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 近來,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矚目,據經濟部資料顯示,新設中小企業家數已連續六年穩定在約10萬家,2023年前10月更是比去年同期成長了8%。在這波創業熱潮中,銀行業者也積極應對,推出各種數位金融服務,為創業民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援。 行政院為了鼓勵青年創業,特別規劃了600億元的青年創業貸款方案,對象主要是20歲至45歲的國民,貸款金額最高可達1,200萬元。這項貸款方案由臺銀、土銀、合庫銀等多達20家銀行共同受理,其中就包括了臺灣銀行。 創業不易,資金和金流周轉是創業者在起跑線上的一大挑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永豐銀行推出了「DA BOSS」數位金融服務平台,專為中小企業主及創業者量身打造。從企業籌備處開始,DA BOSS提供一系列創業金融服務,包括線上預約開戶、節省流程及時間,還有各行各業的實務分享講座,降低創業者的進入門檻。 此外,DA BOSS還設有線上轉開公司戶、企業或企業主融資、員工薪轉等一站式金融服務,讓創業者能夠更加專注於自己的業務發展。這樣的服務不僅幫助創業者解決金流問題,也為他們的夢想插上翅膀。 總結來說,隨著創業熱潮的興起,銀行業者也展開了各種創新服務,以滿足創業者的多元需求。而臺灣銀行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正以專業的金融服務,助力台灣創業環境的發展。
2023年SWAP表現最好的是外匯部位最大的兆豐銀行,約有150億元 ,第一銀行約120億元∼130億元,華南銀行、合庫銀行、彰化銀行約 88億至100億元間,臺灣企銀約63億元,臺灣銀行、土地銀行收益亦 都創單年新高。
對今年SWAP收益,公股銀主管強調,最主要因素還是取決聯準會( Fed)降息的時間點,降息雖會讓SWAP收益下降,但會以其他收益來 補足SWAP下滑部分。
美國將啟動降息、台灣央行可能維持現有利率水準,即「台美利差 縮減」,公股銀表示,上半年視資金狀況與隱含利率曲線變化,動態 調整固收部位,擇機增持長天期部位以鎖定較高的台美利差,希望有 效提升資金運用效益,鄰近降息時會更靈活操作。
公股銀主管指出,今年SWAP收益較去年打7折、8折是正常水準,美 國釋出降息訊號時,公股銀也積極搶進SWAP,希望鎖定收益。將密切 關注Fed的利率看法及金融市場反應,在鷹式升息後,美國經濟放緩 程度有限,但通膨數字已逐漸走緩,預期Fed將啟動降息,各銀行對 SWAP的後續操作更加戒慎恐懼。
華銀主管分析,上半年台美利差還是在高點,降息可能在下半年, 所以SWAP還是很有機會,接下來只要在合理成本下,多一些存款,仍 會適量增加SWAP部位,預期今年SWAP收益有機會比去年「稍微增加一 些」。
據經濟部統計,2022年中小企業的雇主年齡未滿45歲者,約占全體 中小企業雇主的28.15%,年輕族群占比近3成,目前行政院也制定規 模達600億元的青年創業貸款方案,輔助對象主要為20歲∼45歲的國 民,貸款金額最高可到1,200萬元,受理青年創業貸款的銀行共20家 ,包括臺銀、土銀、合庫銀、第一銀、華南銀、彰銀、上海商銀、兆 豐銀、全農金、永豐銀、玉山銀、日盛銀、嘉義三信合作社、花蓮二 信合作社、金門信用合作社、瑞興商銀、高雄銀、聯邦銀等20家。
銀行業者表示,創業是許多人的夢想,據經濟部統計,2022年新設 未滿一年的中小企業有10萬9,837家,以服務業為主,比重約82.57% ,整體中小企業家數中,以經營批發及零售業居多數,約45.9%,其 次為住宿及餐飲業占比11.53%,皆為相對入門門檻較低的產業別, 顯見創業資金及創業後的金流周轉,正是創業者相對艱辛的難題。
