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聯投信(未)公司新聞
台股震盪加劇 安聯投信建議聚焦優質股
受國際資本市場影響,台股近期震盪加劇,加權指數雖然守住23,000點,但法人表示,短線將持續震盪。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近期市場偏好AI題材,帶動台股上漲,但隨著相關題材反映,短線累積漲幅,股市將進入區間整理期,中小型股有望相對活絡。
安聯投信表示,現階段市場關注基本面和結構性成長主題,如AI、先進製程、光通和重電等。後市看好科技股,包括硬體半導體和軟體相關公司。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建議,短線布局以「能見度高、獲利動能強」的族群為主,如大立光、鈊象、保瑞等,法人預估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將超過5元。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補充,美國GPU大廠預計7月推出新晶片,初期零組件供應商以美國公司為主,但預期台廠將逐漸取得優勢,有利台股科技產業發展。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林志映表示,美國 由於AI資料中心耗電量激增,帶動美國電網布建加速,芝加哥地區估 算,AI資料中心推升電力需求大增900%,相當於4座核電廠供電量, 也因此不能錯過美國的水電基礎建設、電網等產業類股等。
美國大選11月到來,兩黨候選人端出清潔能源政策是基本配備,公 用事業財報轉佳、評價低估,補漲行情可期,大型專業投資機構如: 花旗、摩根士丹利與高盛等,持續看好公用事業、基礎建設事業的投 資前景,助攻股價長期表現。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向思穎指出,美國經濟保有韌性,企 業營運表現亦穩健,市場預估未來兩季大型成長股可望維持較高獲利 增長,其他類股獲利增長表現也可望逐季改善,有助於美股健康輪動 ,投資前景仍值關注。產業方面,相對看好由AI主題所帶動的半導體 、電力、原物料與工業等類股。
安聯投信對下半年美股樂觀看待,就投資契機上,由於AI人工智慧 對各個產業的影響正在逐漸浮現,除七大科技巨頭外,可看見ChatG PT及生成式AI在更多領域的早期應用,這證明創新技術的突破,並協 助自動化迎向新浪潮,當前正處於AI人工智慧長期週期的黎明階段, 這將對價值鏈和經濟的每個領域帶來巨大衝擊。
歐美各國祭出關稅保護,抵制大陸電動車出口傾銷並維持產業正常 秩序;太陽能產業去庫存循環結束,且美國準備恢復課徵進口關稅, 短期景氣觸底,均有助綠能、電力基礎建設與Smart energy等全球永 續發展商機持續壯大。安聯投信強調,備受市場關注的年底美國總統 選舉,可視為現階段短期雜音,拉長來看,長期淨零及減碳氣候政策 趨勢向上不變,能源轉型政策及電力需求成長,新能源、電力基礎建 設都是重點。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生技醫療產業需求不減 ,加上醫療次產業各具題材支持,仍有望吸引資金配置。以減肥藥市 場來看,新消費商機可期外,還被發現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臟病、腎臟 病等風險,在多用途的前提下也令需求成長空間再擴大,外資券商包 括高盛、巴克萊分別將減肥藥市場規模自1,000億美元調高至1,300、 1,500億美元,前景值得期待。
隨技術進步,醫材方面如機器人輔助手術、結構性心臟病、店生理 學等,於未來可望成為顯學,市場規模年成長率預估達雙位數,中小 型生技股獲資金挹注,在M & A頻繁、新股IPO積極下,長期投資價 值浮現。
安聯投信指出,併購題材持續發酵,特別是大型藥商預料將有5,0 00億美元的雄厚實力進行併購,有利於整體產業發展。生技創新技術 為產業長期核心競爭力,可解決全球目前高度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看好領域仍聚焦腫瘤學、神經學、罕見疾病相關領域。年初以來生技 醫療產業併購活動儘管受到資本市場波動較大影響,但依舊維持相當 的熱度,投資價值面浮現。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認為,生技醫療產業長線來 看,美國CMS(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估計未來十年整體醫 療支出CAGR(年複合成長率)為5.4%,占GDP達19.6%,醫療保險7 .5%、藥品4.6%、設備5.5%等,長線成長動能奠基於醫療剛性需求 。
