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華投信(公)公司新聞
全球金融市場行情多頭持續,帶動境內基金最新規模來到新台幣2.14兆元,已連續五個月站上2兆元大關,並逼近2007年7月金融海嘯前高點的2.17兆元,若從規模增加額度來看,今年前十名多由中國概念及多資產配置組合基金包辦,成為最吸金的基金類型。
復華投信表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趨緩,不過,在貨幣寬鬆等政策利多、基本面改善及納入MSCI指數可期等利多支撐下,中國股債匯市仍持續看多,投資人可以風險承受程度布局相關股、債、平衡型基金,若擔心波動風險,建議以定時定額或側重相關市場之多資產配置基金分散風險。
過去幾年因低利率環境持續,高收益債券基金挾月配息題材,成為市場最熱門的基金商品,不過,隨資本利得及利差空間縮小,加上又有油價回跌、美國升息等議題干擾,今年來表現平平,資金轉向擁抱牛氣沖天的中國市場。以今年5月各基金類型增幅前三名:跨國投資貨幣市場型14.7%、跨國投資平衡型7.5%、跨國投資股票型3.5%分析,主要都受惠中國概念基金募集及基金淨值增加所致。
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楊佳升指出,陸股上證站上5,000點後,短線震盪起伏加大,但看多頭趨勢不變,由於市場推估大陸官方即將發布深港通,顯示港股仍是大陸金融體系重要的一環,目前估值較低的港股將有補漲機會,建議可透過大中華基金同步獲取兩岸三地之投資契機。
復華投信表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趨緩,不過,在貨幣寬鬆等政策利多、基本面改善及納入MSCI指數可期等利多支撐下,中國股債匯市仍持續看多,投資人可以風險承受程度布局相關股、債、平衡型基金,若擔心波動風險,建議以定時定額或側重相關市場之多資產配置基金分散風險。
過去幾年因低利率環境持續,高收益債券基金挾月配息題材,成為市場最熱門的基金商品,不過,隨資本利得及利差空間縮小,加上又有油價回跌、美國升息等議題干擾,今年來表現平平,資金轉向擁抱牛氣沖天的中國市場。以今年5月各基金類型增幅前三名:跨國投資貨幣市場型14.7%、跨國投資平衡型7.5%、跨國投資股票型3.5%分析,主要都受惠中國概念基金募集及基金淨值增加所致。
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楊佳升指出,陸股上證站上5,000點後,短線震盪起伏加大,但看多頭趨勢不變,由於市場推估大陸官方即將發布深港通,顯示港股仍是大陸金融體系重要的一環,目前估值較低的港股將有補漲機會,建議可透過大中華基金同步獲取兩岸三地之投資契機。
近月全球債市湧現賣壓,股市也因希臘債務、美元強勢及升息議題衝擊出現震盪,跨國組合平衡型基金因多元資產布局相對耐震,績效表現優於全球股市,相對適合穩健型投資人布局。
根據彭博資訊及理柏統計,JP全球政府債券指數近一個月大跌近2%;MSCI新興市場則大漲近5%、世界指數則在平盤附近震盪,跨國投資組合平衡型基金多維持紅盤,平均績效漲幅近1%。
復華投信認為,全球經濟復甦代表金融市場多頭格局持續,但行情在漲多後轉趨震盪,加上消息面干擾,近期可能轉為大箱型整理,由於單一市場波動相對較大,建議以多資產布局降低風險同時兼顧多方收益。
復華新興債股動力組合基金經理人周上順指出,以新興市場股票為主的平衡組合型基金,相較全球股債平衡型的基金波動可能更高,但預期報酬也可望提升,如果擔心波動,建議可選擇參考計量模組訊號操作的績優標的,透過風險模型輔助控制下檔風險。
周上順預估,下半年仍是股為主、債為輔的投資配置為主軸,現階段相對看好具貨幣寬鬆政策支持的陸、歐、日股,高收益債因為有殖利率優勢仍具投資價值,但須留意油價走勢,新興債市則需視貨幣政策變動及美國升息腳步而定。
野村鑫平衡組合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由於美國升息為利率趨向正常化需經歷階段,預期Fed主席葉倫將視未來經濟表現,用循序漸進方式調整,縮減風險性資產下檔風險。希臘債務問題也是近期干擾市場因素,短期市場震盪風險增高,平衡式投資策略能兼顧股債資產配置,較能因應現階段資產波動度升高的投資環境。
眼見美國正式進入升息循環前,金融市場波動難以避免,摩根多元入息成長基金經理人郭世宗建議,最好將多元資產的平衡基金作為核心資產之一,不但可以因應景氣靈活調整資產配置,並可降低單一資產波動風險,同步追求孳息收入與資本利得。
根據彭博資訊及理柏統計,JP全球政府債券指數近一個月大跌近2%;MSCI新興市場則大漲近5%、世界指數則在平盤附近震盪,跨國投資組合平衡型基金多維持紅盤,平均績效漲幅近1%。
復華投信認為,全球經濟復甦代表金融市場多頭格局持續,但行情在漲多後轉趨震盪,加上消息面干擾,近期可能轉為大箱型整理,由於單一市場波動相對較大,建議以多資產布局降低風險同時兼顧多方收益。
復華新興債股動力組合基金經理人周上順指出,以新興市場股票為主的平衡組合型基金,相較全球股債平衡型的基金波動可能更高,但預期報酬也可望提升,如果擔心波動,建議可選擇參考計量模組訊號操作的績優標的,透過風險模型輔助控制下檔風險。
周上順預估,下半年仍是股為主、債為輔的投資配置為主軸,現階段相對看好具貨幣寬鬆政策支持的陸、歐、日股,高收益債因為有殖利率優勢仍具投資價值,但須留意油價走勢,新興債市則需視貨幣政策變動及美國升息腳步而定。
野村鑫平衡組合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由於美國升息為利率趨向正常化需經歷階段,預期Fed主席葉倫將視未來經濟表現,用循序漸進方式調整,縮減風險性資產下檔風險。希臘債務問題也是近期干擾市場因素,短期市場震盪風險增高,平衡式投資策略能兼顧股債資產配置,較能因應現階段資產波動度升高的投資環境。
眼見美國正式進入升息循環前,金融市場波動難以避免,摩根多元入息成長基金經理人郭世宗建議,最好將多元資產的平衡基金作為核心資產之一,不但可以因應景氣靈活調整資產配置,並可降低單一資產波動風險,同步追求孳息收入與資本利得。
陸股牛氣沖天加上債匯表現搶眼持續吸金,今年來投信新募集成立基金逾20檔,其中就有10檔與中國相關,累計最新規模總額近新台幣500億元,其中,又以甫成立的「復華中國新經濟傘型基金」,其募集逾90億元最亮眼。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陸股上證今年來上漲近五成稱霸全球股市,即便美國升息議題持續干擾新興市場,人民幣債匯市表現亦相對持穩抗跌。
復華投信表示,從政策、資金、股市評價、總經等四大面向觀察,對大陸股債匯市看法仍維持正面,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布局。
今年除了A股基金熱門,相關股債平衡型、人民幣債券及貨幣市場型基金也因各具利基,吸引各投信以傘型基金形式推出,訴求資產配置及分散風險。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陸股上證今年來上漲近五成稱霸全球股市,即便美國升息議題持續干擾新興市場,人民幣債匯市表現亦相對持穩抗跌。
復華投信表示,從政策、資金、股市評價、總經等四大面向觀察,對大陸股債匯市看法仍維持正面,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布局。
今年除了A股基金熱門,相關股債平衡型、人民幣債券及貨幣市場型基金也因各具利基,吸引各投信以傘型基金形式推出,訴求資產配置及分散風險。
上證指數從去年9月迄今漲幅高達一倍(截至4月30日),短期內出現這麼大的漲幅,不禁令人懷疑陸股還可以投資嗎?
