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華投信(公)公司新聞
投信業者認為,布局上,要注意「電子股將回歸主流,傳產股不可 偏廢,中小型股較大型權值股活潑」等特點,且在類股輪動下,預期 有百花齊放的表現。
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經理人鍾安綾表示,從大環境來看,美國債券殖 利率快速攀升,從1.7%回落到1.5∼1.6%附近,通膨預期升高,造 成股債市大幅波動。
惟隨著疫苗的施打,疫後經濟復甦,2020年第二季位處低基期(曾 發生負油價事件),預期經濟數據將逐漸好轉,全球主要央行量化寬 鬆政策尚未轉向,資金面仍可中性看待,有利股市表現。
她的選股標準有二,傳產股在比較基礎上,年增率倍增可期,布局 傳產股是送分題,可關注原物料、疫後消費股。科技股著重四大類, 漲價概念股(面板、筆電、驅動IC、晶圓代工)、避開高本益比IC設 計股。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吳繼先分析,2021年是後疫情時代的第一 年,基本上各產業表現都會很好,高盛報告預估,S & P 500企業今 年的營收與獲利成長率,分別為9.5%、22.4%,其中,以消費性、 能源、工業、原物料成長最為顯著,科技類更因受惠居家辦公(WFM ),在去年下半年已經先行好轉。
【台灣新聞】台灣資產管理業再創佳績,復華投信榮獲《指標》台灣基金獎肯定!
在剛剛公布的第五屆BENCHMARK《指標》台灣基金獎中,台灣資產管理業界再度展現驕人成績。今年,星港台三地資產管理業者參與件數創新高,台灣共有45家業者在82個類別中奪得獎項,其中安聯投信成為大贏家。
在年度基金公司大獎的決選中,安聯投信、首源投資、復華投信與元大投信四家基金公司激烈競爭,最終安聯投信蟬聯大獎。此外,國泰投信榮獲ETF年度品牌大獎,而共同基金的年度品牌大獎則由富蘭克林投顧獲得。
《指標》行政總裁鮑婉玲表示,在新冠疫情對市場造成重擊的一年,安聯投信依然以出色的基金表現、強大的風險管理能力、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完善的ESG投資應用流程,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尤其在ESG領域的卓越管理,獲得了來自台灣、香港、新加坡三地的專業評審團高度評價,成功延續去年盛況,再次榮獲基金獎「聖盃」。
值得一提的是,復華投信在此次大獎中同樣表現亮眼,雖然未獲得年度基金公司大獎,但其在市場上的努力與成果仍值得肯定。這次《指標》台灣基金獎的結果,再次證明了台灣資產管理業界的強大實力與不斷進步。
第五屆《指標》台灣基金大獎「年度基金公司大獎」由四家基金公司進入決選,在安聯投信、首源投資、復華投信與元大投信中,最終由安聯投信蟬聯大獎。另外,國泰投信榮獲ETF年度品牌大獎,共同基金的年度品牌大獎則由富蘭克林投顧拿下。
《指標》行政總裁鮑婉玲指出,在過去一年新冠疫情重擊市場的狀況下,安聯投信仍以優秀基金表現、風險管理能力、品牌形象與完善ESG投資應用流程而突出,特別在ESG部分更呈現卓越管理,獲得來自台灣、香港、新加坡三地的專業評審團肯定,成功延續去年盛況再拿下基金獎「聖盃」。
第五屆《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的結果出爐啦!復華投信這次可是大放異彩,一共拿下了8座大獎,這些獎項涵蓋了股票、固定收益、平衡型以及ETF等各個領域,實在是太厲害了!這次復華投信的獲獎,充分展現了他們產品線的完整性以及全方位的操盤實力,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呢! 這次復華投信在台股、海外股票、固定收益以及ETF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一共拿下了5座最佳基金公司獎。在ETF這部分,更是獲得了2座最佳表現ETF大獎和1座最佳ESG表現大獎,真的是實至名归。 來看看他們的旗艦產品吧!在台灣中小型股票類別中,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獲得了最佳基金公司獎中的同級最佳獎,這款基金中長期表現優異,是基金獎的常勝軍。而現任經理人沈萬鈞接手以來,報酬率更是打敗了大盤和同類型基金,基金規模也達到了75億元,是這一類型的佼佼者。 沈萬鈞還是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的操盤手,這款基金以「從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主動選好股,搭配停利分紅機制」為理念,自今年初次募集以來就受到投資人的關注。它聚焦台灣優質股票,以資本利得做為配息分紅來源,讓投資人既能掌握股市上漲機會,又不用擔心配息配到本金,還能享受資本利得分紅的稅務優惠,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退休金規劃選擇。 在全球平衡基金方面,復華海外股債基金去年可是大放異彩,在亞洲股票類別獲得了最佳基金公司傑出表現獎。而旗艦基金復華亞太成長基金,則是透過投資亞太地區的成長潛力,完整掌握亞太成長題材。 在平衡型股債混合、亞洲股債混合類別中,復華投信也分別獲得了同級最佳、傑出表現獎,旗艦基金代表為復華全球平衡、復華亞太平衡基金。這兩檔基金透過股票及債券部位的彈性調整配置,妥善因應景氣循環波動,追求長期績效成長,規模和表現都是該類型的冠軍。 最後,在ETF獎項部分,復華的幾款ETF也獲得了全球固定收益(當地貨幣)、人民幣固定收益最佳表現ETF大獎中的同級最佳獎,以及全球固定收益(當地貨幣)的最佳ESG表現大獎同級最佳獎,實在是太厲害了!
