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豐投信(公)公司新聞
基金公司搶生意競爭激烈,經理費大砍價、通路報酬飆升,金管會出手管規定!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指出,為強化對投信的管理,將增訂新規定,未來投信經營業務要合理收取、支付費用,不得以不合理之費用招攬或從事業務。違規者將面臨糾正、警告,甚至禁募新基金、限制業務的處分。預計新規定將於2021年上路。
過去證券商管理規則、銀行法中已有相關規定,但此次新增法規明訂到「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管理規則」第五條之一,強調投信在收取經理費或支付銷售機構通路報酬時,需合理評估營運成本、利潤。郭佳君表示,近期發現投信為搶業務,將債券基金經理費降至0.1%以下,已違反合理收費原則。此外,投信給銀行的報酬也偏高,有的甚至超過手續費的八成。
為加強投信公司對投資國內外、大陸地區事業的管理,此次也新增法規規定。明定投信事業投資國內外及大陸事業的投資總額不得超過該投信事業淨值之40%,並要求建立管理及風險評估機制。目前台灣的投信公司中,永豐投信、元大、國泰、富邦投信等均有在大陸進行投資,並有轉投資外國資產管理機構及申請國外子公司擔任私墓基金的普通合夥人。
未來若是有違反者,可處以「糾正、警告」,情節重大者甚至會被 禁募新基金、限制業務,預計2021年上路。
過去在證券商管理規則、銀行法中就有相關規定,投信經營事業時 應合理收取或支付,在收取經理費時或者在支付銷售機構通路報酬時 要合理評估營運成本、利潤,此次新增法規明訂到「證券投資信託事 業管理規則」第五條之一。
郭佳君指出,近期有發現投信公司為搶業務、殺價競爭,把基金「 經理費」降到極低,舉例來說,債券基金經理費水準原本在0.5∼1% ,但之前有發現有基金只收0.1%甚至以下,已違反合理收費。
郭佳君指出,近期也發現投信給銀行、銷售機構的通路費有過高的 情況。一般來說,投信給銀行的報酬為「手續費的80%」,但現在有 投信給銀行的報酬比手續費的八成還要高的情況。因此,此次新增規 定「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經營業務應以公平、合理方式為之,收取或支 付費用應該考量相關營運成本、交易風險、合理利潤及對市場及公司 財務等因素。
另為加強投信公司對投資國內外、大陸地區事業管理,過去只有函 令,這次也新增法規規定。明定投信事業投資國內外及大陸事業應符 合之投資總額為不超過該投信事業淨值之40%,及應於內部控制制度 對投資事業建立管理及風險評估機制,以及授權主管機關得明定投信 事業投資國內外事業的範圍、投資比率、資格條件及相關程序
郭佳君指出,目前投信在大陸有投資大陸證券投資管理公司的有永 豐投信、元大、國泰、富邦投信,兩家轉投資外國資產管理機構包括 富邦、復華投信,五家申請國外子公司擔任私墓基金的普通合夥人, 包括富邦、國泰、復華、富蘭克林華美、聯邦投信。
「2020臺灣永續投資趨勢研討會」第二場主題為「臺灣永續指數應 用現況及ESG對投資理財、資產管理與金融商品發展的影響」,由安 侯建業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主持,多位機構法人代表 與會,分享臺灣永續指數目前應用於各類指數金融商品的現況與展望 ,及探討如何促進更多資產擁有者、各類型投資人認同暨參與責任投 資。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首先表示,近年整體市場投資人年齡層的變 化,從戰後嬰兒潮世代偏好高息低波、退休保障、本金配息的產品、 轉向千禧世代偏好ESG、整體投資主題偏向複合投資的概念;從追蹤 「臺灣永續指數」之「元大臺灣ESG 永續ETF」(00850)掛牌上市以 來,規模、受益人數、流動性到成交量,皆顯示台灣投資人對於ESG 議題的認同與關注。
劉宗聖並說,台灣發展ESG已進入成長期,對於臺灣ESG的發展,相 信會從過去的發散過程逐漸匯聚,便利方法論的整合,並預期未來政 策,將引導台灣的責任投資發展,從中大型走向中小型,因為很多好 公司不是好股票,但好的治理能,能將好公司變成好股票。
期交所協理楊朝舜說明,社會大眾對於氣候變遷、永續議題的關注 ,已反映於投資行為上,也帶動ESG投資的蓬勃發展。因而期交所也 順應推動「臺灣永續期貨」,以「臺灣永續指數」為標的,提供投資 人交易、避險、投機的新機會。台灣永續期貨除了在指數表現上也略 優於大盤。
楊朝舜指出,對於投資人來說,有期現貨的商品能將投資組合更多 元化發展。目前臺灣指數公司及富時指數公司,也希望能透過加重氣 候變遷的權重方式,提升整體評鑑的效果,並能更凸顯ESG指數和大 盤指數的差異性。