復華投信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表示,雖然中國股市已經漲了一倍,但多頭仍將持續。
余文耀說,目前中國股市仍處於降準及降息的過程,充沛的市場資金充實了股市上漲的柴火,而且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就算中國進入升息階段,股市也不會立刻反轉。
再從本益比的角度來看,目前上證指數的本益比大約18倍,略高於歷史平均的15.5倍,但是距離前二次高峰本益比分別為42倍及26倍,也還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就算跟歐美日各主要股市本益比比較也相當接近,並沒有太貴。
中國正面臨兩大改革機遇,一是針對國企進行改革,二是針對新經濟轉型主力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進行證券市場改革。他說,中國已針對低效率的國企進行改革,例如:開放讓民間股東入股、引入外部專業經理人經營、讓員工入股、資產剝離或重組、透過合併減少惡性競爭提高綜效。
復華投信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表示,國企占A股總市值接近70%,隨著國企的不斷變革,獲利的提升將帶動股市的大漲。而透過證券市場的改革逐步改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將使新經濟產業取得較便宜的資金,加速企業轉型、創造新的價值,帶動證券市場的蓬勃發展。
看好中國經濟改革所帶來的契機,復華投信預定在5月18日起募集復華中國新經濟傘型基金─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復華中國新經濟平衡基金,其中六成的持股將貼近中證200指數,另外四成則鎖定高成長、高獲利,有可能成為藍籌股的價值成長股,提供不同屬性投資人參與陸股多元收益的機會。
復華投信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表示,雖然中國股市已經漲了一倍,但多頭仍將持續。
余文耀說,目前中國股市仍處於降準及降息的過程,充沛的市場資金充實了股市上漲的柴火,而且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就算中國進入升息階段,股市也不會立刻反轉。
再從本益比的角度來看,目前上證指數的本益比大約18倍,略高於歷史平均的15.5倍,但是距離前二次高峰本益比分別為42倍及26倍,也還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就算跟歐美日各主要股市本益比比較也相當接近,並沒有太貴。
中國正面臨兩大改革機遇,一是針對國企進行改革,二是針對新經濟轉型主力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進行證券市場改革。他說,中國已針對低效率的國企進行改革,例如:開放讓民間股東入股、引入外部專業經理人經營、讓員工入股、資產剝離或重組、透過合併減少惡性競爭提高綜效。
復華投信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表示,國企占A股總市值接近70%,隨著國企的不斷變革,獲利的提升將帶動股市的大漲。而透過證券市場的改革逐步改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將使新經濟產業取得較便宜的資金,加速企業轉型、創造新的價值,帶動證券市場的蓬勃發展。
看好中國經濟改革所帶來的契機,復華投信預定在5月18日起募集復華中國新經濟傘型基金─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復華中國新經濟平衡基金,其中六成的持股將貼近中證200指數,另外四成則鎖定高成長、高獲利,有可能成為藍籌股的價值成長股,提供不同屬性投資人參與陸股多元收益的機會。
新台幣計價類全委保單,因保戶可以直接以新台幣申購不必換匯,成為目前類全委保單最夯商品。投資專家指出,類全委保單由壽險公司發行,投資帳戶委由投信業者代操,因為門檻較低,加上省時省力兼具保險及投資功能,近年來深獲台灣民眾喜愛,小額投資也享有VIP級服務,成為眾多欲長期穩健理財投資者的優先選擇。
為了進一步滿足客戶台幣理財需求,銀行保險市場知名外商保險公司於本月推出旗下第一檔新台幣計價類全委投資帳戶「法國巴黎人壽新台幣環球穩健投資帳戶」,並委由代操績效卓越、今年榮獲Smart智富臺灣基金獎─股債團隊研究大獎殊榮的復華投信專業操作,該帳戶透過多重資產配置模型,除了靈活操作獲取多元收益外,同時每月有資產撥回,讓保戶資金運用更加彈性。雙強聯手,滿足客戶不同資金需求並兼顧保險保障。
復華投信表示,大部分台灣民眾的主要資產皆是以新台幣持有,在低利率環境的時代,更需要有穩健理財工具,為長期理財目標(主要是退休)規畫,建議客戶可透過新台幣計價類全委保單,建立更完整的資產配置組合。
「法國巴黎人壽新台幣環球穩健投資帳戶」除了新台幣計價,結合壽險平台優勢,投資享有身故資產保全機制,又採第五回生命表,客戶可以用更優惠的成本為投資穿上一層防護衣;藉由月月穩定撥回機制、級序式的撥回設計,為客戶定期加添固定現金流,成為資金規畫的最佳選擇」。此外,第2∼4保單年度,每年享有一次5%免費提領優惠,讓資金運用更彈性。
「法國巴黎人壽新台幣環球穩健投資帳戶」委由復華投信操作,本帳戶操作策略預計採取股債多重資產配置,透過復華獨家研發的計量多空模型機制,因應市場多空彈性調整股債比例,網羅全球股市、債市及房市多元收益來源,又能有較監控並提早預知系統性風險,讓客戶在理財的路上,不必擔憂過大的波動,且能有效規避下檔風險,並參與資本市場長期成長契機。
為了進一步滿足客戶台幣理財需求,銀行保險市場知名外商保險公司於本月推出旗下第一檔新台幣計價類全委投資帳戶「法國巴黎人壽新台幣環球穩健投資帳戶」,並委由代操績效卓越、今年榮獲Smart智富臺灣基金獎─股債團隊研究大獎殊榮的復華投信專業操作,該帳戶透過多重資產配置模型,除了靈活操作獲取多元收益外,同時每月有資產撥回,讓保戶資金運用更加彈性。雙強聯手,滿足客戶不同資金需求並兼顧保險保障。
復華投信表示,大部分台灣民眾的主要資產皆是以新台幣持有,在低利率環境的時代,更需要有穩健理財工具,為長期理財目標(主要是退休)規畫,建議客戶可透過新台幣計價類全委保單,建立更完整的資產配置組合。
「法國巴黎人壽新台幣環球穩健投資帳戶」除了新台幣計價,結合壽險平台優勢,投資享有身故資產保全機制,又採第五回生命表,客戶可以用更優惠的成本為投資穿上一層防護衣;藉由月月穩定撥回機制、級序式的撥回設計,為客戶定期加添固定現金流,成為資金規畫的最佳選擇」。此外,第2∼4保單年度,每年享有一次5%免費提領優惠,讓資金運用更彈性。
「法國巴黎人壽新台幣環球穩健投資帳戶」委由復華投信操作,本帳戶操作策略預計採取股債多重資產配置,透過復華獨家研發的計量多空模型機制,因應市場多空彈性調整股債比例,網羅全球股市、債市及房市多元收益來源,又能有較監控並提早預知系統性風險,讓客戶在理財的路上,不必擔憂過大的波動,且能有效規避下檔風險,並參與資本市場長期成長契機。
在今年三大基金獎榮獲11座基金獎項及2座台灣最佳股債團隊研究獎的復華投信,得獎數居國內投信之冠,復華投信也是目前獲得最多類全委代操帳戶的本土投信業者,代操之帳戶同樣繳出亮眼成績單。
復華投信自2010年就投入類全委保單市場,是國內投信業者先驅之一。根據統計,目前復華投信全權委託業務已達新台幣77億元,累計合作保險公司共4家,已推出17個類全委帳戶,居國內本土投信之冠。
其中,由復華投信代操的「合作金庫人壽-新臺幣環球穩健投資帳戶」自去年11底推出以來,因為操作以「完全收益」為投資目標,並運用可因應市場多空漲跌的計量模型靈活調整股債比例,除了追求長期穩定收益之外,同時能因應波動控制下跌風險,加上台幣計價所面臨的匯率風險較低,自成立4個多月來就熱銷40億元,並帶動有效契約保費收入成長。
今年來陸股牛氣沖天,由復華投信代操的三商美邦人壽-神州人民幣指數型投資帳戶、新光人壽復華投信復華投資管理帳戶今年第一季分別繳出26.5%、20.6%,表現同樣名列前茅。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旗下管理資產規模約新台幣1800多億元,多年來皆自行培養人才,不靠國外顧問,目前投研相關人員近百人,為國內業界之最,投研經費預算更無上限,也因為重視投研能力,自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研究團隊獎開辦8年來就榮獲7座研究團隊大獎,再創業界紀錄。
銀行財富管理部門表示,類全委保單因為門檻較低,兼顧保障及投資功能,同時提供每月固定撥回機制提供現金流,且連結投資帳戶委由基金公司專業團隊代為操盤且操作相對靈活,其中,台幣計價因為進出無匯兌麻煩且匯率風險低,備受投資人青睞,也讓小額投資人享有大戶級服務,成為目前國人兼顧保障、投資配置及退休規劃的新選擇。
復華投信自2010年就投入類全委保單市場,是國內投信業者先驅之一。根據統計,目前復華投信全權委託業務已達新台幣77億元,累計合作保險公司共4家,已推出17個類全委帳戶,居國內本土投信之冠。
其中,由復華投信代操的「合作金庫人壽-新臺幣環球穩健投資帳戶」自去年11底推出以來,因為操作以「完全收益」為投資目標,並運用可因應市場多空漲跌的計量模型靈活調整股債比例,除了追求長期穩定收益之外,同時能因應波動控制下跌風險,加上台幣計價所面臨的匯率風險較低,自成立4個多月來就熱銷40億元,並帶動有效契約保費收入成長。
今年來陸股牛氣沖天,由復華投信代操的三商美邦人壽-神州人民幣指數型投資帳戶、新光人壽復華投信復華投資管理帳戶今年第一季分別繳出26.5%、20.6%,表現同樣名列前茅。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旗下管理資產規模約新台幣1800多億元,多年來皆自行培養人才,不靠國外顧問,目前投研相關人員近百人,為國內業界之最,投研經費預算更無上限,也因為重視投研能力,自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研究團隊獎開辦8年來就榮獲7座研究團隊大獎,再創業界紀錄。
銀行財富管理部門表示,類全委保單因為門檻較低,兼顧保障及投資功能,同時提供每月固定撥回機制提供現金流,且連結投資帳戶委由基金公司專業團隊代為操盤且操作相對靈活,其中,台幣計價因為進出無匯兌麻煩且匯率風險低,備受投資人青睞,也讓小額投資人享有大戶級服務,成為目前國人兼顧保障、投資配置及退休規劃的新選擇。
復華投信在2015年三大基金獎大放異彩,繼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傑出基金金鑽獎橫掃七座大獎之後,旗下的復華數位經濟、中小精選及人生目標三檔基金,在理柏台灣基金獎再拿下六項大獎,獎座數躍居本土投信最大贏家,其中,復華數位經濟基金更榮登今年三大基金獎-科技股票型基金大滿貫。
累計復華投信在今年三大基金獎囊括13項獎座,包括11座單一基金獎項,以及最佳台灣股票型、固定收益型基金兩座研究團隊大獎。
復華投信旗下股票型基金近年表現傑出,其中又以台股基金最耀眼。根據Lipper統計,復華台股系列基金整體績效在2013、2014年平均報酬率分別以近48%、13%,連兩年拿下業界第一,並在今年三大基金獎中拿下11項台股基金獎肯定。
復華投信旗下台股基金規模去年逆勢成長近64億元、增幅69.5%表現突出,其中,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去年規模大增逾40億元、增幅215%,居台股基金之冠;復華中小精選、人生目標基金去年規模亦成長逾6億元,同步擠進2014年台股基金規模成長前十名。