生技業併購案蓬勃,去年併購件數高達142筆,創四年來新高,併 購金額高達2.2兆美元,今年第一季併購活動持續強勁,已達42筆, 併購金額達450億美元,在低評價、剛性需求支撐等優勢下,適合納 入長期資產配置。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近期市場反映AI題材,加上美股帶動,台股持續上演驚驚漲格局;隨著相關題材相繼反映,短線累積一定漲幅,在市場步入第3季、等待下一季財報表現與法說展望訊息前,重要權值股和AI主題料將維持區間整理,在資金輪動下,中小型股交投則有望相對比較活絡。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現階段市場對利率政策逐步鈍化,目光繼續聚焦基本面,以及與AI、先進製程、光通及重電等具結構性成長的利基性主題。展望後市,持續看好科技股;但今年百花齊放,非科技股也值得關注,例如航運供應鏈吃緊,銅鎳等原物料價格漲價,營建股有獲利及高息支撐,以及綠能、重電等題材。
進一步看科技股,硬體半導體仍將優於軟體,提供相關公司更多評價提升空間,有利台股後市發展。例如,美國GPU大廠GB200晶片預計7月產出,首波零組件供應商有不少美國公司,但預期進入下波普及階段,台廠將逐漸取得優勢。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台股震盪劇烈,建議短線布局應以「能見度高、獲利動能強」的族群為主。
這些「能見度高、獲利動能強」族群,普遍具備長期競爭力與產業獲利可期等特點,股價相對較有表現機會。例如大立光(3008)、鈊象、保瑞、健策、億豐、雙鴻、美時、聚陽、亞翔、金像電、元太、京元電子、穩懋等,近五個交易日股價上漲5%以上,且今年全年法人預估的每股稅後純益(EPS)將超過5元。
綜合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等專家看法 ,預估台股7月回檔整理的機率大,主因外資期貨空單、費半指數、 輝達回檔幅度、除權息旺季影響因素,股市7月上旬會受到貨幣政策 影響,以及非農就業數據、核心CPI等經濟數據公布,下旬開市場則 會開始關注企業獲利,包括美股財報、台積電法說會等,預期下半年 指數將先下後上,有望再向上創高;7月大盤將於22,000點整數關卡 與 23,800點附近震盪。
陳奕光表示,外資期貨空單來到26,509口的近期新高位置,而7月 的第三周將要結算,第二周可能會慢慢回補,此外,費半指數近期已 回落至月線附近,輝達也從分割之後的高點140.2元回檔超過一成, 推估7月回檔修正的機率較大,後續表現還需關注美股與台股之間的 連動性。
鄭文賢指出,降息預期與企業獲利是驅動股市長多的因素,7月中 旬之前的重點在於貨幣政策看法,7月下旬主要看企業獲利決定,展 望後市,美國總統大選在11月5日,根據過往經驗,選舉的前後時間 點短線受到政治因素影洗震盪的機會較高。
陳奕光表示,第三季應採取「選股不選市」策略進行布局,看好蘋 概股、AI組裝廠、跌深IC設計族群;非電子方面,原物料族群可能呈 現超跌狀態,有機會補漲,此外,還有奧運概念股受惠題材激勵,會 有為約為期一個的亮點,以及新掛牌股蜜月期表現。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隨著利多題材陸續反映,短線波動難免, 接下來市場也在等待新題材,電子族群方面,硬體半導體仍將優於軟 體,提供相關公司更多評價提升空間,有利台股後市發展。例如美國 GPU大廠推出的GB2000晶片預計7月產出,GB200伺服器大量出貨預計 為2025年。目前首波零組件供應商有不少美國公司,但預期進入下波 普及階段,台廠將逐漸取得優勢。
