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臺灣銀行今(1月15日)起開放112學年度下學期就學貸款申辦,為了提供學生更便捷的服務,銀行鼓勵續借學生透過線上申請,利用晶片金融卡或手機簡訊OTP進行身份核驗,讓借款人可以不用現場排隊,也不必填寫繁瑣的文件,還能免收線上對保手續費。對於首次申請或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則仍需親臨櫃台辦理。此外,為了讓學生們不須在銀行和戶政機關之間來回奔波,臺銀與數位發展部的MyData平台合作,讓學生能夠線上申請全戶戶籍資料。詳細資訊請至臺灣銀行就學貸款入口網站或至臺銀各地營業單位洽詢。教育部對臺銀這項便民措施給予高度肯定,並呼籲各校積極參與,讓更多學生能夠體驗線上申貸的便利。臺銀表示,就學貸款是政府關懷經濟弱勢家庭學生的政策,多年來已幫助無數學子順利就學,臺銀也將繼續全力配合,希望每位申貸學生都能完成學業,為未來投入職場打下堅實基礎,並回饋給社會與國家。
臺銀積極推廣同一學程續借者、線上申貸作業,主管機關教育部對此便民措施深表肯定,更呼籲相關學校踴躍參與、積極配合,使各校之學生有機會採用線上申貸作業,以網路取代馬路,免於往返奔波及排隊等候之苦,兼享手續費豁免之優惠。
就學貸款是政府為照顧經濟弱勢家庭之學生,協調相關銀行開辦之優惠貸款,多年來已嘉惠無數莘莘學子,為落實政府德政,臺銀不遺餘力全力配合,亦期勉所有申貸學生皆能順利完成學業,奠定良好基礎,未來投入職場貢獻所學,進一步回饋國家與社會。
金管會指出,2023年雖然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但以房養老貸款業 務仍穩定成長。截至去年12月底止,國內15家銀行辦理商業型以房養 老貸款業務承作件數計7,838件,總核貸額度為新台幣444億元,較2 022年底分別成長17.04%、17.46%,仍維持穩定成長。
就年增率來看,國銀2015年、2016年剛開始推以房養老業務時成長 最快,2017年以房養老放款金額成長率高達87%,之後逐年下降,到 了2021年降到了16%,2022年才開始回溫至17.75%,2023年也維持 17.46%的水準。
個別銀行方面,以房養老業務主力仍是公股行庫為主,民營銀行幾 乎停擺,核貸件數前七大清一色為公股行庫,包括合庫、土銀、華銀 、一銀、台銀、台企銀、兆豐銀等,其中,較積極的只有合庫、土銀 、華銀等三家核貸件數有破千件、而核貸額度破百億元的只有合庫銀 、土銀。
銀行業者指出,由於承作以房養老業務必須承擔國人壽命愈來愈長 、房價和利率波動等的風險,因此國銀承作意願並不高。
金管會指出,目前國內銀行主要是配合民眾需求及自身經營策略持 續拓展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業務,金管會主要站在鼓勵的角度,但性 質上仍屬商業型貸款業務,因此各銀行依其經營策略推廣該業務並承 作相關案件,金管會尊重各家經營政策。
金管會坦言,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開辦初期,部分金融機構曾研議 結合「信保機制」來推動,但後經評估作業層面、保費核算及執行困 難度等因素後,結合信保機制尚有窒礙之處。
就核貸區域來看,北北基件數或額度都是最高,件數達3,938件、 占比五成,額度305億元也占了69%。
