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田電機公司新聞
富田電機(4590)於11/4進行興櫃前法人說明會,根據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資料顯示,預計於11/11登錄興櫃。
富田成立於1988年,創辦人為張金鋒董事長兼總經理,發展至今已超過30年,目前資本額約5.1億元,員工人數約460人,公司致力成為「全亞洲最好的電動載具動力系統及工業馬達技術及製造服務業者」。
富田產品涵蓋工規、車規、軍規與航太,主要有三大業務,包括工業用電動機(馬達)設計生產、電動載具馬達及動力系統的研發及製造、電動載具與工業馬達性能測試驗證。公司為全國第一家投入研發交流感應伺服馬達,創立初以傳統工業馬達為主要產品,近年依據市場需求,跨足電動載具馬達及動力系統的研發及製造,張金鋒說,富田不只是馬達零組件製造商,更是系統整合商。公司客戶包括美國汽車廠(包括電動車T廠)、日本汽車廠(包括M車廠)。
2023年營收約28.63億元,每股盈餘-3.75元,但2024年上半年營收約13.04億元,每股盈餘達1.97元。公司指出,2023年因新產業與新材料的導入,出現較大一次性費用,今年營運已經回到過往水準。
此外,公司積極投入小型化事業,產品包括低軌衛星的球型馬達、無人機...等。而無人機方面,預計今年開始小批量生產,客人數量持續增加,張金鋒進一步指出,「可能因地緣政治影響,無人機案量多到要排隊」,成長力道不俗!至於低軌衛星的球型馬達也開始試作。
展望未來,隨著2050淨零轉型需求,可望帶動運具電動化、電力系統與儲能、前瞻能源等發展,公司高效率相關產品可望同步受惠。且電動車市場今年雖然些許放緩,但電動車產業持續發展,公司仍陸續與日美車廠洽談。而新市場方面,公司也積極拓展航太、軍用、商用、能源與機器人領域。
此外,富田也研發機器人用多關節馬達新產品。
富田電機下午舉行興櫃前法人說明會,預計11月11日登錄興櫃。展望未來布局,張金鋒表示,持續多角化經營,布局航太、軍用、商用、能源、機器人等應用。因應台灣淨零碳排趨勢,富田電機積極布局IE4高效率感應馬達、IE5高效率同步伺服馬達等新品,預計12月亮相。
富田電機發言人暨副總經理林宗達表示,富田積極布局機器人和無人機用動力馬達,其中,無人機動力馬達產品已於第4季起逐步出貨,主要交給台灣客戶,預計2025年逐步放量;機器人用馬達持續開發中。
富田電機也切入低軌衛星馬達應用,張金鋒表示,因應地緣政治變遷,富田今年成立小型化電動載具部門,開發無人機用馬達,第4季正在小量出貨;低軌衛星馬達進入試作階段,預估2025年小批量產。
在電動車領域,張金鋒表示,富田電機與美系電動車客戶合作近20年,客戶幾乎所有開發新案都會在富田開發並導入量產。林宗達指出,電動車用馬達持續交付美系客戶位於歐洲和美國的超級工廠,也與日系車廠合作開發電動車馬達。
展望第4季和2025年營運,林宗達預估,第4季業績可較第3季持穩,明年業績和今年相差不多。張金鋒說明,目前看來車廠順利生產,訂單明朗;電動載具項目營運穩定,高效率馬達可帶給傳產應用成長動能,無人機明年進展可期。他透露,富田電機與國內物流車新創業者研發,明年逐步小量進展,對於明年營運審慎樂觀。
法人分析,包括電動車在內的電動車馬達業績,占富田電機營收比重約7成至8成。
根據資料,富田電機主要布局工業用電動機(馬達)設計生產、電動載具馬達及動力系統研發及製造、電動載具與工業馬達性能測試驗證等業務,總部位於苗栗銅鑼廠,在台中設有兩座廠區。
富田電機今年上半年營收新台幣13.05億元,毛利率19.95%,營業利益率3.85%,上半年獲利1億元,每股基本純益1.97元。從產品應用來看,上半年電動載具占比約79%,工業設備用占比約21%。
富田電機今年前3季營收18.27億元,法人評估,富田前3季毛利率接近22%,每股基本純益近2.8元。