此次復華投信旗下台股、海外股票、固定收益及ETF皆有亮眼表現,共獲得5座最佳基金公司獎;ETF部分獲2座最佳表現ETF大獎、1座最佳ESG表現大獎。
中小精選基金
台股中小型績優生
在指標分類的台灣中小型股票類別,獲得最佳基金公司獎中的同級最佳獎,其中以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為旗艦基金代表,該基金中長期績效優異,同時也是各基金獎常勝軍。現任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自接手操盤以來,報酬率同步打敗大盤及同類型基金躍居前茅,目前基金規模約75億元亦為同類型之最,成為台股中小股票型基金叫好叫座的代表。
沈萬鈞同時也是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的操盤手,該基金訴求「從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主動選好股,搭配停利分紅機制」,自今年初次募集以來便受到投資人關注;該基金操作聚焦台灣優質股票,以賺取的資本利得做為配息分紅來源,讓投資人不用擔心基金配息配到本金,又能掌握股市上漲契機,此外由於資本利得分紅免課個人綜合所得稅,適合做為台股中長期投資或做為退休金規劃的族群。
全球平衡基金
長期績效同級最佳
復華海外股債基金去年大放異彩,在亞洲股票類別獲得最佳基金公司傑出表現獎,其旗艦基金復華亞太成長基金,以受惠亞太地區連動成長的區域為輔,完整掌握亞太成長題材。
去年市場波動度大增,如何控制下檔風險,也成為檢視基金經理人操盤的重點。復華投信在平衡型股債混合、亞洲股債混合類別中,分別獲得同級最佳、傑出表現獎,其旗艦基金代表為復華全球平衡、復華亞太平衡基金;這兩檔基金網羅全球(區域)多元投資主題,透過股票及債券部位的彈性調整配置,妥善因應景氣循環波動,追求長期績效成長,目前該兩檔基金規模皆為該類型(投信投顧分類)之冠,績效名列前茅。在新興市場固定收益類別亦獲得傑出表現獎,旗艦基金代表復華南非幣短期收益基金,投資具高收益率特性的南非中長天期債券,適合欲積極參與南非債市投資機會者。
在ETF獎項部分,復華15年期以上製藥業債券ETF、復華中國5年期以上政策性金融債券ETF分別獲得全球固定收益(當地貨幣)、人民幣固定收益最佳表現ETF大獎中的同級最佳獎,復華15年期以上能源業債券ETF則獲得全球固定收益(當地貨幣)的最佳ESG表現大獎同級最佳獎。
台灣金管會對復華投信等三家投信涉入勞退基金炒股案展開重拳打擊。根據立法院財委會的資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透露,地檢署已對這三家投信提起起訴,金管會也開始進行行政處分作業,預計在4月份對這些公司開罰。這些投信除了要面對司法起訴和勞金局的求償外,還可能先接到金管會的罰單。 金管會已經對數家投信進行了專案金檢,預計在兩個月內完成檢查報告,以確認投信業者在接受政府基金委託時,是否落實了相關防火牆和自律、內控措施。檢查局長張子浩強調,目前並未發現所謂的「非法退佣」,也就是佣金退入個人帳戶的情況。他還提到,所有受政府基金委託代操的投信,下單到券商的手續費全市場統一為萬分之4,而一般投資人則是萬分之14.25。 此外,券商給VIP客戶的「神秘黑盒子」加速下單交易速度案也引起了立委的關注。金管會對十家券商主機共置疏失開罰,立委在質詢時要求證交所就管理責任進行改善或負責。黃天牧承諾,將在一个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解釋,全球證券交易所普遍提供主機共置服務,這是國際趨勢,台灣也會繼續跟進。他強調,只要券商的資訊安全和防火牆沒有問題,這項服務就會繼續提供,不會因為此次事件而取消。
被起訴的三家投信(復華投信、統一投信及群益投信),除面臨司 法起訴、勞金局求償,4月可能先收到金管會的罰單。
金管會也已對數家投信完成專案金檢,預計二個月內完成檢查報告 ,確認投信業者在接受政府基金委託時,有無相關落實相關防火牆及 自律、內控。檢查局長張子浩表示,初步沒有發現外界所謂的「非法 退佣」,即佣金退入個人帳戶,只看到所有受政府基金委託代操的投 信,下單到券商的手續費全市場統一是萬分之4,一般投資人則是萬 分之14.25。
