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期貨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在全球政經動盪之際,金屬商品市場再度成為資金追逐焦點。川普 宣布對進口銅課徵50%高關稅,同步調升鋁與鋼材關稅,直接推升C OMEX銅期貨單日大漲13%,現貨創下歷史新高。投資人預期進口成本 大增,搶先布局囤貨,加上中國官方宣布8,000億美元基礎建設刺激 政策,「一帶一路」礦業投資增溫,強化了對金屬原物料的需求前景 。
市場預期美聯儲將開始放寬貨幣政策、美元走弱,以及美國本土製 造業因供應鏈重組受惠,使金屬行情獲得中短線支撐。
不過,這波由政策驅動的多頭行情,也伴隨著潛在風險。高關稅勢 必推升美國汽車、家電及建築成本,加劇通膨壓力,終端需求恐怕面 臨抑制。中國房地產投資低迷、製造業PMI遲遲未見復甦,加上全球 經濟成長趨緩,皆為金屬基本面增添陰霾。
臺灣期貨交易所提供多元商品選擇,包括黃金期貨、布蘭特原油期 貨等,皆可作為掌握全球商品動能的有效工具。無論是避險、投機還 是資產配置,透過期貨市場靈活布局,有助於在動盪市況中把握關鍵 投資節奏。
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在近期的一次論壇上強調,期貨市場作為一個多功能的交易平台,不僅能夠滿足交易者避險的需求,還能提供獲利的機會,並反應未來現貨市場的價格預期。吳自心指出,期貨市場的多空皆宜特性,使得交易者能夠在價格波動中獲益,同時降低未來價格不確定性的風險。
為了吸引外資進入台灣市場進行避險,期交所致力於打造全天候交易的期貨市場。目前,台灣期貨市場的交易時間已達19小時,並有32項商品適用夜盤交易,計劃持續擴大適用範圍。期交所期望未來能推出新台幣計價的結構性商品,提供交易者更多元的選擇。
期交所近來推出多項新產品,如微型臺指期貨、臺灣中型100期貨,以及「周五到期臺指選擇權」,以提升交易者的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的靈活性。目前市場上已有約300項期貨上市,包括股價指數、個股、商品和匯率等四大類別,交易總量達1.7億口,提供市場避險增益的管道。
吳自心還提到,期貨市場對ETF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資產管理業可以運用期貨及選擇權發行ETF,並利用這些工具發行槓桿型ETF和反向型ETF。對於持有ETF的交易者而言,ETF期貨可以作為避險和套利的工具,形成不同的交易策略。
期交所目前已掛牌23檔ETF期貨,涵蓋各種市場熱門主題,如大型市值、高科技半導體、ESG等。為應主管機關的政策,期交所也計劃推出主動式ETF期貨和被動式多資產ETF期貨,以提供更完善的交易與避險工具,並增進期現貨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效率。
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於近期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上,強調期貨市場的重要角色。他指出,期貨市場是一個零和賽局,具有多空皆宜的特性,對於有避險需求的交易人來說,是降低未來價格不確定性風險的有效工具。此外,期貨市場也能讓交易人透過市場價格波動獲利,並反映未來現貨市場的價格預期。
作為商品供應者,期交所致力于提供豐富的商品線,滿足機構法人和投資人的多元需求。吳自心提到,若外資希望進入台灣市場進行避險,必須有一個活躍的期貨市場來支持。為此,期交所积极响应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打造全天候交易的期貨市場。目前,台灣期貨市場的交易時間已達19小時,共有32項商品適用夜盤交易,並計劃持續擴大適用範圍。
期交所去年7月推出的微型臺指期貨與臺灣中型100期貨,以及今年6月27日推出的「周五到期臺指選擇權」,都是為了提升交易人的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靈活性。目前,期交所提供四大類別約300項期貨上市,包括股價指數、個股、商品及匯率等,今年度交易總量約為1.7億口,為市場提供避險增益的管道,並幫助資產管理業者進行跨資產配置及風險管理。
在談及台灣資本市場近年來的推手之一——ETF市場時,吳自心表示,期貨市場可以從兩個面向促進ETF市場的發展。首先,對於資產管理業者來說,期貨及選擇權是發行ETF的重要工具,可以更精準地複製所追蹤指數的報酬,並發行槓桿型及反向型ETF。其次,對於持有ETF的交易人來說,可以利用ETF期貨進行避險、套利等操作,形成不同的交易策略。
