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季全體國銀房貸餘額年增9.3%,年成長率 不及信用合作社的12.38%。
受惠新青安房貸加持,國銀房貸業務成長趨勢持續呈現「公進民退 」。
據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公股銀行房貸餘額年成長16. 01%,民營銀行年成長率僅3.35%。
首季前十大房貸銀行除了土銀、臺銀房貸餘額逾兆元,其次依序為 中信銀行9,615.6億元、合庫銀行8,216.64億元、台北富邦銀行7,01 0.81億元、華南銀行6,376.11億元、第一銀行5,996.95億元、國泰世 華銀行5,792.96億元、玉山銀行5,465.3億元及彰化銀行4,629.02億 元。
若從成長率來看,公股銀包括臺企銀32.42%、合庫銀19.65%、土 銀17.74%、臺銀16.2%、一銀14.72%及華銀12.19%房貸餘額年成 長仍達雙位數,民營銀年增率則大多為個位數。
土銀為國內土建融最大行,因不受「不動產放款天條」《銀行法》 第72條之2比率限制,吸引不少民眾轉向土銀申貸,加上新建案完工 、陸續交屋撥款,第一季新承作房貸仍持續增長。
而臺銀除受新青安挹注,還有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助攻,但在 今年房市氛圍轉冷下,第一季新承作房貸已較去年同期下滑,全年房 貸餘額估維持低度成長。
公股銀持有的不動產,包括房屋與土地,大多數在早年即已取得, 當中不少座落於都會區精華地段。這些資產除了作為營業據點使用, 有些也會作為投資資產,招租後每年獲得租金收入,成為提升資產效 益的重要策略之一,抑或是配合政策開發、閒置資產活化等。
以土銀為例,擁有整棟建物如台北和平分行大樓、基隆分行大樓、 高雄博愛及建國分行大樓等,均出租中;2024年全年租金收入約4.1 億元,年增5.13%,2025年估亦可維持相同水準。
臺銀與三商銀均為百年老行庫,不動產資源同樣遍及全台。臺銀截 至去年12月底,帳列投資性不動產淨額152.38億元,公允價值達198 .01億元。
彰銀截至3月底,投資性不動產淨額139.31億元,公允價值更達34 0.17億元,累計第一季投資性不動產租金收入為0.49億元。彰銀近年 積極辦理老行舍都更,當中都更分回的行舍,若有餘裕空間也將辦理 出租。
華南銀行統計至3月底,帳列投資性不動產淨額91.88億元,公允價 值達309.62億元,首季租金收入1.53億元。第一銀行截至3月底投資 不動產金額71.88億元,公允價值186.73億元,第一季租金收入則有 0.29億元。隨公股銀近年積極盤點資產,透過都更、招租等方式,穩 定的租金收入與不動產價值增長,有助於持續提升銀行整體資產配置 效率。
公股銀主管指出,預計於7月實施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評價調整 (CVA)及證券化暴險資本計提新規,銀行內部試算將增加風險性資 產,導致資本適足率微幅下降。不過,銀行金融商品操作上,股票部 位較債券部位相對低,主要依當下市場經濟狀況、產業發展前景及財 務投資規劃,並配合經營策略方針,通盤考量後進行股票投資操作, 整體影響有限。
依據各公股銀第一季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合庫銀行持股部 位近400億元最高,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及華南銀行持股部位則均各 逾200億元。
兆豐銀主管日前法說會表示,考量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並配合 今年銀行資本適足率計算方式修正,將調整資本結構,規劃全年減碼 上市櫃股票80億元,部位調降至180億元以下。銀行風險性資產資本 計提新規預估將增加市場風險性資產與CVA信用風險性資產的計提, 但證券化資產的信用風險性資產將減少,整體風險性資產總額變化不 大,對資本適足比率影響有限。
合庫銀說明,因應交易簿工具需以新標準法計提資本,未來投資將 著重於市場價格波動程度較小的標的,以及分散投資組合方式進行投 資,以提升資本使用效率。
臺灣銀行認為,新制實施後,交易適用權重增加,部分交易進行重 分類,交易簿部位減少,但風險權重增加,經估算整體風險性資產無 大變化,資本適足率亦變化不大。
土地銀行強調,內部每月辦理試算作業,以即時因應法規修正影響 ,依照3月底資料試算結果,評估新規對於各類資本適足比率影響不 大。
合庫銀行主管指出,台股未來仍受川普政策影響,震盪幅度不會太 小,特別是外資進出情況,但觀察金管會取消限空令後,股市資金動 能增強,加上企業表現具韌性,因此並不看壞股市走向。操作策略以 穩定賺取股息、伺機波段操作為主,選擇具配息能力、產業前景佳的 企業分批建置,並機動調整投資部位與操作策略。