馬達製造大廠富田電機(4590)今日舉辦興櫃前法說會,並預計在11月11日興櫃掛牌,除了如特斯拉等電動車客戶外,董事長張金峰也表示,今年成立小型化事業部,布局無人機及低軌衛星相關應用,無人機馬達預計Q4可以逐步出貨,而低軌衛星馬達還在試作階段,預計明年可以小批量產。
在本業電動車領域,張金峰表示,富田電機是傳產工業用馬達起家,在20年前剛好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上門來合作,目前幾乎所有新案都會在富田開發量產,除此之外,也和日系客戶發展電動車馬達,目前也已經合作到近7年。
除此之外,張金峰也說,今年富田成立了新的小型化事業部,主攻無人機、低軌衛星等領域,目前在無人機方面進展較快,預計今年Q4就可以小量生產,也因為地緣政治關係,因此預期訂單持續成長。
至於低軌衛星馬達,則預計明年有望小量生產,未來整個小型化事業部預計將有5至8%的年營收成長。
富田今年前三季營收約18億元,毛利率近22%,EPS為2.78元。
富田電機進軍軍工產業,興櫃計畫加速
電機設備廠富田電機今日發布重訊,宣布本月底自家開發的無人機專用馬達將首批出貨,正式進軍軍工產業。此舉備受市場矚目,股價應聲上漲。
法人股東助攻,中盈全力協助上興櫃
富田電機最大法人股東中盈(中鋼100%持股)表示,將積極協助富田上興櫃,包括提供流程資源與相關事務奧援。富田電機也已網羅經驗豐富的人才組成精英團隊,加速推進興櫃計畫。
電力景氣上揚,電動車題材再度受到關注
近期電力景氣持續回溫,讓電動車、綠能節能等題材受到投資人看好。富田電機是否能如期上興櫃,成為電機綠能界關注焦點。
傳承與人才困境,精英團隊扮演關鍵角色
富田電機創辦人張金鋒表示,富田目前正由中盈全力協助興櫃進程,並邀請有經驗人才加入團隊。他強調,如期上興櫃將有助於解決人才荒問題,為公司未來發展注入活水。
營運策略聚焦產品開發、技術應用與綠能服務
富田電機未來營運將以自有產品開發、前瞻技術應用、綠能低碳化服務等趨勢指標作為獲利成長引擎,持續挹注營運。
法人投資人加持,中盈持股近2成
目前富田電機主要法人股東包括中鋼(中盈)、開發金、中信金、大亞及日本豐田通商,其中中盈持股近2成,將以富爸爸身份力挺富田上興櫃。
整體產業電力景氣連續三個月呈現揚升的黃紅燈,知情人士透露, 這讓電動車、綠能節能題材有了樂觀展望機會,再加上AI(人工智慧 )帶動的新一代工業革命降溫,產業輪動效應之下,電動車概念股再 度受到市場寄望,富田電機是否能如期上興櫃也在電機綠能界備受矚 目。另外,人才荒一直以來是富田努力解決的傳承困境,後續精英團 隊如何維繫?如期上興櫃將也起到一個重要而關鍵的作用。
創辦人張金鋒表示,關於富田興櫃進程理當與股民分享,目前中盈 全力協助,中盈在投資與興櫃、上市方面皆有足夠經驗實績,所以由 富爸爸一起努力協助,加上公司還邀請到這方面有經驗的人才進來配 合全力協助,一切都在快速而穩健進行中。他說到,畢竟富田是傳產 出身,原本在投顧財會上比較沒有經驗,正因如此,他希望主動分享 各種支持者最新的訊息與進度。至於營運策略,富田未來將以自有產 品開發、前瞻技術應用、綠能低碳化服務等趨勢指標作為獲利成長引 擎,持續挹注營運。
富田的法人投資新名單當中,以中盈(100%中鋼持股)持股近2成 為最大股東,因此中盈將以富爸爸身份力挺富田上興櫃。富田資本額 5.1億,主要法人股東包括中鋼(中盈)、開發金、中信金、大亞及 日本豐田通商。