永豐投信代總經理陳人壽表示,透過官方機構引導企業參與及投入 ESG最具成效,例如證交所倡議的機構投資人盡職守則,目前已有11 1家的金融機構簽署;近期主管機關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及公司 治理3.0,皆對企業朝向ESG發展具示範性引導效果。例如綠色金融行 動方案2.0有包含短中長期及核心目標及38項具體措施,希望金融機 構引導企業及投資人重視ESG議題,也會促進投資界及產業界追求永 續發展的循環。
臺灣指數公司表示,氣候變遷與全球新冠疫情的衝擊,使投資人對 永續投資議題更加關注,截至今年7月底止,「臺灣永續指數」已有 ETF、期貨、主動式基金等多元商品應用,連結指數之資產規模已超 過400億元,可以提供投資人便利參與永續責任投資及避險管道。
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於25日舉辦了「2020臺灣永續投資趨勢研討會」,會中除了多位貴賓出席外,還有臺灣永續成分股公司獲贈專屬標章的證書,整個活動熱鬧又充滿活力。研討會邀請了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蔡衷淳、開發金資深副總經理張立荃等多位企業貴賓,共同探討永續投資的未來趨勢。
證交所暨臺灣指數公司董事長許璋瑤在致詞時提到,近年來證交所與金管會共同推動公司治理藍圖、綠色金融等政策,並修訂相關規定,以提升上市公司ESG資訊的揭露與品質。2017年,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合作編制「臺灣永續指數」,採用國際標準的ESG評鑑系統,讓達標的臺灣上市公司能夠進入FTSE4GOOD新興市場指數,成為指數的採樣範圍。
根據統計,臺灣股票在FTSE4Good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自2017年以來逐年提升,至去年底已達27.8%,在全球新興市場中排名第一。這顯示臺灣企業在ESG領域的表現不斷進步,成果令人矚目。
「臺灣永續指數」自發布以來,已經獲得機構法人採用,並進行多項資產管理應用,資產規模約達430億元,成為國內應用面向最廣的ESG指數。這對於投資人來說,提供了更多參與永續投資的機會。
富時羅素董事總經理林瑩慧表示,富時羅素很高興能夠與臺灣指數公司共同舉辦研討會,並見證了臺灣企業在ESG實踐上的進步。她強調,富時羅素將持續支持臺灣永續投資的發展。
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蔡衷淳則強調,勞動基金運用局將透過資本市場發揮影響力,引導企業善盡社會責任。至今年6月底,勞動基金運用局已經採用ESG相關的國內委託經營,並積極實踐股東行動主義,與被投資公司經營階層溝通,共同創造長期價值。
臺灣指數公司表示,希望透過本次研討會,持續推動永續責任投資在臺灣指數化領域的發展,讓更多投資人了解運用指數的被動式投資也能積極參與永續發展。
本次研討會邀請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蔡衷淳、開發金資深副總經理暨發言人張立荃、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華碩永續長吳澤欣、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期交所協理楊朝舜、永豐投信代總經理陳人壽、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以及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等企業及法人機構貴賓。
證交所暨臺灣指數公司董事長許璋瑤致詞時表示,近年來證交所配合金管會新版公司治理藍圖、綠色金融等政策,修訂多項規定,協助上市公司持續強化ESG資訊揭露與品質;同時為呼應國內推動社會責任投資,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於2017年共同合編「臺灣永續指數」,使用具國際標準的富時羅素ESG評鑑系統,臺灣上市公司評鑑分數達一定標準以上,才可被列入FTSE4GOOD新興市場指數,成為「臺灣永續指數」的採樣範圍。
統計臺灣股票占FTSE4Good新興市場指數權重,自2017年12月發布至上月底,由20.1%逐年提升至27.8%,在全球新興市場的23個國家排名第一,整體ESG平均分數持續進步,顯示政府及臺企代表隊,在ESG領域努力成果有目共睹。
