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上)公司新聞
【臺灣新聞】力積電人事大挪移,顧峻接掌記憶體事業群共同總經理,張守仁升任副總經理,力圖提升研發動能應對未來科技挑戰!
力積電表示,這項人事異動是為提升研發動能,展現力積電推進記憶體和邏輯晶圓代工技術,發展系統整合型晶片平台的企圖心,以因應未來5G和物聯網(IoT)系統應用的需求。
黃崇仁強調,顧峻是美國耶魯大學應用物理碩士,曾任職於英特爾、賽普拉斯(Cypress)工程部門,2011年出任愛普科技總經理。
張守仁是台大電機工程博士,曾在台積電任職超過20年,目前負責力積電先進製程和相關應用技術平台的開發。
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力積電,為加速重返資本市場的腳步,近日宣布了一項重要決策。力積電將於今年中暫停公開發行,並計畫以現金以外的財產辦理減資退還股款,同時以力積電股票抵充退還減資股款,讓力晶股東得以轉換取得力積電股票。這項策略將使力積電董事會能夠再申請公開發行,並預計在第四季前完成股票上興櫃作業,為進一步申請上市櫃做好準備。 根據力晶9日的公告,子公司力積電將配合力晶以現金以外的財產辦理減資退還股款案,並決定以力積電股票抵充應退還的減資股款。這項措施旨在讓力晶廣大股東能夠取得力積電股權,並共享力積電重返資本市場的權益。 力積電表示,經過與主辦券商、會計師與律師的多方詢問確認後,為了避免減資換股、股東轉讓等程序複雜而延宕股票登錄興櫃及上市櫃的時程,力積電決定採取短暫停止公開發行的策略,盡速完成減資換股,再立即恢復公開發行,做好股票登錄興櫃的前置作業。 預計在5月下旬的股東常會中,力積電將提出停止公開發行的提案,並希望獲得大多數股東的支持。一旦提案通過,將立即執行減資換股程序,並由力積電董事會再申請公開發行。根據計畫,力積電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前完成股票登錄興櫃的準備作業,並積極申請上市櫃。 業界分析,力晶旗下8吋晶圓廠鉅晶轉型為力積電後,力晶再將旗下12吋晶圓廠資產及業務切割給力積電,未來力積電將擁有台灣所有晶圓廠,而力晶則成為控股公司。此外,力晶在大陸合肥合資成立的晶圓代工廠合肥晶合也尋求在大陸掛牌,力晶與力積電完成組織及股權調整後,將不會有競業問題,並可加速力積電在台灣掛牌上市櫃的速度。
【台北訊】近期台灣電子產業盛傳力晶集團重返資本市場的動向,昨日終於傳出重大消息。力晶集團為了加速重返資本市場的腳步,旗下子公司力積電(6770)宣布暫停原訂今年中的公開發行計畫,並進行減資轉換股票等作業。這一決策意味著力晶集團將通過減資換股的方式,讓力晶股東取得力積電的股權,並分享力積電重返資本市場的益處。 根據力晶集團的說法,目前力積電仍由力晶集團控股,而力晶集團計劃透過減資換股的方式,讓力晶股東能夠獲得力積電的股權,同時也能享受力積電重返資本市場的權益。經過主辦券商、會計師與律師的多方詢問和確認後,力晶集團認為,按照現行公開發行公司的法律架構,減資換股、股東轉讓等程序較多且複雜,這將可能延宕力積電股票登錄興櫃及上市櫃的時程。 因此,力晶集團決定暫停公開發行,盡速完成減資換股,然後立即恢復公開發行,做好股票登錄興櫃的前置作業。力積電董事會已經通過了在5月下旬股東常會中提出停止公開發行的提案,並預計如果獲得大多數股東的支持通過,將立即執行相關程序,展開力晶減資將原股東持股轉換為力積電股票的作業。完成此後,力積電董事會將再次申請公開發行,預計在今年第4季前完成股票上興櫃作業,為申請上市櫃做好充分的準備。