土地銀行分析,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貿體系影響甚鉅,目前 談判情勢尚未明朗,短期市場仍受不確定性主導,波動劇烈不宜躁進 。不過,價格經大幅修正後,價值逐漸浮現,未來股票操作策略將優 先挑選質優、配息佳的個股,兼顧穩健與收益性,逢低分批進場。
臺灣銀行表示,將逢低拉回伺機布局產業前景良好、獲利轉佳及受 關稅影響較少相關族群,如AI、金融、5G、伺服器之產業及標的,適 時區間操作,以增裕營益。兆豐銀行則表示,目前股票操作採取保守 應對,伺機逢彈減碼。
公股銀報告強調,近期台股AI供應鏈股價的修正,已大致反映出成 長動能放緩的風險。隨著市場情緒回穩,即使面臨關稅的不確定性, 各大雲端服務業者的資本支出仍預期將維持雙位數的成長,台灣的A I供應鏈和半導體產業將直接受惠。總結來看,AI趨勢持續向上,特 別看好客製化晶片(ASIC)與邊緣運算,建議配置台股商品,並酌量 布局新台幣升值受惠股,例如內需消費股等,以提高投資組合的穩健 性。
邱月琴指出,今年核心子公司一銀為落實銀行法72-2及配合不動產 管控,法金放款結構仍以拓展非不動產為主,以民營企業放款市占排 名第一名為目標;法金放款第一季平均餘額較去年同期增加逾900億 元,成長約7%;依規劃第二季衝刺方向仍延續第一季策略,著重發 展「外幣貸款、聯貸、都更危老及ESG授信」等業務。
海外放款上,今年第一季海外放款均額較去年成長約4%,第二季 考量外部經營環境不確定因素升高,業務推展將以同一區域、國家的 分行間攜手合作為主,降低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的經營風險,同時加 強客戶關懷,強化貸放後管理以及優化分行資金配置。
第一金去年金控、銀行獲利都再創新高,金控資產規模已達4.7兆 元,合併淨收益721.19億元,年度稅後純益253.59億元、年成長12. 9%,稅後每股純益(EPS)1.81元;銀行稅後純益238.06億元、年成 長10.59%,其中,中小企業放款市占率9.29%,連續15年居本國銀 行第一,高資產財管業務管理規模2,281億元、年成長57.9%,也居 同業第一。今年前四個月維持成長不變,累計稅後純益92.45億元、 年增1.3%,EPS為0.66元。
在前十大股東的名單部分,壽險僅台灣人壽為第七大股東,但持股 從去年1.49%降至1.34%;外資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從2.38%降到 1.92%;公股的財政部、臺灣銀行、台灣菸酒、華南銀行、新制勞工 退休基金等大股東持股穩定;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基金(008 78)專戶為第三大股東,持股達2.78%,惟該檔ETF近日調整成分股 時,已將第一金剔除;先進星光基金公司投資專戶、梵加德新興市場 股票指數基金專戶分居第九大、第十大。
一銀在接連超越玉山及國泰世華後,差距持續拉大,即將站上6,000億元並進逼華銀。排第五名的北富銀房貸餘額較去年底衰退。整體市場仍呈公進民退態勢。
市場房貸利率持續上升,和今年元月相較,合庫由約2.5%起升至2.603%,一銀由2.6%起升至2.7%。另以土銀近期推出台金聯平價宅專案為例,均嚴格限制負債比15倍以下才能貸滿最高成數,自用住宅利率2.575%起,負債比15倍以下始能貸八成;意即貸款1,500萬元,最低年收須百萬元。若為央行管制的第二戶,利率拉高至3.405%起,最高五成,高價宅3.525%起。
受惠新青安熱潮加上公教築巢貸助攻,臺銀房貸餘額在去年1月超車土銀,成為房貸新龍頭。不過,在去年第4季起限貸令高峰之後,土銀「被動」成為市場房貸最大主力便急起直追,至今年3月底成長至1兆1,473億元,超越臺銀的1兆1,472億元,正式奪回冠軍寶座。
土銀去年12月新青安撥貸爆出140億元大量,創下青安史上紀錄,顯示多數行庫流量控管下,市場教戰民眾因土銀身為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第72-2限制等,使得民眾湧入申辦,惟土銀雖不受銀行法72-2限制,但仍被金管會要求房貸不可超過總放款量的35%。
而最受矚目的便是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0050)持股1.17%,一舉躍升為第七大股東。
統計至今年4月15日,凱基金控最新前十大股東,第一大仍是興文投資,其持股數48萬張,與去年相同,而持股比率從去年2.85%提升為2.86%。
第二是景冠投資,持股43萬張,同樣與去年持平,持股比率由2.55%提升為2.56%;景匯投資則持股18萬張,持股比維持1.07%,排名下降一名至第九名,這三家投資公司皆為大股東辜仲 個人持有。
