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股上周表現驚人,創下多項紀錄!當沖交易量及占比均創新高,其中長榮(2603)成為當沖客的絕對愛將。根據統計,長榮上周當沖成交量高達167.7萬張,占比高達57%,帶來歷史天量,超過5成的量能來自搶帽客。雖然股價在當沖影響下有所波動,但整體上週台股還是微幅下跌0.98%。 自2021年開年以來,台股加權指數持續創新高,去年第四季的熱門股「航海王」在2021年第一天就展現激烈震盪。而面板雙虎、鋼鐵人以及鴻海集團等與Applecar相關的股票,也成為上周市場的焦點,吸引大量搶帽客的關注。這些股票的熱鬧交易帶動台股成交值衝上1.88兆元,創下單周天量。 除了長榮外,上周當沖成交量超過10萬張的還有聯電、群創、華邦電、萬海、中鴻等,當沖量能相當驚人。根據證交所統計,上周集中市場當沖成交買賣金額高達1.29兆元,占市場整體成交買賣金額的34.35%,當沖客成為市場成交值創新高的重要推手。 投資專家們普遍認為,雖然台股上周表現強勁,但指數與年線的乖離率已經接近30%,短線可能過熱。雖然中長線對台股仍保持樂觀,但投資人仍需注意下周可能發生的疫情和拜登上任等消息面的變化。此外,當沖客的活躍也意味著投資人對市場持不確定的態度。 在當沖客最愛的11檔股票中,補漲股鴻海集團表現最為突出,鴻海和廣宇的股價都大幅上漲10~20%,中鴻上漲6.67%。然而,其餘9檔股票中有7檔收跌,2檔僅小幅上漲,與台股加權指數近5%的周漲幅相比,當沖客對股價的影響顯然並非正面。
元大電動車N(020022)自去年12月8日上市以來,就一直是市場焦點,特別是受到全球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的影響,這支股票的表現格外亮眼。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資料,元大電動車N在今年的開盤中表現出色,5日成交量一度達到17,842張,盤中價格創下5.3元的新高,20個交易日內漲幅達到6%。雖然6日有點回調,但7日再次展開攻勢,收盤價為5.33元,漲幅2.11%,再創新高。
元大電動車N的存續期間為3年,最大的特色是投資者只需新台幣幾千元,就能一次掌握台灣電動車產業的各個概念股,提前布局未來的重點產業。這支基金的成分股包括東陽、和大、台達電、佳世達、致茂、緯創、威剛、TPK-KY、台半、新普、東元、正新、裕隆、正崴、亞光、群創、同致、胡連等共18檔股票。
全球車市正在加速進行「新四化」的轉型,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其中,電動化是基礎,2021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計將達到480萬輛,同比增長66%,這股全球化浪潮在減碳與綠色產業的復甦下,推動了電動車全球銷量的爆炸性成長。
元大電動車N股價創新高,主要得益於其指數成分股的優異表現。例如,權重較大的群創,其漲幅達到41%;電源供應系統的台達電,漲幅為45%;車用輪胎的正新,漲幅為19%;充電系統的致茂,漲幅則達到32%。
台灣證券交易所指出,元大電動車N連結的標的,是台灣指數公司與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合作編制的「特選臺灣電動車代表報酬指數」,能夠讓投資者即時掌握電動車產業的最新動態。
2021年新春來臨,台股在多股力量共同推動下,加權指數成功突破萬五關卡,成交量更是爆表,達到5,000億元歷史天量。避險的期貨市場也不甘示弱,6日交易量日夜盤衝出306萬口,排名史上第五大。
在6日的多空激烈對決中,上市櫃與期市均爆出巨量,上市櫃總成交額達5,339億元,期市亦不遑多讓。根據期交所統計,6日日盤加夜盤合計交易量為306萬414口,創下史上第五高紀錄。而期貨市場史上前四大量分別為2018年2月6日的328萬8,359口、2016年11月9日的328萬684口、2020年3月18日的318萬2,159口以及2020年3月13日的309萬5,068口。
7日,在台積電的帶領下,台股加權指數再創新高,終場收在15,214.00點,上漲1.54%。成交值則縮至3,424億元。同時,期貨市場7日兩日盤成交量合計為157萬7,830口,與現貨市場一樣,成交量也呈現縮水現象。