**航運類股強勢回彈 外資轉買航空雙雄**
外資近期持續賣超台股,但27日卻逆勢加碼航運類股。航空雙雄長榮航空(2618)和華航(2610)受到外資買盤挹注,由賣轉買而帶量上攻,雙雙創下2024年新高價。此外,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也受惠資金流入,收盤皆上漲。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目前盤面呈現類股輪動格局,加上交投熱絡,顯示市場資金充沛,有助於支撐市場多頭氣勢。在電子族群外,建議投資人可挑選產業利基、供需缺口和受政策扶植的類股,並在低點承接基本面強勁的標的。 觀察27日航空股走勢,航空雙雄開低走高,股價在早盤後由黑翻紅,創下2024年新高價。長榮航空終場上漲2.77%至38.9元,為近一年新高價;華航也上漲2.54%至24.25元,為8月以來的收盤新高。 海運股方面,長榮、陽明、萬海等貨櫃三雄在外資轉買挹注下,逆勢收紅。其中,長榮除息後開盤平穩,後因買盤進場,最高上漲至196.5元,填息率64.8%,終場收在194.5元,朝向填息之路邁進。籌碼面部分,長榮獲得外資終止連四賣,轉買超7,283張,而外資對陽明、萬海也轉為買超,分別買超4,353張、2,227張。**多重資產基金逆勢上漲 掌握長線趨勢好時機**
近日,受不確定因素影響,包括MSCI世界指數、美股及部分歐亞股市紛紛回檔,但以不同資產組合的「多重資產型基金」逆勢上漲,表現亮眼。
根據理柏統計,以境外美元各類混合型基金為例,近一個月逾80%均繳出正報酬,顯示多重資產策略發揮功效。
投信法人指出,多重資產策略結合股、債與可轉債等資產,在市場波動時,能透過互補互助發揮追漲抗跌效果,有助投資人掌握長線趨勢,減輕市場波動的影響。
安聯投信認為,目前市場環境特徵為經濟成長強勁、利率前景不確定,資金快速輪動。因此,資產配置變得更加重要。隨著利率政策逆風減弱,市場焦點可望轉向企業獲利和基本面。
安聯投信表示,未來將以複核資產作為核心,搭配多重資產配置,降低震盪並把握輪動行情。在股市方面,若降息次數減少或經濟成長回升,將有利於股市表現。而經濟成長擴散至美國以外地區,也將為強勢股市奠定基礎。
安聯投信指出,除了AI等領域外,其他產業也因經濟回溫而受到關注。根據駿利亨德森投資統計,股六債四的資產配置可有效降低波動幅度。野村投信也強調,透過股債資產配置,既能降低波動,又能參與股市上漲的機會,是適合投資人的投資方式。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由於先前所有資金幾乎都集中在AI主 流股當中,隨著美股進入高檔震盪整理階段,短期內若無法再向前高 邁進或突破前高的話,可能會連帶影響台股電子族群表現,資金將流 向其他族群輪動,而航運股方面,航空股有望優於海運股,由於海運 股目前具有未來可能會供給大於需求的明顯隱憂,而航空股業績表現 亮眼且具有客、貨雙需求加持。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盤面呈類股輪動格局不變,加上交投熱絡 ,凸顯市場資金充沛,亦有助於支撐市場維持多頭氣勢,在非電子族 群配置方面,可挑選具產業利基、供需出現缺口及政策扶植方向的類 股,並逢低承接基本面相對突出之標的。
觀察27日航空股走勢,航空雙雄皆呈現開低走高,股價於早盤過後 雙雙由黑翻紅且創2024年新高價,長榮航終場以上漲2.77%至38.9元 作收,創下2023年7月中以來的近一年新高價;華航也上漲2.54%至 24.25元,創2023年8月以來收盤新高。
海運股方面,長榮、陽明、萬海等貨櫃三雄也在外資由賣轉買挹注 下,紛紛逆勢繳出收紅表現,其中長榮進行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息 9.96505元,開盤後一路保持平盤以上,隨盤中買盤進場,最高一度 衝高至196.5元,填息率64.8%,終場以194.5元作收,朝填息之路邁 進;籌碼面部分,長榮獲得外資終止連四賣轉買超7,283張,而外資 對陽明、萬海也同樣轉為買超,分別買超4,353張、2,227張。
投信法人表示,多重策略就是希望能藉由不同資產的組合,在面對市場波動較大之際,憑藉股、債與可轉債等多元資產的互補與互助,一方面掌握趨勢、另一方面又有下檔支撐與息收的保護,有助於投資人從容掌握長線趨勢,不用太擔心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造成的潛在影響。
安聯投信指出,當前環境特徵是經濟成長強勁、利率前景不確定,資金快速輪動。由此看來,資產配置課題就變得更為重要;也因此,隨著利率政策的逆風逐漸淡去,市場焦點有望重新轉向企業獲利和基本面。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表示,考量政策步調仍具有不確定性,在多頭行情延續可期情況下,以複核資產作為核心部位掌握收益,再搭配多重資產布局主流趨勢領域,可降低震盪也有助掌握輪動行情。
