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助營造(未)公司新聞
不畏景氣低迷,中台灣三大營造廠德昌、瑞助、麗明營造,去(100)年營收都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麗明以82億元、年增14%,穩坐中台灣營造龍頭廠寶座;德昌挑戰60億元大關、打破歷史紀錄;瑞助營造達51億元,也再創新高。
不僅如此,德昌營造101年在手訂單已超過170億元,包括南星計劃近52億元、嘉義大埔美機械園區50億元、台中鐵路高架化40億元等;瑞助營造101年工程承攬目標75億元,目前在手訂單超過32億元,包括陽明醫院、台電關渡辦公大樓等;麗明營造今年工程承攬目標在150億元,目前已鎖定多樁工程評估中。
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表示,去年營收82億元、工程承攬金額116億元,雙雙創下新高;其中,工程承攬代表案例,包括北京萬通地產在淡水小坪頂的地產開發案30億元、高雄世貿會展中心28億元、彰化基督教醫院10多億元等。吳春山表示,麗明營造在建工程不少,包括午陽集團位於台中7期的「日月千禧」酒店,預計5月完工;林園集團轉投資的「中悅酒店」,預計102年底完工,陸續帶進可觀營收。
而德昌營造100年前11月營收為54.14億元,年增24.64%。以德昌營造單月平均營收5億元計算,全年營收有機會突破60億元大關,創歷史新高。
德昌營造表示,受惠於「嘉義大埔美智慧型工業園區」委託開發案進度超前、入帳增加,100年前3季稅後淨利為3.23億元,創近10年獲利新高。此外,德昌去年還拿下開發金額近52億元、全台首座遊艇產業園區開發案「高雄市南星計畫遊艇產業園區」。
瑞助營造99年營收為45億元,100年成長為51億元;另外,99年工程承攬金額為55億元,100年提高到78億元,已連續7年創下新高紀錄。
不僅如此,德昌營造101年在手訂單已超過170億元,包括南星計劃近52億元、嘉義大埔美機械園區50億元、台中鐵路高架化40億元等;瑞助營造101年工程承攬目標75億元,目前在手訂單超過32億元,包括陽明醫院、台電關渡辦公大樓等;麗明營造今年工程承攬目標在150億元,目前已鎖定多樁工程評估中。
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表示,去年營收82億元、工程承攬金額116億元,雙雙創下新高;其中,工程承攬代表案例,包括北京萬通地產在淡水小坪頂的地產開發案30億元、高雄世貿會展中心28億元、彰化基督教醫院10多億元等。吳春山表示,麗明營造在建工程不少,包括午陽集團位於台中7期的「日月千禧」酒店,預計5月完工;林園集團轉投資的「中悅酒店」,預計102年底完工,陸續帶進可觀營收。
而德昌營造100年前11月營收為54.14億元,年增24.64%。以德昌營造單月平均營收5億元計算,全年營收有機會突破60億元大關,創歷史新高。
德昌營造表示,受惠於「嘉義大埔美智慧型工業園區」委託開發案進度超前、入帳增加,100年前3季稅後淨利為3.23億元,創近10年獲利新高。此外,德昌去年還拿下開發金額近52億元、全台首座遊艇產業園區開發案「高雄市南星計畫遊艇產業園區」。
瑞助營造99年營收為45億元,100年成長為51億元;另外,99年工程承攬金額為55億元,100年提高到78億元,已連續7年創下新高紀錄。
景氣復甦,龍邦國際(2514)旗下關係企業瑞助營造,去年營收達45億元,較98年成長約22%,營收、獲利雙創歷史新高,可望為龍邦帶來不少獲益。
瑞助近幾年業績表現亮眼,98年營收36.85億元,增幅約26%,每股稅後純益4.04元。去年營收45億元,法人推估,每股稅後純益上看4.9元。