元大電動車N(020022)自去年12月8日上市以來,就成為市場上的焦點,電動車產業的熱潮讓這支股票一直受到投資者的關注。最近,這支股票在市場上表現亮眼,證交所也對其進行了專題報導。 這支股票今年開始就一路走高,受到全球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的影響,5日成交量爆漲,達到17,842張,盤中創下5.3元的新高價。在短短的20個交易日裡,漲幅達到6%。雖然6日有所回落,但7日再次展開攻勢,收盤價為5.33元,漲幅達2.11%,創下挂牌以來的新高。 證交所指出,元大電動車N的存續期間為3年,其最大特色是讓投資者只需用幾千元新台幣,就能一次掌握台灣電動車產業的概念股,搶先投資未來的重點產業。 該股票的成分股包括東陽、和大、台達電、佳世達、致茂、緯創、威剛、TPK-KY、台半、新普、東元、正新、裕隆、正崴、亞光、群創、同致、胡連等共18檔股票。 全球車市正在加速進行「新四化」的轉型,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其中,電動化是基礎,2021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計將達到480萬輛,同比增長66%,開啟全球化浪潮。在減碳與綠色產業的復甦推動下,電動車全球銷量發生大爆發。 元大電動車N股價創高,主要得益於其指數成分股的優異表現。例如,權重較大的群創,其漲幅達41%;電源供應系統的台達電,漲幅達45%;車用輪胎的正新,漲幅達19%;充電系統的致茂,漲幅達32%。 證交所還指出,元大電動車N連結的標的,是台灣指數公司與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合作編製的「特選臺灣電動車代表報酬指數」,能讓投資者即時掌握電動車產業的最新動態。
2021年新春來臨,台股在內外資的共同努力下,加權指數一舉突破萬五關卡,成交量更是創下5,000億元的天量紀錄。避險的期貨市場也同樣熱鬧,6日交易量日夜盤累計達到306萬口,位居歷史第五位。
6日台股多空激烈對戰,上市櫃市場成交量也爆出5,339億元的巨量,期貨市場亦不遑多讓。根據期交所統計,6日日盤加夜盤的交易量總計為306萬414口,創下歷史第五高。
期貨市場前四大的交易量紀錄分別是:2018年2月6日的328萬8,359口,2016年11月9日的328萬684口,2020年3月18日的318萬2,159口,以及2020年3月13日的309萬5,068口。
到了7日,在台積電的帶領下,台股加權指數再創新高,終場收在15,214.00點,上漲1.54%。成交值則縮小至3,424億元。期貨市場的7日日夜盤成交量合計為157萬7,830口,與現貨市場同步呈現量縮的趨勢。
台股開年就來勁!新年第一戰,台股不僅挑戰「萬五」關卡,昨日(6日)一度創下15,197點的盤中新高,雖然最終未能守住「萬五」關卡,但投信法人普遍對台股後市持樂觀態度。從台股一般型基金的近一個月表現來看,前十強基金交出了超過9%的亮眼成績,實在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數據,台股本益比PE約為22倍,處於適中位置,加上殖利率維持在3%的水準,資金進場的力道有望持續,為台股的持續上攻提供動力。投資人可以考慮採取定時定額或分批進場的方式,適度布局台股基金。 在近一個月台股基金表現方面,統一投信包辦四檔,日盛投信則包辦兩檔,瀚亞、富蘭克林華美等投信也各佔一席,表現相對突出。日盛投信表示,在預期全球復甦的趨勢下,「成長」和「價值」投資將並駕齊驅,而台股基金在後疫情時代有望引領表現。 日盛精選五虎經理人陳思銘指出,台股持續創高,是因為「有基之彈」優勢和資金行情的推動。研究機構預估,2020年台股整體獲利達2.41兆元,上市公司獲利逆勢成長,預計今年可達2.64兆元,年成長9.6%,帶動台股的犀利表現。 從歷史經驗來看,外資從未連續兩年賣超台股,如2011、2018年外資賣超台股,但隔年都會回補,推升台股上漲。2020年外資賣超台股5,394多億元,2021年有望回補,行情可期。 瀚亞菁華基金去年5月間更換經理人後,八個月間績效達48%。經理人鄭行甫認為,1月台股成交量明顯增加,顯示外資陸續歸隊。雖然近期台股來到萬五整數關卡可能會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但看好在全球利率仍低、去年第1季基期不高,今年企業獲利可望有亮眼成長等利多支撐下,短線上多頭趨勢可望持續。 鄭行甫近期看好電子股,包括晶圓代工、面板、被動元件等,以及鋼鐵族群,這些都是來自5G手機、電動車、車用電子、筆電和電視的強勁消費需求推升報價走高。至於傳產族群,則看好長期供需失衡,短期缺櫃引動大循環的貨櫃海運股,以及鐵礦砂及銅鋁等基本金屬大漲帶動的鋼鐵族群。
【臺灣證券交易所新聞稿】 昨(6)日,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舞台上演了一出熱鬧的戲碼,興櫃股王穎崴(6515)辦理了其初次上市普通股的承銷競拍。這場競拍會場的氣氛熱烈,最高出價竟然接近400元,最終得標均價定格在368.51元,讓穎崴上市後有望躍入台股百元俱樂部的行列。 穎崴的承銷價訂在348元,從1月8日開始至12日開放申購,14日將進行抽籤。興櫃市場上,穎崴的價格最高一度達到423元,這意味著只要抽中一張,就能賺到7.5萬元,這一消息再次推動了IPO申購的熱潮。 根據證交所的資料,穎崴本次的初次上市普通股承銷採用競價拍賣和公開申購的方式進行,競拍股數共計2,072張,公開申購則有517張。昨日參與競拍的投標筆數達到2,518筆,合格標單有2,401筆,最終美國標決定得標價格,全數拍賣成功。 穎崴的最高得標價為392.5元,得標均價為368.51元,分別比底價287.6元高出36%和28%,而最低得標價則為356.8元。依照「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證券商承銷或再行銷售有價證券處理辦法」的規定,證交所已經公告穎崴的承銷價為348元,並將於1月8日至12日開放申購,14日進行抽籤。
