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灣新聞】 核二廠除役進入倒數,台電規劃明年底開始逐步停機,為期25年的除役工程將分為四階段進行。這項重大變革將對台灣電力供應產生影響,預計將減少近200萬瓩的發電量,對備轉容量造成約5~6%的影響。 台電表示,核二廠1號機將於明年12月停機,這是台電目前最大的發電機組,年發電量達150億度。而核二廠2號機則預計在2023年3月停機。為彌補這兩部機組的除役缺口,台電計劃讓民營IPP電廠的嘉惠電廠投入50萬瓩發電,並增加太陽光電225萬瓩、風力發電172萬瓩等再生能源供電。 雖然核二廠除役將對電力供應造成影響,但台電強調,未來備用容量率仍可望維持在法定15%以上,供電無虞。此外,核二廠的拆除經費約210億元,將從核後端基金中提撥,並分四階段進行除役。 在核燃料方面,台電將暫存於廠內的用過核燃料,待高放最終處置或中期暫貯設施完成後,再運送至最終處置場進行處置或放射廢棄物中期暫貯場貯存。這項除役工程對台灣電力產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台電規劃,明年底核二廠1號機停機,電力供應將減少98.5萬瓩, 是台電最大發電機組,1、2號機組合計年發150億度,過去為台灣提 供5,050億度電力,估計運轉40年間發電5,200億度。
明年12月核二廠1號機將停機,會有民營IPP電廠的嘉惠電廠50萬瓩 投入發電,另有太陽光電225萬瓩、風力發電172萬瓩等火力及再生能 源加入供電行列。
至於後續核二廠2號機將在2023年3月停機,當年則有興達電廠新的 燃氣機組上線,屆時提供至少100萬瓩裝置容量可全部替代2號機除役 缺口。若以核二廠29日發電量及瞬間最高尖峰負載情況計算,每部機 約影響2.7%,二部機除役約影響5.4%。由於有新機組加入除役當年 行列,台電說,未來備用容量率可望維持在法定15%以上,供電無虞 。
台電估計,核二廠的拆除經費約210億元,將從核後端基金3,505億 元中提撥。未來分4階段共25年進行除役,第一階段前置除役過渡期 8年,將興建室內乾儲設備及低放射性廢棄物儲存庫,第二階段為除 役拆廠為期12年,將拆除反應爐急氣機廠房等大型組件,第三階段最 終狀態偵測三年,持續監測廠區輻射值,最終則是場址復原階段,讓 土地復原等工作。
至於用過核燃料,台電表示,將暫存於廠內用過核子燃料池及乾式 貯存設施中,待高放最終處置或中期暫貯設施完成後,運送至最終處 置場進行處置或放射廢棄物中期暫貯場貯存。
劉書勝民國18年出身台南農家,靠著勤奮努力考上台大電機系,成 為鄉親間的驕傲,在家鄉傳為佳話。
畢業後,進入台電一路從基層工程師做到首位台籍業務處處長,台 北市配電地下化就是劉書勝當年積極推動的成果。
劉書勝奉獻給台灣電力產業,劉文雄受到父親的影響,也投入電力 事業,先後在加州電力龍頭太平洋天然氣與電力(Pacific Gas And Electric)、以及電力設施建設巨擘貝泰工程(Bechtel)工作多年 。
1996年加州成為美國第一個電業自由化的州,劉文雄與貝泰研發部 門同事共同創業成立Nexant公司,提供電業諮詢顧問服務。2018年劉 文雄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也是首位具能源背景的院長,並且成立電 網辦公室、以及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為台灣電力事業扎根。
劉文雄29日談及過世剛滿百日的父親時哽咽落淚,強調父親過去說 過的「蕃薯不驚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簡單14字諺語,現在格 外有感觸。劉書勝紀念獎是希望紀念父親培育電力人才的努力,與致 力於推動台灣電力現代化的決心。
劉書勝一生為台灣培育無數英才,曾於台大、大同大學及台北科技 大學擔任兼任副教授,作育無數英才,一生理論與實務兼備,每日孜 孜不倦吸取新知,直到超過八十歲仍樂此不疲。他更將其所學實務與 經驗集結撰寫為「工業配電」等著作,成為電機學門教科書。