瑞助營造總經理張正岳說,過去幾年,瑞助承攬的營造工程以新竹以北為主要市場,主要考量北部市場獲利率較高,同時也可避開競爭激烈的中部市場,不過隨景氣復甦,瑞助決擴大接案廣度,中南部也會加強耕耘力度,預期在2015年時,年營收可達百億規模。
瑞助原名為國雲營造,由龍邦於80年購併,最初主要承攬龍邦集團內住宅個案營造工程,921地震後,開始向外競標工程,並在92年更名為瑞助營造,今年成立滿20年,未來也不排除有股票上市櫃的規劃。
目前,瑞助資本額4.5億元,主要大股東包括龍邦持股36%、美利達持股7%,其餘為台灣人壽董事長朱炳昱及其家族約占45%。龍邦近年來已轉型為控股集團,去年本業營收1.35億元,較98年同期9,362萬元成長44.64%。
龍邦因轉投資事業台壽保(2833)去年處分台北市南京大樓,預估處分利益高達19.01億元,擁有台壽保綜合持股41%的龍邦,可望認列約7.8億元轉投資獲利。以龍邦股本52.78億元估算,去年每股稅後純益有機會上看1.3元。
瑞助營造日前舉行20周年感恩餐會,邀請包括福樺、綺華建設、大同尚志資產、和和機械等20家業主代表與會。
張正岳指出,今年國內景氣持續復甦,瑞助預估全年承攬營造工程金額目標為70億元,目前已陸續接獲台北南港「大同璽苑」、台中市「單元五」市地重劃開發案等工程。
瑞助在業界以高續案率著稱,張正岳分析指出,瑞助續案成功四大關鍵:品質、服務、成本、創新(不偷工、不減料,賺管理財),同時也感謝北部四大客戶福樺、宏普、綺華建設與大同尚志資產,持續對瑞助的支持。
瑞助近幾年業績表現亮眼,98年營收36.85億元,增幅約26%,每股稅後純益4.04元。去年營收45億元,法人推估,每股稅後純益上看4.9元。
瑞助營造總經理張正岳說,過去幾年,瑞助承攬的營造工程以新竹以北為主要市場,主要考量北部市場獲利率較高,同時也可避開競爭激烈的中部市場,不過隨景氣復甦,瑞助決擴大接案廣度,中南部也會加強耕耘力度,預期在2015年時,年營收可達百億規模。
瑞助原名為國雲營造,由龍邦於80年購併,最初主要承攬龍邦集團內住宅個案營造工程,921地震後,開始向外競標工程,並在92年更名為瑞助營造,今年成立滿20年,未來也不排除有股票上市櫃的規劃。
目前,瑞助資本額4.5億元,主要大股東包括龍邦持股36%、美利達持股7%,其餘為台灣人壽董事長朱炳昱及其家族約占45%。龍邦近年來已轉型為控股集團,去年本業營收1.35億元,較98年同期9,362萬元成長44.64%。
龍邦因轉投資事業台壽保(2833)去年處分台北市南京大樓,預估處分利益高達19.01億元,擁有台壽保綜合持股41%的龍邦,可望認列約7.8億元轉投資獲利。以龍邦股本52.78億元估算,去年每股稅後純益有機會上看1.3元。
瑞助營造日前舉行20周年感恩餐會,邀請包括福樺、綺華建設、大同尚志資產、和和機械等20家業主代表與會。
張正岳指出,今年國內景氣持續復甦,瑞助預估全年承攬營造工程金額目標為70億元,目前已陸續接獲台北南港「大同璽苑」、台中市「單元五」市地重劃開發案等工程。
瑞助在業界以高續案率著稱,張正岳分析指出,瑞助續案成功四大關鍵:品質、服務、成本、創新(不偷工、不減料,賺管理財),同時也感謝北部四大客戶福樺、宏普、綺華建設與大同尚志資產,持續對瑞助的支持。
隨著景氣逐漸回溫,包括德昌營造、瑞助營造及麗明營造等
台中在地3大營造廠商,今年都將加速進軍海外市場的腳步。
其中,麗明在泰國購地4.7萬坪,今年將正式跨足泰國不動產
市場;而瑞助營造則搭上母公司、龍邦集團在大陸合資廠商的順
風車,即將大舉進軍大陸房地產市場;德昌營造則佈局越南、甚
至西非的公共工程,3大廠各自鎖定不同海外市場。
去年營收逾60億元的麗明營造,近7年前因承攬正新橡膠泰國