在股市部分,只要降息次數減少或降息延後是因需求健康如美國,或經濟成長回升如中國和歐洲,股市就有望獲得支撐。通膨頑固及經濟成長平緩則可能較為不利,但這種情況看來暫時不大可能發生。
其次,經濟成長擴散到美國以外地區將為強勢股市奠定更廣泛基礎。先前被忽視的市場如中國股市或英國富時100指數,最近開始迎頭趕上。再從類股角度看也是這樣,安聯投信表示,AI等領域以外的部分產業,也開始逐步受惠經濟回溫、較低基期等投資價值浮現而漸漸受到關注。
根據駿利亨德森投資統計,股六債四的資產配置可有效降低資產的波動幅度。野村投信指出,透過股債資產的配置,不僅能有效減低資產波動程度,也能參與股市上漲帶來的資本利得機會,是最適合投資人的方式。
債市ETF淨匯入66.8億美元 安聯投信建議持續布局信用債
過去一周,各大債市ETF普遍獲得資金流入,整體固定收益型ETF淨流入66.8億美元。其中,美國債市獲得30.3億美元淨流入,亞洲債市淨流入2.4億美元,但歐洲債市則面臨0.5億淨流出。
就債券信評類別來看,投資級債ETF獲得70.2億美元淨流入,但非投資級債ETF則有6.4億美元資金淨流出。
安聯投信指出,年初以來,信用債以非美區塊表現相對較佳,其中非投等債信用基本面仍然穩健、非投等債利差收斂空間有限,報酬率來自收益率;投資級企業基本面改善,升評展望趨勢攀升強勁需求帶動,北美高評級投資級債發行量大增。
安聯投信建議,在Fed降息前,投資人應持續聚焦在具收益的信用債券。但由於信用債波動相對公債較大,建議採取均衡配置,投資在投資級公司債、新興市場公債與非投資等級公司債,強化多元化收益來源。
安聯投信分析,當政策逆風逐漸淡去,市場焦點有望重新轉向企業獲利和受益基本面韌性的領域。不過,考量政策步調仍具有不確定性,投資人可透過複合資產作為核心部位掌握收益,搭配短年期債抗波動,同時把握複合債息收和資本利得的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表示,預期聯準會(Fed)應會於12月才開始降息,後續仍要依據通膨降速狀況而定,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之後也將回到正斜率的常態。
債券可重新成為平衡股市震盪的利器,不僅殖利率相當誘人,而且大多數的報酬將來自於固定債息收益,這是15年來少見的機會。
考量美國經濟強韌,而且財政赤字累積需要大量發債因應,因此仍較側重於中天期債的機會。此外,投資級或非投資級公司債利差已縮小至長期低檔,若景氣意外不振,低利差恐無法提供太多緩衝保護,此時應交由專業經理團隊精選持債,才能創造更高收益空間。
安聯投信指出,年初以來,信用債以非美區塊表現相對較佳,其中非投等債信用基本面仍然穩健、非投等債利差收斂空間有限,報酬率來自收益率;投資級企業基本面改善,升評展望趨勢攀升強勁需求帶動,北美高評級投資級債發行量大增。
安聯投信表示,歐洲央行6月率先美國降息,Fed和其他央行則是暫時保持觀望,並奉行「視數據而定」的政策。在債市布局方向上,Fed降息前,建議仍持續聚焦在具收益的信用債券;但須留意信用債波動相對公債來得大,布局採取相對均衡配置在投資級公司債、新興市場公債與非投資等級公司債,強化多元化收益來源。
安聯投信分析,當政策逆風逐漸淡去,市場焦點有望重新轉向企業獲利和受益基本面韌性的領域,但考量政策步調仍具有不確定性,可以複合資產作為核心部位掌握收益,以短年期債抗波動,搭配複合債把握息收和資本利得的機會。
**安聯投信:美股買氣居高不下**
在科技股和 AI 主題強勁帶動下,美股基金投資持續熱絡。過去一週資金淨流入高達 203.69 億元,創第二季以來單週流入金額最高,並蟬聯全球股票基金資金淨流入冠軍。亞洲不含日本基金也迎來 3.66 億美元流入,延續前一周資金淨流入。
安聯投信表示,儘管聯準會官員鷹派言論不斷,但美國經濟數據表現溫和,降息預期持續。支撐了科技類股持續領漲,科技類股整體表現最為強勢。 部分科技股季度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亦有助於支撐市場信心。
凱基投信指出,美國製造業復甦,就業市場穩定,企業獲利維持成長,股市動能仍具支撐。美股主升段態勢不變。基金經理人楊哲宇認為,科技巨頭是推動 S&P 500 淨利成長的主要推力。高利率環境下,具備成本轉嫁能力、財務體質較佳的產業龍頭股,值得注意。
