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灣電力大獲全勝!線纜業EPS創紀錄,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助陣
今年(2024)年,台灣電力產業可是大放異彩,線纜業界更是紛紛報喜。其中,大山電力(股票代號:1615)去年EPS達到3.21元,寫下本業獲利新高紀錄;宏泰電力(股票代號:1612)去年EPS為1.99元,創下15年來次高;億泰電力(股票代號:1616)去年EPS為1.19元,改寫26年新高;合機電力(股票代號:1618)去年EPS則達到2.01元,創下25年新高。
這些亮眼的成绩單,除了公司本身的努力外,也多虛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助陣。該計畫讓線纜廠商如華電(股票代號:1603)、華新(股票代號:1605)、華榮(股票代號:1608)、大亞(股票代號:1609)、宏泰、大山、億泰及合機等,去年陸續獲得台電20多億到50餘億元的標案,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收益。
大山電力去年第四季EPS為1.02元,全年合併營收49.45億元創新高,營業利益6.09億元、本期淨利5.25億元、EPS為3.21元。去年 EPS雖然略低於2021年首次跨足房地產推出建案完售認列利益的挹注,達到3.27元,但就本業獲利來說,去年已經改寫新高紀錄。
宏泰電力去年第四季為避免銅箔基板虧損拖累電力線纜本業獲利,選擇停產銅箔基板。去年第四季EPS回升至0.56元,全年EPS增加至1.99元,創下15年來次高紀錄。去年 EPS雖然略低於2021年認列出售桃園南崁廠房土地處分利益挹注,達到8.54元,但就本業獲利來說,去年已經創下新高。
合機電力去年第四季EPS為0.87元,全年營收44.83億元創新高,去年EPS達到2.01元,創下1999年以來新高。合機電力13日董事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元,其中盈餘及資本公積每股各配發0.5元現金股利,股息配發率達到49.75%,以收盤價34.55元計,殖利率為2.89%。
億泰電力則成功擺脫過去幾年的虧損局面,去年第四季EPS回升至0.59元,全年合併營收41.13億元、本期淨利2.26億元,EPS倍數增至1.19元,創下1997年以來新高。億泰電力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0.37元現金股利。
重電族群在今年前兩個月就打出一片好局勢,不僅業績創下新高,還吸引了大量資金關注。就在昨天(13日),這股熱潮依舊未減,中興電(1513)和亞力(1514)這兩家企業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加持下,預計營收將逐月攀升,讓法人對未來股價看漲。
中興電2月的營收為18.6億元,雖然年減6.13%,但前兩個月的總營收達38億元,年增長1.21%,創下了歷年同期新高。由於2月受到農曆春節連假影響,台電相關工程暫停,所以營收成長未能達到預期。不過,中興電在手訂單的能見度已可看到2027年以後,包括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出的訂單、台電345KV等氣體絕緣開關GIS訂單,以及近期新增的離岸風力變電站統包工程,今年預計還能為台電爭取300億元以上的訂單。
亞力的表現也相當亮眼,前兩個月的營收為12.1億元,年增長8%。法人預測,亞力的業績成長幅度將超過公司預期的個位數成長,有望達到雙位數成長。目前亞力在手訂單超過100億元,包括台電強韌電網、半導體客戶建廠訂單所需的變壓器。
除了台電訂單,亞力還承攬了太陽能統包工程、桃園機場機電工程、半導體建廠等專案。目前市場對電力設備的需求非常旺盛,訂單不斷湧入,讓亞力的未來發展前景看漲。