廠的機會,正式進軍泰國營建市場,還因此成立泰國麗明工程公
司,目前手上還有正新泰國B廠、13億泰銖工程興建中。
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表示,因看好泰國營建市場的潛力,
麗明已在羅勇府「東方海岸」工業區附近,斥資購地4.7萬坪,今
年準備推出Villa別墅社區、商店街及高級出租公寓,專攻外商高階
主管。
股東成員包括龍邦集團、台灣人壽董事長朱炳昱及美利達的
瑞助營造總經理張正岳表示,台灣人壽已與大陸廈門建發集團合
資成立君龍人壽,而廈門建發集團擁有房地產事業,瑞助預定今
年農曆年後,與建發集團洽談相關合作事宜,正式進軍大陸房地
產市場。
張正岳同時表示,中鼎工程是台灣營建業的獲利王,海內外
工程標案不少,中鼎工程已力邀瑞助參與高雄中油營建工程標案
,雙方可望進一步合作,未來「由中鼎拉著瑞助的手」,一起進
軍海外市場。
德昌營造則將海外重心擺在越南市場,早已和裕國冷凍、雙
喜營造兩家上櫃公司,在越南成立新開發公司。據悉,德昌也計
劃與在越南當地耕耘多年的味丹企業,攜手進軍越南不動產市場
。
此外,德昌營造董事長黃政勇表示,隨著國際化市場來臨,
德昌積極佈局海外市場,自從承攬西非布吉納法索「瓦加都古大
學」附設600床醫療研究中心統包工程後,德昌持續開發西非及鄰
近邦交國的工程案,藉由西非的海外實務經驗,未來再進一步進
軍非洲及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台中在地3大營造廠商,今年都將加速進軍海外市場的腳步。
其中,麗明在泰國購地4.7萬坪,今年將正式跨足泰國不動產
市場;而瑞助營造則搭上母公司、龍邦集團在大陸合資廠商的順
風車,即將大舉進軍大陸房地產市場;德昌營造則佈局越南、甚
至西非的公共工程,3大廠各自鎖定不同海外市場。
去年營收逾60億元的麗明營造,近7年前因承攬正新橡膠泰國
廠的機會,正式進軍泰國營建市場,還因此成立泰國麗明工程公
司,目前手上還有正新泰國B廠、13億泰銖工程興建中。
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表示,因看好泰國營建市場的潛力,
麗明已在羅勇府「東方海岸」工業區附近,斥資購地4.7萬坪,今
年準備推出Villa別墅社區、商店街及高級出租公寓,專攻外商高階
主管。
股東成員包括龍邦集團、台灣人壽董事長朱炳昱及美利達的
瑞助營造總經理張正岳表示,台灣人壽已與大陸廈門建發集團合
資成立君龍人壽,而廈門建發集團擁有房地產事業,瑞助預定今
年農曆年後,與建發集團洽談相關合作事宜,正式進軍大陸房地
產市場。
張正岳同時表示,中鼎工程是台灣營建業的獲利王,海內外
工程標案不少,中鼎工程已力邀瑞助參與高雄中油營建工程標案
,雙方可望進一步合作,未來「由中鼎拉著瑞助的手」,一起進
軍海外市場。
德昌營造則將海外重心擺在越南市場,早已和裕國冷凍、雙
喜營造兩家上櫃公司,在越南成立新開發公司。據悉,德昌也計
劃與在越南當地耕耘多年的味丹企業,攜手進軍越南不動產市場
。
此外,德昌營造董事長黃政勇表示,隨著國際化市場來臨,
德昌積極佈局海外市場,自從承攬西非布吉納法索「瓦加都古大
學」附設600床醫療研究中心統包工程後,德昌持續開發西非及鄰
近邦交國的工程案,藉由西非的海外實務經驗,未來再進一步進
軍非洲及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龍邦集團轉投資的瑞助營造,最近5年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年營收從94年的14.45億元,一路成長到去年的近30億元,今年