另外,券商給VIP客戶「神秘黑盒子」,加速下單交易速度案,立 委要求懲處證交所,金管會日前對十家券商主機共置疏失開罰,財委 會立委15日質詢時,指證交所也應就管理責任改善或負責,黃天牧承 諾,一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表示,全球證券交易所多有提供主機共置服務, 即券商可將其交易系統設在證交所的機房,提供交易量較大的客戶可 付費使用,加速下單及交易的時間,但前提是券商的資訊安全及應有 的防火牆不能出問題,如日本有20%的證券投資人符合主機共置,張 振山說這是世界趨勢,台灣也會繼續follow(跟隨)。即不會因這次 事件取消主機共置服務。
【台股新聞】美債殖利率上漲,科技股受壓,台股波動升高,平衡型基金顯示抗風能力。專家建議,台股基本面穩定,市場賣壓過後仍有上升空間。復華投信強調,投資者可根據個別風險承受度,選擇適合的平衡型基金,以降低風險並把握復甦行情。近期台股平衡型基金表現亮眼,其中復華、野村等系列基金持股水位多在七成左右。復華傳家二號基金經理人朱翡勵指出,由於終端需求強勁,各產業漲價循環展開,2021年首季多數台灣電子科技企業展望樂觀。美債殖利率、市場通膨預期、美國科技股表現及外資買賣超變化等,將是影響台股後市變數的重要因素。野村鴻利基金經理人姚郁如則表示,全球央行維持寬鬆政策,資金充沛,預期股市仍有表現空間,建議在股價拉回時可進行介入。
復華投信表示,台股平衡基金操作可依景氣循環位置,持股水位可從10%至90%,投資人可依照個人風險承受度,選擇操作較積極或穩健的平衡基金,或可納入做為複合投資法的母基金,兼顧投資效益及下檔風險控制。
理柏資訊統計,受美債殖利率及外資賣超影響,台股近月走勢轉趨震盪,各類台股基金績效翻黑,不過台股平衡型基金平均報酬仍維持紅盤,表現相對亮眼,其中今年來及中長期表現較突出的復華、野村等系列基金,其持股水位目前多介於近七成。
復華傳家二號基金經理人朱翡勵指出,由於終端需求強勁,各產業漲價循環展開,2021年首季多數台灣電子科技企業展望仍樂觀,正向發展趨勢延伸至傳統產業及原物料等產業,讓2021年台股投資題材更加百花齊放,除了可持續留意半導體、IC設計、零組件等電子股之外,內需消費及原物料族群,隨產業好轉層面擴大也將同步受惠。
至於影響台股後市變數,建議可觀察美債殖利率與市場通膨預期走勢、美國科技股止跌與否及外資對台股的買賣超變化等。
野村鴻利基金經理人姚郁如表示,美國聯準會聲明強調失業率仍高,經濟仍需刺激方案支撐。後續需觀察公債殖利率由谷底反彈後是否持續向上,造成資金轉向。目前基本面未大幅扭轉,近期供需失衡造成電子原物料缺貨及產品價格上揚,晶片短缺並擴張至車用等領域,此波缺貨漲價潮應可延續。
整體而言,全球央行維持寬鬆,資金充沛,經濟成長率回升,加上企業盈餘2021年仍持續成長,預期股市仍有表現空間。趨勢看好產業,如IC 設計、HPC、半導體、5G、記憶體等,股價拉回時可擇機介入。
全球股市的熱潮不斷延燒,台灣投資人也跟著興起,定時定額投資人數創下五年來的新高!最新統計顯示,定時定額投資人數已經達到54.7萬人,這個數字可是自2015年8月以來的首次新高。其中,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的人數增加最為顯著,有24.7萬人,比上個月多了7,360人,增幅高達3.0%,是所有類型中增幅最大的。第二位是國內投資股票型,增加了近5,000人。 這波投資熱潮中,大中華股票、科技股票和全球股票型基金最受歡迎。復華投信的專家們也看好未來,他們認為2021年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將加速,各國股市本益比將回到合理範圍,評價仍有上升空間。因此,他們建議可以持續布局經濟復甦的大中華市場,以及聚焦前瞻產業趨勢的科技股票和全球股票型基金。 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的經理人胡家菱表示,中國大陸A股企業獲利增長前景確定性高,吸引資金回流,對後市持樂觀態度。而港股在IPO市場走旺和新經濟板塊的帶動下,近期雖因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而有所調整,但反而提供了逢低進場的機會。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的經理人洪玉婷也指出,大陸經濟穩健復甦,類股輪動健康,重點產業可望迎來政策利多,中國股市的表現值得期待。 至於全球股市的布局,復華全球大趨勢基金的經理人王博祺建議,可以著重投資正向發展的科技業以及未來受疫情好轉影響的相關產業。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定時定額人數已來到54.7萬人,創2015年8月以來新高,其中跨國投資股票型共有24.7萬人,較上個月人數續增7,360人,增幅3.0%居各類型之冠,國內投資股票型增加近5,000人居次;進一步觀察,不論是增加人數或筆數,多是績效表現亮眼的大中華股票、科技股票及全球股票型基金為主,顯示行情偏多,投資人偏好較積極的基金類型。
