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電面臨虧損壓力,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昨(16)日透露,2023年台電單年虧損達1,985億元,歷年累計虧損更超過3,820億元。由於燃料價格持續上漲,台電預計2024年還將繼續承擔虧損。在電價平均調幅3%的假設下,台電估計今年將再虧損逾1,850億元。曾文生強調,台電的電價調整由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雖然台灣電價普遍低於國際水平,但台電近年來在穩定物價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他提到,台電將會向電價費率審議會匯報營運狀況,並希望政府能夠在2023年歲計賸餘的情況下,提供撥補。過去兩年,台電的單年虧損分別為2,675億元和1,985億元,總虧損金額接近3,800億元。儘管調升電價和政府撥補500億元有所幫助,但虧損問題依舊嚴重。曾文生還提到,政府已對電價調升建立了一些框架,例如500度以下民生用電不調價。
台電出大招!綠電分配沙盒計畫助企業有效節能
近來,綠電不僅成為環保意識的象徵,更成為企業生產的重要元素。為了幫助企業更有效利用綠電,台電推出了「綠電分配沙盒計畫」,針對多廠區企業提供轉供電量的彈性分配機制,讓各廠區能夠自主分配綠電比例。這個計畫的推出,讓台積電等大企業搶先布局,預計將對整個電子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綠電沙盒計畫已於2023年10月啟動,並計劃於2024年9月30日結束。在此期間,只要是同一法人企業或售電業,都可以提出申請參與試行。台電高層表示,台積電已經率先申請並開始試行,並期待更多有意願的企業加入,共同累積經驗,提高綠電使用效率。
台電指出,由於單一企業可能有多個廠區,而各廠區的綠電需求可能因應不同因素而有所不同,如國際供應鏈要求、環評承諾等。傳統的綠電轉供機制要求在合約中就確定各廠區的分配比例,但由於每月的發電量和用電量都會變動,這可能導致綠電的過剩或不足。因此,綠電分配沙盒計畫將各廠區視為單一用戶群,並將轉供契約進行整合,讓企業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彈性調整各廠區的轉供電量,有效滿足綠電需求,並降低餘電。
中興電2023年營收221.44億元,年增19.36%,全年營收創新高,而第3季稅後純益7.35億元,年增34%,每股純益(EPS)1.51元,優於前年同期的1.17元,單季獲利創下歷史同期新高;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7.94億元,年減52.7%,每股純益1.63元。
中興電業績強強滾,除上半年因認列雲豹裝甲車弊案影響獲利,去年每月營收幾乎皆創同期高,主要是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因其為國內是唯一獲得台電345kV氣體絕緣開關(GIS)認證的廠商,長期獨占GIS市場。
更令市場注目的是中興電在手訂單達343億元以上,今年至少可爭取300億元訂單,包括台電發電廠開關廠新建統包工程161kv、345kv,3-1期離岸風力變電站統包工程、儲能場新建工程、台電配電變電所屋內化工程等。
亞翔受惠於受惠於聯電新加坡專案工程入帳,2023年12月合併營收83.15億元,月減7.6%,年增更達105.4%,為單月史上次高;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達240.81億元,季增64.9%,年增120%;去年合併營收衝高至569億元,年增59.5%,再度改寫史上新高紀錄。