將挑戰40億元大關;不僅5年營收大幅增加2.5倍以上,就連每股
稅後淨利每年也以20%速度成長,去年達2.67元。
不僅如此,瑞助營造還獲得天下雜誌2008年500大服務業成長
最快50家公司排名第29名,同時榮登全國服務業500大排名第312
名(2007年調查排名為426名);以及1,000大企業營運績效50家
公司排名第44名,是唯一擠入該排行榜的營造廠,今年準備自我
挑戰、報名參加「國家磐石獎」。
力拚轉型
董事長帶頭衝
瑞助營造制勝的關鍵,在於董事長張淵全親自帶領一批實力
堅強的經營團隊,包括總經理張正岳、副總經理吳明學等高階主
管,全力朝轉型之路邁進,從早年的專攻私人住宅,一路轉型開
發私人廠辦、商業大樓、住宅大樓、學校、醫院等營造工程,尤
其受到台北建商的肯定,不斷接獲續案。
張淵全說,瑞助營造從民國93年、也就是他接任董事長那一
年,開始積極轉型投入私人廠辦、私人住宅等領域,因為龍邦集
團過去在私人住宅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私人住宅也成為瑞助營
造的核心競爭力,讓瑞助跳脫中部私人廠辦的紅海,找到另一片
同業較難切入的藍海。
他說,瑞助營造發現,中部地區的私人廠辦標案非常競爭,
經常得面對同業的削價搶標,幾經考量,瑞助決定將觸角從台中
延伸到台北、從私人廠辦轉攻私人住宅標案,包括福樺建設、綺
華建設、宏普建設等知名建商,都是瑞助營造的合作業主。
因合作愉快、彼此信任,瑞助營造分別接獲福樺、綺華、宏
普等建商的3個續案,一個案子結束、就會接到下一個案子,「
續案不斷,代表瑞助營造對品質與服務的堅持,已獲得建商們的
肯定」,張淵全說。瑞助除了承接台北內湖、南港一帶的豪宅建
案外,也承攬許多大學校舍興建案,包括台北教育大學、中央大
學、新竹教育大學等新建工程案。
此外,張淵全強調,瑞助很重視人才的培育,透過內部教育
訓練養成人才,「我們是以大聯盟培訓方式,培訓一軍、二軍的
人才」,瑞助擁有許多「台大幫」的土木工程人才,副總經理吳
明學就是一例,也從北部延攬了許多專業人才,全公司幾乎都具
備工程底子。
瑞助每年還會訂出成長目標,如去年是「品質提升年」、今
年是「成本控制年」,由公司訂出管理目標,各部門去挑戰,運
用「賞罰分明、恩威並施」策略,激勵員工持續不斷地自我成長
,因此,瑞助員工的流動率極低。
重視工程品質
獲朱炳昱賞識
張淵全的發跡過程,其實有段千里馬與伯樂的故事。如果說
,張淵全是匹苦幹實幹的千里馬,那龍邦集團、台灣人壽董事長
朱炳昱,鐵定就是懂得賞識他的伯樂!當年,身為小包商的張淵
全,因為承包了龍邦建設位於彰化永靖的透天營建案,進而結識
了朱炳昱。
當時年過38歲的張淵全,為人處世的原則就是,「即使沒賺
錢也要顧好品質、如期交屋」,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堅持,讓朱
炳昱陸續將多樁營建案放心交給他承包,最後甚至因為賞識他的
工作態度,乾脆力邀張淵全進入龍邦開發的工程部門當現場監工
。
張淵全也沒讓伯樂、朱炳昱失望,他一路從現場監工、工地
主任、副理、經理升任啟阜工程(龍邦開發轉投資公司)中區處
長。張淵全在工程業界的努力,朱炳昱全都看在眼裡,當龍邦集
團併購國雲營造後,民國86年張淵全便出任國雲營造總經理。
事實上,瑞助營造的前身國雲營造,是在民國72年創立的,
民國80年成為龍邦集團關係企業後,民國92年12月正式更名為瑞
助營造,大股東包括龍邦持股36%、朱炳昱45%、美利達7%。
張淵全笑說,自己是龍邦集團的「最佳救火員」。他說,當
年的國雲營造專攻公共工程,在他接任總經理後,花了2年時間整
頓、轉型,同時將進度落後的營建案一一完成,民國90年,他再
度被指派到龍邦關係企業、位於楊梅的橡榮電子擔任總經理。