臺銀牌告匯率現金賣出價連續一周維持在0.21字頭,日圓偏弱現象持續中。儘管市場預估日本央行可能解除負利率,日圓匯率將逐漸回升,但臺銀的匯率走勢卻與預期相左。從1月4日到11日的五個營業日中,日圓在臺銀的牌告匯率現金賣出價一直徘徊在0.21字頭,11日的最後牌價為0.2173。這意味著,和去年12月14日的近期高點0.2242相比,換新台幣5萬元,現在可多換約7,080日圓,換句話說,能夠多買一份「鳥貴族」的串燒。 為何日圓走勢與預期不符?公股銀行分析指出,這主要因為日本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經濟活動仍略顯疲軟。此外,美國聯準會近期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出較為鷹派的立場,削弱了市場對美國提前降息的樂觀預期,進而支持國際美元反彈,這對日圓來說是壓力。預計短期內日圓將呈現偏多震盪,但升值仍需等待。 在日股方面,市場普遍對今年日股的走勢保持樂觀。公股銀行表示,即令日本石川大地震對部分機械製造、電子零組件及半導體產業造成衝擊,但由於主要工廠不在震央,加上耐震設計在震度範圍內,預計產業鏈受災害影響有限,不會對日股後市造成太大影響。另外,日本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四個月上升,內閣府對其評估從「有改善但仍停滯不前」轉為「出現改善跡象」,顯示消費需求回溫。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三大百貨公司三越伊勢丹、高島屋及大丸松屋百貨在2023年12月的銷售額年增幅皆超越去年同期,而外國旅客入境人數回升至疫情前水準,免稅銷售額創歷史新高,這一點也顯示了民眾消費需求明顯回溫。
臺銀牌告匯率現金賣出價自1月4日起到11日,五個營業日都在0.2 1字頭,11日營業時間最後牌價為0.2173,若和去年12月14日的近期 高點0.2242比起來,換新台幣5萬元,可多換約7,080日圓,就能多吃 日本知名燒烤連鎖店「鳥貴族」一份串燒。
為什麼日圓走勢目前和市場預期的不同?公股銀分析,這是因為日 本公布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日本經濟活動仍略顯疲軟; 加上美國聯準會近日公布會議紀要,比市場預期還要鷹派,削弱市場 對美國提前降息的樂觀預期,支持國際美元反彈,令日圓承壓,預估 短期偏多震盪,日圓要升值還要再等一等。
日股方面,市場普遍看好今年日股走勢,公股銀表示,日本石川大 地震雖然衝擊到部分機械製造、電子零組件及半導體產業,不過因主 要工廠不在震央,且耐震設計在震度範圍內,加上製造業仍處下行階 段、庫存充足,預估產業鏈受災害影響有限,不致影響日股後市表現 。
另外,日本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四個月成長,內閣府對其評估 由「有改善但仍停滯不前」轉為「出現改善跡象」,雖然消費者仍認 為物價會持續上漲,但已顯有進步。公股銀分析,受到薪資成長和就 業強勁支持下,可望持續推高消費者信心。
公股銀指出,同時日本三大百貨公司三越伊勢丹、高島屋及大丸松 屋百貨公布了2023年12月銷售額,年增幅皆超越去年同期,搭配外國 旅客入境人數回升至疫情前水準,免稅銷售額創歷史新高,帶動百貨 銷售,也顯示民眾消費需求明顯回溫。
教育部體育署日前舉辦了盛大的「第15屆體育推手獎表揚典禮」,其中,臺灣銀行以其對運動的熱情與支持,再度榮獲體育推手獎「推展類金質獎」。這家銀行自1973年就投入籃壇,至今已經超過50年,它不僅培養了許多籃壇明星,如許致強、陳順詳等,還為現役球員謝宗融、蘇士軒及張家禾等提供了發展的舞台。 臺灣銀行對於籃球運動的投入可謂不遗餘力,每年都會編列數千萬元預算,為球員提供營養費、獎金、優質練習場地、專屬球員宿舍,以及完善的福利制度。這樣的投資,讓球員能夠專心打球,無後顧之憂。該行還特別關注球員的職涯發展,提供優秀退役球員轉任行員的機會,從而打造一個完整的職涯制度。 不僅如此,臺灣銀行還積極推廣籃球運動,每年暑假都舉辦免費的青少年籃球夏令營,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並喜愛這項運動。在董事長呂桔誠的領導下,臺灣銀行不僅是運動推手,還是「運動企業認證」的持續獲得者,這證明了它對體育的堅定支持。 除了籃球,臺灣銀行也積極支持棒球運動。自99年起,它就與中華職棒大聯盟攜手合作,讓各地棒球校隊的青少年球員有機會觀看「中華職棒明星對抗賽」,體驗最高殿堂的熱情與震撼,激發他們的棒球魂,期望他們能成為國球的新星,未來在國際舞台上為國爭光。
