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時序進入年底,許多興櫃公司紛紛把握時間,趕在年底前轉上市櫃掛牌,這波上市潮讓市場沸沸湯湯。其中,不少上市櫃公司也利用這個機會辦理現金增資,讓投資人有了更多申購的機會。這些機會中,有些抽中一張就能賺進超過10萬元,甚至有報酬率超過三成的案例,讓投資人搶著申購,試圖搶得年終的獎金,真可謂年底的幸運財。 從12月份的統計數據來看,辦理初次上市或上櫃掛牌,或是因現金增資而辦理公開申購的公司已經有24家。其中,預計24日將掛牌上市的威鋒電子,抽中一張就能賺進15.2萬元,相當吸引人。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公開申購抽籤的智聯服務,中籤率竟然只有0.11%,創下了臺灣證券交易所自2006年提供申購資訊以來,上市櫃IPO公開申購最低的中籤率。智聯服務的申購價格每股60元,公開申購承銷張數共323張,申購合格總件數達26萬9,621件。預計25日掛牌上櫃的它,昨日興櫃收盤價已經達到111元,換算下來,抽中一張就能獲利5.1萬元,報酬率驚人達到85%。 除了智聯服務,昨日也進行抽籤的上洋,預計25日上櫃,承銷張數636張,承銷價43元,參與申購的總合格件數達16萬4,321張,中籤率0.38%。以昨日收盤57.7元計算,中籤一張估可獲利1.47萬元,報酬率也有34.2%。 目前還有新鼎、立隆電、允強、永固-KY等個股已經截止申購,等候抽籤。接下來,光耀也將辦理上櫃增資,申購期間為22日至24日,預計28日抽籤,承銷價70元,承銷張數850張,報酬率約16%。而聖暉的申購期則為23至25日,預計29日抽籤,承銷價166元,公開申購總張數為255張,報酬率約14.2%。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近公布了一則重要消息,關於即將來臨的110年股東常會的登記作業。為了讓各公司順利進行股東會日期的登記,交易所將於明(110)年1月5日上午9時開放事前登記作業。這個時機點相當重要,因為各公司需要在此之前完成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首先,交易所強調,各公司應在12月21日至30日下午17時前,先完成「設定憑證IC卡作業」。這是為了確保股東會登記的順利進行。另外,110年股東常會將鼓勵使用電子投票,若公司近一年股東會(包括臨時會)中,電子投票出席的股份總數達到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50%以上,且章程中明文規定採用董監候選人提名制,那麼該公司就會不受股東會每日召開限額90家的限制。 交易所也提醒各公司,一定要在12月21日至30日下午17時前完成憑證IC卡設定,才能進行股東會日期的登記。從明年1月5日上午9時開始,公司必須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認證申報系統,使用已驗證的IC卡來登記會議日期。 在設定憑證IC卡之前,公司還需要確認憑證在股東會正式開始登記時仍然有效。至於憑證的使用,公司可以選擇「證券暨期貨相關單位共用憑證」或「工商電子憑證」來辦理股東常會日期的事前登記作業。 根據「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的規劃,110年每日召開股東常會的公司限額從100家調整為90家。限額的排定將以證交所伺服器主機接收的時間先後順序為準。110年的股東會日期最晚應於明年3月15日前完成登記。 已經完成登記的股東會日期如果需要變動,公司可以在公告股東常會日期前上線進行調整。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近可是大動作哦!它和臺灣集保結算所攜手,還有蒙古的金管會、財政部、交易所、結算所、集保、證券公會以及保銀等市場關鍵單位,一起開了個大會。這次會議叫做「台蒙資本市場業務交流視訊研討會」,真的是很厲害的名字呢!會議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交流台灣和蒙古在資本市場的制度,看看有沒有合作的機會。 在這次會議中,我們的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和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代表台灣,和蒙古證券產業的重要單位進行了高層會談。他們還實際探討了雙方的結算交割制度,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討論兩地如何安全、有效地進行股票的買賣和清算。 