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交所即將在7月3日為大家帶來一個全新網站——ESG InfoHub!這個網站將整合上市公司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相關資訊,並提供ESG商品、國內外資源、溫室氣體盤查等專頁,讓投資人和企業能夠更輕鬆地了解和利用ESG資訊,作為投資和永續轉型的參考。
隨著全球永續議題的日益受到關注,投資人對企業在ESG方面的表現越來越重視,企業也透過ESG指標來衡量自己的表現,並進行轉型以把握永續成長的機會。證交所強調,ESG InfoHub將成為投資者了解ESG的重要工具,並提升對永續議題的認識。
這個網站將包含五大構面:Market Highlight、ESG儀表板、商品、相關法規宣導資源及溫室氣體盤查。Market Highlight將提供台灣資本市場及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發展亮點,比如永續報告書的編製和董事會性別多元化進程等。ESG資料庫網頁則有「上市公司ESG儀表板」,讓人們可以輕鬆查詢和比較各上市公司的ESG資訊,並透過視覺化圖像功能快速進行跨公司和跨產業的比較。
ESG InfoHub還提供了企業永續相關指數、ESG指數化商品等連結,幫助投資者尋找合適的投資商品。此外,還有國內外的ESG相關法規、準則以及宣導資料,促進企業對ESG議題的教育與交流。
證交所表示,ESG InfoHub的推出是推動ESG生態系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達成ESG資料的共享及應用、促進ESG投資及引導永續資金投入等目標。未來,證交所將持續完善ESG生態系,讓永續成為台灣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利基,並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整體競爭力。
ESG InfoHub的上線將為投資人和企業提供一個全新的ESG資訊整合性網站,同時也為台灣的資本市場注入更多活力。
近日來,AI議題在台灣股市掀起了一股熱潮,讓電子族群成為了市場的焦點。這股熱潮帶動了資金的布局,其中,台灣半導體在先進製程及高速運算領域的優勢,讓未來的發展前景看漲。為了把握這波趨勢,群益證券推出了一款新產品——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00927),該產品結合了半導體趨勢與高股利,成為投資人存股的新選擇。 臺灣證券交易所也提醒投資人,在投資前應謹慎評估,並詳閱產品公開說明書,以確保投資決策的理性。該ETF追蹤的指數為臺灣指數公司特選的臺灣上市上櫃半導體收益指數,成分股共有30檔。篩選標準包括日平均成交金額指標高於新台幣8,000萬元、近四季稅後ROE為正數,並在每年5月定審時排除董事會未決定發放現金股利或已除息的年配息股票。 特選臺灣上市上櫃半導體收益指數每年5月及12月都會進行定審篩選成分股,而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則採用完全複製法的指數化策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該ETF在扣除必要費用後,將盡可能達到追蹤標的指數表現,並控制追蹤誤差值,作為投資管理目標。 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經理人謝明志表示,AI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高速運算及雲端儲存,而半導體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關鍵產業。隨著AI技術的進步,半導體產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有望成為投資人捕捉這波趨勢的利器。
長榮集團即將在6月30日進行除息,引發市場關注。由於今天是長榮融資戶「假除息」補擔保品的截止日,若未能在今天補足,將面臨「斷頭」風險。這次長榮的除息行動,預計將帶動個股填息效應,對市場產生影響。
市場分析師指出,長榮除息有三大利基關鍵因素受到關注。首先,假除息後將清洗融資籌碼,進行沉澱;其次,接近除息日,持現股者的參與除息意願將增加;最後,高配息個股如長榮,可能引發「股換期」風潮。這三大因素預期將對長榮短線行情產生正面影響。
