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雖然我的錢不夠買一張股票,但零股我可以~」這樣一句話,讓許多對證券投資有興趣但資金有限的人找到了新的投資途徑。近期,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最新推出的證券知識系列漫畫,就以此為題材,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全新的證券投資世界。
這套深受歡迎的證券知識漫畫,自97年首度發行以來,已經出版了17冊,每年都會推出新作品,深受投資人和學生的喜愛。這次的最新作品,以日本少女漫畫風格結合偶像劇的故事情節,將證券交易的新知識和投資理財觀念,以生動有趣的畫面和故事呈現,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習到相關知識。
本集漫畫主要介紹了逐筆交易、盤中零股交易等新交易制,以及適合平日忙碌、無暇研究個股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指數投資證券(ETN)」等新商品。這些新知識和新商品,對於想要在證券市場上遊刃有餘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幫助。
證交所表示,這次的漫畫風格和人物設計與以往有所不同,通過更多的圖像和生動的表情,將證券交易的新知識和投資理財觀念融入其中,包括「逐筆交易」、「盤中零股交易」、「定期定額投資」、「公司治理」、「ETF」、「ETN」等,並以時下流行的語言來吸引年輕人,同時也強調了投資風險的觀念,適合青年學子和新手投資人作為投資入門的參考。
為了讓讀者能夠先睹為快,證交所已將網路版漫畫內容上掛至「投資人知識網」的「數位百寶箱」證交所電子書專區,實體漫畫也將在農曆年後陸續寄送至高中職以上學校及證券商總分公司。此外,這些漫畫也將放置於證交所一樓資訊展示中心(台北101大樓),歡迎大眾下載電子書或電洽投資人服務專線(02-27928188)索閱。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2021)日宣布,為了活絡市場,降低外資結匯成本,並提升國內證券商的競爭力,金管會已經決定放寬規定,讓具備一定條件的境外華僑和外國人可以用外幣作為擔保品,向證券商辦理資金融通。這項新政策預計將從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
針對金管會的開放政策,證交所也進行了相關規定上的調整。特別是對「證券商辦理證券業務借貸款項操作辦法」的第16、17、18、20、21、22、23、25及27條進行了修正,並從4月1日起正式開始施行這些新規定。
這項政策的推出,不僅將為台灣證券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同時也將有助於提升市場的流動性,降低外資在結匯時的成本,從而進一步擴大台灣資本市場的規模,並對國內證券商產生積極的影響。
證交所強調,這次政策的推出是基於對市場現狀的深入分析和對未來發展的謹慎規劃,旨在為台灣的證券市場注入新的動能,並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雖然我的錢不夠買一張股票,但零股我可以~」這句話,相信讓許多對股市充滿興趣但又覺得資金有限的朋友們找到了一個新的投資出口。最近,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就推出了這樣一個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證券知識漫畫系列,最新作品已經讓人們引領期盼了!