會議的背景也很特別,因為蒙古證券市場今年初剛剛把結算交割周期從T+1改為T+2,也就是說,股票交易的結算時間從一個交易日延長到兩個交易日。蒙古想通過和台灣的交流,學習我們的市場發展經驗。 這次會議的籌辦過程也不容易,因為我們還在疫情期間,但是這並沒有阻礙我們的進行。我們透過線上會議的方式,成功達到了交流的目的。這真的是一個互惠互利的會議,讓兩地的資本市場更加開放,提升了能見度。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來在ETF市場上再創新猷,接連受理富邦投信與中國信託投信的ETF指數資格認可申請,這兩件新指數分別是「ICE FactSet台灣核心半導體指數」與「ICER FactsetR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這不僅是今年投信公司第11件ETF標的指數資格認可申請案,也顯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市場上的熱度持續攀升。 隨著台股利基型ETF的發行愈來愈受到投信公司的重視,近期國泰投信推出的「國泰台灣5G+」ETF就一炮而紅,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該ETF以「5G國家隊ETF」為定位,市場反應極佳。接著,富邦和中信投信相繼發表半導體指數,預計將帶來兩檔「半導體國家隊ETF」,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中國信託投信申請的「ICER FactsetR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由ICE Data Indices, LLC編製,從台灣上市櫃股票中挑選出符合財務指標或有配息表現的半導體相關企業,並採用Sustainalytics ESG評審標準進行評估,目標是反映台灣半導體業的績效。而富邦投信申請的「ICE FactSet台灣核心半導體指數」則是由ICE負責編製,從上市櫃個股中選出成分股,採用流動性標準、FactSet產業分類及半導體價值鏈分類作為選股依據。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臺灣集保結算所為了深化與國際證券機構的交流,特別與蒙古金管會等當地證券市場主要單位攜手合作,於18日舉辦了「臺蒙資本市場業務交流視訊研討會」。這場會議不僅是兩地市場間的交流,也是對臺灣市場成功經驗的一次展示。 會議分為兩個部分,上半場是首長會談,由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和臺灣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代表臺灣與蒙古證券產業的重要單位進行對話。下半場則聚焦於結算交割制度的實務研討。 簡立忠總經理提到,這次會議的舉辦,儘管受到COVID-19疫情的限制,但透過數位技術,仍然達到了交流的目的,並提升了臺灣資本市場的國際能見度。從2002年開始,臺灣與蒙古在證券市場的各個層面都有著深厚的合作關係,不僅提供教育訓練,還協助蒙古建立興櫃制度、存款保險和金融人才培訓。 林修銘董事長則強調了作為亞太地區集保組織副主席的角色,以及與蒙古結算所和蒙古集保公司的交流合作。他認為,在全球經濟受到疫情影響的背景下,促進資本市場正向發展的活動尤為重要。 此外,台股加權股價指數於12月初創下新高,集保e存摺戶數也持續成長,這些都是健全資本市場基礎建設和市場改革措施的成果。證交所表示,未來將持續配合政府政策,積極推動國際合作,並在國際舞台上展現臺灣市場的多元創新和優質形象。
【台北訊】證交所今(21)日公布最新財報,11月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達到91.65億元,這個數字比10月份暴增了142.4%,看起來今年台灣證券市場的表現真的是亮麗非凡。從今年前11個月的累計數字來看,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已經達到498.42億元,這個數字創下了證交所有統計以來的新高,比去年同期成長了33.62%。 市場分析師們對今年的獲利預期相當樂觀,預計全年獲利將見到「5」字頭,甚至有機會衝破550億元的大關。 證交所的數據顯示,11月份的大盤總成交值約為4.803兆元,比10月份增加了41.31%,這個成交量的激增直接帶動了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增加。