對於「老闆交付任務,無條件執行」的張淵全而言,面對從
營建業跨足另一個全然陌生的電子業,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深入了
解銅箔線路板產業。不過,當張淵全發現,橡榮電子不具市場競
爭力、經營績效不彰時,3年後,他親手結束了橡榮電子。
直到民國93年9月,張淵全重回台中接任瑞助營造董事長,再
度回到老本行,企圖心旺盛的他,不願再固守中部市場、不再只
攻公共工程,因為推動轉型成功,5年來承攬了許多位於台中精密
機械園區的廠辦案,包括和和機械、慶鴻電機、海德威電子以及
美利達等廠房新建工程。
業績不是唯一
提高毛利率是重點
工程界出身的張淵全認為,一份企業、一份責任,營造廠不
應該拚命衝刺業績,所以,他以「不做第一、要做唯一;不做最
大、要做最好」,來勉勵經營團隊與員工們。
,年營收從94年的14.45億元,一路成長到去年的近30億元,今年
將挑戰40億元大關;不僅5年營收大幅增加2.5倍以上,就連每股
稅後淨利每年也以20%速度成長,去年達2.67元。
不僅如此,瑞助營造還獲得天下雜誌2008年500大服務業成長
最快50家公司排名第29名,同時榮登全國服務業500大排名第312
名(2007年調查排名為426名);以及1,000大企業營運績效50家
公司排名第44名,是唯一擠入該排行榜的營造廠,今年準備自我
挑戰、報名參加「國家磐石獎」。
力拚轉型
董事長帶頭衝
瑞助營造制勝的關鍵,在於董事長張淵全親自帶領一批實力
堅強的經營團隊,包括總經理張正岳、副總經理吳明學等高階主
管,全力朝轉型之路邁進,從早年的專攻私人住宅,一路轉型開
發私人廠辦、商業大樓、住宅大樓、學校、醫院等營造工程,尤
其受到台北建商的肯定,不斷接獲續案。
張淵全說,瑞助營造從民國93年、也就是他接任董事長那一
年,開始積極轉型投入私人廠辦、私人住宅等領域,因為龍邦集
團過去在私人住宅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私人住宅也成為瑞助營
造的核心競爭力,讓瑞助跳脫中部私人廠辦的紅海,找到另一片
同業較難切入的藍海。
他說,瑞助營造發現,中部地區的私人廠辦標案非常競爭,
經常得面對同業的削價搶標,幾經考量,瑞助決定將觸角從台中
延伸到台北、從私人廠辦轉攻私人住宅標案,包括福樺建設、綺
華建設、宏普建設等知名建商,都是瑞助營造的合作業主。
因合作愉快、彼此信任,瑞助營造分別接獲福樺、綺華、宏
普等建商的3個續案,一個案子結束、就會接到下一個案子,「
續案不斷,代表瑞助營造對品質與服務的堅持,已獲得建商們的
肯定」,張淵全說。瑞助除了承接台北內湖、南港一帶的豪宅建
案外,也承攬許多大學校舍興建案,包括台北教育大學、中央大
學、新竹教育大學等新建工程案。
此外,張淵全強調,瑞助很重視人才的培育,透過內部教育
訓練養成人才,「我們是以大聯盟培訓方式,培訓一軍、二軍的
人才」,瑞助擁有許多「台大幫」的土木工程人才,副總經理吳
明學就是一例,也從北部延攬了許多專業人才,全公司幾乎都具
備工程底子。
瑞助每年還會訂出成長目標,如去年是「品質提升年」、今
年是「成本控制年」,由公司訂出管理目標,各部門去挑戰,運
用「賞罰分明、恩威並施」策略,激勵員工持續不斷地自我成長
,因此,瑞助員工的流動率極低。
重視工程品質
獲朱炳昱賞識
張淵全的發跡過程,其實有段千里馬與伯樂的故事。如果說
,張淵全是匹苦幹實幹的千里馬,那龍邦集團、台灣人壽董事長
朱炳昱,鐵定就是懂得賞識他的伯樂!當年,身為小包商的張淵
全,因為承包了龍邦建設位於彰化永靖的透天營建案,進而結識
了朱炳昱。
當時年過38歲的張淵全,為人處世的原則就是,「即使沒賺
