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為擴大屏東縣綠能發展能量,元晶太陽科技公司計劃加碼投資新台 幣500億元,在屏東縣打造全台最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廠,昨(16)日 雙方共同簽訂合作備忘錄,元晶這次總設置量高達1GW,預計完工後 ,每年約可發電13億度。讓屏東綠能產業邁向新的里程碑。
這項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昨天由縣長潘孟安與元晶太陽科技董事 長廖國榮代表簽訂,邀請合作金庫協理謝政雄、及台電等貴賓出席見 證,一同用實際的行動,支持屏東推動再生能源發展。
屏東縣府表示,該投資案,是元晶太陽科技繼今年4月在屏東大慶 工業區,興建全國最大型太陽能模組廠後,再次前來屏東投資設置太 陽能電廠。
潘孟安表示,屏東的綠能推動,在前縣長曹啟鴻推出養水種電計畫 後,已奠定全國日後的光電發展基礎。而且近2年來,縣府為加速屏 東縣產業發展,更獨步全國創立了單一窗口服務、簡化行政作業,及 提供高效率、高效益的服務,吸引廠商願意到屏東投資。
潘孟安指出,元晶太陽能科技在屏東興建的太陽能模組廠,將於明 年正式量產,不僅展現企業高效率執行成果,也創造在地的就業機會 ,特別是這次投資500億元設置的太陽能發電廠,預期未來發電量, 每年可減少約70萬公噸的碳排放,約為1,80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 量,對於屏東電力及生活環境,有相當大的正面幫助。
廖國榮則表示,屏東擁有最豐富的日照資源,不論土地及地理位置 是全國發展電力事業的首選,感謝屏東縣政府的協助,讓該公司在屏 東工業區興建的全國最大太陽能模組廠,即將在年底前試運轉,並預 計明年2、3月正式投產。
尤其這次太陽能發電廠投資案,同樣獲得縣府大力支持,並積極媒 合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啟動綠能貸款專案,期待第一階段建置後,未來 持續進行第二階段的投資,將總設置量提高到2GW、3GW,一同推動屏 東縣再生能源的發展。
這項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昨天由縣長潘孟安與元晶太陽科技董事 長廖國榮代表簽訂,邀請合作金庫協理謝政雄、及台電等貴賓出席見 證,一同用實際的行動,支持屏東推動再生能源發展。
屏東縣府表示,該投資案,是元晶太陽科技繼今年4月在屏東大慶 工業區,興建全國最大型太陽能模組廠後,再次前來屏東投資設置太 陽能電廠。
潘孟安表示,屏東的綠能推動,在前縣長曹啟鴻推出養水種電計畫 後,已奠定全國日後的光電發展基礎。而且近2年來,縣府為加速屏 東縣產業發展,更獨步全國創立了單一窗口服務、簡化行政作業,及 提供高效率、高效益的服務,吸引廠商願意到屏東投資。
潘孟安指出,元晶太陽能科技在屏東興建的太陽能模組廠,將於明 年正式量產,不僅展現企業高效率執行成果,也創造在地的就業機會 ,特別是這次投資500億元設置的太陽能發電廠,預期未來發電量, 每年可減少約70萬公噸的碳排放,約為1,80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 量,對於屏東電力及生活環境,有相當大的正面幫助。
廖國榮則表示,屏東擁有最豐富的日照資源,不論土地及地理位置 是全國發展電力事業的首選,感謝屏東縣政府的協助,讓該公司在屏 東工業區興建的全國最大太陽能模組廠,即將在年底前試運轉,並預 計明年2、3月正式投產。
尤其這次太陽能發電廠投資案,同樣獲得縣府大力支持,並積極媒 合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啟動綠能貸款專案,期待第一階段建置後,未來 持續進行第二階段的投資,將總設置量提高到2GW、3GW,一同推動屏 東縣再生能源的發展。
中南部空汙拉緊報,環保署改善空汙,再次鎖定國營事業,點名台電、中油及中鋼。
依環保署盤點,台電、中油及中鋼等三家業者,占全台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高達43%及19%。
環保署昨(11)日表示,為減少對空汙影響,環署將會盤點這些國營事業的汙染減量空間,包括增設防制設備及提升防治效率、尾氣回收取代重油做為燃料等方式,降低汙染排放,預計近期提出盤點結果及改善計畫。
據了解,對於空汙嚴重,中部已有民眾發動連署。對於國營事業減排,現規畫留待副總統陳建仁日後赴中部與大專師生座談時宣布。
官員表示,將要求台電提報老舊燃煤機組汰換及加裝防制汙染設施期程;而中油煉油廠,在製程中會排氣,將要求回收尾氣。
環保署並已要求中鋼改善煉焦爐。官員說,中鋼現有四座煉焦爐,其中3、4號已採較環保的乾式冷卻法,可大幅減少空汙。但1號及2號仍是採用汙染較高的濕式冷卻法,建議中鋼將1號及2號改為乾式冷卻,尤其是1號爐是自1977年即已設置,應盡快汰舊更新,進一步減少空汙。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環保署要求台電提報老舊燃煤機組汰換,及加裝空汙防制設備。台電表示,包括台中電廠1號至4號機較老舊的機組已規畫進行加裝空汙防制設備,通霄、協和等火力電廠也開始改建計畫。
台中電廠的空汙防制工程,1號機已在9月1日開始動工,全部工程將在2020年完工。另外,台中電廠的戶外煤倉也已動工,將會改建成室內煤倉,減低煤灰等粉塵汙染飄散的情況;第一座煤倉可在2021年完工、第二座在2024年完工。
至於台中電廠的6至10號機,台電也已在做環保工程改善的可行性研究,預計2018年可以完成規畫。
事實上,台電已啟動一系列火力電廠更新工程,包括林口電廠已從老舊燃煤機組改建成低汙染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目前1號機、2號機皆已接受調度,差3號機將於2019年完工。通霄電廠也將改建成三部近90萬瓩的複循環燃氣機組,大林電廠將改建成二部80萬瓩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
基隆協和電廠原本是燃油電廠,台電也規畫在基隆港興建天然氣接收站,未來也將改建成天然氣發電機組。
依環保署盤點,台電、中油及中鋼等三家業者,占全台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高達43%及19%。
環保署昨(11)日表示,為減少對空汙影響,環署將會盤點這些國營事業的汙染減量空間,包括增設防制設備及提升防治效率、尾氣回收取代重油做為燃料等方式,降低汙染排放,預計近期提出盤點結果及改善計畫。
據了解,對於空汙嚴重,中部已有民眾發動連署。對於國營事業減排,現規畫留待副總統陳建仁日後赴中部與大專師生座談時宣布。
官員表示,將要求台電提報老舊燃煤機組汰換及加裝防制汙染設施期程;而中油煉油廠,在製程中會排氣,將要求回收尾氣。
環保署並已要求中鋼改善煉焦爐。官員說,中鋼現有四座煉焦爐,其中3、4號已採較環保的乾式冷卻法,可大幅減少空汙。但1號及2號仍是採用汙染較高的濕式冷卻法,建議中鋼將1號及2號改為乾式冷卻,尤其是1號爐是自1977年即已設置,應盡快汰舊更新,進一步減少空汙。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環保署要求台電提報老舊燃煤機組汰換,及加裝空汙防制設備。台電表示,包括台中電廠1號至4號機較老舊的機組已規畫進行加裝空汙防制設備,通霄、協和等火力電廠也開始改建計畫。