臺銀分析:金價走勢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預期短期內波動將加大
開年第一周,國際金價市場就展現出高檔震盪的趨勢,雖然整體呈現上漲態勢,但實際漲幅受到地緣政治、經濟、金融等因素的影響。臺銀在最新報告中指出,近期金價的走勢受到美國聯準會偏鷹派談話的影響,市場對美國聯準會提早降息的樂觀預期逐漸降溫。
美國眾多數據表現好壞參半,其中里奇蒙聯儲總裁巴爾金表示不排除再次升息的可能性,以及12月非農就業數據大幅優於市場預期,這些因素都對金價造成了壓力。雖然如此,由於市場逢低有買盤支撐,金價仍呈現出漲多拉回的走勢。
臺銀還提到,上周金市逐漸消化對聯準會可能提早降息的樂觀預期,聯準會會議紀要及官員談話皆偏鷹,加上非農就業數據大幅優於預期,投資者紛紛調整對今年提早降息的看法,金價自高點持續拉回,結束連三周的漲勢。
技術指標及線型分析顯示,金價上周收盤再次跌破10日均線,止穩於月線之上,這意味著儘管近期美國經濟及就業數據表現不俗,但投資者對聯準會降息的樂觀預期降低,金價呈現出漲多拉回修正走勢,但2,040美元之下仍有不弱的買盤支撐。
展望本周,臺銀認為美國將公布2023年12月CPI及PPI指數,這將對通膨是否持續降溫有所提示,而聯準會官員的談話也將對金價短期走勢產生影響。
市場分析「1月效應」,金價有可能於本月再創歷史新高,或顯而易見走跌,不太可能出現平淡而緩慢的走勢。分析師預期,金價將測試2,100美元進而上看2,200美元,支撐價位約在1,950到2,000美元之間。由於去年黃金價格居高不下,全球股市呈現多頭,這使得私人投資者對黃金的興趣降低。雖然2024年金價仍有上漲的潛力,但能否大幅上漲,關鍵還在於地緣政治、經濟、金融等情勢。
臺銀指出,美國公布的眾多數據好壞參半,然里奇蒙聯儲總裁巴爾 金表示不排除再次升息的偏鷹談話,以及12月非農就業數據大幅優於 市場預期,令市場對美國聯準會提早降息的樂觀預期降溫,打壓金價 重挫一度跌至2,024美元,但美國12月ISM非製造業指數不如預期,吸 引買盤逢低承接,金價反彈回2,045美元,全周呈高檔震盪盤弱走勢 。
臺銀表示,上周金市逐漸消化對聯準會可能提早降息的樂觀預期, 聯準會會議紀要及官員談話皆偏鷹,加上非農就業數據大幅優於預期 ,投資人紛紛調整對今年提早降息的看法,金價自高點持續拉回,結 束連三周漲勢。
觀察技術指標及線型,金價上周收盤再次跌破10日均線、約2,057 美元,止穩於月線、約2,040美元之上,顯示儘管近期美國經濟及就 業數據表現依舊不俗,投資人雖降低對聯準會降息的樂觀預期,致金 價呈現漲多拉回修正走勢,但2,040美元之下還是有不弱的買盤支撐 。
臺銀認為,本周美國將公布2023年12月CPI及PPI指數,可藉此關注 通膨是否持續降溫,還有聯準會官員將發表談話,均將影響金價短期 走勢。
市場分析「1月效應(January effect)」,金價有可能於本月再 創歷史新高,或顯而易見走跌,不太可能出現平淡而緩慢的走勢;分 析師預期,金價將測試2,100美元進而上看2,200美元,支撐價位約1 ,950到2,000美元。另金價去年居高,全球股市呈現多頭,都令私人 投資者對買入黃金較無興趣,觀察2024年金價雖然還是可能上漲,但 要大幅上漲,關鍵在地緣政治、經濟、金融等情勢。
臺灣銀行於1973年成立男子籃球隊,投入籃壇迄今已逾50年,並以 培養籃壇新秀、選訓籃球國手及提升國內籃球水準為宗旨,如近期之 許致強、陳順詳等知名籃球明星球員,以及正於籃壇表現耀眼的現役 球員謝宗融、蘇士軒及張家禾,都是出自於臺灣銀行之優秀籃球人才 。