劉書勝亦擔任電機技師編輯,對先進配電技術引進及推展有成。從 台電退休後,又擔任台灣汽電公司副總、大園汽電共生公司及正弦顧 問公司董事長等職務,把一生都奉獻給國內的電力產業。
高温不斷升溫,我們的電表讀數也跟著跳不停,連續兩天創下了歷史新紀錄。台電在15日公布,因為預測今年夏天用電量還會再攀新高,所以決定在這個星期二深夜點火啟動台中電廠的1號機,並在隔天上午完成併聯發電,保證大家夏天用電無後顧之憂。
台電強調,讓中火1號機重新加入供電陣容,是根據用電需求的合理調度來決定的。從今年端午節連假開始,1號機就進行了停機檢修,現在機組狀態良好,排放也符合中央及地方法規,成為我們這個夏天備戰穩定供電的強大「定心丸」。
台電還透露,昨天下午2點15分,我們的用電量達到了尖峰值,3675.5萬瓩,這已經是今年用電量的第7高。備轉容量約為421.0萬瓩,備轉容量率11.45%,供電燈號持續維持在「穩定供電」的綠燈狀態。
面對不斷創新的用電量,三三會在昨日召開例會。會長許勝雄會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企業界對缺電問題一直都很擔心,去年還是安然度過了,但今年還是有些擔憂。這主要是因為經濟逐步回穩,產業要衝經濟,需要穩定的電力來源。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則指出,雖然目前還沒有缺電的問題,但2025年核能發電終止後,用電一定會出現短缺。雖然綠能建設的進度還算不錯,但成本太高,即使綠能可以降低缺電風險,也會影響電價。企業在關心供電是否穩定的同時,也擔心電價是否合理。
不過,台電也保證,即使1號機已經回到供電行列,中火的機組調度模式還是會按照過去承諾的「非空污季最多運轉9部、空污季運轉7部機組」來執行,空污季總發電量也不會超過330萬瓩,這相當於6部機組的發電量,既能保證穩定供電,也能兼顧環保。
【台灣新聞】國際債券市場熱絡,台電將發行新債券,綠債發行額預計達200億元
近來,國際債券市場的熱度不減,由於美國債券利率的走跌,市場進行提前贖回並發行新債券的動作頻繁。根據最新數據,截至14日,今年國際債券新增發行已達124檔,總金額高達414.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29.53%。此外,28日將有首檔地方政府債券掛牌,發行規模為10億美元,期限為30年,利率為4%。這檔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人是阿拉伯沙迦酋長國,該國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七個酋長國之一。這檔債券將在都柏林、杜拜及台灣櫃買三地進行掛牌。
在綠色債券方面,加上17日法商東方匯理銀行台北分行發行的10億元,總發行額將達到112億元。預計下半年還會有台電、沃旭等企業發行債券,整體來看,今年綠色債券的新增發行額預計將達到至少200億元,甚至有機會突破300億元。
其中,台電作為台灣的電力巨頭,其債券發行將受到市場關注。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綠色能源的發展,台電的債券發行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也是對綠色金融市場的重要貢獻。
國家住都中心昨(15)日舉行招商說明會,針對台電嘉興街公辦都更案進行介紹,吸引了超過45家業者踴躍參與。這個預計投資額達30億元的都更案,因應契約中的「下車條款」設計,強調與出資人共同承擔風險,並降低價格評分比,希望吸引更多創意設計。會議上,出席的業界人士包括營造建設業、顧問業及金融相關行業,對此案表現出濃厚興趣。 洪敬哲組長表示,台電嘉興街公辦都更案面積約1,500坪,位於捷運六張犁附近的大安優質住宅區,交通和 生活機能便利。全案投資總額約30億元,預計銷售總額90億元,住宅均價約每坪87萬元,店面均價單坪約146萬元,車位均價每個250萬元。該案面對私有產權複雜的挑戰,但國家住都中心積極整合,已有62位私地主簽署同意書,剩餘五位也正在積極協調中。 針對違占戶,國家住都中心採取現金補償、現地安置或自行搬遷等多元方式處理,以降低風險。若未來依民法或都更條例等相關規定,仍無法執行應拆除或遷移土地改良物等作業,契約中的「下車條款」也讓出資人可提出解約。該案初步規劃興建地上15至18層、地下四層建物,最大地主台電將分回基隆路二段291巷的獨棟建物,一至三樓作商業使用;台北市政府分回部分設置身障者日間作業設施約380平方公尺。