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定位為積極型台股平衡型基金,績效除了打敗大盤,亦名列同類型前茅,因此,連兩年榮獲理柏台灣基金獎-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基金3年期、5年期獎的肯定,今年更拿下3、5、10年期獎大滿貫殊榮。(李佳濟)
累計復華投信在今年三大基金獎囊括13項獎座,包括11座單一基金獎項,以及最佳台灣股票型、固定收益型基金兩座研究團隊大獎。
復華投信旗下股票型基金近年表現傑出,其中又以台股基金最耀眼。根據Lipper統計,復華台股系列基金整體績效在2013、2014年平均報酬率分別以近48%、13%,連兩年拿下業界第一,並在今年三大基金獎中拿下11項台股基金獎肯定。
復華投信旗下台股基金規模去年逆勢成長近64億元、增幅69.5%表現突出,其中,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去年規模大增逾40億元、增幅215%,居台股基金之冠;復華中小精選、人生目標基金去年規模亦成長逾6億元,同步擠進2014年台股基金規模成長前十名。
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定位為積極型台股平衡型基金,績效除了打敗大盤,亦名列同類型前茅,因此,連兩年榮獲理柏台灣基金獎-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基金3年期、5年期獎的肯定,今年更拿下3、5、10年期獎大滿貫殊榮。(李佳濟)
今年來全球股市多頭氣勢不減,包括:歐美、印度、印尼、菲律賓、中國大陸深圳…等股市陸續創歷史新高,台股也來到睽違已經很久的萬點關卡前,股市夯連帶股票基金績效也跟漲,統計台灣投信發行420檔國、內外股票基金,基金淨值創新高共有87檔,其中國內股票型18檔、跨國股票型69檔。
若以投信公司來說,群益投信整體表現最好,以旗下8檔海外以及2檔國內共10檔基金名列第一,而國泰投信8檔名列第二,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與元大寶來投信6檔也名列前茅,保德信投信、復華投信、野村投信旗下也各有5檔。
群益投信總經理賴政昇表示,基金操作首重的就是團隊合作,而團隊和紀律就是群益投信的最大競爭力,「績效」是資產管理業的硬道理,也因此,群益投信持續投入研究資源,就是希望可以將績效展現出來,並且讓投資人都認同,群益投信一直以來都是秉持「團隊合作」與「紀律」的核心價值,希望藉由此企業文化的發揮,為投資人追求長期穩健的績效。
群益投信表示,針對現階段投資策略,全球仍處在資金寬鬆環境,投資人在投資區域選擇上,具基本面、超跌低本益比的新興股市值得投資人多留意,特別是新興亞股,建議還是要選擇有題材、基本面佳的強勢市場,像是中國大陸、印度的改革紅利,就是值得留意的投資題材。
若以投信公司來說,群益投信整體表現最好,以旗下8檔海外以及2檔國內共10檔基金名列第一,而國泰投信8檔名列第二,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與元大寶來投信6檔也名列前茅,保德信投信、復華投信、野村投信旗下也各有5檔。
群益投信總經理賴政昇表示,基金操作首重的就是團隊合作,而團隊和紀律就是群益投信的最大競爭力,「績效」是資產管理業的硬道理,也因此,群益投信持續投入研究資源,就是希望可以將績效展現出來,並且讓投資人都認同,群益投信一直以來都是秉持「團隊合作」與「紀律」的核心價值,希望藉由此企業文化的發揮,為投資人追求長期穩健的績效。
群益投信表示,針對現階段投資策略,全球仍處在資金寬鬆環境,投資人在投資區域選擇上,具基本面、超跌低本益比的新興股市值得投資人多留意,特別是新興亞股,建議還是要選擇有題材、基本面佳的強勢市場,像是中國大陸、印度的改革紅利,就是值得留意的投資題材。
復華投信在2015年三大基金獎大放異彩,繼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傑出基金金鑽獎橫掃7座大獎之後,旗下的復華數位經濟、中小精選及人生目標3檔基金,在本屆理柏台灣基金獎再拿下6項大獎,獎座數躍居本土投信最大贏家,其中,復華數位經濟基金更榮登今年三大基金獎-科技股票型基金大滿貫。
累計2015年復華投信在今年三大基金獎囊括13項獎座,包括11座單一基金獎項,以及最佳台灣股票型、固定收益型基金兩座研究團隊大獎,傲視群雄。這也代表,除了單一基金經理人操盤能力備受肯定之外,復華投信系列基金能在眾多基金脫穎而出,旗下投研團隊功不可沒。
台股績效連2年稱冠
橫掃11座基金大獎
復華投信旗下股票型基金近年表現明顯進步,其中又以台股基金最耀眼。根據Lipper統計,復華台股系列基金整體績效2013、2014年平均報酬率分別以近48%、13%,連兩年拿下第一,並在今年三大基金獎中拿下11項台股基金獎肯定。
由於復華投信台股系列基金口碑佳、操作績效優異,吸引機構法人及投資人資金青睞。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14年台股股票型基金規模失血168億元、減幅6.59%,不過,復華投信旗下台股基金規模去年逆勢成長近64億元、增幅69.5%表現突出,其中,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去年規模大增逾40億元、增幅215%,躍居台股基金之冠;復華中小精選、人生目標基金去年規模亦成長逾6億元,同步擠進2014年台股基金規模成長前十名。
金融海嘯過後,不論是全球股市或台股的震盪幅度明顯加大,加上黑天鵝事件頻傳,如何做好資產配置與下檔風險,成為投資致勝關鍵。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定位為積極型台股平衡型基金,布局首選成長力道強勁之產業,經理人劉建賢除了依景氣循環、資金面及技術面等短期衡量指標動態調整持股水位與換股操作外,同時搭配期貨避險策略,以降低基金大幅波動可能性,追求跟漲抗跌的目標,中長期績效除了打敗大盤,亦名列同類型前茅,因此,連兩年榮獲理柏台灣基金獎-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基金3年期、5年期獎的肯定,今年更拿下3、5、10年期獎大滿貫殊榮。
百人投研業界之最
今年股債團隊雙冠王
為厚植投研實力,復華投信多年來皆自行培育人才、操作基金,不靠國外顧問,目前投研及產品研發等相關部門人員近百人,除落實完整投資分析流程外,經費預算更是無上限。累計近3年復華股債投研團隊拜訪達40個地區國家企業及央行等政府機構,足跡遠達非洲、南美、東歐等,透過第一線實地考察,挖掘書面報告以外的投機契機。
也因為透過系統化培養人才、有利留才,使股票研究團隊穩定度高,加上又有卓越的操作成績單,讓復華投信今年脫穎而出,榮獲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固定收益團隊則連續3年拿下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獎,累計復華投信自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開辦8年以來,7次榮獲團隊大獎,今年一次包辦股債團隊獎,再創業界紀錄。
復華投信執行副總邱明強表示,復華投信股票團隊投資流程及相關追蹤指標十分嚴謹,最重要的是投研團隊實地拜訪許多公司,累計去年拜訪超過1800家企業,進一步挖掘營收數據以外的投資機會,從真實的基本面與市場的誤解中獲利;固定收益團隊則親赴海外與當地政府官員、券商、機構法人建立人脈,除了能得到較佳的報價來源、降低交易成本之外,甚至可獲得新券IPO較佳的分配額度,獲取更多附加價值,為投資組合加分。
累計2015年復華投信在今年三大基金獎囊括13項獎座,包括11座單一基金獎項,以及最佳台灣股票型、固定收益型基金兩座研究團隊大獎,傲視群雄。這也代表,除了單一基金經理人操盤能力備受肯定之外,復華投信系列基金能在眾多基金脫穎而出,旗下投研團隊功不可沒。
台股績效連2年稱冠
橫掃11座基金大獎
復華投信旗下股票型基金近年表現明顯進步,其中又以台股基金最耀眼。根據Lipper統計,復華台股系列基金整體績效2013、2014年平均報酬率分別以近48%、13%,連兩年拿下第一,並在今年三大基金獎中拿下11項台股基金獎肯定。
由於復華投信台股系列基金口碑佳、操作績效優異,吸引機構法人及投資人資金青睞。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14年台股股票型基金規模失血168億元、減幅6.59%,不過,復華投信旗下台股基金規模去年逆勢成長近64億元、增幅69.5%表現突出,其中,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去年規模大增逾40億元、增幅215%,躍居台股基金之冠;復華中小精選、人生目標基金去年規模亦成長逾6億元,同步擠進2014年台股基金規模成長前十名。
金融海嘯過後,不論是全球股市或台股的震盪幅度明顯加大,加上黑天鵝事件頻傳,如何做好資產配置與下檔風險,成為投資致勝關鍵。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定位為積極型台股平衡型基金,布局首選成長力道強勁之產業,經理人劉建賢除了依景氣循環、資金面及技術面等短期衡量指標動態調整持股水位與換股操作外,同時搭配期貨避險策略,以降低基金大幅波動可能性,追求跟漲抗跌的目標,中長期績效除了打敗大盤,亦名列同類型前茅,因此,連兩年榮獲理柏台灣基金獎-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基金3年期、5年期獎的肯定,今年更拿下3、5、10年期獎大滿貫殊榮。
百人投研業界之最
今年股債團隊雙冠王
為厚植投研實力,復華投信多年來皆自行培育人才、操作基金,不靠國外顧問,目前投研及產品研發等相關部門人員近百人,除落實完整投資分析流程外,經費預算更是無上限。累計近3年復華股債投研團隊拜訪達40個地區國家企業及央行等政府機構,足跡遠達非洲、南美、東歐等,透過第一線實地考察,挖掘書面報告以外的投機契機。
也因為透過系統化培養人才、有利留才,使股票研究團隊穩定度高,加上又有卓越的操作成績單,讓復華投信今年脫穎而出,榮獲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固定收益團隊則連續3年拿下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獎,累計復華投信自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開辦8年以來,7次榮獲團隊大獎,今年一次包辦股債團隊獎,再創業界紀錄。
復華投信執行副總邱明強表示,復華投信股票團隊投資流程及相關追蹤指標十分嚴謹,最重要的是投研團隊實地拜訪許多公司,累計去年拜訪超過1800家企業,進一步挖掘營收數據以外的投資機會,從真實的基本面與市場的誤解中獲利;固定收益團隊則親赴海外與當地政府官員、券商、機構法人建立人脈,除了能得到較佳的報價來源、降低交易成本之外,甚至可獲得新券IPO較佳的分配額度,獲取更多附加價值,為投資組合加分。
第18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出爐,復華投信旗下的復華數位經濟、中小精選、人生目標基金,以優異操作績效拿下4座大獎,成為國內基金獎獎項獲得最多的投信業者,也是繼2014年以3檔基金拿下5座大獎之後,再度蟬聯金鑽獎國內基金獎最大贏家。
