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呂桔誠指出,不論是投資或授信案,對博奕產業台銀未來均不會放 行,尤其是海外分行及OBU也一併照辦。據了解,包括香港、新加坡 、美國等不少國銀的海外分行,博奕產業供應的放款商機相當可觀, 利率也很高,但未來這些都將與台銀「絕緣」。
雖然少了博奕產業的授信業務,但卻有另一個新興的健康醫療領域 。呂桔誠出示台銀的最新統計指出,目前台銀對醫院機構的融資,已 訂約100件、金額約30億元,另外,在醫療設備及醫材上,則有600件 、金額約50億元,合計已簽約700件授信案,金額約達80億元。
呂桔誠進一步指出,台銀已著手研議設置投資及放款訂價上的ESG 連結制度,以放款為例,若符合ESG設定標的,包括ESG評等達一定等 級者,台銀將給予利率減碼,2021年下半年會有大型指標案件出爐。
台銀已蟬聯多年的全體國銀聯貸統計排名冠軍,在國際聯貸市場上 ,台銀未來也將在選案上更扮演主動積極的領頭羊角色來籌組國際聯 貸案,而非只是參貸。
2020年國際聯貸市場雷聲不斷,但台銀受損較其他銀行相對輕微很 多,呂桔誠表示,他發現多年來,台資銀行在參與國際聯貸時經常「 為別人抬轎」,未來台銀會更主動出擊開發籌組國際聯貸的機會,包 括先前台銀在與策略聯盟夥伴日本三井住友的合作下,台銀已主辦了 五起國際聯貸案。
台銀預計2月3日開放新鈔提領,為應對農曆年前大量換鈔需求,將對旗下164家分行率先實施「實聯制」。這項措施要求帶著舊鈔上門換新鈔的客戶,無論是台銀的舊客戶還是路過的散客,都要提供姓名和聯絡電話,以利主管機關衛福部進行防疫追蹤,避免成為防疫破口。台銀高層強調,往年換鈔未強制要求填寫姓名和電話,但今年將嚴格執行。此外,台銀也將透過配發新鈔給其他銀行,以分散人潮,降低染疫風險,並在桃園地區分行採取更嚴謹的防疫措施。台銀董事長呂桔誠在一周前已召開防疫專案會議,決定對新鈔換發實施「實聯制」,以應對疫情擴散。
「實聯制」指要求帶舊鈔上門換新鈔的客戶,不論是台銀的舊客戶或是路過的散客,全部都要填寫姓名、聯絡電話,以讓主管機關衛福部在必要時能作防疫追蹤,亦避免倘若不提前執行「實聯制」,換鈔的民眾在姓名、電話都付之闕如之下,會讓換鈔最大集散銀行的台銀成為「防疫破口」。
台銀高層指出,往年換鈔時並未要求客戶一定要填寫姓名或聯絡電話,但這次執行「實聯制」,將從嚴要求客戶填寫,否則不能換鈔。
此外,台銀也將以更強的力道採取對其他國銀的「分流」,亦即透過配發給其他銀行更多的新鈔鈔券,讓提鈔民眾不要全部都擠到台銀的分行、升高染疫風險,特別是對於在桃園地區的分行,台銀在現鈔提領上,將採取更嚴謹的防疫措施。
據了解,一周前在部桃危機發生初始,台銀董事長呂桔誠即在內部召開防疫專案會議,由於目前時值農曆春節前即將換發新鈔,因此當時台銀內部就一直在觀望疫情動向,決定是否在今年新鈔換發時採取「實聯制」,由於部桃事件造成的疫情擴散速度已超乎預期,因此台銀決定「超前部署」,對今年的新鈔換發強力執行「實聯制」。
台塑集團旗下越南河靜鋼廠的超大型美元聯貸案即將於27日簽約,原本預計的20億美元借貸金額,因為銀行超額認購,最終增加至25億美元,這一結果也顯示了市場對台塑集團的強烈信心。這次聯貸案吸引了幾乎所有國銀參與,成為今年首季規模最大的美元聯貸案。
去年11月,台塑集團就開始籌備這筆聯貸,目的是為越南河靜鋼廠借新還舊以及增加周轉金。不到兩個月,參與的銀行和認貸金額就達到了40億美元,創下了近年來超額認購金額的新高。為了滿足銀行的需求,台塑集團同意將聯貸案上限提高25%,這一決定也反映了國銀對台塑集團的信任以及爭取美元資金去化的強烈意愿。