這個證交所證券知識系列漫畫自97年開始發行,至今已經出版了17冊,每年都有新作品推出。它們以日本少女漫畫的風格結合偶像劇的劇情,讓投資人和學生們都能輕鬆地了解證券投資的知識,這種創新的方式也讓它在網路留言板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和分享。
最新一集的漫畫以全新的劇情為我們介紹了逐筆交易、盤中零股交易等新交易制,還有適合忙碌無暇研究個股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和「指數投資證券(ETN)」等新商品。這些內容讓投資大眾在證券投資的路上能更加得心應手。
這次的漫畫風格和人物設計都與以往不同,它們透過更多圖像和生動的表情,將證券交易的新知識和投資理財的觀念帶給讀者。包括「逐筆交易」、「盤中零股交易」、「定期定額投資」、「公司治理」、「ETF」、「ETN」等證券知識,都透過時下流行的語言和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呈現,非常適合青年學子和新手投資人作為投資入門的參考。
為了讓讀者能夠先睹為快,證交所已經將網路版漫畫內容上掛至「投資人知識網」的「數位百寶箱」證交所電子書專區,實體漫畫也將在農曆年後陸續寄送到高中職以上學校及證券商總分公司。此外,這些漫畫也將放置於證交所一樓資訊展示中心(台北101大樓),讀者可以下載電子書或電洽投資人服務專線(02-27928188)索閱。
台灣證交所近日發布新聞,宣布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簽署名單中,將不再列名寶佳資產管理公司。這項決定背後,是因為證交所認為寶佳資產的投資行為與盡職治理的精神不符,導致其被除名。
證交所強調,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的制定,旨在鼓勵機構投資人善用股東影響力,在投資過程中,考慮被投資公司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風險與表現。透過與被投資公司的建設性溝通,共同促進公司的永續發展,並提升投資雙方的長期價值。
不過,證交所指出,寶佳資產近期透過盡職治理守則簽署人的名義,進行了一些爭議性的投資行為。這些行為與盡職治理的精神背道而馳,經過諮詢委員會討論後,決定將寶佳資產從簽署名單中除名。
這次除名事件,再次提醒機構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守盡職治理的準則,確保投資行為與公司治理的原則相符,以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台北訊】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正式發布「110年度(第八屆)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這套指標涵蓋四大構面,共計79項指標,適用於今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該交易所預計將在明年4月底前公佈評鑑結果。 證交所強調,本次評鑑指標的修訂,是基於國內外公司治理的發展趨勢、法規及政策,並結合各界反饋,進行了精細調整。這次修訂刪除了3項指標,修正了9項指標,並調整了7項指標的题型,目的在於不斷推動企業對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視。 為加強國際競爭力,該交易所特別注重資本市場的雙語化,將公司治理評鑑與英文資訊提供相關的指標從七項增加,並採取給分差異化的方式,以提升鼓勵效果與鑑別度。例如,新規定將在中文版期中財務報告申報期限後兩個月內,以英文揭露期中財務報告,這將成為加分的條件。 另外,為推動永續金融,該交易所也設定了額外的加分題,鼓勵企業將資金投入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ESG)等層面,並與主管機關的永續發展藍圖相配合。 證交所提醒,金管會已公告「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其中多項措施將被列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以鼓勵公司採行。上市公司可參考實施時程,預作規劃及準備。 該交易所強調,公司治理評鑑的推動,旨在透過指標內涵的逐步引導,讓公司採用最佳實務,並通過對上市上櫃公司評比之良性競爭機制,提升國內公司治理水平,增進國際資本市場形象與競爭力。 目前,109年度(第七屆)的公司治理評鑑作業正在積極進行中,預計將在明年4月底前公佈評鑑結果。