向來是各大基金獎獲獎常客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今年金鑽獎再次拿下國內股票型基金--科技類股三年期、三年期、十年期獎入圍,並同步榮獲2015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科技股票型基金獎肯定,累計近15年來已多次獲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理柏台灣基金獎、傑出基金金鑽獎等15座基金大獎。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亦在本屆榮獲得股票型基金--中小型股三年期獎,復華人生目標則是債券股票平衡型基金--一般型股票三年期獎;復華高成長基金則入圍股票型基金--一般類股三年期及十年期獎。
Lipper統計,復華投信台股基金整體平均報酬2013、2014年分別以近48%、13%,連兩年拿下台股基金團隊操作績效冠軍;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2014年台股股票型基金整體規模失血168億元、減幅6.59%,復華投信則逆勢增長近64億元、增幅69.5%,表現亮眼。
隸屬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連兩年績效居前五名,備受投資人與機構法人青睞之外,其中,去年增加逾40億元、增幅215%,更為台股基金之最;此外,復華復華、復華高成長、復華中小精選等基金規模成長皆超過6億元,同步擠進2014年台股基金規模增長前10名。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復華投信近年持續強化股票投研團隊實力,研究考察經費更是無上限,透過每日實地拜訪許多公司及經營團隊,進一步從真實的基本面與市場的誤解中獲利,讓復華投信台股基金績效亮眼,也成為連兩年連莊金鑽獎國內基金獎最大贏家的主因。未來將持續挹注投研團隊資源,並結合海外及台灣跨國產業研究優勢,進一步充分滿足投資人需求,同時提升國內投信業者的競爭力。
向來是各大基金獎獲獎常客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今年金鑽獎再次拿下國內股票型基金--科技類股三年期、三年期、十年期獎入圍,並同步榮獲2015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科技股票型基金獎肯定,累計近15年來已多次獲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理柏台灣基金獎、傑出基金金鑽獎等15座基金大獎。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亦在本屆榮獲得股票型基金--中小型股三年期獎,復華人生目標則是債券股票平衡型基金--一般型股票三年期獎;復華高成長基金則入圍股票型基金--一般類股三年期及十年期獎。
Lipper統計,復華投信台股基金整體平均報酬2013、2014年分別以近48%、13%,連兩年拿下台股基金團隊操作績效冠軍;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2014年台股股票型基金整體規模失血168億元、減幅6.59%,復華投信則逆勢增長近64億元、增幅69.5%,表現亮眼。
隸屬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連兩年績效居前五名,備受投資人與機構法人青睞之外,其中,去年增加逾40億元、增幅215%,更為台股基金之最;此外,復華復華、復華高成長、復華中小精選等基金規模成長皆超過6億元,同步擠進2014年台股基金規模增長前10名。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復華投信近年持續強化股票投研團隊實力,研究考察經費更是無上限,透過每日實地拜訪許多公司及經營團隊,進一步從真實的基本面與市場的誤解中獲利,讓復華投信台股基金績效亮眼,也成為連兩年連莊金鑽獎國內基金獎最大贏家的主因。未來將持續挹注投研團隊資源,並結合海外及台灣跨國產業研究優勢,進一步充分滿足投資人需求,同時提升國內投信業者的競爭力。
投資理財得獎基金值得信賴群益、復華、野村、宏利、德盛安聯旗下標的,都可列入投資選擇
奧斯卡獎才剛閉幕,國內基金業也正進入每年基金獎頒布的高峰期,包括晨星、金鑽獎今年的得獎名單都陸續出爐,統計截至2015年1月底,國內投信公司共發行972檔基金,國外資產管理公司所核備發行的境外基金也有1,026檔,全台灣總計共有1,998檔基金,能從中脫穎而出的得獎基金,相對而言,更值得投資人列入投資選擇。
觀察今年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得獎狀況(不包括總代理基金),其中群益投信旗下群益店頭市場基金以及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獲得金鑽獎國、內外基金5項大獎,與復華投信在金鑽獎4檔基金獲獎以及晨星基金獎1檔基金獲獎,同樣共5檔基金獲獎並列第1,堪稱為國內值得信賴的投信公司。
群益投信總經理賴政昇表示,群益投信自從創立以來至目前為止共獲得國內外82項基金大獎的得獎記錄,關鍵在於群益投信的企業文化,一直以來都是秉持「團隊合作」與「紀律」的核心價值,基金操作首重的就是團隊合作,群益投信則尤其重視團隊,從旗下基金在台股操作上屢獲佳績,更加突顯團隊效益的發揮,而團隊和紀律就是群益投信的最大競爭力,希望藉由此企業文化的發揮,為投資人追求長期穩健績效,做到讓一群人受益的目標。
賴政昇指出,目前在台股基金產品線已經齊備,且建置完整的國內投資研究團隊,投資在台股基金規模也是業界第1,為了積極發展海外投資股票型產品,也建立相較其他同業完整的國外投資研究團隊,群益印度中小基金近1年表現85.43%為同類型基金第1名的優異成績(截至2015年1月31日),即可證明國內投信有本事、有能力可以進軍亞洲盃、甚至世界盃的能力。
針對投資策略,賴政昇表示,全球仍處在資金寬鬆環境,投資人在投資區域選擇上,建議還是要選擇有題材、基本面佳的強勢市場,像是中國、印度的改革紅利,就是值得留意的投資題材。
奧斯卡獎才剛閉幕,國內基金業也正進入每年基金獎頒布的高峰期,包括晨星、金鑽獎今年的得獎名單都陸續出爐,統計截至2015年1月底,國內投信公司共發行972檔基金,國外資產管理公司所核備發行的境外基金也有1,026檔,全台灣總計共有1,998檔基金,能從中脫穎而出的得獎基金,相對而言,更值得投資人列入投資選擇。
觀察今年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得獎狀況(不包括總代理基金),其中群益投信旗下群益店頭市場基金以及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獲得金鑽獎國、內外基金5項大獎,與復華投信在金鑽獎4檔基金獲獎以及晨星基金獎1檔基金獲獎,同樣共5檔基金獲獎並列第1,堪稱為國內值得信賴的投信公司。
群益投信總經理賴政昇表示,群益投信自從創立以來至目前為止共獲得國內外82項基金大獎的得獎記錄,關鍵在於群益投信的企業文化,一直以來都是秉持「團隊合作」與「紀律」的核心價值,基金操作首重的就是團隊合作,群益投信則尤其重視團隊,從旗下基金在台股操作上屢獲佳績,更加突顯團隊效益的發揮,而團隊和紀律就是群益投信的最大競爭力,希望藉由此企業文化的發揮,為投資人追求長期穩健績效,做到讓一群人受益的目標。
賴政昇指出,目前在台股基金產品線已經齊備,且建置完整的國內投資研究團隊,投資在台股基金規模也是業界第1,為了積極發展海外投資股票型產品,也建立相較其他同業完整的國外投資研究團隊,群益印度中小基金近1年表現85.43%為同類型基金第1名的優異成績(截至2015年1月31日),即可證明國內投信有本事、有能力可以進軍亞洲盃、甚至世界盃的能力。
針對投資策略,賴政昇表示,全球仍處在資金寬鬆環境,投資人在投資區域選擇上,建議還是要選擇有題材、基本面佳的強勢市場,像是中國、印度的改革紅利,就是值得留意的投資題材。
新興市場基金 亮眼 吳敦義出席晨星獎頒獎典禮,勉勵得獎公司提供更周全和優質的服務
素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 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2015年頒獎典禮昨(12)日在 台北舉行,新興市場基金今年表現亮眼。
而副總統吳敦義也特別蒞臨致詞及頒獎,他勉勵得獎基金公司要考 量投資人的利益,提供周全和優質的服務,為國人創造更高價值。
吳敦義特別指出,今年初由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 dation)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聯合發布 的2015年經濟自由度(2015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報告,台 灣經濟自由度連續5年排名上升,今年在全球186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 第14名,經貿、投資與金融自由度創新高,尤其2014年經濟成長率高 達3.74%,是繼1998年後、再度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去年台 灣境外觀光客創歷史新高超過990萬人,預計在今年突破1,000萬人, 這些都是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成果。
今年「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 星技術指導)」總計頒發34個獎項。其中,富蘭克林集團拿下6席最 多,貝萊德集團抱走3個獎項次之,施羅德投顧、景順投信及美盛投 顧分別獲得晨星2個獎項。另外,今年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首度頒 給兩家公司,由復華投信和德盛安聯投信聯袂得獎。其中,德盛是8 年來首家拿下團隊研究獎的外商公司,復華則是首家同時囊括股票型 基金和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業者。
主辦單位《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朱紀中表示,今年是《Smart智 富》月刊和晨星公司連續第8年合作頒發台灣基金獎,根據投信公會 最新統計,台灣人投資境內和境外基金的總規模已達6.6兆台幣(含 全權委託),相當於今年政府歲出預算的3.4倍,與8年多前、2007年 金融海嘯前的高峰時相比,增加了1.43兆,這些資金可蓋3條台灣高 速鐵路。
吳敦義更針對朱紀中建議政府應儘快落實「勞工自選投資方案」的 請求,當場允諾將與行政院長毛治國討論,盡力在任內落實推動勞退 新制勞工自選投資平台,希望造福所有勞工朋友,並帶動台灣資產管 理業界進一步提升。在副總統當場允諾後,投信暨投顧公會理事長林 弘立表示,明日就會與退休基金協會一起將有關「勞工自選投資方案 」的建議資料送交副總統辦公室,期待政府能儘速推動該方案的立法 ,加速落實勞退年金管理的改革。
另外,資政陳(沖)今年再度與會,在針對中國基金相關獎項進行 頒獎的同時,他強調,按台灣投資共同基金的受益人數計算,平均每 人投資金額高達134萬台幣,總計投資基金規模(不合全權委託)超 過5兆台幣,如此龐大的資金,應該要能跟上國際退休基金的投資趨 勢,增加「另類投資」(Alternative)比重,尤其政府應考慮開放 讓共同基金參與公共基礎建設的投資,這樣一來,台北市長柯文哲就 不會再感嘆要做市政建設卻沒錢!