這檔地方政府債掛牌發行人是阿拉伯沙迦酋長國,沙迦酋長國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七個酋長國之一,該檔債券將在都柏林、杜拜及台灣櫃買三地掛牌。
綠債方面,加上17日法商東方匯理銀行台北分行發行的10億元,將達112億元。下半年預計還會有台電、沃旭可能會發債,全年綠債新增發行應會達到至少200億元,有機會達到300億元。
據了解,昨天出席說明會的業者中,包括36家營造建設業、六家顧問業、三家金融相關行業,無論是出席或提問情況都相當踴躍。
負責此案的國家住都中心組長洪敬哲表示,台電嘉興街公辦都更案面積約1,500坪,屬鄰近捷運六張犁的大安優質住宅區,周圍交通及生活機能便利,由國家住都中心擔任實施者,公開徵求出資人,以權利變換方式實施,全案投資總額約30億元,總銷金額約90億元,其中住宅均價約每坪87萬元,店面均價單坪約146萬元,車位均價每個250萬元。
洪敬哲表示,此案是近年公辦都更案中,私有產權最複雜的一案,在國家住都中心積極整合下,67位私地主已有62位簽署同意書,剩下的五位也正在積極協調,針對違占戶也分別採現金補償、現地安置或自行搬遷等方式處理,已協助業者將風險降到最低。
若未來依民法或都更條例等相關規定,仍無法執行應拆除或遷移土地改良物等作業,這次在契約中也設計下車條款,出資人可提出解約。
台電嘉興街都更案初步預計興建地上15層至18層、地下四層建物,最大地主台電預計分回位於基隆路二段291巷的獨棟建物,一到三樓做商業使用;台北市政府分回部分設置身障者日間作業設施約380平方公尺。
台電強調,中火1號機重返供電行列,是基於用電需求的合理調度安排,1號機從今年端午連假開始進行停機檢修,機組狀態維持良好,排放符合中央及地方法規,今夏備戰穩定供電的重要「定心丸」。
台電表示,周三最高用電量於下午2點15分,尖峰用電3675.5萬瓩,是今年用電量第7名;備轉容量約421.0萬瓩,備轉容量率11.45%,供電燈號持續亮「穩定供電」的綠燈。
用電屢創新高,三三會昨日召開例會,三三會會長許勝雄會前受訪時指出,企業界一直很擔心缺電問題,去年安然度過了,但今年憂心仍在,主要是經濟逐步回穩,產業要衝經濟,需要穩定的電力來源。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目前雖然還沒有缺電,但2025年終止核能發電後,用電一定會缺。綠能建設目前進度算好,但成本太高,即使綠能可以降低缺電風險,也將衝擊電價,企業關心供電能否穩定的同時,也擔心電價是否合理。
台電也指出,即使1號機回歸供電行列,中火的機組調度模式仍不會改變,過去承諾的「非空污季最多運轉9部、空污季運轉7部機組」一定會執行,且空污季總發電量不超過330萬瓩,相當6部機發電量,兼顧穩供與環保。
台電再創歷史新高!昨日下午1時51分用電量達3,779.0萬瓩,太陽光電、抽蓄機組展現關鍵角色。為應對炎熱天氣帶來的用電尖峰,台電昨夜點火中火1號機組,預計今晚間可望滿載發電。雖然用電量創新高,但再生能源的輔助下,備轉容量率仍維持在10%以上,維持供電充裕。此外,大型水利抽蓄機組於13日完成檢修,昨日加入供電25萬瓩,有助穩定尖峰用電。台電強調,為了讓備轉容量率穩定在10%以上,不排除調度一切可用機組,確保穩定供電。
台灣電力供應再創新高,14日全台用電量達到歷史最高紀錄。隨著台電核二廠1號機預計明年3月除役,將減少98.5萬瓩的供電能力,外界對供電缺口產生擔憂。不過,台電強調,明年將有再生能源補充,確保不會缺電,並預計備轉容量率將超過10%。