另外,緯來電視網持股15.1萬張,持股比0.9%,排名從第九名降為第十名。四家公司合計持有凱基金股權由去年的7.36%增加為7.39%,據了解,辜仲 本人亦增加持股。
而第三名則由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拿下,其持股從27.7萬張增加為33.2萬張,持股比例從1.65%增加為1.97%。
臺銀持股28.7萬張,持股比微幅增加為1.71%,排在第四。
摩根大通託管先進星光基金公司之系列基金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增加持股至22.3萬張,持股比由1.29%升為1.32%,排在第五。
第六大股東則為摩根大通託管梵加德集團公司經理之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則減少持股至20.1萬張,持股比從1.25%降為1.2%。
減持最多的則是花旗託管挪威中央銀行投資專戶,其持股從22.8萬張減為19.2萬張,持股比降為1.14%,從去年第五大股東降為第八大股東。
前十大股東中最受矚目的便是去年掉出榜外的中信銀行託管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50)專戶重回前十大,其持股19.7萬張,持股比1.17%,排在第七。
而去年榜上的渣打託管ISHARES核心MSCI新興市場ETF投資專戶則被擠出榜單。
金融圈表示,從央行的精進做法,可以看出央行在打炒房的措施上,要防堵市場巧立名目,從房貸上擠出新的貸款額度,以降低銀行資金過度傾斜不動產市場。
房貸壽險是提供給有房屋貸款的民眾所購買的專屬壽險商品,其投保主要條件是要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人,且必須是房屋貸款的借款人或共同借款人,主要功能在於保障房屋的所有權,避免因貸款人身故或失能而無法償還房貸,導致房屋被法拍。
近兩年房市熱潮也推升房貸壽險業績大成長,國銀多認為房貸壽險對家庭保障非常重要。過去常見作法是由於保戶已負擔房貸,常常沒有多餘的資金繳納保費,因此可一併向銀行申請「保費融資」作為配套,日後直接與房貸一起償還即可,例如房貸1,000萬,房貸壽險躉繳保費30萬,總計銀行可核貸1,030萬元,房貸壽融資部分以房屋為擔保品,設定第二順位抵押。
不過,近期央行發文糾正銀行,明令禁止房貸壽險保費以「有擔保融資」,倘若融資必須承作「無擔」。另外,銀行承作土建融時的容積移轉也不能再設定擔保。有國銀主管坦言,央行竟會管制得如此「細膩」,確實前所未見,也顯示央行打炒房不鬆手的態度。
央行打炒房連鎖效應發酵,國銀承作土建融持續下滑,不動產專業銀行土銀累計至今年第1季底,土建融餘額為4,709億元,較去年底呈微幅下滑。事實上,土銀2024年底土建融餘額4,719億元,較2023年底減少378億元或7.42%、較2022年底減少402億元或7.85%,已連續兩年下滑。
土銀指出,變動主因為央行仍持續實施「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另土銀為因應中央銀行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訂有強化建築業授信風險控管配套措施,加上配合政府政策對於承諾動工而未動工案件施以收成數、加利率等貸放條件促其動工所致。
土建融第二大行一銀,3月底餘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7%,主要成長來自都更危老及興建社會住宅放款餘額增加,一銀表示,響應政府都更危老重建政策,以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建築安全。排第三的合庫至第1季土建融餘額約1,500餘億元,較去年同期持平。臺銀第1季土建融餘額較去同期減少。
近期台灣房貸市場的競爭格局出現了新變化,國銀房貸排名在經歷限貸令等市場調整後,產生了微妙變動。在兩大房貸兆元級的國銀中,臺銀去年因應新青安熱潮的加持,成功超越土銀,躍升為房貸王。然而,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臺銀在近半年的放貸步伐有所緩慢,而土銀則趁勢奪回房貸冠軍的寶座,兩家銀行的差距相當接近,呈現激烈競爭的局面。
一銀在近期表現亮眼,不斷超越玉山及國泰世華等銀行,與華銀的差距持續擴大,即將逼近6,000億元的房貸餘額。而排名第五的北富銀房貸餘額較去年底有所衰退,整體市場呈現公進民退的趨勢。