有關「另類投資」的趨勢,晨星亞洲區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指出, 去年乃是自2011年歐元危機以來、資金連續第4年淨流入共同基金市 場,且是資金流入最高紀錄的一年。其中,歐洲註冊的基金與2013年 底相比,在所有資產類別中流入「另類投資」的增幅最高、達到23. 59%,其次則是流向「股債混合型基金」(Allocation),增幅為2 0.98%。
晨星亞洲區行政總裁張曉海則指出,在遴選得獎基金的過程中,M orningstar強調質量並重。得獎基金除了必須在當年度及過去年度都 取得理想的績效外,也需具備優質的管理,以反映基金管理團隊對投 資人利益的關注。本著服務投資人的精神,Morningstar的遴選方法 著重在管理團隊為投資人所帶來的價值,獲獎更是肯定其對投資人的 貢獻。
素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 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2015年頒獎典禮昨(12)日在 台北舉行,新興市場基金今年表現亮眼。
而副總統吳敦義也特別蒞臨致詞及頒獎,他勉勵得獎基金公司要考 量投資人的利益,提供周全和優質的服務,為國人創造更高價值。
吳敦義特別指出,今年初由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 dation)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聯合發布 的2015年經濟自由度(2015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報告,台 灣經濟自由度連續5年排名上升,今年在全球186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 第14名,經貿、投資與金融自由度創新高,尤其2014年經濟成長率高 達3.74%,是繼1998年後、再度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去年台 灣境外觀光客創歷史新高超過990萬人,預計在今年突破1,000萬人, 這些都是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成果。
今年「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 星技術指導)」總計頒發34個獎項。其中,富蘭克林集團拿下6席最 多,貝萊德集團抱走3個獎項次之,施羅德投顧、景順投信及美盛投 顧分別獲得晨星2個獎項。另外,今年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首度頒 給兩家公司,由復華投信和德盛安聯投信聯袂得獎。其中,德盛是8 年來首家拿下團隊研究獎的外商公司,復華則是首家同時囊括股票型 基金和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業者。
主辦單位《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朱紀中表示,今年是《Smart智 富》月刊和晨星公司連續第8年合作頒發台灣基金獎,根據投信公會 最新統計,台灣人投資境內和境外基金的總規模已達6.6兆台幣(含 全權委託),相當於今年政府歲出預算的3.4倍,與8年多前、2007年 金融海嘯前的高峰時相比,增加了1.43兆,這些資金可蓋3條台灣高 速鐵路。
吳敦義更針對朱紀中建議政府應儘快落實「勞工自選投資方案」的 請求,當場允諾將與行政院長毛治國討論,盡力在任內落實推動勞退 新制勞工自選投資平台,希望造福所有勞工朋友,並帶動台灣資產管 理業界進一步提升。在副總統當場允諾後,投信暨投顧公會理事長林 弘立表示,明日就會與退休基金協會一起將有關「勞工自選投資方案 」的建議資料送交副總統辦公室,期待政府能儘速推動該方案的立法 ,加速落實勞退年金管理的改革。
另外,資政陳(沖)今年再度與會,在針對中國基金相關獎項進行 頒獎的同時,他強調,按台灣投資共同基金的受益人數計算,平均每 人投資金額高達134萬台幣,總計投資基金規模(不合全權委託)超 過5兆台幣,如此龐大的資金,應該要能跟上國際退休基金的投資趨 勢,增加「另類投資」(Alternative)比重,尤其政府應考慮開放 讓共同基金參與公共基礎建設的投資,這樣一來,台北市長柯文哲就 不會再感嘆要做市政建設卻沒錢!
有關「另類投資」的趨勢,晨星亞洲區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指出, 去年乃是自2011年歐元危機以來、資金連續第4年淨流入共同基金市 場,且是資金流入最高紀錄的一年。其中,歐洲註冊的基金與2013年 底相比,在所有資產類別中流入「另類投資」的增幅最高、達到23. 59%,其次則是流向「股債混合型基金」(Allocation),增幅為2 0.98%。
晨星亞洲區行政總裁張曉海則指出,在遴選得獎基金的過程中,M orningstar強調質量並重。得獎基金除了必須在當年度及過去年度都 取得理想的績效外,也需具備優質的管理,以反映基金管理團隊對投 資人利益的關注。本著服務投資人的精神,Morningstar的遴選方法 著重在管理團隊為投資人所帶來的價值,獲獎更是肯定其對投資人的 貢獻。
本土投信三傑 獎不完 復華、群益、宏利超風光 獲多項晨星與金鑽獎肯定
3月是每年基金獎頒布的高峰期,國內投信發行基金表現愈來愈好,甚至打敗同類型的境外基金,獲得基金獎的肯定。以本周頒獎的金鑽獎與晨星獎來說,復華投信、群益投信與宏利投信最出色,獲得多項大獎肯定。
到今年1月底,國內投信公司共發行972檔基金,國外資產管理公司所核備的境外基金也有1,026檔,總計近2,000檔基金,如果基金能從中脫穎而出,值得投資人列入投資選擇。
今年晨星獎頒發34個獎項,金鑽獎超過60個獎,下周頒布的理柏(Lipper)預計超過60個。
今年金鑽獎有兩檔台股基金同時囊括3年期、5年、10年期三項大獎,分別是群益店頭市場及宏利台灣高股息。群益店頭市場是多年得獎常客,今年連莊獲獎。
宏利投信同樣是金鑽獎大贏家,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也獲得「亞洲太平洋(含日本)股票基金」類別的三年期獎。
復華投信除在金鑽獎取得四項獎外,在晨星獎更大放光采,今年三度蟬聯最佳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並首度拿下最佳股票型團隊研究獎,是第一家同時囊括股票型及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業者。
此外,統一投信除了統一大滿貫基金,旗下亞太基金及大龍印基金也獲得金鑽獎的肯定。
3月是每年基金獎頒布的高峰期,國內投信發行基金表現愈來愈好,甚至打敗同類型的境外基金,獲得基金獎的肯定。以本周頒獎的金鑽獎與晨星獎來說,復華投信、群益投信與宏利投信最出色,獲得多項大獎肯定。
到今年1月底,國內投信公司共發行972檔基金,國外資產管理公司所核備的境外基金也有1,026檔,總計近2,000檔基金,如果基金能從中脫穎而出,值得投資人列入投資選擇。
今年晨星獎頒發34個獎項,金鑽獎超過60個獎,下周頒布的理柏(Lipper)預計超過60個。
今年金鑽獎有兩檔台股基金同時囊括3年期、5年、10年期三項大獎,分別是群益店頭市場及宏利台灣高股息。群益店頭市場是多年得獎常客,今年連莊獲獎。
宏利投信同樣是金鑽獎大贏家,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也獲得「亞洲太平洋(含日本)股票基金」類別的三年期獎。
復華投信除在金鑽獎取得四項獎外,在晨星獎更大放光采,今年三度蟬聯最佳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並首度拿下最佳股票型團隊研究獎,是第一家同時囊括股票型及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業者。
此外,統一投信除了統一大滿貫基金,旗下亞太基金及大龍印基金也獲得金鑽獎的肯定。
2015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 得獎率0.82% 堪稱國內資產管理業界競逐最激烈的基金獎項
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2015年度贏家名單正式出爐。本年度「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共頒發13個組別獎項,而晨星技術指導的「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組別獎項部分亦有21個,得獎機率為0.82%,堪稱是國內資產管理業界競逐最激烈的基金獎項。
分析得獎數目,本年度最大贏家由富蘭克林投顧蟬聯,共拿下兩大基金獎合計6個獎項,貝萊德則是抱走3個獎項,施羅德投顧、景順投信及美盛投顧分別獲得晨星兩個獎項,而復華投信更首度同時奪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以及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兩項大獎,投研實力獲評審肯定。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主席、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邱顯比表示,挑選基金不能只看績效,還要考慮基金投資組合是否夠分散、基金規模不能太小等問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是從投資人是否能靠得獎基金長期穩定獲利的角度進行評選;拉丁美洲股市因去年表現不佳,相關基金表現也不好,即使是績效第一名的基金,報酬率也僅小贏指標指數(Benchmark)2個百分點,因此評審們決定獎項從缺。
另外,因應中國股市的影響力逐漸提升,「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從今年起增設「大中華股票」獎項,並同步將原「天然資源」獎項與「環境生態和替代能源」獎項合併成「商品類」獎項。