臺灣銀行為提供球員營養費、獎金、優質練習場地、專屬球員宿舍 及完善福利制度,每年均編列數千萬元預算,供培訓優秀籃球人才及 參與各項籃球體育活動使用。該行為讓球員發展無後顧之憂,在甄選 行員時,亦提供優秀退役球員轉任行員職缺,藉以完整職涯制度。此 外,該行亦積極為籃球運動向下扎根努力,每年暑假均舉辦免費青少 年籃球夏令營公益活動,散播籃球的希望種子。
臺灣銀行在董事長呂桔誠的領導下,持續扮演國內各項體育運動賽 事的最佳推手,不但獲體育推手獎肯定,更連續三次得到「運動企業 認證」,成為最挺體育的企業之一。除支持籃球運動外,於棒球運動 方面,自99年起持續與中華職棒大聯盟攜手合作,邀請各地棒球校隊 的青少年球員進場觀看「中華職棒明星對抗賽」,透過觀賽體驗國內 最高殿堂超級賽事的熱情與震撼力,見識明星選手的不凡身手,激發 心中棒球魂,期許自己努力提升球技,成為國球的新星,未來得以在 國際舞台上為國爭光,讓台灣的棒球運動持續發光發熱。
國內僅剩下純網銀將來銀行最佛心、今年續維持每月66次;台灣銀行數位帳戶每月更高達99次,渣打銀心幸福帳戶最高達到100次。
國泰世華銀KOKO去年下半年宣布的每月66次跨轉免手續費專案,1月5日結束。原本KOKO帳戶持有者使用國泰世華CUBE App或CUBE網銀跨行轉帳,每月享66次免手續費優惠,1月6日後,國泰世華改以兩大活動取代,第一,原用戶且為CUBE卡卡友,使用CUBE App繳費,次月使用CUBE App跨轉即享五次免手續費優惠。
第二,推出市場暱稱的「年輕人」專案活動,持本行台幣帳戶且於1998年1月1日後出生者,每月6日起於CUBE App中領取台幣跨轉優惠券,並使用CUBE App或CUBE網銀跨行轉帳,每月享十次免手續費優惠。
LINE Bank則宣布,從今年元旦開始,行動銀行跨行轉帳免手續費次數,從每月88次減少至只剩下30次,ATM跨行提款免手續費優惠次數維持每月五次,但優惠期限只到今年6月30日,後續是否延長得繼續觀察。
各銀行搶攻年輕客戶,數位帳戶高利活存利率衝上8%!華南銀行、王道銀行、第一銀行等紛紛祭出2%優惠,臺灣銀行則有1.95%的利率,超級吸引人!舊戶要拿到2.4%以上利率,得完成任務或有年齡限制。聯邦銀行更推出新戶開戶線上填寫KYC,獲限額10萬元內高利活儲年利率8%的優惠。舊戶方面,國泰世華銀行青年子帳戶、聯邦銀行完成任務,新光銀行完成電子支付連結等,都有不同的利率優惠。台新Richart持續穩居冠軍,開戶數達348.6萬戶,而華南銀行、國泰世華銀行、LINE Bank等也名列前茅。為吸引年輕族群,銀行們推出各種優惠,數位帳戶成為新競爭焦點。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對健康生活的堅持讓人印象深刻。他平日愛好「走路」,從過去的「日行萬步」調整為現今的「日行八、九千步」。這次的調整是基於日本最新研究的建議,認為過度行走的「overload」現象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即便如此,呂董事長在辦公室內的步行量就已達4,000多步,下班後則會補足剩下的步數。 作為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呂桔誠幾乎天天到辦公室報到,除了周日上午參加教會禮拜外,其他時間幾乎都在辦公室。他還會利用周末的時間進行運動,不過如果有運動,就會稍微晚點到公司。對於為什麼周末不休假,他這麼說:「周一到周五有很多會議和行程,只有周末時段,有一些時間能讓自己沉澱下來、思考與規劃策略。」他認為,對國家來說,這份「CP值很高」的薪水,讓他樂在其中。 除了忙碌的董事長職位,呂桔誠還在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等學校擔任講座教授。他認為,這是為了「把這一生學到的功夫全都拿出來」,無論是與同仁分享,還是在學校兼課,都是基於提升金融教育的使命感。 回憶起大學時的選擇,呂董事長笑稱自己當時跟風填寫了文組第一志願政大新聞系,結果意外被錄取。但他在讀了一年新聞系後,意識到新聞傳播不是自己的終身志業,便申請轉系到銀行系。過去在經濟部國營會任職時,他被外界稱為「改造國營事業的傳教士」,現在則希望將自己的理念與觀念,像傳教士一樣傳達出去。