亞翔總經理蔣曉麟日前在法說會中表示,集團累計新簽約訂單918.28億元,其中半導體約占六成;在手訂單達1280.54億元,雙創史上新高紀錄。除2023年確立營收及獲利將改寫新高外,也樂觀看待未來營運。
台塑新智能與漢翔共同指出,將透過台塑新智能之磷酸鋰鐵電芯在地生產實力、技術等優勢,加上漢翔多年的大型統包工程能量,還要帶領台灣儲能供應鏈進軍全球市場。業內指出,台塑新智能與漢翔攜手可以預見,將一起進軍新能源產業,雙方透過彼此的優勢,一起到國際上搶儲能訂單。
此次「儲能技術合作暨全球市場開拓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於台塑總部舉行,由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漢翔董事長胡開宏共同簽署,並邀請GE Vernova太陽能及儲能解決方案亞洲區商務總監Shiv Aggarwal一同出席觀禮見證。
胡開宏表示,漢翔響應國家政策,看好未來能源減碳綠色商機,已經具備自建三座儲能示範案場的實績,且持續貢獻穩定營收。此外在台電通霄電廠、中油永安及梧棲電廠建置統包工程,已成功打出口碑及能見度。儲能最為關鍵的能源管理系統(EMS)、電池管理系統(BMS)等核心技術,漢翔與台塑新智能都擁有自主開發能量,可提供全面的電池儲能系統解決方案,相較於國外進口的系統,將擺脫國外材料與技術制約,且資安與國安都將更為完善。
王瑞瑜表示,位於彰濱工業區2.1GWh電芯廠今年7月即將正式生產,所提供的電芯不僅符合多元車用規格,更是全台灣唯一可應用於儲能系統的國產電芯,具強大競爭力。此次與漢翔策略合作將更有利於共同打進儲能世界盃。
在全球減碳趨勢浪潮下,電動車及儲能產業發展需求與日俱增,其中最關鍵核心資源就是電池技術及其生產量能,因此台塑新智能成立以來即致力於推動國產化電池產業鏈,提前布局台灣新能源產業優勢。
外界關切選後面對國會新政局,能源政策是否調整。曾文生強調,台灣的產業要出口,就需要綠電,再生能源絕對會持續推動,但作法上是否有新的調整,或加入更多新的創新方式,則要再評估。
針對核電議題,國會有任何決定,作為國營事業,台電會遵守政府與國會決定。
歷年來國內最高用電量出現在2022年7月,達到4,059萬瓩。但2023年因為景氣不佳,用電量不增反下降,最高用電僅有3,948萬瓩。台電預測今年尖峰負載將達4,100萬瓩,將較2023年增加152萬瓩、增加約4%,代表今年供電壓力大。
「台電是以4,100萬瓩這個數字來做準備,」曾文生指出,2024年台電會有四部大型機組加入運轉,包括今年第1季民營森霸豐德3號機(110萬瓩)完工,第2季是大潭9號機(112.36萬瓩)、興達新1機(130萬瓩),接著還有大潭7號機(91.3萬瓩),總共會有四部大型機組,裝置容量共計443.66萬瓩。這也是台電加入營運裝置容量創歷史新高的一年。
不過他也表示,2024年也會有興達電廠二部機組、麥寮電廠二部機組、以及核三廠1號機將停機,預估將有320萬瓩會下線,但今年增加443.66萬瓩還是高於停役,供電仍屬穩定。
他表示,去年備轉容量率是以不低於6%為目標,2024年也不會低於6%。換言之,會在6%以上。他說,台電現有大潭電廠、台中電廠、興達電廠及台電子公司電廠共九部機組同時動工興建,這也是創台電歷史紀錄。
據了解,因目前國際燃料價格仍居高不下,台電2024年仍會持續虧損。在2024年電價平均調幅3%的假設下,推估今年台電還會再虧逾1,850億元。
曾文生表示,台電能否漲電價是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但他表示,台灣電價都低於國際,台灣民生電價也偏低,是台電近年扮演穩定物價消波塊的角色。
他表示,台電會將台電營運狀況向電價費率審議會做報告。此外,如果2023年有歲計賸餘,台電希望爭取政府撥補,希望政府對台電有一些支持。
台電在2022年單年虧損高達2,675億元,2023年單年初估虧損約1,985億元,虧損雖略有縮減,但仍高達近2,000億之多。曾文生表示,這是調升電價及政府撥補500億元之後結果,歷年累虧約3,820億元。
