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華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管會對復華投信等三家投信涉入勞退基金炒股案展開重拳打擊。根據立法院財委會的資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透露,地檢署已對這三家投信提起起訴,金管會也開始進行行政處分作業,預計在4月份對這些公司開罰。這些投信除了要面對司法起訴和勞金局的求償外,還可能先接到金管會的罰單。 金管會已經對數家投信進行了專案金檢,預計在兩個月內完成檢查報告,以確認投信業者在接受政府基金委託時,是否落實了相關防火牆和自律、內控措施。檢查局長張子浩強調,目前並未發現所謂的「非法退佣」,也就是佣金退入個人帳戶的情況。他還提到,所有受政府基金委託代操的投信,下單到券商的手續費全市場統一為萬分之4,而一般投資人則是萬分之14.25。 此外,券商給VIP客戶的「神秘黑盒子」加速下單交易速度案也引起了立委的關注。金管會對十家券商主機共置疏失開罰,立委在質詢時要求證交所就管理責任進行改善或負責。黃天牧承諾,將在一个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解釋,全球證券交易所普遍提供主機共置服務,這是國際趨勢,台灣也會繼續跟進。他強調,只要券商的資訊安全和防火牆沒有問題,這項服務就會繼續提供,不會因為此次事件而取消。
被起訴的三家投信(復華投信、統一投信及群益投信),除面臨司 法起訴、勞金局求償,4月可能先收到金管會的罰單。
金管會也已對數家投信完成專案金檢,預計二個月內完成檢查報告 ,確認投信業者在接受政府基金委託時,有無相關落實相關防火牆及 自律、內控。檢查局長張子浩表示,初步沒有發現外界所謂的「非法 退佣」,即佣金退入個人帳戶,只看到所有受政府基金委託代操的投 信,下單到券商的手續費全市場統一是萬分之4,一般投資人則是萬 分之14.25。
另外,券商給VIP客戶「神秘黑盒子」,加速下單交易速度案,立 委要求懲處證交所,金管會日前對十家券商主機共置疏失開罰,財委 會立委15日質詢時,指證交所也應就管理責任改善或負責,黃天牧承 諾,一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表示,全球證券交易所多有提供主機共置服務, 即券商可將其交易系統設在證交所的機房,提供交易量較大的客戶可 付費使用,加速下單及交易的時間,但前提是券商的資訊安全及應有 的防火牆不能出問題,如日本有20%的證券投資人符合主機共置,張 振山說這是世界趨勢,台灣也會繼續follow(跟隨)。即不會因這次 事件取消主機共置服務。
【台股新聞】美債殖利率上漲,科技股受壓,台股波動升高,平衡型基金顯示抗風能力。專家建議,台股基本面穩定,市場賣壓過後仍有上升空間。復華投信強調,投資者可根據個別風險承受度,選擇適合的平衡型基金,以降低風險並把握復甦行情。近期台股平衡型基金表現亮眼,其中復華、野村等系列基金持股水位多在七成左右。復華傳家二號基金經理人朱翡勵指出,由於終端需求強勁,各產業漲價循環展開,2021年首季多數台灣電子科技企業展望樂觀。美債殖利率、市場通膨預期、美國科技股表現及外資買賣超變化等,將是影響台股後市變數的重要因素。野村鴻利基金經理人姚郁如則表示,全球央行維持寬鬆政策,資金充沛,預期股市仍有表現空間,建議在股價拉回時可進行介入。
復華投信表示,台股平衡基金操作可依景氣循環位置,持股水位可從10%至90%,投資人可依照個人風險承受度,選擇操作較積極或穩健的平衡基金,或可納入做為複合投資法的母基金,兼顧投資效益及下檔風險控制。
理柏資訊統計,受美債殖利率及外資賣超影響,台股近月走勢轉趨震盪,各類台股基金績效翻黑,不過台股平衡型基金平均報酬仍維持紅盤,表現相對亮眼,其中今年來及中長期表現較突出的復華、野村等系列基金,其持股水位目前多介於近七成。
復華傳家二號基金經理人朱翡勵指出,由於終端需求強勁,各產業漲價循環展開,2021年首季多數台灣電子科技企業展望仍樂觀,正向發展趨勢延伸至傳統產業及原物料等產業,讓2021年台股投資題材更加百花齊放,除了可持續留意半導體、IC設計、零組件等電子股之外,內需消費及原物料族群,隨產業好轉層面擴大也將同步受惠。
至於影響台股後市變數,建議可觀察美債殖利率與市場通膨預期走勢、美國科技股止跌與否及外資對台股的買賣超變化等。
野村鴻利基金經理人姚郁如表示,美國聯準會聲明強調失業率仍高,經濟仍需刺激方案支撐。後續需觀察公債殖利率由谷底反彈後是否持續向上,造成資金轉向。目前基本面未大幅扭轉,近期供需失衡造成電子原物料缺貨及產品價格上揚,晶片短缺並擴張至車用等領域,此波缺貨漲價潮應可延續。