對此,永豐銀行推出「DA BOSS」數位金融服務平台,專為中小企 業主及創業者提供數位金融服務,自企業成立籌備處起,DA BOSS針 對設立公司所需的各項流程,提供創業金融服務及一站式金融等整合 式解決方案,協助國內中、小或新創企業邁向數位轉型、響應政府政 策。
永豐銀行指出,創業數位金融服務平台在線上、線下階段性協助中 小企業主成就創業夢想,協助籌備處線上預約開戶、節省流程及時間 ,同時透過各行各業的實務分享講座,降低創業者的進入門檻,及一 站式金融專區提供線上轉開公司戶、企業或企業主融資、員工薪轉等 服務,幫助創業者圓夢。
最受大眾喜愛的央行生肖套幣系列又來了!昨日,央行發行局局長鄧延達宣布,將與台灣銀行合作,推出第三輪生肖紀念套幣系列中的第八套——龍年生肖套幣。這套套幣售價為1,900元,比去年的兔年生肖套幣高出100元,結束了連續八年來的價格不變紀錄。鄧延達表示,這次價格調漲主要是因為銀價上漲以及包材等成本增加,但調漲幅度仍相當小,仍保持「佛心價」的定位。龍年生肖套幣限量9萬套,網路預購和臨櫃銷售各占4.5萬套,網路預購每人最多可購買十套,臨櫃購買者每人每次限購二套。從1月8日上午10時開始,民眾可以上網預購,若配額售罄則提前結束。從1月22日起,台銀各分行將開放臨櫃購買。這套幣由銀幣和銅合金幣組成,銀幣含銀1英兩,正面是局部鍍金的龍圖樣,背面則是高雄內門宋江陣;銅合金幣正面是祥龍戲珠,背面則是上彩的玫瑰花。
龍年即將到來,中央銀行宣佈將發行限量版的「甲辰龍年生肖紀念套幣」,維持9萬套的發行量,但由於銀價上漲,每套的定價也調整為1,900元。這個套幣將於1月22日在台灣銀行各分行(不含简易型分行)進行臨櫃發售,並同時開放網路預購,預購時間從1月8日上午10時開始至1月13日止。
央行發行局局長鄧延達解釋,這套紀念幣包含一枚銀幣和一枚銅合金幣,銀幣含銀1英兩,正面以局部鍍金的「龍」為主題,背面則是台灣重要的藝術陣文化觀光活動「高雄內門宋江陣」。銅合金幣則以「祥龍戲珠」為主構圖,背面則展示上彩的「玫瑰花」。
預購的申購人數限制為每人一次,最多可購買10套。而臨櫃發售時,每人每次限購2套,不設購買次數上限。網路預購的數量若達到配額的4.5萬套,將提前結束預購。成功預購並在15日前完成繳款的民眾,將可在1月22日至2月29日間,至選定的台灣銀行分行領取套幣。
自2017年起,央行每年農曆春節前都會發行生肖紀念套幣,今年是第三輪的第八套龍年套幣。鄧延達指出,前三輪的生肖套幣銷售率都超過9成,尤其是龍年套幣,銷量特別好,前兩輪都已經銷售一空,顯見民眾對龍的喜愛。
由於近年貴金屬價格上漲,銀價也處於相對高點,去年年均價漲至每英兩新台幣729元,年漲幅超過12%。因此,央行將今年售價由1,800元提升至1,900元,這是第三輪套幣首次調整售價。鄧延達提到,2011年銀價曾經上漲至每英兩新台幣1,040元,當時的龍年套幣售價也調整至2,000元,創下央行發行生肖套幣以來的最高價。
關於是否會繼續發行第四輪生肖套幣,鄧延達表示,考慮到已經發行了三輪,民眾可能會有點疲乏,未來是否延續生肖套幣或是推出其他套幣樣式,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鄧延達表示,過去八年銀價上漲,去年銀價每英兩均價高達新台幣729元,年漲幅12.32%,加上包材等成本也跟著漲,央行今年反映成本,龍年生肖套幣僅小幅調漲100元,還是「佛心價」。
鄧延達指出,今年龍年生肖套幣限量9萬套,「網路預購」及「臨櫃銷售」各配售4.5萬套,網路預購每人最多可申購十套,臨櫃購買者每人每次限購二套。
央行昨天宣布,將委請台灣銀行公開發售第三輪生肖紀念套幣第八套「甲辰龍年生肖紀念套幣」今年同樣採取「網路預購」及「臨櫃銷售」兩種方式,民眾自今年1月8日上午10時起,至今年1月13日止可上網預購,如配額售罄將提前終止;今年1月22日起台銀各分行開放臨櫃購買。
央行說明,本套幣採銀幣(面額新台幣100元)及銅合金幣(面額新台幣10元)各一枚組合成套,以先進技術展現多元鑄製工藝之美。銀幣含銀1英兩,正面以局部鍍金的「龍」圖樣為主題,背面是代表藝陣文化觀光重要活動之一的「高雄內門宋江陣」;銅合金幣正面以「祥龍戲珠」為主構圖,背面為部分上彩的「玫瑰花」。