曾文生表示,這兩年來政府對於電價調升已經建立一些架構,例如民生用電500度以下不調。
目前台積電搶頭香,其他還有半導體、面板及電子業有興趣。據了解,包括聯電、友達、台達電亦有表達此需求。
台電表示,綠電沙盒計畫自2023年10月已經啟動,至2024年9月30日,可由同一法人企業或售電業提出申請試行。台電高層表示,台積電已申請試行,並持續擴大開放有意願參與之企業加入,台電期盼透試辦提前累積經驗,並協助企業更有效獲得及運用綠電。
台電表示,單一企業下可能有數個不同廠區(電號),不同廠區也可能因應國際供應鏈要求、環評承諾等因素,而各有不同的綠電使用需求。依目前綠電轉供機制,必須在一開始的綠電轉供合約上就載明各廠區的分配比例,但不論是發電端的每月發電量,或用電端每個廠區的每月用電量,兩者皆非固定,因此也可能造成各廠區出現綠電不足或過剩問題。
台電規劃「綠電分配沙盒計畫」,主要是將單一法人企業的各廠區視為單一用戶群,同時將轉供契約進行整合。企業可每月依其綠能發電廠之生產情形及綠電需求廠狀況,彈性調整各廠區的轉供電量,可使有綠電需求之特定廠區可最大化取得綠電比例,同時有效降低餘電。
【新聞快報】台灣電力大躍進!世紀鋼股價創歷史新高,外資連續八日挾資加持,帶動股價狂飆近11%!2023年營收翻倍,台電離岸風電基礎將於明年第二季完成交付,專家預測,世紀鋼將繼續寫下佳績,為台灣電力產業帶來新動能!
2023年12月營收為21.36億元,較2022年同期大幅成長97.29%,全 年合併營收145.15億元、年增57.5%。世紀鋼在台電離岸風電二期的 31座水下基礎將於2024年第二季完成交付,分析師認為離岸風電產業 供應鏈逐漸成熟,且選後風電綠能題材可望繼續發酵,世紀鋼可望續 寫佳績。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推進帶動了線纜業的興盛,2023年許多線纜廠商陸續接獲了大單,總金額從10多億到50多億元不等,未來十年將依據台電的工程進度進行交貨。其中,華電(1603)、合機(1618)、華新(1605)、大山(1615)、華榮(1608)、大亞(1609)、宏泰(1612)、大山、億泰(1616)及合機等線纜廠都受益良多。 華電在2023年的營收創下了歷史新高,而華新和大山的營收則創下了歷史次高。業界普遍預期,2024年的營收將會超越2023年。榮星(1617)雖然因為消費性電子產業景氣未復甦而無緣分享這份好處,但其2023年的營收還是減少了21.6%,而華電則逆勢成長,營收年增長達15.73%。 陳沅易分析,各產業庫存已經逐漸恢復健康,預期2024年上市企業獲利將成長15%。雖然中國消費力道尚未恢復,但台股在2023年因高股息資產資金湧入而表現亮眼。群益投信則認為,在基本面修復、產業庫存去化以及資金寬鬆的條件下,台股仍將有利於表現。 市場關注美聯準會的最新貨幣政策,陳沅易預測,Fed可能會提前降息,甚至有擴表的可能。對於ETF投資策略,群益投信ETF及指數投資部經理人曾盈甄建議,應該聚焦於「權值」、「高息」和「半導體」三大主軸,並兼具產業龍頭及ESG低碳優勢。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華電、華新、華榮(1608)、大亞( 1609)、宏泰(1612)、大山、億泰(1616)及合機等線纜廠,陸續 拿下台電69KV高壓、161KV及345KV超高壓等交連PE電纜及附屬器材採 購及安裝標案,各線纜業得標金額10多億至50多億元不等。業者表示 ,2023年新接訂單要等2024年後,才依台電工程進度陸續出貨。