整體而言,全球央行維持寬鬆,資金充沛,經濟成長率回升,加上企業盈餘2021年仍持續成長,預期股市仍有表現空間。趨勢看好產業,如IC 設計、HPC、半導體、5G、記憶體等,股價拉回時可擇機介入。
全球股市的熱潮不斷延燒,台灣投資人也跟著興起,定時定額投資人數創下五年來的新高!最新統計顯示,定時定額投資人數已經達到54.7萬人,這個數字可是自2015年8月以來的首次新高。其中,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的人數增加最為顯著,有24.7萬人,比上個月多了7,360人,增幅高達3.0%,是所有類型中增幅最大的。第二位是國內投資股票型,增加了近5,000人。 這波投資熱潮中,大中華股票、科技股票和全球股票型基金最受歡迎。復華投信的專家們也看好未來,他們認為2021年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將加速,各國股市本益比將回到合理範圍,評價仍有上升空間。因此,他們建議可以持續布局經濟復甦的大中華市場,以及聚焦前瞻產業趨勢的科技股票和全球股票型基金。 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的經理人胡家菱表示,中國大陸A股企業獲利增長前景確定性高,吸引資金回流,對後市持樂觀態度。而港股在IPO市場走旺和新經濟板塊的帶動下,近期雖因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而有所調整,但反而提供了逢低進場的機會。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的經理人洪玉婷也指出,大陸經濟穩健復甦,類股輪動健康,重點產業可望迎來政策利多,中國股市的表現值得期待。 至於全球股市的布局,復華全球大趨勢基金的經理人王博祺建議,可以著重投資正向發展的科技業以及未來受疫情好轉影響的相關產業。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定時定額人數已來到54.7萬人,創2015年8月以來新高,其中跨國投資股票型共有24.7萬人,較上個月人數續增7,360人,增幅3.0%居各類型之冠,國內投資股票型增加近5,000人居次;進一步觀察,不論是增加人數或筆數,多是績效表現亮眼的大中華股票、科技股票及全球股票型基金為主,顯示行情偏多,投資人偏好較積極的基金類型。
復華投信建議,2021年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將明顯加速,各國股市本益比降回合理空間,使評價仍有提升空間,可持續布局經濟領先復甦的大中華市場,以及聚焦前瞻產業趨勢的科技股票及全球股票型基金。
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中國大陸A股企業獲利增長前景確定性高,持續吸引資金回流,對後市不看淡;港股在IPO市場走旺和新經濟板塊帶動下,近期因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出現修正反而提供逢低進場機會。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大陸經濟仍處在穩健復甦軌道上,類股輪動健康,重點產業可望迎來政策利多,因此,中國股市的表現仍值得期待。
復華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王博祺建議,全球股市布局,可著重正向發展的科技業及未來受惠疫情好轉的相關產業為主軸。
【金融新聞】機器人理財風靡台灣金融圈!復華投信領軍,管理資產規模達25億,客戶數突破8.6萬人!疫情助攻下,機器人理財業務蓬勃發展,13家金融機構加入競爭,年增率驚人!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機器人理財在台灣金融市場異軍突起,成為一股新興勢力。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底,已有13家金融機構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其中包括知名投信復華投信、野村投信、群益投信等。這些機構積極布局,共同推動機器人理財市場的發展。