台中電廠的空汙防制工程,1號機已在9月1日開始動工,全部工程將在2020年完工。另外,台中電廠的戶外煤倉也已動工,將會改建成室內煤倉,減低煤灰等粉塵汙染飄散的情況;第一座煤倉可在2021年完工、第二座在2024年完工。
至於台中電廠的6至10號機,台電也已在做環保工程改善的可行性研究,預計2018年可以完成規畫。
事實上,台電已啟動一系列火力電廠更新工程,包括林口電廠已從老舊燃煤機組改建成低汙染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目前1號機、2號機皆已接受調度,差3號機將於2019年完工。通霄電廠也將改建成三部近90萬瓩的複循環燃氣機組,大林電廠將改建成二部80萬瓩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
基隆協和電廠原本是燃油電廠,台電也規畫在基隆港興建天然氣接收站,未來也將改建成天然氣發電機組。
台塑麥寮電廠因遭雲林縣政府減煤27%,生煤已快用罄,大約在10月28日前後停機,並遭台電違約罰款數十億元,能源局長林全能昨(5)日表示,本周已分別和台電、麥電談過,10月底、11月中有機會讓麥電停一部到二部機組做後續「維修」。
林全能表示,與台電、麥電的溝通分成二部份,第一是在確保穩定供電前提下,麥電降載以降低生煤使用,已經達到共識;第二才是合約罰款問題。
林全能本周一赴台電會見總經理鍾炳利,本周二會見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為雙方合約爭議找到轉圜空間。除台電讓麥電降載已有共識,據悉,經濟部法規會也在審視台電與麥電合約,是否有「不可抗力」條款,免除麥電數十億元罰款的空間。
陳寶郎已表態,麥電並非不配合台電調度,若因此遭到罰款,無法接受。若麥電兩部機組停電,備轉容量率將減少3.6個百分點。
林全能表示,與台電、麥電的溝通分成二部份,第一是在確保穩定供電前提下,麥電降載以降低生煤使用,已經達到共識;第二才是合約罰款問題。
林全能本周一赴台電會見總經理鍾炳利,本周二會見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為雙方合約爭議找到轉圜空間。除台電讓麥電降載已有共識,據悉,經濟部法規會也在審視台電與麥電合約,是否有「不可抗力」條款,免除麥電數十億元罰款的空間。
陳寶郎已表態,麥電並非不配合台電調度,若因此遭到罰款,無法接受。若麥電兩部機組停電,備轉容量率將減少3.6個百分點。
麥寮汽電停機在即,估計11月恐有兩部機組停機,目前麥電年營收約二、三百億元,兩部機組不運作,外界估計,營收可能短少逾14億元,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說,第4季麥電將會虧錢。
台塑四寶對麥電持股比例各24.94%,由台塑化營運管理。今年麥電獲利情況不如預期,上半年僅賺9.0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67.6%,也讓台塑四寶認列麥電收益下降。
麥電估計,第4季兩部機組停機後,售電收入立即減少,但固定費用與人事成本不變,第4季可能會虧損5億元,將是2011年之後首見虧損,而今年全年度可能僅賺11億元,可能與2011年稅後純益11.09億元相差不大。相較於以往麥電每年獲利四、五十億元,今年表現不如預期。
麥電今年苦於用煤額度遭到限縮,以至於售電營收減少,此外,麥電去年跟台電敲定今年度收購價格,未料今年以來煤炭價格大幅上漲,電價無法同步反應煤炭成本,造成麥電獲利大幅下降,也是該公司獲利衰退的原因之一。
明年度麥電針對旗下機組歲修排程,FP1擬規劃明年1月15日至3月30日為期75天大修;FP2訂明年1月1日至10日小修十天,11月1日至後年3月10日進行大修。
麥電表示,目前機組歲修排程計畫已送給台電審查,但尚未回覆意見。
台塑四寶對麥電持股比例各24.94%,由台塑化營運管理。今年麥電獲利情況不如預期,上半年僅賺9.0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67.6%,也讓台塑四寶認列麥電收益下降。
麥電估計,第4季兩部機組停機後,售電收入立即減少,但固定費用與人事成本不變,第4季可能會虧損5億元,將是2011年之後首見虧損,而今年全年度可能僅賺11億元,可能與2011年稅後純益11.09億元相差不大。相較於以往麥電每年獲利四、五十億元,今年表現不如預期。
麥電今年苦於用煤額度遭到限縮,以至於售電營收減少,此外,麥電去年跟台電敲定今年度收購價格,未料今年以來煤炭價格大幅上漲,電價無法同步反應煤炭成本,造成麥電獲利大幅下降,也是該公司獲利衰退的原因之一。
明年度麥電針對旗下機組歲修排程,FP1擬規劃明年1月15日至3月30日為期75天大修;FP2訂明年1月1日至10日小修十天,11月1日至後年3月10日進行大修。
麥電表示,目前機組歲修排程計畫已送給台電審查,但尚未回覆意見。
台塑麥寮電廠與台電爭議可望有解,能源局證實,預計10月底和11月中先分別讓麥電1、2號機組停機維修,不過合約問題還要再協商。至於外界關注已久的油電董座人選,經長沈榮津昨透露,已有口袋名單,10月底可望明朗化。
沈榮津昨(5)日赴立院報告時表示,麥電跟台電的供電問題,要解決適法性問題,再來要考慮整體供電能力,希望創造多贏。據悉,初步規畫10月28日麥電1號機會先停機檢修,11月17日2號機也會接著停機。
麥寮電廠共有3部裝置容量各60萬瓩的燃煤機組,1號機、2號機因雲林縣府希望減少空汙,遭砍生煤使用量近28%,燃煤恐提前用罄違反台電售電合約,台電將依約索求約30億違約金。
經部法規會執行秘書鄭國榮指出,雙方爭點在於合約中「不可抗力的免責條款認定」,麥電主張未達合約售電量是因不可抗力,台電則不同意,若歧見仍大,可能要由法院裁決。
沈榮津也強調,先交由能源局來協調,如果無法有結論,就會拉高層級由次長甚至部長來溝通,電力供應不能開玩笑。對於合約爭議,台電董事長朱文成指出,至少先維持供電穩定,檢視台電機組調度能否因應,再尋求合約解套方式。
沈榮津昨首次以經長身份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業務報告並備詢,一上台即因為五缺、供電和違章工廠等問題,受到立委猛烈砲火質詢。另外,前中油董座陳金德因815大停電下台,由經部常務次長楊偉甫暫代,台電董座朱文成11月底也即將屆齡退休,油電董座雙雙面臨「找嘸人」窘境。對此,沈榮津表示,人事規畫已有口袋名單,10月底會較明朗,也不排除從民間企業找人。
是否續任台電董座?朱文成僅低調回應,一切依制度進行,他必須在明年2月1日前回學校辦理退休,「否則一生的退休金就沒了。」政院人士表示,朱延退機率不大。
沈榮津昨(5)日赴立院報告時表示,麥電跟台電的供電問題,要解決適法性問題,再來要考慮整體供電能力,希望創造多贏。據悉,初步規畫10月28日麥電1號機會先停機檢修,11月17日2號機也會接著停機。
麥寮電廠共有3部裝置容量各60萬瓩的燃煤機組,1號機、2號機因雲林縣府希望減少空汙,遭砍生煤使用量近28%,燃煤恐提前用罄違反台電售電合約,台電將依約索求約30億違約金。