為減少指數追蹤誤差,期交所透過持有臺股期貨調整部位,以更精準地追蹤標的指數報酬。在發行槓桿型與反向型商品方面,期貨及選擇權因具槓桿特性且追蹤指數效果良好,成為資產管理業者的重點工具。目前,期交所共掛牌23檔ETF期貨,涵蓋大型市值、高科技半導體、ESG等市場熱門主題。此外,為應主管機關開放發行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的政策,期交所也規劃推出相對應的期貨,以提供更完善的交易與避險工具,並增進期現貨市場的流動性與交易效率。
若外資要在台灣市場進行避險的話,就必須要有一個具活力的期貨 市場,為響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推動,期交所致力於打造全天候 交易的期貨市場,目前我國期貨市場交易時間已達19小時,共有32項 商品適用夜盤交易,並規劃持續擴大適用範圍。目前資產管理中心大 多都是外幣商品,期待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期交所能有新台幣計價的 結構性商品推出,使交易人具有豐富產品線可以選擇,並納入交易策 略當中。
期交所去年7月推出了微型臺指期貨與臺灣中型100期貨,今年剛於 6月27日推出「周五到期臺指選擇權」,與現行周三到期契約相輔相 成,協助交易人提升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的靈活性。
總計目前包含股價指數類、個股類、商品類及匯率類等四大類別約 300項期貨上市,以及選擇權商品主力商品如臺股期貨、小型臺指期 貨、股票期貨及臺指選擇權等,今年度交易總量約為1.7億口,充分 提供市場避險增益的管道,且有助於資產管理業者進行跨資產配置及 風險管理。
談到台灣資本市場近年來最重要的推手之一ETF市場,吳自心表示 ,期貨市場可從兩個面向協助ETF市場的發展,首先,對於資產管理 業者而言,期貨及選擇權是發行ETF重要的工具,資產管理業者可利 用期貨及選擇權,更精確地複製所追蹤指數的報酬,且可利用期貨及 選擇權具槓桿、多空皆宜的特性發行槓桿型ETF及反向型ETF;再者, 對於持有ETF的交易人而言,也可以善用ETF期貨進行避險、套利等操 作形成不同的交易策略。
減少指數追蹤誤差方面,例如原型ETF「0050元大臺灣50ETF」為追 蹤臺灣50指數的報酬除持有臺灣50指數的成份個股之外,也透過持有 臺股期貨調整部位以更精準地追蹤標的指數報酬,而發行槓桿型與反 向型商品方面,由於現貨市場中,例如融資融券等方式的成本較高且 限制也較多,此時期貨及選擇權因為具有槓桿的特性且追蹤指數效果 良好,是資產管理業者重要的工具。
期交所目前共掛牌23檔ETF期貨,標的涵蓋大型市值、高科技半導 體、ESG等市場熱門主題,此外,因應主管機關於去年12月開放發行 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期交所也規劃推出相對應的主動式E TF期貨及被動式多資產ETF期貨,提供交易人更完善的交易與避險工 具,並增加期現貨間的交易與套利機會,同時增進ETF期現貨市場的 流動性與交易效率,有助於期、現貨市場共榮發展。
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近日在「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高峰論壇-高雄場發表重要演講,強調期交所的發展方向與市場定位。他指出,期交所目前上市的商品種類繁多,涵蓋股價指數、個股、商品及匯率等四大類別,共約300項,並持續推陳出新,以滿足市場的多元需求。
吳自心提到,期交所於6月27日新推出的「周五到期臺指選擇權」契約,與現有的周三到期契約相輔相成,這一變革將提升交易者在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上的靈活性,同時也加強了期貨市場對於各類風險事件的即時應對能力。對於資產管理業者來說,這一措施也將提供更多結構型商品的設計彈性。
在制度建設方面,期交所正努力打造全天候交易市場,以支援全球資產管理機構在台灣市場進行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從而提升台灣作為資產管理中心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台灣期貨市場的交易時間已達19小時,夜盤交易的商品種類也擴增至32項,適用範圍持續擴大。