核二廠1號機除役後,將依照核一廠的模式進行,分為準備期7年及除役期25年,完成拆除作業並進行土地再開發。然而,由於核電過去是穩定供電的重要來源,有學者擔心,若未來氣候變化加劇,夏季高溫達到40度,核二廠1號機除役可能對未來供電造成壓力。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指出,近年來台電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國內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都在快速建設中。近期用電量攀升,太陽光電的貢獻顯著。雖然再生能源具有不穩定性,但張廷抒認為,隨著全台光電設備的設立,影響將不會太大。
能源局資料顯示,核二1號機明年除役將使備用容量率從今年的16.1%下降至15.8%,但依舊高於法定的15%以上。後年備用容量率將因新增燃氣電廠與再生能源的提升而達到16.5%,短期內不會出現缺電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周二台北高溫僅37.8度,比周一下降,但整體用電量卻連續兩天創新紀錄。14日最高用電量出現在下午1點51分,達到3,779萬瓩,不僅是今年最高,也創下歷史用電最高紀錄。
台電表示,周二備轉容量約392.4萬瓩,備轉容量率達到10.38%,顯示供電充裕。在用電量最高時,太陽光電發電量達到213.8萬瓩,為尖峰用電提供穩定支持。
至於今年尖峰預測是否會上修,張廷抒表示,原先預估今年尖峰用電在3,800萬瓩,但因年初疫情影響,已稍作下修至3,791萬瓩。目前台電正在進行盤點,預計本周內將公布相關預測並對外說明。
用電量連二日刷新歷史紀錄,但台電靠著再生能源在尖峰時段輔助供電,備轉容量率仍維持在10%以上;昨日備轉容量約392.4萬瓩,備轉容量率10.4%,維持供電充裕綠燈。
台電指出,雖然天氣高溫炎熱,但下午用電尖峰時段日照相當充足,太陽光電已是重要供電角色,在用電量最高當下,太陽光電發電量也達到213.8萬瓩的供電能力,抵銷部分負載壓力。
此外,大型水利抽蓄機組也在13日完成檢修,昨日加入供電25萬瓩,相當於半個中型火力機組的供電能力,有助穩定挹注尖峰用電。
台電表示,用電量連二日創新高,已經達到今年預期的夏季尖峰用電3,791萬瓩,台電為了讓備轉容量率維持在10%以上,已在昨晚點火啟用中火1號機組,累計目前除了中火3號機組進行檢修外,其餘九部均已上線發電,符合「夏季最多運轉九部中火機組」的承諾。
根據氣象預報,今(15日)、明(16日)二日南部地區雲層較多,台電預期,用電量可能會持平或是些微下滑,但台電為了增加電力調度的彈性,啟動中火1號機組加入供電行列。
台電說明,即便用電量不見得繼續創新高,仍會有3,700萬瓩的高用電量,台電為了讓備轉容量率維持在穩定供電的10%以上,不排除調度一切可用機組,讓台中電廠1號併網發電,以免在緊急時刻有其他機組出現問題時,仍能順利保養修護機組,且不影響電力供應。
台電為了穩定供電,除了建置再生能源,在天氣炎熱的用電尖峰時段發揮太陽光電,同時輔以抽蓄水利機組支應。
台電核二廠1號機預定明年除役,將比照核一廠進行,分為準備期7年及除役期25年,在期間內完成拆除作業,廠區土地並予再開發利用。惟因核電過去是支撐供電的穩定來源之一,有學者認為,若未來氣候極端化,夏季高溫近40度,核二廠1號機除役恐對未來供電帶來壓力。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表示,這幾年台電努力推動再生能源,國內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都在積極建設中,像近日用電量攀升,太陽光電貢獻就不小。至於再生能源有不穩定特性,是否能成為接替核能電力來源,他說,太陽光電雖受雲層影響,惟現在光電設備全台都在設立,整體來看影響不大。