臺灣證交所昨日(30日)正式發布「第八屆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這次的評鑑範圍涵蓋了四大構面、79項指標,適用於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的企業。預計在2022年4月底前,我們將看到年度評鑑的結果。這次的評鑑指標修正,是基於對國內外公司治理發展趨勢、法規及政策的深入參考,並結合了各界反饋,總共刪除了三項指標,修正了九項指標,並調整了七項指標的題型,目的是讓企業更加重視各項公司治理機制。 為了讓台灣資本市場更加雙語化,提升國際競爭力,這次的評鑑中,與英文資訊提供相關的指標有七項,並採取給分差異化方式,以提升鼓勵效果和鑑別度。比如說,將「於中文版期中財務報告申報期限後兩個月內以英文揭露期中財務報告」這項指標,調整為加重給分,同時,公司若在股東常會開會16日前提供英文版年報或英文年度財報,也將被列為進階加分條件。 此外,為了推動永續金融,鼓勵企業將資金投入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ESG)等層面,證交所也配合主管機關推動了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及資本市場藍圖(2021-2023)。在額外加分題的範圍內,包括發行或投資其資金運用於綠色或社會效益投資計畫,並具實質改善環境或社會效益的永續發展金融商品等。 證交所也提醒,為了深化台灣的公司治理,提升企業的永續發展,金管會已經公告了「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其中多項措施都將列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以鼓勵公司採行。上市公司可以參考實施時程,預作規劃及準備。 證交所強調,公司治理評鑑的推動目的,是希望透過指標內涵的逐步引導,讓公司採用最佳實務,並透過對全體上市櫃公司評比的良性競爭機制,提升國內整體公司治理水平,以增進國際資本市場的形象與競爭力。目前,109年度(第七屆)公司治理評鑑作業正在積極進行中,預計將在2021年4月底前公布評鑑結果。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針對一樁爭議投資行為作出重大決定,公告寶佳資產管理公司因不符合「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規範,將其從簽署名單中剔除。這是該守則諮詢委員會自成立以來首次剔除不適任的簽署機構。證交所強調,寶佳作為盡職治理守則簽署人,應遵守相關規範,但近期行為與守則精神不符,故作出此決定。
根據證交所公告,寶佳近期利用簽署人名義,合理化其爭議投資行為,多項作為與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的精神和意涵相悖。為此,證交所召開諮詢委員會,經過討論後,決議將寶佳從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簽署名單中除名。
該諮詢委員會是證交所公司治理中心下轄機構,於2016年成立,旨在應對國際治理潮流,與金融總會等共同發布「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該守則對簽署人行為不具強制性,但通過推動簽署人遵守六大原則,如制定並揭露盡職治理政策、利益衝突管理政策,持續關注被投資公司營運,適當與被投資公司對話互動,建立明確投票政策與揭露投票情形,以及定期向客戶或受益人揭露履行盡職治理的情形。
此次事件不僅是對寶佳公司的警示,也再次強調了證交所對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的嚴格要求。未來,證交所將繼續監督簽署機構遵守相關規定,以確保市場的公平與透明。
臺灣證交所昨日(30日)發布了一則重頭新聞,正式公佈了「第八屆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這次的評鑑指標涵蓋了四大構面,共計79項指標,適用於2021年全年的公司治理評估。這些指標將於2022年4月底前公佈評鑑結果。 證交所表示,這次的評鑑指標修正是基於對國內外公司治理發展趨勢、法規及政策的深入參考,並結合了各界反饋的意見。為了提升企業對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視,證交所刪除了三項指標,修正了九項指標,並調整了七項指標的題型。 為了推動資本市場雙語化並提升國際競爭力,證交所特別在評鑑指標中加入了七項與英文資訊相關的指標。這些指標採取給分差異化方式,以提升鼓勵效果和鑑別度。例如,將「於中文版期中財務報告申報期限後兩個月內以英文揭露期中財務報告」這項指標加重給分,並將公司於股東常會開會16日前提供英文版年報或英文年度財報,列為進階加分條件。 此外,為了發展永續金融,證交所也鼓勵企業將資金投入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ESG)等層面。這與主管機關推動的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及資本市場藍圖(2021-2023)相呼應。證交所還提醒,金管會已公告「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其中多項措施將列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以鼓勵公司採行。 證交所強調,公司治理評鑑的推動目的,是希望透過指標內涵逐步引導公司採用最佳實務,並透過全體上市櫃公司的良性競爭機制,提升國內整體公司治理水平,以增進國際資本市場形象與競爭力。目前,109年度(第七屆)公司治理評鑑作業正在積極進行中,預計將於2021年4月底前公佈評鑑結果。