所謂「假除息」,是指證交所依法在除權息交易日前六個營業日起,先扣掉權息值。若整戶維持率低於規定,券商將發出融資追繳通知,若仍未能維持則會遭到斷頭。去年,因為貨櫃三雄等公司配發高額股息,假除息導致股價重挫,讓投資人和券商都受損,因此市場開始關注假除息對股價的影響。
以長榮為例,去年每股純益(EPS)達87.07元,預計配發每股70元現金股息。以21日收盤價158元計算,殖利率高達44.3%,預計除息參考價為88元。假除息試算後,今日投資人的融資維持率將由166.6%驟降至92.8%,因此要補足維持率至130%,每張長榮融資股票將補繳至少3萬5,240元。
長榮上周三(21日)收盤價為158元,下跌5元,跌幅達2.77%。近一個月來,融資餘額驟減逾四成,從5月下旬多5.4萬餘張到上周三僅剩3.1萬餘張,減幅達42%以上。市場專家預測,假除息完成後,融資籌碼基本已經洗清,明天起,除了手上握有現股的投資人,參與除息的意願將更加堅定,並可能吸引機構法人、大資本散戶進場搶進買期貨。
值得注意的是,期貨參與除息後,所得的股息不列入綜合所得,而是歸屬證券交易所得,除了相關規費外,無需再繳稅、不用繳二代健保費,因此期貨成為想賺取填息價差的投資人,另一個資金轉進的標的。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臺灣知名眼鏡公司大學光(3218)在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辦的「第九屆公司治理評鑑頒獎典禮」中,榮獲前5%的優異成績,這是該公司首次獲此殊榮。在董事長歐淑芳的領導下,大學光積極推動公司治理,不僅在企業永續發展上表現卓越,更在眼科技術設備的引進和營銷上取得顯著成就。
近年來,大學光引進了全球同步的「飛秒輔助白內障雷射」及「全飛秒SMILE近視雷射」等高階眼科技術設備,與28家合作大學眼科診所及廣大消費者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係,品牌口碑不斷提升。此外,公司研發的「大學金三明葉黃素」營養補充品,也榮獲多項國際認證和獎項,包括「SNQ國家品質標章」、「國家品牌玉山獎」、「台灣優質產品金牌獎」及「國家生技大獎」等。
大學光總經理盧政宏表示,公司不僅著眼於營收穩健成長,更在深化公司治理評鑑方面不遺餘力。他強調,公司治理的四大面向——維護股東權益、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以及設置治理暨永續發展室推動ESG事項,已逐漸見成效。例如,在董事會多元性和性別平等方面,女性董事比例已達25%,遠超過2022年台灣上櫃公司女性董事占比的15.48%。
在社會公益方面,大學光也表現出色,捐贈防疫經費與物資,長期照顧弱勢群體,並提供公益眼鏡,對社區做出貢獻。未來,大學光將持續推動ESG實踐,精進公司治理,並拓展合作診所及直營大學眼鏡門市通路,希望讓更多民眾「See Clear、See Comfort、See the Future」,實現「看得清晰、看得舒適、看見新未來」的願景。
臺灣證交所今(6月21日)舉行年度股東大會,董事長林修銘在會上強調,台灣產業結構正從傳統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向新經濟型態轉變,他希望透過調整產業分類,為新興產業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推動新經濟發展。總經理簡立忠則提到,為與國際市場保持一致,證交所將研議採用「T+1結算交割制度」。
林修銘表示,隨著全球新經濟的崛起,新興產業如蘋果、特斯拉等企業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為此,證交所預計從7月3日起,對四大產業進行新分類,以利於資金流向新興產業。他指出,台灣去年創新板表現亮眼,預計今年將更上一层樓。
林修銘還提到,全球疫情逐漸穩定,國際央行放緩升息,台股在這種背景下表現穩健,截至5月底,台股漲幅達17.27%,外資買超達3,472億元,外資逐漸回流台股。他強調,證交所將持續推動國際合作,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和企業參與台股市場。
簡立忠則對證交所未來工作做出規劃,他提到,將持續辦理「股票造市制度」獎勵活動,提升盤前資訊品質,並研議「T+1結算交割制度」以國際接軌。在永續發展方面,證交所將持續執行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並與行政院國發基金共同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以促進國內減碳工作。