近期來,新台幣匯率急升,央行對國銀美元放款高度關注。但這次聯貸案大部分用於借新還舊,並由國銀直接借出美元,不會影響匯率。27日,這筆聯貸案將分三路簽約,借款人包括台塑河靜(開曼)和台塑河靜鋼廠,聯貸案期限包括5年期和3年期,並可延長至7年。聯貸案由六家銀行擔任管理銀行,其中台銀和兆豐銀將共組7.5億美元聯貸案,華銀、星展、一銀和台新則分別負責其他兩組聯貸案。
這三筆聯貸案均以LIBOR+80點計息,目前總利率水準僅1%左右,相比兩年前台塑河靜鋼廠聯貸案的LIBOR+115~120點計息,總利率約3.75~3.8%,這次聯貸案的利率水平相差至少2.7個百分點,為河靜鋼廠帶來顯著的省息效益。
台塑集團旗下越南河靜鋼廠的超大型美元聯貸案將在27日簽約,由於超額認購太踴躍,因此原本20億美元的案子最後以25億美元結案,借貸金額增加25%。金融圈人士指出,這筆超大型美元聯貸案,幾乎全體國銀都進場參貸,應為今年首季規模最大的美元聯貸案。
台塑集團去年11月出手,提前為越南河靜鋼廠進行聯貸來借新還舊、新增周轉金,不到兩個月,希望參貸的銀行及認貸金額就創下「雙倍」超額認購潮,參貸額度合計爆到40億美元,可說是近幾年超額認購金額最大的聯貸案。
為充分滿足銀行的認貸需求,在台塑集團同意下,該聯貸案往上調整25%為上限,高出一般以兩成為上限的水平,除顯示國銀對台塑集團的信賴,也可看出國銀極力爭取美元資金的去化管道。
最近一個月央銀為了新台幣匯率急升問題,對國銀美元放款高度關注,但對台塑集團這筆25億美元大案,金融圈人士指出,該聯貸案絕大部分用於借新還舊,且均由國銀直接借美元出去,而不是借新台幣後再換成美元,因此不會影響匯率。
這筆聯貸案27日將「兵分三路」簽約,借款人分別由台塑境外控股公司台塑河靜(開曼)及台塑河靜鋼廠出任,聯貸案有5年期及3年期,但最長可再延長兩年的兩種天期搭配,並由六家銀行擔任管理銀行。依照規劃,台銀與兆豐銀將共組一筆7.5億美元聯貸案,華銀與星展、一銀和台新則是另外兩組管理銀行,負責的聯貸規模分別為5億美元、7.5億美元,現在將各提高25%的金額。
據指出,上述三筆聯貸案均以LIBOR+80點計息,目前總利率水準僅1%左右,對照兩年前台塑河靜鋼廠聯貸案利率是以LIBOR+115∼120點計息,當時總利率約3.75∼3.8%,利率水準差距至少超過2.7個百分點,對河靜鋼廠的省息效益由此可見。
臺灣銀行近年來不斷推陳出新,為了提供更便捷的服務給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在就學貸款的申請流程上。以往,學生申請就學貸款時,得親自跑到戶政機關申請戶籍資料,這個過程既耗時又費力。但現在,臺灣銀行與國發會、金管會攜手,積極導入MyData的創新服務,讓這個問題得到解決。 從109學年度下學期開始,學生或家長只要在「數位服務個人化(MyData)」平台完成身分驗證及同意,就可以在個資安全與隱私保護的底線下,將保存在政府機關的個人資料,直接運用於金融服務的申辦上。 臺灣銀行在109年8月就開始提供線上申請信用卡的服務,並介接MyData服務。只要客戶完成身分驗證及同意,就可以將個人所得資料提供給臺灣銀行,方便快捷。 董事長呂桔誠強調,金融數位化服務在這個疫情嚴峻的時刻,對民眾來說既便利又重要。他期望未來透過MyData服務,學生或家長可以利用自然人憑證進行身分驗證及同意,直接授權提供全戶戶籍資料給臺灣銀行,讓學生能夠輕鬆完成就學貸款的申請。 就學貸款是政府為了照顧經濟弱勢家庭學生所設計的優惠貸款,臺灣銀行多年來不斷優化申辦流程,導入MyData服務,讓學生能夠以最簡便的方式完成貸款申請,達到普惠金融的目標。
為減少民眾申辦金融服務需準備各類文件的負擔,國發會及金管會共同攜手推動「數位服務個人化MyData」應用於申辦金融服務上,民眾只要在「數位服務個人化(MyData)」平臺完成身分驗證及同意後,在個資安全與隱私保護下,讓保存在政府機關內的相關個人資料,回歸民眾合理運用。
