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土地銀行(公)公司新聞
兆豐銀行指出,今年前三季主辦聯貸案包含電子、傳產、營建及租 賃業等,產業分布均勻。針對未來較看好的產業,目前已知聯貸案多 為電子業相關;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1期風場將自第四季起將陸續推 出聯貸案,籌資金額頗鉅,預期會推動再生能源授信成長。
合庫銀行說明,第四季至明年可能洽談的聯貸案產業包含都更危老 、高科技業、綠能產業及傳統產業等,也將加強拓展具政策利多的產 業,如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包括資訊及數位、綠色及再生能源、民生及 戰備等,以及都更危老等政策推動相關產業客戶。
臺銀觀察,政府推動綠色能源轉型,過渡期的燃氣發電及再生能源 如離岸風電、太陽能電廠的投資,也帶來融資需求。
土地銀行統計,前三季聯貸案量方面,辦理不動產放款聯貸案雖占 有一定比重,仍積極拓展其他產業授信,評估未來可能洽談的聯貸產 業包括國內不動產開發業、電子科技業、傳統產業、營造業及醫療業 等,均有資金實質需求;另綠能、再生能源產業資金實質需求也有持 續增加趨勢,整體將針對借款人之信用評等高低、授信擔保條件、資 金用途等因素做通盤考量。
此次聯貸案由元大銀行統籌主辦,臺灣銀行及土地銀行共同主辦,另有臺灣企銀、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合作金庫、全國農業金庫、台新銀行及板信銀行參貸,合計共10家金融機構共組授信銀行團,籌組過程中超額認購逾1.45倍,最終以100億元結案,參貸情形踴躍,顯示銀行團對於群益金鼎證券營運績效及未來發展之高度肯定。
群益金鼎證券為國際化之綜合證券商,提供國內外法人及投資大眾全方位金融理財服務,業務涵蓋經紀、自營、承銷、股務代理、債券、信用交易、衍生性商品等項目。群益金鼎證券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合併營收分別為新臺幣127.46億元及83.65億元(年增率分別為55.1%及49.6%),營運獲利表現亮眼。聯貸案取得資金將用於償還金融機構借款並充實其營運資金,以因應近年業務成長所需。
第一銀行主管指出,今年舉辦方式援例為全台分12區舉辦,每區約 300∼500人,各區舉辦時間約在今年12月至明年2月間。今年尾牙結 合綠色行動,共同實踐綠色環保理念及公益點心入菜或攜手公益演出 等主軸,以具體愛心採購行動或體現銀行攜手關懷社會,選定餐廳要 求使用可循環的瓷碗、玻璃杯及循環使用筷子湯匙等餐具,避免使用 一次性餐具,並減少使用寶特瓶裝飲料。
一銀強調,公益點心入菜或攜手公益演出,尾牙菜餚的餐後點心選 用弱勢團體製作產品,如蛋糕、布丁等等,或是邀請弱勢團體表演。
華南金控比照往年舉辦「集團激勵大會」,預訂於明年1月舉辦, 活動日期待敲定中;華南銀行比照往年採部門尾牙,預訂於明年1月 舉辦。華南金主管說,激勵大會主要目的在展現上下一心團結打拼的 精神,分享過去一年營運的成果,針對卓越貢獻或傑出表現的績優單 位及員工獎勵,藉以激勵員工士氣。
合庫金控今年尾牙採金控集團及銀行總行單位共同舉辦,營業單位 由各區域中心統籌規劃模式辦理,依循往例會有摸彩抽獎與餘興節目 活動。合庫強調,尾牙餐會是感謝員工一整年貢獻的重要時刻,將以 溫馨、歡樂方式慰勞員工一年辛勞。
土地銀行說明,今年和以往相同,將由各單位自行安排員工餐會方 式辦理尾牙,來慰勞員工一年以來付出的努力及凝聚員工向心力。
另遠銀預計明年舉辦全行誓師大會活動,以誓師為主,並將安排藝 人表演。
各銀行積極規劃年度尾牙,台灣的公股銀行如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合庫銀行及土地銀行等,皆將維持分區或分部門舉行活動,並強調綠色行動,力避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其中,民銀的遠東銀行更計畫明年舉辦全行誓師大會,結合藝人表演,為員工帶來不一樣的歡樂氣氛。