線纜業除榮星生產漆包線,無緣因台電強韌電網計化受惠,華電( 1603)、華新(1605)、華榮(1608)、大亞(1609)、宏泰、大山 、億泰及合機等線纜廠,去年陸續拿到台電20多億∼50餘億元標案, 加上台商回流建廠、民間建置太陽能光電及風力發電案場訂單進補。
大山去年第四季EPS為1.02元,全年合併營收49.45億元創新高,營 業利益6.09億元、本期淨利5.25億元、EPS為3.21元,僅次於2021年 首度跨足房地產推出建案完售認列利益的挹注,EPS達3.27元,單就 本業獲利,去年改寫新高。
宏泰為避免近年銅箔基板虧損拖累電力線纜本業獲利,去年第四季 停產銅箔基板,單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民間企業訂單,去年第四季 EPS回升至0.56元,去年EPS增加至1.99元,創15年來次高,僅次於2 021年認列出售桃園南崁廠房土地處分利益挹注,EPS達8.54元。
合機去年第四季EPS為0.87元,全年營收44.83億元創新高,而去年 EPS達2.01元,改寫1999年以來新高。
合機13日董事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元,其中盈餘及資本公積 每股各配發0.5元現金股利,股息配發率49.75%,以收盤價34.55元 計,殖利率2.89%。
億泰擺脫過去幾年虧損局面,去年第四季EPS回升至0.59元,全年 合併營收41.13億元、本期淨利2.26億元,EPS倍數增至1.19元,創1 997年以來新高。億泰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0.37元現金股利。
中興電2月營收18.6億元,年減6.13%,前二月營收38億元,年增 1.21%,創歷年同期新高。法人指出,2月因農曆春節連假影響,台 電相關工程都暫停,導致營收成長不如預期。
但是中興電的在手訂單,能見度已能看到2027年之後,包括台電強 韌電網計畫釋單、台電345KV等氣體絕緣開關GIS訂單,近期新增離岸 風力變電站統包工程,今年預估還可以爭取台電300億元以上訂單。
亞力前二月營收12.1億元,年增8%。法人指出,亞力業績成長幅 度高過於公司預期的個位數成長,應該有希望看到雙位數成長。目前 亞力獲得台電強韌電網、半導體客戶建廠訂單所需的變壓器,在手訂 單超過100億元。
亞力除了台電訂單,還有太陽能統包工程、桃園機場機電工程、半 導體建廠等專案,現階段市場對電力設備的需求非常暢旺,訂單不斷 湧入。
朱澤民13日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朝野政黨均擔憂電價調漲衝擊 物價,恐造成通膨加劇。朱澤民坦言,主計總處原先預測今年全年C PI尚未考慮電價調漲的影響層面,評估電價漲一成,約影響物價指數 0.12個百分點,換言之,今年CPI年增率會接近2%,但他強調,沒有 通膨的問題。他提到,台電此波電價調整規劃,將會有產業差別,民 生及小店家的調幅較小,針對用電大戶、外銷比重高的產業,電價的 調幅會較大。
朱澤民說,物價上漲2%不必過於悲觀,若CPI負成長或零成長,會 有「通縮」疑慮,因此,今年通膨率若維持在2%上下,仍屬溫和; 至於全年通膨率能否控制在2%以下,他說,要看未來外食費、租金 類的漲勢是否趨於平穩。
在超徵稅收方面,去年全國超收3,860億元,朱澤民表示,扣除地 方稅收及中央發行公債後,剩餘約1,500億元左右,現在沒有普發現 金的規劃,因為要將錢用在更恰當的地方。
目前台電跟勞保都在爭取以超徵稅收補貼,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 各界對勞保改革的最大共識是以撥補為優先,力保財務運作穩定,因 此將積極爭取稅收超徵挹注,且不低於300億元。經濟部長王美花也 說,經濟部電價工作小組會議已經召開,等待行政院拍版確認補助金 額,由於補助金額會連動影響電價調幅,應會盡快確認。相較於電價 ,目前水價沒有調整的規劃。