復華投信建議,2021年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將明顯加速,各國股市本益比降回合理空間,使評價仍有提升空間,可持續布局經濟領先復甦的大中華市場,以及聚焦前瞻產業趨勢的科技股票及全球股票型基金。
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中國大陸A股企業獲利增長前景確定性高,持續吸引資金回流,對後市不看淡;港股在IPO市場走旺和新經濟板塊帶動下,近期因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出現修正反而提供逢低進場機會。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大陸經濟仍處在穩健復甦軌道上,類股輪動健康,重點產業可望迎來政策利多,因此,中國股市的表現仍值得期待。
復華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王博祺建議,全球股市布局,可著重正向發展的科技業及未來受惠疫情好轉的相關產業為主軸。
【金融新聞】機器人理財風靡台灣金融圈!復華投信領軍,管理資產規模達25億,客戶數突破8.6萬人!疫情助攻下,機器人理財業務蓬勃發展,13家金融機構加入競爭,年增率驚人!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機器人理財在台灣金融市場異軍突起,成為一股新興勢力。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底,已有13家金融機構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其中包括知名投信復華投信、野村投信、群益投信等。這些機構積極布局,共同推動機器人理財市場的發展。
復華投信作為台灣機器人理財的領軍企業,管理資產規模已達25億元,客戶數突破8.6萬人,年增率達2.6倍。這個驚人的成長速度,足見機器人理財在市場上的潛力與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理財在疫情影響下,更顯其重要性。由於疫情導致人們居家時間增加,線上金融服務需求不斷攀升,機器人理財恰好能滿足這種需求,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投資服務。
金管會證期局官員表示,目前機器人理財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未來將朝兩大方向鬆綁:一是「投顧服務的加值」,二是「全權委託的簡化」。這將為機器人理財業務帶來更多發展空間,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總之,機器人理財在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復華投信等企業的領軍作用不容忽視。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法規的鬆綁,機器人理財將為更多投資者帶來實惠,成為金融市場的一股強勁動力。
機器人理財愈來愈夯。過去兩年「叫好不叫座」的機器人理財,在 疫情助攻和法規逐步鬆綁下,出現轉機,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12月 底,已有13家業者開辦相關業務、參與投資客戶已有86,833人,相較 2019年底的32,554人,足足是2.6倍,管理資產規模也首度衝到25億 元。