在今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所頒出的20個組別獎項裡,頒給去年績效冠軍的基金僅有5個獎項,比例僅1/4,主因在於評審們強調中長期績效皆持續穩定才是好基金。評審之一、政大財管系教授李志宏解釋,很多基金拿下當年度冠軍,可能是剛好壓對寶,但不見得能經得起市場考驗,因此需要拉長到3年、5年以上的時間觀察。結果,5檔去年績效在同組別基金中拿冠軍的基金通過考驗得獎,其餘13檔基金去年績效穩定維持前1/4,但是3年、5年績效皆名列前茅,短中長期績效表現一致。
至於獲得雙冠王的復華投信,由於該公司長期投入大量研究資源,建立多重經理人制度,採團隊合作,降低單一經理人操作風險,績效穩健為盈,除了在固定收益型基金短中長期表現穩健外,股票型基金績效近3年也有明顯進步;另外,第3度入圍的德盛安聯投信則是因其海外基金產品多元,且積極向海外母公司爭取在台灣投注更多資源,成為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另一個贏家。
主辦單位《Smart智富月刊》總經理朱紀中說明,綜觀今年得獎基金的表現,金融海嘯過後,投資大環境迥異,能夠得獎一次已相當不易,但有些基金持續繳出耀眼佳績,包括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瀚亞M&G日本小型股基金等3檔基金,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連續三年獲獎,表現亮眼穩健。
特別的是,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由他所操盤的「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皆入選「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其中「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2014年台幣報酬率達19.4%,大幅勝過MSCI新興市場指數。
「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部分,則有景順歐洲指標增值基金A股歐元與德盛台灣大壩基金連續2年獲獎肯定。連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獲獎紀錄,德盛台灣大壩基金3年共抱回5個獎項,表現同樣受到矚目。
晨星亞洲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分析,近兩年金融市場回歸正常化,讓個別市場因素開始決定基金是否勝出。例如今年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基金,分別由「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獲獎,小型股基金勝出的主因就是大型股基金的能源類權重過大,受到油價大跌衝擊表現不佳,反而是以內需市場為主的小型股出頭天。
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2015年度贏家名單正式出爐。本年度「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共頒發13個組別獎項,而晨星技術指導的「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組別獎項部分亦有21個,得獎機率為0.82%,堪稱是國內資產管理業界競逐最激烈的基金獎項。
分析得獎數目,本年度最大贏家由富蘭克林投顧蟬聯,共拿下兩大基金獎合計6個獎項,貝萊德則是抱走3個獎項,施羅德投顧、景順投信及美盛投顧分別獲得晨星兩個獎項,而復華投信更首度同時奪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以及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兩項大獎,投研實力獲評審肯定。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主席、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邱顯比表示,挑選基金不能只看績效,還要考慮基金投資組合是否夠分散、基金規模不能太小等問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是從投資人是否能靠得獎基金長期穩定獲利的角度進行評選;拉丁美洲股市因去年表現不佳,相關基金表現也不好,即使是績效第一名的基金,報酬率也僅小贏指標指數(Benchmark)2個百分點,因此評審們決定獎項從缺。
另外,因應中國股市的影響力逐漸提升,「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從今年起增設「大中華股票」獎項,並同步將原「天然資源」獎項與「環境生態和替代能源」獎項合併成「商品類」獎項。
在今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所頒出的20個組別獎項裡,頒給去年績效冠軍的基金僅有5個獎項,比例僅1/4,主因在於評審們強調中長期績效皆持續穩定才是好基金。評審之一、政大財管系教授李志宏解釋,很多基金拿下當年度冠軍,可能是剛好壓對寶,但不見得能經得起市場考驗,因此需要拉長到3年、5年以上的時間觀察。結果,5檔去年績效在同組別基金中拿冠軍的基金通過考驗得獎,其餘13檔基金去年績效穩定維持前1/4,但是3年、5年績效皆名列前茅,短中長期績效表現一致。
至於獲得雙冠王的復華投信,由於該公司長期投入大量研究資源,建立多重經理人制度,採團隊合作,降低單一經理人操作風險,績效穩健為盈,除了在固定收益型基金短中長期表現穩健外,股票型基金績效近3年也有明顯進步;另外,第3度入圍的德盛安聯投信則是因其海外基金產品多元,且積極向海外母公司爭取在台灣投注更多資源,成為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另一個贏家。
主辦單位《Smart智富月刊》總經理朱紀中說明,綜觀今年得獎基金的表現,金融海嘯過後,投資大環境迥異,能夠得獎一次已相當不易,但有些基金持續繳出耀眼佳績,包括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瀚亞M&G日本小型股基金等3檔基金,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連續三年獲獎,表現亮眼穩健。
特別的是,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由他所操盤的「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皆入選「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其中「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2014年台幣報酬率達19.4%,大幅勝過MSCI新興市場指數。
「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部分,則有景順歐洲指標增值基金A股歐元與德盛台灣大壩基金連續2年獲獎肯定。連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獲獎紀錄,德盛台灣大壩基金3年共抱回5個獎項,表現同樣受到矚目。
晨星亞洲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分析,近兩年金融市場回歸正常化,讓個別市場因素開始決定基金是否勝出。例如今年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基金,分別由「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獲獎,小型股基金勝出的主因就是大型股基金的能源類權重過大,受到油價大跌衝擊表現不佳,反而是以內需市場為主的小型股出頭天。
第十八屆傑出基金金鑽獎獎項出爐,復華投信旗下的復華數位經濟、中小精選、人生目標等3檔台股基金,以優異操作績效拿下國內基金獎四座大獎,成為獲得最多獎的投信業者,這同時也是繼2014年以3檔基金拿下5座大獎之後,今年再度蟬聯金鑽獎國內基金獎最大贏家。
向來是各大基金獎獲獎及入圍常客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今年金鑽獎再次拿下國內基金獎股票型基金-科技類股三年期、五年期獎、十年期獎入圍,並同步榮獲2015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科技股票型基金獎肯定,累計成立近15年來已多次獲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理柏台灣基金獎、傑出基金金鑽獎等14座基金大獎。
此外,復華中小精選基金亦在本屆金鑽獎國內基金獎獲得股票型基金-中小型股三年期獎,復華人生目標則是債券股票平衡型基金-一般型股票三年期獎;復華高成長基金則入圍股票型基金-一般類股三年期及十年期獎。
Lipper統計,復華投信台股基金整體平均報酬2013、2014年分別以近48%、13%,連兩年拿下台股基金團隊操作績效冠軍;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去年台股股票型基金整體規模2014失血168億元、減幅6.59%,復華投信則逆勢增長近64億元、增幅69.5%,表現最為突出。
其中,隸屬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因為連兩年擠進台股基金績效排名前五名,除了備受基金投資人與投資機構法人青睞之外,去年增加逾40億元、增幅215%,居業界之冠;復華復華、復華高成長、復華中小精選等基金規模成長皆超過6億元,同步擠進2014年台股基金規模增長前十名。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復華投信近年持續強化股票投研團隊實力,研究考察經費更是無上限,讓復華投信台股基金績效亮眼,也成為連兩年獲得金鑽獎國內基金獎項最多肯定的主因。