央行發行局局長鄧延達表示,龍年套幣是銀幣(面額新台幣100元 )及銅合金幣(面額新台幣10元)各一枚組合成套,銀幣含銀1英兩 ,正面以局部鍍金的「龍」為主題,背面是代表台灣藝陣文化觀光重 要活動之一的「高雄內門宋江陣」;銅合金幣正面以「祥龍戲珠」為 主構圖,背面則為部分上彩的「玫瑰花」。
鄧延達說明,台灣銀行網站設置甲辰龍年生肖紀念套幣網路申購系 統,預購期間自1月8日上午10時至1月13日止。預購數量如達配額4. 5萬套將提前終止,15日前完成繳款者,即可在1月22日至2月29日至 選定的台銀分行領取。
央行自2017年起,每年農曆春節前發售的生肖紀念套幣系列,今年 為第三輪第八套的龍年套幣。鄧延達指出,第三輪生肖套幣銷售率都 在9成以上,依往年經驗,龍年套幣銷量特別好,前兩輪都是銷售一 空,且有民眾提前洽詢,顯見龍年買氣旺,也反映國人對龍最情有獨 鍾。
近年貴金屬價格上漲,銀價處於相對高點,去年的年均價漲至每英 兩新台幣729元,年漲幅逾12%,央行適度反映成本上漲,將今年售 價由1,800元提升至1,900元,為第三輪套幣首度漲價。鄧延達說,銀 價在2011年曾漲至每英兩1,040元,隔年龍年套幣也反映成本,當時 每套售價2,000元,為央行發行生肖套幣以來最高價。
第三輪生肖套幣僅剩四個生肖,是否繼續發行第四輪?鄧延達透露 ,考量已發行三輪,民眾多少會有疲乏,未來是否延續生肖套幣,或 有其他套幣樣式,尚待討論。
【台灣金融新聞】
隨著2024年的到來,全球經濟情勢越發複雜,地緣政治風險與多國總統大選讓市場波動不斷。在這樣的背景下,臺灣銀行對黃金市場的未來走向做出分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視野。
臺銀指出,2024年黃金市場將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首先,由於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高,避險資金將更加青睞黃金。這意味著黃金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漲。然而,美國聯準會的降息動向仍然不明朗,這也成為影響黃金價格的重要因素。
回顧2023年,黃金價格在年初因為市場預期通膨降溫而一度上漲,但隨著聯準會官員發表鷹派談話,黃金價格又回到了每盎司1,800美元左右。到了年中,因為矽谷銀行與瑞士信貸危機,黃金價格一度突破2,000美元,但隨後又因為避險資金減少而回落。
到了下半年,金價的震盪主要受聯準會是否持續升息的預期影響。而哈衝突的發生,讓黃金價格再度攀升至2,000美元以上。到了年底,雖然避險買盤減少,但市場開始樂觀預期升息週期已結束,並將啟動降息,金價也隨之上漲。
展望2024年,臺銀認為,市場對聯準會可能提前於3月降息的預測,將帶動美元和美債殖利率走低,對黃金價格有所幫助。但同時,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等地域政治風險仍然存在,加上台灣、美國、俄羅斯等地的總統大選,將對全球情勢產生重要影響。
臺銀預測,黃金價格在2024年將會是一個動盪的一年,但由於避險資金的青睞,黃金價格有望繼續表現。雖然美國通膨仍然具有高度黏著性,可能導致聯準會延後降息時間,但其他正面因素,如新興國家為脫鉤美元,將持續購買黃金,對黃金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國際黃金市場主要機構和銀行預測,黃金價格有機會攀升至2,150美元,甚至創下新高,但也可能回落至1,825美元。臺銀提醒投資者,在這樣的不確定性環境下,應該謹慎投資,並做好風險管理。
會何時降息未定,都帶來變因。臺銀認為,黃金2024年 將獲避險資金青睞,但聯