金管會證期局觀察,機器人理財業務在2017年6月通過開放後,初 期乏人問津,2018年12月底參與投資人數僅21,390萬人,資產規模僅 5.7億元,只有六家業者開辦這項業務,但隔年(2019年12月底)投 資人數成為32,554人,資產規模增加至10.3億元,開辦家數為九家。
證期局統計,目前國內已有13家金融機構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包 括復華投信、野村投信、群益投信三家投信;鉅亨投顧、富蘭克林投 顧、先鋒投顧、阿爾發投四家投顧,還有王道銀、兆豐銀、華南、國 泰世華、永豐、一銀等六銀行。
中信銀、北富銀則是用自動化服務設備提供投資組合,屬於「受託 人有運用決定權」的方式,被劃分為指定單獨管理運用金錢信託,不 屬於機器人理財法規範圍。
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說明,機器人理財與理專服務的主要差異, 在於理專是透過面對面與客戶洽談,在了解客戶需求及投資風險屬性 後,向客戶推介合適的理財商品;機器人理財則是指完全經由網路互 動,全無或極少人工服務,而提供客戶投資組合建議的顧問服務,兩 者服務方式截然不同。
2020年12月金管會宣布擬再鬆綁法規,「讓機器人更靈活」。在金 管會發布的「資本市場藍圖」中正計畫協助投信投顧發展機器人理財 業務。金管會證期局官員指出,現在的機器人理財「自動再平衡機制 」限制較多,未來會朝二大方向鬆綁,一是「投顧服務的加值」、二 是「全權委託的簡化」,門檻將從500萬元再下調,讓機器人有更多 操作空間,以利相關業務發展。
勞動部勞金局炒股案震撼發生,台北地檢署昨日對前組長游迺文等12人提起貪汙等罪嫌起訴。這起案件涉及到復華投信等多家知名投信公司,對投資市場造成重大衝擊。以下是詳情報導:
根據調查,游迺文涉嫌與寶佳資產管理公司合作,協助其出脫遠東百貨持股。檢方指控他行事作風霸道,建請對其從重量刑。其他被告包括寶佳資產管理董事唐楚烈、投資主管邱裕元,以及復華投信投資長邱明強、基金經理人劉建賢等人。
該案涉及炒股、操縱股價,不法所得高達4.5億元。檢方建請法院宣告沒收或追徵這筆價額。原收押的游迺文、唐楚烈、邱裕元、邱明強、劉建賢昨日移審台北地院,其中游迺文被裁定羁押禁見,唐楚烈則以1,000萬元交保,其餘三人各500萬元交保,均限制出境、出海八個月。
檢方調查發現,游迺文與邱裕元同屬師大附中、台灣大學畢業,邱裕元稱游迺文為「學長」、「大哥」。兩人加入LINE「小龍會」群組,與金控公司投資長、證券公司董事長、票券金融公司總經理等人士互動,常一起打高爾夫球、餐敘。
去年3月,寶佳、嘉源持有遠百12%股權,欲出脫持股但不如預期,遂尋求外部資金承接,並計劃利用勞動基金操縱股價後倒貨。邱裕元找游迺文協助,游迺文則私下指示勞金局下單的券商買進遠百公司股票。
游迺文的行為導致復華投信虧損1,020萬多元、統一投信虧損629萬多元、群益投信虧損915萬多元,三間公司共虧損超過2,500萬元。為保障勞動基金權益,勞金局將依法追償損失,並依委託投資契約請求損害賠償。
【台灣金融圈震撼】勞動基金弊案爆發,復華投信涉入操盤互惠,檢方重拳落鍵
台灣金融圈近期掀起一陣驚濤駭浪,由於勞動基金弊案,檢察官揭露出復華投信的高層人物與勞金局內部人員的不當關係,讓整個投資界震驚不已。
根據檢方調查,復華投信的投資組組長游迺文,在未成為組長前,就與邱裕元多次討論如何利用關係網絡,通過不當手段達到升官目的。他們甚至討論如何避開勞金局長和副局長的監督,進行操盤互惠。
檢方指出,游迺文在晨會中強勢要求下屬將遠百股票列入勞動基金買入標的,並在去年8月4日晨會中嚴厲指示「要買入遠百公司股票,並將股票績效算我的!」這種強勢領導方式,讓下屬無法反對。
然而,當勞動基金投資決定請示書定價格為24.5元以下時,遠百股票當天成交最低價為24.55元,遊迺文得知後大怒,迫使下屬將買入價格提高至24.6元。
此外,檢方還揭露了游迺文與邱裕元等人利用炒股方式圖利1.84億元,以及操縱股價的犯罪所得2.7億元,總計約4.5億元,檢方建請法院宣告沒收或追徵價額。
檢方痛批游迺文不僅不知保持清廉操守,還對內霸凌下屬,對外仗勢濫權,犯罪後態度亦不佳,建請法院從重量刑。這起弊案不僅影響了勞動基金投資者的利益,也對台灣金融市場的公正性造成了嚴重打擊。
其他被告包括寶佳資產管理董事暨執行長唐楚烈及投資主管邱裕元、復華投信投資長邱明強及基金經理人劉建賢、復華投信研究員陳周倫、統一投信資深副總闕志昌、基金經理人孫民承、郭士慶、研究員余建業、謝志英、群益投信研究員湯明真等11人。其中,唐楚烈、邱裕元也都被求處重刑。