朱澤民則強調,尚未看到經部提案撥補台電的金額。至於是否撥補 1,500億元?他僅說,「沒有餘款很危險」。而勞保基金屬統收統支 ,依照程序,超徵稅收須等審計部7、8月審定後才能動用。
中興電力(1513)近期在手訂單的能見度延伸至2027年,顯示未來發展可期。即將於14日舉行的法人說明會,不僅讓市場對其未來充滿期待,更在市場投信及自營商的熱情支持下,連續兩日見到買盤湧現。雖然外資持續賣超,但內資熱情依舊,終場中興電力大漲5.5元,收盤價達170.0元,成功突破5日及10日均線的反壓力,成交量也拉升至7.57萬張,可見市場對該公司的信心十足。 近期,中興電力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帶動下,接連獲得台電345KV等氣體絕緣開關GIS的訂單,不僅如此,還成功新增離岸風力變電站統包工程。今年公司計畫爭取台電至少300億元的訂單,展現出在電力領域的領先地位。去年,中興電力的每股純益(EPS)達到3.25元,創下歷年第四高紀錄,可見其營運表現十分亮眼。 進入今年,中興電力的表現更是驚艷。前二月合併營收達38.04億元,改寫同期新高紀錄,顯示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穩定成長。在台灣電力市場中,中興電力不僅是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重要合作伙伴,更以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獲得廣大客戶的肯定。 總結來說,中興電力在市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未來發展潛力無窮。隨著在手訂單的延長以及未來訂單的爭取,中興電力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士電(1503)去年財報表現亮眼,重電事業訂單滿載,讓公司整體營收創下新高,EPS也達到4.51元。士電12日董事會決議,將擬配發現金股息3元,這個股息配發率可是創下歷年最佳紀錄呢!公司對今年重電事業的成長前景頗為樂觀,預計將實現兩位數成長,同時在自動化、機器及汽機車電裝品等領域,也展現出审慎樂觀的態度。 由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持續進行,士電的重電事業受益匪淺,外銷美加、日本及東南亞市場的成長也為公司帶來不少亮點。此外,士電在太陽能光電案場及儲能系統統包工程、電動汽機車充電樁等綠能產業的布局,也開始進入收穫期,為公司去年整體營運表現增添光彩。 去年第四季,士電營業利益達到4.08億元,稅後純益為2.9億元,EPS為0.57元。整體來看,去年全年合併營收318.07億元,營業利益24.64億元,稅後純益23.48億元,EPS從2022年的3.86元增加至4.51元。值得注意的是,若不考慮2009年士林舊廠開發認列處分利益,去年是公司歷史上的新高。 股東們也可以分享這份榮耀,士電董事會決議將擬配發現金股息3元,股息配發率達到66.52%,以12日收盤價181.5元計算,殖利率達到1.65%。 不僅如此,士電基於集團整體營運規劃,也將雲林台西占地10,087平方公尺、約3,051.3坪的土地,以總價1,373萬餘元,賣給關係企業瑞陽光電,處分利益近393萬元。 今年,士電的營運持續走高,前兩月合併營收67.77億元,年增長達17.09%。這主要得益於重電事業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綠能及儲能等商機,以及变压器及配電盤等重電設備,及統包工程的增加。北美市場基礎建設的商機和東南亞市場銷售的擴大,也為士電帶來不少動能。 展望今年,士電對重電事業持續看好,並對自動化、開關及電裝品等事業營運表現审慎樂觀。為了拓展東南亞市場,士電今年還計劃在泰國設立辦事處,作為拓展業務的前哨站。
台灣電力大秀智慧城市技術,AI應用將席捲展覽!