第一銀行主管表示,今年將採用全台分12區舉辦尾牙的方式,每區將邀請約300至500名員工參與,活動時間從12月開始至明年2月結束。為落實綠色環保理念,今年尾牙將推動公益點心入菜或攜手公益演出,並鼓勵員工愛心採購,選擇使用可循環餐具的餐廳,減少一次性餐具和寶特瓶裝飲料的使用。
一銀強調,尾牙點心將選用弱勢團體製作的商品,如蛋糕、布丁等,並邀請弱勢團體進行表演,展現銀行對社會的關懷。
華南金控將比照往年舉辦「集團激勵大會」,預計明年1月舉行,活動具體日期尚在敲定中。華南銀行則將採用部門尾牙的方式,也預計明年1月舉辦。華南金主管指出,激勵大會的目的是展現團結打拼的精神,分享過去一年的營運成果,並對表現卓越的員工進行獎勵。
合庫金控今年尾牙將由集團及銀行總行單位共同舉辦,由各區域中心統籌規劃,活動將包括摸彩抽獎和餘興節目。合庫強調,尾牙是感謝員工一整年辛勞的重要時刻,將以溫馨、歡樂的方式慰勞員工。
土地銀行表示,今年將由各單位自主安排員工餐會方式,以慰勞員工一年來的付出,並凝聚員工向心力。
遠銀則預計明年舉辦全行誓師大會,活動主題將以誓師為核心,並安排藝人表演,為員工帶來新鮮的歡樂體驗。
各銀行積極規劃年度盛事——尾牙活動,其中台灣土地銀行等公股銀行也不例外,綻放年度的團結與溫情。今年的尾牙活動,一銀、華銀、合庫、土銀等銀行皆採取分區或分部門舉行,並強調綠色行動,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展現對環保的承擔。
台灣土地銀行透露,今年的尾牙將與往年一樣,由各單位自主規劃員工餐會,旨在慰勞員工一年來的辛勞,並凝聚團隊向心力。這種自主性安排,不僅增強了員工的參與感,也讓活動更具個人特色。
為了推廣綠色生活,土地銀行在選擇餐廳時,特別要求使用可循環的瓷碗、玻璃杯,以及循環使用的筷子湯匙等餐具,同時也減少使用寶特瓶裝飲料,以實踐環保理念。
在公益方面,土地銀行的尾牙活動將融入社會責任,選用弱勢團體製作的產品作為餐後點心,如蛋糕、布丁等,或是邀請弱勢團體進行表演,透過愛心採購和公益演出,傳遞愛與溫暖。
不僅土地銀行,其他銀行如遠東銀行也規劃了明年全行誓師大會,以誓師為主軸,並安排藝人表演,以激勵員工,共同為來年目標努力。
華南金控則將於明年1月舉辦「集團激勵大會」,以展現上下一心、團結打拼的精神,並分享過去一年的營運成果,對卓越貢獻或傑出表現的單位及員工進行獎勵,以提升員工士氣。
合庫金控則採取集團及銀行總行單位共同舉辦的方式,並依循往例進行摸彩抽獎與餘興節目,強調尾牙活動是感謝員工一整年貢獻的重要時刻,將以溫馨、歡樂的方式慰勞員工。
國內金融機構陸續在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中,將淹水風險因子納入考量範圍。由於極端降雨和淹水可能導致企業資產損毀、停班損失以及擔保品價值減損,這些因素使得銀行的信用風險隨之增加,尤其是對於淹水高風險地區的房貸授信,違約損失的可能性顯著上升。
臺灣銀行在去年度的TCFD報告書中指出,颱風和暴雨作為長期來對該行造成最嚴重衝擊的風險類別。颱風可能導致投融資客戶的營運或生產據點遭受風災、土石流和淹水等災情,這將影響其營運,並對其提供的授信不動產擔保品造成影響,可能導致貸款無法回收或投資獲利受損。
報告進行評估,對於到期日為2050年後的授信部位,不動產擔保品位於台北、新竹、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宜蘭及花蓮等高淹水風險縣市的共2萬1,699筆授信案件,其中2,610筆授信案件的不動產擔保品座落在模擬淹水區域。去年底,這些授信案件曝險金額約為163億元,占總體授信餘額的大約0.49%。
臺灣銀行以國內消費性房貸授信為壓力測試的標的,評估在強颱風和暴雨等極端情況下,上述高淹水風險縣市在2050年的曝險金額接近3,000億元,預期最嚴重的損失將達到7,000萬元,這將約占獲利的0.1%。