榮星(1617)生產以漆包線為主,2023年營運受消費性電子產業景 氣未復甦影響,無緣分享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好處,2023年12月營 收2.37億元,年減13.33%;2023年營收25.85億元,年減21.6%;華 電2023年12月營收2.91億元,年增1.61%;2023年營收40.12億元, 年成長15.73%,改寫新高。華榮受子公司拖累,2023年12月營收7. 1億元,年減10.7%;2023年營收97.55億元,年減9.26%。
陳沅易指出,各產業庫存經歷一年以來消化已逐漸邁向健康水位, 預估2024年上市企業獲利成長15%。惟在中國消費力道尚未恢復以及 歐美在高利率環境下,消費以民生必需品為主,排擠新興科技及運動 類產品消費需求,以至終端消費拉貨動能緩慢。
而台股2023年在高股息資產資金湧入下,帶動股價先行推升,惟目 前市場對於2024年降息次數、幅度與時間都偏向樂觀,將是後續行情 波動的風險因子,相對看好高股息資產表現,而目前台灣景氣對策信 號為黃藍燈20分,再次轉為黃藍燈則是可單筆買進時間點。
群益投信分析,整體來看,在基本面修復、產業庫存去化有成,以 及資金寬鬆有望等條件下,仍相對有利於台股表現,在產業布局方面 ,在AI商機擴大並續熱之下,可持續留意國際晶片大廠相關的半導體 供應鏈、記憶體、高速傳輸/MEMS/DDR5等IC設計及PCB材料升級。
另外,市場關注美聯準會最新貨幣政策動向,陳沅易認為,雖然目 前基本面並不支持過早降息,但從對沖流動性收緊角度,Fed也有理 由提前降息、結束縮表,甚至有擴表的可能,研判2024年第二季縮表 會重新開始導致流動性收縮並消耗準備金,進而對美股產生壓力,除 非Fed決定預防式解決問題,將可能成為提前降息的理由。
針對ETF投資策略,群益投信ETF及指數投資部經理人曾盈甄指出, 股票ETF挑選聚焦「權值」、「高息」、「半導體」三大主軸,兼具 產業龍頭及ESG低碳優勢,同時可參與保單資金挪移,資金流向高息 ETF行情,在半導體產業復甦下,加上生成式AI引領創新熱潮,相關 供應鏈也跟著動起來,半導體股營運與表現皆值得期待。
中興電力(股票代號:1513)近來好運连连,2023年12月和全年的營收都創下了新高紀錄。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郭慧娟表示,中興電成功獲得了一項離岸風電升壓站統包工程訂單,預計在農曆年後簽約,對於2024年能夠拿下至少300億元的訂單充滿信心,預計營收和獲利都將再創新高。
中興電力不斷地接獲台電161KV及345KV超高壓氣體絕緣開關(GIS)設備訂單,加上統包工程的部分,目前手上的訂單金額已經維持在2023年底的343億元,訂單能見度可見至2027年,部分長期訂單甚至可見至2030年。
由於出貨給台電的數量和金額大幅增加,中興電力在2023年12月的合併營收達到了20.16億元,年增長28.09%,創下了單月新高。整個2023年,公司的合併營收為221.45億元,年增長19.36%,創下了歷史新高。
儘管中興電力曾因雲豹裝甲車底盤弊案被台中高分院裁罰沒收近21億元,導致2023年第二季出現虧損,但前三季的EPS仍有1.63元。若排除提列損失的部分,去年前三季的EPS達到了5.63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郭慧娟指出,台電的強韌電網計畫在2024年將釋出至少600億元的訂單,中興電力有信心爭取其中的300億元。公司鎖定了台電發電廠開關新建統包工程及設備,其中161KV及345KV案量額約160億元,第三區塊開發一期離岸風電變電站統包工程及設備約85億元,儲能場新建工程及設備約80億元,台電配電所屋內化工程及設備約20億元。此外,還包括第三區塊二期離岸風力上岸線路及變電站設備、太陽光電案場統包EPC工程、再生能源投資業者之升壓站及線路工程、民間投資儲能場之升壓站與線路工程等。
中興電力還接獲了離岸風電運營商升壓站統包工程採購訂單,金額約48億元,預計在2024年第四季開始認列。法人預期,中興電力2024年的營收將上看245億元,營收和獲利都將挑戰歷史新高。