臺灣銀行響應智慧政府政策,已於109年8月提供線上申請信用卡介接MyData服務,客戶只要完成身分驗證及同意後,即可將個人所得資料提供給臺灣銀行申請信用卡之用。
面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嚴峻發展,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更深感金融數位化服務對於民眾之便利性與重要性。
他表示,期望未來透過導入MyData服務,學生或家長利用自然人憑證進行身分驗證及同意後,就可授權直接提供全戶戶籍資料給臺灣銀行申請就學貸款之用,讓學生可以更輕鬆的完成貸款申請。
就學貸款乃政府為照顧經濟弱勢家庭之學生所開辦之優惠貸款,多年來臺灣銀行積極優化就學貸款申辦流程,透過導入MyData,讓學生能夠用最便利的申辦流程完成貸款申請,達成普惠金融的目標。
中央銀行為了讓民眾在春節前能夠順利兌換新鈔,特別與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及中華郵政公司等八家金融機構合作,共規劃了454家分行作為指定兌換地點。從2月3日開始,到2月9日結束,將提供五個營業日的兌換服務。這次央行預計發行的新台幣通貨將達到3兆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增長將在4,000億到5,000億元之間。目前通貨發行額已經達到2兆7,289億元,由於農曆新年的傳統,如發放年終獎金、包紅包等,預計通貨發行額還會繼續上升。銀行將提供百元鈔每人限兌100張的服務,其他面額的鈔券則會酌量供應。由於資金調度和庫存限額的關係,各銀行的兌換地點每日新鈔供應量有限,若民眾無法兌換到足夠的新鈔,可以前往其他鄰近的兌換地點。央行也提醒民眾,新鈔已經運抵各金融機構,請大家做好相關防疫措施。
八大行庫合力推動台商回流政策,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總計核貸達3,100億元,其中國發會政策貸款專案融資2,488.57億元,行庫自辦專案則核貸641.1億元。不過,近期數據顯示,台商回流融資量逐漸減少,國發會專案11月與12月增量均不及前月,行庫自辦專案增量更是明顯縮水。銀行主管分析,這是因為疫情持續影響,產業前景不明,導致台商融資意願降低。在承作量方面,台銀、兆豐銀行、彰銀分別以469.11億元、460.8億元、460.74億元蟬聯國發會專案承作量前三名,而行庫自辦專案則由一銀、華銀、台銀壓軸。
中央銀行最近公布了一個好消息,為迎接牛年春節,將從2月3日到9日這五個營業日,提供新鈔兌換服務。這次活動由台灣銀行等八家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總共有454個據點可以進行新鈔兌換。不僅如此,還可以透過Google地圖和QR Code輕鬆找到換鈔分行位置,真的很方便呢! 央行發行局局長施遵驊解釋,這次提供新鈔兌換服務的七家銀行中,有371家指定分行和24家都會區郵局將設置「新鈔兌換專櫃」,另外還有59家偏遠地區的郵局在一般營業櫃檯也能辦理兌換。對於大家最關心的兌換限制,100元券每人限兌100張,其他面額的鈔券則會酌量供應。 施遵驊還提到,每年春節前央行通貨發行平均會增加約4,400億元,但並非全部都是新鈔,部分是整理過的較新鈔券。他以2020年農曆年封關日通貨發行額達到2兆7,93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並預估2021年2月9日的通貨發行額將達到2.97兆元,甚至可能突破3兆元,再創新紀錄。