向來是各大基金獎獲獎及入圍常客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今年金鑽獎再次拿下國內基金獎股票型基金-科技類股三年期、五年期獎、十年期獎入圍,並同步榮獲2015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科技股票型基金獎肯定,累計成立近15年來已多次獲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理柏台灣基金獎、傑出基金金鑽獎等14座基金大獎。
此外,復華中小精選基金亦在本屆金鑽獎國內基金獎獲得股票型基金-中小型股三年期獎,復華人生目標則是債券股票平衡型基金-一般型股票三年期獎;復華高成長基金則入圍股票型基金-一般類股三年期及十年期獎。
Lipper統計,復華投信台股基金整體平均報酬2013、2014年分別以近48%、13%,連兩年拿下台股基金團隊操作績效冠軍;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去年台股股票型基金整體規模2014失血168億元、減幅6.59%,復華投信則逆勢增長近64億元、增幅69.5%,表現最為突出。
其中,隸屬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因為連兩年擠進台股基金績效排名前五名,除了備受基金投資人與投資機構法人青睞之外,去年增加逾40億元、增幅215%,居業界之冠;復華復華、復華高成長、復華中小精選等基金規模成長皆超過6億元,同步擠進2014年台股基金規模增長前十名。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復華投信近年持續強化股票投研團隊實力,研究考察經費更是無上限,讓復華投信台股基金績效亮眼,也成為連兩年獲得金鑽獎國內基金獎項最多肯定的主因。
堪稱國內投信投研人數最多的復華投信,旗下固定收益及股票團隊今年除了三度蟬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之外,更同時拿下股票型團隊研究獎。
根據統計,復華投信自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開辦8年以來,7次榮獲團隊大獎,包括2次股票型基金團隊獎、2次平衡型基金團隊獎,以及連續3年的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獎,不僅是國內基金團隊獎項的常勝軍,今年一次包辦兩項團隊獎,第二次晉升單一年度雙冠王。
投研3年跑遍40國
基金績效開花結果
據了解,為厚植投研實力,復華投信多年來皆自行培育人才、操作基金,不靠國外顧問,目前投研及產品研發等相關部門人員近百人,除落實完整投資分析流程外,經費預算更是無上限。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近3年復華股債投研團隊拜訪達40個地區國家企業及央行等政府機構,足跡遠達非洲、南美、東歐等,希望透過第一線實地考察,挖掘書面報告以外的投機契機。
也因為密集拜訪國內外公司及追蹤變化,同時透過系統性觀察指標監測與定期會議討論,把基本面做得透徹,讓復華投信旗下基金績效突飛猛進。以台股基金為例,復華台股系列基金整體績效2013、2014年連兩年平均績效第一;復華南非幣長期收益基金、復華全球債券基金、復華南非幣短期收益基金、復華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分別以11.52%、7.16%、5.55%、2.60%,拿下2014年同類型績效冠軍。
海外第一手親訪
固定收益3連莊
復華投信深耕固定收益產品領域10多年,目前固定收益產品數居國內投信之冠。復華投信投資研究處債券研究部投資策略長吳易欣表示,復華投信旗下所有海外債券基金皆由團隊自行操作,而且經投資團隊評估需求提出申請,公司全力支援投資團隊親訪其投資組合所投資之公司或國家,除了獲取第一手資訊,同時能與當地政府官員、券商、機構法人建立人脈,可有較佳的報價來源,降低交易成本,甚至可獲得新券IPO較佳的分配額度,獲得更多附加價值。
在設計產品上,不以複製海外基金公司熱門產品為主,而是觀察金融市場未來趨勢,設計出具創新力、最貼近台灣投資人需求的產品。並透過系統化的投資流程,推行多重經理人制度,降低單一經理人風險,建立可持續創造良好績效的操作模式,因此連續3年拿下「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獎」大獎。
台股操作實力
績效表現獲肯定
由於公司願意長期投入大量研究資源,除了固定收益團隊成績斐然之外,復華投信股票型基金近3年基金表現亦有明顯進步,其中又以台股系列基金績效表現最受市場肯定。也因為公司透過系統化培養人才、有利留才,使股票研究團隊穩定度高,讓復華投信在今年脫穎而出,榮獲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
復華投信執行副總邱明強表示,復華投信股票票團隊投資流程及相關追蹤指標十分嚴謹,最重要的是投研團隊每天用腳跟眼實地拜訪許多公司,進一步挖掘營收數據以外的潛在投資機會,從真實的基本面與市場的誤解中獲利。
此外,再透過全球資產配置模型判斷全球金融市場趨勢,輔以自行開發的中短期技術面及動能量化指標,做為短期微調各類資產或股票比例的依據,並結合全球及台灣跨國產業研究優勢,進一步充分滿足投資人需求與在地即時服務,這樣的投研流程,除了有利基金績效操作,也能提升國內投信業者的競爭力。
根據統計,復華投信自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開辦8年以來,7次榮獲團隊大獎,包括2次股票型基金團隊獎、2次平衡型基金團隊獎,以及連續3年的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獎,不僅是國內基金團隊獎項的常勝軍,今年一次包辦兩項團隊獎,第二次晉升單一年度雙冠王。
投研3年跑遍40國
基金績效開花結果
據了解,為厚植投研實力,復華投信多年來皆自行培育人才、操作基金,不靠國外顧問,目前投研及產品研發等相關部門人員近百人,除落實完整投資分析流程外,經費預算更是無上限。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近3年復華股債投研團隊拜訪達40個地區國家企業及央行等政府機構,足跡遠達非洲、南美、東歐等,希望透過第一線實地考察,挖掘書面報告以外的投機契機。
也因為密集拜訪國內外公司及追蹤變化,同時透過系統性觀察指標監測與定期會議討論,把基本面做得透徹,讓復華投信旗下基金績效突飛猛進。以台股基金為例,復華台股系列基金整體績效2013、2014年連兩年平均績效第一;復華南非幣長期收益基金、復華全球債券基金、復華南非幣短期收益基金、復華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分別以11.52%、7.16%、5.55%、2.60%,拿下2014年同類型績效冠軍。
海外第一手親訪
固定收益3連莊
復華投信深耕固定收益產品領域10多年,目前固定收益產品數居國內投信之冠。復華投信投資研究處債券研究部投資策略長吳易欣表示,復華投信旗下所有海外債券基金皆由團隊自行操作,而且經投資團隊評估需求提出申請,公司全力支援投資團隊親訪其投資組合所投資之公司或國家,除了獲取第一手資訊,同時能與當地政府官員、券商、機構法人建立人脈,可有較佳的報價來源,降低交易成本,甚至可獲得新券IPO較佳的分配額度,獲得更多附加價值。
在設計產品上,不以複製海外基金公司熱門產品為主,而是觀察金融市場未來趨勢,設計出具創新力、最貼近台灣投資人需求的產品。並透過系統化的投資流程,推行多重經理人制度,降低單一經理人風險,建立可持續創造良好績效的操作模式,因此連續3年拿下「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獎」大獎。
台股操作實力
績效表現獲肯定
由於公司願意長期投入大量研究資源,除了固定收益團隊成績斐然之外,復華投信股票型基金近3年基金表現亦有明顯進步,其中又以台股系列基金績效表現最受市場肯定。也因為公司透過系統化培養人才、有利留才,使股票研究團隊穩定度高,讓復華投信在今年脫穎而出,榮獲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
復華投信執行副總邱明強表示,復華投信股票票團隊投資流程及相關追蹤指標十分嚴謹,最重要的是投研團隊每天用腳跟眼實地拜訪許多公司,進一步挖掘營收數據以外的潛在投資機會,從真實的基本面與市場的誤解中獲利。
此外,再透過全球資產配置模型判斷全球金融市場趨勢,輔以自行開發的中短期技術面及動能量化指標,做為短期微調各類資產或股票比例的依據,並結合全球及台灣跨國產業研究優勢,進一步充分滿足投資人需求與在地即時服務,這樣的投研流程,除了有利基金績效操作,也能提升國內投信業者的競爭力。
第18屆傑出基金金鑽獎昨(10)日同步公布及頒獎,國內以復華投信得四項獎最多,海外是宏利投信、富達證券及駿利投顧為大贏家。
金鑽獎今年符合選拔條件的基金共1,600多檔基金,國內基金部分由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負責,共22檔基金得獎,海外基金資料則由彭博資訊提供,共有45檔基金獲獎。今年首度同步公布及頒獎,典禮更為緊湊。
復華投信以三檔台股基金獲得四項獎。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復華投信近年持續強化股票投研團隊實力,研究考察經費更是無上限,透過每日實地拜訪許多公司及經營團隊,進一步從真實的基本面與市場的誤解中獲利,讓復華投信台股基金連續兩年平均績效居業界之冠,也連續兩年獲得金鑽獎最多國內獎項肯定。
宏利投信旗下基金獲得四項國內外獎項肯定,加上總代理的亨德森得兩項獎,共有六項獎。宏利投信投資長王彥傑指出,在全球低利率時代,台灣的高股息個股平均仍有3.1%,很有吸引力。宏利投信重視價值型投資,追求的是風險調整後的報酬,也就是在合理追蹤誤差範圍之內,替投資人創造最高的報酬。
特別的是,近年來,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中,有愈來愈多基金打敗境外同業,獲得海外基金獎項,主要是在亞洲區,例如,統一投信旗下的亞太基金及大龍印基金,以及宏利亞太中小股票基金。