投信法人表示,全球股市樂觀原因還包括經濟成長擴散到美國以外地區。先前被忽視的陸股和英國富時 100 指數,最近開始迎頭趕上。美股持續多頭走勢,將有利於全球股市持續上揚。
**經濟數據回落影響投資級債券流入動能**
近期的經濟數據回落,影響市場風險情緒,導致風險債券短線上陷入盤整。安聯投信指出,截至6月19日,投資級債券仍維持淨流入,但動能持續放緩,單周流入金額僅16.8億美元。至於非投資等級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則分別呈現淨流出1.3億美元和5.1億美元。
美國5月零售銷售數據表現疲弱,而工業產值增幅則高於預期。但由於多位聯準會官員呼籲對降息保持耐心,導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平穩震盪。通膨連結債券與政府債券表現相對較佳,而投資級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則表現疲軟。
安聯投信表示,今年以來,非美國地區的信用債券表現相對優異。其中,非投資等級債券的信用基本面仍然穩健,利差收斂空間有限,因此報酬率主要來自於收益率。投資級企業基本面改善,升評展望趨勢攀升,加上強勁需求帶動,北美高評級投資級債券發行量大增。
安聯投信建議,在聯準會降息前,債券配置仍應持續聚焦在具收益的信用債券。但由於信用債券的波動相對較大,因此建議採取均衡配置,將資金分散投資在投資級公司債、新興市場公債與非投資等級公司債,以強化多元化收益來源。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預測,聯準會將在12月開始降息,但實際降息時程仍需視通膨降速狀況而定。她認為,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將回到正斜率常態,債券將再次成為平衡股市波動的利器。她建議投資人考慮投資中天期債券,因為美國經濟強韌,財政赤字需要大量發債因應。然而,她提醒投資人,投資級或非投資級公司債的利差已縮小至低檔,若景氣意外不振,低利差恐無法提供足夠緩衝保護。
美股三巫日殺盤 台股驚驚漲
AI晶片龍頭輝達連漲遇反撲,拖累台股24日下殺。不過,法人觀察,新興亞股上周普遍上漲,台股漲幅最為亮眼,外資買超金額達25.8億美元,居亞洲之冠。
今年以來,最吸金的亞股為南韓,外資買超167.8億美元,台股以65.7億美元居次。股市表現方面,台股漲幅最高達28.94%,其次為越南13.46%和印度6.88%。
安聯投信指出,近期市場熱捧AI題材,加上美股帶動,拉抬台股上演驚驚漲。儘管市場對於美國聯準會決議解讀不一,但預期的落差已反映在市場中。
中信成長高股息經理人張圭慧認為,這波漲勢反映AI產業利多,長線多頭趨勢仍續航,下半年在AI伺服器和消費性電子的加持下,可望再創亮點。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越南企業獲利穩健,下半年復甦動能更強,出口增長中,預計2023年順差將增至260億美元。此外,美國若將越南升格為「市場經濟國家」,反傾銷稅威脅減輕,也將支撐未來出口動能。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強調,印度5月製造業和服務業PMI持續在景氣榮枯線以上,其中服務業PMI升至61.4,刷新14年高位。在強勁內需帶動下,印度服務企業取得全球新業務。加上CPI年率下滑,顯示印度經濟仍正向成長。
政局方面,隨著總理莫迪連任,政府將持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發展和電力等重點工作,料將有助於市場穩定和成長,激勵印度股市續揚。
投信法人分析,回顧近期市場,科技股持續推動投資風險偏好,美 股再創新高,政治風險因素干擾歐洲股市,雜音部分則為極右翼勢力 崛起。就股市表現上,美股再創新高,大型晶片股表現突出,帶動台 韓等科技為主股市氛圍,近一周日圓略為走貶,但日股變動不大。
安聯投信表示,雖聯準會官員言論偏鷹,但美國經濟數據表現溫和 使降息預期延續,多數類股走揚 ,支撐大型科技股持續領漲,科技 類股整體表現最為強勢。部分科技股季度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亦 有利支撐市場信心。後市只要降息次數減少或降息延後是因需求健康 如美國,或經濟成長回升如中國和歐洲,股市就有望獲得支撐。通膨 頑固及經濟成長平緩可能較為不利,但這種情況看來暫時不大可能發 生。