寶佳、嘉源公司炒股、操縱股價不法所得逾4.5億元,建請法院宣告沒收或追徵價額。
原收押的游迺文、唐楚烈、邱裕元、邱明強、劉建賢昨移審台北地院,法官裁定游迺文羈押禁見,唐楚烈1,000萬元交保,其餘三人各500萬元交保,均限制出境、出海八個月,不得和其他被告和辯護人接觸。游迺文妻子陳麗春、統一投信吳姓員工、群益投信林姓女員工罪嫌不足,不起訴處分。
檢方調查,游迺文和邱裕元同是師大附中、台灣大學畢業,邱稱游「學長」、「大哥」,兩人加入LINE「小龍會」群組,成員有金控公司投資長、證券公司董事長、票券金融公司總經理,常一起打高爾夫球、餐敘。
去年3月間寶佳、嘉源持有遠百12%股權,欲出脫持股但不如預期,開始找外部資金配合承接,想利用勞動基金挹注操縱股價後倒貨。
邱裕元找游迺文協助,游私下指示勞金局下單的券商買進遠百公司股票。游違法不當指示闕志昌、邱明強、謝志英等人,違背專業投資判斷,各自進場大量買進遠百公司股票。
游迺文的施壓行為造成復華投信虧損1,020萬多元、統一投信虧損629萬多元、群益投信虧損915萬多元,三間公司共虧損約2,500多萬元。
此外,為保障勞動基金權益,勞金局將依法追償勞動基金損失,依委託投資契約請求損害賠償。
檢廉查出,游常以斥責謾罵方式領導,多次在晨會中強勢要求下屬將遠百股票列入勞動基金買入標的。去年8月4日晨會更嚴厲指示,「要買入遠百公司股票,並將股票績效算我的!」下屬無人敢忤逆。
同年8月5日,勞動基金投資決定請示書訂定價格24.5元以下買入,但當天成交最低價24.55元,買入沒成功。游迺文得知大怒,隔天晨會咆哮痛罵下屬數分鐘,迫使下屬將買入價格提高為24.6元。
游、邱謀議操縱遠百股價,以飯局牽線業者,去年8月10日晚上6點半在私廚「馥邑隱廚」飲宴。出席者包括唐楚烈之子唐振堯、復華投信執行副總邱明強、投資副總劉建賢,餐費達58,248元,含稅61,160元,由寶佳以「執行長宴請金融同業」名目核銷支出。檢方認定游接受高價餐飲有58,248元之不正利益,建請追徵其價額。
此外,寶佳、嘉源公司接受游迺文、唐楚烈、邱裕元等人以炒股方式圖利1.84億元,及操縱股價的犯罪所得2.7億元,總計約4.5億元,均建請法院宣告沒收或追徵價額。
檢方查出,游還曾向邱說,如果未來能擔任勞金局長,「我才有guts跟合法途徑處理」,可以為他跟兄弟鋪未來的路。
檢察官痛批游迺文位居勞金局要職,明知勞動基金運用成效攸關廣大勞工權益,不僅不知保持清廉操守,僅為圖謀私人利益,竟對內霸凌下屬,對外仗勢濫權,且犯罪後仍多方飾詞狡辯,犯後態度亦不佳,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以各基金公司去年度規模增減情況來看,33家有定期定額業務的投 信公司有21家是正成長,規模前三大的投信公司年成長率都有六成以 上。規模排名第一的統一投信,2020年12月扣款金額7.8億元、年增 率達75.27%,扣款筆數逾13萬筆,年增率53.33%,金額及筆數皆穩 居業界之冠;其次為安聯投信、復華投信。
再看去年度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成長最多的基金,前十名以投資於全 球科技股票、大中華股票及台股基金三大類型為主。金額成長最多的 前五名基金,依序是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 、統一強漢基金、國泰中國內需增長與安聯台灣科技基金。
投信業者表示,全球主要股市多數已漲到高檔位置,但今年投資主 軸仍是「股優於債」,主要利基為極低利率的資金寬鬆環境及企業獲 利回升,成熟市場看好美股與日本科技股,新興市場相對看好亞洲股 市,大陸、台灣、南韓以科技股及大陸消費復甦受惠股為主,印度及 東協以基期低、可望谷底回升的內需及基礎建設為主。
投資策略方面,在大盤指數進入高檔反復震盪階段,主要看個股表 現,擁有高度競爭力、能締造獲利實績、又有良好明確營運前景的企 業,就有推升股價再創新高的動能,因此,主動換股操作的股票型基 金相對有表現空間,建議投資人可持續透過定期定額,參與這波資金 行情。