為推廣資產管理業者善用期貨商品,期交所積極向資產管理機構宣導商品應用模式,並期望吸引更多資產管理商品運用期貨與選擇權工具。此外,期交所發行的期貨及選擇權商品,讓資產管理業者能更精確地複製追蹤指數的報酬,並發行槓桿型ETF及反向型ETF,進一步拓寬了市場的交易策略。
吳自心表示,未來期交所將持續推動市場多元化商品的發展,並優化制度以接軌國際標準,滿足市場避險及交易的需求。這樣的發展目標,旨在為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台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近日在參與工商時報主辦的「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高峰論壇-高雄場時,強調期交所對市場發展的貢獻與未來展望。他指出,期交所目前上市約300項期貨及選擇權商品,涵蓋股價指數、個股、商品及匯率等四大類別,並持續推陳出新,滿足市場需求。
吳自心提到,期交所近期推出的「周五到期臺指選擇權」,與現行周三到期契約相輔相成,提升了交易者在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上的靈活性,同時也加強了期貨市場對各類風險事件的即時應對能力。這對資產管理業者來說,是強化結構型商品設計彈性的重要手段。
在制度建設方面,期交所致力于打造全天候交易,以支援全球資產管理機構在台灣市場進行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提升台灣作為資產管理中心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台灣期貨市場交易時間已達19小時,並有32項商品可在夜盤交易,適用範圍持續擴大。期交所也積極向資產管理機構宣導商品應用模式,吸引更多資產管理商品運用期貨與選擇權工具。
針對ETF商品在資產管理業務中的重要性,期交所發行的期貨及選擇權商品,讓資產管理業者能更精確地複製追蹤指數的報酬。此外,期貨及選擇權的槓桿特性和多空皆宜的特性,也讓資產管理業者能發行槓桿型ETF及反向型ETF。期交所還發行ETF期貨,供持有ETF的交易人進行避險、套利等操作,形成多元的交易策略。
吳自心表示,未來期交所將持續推動台灣期貨市場的發展,推出更多多元化商品,並優化制度以接軌國際,滿足市場避險及交易的需求,為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打下堅實基礎。
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近日於「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高峰論壇-高雄場發表重要演說,強調期交所對於市場多元化和國際接軌的堅定決心。他指出,期交所目前上市的商品種類豐富,涵蓋股價指數、個股、商品及匯率等四大類別,總計約300項,不斷推出新商品以滿足市場需求,並為資產管理業者提供避險和增益的管道。
吳自心在論壇上提到,期交所近期推出的「周五到期臺指選擇權」與現有的周三到期契約相輔相成,這種策略的調整不僅增強了交易人短期避險的能力,也提高了市場對各類風險事件的即時應對能力。此外,這一措施也為資產管理業者提供了更多結構型商品的設計彈性。
在制度建設方面,期交所致力于打造全天候的交易市場,以支援全球資產管理機構在台灣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提升台灣作為資產管理中心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台灣期貨市場的交易時間已達19小時,夜盤交易商品數量也擴大至32項,並持續擴展適用範圍。期交所積極向資產管理機構宣導期貨商品的應用模式,以吸引更多資產管理商品運用期貨與選擇權工具。
對於ETF商品在資產管理業務中的重要性,吳自心表示,期交所發行的期貨及選擇權商品讓資產管理業者能更精確地複製追蹤指數的報酬。期貨及選擇權的槓桿特性和多空皆宜的特性,也使得資產管理業者能夠發行槓桿型ETF及反向型ETF。此外,期交所還發行ETF期貨,供持有ETF的交易人進行避險和套利等操作,形成多元的交易策略。