據能源局資料顯示,核二1號機明年除役雖然會讓備用容量率從今年16.1%下降至15.8%,惟仍然高於法定的15%以上,且後年備用容量率會因新增燃氣電廠與再生能源提升至16.5%,短期內不會有缺電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周二台北雖高溫僅37.8度,略比周一下降,但整體用電量卻連續兩天刷新記錄。台電表示,14日最高用電量於下午1點51分,尖峰用電量達到3,779萬瓩,不但是今年最高,也創下歷史用電最高紀錄。
台電指出,周二備轉容量約392.4萬瓩,備轉容量率10.38%,亮出供電充裕的綠燈。在用電量最高當下,太陽光電發電量達到213.8萬瓩,穩定挹注尖峰用電。
是否會上修今年尖峰預測,張廷抒表示,原先台電預估今年尖峰用電在3,800萬瓩,但因年初疫情而稍稍下修至3,791萬瓩,目前台電已在盤點,相關預測本周內會出爐,屆時會對外說明。
夏日炎炎,台灣13日台北出現38.9度的高溫,打破歷年7月最熱紀錄,全台一片酷熱,體感溫度甚至高達40度以上。這股熱浪也帶來了驚人的用電量,台電預估14日可能再創用電新高。
根據台電公布,13日用電尖峰出現在下午2時4分,當時最高用電量達到3,752.8萬瓩,不僅刷新今年用電量紀錄,更超越去年7月17日創下的3,738.3萬瓩的歷史紀錄,再次創下用電新高。
對於這次用電尖峰,台電強調,周一的備轉容量率為10.59%,備轉容量達到397.4萬瓩,雖然勉強維持「供電穩定」的狀態,但實際上在用電尖峰時,台中電廠已啟動八部機組全力應對,每部機組都接近滿載運轉。
台中電廠在夏季非空污季時,承諾最多只會運轉九部機組,不會打破這個限制。未來幾天,環保停機檢修中的中火1號機也將加入供電行列,至於是否會啟動被中市府停機的3號機,則仍在評估中。
雖然昨日用電量創下歷年最高紀錄,但距離台電預估今年夏天的尖峰負載3,791萬瓩,還有38.2萬瓩的空間。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表示,目前已在進行滾動檢討,若氣候持續高溫,將會視情況調整預測值。
此外,由於日照充足,昨日用電尖峰時太陽光電帶來的供電能力達到240萬瓩,占整體供電能力的6%,相比去年同時期的180萬瓩,太陽光電的供電能力有了顯著提升。
台北熱翻天!台電創下歷年7月最高溫用電紀錄
昨日(13日),台北的氣溫逼近39度,創下歷年7月最高溫,這股熱浪也讓全台用電需求攀升。台電透露,全國用電量在下午2時4分達到3,752.8萬瓩,不僅刷新今年用電紀錄,也打破了歷史用電紀錄。
對於本周的用電量,台電預計還會再創新高。由於氣象預報顯示,近一周天氣將持續炎熱,尖峰用電量預計會繼續打破紀錄。雖然昨日備轉容量率為10.6%、備轉容量為397.4萬瓩,還能維持供電充裕,但台電為了應對持續升高的用電量,不排除讓台中電廠1號機隨時加入供電。
值得注意的是,台電在6月24日晚間已重啟中火2號機,並讓中火1號機進行停機檢修,目前中火機組運轉數為八部。然而,由於本周用電量可能再創新高,台電將在「夏季最多運轉九部中火機組」的承諾下,讓中火1號機隨時上線發電,確保夏季用電尖峰時段的穩定供電。
台電表示,13日用電尖峰出現在下午2時4分,最高用電量達3,752 .8萬瓩,刷新今年用電量之外,也登上歷年用電量榜首,超越去年7 月17日創下的3,738.3萬瓩的歷史紀錄,再創用電新高紀錄。
台電指出,周一備轉容量率為10.59%、備轉容量為397.4萬瓩,勉 強亮出「供電穩定」的綠燈。
值得注意的是,周一用電尖峰時,台中電廠啟動八部機組備戰,每 部都接近滿載發電,台電強調,會盡一切努力調度可用機組,台中電 廠在夏季非空污季時,最多只會運轉九部的承諾不會打破,未來幾天 在環保停機檢修中的中火1號機也將隨時加入供電行列,至於是否會 啟動被中市府停機的3號機,仍在評估中。
昨日用電量創下歷年最高紀錄,距台電預估今年夏天的尖峰負載3 ,791萬瓩,只剩38.2萬瓩,未來是否會調高用電預估值,台電發言人 張廷抒表示,目前已在滾動檢討,未來若氣候持續高溫,會視情況調 整預測值。
此外,由於日照相當充足,昨天用電尖峰時太陽光電帶來240萬瓩 供電能力,占整體供電能力的6%,比起去年用電尖峰時,太陽光電 供電能力約180萬瓩,已有大幅提升。