本月19日,第11屆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CSE)將在台北盛大開幕,這次活動不僅規模龐大,還吸引了許多重量級企業參與。其中,台灣電力公司不僅是展覽的主角,還將帶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智慧城市技術展示。
展覽會上,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表示,今年的參展規模及海外訪客數都創下了歷年新高。隨著人工智能(AI)浪潮的持續發展,這次展覽將聚焦於AI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從生成式AI到AI邊緣運算,不會落下任何一個熱門話題。
展覽會將有600家廠商參展,佔用2,200個攤位,年增長達13%。而海外訪客數則有2,000多人報名參觀,年增長高達16%,創下新紀錄。
陳俊聖強調,AI技術不僅能夠簡化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更能大幅提升服務效能。宏碁集團將集結旗下宏碁智通、倚天酷碁等子公司,展出智慧城市、AI應用等方面的成果。
除了宏碁,電信三雄——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也將在展覽中展現各自的智慧城市技術。中華電信將展示「5G智慧製造」服務,台灣大則推出結合科技電信與大數據分析的「MyCharge」一站式充電營運服務。遠傳則與台電合作,在澎湖縣望安鄉打造微電網應用「低碳離島 淨零望安」,並獲得「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鴻海集團則以「智慧淨零、城市治理」為主軸,展示Gen-AI的CityGPT智慧城市創新解決方案,顯示其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深厚實力。
這次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將是台灣電力技術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是國際間智慧城市發展的一次重要交流平台。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普通民眾,都能在這裡找到對智慧城市發展的啟示和靈感。
台灣電力大戰再起!老牌線纜業大山(1615)昨(12)日公布去年的「電力報告」,結果亮麗到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他們去年的稅後純益居然達到了5.25億元,年增率還有21.%,這個數字實在太厲害了!每股純益(EPS)3.21元,本業獲利創下了歷史新高紀錄,讓大山成為了線纜族群的獲利王。不僅如此,大山還有個大計畫要啟動,那就是他們手握兩塊位在台中高鐵特區的土地,總計有2,000坪大,未來不排除在適當的時機點開發,這個建設事業有望成為業外金雞母,讓營運更加向上。 但話說回來,大山去年的獲利可是僅次於2021年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去年有子公司昕邑建設的建案認列,這個貢獻還有超過EPS 1元呢!如果只看本業的數字,那麼大山的獲利可是創下了新紀錄。而且,大山還將在6月26日召開股東會,這讓人對他們的未來更加期待。 別忘了,目前公布2023年財報的線纜廠中,獲利最高的可是大亞,去年EPS 3.91元,但這其實是因為他們有投資股票的業外挹注,如果只算線纜本業,那麼大山才是當前線纜獲利的王。大山表示,他們去年以來的成長動能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這個計畫對線纜汰舊換新有著巨大的需求。此外,政府推動的基礎建設及綠能政策等相關電網布建,也大量帶動了線纜的需求,讓大山的營運繳出了漂亮成績單。
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續獲台電345KV等氣體絕緣開關GIS訂 單後,又新增離岸風力變電站統包工程,今年擬再爭取台電至少300 億元訂單。去年EPS為3.25元,創歷年第四高。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 38.04億元,改寫同期新高。