面向未來,吳自心表示,期交所將持續推動市場多元化,並優化制度以接軌國際標準,滿足市場避險和交易的需求。這樣的發展目標,旨在為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吳自心今(15)日參與工商時報主辦「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 代」高峰論壇-高雄場,擔任高峰對談與談人,以「從亞資中心倡議 看台灣金融轉型」為題,與各界進行意見交流。
吳自心表示,在推出多元化新商品方面,期交所甫於6月27日推出 「周五到期臺指選擇權」,與現行周三到期契約相輔相成,提升交易 人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的靈活性,增強期貨市場對各類風險事件的即 時應對能力,對資產管理業者而言,也能強化結構型商品的設計彈性 。
制度方面,期交所致力於打造全天候交易接軌國際的期貨市場,以 支援全球資產管理機構於我國市場進行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提升我 國作為資產管理中心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期貨市場交易時間已達 19小時,共有32項商品可於夜盤交易,並持續擴大適用範圍;為推廣 資產管理業者善加利用期貨商品,期交所也積極向資產管理機構宣導 商品應用模式,期吸引更多資產管理商品運用期貨與選擇權工具。
鑒於ETF商品於資產管理業務重要性日益增加,期交所發行的期貨 及選擇權商品讓資產管理業者更精確地複製追蹤指數的報酬,且期貨 及選擇權具槓桿、多空皆宜的特性,也讓資產管理業者發行槓桿型E TF及反向型ETF;此外,期交所也發行ETF期貨,供持有ETF的交易人 進行避險、套利等操作,形成多元的交易策略,讓現貨及期貨市場相 輔相成共榮發展。
吳自心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臺灣期貨市場,推出多元化商品及優 化制度接軌國際,滿足市場避險及交易的需求,期能為我國成為亞洲 資產管理中心打下良好基礎。
市場密切關注台灣關稅細節的公布,台股在10日迎來多頭攻勢,終場上漲166.24點,收盤於22,693.25點。台指期則上漲177點,收於22,611點,期現貨之間的逆價差為82.25點。
在台指期淨部位方面,三大法人淨空單減少了1,488口至88口,其中外資淨空單減少了2,343口至56,368口;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份台指期淨空單也減少了2,621口至2,538口。
選擇權未平倉量(OI)方面,周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周賣權最大OI落在20,000點;月買權最大OI落在23,800點,月賣權最大OI落在21,800點。全月份未平倉比(put/call ratio)從1.27上升至1.32,期交所VIX指數則下降0.47至22.41。外資台指期買權淨金額為-1.33億元,賣權淨金額為-0.45億元,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呈現多頭。
永豐期貨分析師指出,第二波美國關稅清單未波及台灣,帶來利多消息。加上美股輝達市值一度衝破4兆美元、那斯達克指數不斷創新高的帶動下,多方氣氛相當濃厚。台股族群輪動中,電子類股成交比重持續超過7成,成為大盤拉抬的主力。AI與晶圓代工供應鏈的熱絡也顯示資金對於業績題材股和AI伺服器概念的偏好。
從技術面來看,指數已經重返22,600點之上,短线支撐位在22,500點附近。若指數能夠站穩於22,700點,則有機會挑戰23,000點的整數關卡。
市場關注關稅貿易細節及下周台積電法說會前的展望變化。若出現突發利空消息,則建議嚴守22,500點支撐位,快、慢線止盈並保留現金以應對突發的市場調整。
臺灣期貨交易所於昨日(10日)正式公告,對於多檔股票期貨契約及選擇權契約的保證金適用比例進行上調。此次調整的契約包含鴻海期貨契約(DHF)、玉晶光期貨(LEF)、日月光投控期貨(OZF)等24檔股票期貨契約,以及鴻海選擇權契約(DHO)等2檔股票選擇權契約的所有月份保證金適用比例。
期交所此次上調的期權保證金標的相當廣泛,除了上述提到的鴻海期貨契約外,還包括亞德客-KY期貨契約(EPF)、鴻準期貨契約(GCF)、全新期貨契約(GUF)、冠德期貨契約(HIF)等多達17檔期貨契約。此外,玉晶光期貨契約(LEF)、小型玉晶光期貨契約(QJF)、世界期貨契約(NLF)等期貨契約也都在調整範圍之內。
除了股票期貨契約,期交所也對選擇權契約的保證金適用比例進行了調整,涉及鴻海選擇權契約(DHO)以及日月光投控選擇權契約(OZO)等。這次調整涉及到的保證金項目包括期貨契約保證金、選擇權契約風險保證金(A值)、風險保證金最低值(B值)以及混合部位風險保證金(C值)等。