復華投信作為台灣機器人理財的領軍企業,管理資產規模已達25億元,客戶數突破8.6萬人,年增率達2.6倍。這個驚人的成長速度,足見機器人理財在市場上的潛力與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理財在疫情影響下,更顯其重要性。由於疫情導致人們居家時間增加,線上金融服務需求不斷攀升,機器人理財恰好能滿足這種需求,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投資服務。
金管會證期局官員表示,目前機器人理財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未來將朝兩大方向鬆綁:一是「投顧服務的加值」,二是「全權委託的簡化」。這將為機器人理財業務帶來更多發展空間,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總之,機器人理財在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復華投信等企業的領軍作用不容忽視。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法規的鬆綁,機器人理財將為更多投資者帶來實惠,成為金融市場的一股強勁動力。
機器人理財愈來愈夯。過去兩年「叫好不叫座」的機器人理財,在 疫情助攻和法規逐步鬆綁下,出現轉機,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12月 底,已有13家業者開辦相關業務、參與投資客戶已有86,833人,相較 2019年底的32,554人,足足是2.6倍,管理資產規模也首度衝到25億 元。
金管會證期局觀察,機器人理財業務在2017年6月通過開放後,初 期乏人問津,2018年12月底參與投資人數僅21,390萬人,資產規模僅 5.7億元,只有六家業者開辦這項業務,但隔年(2019年12月底)投 資人數成為32,554人,資產規模增加至10.3億元,開辦家數為九家。
證期局統計,目前國內已有13家金融機構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包 括復華投信、野村投信、群益投信三家投信;鉅亨投顧、富蘭克林投 顧、先鋒投顧、阿爾發投四家投顧,還有王道銀、兆豐銀、華南、國 泰世華、永豐、一銀等六銀行。
中信銀、北富銀則是用自動化服務設備提供投資組合,屬於「受託 人有運用決定權」的方式,被劃分為指定單獨管理運用金錢信託,不 屬於機器人理財法規範圍。
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說明,機器人理財與理專服務的主要差異, 在於理專是透過面對面與客戶洽談,在了解客戶需求及投資風險屬性 後,向客戶推介合適的理財商品;機器人理財則是指完全經由網路互 動,全無或極少人工服務,而提供客戶投資組合建議的顧問服務,兩 者服務方式截然不同。
2020年12月金管會宣布擬再鬆綁法規,「讓機器人更靈活」。在金 管會發布的「資本市場藍圖」中正計畫協助投信投顧發展機器人理財 業務。金管會證期局官員指出,現在的機器人理財「自動再平衡機制 」限制較多,未來會朝二大方向鬆綁,一是「投顧服務的加值」、二 是「全權委託的簡化」,門檻將從500萬元再下調,讓機器人有更多 操作空間,以利相關業務發展。
勞動部勞金局炒股案震撼發生,台北地檢署昨日對前組長游迺文等12人提起貪汙等罪嫌起訴。這起案件涉及到復華投信等多家知名投信公司,對投資市場造成重大衝擊。以下是詳情報導:
根據調查,游迺文涉嫌與寶佳資產管理公司合作,協助其出脫遠東百貨持股。檢方指控他行事作風霸道,建請對其從重量刑。其他被告包括寶佳資產管理董事唐楚烈、投資主管邱裕元,以及復華投信投資長邱明強、基金經理人劉建賢等人。
該案涉及炒股、操縱股價,不法所得高達4.5億元。檢方建請法院宣告沒收或追徵這筆價額。原收押的游迺文、唐楚烈、邱裕元、邱明強、劉建賢昨日移審台北地院,其中游迺文被裁定羁押禁見,唐楚烈則以1,000萬元交保,其餘三人各500萬元交保,均限制出境、出海八個月。
檢方調查發現,游迺文與邱裕元同屬師大附中、台灣大學畢業,邱裕元稱游迺文為「學長」、「大哥」。兩人加入LINE「小龍會」群組,與金控公司投資長、證券公司董事長、票券金融公司總經理等人士互動,常一起打高爾夫球、餐敘。
去年3月,寶佳、嘉源持有遠百12%股權,欲出脫持股但不如預期,遂尋求外部資金承接,並計劃利用勞動基金操縱股價後倒貨。邱裕元找游迺文協助,游迺文則私下指示勞金局下單的券商買進遠百公司股票。
游迺文的行為導致復華投信虧損1,020萬多元、統一投信虧損629萬多元、群益投信虧損915萬多元,三間公司共虧損超過2,500萬元。為保障勞動基金權益,勞金局將依法追償損失,並依委託投資契約請求損害賠償。
