提供服務,為補足夜歸乘客無大眾運輸工具搭乘的需求,市府結合台灣智駕進行自駕車夜間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