這項調整將自11日結束當日的一般交易時段後正式實施。期交所表示,此次調整旨在維護市場的穩定性,並確保投資者對於期權交易風險有更清晰的認識。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次保證金的上調可能會對相關股票的期權交易帶來一定影響,但長遠來看,對於市場的健全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在台指期淨部位方面,三大法人淨空單減少1,488口至88口,其中 外資淨空單減少2,343口至56,368口;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 月份台指期淨空單減少2,621口至2,538口。
選擇權未平倉量(OI)部分,周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周賣權 最大OI落在20,000點;月買權最大OI落在23,800點、月賣權最大OI落 在21,800點。全月份未平倉比(put/call ratio)由1.27上升至1.3 2,期交所VIX指數下降0.47至22.41。外資台指期買權淨金額-1.33億 元、賣權淨金額-0.45億元,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偏多。
永豐期貨表示,第二波美國關稅清單「未波及台灣」的利多,加上 美股輝達市值一度飆破4兆美元、那斯達克指數屢創新高的行情激勵 下,多方氣氛濃厚。台股族群輪動與亮點上,電子類股成交比重持續 超過7成,成為大盤拉抬主力。AI與晶圓代工供應鏈輪動也十分熱絡 ,顯示資金仍青睞業績題材股與AI伺服器概念。
後市展望與操作建議技術面來看,指數已重返22,600點之上,短線 支撐落在22,500點附近,若能站穩22,700點,則有機會挑戰23,000點 整數關卡。
市場仍聚焦關稅貿易細節及下周台積電法說前後的展望變化,若出 現突發利空,則宜嚴守22,500點支撐,快、慢線止盈並保留現金應對 突發調整。
期交所本次上調的期權保證金標的有:鴻海期貨契約、亞德客-KY 期貨契約(EPF)、鴻準期貨契約(GCF)、全新期貨契約(GUF)、 冠德期貨契約(HIF)、文曄期貨契約(IQF)、健策期貨契約(JMF )、小型健策期貨契約(RGF)、長虹期貨契約(JWF)、玉晶光期貨 契約、小型玉晶光期貨契約(QJF)、世界期貨契約(NLF)、群聯期 貨契約(NWF)、小型群聯期貨契約(QNF)、聯亞期貨契約(OTF) 、同致期貨契約(OUF)、日月光投控期貨契約、原相期貨契約(PA F)、宣德期貨契約(PPF)、鈊象期貨契約(PXF)、小型鈊象期貨 契約(PYF)、精材期貨契約(QLF)、達發期貨契約(UGF)、小型 達發期貨契約(UIF);以及鴻海選擇權契約、日月光投控選擇權契 約(OZO)之期貨契約保證金及選擇權契約風險保證金(A值)、風險 保證金最低值(B值)、混合部位風險保證金(C值)所有月份保證金 適用比例。
櫃買中心與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攜手合作,在台北、新竹和高雄三地成功舉辦了四場「IFRS S2揭露實作工作坊」。這系列工作坊於近日圓滿落幕,吸引了上市櫃公司代表們的踴躍參與,現場互動熱烈,充分展現了企業對永續議題的關注與重視。
櫃買中心在活動中表示,根據金管會發布的「我國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上市上櫃公司將依據資本額規模分三階段適用IFRS永續揭露準則。其中,第一階段將於2026年起對資本額100億以上的公司生效。
為了幫助第一階段適用的上市上櫃公司,在現有永續報告書所揭露的TCFD及溫室氣體盤查等資訊基礎上,順利介接至IFRS S2範例的揭露,櫃買中心特別針對上市櫃公司負責IFRS S2專案小組的主要成員開辦了實作課程。這些課程涵蓋了現行永續資訊與IFRS S2之落差分析、S2實務指引如何連結至S2簡易版範例揭露、公司因應風險與機會之策略及財務影響,並進行編製流程、情境分析等實務演練,以協助企業永續小組與財會等相關單位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作為國內資本市場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推手,櫃買中心不僅透過舉辦實作坊來協助上市櫃公司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還與證券週邊單位共同設立了「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網址:isd.s.tpex.org.tw)。這個專區提供了一站式的永續資訊服務,包括最新消息、實務指引與範例、宣導影音、問答集等資訊,讓公司能夠更加方便地參考並導入國際永續揭露準則。