台灣半導體產業近期表現亮眼,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廠帶動,臺灣指數公司新推出的臺灣半導體指數也引起市場關注。這個指數從元月4日起在官網上公布收盤指數值,讓投資者能夠更加關注半導體產業的動態。我們來詳細看看這個指數的特點和重要性。 首先,臺灣半導體指數是反映台灣半導體產業股票行情波動軌跡的重要指標。它不僅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同時在全球市場上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個指數的出現,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具有可投資性的標竿指數。 此外,臺灣半導體指數還能夠結合主題或投資因子等不同選股方法,幫助機構法人設計具有主題特色的指數金融商品。這些商品包括ETF、ETN、基金、期權或店頭商品等,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樣化的指數化投資工具。 在計算方法上,臺灣半導體指數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的方法,並設計個股權重上限30%,前五大成分股權重合計不超過60%,以維持指數的分散性。而成分股則是每年3月、6月、9月及12月定期檢視並調整,透過歷史資料模擬指數編製規則進行指數回溯,從規模、流動性及分散性等條件篩選。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臺灣半導體指數近一年累積報酬率達到41.12%,近五年累計報酬率則是191.71%,表現遠超過大盤指數和上市電子指數。目前,這個指數涵蓋了半導體產業市值比重約99.92%,成分股檔數為132檔。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估去年全球半導體產值約4,260億美元,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則預估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規模達新台幣3.21兆元,年增率20.7%,顯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因此,臺灣半導體指數的發布,對於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參考。
台股新年開局強勁,昨日一度攻上15,197點,雖然最終未能守住「萬五」關卡,但投信法人普遍對台股後市持樂觀態度。近一個月來,台股一般型基金表現亮眼,前十強基金成績超過9%。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數據,台股本益比PE約22倍,處於適中位置,加上殖利率維持3%水準,預計將吸引更多資金進場,推動台股持續上漲。投資人可考慮採取定時定額或分批進場的方式,適度布局台股基金。
統一投信、日盛投信、瀚亞、富蘭克林華美等投信公司表現突出,其中統一投信囊括四檔基金,日盛投信則包辦兩檔。日盛投信表示,在全球復甦趨勢下,「成長」與「價值」投資將並駕齊驅,而台股基金相對於全球股市本益比較便宜,將在後疫情時代引領表現。
日盛精選五虎經理人陳思銘指出,台股持續創高,主要依靠「有基之彈」優勢及資金行情支持。研究機構預估,2020年台股整體獲利達2.41兆元,上市公司獲利逆勢成長,預計今年可達2.64兆元,年成長9.6%,帶動台股表現犀利。
從歷史經驗來看,外資從未連續兩年賣超台股,例如2011、2018年外資賣超台股,但隔年都回補台股,推升台股上漲。2020年外資賣超台股5,394多億元,2021年有望回補台股,行情可期。
瀚亞菁華基金經理人鄭行甫表示,1月台股成交量明顯增加,顯示外資陸續歸隊。雖然近期台股可能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但看好在全球利率仍低、去年第1季基期不高,今年企業獲利可望有亮眼成長等利多支撐下,短線上多頭趨勢可望持續。
鄭行甫近期看好電子股,包括晶圓代工、面板、被動元件等,以及傳產族群中的貨櫃海運股和基本金屬大漲帶動的鋼鐵族群。