按往例,央行會在農曆封關日將公布新台幣通貨發行額(註:指央行發行的鈔券及硬幣),央行發行局局長施遵驊昨日透露,今年新台幣通貨發行額上看3兆元大關,將再創歷史新高,年增4,000億~5,000億元。
央行統計顯示,截至昨日,通貨發行額已達2兆7,289億元,因農曆新年企業與民眾有發放年終獎金、包紅包等習俗,通貨發行額將持續增長、上看3兆元。
施遵驊指出,銀行提供的兌換新鈔服務,百元鈔每人限兌100張,其餘各面額鈔券酌量供應,因資金調度及庫存限額等因素,各銀行兌鈔地點每日新鈔供應有其限額,民眾若無法充分兌得所需的新鈔,可洽其他鄰近兌換地點辦理。
施遵驊指出,目前新鈔已經運抵各金融機構,民眾們要做好相關防疫措施。
央行發行局局長施遵驊表示,金牛年提供兌換新鈔的七家銀行有3 71家指定分行,及郵局位於都會區的24家指定兌鈔郵局,均會開設「 新鈔兌換專櫃」,另有59家偏遠地區的郵局,在一般營業櫃檯辦理兌 換新鈔。
其中100元券每人限兌100張,其餘各面額鈔券酌量供應。央行這次 配合換新鈔作業,也在「新鈔兌換據點一覽表」中建立Google地圖連 結,讓民眾輕鬆查詢指定兌鈔據點。
統計每年春節前央行通貨發行平均約增加4,400億元,但並非全部 都是新鈔,部分為整理過的較新鈔券。施遵驊強調,2020年的農曆年 封關日通貨發行額為2兆7,932億元,續創歷史新高,預估2021年2月 9日通貨發行額為2.97兆元,甚至破3兆元大關,再刷新紀錄。
但近幾個月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台商回流融資量有減少之勢。以國發 會的台商資金回流專案來看,2020年10月比起9月尚有70多億元的增 量,但11月僅月增30億元,12月雖有好轉,但也僅月增50億元。
至於各大行庫自辦的專案觀察增量縮減更明顯,2020年12月僅月增 近7億元,這些專案主要為台商回台買廠房土地提供貸款,由於適逢 央行宣布不動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包括工業區土地貸款亦受到 央行的關切,由於土融現在最多只能借五成五,銀行主管也認為台商 土融意願降低,多少是受必須出更多自備款來蓋廠房的影響。
行庫主管指出,由此顯見,辦理近三年的台商回流貸款專案,現在 台商融資意願正在「退燒」,主要是疫情持續延燒,讓多個產業前景 不明,預估今年上半年也會呈現這種情況。
2020年全年國發會專案承作量最大的前三大行庫,依序是台銀469 .11億元、兆豐460.8億元、彰銀460.74億元;至於行庫自辦專案,則 以一銀、華銀、台銀為前三大行,分別為257.73億元、142.77億元、 128.25億元。
臺銀積極推動就學貸款便利化!109學年度下學期就學貸款臨櫃申辦作業已正式開跑,從1月15日至2月26日,學生們可以透過臺灣銀行就學貸款入口網,提前完成線上申請,省下現場填表和等待的時間。臺銀的這項措施,讓學生們不必為了申貸而奔波於馬路上,還能享受手續費減半的優惠。對於首次辦理對保的學生,臺銀建議開立活期存款帳戶,方便未來續借或自動扣繳手續。教育部對臺銀的便民措施給予高度評價,並呼籲各校積極參與。就學貸款作為政府關懷弱勢學生的德政,臺銀將繼續全力配合,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未來能夠回饋社會。(孫震宇報導)
臺銀積極推廣同一學程續貸者線上申貸作業,教育部對此便民措施深表肯定,呼籲相關學校踴躍參與配合,學生採用線上申貸作業,以網路取代馬路,免於往返奔波及排隊等候之苦,兼享手續費減半優惠,臺銀建議首次辦理對保的學生同時開立活期存款帳戶,以便以後可利用線上申貸方式,辦理續借或屆期授權自動扣繳手續,一舉兩得,詳情可至臺銀就學貸款入口網瀏覽或至各地營業單位洽詢。
