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華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灣檢廉單位對「勞動基金」炒股案展開緊急行動,10日派出多路隊伍搜索復華投信公司,並將關鍵人物邱明強、劉建賢等人約談至案,晚上送往北檢複訊。此案涉嫌操縱股價、背職行賄等罪名,引起社會關注。 根據調查,檢廉懷疑復華投信長期操縱遠百股票,將炒作後的股票甩給勞動基金,涉嫌違反證交法。復華投信對此發表聲明,表示將全力配合調查。 另外,勞金局前組長游迺文被發現涉嫌收賄,透過勞動基金代操投信買進特定公司股票,操控股價。檢廉追查發現,寶佳公司執行長唐楚烈和邱裕元於2019年5月下旬開始炒作遠百股票,並在近期大量出脫,但市場承接無力,遂將股票甩給政府基金。 此案中,游迺文還涉嫌刻意違反勞金局作業規範,擅自撥打電話至復華投信,要求以勞金局權益證券科相關帳戶下單買進遠百股票。他還安排復華投信長邱明強、劉建賢參與寶佳餐飲,並利用對復華投信的權限,非法指示公司人員大量買進遠百股票,幫助唐、邱等人順利出脫持股。邱明強、劉建賢則答應配合,以他們所管理投資帳戶資金,接續掛單買進遠百股票。
檢廉懷疑寶佳投資炒作遠百股票被套牢,甩鍋給勞動基金高價承接,全案依違反證交法操縱股價、違背職務行受賄等罪嫌偵辦。對此,復華投信則發聲明稿表示配合調查。
勞金局前組長游迺文被勞動部主動調查發現,有違背職務收賄,以勞動基金代操投信持續下單買進特定公司股票,達到操控股價目的,還有財產來源不明弊端。檢廉持續追查發現,寶佳公司執行長兼嘉源投資負責人唐楚烈、邱裕元2019年5月下旬起,共謀炒作遠百股票,開始大筆敲進拉抬股價後,今年4月至7月,大單出脫遠百股票,但市場承接無力,售出數量不如預期,就想把遠百股票甩鍋給政府基金。
與邱裕元熟識的游迺文今年7、8月間起,刻意違反勞金局作業規範,繞過勞金局有權下單的承辦交易員,擅自撥打電話到專門受託替勞金局下單的復華投信,要求以勞金局權益證券科相關帳戶直接下單遠百股票。
游指示的下單價卻是相對高價的每股24.75元,還安排代操的復華投資長邱明強、劉建賢參與寶佳餐飲,更運用他對代操的復華投信權限,違法指示復華等公司人員進場大量買進遠百股票,藉以讓唐、邱等人順利出脫持股。邱明強、劉建賢則應允配合以他們所管理投資帳戶資金,接續掛單買進遠百股票。
復華投信於1997年成立,是國內非金控及外資背景中最具規模的獨立投信業者,主要股東是三商集團。唐楚烈兼任嘉源投資負責人,邱裕元兼任嘉源投資部門主管。邱明強、劉建賢分別擔任復華投信投資長、基金經理人等職務。
檢廉追查,唐楚烈、邱裕元等自去年5月下旬起,共謀議及炒作遠東百貨股票,將遠百股價拉抬後,遂從今年4月起至7月止,以賣超出脫遠百股票為主,但售出數量不如預期,於是開始尋覓外部資金配合承接遠百股票。
游迺文與邱裕元早已熟識,就共謀操縱遠百股票,游在今年7、8月間起,違反勞動部勞金局作業規範,刻意繞過該局有權下單的承辦交易員,擅自撥打電話至專門受託替勞金局下單的證券公司,要求以勞金局權益證券科相關帳戶直接用每股24.75元相對高價掛單一次買進。
同一時間,游為達成與邱先前謀議內容,便安排邱明強、劉建賢參與前往寶佳餐飲,並運用其對復華投信等接受勞金局全權委託代操業者,擁有管理、督導及考核等權限。其違法不當指示復華等公司人員違背專業投資判斷,以復華進場大量買進遠百股票,以讓唐楚烈、邱裕元等順利出脫持股。檢廉認為,邱明強、劉建賢均就所負責經營管理的基金交易決策,不得為有損基金行為,也不得牟取不當利益。
兩人竟應允配合以其管理上全權委託投資帳戶的資金,接續掛單買進遠百股票,為違背其等職務的行為。全案由檢肅黑金專組檢察官黃筵銘指揮廉政署北調組偵辦。第二波行動時,唐以證人身分到案,昨轉列為被告。全案朝貪汙之行受賄罪、證交法操縱股價罪嫌方向偵辦。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指出,廉政署昨日的確有到公司收集資料,也約談相關人員,復華投信完全配合,也希望盡快釐清真相。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新波!復華投信為了避免基金淨值不易回到發行價的困境,創新提出「用已實現資本利得來分紅,不配本金」的配息新策略,並推出了「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這款基金不僅獲得了主管機關的核准,還將於明年1月4日開始募集,為投資者帶來全新的投資選擇。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屬於國內(台股)一般股票型基金,透過經理人和投研團隊的精準操作,著眼於長期超額報酬。當基金獲利時,將實現資本利得並用於分紅,這樣的設計不僅能提供投資者現金收入,還能避免掉入本金過小、難以回本的風險。此外,由於分紅來源是資本利得而非股息,因此也免於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
復華投信對於這款基金的分红機制有明確的目標:每半年將所創造報酬的一半進行分紅,並維持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這意味著,只要基金淨值超過10元,且過去半年報酬率為正,就會進行分紅,分紅金額不會超過可分配收益。但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下,無論報酬率正負,都不會進行分紅,從而確保投資者不會配到本金。