台股下半年IPO市場熱鬧非凡,不僅有「重量級新秀」興櫃股王、聯發科金雞達發,還有華航轉投資台灣虎航、散熱廠奇鋐子公司富世達、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等各路英雄並起,新股市場充滿期待。從6月份開始,台股均成交值衝上3,288億,較5月大增逾25%,IPO市場也力圖擺脫困境,證交所、櫃買中心年初喊出總計56家的IPO目標,挑戰「十年新高」,但上半年迄今上市櫃掛牌僅17家,與年初目標差距不小。
檢視下半年IPO股,已獲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掛牌的包括上市公司的達發、富世達、六方科-KY,創新板的台灣虎航、Gogolook走著瞧,以及上櫃的宏碩系統。另外,獲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的有鑽石生技、澤米,上櫃審議委員會通過的騰雲、宸曜科技,還有多家已遞出申請,若全順利掛牌,今年IPO家數將上看40家。
承銷圈分析,台股位處高檔,現階段上市櫃公司「沒有送件遞延的理 由」,看好前幾年受疫情影響遞延的案件將一次爆發。雖然大陸境外上市新規上路、承銷商需預留備案時間,恐導致部分大陸營收比重高的公司進度推遲,但整體下半年IPO市場仍大有可為。
預計下半年將颳起「小金雞掛牌旋風」,已獲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掛牌的六檔個股中,就有四檔是上市櫃公司「小金雞」。台灣虎航受惠客運復甦,首季獲利4.29億,為疫情爆發以來首度獲利,目前復飛率已達7成、估暑假將達85%,預計8月中旬股票上市,其掛牌後與航空雙雄比價效應值得期待。此外,20日獲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的鑽石生技為中天生技集團轉投資,加上鴻華先進等,都有望在下半年頂著「富爸爸」光環、強勢進軍資本市場。
台灣證交所全新ESG InfoHub網站即將上線,整合上市公司ESG三大面向資訊!
各位投資人、企業家們,注意囉!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將於7月3日推出一個全新的網站——ESG InfoHub,這個網站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大家更容易地了解和利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三大面向的資訊。
隨著全球永續議題的日益受到關注,ESG已經成為投資人和企業衡量表現的重要指標。這個網站的推出,正是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加深入地瞭解ESG,並將其作為投資和永續轉型的參考。
ESG InfoHub將提供五大構面,包括Market Highlight、ESG儀表板、商品、相關法規宣導資源及溫室氣體盤查等,讓大家能夠從多個角度去了解ESG。
其中,Market Highlight會提供台灣資本市場及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發展亮點,像是永續報告書的編製情況、董事會性別多元化進程等,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ESG資料庫網頁的「上市公司ESG儀表板」功能,則讓大家能夠輕鬆查詢和比較上市公司的ESG資訊,並透過視覺化圖像快速掌握各項ESG指標的變化。
此外,ESG InfoHub還提供了企業永續相關指數、ESG指數化商品等連結,幫助投資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商品。同時,也提供了國內外的ESG相關法規、準則以及宣導資料,促進企業對ESG議題的教育和交流。
證交所強調,ESG InfoHub的上線將為投資人及企業提供一個全新的ESG資訊整合性網站,並為台灣的資本市場帶來更多活力。從7月3日起,大家就可以透過證交所的官方網站直接訪問ESG InfoHub,開啟全新的ESG資訊視野。
台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在20日舉辦的元大台灣50(0050)ETF上市20周年記者會上表示,從2003年第一檔ETF上市至今,台灣ETF市場發展神速。當年,第一檔ETF的資產規模僅有35億元,而到了今年5月底,台灣ETF的總資產規模已經突破2.9兆元,共計有232檔ETF。其中,證交所上市的ETF總資產規模更是達到1.43兆元,ETF日均值也創下119.92億元的新高。