凱基投信指出,展望下半年全球經濟火車頭美國的製造業呈現復甦 ,就業放緩但仍穩健,支撐消費溫和擴張,通膨緩步下行,企業獲利 維持成長,在企業實質獲利趨動下,股市動能仍具支撐,美股主升段 態勢不變。
凱基全球菁英55(00926)基金經理人楊哲宇認為,美股企業獲利 持續上修,成為股市續航最大推動力,預估今年第四季企業盈餘成長 有機會再加速。從今年淨利預估可以看出,科技巨頭是S & P 500淨 利成長的主要推手,高利率環境下,具備成本轉嫁能力、財務體質較 佳的各產業龍頭股,相對較有抵禦資金成本墊高影響的能力,也成為 近期的市場焦點,值得留意。
投信法人強調,有利全球股市樂觀原因還包括經濟成長擴散到美國 以外地區將為股市奠定更廣泛基礎,包括先前被忽視市場如陸股或英 國富時100指數,最近開始迎頭趕上。美股持續多頭走勢將有利全球 股市持續上揚。
美國5月零售銷售幾乎未成長,工業產值增幅高於預期,惟多位美 國聯準會官員呼籲對降息保持耐心,鷹派論調致使美國10年期公債殖 利率在平盤附近,債市區間震盪,通膨連結債與政府債表現較佳,投 資等級債與新興市場債則相對弱勢。
安聯投信表示,年初以來,信用債以非美區塊表現相對較佳,其中 非投等債信用基本面仍然穩健、非投等債利差收斂空間有限,報酬率 來自收益率;投資級企業基本面改善,升評展望趨勢攀升強勁需求帶 動,北美高評級投資級債發行量大增。
債市布局建議聯準會降息前仍持續聚焦在具收益的信用債券;但須 留意信用債波動相對公債來得大,布局採取相對均衡配置在投資級公 司債、新興市場公債與非投資等級公司債,強化多元化收益來源。當 政策逆風逐漸淡去,市場焦點有望重新轉向企業獲利和受益基本面韌 性的領域,考量政策步調仍具有不確定性,可以複合資產作為核心部 位掌握收益,以短年期債抗波動,搭配複合債把握息收和資本利得機 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指出,預期聯準會 應會於12月才開始降息,後續仍要依據通膨降速狀況而定,美國公債 殖利率曲線之後也將回到正斜率的常態。債券可重新成為平衡股市震 盪的利器,不僅殖利率相當誘人,而且大多數的報酬將來自於固定債 息收益,這是15年來少見的機會。
考量美國經濟強韌,財政赤字累積需要大量發債因應,仍較側重於 中天期債機會,投資級或非投資級公司債利差已縮小至長期低檔,若 景氣意外不振,低利差恐無法提供太多緩衝保護,此時投資債券大盤 指數非明智之舉。
今年以來最吸金的亞股是南韓,外資買超167.8億美元,接著是台 股的65.7億美元;賣超以泰國的29.9億元最多,次為越南賣超18.9億 美元。股市表現方面,今年來以台股漲28.94%最強,其次是越南13 .46%、印度6.88%,但泰國下跌7.73%最弱。
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經理人張圭慧表示,這波漲幅主要是反 映 AI產業帶來的利多,長線多頭趨勢仍在進行中,下半年在AI伺服 器和AI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助攻下,仍有亮點可期。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近期市場持續反映AI題材,加上美股帶動 ,台股上演驚驚漲格局;儘管市場對於剛開完的美國聯準會會議解讀 不盡相同,但大體上對於降息預期的落差,其實市場已陸續反應。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認為,越南企業獲利持穩,預 期下半年復甦動能更強,且出口增速復甦中,2023年順差創高至260 億美元。5月初美國針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進行聽證,最終越南若順 利於7月升格為「市場經濟國家」,相關反傾銷稅之威脅可望減輕, 支持未來出口動能強勢。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強調,印度5月製造業與服務業PM I仍持續在景氣榮枯線50之上,其中服務業PMI彈升至61.4,續創14年 高位,在強勁的本地需求下,印度服務企業取得來自全球各地的新業 務,加上CPI年率順利下滑,顯示印度經濟仍持續走在增長的正向軌 道上。