準會動向不確定因素,金價可能承壓且缺乏 上行動能。
臺銀分析報告指出,2023年初因市場預期通膨降溫,減緩聯準會升 息步伐,
一度激勵金價上漲,但在聯準會官員陸續發表鷹派談話後, 下探至每盎司1,800美
元左右。3月矽谷銀行與瑞士信貸接連引爆銀行 業危機,避險資金湧入,金價漲
破2,000美元,卻又隨著擔憂消退而 回落。
2023年第二季及第三季金價如同第一季般震盪,主要受聯準會是否 持續升息
的預期影響,一直到10月以哈衝突爆發,中東地緣政治風險 急遽升高,吸引避險
資金大量湧入金市,加上聯準會官員出現鴿派談 話,金價再度衝破2,000美元;11
月避險買盤雖然消退,但市場開始 樂觀預期升息週期已結束,並將啟動降息,帶
動金價上漲至2,035美 元;12月以哈衝突升溫,金價一度漲至2,135.4美元、創歷史
新高。
展望2024年,臺銀強調,市場對聯準會可能提前於2024年3月降息 的推測,
美元和美債殖利率走低,金價也相對受益,但預計將是較為 動盪的一年,畢竟俄
烏戰爭及以哈衝突等地域政治風險仍持續中,且 台灣、美國、俄羅斯等先後進行
總統大選,結果將牽動全球情勢,市 場紛紛將目光投注於此,面對經濟與地緣政
治風險的高度不確定,黃 金將獲避險資金青睞,可望續有表現空間,未來一年偏
向樂觀。
但美國通膨仍具高度黏著性,經濟表現較大部分國家強韌,導致聯 準會可能
延後降息時間,使美元及美債殖利率轉強,金價可能因此承 壓而缺乏上行動能。
臺銀表示,其他正面因素如新興國家為脫鉤美元,2024年將持續購 金,金價
帶來一定支撐,國際黃金市場主要機構和銀行預測,有機會 攀高至2,150美元、再
創新高,也可能回落低至1,825美元。
在數位金融的浪潮中,台灣的公股銀行不僅沒有放棄,反而加強了自身的數位帳戶推廣,希望借此抓住年輕市場的機遇。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八大公股銀行的數位帳戶成長動能顯著,其中臺灣銀行的成長幅度更是高達74.98%,顯示其在數位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
從去年底的336萬戶,到今年9月底的460萬戶,臺灣銀行的數位帳戶數量顯著增加,這一成長主要來自於方便使用和吸引人的優惠政策。而華南銀行、臺灣企銀、土地銀行、兆豐銀行等公股銀行也都有著不錯的成長,其中臺灣企銀的數位帳戶數量已經突破12萬戶,40歲以下的客戶佔比達到全行客戶的29%。
臺企銀主管表示,為了吸引年輕客戶,他們不僅推廣數位帳戶,還通過產學合作、校園金融科技創意挑戰賽等方式來與年輕人互動。如今,他們的數位帳戶客戶主要集中於20至40歲之間,這一年齡層的客戶佔整體數位帳戶數量的超過6成。
其他公股銀行如華銀、彰銀、合庫等,其數位帳戶的客戶群也主要以20至45歲為主,佔比超過6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民法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這也讓銀行有了更多機會吸引18歲至25歲的年輕族群。
公股銀行主管強調,數位帳戶之所以能夠吸引年輕族群,除了優惠之外,使用便捷性、界面美觀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這股數位帳戶的熱潮中,臺灣銀行以其出色的表現,再次證明了自己在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
其中,臺灣銀行成長74.98%幅度最大,華南銀行亦成長49.47%, 臺灣企銀、土地銀行、兆豐銀行都成長4成以上,即使是公股銀數位 龍頭第一銀行也從115萬戶成長至148萬戶,幅度達28.73%。
方便使用及優惠是數位帳戶吸引新客戶最直接因素,公股銀也在等 待其他銀行2024年數位帳戶的新方案公布,預計最新優惠將在本周陸 續公告。