【台灣金融圈震撼】勞動基金弊案爆發,復華投信涉入操盤互惠,檢方重拳落鍵
台灣金融圈近期掀起一陣驚濤駭浪,由於勞動基金弊案,檢察官揭露出復華投信的高層人物與勞金局內部人員的不當關係,讓整個投資界震驚不已。
根據檢方調查,復華投信的投資組組長游迺文,在未成為組長前,就與邱裕元多次討論如何利用關係網絡,通過不當手段達到升官目的。他們甚至討論如何避開勞金局長和副局長的監督,進行操盤互惠。
檢方指出,游迺文在晨會中強勢要求下屬將遠百股票列入勞動基金買入標的,並在去年8月4日晨會中嚴厲指示「要買入遠百公司股票,並將股票績效算我的!」這種強勢領導方式,讓下屬無法反對。
然而,當勞動基金投資決定請示書定價格為24.5元以下時,遠百股票當天成交最低價為24.55元,遊迺文得知後大怒,迫使下屬將買入價格提高至24.6元。
此外,檢方還揭露了游迺文與邱裕元等人利用炒股方式圖利1.84億元,以及操縱股價的犯罪所得2.7億元,總計約4.5億元,檢方建請法院宣告沒收或追徵價額。
檢方痛批游迺文不僅不知保持清廉操守,還對內霸凌下屬,對外仗勢濫權,犯罪後態度亦不佳,建請法院從重量刑。這起弊案不僅影響了勞動基金投資者的利益,也對台灣金融市場的公正性造成了嚴重打擊。
其他被告包括寶佳資產管理董事暨執行長唐楚烈及投資主管邱裕元、復華投信投資長邱明強及基金經理人劉建賢、復華投信研究員陳周倫、統一投信資深副總闕志昌、基金經理人孫民承、郭士慶、研究員余建業、謝志英、群益投信研究員湯明真等11人。其中,唐楚烈、邱裕元也都被求處重刑。
寶佳、嘉源公司炒股、操縱股價不法所得逾4.5億元,建請法院宣告沒收或追徵價額。
原收押的游迺文、唐楚烈、邱裕元、邱明強、劉建賢昨移審台北地院,法官裁定游迺文羈押禁見,唐楚烈1,000萬元交保,其餘三人各500萬元交保,均限制出境、出海八個月,不得和其他被告和辯護人接觸。游迺文妻子陳麗春、統一投信吳姓員工、群益投信林姓女員工罪嫌不足,不起訴處分。
檢方調查,游迺文和邱裕元同是師大附中、台灣大學畢業,邱稱游「學長」、「大哥」,兩人加入LINE「小龍會」群組,成員有金控公司投資長、證券公司董事長、票券金融公司總經理,常一起打高爾夫球、餐敘。
去年3月間寶佳、嘉源持有遠百12%股權,欲出脫持股但不如預期,開始找外部資金配合承接,想利用勞動基金挹注操縱股價後倒貨。
邱裕元找游迺文協助,游私下指示勞金局下單的券商買進遠百公司股票。游違法不當指示闕志昌、邱明強、謝志英等人,違背專業投資判斷,各自進場大量買進遠百公司股票。
游迺文的施壓行為造成復華投信虧損1,020萬多元、統一投信虧損629萬多元、群益投信虧損915萬多元,三間公司共虧損約2,500多萬元。
此外,為保障勞動基金權益,勞金局將依法追償勞動基金損失,依委託投資契約請求損害賠償。
檢廉查出,游常以斥責謾罵方式領導,多次在晨會中強勢要求下屬將遠百股票列入勞動基金買入標的。去年8月4日晨會更嚴厲指示,「要買入遠百公司股票,並將股票績效算我的!」下屬無人敢忤逆。
同年8月5日,勞動基金投資決定請示書訂定價格24.5元以下買入,但當天成交最低價24.55元,買入沒成功。游迺文得知大怒,隔天晨會咆哮痛罵下屬數分鐘,迫使下屬將買入價格提高為24.6元。
游、邱謀議操縱遠百股價,以飯局牽線業者,去年8月10日晚上6點半在私廚「馥邑隱廚」飲宴。出席者包括唐楚烈之子唐振堯、復華投信執行副總邱明強、投資副總劉建賢,餐費達58,248元,含稅61,160元,由寶佳以「執行長宴請金融同業」名目核銷支出。檢方認定游接受高價餐飲有58,248元之不正利益,建請追徵其價額。
此外,寶佳、嘉源公司接受游迺文、唐楚烈、邱裕元等人以炒股方式圖利1.84億元,及操縱股價的犯罪所得2.7億元,總計約4.5億元,均建請法院宣告沒收或追徵價額。
檢方查出,游還曾向邱說,如果未來能擔任勞金局長,「我才有guts跟合法途徑處理」,可以為他跟兄弟鋪未來的路。
檢察官痛批游迺文位居勞金局要職,明知勞動基金運用成效攸關廣大勞工權益,不僅不知保持清廉操守,僅為圖謀私人利益,竟對內霸凌下屬,對外仗勢濫權,且犯罪後仍多方飾詞狡辯,犯後態度亦不佳,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以各基金公司去年度規模增減情況來看,33家有定期定額業務的投 信公司有21家是正成長,規模前三大的投信公司年成長率都有六成以 上。規模排名第一的統一投信,2020年12月扣款金額7.8億元、年增 率達75.27%,扣款筆數逾13萬筆,年增率53.33%,金額及筆數皆穩 居業界之冠;其次為安聯投信、復華投信。
再看去年度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成長最多的基金,前十名以投資於全 球科技股票、大中華股票及台股基金三大類型為主。金額成長最多的 前五名基金,依序是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 、統一強漢基金、國泰中國內需增長與安聯台灣科技基金。