臺灣證券交易所昨日公布重大新聞,勞動基金炒股風波再起。由於寶佳資產管理公司近期投資行為不符「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規範,該公司被決議從簽署名單中剔除。這是自該守則諮詢委員會成立以來,首次對不適任的簽署機構進行處分。證交所強調,寶佳原為守則簽署人之一,理應遵守相關規定,但該公司近期行為與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的精神背道而馳,因此做出此決定。
該守則諮詢委員會是證交所公司治理中心下轄機構,於2016年為了跟進國際治理潮流而設立。該守則的目的是鼓勵各類機構法人簽署,並主動關注被投資公司的營運狀況,推動公司治理的實施。這項守則對簽署人行為並非強制性,但透過遵循六大原則,如制定盡職治理政策、利益衝突管理政策等,來推動簽署人遵守相關規定。
六大原則包括:簽署人應制定並揭露盡職治理政策、利益衝突管理政策、持續關注被投資公司、適當與被投資公司對話互動、建立明確投票政策與揭露投票情形、以及定期向客戶或受益人揭露履行盡職治理的情形。這次寶佳資產管理公司的處分,再次提醒市場,遵守公司治理規定是每個機構投資人必須遵守的責任。
臺灣證交所今(30)日公布,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簽署名單中,已將寶佳資產管理公司除名。這項決定是基於對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精神的堅持,以及對投資行為的嚴謹評估。
證交所強調,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的制定,旨在引導機構投資人充分發揮股東影響力,在投資過程中全面考量被投資公司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方面的風險和表現。透過與被投資公司的建設性溝通和互動,共同促進被投資公司的永續發展,並提升投資雙方的長期價值。
然而,證交所發現,寶佳資產管理公司近期行為與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的精神相悖。該公司試圖以守則簽署人的身份合理化其爭議性投資行為,這種作為與守則的初衷和意義不符。
經過召開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諮詢委員會的討論,決議將寶佳資產管理公司從簽署名單中除名。這是證交所對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工作的一次重要監督和檢視,也再次強調了對投資行為的嚴格要求。
證交所呼籲所有機構投資人,應當秉持盡職治理的精神,對投資行為負起責任,共同促進市場的健康发展。
台灣證交所最新公告「110年度(第八屆)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這次評鑑共涵蓋四大構面79項指標,適用時間從明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並預計在後年4月底前公布評鑑結果。這次的評鑑修正,是基於國內外公司治理的發展趨勢、法規及政策,並結合各界反饋,總共刪除三項指標、修正九項指標,並調整七項指標的题型,以加強企業對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視。
為推動資本市場雙語化,提升國際競爭力,證交所特別強調公司治理評鑑與英文資訊的提供,共計有七項相關指標,並採取給分差異化的方式,提高鼓勵效果與鑑別度。例如,將「於中文版期中財務報告申報期限後兩個月內,以英文揭露期中財務報告」調整為加重給分,以及公司於股東常會開會16日前,提供英文版年報或英文年度財報,均列為分級給分之進階加分條件。
此外,為發展永續金融,證交所鼓勵企業將資金投入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ESG)等層面,並配合主管機關推動相關藍圖,額外設置加分題,包括發行或投資其資金運用於綠色或社會效益投資計畫,並具實質改善環境或社會效益的永續發展金融商品等。
證交所也提醒,金管會已公告「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其中多項措施已列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鼓勵公司採行,上市公司可參考實施時程預作規劃及準備。
證交所強調,公司治理評鑑的推動目的是希望透過指標內涵逐步引導公司採用最佳實務,並透過對全體上市上櫃公司評比之良性競爭機制,提升台灣整體公司治理水平,以增進國際資本市場形象與競爭力。