市場房貸利率方面,與今年元月相比,合庫由約2.5%上升至2.603%,一銀則由2.6%上升至2.7%。以土銀近期推出的台金聯平價宅專案為例,該專案嚴格限制負債比不得超過15倍以下,才能貸滿最高成數。自用住宅的利率從2.575%起,負債比15倍以下才能貸八成;即貸款1,500萬元,最低年收須達百萬元。若為央行管制的第二戶,利率則調整至3.405%起,最高貸款比例為五成,高價宅的利率則為3.525%起。
臺銀去年在受惠新青安熱潮和公教築巢貸款的助力下,房貸餘額在去年1月成功超車土銀,成為房貸市場的新龍頭。但自去年第4季限貸令高峰期後,土銀「被動」成為市場房貸的最大主力,並急起直追。截至今年3月底,土銀房貸餘額達1兆1,473億元,超越臺銀的1兆1,472億元,正式奪回冠軍寶座。
值得注意的是,土銀去年12月新青安貸款額度達140億元,創下青安史上紀錄。這一數字顯示,在多數行庫進行流量控管下,市場對土銀的申辦熱潮不減,這與土銀作為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第72-2條限制有關。雖然土銀不受該條款限制,但金管會仍要求其房貸不得超過總放款量的35%。
凱基金控最新前十大股東名單已經揭曉,維持穩定的資訊中,我們可以看到辜仲先生所掌管的投資公司——興文投資,再度奪得股權第一的位置。興文投資、景冠投資、景匯投資以及緯來電視網這四家與辜仲先生有關的投資公司,共同持有凱基金控的股權,從去年的7.36%增加至7.39%,顯示了辜先生對該公司的強烈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0050)的持股比例在這次調整中,從0.94%躍升至1.17%,一舉躍升為第七大股東,這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在股權排名方面,興文投資以48萬張的持股數,持股比率從去年的2.85%提升至2.86%,維持了第二大股東的位置。景冠投資的持股數為43萬張,持股比率由2.55%增加至2.56%,穩坐第三把交椅。而景匯投資則略有下滑,持股數為18萬張,持股比率維持在1.07%,排名降至第九名。
緯來電視網的持股數為15.1萬張,持股比率為0.9%,從去年的第九名降至第十名。這四家公司合計持股比率從去年的7.36%增加至7.39%,而辜仲先生本人亦進一步增加持股。
在第三名至第五名之間,新制勞工退休基金、臺銀以及摩根大通託管先進星光基金公司的系列基金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分別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持股數從27.7萬張增加至33.2萬張,持股比率從1.65%增加至1.97%;臺銀持股數為28.7萬張,持股比率微幅增加至1.71%;摩根大通託管的基金持股數則從22.3萬張增加至22.3萬張,持股比率從1.29%升為1.32%。
第六大股東是摩根大通託管梵加德集團公司經理的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其持股數從20.1萬張減少至20.1萬張,持股比率從1.25%降為1.2%。而减持最多的則是花旗託管挪威中央銀行投資專戶,持股數從22.8萬張減為19.2萬張,持股比率降為1.14%,從去年的第五大股東降為第八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銀行託管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50)專戶重回前十大股東榜,持股數為19.7萬張,持股比為1.17%,排在第七位。而去年榜上的渣打託管ISHARES核心MSCI新興市場ETF投資專戶則未能維持在榜單上。
近期,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波瀾。雖然央行尚未進行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加碼,但對於打擊炒房行為的措施不斷加強。近期,央行對銀行的房貸政策進行了細化規定,特別是針對房貸壽險和土建融資的相關規定進行了明確規範。
根據央行的新規定,銀行不得將房貸壽險保費融資設定為房產的二順位抵押,同時也限制了土建融資的容積移轉,並要求融資必須承作無擔保。這些新規定被金融圈視為央行對炒房行為的又一記重拳。
房貸壽險是為了保障房屋所有權而設計的專屬壽險商品,對於有房屋貸款的民眾來說,其保障功能顯得尤为重要。過去,由於保戶常常因為負擔房貸而沒有足夠資金繳納保費,銀行提供了保費融資的配套方案,讓保戶可以將保費與房貸一起還款。然而,央行的新規定明令禁止了這種做法。
此外,土建融資的總量也受到了影響。以土銀為例,截至今年第一季底,土建融餘額為4,709億元,較去年底微幅下滑。土銀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央行持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及為了配合政府政策對於未動工案件的貸放條件進行調整。