台股基金新選擇!復華投信推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不配本金,用實現資本利得分紅,創造穩定現金收入!隨著台股2020年的亮眼表現,復華投信看準2021年台股仍有上升空間,特別推出這款不配本金、專門為投資人設計的台股基金,讓投資者能夠在享受股價成長的同時,還能穩定獲得分紅。 這款「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將於1月4日開始募集,是台股市場上首檔不配本金、純分紅的基金。復華投信強調,該基金將透過主動式選股操作,追求長期超額報酬,並將實現的資本利得作為分紅來源。這樣的設計不僅能避免掉入本金過小、難以回本的風險,還能讓分紅不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也不會產生健保補充費的問題。 根據復華投信的統計,台股過去15年只有四年下跌,累計報酬率(含息)超過270%。這款基金將以台股的成長性為基礎,透過分紅機制將獲利回饋給投資人。復華投信預計,每半年將創造的報酬的一半進行分紅,並維持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分紅金額不超過可分配收益。 雖然2020年外資大賣台股,但台股仍逆勢上漲,加權股價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展望2021年,摩根士丹利、里昂證券等國際投行均看好台股,預計至少上漲至1萬5,000點,摩根大通則更看好能上看16,600點。本土法人如凱基、統一投顧等也對台股持續看好。 復華投信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2021年經濟景氣好轉,資金面寬鬆,不確定性下降,是投資股市的好時機。這款基金適合長線布局,讓投資人不必擔心判斷落袋為安的時機,同時能夠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是為退休金積蓄的理想工具。
台股在2020年表現相當亮眼,許多外資和本土券商對2021年的表現也持續保持樂觀,預期台股指數將上看16,600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投信法人普遍認為,在低利率環境持續和台股為非效率市場的情況下,主動操作基金有較高的勝率。他們建議投資者可以透過具有分紅機制的台股基金,來兼顧企業獲利成長的投資機會,並透過停利的資本利得來分紅,這樣既能創造現金收入,又能減少投資風險。 為了迎合這樣的市場趨勢,復華投信自今天(4日)起開始募集「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這是一檔不配本金、純分紅的台股基金,經理人和投研團隊將採取主動式選股操作,力求為投資者帶來長期超額報酬。若基金有獲利,將會實現資本利得後用來分紅,而這樣的分紅不會動用到本金,從而避免了本金過小、難以回本的風險。此外,由於分紅不會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也不會產生健保補充費的問題,對投資者來說相當有利。 復華投信強調,「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的分紅機制目標是:每半年將所創造報酬的一半進行分紅,並維持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具體來說,就是每半年結算時,如果基金淨值超過10元,且過去半年的報酬率為正,就會進行分紅一半,但分紅金額不得超過可分配收益。如果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下,無論報酬率是正還是負,都不會進行分紅,從而確保本金不會被動用。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的經理人沈萬鈞表示,隨著經濟景氣的好轉和資金面的寬鬆,加上不確定性下降,2021年對股市投資來說仍然是一個適合的環境。在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中,布局這樣具有分紅機制的台股基金,投資者不必擔心何時該落袋為安,同時也能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這樣的基金適合長線布局累積投資收益,對於退休金的準備也相當適合。(記者:李佳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