此外,11月份的證券出售利益和證券評價利益也相當亮眼,使得自營業務淨利比10月份激增了465.21%,實現了翻倍的成長。 不過,今年前11個月的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雖然因為大盤總成交值的增長而增加了56.49%,但由於加權股價指數的上升幅度較去年同期小,導致自營業務淨利比去年同期衰退了8.17%。但承銷業務淨利卻逆勢成長了13.65%,這也反映了市場結構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排除今年3月份因發行認售權證而造成的大幅虧損的個別證券商,其他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為536.41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47.16%,這個數字更是顯示了台灣證券市場的強勁生命力。
近期,我們的證券市場可是熱鬧非凡啊!許多年輕人開始對證券交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讓我們的櫃買中心非常高興。他們覺得,這是個好現象,因為年輕一代的投資意識逐漸興起,這對整個市場來說都是一個正面發展。 為了幫助這些年輕投資人更加了解市場,我們的櫃買中心、證交所和期交所一起在10月29日開始了「掌握財富,從認識風險開始」的宣導活動。這個活動真的是多采多姿,有宣導專區、網路闖關答題贈獎,還有動畫短片,目的就是讓年輕人對盤中零股交易、定時定額投資、ETF等商品有個全面的认识。 活動中,年輕人可以參加答題好禮即時抽活動,時間一直持續到12月30日,大家快來參與吧!網址是irisk.sfi.org.tw,記得記下來哦! 櫃買中心的人員表示,他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年輕人在進入市場之前,對於各類商品和交易方式有個基本的了解,對於可能面臨的風險也有正確的認知。他們期待新一代的投資人未來能夠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穩健前行。
台灣證交所近日公布,即將於110年1月5日上午9點開放股東常會日期事前登記作業。為了確保作業順利進行,證交所提醒各公司,必須在12月21日至30日下午5點前完成「設定憑證IC卡作業」。此外,若公司過去一年內股東會(含臨時會)電子投票出席股份總數達50%以上,並採用董監候選人提名制,則不受每日召開限額90家的規定限制。
為鼓勵電子投票,證交所規定,公司需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認證申報系統,使用已驗證之IC卡進行股東會日期登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起每日股東會限額為90家,並以證交所伺服器接收時間為排定順序。各公司需在110年3月15日前完成登記作業,若股東會日期有變動,可於公告前上線調整。
證交所強調,若公司未在公開資訊觀測站申報系統登記股東會日期,或登記日期與重大訊息及召開股東會公告之開會日期不一致,將無法完成股東會公告程序。因此,各公司應提前做好相關準備,確保股東會日期登記作業的順利進行。
威鋒電子(6756)的申購熱潮持續延燒,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威鋒三天內累積了38萬筆投單,凍結資金額高達643億元,顯見市場對該公司的熱烈追捧。不僅如此,威鋒的火爆申購還帶動了宏碁小金雞智聯服務及上洋產業的申購熱潮,分別累積了17萬和11萬筆投單,三檔新股IPO申購總凍資金額逼近800億元。威鋒預計今天(18日)將進行抽籤,中籤率僅0.5%,而智聯服務和上洋則預計在21日進行抽籤,由於兩家公司釋出的抽籤張數均不到1,000張,預估中籤率分別為0.1%和0.5%。此外,在現金增資方面,昨日也有公司開始辦理申購,不銹鋼管大廠允強和永固-KY均公告了申購相關資訊,承銷價和昨日收盤價之間的差異顯示了市場對這些公司的信心。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為了加強市場管理,對證券商的違約金罰款進行了重大調整。根據新規定,首次違反營業細則第138條所列的各項情形,原先的30萬元最高罰款將提升至100萬元。若半年內再次違規,原先的50萬元將提高至200萬元,最高罰款上限更是一舉衝高至300萬元,這個調整幅度達到了2.75倍。 今年來,華南永昌證權證發生巨額虧損,被處以最高30萬元的罰款,之後元大、康和、元富、永豐金及凱基等5家券商因提前賣出元油2E TF,各被開罰10萬元,總計有8家券商受到處分。 