在土建融資的市場中,一銀的餘額成長約7%,主要來自都更危老及興建社會住宅放款餘額的增加。合庫則在第一季的土建融餘額約1,500餘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值得注意的是,臺銀第一季的土建融餘額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
這一系列的規定和調整,顯示了央行在打擊炒房行為上的決心。隨著市場的變化,各銀行也將需要進一步調整其業務策略,以適應新的金融環境。
八大公股銀行今年首季信用卡發卡量驚人減少,總減幅接近4成。其中,臺灣企銀與土地銀行例外,其他銀行如華南銀行、彰化銀行、第一銀行、兆豐銀行及臺灣銀行的發卡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均顯著下滑。華南銀行和彰化銀行的年減幅達到6成,第一銀行則減少了4成,而兆豐銀行和臺灣銀行的年減幅也超過1成。
公股銀行主管表示,這次發卡數的減少主要是因應詐騙活動的猖獗,為了降低風險,各銀行暫停了在社群網站和平台上投放非實名制廣告,這也是導致首季發卡數較去年同期減少的關鍵原因。
根據金管會的數據,在這八家公股銀行中,首季發卡量最高的為第一銀行,達到3.1萬張,其次是兆豐銀行,發卡量為1.7萬張。華南銀行、合庫銀行各發卡1.5萬張,彰化銀行發卡量為1.2萬張。土地銀行、臺灣企銀和臺灣銀行的發卡量均約為4,000張。值得注意的是,臺灣企銀的發卡數年增幅高達164.7%,而土地銀行的發卡數與去年同期持平。
由於風險控管的需要,多家銀行對於長時間未使用的呆卡進行了清卡,包括臺灣銀行、兆豐銀行和合庫銀行等。這些銀行的第一季停卡數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臺灣銀行的停卡數年增長達42.37%,兆豐銀行增加了39.49%,合庫銀行增加了26.19%。
在簽帳金額方面,首季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為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兆豐銀行、合庫銀行和彰化銀行。其中,第一銀行的簽帳金額達189.55億元,華南銀行為150.25億元,兆豐銀行為130.03億元,合庫銀行為119.62億元,彰化銀行為63.49億元。土地銀行、臺灣銀行和臺灣企銀的簽帳金額則均在20多億元。
兆豐銀行指出,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產品是Mega One一卡通聯名卡,其占比超過當季總簽帳金額的1成。這主要得益於該卡的卡數較多,並且主打扣繳保費滿額享分12期0利率,受到保費族群的喜愛。合庫銀行則表示,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產品是合庫世界卡,這主要因為該卡持續深耕頂級卡客群,提供多項尊榮權益與高回饋,受到高端客群的青睞。而土地銀行則統計,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產品是JCB晶緻卡,主要受惠於農曆年節及出國刷卡消費的增加,未來將持續著重在百貨公司及旅遊場域。
依據金管會公布數據,八家公股銀中,首季發卡王為一銀3.1萬張 ,其次為兆豐銀1.7萬張,華銀、合庫銀各1.5萬張,彰銀1.2萬張, 土銀、臺企銀、臺銀均各發卡約4,000張。與去年同期相比,除了臺 企銀發卡數年增幅高達164.7%、土銀持平外,其他銀行發卡數均減 少,當中以華銀、彰銀年減幅各60.18%、59.86%最多,一銀年減幅 亦有41%,兆豐銀年減18.11%、臺銀年減15.29%、合庫銀則年減7 .13%。
公股銀基於控管風險,避免盜刷情形發生,多家銀行針對長時間未 使用的呆卡進行清卡,包括臺銀、兆豐銀、合庫銀等,第一季停卡數 均較去年同期增加,其中臺銀停卡數年增42.37%、兆豐銀增加39.4 9%、合庫銀增加26.19%。若從簽帳金額來看,首季排名依序為一銀 189.55億元、華銀150.25億元、兆豐銀130.03億元、合庫銀119.62億 元、彰銀63.49億元,土銀、臺銀、臺企銀則分別均20多億元。
兆豐銀指出,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是Mega One一卡通聯名卡,占比 超過當季總簽帳金額的1成,除了因該卡卡數較多外,也由於主打扣 繳保費滿額享分12期0利率,受保費族群喜愛,保費簽帳占比超過4成 ;合庫銀說明,第一季刷卡王為合庫世界卡,主要因持續深耕頂級卡 客群,提供多項尊榮權益與高回饋,受到高端客群青睞;土銀統計, 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是JCB晶緻卡,主要受惠農曆年節及出國刷卡消 費增加,未來將持續著重在百貨公司及旅遊場域。