力晶表示,目前力積電仍由力晶控股,力晶規劃透過減資換股方式,讓力晶股東取得力積電股權,並享有力積電重返資本市場權益。經主辦券商、會計師與律師多方詢問確認後,認為現行公開發行公司的法律架構,減資換股、股東轉讓等程序較多且複雜,恐延宕力積電股票登錄興櫃及上市櫃時程,因此決定暫停公開發行,盡速完成減資換股,即後立即恢復公開發行的方式,做好股票登錄興櫃前置作業。
力積電董事會已通過,將5月下旬股東常會中提案停止公開發行,如獲大多數股東支持通過,股東會後將立即執行,並展開力晶減資將原股東持股轉換為力積電股票的程序,完成後力積電董事會將再申請公開發行。
力晶9日公告,子公司力積電擬配合力晶以現金以外的財產辦理減資退還股款案,並決定以力積電股票抵充應退還的減資股款。目前力積電仍由力晶科技控股,力晶計畫透過減資換股方式,讓力晶廣大股東取得力積電股權,並享有力積電重返資本市場權益。
力積電表示,經主辦券商、會計師與律師多方詢問確認後,在現行公開發行公司的法律架構下,減資換股、股東轉讓等程序較多且複雜,恐延宕力積電股票登錄興櫃及上市櫃時程,因此,力積電計畫以短暫停止公開發行、盡速完成減資換股、再立即恢復公開發行的方式,做好股票登錄興櫃的前置作業。
力積電指出,預計在今年5月下旬的股東常會中提案停止公開發行,如獲大多數股東支持通過,股東會後將立即執行,並展開力晶減資將原股東持股轉換為力積電股票的程序,完成後力積電董事會旋即再申請公開發行。根據這項規畫,力積電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前能完成股票登錄興櫃的準備作業,隨後將積極展開申請股票上市櫃的相關程序。
業界指出,力晶旗下8吋晶圓廠鉅晶轉型及更名為力積電後,力晶又將旗下12吋晶圓廠資產及業務切割予力積電,未來力積電將擁有原本力晶在台灣的所有晶圓廠,力晶則為控股公司。力晶在大陸合肥合資成立的晶圓代工廠合肥晶合也尋求在大陸掛牌,力晶與力積電完成組織及股權調整後,將不會有競業問題,也可加速力積電在台掛牌上市櫃速度。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表示,近年來台股並沒有大型科技公司掛牌上 市,力積電與主管機關有共識,已申請補辦公開發行,預計明年登錄 興櫃交易,計畫2021年上市。
對於近期市況,黃崇仁表示,DRAM今年市況不好影響力積電表現, 但市況已逐步好轉,且CMOS影像感測器市場供不應求,力積電12吋感 測器產能滿載,明年營運會好轉,獲利重返過去水準。
力積電也將在竹科的銅鑼園區投資興建12吋晶圓廠,這是銅鑼園區 第一家進駐的半導體製造大廠。力積電新廠不會投入記憶體生產,而 是以邏輯及類比IC的晶圓代工為主,爭取包括電源管理IC或CMOS影像 感測器等訂單。
另外,力晶科技集團旗下力積電、愛普科技、智成電子、智慧記憶 科技4日聯合發展Computing in Memory技術平台,展示能提升20倍運 算效能、10倍節能效率的邏輯及記憶體整合技術及單晶片。黃崇仁表 示,此項全球首創的技術,將在人工智慧、物聯網(IoT)、大數據 雲端伺服器等應用領域發揮顯著效益,為台灣科技產業鏈帶來創新動 能。
黃崇仁指出,Computing in Memory是個平台,可接受不同客戶的 客製化設計,由力積電負責設計服務及晶圓代工、愛普提供DRAM及矽 智財(IP)、智成負責DRAM及邏輯IC之間的高速傳輸介面設計、智慧 記憶則提供系統及軟體的設計服務。力晶科技集團整合四家公司的強 項,將可協助客戶把AI及IoT概念整合邊緣運算,在5G時代建立新的 產業生態系統及獲利模式。
黃崇仁,將處理器等邏輯元件與DRAM整合,是科技業一直努力的方向,但力晶集團突破技術瓶頸完成這項壯舉,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一件事。