簡立忠強調,元大台灣50ETF作為台灣首檔ETF,對市場來說是一股新鮮力量,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該ETF將台股帶入被動式投資的新時代,從2003年上市時的35億元資產規模,如今已經成長至超過3千億元,定期定額戶數也超過19萬戶,在國內ETF市場中佔據龍頭地位。
台股在5月份表現亮眼,成交量和成交值都大幅上升,這對證券商來說是一個大利好。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20日公布的消息,5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純益達到了59.28億元,這個數字比4月份的35.33億元增加了23.95億元,月增率更是高達67.79%。從累計數據來看,前五個月全體證券商的稅後純益已經達到255.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01.18億元,年增率為65.44%。 <臺灣證券交易所>的分析指出,5月份大盤的總成交值約為5.708兆元,這比4月份的成交值大幅增加了45.84%。這個顯著的成長,讓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有了顯著的提升。同時,5月份台股加權指數大漲近千點,這一點也對證券商的自營業務帶來了正面影響。5月份自營業務淨利較4月份成長了10.59億元,月增率達到了106.22%。 此外,5月份證券商的承銷業務淨利也較4月份成長了2.74億元,月增率同樣翻倍,達到了108.3%。綜合來看,5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純益達到了59.28億元,這個數字比4月份增加了23.95億元,月增率為67.79%。至於前五個月的累計數據,更是顯示了證券商業的強勁增長,達到了255.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01.18億元,年增率為65.44%。
台灣證交所近日釋出新聞稿,針對泰山(1218)於6月16日晚間公告變更股利至0.56元一事,進行說明。根據證交所規定,公司決定分派股息及紅利或其他利益基準日暨現金股利發放日的公告申報,應於停止變更股東名簿記載日「至少12個營業日」前輸入。泰山由於涉及經營權之爭,新選任經營團隊尚未取得經濟部變更登記,其公告申報權限受到限制,因此證交所要求泰山於6月16日中午12點辦理公告。證交所強調,泰山若欲調整股利金額,應儘早辦理公告申請,以利證交所進行審核確認後開放公告權限。泰山於6月16日晚間8時召開記者會,並依規完成相關公告申報作業,證交所認為此舉符合規定,不致影響後續股利變更配發時程。
董事長林修銘帶領,證交所啟動「減碳森呼吸,永續護地球」活動,七大環節實施節能減碳。從蔬食、舊衣改造到節能燈具,證交所不僅在辦公室內提倡環保,更鼓勵同仁從「食衣住行育樂」六大民生需求著手,共同參與減碳行動。活動預計為地球減少超過303.9公斤的碳排放,並邀請供應商共襄盛舉,展現企業社會責任。此外,證交所積極採用綠色營運措施,如使用LED燈具、智慧節能照明及太陽能板,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力。
臺灣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領軍,啟動「減碳森呼吸,永續護地球」活動,從7月起,透過「食衣住行育樂」六大民生需求,舉辦一系列環保活動,積極響應節能減碳,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活動中,「食」以「一周一蔬食,健康新態度」為主題,邀請蔬食創業家李沛潔分享蔬食烹飪技巧,鼓勵同仁實用蔬食,減少碳排;「衣」則推行「舊衣創新生,環保做公益」,捐贈二手衣物給勵馨基金會,並邀請名設計師Daniel Wong改造舊衣,提倡環保再造;「住」方面,證交所倡導「隨手節能源,環保樂生活」,使用節能燈具及綠電,並實施中午關燈一小時,鼓勵綠化植栽,提升工作環境綠意;「行」則推廣「天天多走路,減碳任我行」,鼓勵同仁走路或騎單車代替搭車;「育」則支持在地產,參加農產認養計畫,守護糧食安全;「樂」則提醒同仁攜帶環保杯及環保袋,並與公益團體合作植樹造林。初步估算,證交所2023年舉辦的永續發展目標系列活動,將為地球減少約303.9公斤的碳排放。此外,證交所積極向內部同仁宣導節能減碳方式,並邀請合作供應商簽訂企業社會責任承諾書,共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證交所透過綠色營運作為,採用LED燈、智慧節能照明系統、辦公室中央空調主機冰水系統,並響應政府推廣再生能源,全面使用綠電,並於第一資訊中心屋頂架設太陽能板,每年約發電1,265度,可減碳635.03公斤。證交所積極落實節能減碳,希望引領更多人共創台灣優質美好的生活環境。