「臺灣永續指數」發布二年多以來,陸續獲得機構法人採用,進行多項資產管理應用,截至上個月底,連結「臺灣永續指數」的資產規模約430億元,是目前國內應用面向最廣的ESG指數,便利投資人利用ETF、基金、期貨等金融商品,參與永續投資,並可進行避險操作;對引領社會責任投資的風氣,產生指標性的作用。
富時羅素董事總經理林瑩慧表示,富時羅素很高興能夠再次與臺灣指數公司共同舉辦永續投資趨勢研討會,也同時見證了台灣企業在ESG實踐上的踴躍度及大幅進步。
目前追蹤FTSE4Good TIP Taiwan ESG Index(臺灣永續指數)的ESG金融商品也陸續發行,對此富時羅素感到非常榮幸能持續向尋求將ESG目標融入其投資策略中的客戶提供協助,並也希望能持續致力於台灣永續投資的發展。
蔡衷淳致詞時強調,為審慎管理勞動基金投資運用,並期透過資本市場發揮影響力,引導企業善盡社會責任。例如勞動基金運用局於2016年率先簽署「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並敦促受託管理該局經管基金之國內投信業者共同響應,迄2019年底,雙方往來之13家業者均全數參與簽署。
另外,基於社會責任投資,截至今年6月底,勞動基金運用局採用ESG相關的國內委託經營,計有「臺灣就業99指數」、「臺灣高薪100指數」及「臺灣永續指數」三個批次,目前實際投資規模分別為208億元、341億元及352億元。
為積極實踐股東行動主義,勞動基金運用局透過電話會議、面會及出席參與法說會或股東常會等,與被投資公司經營階層溝通,瞭解企業經營所面臨的風險與策略,致力在創造長期價值面向取得共識。
臺灣指數公司表示,希望藉由本次研討會,持續推動永續責任投資在臺灣指數化領域的發展,讓各界瞭解運用指數的被動式投資,也能積極地參與永續發展。
【陳欣文/台北報導】今年的疫情雖然讓我們經歷了不少波折,不過隨著全球各國紛紛推出降息、救市、振興方案,第二季度行情急速反彈,讓人看起來下半年還是有機會看到一絲希望。根據投信法人的分析,疫情逐漸淡化,加上消費潮、資金潮、振興方案加乘效果,儘管基本面還有疑慮,但資金面行情應該還會持續下去,股市和利差型信用資產都會是投資的焦點,穩健和息收型產品自然會是配置時的關鍵。 匯豐中華投信的董事長李選進指出,全球經濟的復甦將會是「NIKE勾」型的,也就是解封後會有急劇反彈,然後再緩步回升。雖然全球經濟數據還不理想,但亞洲的復甦速度卻比預期得快,這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永豐投信也提出了對下半年投資的三大建議:海外股市可以採取逢低承接的策略,特別是疫情後消費潮熱絡的美股、陸股;台股方面,則是建議投資者關注那些企業經營體質佳、股息殖利率吸引人的標的,比如ESG優質龍頭標的,並採取定期定額投資策略;信用市場方面,則是建議繼續持有避險型、長天期公債標的,並適時加碼投資短天期公債、利差型信用債。 群益投信的投資長李宏正也提醒我們,雖然部分國家疫情已經趨緩,但疫苗和藥物還未問世,加上二次疫情的陰霾,市場投資信心還是容易受到影響。因此,下半年資產配置上還是要著重穩健,適度搭配多重資產型基金、金融次順位債券基金、優先順位高收益債基金,並適度投資台股基金和大中華基金。
今年雖有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但隨著各國宣示降息、救市、振興方 案,帶來急速反彈的第二季行情,邁入下半年,投信法人指出,在疫 情威脅逐步淡化,救市與振興方案落實,加上消費潮、資金潮、振興 方案加乘效果驅動下,儘管基本面的疑慮未解,但是資金面行情將得 以持續,包括股市與利差型信用資產皆可望續受惠,配置上仍著重穩 健、息收型產品。
匯豐中華投信指出,當前投資人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宏觀經濟能以 多快的速度重啟。原則上,整體經濟系統應能從這種閉鎖狀態中恢復 ,然而,完全復甦仍需要時間。這說明投資人需要多元分散投資和保 持組合彈性,以度過這個艱難時期;儘管較高殖利率的優質債券具有 吸引力,但區域、風格以及行業差異仍成為令人關注的話題,突顯出 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匯豐中華投信董事長李選進表示,在全球經濟急劇下滑後,預期未 來的基本情境會出現「NIKE勾」型(swoosh-shaped)的緩慢復甦, 也就是當封鎖措施一旦解除後會出現急劇反彈,但隨之將緩步回升至 危機前的水平。雖然全球經濟數據仍然不濟,但亞洲的工業化國家已 開始復甦,速度較預期快。