自4月1日開始進行的「期心期力期貨商反詐治理評鑑活動」至今,已經結束了六個月。根據台灣期貨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這段時間內共累計收到172件期貨商通報的網路期貨詐騙案件。
在6月份的期貨詐騙案件中,數量為53件,相比5月份的78件減少了32%。不過,這個數字仍然比4月份的數量要高,這可能是由於4月和5月期貨商積極蒐集和檢舉詐騙案件,使得案件數量有所下降。
在詐騙類型方面,6月份仍以非法地下期貨及其他招攬期貨開戶交易為主,占全部案件的58%。其次是期貨交易課程的非法期貨顧問及代操期貨,占28%,而冒名期貨業則占12%。
值得注意的是,與5月份相比,冒名期貨業的詐騙案件占比有所上升,6月份被冒名的期貨商數量上升至3家。根據刑事局最新公布的第一季網路詐騙態樣,冒名機構的詐騙樣態佔了逾七成,這與金融投資和身分冒充的詐騙案件數量相當。
詐騙者冒名期貨商的手法多樣,除了偽冒期貨商的官網網址外,還有盜用期貨商的Logo、名稱、圖示等,偽裝為期貨商的下單APP,企圖利用合法期貨商的名義誘騙交易人點選下載、盜取個資。此外,還有冒名期貨商發送電子郵件,偽裝為公司資安系統通知客戶帳戶存有潛在風險,提供驗證連結並要求客戶在24小時內完成身分驗證,但該連結實為詐騙網址。
幸運的是,在期貨商防詐意識提升的背景下,這些詐騙行為被及時發現並阻止。期交所也建立了「期貨商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讓期貨商能夠即時分享和通報詐騙案件,提高民眾的防詐識別能力。
期交所呼籲民眾,選擇合法期貨商是保護自身權益的王道。對於社群平台上免費、獲利的廣告貼文,應該保持警覺,並且在接到期貨商或業務員的Email或Line時,應先進行查證。民眾可以上期交所網站或中華民國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網站查詢合法期貨商的基本資料,並利用期交所提供的反詐諞電話專線進行查證。此外,數發部設有「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供民眾查詢網址是否疑似詐騙內容。
台灣期貨交易所近期公布了一項關於期貨詐騙案件的統計數據,顯示了詐騙活動的現狀與趨勢。根據統計,自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累計有172件網路期貨詐騙案件被通報。在這期間,6月份的詐騙案件數量較5月份減少了32%,但仍然較4月份為高。
從詐騙類型來看,非法地下期貨及其他類型仍然佔據了6月份報告案件的58%,其次是期貨交易課程的非法期貨顧問及代操期貨,佔28%,而冒名期貨業則佔12%。值得注意的是,冒名期貨業的詐騙案件占比有所上升,6月份被冒名的期貨商數量增加至三家。
詐騙者冒名期貨商的手法多樣,包括偽冒期貨商的官網網址、盜用Logo、名稱、圖示等,並偽裝為期貨商的下單App,誘騙交易人下載並盜取個資。此外,還有冒名期貨商發送電子郵件,偽裝為公司資安系統通知,要求客戶在24小時內完成身分驗證,但實際上該連結是詐騙網址。
幸運的是,在期貨商防詐意識的提升下,許多詐騙行為被及時發現並阻止。期交所也於「期貨商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分享了這類案件,提醒交易人提高警覺。
期交所呼籲消費者選擇合法期貨商進行交易,並強調社群平台上免費、獲利的廣告貼文雖然誘惑力強,但只有合法期貨商才能保障交易人的權益。對於網上提供的不明來源連結、Line邀請,或接到期貨商或業務員的Email或Line等,都應該進行查證,並避免立即回覆或點選。
但出現兩項值得注意的詐騙趨勢,一是期貨詐騙案件使用的社群平台,已從臉書延伸到另一近年來廣受台灣網民喜愛的Threads;二是冒名期貨商詐騙交易人個資的案件有增多的情形。
6月期貨商通報網路期貨詐騙案件共53件,較5月78件減少32%,但仍較4月為高。就詐騙類型來看,6月仍以非法地下期貨及其他占58%最多,其次為期貨交易課程的非法期貨顧問及代操期貨占28%,冒名期貨業占12%。
相關詐騙類型比重與5月相較,雖僅小幅變動,但值得注意的是,冒名期貨業詐騙案件占比提升,6月被冒名的期貨商上升至三家。