經部法規會執行秘書鄭國榮指出,雙方爭點在於合約中「不可抗力的免責條款認定」,麥電主張未達合約售電量是因不可抗力,台電則不同意,若歧見仍大,可能要由法院裁決。
沈榮津也強調,先交由能源局來協調,如果無法有結論,就會拉高層級由次長甚至部長來溝通,電力供應不能開玩笑。對於合約爭議,台電董事長朱文成指出,至少先維持供電穩定,檢視台電機組調度能否因應,再尋求合約解套方式。
沈榮津昨首次以經長身份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業務報告並備詢,一上台即因為五缺、供電和違章工廠等問題,受到立委猛烈砲火質詢。另外,前中油董座陳金德因815大停電下台,由經部常務次長楊偉甫暫代,台電董座朱文成11月底也即將屆齡退休,油電董座雙雙面臨「找嘸人」窘境。對此,沈榮津表示,人事規畫已有口袋名單,10月底會較明朗,也不排除從民間企業找人。
是否續任台電董座?朱文成僅低調回應,一切依制度進行,他必須在明年2月1日前回學校辦理退休,「否則一生的退休金就沒了。」政院人士表示,朱延退機率不大。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5)日表示,電價第一個要照顧民生,330度以下的電價不要漲,但工商業要「以價制量」。據了解,經濟部將於本月下旬召開電價及費率審議會,考量國際燃料成本走揚,不排除電價調漲。
沈榮津昨天赴立院經委會進行業務報告,立委王惠美問及,前經濟部長李世光曾表示,電價要漲10%,現在電價是否要漲一事時,沈榮津說,電價有電價公式來反映燃料成本和費用。
電價漲跌考量點是「過去半年的實績值,以及未來半年的預測值」。據了解,燃料成本占營運成本近六成,是左右電價是否調整的關鍵因素。近來燃煤價格漲幅不小,第4季煤價已到每噸95美元,高於今年均價80美元;油價震盪區間也上看每桶60美元,高於今年的50至55美元。
電價已一年半未調整,隨著國際燃料價格走揚,加上「非核、減煤、多燒天然氣」,台電今年上半年一度虧損70多億元,直到9月才轉虧為盈,預計今年全年會賺數十億元;若燃料成本繼續攀高,電價卻仍「凍漲」,台電明年營運狀況就不會樂觀。
王惠美說,很多都是人為操作,台電先前五、六百億元超額盈餘,經濟部當成私房錢來做為電價穩定基金,但總有用完的一天,到時電價還是要漲。
沈榮津強調,電價首重照顧民生,330度以下不漲,但工商業要「以價制量」。整個價格還要合理,這關乎到產業競爭力。
今年初《電業法》修法通過,電價公式也順勢修正;能源局官員表示,若沒有反對意見,將於本月下旬召開電價審議會。
沈榮津昨天赴立院經委會進行業務報告,立委王惠美問及,前經濟部長李世光曾表示,電價要漲10%,現在電價是否要漲一事時,沈榮津說,電價有電價公式來反映燃料成本和費用。
電價漲跌考量點是「過去半年的實績值,以及未來半年的預測值」。據了解,燃料成本占營運成本近六成,是左右電價是否調整的關鍵因素。近來燃煤價格漲幅不小,第4季煤價已到每噸95美元,高於今年均價80美元;油價震盪區間也上看每桶60美元,高於今年的50至55美元。
電價已一年半未調整,隨著國際燃料價格走揚,加上「非核、減煤、多燒天然氣」,台電今年上半年一度虧損70多億元,直到9月才轉虧為盈,預計今年全年會賺數十億元;若燃料成本繼續攀高,電價卻仍「凍漲」,台電明年營運狀況就不會樂觀。
王惠美說,很多都是人為操作,台電先前五、六百億元超額盈餘,經濟部當成私房錢來做為電價穩定基金,但總有用完的一天,到時電價還是要漲。
沈榮津強調,電價首重照顧民生,330度以下不漲,但工商業要「以價制量」。整個價格還要合理,這關乎到產業競爭力。
今年初《電業法》修法通過,電價公式也順勢修正;能源局官員表示,若沒有反對意見,將於本月下旬召開電價審議會。
麥寮汽電停機進入倒數階段,近期台電擬提出,針對周六、周日兩天讓麥電稼動率降到五成,盡量減少用煤量,同時維持發電量,力拚拖過今年底。
台塑化兼麥電董事長陳寶郎說,基於全台穩定供電考量,會配合台電調度,但至今尚未接獲台電通知。
若台電確定在假日實施降半載計畫,最慢台電本周六早上會通知麥電工程人員。此外,麥電是被動接受台電調度,因此沒有違約的問題。
麥電內部評估,周六、周日稼動率降到五成,麥電第一部機組FP1用煤額度也會在10月29日至10月31日用完,屆時麥電還是會停掉FP1。
換言之,麥電仍是違反台電購電合約,雙方爭議未解。
台電將來要用燃氣機組彌補麥電缺口,而燃氣成本高於燃煤成本,台電估計多出成本約33億元,要求麥電全數負擔。
陳寶郎直言,絕對不會支付。他說:「麥電為守法、合法公司,並非故意要停掉機組,而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沒有立場負擔違約金。」
麥電主管透露,雙方針對合約爭議若沒有共識,就只能走仲裁或是法院途徑解決。
據了解,本周一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與台電針對麥電提出解套辦法,機組即日起降半載方式,減少用煤量以拉長發電天數;當時台電並不同意,此舉風險大,若有某部機組發生故障,還是會有缺電疑慮。
眼看台電旗下機組歲修期將至,傳出台電擬提出同意麥電在周六、周日兩天降半載,麥電主管表示,確實聽聞此說法,但不確定是否會執行。
台塑化兼麥電董事長陳寶郎說,基於全台穩定供電考量,會配合台電調度,但至今尚未接獲台電通知。
若台電確定在假日實施降半載計畫,最慢台電本周六早上會通知麥電工程人員。此外,麥電是被動接受台電調度,因此沒有違約的問題。
麥電內部評估,周六、周日稼動率降到五成,麥電第一部機組FP1用煤額度也會在10月29日至10月31日用完,屆時麥電還是會停掉FP1。
換言之,麥電仍是違反台電購電合約,雙方爭議未解。
台電將來要用燃氣機組彌補麥電缺口,而燃氣成本高於燃煤成本,台電估計多出成本約33億元,要求麥電全數負擔。
陳寶郎直言,絕對不會支付。他說:「麥電為守法、合法公司,並非故意要停掉機組,而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沒有立場負擔違約金。」
麥電主管透露,雙方針對合約爭議若沒有共識,就只能走仲裁或是法院途徑解決。
據了解,本周一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與台電針對麥電提出解套辦法,機組即日起降半載方式,減少用煤量以拉長發電天數;當時台電並不同意,此舉風險大,若有某部機組發生故障,還是會有缺電疑慮。
眼看台電旗下機組歲修期將至,傳出台電擬提出同意麥電在周六、周日兩天降半載,麥電主管表示,確實聽聞此說法,但不確定是否會執行。
能源局長林全能昨(2)日赴台電會見總經理鍾炳利,試圖替台電與麥寮電廠之間的合約爭議找到轉圜空間;據了解,經濟部高層已表明立場,只要保住供電,中間是可以「有彈性的」。
經濟部高層認為,當年台電與麥電的購電合約中,一定有「不可抗力條款」,麥電遭雲林縣府減少生煤使用量,一般認知就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因而不致有「違法」的問題。
麥寮電廠因遭雲林縣政府減少核准生煤使用量27%,年初就已預告,因今年機組都沒有排定歲修,恐怕會因生煤使用額度提早用罄,而遭到台電以無法全力配合電力調度為由,罰款數十億元;台電也將因此減少備轉容量率3.6個百分點。