國營銀行臺灣銀行近年來表現亮眼,2023年交出歷年最佳獲利成績單。據了解,臺銀2023年稅前盈餘達284.5億元,創下新高紀錄,若再加上負擔的政策性任務,稅前盈餘更達384億元。臺銀董事長呂桔誠在專訪中提到,臺銀的「脫胎換骨」秘訣之一是除了損益表,也著重於資產負債管理。他強調,這份亮麗的成績單是經營團隊與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果。 呂桔誠自2016年8月底接掌臺銀後,過去七年多來,他推動「5P」經營價值觀,凝聚經營團隊共識,並提出臺銀企業願景,為未來發展定下明確目標。他積極推動以企業金融、消費金融和政府部門為「三駕馬車」的資產結構平衡發展策略,維持強健的資產品質。在呂桔誠的領導下,臺銀的經營績效在質與量上均有卓越表現。 對於如何取得如此亮眼的獲利,呂桔誠透露,臺銀過去七年多來,稅前盈餘自2017年的113億元、風險加權資產報酬率(RoRWA)為0.58%,成長至2023年稅前盈餘285億元,RoRWA為1.19%。若考慮政策性負擔因素,稅前盈餘則達384億元,RoRWA升至1.6%。臺銀在維持高資產品質的同時,逾放比僅0.086%,備抵呆帳覆蓋率1,726%,創下史上最佳紀錄。 呂桔誠還提到,臺銀過去七年多來,內部持續落實「以人為本」、「健全資產品質」、「績效成果驅動」、「前瞻性服務導向」及「恪守金融普世價值」的5P經營價值觀,並提出應專注於效率、效能、人才、紀律以及文化。為了達成目標,臺銀也推出了「三駕馬車」策略,強化資產負債表,並持續推動永續金融發展、數位化布局、金融科技創新及普惠金融服務。 在「三駕馬車」策略中,房貸業務比重提升為關鍵。臺銀的購屋貸款98%聚焦於自用住宅購置,透過此類房貸支持政府落實「住者有其屋」政策,實踐普惠金融。臺銀房貸餘額自2016年6,323億元,成長169%至1兆668億元,逾放比僅0.085%,平均實際損失率更僅有0.0008%,資產品質優異。此外,臺銀的青年安心貸款累計承作筆數及金額於八家銀行中名列第一,顯示其在支持首購族購屋上的努力。
【金融新聞】 近日,台灣金融界盛傳,臺灣銀行(以下簡稱「臺銀」)在面對未來的經營目標時,展現出積極的進取心。臺銀表示,未來將持續以客戶為核心,發揮整合性金融服務的優勢。具體來說,將從內部跨業務整合與國際業務跨境整合兩個方向發展。 在內部整合方面,臺銀將力推各業務部門之間的協作,把握重點產業商機,並充分利用企業金融業務的資源,提供外匯、存款、消費金融等整合性服務。而國際業務方面,臺銀將持續與國際標竿金融機構合作,利用跨境整合性金融服務,提升國際競爭力。 關於數位轉型,臺銀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核心理念,臺銀進行了商業模式的改造,培養了跨單位數位人才,並重塑了組織創新文化。數位金融部已於2023年11月搬遷至民權大樓,資訊科技、資安及新創相關部門匯聚一堂,形成了「臺銀數位園區」。據統計,臺銀網路銀行的戶數已達461萬7,494戶,數位存款戶數也有23萬4,280戶。此外,臺銀自2016年以來累積取得專利658件,發明專利占78件。 對於2024年的景氣,臺銀表示,預期將呈現「穩步前行」的趨勢,並預計今年景氣將優於去年。這主要得益於國內供應鏈的調整、通膨壓力的緩和,以及台灣企業和供應鏈的快速調整彈性。 在人才招募方面,臺銀2024年的徵才計畫將繼續延續去年的重點,除一般金融人員外,還將針對國際金融、數位金融、資訊資安、催收業務等專業職缺進行招募,預計招募人數達350名。 臺銀的這些努力和策略,無疑將為台灣金融業帶來新的動能,也將對臺灣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目前包括華南銀行、王道銀行、第一銀行祭出2%優惠,上海商銀 、臺灣銀行分別有1.96%、1.95%,兆豐銀行1.85%、土地銀行1.8 15%,其他永豐銀行、臺灣企銀、合庫銀行、高雄銀行等推出1.5% 的高利活存吸引客戶。