目前109年度(第七屆)的公司治理評鑑作業正在積極進行中,預計在110年4月底前公布評鑑結果。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在證券服務雙月刊中披露,為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已積極研議一系列改革措施。這些措施將集中在上市機制、股票募股條件以及現金增資籌資彈性等方面,旨在確保投資人權益的同時,為市場注入新活力。 這些改革措施將成為即將推出的資本市場藍圖的一部分,並將在未來三年內進行滾動式檢視與修正,以確保資本市場的籌資功能更加堅實。 回顧2020年,台灣資本市場面臨了許多挑戰,包括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新冠疫情的衝擊。儘管如此,台股市場在多項指標上仍然創下了新紀錄,成交值與大盤指數均創新高,交易人數也隨之增加。 在協助企業籌資方面,證交所採取了多種措施,包括上市寬容政策,但由於部分發行公司因應疫情暫緩上市規劃,今年的發行面表現並不如交易面亮眼。 為了持續強化資本市場的籌資功能,證交所提出以下幾項重點措施: 1. 完善直接籌資管道:落實政府政策,鼓勵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進入市場,並透過創新板鼓勵新創企業發展。 2. 促進市場活絡:提升資本市場品質與交易便捷度,強化上市櫃公司治理品質,並研議推出股票造市者制度。 3. 持續強化推動:透過電子、影音、遠距訪談等管道,爭取國外優質企業來台上市,開拓海外市場。 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統計數據,台灣資本市場市值在國際排名第17,股票市場市值占GDP比率達192.8%,這些數據均顯示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證交所將持續努力,推動各項方案以健全資本市場體質,提升資本市場的直接金融功能。
台灣證交所積極推動市場改革,提升資本市場競爭力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在證券服務雙月刊中透露,為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優勢,已研議一系列對策,包括放寬股票IPO條件、提高現金增資籌資彈性等,並在確保投資人權益的前提下進行。這些措施將納入即將推行的資本市場藍圖,並透過未來三年的滾動式檢視修正,以堅實資本市場的資金籌集功能。
2020年對台灣資本市場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不僅受到外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與新冠疫情的衝擊,還推出了逐筆交易與零股交易等新制,為投資人帶來嶄新的交易環境。儘管面對多種變革與不確定因素,台股市場仍締造不少佳績,成交值與大盤指數創下新高,交易人數也從年初的161.8萬人上升至10月底的203.7萬人,電子下單比重攀升至超過七成。
在協助企業籌資方面,證交所已採取相關上市寬容措施,但部分發行公司因疫情影響而暫緩上市規劃,或因受衝擊影響獲利,今年度發行面表現並不如交易面亮眼。證交所表示,將持續強化資本市場的資金籌集功能,並進行多管齊下的策略。
為完善直接籌資管道,證交所將落實政府政策,引導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進入資本市場,並透過資本市場力量鼓勵新創市場發展。此外,證交所也計劃推出創新板,以幫助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的新創企業獲得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持。
為促進市場活絡,證交所從今年4月起實施上市公司股票退場機制,並於8月底公布公司治理3.0,以強化上市櫃公司治理品質。此外,證交所還推出逐筆交易機制和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以便利小資族群的投資,並研議推出股票造市者制度,以提升整體股市動能。
證交所表示,將持續推動各項方案,以健全資本市場體質、優化交易機制與完善籌資管道,以充分發揮及提升資本市場的直接金融功能。
台灣期交所、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為推廣金融知識,特別針對年輕族群舉辦「掌握財富,從認識風險開始」宣導活動,並搭配「答題好禮限時抽」互動活動,吸引眾多年輕人參與。這項活動自10月起開跑,至今參與人數已經突破45萬,顯見年輕族群對於金融知識的熱情。活動將於12月30日截止,還有豐富的獎品等著大家來抽。
根據證交所的資料,今年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在期貨交易人數上呈現增長趨勢。這與年輕人對於網路資訊的依賴有關,他們多通過網路來獲取知識和資訊。為此,「掌握財富,從認識風險開始」活動透過網路活動專區、答題遊戲、數位動畫以及財經網紅短片等多種形式,來吸引年輕人的注意。