他強調,有別於傳統邏輯處理晶片設置嵌入式記憶體,Computing in Memory的概念是直接將把邏輯元件中核心處理器直接和DRAM整合在一起,因此沒有兩項晶片過去要靠輸出訊號陣列(I╱O),可大幅提升傳輸速效,並降低耗能。
黃崇仁表示,這對未來5G發展後很多載具必須具備邊緣運算能力,是絕佳的解決方案。
黃崇仁強調,力晶集團很早就完成這項產品可以運轉,經驗證有絕佳的效能,昨天正式對外發表,就是告訴很多正在計劃發展AI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應用的公司,力晶集團可以成為他們解決邊緣運算的合作夥伴。
黃崇仁指出,此技術平台,由愛普負責晶片設計、力積電負責製造、智成負責和其他邏輯元件整合及系統應用,智慧記憶體科技則是系統與軟體整合,構成完整技術服務平台。
愛普執行長陳文良昨天以導入力積電AIM運算記憶體技術平台的法國UPmen公司為例,該公司直接將八個處理器放在一個DRAM裡,可大幅提升網路伺服器數倍的效能,另外也有公司採用e Logic架構做成的AI加速器, 性能直追7奈米做出成的加速器 ,這也印證力積電AiM技術平平台應用效能。
他也透露運用力晶運算記憶體平台技術,已有多家客戶與該公司合作,針對人工智能學習等巨量記憶體相關運算需求設計的新款晶片,預計明年第1季可量產出貨。
力晶集團已訂今日由力積電、愛普科技、智成電子和智慧記憶體科技四家公司同步發表集團卡位5G世代物聯網和AI人工智慧應用的運算記憶體(Computing in Memory),並由黃崇仁率領各公司主管聯袂主持,黃崇仁預料也會針對個人跨足航空業予以說明。
運算記憶體是採整合微控制器和記憶體的架構,訴求高運算效率及低耗能,未來由力積電製造並銷售,也是力積電未來主打的記憶體產品,主攻物聯網應用。
至於黃崇仁切入航空業擬籌組的飛聖航空,根據經濟部商業司商工登記資料,實收資本額7,000萬元,代表人為黃崇仁,公司所在地就登記於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也是力晶集團的地址,董事長為黃崇仁,董事包括智翔投資張亦中、世成科技陳柏霖。
力積電是力晶集團重返上市的代表公司,並與力晶集團在大陸合肥轉投資的晶合集國際切割,由原本的8吋晶圓代工廠鉅晶科技,在今年5月承接力晶科技三座12 吋晶圓廠、及相關營業和資產並改名為力積電,專責8吋和12吋廠邏輯及記憶體及客製化邏輯IC製造及代工。
目前資本額 310.51億元,公司規劃明年底登櫃興櫃,2021年重新在台灣資本市場上市。
市場預期,一旦Computing in Memory整合技術平台問世,未來可 望對台灣龐大IT產業鏈開拓新的成長空間。鑒於5G商用化將帶動人工 智能、物聯網等新市場起飛,力晶集團旗下力晶積成電子製造(簡稱 力積電)、愛普科技、智成電子以及智慧記憶科技等四家企業,將於 12月4日下午2點,在台北君悅酒店三樓凱悅廳舉辦「Computing inM emory整合技術平台發表會」,向全球業界展示能大幅提升運算效能 、節能效率的IC設計、製造技術與成品,期能從晶片端著手,強化我 國IT產業鏈的創新動能。
黃崇仁日前於日本ET & IoT Technology 2019大展中發表專題 演講,透露力積電即將推出新技術,能提升影像神經網路運算10倍處 理效率,讓IC設計業者開發出體積更小單晶片電腦(Single Chip C omputer),進而降低AI、IoT應用服務設備開發成本,引起日本科技 同業不小的熱烈迴響,預期Computing in Memory整合技術平台正式 發表後,將成為科技產業界高度關切焦點。
據了解,Computing in Memory大型技術發表會將廣邀國內、外IC 設計、資通訊相關軟硬體廠商研發主管數百人參與,由力積電、愛普 、智成與智慧記憶四家公司高階主管,向業界說明這項全球首見的半 導體整合技術平台。