士電重電事業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而受益、外銷美加、日 本及東南亞市場也成長,布局太陽能光電案場及儲能系統統包工程、 電動汽機車充電樁等綠能產業也進入收割期,帶動去年整體營運表現 。
士電去年第四季營業利益4.08億元、稅後純益2.9億元、EPS為0.5 7元。去年全年合併營收318.07億元、營業利益24.64億元、稅後純益 23.48億元,EPS從2022年的3.86元增加至4.51元。士電表示,士電2 009年EPS達5.77元,主因是士林舊廠開發認列處分利益,若單靠本業 獲利,去年是歷史新高。
士電董事會決議擬配息3元,股息配發率66.52%,以12日收盤價1 81.5元計,殖利率1.65%。
此外,士電基於集團整體營運規劃,12日也將雲林台西占地10,08 7平方公尺、約3,051.3坪,以總價1,373萬餘元,賣給關係企業瑞陽 光電,處分利益近393萬元。
士電今年營運持續走高,前二月合併營收67.77億元、年增17.09% ,主因是重電事業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綠能及儲能等商機,變壓 器及配電盤等重電設備,及統包工程增加,北美擴大基礎建設的商機 、拓展東南亞市場銷售。
士電指出,今年持續看好重電事業外,自動化、開關及電裝品等事 業營運審慎樂觀。為拓展東南亞市場,士電今年將在泰國先設辦事處 ,作為拓展業務的前哨站。
「2024智慧城市展暨2050淨零城市展」昨天舉行展前記者會。今年台北及高雄展區共有600家廠商參展,使用2,200個攤位、年增13%。目前已有46個國家或地區、超過2,000位海外訪客報名參觀、年增16%,參展規模及海外訪客都創歷年紀錄。
陳俊聖指出,AI掀起熱潮發展至今,無論是生成式AI、AI邊緣運算或是任何形式AI運算模型的應用,都可簡化市民與政府間的溝通,大幅提升服務效能。宏碁集團今年集結旗下宏碁智通、倚天酷碁等子公司,展出在智慧城市、AI應用等成果。
電信三雄昨天出席智慧城市大會展前記者會,中華電信展示出「5G智慧製造」服務,提前曝光協助產業數位轉型成果。台灣大則秀出電信業唯一結合科技電信,運用大數據分析,提供一站式充電營運服務「MyCharge」。
遠傳展出與台電合作於澎湖縣望安鄉打造的微電網應用「低碳離島 淨零望安」,並在逾百件報名中脫穎而出,榮獲「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鴻海集團以「智慧淨零、城市治理」為主軸,展示Gen-AI的CityGPT智慧城市創新解決方案。
特別的是,大山除了本業大賺,營建事業也將準備啟動。大山握有兩塊位在台中高鐵特區的土地,基地面積合計約2,000坪,不排除在恰當的時機點開發。業界認為,大山的建設事業有望成為業外金雞母,加速營運向上。
大山去年獲利僅次於2021年,大山指出,主要因該年有子公司昕邑建設的建案認列,貢獻約EPS 1元以上,去年若以本業數字來看,則改寫獲利新猷。另,大山將於6月26日召開股東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經公布2023年財報的線纜廠中,獲利最高的為大亞,去年EPS 3.91元,不過主要因大亞有投資股票的業外挹注EPS 2元以上,若單純以線纜本業來看,大山是現階段的線纜獲利王。
大山表示,去年以來的成長動能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對線纜汰舊換新需求,另外,政府推動基礎建設及綠能政策等相關電網布建,也大量帶動線纜需求,推升去年營運繳出漂亮成績單。
臺灣電力價格調漲議題引發廣泛關注,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昨日強調,政府必須從民生角度全面考量,不能將臺電虧損「完全框架在電費調漲上」。許舒博表示,電價上漲將帶動物價上揚,對民眾影響深遠,政府不能只靠調漲電價來處理臺電虧損,應該從綠能躉購價格等其他面向來檢討。他提到,中國大陸的綠能價格約為每度人民幣0.6元,但臺灣的綠能換算後要高達每度1元以上,政府應該檢討臺灣的契約內容是否合理。許舒博並呼籲政府提供租稅優惠等配套措施,以減輕傳統產業的壓力。