以公股銀數位帳戶來看,一銀達148萬戶、華銀82萬戶、彰銀72萬 戶、合庫63萬戶,都讓公股銀有新管道打入新族群,其中又以40歲以 下族群最為青睞數位帳戶。
臺企銀主管說,因為屬中小企業專業銀行,客戶年齡層偏高,40歲 以下的客戶較少進入臺企銀,因此藉由數位帳戶、產學合作、校園金 融科技創意挑戰賽等多管齊下,希望找到年輕族群。
經幾年努力,臺企銀40歲以下客戶,已達全行客戶的29%,數位帳 戶最新數字亦已突破12萬戶,主要年齡層集中在20∼40歲,約占整體 數位帳戶數逾6成。在社群經營上,人數已有近300萬人。
其他公股銀上,40歲以下客戶也因數位帳戶吸引年輕族群而逐步拉 高比重。其中華銀的數位帳戶統計,主要客群為20歲∼45歲,占整體 近8成。
其他公股銀的數位帳戶的客群也多以20歲∼45歲為主,占比都在6 成以上。另外,由於今年起民法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18歲民眾也可 以開銀行帳戶及數位帳戶,銀行因此更積極鎖定相關族群。
公股銀主管則強調,數位帳戶多是年輕族群,除了優惠之外,整體 的使用流暢度、美觀等等都是吸引年輕族群的關鍵所在。
呂桔誠致詞引用聖經的話:「起初微小,終久必甚發達」。臺灣銀 行自2017年將企業社會責任參與提升至文化藝術層面,從起初制定比 賽辦法、邀請評審老師開始舉辦繪畫、攝影、音樂及書法等藝術祭系 列活動,逐步提升銀行同仁的人文氣息,也為社會注入一股溫暖的力 量。
今年臺銀藝術祭系列活動,歷經多回合嚴謹的評審程序,分別評選 出繪畫季22位、攝影季26位及書法季13位得獎者。榮獲繪畫季第一名 台銀獎得主陳光融,已是連續第二年拔得頭籌,去年以景物畫作獲得 首獎,今年再以人體畫獲評審委員青睞,顯見其優異的創作能量。
今年攝影季投稿件數突破歷年收件紀錄,臺銀金獎得主顏俊良以《 美哉保安宮》系列照片獲評審委員青睞,自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書法季第一名臺銀鑽石獎得主蘇梓靖為工程師,以黃山谷的字體出奇 致勝得到評審的青睞肯定。
為持續鼓勵台灣藝術創作新秀,分享美好藝術作品,此屆臺灣銀行 藝術祭總計65件得獎作品,將陸續展開全台巡迴展出,繪畫季得獎作 品將於113年1月17日在台中市政府藝術廊道開展起跑;攝影季得獎作 品於1月18日起自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展出;書法季得獎作品自2月1 日起於新竹稅務局藝文走廊開展。
該行誠摯邀請愛好藝術的民眾就近前往賞析,用行動支持在地藝術 家,見證台灣豐沛的藝術創作能量。
央行最新公布的第三季銀行營運報告顯示,台灣39家銀行在這個季度的税前盈餘合計達到了3,820.9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4%。這個數字創下了史上第三高的紀錄,平均每個員工貢獻度也高達255.49萬元,年增長率為27.3%。這一連串亮眼的數字,反映了升息以及上半年資本利得和股利的積極影響,讓銀行今年獲利大幅提升。
具體來看,27家銀行的每名員工獲利超過200萬元,其中上海商銀以每員工獲利742.52萬元蟬聯第一,京城銀行則以718.03萬元重回第二,兆豐銀行則以581.73萬元位居第三。其他如富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台灣銀行等,也分別在排名中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年來銀行組織結構有所調整,但像王道銀行這樣過去常見於前十大名次的銀行,如今已連續三季未能入圍,但仍然保持了298.71萬元的高水平表現。
在這份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公股銀行如兆豐銀行、台灣銀行、第一銀行等,與民營銀行和外商銀行共同構成了銀行業的生態系統。其中,京城銀行、富邦銀行、兆豐銀行等銀行的年增長率十分驚人,京城銀行甚至以275.07%的年增長率傲視群倫。