值得注意的是,證交所目前的罰款上限,其實遠低於櫃買訂定的金額。為了強化市場管理,確保證券商能夠對其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督導和管理,並落實法令遵循義務,證交所經過研議後決定進行這次罰款上限的調整。 證交所強調,提高違約金上限是為了對應違規案件情節的差異和重大性,讓違約金與違規情節相當。首次違反從30萬元提升至100萬元,調整幅度達2.33倍。若在半年內再次違規,則將被課以200萬元的違約金,較原來的50萬元提高了3倍,合計最高上限達到300萬元,調整幅度達2.75倍。
台灣證交所16日針對媒體報導進行澄清,強調絕無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腳本念稿說明重大訊息。證交所表示,為了確保資本市場資訊的透明度,當上市公司遇到重大情況需要向投資者揭露時,會要求公司依規定召開記者會並輸入重大訊息,同時就證交所提出的重要問題進行詳實說明。
證交所強調,臺灣證券市場體質堅實,許多上市公司在基本面、營運彈性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現卓越,對國內經濟增長有著重要貢獻。然而,面對少數企業在內部控制、公司治理和資訊揭露方面出現的問題,證交所有責任要求這些公司發布重大訊息並召開記者會,同時針對投資者關注的疑問進行清晰解釋。
證交所強調,上市公司有責任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揭露資訊,並忠實履行其義務。上市公司發言人代表企業,在重大訊息記者會中,證交所都會給予發言人充分的空間,及時、恰當地揭露重大情況,並提供詳實的說明,以保障股東權益並為投資者提供充分的判斷依據。
近期,凱羿-KY(2939)的財務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媒體報導,該公司財報中並未揭露承擔鉅額違約金的風險,卻被臺灣證券交易所要求召開重訊記者會,並要求「照稿演出」。對此,證交所強調,絕無事先寫好腳本,要求上市公司照稿說明情況。證交所強調,對於上市公司的監理均依法辦理,旨在讓投資大眾更加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 證交所進一步表示,為了維持資本市場的資訊透明度,當上市公司遇到重大情事時,必須按照規定揭露並說明。這包括請相關公司輸入重大訊息,並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證交所強調,臺灣證券市場體質強健,許多優秀上市公司在各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國內經濟成長貢獻重大。 然而,當少數企業在內部控制、公司治理及資訊揭露等方面出現問題時,證交所有責任要求上市公司發布重大訊息並召開記者會,向投資大眾清楚說明。資訊公開是上市公司的重責大任,公司應按照相關法令忠實履行義務。在重大訊息記者會中,證交所給予發言人充分空間,就重大情事及時適當揭露、詳實說明,確保股東權益並提供充足資訊供投資人判斷。
臺灣證交所昨日(15日)董事會做出重要決定,通過修正有價證券上市審查規定,對那些尚未獲利的公司來說,將在私募證券方面放寬限制。根據新規定,若私募證券在上市後六年內未發生轉讓,公司即使尚未獲利,也可以豁免獲利能力要求,順利完成掛牌程序。 這項新規定的出台,主要是為了降低併購成本和加速併購過程。對於那些已經取得高度監理證交所核准函的證券金融業併購案,修法後將不再需要經過證交所的適格性再審查,這將為市場帶來更大的便利。 證交所指出,這次鬆綁未獲利公司私募證券的規定,是基於對私募參與者出場權益的關懷。由於一些私募參與的未獲利公司在資金籌集期滿後,可能因持續虧損而無法達到掛牌標準,這對私募參與者的出場造成影響。因此,這項修法旨在提供一個更具彈性的資金籌集環境。 為了適用這項新規定,私募有價證券需滿足以下五條件:一、私募證券自交付日起六年內不得轉讓;二、證券訂價不得低於參考價或理論價格的八成;三、應募人不得為公司內部人或關係人;四、近三年依規定申請核發同意函的私募普通股及股權性質之有價證券,行使或轉換普通股的股數合計不得超過申請時的上市總數20%;五、自上市日起未辦理營業範圍重大變更,除非是基於行業特性或其他合理原因的變更。 這次證交所的修法,無疑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那些尚未獲利的公司提供了更多發展的機會。
台灣證交所大刀闊斧修改上市審查準則,私募股份也能上市!