活動中的「答題好禮限時抽」非常受歡迎,獎品種類多達2,500個,包括LINE Points點數、超商購物金等,讓參與者有機會獲得實惠的獎勵。目前活動進入倒數階段,還有獎項尚未抽出,民眾把握最後機會參與。
期交所積極推動市場的公平與效率,並在交易量創下歷年新高的同時,不遺餘力地對交易者,尤其是年輕族群,推廣期貨及選擇權知識,並強調風險觀念的重要性。期交所也建議,交易前應先做好功課,善用「期貨與選擇權數位學習網」及「虛擬交易所」等資源,了解商品特性並衡量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
此外,期交所還舉辦了「年輕人學期貨拿好禮」有獎徵答活動,活動時間從即日起至110年1月8日,讓年輕人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獲得實質的獎勵。
台灣證券交易所即將於明年1月21日舉辦一場重頭戲「第一上市公司(KY公司)獨立董事職能宣導會」。這場會議將針對獨立董事的職能進行詳細解說,並強調第一上市公司的法規加強重點。會議將由證交所上市部代表和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的專家進行主講,並規劃了一系列精彩內容,包括實戰經驗分享和案例解析。 為了讓更多公司能夠參與並學習,證交所從12月28日起開放線上報名,報名時間將持續到1月8日,額滿為止。這次會議的目標是讓獨立董事能夠更加了解自己的職能,並有效發揮作用,同時也強調了第一上市公司在法規上的重點,以及如何應對相關案例。 會議當天,將由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清祥分享如何有效發揮獨立董事職能的經驗,這將對與會者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此外,證交所上市二部代表也將詳細解說「第一上市公司法規加強重點」以及「相關案例解析」,並最後開放問答交流環節,讓與會者能夠提出自己的疑問並得到解答。 會議將在證交所101大樓九樓的會議大廳舉行,參與公司每家限額三人,確保會議的質量。有興趣的企業可以透過報名網址https://act.twse.com.tw/R1091228/進行報名,把握這次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好機會。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對權證市場進行重大調整,針對華南永昌證券近期權證避險不及導致鉅額虧損的事件,證交所決定增訂操作衍生性商品的重大損失量化標準,並修正「認購(售)權證上市審查準則」。這次修正規定,發行指數或期貨標的權證,發行金額與未到期標的之發行市值合計不得超過可發行額度之30%,以避免標的風險過度集中。 華南永昌證券在3月份因應新冠肺炎對台股的衝擊,權證避險不及,單月淨損達47億元,這起事件讓證交所決定強化對權證發行人管理與警示,並增訂發行連結指數或期貨標的權證總額限制。最新公告的「認購(售)權證上市審查準則」第11條第三款修正文,對權證發行人表彰標的總發行額度,規定若標的為指數及期貨者,其國內權證發行金額與已發行但未到期標的為指數或期貨之上市櫃權證發行市值合計數,不得超過發行人可發行額度之30%。 此外,證交所也對「對認購(售)權證發行人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進行修正,對權證發行人因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損失金額占淨值3%以上者,要求必須主動、期限提出公開說明表或上網申報。為了應對指數型權證之標的結算指數計算方式,證交所也調整了計算原則,採用與期交所股價指數類契約結算價計算方式相似的計算方法。
大魯閣(1432)昨(28)日出席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辦的法說會,總經理謝國棟在會上透露,公司今年目標是力拼損益兩平,明年則將回歸本業,全力拚取獲利。謝國棟強調,未來將聚焦三大經營方向:商場經營、運動休閒和建設開發。他提到,運動休閒事業面臨展店不易的困境,今年首次將旗下四家棒球打擊場擴充至五家,並計劃明年初進行24小時營運,以提升業績和毛利。在建设開發方面,大魯閣在士林科學園區取得的土地,目前市價已翻倍,預計後年或大後年才會進行處分,這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營收貢獻。 自2019年起,大魯閣積極整頓旗下事業體,並透過財務架構的調整,將資源聚焦在體驗型商場和核心的運動休閒事業。謝國棟表示,雖然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但隨著事業整頓計畫的完成,經營績效已逐漸顯現。今年前三季,大魯閣的稅後純益為62.4萬元,每股純益0.01元。 謝國棟進一步解釋,未來的三大經營方向將是商場經營、運動休閒和建設開發。目前商場部分,台中新時代和新竹湳雅廣場已經穩定獲利,其中台中商場因台中車站的前後站打通,人流更加穩定。而新竹湳雅廣場則仍在虧損狀態,明年將引進新業態,並部分24小時營運,預計明年第四季前將有所改善。在運動休閒方面,由於土地價格高漲,展店不易,因此今年起在既有場館實施24小時營業,已取得良好成效。