能源局之前已派電力組長吳志偉,對台電與麥電召開四場協調會,光是台電內部的「電力調度處」與「業務處」意見就不一致,以致沒有結果。經濟部長沈榮津上周透露,已打電話給鍾炳利,要求全力保住供電,並要求台電、麥寮電廠、能源局三方要好好去「喬」。
有鑑於以往「三方」坐下來一起談,結果卻是各說各話;能源局這次不僅將調處層級升高到局長,也改變調解方式,昨天先是由林全能與台電「喬」;今天再和麥電「喬」。如果還是沒有談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不排除再升高到次長出面。
據了解,今年數次供電緊急狀況,台塑所屬的麥寮電廠(IPP)與汽電共生都全力配合調度與增發電力,台電「電力調度處」傾向給予麥電通融。
經濟部高層認為,當年台電與麥電的購電合約中,一定有「不可抗力條款」,麥電遭雲林縣府減少生煤使用量,一般認知就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因而不致有「違法」的問題。
麥寮電廠因遭雲林縣政府減少核准生煤使用量27%,年初就已預告,因今年機組都沒有排定歲修,恐怕會因生煤使用額度提早用罄,而遭到台電以無法全力配合電力調度為由,罰款數十億元;台電也將因此減少備轉容量率3.6個百分點。
能源局之前已派電力組長吳志偉,對台電與麥電召開四場協調會,光是台電內部的「電力調度處」與「業務處」意見就不一致,以致沒有結果。經濟部長沈榮津上周透露,已打電話給鍾炳利,要求全力保住供電,並要求台電、麥寮電廠、能源局三方要好好去「喬」。
有鑑於以往「三方」坐下來一起談,結果卻是各說各話;能源局這次不僅將調處層級升高到局長,也改變調解方式,昨天先是由林全能與台電「喬」;今天再和麥電「喬」。如果還是沒有談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不排除再升高到次長出面。
據了解,今年數次供電緊急狀況,台塑所屬的麥寮電廠(IPP)與汽電共生都全力配合調度與增發電力,台電「電力調度處」傾向給予麥電通融。
秋老虎持續發威,昨天全台用電3,573.7萬瓩,創10月的歷史新高。台電昨日緊急增購汽電共生、取消機組歲修、延後機組除役,「使出洪荒之力」後,才讓備轉容量率維持在4.2%,為供電警戒的橘燈。
台電副總籃宏偉表示,昨天向以台塑為主的汽電共生業者總共增購了46萬瓩的電力;原本9月底要除役的大林3號機、4號機,也和高雄市政府商量,再延後一個月;而原本排定的歲修機組,全都「喊卡」。
據了解,台電原本安排10月1日開始歲修的機組為大林6號機、大潭1號機,但近日高溫炎熱,歲修安排全都延後。昨天包括增購電力、延後歲修與延後除役者,共約增加了250萬瓩的發電量,影響備轉容量率約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如果這些機組沒有「即刻調整」,恐怕昨天就要分區限電了。
昨天用電量創歷年10月新高,較歷史次高的紀錄(去年10月26日3,304.6萬瓩),多了270萬瓩,相當於多了半座台中電廠的發電量,供電餘裕只剩下150萬瓩。
據經濟部日前向行政院長賴清德報告,在機組大修時間沒有調整的情境下,今年10月、明年5月的備轉容量率都將會降到5%以下,甚至明年10月到12月還會進一步降到3%左右的低值。
據悉,所謂「機組大修時間調整」,是壓縮機組大修的時間排程,或是簡化維修程序。
台電副總籃宏偉表示,昨天向以台塑為主的汽電共生業者總共增購了46萬瓩的電力;原本9月底要除役的大林3號機、4號機,也和高雄市政府商量,再延後一個月;而原本排定的歲修機組,全都「喊卡」。
據了解,台電原本安排10月1日開始歲修的機組為大林6號機、大潭1號機,但近日高溫炎熱,歲修安排全都延後。昨天包括增購電力、延後歲修與延後除役者,共約增加了250萬瓩的發電量,影響備轉容量率約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如果這些機組沒有「即刻調整」,恐怕昨天就要分區限電了。
昨天用電量創歷年10月新高,較歷史次高的紀錄(去年10月26日3,304.6萬瓩),多了270萬瓩,相當於多了半座台中電廠的發電量,供電餘裕只剩下150萬瓩。
據經濟部日前向行政院長賴清德報告,在機組大修時間沒有調整的情境下,今年10月、明年5月的備轉容量率都將會降到5%以下,甚至明年10月到12月還會進一步降到3%左右的低值。
據悉,所謂「機組大修時間調整」,是壓縮機組大修的時間排程,或是簡化維修程序。
位於高雄亞洲新灣區的1.6萬坪精華地,台電董事會日前通過,將 與高雄市政府「合作開發、招商」,可望今年底對外公告,初步規畫 引進觀光、擴大會展、娛樂休憩、以及商務經貿等4大方向,招商引 資,包括權利金、租金、以及投資興建成本,全案招商規模超過200 億元,成為高雄市政府與中央國營事業合組「亞灣大聯盟」的首件招 商案,也是高雄亞灣近年來最大的投資案。
高雄市新光路、成功路口的16,062坪「特貿三」土地,目前由台電 和高市府共同持有,台電占比較高,在高雄市政府提送先期規畫可行 性評估報告與招商資料給台電公司,並召開協商會議之後,台電董事 會日前正式通過,決定與高市府合作開發。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長李怡德證實,台電董事會已經授權台電業務單 位,與都發局協商進一步的招商細節,他說,如果一切順利,可望在 今年底,將招商文件正式對外公告、閱覽,啟動正式招商作業。
李怡德表示,對於這塊位於亞洲新灣區的精華地,高市府與台電雙 方已達成幾項共識,包括將根據都市更新條例,以「都市更新」模式 作為開發方式,可以部份權利變換、部份地上權,更重要的是「合作 開發」,未來,根據雙方持有的土地比例,分配向廠商收取的權利金 和租金。
他推估,廠商未來得標之後,包括繳交的權利金、租金、以及興建 成本,可望超過200億元,這將是高雄亞灣近年來最大的投資案。
此外,由於基地面積龐大,廠商也可依照自己的經營策略,採分期 、分區的複合式開發,跳脫傳統單一開發的限制。
至於投資項目,李怡德說,考量該地位於高雄展覽館正對面、鄰近 高雄市立圖書總館,周邊也有旅運大樓、流行音樂中心等重大設施, 建議廠商可以朝向會展、休憩、觀光、商務以及購物等方向規畫,不 過,進一步的細節,高市府和台電會確認後,再正式公告。
據環保署環境資料庫統計,2011年以來,台灣每年廢輪胎回收量約 莫3,000∼4,000公噸,對比每年新增高達10萬∼12萬公噸的廢輪胎數 量,根本不成比例,也無怪乎各縣市堆滿廢輪胎成災。
不少縣市輪胎公會質疑,環署坐擁龐大的廢輪胎回收費,卻從來不 公開帳務細目,清楚交代錢用道哪裡去了?這麼大一筆錢拿來蓋幾座 專燒廢輪胎的高科技環保鍋爐都綽綽有餘,還可以發電回售給台電, 解決台灣缺電的燃眉之急。
輪胎業者私下透露,如果多花錢可以解決廢輪胎回收的問題,他們 都很願意,畢竟「使用者付費」,但顯然台灣廢輪胎回收的問題,並 不是缺錢。
業者呼籲,既然環保署無力處理廢輪胎問題的窘境,不如放棄收費 ,改仿效先進國家作法,由輪胎製造商負起回收廢輪胎的責任,「哪 裡來的就哪裡去」,才是解決廢輪胎問題的治本之道。
事實上,許多大型輪胎商都擁有極佳的廢輪胎處理能力與技術,由 輪胎製造商負責回收自己生產的輪胎,也才能負起資源回收再利用的 社會責任。
不少縣市輪胎公會質疑,環署坐擁龐大的廢輪胎回收費,卻從來不 公開帳務細目,清楚交代錢用道哪裡去了?這麼大一筆錢拿來蓋幾座 專燒廢輪胎的高科技環保鍋爐都綽綽有餘,還可以發電回售給台電, 解決台灣缺電的燃眉之急。