詐騙者冒名期貨商手法多元,除偽冒期貨商官網網址外,尚有盜用期貨商Logo、名稱、圖示等,偽裝為期貨商的下單App,企圖利用合法期貨商名義,誘騙交易人點選下載、盜取個資,實際可能為詐騙平台或惡意程式。
另有冒名期貨商發送電子郵件,偽冒為該公司資安系統通知客戶帳戶存有潛在風險,提供驗證連結並要求客戶在24小時內完成身分驗證,但該連結實為詐騙網址。所幸在期貨商防詐意識提升下,立即採取必要措施阻斷該詐騙進行,並於期交所「期貨商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分享該類案件,提醒交易人注意。
期交所依據期貨商迄今蒐報三個月的案例來看,呼籲選擇合法期貨商才是王道。
社群平台上免費、獲利的廣告貼文雖極具誘惑力,但只有合法期貨商才能保障交易人權益。網路上提供不明來源的連結、加Line,或接到期貨商或業務員Email或Line等,均應予以查證,且應避免立即回覆或點選。
櫃買中心表示,依金管會發布之「我國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 」,上市上櫃公司依資本額規模分三階段適用IFRS永續揭露準則,第 一階段為資本額100億以上公司自2026年起適用。
為協助第一階段導入之上市上櫃公司在現有永續報告書所揭露TCF D及溫室氣體盤查等資訊之基礎上,介接至IFRS S2範例之揭露,櫃買 中心針對上市櫃公司負責IFRS S2專案小組的主要成員開辦實作課程 ,包括現行永續資訊與IFRS S2之落差分析、S2實務指引如何連結至 S2簡易版範例揭露、公司因應風險與機會之策略及財務影響,並進行 編製流程、情境分析等實務演練,協助企業永續小組與財會等相關單 位彼此溝通更加順暢。
櫃買中心身為國內資本市場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一環,除透過舉辦 本次實作坊協助上市櫃公司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並偕同證券週邊 單位共同設立「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網址:isd s.tpex.org.tw)提供永續資訊之一站式服務,包含最新消息、實務 指引與範例、宣導影音、問答集等資訊,公司可多參考接軌專區豐富 的宣導內容導入國際永續揭露準則。
6月期貨商通報網路期貨詐騙案件共53件,較5月78件減少32%,但 仍較4月案件數為高,推測其原因可能為經過4月及5月期貨商積極蒐 報檢舉期貨詐騙案件奏效,致案件數減少。就詐騙類型來看,6月仍 以非法地下期貨及其他(招攬期貨開戶交易)占58%最多,其次為期 貨交易課程之非法期貨顧問及代操期貨占28%,冒名期貨業占12%。
相關詐騙類型比重與5月相較,雖僅小幅變動,但值得注意的是, 冒名期貨業詐騙案件占比提升,6月被冒名的期貨商上升至3家。根據 刑事局最新公布第一季網路詐騙態樣,冒名機構的詐騙樣態占逾七成 最多,另數發部網路通報查詢網統計6月詐騙樣態,金融投資、身分 冒充為通報件數第二及第三多,期貨網路詐騙也呈現相類似的發展趨 勢。
詐騙者冒名期貨商手法多元,除偽冒期貨商官網網址外,尚有盜用 期貨商Logo、名稱、圖示等,偽裝為期貨商的下單APP,企圖利用合 法期貨商名義,誘騙交易人點選下載、盜取個資,實際可能為詐騙平 台或惡意程式;另有冒名期貨商發送電子郵件,偽冒為該公司資安系 統通知客戶帳戶存有潛在風險,提供驗證連結並要求客戶在24小時內 完成身分驗證,但該連結實為詐騙網址。所幸在期貨商防詐意識提升 下,立即採取必要措施阻斷該詐騙進行,並於期交所「期貨商反詐騙 聯防行動專區」分享該類案件,提醒交易人注意。
期交所舉辦反詐治理評鑑活動,鼓勵期貨商蒐報網路期貨詐騙案件 並建置「期貨商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提供期貨商即時分享及通報 詐騙案件,目的即是希望讓民眾了解當前最新期貨詐騙手法,提升防 詐意識與應對能力。依據期貨商迄今蒐報三個月的案例來看,期交所 提出兩項呼籲:
一、選擇合法期貨商才是王道。社群平台上免費、獲利的廣告貼文 雖極具誘惑力,但只有合法期貨商才能保障交易人權益。網路上提供 不明來源的連結、加Line,或接到期貨商或業務員Email或Line等, 均應予以查證,且應避免立即回覆或點選。