明年開始,臺灣將踏上「排碳有價」的新篇章,針對國內550家排放大戶,政府已要求他們在4月30日前完成碳排放量的盤查登錄。其中,中鋼、中龍等鋼鐵業首當其衝,運營成本也將隨之增加。但大家最近可能都感受到了一絲焦慮,因為碳費收費標準還是個謎,業界普遍關注,這個遊戲規則究竟何時能出爐? 臺灣的碳費政策已經是全球趨勢的一部分,明年起將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排放碳的企業必須為自己的排碳行為付出代價。但這個代價是多少?環境部預計3月底公佈碳費的施行細則,但截至目前,訊息卻遲遲沒有出爐,讓不少企業捉摸不透。 儘管大型的鋼鐵企業如中鋼已經有ERP系統進行碳排放量的管理,對於碳排放量的登錄並不感到太困擾,但驗證單位不足的問題卻讓人頭痛。目前具有驗證資格的單位只有14家,能否在10月31日前完成這麼多公司的碳排驗證,量能顯得有些喫緊。 鋼廠高層表示,大廠對於碳排管理已經相當熟練,相較於小廠來說,壓力還是較小。但《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子法還是應該盡快出臺,以激發企業的減碳動機。 對於下游鋼廠來說,碳費收費標準的未明確,讓他們感到非常不安。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到營運成本,但在收費標準公佈前,無法做好成本規劃。因此,業界普遍呼籲環境部能如期在3月底將碳費收費標準底定,讓企業能夠更好地掌握成本,做好準備。
中興電力(股票代號:1513)在昨日(11日)公佈了2023年的財報,結果讓市場驚艷。雖然稅後純益為15.85億元,年減幅達34.8%,每股稅後純益3.25元,看起來好像不是那麼亮眼,但若排除去年雲豹甲車案件的罰款和沒收所得,實際的每股純益應該能夠達到7元呢!這麼一來,大家對於中興電的實力,就更加肯定了。 話說回來,中興電的董事會決定要給股東們一份好禮,要超額發放息餘,每股將配發現金股利3.6元,配息率竟然高達110%!以昨日164.5元的收盤價來算,現金殖利率約為2.1%,這麼高的配息率,在現今市場上可是相當難得。 而中興電將在5月27日召開股東會,這次會議上,股東們可以一起討論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興電在第二季度因雲豹甲車弊案影響,認列法院判沒收20億9,916萬元的不法所得,當季由盈轉虧,讓2023年的獲利表現看起來並不理想。不過,去年下半年,中興電的營運狀況已經逐漸回穩,今年的前景看起來充滿希望。 在市場方面,中興電力受惠於臺電強韌電網計畫,手上的訂單金額已經超過340億元,而且訂單能見度可以看得到三年以後,部分訂單甚至可以看得到2030年。這樣的強大後盾,讓中興電在未來的競爭中,更加有信心。 總之,中興電力這次財報的發布,讓人看到了公司在克服困境後的強韌與堅強。雖然去年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中興電力已經展現出強大的復原力,未來的發展前景看起來相當可期。
重電四雄昨(11)日公佈的2月營收,華城以8.04億元的營收傲視羣倫,年增達162.23%,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士電的2月營收也有28.69億元,年增9.13%,表現也不俗。不過,亞力的2月營收則微增5.16%,到5.64億元,而中興電的2月營收則出現6.13%的下滑,年減至18.6億元。 華城表示,2月的營收增加主要是因為外銷案的交期認列,所以營收起伏較大。從產品別來看,華城依然以變壓器為大宗,2月份就有6.23億元的收入,其次是配電盤和統包工程,太陽能/儲能售電收入則僅有125.1萬元。 臺電強韌電網計畫十年投入5,645億元預算,加上綠能產業興起、太陽能統包工程等因素,都推升了電力設備相關需求,讓重電產業得以進一步發展。雖然今年2月因為春節影響,重電廠商的營收多少受到影響,但華城卻逆勢上漲,這主要是因為華城是重電業者的主要出口廠商,長期耕耘海外市場,美國拜登政府推動的57兆基礎建設計畫及能源轉型政策,都對華城的外銷訂單有正面幫助。 華城強調,目前手頭上的訂單滿載,能見度可見到2025年,甚至已經開始接2026年的訂單。為了應對這些訂單,華城已經增加三班制、產線優化、立體智慧倉儲等措施,預計今年產能可提高三至四成,外銷比重也有望擴大至四成以上。 士電則表示,去年重電事業爆單,今年接單量預期會跳躍成長,未來仍可維持雙位數成長,外銷事業也會努力發展。士電正在加蓋新廠房,擴充大型變壓器產品線,預計年底可完成建置,最快明年首季投產,當時產能可增加25%。 亞力則是晶圓大廠的電力工程重要夥伴,隨著科技廠的擴廠,亞力每年都能穩定獲得變壓器、配電設備等訂單,並將產品出口到海外。為了應對產能需求,亞力在楊梅廠興建變壓器二廠,預期今年可增加10億元的產值。