力晶集團旗下力積電日前辦理首次股票公開發行,發行金額為310.52億元,除了既有力晶小股東可以認購之外,攤開力積電公開說明書中的大股東名單,當然以力晶持股最高,比例達87.12%,其次為美商金士頓持股1.59%、張數4.95萬張,可見其金士頓與黃崇仁的好交情以及彼此之間親密合作的關係。
另外,力積電這次也引進了國票創投、元大創投,分別持股0.18%、0.16%。在個人大股東的部分,力積電董事長暨執行長黃崇仁是個人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0.14%,同時也看到股市名人林滄海也在這次大舉認購,持股比例約0.11%、張數3339張,顯示看好力積電未來上市行情可期以及中長期營運的發展。
近日來,力晶集團在不少平面媒體上釋放廣告,透露即將舉辦運算記憶體的整合平台發表會,這也是力晶集團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大型公開活動。廣告上寫道,Computing in Memory,「想要20倍運算效能?還是10倍節能效率?歡迎親臨一探究竟。」
力積電以先進技術提供客製化的邏輯暨特殊應用產品專業代工服,主要包括 TFT-LCD 驅動 IC(TFT-LCD Driver IC)、電源管理 IC (Power Management IC)、 分離式元件(Discrete Devices)、快閃記憶體 (Flash)、影像感測 IC (Image Sensor IC)、記憶體整合晶片(Integrated Memory Chip)、RF Chip 及 Bio-tech Chip 等。
力積電目前12吋的邏輯晶圓代工業務已與8吋廠進行整合,未來將提供客戶由8吋到12吋無縫接軌的的產品規劃、更完善的服務品質及更高性價比的代工產品競爭力。
力積電表示,55奈米LCD驅動IC高壓製程已成功量產,另亦積極開發 AMOLED 面板驅動IC製程,以順應手機市場需求,至於40奈米HV製程平台則預計於2020年量產。
在記憶體晶圓代工業務的部分,力積電在30奈米製程成熟量產後,考量到終端電子產品需求朝向功能提升、輕薄化及節能趨勢下發展,晶片設計在功 能整合、低功耗與效能提升等複雜因素下,已協助客戶導入25奈米製程試產,目前已有超過 15 個 25 奈米代工產品開發案投入。
快閃記憶體部分,力積電具備NAND Flash 先進製程技術開發及產品設計能力,主要產品為 1Gb~4Gb SLC 快閃記憶體產品。應用領域涵蓋消費性電子、無線通訊產品及工規產品,或智能家電、智慧電錶無線連接等應用市場,隨著這些應用市場的穩定成長,預期全球SLC快閃記憶體市場也將逐年穩定成長。
力積電表示,已順利開發並量產28奈米NAND Flash。
另外,在NOR Flash的部分,除量產多年的90 奈米外,力積電目前正積極開發新一代48奈米NOR Flash製程,預定於 2020 年上半年導入量產;將能提供客戶更小、更有競爭力的NOR Flash 產品。
力積電強調,自身為國內唯一專注功率半導體元件的代工廠,除了自主製程平台開發之外,與客戶共同開發的產品線擴及 Super Junction、TVS,更透過與 IDM 的緊密合作,布局IGBT車用及工業級產,未來將著眼在高規格的電源管理需求及電動車等市場,持續提升專業代工的技術能力,並朝第3代半導體開拓新成長動能。
在生物晶片的進度上,力積電與客戶共同開發創新生物晶片產品,該產品用於 DNA sequencing,400萬畫素的機種已於2018年通過美國FDA驗證導入量產,4000萬畫素的製程開發中公司自行開發55奈米 IMC2.0(integrated memory chip)平台亦預計於2020年導入量產,可望提高客戶競爭力並爭取更多MCU、物聯網(IoT)、Smart card、SIM card 與Bluetooth 相關應用客戶,40奈米IMC平台規劃中。(楊喻斐/台北報導)