土地銀行在去年度的TCFD報告書中,根據全台各地區在2041年至2060年間發生淹水的機率,與授信部位不動產擔保品的餘額進行對比。去年底,處於高淹水風險地區的授信餘額總計達到5,530.94億元,佔全行授信餘額的23.42%。其中,剩餘期間超過7年的授信占比為15.49%,評估尚無重大曝險地區。
合作金庫銀行則以2050年預設為實體風險發生的年分,將個人金融和法人金融不動產擔保品的授信餘額,與各鄉鎮市區淹水危害度等級、建物類型脆弱度等級進行加權計算,將案件劃分為五個風險等級。分析結果顯示,位於淹水風險最高區域的案件,預期個人金融和法人金融的損失金額分別為0.58億元和1.24億元,總計損失金額為1.82億元。
台灣金融界近期針對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日益重視,各大國營銀行紛紛將淹水風險因子納入相關財務報告書的考量範圍。這項措施的目的在於預防极端降雨和淹水可能造成的企業資產損壞、停班損失以及擔保品價值減損,進而降低銀行的信用風險,尤其是那些位於淹水高風險地區的房貸授信,可能導致的違約損失。
其中,臺灣土地銀行(以下簡稱「土地銀行」)在去年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中指出,颱風和暴雨長期以來對其造成最大的衝擊。颱風可能導致投融資客戶的營運或生產據點遭受風災、土石流、淹水等災情,這些災情可能影響到土地銀行提供的授信不動產擔保品,進而導致貸款金額無法回收或投資獲利受損。
報告評估,預計到2050年後,土地銀行的授信部位中,不動產擔保品位於台北、新竹、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宜蘭及花蓮等高淹水風險縣市共有21,699筆,其中2,610筆的授信案件不動產擔保品座落在模擬情境的淹水區域。截至去年底,這些案件曝險金額約為163億元,占土地銀行總體授信餘額的0.49%。
為進一步評估風險,土地銀行以國內消費貸款房貸授信為壓力測試的標的,在強颱風、暴雨等极端天氣情境下,預計到2050年,曝險金額將近3,000億元,並預期最嚴重的損失將達7,000萬元,約佔獲利的0.1%。
另一家銀行,台灣銀行(以下簡稱「臺銀」)也在其TCFD報告書中提到,預計到2041年至2060年間,全台各地區發生淹水的機率將對授信部位不動產擔保品餘額產生影響。截至去年底,土地銀行處於高淹水風險地區的授信餘額合計達5,530.94億元,占全行授信餘額的23.42%。其中,超過7年以上的授信案件占比15.49%,目前評估尚無重大曝險地區。
合庫金則以2050年為預設的實體風險發生年,對個金、法金不動產擔保品授信餘額進行評估,並與各鄉鎮市區淹水危害度等級、建物類型脆弱度等級進行加權計算,劃分五等級風險。在淹水風險最高的區域,預計個金、法金損失金額分別為0.58億元及1.24億元,總計損失金額達1.億元。
臺銀在去年度TCFD報告書中提到,極端天氣事件中,颱風、暴雨為 長期來對臺銀衝擊程度最高的風險類別,颱風可能造成投融資客戶營 運或生產據點遭受風災、土石流、淹水等災情,影響其營運與提供的 授信不動產擔保品,恐將導致無法回收貸款金額或衝擊投資獲利。
報告評估,到期日為2050年後的授信部位,不動產擔保品位於台北 、新竹、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宜蘭及花蓮等高淹水風險縣市共 2萬1,699筆,其中2,610筆授信案件的不動產擔保品座落於模擬情境 淹水區域,去年底曝險金額約為163億元,占總體授信餘額約0.49% 。
臺銀以國內消金房貸授信做為壓力測試標的,評估上述高淹水風險 縣市,在強颱、暴雨等情境下,2050年曝險近3,000億元,預期最嚴 重將產生7,000萬元損失,約衝擊獲利0.1%。
土銀去年度TCFD報告書,以全台各地區於2041年至2060年間發生淹 水機率,比對授信部位不動產擔保品餘額,去年底不動產擔保品位處 高淹水風險地區的授信餘額合計5,530.94億元,占全行23.42%,其 中剩餘期間超過7年以上的占比15.49%,評估尚無重大曝險地區。