近期,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宣布了一項重大改革,針對符合多元上市、科技、文化創意等條件的上市公司,將修改上市審查準則,讓私募股份也能進行公發和上市掛牌交易。這一決策對於創投和私募股權基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解套機會。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目前已有14家上市公司符合私募條件,但未來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即使公司無獲利,私募股份也能上市掛牌交易。不過,私募股權的閉鎖期將從目前的三年延長至六年。
這一上市審查準則的修改,被市場解讀為是為創投和私募股權基金解套。證交所表示,這一決策旨在活絡創投及私募基金投資意願,優化發行市場環境,同時兼顧原股東權益。
為了讓更多公司能夠受益於這一政策,證交所規定,符合以下五點條件的上市公司,可以豁免獲利條件:
一、自私募有價證券交付日起六年內未曾轉讓。
二、私募有價證券訂價不得低於參考價格或理論價格八成。
三、當次認購私募有價證券之所有應募人,於認購時均非為公司內部人或關係人。
四、最近三年內私募普通股股數及具有股權性質之有價證券,得行使或轉換普通股之股數合計不得逾申請時已上市股份總數20%。
五、適用對象限以多元上市條件、科技事業或文化創意事業、國家經濟建設或國家重大公共建設申請上市之公司。
這一政策的實施,將為台灣的創業公司和私募基金帶來更多機會,也將促進台灣股市的發展。
從10月26日開放盤中零股交易以來,我們發現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投資環境出現了新變化。最近,證交所公布了11月的交易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年輕投資者的身影在零股市場上越來越多。具體來說,20到40歲的年輕族群在11月的零股(包括盤中和盤後)交易中,占比高達34.6%,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的24.4%增加了10.2個百分點,說明40歲以下的年輕投資者對零股交易的熱情大幅上升。相比之下,40歲以上的投資者在零股交易中的占比則從去年的73.43%降至63.6%。 不僅如此,今年11月的整股交易年齡層,仍然以40歲以上的中壯年至老年族群為主,他們的占比達到了74.51%,這比去年的63.6%顯著上升,增加了10.91個百分點。 在交易金額方面,從10月26日至12月11日的這段時間內,零股交易的日均值大約是6.7億元,這占到了大盤成交金額的約0.28%。當加上盤後零股交易後,零股交易日平均成交金額上升至約8.45億元,佔大盤成交金額的約0.36%。這些數據都反映出,零股交易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中佔據了一定的地位,並且隨著年輕投資者的加入,市場結構也正在發生變化。
台灣證交所董事會於昨日(15日)召開會議,並正式通過修改營業細則的決議。這項新規定將對降低上市公司併購成本、加速併購程序產生顯著影響。未來,凡是涉及證券、金融及保險事業的合併購並案,只要取得相關主管機關的專案核准,台灣證交所將不再對被併購公司的適格性進行審查。 據證交所表示,現行規定下,若證券、金融或保險事業進行股權合併未上市公司,證交所必須對其適格性進行審查,主要是為了防止發生挾帶上市的情況。然而,由於這些行業本身已經是高度監管的產業,因此未來將修改營業細則,不再對這些未上市櫃公司進行適格性審查,以進一步簡化流程,提高效率。
台灣證交所於昨日(15日)召開了2020年的最後一次董事會,會議中決定加速審批上市案件,結果一口氣批准了迅得(6438)、AES-KY(6781)、志強-KY(6768)、展碁國際(6776)等四家公司的上市申請。其中,迅得公司將從櫃買中心轉為上市,意味著它將直接進入台灣證券市場的主板交易。 證交所透露,由於迅得公司是從櫃買中心轉為上市,所以不需要進行股票承銷作業,預計最快可在明年第一季完成櫃轉市的手續。至於其他三家公司的上市時間,則將根據各自的承銷作業進度來決定。按照正常流程,這些公司應該可以在明年的上半年陸續掛牌上市。 