**富田電機進軍新藍海,電動載具營收大爆發** 營收大幅成長 40%,富田電機今年上半年表現亮眼,累計營收達 13.05 億元。每股獲利近 1.97 元,去年虧損的陰霾一掃而空。 **積極布局軍工市場** 除了電動車業務,富田電機更進軍無人機、低軌衛星等領域,拓展軍工市場。總經理張金鋒指出,今年有望轉虧為盈。 **跨足電動載具全領域** 電動車業務不再僅限於美國 T 廠和日本 M 廠合作,富田電機拓展至台灣庫得科技等利基型市場。庫得科技委託富田研發電動車動力系統,預計年底完成驗證。 **攜手日本二輪車巨頭** 富田電機與日本最大二輪車廠合作開發新一代電動機車,預計明年量產,並回銷日本。 **低軌衛星與無人機的新契機** 國內低軌衛星球型馬達廠商找上富田代工,預計 8 月底簽約。球型馬達可取代多顆傳統馬達,在衛星運動控制系統中節省空間。無人機製造公司也相中富田的馬達,9 月起交貨,未來將製造無人機驅動器。 **傳統業務持續發光** 張金鋒強調,富田電機仍重視傳統節能馬達業務。作為綠能低碳產業的一員,公司資本額 5.1 億,法人股東包括中鋼、開發金等,其中中鋼為最大股東。**
去年因為鋼材原料出問題、衝擊供貨,導致富田虧損。張金鋒說: 「富田現在不追求高營收,而是看重每股盈餘,在原材料方面兢兢業 業,也在積極準備登興櫃,今年預估可轉虧為盈。」富田現階段的電 動車業務,不只依靠美國T廠及日本M廠,去年底開始亦鴨子划水拓展 其他利基型市場,例如以車輛電動化底盤動力設計知名的台灣庫得科 技,近年專注於電動車解決方案,今年正式將動力系統委由富田研發 ,包括齒輪箱及驅動器的前期開發、DV及PV、MP零部件測試到量產, 預計DV年底可上車驗證。
台灣的二輪電動車日前Gogoro與鴻海結盟,富田則轉向攜手日本最 大的二輪車廠合作開發新一代產品,將簽署正式合約,預計明年量產 ,本案產品將回銷日本。全球首家開發商用低軌衛星球型馬達的國內 知名企業,也找到富田為其球型馬達做零組件代工,預定8月底正式 簽約。張金鋒指出,球型馬達可以做不同方向的旋轉,在衛星的運動 控制系統中,一顆球型馬達就可取代多顆傳統馬達,大量節省衛星的 內部空間。球型馬達本體不大但需要高度精密加工,產品主要外銷國 際市場。
另外,國內無人機製造公司也相中富田的馬達,約9月開始交付小 批量的產品,未來將進一步製造無人機驅動器,交由系統廠商去整合 馬達與驅動器,開創模組化市場。張金鋒預估今年下半年富田的營收 會與去年持平,雖然無人機與低軌衛星是分散布局很好的觸角,但量 體仍須逐步累積,績效不會立竿見影;富田也沒有放棄傳統節能馬達 IE4的業務,這是富田立足之根本,終將是綠能低碳的重要一員。
富田資本額5.1億,主要法人股東包括中鋼(中盈)、開發金、中 信金、大亞及日本豐田通商,其中中鋼(中盈)持股近2成為最大股 東。
**少子化危機!工業之母「馬達」缺工缺才,富田電機喊話正視**
台灣面臨少子化衝擊,工業發展也受到嚴重影響。國內馬達產業龍頭富田電機創辦人張金鋒在520前夕感嘆:「少子化已危及國安,產業發展更是瓶頸重重。」
富田電機長年深耕傳統馬達產業,張金鋒指出,目前技術人才難尋,連基本的入線、配電、模具技藝都難覓人選,遑論精湛技術的老師傅。「台灣經濟發展至今約50年,如果不採取補救措施,對產業和人口都將造成隱憂。」
張金鋒提出三項建言正視傳統馬達產業困境:
- 走向國際化、多元化:考慮給予優秀外籍移工長期居留權,讓台灣更具國際競爭力。
- 培養年輕化馬達技工:以認證制度保障學習意願,不論學歷都能成為技職人才。
- 扶植技職教育:加強專業技職院校的培育,保住技職院校的專門訓練特質,避免產業發展過度偏重IT。
張金鋒強調:「教改制度應更靈活地與全球發展趨勢連結,才能轉危為安,找回台灣的國家競爭力。」
就傳產困境,張金鋒坦言:「現階段傳統產業大環境真的不好,很 多白手起家創業的第一代,均面臨第二代年輕人對高科技業的嚮往, 寧可讀大學、碩士,也不願意接班,讓整個傳產基礎搖搖欲墜,富田 身處傳統馬達產業多年,深感技術人才的重要性,現在要找一個真正 會做入線、配電、模具等,稍有技術基礎的馬達技師已難尋覓,遑論 擁有精湛技術的老師傅。」