經濟日報為了推動公司治理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氛圍,出版了《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年鑑》。這本年鑑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和櫃檯買賣中心的指導下編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勤業眾信、安侯建業、資誠、安永也積極參與,並邀請了許多專家擔任編輯委員。編輯委員中包括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安侯建業主席于紀隆、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總經理李愛玲等多位重量級人物。年鑑內容豐富,包含總論、專題論述、公司治理、標竿企業故事和大事紀等五大章節,深入探討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各個面向。特別是在疫情之下,企業更加關注風險管理和永續發展,展現了台灣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進步和努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即將在明年1月21日盛大舉辦「第一上市公司(KY公司)獨立董事職能宣導會」。這場會議將邀請證交所上市部代表和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的專家,共同為大家解說獨立董事的職能以及第一上市公司的相關法規重點。為了讓更多公司能夠參與這次重要的活動,線上報名已經從12月28日開始,並將持續到1月8日,報名額滿即為止。 在宣導會中,我們將有幸聽到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清祥分享如何有效發揮獨立董事的職能,同時證交所上市二部代表也將詳細說明「第一上市公司法規加強重點」以及提供相關案例解析。會議的最後部分將開放問答環節,讓與會者能夠與專家進行互動交流。 這場會議將在證交所101大樓九樓的會議大廳舉行,每家參與公司僅限三人報名。有興趣的公司請於12月28日至1月8日間,透過報名網址https://act.twse.com.tw/R1091228/進行線上報名。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們一起期待並參與這場專業的宣導會吧!
【臺灣證券交易所新聞】 近日,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進一步強化對權證發行人的監管,針對權證市場發布了新規定。這次新規定主要是針對華南永昌證券近期在權證避險方面出現的巨額虧損所做出反應。由於華南永昌證券在3月份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台股重挫,權證避險操作失敗,單月淨損高達47億元,這讓證交所不得不加強對權證發行人的管理。 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臺灣證券交易所進行了兩項重要修正。首先,證交所對操作衍生性商品的重大損失量化標準進行了增訂,並在「認購(售)權證上市審查準則」中進行修正。新規定要求,發行指數或期貨標的權證,其發行金額與未到期標的之發行市值合計不得超過可發行額度之30%,這樣的規定旨在防止標的風險過度集中。 此外,證交所也對「認購(售)權證上市審查準則」的第11條第三款進行了修正,對於指數及期貨的權證發行金額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根據新規定,發行人的國內權證發行金額與已發行但未到期標的為指數或期貨之上市櫃權證發行市值合計數,不得超過發行人可發行額度之30%。相關發行額度將依據「認購(售)權證發行人評等辦法」進行計算。 證交所表示,這次修正的目的在於控管發行標的過度集中,以降低可能衍生出來的重大交易風險。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證交所第一次對權證市場進行規範。在過去的六個月裡,證交所已經對「對認購(售)權證發行人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進行了修正,要求發行人對於損失金額占淨值3%以上的情況,必須主動提出公開說明或上網申報。 此外,對於指數型權證的標的結算指數計算方式也進行了調整。根據新規定,屬於存續期間屆滿的指數型權證,將採收盤前30分鐘所有揭示標的指數簡單算術平均數計算;屬於牛熊證達上下限點數而提前到期的,則採該權證最後交易日之次一營業日標的指數之簡單算術平均數計算。這次的調整也是為了與期交所股價指數類契約結算價計算方式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