復華投信強調,「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適合在多頭市場中為投資者停利,並適度分配收益。這樣的設計讓投資者不必為了判斷落袋為安的時機而煩惱,同時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長期來看,這款基金有望為投資者帶來比累積配息更高的總報酬,成為長線布局和退休金準備的理想工具。
台股迎接新的一年,ETF市場也將進入年度最後一波除息高潮。根據統計,12月底將有約30檔ETF接力除息,其中近半數的配息率超過3%,尤其傳統高配息的REITs和高收債ETF表現亮眼,最高配息率甚至接近5.5%。在這波除息潮中,復華投信的三檔高配息ETF格外受到矚目。
隨著美國大選落幕,國際金融市場呈現一片穩定,美股帶頭上漲,而債券、黃金、美元等安全資產則表現平平。台股ETF市場在連續受到高股息ETF帶動後,12月的焦點轉向債券及REITs ETF。
這波除息的焦點之一是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中信優先金融債等債券ETF,它們的月配息從16日開始。而復華投信的三檔高配息ETF則分別在17日和18日除息,包括FH富時不動產、FH彭博高收益債及FH彭博新興債等。
其中,FH富時不動產的配息率最高,每單位預計配發0.173元,年化配息率接近5.5%。這款ETF在今年前三季的配息率就衝上了平均10%的高峰,11月來雖然股價上漲近兩成,但配息率仍維持在5%的水準。而FH富時高收債的配息率也達到5%,每單位擬配發0.24元,年化配息率約5.2%,是台股中最受關注的高收債ETF。
除了這些,還有12檔配息率超過3%的ETF,其中七檔規模超過百億元,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這些ETF包括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中信優先金融債、凱基AAA至A公司債、群益A級公司債等,值得投資者關注。
總結來說,這波除息潮中,高配息ETF成為市場焦點,而復華投信的高配息ETF更是表現亮眼,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
台股迎來年度最後一波ETF除息潮,近30檔ETF將接力派息,其中復華投信的三檔高配息ETF成為焦點。這些ETF包括FH富時不動產、FH彭博高收益債及FH彭博新興債,其中FH富時不動產的配息率最高,達到近5.5%。隨著市場對債券及REITs ETF的關注度提升,這些ETF的表現也逐漸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在這波除息潮中,多檔ETF的配息率超過3%,其中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中信優先金融債等ETF規模高達百億元,流動性佳,值得投資者關注。
復華投信推出創新配息策略,力圖為投資者帶來穩定回報!針對近期基金淨值不易回歸發行價的問題,復華投信提出「用已實現資本利得來分紅,不配本金」的新策略,並推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這款基金不僅獲得主管機關核准募集,還預計明年1月4日開始募集,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屬於國內(台股)一般股票型基金,由經理人和投研團隊主動選股操作,追求長期超額報酬。若基金獲利,將實現資本利得後用來分紅,提供投資者現金收入。這樣的設計不僅避免掉入本金過小、難以回本的風險,還因為資本利得分紅不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對投資者來說是個實惠的好處。 復華投信對「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的分紅機制有明確目標:每半年將所創造報酬的一半進行分紅,並維持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若淨值超過10元且過去半年報酬率為正,即進行分紅一半,分紅金額不得超過可分配收益。若淨值在10元以下,則不分紅,從而避免配到本金。 在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復華投信將透過主動為投資者停利,並適度分配收益,讓投資者不必擔心何時應該落袋為安。同時,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讓長期累積的停利總報酬有機會超越累積配息,成為長線布局累積投資收益、為退休金作準備的理想工具。(記者:李佳濟報導)
國際金融市場在美國大選後萬里無雲,美股帶頭攻頂、高還有更高,安全資產的債券、黃金、美元表現相對不突出,但熱錢四溢回檔也不大,收益率低檔穩住。
台股掛牌ETF在連續由高股息ETF炒熱行情後,12月焦點轉向債券及REITs ETF。
率先除息的是16日起月配息的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中信優先金融債、及季配息的元大AAA至A公司債、凱基AAA至A公司債、群益A級公司債等債券ETF。