臺灣證券交易所、台灣董事學會及安擘諮詢(IPR Advisors)聯手舉辦的「頂尖龍頭企業:站在全球地緣政治變動新時代的浪尖」投資說明會,近日來圓滿落幕,並獲得與會企業和投資人的熱烈迴響。這場活動持續了一整週,吸引了電子、生技醫療、食品觀光等25家優質上市櫃公司參與,與全球37位機構投資人進行了35場一對一或群體線上會談。 在實體引資論壇的開幕致詞中,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強調,擴大市場規模、吸引投資人對台股的投資是證交所的重要任務之一。他提到,除了推動優質企業來台上市,證交所也持續優化市場機制,以吸引更多投資人目光。簡立忠還表示,證交所公司治理部主管將深入分享如何建構台灣資本市場ESG生態系,並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演講,探討政經局勢、地緣政治、AI對企業轉型等議題。 實體引資論壇的相關演講內容已上傳至證交所Webpro3.0影音傳播網,投資人可至下列網址觀看:[webpro.twse.com.tw/webportal/vod/117/?categoryId=168]。未來,證交所將繼續與企業合作,透過多元活動型式,如一對一拜會機構投資人和投資說明會等,推廣台股優勢及前景,並與國際投資者及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
遠東商銀邁入營運第三十年,面對科技顛覆與區域經濟崛起的快速變遷,積極布局海外跨境業務,並迎頭趕上數位經濟的浪潮。總經理周添財強調,遠東商銀以虛實整合為戰略核心,線上打造Bankee數位品牌,線下則透過分行改裝,提供多元化服務,打造遠東生活圈。面對未來的挑戰,遠東商銀將加速數位金融發展,並把握全球供應鏈調整的商機,邁向第四個十年。
近期,遠東商銀榮獲臺灣證交所第九屆公司治理評鑑,位列上市公司組前5%的旗艦群,展現其在永續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現。在推動永續金融方面,遠東商銀運用專長推動金流導向綠色經濟,並成為赤道原則會員銀行,積極布署綠色商品線,以實踐其對環境、社會和治理的承諾。
當前個人資安的危機不斷升級,許多民眾因為防備意識不足,導致個資外洩甚至遭受詐騙。在這樣的背景下,「信任科技」逐漸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強調,隨著AI技術的發展,如ChatGPT等應用愈來愈普遍,可信任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台灣在AI技術發展上具有優勢,應該參考歐盟的作法,迅速制定安全規範法規。 在這波信任科技浪潮中,電信業者也積極投入。中華電信表示,過去電話及簡訊詐騙案件,從通報警方到真正把門號停話,往往需要一周時間,但現在從接獲通報到停話最快可在一小時內完成,甚至可以「預告詐騙」。遠傳電信則透過大數據分析,成功預測詐騙門號,並建立高達92.5%的詐騙偵測率。 臺灣證券交易所旗下的台灣網路認證公司,與五家電信業者攜手,推出數位身分識別服務「TWID」,強化身分認證強度,降低冒用身分進行假交易的風險。這種多元身分識別的技術,讓交易更加安全可靠。 在生活各方面,從健保快易通到健康存摺App,從電商購物到物流士安心call,可見信任科技已深入民眾日常生活。台灣大資訊長蔡祈岩提醒大家,零信任要關注生活細節,從自身做起,提高對任何帳號、訊息的「零信任」認知。 雖然科技工具眾多,但最關鍵的是用戶主動啟用。例如,用戶需自行安裝Whoscall辨識詐騙簡訊及電話,中華電信的「防駭守門員」,遠傳守護網中的防駭心守護及兒少心守護等服務,也都需用戶自行安裝。個人資安及防詐,最終還是靠民眾自身的警覺與行動。