他進一步說,台灣經濟體大約50年,若不快做補救、挽回,對台灣 的人口發展及產業將是一大隱憂,籲請政府應多元思考,否則只會愈 改愈糟糕,甚至導致正確道德觀、價值觀蕩然無存。並提出建言,其 中與傳統馬達相關:一、台灣現階段應急修正方式應走向國際化、多 元化,對較優秀外籍移工不妨考慮給予長期居留權,但是應由雇主嚴 格評估優劣,政府也須嚴格稽核,讓台灣成為更國際化、多元化的國 家。
二、馬達是工業之母,培養馬達入線匠工應朝更年輕化發展,若馬 達電機、基礎機械後繼無人,等我們這代人屆齡退休以後,未來學校 理工科將沒人傳承馬達專業知識。所以應積極培養匠工,不分學歷, 只要肯學,以認證制度給他們一個保障。三、對技職體系匠工,政府 應有長期配套規劃,比如扶植專業技職院校,負責培育電機、機械、 建築工法、繪圖、土木工程、機械工程、水電、冷氣裝修、裝潢木工 等人才,其中,尤需保住技職院校的專業特質,不再只偏重IT產業, 致整體產業發展失衡。
**富田電機領軍電動車動力系統** 富田電機搶攻電動車浪潮,以獨家7in1動力系統於AMPA展大放異彩。此為混合動力PHEV車打造的多功能整合動力系統,體積小、重量輕,兼具高效率與省油省電特性。 另一亮點為集馬達、變速箱、驅動器於一體的3in1同軸油冷動力系統。富田率先設計出同軸馬達,應用範圍更廣。富田強調,無論是開發設計ODM或代工製造OEM,皆可滿足客戶需求。 富田研發的800V高電壓Hairpin高功率扁線定子,於關鍵零部件展現領先優勢。開發部經理朱智盟表示,富田將持續精進產品,未來7in1動力系統將加入Hairpin,功率密度可提升20%。3in1同軸油冷動力系統也將突破至20,000轉速。 富田已跳脫傳統馬達廠角色,轉型為整合性系統供應商。展會將展示從零部件至動力系統的完整產品線,凸顯其研發實力。行銷部高專吳俊緯指出,整合供應商能降低成本、提升品質,為客戶帶來便利。 此外,富田產機類產品推出「安全增防爆馬達」與「消防排煙用耐溫馬達」。消防排煙馬達適用於公共工程的大型通風設備,需求穩定成長中。
第二亮點是集馬達、變速箱、驅動器三機一體的3in1同軸油冷動力 系統。富田率先設計出同軸馬達,其設計比原本3in1系統更複雜,可 以應用於各種車型。富田希望透過展會呈現其五年來默默耕耘所開發 動力系統的實力,並強調「富田已經準備好承接客戶的需求,無論開 發設計ODM或是代工製造OEM皆可為客戶服務。」
800V高電壓的Hairpin高功率扁線定子,是富田在關鍵零部件的又 一研發成果。研發部經理朱智盟指出全球電動車動力系統一直追求小 型化、高功率密度,Hairpin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零件。富田會持續在 產品面精益求精,6層及8層Hairpin定子富田已研發完成,未來將朝 向10層以上設計;7in1動力系統未來會加入Hairpin,讓功率密度再 提升20%;3in1同軸油冷動力系統,將由目前最高轉速18,000,朝向 未來突破20,000轉速前進。
這次展出陣容可看出富田跳脫傳統馬達廠,更上一階成為提供相關 零部件暨解決方案的整合性系統供應商。因此本展會將推介各式展品 ,從零部件至整個動力系統,凸顯富田在研發設計上的領先技術。行 銷部高專吳俊緯表示,整合型馬達可以降低成本,使品質一致化,整 合供應商也能為客戶提供更多便利。作為整合供應商,對擁有馬達廠 的歐美客戶富田可以提供零部件,對日本客戶則提供多機一體系統, 多元化銷售方向可望為公司帶來更多商業機會。
另,富田本次產機類產品主打「安全增防爆馬達」與「消防排煙用 耐溫馬達」。專用型的消防/防爆馬達,針對消防排煙、耐高溫甚至 根據特定設備機種去做應對,耐受力強,富田消防馬達可以耐受300 及400度高溫,並減低馬達的耗損,降低設備故障率。其消防排煙馬 達則常見於各大公共工程項目所需的大型通風設備如隧道通風,順應 政府修法,這類馬達的需求量亦穩健增長。