投信業者表示,全球主要股市多數已漲到高檔位置,但今年投資主 軸仍是「股優於債」,主要利基為極低利率的資金寬鬆環境及企業獲 利回升,成熟市場看好美股與日本科技股,新興市場相對看好亞洲股 市,大陸、台灣、南韓以科技股及大陸消費復甦受惠股為主,印度及 東協以基期低、可望谷底回升的內需及基礎建設為主。
投資策略方面,在大盤指數進入高檔反復震盪階段,主要看個股表 現,擁有高度競爭力、能締造獲利實績、又有良好明確營運前景的企 業,就有推升股價再創新高的動能,因此,主動換股操作的股票型基 金相對有表現空間,建議投資人可持續透過定期定額,參與這波資金 行情。
台股基金新選擇!復華投信推「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不配本金,專用實現資本利得分紅,創造穩定現金收入!
隨著台股2020年的亮眼表現,各大外資和本土券商都對2021年的台股前景充滿信心,預計台股將再創新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復華投信宣布將於1月4日開始募集「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這是台股市場上首檔不配本金、專門以分紅為目標的基金。
這款基金的特色在於,經理人和投研團隊將透過主動式選股操作,尋求長期超額報酬。當基金獲利時,將實現資本利得後用來分紅,這樣的設計不僅能避免掉入本金過小、難以回本的風險,還能讓投資人免於繳交個人綜合所得稅和健保補充費。
根據復華投信的資料,台股過去15年僅四年下跌,累計報酬率(含息)高達270%。這款基金將著眼於台股的成長性,並透過分紅機制將獲利回饋給投資人。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的分紅機制預計是每半年分紅一次,分紅金額將是所創造報酬的一半,但分紅後基金淨值仍維持在10元以上。這樣的設計讓投資人不必擔心在正確的時機落袋為安,同時也能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
面對2021年台股的看漲預期,復華投信的「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成為了一個長線布局、累積投資收益的好選擇,特別適合用於為退休金作準備。
台股在2020年表現亮眼,讓不少外資和本土券商對2021年的表現持續看好,甚至預測點數可能上看16,600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投信法人普遍認為,在低利率環境下,台股這樣的非效率市場,主動操作基金有較高的勝率。因此,他們建議投資者可以透過具有分紅機制的台股基金,來兼顧企業獲利成長的投資機會,並透過停利的資本利得來創造現金收入。 復華投信看準這股趨勢,於今(4)日開始募集「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這款基金是台股市場上首檔不配本金、純分紅的基金,經理人和投研團隊將透過主動式選股操作,力圖追求長期超額報酬。若基金獲利,將會實現資本利得後用來分紅,不會動用到本金,從而避免掉入本金過小、難以回本的風險。此外,由於分紅不會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也不會產生健保補充費的問題。 復華投信透露,「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的分紅機制目標是每半年以所創造報酬的一半進行分紅,並維持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具體來說,每半年結算時,若基金淨值超過10元且過去半年報酬率為正,將進行分紅一半,但分紅金額不得超過可分配收益。反之,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下,無論報酬率正負,則不進行分紅。 該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隨著經濟景氣的好轉、資金面的寬鬆以及不確定性下降,2021年對股市投資來說是個適合的環境。在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中,布局具有分紅機制的台股基金,投資者不必擔心何時應該落袋為安,同時也能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這樣的投資策略適合長線布局累積投資收益,甚至可以作為退休金的準備工具。