緊接著,17日復華投信三檔高配息ETF-FH富時不動產、FH彭博高收益債及FH彭博新興債,18日永豐20年美公債、第一金電信債15+、新光美債1-3等債券ETF,21日統一美債10年Aa-A壓軸除息。
配息率最高是REITs ETF的FH富時不動產,每單位預計配發0.173元,年化配息率近5.5%。這檔在今年跟進股市回檔,前三季衝出平均10%的超高配息率,11月來因股價翻漲近兩成,配息率下滑仍有5%的水準。
FH富時不動產能高配息主要是指數殖利率本身就很高,完全不配發本金。
其次同樣有5%配息率,是高收債的FH富時高收債,每單位擬配發0.24元,年化配息率約5.2%。該ETF今年配息率都穩於5%至6%,現受益人約4,000人,是台股中最受關注的高收債ETF。
另有12檔配息率達到3%以上,並有七檔規模高於百億元較具流動性,可優先關注。包括上市櫃ETF前五大的中信高評級公司債、459億元的中信優先金融債,還有百億到300億元的凱基AAA至A公司債、凱基金融債20+、群益A級公司債、FH彭博新興債、及永豐10年A公司債,另中信全球電信債86億元也較具規模。
其中,月配息的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以及中信優先金融債在11月配息率返回3%以上,12月持續有3.1%的水準;而2%至3%的大規模ETF,主要有600億元的元大AAA至A公司債配息率約2.9%。
至於不及2%仍以殖利率大幅走低的美債ETF為大宗,最低的是群益0-1年美債配息率0.5%,該檔ETF近期規模大增也帶來稀釋。
復華投信表示,歸類為國內(台股)一般股票型基金的「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透過經理人及投研團隊主動選股操作,追求長期超額報酬機會,若基金有獲利,將實現資本利得後做為分紅來源,提供創造現金收入;由於不會配到本金,以避免掉入本金過小、長時間難回本的風險;加上該機制是以資本利得分紅不是配發股息,將免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
復華投信進一步指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分紅機制預計目標為:以每半年所創造報酬的一半來進行分紅,分紅後維持基金淨值10元以上為目標。也就是每半年結算時,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且過去半年報酬率為正,即進行分紅一半(分紅後淨值仍維持10元),分紅金額不得超過可分配收益;反之,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下,無論過去半年報酬率正、負,將不分紅,因此不會配到本金。
復華投信表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將在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透過主動為投資人停利,並站在投資人的角度適度分配收益,投資人不必煩惱判斷何時應該落袋為安,同時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讓長期累積停利的總報酬有機會比累積配息高,將適合作為長線布局累積投資收益、為退休金作準備的好工具。(李佳濟)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波濤!復華投信為了讓投資人避免陷入「買了配息基金,淨值卻不易回本」的困境,特別推出了一款創新的配息基金——「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這款基金不僅獲得了主管機關的核准,還預計從2021年1月4日起開始募集,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目光。 復華投信表示,這款「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被歸類為國內一般股票型基金,但它的配息機制卻與傳統基金有所不同。該基金採用「用已實現資本利得來分紅,不配本金」的新主張,這意味著當基金獲利時,將實現資本利得後用於分紅,而不會動用到投資人的本金。這樣的設計,旨在避免投資人本金過小,長時間難以回本的風險。 復華投信還強調,這款基金的分紅機制預計將每半年所創造報酬的一半用於分紅,並維持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也就是說,每半年結算時,只要基金淨值超過10元,且過去半年報酬率為正,就會進行分紅一半,分紅後淨值仍維持在10元。而分紅金額也不會超過可分配收益。 此外,「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還會在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中,主動為投資人停利,並適度分配收益。這樣的設計,讓投資人不必擔心判斷何時應該落袋為安,同時也能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復華投信認為,這款基金適合長線布局累積投資收益,是為退休金作準備的理想工具。