李選進說,到明年年底全球經濟成長率應會完全建立在一個新的、 更低的軌道上,但趨勢大致相似。而亞洲在這次危機中一直是領先指 標,陸續復工帶動明顯的經濟動力,醫療機構能力、政策行動和改革 將可能推動復甦之路,鑑於大部分亞洲新興市場的公共債務和經常性 賬餘額起點較其他新興市場穩健,因此亞洲新興市場擁有一定的政策 空間支持經濟發展。
針對下半年投資,永豐投信提出三大建議,第一、海外股市採取逢 回承接策略,特別是擺脫疫情後,消費潮熱絡的美股、陸股;第二、 台股在漲多重回高點後,建議留意企業經營體質佳、股息殖利率具吸 引力的標的,例如挑選台灣ESG優質龍頭標的,採取定期定額投資策 略;第三、信用市場大幅反彈後,避險型、長天期公債標的年初漲幅 較大以繼續持有為主,短天期公債、利差型信用債,如高收益債、新 興市場企業債,則可適時加碼投資。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指出,儘管部分國家疫情已有趨緩,陸續解 封、復工並重啟經濟活動,不過在當前相關疫苗及藥物尚未問世之下 ,加上近期二次疫情的雜音出現,市場投資信心仍易受到左右,因此 下半年資產配置仍是當前穩健應對市況不確定性的上上策,因此建議 投資人在配置上仍著重穩健、息收型產品,包括多重資產型基金、金 融次順位債券基金、優先順位高收益債基金,並適度搭配成長前景較 佳的台股基金和大中華基金。
經過了上半年疫情的衝擊,我們終於看到了市場逐漸穩定下來的跡象。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下半年,而永豐投信對於未來的投資前景看得很清楚。他們認為,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加上各國政府推出的救市和振興方案,股市和利差型信用資產都有機會繼續獲益。 對於下半年的投資策略,永豐投信建議我們可以採取一些實際的行動。他們建議對海外股市,尤其是美股和陸股,採取逢低承接的策略。對於台股,他們則建議我們關注那些企業經營體質好、股息殖利率吸引人的公司,像是那些台灣ESG優質龍頭企業,並且可以考慮定期定額投資。 永豐投信還提到,全球股票市場的行情似乎與基本面有些脫節。雖然上半年疫情對消費和生產造成了壓力,但資金面卻推動了價格上揚。聯準會啟動了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而歐洲央行也跟進擴大了購債計畫。 他們分析,股市的表現呈現出各國和類股輪動的趨勢,但美國和中國市場仍然是資金偏好的地方。美股在類股輪動中表現健康,指數有望繼續創新高;而中國舊經濟藍籌股息標的,雖然短期表現受到壓抑,但評價優勢相對吸引人。 在債券市場方面,信用債市場強勁反彈,多數已經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他們預測投資評價將偏向中性。美公債殖利率曲線由平轉陡峭,預計短天期公債表現將優於長天期公債。而利差型信用資產,如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企業債,則具有較大的資本利得空間。
針對下半年投資,永豐投信建議,海外股市採取逢回承接策略,特別是美股、陸股;台股在漲多重回高點後,建議留意企業經營體質佳、股息殖利率具吸引力的標的,例如挑選台灣ESG優質龍頭標的,定期定額投資;信用市場大幅反彈後,避險型、長天期公債繼續持有,短天期公債、利差型信用債,如高收益債、新興市場企業債,可以適時加碼。
永豐投信指出,全球股票市場行情幾乎與基本面脫鉤,疫情在上半年雖然壓抑消費面、生產面,但資金面依然帶動價格上揚,聯準會已宣示啟動無上限量化寬鬆(QE)政策,收購美國債券與不動產抵押證券(MBS),後續更不斷加碼寬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也跟進延長寬鬆政策執行期限,並且擴大購債計畫等。
永豐投信分析,股市行情的表現,呈現各國與類股輪動行情,但其中,美國與中國兩大市場,仍然是資金最偏好的去處,美股在類股輪動中,整體盤勢結構仍屬健康,指數在資金行情中,可望續創新高;中國舊經濟藍籌股息標的,短期表現受到壓抑,但評價面優勢,具備相對吸引力。
債券市場,信用債市強勁反彈,多數已回到疫情前的水準,研判投資評價偏向中性;從美公債殖利率曲線來看,由平轉陡峭,短天債表現可望優於長天期公債;利差型信用資產如高收益債、新興市場企業債,較具資本利得空間。(李佳濟)