台股2020年表現亮眼,各大外資及本土券商持續看好2021年表現,目前最高上看16,600點。投信法人認為,低利率環境持續,加上台股非效率市場,主動操作基金有勝率,建議可透過具有分紅機制之台股基金,兼顧企業獲利成長投資機會,並以停利的資本利得來分紅,創造現金收入。
復華投信表示,將於1月4日起募集「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該基金是首檔不配本金、純分紅的台股基金,經理人及投研團隊將透過主動式選股操作,追求長期超額報酬機會,若基金有獲利,將實現資本利得後做為分紅來源;由於分紅不會配到本金,將可避免掉入本金過小、長時間難回本的風險;加上分紅不是配發股息,將免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也不會有健保補充費的問題。
配息產品深受國內投資人青睞,其中債券基金配息較穩定,但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及理柏資料顯示,淨值回到發行價的比例低;股票型基金因股息及股價成長雙引擎,支持淨值表現。復華投信表示,根據統計,台股加權股價指數過去15年僅四年下跌,以多頭為主,累計報酬率(含息)逾270%,「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將以台股的成長性創造報酬,並提出配息新主張,透過分紅機制將獲利回饋予投資人。
復華投信進一步指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分紅機制預計目標為:以每半年所創造報酬的一半來進行分紅,分紅後維持基金淨值10元以上為目標。也就是每半年結算時,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且過去半年報酬率為正,即進行分紅一半(分紅後淨值仍維持10元),分紅金額不得超過可分配收益;反之,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下,無論過去半年報酬率正、負,將不分紅,因此不會配到本金。
儘管2020年外資大賣台股逾5,000多億元,台股仍上漲逾兩成,加權股價指數頻創歷史新高。展望後市,摩根士丹利、里昂證券等看2021年台股至少在1萬5,000點之上,摩根大通更上看16,600點;本土法人如凱基、統一投顧等,亦看好能上1萬6,000點。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經濟景氣好轉、資金面寬鬆,加以不確定性下降,2021年仍是最適合股市投資的環境,在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中,布局具分紅機制的台股基金,投資人不必煩惱判斷何時應該落袋為安,同時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讓長期累積停利的總報酬有機會比累積配息高,適合作為長線布局累積投資收益、為退休金作準備的好工具。
復華投信今(4)日起募集「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該基金是首檔不配本金、純分紅的台股基金,經理人及投研團隊將透過主動式選股操作,追求長期超額報酬機會,若基金有獲利,將實現資本利得後做為分紅來源;由於分紅不會配到本金,將可避免掉入本金過小、長時間難回本的風險;加上分紅不是配發股息,將免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也不會有健保補充費的問題。
復華投信指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分紅機制預計目標為:以每半年所創造報酬的一半來進行分紅,分紅後維持基金淨值10元以上為目標。也就是每半年結算時,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且過去半年報酬率為正,即進行分紅一半(分紅後淨值仍維持10元),分紅金額不得超過可分配收益;反之,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下,無論過去半年報酬率正、負,將不分紅,因此不會配到本金。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經濟景氣好轉、資金面寬鬆,加以不確定性下降,2021年仍是適合股市投資的環境,在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中,布局具分紅機制的台股基金,投資人不必煩惱判斷何時應該落袋為安,同時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讓長期累積停利的總報酬有機會比累積配息高,適合作為長線布局累積投資收益、為退休金作準備的好工具。(李佳濟)