臺灣上市櫃公司2月份營收報告陸續出爐,其中,臺積電2月份合併營收達新臺幣1,816.4億元,月減15.8%,年增11.3%,儘管數字看起來有點小幅下跌,但年增長率還是相當亮眼。看來,法人對於半導體與AI供應鏈的未來成長性相當看好,尤其是臺積電這家領軍企業,它將因應AI需求強勁的趨勢,獲得豐厚的業績報酬。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指出,AI的熱潮對臺積電來說是一大福音,未來只要能繼續在全球各地建廠或擴廠,增加產能,業績成長的潛力相當可觀。雖然臺灣半導體類股每三至四年會經歷一個循環,但今年剛好是上漲循環的第二年,加上AI帶來的風暴,羣益投顧預計將有雙位數的報酬。 羣益投顧還提到,AI伺服器與PC依然是今年的產業亮點,雖然營收動能不如美超微這樣的主力代工廠,但廣達、華碩等主力組裝廠也因應產業趨勢,獲得穩定的成長。 電力能源方面,法人普遍看好臺電的強韌電網計畫,預算規模持續上升,將帶動中興電營運能見度延伸至2026年。上緯投控也因土耳其廠產能開出,長期非中國大陸地區營收往70%靠攏。此外,森崴能源今年將迎來臺電二期工程認列高峯,與宜蘭E-dReg儲能案場提供服務,也將帶來明顯的營運增長。臺達電則是因應電動車、資料處理中心以及AI伺服器電源的需求增長,有助於營運的穩定發展。 在網通產業方面,羣益投顧看好中磊、啟碁及明泰等企業,因為後續固網寬頻升級趨勢持續,各國5G陸續商轉,歐美國家增加5G FWA CPE出貨,以及印度加快5G網路建設,都將為CPE出貨帶來更多動能。
經濟部最近將會議論電價調漲的問題,這讓許多商家和消費者都感到擔憂。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在昨日的一個活動上提到,這次的電價調漲將會帶動物價上漲,政府不能只是從臺電虧損的角度來考慮,還應該從民生角度全面考量。 許舒博在「iPAS品牌企劃師人才能力鑑定發表會」上接受採訪時,強調他還沒看到經濟部提出的方案,但他已經收到能源署的承諾,會在方案出爐後向他報告。他會將業界的想法和照顧民生的意見反映給政府。 許舒博提到,電價上漲會對物價產生影響,這對一般民眾來說影響很大。政府不能只是看到全面調漲就決定調漲,還要照顧到民生。對於產業來說,他認為電價調漲對高科技產業的影響較小,但對傳統產業的衝擊則相當大。因此,政府需要提供租稅優惠等配套措施來減輕產業壓力。 許舒博還強調,政府不能把臺電虧損完全框架在電費調漲上,這樣並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他建議政府應該從綠能躉購價格等其他面向來檢討,因為問題的根源不在於電價不足,而是在於政策造成的虧損。他舉了中國大陸的例子,指出中國大陸的綠能價格約為每度人民幣0.6元,而臺灣的綠能換算後卻要每度1元以上,政府應該檢討臺灣的契約內容是否有問題,從這個地方開始改善。
大同電力昨(11)日發布去年財報,整體營收突破500億,年增長45.7%,雖然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26.26億元,年減少71%,但每股純益仍有1.13元。董事會決議今年不發放股利,並將在5月底召開股東會。大同自2001年以來就沒有發放過股利,但在新經營團隊的帶領下,積極整合集團資源,已經開始彌補過去的虧損,並在趨勢產業上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大同董事長王光祥自2021年接任後,帶領公司連續三年獲利。公司未來展望方面,大同強調將在政策支持下,積極參與臺電的5654億元強韌電網基礎建設專案,目前訂單滿載,累計在手訂單已超過200億元,成為國家重要建設的重要一環。 大同除了擁有龐大的土地資產外,過去在重電、電力事業上的堅實基礎,近年來也成為集團營收成長的主要動力。新經營團隊入主後,為了確保公司的永續發展,一直未發放股利。大同總經理沈柏延近日透露,今年計劃處分資產,補足累積虧損,並預計最快明年可以開始配息。 大同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美國的1.2兆美元基建需求成為公司首要目標。在東南亞市場,大同也看準了太陽能光電及儲能的強烈需求,特別是將印尼新首都建設作為重點戰略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