**富田電機業績飆升,10月登興櫃**
2023年,在克服去年鋼材原料問題後,富田電機開啟成長之路。今年1、2月業績較去年同期暴增一倍,預估全年營收突破30億元。總經理張金鋒指出,關鍵在於與馬自達合作的混合動力PHEV車關鍵設計-七合一動力系統已量產,成為營收主力。 富田因應電動車時代來臨,去年投資3億元更新製程及自動化設備,目標提升零組件產能至每周15,000套。此外,富田考量地緣政治風險,決定攜手日商到墨西哥設廠,佈局北美電動車市場。 張金鋒表示,受歐洲新法規影響,3、4月營收可能放緩,但國內的電動載具訂單,包括物流車、商務車等,將陸續挹注營運。富田在電動載具領域的續約率高達7成,積極成為全球電動車心臟代工廠。 本周舉辦的AMPA車用電子展,富田將展出與馬自達合作的3in1與7in1動力系統,以及扁方型銅線等創新材料。歡迎參觀南港展覽館一館汽車零件區J1207,了解富田在電動車產業的布局。富田電機去年因鋼材原料出包、衝擊供貨,2023年營收成長但盈餘 下滑虧錢;經以精實生產及前進國際之策略迅速調整奏效,今年1、 2月富田業績逆轉勝,較去年同期雙倍成長,預估今年營收在30億元 以上;總經理張金鋒表示,與馬自達合作的混合動力PHEV車的關鍵設 計-七合一動力系統已量產,預估今年10月登錄興櫃。
就去年盈利不佳,張金鋒坦言「因鋼材原料出包」,卡關問題已解 決。因應智能車的資安風險,今年7月份歐洲汽車產業軟體更新(UN ECE R156)的新法規上路,他估計這段軟體更新交會期,3、4月營收 可能顯著放緩。另外,赴墨西哥設廠所需投資金額已於去年增資一次 到位,今年不再辦理現增,手上新增電動載具訂單,包括國內的物流 車、商務車等將陸續挹注營運,進展較預期更理想。
富田去年營收達28.7億元,今年1、2月營收較去年加倍成長,預計 今年營收在30億元以上。目前營收主要來自四個類別:傳產馬達每月 營收5,000萬元左右;動力系統平均日售80套,日營收約1,500萬元; 零組件周售3,000套以上,近期富田投資3億元更新製程及自動化設備 ,目標提高至最多周售15,000套。隨著美國T牌銷售龍頭地位易主, 富田對應T牌占比已下滑至30%以下,取而代之是馬自達動力系統暨 核心零部件成營收主力,是否再迎來下一個電動車心臟18年商機,後 市可期。
值得關注的是,富田考量區域經濟發展與調控地緣政治風險,決定 攜手日商到墨西哥設廠,此一北美電動車市場佈局可謂富田今年對外 最大投資案,其實是其往國際發展轉型的起手式。張金鋒透露,這兩 年公司在電動載具客戶續約率非常高(約為7成),富田兼具OEM及O DM身份,有成為全球電動車心臟代工廠的企圖心。
為達淨零排放目標,全球皆致力於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即使市場重 新洗牌,各國淨零低碳的核心目標不會變。富田未來會持續掌握全球 低碳交通趨勢,期許年年營運優於前一年。4月17日至20日AMPA車用 電子展,富田將展出決勝歐日的3in1與7in1動力系統以及扁方型銅線 等創新材料,可蒞臨南港展覽館一館汽車零件區J1207參觀。
臺灣電動車動力系統領軍企業富田電機,在經過兩年的蛻變後,再次展現強勁實力。作為美系T牌動力系統長期合作夥伴,富田電機近年來不僅應對地緣政治風險,還在供應鏈和市場變遷中,緩緩崛起。從2017年起,與日本車商馬自達緊密合作,成為MX30增程型電動車的唯一電力系統供應商,研發歷時五年,量產後成為富田國際發展轉型的關鍵里程碑。
富田電機不僅是OEM,還是ODM,立志成為全球電動車動力心臟代工廠。去年,與馬自達在日本成立研發中心,研發次世代及增程型車款,並積極招募研發人才。總經理張金鋒表示,為了應對區域經濟發展和地緣政治風險,富田將攜手日系商社在墨西哥設廠,利用自身技術和夥伴資源,佈局北美電動車市場。這是富田今年對外最大的投資案,也是國際發展轉型的契機。