合庫金以2050年預設為實體風險發生年,將個金、法金不動產擔保 品授信餘額,與各鄉鎮市區淹水危害度等級、建物類型脆弱度等級加 權計算後,劃分五等級風險,分析位於淹水風險最高區域的案件,預 期個金、法金損失金額分別為0.58億元及1.24億元,共計1.82億元。
金融科技風雲再起,國內重量級盛會「FinTech Taipei 2024臺北金融科技展」即將於11月1日至2日盛大開幕。其中,台灣土地銀行不僅帶來前瞻的金融科技示範,更以溫暖的公益精神,成為展會上的一顆璀璨明星。
此次展會,土地銀行以「脊時傳愛 髓希望閃耀」為主軸,展現對公益活動的熱情與責任。他們與「財團法人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攜手合作,設攤號A333,透過現場的TWQR掃碼支付體驗,鼓勵民眾捐款支持脊髓損傷傷友,點亮他們的希望之光。
土地銀行在展會上不僅展現了金融科技的實力,更展現了對社會責任的承擔。他們透過現場的活動,讓民眾直接體驗到TWQR掃碼支付的便捷性,並鼓勵民眾將這份便捷轉化為對公益的貢獻。成功捐款的民眾,還能獲得限量精美好禮,這份禮物不僅是物質上的回饋,更是對公益精神的一種肯定。
土地銀行對公益的關懷並不僅限於此次展會,他們在日常營運中,也一直致力於落實公平待客的精神。近年來,土地銀行積極關注弱勢族群的金融服務需求,全國各分行皆提供無障礙服務櫃檯,並確保所設置的ATM皆為無障礙ATM,同時提供ATM視障音頻服務,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金融友善環境。
土地銀行秉持著「追求永續發展,邁向優質金融機構」的願景,將便捷的金融服務與社會參與及關懷完美結合。他們實踐普惠金融,致力于打造一個永續共榮的生態圈,讓每個客戶都能感受到土地銀行最溫馨、最便利的金融體驗。
在這次「FinTech Taipei 2024臺北金融科技展」上,土地銀行以其獨特的公益參展主軸,再次展現了其在金融科技與社會責任上的領先地位。這場展會,將成為土地銀行與民眾之間溫暖的聯結,同時也將為台灣金融科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為響應財政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倡議平臺,土地銀行 今年以「脊時傳愛 髓希望閃耀」為參展主軸,致力推展公益活動, 土地銀行此次攜手「財團法人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設攤( 編號:A333),帶領民眾現場體驗TWQR掃碼支付流程,只要成功捐款 至「財團法人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即贈送限量精美好禮,讓民 眾響應公益、「脊」時傳愛。
土地銀行除了定期響應公益活動,為落實公平待客精神,近年更瞄 準弱勢族群的金融服務,在全國各分行皆提供無障礙服務櫃檯,全行 所設置自動櫃員機(ATM)亦為無障礙ATM,並致力於提供ATM視障語 音服務,藉此打造更具包容性的金融友善環境,讓每個客戶都能感受 土地銀行最溫馨、便利的金融體驗。
土地銀行秉持「追求永續發展,邁向優質金融機構」的願景,結合 便捷金融服務與社會參與及關懷,實踐普惠金融,打造永續共榮的生 態圈。
據金管會截至8月底統計,臺銀房貸餘額1兆592億元、年增16.5%,連四個月站穩兆元大關,蟬聯「房貸王」,土銀房貸餘額1兆185億元、年增8.5%,也連三個月都在兆元以上,兩家公股行庫擠入「房貸兆元」俱樂部。
為何臺銀房貸量「搶搶滾」?行庫主管說,臺銀除有新青安加持,還有2022年開始承作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兩大力道疊加,讓臺銀房貸量8月底年增16.5%,呈雙位數成長,也一舉超越土銀。