就學貸款是政府照顧經濟弱勢家庭學生,協調相關銀行開辦優惠貸款,多年來已嘉惠無數學子,為落實政府德政,臺銀不遺餘力、全力配合,期勉申貸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奠定良好基礎,未來投入職場貢獻所學,進一步回饋國家與社會。(孫震宇)
台灣銀行在國際金融舞台上不斷擴張,面對英國正式脫歐的挑戰,我們的銀行主管們展現出高度的智慧和策略調整能力。雖然英國脫歐初期對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造成一定影響,但台資銀行如兆豐銀、一銀等,已經有策略性地開始布局歐陸市場,以應對未來的變數。 兆豐銀在歐洲的布局相當廣泛,倫敦分行只是其中之一。面對英國脫歐,兆豐銀的阿姆斯特丹分行將成為重要的支撐,能夠為歐陸業務提供即時支援。而一銀則是在2018年就開始籌備在德國法蘭克福設立分行,以應對英國脫歐後的影響。雖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分行尚未開業,但未來一旦開業,將成為重要的金融據點。 台銀的倫敦分行則以國際聯貸為主,對於英國脫歐的影響預期有限。此外,台銀在法蘭克福的辦事處也能協助處理歐盟相關事務,與倫敦分行形成互補。合庫銀行則在比利時設有子行台灣聯合銀行,未來可能會考慮在捷克布拉格設立代表人辦事處,進一步擴大在歐洲的影響力。 總結來說,台資銀行在英國脫歐後,不僅沒有放棄在歐陸的布局,反而更加積極地尋找新的機會。這種策略性的轉變,不僅顯示出台資銀行的強大,也反映了台灣金融業界的智慧與決心。
大型行庫主管指出,台資銀行在歐洲設立分行的,除了上海商銀在香港的子行,鎖定倫敦當地房貸業務,其餘都以國際聯貸與債券投資為主,以往衝著倫敦是國際金融中心,多數行庫前往歐洲設點首選英國。
不過,英國脫歐後,雖然已設立的倫敦分行不致裁撤,但可以確定的是,以後未必以英國為第一站。像合庫要申設辦事處或分行,現在也不會先考量倫敦,而是其他歐陸國家。
兆豐銀因為布局早也最廣,在歐洲包含倫敦已有三家分行,面對脫歐變化,巴黎與阿姆斯特丹分行隨時可以代位支援歐陸業務;一銀則是在2018年就著手申設德國法蘭克福分行,以因應英國脫歐變局,但因當地主管機關人事異動及新冠疫情因素,迄今尚未能開業。
今年英國正式脫歐,兆豐阿姆斯特丹分行將更積極發展歐盟市場的聯貸與法金業務,以彌補倫敦分行要輻射歐陸提供金融服務可能受限的風險。巴黎分行基本上也是類似狀況,可與阿姆斯特丹分行合作,而倫敦分行有可能更專注於英國本地市場。
一銀早已籌設法蘭克福分行,只是時程延宕。不過,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變化,預期還要有至少一、兩年觀察期,短期內不致有太大衝擊,因此法蘭克福分行日後補強不會來不及。
台銀表示,該行倫敦分行以國際聯貸為主,英國脫歐影響應有限,而且法蘭克福辦事處可協助處理歐盟相關事務,也能與倫敦分行互補。
合庫銀則是於比利時設有子行台灣聯合銀行,獲利水準不像美國、東南亞等地分行高,未來在歐洲的布局,合庫銀行董事長雷仲達先前曾表示,評估前往捷克布拉格設立代表人辦事處。