台電表示,根據氣象預報,近一周天氣均維持高溫炎熱,預估本周尖峰用電量仍可能繼續打破紀錄。雖然昨日備轉容量率為10.6%、備轉容量為397.4萬瓩,尚能維持供電充裕的綠燈,但為因應持續升高的用電量,台電不排除隨時讓台中電廠1號上線發電。
台電在6月24日晚間重啟中火2號機,同時讓中火1號機停機檢修,維持中火八部機組運轉,但有鑑於本周用電量仍可能再創新高,台電將在「夏季最多運轉九部中火機組」的承諾下,讓中火1號機隨時上線發電,以度過夏季用電尖峰,確保穩定供電。
台灣電力公司統計,今年1月至4月工業用電量達373億度,增長3.8%,製造業未受疫情影響,成長勢頭強烈。對於高度依賴燃煤發電的台灣來說,能源轉型成為政策重點。除了核能和燃煤發電,政府積極推動綠能發展。美格綠能創辦人丁廉君強調「節能,才是最綠的綠能」,並以PCM相變蓄冷技術實現冷氣儲能,降低用電成本。該技術在夜間利用低電價進行儲能,日間放冷,節約20%~30%電力。美格綠能的「冰山計畫」旨在降低空調用電,提高能源效率,預計可降低30~50%的空調用電費。該公司與政府合作的300多家用電大戶合作,透過節能減碳,預計可降低33萬噸碳排放。丁廉君希望政府支持储能系統,並與更多企業合作,透過ESCO模式降低用電成本。丁廉君個人背景豐富,曾經引進國際電話回撥系統,投資綠能LED和太陽能,並於2015年開發相變材料,進入商轉市場。
【台北訊】今(2023)年上半年,台灣的都市更新案件數量維持穩定,共有45件都更案件獲得核定,這與去年同期相當,顯示都更熱潮有望持續。特別是下半年,公辦都更案件將成為推動市場投資的重要動力,其中,台電嘉興街都更案等大型項目已陸續進入招商和動工階段。 台北市政府為了加強公辦都更的推動,率先成立住都中心,中央政府也於2018年8月成立了國家住都中心,新北市也即將成立專責都更和社宅業務的機構。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啟動,將專注於這些重要業務。 近期,國家住都中心主導的台電嘉興街都更案引起矚目。該案位於捷運六張犁站附近,面積達1,500坪,預估投資金額約30億元,更新後可望達到90億元的價值。這是一塊在大安區少見的大面積基地,據悉已有至少五、六家建商表達興趣。 該中心將於本周三(15日)舉行招商說明會,此次招商有三個亮點:導入智慧綠能技術、共同分攤風險,以及降低價格評分比,鼓勵參與商業提出更優質的設計規畫。 國家住都中心同時也在進行保二總隊基地警消社宅及公辦都更案,其中社宅部分將提供317戶,預計年底開工;而公辦都更部分則計畫興建警消辦公廳舍,並預計明年進行招商。 不僅如此,北市住都中心與寶紘建設合作的「敦南安和公辦都更案」也於今年5月舉行了動土典禮,預計將在2023年完工,為台北市的都市更新帶來新氣象。
台北市為了推動公辦都更,領先全國首先成立台北市住都中心,隨後中央也在2018年8月正式成立國家住都中心,而新北市如今也跟上腳步、展開籌備,在通過議會同意後,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成立,專責都更、社宅業務。
今年下半年,不少公辦都更案持續展開招商。國家住都中心主導的台電嘉興街都更案,已於6月底公告招商,此案鄰近捷運六張犁,面積達1,500坪,預估投資額約30億元,更新後價值達90億元,是大安區所剩不多的大面積基地,據悉已有至少五、六家建商表示興趣。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台電嘉興街案將於本周三(15日)舉行招商說明會,此次招商共有三大亮點,包括導入智慧綠能、風險共同分攤,以及降低價格評分比,鼓勵提出更好的設計規畫。
此外國家住都中心也主辦保二總隊基地警消社宅及公辦都更案,警消社宅部分將規劃317戶社宅,預計年底動工;公辦都更則預計興建警消辦公廳舍,預計明年招商。
此外北市住都中心與寶紘建設合作的「敦南安和公辦都更案」,今年5月舉行動土典禮,最快2023年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