數據顯示,臺銀房貸量是在2024年1月起,以12億元氣走土銀奪冠後,至今連續八個月都穩居房貸王。
為防堵建商養地,央行在2021年祭出購地貸款最高五成限制,保留一成動工款並要求建商需在18個月內動工興建,逾限者,銀行須逐步依「合理比例」收回貸款並逐年加碼計息。
那麼,這「合理比例」收回貸款是多少?這塊由各銀行自訂。據初步調查,一般行庫介於5%至10%,如建商買1億元土地,貸款成數是4+1(最高五成,未動工四成),等於未動工前、銀行撥貸4,000萬元,逾限沒動工,收回5%至10%比率,就是收回貸款200萬至400萬元。
據了解,各行庫除逾限收回5%至10%借款,還會再拉高利率,至少加碼0.1個百分點起跳。之後每年都逐步再收回5%至10%借款,並採每半年再拉高利率。
收回貸款和拉高利率對建商有何影響?行庫主管說,這考驗建商現金流和口袋深淺,若是中小型建商,逐步收回貸款和加碼利率,可能會影響建商資金調度,口袋深的大型建商則較無影響。行庫主管說,逾限未動工、收回貸款,就是為了防堵建商養地、囤地,也希望建商可依契約加速蓋房,因此算是對建商合理要求。
中央銀行自2020年12月第一波選擇性性用管制就祭出購買都市計畫劃定的住宅區及商業區土地貸款限制:包括應檢附具體興建計畫,最高貸款成數6.5成,並保留其中一成待動工興建後始得撥貸。後來陸續調降最高成數至六成及目前的五成,且其中一成於動工興建後始得撥貸。之後又在第四波時新增規範購地貸款借款人應切結於「一定期間」內動工興建,並於2022年1月明訂「一定期間」最長以18個月為原則。
資料顯示,兩大不動產放款龍頭臺銀及土銀,2023年底不動產貸款餘額分別為1兆4,819億元及1兆4,805億元,其中,逾18個月未動工購地貸款臺銀為142億元,土銀則為1,173億元、占放款總額5.11%。由於土銀身為國內唯一不動產專業銀行,因此土建融等放款也是國內最多。統計2021年底至2022年底,土銀逾18個月未動工購地貸款分別為1,010億元及1,068億元。
央行規定購地貸款最長18個月須動工,除有「不可歸責借款人因素」,或因建案特性不同致影響審照時程較長者。銀行應於貸款契約明定未於一定期間動工興建者,應逐步按合理比例收回貸款,並採階梯式加碼計息。
政府於2023年8月推出的新青安政策已滿周年,這項政策的實施對台灣金融市場帶來了顯著影響。其中,八大公股行庫的房貸市占率不斷攀升,如今已達到48%,創下七年半來的最高點。在這股趨勢下,臺灣銀行和土地銀行兩家銀行成功躍升為房貸「兆元」銀行,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土地銀行在2024年卻失去了房貸王的寶座。
根據金管會截至8月底的統計數據,臺灣銀行的房貸餘額已達到1兆592億元,年增率為16.5%,這一數字已連續四個月保持在兆元以上,蟬聯「房貸王」的寶座。而土地銀行的房貸餘額則為1兆185億元,年增率為8.5%,雖然也保持在兆元之上,但已經連續三個月落後於臺銀,落居第二。
那麼,為何臺銀的房貸量能「搶搶滾滾」?據行庫主管透露,除了新青安政策的推動外,臺銀自2022年起開始承作公教人員的「築巢優利貸」,這兩大因素相結合,使得臺銀的房貸量在8月底時年增率達到16.5%,呈現雙位數成長,並成功超越土地銀行。
具體來看,臺銀的房貸量是在2024年1月起,以12億元的差距超越土地銀行,奪得房貸王的寶座,之後便一直保持領先地位,至今已連續八個月穩坐「房貸王」之位。
央行近期對建商養地行為進行嚴打,強調銀行落實購地貸款限期,要求在18個月內動工興建。若建商逾期未動工,銀行須逐步依「合理比例」收回貸款,並逐年加碼計息。這項措施對中小型建商來說,將是巨大的挑戰。
根據了解,目前各行庫針對逾限未動工的建商,普遍收回貸款的比率介於5%至10%。舉例來說,如果建商購買了1億元的土地,並向銀行借了4,000萬元的貸款,那麼逾期未動工時,銀行將收回200萬至400萬元的貸款。