金牛年將至,中央銀行決定發行全新的「辛丑牛年生肖紀念套幣」,這套幣的定價還是1,800元,但發行量卻再創新低,僅有10萬套。這次還有個新動作,就是首次採取雙軌並行銷售,網路預購加臨櫃公開發售,讓大家有更多機會搶購這套限量版紀念幣。 從7號開始,網路上就可以預購5萬套,21號則是台灣銀行各分行(除了簡易型分行)臨櫃開放購買另外5萬套,每人每次只能買一套,這樣確保了公平性。 央行發行局局長施遵驊解釋,從2005年開始,每年農曆春節前發行的生肖紀念套幣都受到大家喜愛,為了滿足收藏者的需求,今年推出第三輪生肖紀念套幣系列,第五套就是我們的金牛年套幣。不過,根據市場需求評估,發行量比去年的鼠年套幣減少了1萬套。 網路預購的部分,施局長說明,每人最多可以申購五套,台銀網站已經設立了「辛丑牛年生肖紀念套幣網路預購系統網站」,預購時間從1月7號中午12點開始,到1月13號中午12點結束。如果預購數量超過5萬套,將會進行電腦抽籤,中籤名單將在1月14號上午9點公布,並開放繳款期限到1月18號下午3點30分。 施局長還提到,近年來生肖套幣的市場需求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年輕人更喜歡公仔、3C產品,所以這次降低總發行量。而新增的網路銷售方式,也是為了提供更便利的申購方式,並希望刺激購買氣氛。 這次的牛年生肖套幣組合包含了1枚銀幣和1枚銅合金幣,面額分別是100元和10元。由於銀價的變動會直接影響訂價,所以這些年來的售價都有所調整,像是2012年的龍年、2013年的蛇年、2014年的馬年,售價都曾調高至2,000元、1,800元、1,800元,而從2017年到2021年則都是1,800元。
疫情讓消費模式大變革,無接觸交易變得越來越流行,這也讓行動支付的使用率急速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的八大公股銀行今年開始合作,共同推動「台灣Pay」的點數經濟圈,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無論是綁定金融卡還是信用卡,只要在台灣Pay合作的16萬家店家消費,每月前5千元都能獲得2%的等值紅利點數回饋,每10點就能兌換1元新台幣。 這個點數回饋機制各有特色,像是華南銀行的「nPoint」紅利集點會員服務,彰化銀行則是柴寶幣即時回饋,或是彰銀信用卡的次月刷卡金回饋。這些公股銀行不僅在點數回饋上各有巧思,還在擴大行動支付的使用場景上不遺餘力。 從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到臺灣企銀,這八大公股銀行的用戶在台灣Pay店家消費,都能累積點數,並在下次消費時直接折抵消費金額。這種類會員服務模式,不僅建立了消費者的「歸屬感」,也讓他們養成了使用「台灣Pay」的習慣。 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八大公股銀行還不斷優化「台灣Pay」的交易功能,並與各類型店家合作舉辦行銷活動,提供超有感回饋。這樣的策略預期將為特店帶來更多客群和更高的營業額。 此外,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些公股銀行還將舉辦繳稅活動,提供50~100元的回饋,讓消費者在享受購物樂趣的同時,也能從紅利積點回饋中獲益。這種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的點數生態圈,未來將帶來更多創新和便利。
【台北訊】近期央行對房市進行緊急打壓,針對建商囤房行為出手。根據金融圈人士透露,央行已要求國銀每季列報授信明細,其中餘屋貸款成為關鍵焦點。這一舉動不僅公股銀行受影響,民營銀行也需遵循規定。台灣銀行、土銀等國營銀行已確定不承接餘屋貸款案件,預計其他公股銀行也將跟進。央行此舉旨在抑制「養地」與「囤房」行為,對消費者議價空間造成壓縮。為了符合政策期待,銀行對餘屋貸款的利率將不敢太低,以避免引起主管機關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