近期來,台灣房貸利率不斷攀升,引發了立法院財委會的關注。在28日的會議中,議員們質疑這一現象是否已成為市場亂象,對民眾購屋造成沉重的負擔。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會上表示,自去年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金管會對國銀房貸業務進行了嚴密的「每周監控」,以確保自住型購屋需求不受抑制。
根據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4月份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等五大銀行的新承做房貸金額及利率顯示,新增房貸金額降至627.3億元,且前四月累計大幅年減635.15億元。然而,新承做房貸利率上升至2.282%,連續七個月上揚,讓民眾對購屋壓力感到擔憂。
彭金隆強調,目前房貸市場整體仍保持穩健,全體國銀房貸逾放比約為0.08%,建築融資逾放比為0.16%。銀行普遍對不動產授信提列1.5%壞帳準備,整體風險防線強固。金管會將持續監控風險,保障民生購屋需求。
合庫銀行在法說會中提到,對於整體房市景氣,合庫銀採取較保守的態度,特別是對土建融市場的展望。由於合庫銀的案件量較大,審核期間拉長,目前房貸仍需排撥,因此已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的分戶房貸。
合庫銀主管指出,合庫銀的房貸業務以首購為主,並搭配新青安承作量能,因此房市趨於觀望對合庫銀的影響相對有限。在土建融方面,合庫銀為避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將採取個案選優承作原則,並對合庫土建融的整批分戶房貸續約進行部分調整,同時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分戶房貸。
合庫銀目前依《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的建築放款總額比率为28.46%,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接近36%。今年以來,合庫銀的房貸量年增逾10%,目前房貸餘額約8,200億元,預計全年仍將維持成長。
央行最新公布4月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等五大銀行新 承做房貸金額及利率,新增房貸降至627.3億元,且前四月累計大幅 年減635.15億元,反觀新承做房貸利率上升至2.282%、連七個月上 揚。立委質疑利率持續上揚,對一般民眾購屋壓力造成不小影響,是 否出現利率定價不合理、削弱民生購屋的情況。
彭金隆說,目前房貸市場整體仍屬穩健,根據4月底統計,全體國 銀房貸逾放比約為0.08%,建築融資逾放比為0.16%。銀行普遍針對 不動產授信提列1.5%壞帳準備,整體風險防線大約相當於目前水位 的10倍,且金管會幾乎「每周監控」,風險控管穩健,將會持續本於 控管風險、保障民生原則,確保自住型購屋需求不受抑制。
但不少銀行房貸水位仍吃緊,合庫金控子公司合庫銀在法說會針對 房貸業務說明,合庫銀對整體房市景氣,以較保守態度看待,土建融 市場展望更保守,至於合庫因案件量仍大,審核期間拉長,目前房貸 仍需排撥,所以管控上已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的分戶房貸因應。
合庫目前依《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的建築放款總額比率為28.4 6%,
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接近36%,今年以來房貸量年增逾10%,目前房 貸餘額約8,200億元,預估全年仍將維持成長。合庫銀主管強調,由 於合庫以首購為主,搭配新青安承作量能,房市趨觀望對合庫影響相 對有限;土建融方面,為避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會採取個案 擇優承作原則,對合庫土建融的整批分戶房貸續約有部分調整額度, 更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分戶房貸。