張金鋒指出,由於中國電動車低價競爭和品質不齊,以及純電動車充電不便,全球電動車成長趨緩。但他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成長迅速,未來市場佔率將達到30%,富田將把握這個機會,與日車商加強合作。同時,富田將與工研院合作,完成全系列傳產馬達的IE4認證,確保產品能夠拓銷全球。
目前,富田電機擁有660名員工,去年營收達28.7億元,今年1、2月營收已超過去年同期,預計全年營收將超過30億元。營收來源於傳統產業馬達、動力系統、零組件和電動載具四大類。其中,馬自達動力系統成為營收主力,取代了美系T牌。
富田兼具OEM及ODM身分,有成為全球電動車動力心臟代工廠的企圖 心,去年在日本與馬自達成立研發中心,研發次世代及增程型車款, 正積極招募研發人員。總經理張金鋒表示,鑑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及規 避地緣政治風險,富田將攜手日系商社在墨西哥設廠,利用本身的生 產技術,結合夥伴當地的資源及管理面的協助,布局北美電動車業務 ,「這是富田今年對外最大的投資案,也是富田往國際發展轉型的契 機」,為本次設廠籌備的資金已於2023年辦理現增(每股台幣100元 )一次到位。
張金鋒認為,由於中國電動車低價競爭、品質參差不齊,純電動車 充電不便的問題浮現,全球電動車的成長趨於緩和,去年插電式混合 動力汽車(PHEV)成長幅度已大於純電車,豐田更宣告PHEV車型未來 市占率將達到30%,顯示PHEV這類增程型車款將會持續發展,富田會 把握時機與日車商加強合作。至於張金鋒視為起家之本的傳產馬達, 富田今年全系列將與工研院合作完成IE4的認證,確保拓銷國際。
富田現有660名員工,去年營收達28.7億元,今年1、2月營收較去 年加倍成長,預計今年全年可達30億元以上。營收主要來自四個類別 :傳產馬達每月5,000萬元左右;動力系統平均日售80套,日營收約 1,500萬元;零組件周售3,000套以上,近期富田投資3億元更新製程 及自動化設備,目標最高周售15,000套,以供應特斯拉廠;電動載具 月營收約2,000萬元,主要產品為水上摩托車及雪地車。美系T牌占比 已在30%以下,取而代之的馬自達動力系統成營收主力。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邁向電氣化,台灣廠商也趁勢發展電動車市場。近期,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英飛凌與台灣富田電機攜手,成功打造了七合一電動車驅動系統,並成功進入日系車廠馬自達的供應鏈,成為MX-30 e-SKYACTIV R-EV的重要夥伴。這是台灣廠商首次以本地技術打造完整電動動力總成系統,並成功打入國際車廠供應鏈的先例。馬自達的增程型電動車MX-30 e-SKYACTIV R-EV已於2023年6月在歐洲開放預購,預估至2037年,電動車銷量將超越燃油車。富田電機的董事長張金鋒表示,這項合作將奠定其在國際供應鏈擴展的基礎。更多詳情請關注英飛凌官網。
這一突破性合作也創下台灣廠商以本地技術打造完整電動動力總成系統並成功進入國際車廠供應鏈的首例。馬自達增程型電動車MX-30 e-SKYACTIV R-EV已於2023年6月起在歐洲正式開放預購。
隨著多國政府紛紛推出燃油車的禁售年限目標,電動車的市場將迅速發展,預估至2037年,電動車銷量將超越燃油車。然而,充電樁的建置速度、安全性以及電網的穩定供電,將對電動車的採用造成考驗。增程型電動車以電動馬達驅動車輛,並配備燃油引擎,在電力不足時以引擎驅動發電機為電池供電,延長行駛里程,被認為是短期解決里程焦慮的有效解決方案之一。