今年數位帳戶優惠,聯邦銀行祭出高額利率優惠,新戶首次開戶並 完成「線上填寫財富管理KYC(風險承受度分析)」,即可獲限額10 萬元內高利活儲年利率8%的優惠,但僅限開戶當月21日至次月20日 。
舊戶方面包含國泰世華銀行推出青年子帳戶,限25歲以下,利率為 3%;聯邦銀行完成任務也是3%;新光銀行要完成電子支付連結與儲 值+ACH/他行轉入2萬元,利率為2.4%;華南、王道、第一、上海、 臺銀相對容易,利率有1.95%∼2.3%。
公股銀主管指出,利率絕對是影響客戶資金的重要因素之一,整體 的使用流暢度、美觀等都是吸引年輕族群的關鍵所在。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底止,台新Richart持續穩居冠軍寶座,開戶數 達348.6萬戶,也是首家突破300萬戶的銀行;其次國泰世華銀行數存 帳戶達220.7萬戶;第三名為純網銀LINE Bank(連線銀行),開戶數 165.6萬戶;第四名為永豐大戶DAWHO達152.2萬戶;第五名一銀iLEO 緊追在後,開戶數148.2萬戶。
全台灣最多人開戶的中華郵政,去年底開放7歲以上本國自然人每 人得開立存簿儲金實體帳戶,及數位存款帳戶各1戶,過去受限法規 限制,自然人僅能擁有中華郵政一個帳戶,若想開立數位帳戶,需先 將實體帳戶結清銷戶。這次藉由數位帳戶吸引年輕族群,將以優惠活 動衝刺開戶數,且開戶即有每月跨行轉帳66次免手續費,達成指定條 件加碼跨行提款5次免手續費,藉此推動數位轉型。
身為虔誠基督徒的呂桔誠,一周七天、幾乎天天都會到辦公室報到,「除了周日上午固定到教會參加禮拜外,幾乎都在辦公室」,有時候周六上午也會去運動走走路,如果有去運動,就會稍微晚點進公司。
為什麼周末不休假、要天天到公司上班?呂桔誠回應,「周一到周五有很多會議和行程,只有周末時段,有一些時間能讓自己沉澱下來、思考與規劃策略。」呂桔誠笑稱,自己天天到公司上班,對國家而言,這份薪水「CP值很高」,但他樂在其中。
呂桔誠有多麼「樂在工作」?即使臺銀董事長的工作已經十分繁忙,他仍抽空在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等擔任講座教授;他說,原因是為了「把這一生學到的功夫全都拿出來,不論是和同仁分享,或是在學校兼課,都是基於提升金融教育的使命感。」呂桔誠說,自己在大學聯考填志願時,跟風填寫了當時文組的第一志願政大新聞系,結果竟意外錄取,不過,人人擠破頭想進去的第一志願,他只讀了一年,便了解新聞傳播並不是他要走的路、申請轉系,最後轉到銀行系。
過去他在經濟部國營會任職時,外界曾給予他「改造國營事業的傳教士」美譽,近期的他也是如此,希望能將重要的理念與觀念,如傳教士般傳達出去。
他更提到,體質調整不是一蹴可幾,這份成績單是經營團隊號召所有同仁持續不懈共同努力完成的。
呂桔誠在2016年8月底接掌臺銀,過去七年多來,他力行「5P」經營價值觀、致力凝聚經營團隊共識,共同提出臺銀企業願景,思考臺銀在未來所追求和所欲完成的目標為何;接著推出以企金、消金和政府部門「三駕馬車」資產結構平衡發展策略,維持強健資產品質。
有了目標與策略,呂桔誠進一步提出明確可行的營運目標,例如,2018年提出「四千金」、隔年追加的「二千金」等,幾乎每一年都會給予同仁明確的目標,在同仁共同努力下,臺銀的經營績效在質與量上均有卓越表現,同時也有助獲利的顯著提升;以下為呂桔誠訪談紀要。
提5P價值觀 創造最佳績效
問:臺銀近年來獲利亮眼,請問經營祕訣是什麼?