台灣永豐投信在近期市場分析中指出,雖然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隨著多國推出救市和振興方案,市場逐漸恢復穩定。對於下半年的投資展望,永豐投信認為,股市和債市都將有良好的投資機會。 永豐投信強調,隨著各國救市措施的落實,加上消費和資金潮的推動,儘管基本面仍有疑慮,但資金面的行情有望持續升温。他們進一步分析,全球股市正出現各國和類股輪動的趨勢,而美國和中國大陸這兩大市場,因為其消費火車頭的地位,以及科技和股息優勢,將成為寬鬆資金的首選。 在美股方面,永豐投信認為,儘管個股輪動,但整體盤勢結構仍然健康,指數有望在資金行情的推動下繼續創新高。至於中國的舊經濟藍籌股,雖然短期表現受到壓抑,但評價上的優勢使其具有相對吸引力。 安本標準投信的劉向晴經理人也提到,市場雖然存在一些風險,如景氣疲弱、美中摩擦和疫情再起等,但成熟市場的貨幣政策進行無上限的量化寬鬆,財政政策也可能持續推出刺激方案,預計美股表現將會持續。 在債券市場方面,永豐投信表示,信用債市已強勁反彈,多數已回到疫情前的水準,投資評價偏向中性。他們還提到,美公債殖利率曲線由平坦轉為陡峭,預計短天期公債表現將優於長天期公債。此外,利差型信用資產如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企業債,也具有較大的資本利得空間。 瀚亞投資則指出,近期部分投資等級債的信用評等遭調降至高收益債,但根據歷史經驗,這些公司往往有機會出現強勁表現,投資人可把握機會逢低布局高收益債。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則表示,債券降評時,市場有機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
台股在漲多重回高點後,建議留意企業經營體質佳、股息殖利率具吸引力的標的,例如挑選台灣ESG優質龍頭標的,採取定期定額投資策略;信用市場大幅反彈後,避險型、長天期公債標的年初漲幅較大以繼續持有為主,短天期公債、利差型信用債,如高收益債、新興市場企業債,則可以適時加碼投資。
美國降息及無限期QE,歐洲央行擴大資產收購計畫,包含台灣在內,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印度、南非等新興市場國家紛紛推出降息救市政策。
永豐投信指出,全球股票市場行情幾乎與基本面脫鉤,疫情在上半年雖然壓抑消費面、生產面,但資金面依然帶動價格上揚。
疫情之初聯準會已宣示,啟動無上限量化寬鬆(QE)政策,收購美國債券與不動產抵押證券(MBS),後續更不斷加碼寬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也跟進延長寬鬆政策執行期限,並且擴大購債計畫等。
永豐投信分析,股市行情的表現,呈現各國與類股輪動行情,但其中,消費火車頭的美國與中國兩大市場,科技、股息優勢、與利差型資產,仍然是寬鬆資金的最偏好去處。
美股在輪股輪動中,整體盤勢結構仍屬健康,指數在資金行情中,隨時間可望續創新高;中國舊經濟藍籌股息標的,短期表現受到壓抑,但評價面優勢,具備相對吸引力。
在債券市場方面,永豐投信說明,信用債市強勁反彈,多數已回到疫情前的水準,研判投資評價偏向中性;從美公債殖利率曲線來看,由平轉陡峭,短天債表現可望優於長天期公債;此外,利差型信用資產如高收益債、新興市場企業債,較具資本利得空間。
永豐投信指出,各國救市與振興方案落實後,搭配消費潮、資金潮驅動加乘效果,儘管基本面尚有疑慮,但資金面行情將可以持續,包括股市與利差型信用資產都可望受惠。
永豐投信分析,全球股市呈現各國與類股輪動行情,不過消費火車頭的美國與中國大陸兩大市場,科技、股息優勢與利差型資產,仍然是寬鬆資金的最偏好去處。其中,美股在個股輪動中,整體盤勢結構仍屬健康,指數倚靠資金行情,隨時間可望續創新高;中國舊經濟藍籌股息標的,短期表現受到壓抑,但評價面優勢,具備相對吸引力。
安本標準投信360多重資產收益基金經理人劉向晴也表示,或許投資人擔心景氣疲弱,以及美中兩國摩擦、疫情再起等風險,但成熟市場貨幣政策進行幾乎無上限的量化寬鬆,財政政策有可能持續推出更多的刺激方案,預期美股表現將會持續。
至於在債券市場上,永豐投信說明,信用債市強勁反彈,多數已回到疫情前的水準,研判投資評價偏向中性。從美公債殖利率曲線來看,由平坦轉為陡峭,短天債表現可望優於長天期公債;此外,利差型信用資產如高收益債、新興市場企業債,較具資本利得空間。瀚亞投資則指出,近期部分投資等級債信用評等遭調降至高收益債,但根據歷史經驗,這些公司往往有機會出現強勁表現,投資人可把握機會逢低布局高收益債。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債券降評大幅增加時,有高機率是面臨市場流動性不足或系統性風險造成,因此等未來市場氣氛轉佳時,有機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
台灣投信業界動態報導:永豐投信強力推ESG概念,聚焦永續投資成長