二、民眾可上期交所網站(路徑:交易制度/期貨商名冊)或中華 民國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網站(路徑:相關連結/會員名冊),查詢 合法期貨業者之基本資料及電話。此外,期交所反詐騙專區亦提供各 期貨商之反詐諞電話專線,可以電話向期貨業者查證。此外,數發部 設有「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可提供民眾貼上網址初步查詢是否疑似 詐騙內容。經過上述查證後,再決定是否依其要求辦理,避免踏入詐 騙陷阱。
為了迎頭趕上國際監理趨勢並加強金融市場的穩健發展,金管會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自今年7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新臺幣利率交換交易(IRS)應集中結算制度」。這項新制度的推出,將對金融機構間的IRS契約交易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期貨交易法第3條及金管會3月18日發布的公告,這項集中結算範圍將涵蓋固定利率對浮動利率之標準型新臺幣IRS契約。適用對象包括經主管機關核准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的銀行(含外國銀行在臺分行)、證券商、票券金融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業、槓桿交易商及其他指定金融機構。
透過集中結算機制,期交所將進行所有交易的結算,從而減少市場參與者直接承擔對手方的信用風險。這不僅能釋放原本占用的雙邊交易額度,還能顯著降低交易對手風險,減少違約連鎖效應,從而強化金融體系整體的穩健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集中結算制度符合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與保險資本標準等國際監理規範。期交所已經獲得我國金管會、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及日本金融廳(JFSA)監管機構認可為合格集中結算機構(QCCP)。這意味著,國內外金融機構在計算集中結算契約之交易對手信用風險時,適用最低2%的風險權數,這將大幅降低資本計提,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這項集中結算制度的上路,對我國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結算制度國際化與風險管理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透過標準化的結算流程和機制,交易資訊的透明度得到提升,曝險得到集中管控,進而降低系統性風險。這項制度的實施,也顯示了臺灣正積極接軌全球監理標準,為外資參與我國金融市場提供了更多的信心與意願,為跨境合作與市場基礎建的深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黃金期貨市場近期動盪,不過專家分析,即使短線跌破季線支撐,只要能夠成功築底反彈,黃金期貨仍有機會重返3,300美元以上的水準。對於短線操作者來說,建議保持保守態度,不宜盲目追高,可採取區間交易策略;而中長線投資者則可以趁回檔機會分批布局多單,逐步建立長期資產配置。
自2025年4月創下歷史高點後,國際金價開始進入高檔震盪修正階段。此波短線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超過預期,以及聯邦儲備銀行延後降息時間點,市場對寬鬆政策的預期進行調整,進而壓低黃金價格。
市場普遍預期聯邦儲備銀行最快將於9月啟動降息循環。從歷史經驗來看,當聯邦儲備銀行的貨幣政策從緊縮轉向寬鬆時,黃金價格往往能獲得支撑,甚至大幅上揚。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2025年第一季報告,各國央行持續購買黃金,尤其是中國、俄羅斯、印度以及中東地區的國家,他們積極進行儲備資產去美元化。儘管金價目前處於高檔震盪,但央行購金意願並未減弱,長線資金對黃金的基本面提供穩固支持。此外,地緣政治風險的存在也使得黃金繼續保持其避險價值。
在台灣,臺灣期貨交易所提供的新臺幣計價黃金期貨契約,價值約當130萬元,保證金為76,000元,槓桿約為17倍。這一契約的最大優勢在於新臺幣計價,能夠免除匯率風險,適合多空雙方操作。其低門檻和高的操作彈性,使得交易人可以用較低的資金成本進行交易和避險,有效提升資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