答:臺銀經營績效表現亮麗,稅前盈餘自2017年的113億元、風險加權資產報酬率(RoRWA)為0.58%,成長至2023年稅前盈餘285億元,RoRWA為1.19%;若進一步加回政策性負擔因素,稅前盈餘達384億,RoRWA升抵1.6%。
在亮眼的獲利下,臺銀仍維持極高的資產品質,逾放比僅0.086%,備抵呆帳覆蓋率1,726%,創史上最佳績效。
所謂RoRWA是指,風險加權平均後的資產報酬率,反應了銀行通過承擔風險而獲利的能力,同樣承作放款,對象是政府或一般民營企業,客戶不同,風險係數就會不同。
七年多前回任後,提出5P經營價值觀,分別是「以人為本(People centered)」、「健全資產品質(Portfolio-sound)」、「績效成果驅動(Performance-driven)」、「前瞻性服務導向(Prospection-oriented)」及「恪守金融普世價值(Principle-based)」,並提出應專注於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人才(Talent)、紀律(Discipline)以及文化(Culture)。
過去七年多來,內部均持續落實這些目標。此外,為凝聚經營團隊共識,共同提出臺銀企業願景(Corporate Vision),思考在未來所追求和所欲完成的目標為何(What we want to accomplish/pursue tomorrow)。
經過與經營團隊共同討論後,釐定未來願景為「建構領導銀行、布局全球市場(A Leading Bank with Global Presence)」。
「流行是一時,經典才是永恆」,鼓勵同仁堅守金融核心理念,朝著共同願景前進,締造經典並且將世代進行傳承,以台灣之名走向國際。
為強化資產負債表,近年來力行以企金、消金和政府部門「三駕馬車(Troika)」資產結構平衡發展策略,維持強健資產品質,致力永續金融發展、數位化布局、金融科技創新及普惠金融服務。
同時,提出明確可行的營運目標。例如,2018年提出「四千金」目標,包括房貸、美元存款、都更危老、聯貸業務各新增1,000億元的計畫,隔年再增加「築巢優利貸」、台商返台購建廠房專案貸款,各1,000億元目標;2021年則是提出吸收等值美元存款1,000億元,年度新承作房貸目標增加至2,000億元;2022年則是將永續連結貸款增加1,000億元。
以2023年11月臺銀放款營運量新台幣3.3兆、存款營運量4.8兆而言,再加上央行要求存放款升息要同步,推算央行每升息1碼,臺銀每年利息收入將減少3.75億元,因此須有效運用這1.5兆元。
在資金管理運用上,縮短交易天期降低升息風險、增加美元存款,均有助獲利的提升。
此外,從2016年至2023年,臺銀的新台幣存放比由63.8%提升到79%;活存比也由38.7%提升到44.6%,放款營運量則是自2.3兆提升到3.3兆元,資產規模擴大,資金運用效率隨之提升。
挺自住房貸 實踐普惠金融
問:如何落實「三駕馬車」策略,目前成果如何?
答:臺銀獲利提升的關鍵在於資產結構平衡發展的「三駕馬車」策略,促使資產負債結構的轉變。
在「三駕馬車」策略中,房貸業務比重提升為關鍵;臺銀的購屋貸款98%聚焦於自用住宅購置之用,透過此類房貸支持政府落實「住者有其屋」政策,實踐普惠金融。
臺銀房貸餘額自2016年6,323億,成長169%至1兆668億,逾放比僅0.085%,平均實際損失率更僅有0.0008%,資產品質佳。
房貸可創造長達20-30年固定收益,且風險分散,並有穩定家計所得支付,而首購族房貸之風險權數僅20-30%,對整體獲利結構的穩定以及資本適足率的維護明顯具有幫助。
協助首購族購屋的青年安心貸款,臺銀自開辦起至2023年底累計承作103,401筆(市占率27.91%),金額達4,260億元(市占率26.19%),累計承作筆數及金額於八家銀行中名列第一。
答:未來將持續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發揮整合性金融服務效益,第一是內部跨業務部門整合,爭取重點產業商機,並善用企業金融業務的資源,結合外匯、存款、消費金融等提供整合性金融服務;第二是國際業務跨境整合:賡續與國際標竿金融機構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供跨境整合性金融服務。
問:臺銀在數位轉型推動上有哪些成果?
答:數位轉型推動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核心理念,結合「客戶」與「行員」的體驗(user experience),驅動商業模式改造,培養跨單位數位人才,以重塑組織創新文化。為利各部門更有效溝通與協作,數位金融部於2023年11月喬遷民權大樓,資訊科技、資安及新創相關部處匯聚於此,「臺銀數位園區」正式成型。
據統計,臺銀目前網路銀行的戶數已達461萬7,494戶,數位存款戶數也有23萬4,280戶,臺銀推動數位轉型種子人員總共四期,培訓總人數達141人。
臺銀鼓勵同仁創新發想並申請專利,從2016年12月31日取得第一筆金融專利以來,截至2023年12月底,累積取得專利658件,其中發明專利占78件,成果豐碩。
問:對2024年景氣看法?