不過,也有7家銀行在這個季度呈現了年衰退的狀況。至于純網銀將來、LINE Bank及樂天銀,雖然積極擴大投資,但目前獲利尚未轉正。
銀行主管們普遍認為,央行去年起實施的升息政策,以及今年的換匯(SWAP)收益,對於銀行獲利的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預計第四季銀行員工的貢獻度仍將維持在相當高的水平。
臺灣銀行近期搶眼推出新版行動銀行APP「臺銀行動+」,這款新APP以「3S」原則——簡單、快速、安全——為設計靈魂,對使用者介面(UI)和用戶體驗(UX)進行了全面優化。透過簡潔明快的操作介面,用戶可以輕鬆查看個人資產總覽,進行收支管理及理財計劃。更值得一提的是,臺銀還導入了國際FIDO聯盟的「FIDO 2」技術標準,推出「行動FIDO安控」服務,讓用戶在轉帳、繳費等操作時,能夠透過手機的生物辨識功能,快速完成身分驗證,確保交易安全。 這款新APP的評價相當亮眼,在App store和Play商店的評論區,不斷有顧客留下滿意的評論,給予了近5顆星的高評價。這也反映了臺銀對於數位體驗的不斷追求和對客戶需求的關注。 除了功能上的升級,臺銀還將全體同仁票選出的吉祥物「鯨魚BUBI」融入APP設計中,並將臺銀LOGO布幣的「圓融及包容」精神進行創新,展現了品牌設計的創意和美感。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強調,轉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臺銀不僅重視金融人才的培育和同仁的體驗回饋,還通過創新設計和視覺識別,加強品牌認同感和數位影響力。近年來,臺銀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並於11月14日在民權大樓舉辦數位金融部喬遷典禮,正式啟用「臺銀數位園區」,將科技和新創相關部門匯聚一堂,加強部門間的溝通與協作。 未來,臺銀將持續傾聽客戶的聲音,打造更加貼近用戶需求與情境的數位服務,讓「臺銀行動+」APP成為用戶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央行統計,第三季國銀每一行員獲利貢獻,有27家逾200萬元,若 排除輸出入銀行的548.6萬元及全國農業金庫的248.19萬元,其餘商 銀本季排名再洗排,第一名仍由上海商銀的742.52萬元拿下,京城銀 行以718.03萬元重回第二名,兆豐銀行581.73萬元被擠到第三名。
第四名為近期表現頗佳的滙豐銀行536.28萬元;國泰世 華銀行381.12萬元拿下第五名。其他第六至十名依序為中國信託銀行 的378.35萬元、臺灣銀行360.66萬元、台北富邦銀行359.26萬元、第 一銀行341.54萬元、永豐銀行315.02萬元衝上第十名。
銀行主管分析,上海銀、京城銀等中小型銀行,長年員工獲利貢獻 更高,主要是員工人數較少。另外,近年隨銀行組織結構調整,過去 長期名列前茅的王道銀行,連三季在前十大以外,但仍有298.71萬元 的高水準表現。
觀察前十強中,公股銀行包括兆豐、台銀、一銀等三家,本國民營 銀行有六家,外商銀行1家;前十強中有九家為年成長,尤其京城銀 年增275.07%最強、其次為滙豐銀119.27%、兆豐銀58. 82%。
另全體銀行中,僅七家呈現年衰退。至於三家純網銀將來、LINEB ank及樂天銀獲利仍未轉正,目前持續擴大投資尚未創造獲利貢獻度 。
銀行主管分析,央行去年起升息3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有助 提高銀行利差收益,加上今年換匯(SWAP)收益挹注今年銀行獲利, 連帶每一銀行員平均貢獻度也持續上升,第四季行員貢獻度應可維持 表現。