台股近期走勢波動,但營運成長性佳的業績題材股,如亞翔(6139)與華城(1519),股價抗震性強,預期將躍升為多頭領頭羊。投資人可關注這兩家公司,並利用權證放大獲利空間。亞翔去年新簽訂單金額創新高,累計在手訂單也達到1,280.54億元,預計營收與獲利將同創新高。亞翔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大增158%,每股純益(EPS)7.85元,創歷史新高。華城則因外銷業績比重提升,預計今年整體業績將成長兩位數百分比。投資人可選擇優良的權證投資,設定條件為權證價內外15%以內、有效天期120天以上的權證。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發威,新能源概念股中興電(1513)、合機、華電昨(8)日公布的12月營收,都交出了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成績單。這三家公司在2023年的全年營收也創下了歷史新高紀錄。 中興電在12月的營收達到了20.15億元,年增長率為28.09%;而整個2023年的營收則有221.44億元,年增長率為19.36%。這個單月營收是歷史同期的新高,而全年營收也創下了新紀錄。目前中興電在手訂單已經超過343億元,由於它是台灣唯一獲得台電345kV氣體絕緣開關認證的廠商,因此在取得台電訂單上具有相對優勢。中興電預計今年至少可以爭取到300億元的訂單,這其中包括台電發電廠開關廠新建統包工程、3-1期離岸風力變電站統包工程、储能場新建工程以及台電配電變電所屋內化工程等。 合機在12月的營收為3.36億元,年增長率達到99.56%;而2023年全年的營收則有44.82億元,年增長率為56.5%,創下了歷史新高。合機指出,12月的營收成長主要來自於電力電纜及其相關附屬器材等交貨數量的增加,除了這些產品外,銅板等交貨數量也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線纜廠受惠於台電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手握多筆大單,再加上綠能產業的興起以及民間公共工程等三大支柱,營運狀況穩健向上。去年下半年,台電釋出了超過200億元的標案,許多線纜廠都成功拿下逾十億到40億元的標案。 法人分析,除了政策的利多外,新能源產業的興起以及建築業的大量建案潮也將會帶動對中低壓或建築用線的線纜需求。預計今年營運狀況將會持續正向樂觀。
台電昨日結算,2023年綠電轉直供的度數已達約17億度,比2022年的11.26億度成長超過五成!這一數字背後,是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和民間參與度的提升。過去,再生能源業者多透過躉購機制將電力賣給台電,但近年來,隨著躉購費率下降,更多業者開始選擇直接將電力賣給民間,進一步推動綠電自由化。 從2017年1月26日電業法修正開始,台灣就著手推動綠電自由化,讓再生能源業者有多種銷售管道,包括直接賣給用戶的直供,或是透過台電電網轉賣給用戶的轉供。台電也在2018年1月實施轉直供的營運規章及系統平台,提供用戶多元購電管道,滿足再生能源使用需求。 從2020年5月首次受理業者轉供案件至今,累計已有85家綠電業者,包括25家再生能源售電業、40家再生能源發電業、20家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以及291家用戶參與轉直供,累計轉直供約37.6億度。這一成績,不僅顯示了台灣綠電市場的發展潛力,也反映了民間對綠能的熱情。 值得注意的是,台電還試辦了「綠電分配沙盒計畫」,這個計畫讓單一企業在數個不同廠區,可以透過轉供電量彈性分配機制,有效降低餘電問題,幫助企業更有效獲得及運用綠電。這一創新措施,無疑將為台灣綠電市場帶來更多活力。 綠電成為國際趨勢,台灣政府也持續精進與規劃多元方案,以滿足未來綠電需求。隨著綠電市場的逐漸成熟,相信台灣將在綠能建設上取得更多突破。