此外,各行庫還會將利率至少加碼0.1個百分點,並採取每半年逐步收回5%至10%貸款的策略。這對建商的現金流和資金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然這些措施對大型建商的影響較小,但對於口袋不夠深的中小型建商來說,可能會造成不小的壓力。行庫主管表示,這些措施旨在防止建商養地、囤地,並促進建商依約加速蓋房。
自2020年12月以來,央行已經陸續推出多項不動產貸款限制措施,包括要求提供具體興建計畫、降低最高貸款成數,並在動工後才得撥付貸款。2022年1月,央行更是明確規定購地貸款最長18個月內必須動工興建。
根據資料顯示,台灣兩大不動產放款龍頭——臺銀和土地銀行,截至2023年底的不動產貸款餘額分別為1兆4,819億元和1兆4,805億元。其中,土地銀行的逾18個月未動工購地貸款金額達1,173億元,佔放款總額的5.11%,顯示其在不動產貸款市場的重要性。
土地銀行作為國內唯一的不動產專業銀行,其放款規模巨大,因此在這項新政策下,其貸款回收和利率調整的影響也將相對較大。
總結來說,央行的這項措施將對建商的經營模式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對那些資金力量較弱的中小型建商。隨著這項政策的落實,未來不動產市場的運作將更加透明,並有望抑制不當的土地囤積行為。
隨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轉向,且AI科技題材引發樂觀情緒 ,激勵美股、台股創高峰,帶動基金規模增胖。統計至今年第三季底 ,整體公股銀行基金保管業務平均成長58%,以華銀保管金額1兆2, 639億元居冠,主要受惠今年新增保管兩檔熱門ETF元大台灣價值高息 (00940)及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其次第一銀行基金保管規 模逾8,000億元,彰化銀行與兆豐銀行也各達6,489億元及近4,000億 元,臺灣銀行與合庫銀行規模均逾2,000億元。
成長幅度方面,土銀年成長143%最多,但目前保管基金金額與檔 數為公股銀行中最少,僅29億元、21檔。土銀表示,未來持續朝向積 極與投信合作,增加保管基金規模及信託手續費收入,預計第四季將 新增保管二檔。
彰銀基金保管規模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00%,其中ETF占比逾6成。 彰銀指出,第四季到明年基金保管重點仍聚焦ETF指數型基金、多重 資產型基金及平衡型基金等。
臺銀基金保管規模較去年同期增加7成,成長幅度在公股銀排名第 三,其中光ETF就比去年大增122%,規模較大的是逾千億元的元大台 灣高息低波(00713)。臺銀說明,近年國內投信公司發行的ETF已成 為投資人主要理財商品,且預計明年投信將全力推展主動式ETF,為 強化未來基金保管業務,除仰賴通路共同努力IPO新基金的資金挹注 外,也將積極爭取擔任投信公司發行主、被動式ETF的保管銀行。
保管檔數部分,目前保管基金最多的是彰銀102檔,其次一銀有10 1檔,其他依序華銀89檔、兆豐銀近80檔、合庫銀70檔、臺銀及臺企 銀各63檔、土銀21檔。
近期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銀行業界紛紛把握高利率時代的尾巴,推出一系列美元優存專案,吸引投資者目光。其中,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兆豐銀行、聯邦銀行、永豐銀行、星展銀行以及外銀如三豐銀行等,均不遺餘力地推出各種美元定存優惠,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
在眾多銀行中,兆豐銀行推出的限時美元優存方案格外引人注目。該方案線上即可申辦,期限至11月7日。透過行動銀行APP及全球金融網GEB平台申辦,個人戶只要存款3,000美元以上或企業戶30萬美元以上,即可獲得3個月期定存最高利率4.8%的優惠。