錢也要顧好品質、如期交屋」,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堅持,讓朱
炳昱陸續將多樁營建案放心交給他承包,最後甚至因為賞識他的
工作態度,乾脆力邀張淵全進入龍邦開發的工程部門當現場監工
。
張淵全也沒讓伯樂、朱炳昱失望,他一路從現場監工、工地
主任、副理、經理升任啟阜工程(龍邦開發轉投資公司)中區處
長。張淵全在工程業界的努力,朱炳昱全都看在眼裡,當龍邦集
團併購國雲營造後,民國86年張淵全便出任國雲營造總經理。
事實上,瑞助營造的前身國雲營造,是在民國72年創立的,
民國80年成為龍邦集團關係企業後,民國92年12月正式更名為瑞
助營造,大股東包括龍邦持股36%、朱炳昱45%、美利達7%。
張淵全笑說,自己是龍邦集團的「最佳救火員」。他說,當
年的國雲營造專攻公共工程,在他接任總經理後,花了2年時間整
頓、轉型,同時將進度落後的營建案一一完成,民國90年,他再
度被指派到龍邦關係企業、位於楊梅的橡榮電子擔任總經理。
對於「老闆交付任務,無條件執行」的張淵全而言,面對從
營建業跨足另一個全然陌生的電子業,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深入了
解銅箔線路板產業。不過,當張淵全發現,橡榮電子不具市場競
爭力、經營績效不彰時,3年後,他親手結束了橡榮電子。
直到民國93年9月,張淵全重回台中接任瑞助營造董事長,再
度回到老本行,企圖心旺盛的他,不願再固守中部市場、不再只
攻公共工程,因為推動轉型成功,5年來承攬了許多位於台中精密
機械園區的廠辦案,包括和和機械、慶鴻電機、海德威電子以及
美利達等廠房新建工程。
業績不是唯一
提高毛利率是重點
工程界出身的張淵全認為,一份企業、一份責任,營造廠不
應該拚命衝刺業績,所以,他以「不做第一、要做唯一;不做最
大、要做最好」,來勉勵經營團隊與員工們。
龍邦開發(2514)持續調整、精實轉投資事業架構,以台壽保
(2833)、保勝投資為核心,若干非核心事業則陸續處分。
龍邦與100%持股的保勝投資,對台壽保的綜合持股率逾42%,台
壽保的獲利成為龍邦最大收益來源。龍邦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
9.55億餘元,比前年同期大增三倍,每股純益約1.9元,主要是認
列台壽保的投資收益,第四季獲利仍須視台壽保損益情況而定。
營建業務方面,龍邦轉投資的瑞助營造,去年初估盈餘約1億元,
表現不錯;龍邦持股率逾三成,將認列可觀的投資收益;業績表
現出色的成德建設,龍邦持股陸續轉讓給經營團隊後,現今持股
率減至10%,重要性亦大幅降低。生產事業以德宏工業(5475)
為主,這是原本投資的大強森複合材料與德宏合併換股而來、
持股約13%,去年初估是小賺局面。
(2833)、保勝投資為核心,若干非核心事業則陸續處分。
龍邦與100%持股的保勝投資,對台壽保的綜合持股率逾42%,台
壽保的獲利成為龍邦最大收益來源。龍邦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
9.55億餘元,比前年同期大增三倍,每股純益約1.9元,主要是認
列台壽保的投資收益,第四季獲利仍須視台壽保損益情況而定。
營建業務方面,龍邦轉投資的瑞助營造,去年初估盈餘約1億元,
表現不錯;龍邦持股率逾三成,將認列可觀的投資收益;業績表
現出色的成德建設,龍邦持股陸續轉讓給經營團隊後,現今持股
率減至10%,重要性亦大幅降低。生產事業以德宏工業(5475)
為主,這是原本投資的大強森複合材料與德宏合併換股而來、
持股約13%,去年初估是小賺局面。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