中興電陸續接獲台電161KV及345KV超高壓氣體絕緣開關(GIS)設 備訂單,加上統包工程部分,在手訂單維持2023年底343億元,訂單 能見度看到2027年,部分長單看到2030年。
受惠出貨台電數量與金額大增,中興電2023年12月合併營收20.16 億元、年增28.09%,創單月新高。2023年合併營收221.45億元、年 增19.36%,締造史上新高。
中興電因捲入雲豹裝甲車底盤弊案,遭台中高分院裁罰沒收近21億 元,2023年第二季認列損失而出現虧損,不過前三季EPS仍有1.63元 。中興電表示,若還原提列損失部分,去年前三季EPS達5.63元,創 歷史新高。
郭慧娟指出,台電強韌電網計畫2024年將釋出至少600億元訂單, 中興電有信心爭取300億元訂單,中興電鎖定台電發電廠開關新建統 包工程及設備,161KV及345KV案量額約160億元,第三區塊開發一期 離岸風電變電站統包工程及設備約85億元、儲能場新建工程及設備約 80億元、台電配電所屋內化工程及設備約20億元。第三區塊二期離岸 風力上岸線路及變電站設備、太陽光電案場統包EPC工程、再生能源 投資業者之升壓站及線路工程、民間投資儲能場之升壓站與線路工程 。
郭慧娟表示,中興電接獲離岸風電運營商升壓站統包工程採購訂單 ,金額約48億元,2024年第四季開始認列。法人預期,中興電2024年 營收上看245億元,營收獲利都將挑戰史上新高。
亞翔由於兩岸訂單大爆發,去(2023)年新簽約訂單達918.28億元,累計在手訂單為1,280.54億元,雙創史上新高紀錄,亞翔預告,去年營收、獲利將同創新高,今年營運也將持續向上。
亞翔是去年台股一大黑馬,前三季稅後純益17.7億元,為同期最佳,並較前年同期大增158%,每股純益(EPS)7.85元,已超過歷來全年每股純益數字。
亞翔分析,聯電新加坡廠工程已完成40%,亞翔已認列金額38%,其餘將陸續認列。亞翔強調,去年營收、獲利改寫新高確立,樂觀看待未來營運持續向上。即使整體景氣下行疑慮仍在,亞翔在手訂單維持高檔,未來將溫和及穩定成長。
至於華城,公司表示,去年前11月外銷業績比重提升至36%,根據掌握訂單,預期未來外銷比重可望持續擴大,今年整體業績以成長兩位數百分比為目標。
華城營運持續受惠外銷、台電強韌計畫、綠能需求等三大動能;其中,外銷成長動能來自於美國基礎建設法案和削減通膨法案等。
展望未來,華城表示,今年和明年訂單已在手,預期外銷比重將持續擴大,將依照客戶需求增加產能,並掌握交期變化,今年應可成長兩位數百分比。
若投資人看好此兩檔,可以選擇優良的權證投資,設定權證條件可選擇權證價內外15%以內、有效天期120天以上的權證入手。
中興電12月營收20.15億元,年增28.09%;2023年全年營收221.44億元,年增19.36%,單月營收創歷史同期新高,全年營收則創下歷史新高。
中興電目前在手訂單達343億元以上,且因其為國內是唯一獲得台電345kV氣體絕緣開關認證的廠商,在取得台電訂單上略有優勢,此外,中興電指出,預期今年至少可爭取300億元訂單,包括台電發電廠開關廠新建統包工程161kv、345kv,3-1期離岸風力變電站統包工程、儲能場新建工程、台電配電變電所屋內化工程等。
合機12月營收3.36億元,年增99.56%;2023年全年營收44.82億元,年增56.5%,全年營收創下歷史新高。華電12月營收2.9億元,年增1.61%;2023年全年營收40.11億元,年增15.73%,創歷史同期新高。
合機指出,12月營收成長主要是電力電纜及其相關附屬器材等交貨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除上述產品外,銅板等交貨數量也較去年同期累計增加。
線纜廠受惠台電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手握多筆大單,加上還有綠能產業興起及民間公共工程等三大支撐,營運穩健向上,且台電去年下半年釋出超過200億元的標案,不少線纜廠皆拿下逾十億到40億元標案。