面對國際油價波動及全球疫情不確定性,市場行情變動多端。然而,美、歐多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現緩和,部分地區逐漸放寬居家限令,市場恐慌情緒有所緩解。在這樣的背景下,永豐投信強調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概念的重要性,並推出「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力圖引領新一波的ESG投資熱潮。
永豐投信表示,在全球央行寬鬆的資金動能支持下,ESG企業債券將成為投資人青睞的標的。該公司認為,擁有ESG題材、信用評級較高、並具備防禦性質的ESG企業債券,有機會吸引穩定的買盤流入,並在股票投資組合中降低波動、提升投組效率。
柏瑞投信的施宜君理人則強調,疫情過後,投資人將更加重視企業在ESG等各面向上的努力,並將ESG納入投資考量的因子中。這將加速全球ESG浪潮的推展,帶動新一波的ESG投資熱潮。
永豐投信指出,ESG產品正符合投資人永續投資成長的理財需求,是結合定期定額投資的首選標的。該公司從2008年金融海嘯、2010年歐債危機,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強化責任投資、永續投資的理念,ESG產品隨著投資救地球的浪潮逐漸受到重視。
永豐投信還首次發行ESG主題型基金「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該基金將投資股票池全數鎖定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國際公司所編製的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顯示該公司在ESG領域的深度布局。
柏瑞ESG量化債券基金理人施宜君表示,歐美央行祭出無限量QE,強烈傳遞出穩定經濟跟市場的決心,預期流動性問題終將緩解。而具備防禦性質、信用評級較高的投資等級ESG企業債券指數,從2020年3月全球疫情加劇以來不但表現相對抗跌,4月以來也已從低點回升。
部分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緩和跡象,但也不能對疫情二度爆發的可能性掉以輕心。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如MorganStanley、Barclays跟BankofAmerica的研究報告紛紛指出,此次疫情對社會、經濟及金融市場造成的衝擊,將驗證ESG概念資產的耐震力更佳,也使投資人反思企業抵禦風險及永續經營的重要性。
施宜君表示,疫情過後,將改變投資人看待企業在ESG等各面向上的努力,也將會把一家企業是否作好ESG,列入投資考量的因子中,進而有機會加速全球ESG浪潮的推展,帶動新一波的ESG投資熱潮。
柏瑞投信表示,隨著疫情延燒、國際油價下挫等變數持續干擾市場,在全球央行寬鬆的資金動能支持下,預期擁有ESG題材、信用評級較高、又具備防禦性質的ESG企業債券,可望受到全球投資人的青睞,有機會吸引穩定的買盤流入,若在股票投資組合中納入ESG債券,有機會降低波動、提升投組效率。
永豐投信指出,在低利率與全球受疫情左右的時機,投資更要選擇股價表現穩健、漲升動能強、配息能力佳的標的,ESG產品正符合投資人永續投資成長的理財需求,更是結合定期定額投資的首選標的。從2008年金融海嘯、2010年歐債危機,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責任投資、永續投資浪潮更加受到重視,ESG產品跟隨投資救地球的浪潮出現。
永豐投信訂定責任投資管理要點落實責任投資原則,不僅在各檔基金投資流程將ESG納入投資分析及決策過程,首次發行ESG主題型基金,「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將投資股票池全數鎖定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國際公司所編製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永豐投信為迎接4月的世界地球日50周年,特別推出了台股首檔ESG主動型基金——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並在23日獲准成立,同時開放定期定額,讓投資人能夠長期跟隨ESG優質企業的成長。這次推出的新基金,讓我們看到了永豐投信對於責任投資和永續投資的堅定信念。