輪胎業者私下透露,如果多花錢可以解決廢輪胎回收的問題,他們 都很願意,畢竟「使用者付費」,但顯然台灣廢輪胎回收的問題,並 不是缺錢。
業者呼籲,既然環保署無力處理廢輪胎問題的窘境,不如放棄收費 ,改仿效先進國家作法,由輪胎製造商負起回收廢輪胎的責任,「哪 裡來的就哪裡去」,才是解決廢輪胎問題的治本之道。
事實上,許多大型輪胎商都擁有極佳的廢輪胎處理能力與技術,由 輪胎製造商負責回收自己生產的輪胎,也才能負起資源回收再利用的 社會責任。
民眾過往到公務機關臨櫃申辦業務及繳納規費時,大多只接受現金 繳費,為了讓民眾更加便利,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建置「公務機關信 用卡繳費平台」,截至9月15日,平台提供公務機關及公立醫療院所 ,可用信用卡支付的家數已經高達792家,且不斷增加中,包含了中 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公務機關、台電及台水及公立醫療院所,民眾不用 攜帶現金,就能輕鬆完成繳費。
在中央機關方面,已有法務部、外交部、內政部、交通部、衛服部 、財政部、國發會、農委會及司法院轄下的部分單位。
而地方機關更是遍布全台,包含全台地政事務所、臺北市商業處、 新竹市東區戶政事務所、彰化縣政府共7家機關、臺東縣政府共4家機 關、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及台灣電力公司、台灣自來水,而傳統以現 金收費的國立殯葬管理業,從北到南共計52家機關提供刷卡繳費服務 ,降低民眾現金遺失或遭竊的風險。
「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的適用範圍,在今年擴大至公立醫療 院所,現階段已有53家公立醫院提供民眾刷卡繳納醫療費用,包括退 輔會所屬榮民總醫院共9家、軍醫局所屬國軍醫院及三軍總醫院共17 家、衛福部所屬醫院及療養院共19家、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臺北 市立關渡醫院、郵政總局郵政醫院、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斗六分院、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旗津醫院、小港醫院。
其中,公立醫療院所可使用信用卡繳費的項目為掛號費、住院費等 相關醫療費用,而醫美、健檢及產後照顧等,則因非診療必要項目所 以不適用。
公務機關8月份占總簽帳金額36%,當中可發現,目前民眾於公務 機關利用信用卡繳費項目的排名,以地政規費繳交(20.59%)為最 高,其次為水電費用(8.26%)、辦理護照簽證費用(7.72%),其 他如監理資費、健保卡換發/健保費及殯葬費等費用,也是民眾充份 利用信用卡支付服務的繳費項目。
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推出「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的繳費機制 ,主要是配合政府提升電子支付比率政策,目前已有30家發卡機構參 加,其卡片總數占全體流通卡數的96%,而為了克服公務機關於政府 預算編列的程序,因此平台以使用者付費的訂價機制,由持卡人支付 手續費給發卡銀行,民眾在刷卡繳費時,可依通路公告的手續費文宣 挑選銀行信用卡繳費。
聯卡中心推出的「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共有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為已上線的臨櫃繳費,第二階段是今年起提供通路介接平台 系統,讓民眾可透過通路的APP以信用卡繳費,現階段三軍總醫院內 湖分院、汀洲分院APP及台電APP「台電e櫃檯」已提供此服務,第三 階段則為手機APP繳費,聯卡中心已著手規畫,將以綁定卡號方式, 讓民眾進行信用卡繳費。
APP繳費功能首波合作對象,以公立醫療院所為主,除支付公立醫 療院所的醫療費用外,民眾亦可透過APP與醫院掛號系統連結,進行 就診管理,並可查詢支付交易紀錄。未來將視公務機關需求,規畫推 出公務機關的APP繳費功能。
為了讓民眾了解刷卡繳費的流程,聯卡中心也製作宣導短片在平台 通路、各發卡銀行媒體及電視台撥放,另透過平台專屬網頁,民眾可 查詢參加平台的發卡銀行及相關信用卡資訊,下一次到公務機關洽公 或至公立醫院看診時,別忘了可以刷卡繳費,體驗信用卡支付的便利 性。
在中央機關方面,已有法務部、外交部、內政部、交通部、衛服部 、財政部、國發會、農委會及司法院轄下的部分單位。
而地方機關更是遍布全台,包含全台地政事務所、臺北市商業處、 新竹市東區戶政事務所、彰化縣政府共7家機關、臺東縣政府共4家機 關、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及台灣電力公司、台灣自來水,而傳統以現 金收費的國立殯葬管理業,從北到南共計52家機關提供刷卡繳費服務 ,降低民眾現金遺失或遭竊的風險。
「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的適用範圍,在今年擴大至公立醫療 院所,現階段已有53家公立醫院提供民眾刷卡繳納醫療費用,包括退 輔會所屬榮民總醫院共9家、軍醫局所屬國軍醫院及三軍總醫院共17 家、衛福部所屬醫院及療養院共19家、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臺北 市立關渡醫院、郵政總局郵政醫院、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斗六分院、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旗津醫院、小港醫院。
其中,公立醫療院所可使用信用卡繳費的項目為掛號費、住院費等 相關醫療費用,而醫美、健檢及產後照顧等,則因非診療必要項目所 以不適用。
公務機關8月份占總簽帳金額36%,當中可發現,目前民眾於公務 機關利用信用卡繳費項目的排名,以地政規費繳交(20.59%)為最 高,其次為水電費用(8.26%)、辦理護照簽證費用(7.72%),其 他如監理資費、健保卡換發/健保費及殯葬費等費用,也是民眾充份 利用信用卡支付服務的繳費項目。
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推出「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的繳費機制 ,主要是配合政府提升電子支付比率政策,目前已有30家發卡機構參 加,其卡片總數占全體流通卡數的96%,而為了克服公務機關於政府 預算編列的程序,因此平台以使用者付費的訂價機制,由持卡人支付 手續費給發卡銀行,民眾在刷卡繳費時,可依通路公告的手續費文宣 挑選銀行信用卡繳費。
聯卡中心推出的「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共有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為已上線的臨櫃繳費,第二階段是今年起提供通路介接平台 系統,讓民眾可透過通路的APP以信用卡繳費,現階段三軍總醫院內 湖分院、汀洲分院APP及台電APP「台電e櫃檯」已提供此服務,第三 階段則為手機APP繳費,聯卡中心已著手規畫,將以綁定卡號方式, 讓民眾進行信用卡繳費。