政局方面隨總理莫迪宣誓就任,政府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發展和電 力等重點工作料將持續推進,將有助於市場穩定和增長,可望激勵印 度股市續揚。
**台股連紅抗震力強!安聯投信:能見度高、高股息標的成投資亮點**
儘管全球經濟情勢仍充滿變數,台股近期展現韌性,連續三周收紅,守穩23,200點之上。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在通膨變動、美國聯準會降息時程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下,具備能見度高與穩定成長特質的高股息族群,預料將持續成為投資主軸,有望在市場波動中穩健成長。 台股上周五受部分權值股獲利了結賣壓影響,收跌152點,但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市場焦點已轉向基本面及具結構性成長潛力的利基性主題,如AI、先進製程、光通和重電等產業。 展望後市,AI供應鏈仍是市場關注重點,將與AI硬體成為電子股投資主軸。不過,產業發展變化快速,投資人須仔細評估企業競爭力及產值成長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銅價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出中期供給受限及電動化趨勢帶動需求上升的影響。其他工業金屬價格也呈現上漲態勢,顯示全球經濟正處於健康成長狀態。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建議投資人,在非電子股的布局上,可選擇具備產業利基、供需缺口,且獲得政策扶植的標的,逢低承接基本面穩健的個股。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表示,在全球股市震盪整理下,具備高股息殖利率、產業競爭力強,且獲利穩健的標的,將成為投資避風港。 他進一步指出,法人買盤進駐的高股息族群,通常具有長期競爭優勢和獲利能力,股價具有相對較強的表現空間。例如友達、長榮航、遠百、亞泥、三陽工業、啟碁、聯發科、世界、和碩、國泰金、華碩、宏全、元大金等,近期股價表現強勁,現金股息殖利率皆超過3%。**安聯投信看台股:AI題材延燒,景氣回溫題材百花齊放** 市場風險因子趨穩,通膨降溫給予降息空間,台股評價回溫,安聯投信看好續攻行情。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產業獲利增長今年觸底回升,除AI題材外,其他產業也受惠景氣回溫而成長,台股百花齊放,AI持續是主流。 長線趨勢主題包括AI、車用電子、雲端伺服器和高速傳輸。電子股側重伺服器、半導體供應鏈和車用電子;傳產則偏好機電、汽車、自行車、紡織和營建。 台新臺灣IC設計動能ETF基金經理人黃鈺民指出,AI商機爆發帶動晶片需求,掀起台灣IC設計產業另一波成長高峰。預計下半年進入旺季,明年產業趨勢成長動能將延續。 第一金小型精選基金經理人許維哲強調,台股經過整理,分批布局機會點浮現。美國尚未降息,加上全球AI科技應用大增,中小型、傳產、金融股有輪動機會,台股後市依然樂觀。
**三大法人逆勢加碼!安聯投信看好AI供應鏈與半導體復甦**
櫃買指數於連續創新高後,於21日回檔整理,終場小跌0.3%至270.76點,三大法人於櫃買市場賣超16.4億元。然而,觀察全周表現,三大法人仍持續加碼櫃買市場,累計買超金額達55.1億元。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AI供應鏈仍為市場關注焦點,將與AI硬體共同成為台股電子股投資主軸。儘管AI伺服器供應鏈與半導體產業皆有復甦跡象,但公司競爭地位與產值提升仍是投資人須考量的關鍵因素。
根據CMoney統計,近五日獲得三大法人買超,且21日持續加碼的前15強上櫃股主要集中於電子族群,包括半導體、光電、通信網路等類股。此外,金融保險與電機機械產業也有所斬獲。
其中,佳邦(6284)近期受利多消息提振,與華新科宣布參與認購台灣晶技私募普通股,並將在封裝製程、物聯網拓展與AI產品開發領域合作,提升公司競爭力。21日佳邦股價爆量上漲7.9%至95.6元,創下歷史新高。
安聯投信提醒,在AI供應鏈與半導體產業復甦的過程中,投資人應謹慎評估公司競爭力與產值變化,明辨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