法人認為,除了政策利多外,新能源產業興起、建築業的大量建案潮也會帶動對中低壓或建築用線的線纜需求,預期今年營運正向樂觀。
台電表示,國際上為擴大民間參與綠能建設,初期普遍採用綠能躉購制度,鼓勵民間投入綠能開發。為營造綠電發展環境,台灣自2017年1月26日電業法修正,推動綠電自由化,再生能源業者有許多管道銷售電力,例如直接賣給用戶(直供),或透過台電電網轉賣給用戶(轉供)。
台電在2018年1月施行轉直供的營運規章及系統平台,為用戶提供多元購電管道,滿足再生能源使用需求。
台電指出,轉直供開放以來,2020年5月首次受理業者轉供案件,統計至2023年底,共計85家綠電業者(包括25家再生能源售電業、40家再生能源發電業、20家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以及291家用戶參與轉直供,累計轉直供約37.6億度。
台電表示,使用綠電是國際趨勢,政府也持續精進與規劃多元方案。例如有業者反映現行轉供媒合機制容易造成餘電問題,台電試辦「綠電分配沙盒計畫」,讓單一企業下數個不同廠區,可透過轉供電量彈性分配機制,降低餘電問題,協助企業更有效獲得及運用綠電。
台電釋單,機電四雄2024年展望旺旺!士電、中興電、亞力、華城在手訂單百億以上,全年業績有望兩位數成長!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士電、東元、中興電、亞力、華城、大同及樂事綠能等機電廠接單都有斬獲,其中四大廠士電、中興電、亞力、華城在手訂單至少百億元,未來三年營運都不成問題,看旺2024年營運,業績有機會兩位數成長,續創史上新高。
士電、中興電、亞力、華城2023年拿下台電161KV及33KV併聯電控器或161KV氣體絕緣開關(GIS)標案,士電、亞力、華城訂單最長看到2027年,中興電GIS開關部分長單甚至看到2030年。
士電指出,士電自動化、重電、機器及開關、電裝品等四大事業群,2023年只有自動化事業群衰退,電裝品、機器及開關等事業則是持平或小幅成長,重電事業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而受惠,加上拜登政府推動兆元基礎建設,美國電力公司增添或汰換大型變壓器等重電設備,2024年重電事業追求兩位數成長。
華城表示,外銷、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綠能產業是華城業績成長的三大動能,在手訂單能見度看到2025年,開始接2026年訂單,2024年業績挑戰兩位數成長。其中2023年電力及配電變壓器出口大幅成長,獲利一半來自外銷,2024年外銷營收占比將提升至40%以上,未來邁向50%。
中興電指出,台電強韌電網計畫2024年將釋出600億元訂單,中興電規劃爭取至少300億元訂單,鎖定台電發電廠開關新建統包工程及設備,161KV及345KV案量約160億元,第三區塊開發一期離岸風電變電站統包工程及設備約85億元、储能場新建工程及設備約80億元、台電配電所屋內化工程及設備約20億元。第三區塊二期離岸風力上岸線路及變電站設備、太陽光電案場統包EPC工程、再生能源投資業者之升壓站及線路工程、民間投資储能場之昇壓站與線路工程,都是中興電計畫爭取的案量。
亞力表示,2023年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訂單超過50億元,晶圓雙雄海外建廠需要變壓器等重電設備訂單30億元,2023年底前出貨至少15億元,剩下2024年出貨。亞力2023年營收及獲利創新高,瞄準太陽能光電統包工程、桃園機場機電工程及半導體業建廠等專案訂單,2024年營運追求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