回顧過去,2008年的金融海嘯、2010年的歐債危機,以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都讓責任投資和永續投資的浪潮更加興起。永豐投信在這波浪潮中,不僅將ESG納入投資分析及決策過程,還首次發行了ESG主題型基金,這就是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該基金全數鎖定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國際公司所編製的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在全球對抗疫情,資金大寬鬆的背景下,永豐投信指出,投資人應該選擇股價表現穩健、漲升動能強、配息能力佳的標的。而ESG產品正是符合這些條件的理想選擇,它們不僅能滿足投資人永續投資成長的理財需求,還是結合定期定額投資的首選。
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的成立,選擇了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作為投資股票池。在操作策略上,該基金能夠靈活調整持股水位,並根據個股與大盤Beta值的變動方向進行加減碼,以降低投資風險,追求長期報酬優於臺灣永續指數。
永豐投信強調,該基金運用Smart Beta智慧選股策略,重點在於高股息、高品質、低波動等三大策略加值選股。其中,高股息的選股重點會依個股配息時程機動調節,以優化息收。無論是累積型還是配息型,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都提供了投資人定期定額投資的選擇,讓投資人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靈活選擇。
從2008年金融海嘯、2010年歐債危機,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責任投資、永續投資浪潮更加受到重視,ESG產品跟隨投資救地球的浪潮出現,永豐投信訂定責任投資管理要點落實責任投資原則,不僅在各檔基金投資流程將ESG納入投資分析及決策過程,更首次發行ESG主題型基金,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全數鎖定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國際公司所編製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全球對抗肺炎疫情帶來資金大寬鬆,疫情危機也醞釀投資轉機,永豐投信指出,在低利率與全球受疫情左右的時機,投資更要選擇股價表現穩健、漲升動能強、配息能力佳的標的,ESG產品正符合投資人永續投資成長的理財需求,更是結合定期定額投資的首選標的。
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成立進場,鎖定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做為投資股票池,操作策略上更能藉由多空訊號判斷,靈活調整持股水位,更可藉由判別個股與大盤Beta值變動方向進行加減碼,因應市場變化降低投資風險,追求長期報酬優於臺灣永續指數的表現。
永豐投信強調,結合Smart Beta智慧選股策略,以高股息、高品質、低波動等三大策略加值選股策略,也是基金操作上的一大特色,其中,高股息的選股重點,更會依個股配息時程機動調節以優化息收,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無論累積型或配息型皆提供投資定期定額投資選擇,讓投資人在追求資本利得成長或定期現金流皆能有靈活選擇。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昨日(21日)宣布,受理了國泰投信申請的「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資格認可。這是今年投信公司提出的第六件ETF標的指數認可申請,顯示了市場對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投資概念的關注度不斷提升。 根據證交所的資料,這個由MSCI指數公司編製的指數,主要從MSCI臺灣指數的成分股中挑選出那些ESG評級達到BB以上,並且ESG爭議分數在3分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這些公司被認為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現突出,同時也提供較高的股息殖利率。該指數的成分股共有30檔。 值得注意的是,國泰投信此次申請MSCI ESG指數,與元大和永豐投信先前的行動不無關聯。元大和永豐投信先前已經發行了「元大臺灣ESG永續」和「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這兩款基金都聚焦於ESG投資策略。國泰投信的這一動作,顯示了台灣投信公司在ESG領域的競爭力不斷加強。 隨著ESG投資風潮的興起,愈來愈多的投信公司開始推出相關產品,這不僅反映了市場對ESG投資的熱情,也反映了投信公司對於創新和多元投資策略的追求。未來,我們可以預期將有更多類似的ESG基金和指數在台灣市場上出現。