臺灣銀行自民國91年即開辦公益信託,範圍涵蓋社會福利、教育、 內政及法務等領域,協助許多社會企業及個人成立公益信託,不僅對 弱勢族群提供物質援助,於疫情期間捐贈負壓隔離艙,結合民間團體 協助政府防疫,保障國人生命安全,更打破傳統藩籬,以公益信託弘 揚中華文化,並擴大照顧層面,滿足弱勢族群基本生活需求,更提供 其心靈上的關懷,臺灣銀行期以信託機制落實弱勢照護,照亮社會每 一個角落。
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臺灣銀行推動安養信託不遺餘力,推出多項 優化安養信託商品,走入全台各地舉辦逾百場信託宣導會,運用新興 媒體推出《臺銀問講,你問我講》Podcast信託系列節目,將信託的 好傳遞給各個族群。
為滿足客戶多元需求,整合內部資源建置臺銀「樂齡服務網」,亦 積極開拓異業結盟契機,建構多元化的高齡服務生態圈,並推出安養 信託結合「捐發票做公益」活動,以捐發票享免收簽約費之優惠,鼓 勵大眾在辦理安養信託的同時,亦能發揮愛心幫助社福團體。
另外,為完善照顧無子女及子女不在身邊的高齡者,攜手無子西瓜 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動「無子西瓜信託專案」。
臺灣銀行為提昇信託服務的廣度及深度,針對高齡者推出簡化說明 、放大字體的「易讀版」安養信託DM,使其更容易理解安養信託內容 ,並導入「智能客服」系統,讓民眾無須出門在家即可透過線上詢問 ,獲得即時信託資訊;此外,為使民眾可隨時掌握信託財產狀況,將 於12月底推出網路銀行查詢安養信託資產功能。另針對身心障礙者於 分行設置「無障礙服務鈴及服務台」,並與手語翻譯服務業者合作, 提供聽障者翻譯服務,提供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更友善的金融服務與 環境。
臺灣銀行期許自己不單只是銀行業者,亦是社會公益的參與者,更 是金融友善服務的實踐者,以建立更優質、普及、全面的信託服務為 目標,落實友善金融願景,實踐普惠金融承諾。
除此之外,「臺銀行動+」APP結合全體同仁票選之吉祥物「鯨魚B UBI」,將臺銀LOGO布幣之「圓融及包容」賦予以創新功能及品牌設 計美感的新意涵。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表示,「轉型」是持續性的過程,除落實金 融人才培育,增進同仁體驗與回饋,也以創新設計的視覺識別與使用 者溝通,強化品牌認同感及數位影響力,皆是落實「以使用者為中心 」的理念。
臺灣銀行近年推動數位轉型,並於11月14日假民權大樓舉辦數位金 融部喬遷典禮,宣告「臺銀數位園區」正式成型,將匯聚科技及新創 相關部門,更有利於各部門溝通與協作,這次新版APP有感升級也象 徵轉型成效,未來將持續傾聽客戶心聲,打造貼近使用情境的數位服 務。
台灣銀行與富蘭克林投顧攜手,再次舉辦「愛的樂章.永續珍藏」公益音樂會,讓臺銀的客戶在享受蝦米視障人聲樂團的阿卡貝拉樂聲時,也能感受到公益的溫暖。這場音樂會不僅是音樂的盛宴,更是臺銀對客戶長期支持的感謝,同時也鼓勵大家參與公益,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臺銀強調「永續」是其經營的核心價值,並以此理念幫助客戶規劃長期財富管理計劃。富蘭克林投顧也與臺銀站在一起,支持永續發展的全球趨勢,透過專注於永續投資的基金,如「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氣候變遷基金」,來鼓勵客戶在投資時也能關心地球。 富蘭克林投顧對於年底至明年第一季的投資建議,建議客戶將「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作為聚富組合的核心資產,並積極布局「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和「全球氣候變遷基金」,以把握數位主流題材和氣候變遷帶來的投資機會。