答:對於今年景氣,我認為是「穩步前行」四字,且預期今年景氣將優於去年,主要原因是,國內廠商供應鏈已歷經一波調整與去庫存化,加上通膨壓力緩和,都是景氣轉佳的機會。不只如此,台灣企業、供應鏈擁有快速調整的彈性,不論是中小企業或大型企業,經營團隊都有高度的內聚力,也因如此,台灣企業可以獲得所謂的「first-mover advantage(先行者優勢)」,得以敏捷有效的因應急遽變化的經濟情勢。
問:臺銀2024年的徵才計畫?需要哪一類的人才?
答:臺銀今年徵才計畫將延續去年的徵才重點,除進用「一般金融人員」以遞補各單位行員離退所致短缺人力外,並配合臺銀經營策略方向,以業務導向延攬專業人力,招募國際金融、數位金融、資訊資安、催收業務等多項專業職缺,今年約有350名的徵才需求。
根據八大公股行庫內部的最新統計顯示,八家行庫合計在65歲屆齡之前就申請退休的員工,在2023年就有746人,和屆齡退休786人,已可說「旗鼓相當」。
倘若時間拉長來看,2020年至2023年近四年來,八大行庫共退休5,696人,其中,在65歲之前就自請退休的行員合計2,879人,竟比屆齡退休的行員還要來得多。其中,臺銀與土銀兩家國營銀行,除了是「金飯碗」之外,還是「鐵飯碗」,但在65歲之前就自請退休的人數,也占其總退休人數超過四成以上。
大型行庫主管認為,並非單一原因使然。其中,法遵和洗錢防制的規定、現在金融法規多如牛毛讓行員疲於奔命、以及金融科技數位化令行員不適應,還有銀行員還得承擔共銷去拉信用卡、理財等業績,以及打詐和公平待客原則的執行,讓行員壓力都很大,這些都是重要的原因。
目前八大行庫裡,只有兆豐、台企銀有提供員工優退專案,其他行庫則沒有。合庫銀主管表示,合庫自從民營化之後,近年來因為考量退休總人數都在200人以上,基於人力配置與經驗傳承、業務推展等考量,因此暫無辦理優退的規畫。
台企銀則從2020年至2023年每年辦理二次優退專案,年滿60歲,未滿64歲者可申請;兆豐銀則對年滿60歲的行員申請退休者,加發七個月鼓勵金,兩大行庫提前申請退休的員工人數,都超過屆齡退休的員工人數,兆豐銀近四年來的提前退休人數共540人、屆退十人,台企銀則分別為418人和242人。
除了兆豐、台企銀,華南銀提前退休的人數也超過屆退,近四年來提前退休人數408人、屆退375人。
台灣銀行近年來在金融市場表現亮眼,特別是在換匯交易(SWAP)方面,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最新數據,八大公股銀行在SWAP交易上的合計獲利超過600億元,其中不少銀行的SWAP收益是去年同期的3倍至4倍以上。儘管美國預計將在2023年降息,但台灣銀行等公股銀行仍有望挑戰全年破450億元的SWAP收益紀錄。 兆豐銀行在SWAP交易上的表現尤其出色,其收益高達150億元,遠超過其他銀行。第一銀行的SWAP收益則在120億至130億元之間,華南銀行、合庫銀行、彰化銀行則在88億至100億元之間。臺灣企銀的SWAP收益約為63億元,而臺灣銀行和土地銀行的收益也創下了單年新高。 對於今年的SWAP收益,公股銀行主管表示,主要還是取決於聯邦儲備銀行(Fed)降息的時間點。雖然降息會導致SWAP收益下降,但其他收益將會補充這部分下滑的部分。由於台灣央行可能維持現有利率水準,形成了「台美利差縮減」的狀況,公股銀行將動態調整固收部位,並在適當時機增持長天期部位,以鎖定較高的台美利差,提升資金運用效益。 主管們強調,今年SWAP收益較去年打7折至8折是正常水準。當美國釋出降息訊號時,公股銀行積極搶進SWAP,希望鎖定收益。銀行將密切關注Fed的利率看法及金融市場反應,並在美國升息後,經濟放緩程度有限但通膨逐漸走緩的情況下,預期Fed將啟動降息,對SWAP的後續操作更加謹慎。 華銀主管分析,上半年台美利差仍處於高點,預計降息將在下半年發生,因此SWAP仍有機會。只要在合理成本下增加存款,適量增加SWAP部位,預期今年SWAP收益有機會比去年「稍微增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