力積電股東臨時會完成監察人補選與修訂公司章程相關議案,董事長黃崇仁因身體不適未出席,由副董事長蔡國智主持。力積電受美中貿易戰、記憶體價格下滑與認列轉投資合肥晶合虧損等影響,上半年本業、業外都虧損,稅後虧損26.88億元,為連續多年獲利來首見虧損。
謝再居指出,隨著主要記憶體大廠庫存逐漸去化,DRAM價格止穩,今年景氣最壞時機已過,下半年已出現單月獲利,單季應會損益兩平,預期明年營運會比今年好。
他強調,力積電一半以上產能是記憶體代工,邏輯代工產能約45%,上半年受到美中貿易戰、記憶體價格下跌影響,產能利用率下滑,每月需提列產能閒置、跌價損失等費用,但今年最壞時機已過,下半年已出現單月獲利。謝再居指出,力積電希望發展成為「小台積電」,代工技術廣度涵蓋邏輯IC及DRAM、快閃記憶體製程,也可延伸到異質整合的未來性堆疊製程產品,提升獲利。
力晶集團已規劃在台重新上市,除轉型晶圓代工外,也將斥資2,780億元在新竹科學園區銅鑼基地興建月產能10萬片的12吋晶圓廠。
力晶指出,這次現金增資為全體力晶科技股東以特定人身分才可認購,如果放棄認購權亦不得將認購權利移轉他人。此外,發行新股如因實際作業需要而須變動、或其他相關未盡事宜,授權董事長依公司法或其相關法令規定全權處理之。
這次的現增,是力晶自2006年以來、睽違14年來的現增案,目的也是藉由力晶脫離負債後,在DRAM景氣下滑之際,藉由現增案充實營運資金,並在邁向重返上市之路時,讓原股東享有低於市價的優惠。
因此,這次力積電現增價僅溢價10.1元,幾乎和面額相近,力晶的淨值在去年第4季時達17.98元。
力晶公告此次的現增認股基準日為7月17日;員工認購需在7月22日到8月23日之間繳款,前力晶小股東則於8月26日至9月06日期間繳款。因此預定9月可完全募集40多億元的資金。
力晶集團為重返上市,去年9月將100%持股子公司鉅晶電子改名為力積電,並在今年5月1日再把力晶的12吋廠併入力積電,力晶集團預計2021年以力積電之名重返上市,董事長將由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擔任。
曾為台灣DRAM產業龍頭的力晶科技,自2008年起歷經全球DRAM景氣低潮嚴重虧損導致股票下櫃,但之後成功轉型晶圓代工廠,並繳出5年累計獲利逾500億元佳績。力晶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黃崇仁表示,為長期投資台灣、謀求員工與股東最大利益,過去幾年力晶一直低調規劃未來策略方向,此次公開的企業架構調整是重新出發的第一步。
力晶科技昨日將100%持股的8吋晶圓代工廠子公司鉅晶更名為力積電。力晶表示,將於2019年將力晶科技的3座12吋晶圓廠及相關營業、資產轉讓與力積電。也就是說,力積電2020年將擁有3座12吋廠、2座8吋廠、及逾6,000名員工的專業晶圓代工廠,並將以自有獨特產品技術的專業晶圓代工廠的產業定位,在台灣申請重回資本市場,並於銅鑼科學園區建設新12吋廠逐步提升產能。
黃崇仁指出,由於同時掌握記憶體、邏輯和多元化整合製程技術,過去力晶一直以獨特定位立足於晶圓代工市場,未來力積電在技術研發方面,將積極與歐、美及日本大廠合作,朝向高階的生物科技、人工智慧與半導體晶片技術的連結,及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車用電子等成熟技術的優化,以上下合擊策略打造力晶專業晶圓代工廠新定位,徹底擺脫以往金融界、投資人乃至於一般社會大眾視力晶為DRAM、IDM概念股的老舊形象。