復華投信近期推出了一項新創的配息基金策略,針對那些不想冒本金風險的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吸引人的選擇。他們推出的「復華台灣好收穫基金」不僅獲得了主管機關的核准,還在市場上引起了一陣關注。這個基金的特色在於它採用了一種獨特的分紅方式,那就是「用已實現資本利得來分紅,不配本金」。 這個新基金被歸類為台股一般股票型基金,但它的操作策略卻有所不同。復華投信的經理人和投研團隊會主動選股,並追求長期的超额報酬。當基金獲利時,它會實現資本利得,並將這部分利得用來分紅,這樣投資者就能夠得到現金收入,而不必擔心本金會被分掉。 為了避免投資者掉入本金過小、難以回本的風險,這個基金不會配發本金。而且,由於分紅是來自資本利得,所以這部分收入不會計入個人的綜合所得稅,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優惠。 復華投信對於這個基金的分紅機制有著明確的目標:每半年分紅一次,分紅金額為所創造報酬的一半。只要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且過去半年的報酬率為正,就會進行分紅。這樣的設計讓投資者不必擔心要判斷何時應該落袋為安,同時也能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的收益。 在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環境下,這個基金將為投資者提供一個長線布局的機會,適合用來累積投資收益,甚至為退休金作準備。對於尋求穩定收穫的投資者來說,「復華台灣好收穫基金」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復華投信推出新配息基金「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主打「用已實現資本利得來分紅,不配本金」的新主張,針對投資人常遇到的「買了配息基金,淨值卻不易回到發行價」的問題,提供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這款基金已經獲得主管機關的核准,預計從2021年1月4日起開始募集。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被歸類為國內一般股票型基金,透過經理人和投研團隊的專業選股操作,追求長期超額報酬。當基金獲利時,將實現資本利得後用來分紅,這樣可以為投資人創造現金收入,同時避免因為分紅而讓基金本金過小,導致長時間難以回本的風險。這種分紅機制不會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對投資人來說是個不小的好處。 復華投信強調,這款基金的目標是每半年將所創造的報酬的一半用來分紅,並維持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也就是說,每半年結算時,只要淨值超過10元,且過去半年的報酬率為正,就會進行分紅一半,但分紅金額不得超過可分配收益。如果淨值在10元以下,無論報酬率正負,都不會進行分紅,這樣可以確保投資人本金的安全。 復華投信認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適合長期投資者,特別是那些希望為退休金作準備的人。在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中,這款基金透過主動為投資人停利,並適度分配收益,讓投資人不必擔心何時該落袋為安,同時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長期累積的總報酬有機會比累積配息還要高。
復華投信表示,歸類為國內(台股)一般股票型基金的「復華台灣 好收益基金」,透過經理人以及投研團隊主動選股操作,追求長期超 額報酬機會,若基金有獲利,將實現資本利得後做為分紅來源,提供 創造現金收入;由於不會配到本金,以避免掉入本金過小、長時間難 回本的風險;加上該機制是以資本利得分紅不是配發股息,將免計入 個人綜合所得稅。
復華投信進一步指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分紅機制預計目標 為:以每半年所創造報酬的一半來進行分紅,分紅後維持基金淨值1 0元以上為目標。也就是每半年結算時,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且 過去半年報酬率為正,即進行分紅一半(分紅後淨值仍維持10元), 分紅金額不得超過可分配收益;反之,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下,無論 過去半年報酬率正、負,將不分紅,因此不會配到本金。
復華投信表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將在多頭為主的台股市場 ,透過主動為投資人停利,並站在投資人的角度適度分配收益,投資 人不必煩惱判斷何時應該落袋為安,同時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 收益,讓長期累積停利的總報酬有機會比累積配息高,將適合作為長 線布局累積投資收益、為退休金作準備的好工具。