APP繳費功能首波合作對象,以公立醫療院所為主,除支付公立醫 療院所的醫療費用外,民眾亦可透過APP與醫院掛號系統連結,進行 就診管理,並可查詢支付交易紀錄。未來將視公務機關需求,規畫推 出公務機關的APP繳費功能。
為了讓民眾了解刷卡繳費的流程,聯卡中心也製作宣導短片在平台 通路、各發卡銀行媒體及電視台撥放,另透過平台專屬網頁,民眾可 查詢參加平台的發卡銀行及相關信用卡資訊,下一次到公務機關洽公 或至公立醫院看診時,別忘了可以刷卡繳費,體驗信用卡支付的便利 性。
秋老虎大發威,用電創9月新高。根據中央氣象局數據,台北高溫熱破37度、新北36度、中部也有約35度高溫,全國用電量也隨之攀升,昨(26)日用電刷新今年9月歷史紀錄,也是歷史上首次有9月用電突破3,600萬瓩大關。
根據台電統計,昨日最高用電量在下午1時42分,達到3,626.3萬瓩,備轉容量率3.92%,供電維持橘燈。用電量較前日再高出約45萬瓩,等同一部中型火力發電機組。
台電指出,昨日用電量是繼上月29日後,近一個月來用電首次破3,600萬瓩大關,也是歷年來9月第一次突破3,600萬瓩大關。
台電表示,昨日用電不僅創下今年9月歷史紀錄,歷史9月用電量前10高排名也都由今年包辦。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因為部分機組進入秋季安排歲修,加上昨日秋老虎發威創下高溫,所以供電亮橘燈。
根據台電未來一周用電預測,今明兩天備轉容量率都在6%以下,預估供電燈號都維持橘燈。林德福指出,這幾天氣溫偏高,用電量預計維持相近強度,台電也會啟動需量競價機制因應。
林德福強調,雖然已進入秋季,但是近幾日高溫用電量還是有些吃緊,還不能掉以輕心,呼籲各界響應節電,台電也會加強機組維護,避免機組跳機。
根據台電統計,昨日最高用電量在下午1時42分,達到3,626.3萬瓩,備轉容量率3.92%,供電維持橘燈。用電量較前日再高出約45萬瓩,等同一部中型火力發電機組。
台電指出,昨日用電量是繼上月29日後,近一個月來用電首次破3,600萬瓩大關,也是歷年來9月第一次突破3,600萬瓩大關。
台電表示,昨日用電不僅創下今年9月歷史紀錄,歷史9月用電量前10高排名也都由今年包辦。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因為部分機組進入秋季安排歲修,加上昨日秋老虎發威創下高溫,所以供電亮橘燈。
根據台電未來一周用電預測,今明兩天備轉容量率都在6%以下,預估供電燈號都維持橘燈。林德福指出,這幾天氣溫偏高,用電量預計維持相近強度,台電也會啟動需量競價機制因應。
林德福強調,雖然已進入秋季,但是近幾日高溫用電量還是有些吃緊,還不能掉以輕心,呼籲各界響應節電,台電也會加強機組維護,避免機組跳機。
秋老虎發威,全台連續多日飆高溫,昨(26)日用電量打破歷年9月紀錄,尖峰用電達3,626.3萬瓩,備轉容量率只剩3.92%,為「供電警戒」的「橘燈」。
台電表示,昨天也是9月歷史上首度用電飆破3,600萬瓩大關,歷史9月用電量前十高全由今年包辦。台電統計,昨天備轉容量只剩142.1萬瓩,用電量較前天再高出約45萬瓩,相當於多發了一部中型火力機組的電。
台電上周向行政院長賴清德報告,9月供電尖峰負載約3,400萬瓩,結果近日用電量遠超過這預期。
台電表示,昨天也是9月歷史上首度用電飆破3,600萬瓩大關,歷史9月用電量前十高全由今年包辦。台電統計,昨天備轉容量只剩142.1萬瓩,用電量較前天再高出約45萬瓩,相當於多發了一部中型火力機組的電。
台電上周向行政院長賴清德報告,9月供電尖峰負載約3,400萬瓩,結果近日用電量遠超過這預期。
科學園區營收和出口仍在成長中,惟缺電為科學園區成長帶來隱憂。
三大科學園區管理局表示,至今台電無法承諾科學園區可以不停電。廠商若要在科學園區投資,有必要投資雙迴路,以避免停電。815全台突發性大停電,科學園區廠商無法倖免。其中,南科共14家廠商停電,粗估損失約1.2億元;竹科銅鑼和竹南園區也有兩、三家廠商停電,僅中科未受波及。
南科管理局長林威呈表示,815大停電,南科受損嚴重。依照台電停限定編組規畫,南科廠商A到F都有,也有特高壓的I組;若是「緊急限電」,停電編組是A、B兩組,計畫性限定則是停C、D兩組。815緊急限電,南科台南園區共有14家廠商受影響停電,而高雄園區因被編在F組,未受停電影響。
林威呈很憂心,只要停電,南科都會有廠商受影響。南科也積極和台電溝通協調,但台電至今仍無法承諾科學園區可以不停電。
他表示,由於南科園區饋線多達68條,相當複雜,未來要進駐科學園區廠商就必須要注意缺電、停電風險,包括未來要進駐南科的台積電3奈米製程。他建議廠商要做雙迴路,一條線被停了,還有另一條可供電,這對廠商是一筆投資,而且要做在不同編組中。
他舉例,這次南科有14家廠商受815大停電波及,其中有一家投資雙迴路,但一條做在A區,一條做在B區,最後還是停電,廠商必須趕快調整迴路配置。
三大科學園區管理局表示,至今台電無法承諾科學園區可以不停電。廠商若要在科學園區投資,有必要投資雙迴路,以避免停電。815全台突發性大停電,科學園區廠商無法倖免。其中,南科共14家廠商停電,粗估損失約1.2億元;竹科銅鑼和竹南園區也有兩、三家廠商停電,僅中科未受波及。
南科管理局長林威呈表示,815大停電,南科受損嚴重。依照台電停限定編組規畫,南科廠商A到F都有,也有特高壓的I組;若是「緊急限電」,停電編組是A、B兩組,計畫性限定則是停C、D兩組。815緊急限電,南科台南園區共有14家廠商受影響停電,而高雄園區因被編在F組,未受停電影響。
林威呈很憂心,只要停電,南科都會有廠商受影響。南科也積極和台電溝通協調,但台電至今仍無法承諾科學園區可以不停電。
他表示,由於南科園區饋線多達68條,相當複雜,未來要進駐科學園區廠商就必須要注意缺電、停電風險,包括未來要進駐南科的台積電3奈米製程。他建議廠商要做雙迴路,一條線被停了,還有另一條可供電,這對廠商是一筆投資,而且要做在不同編組中。
他舉例,這次南科有14家廠商受815大停電波及,其中有一家投資雙迴路,但一條做在A區,一條做在B區,最後還是停電,廠商必須趕快調整迴路配置。
截至今年8月底止,台電仍虧損約15億元,外界關注電價是否調漲反映成本。經濟部能源局表示,將會趕在10月底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電價是否調漲,取決於台電成本分析。
雖然透過夏季電價,讓台電今年有機會轉虧為盈,但國際能源價格走高,台電仍將面臨沈重成本壓力。目前新版電價公式正在預告期,能源局長林全能昨(19)日指出,若外界沒有太多異議,預告期過半後就會通知台電,請台電依新版公式進行成本分析。經濟部也會努力讓新電價公式在10月18日完成預告,趕快公告,10月底召開電價審議會。
林全能認為,電價會不會調整,要看台電成本評估,影響電價因子很多,其中燃料成本占5至6成,未來燃料價格難以預料,現在不宜推測電價是否調漲。
台電董事長朱文成表示,待收到能源局通知後,將根據台電過去支出和未來能源價格走向來反映成本,累計至8月底台電仍然虧損約15億元,屆時會再進一步評估是否調漲電價。
為公平合理反映夏月、非夏月供電成本差異,每年6至9月台電調高夏季電價。台電前7個月累計虧損49億元,因夏季電價,累計前8個月虧損縮小至15億元,台電分析,9月夏月電價結束,有機會轉虧為盈。