這次董事會的決定,不僅加速了台灣證券市場的發展,也為這四家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也意味著將有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證交所的這一舉動,顯示了其在推動市場活躍度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方面的決心。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11月)公布,11月份上市公司的營收報告已經全部出爐。其中,康友-KY(6452)因故未能如期提交申報,但其他943家國內及第一上市公司的申報已全部完成。根據統計,11月份上市公司的總營收達到了3.34兆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3%。 證交所指出,11月份的上市公司總營收具體數字為3兆3,44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兆元增加了3,396億元,成長率為11.3%。在這些公司當中,有588家營收呈現成長,而355家則是衰退。 至於累積前11個月的營收數字,全體上市公司的營收總計為29兆6,88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556億元,減幅為0.19%。在這段時間內,有423家公司的營收呈現成長,而衰退的公司有520家。若將時間拉長至與2018年同期比較,則總營收減少了911億元,減幅為0.31%。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台股市場上一個亮點,就是元大證券發行的元大電動車ETN(020022),這款ETN專注於投資電動車產業,一上市就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由於特斯拉即將納入美國S&P 500指數,這股台灣概念股的熱潮也帶動了元大電動車ETN的交易活絡。 這款ETN的發行價格是5元,投資手續費為0.9%,存續期為三年。意味著投資人只需投資5,000元,就能夠分享電動車產業的爆發商機。從ETN甫掛牌的頭兩個交易日來看,賣出金額已經超過4,000萬元,首四日每天成交量都在2,000張至5,000張之間,表現十分亮眼。 儘管今年新冠肺炎對全球車市造成衝擊,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電動車需求逐漸復甦,並且展現出更大的成長潛力。特斯拉近期的強勢表現也顯示了市場對電動車趨勢的認同。該公司一年內的漲幅達六倍,11月份以來的漲幅也超過了65%,預計將在12月21日正式加入S&P 500指數,成為該指數市值第六大的成分股。 元大電動車ETN是基於臺灣指數公司與車輛中心合作編制的「特選臺灣電動車產業鏈代表報酬指數」所設計,從台股中挑選出符合條件的個股作為成分股。目前這個指數包括東陽、和大、台達電、佳世達、致茂、緯創、威剛、TPK-KY、台半、新普及康舒等11檔電動車菁英股。 從2016年起,這個指數的累積報酬率約為55.8%,平均年化報酬率達到9.4%。元大證券強調,透過這款ETN,投資人可以以較低的門檻投資這些電動車概念股,而不必一次性投入百萬元。 此外,元大電動車ETN也具有自動再投資的優勢,無需投資人費心逐一檢視股票,也能夠獲取相關概念股的報酬。然而,臺灣證券交易所也提醒投資人,任何投資商品都有其風險,ETN不具保本特性,實際投資收益取決於標的指數表現、投資手續費以及發行券商的信用。投資人購買前應詳細閱讀公開說明書,以了解ETN追蹤標的特色及發行條件。
科技部長吳政忠強調,台灣科技發展必須跨部會合作,公私協力,從代工轉型為創新經濟。他認為,台灣不能只靠半導體業,要開拓新藍海,如精準健康及智慧製造。吳政忠提到,台灣科技政策、產業發展需要部會間合作,並重視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生命科學的交流合作。此外,公私協力合作對科技發展至關重要。他期望科技會議能達到「創新、包容、永續」的願景,並研訂出四大關鍵課題。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吳政忠認為,未來5G、AI、IoT等領域都將需要晶片,台灣應該把握機會,朝跨域整合、系統整合發展。科技部也將與經濟部、國發會等部會合作,推動創新創業,並建立新創資料庫,促進資訊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