復華投信表示,歸類為國內一般股票型基金的「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透過經理人及投研團隊主動選股操作,追求長期超額報酬機會,若基金有獲利,將實現資本利得後做為分紅來源,提供創造現金收入;由於不會配到本金,以避免掉入本金過小、長時間難以回本的風險;加上該機制是以資本利得分紅而不是配發股息,將免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
復華投信進一步指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分紅機制預計目標是把每半年所創造報酬的一半用來分紅,分紅後維持基金淨值10元以上為目標。也就是每半年結算時,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上,且過去半年報酬率為正,即進行分紅一半(分紅後淨值仍維持10元),分紅金額不得超過可分配收益;反之,若基金淨值在10元以下,無論過去半年報酬率正、負,將不分紅,因此不會配到本金。
復華投信表示,「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將在多頭為主的台股,透過主動為投資人停利,並站在投資人的角度適度分配收益,投資人不必煩惱判斷何時應該落袋為安,同時保留部分資金以創造再投資收益,讓長期累積停利的總報酬有機會比累積配息高,將適合投資人作為長線布局累積投資收益、為退休金作準備的好工具。
台股基金表現亮眼,近20萬名投資人受惠!昨日台股再創歷史新高,距離1萬4,000點僅一步之差,而台股基金也同步獲得佳績。根據統計,截至1日,近五成台股基金淨值創新高,讓超過19.5萬名受益人賺得盆滿缽滿。投信法人對於台股後市持樂觀態度,建議投資人選擇具競爭優勢的台股基金進行布局。
在148檔台股基金中,有67檔淨值創下新高,其中群益長安基金表現最佳,復華、野村投信與群益投信各占兩檔,台新、第一金、統一則各一檔。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指出,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轉佳,未來投資將以科技股為主軸,並輔以民生消費。在產業選擇上,他強調需關注產業成長趨勢,如半導體、AI、5G、HPC、電動車、物聯網等。
復華基金經理人葉信良則表示,台灣受疫情影響較輕,明年經濟有望進一步好轉,台股仍有表現空間。他建議關注明年展望明確的成長題材,如半導體供應鏈、蘋果概念股、消費性電子產業等。此外,鋼鐵、營建、汽車等傳統產業也值得關注。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預計,此波經濟復甦及熱錢力道將延續至明年6月。他看好四大族群,包括半導體供應鏈、新產品及新規格受惠股、汽車與電動車供應鏈、低基期原物料股,以及高股息殖利率兼具成長性之次族群。
聯邦環太平洋平衡基金經理人周鉦凱則指出,台股若想突破萬四,將再經歷多次區間震盪。他預期後市將由面板、記憶體等題材類股輪漲,中長期則看好半導體、5G、手機類股,以及汽車等低基期產業。
台股昨日再創歷史新高,逼近1萬4,000點大關,讓投資人興奮不已。在這波台股熱潮中,台股基金表現亮眼,近五成基金淨值創新高,讓超過20萬名投資人獲利。投信法人預測,台股後市表現仍值得期待,建議投資人可選擇具競爭優勢的台股基金進行投資。 根據統計,截至1日,共有148檔台股基金中,有67檔淨值創下新高,超過19.5萬受益人獲利。其中,群益長安的表現最佳,而復華投信、野村投信與群益投信各占兩檔,台新、第一金、統一則各有一檔。 在全球資金持續寬鬆的環境下,聯準會甚至承諾將維持寬鬆環境至2023年。面對低利環境成為新常態,如何為自己的投資加分,成為了2021年最重要的投資課題。摩根投信為此推出「穩定月配級別」基金,提供投資人一個新的理財選擇,並在資金規劃上更加靈活。 摩根投信推出的兩檔「穩定月配級別」基金,分別是摩根投資基金-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與摩根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這兩檔基金不僅殖利率吸引人,還具有穩定配息機制,是對抗全球長線低利環境的投資首選。 摩根投信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在全球央行維持低利率或降息的環境下,投資人要選擇對的投資方式來保障自己的財富。高收益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等高息債券,具有超過5%的殖利率,且波動度較股市低,是景氣溫和復甦階段的首選。 陳若梅強調,過去歷史經驗顯示,在景氣擴張期間,高收益債券的價值往往會隨著水漲船高。加上高收債券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為負相關,具有較佳的利率彈性優勢,債券跌價風險也較小,提供較其他債券資產更佳的報酬表現。 陳若梅建議,在寬鬆且低利的環境下,投資人可以追隨國際資金的腳步,布局高收益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等信用型債券。同時,考慮到台灣投資人對配息基金的偏好,摩根投信推出的「穩定月配」新級別基金,更符合台灣投資人的需求。