證交所表示,根據送件資料,國泰投信申請的「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由MSCI指數公司編製,主要從MSCI臺灣指數成分股中,篩選出MSCI ESG評級資格為BB以上,且ESG爭議分數在3分以上,提供高息殖利率的上市櫃公司,成分股計30檔。
國泰投信申請MSCI ESG指數,也是元大和永豐投信發行「元大臺灣ESG永續」、「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後,再有投信規劃ESG股票基金。
今年全球都在為對抗新冠疫情而努力,綠色、環保、永續、健康等概念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永豐投信於4月15日正式啟動募集台股ESG主動型基金——《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這款基金旨在投資那些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方面表現優秀的台股企業,從投資的角度出發,盡一份機構投資者的責任,為綠色地球和永續成長盡一份力。
永豐投信為這款基金打造了一支多層部署的投資研究團隊,團隊核心由資深經理人李盈儀領導,並由科技產業研究員賴建亨擔任協管經理。此外,還借重量化模型團隊提供Smartbeta智慧選股策略,結合高股息、高品質、低波動等因子進行個股優化篩選,並產出多空模型每日訊號輔助等,投資股票池全數鎖定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國際公司所編製的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李盈儀表示,疫情導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不斷,但全球央行同步降息的貨幣政策,在抗疫階段帶來資金大寬鬆潮。在此背景下,投資者應該更加關注股價穩健、漲升動能強、配息能力佳的投資標的。李盈儀強調,隨著ESG概念逐漸受到關注,將ESG表現納入投資標的篩選,已經成為一股趨勢。這不僅能幫助投資者找到優質企業,也能促進企業營運的正向循環,讓股價和財務數據表現更加穩定,滿足投資者對永續投資成長的理財需求。
永豐投信打造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多層部署的投資研究團隊組合,除了由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資深經理人李盈儀擔任核心經理,並由科技產業研究員賴建亨擔任該基金協管經理,此外,借重量化模型團隊提供Smartbeta智慧選股策略,結合高股息、高品質、低波動等因子進行個股優化篩選,同時產出多空模型每日訊號輔助等,投資股票池更全數鎖定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國際公司所編製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李盈儀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過,全球央行同步降息的貨幣政策,在抗疫階段帶來資金大寬鬆潮,在此期間,投資更要選擇股價穩健、漲升動能強、配息能力佳的標的。
李盈儀說明,以往投資標的篩選主要關注財務分析如EPS表現,不過越來越多人重視企業ESG(Environment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與Governance公司治理)表現,將ESG納入營運過程的考量,更能成為優質企業的典範,同時能帶動企業營運的正向循環,股價與財務數據表現也相對持穩,這也符合投資人永續投資成長的理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