也就是說,國際能源價格走勢將會是電價是否調漲的主因,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指出,全球經濟仍在上升期,預估會延續到明年,長期來看國際能源價格將會走升。
吳再益分析,國際燃煤價格已從每噸40∼50美元升至80美元左右;天然氣價格和油價亦步亦趨,國際油價已回升至每桶55美元上下。國際能源價格走高,台電發電成本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雖然透過夏季電價,讓台電今年有機會轉虧為盈,但國際能源價格走高,台電仍將面臨沈重成本壓力。目前新版電價公式正在預告期,能源局長林全能昨(19)日指出,若外界沒有太多異議,預告期過半後就會通知台電,請台電依新版公式進行成本分析。經濟部也會努力讓新電價公式在10月18日完成預告,趕快公告,10月底召開電價審議會。
林全能認為,電價會不會調整,要看台電成本評估,影響電價因子很多,其中燃料成本占5至6成,未來燃料價格難以預料,現在不宜推測電價是否調漲。
台電董事長朱文成表示,待收到能源局通知後,將根據台電過去支出和未來能源價格走向來反映成本,累計至8月底台電仍然虧損約15億元,屆時會再進一步評估是否調漲電價。
為公平合理反映夏月、非夏月供電成本差異,每年6至9月台電調高夏季電價。台電前7個月累計虧損49億元,因夏季電價,累計前8個月虧損縮小至15億元,台電分析,9月夏月電價結束,有機會轉虧為盈。
也就是說,國際能源價格走勢將會是電價是否調漲的主因,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指出,全球經濟仍在上升期,預估會延續到明年,長期來看國際能源價格將會走升。
吳再益分析,國際燃煤價格已從每噸40∼50美元升至80美元左右;天然氣價格和油價亦步亦趨,國際油價已回升至每桶55美元上下。國際能源價格走高,台電發電成本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為解五缺問題,政府多管齊下開藥方,為供電穩定注入一劑強心針。台電將把既有機組延役,並加速新機組施工時程,讓備用容量率在不包含停轉核電機組前提下,2019年重回15%法定基準,解決電力供應長期不足問題。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19)日展開部會視察之旅,首站抵達經濟部聽取「產業五缺情形及因應對策」報告。賴清德指出,將共同努力展現經濟推廣成效,商討產業五缺因應,就是希望展現推動產業發展決心。去年7月工總白皮書提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問題。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經部已研擬短中長期對策,未來五缺問題會併入「加速投資台灣」會議,由院長親自主持。
此次五缺會議最值得注意的是,明訂供電備用容量率重回15%時程,回應總統蔡英文日前指示經濟部及台電,讓供電備用容量率須回到法定15%、尖峰負載的備轉容量率須提升至10%要求。
台電董事長朱文成表示,台電短期目標是明年供電維持黃燈(即備轉容量高於6%);長期來看,將從供需兩端著手。
朱文成表示,供給面力求通霄、林口、大潭及大林等新機組如期完成,並讓台中、協和和大林5號機既有機組延役。另外,在需求面強化需求管理、擴大需量反應。
不過,機組能否延役仍有變數,台電還要和地方政府商量。朱文成指出,若上述要件都達成,有機會在2019年讓備用容量率重回15%。
沈榮津表示,近期台電有9個新建計畫,已要求台電研擬電廠新建、延役流程圖,未來將依此管考。若工程涉及環評務必要提早進行,預留溝通時間,工程才不會延誤。
解決缺水方面,水利署長賴建信指出,除了減漏、開發再生水和強化管理之外,水利署也已掌握未來大型開發案用水所需,研擬對策。
沈榮津指出,經濟部會再去評估區域供水是否可行,如何透過管線連接,形成區域供水網絡,增加水源調度彈性。
至於缺工、缺人才問題,沈榮津表示,產業界認為產學落差大,經部將與勞動部、教育部合作,加強掌握產業需求,做好產學合作計畫。另外,提升本國勞動參與率也很重要,透過人才招攬及留才法規鬆綁,協助台積電等大公司招募國際級人才。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19)日展開部會視察之旅,首站抵達經濟部聽取「產業五缺情形及因應對策」報告。賴清德指出,將共同努力展現經濟推廣成效,商討產業五缺因應,就是希望展現推動產業發展決心。去年7月工總白皮書提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問題。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經部已研擬短中長期對策,未來五缺問題會併入「加速投資台灣」會議,由院長親自主持。
此次五缺會議最值得注意的是,明訂供電備用容量率重回15%時程,回應總統蔡英文日前指示經濟部及台電,讓供電備用容量率須回到法定15%、尖峰負載的備轉容量率須提升至10%要求。
台電董事長朱文成表示,台電短期目標是明年供電維持黃燈(即備轉容量高於6%);長期來看,將從供需兩端著手。
朱文成表示,供給面力求通霄、林口、大潭及大林等新機組如期完成,並讓台中、協和和大林5號機既有機組延役。另外,在需求面強化需求管理、擴大需量反應。
不過,機組能否延役仍有變數,台電還要和地方政府商量。朱文成指出,若上述要件都達成,有機會在2019年讓備用容量率重回15%。
沈榮津表示,近期台電有9個新建計畫,已要求台電研擬電廠新建、延役流程圖,未來將依此管考。若工程涉及環評務必要提早進行,預留溝通時間,工程才不會延誤。
解決缺水方面,水利署長賴建信指出,除了減漏、開發再生水和強化管理之外,水利署也已掌握未來大型開發案用水所需,研擬對策。
沈榮津指出,經濟部會再去評估區域供水是否可行,如何透過管線連接,形成區域供水網絡,增加水源調度彈性。
至於缺工、缺人才問題,沈榮津表示,產業界認為產學落差大,經部將與勞動部、教育部合作,加強掌握產業需求,做好產學合作計畫。另外,提升本國勞動參與率也很重要,透過人才招攬及留才法規鬆綁,協助台積電等大公司招募國際級人才。
環保署長李應元18日表示,台灣目前的能源價錢太便宜,保持能源低價是一個好政策;他並重申台灣政府將在2025年完全終止核電的目標,李應元指出,這已是台灣達成的共識。
李應元是在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說時,回答媒體詢問時,表達以上看法的。
李應元說,台灣目前已有增加20%再生能源計劃,他坦承未來2年過渡期會很痛苦。而台灣的用電和供電問題,在於必須聰明的使用電力,分開用電時段,在巔峰時段用電收取較高電價等都是對策。他說台灣可自我調整,目前的能源費用太便宜。
至於核能,他強調,台灣要的是「免於恐懼」。這在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後已成為台灣共識,「這個慘痛的事件,讓廢核及綠能成為我們的共識,也是我們長期努力的目標。」
根據台灣立法院的電業法修正案,未來電業自由化後,綠能產業將為優先執行對象,用戶可以選擇傳統台灣電力以外的其他新公司。其中,2025年前,台灣的所有核電廠明定停止運轉。若成功,將成亞洲首例。