國內指數投資商品2020年創下三大紀錄,包括:台股掛牌的ETF受益人達到167萬人、總規模1.79兆元、交易量突破3兆元。2021年受益人和總規模預期持續成長。
但去年市場發展也走向集中,除了有推廣資源的大型投信成長幅度大,整體掛牌的220檔ETF,僅14檔產品(包含新募集)規模增加百億元,同時有14檔受益人增加萬名以上。
14檔吸金力最強的ETF,四檔是台股配息型、八檔債券型;人氣最高的14檔產品更有八檔台股配息型,並有三檔5GETF、三檔ESGETF。
看好國人收益需求強,去年底群益、永豐投信前後申請台股ESG指數資格認可,此前還有國泰和中信投信取得ESG債券指數授權,今年配息型的ETF將有更多新選擇,且多半是「配息+ESG」,此一策略不僅為通路熱賣保證,更逐漸為各投信完善產品線必備。另一方面,也有投信嘗試拓展海外配息型產品,中信投信預計同步募集恒生中國高股息指數的ETF。
復華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廖崇文和富邦投信量化暨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則認為,科技題材的趨勢產品是今年更大發行熱點,高配息產品逐漸有飽和的狀況,但若是新科技應用、額外做配息,更能叫好又叫座。
去年代表有元大、復華和國泰投信前後募集5GETF,全面締造同類型新基金的發行紀錄。復華投信持續評估利基趨勢的產品發行,富邦投信則和中信投信相繼申請台股半導體指數認可,近期還有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申請潔淨能源指數。
此外,第三個趨勢是指數型基金將捲土重來,這類基金沉寂多時,但在復華投信結合投資型保單募集六檔指數基金,總規模一度達200億元,重新引發關注。
台灣股市震驚!復華投信涉炒股案,多名高管被拘押調查 近日,台灣股市再掀驚濤駭浪,由於涉嫌炒股案,復華投信多名高管被捲入調查漩渦。根據新聞報導,專案小組在調查勞動基金炒股案時,陸續收押勞金局投資組前組長游迺文等五人。前天,專案小組搜索統一投信公司,拘提資深副總經理闕志昌等人,檢方訊後聲押闕志昌等四人。 台北地院昨(22)日晚間漏夜召開羁押庭審理,最終裁定四人全部交保。其中,統一投信資深副總闕志昌、經理人郭士慶、孫民承以及研究員俞建業分別以250萬元、80萬元、200萬元和30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出境、出海。 專案小組認為,闕志昌等人與游迺文為共犯,涉嫌犯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等重罪。在拘押前,闕志昌等人被發現緊急刪除手機內犯罪證據,據此,專案小組向法院聲請四人全部羁押禁見。 不僅如此,專案小組還追查炒股案,並查出寶佳資產執行長唐楚烈、投資主管邱裕元、復華投信投資長邱明強、基金經理人劉建賢、研究員陳周倫涉案。其中,五人四人被裁押,僅陳周倫獲准以50萬元交保。 此次炒股案引發市場關注,復華投信及其他相關企業將如何應對,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其中統一投信資深副總闕志昌250萬元、經理人郭士慶80萬元、孫民承200萬元交保,研究員俞建業30萬元交保,四人都限制住居、出境、出海。
專案小組認為,闕志昌等人與游迺文為共犯,與同案被告均犯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等重罪;闕志昌等人被拘提前,緊急刪除手機內犯罪證據,被認為有滅證之實,闕等人涉重罪又有逃亡之虞,據以向法院聲請四人全部羈押禁見。
專案小組追查炒股案,稍早聲押主要嫌犯游迺文獲准,清查游的共犯結構,陸續查出寶佳資產執行長唐楚烈、投資主管邱裕元、復華投信投資長邱明強、基金經理人劉建賢、研究員陳周倫涉案,聲押五人四人裁押,僅陳周倫獲諭知以50萬元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