金鑽獎的標準嚴苛,得獎基金除了績效優於同型基金、風險低於同型基金以外,還必須有正的年報酬,即使空頭市場時也不例外。得獎基金也不能有違規紀錄。
因此,如果特定區域股市近年走勢疲弱,就不會有任何基金得獎。例如,拉丁美洲基金的三年期及五年期得獎名單「從缺」,新興歐洲股票基金五年期得獎名單也是「從缺」。
金鑽獎今年符合選拔條件的基金共1,600多檔基金,國內基金部分由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負責,共22檔基金得獎,海外基金資料則由彭博資訊提供,共有45檔基金獲獎。今年首度同步公布及頒獎,典禮更為緊湊。
復華投信以三檔台股基金獲得四項獎。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復華投信近年持續強化股票投研團隊實力,研究考察經費更是無上限,透過每日實地拜訪許多公司及經營團隊,進一步從真實的基本面與市場的誤解中獲利,讓復華投信台股基金連續兩年平均績效居業界之冠,也連續兩年獲得金鑽獎最多國內獎項肯定。
宏利投信旗下基金獲得四項國內外獎項肯定,加上總代理的亨德森得兩項獎,共有六項獎。宏利投信投資長王彥傑指出,在全球低利率時代,台灣的高股息個股平均仍有3.1%,很有吸引力。宏利投信重視價值型投資,追求的是風險調整後的報酬,也就是在合理追蹤誤差範圍之內,替投資人創造最高的報酬。
特別的是,近年來,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中,有愈來愈多基金打敗境外同業,獲得海外基金獎項,主要是在亞洲區,例如,統一投信旗下的亞太基金及大龍印基金,以及宏利亞太中小股票基金。
金鑽獎的標準嚴苛,得獎基金除了績效優於同型基金、風險低於同型基金以外,還必須有正的年報酬,即使空頭市場時也不例外。得獎基金也不能有違規紀錄。
因此,如果特定區域股市近年走勢疲弱,就不會有任何基金得獎。例如,拉丁美洲基金的三年期及五年期得獎名單「從缺」,新興歐洲股票基金五年期得獎名單也是「從缺」。
復華投信旗下股票及固定收益團隊再繳出亮眼成績單,今年不但三度蟬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更同時拿下股票型團隊研究獎。另外,復華數位經濟基金是去年規模增加最多的台股基金,也榮獲「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科技股票型獎」,成為叫好叫座的代表。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開辦八年,復華投信有七次獲得團隊大獎,包括二次股票型基金團隊獎、二次平衡型基金團隊獎,以及連續三年的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獎,是國內基金團隊獎項的常勝軍,今年包辦兩項團隊獎,第二次晉身單一年度雙冠王。
復華投信為厚植投研實力,多年來皆自行培育人才、操作基金,不靠國外顧問,目前投研及產品研發等相關部門人員有近百人,除落實完整投資分析流程,經費預算更是無上限。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近三年復華股債投研團隊拜訪40個地區國家企業及央行等政府機構,足跡遠達非洲、南美、東歐等地區,希望透過第一線觀察力行「行腳投資」,更深入挖掘書面報告及營收數字以外的投機契機。
由於基本面做透徹,建立各投資流程中的系統性觀察指標,密集拜訪國內外公司及追蹤變化,並以定期會議討論,讓旗下基金績效突飛猛進。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開辦八年,復華投信有七次獲得團隊大獎,包括二次股票型基金團隊獎、二次平衡型基金團隊獎,以及連續三年的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獎,是國內基金團隊獎項的常勝軍,今年包辦兩項團隊獎,第二次晉身單一年度雙冠王。
復華投信為厚植投研實力,多年來皆自行培育人才、操作基金,不靠國外顧問,目前投研及產品研發等相關部門人員有近百人,除落實完整投資分析流程,經費預算更是無上限。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近三年復華股債投研團隊拜訪40個地區國家企業及央行等政府機構,足跡遠達非洲、南美、東歐等地區,希望透過第一線觀察力行「行腳投資」,更深入挖掘書面報告及營收數字以外的投機契機。
由於基本面做透徹,建立各投資流程中的系統性觀察指標,密集拜訪國內外公司及追蹤變化,並以定期會議討論,讓旗下基金績效突飛猛進。
中國人民銀行3個月股內2度宣布降息,再加上今年有深港通上路題材,投信業者表示,展望2015年陸股仍將維持中長多格局,投資人可以逢低布局與陸股連動的ETF。
去年11月下旬滬港通題材加上降息消息,陸股資金行情再度點燃,至去年底止,滬深300指數收在49個月的高點,2014年整年滬深300指數漲幅達到51.66%,陸股的強勢也吸引台灣投資人的注意。
證交所表示,各檔具有陸股題材的投資商品都受到投資人熱切的詢問,其中又以陸股相關ETF最受青睞,目前計有7檔ETF是與陸股連動,今年來各檔ETF交投活絡。
復華投信表示,ETF主要目標是追蹤指數報酬,持股接近滿檔、能及時跟上陸股大漲的行情,相對一般主動式共同基金,更能及時反映指數變化。
證交所表示,5檔與陸股連結的ETF中,直接以QFII額度投資中國A股,跟追蹤指數連動性最直接的是FB上証、元上證跟FH滬深,這3檔ETF的差別在於追蹤指數的不同以及經理費率的差異。
證交所表示,衡量ETF與其追蹤指數的追蹤效果,可利用追蹤誤差(TrackingError),即計算每日ETF與指數報酬追蹤差異(TrackingDifference)的年化標準差,追蹤誤差愈小,表示該檔ETF的追蹤效果愈好,另也可選擇費率相對低廉的商品,因為隱藏的管理費率每年將侵蝕基金的淨值,降低追蹤效果。
證交所強調,投資ETF要注意折溢價,即市價與淨值的高低,若市價大於淨值表示溢價,代表市價高估,在市場上買進該檔ETF買貴了;若市價小於淨值,表示折價,代表市價低估,買進該檔ETF買便宜了,買賣ETF時儘量避開溢價太高的標的來投資。
復華投信表示,2015年陸股仍維持中長多格局,因中國資本市場持續開放的進程不變,今年深港通也將上路,讓陸股多了想像空間,投資人可以趁短期股市過熱回檔修正期間開始布局陸股ETF。
去年11月下旬滬港通題材加上降息消息,陸股資金行情再度點燃,至去年底止,滬深300指數收在49個月的高點,2014年整年滬深300指數漲幅達到51.66%,陸股的強勢也吸引台灣投資人的注意。
證交所表示,各檔具有陸股題材的投資商品都受到投資人熱切的詢問,其中又以陸股相關ETF最受青睞,目前計有7檔ETF是與陸股連動,今年來各檔ETF交投活絡。
復華投信表示,ETF主要目標是追蹤指數報酬,持股接近滿檔、能及時跟上陸股大漲的行情,相對一般主動式共同基金,更能及時反映指數變化。
證交所表示,5檔與陸股連結的ETF中,直接以QFII額度投資中國A股,跟追蹤指數連動性最直接的是FB上証、元上證跟FH滬深,這3檔ETF的差別在於追蹤指數的不同以及經理費率的差異。
證交所表示,衡量ETF與其追蹤指數的追蹤效果,可利用追蹤誤差(TrackingError),即計算每日ETF與指數報酬追蹤差異(TrackingDifference)的年化標準差,追蹤誤差愈小,表示該檔ETF的追蹤效果愈好,另也可選擇費率相對低廉的商品,因為隱藏的管理費率每年將侵蝕基金的淨值,降低追蹤效果。
證交所強調,投資ETF要注意折溢價,即市價與淨值的高低,若市價大於淨值表示溢價,代表市價高估,在市場上買進該檔ETF買貴了;若市價小於淨值,表示折價,代表市價低估,買進該檔ETF買便宜了,買賣ETF時儘量避開溢價太高的標的來投資。
復華投信表示,2015年陸股仍維持中長多格局,因中國資本市場持續開放的進程不變,今年深港通也將上路,讓陸股多了想像空間,投資人可以趁短期股市過熱回檔修正期間開始布局陸股ETF。
2015年伊始因希臘總統難產,恐脫離歐元區的利空消息,再度為全球金融市場投下震撼彈,導致全球股市今年來績效翻黑,不過,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年初迄1月15日,全球REITs指數仍逆勢上漲4.72%,報酬率相對亮眼。
復華投信認為,目前全球不動產復甦位階仍處初中段,但鑑於近期市場波動性增加,以及不動產市場區域特性強烈,所處景氣循環位置不同,建議以美國、日本為配置核心,布局全球型REITs基金參與區域輪動投資機會。
近兩年隨景氣復甦,REITs市場同步受惠,且呈現區域輪漲態勢。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富時各區域REITs指數近兩年各季累積報酬率顯示,日本、美國、歐洲及亞洲各有表現機會,但整體來看,日本以平均8%表現最佳,其次是美國的近4%。
復華全球資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詹硯彰指出,由於日本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直直落,目前僅約0.2%,相較日本REITs仍有逾2%,相對具投資吸引力,促使日本央行加大購買力道,加上日本房地產市場因為弱勢日圓等政策加持,將吸引資金持續流入,使日本REITs市場持續看多。
復華投信認為,目前全球不動產復甦位階仍處初中段,但鑑於近期市場波動性增加,以及不動產市場區域特性強烈,所處景氣循環位置不同,建議以美國、日本為配置核心,布局全球型REITs基金參與區域輪動投資機會。
近兩年隨景氣復甦,REITs市場同步受惠,且呈現區域輪漲態勢。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富時各區域REITs指數近兩年各季累積報酬率顯示,日本、美國、歐洲及亞洲各有表現機會,但整體來看,日本以平均8%表現最佳,其次是美國的近4%。
復華全球資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詹硯彰指出,由於日本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直直落,目前僅約0.2%,相較日本REITs仍有逾2%,相對具投資吸引力,促使日本央行加大購買力道,加上日本房地產市場因為弱勢日圓等政策加持,將吸引資金持續流入,使日本REITs市場持續看多。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