臺灣銀行表示,「永續」是近年來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臺銀亦始終秉持如此的經營哲學與服務宗旨,協助客戶擘畫能傳承永續財富的理財大計,透過此次的音樂會感謝客戶的認同與支持,同時也邀請客戶一起感受參與公益活動的暖度與喜悅。
富蘭克林投顧指出,永續發展是當前全球一致關心的課題,特別是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可以看到各國政府機關制定相關可依循的政策法令、跨領域企業串聯,並導入最新技術,以達標淨零排放,作為臺銀最堅實的夥伴,富蘭克林投顧期望藉由具備永續價值的基金理財,鼓勵客戶投資兼顧愛地球,例如「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氣候變遷基金」就是屬於最高檢視標準的歐盟SFDR規範第九條(Article 9),具備永續投資目標的產品的深綠基金,其布局標的囊括各領域中致力實踐永續的指標龍頭企業,既掌握主流趨勢題材,也不錯過壯大財富版圖的機會。
針對年底乃至明年第一季的投資建議,富蘭克林投顧建議優先以美國股債平衡型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廣納多元收益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一併納入聚富組合的核心資產;衛星部位便能積極布局掌握數位主流題材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全球氣候變遷基金,掌握驅動黃金10年的雙引擎契機。
八大公股銀行即將展開明年徵才大舉,預計開出近5,000個名額,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啊!你知道嗎?這是因為戰後嬰兒潮陸續步入退休年齡,未來每年公股銀合計都有超過千人退休,再加上公股銀行積極轉型,所以這幾年可說是「求才若渴」啊!雖然這樣,但因為許多人想搶「金飯碗」,所以各公股銀的錄取率大多是個位數,這也讓競爭相當激烈呢! 你記得1963年那一年嗎?那一年出生的嬰兒數量達到42.7萬人,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啊!以65歲的退休年齡來看,這個高峰就會落在2028年,也就是未來五年,退休人數將不斷攀升。許多銀行的退休潮集中在1月和7月,所以近期各公股銀已經開始規劃明年的徵才人數。 公股銀主管表示,過去一年多是一到兩次徵才,現在因應人員流動和各式人才需求,每年的大型徵才已經增加到二到三次,並採取動態調整。若有個別職缺,也會隨時徵才。對於公股銀來說,理財人員是最重要的,所以對有經驗的人員開大門迎接,不論是徵才時間還是名額都沒有限制。 彰化銀行今年下半年已經招募了約200名經驗行員和其他專業人員,2024年預計招募一般行員、儲備核心業務辦事員、資訊人員、法務人員等約350名以上。華南銀行今年招募了約700位新進人員,2024年預計徵才人數將上看800位,這是因為他們要加速推動數位轉型落地,承辦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並延攬儲備幹部。 第一銀行今年對外開立了超過950個職缺,2024年預計招募約500個職缺,並在3到5月間辦理新進人員及儲備核心人才(MA)招募,約250個職缺;另外還將不定期招募數位金融及資訊等專業人員。合庫銀行今年已經進行了兩梯次徵才,招募了422人,近期還攜手合庫資產管理公司(AMC)招募了108名金融專業人才。明年將視業務需要及人員離退情形徵才,目前仍在評估中。 臺灣銀行下半年徵才徵求182名人才,特別徵求經濟研究分析人員;土地銀行下半年釋出300名以上職缺,包括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員等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