與會的美國環保署代理助理署長納許達在回答有關美國為何能維持核能時,則強調,美國相信核能是安全的,並維持緊密的安全控檢,她以馬利蘭州為例指出,該州的核電廠與日本福島維持密切聯繫,分享經驗。
李應元在華府期間,並擬與美國環保署續簽環境保護協定,包括空氣清潔法案、水土汙染、電子廢棄物等的環境執法進行討論。同時也會對於未來的循環經濟、廚餘處理、海洋垃圾、可再生能源等議題,尋求與美合作機會。
該環境保護協定為美國在台協會和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24年前所簽訂,每兩年更新一次,今年將邁向第25年。
李應元是在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說時,回答媒體詢問時,表達以上看法的。
李應元說,台灣目前已有增加20%再生能源計劃,他坦承未來2年過渡期會很痛苦。而台灣的用電和供電問題,在於必須聰明的使用電力,分開用電時段,在巔峰時段用電收取較高電價等都是對策。他說台灣可自我調整,目前的能源費用太便宜。
至於核能,他強調,台灣要的是「免於恐懼」。這在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後已成為台灣共識,「這個慘痛的事件,讓廢核及綠能成為我們的共識,也是我們長期努力的目標。」
根據台灣立法院的電業法修正案,未來電業自由化後,綠能產業將為優先執行對象,用戶可以選擇傳統台灣電力以外的其他新公司。其中,2025年前,台灣的所有核電廠明定停止運轉。若成功,將成亞洲首例。
與會的美國環保署代理助理署長納許達在回答有關美國為何能維持核能時,則強調,美國相信核能是安全的,並維持緊密的安全控檢,她以馬利蘭州為例指出,該州的核電廠與日本福島維持密切聯繫,分享經驗。
李應元在華府期間,並擬與美國環保署續簽環境保護協定,包括空氣清潔法案、水土汙染、電子廢棄物等的環境執法進行討論。同時也會對於未來的循環經濟、廚餘處理、海洋垃圾、可再生能源等議題,尋求與美合作機會。
該環境保護協定為美國在台協會和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24年前所簽訂,每兩年更新一次,今年將邁向第25年。
經濟部昨(18)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拍板輸配電費率,用戶最快10月底可以買到再生能源發電業發出的「純綠電」,此舉也代表綠電自由化正式上路。
能源局電力組組長吳志偉表示,相關費率將在本月底公告,待相關施行子法公告後,最快10月底再生能源業者就能向能源局申請直供、轉供業務,打破以往再生能源發電只能賣給台電、用戶只能向台電買電的單一路徑。
輸配費率的公告也意味著將來再生能源所發的電,除由台電依躉購制度20年保證、保價收購外,也可自行尋覓客戶。而原本已和台電簽約、由台電收購的業者,若「雙方合意」解約,也可以改走直供、轉供途徑。再生能源業者包括風力發電的英華威集團,友達龍科太陽能電廠、森勁電力、永勁電力等業者都將受惠。
《電業法》年初通過,電業自由化從綠電先行,能源局經過半年的規畫,將代輸費用共分成四項,分別是輔助服務費用、電力調度費、輸供輸電費、轉供配電費。其中,輔助服務費、電力調度費都是協助再生能源業者穩定發電以及缺電調度等費用。
根據鼓勵低碳再生能源政策,不同燃料別的上述四種費用都不同,不排碳的再生能源最低,其他依序是核能、抽蓄水力、燃氣、燃油、燃煤,會排碳的再生能源(垃圾、廢輪胎等廢棄物發電)最高。藉由差別費率鼓勵低碳能源發展。
舉例來說,某科技工廠的屋頂租給太陽能發電業者架設太陽光電板,再向其購電,因不用經過台電的輸配電網,屬於「併網型直供」,只要支付輔助服務、電力調度費,每度共0.027元。
能源局電力組組長吳志偉表示,相關費率將在本月底公告,待相關施行子法公告後,最快10月底再生能源業者就能向能源局申請直供、轉供業務,打破以往再生能源發電只能賣給台電、用戶只能向台電買電的單一路徑。
輸配費率的公告也意味著將來再生能源所發的電,除由台電依躉購制度20年保證、保價收購外,也可自行尋覓客戶。而原本已和台電簽約、由台電收購的業者,若「雙方合意」解約,也可以改走直供、轉供途徑。再生能源業者包括風力發電的英華威集團,友達龍科太陽能電廠、森勁電力、永勁電力等業者都將受惠。
《電業法》年初通過,電業自由化從綠電先行,能源局經過半年的規畫,將代輸費用共分成四項,分別是輔助服務費用、電力調度費、輸供輸電費、轉供配電費。其中,輔助服務費、電力調度費都是協助再生能源業者穩定發電以及缺電調度等費用。
根據鼓勵低碳再生能源政策,不同燃料別的上述四種費用都不同,不排碳的再生能源最低,其他依序是核能、抽蓄水力、燃氣、燃油、燃煤,會排碳的再生能源(垃圾、廢輪胎等廢棄物發電)最高。藉由差別費率鼓勵低碳能源發展。
舉例來說,某科技工廠的屋頂租給太陽能發電業者架設太陽光電板,再向其購電,因不用經過台電的輸配電網,屬於「併網型直供」,只要支付輔助服務、電力調度費,每度共0.027元。
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通常比傳統發電貴,但能源局電力組組長吳志偉表示,企業購買「純綠電」的效益,不只是用價格來衡量,不怕沒有市場。
例如,台灣是國際知名品牌業者的供應鏈的一環,如今企業社會責任當道,許多客戶可能要求供應鏈要綠色生產,降低碳排放量,產品才能躋身供應鏈,故市場會有購買代輸、直供綠電的需求,有能力者也會多買綠電。
吳志偉表示,只有採代輸、直供路徑的再生能源,才能獲得「再生能源憑證」,但若是購買台電向再生能源業者躉購的電力,就不具綠電效益,輸配電費率出爐後,再生能源可以自尋客戶,是一大利多。
不過,過去Google曾質疑,在台灣買的綠電不被國際認證;標檢局表示,已積極爭取國際認可,包括與日本再生能源憑證中心洽談換約,聘請北美資源解決方案中心(CRS)擔任顧問。據悉,Google目前是採CRS的認證制度。
綠電自由化對台電也是利多,因為目前再生能源所發的電都由台電躉購,台電就要代其支付相關費用。將來再生能源改採代輸、直供後,台電就不用替業者支付代輸直供費用,該途徑的比重拉高後,也能減輕台電以及全民的負擔。
吳志偉說,代輸費率上路初期,躉購制度與代輸、直供會雙軌並行。
例如,台灣是國際知名品牌業者的供應鏈的一環,如今企業社會責任當道,許多客戶可能要求供應鏈要綠色生產,降低碳排放量,產品才能躋身供應鏈,故市場會有購買代輸、直供綠電的需求,有能力者也會多買綠電。
吳志偉表示,只有採代輸、直供路徑的再生能源,才能獲得「再生能源憑證」,但若是購買台電向再生能源業者躉購的電力,就不具綠電效益,輸配電費率出爐後,再生能源可以自尋客戶,是一大利多。
不過,過去Google曾質疑,在台灣買的綠電不被國際認證;標檢局表示,已積極爭取國際認可,包括與日本再生能源憑證中心洽談換約,聘請北美資源解決方案中心(CRS)擔任顧問。據悉,Google目前是採CRS的認證制度。
綠電自由化對台電也是利多,因為目前再生能源所發的電都由台電躉購,台電就要代其支付相關費用。將來再生能源改採代輸、直供後,台電就不用替業者支付代輸直供費用,該途徑的比重拉高後,也能減輕台電以及全民的負擔。
吳志偉說,代輸費率上路初期,躉購制度與代輸、直供會雙軌並行。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