針對力積電的長期發展,黃崇仁表示,該公司重返資本市場後將以單純的資產、財務體質以及專業晶圓代工的明確定位,專注投資本業,善用多重籌資管道,增加未來產能擴張所需的資金調度彈性。力積電也能逐漸展開股東增資循環,更有效爭取往來金融機構的支持。另外,力積電將會負責執行銅鑼科學園區內的12吋晶圓廠興建、營運,持續強化在專業晶圓代工領域的布局。
曾為台灣DRAM產業龍頭的力晶科技,自2008年起歷經全球DRAM景氣低潮嚴重虧損導致股票下櫃、成功轉型晶圓代工後,近五年獲利已達500億元,今年獲利也有逾百億元實力。
力晶創辦人暨執行長黃崇仁昨天表示,決定進行企業架構調整,是著眼於長期投資台灣、謀求員工與股東最大利益,力晶集團將藉由組織架構調整,作為重新出發的第一步。
力晶昨天宣布,旗下100%控股、專攻8吋晶圓代工的鉅晶更名為力積電。預定明年中,把力晶的三座12吋晶圓廠及相關營業、資產讓與力積電;2020年力積電將擁有三座12吋廠、二座8吋廠及逾6,000名員工的力積電,將以自有獨特產品技術的專業晶圓代工廠為產業定位,在台灣申請重新上市,並開始著手苗栗銅鑼科學園區建設新廠逐步提升產能。
黃崇仁指出,由於同時掌握記憶體、邏輯和多元化整合製程技術,過去力晶一直以獨特定位立足於晶圓代工市場,未來力積電在技術研發方面,將積極與歐、美及日本大廠合作,朝向高階的生物科技、人工智慧與半導體晶片技術的連結,以及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車用電子等成熟技術的優化,以「上下合擊」的策略,打造力晶專業晶圓代工廠的新定位,徹底擺脫以往金融界、投資人乃至於一般社會大眾視力晶為DRAM、IDM(自有產品)概念股的舊形象。
黃崇仁表示,力晶集團重返台灣資本市場以後,將以單純的資產、財務體質以及專業晶圓代工的明確定位,專注投資本業,善用多重籌資管道,增加未來產能擴張所需的資金調度彈性;力積電也能適時吸引股東增資,更有效爭取往來金融機構的支持,並強化晶圓代工布局。
該聯貸案資金用途為償還既有金融機構借款、建置竹南廠房無塵室暨其附屬設施、購置機器設備暨其附屬設備及充實中期營運資金,募集7年期總金額新台幣47億元聯貸案,由土地銀行擔任聯貸統籌主辦銀行,兆豐國際商銀、合作金庫、彰化銀行、台灣銀行、華南銀行及安泰銀行共同參與。
鉅晶電子目前以提供晶圓代工業務為營運主軸,以8吋晶圓廠製程提供客戶完善的晶圓代工服務:包括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影像感測IC、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等。產品主要應用於手持行動裝置、通訊應用產品等消費型電子產業,品質深獲客戶肯定。
台灣土地銀行近年積極轉型,除原有之不動產核心業務外,擴大辦理企業授信、財富管理業務、JCB一卡通信用卡及海外台商等業務;今年持續舉辦各種公益活動、「教育公益獎助學金信託」、「社會福利公益安養信託」暨「樂活養老」貸款等,展現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公益形象,並將持續支持政府推動「都市更新」、「5+2新創重點產業」、「新南向」及「危老建物重建」等融資業務。未來仍將持續以積極、穩健及多元發展的方向,朝全方位優質金融機構的目標前進。
新日光昨(11)日公告,竹南廠賣給力晶轉投資的鉅晶,總金額12.51億元,估計獲利2,000萬元。新日光希望出售廠房,取得現金拓展太陽能模組和太陽能發電廠。新日光去年底縮減馬來西亞廠,並處分相關設備,提列資產減損,因應太陽能市況不佳,淡出多晶太陽能電池,轉進單晶太陽能和下游太陽能模組及發展太陽能電廠事業。董事會在5月決議出售原生產多晶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的竹南廠,以節省費用、活化資產。