台股基金表現亮眼,復華投信領軍創新高,投資人賺翻天!近期台股基金市場一片紅火,復華投信領軍,淨值創下新高,讓近20萬名受益人笑逐顏開。台股基金績效佳,法人看好後市,建議投資人選擇具競爭優勢的台股基金介入。統計至1日,148檔台股基金中,有67檔淨值創新高,群益長安基金以最佳表現獲得關注。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指出,科技股為主軸,AI、5G、電動車等趨勢族群值得關注。復華投信葉信良經理人也看好台股,建議關注半導體供應鏈、蘋果概念股等成長題材。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預計此波經濟復甦可持續到明年6月,看好年底到明年第1季表現。聯邦環太平洋平衡基金經理人周鉦凱則認為,台股將經歷多次震盪,但中長期看好半導體、5G、汽車等產業。
台股基金表現亮眼,近五成基金淨值創新高,復華投信等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昨日台股創下歷史新高,逼近1萬4,000點關卡,而台股基金也同時飆升,讓近20萬名投資人受益。投信法人指出,台股後市仍有上升空間,建議投資人可選擇具競爭優勢的台股基金進行投資。在眾多基金中,群益長安、復華投信、野村投信等均表現出色,其中復華投信更是以兩檔基金創下新高,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隨著全球資金持續寬鬆,聯準會甚至承諾將維持寬鬆環境至2023年,低利環境已成為新常態。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為自己的投資加分,成為了2021年最重要的投資課題。摩根投信為此推出了「穩定月配級別」基金,提供投資人一個新的理財選擇,並在資金規劃上更加靈活。 摩根投信的「穩定月配級別」基金,包括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這兩檔基金不僅殖利率具吸引力,還具有穩定的配息機制,是對抗全球長線低利環境的投資首選。復華投信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在低利且有潛在通膨風險的環境下,投資人要選擇對的投資方式來保護自己的財富,並尋求資產增值的機會。 陳若梅強調,過去歷史經驗顯示,在景氣擴張期間,高收益債券的價值往往會隨著水漲船高。因此,在當前剛剛開始景氣回升的初升段,高收益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的成長空間值得期待。她建議投資人可追隨國際資金的腳步,布局高收益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等信用型債券。 此外,陳若梅也提到,考慮到台灣投資人對配息基金的偏好,摩根投信推出的「穩定月配」新級別基金,更加符合台灣投資人的需求。
台股昨(2)日續創歷史新高,距離1萬4,000點關卡僅一步之差;台股基金績效也紅通通。統計至1日止,近五成台股基金淨值創新高,讓近20萬名受益人都賺錢。投信法人表示,台股後市表現仍可期,建議投資人以選股策略具競爭優勢的台股基金介入。
統計至1日,148檔台股基金中,有67檔淨值創下新高,超過19.5萬受益人獲利。如看淨值創新高基金近一周績效前十名,以群益長安績效最佳,復華、野村投信與群益投信相同,各占兩檔,台新、第一金、統一則各一檔。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表示,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轉佳,接下來投資以科技股為主軸,輔以民生消費;不過,電子股表現較容易受到海外市場因素影響,在大環境動盪下,必須格外注重產業成長趨勢。
例如,台灣科技上游、半導體相關企業明年獲利成長可期,不僅如此,科技產業各個題材類股都將有表現機會,AI、5G、HPC、電動車、物聯網等明確趨勢族群值得留意。
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葉信良表示,台灣在疫情影響較輕、明年經濟有望進一步好轉,台股仍有表現空間,可留意明年展望明確的成長題材,例如半導體供應鏈,以及具旺季效應的蘋概股、消費性電子產業;此外,亦可關注需求回溫受惠的鋼鐵、營建、汽車等傳統產業。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預計此波經濟復甦以及熱錢力道可以延續到明年6月。
更重要的是,產業基本面第4季至明年第1季都是傳統旺季,供應鏈已陸續傳出缺貨與漲價的跡象。年底前台股不需悲觀,雖大幅震盪風險仍在,但拉回仍應擇優布局,看好年底到明年第1季表現。
操作上,沈建宏看好五大族群,第一是半導體供應鏈,如IC設計、先進封裝、新製程受惠股等;第二是新產品及新規格受惠股,包括5G、miniLED、新GPU與新CPU平台、新款Game Console等;第三是汽車與電動車供應鏈;四為低基期原物料股;五為高股息殖利率兼具成長性之次族群。
聯邦環太平洋平衡基金經理人周鉦凱指出,台股若想突破萬四,勢必會再經歷多次區間震盪。
展望後市,預期將由面板、記憶體等題材類股輪漲;中長期仍看好半導體、5G、手機類股,以及汽車等低基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