公股銀行今年第一季海外獲利表現亮眼,其中臺灣銀行以逾4成的獲利占比領先群倫,顯示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強大競爭力。八家公股銀行整體海外獲利比重超過全行獲利的2成,各銀行獲利占比多落在1成到4成之間。
臺灣銀行在海外分行稅前盈餘方面,比去年同期成長逾7成,這主要得益於放款與債券利息收入的增加,以及歐美澳地區的獲利成長。這一成績反映了臺灣銀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穩健經營和業務拓展的成效。
兆豐銀行和第一銀行也表現出色,分別以逾3成和接近3成的獲利占比,在公股銀行中位居前列。兆豐銀行強調,其海外獲利成長主要來自香港及新南向國家分行,這得益於與國內外單位的合作,以及客戶對跨境平台的使用和存款的爭取。
合庫銀行第一季海外分行累計提存後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成長,這主要因為利息淨收益的增加。然而,由於美國地區分行受川普上任後的關稱政策影響,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導致企業生產及投資趨於保守,融資需求減緩,使得第一季獲利表現低於去年同期。
土地銀行則強調,首季美國地區分行為海外獲利大宗,而大陸地區分行則因風險管控較嚴格,獲利表現較為弱勢。不過,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大陸地區分行仍有望改善其獲利表現。
金管會的數據顯示,除了臺銀、兆豐銀、一銀等表現突出的銀行外,彰化銀行、合庫銀行、華南銀行等也都有不錯的海外獲利表現。整體來看,公股銀行在面對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時,仍能維持一定的獲利成長,這對於台灣金融業的穩定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面對全球經濟金融情勢的不確定性,台灣的公股銀行今年在海外業務發展上,採取了穩健的策略,將焦點放在歐洲、美國和澳洲等市場,尋求利差較高的案源,以提升收益性。整體而言,目標是維持海外獲利的成長。
兆豐銀行分析,川普的關稱政策將導致全球產業供應鏈加速移轉,該行將透過國內外據點的合作,加強對全球台商的金融支援。兆豐銀行將密切關注台商的動向和資金需求,不僅爭取海外業務,還深化與台灣母公司的關係,並謹慎應對美國關稱對產業和銀行的衝擊與風險。
合庫銀行則強調,將根據各海外據點所在地的總經濟情勢和區域發展情況進行分區管理。在歐、美、澳地區,合庫銀行將積極承作具合理利差的聯貸案,並落實業務在地化深耕策略;在東南亞地區,則以提升資產品質為首要考量,堅持保守穩健的原則;中國大陸地區則將精進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業務上秉持「質重於量」,並持續控管曝險額度。
臺灣銀行表示,其海外布局的目標是為台商提供國際營運所需的金融服務。面對全球經濟金融情勢的變化,臺銀將謹慎選擇授信對象,爭取優質的聯貸和自貸案件。以歐、美、日及新南向地區為重點市場,持續拓展海外業務,並積極爭取擔任聯貸主導地位,以增加聯貸業務的多元化收益。
土地銀行則強調,在嚴格風險控管的前提下,將強化國際聯貸及當地企業的授信業務,並進行適當的資產配置以分散風險,風險控管為首要考量。
對於第二季海外各據點的獲利表現,美國聯貸市場表現穩定,雖然疫情對全球各區域經濟的影響態勢有趨緩,但因地緣政治衝突未平,加上川普政策對全球貿易及金融市場的影響,獲利區域的評估仍存在不確定性。
臺銀及合庫銀預估,歐、美、澳地區的總體經濟表現將優於其他地區,第二、三季將持續作為海外業務的主要發展區域。
公股銀主管指出,今年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高,首季雖有雙位數 成長,但第二季美元狂貶,海外獲利恐受匯損衝擊,全年則力拚維持 成長。根據金管會數據顯示,公股銀第一季海外分行包含OBU(國際 金融業務分行)稅前盈餘,依序為兆豐銀26.54億元、一銀23.27億元 、臺銀18.65億元、彰化銀行12.29億元、合庫銀行8.42億元、華南銀 行7.02億元、臺灣企銀5.68億元及土地銀行2.3億元。
統計公股銀首季海外分行獲利占比,臺銀40.51%最高,其次是兆 豐銀31.32%,一銀占比27.52%,彰銀24.22%也超過2成,臺企銀、 合庫銀與華銀占比均高於1成,僅土銀海外獲利占比低於1成。
臺銀表示,第一季海外分行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成長逾7成,主要 因放款與債券利息收入增加,獲利成長地區有歐、美、澳地區。