土地銀行也不甘示弱,推出「土銀最利HIGH-美元優利定存專案」。該專案優惠期間亦至11月7日止,1個月期單筆5,000美元以上,年利率可達4.45%。此外,透過臨櫃或網路銀行辦理,新資金限臨櫃辦理,優惠年利率則為4.7%。對於有更高存款需求的客戶,臺銀也提供單筆定存達10萬美元以上的客戶,1個月期美元定存,最高年利率可達4.598%。
聯邦銀行則祭出New New Bank數位帳戶的美元定存優惠專案,年底前以換匯美金新資金承作美金定存1個月期,年利率可達8%。單筆最低起存金額為100美元,每人存款優惠限額為2,000美元。永豐銀則推出7天期美元定存,年息高達10.5%。三豐銀行、星展銀行等外銀也根據不同天期推出最高逾6%年利率的優惠。
然而,外幣定存並非沒有風險。土地銀行提醒投資者,美元定存利率風險主要來自匯率變動可能造成的匯損。隨著Fed陸續降息,民眾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承作各天期優利定存,以獲取穩定收益。但同時也要注意當下換匯成本,並留意利率變動趨勢,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美聯儲(Fed)近日啟動降息循環,對公股銀行來說,這是一個觀察的時刻。雖然美國聯準會於9月19日宣布將聯邦基準利率調降2碼,預期未來將持續降息,但台灣的公股銀行仍對美元定存保持著高度興趣。
以台灣土地銀行為例,該行認為,儘管市場預期未來利率將持續下降,但目前美元定存利率仍處於相對高位,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吸引的投資選項。土地銀行建議,民眾可趁降息初期,適當配置長天期的美元定存,以鎖定高利。
合庫銀行也提出類似建議,他們強調,隨著通膨疑慮的緩解,美元定存相較於股市的高波動性,顯得更加穩定。兆豐銀行則建議,民眾應該利用台幣升值和美元降息的機會,增加長天期的美元定存,進行資產配置的調整。
不過,公股銀行也提醒投資者,在選擇定存產品時,應該慎重考慮自己的資金需求,選擇合適的存期,以避免因提前解約而損失利息。同時,在比較不同美元定存專案時,要留意是否有其他活動限制,例如換匯要求或新資金申辦的限制。
土地銀行進一步提醒,定存資金並非隨時可動用,若突然有臨時資金需求,解約時的利息會打折。合庫銀行則建議,在美元強勢的背景下,若民眾計劃解約美元定存以賺取匯差,應該評估中途解約的損失與匯差之間的利弊。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定存給付的利息將計入年度利息收入總額,並依照所得稅法規定進行扣繳。當給付利息金額單筆達到等值新台幣2萬元時,將依全民健康保險扣繳及繳納補充保險費辦法規定扣取補充保險費,因此投資者在投資前應該留意每單筆給付的利息所得是否會觸及扣費門檻。
合庫銀行認為,以新台幣兌換美元存款的風險主要來自於匯率變動。近期美元波動較大,有美元需求的消費者可以透過銀行數位平台,利用匯率到價通知功能,於理想匯率分批買進。臺灣銀行則強調,民眾在選擇美元定存商品時,應該考慮自身的財務狀況和承受匯率波動風險的能力。
臺銀前三季稅前盈餘263.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近3成,主要因投資 淨利益增加;土銀前三季稅前盈餘約14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成 ,主要來自強化聯貸、財管,及保代業務帶動手續費收入、財務操作 淨收益增加。因此,二國銀繳庫也逐年提升。
海外獲利方面,臺銀前三季海外分行含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 稅前盈餘34億元,占比12.9%,年成長42.34%,其中亞洲地區分行 受惠放款營運量成長,稅前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51.38%;歐美 地區分行今年疫後獲利動能恢復,歐洲區稅前盈餘由虧轉盈,美國區 較去年同期成長達349.81%。