臺灣證券交易所旗下台灣網路認證公司(台網公司)推出的數位身分識別服務「TWID」,近期與五家電信業者合作,成功打造手機門號認證,並將其應用拓展至各種生活領域,包括報稅、健保卡系統等。這項服務的普及,讓數位身分認證在台灣的應用率大幅提升,2022年累積使用人次已超過1億次。 隨著數位發展的加速,個資外洩和身份盜用的風險不斷增加,對於個人資安造成嚴重威脅。資安業者指出,民眾對於辨識詐騙的困難程度隨著技術進步而提高,因此他們呼籲政府應該積極推動可信任的數位身分認證,以提升數位服務的安全性。 政府方面,已規劃了三年的零信任架構發展計劃,預計在2022年推動身分鑑別,2023年設備鑑別,2024年進行信任推斷,並將此架構導入政府A級機關。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強調,零信任架構的重點在於身分驗證,並在疫情期間進行了實際應用,確保在安全的連線環境中進行數位部簽發公文。 台灣網路認證公司的數位身分識別服務「TWID」已經在實際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了與電信業者的合作,TWID還廣泛應用於報稅、健保卡系統等,2022年透過數位身分識別進行手機報稅的比例達到42%,衛福部的健康存摺使用人次也突破千萬。此外,透過台網公司的電子簽署,2022年已經完成超過200萬份的電信門號申請、銀行證券開戶、電子保單及學校證書等業務。 為了進一步提升數位身分認證的可靠性,業界建議政府應協助企業訂定業務及產業別的資安等級,導入不同身分證明要求,以適應不同企業規模和適應上的困難。同時,可以參考海外先進的經驗,例如澳洲已經開始採用可信任數位身分框架,為數位身分識別和電子簽章提供了一個可信任的框架,並區分了不同的身分等級,從IP1到IP4,以應對不同層級的風險。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公布了111年度第九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結果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其中,裕隆汽車這家台灣知名企業,竟然連續9年榮獲「上市公司排名前5%」的崇高榮譽!這樣的成績,在928家受評上市公司中,僅有8家能夠蟬聯九屆,裕隆汽車實至名归。
對於這個殊榮,裕隆汽車表示深感榮幸,並且承諾未來將繼續努力,在完善公司治理層面不遺餘力,為創造企業永續價值而努力。
這次評鑑標準逐年提高,裕隆汽車也不斷檢視並精進公司治理內容,包括維護股東權益、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以及落實永續發展等四大構面。這些努力,讓裕隆汽車在內部治理機制及推動永續發展等面向,不斷耕耘,取得亮眼的成果。
裕隆汽車並不僅僅關注公司內部治理,還積極參與社會與地方共榮。與企業所在地三義鄉和諧共生,推廣台灣木雕藝術文化,並提供關懷服務。此外,裕隆汽車也積極配合減碳政策,提前一年完成第三方獨立機構的盤查認證,並推動廠區再生能源發展,三義廠區的太陽能發電已累積11MW容量裝置,展現了對永續經營的具體行動。
未來,裕隆汽車將持續秉持企業永續經營理念,嚴格自我督促,定期管理公司治理與ESG各面向的目標及發展,為員工、股東及社會福祉繼續努力,創造更多價值。
臺灣證券交易所發布「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目前已有153家金融機構簽署遵循。隨著全球對金融機構價值鏈風險管理日益重視,金管會也公布了永續金融評鑑指標,強調金融機構應了解投融資對象在減碳及轉型方面的現況,並對人權及生物多樣性等議題有所關注。這意味著金融機構必須重新思考與投融資對象的合議主題、目的和方式,以提升盡職治理的成效。
全球知名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指出,董事會品質、公司策略目標及財務韌性等五項重要主題,與公司長期財務表現高度相關,因此建議優先以這些主題與投資對象進行合議。以安聯人壽為例,它與一家美國農業食品公司合議,關注供應鏈森林砍伐問題,並要求該公司在2025年前實現供應鏈100%無森林砍伐的目標,同時監測供應商在巴西塞拉多地區大豆種植情形,並已經過「可追溯到農場」計畫的第三方驗證。
近年來,金融業合議有三個典範轉移趨勢:合議目的從符合法規要求轉向價值鏈風險管理;合議主題從財務和公司治理擴展至淨零排放、生物多樣性等ESG主題;合議方法從參與股東會、行使投票權,轉向問卷調查、研討會和高層對談等。
勤業眾信永續發展服務團隊提供三點建議,協助金融機構了解合議情況和規畫未來策略:評估自身合議成熟度;確立合議目標及策略;規畫並執行合議活動。金融機構在規畫永續策略時,應考慮長期價值鏈的風險與機會,並透過合議積極管理ESG風險與機會。
持續與合議對象溝通,是發揮金融影響力、實踐永續未來的關鍵。