兆豐銀說明,第一季海外獲利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香港及新南向國家 分行,因國內外單位持續攜手合作,引導客戶使用跨境平台管理資金 ,爭攬存款,善用資金承做授信業務,維持一定利差。
合庫銀第一季海外分行累計提存後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成長,主要 因利息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增加,美國地區分行因1月川普上任以來, 關稅政策導致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增高,企業生產及投資趨保守,融資 需求減緩,導致第一季獲利表現低於去年同期。
土銀強調,首季以絕對獲利金額來看,美國地區分行為海外獲利最 大宗;大陸地區分行因風險管控,獲利表現較為弱勢,但在風險可控 前提下持續推展業務,仍有改善可能性。
兆豐銀行指出,川普關稅政策將會促使全球產業供應鏈加速移轉, 兆豐將透過國內外據點合作,強化對全球台商的金融支援,密切掌握 台商動向以及資金需求,不僅爭取海外業務,更深化與台灣母公司的 緊密關係,審慎因應美國關稅對於各產業及銀行的衝擊與風險。
合庫銀行強調,以各海外據點所在地區的總經情勢及區域發展情形 進行分區管理,歐、美、澳地區將持續積極承作具合理利差的聯貸案 ,並落實業務在地化深耕策略;東南亞地區以提升資產品質為首要考 量,保守穩健為原則;中國大陸地區則將精進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 業務上秉持「質重於量」,並持續控管曝險額度。
臺灣銀行表示,海外布局以提供台商國際營運所需的金融服務為目 標,面對全球經濟金融情勢變化,將審慎篩選授信對象,爭攬優質聯 貸、自貸案件,以歐、美、日及新南向地區為重點市場,持續拓展海 外業務,並積極爭取擔任聯貸主導地位,以增加聯貸業務多元化收益 。
土地銀行說明,海外業務以風險嚴控的前提下,強化包含國際聯貸 及當地企業的授信業務,並為分散風險進行適當的資產配置,以風控 為優先考量。
對於第二季海外各據點獲利表現展望,美國聯貸市場穩定,疫情對 全球各區域經濟影響態勢雖有趨緩,但因地緣政治衝突未平,加上川 普就任後,所實施各項政策影響全球貿易及金融市場等因素,較無法 明確評估獲利區域。
臺銀及合庫銀預估,歐、美、澳地區總體經濟表現優於其他地區, 第二、三季持續為海外業務主要發展區域。
臺灣銀行黃金價格創逾一周新高
近期全球金價上漲,臺灣銀行黃金存摺22日盤中每公克賣出價最高達新台幣3,246元,創下近期高點,最終收盤價為3,227元。
臺銀表示,上周金價受到中美雙方暫緩高關稅及川普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等因素影響,曾經震盪下跌,但後來因美國數據疲軟及俄烏和談情況不明等因素,金價回測季線後反彈。
對於本周金價展望,臺銀分析,由於川普表示無力與貿易夥伴逐一談判,將直接通知新關稅稅率,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仍高,預期金價有望再度挑戰3,350美元價位。
臺銀指出,短期金價利多因素包括各國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美國通膨數據顯示通膨持續降溫,以及金價力守於季線之上。然而,中國大陸飾金需求進入淡季,中美貿易談判出現進展,以及川普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丁盼結束俄烏戰爭,若市場避險情緒持續消退,金價不排除回測。
公股銀行認為,去美元化趨勢增加各國對黃金的需求。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年度央行調查報告,未來五年各國央行計畫調降美元比率並逐年上升,同時調高黃金儲備的比率也逐年上升。
儘管各國央行買入黃金速度放緩,但預計黃金需求維持高檔,隨著通膨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各國央行希望將外匯存底多元化,並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預計2024年買入實體黃金高達1,086噸,今年雖然第一季購入規模略有縮減,但考慮全球貿易衝突風險,今年仍有望接近1,000噸的水準。
公股銀行強調,金價短期雖有波動,中長期仍呈現多頭趨勢。支撐黃金多頭的理由包括美元走軟、投資避險、各國央行去美元化及美國聯準會降息循環。高盛預估今年底金價上看3,700美元,但近期因貿易戰風險趨緩,短線金價面臨獲利了結賣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