土銀前三季海外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1成,海外分行含OBU盈餘占全 行19%,預計全年占比以23%為目標。土銀指出,今年以美國分行為 海外獲利大宗,主因聯貸市場穩定,Q4如無其他突發因素影響,預期 維持相同態勢。
臺銀海外獲利相對落後的分行為香港分行,稅前盈餘年減4.66%; 土銀大陸地區分行表現較弱勢,但仍獲利,因分行嚴格篩選承作授信 案源,預計今年獲利將持平。
臺銀、土銀第四季海外發展策略,將強化國際聯貸及授信業務,據 點布局仍以台商群聚區域為主,尤其台積電前進美國、日本、德國等 地設廠,臺銀已先後設立鳳凰城、福岡與法蘭克福辦事處,積極進行 商情蒐集。
土銀說明,第四季海外業務將在風險嚴控前提下,強化包含國際聯 貸及當地企業授信業務。新南向方面,目前東南亞布局以新加坡為主 ,加強與既有客戶存款往來,輔以馬來西亞吉隆坡辦事處轉介客戶, 明年澳洲布里斯本分行成立後,將全力拓展當地存放款業務。
合庫銀行指出,隨著通膨疑慮緩解,美國聯準會於9月19日宣布調 降聯邦基準利率2碼,預期未來將持續降息,不過,目前美元定存利 率仍處相對高點,相較高波動的股市,仍具有吸引力。
兆豐銀行表示,股匯市熱絡下,建議民眾可以趁台幣升值以及美元 降息之初,增加長天期的美元定存,調整資產配置,進行鎖利。
整體而言,公股銀建議,民眾可審慎檢視資金需求,挑選符合的定 存存期,避免因提前解約而損失利息;同時,在比較美元定存專案時 ,須留意是否有其他活動限制,例如要求先辦理換匯或限定新資金申 辦等。
土地銀行提醒,定存資金無法隨時動用,若有臨時資金需求需提早 解約,利息會打折;合庫銀說明,近期美元強勢,民眾如欲解約美元 定存,結售美元賺取匯差,記得評估中途解約損失利息與賺取匯差的 利弊。
此外,美元定存給付的利息,將計入年度利息收入總額,依所得稅 法規定辦理扣繳,當給付利息金額單筆達等值新台幣2萬元時,依全 民健康保險扣繳及繳納補充保險費辦法規定將扣取補充保險費,因此 必須留意每單筆給付的利息所得是否達到扣取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門檻 。
合庫銀認為,以新台幣兌換美元存款,主要風險來自於匯率變化, 近期美元波動大,有美元需求的消費者,可使用銀行數位平台匯率到 價通知功能,於理想匯率分批買進。
臺灣銀行強調,美元定存受匯率波動影響,民眾應考量本身財務狀 況及承受匯率波動風險的能力來選擇適合的商品。
盤點各家銀行最新美元定存優惠專案,包括臺灣銀行、土地銀行、 兆豐銀行、聯邦銀行、永豐銀行、星展銀行、滙豐銀行等 ,目前均有提供美元定存優惠利率,大多分為1個月期、3個月期、6 個月期,也有銀行主打短天期定存方案。
兆豐銀推出限時美元優存方案,線上就可申辦,期限在11月7日止 ,透過行動銀行APP及全球金融網GEB平台申辦,個人戶3,000美元以 上或企業戶30萬美元以上,即可獲3個月期定存最高利率4.8%。
土銀推出「土銀最利HIGH-美元優利定存專案」,優惠期間同樣至 11月7日止,1個月期單筆5,000美元以上,年利率4.45%,可透過臨 櫃或網路銀行辦理,新資金限臨櫃辦理,優惠年利率4.7%;臺銀提 供單筆定存達10萬美元以上者,1個月期美元定存,最高年利率4.55 8%。
聯邦銀New New Bank數位帳戶祭出美元定存優惠專案,年底前以換 匯美金新資金承作美金定存1個月期,享8%優惠年利率,單筆最低起 存金額100美元,每人存款優惠限額2,000美元;永豐銀7天期美元定 存年息達10.5%;滙豐、星展等外銀也依天期不同推出最 高逾6%年利率優惠。
不過,外幣定存仍存在風險,土銀提醒,美元定存利率風險主要來 自匯率變動可能匯損,隨Fed陸續降息,民眾可依自身需求承作各天 期優利定存,以獲取穩定收益,但要注意當下換匯成本,並留意利率 變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