新日光出售竹南廠後,在台灣將剩下竹科廠與南科廠;上月底新日光宣布位於竹科的高效太陽能模組廠落成啟用,是專為台灣市場打造的太陽能模組廠,產能約200MW(百萬瓦)。
這座廠房屋齡不到六年,全棟採節能規劃,並獲得LEED-NC白金級綠建築之設計認證,除廠房外,還有辦公空間、倉儲、餐廳與員工休憩場所,符合企業總部使用及生產需求,建物新穎可立即進駐投產,更享有科學園區土地租賃的優勢。
鉅晶目前股本25億元,是力晶100%持股子公司。鉅晶目前擁有一座8吋廠,規模無法與台積電、聯電及中芯國際等一線廠相抗衡,定位為中小型代工廠。
鉅晶承接電源管理和面板驅動IC等訂單滿載,一直思考擴充產能,標下新日光竹南廠後,將把原8吋廠的後段測試設備移往竹南廠,騰出空間以利擴充8吋晶圓代工產能。而力晶也打算合併鉅晶,此次鉅晶標下新日光竹南廠,對力晶重返上市之路有加分效果。
負責標售業務的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黃瑞楠表示,繼去年12月標脫矽品精密工業新竹科學園區廠辦,昨天協助新日光標脫竹南科學園區的科技廠房。該案為今年商用市場總金額第五高的交易案;今年商用市場前五大交易案中,有四筆為工業廠房及廠辦,相較於投資性的辦公大樓、零售店鋪及飯店買氣未回溫,自用需求為主的工業不動產交易動能穩定。黃瑞楠表示,目前新竹科學園區與竹南園區土地利用率都達到百分之百,進入園區設廠一位難求。隨著全球景氣逐步回溫,在出口成長帶動下,科技業與上下游電子業的產線擴充需求可望出籠,預期北台灣產業聚落發展成熟,以及公共設施規劃完善的工業區,將是企業擴廠重點區域。
第一太平戴維斯調查,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動能仍處於低檔,第2季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113.2億元,季增3%、年減63%。以工業不動產買氣穩健,廠辦與廠房合計占約65%,由於產能擴張與辦公室整併需求,科技業持續投入資金。
黃瑞楠表示,未來半年全台近7,000家未登記工廠將於三年後面臨臨時工廠登記到期的問題,預料將再推升工業不動產的需求。
鉅晶目前股本25億元,是力晶100%持股的子公司。鉅晶董事長蔡國智表示,鉅晶目前擁有一座8吋廠,規模無法與台積電、聯電及中芯國際等一線廠相抗衡,因此定位於中小型代工廠。
他強調,中國大力扶植半導體產業,鉅晶也注意此趨勢,明年將中國大陸列為重點拓展地區。
昨天主辦這次聯貸為土銀等15家銀行,聯貸期限為三年。力晶強調,取得新聯貸金額,將償還全體債權金融機構借款,解除債權債務協商。
力晶原向債權銀行紓困的借款為期五年,目前已執行二年多,力晶此次以新聯貸案取得150億元,加上既有的現金,將可全數還清債權銀行的借款,正式脫離紓困。依照新聯貸銀行團的撥款作業,估計近月可正式脫離紓困。
力晶2013年賺進116億元,去年稅後純益121.23億元,每股純益5.43元,連續二年賺進超過百億元,今年也可望再賺百億元。
力晶去年每股淨值回升至6元,今年持續獲利,有助於淨值再向上提升,公司正規劃每股淨值回到10元之後,明年重新申請上市,目前也規劃合併子公司鉅晶,讓力晶成為同時擁有8吋和12吋的晶圓代工廠。
為讓力晶早日脫離紓困,同時進行合併,鉅晶稍早公告擬辦理減資5億元退還股東股款,預計消除已發行股份5,000萬股,每仟股銷除166股,減資比率為16.67%,減資後股本為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