隨著每年一度的除息季節來臨,台灣證券市場的投資熱潮再度掀起。近期,證券商們紛紛推出定期定額投資方案,讓小資族們有更多的投資選擇。其中,以0050元大台灣50ETF最受歡迎,直逼20萬戶的穩定投資者人數,穩坐市場龍頭寶座。此外,2020年下半年上市的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也因為採用季配的投資策略,成為吸引資金的磁鐵。 然而,今日除息2.75元的台積電,雖然在市場上具有高知名度和影響力,但5月的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卻不到6萬戶,與熱門ETF相比,吸金程度有所差距。 近期,證交所公布的證券商承作個股及ETF前20高的名單中,台積電、中華電、台泥、中鋼、鴻海及聯發科等個股受到小資族們的熱烈追捧。金融股方面,5月金控股數達12檔,佔據相當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台積電仍是小資族定期定額投資的首選,但資金流向已經大舉轉向ETF市場。其中,元大台灣50ETF以19.56萬戶的投資者人數,超越台積電成為最受歡迎的ETF;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則以16.95萬戶的投資者人數,位居第二;元大高股息ETF以16.46萬戶的投資者人數,位居第三。前四名ETF的投資者人數合計已衝上62.75萬戶。 隨著定期定額投資的長線趨勢一路走高,5月的投資金額達到75.37億元,較4月的68.9億元增加6.47億元,創下該項業務開辦以來次高紀錄。投資人大舉將定存轉進ETF,展現出對ETF市場的信心。 其中,0056元大高股息ETF在5月被00878超越,受到市場高度關注。投信業者分析,近年來投資人投資ETF,愈來愈注重落袋為安,而00878擁有季配、高殖利率的優勢,吸引大量資金轉進。 元大投信旗下3檔受青睞的ETF,00713已從去年第四季改為季配,接下來0056及00850將從今年7月及8月改成季配。預期未來幾個月,這3檔ETF的季配時間將錯開,形成另類的月配模式,資金流向是否會轉回0056,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台灣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監理定性引發討論 法學專家籃聯會議共諮詢法規適用方向
近期,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的監理性質引起了廣泛關注。由於這兩個機構在上市櫃公司及券商監理方面的職能,使得它們在法律上具有相當特殊的地位。然而,其法律定性不明确,導致監理權力擴張且缺乏救濟管道,這一現象引起了當代法律雜誌於6月6日舉行的研討會上的關注。
會議中,多位法學專家與學者從行政法及證交法之視角,對現行相關法規進行了盤點,並就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監理性質的法律定性及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助理教授蔡鐘慶指出,證交所和櫃買中心雖非行政機關,但其對證券商或上市櫃公司的規範作用與行政主管機關相似,這對投資人權益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他建議應將證交所的業務與公權力行使時應遵守的行政程序法相結合,以確保其行為合法。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廖欽福則建議,證交所的監理行為應由法律明文授權,並從行政契約的角度重新建構與發行公司或證券商之法律關係。
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許永欽強調,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的監視報告應有明確的法律授權,並建議重新思考相關法規,確保監理行為的合法性及對投資人權益的保障。
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郭大維建議,應明確界定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的法律定位及其規範權限,並設立嚴謹的決定程序和申訴管道,以確保對證券商及從業人員的處罰是公正合理的。
此外,多位專家還強調,應重新盤點證交所內外部法規,確保其符合法律保留原則與授權明確性,以促進證券市場法制的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