馬自達最新增程型電動車MX-30 e-SKYACTIV R-EV 採用了由富田電機提供的完整七合一驅動系統,這是一款包含馬達、變速箱、發電機、逆變器、直流轉換器、交/直流轉換器以及接線盒的動力總成系統,透過高度整合的模組化打造更具成本效益、更精簡的整體體積,能有效節省使用空間,提高運作效益,提升載具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英飛凌在這個動力總成的子系統中提供超過150顆的關鍵半導體元件,包含功率元件與模組、微控制器、感測器、通訊 IC以及相關系統解決方案,主要應用於主驅逆變器、直流轉換器以及交/直流轉換器,並透過技術支援強化富田的開發能力,共同打造這個創新、可靠、高能效的七合一驅動系統。
英飛凌汽車電子事業部協理Hans Schatz表示:「我們深感榮幸能夠與台灣合作夥伴攜手,在電動車領域的競爭力提升上做出貢獻。英飛凌與富田電機攜手耕耘了七年的時間,現在我們非常高興成功協助我們的夥伴進入國際車廠供應鏈,成為關鍵的電動車系統供應商。我們將持續努力,幫助我們的客戶掌握關鍵技術的開發,提升在國際電動車供應鏈中的地位。」
富田電機董事長張金鋒表示:「七合一驅動系統是當今電動車最複雜、開發難度最高的系統之一。我們很高興能夠借助英飛凌在汽車領域的專業與完整的解決方案,加速我們成功克服許多技術障礙。這項七合一驅動系統打進馬自達供應鏈是一大肯定,我們相信這將奠定我們在國際供應鏈擴展的基礎。我們也將持續攜手英飛凌,提升掌握未來技術的能力。」
欲知更多以上內容,請參考英飛凌官網。
<摘錄DIGITIMES>
富田電機,這家成立了35年的老牌公司,不僅是台灣傳統馬達公司的典範,更是成功轉型升級至電動車產業的佼佼者。2005年,當特斯拉尋找台灣電動馬達供應商時,富田便成為了第一個合作伙伴,並持續與特斯拉保持合作關係至今。然而,2008年金融海嘯對特斯拉造成了重創,富田也隨之受挫。在特斯拉獲得美國政府挹注後,供應鏈全部搬回美國,富田的業務也從整顆馬達轉為供應馬達鐵芯等關鍵零組件。 張金鋒,富田電機的負責人,回憶起與特斯拉的合作經歷時表示,雖然最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但過程中富田學習到了很多,並成功開發出重量只有60公斤以下的180KV馬達,這也讓富田得以進軍電動車市場。 然而,隨著特斯拉規模的擴大,張金鋒預期,未來的訂單將會更加趨於「毛三到四」,供應商的獲利空間將會縮小。因此,富田正在尋找新的客戶來分散營收,目前特斯拉的訂單已經佔了營收的15%左右。 面對特斯拉要求供應商在台灣以外設廠的政策,富田也開始評估海外生產據點,但目前尚未有最終決定。這一政策背後的地緣政治因素,讓富田不得不重新考慮其產業布局。 除了特斯拉,富田也與日本馬自達合作,成為馬自達MX30車型中的馬達動力系統供應商。這一合作不僅讓富田成為可以同時供貨美、日車廠的重要廠商,也展現了台灣與日本在電動車供應鏈上的合作潛力。 富田電機的跨足電動車市場,對台灣產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馬達與動力系統在電動車供應鏈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而富田的電動車動力系統則是整合台灣多個零組件供應商的成果。 張金鋒自嘲自己從小從事傳統產業,如今跨足電動車市場,實在是「無知、膽大」。但他相信,電動車是未來趨勢,台灣不能忽略這一產業。他提到,汽車產業的產品生命周期長,一旦成功,可以持續創造營收。 富田電機的銅鑼生產線於今年6月開始量產,目前生產線尚有空閒之處,未來仍有提升產能的空間。作為一個在資本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股市新兵,富田電機的未來發展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