昨日,台灣股市再掀一波熱潮,由於興櫃股王穎崴(6515)辦理初次上市普通股承銷競拍,最高拍出近400元的價位,得標均價為368.51元,預計將為台股百元俱樂部增添新血。穎崴承銷價訂348元,申購時間定於1月8日至12日,14日將進行抽籤。
穎崴在興櫃市場的價格最高達到423元,若抽中一張,將可獲利7.5萬元,這一結果再度激發了市場對IPO申購的熱情。
根據台灣證交所的資訊,穎崴本次承銷採用競價拍賣及公開申購方式,競拍股數計2,072張,公開申購股數為517張。昨日參與競拍的投標筆數達2,518筆,合格標單2,401筆,最終美國標決定得標價格,全部拍賣均告成功。
穎崴此次競拍的最高得標價為392.5元,得標均價為368.51元,較底價287.6元高出36%及28%,最低得標價則為356.8元。
依照「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證券商承銷或再行銷售有價證券處理辦法」規定,證交所已公告穎崴承銷價為348元,並於1月8日至12日開放申購,14日將進行抽籤作業。
【台灣新聞】 哇塞,最近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真的是超級火熱啊!從元月4號開始,臺灣指數公司就在官網上公布臺灣半導體指數的收盤指數值,讓大家都能夠看到最新的數據。這個指數裡面的前十大成分股有台積電、聯發科、聯電、日月光投控、矽力-KY、瑞昱、聯詠、穩懋、環球晶、世界先進,這些都是我們台灣的明星企業啊! 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臺灣指數公司說,半導體可是我們台灣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全球市場都靠我們台灣半導體來穩定。這個指數不僅能夠反映出我們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股票行情,還是一個很有投資價值的指數標竿。 而且,這個指數還可以跟其他主題或者投資因子結合起來,幫助機構法人設計出有特色的指數金融商品,像是ETF、ETN、基金、期權或是店頭商品,讓投資人有多樣化的選擇。 臺灣半導體指數是從全市場指數成分股中挑選出屬於「半導體業」的個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的方法來計算。為了保持指數的分散性,它還設定了個股權重上限,前五大成分股的權重加起來不超過60%。 臺灣指數公司還說,這個指數每年會定期檢視並調整成分股,利用歷史資料模擬指數編製規則,從規模、流動性以及分散性等條件來篩選。 看看我們的數據,截至去年10月底,臺灣半導體指數近一年的累積報酬率有41.12%,近五年的累積報酬率更是高達191.71%,這個表現比大盤指數和上市電子指數都要好很多。 現在,臺灣半導體指數的成分股檔數不固定,目前有132檔,涵蓋了半導體產業市值比重約99.92%。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的預估,去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大約是4,260億美元,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產值規模則達到了新台幣3.21兆元,年增率20.7%,我們真的是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啊! 看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真的是前途無量,讓我們為自己的科技力量感到驕傲吧!
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在歲末新春記者會上,為大家揭露了未來一年的五大工作重點,這些重點將對台灣股市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以下是詳盡的報導內容:
首先,證交所將在第三季推出台灣創新板,這將為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之企業提供一個新的資本市場籌資平台。去年由於疫情影響,上市申請進度延緩,但今年將會努力彌補這個缺口。
其次,為了活絡市場交易,證交所將於6月30日實施個股造市制度,這將有助於提升優質低流動性潛力股的股票流動性,進而帶動整體市場量能。
再者,證交所將精進上市公司監理,深化公司治理,提升監理強度,並善用數位科技來監管市場,以確保市場的健全發展。
關於資訊安全,證交所表示將持續擴增設備,調整系統負荷,並籌設電腦資安事件應變小組,以提升資安防護韌性。
最後,證交所將深化投資人教育宣導,加強數位化學習課程,並結合多元化學習資源,以吸引更多投資人參與股市。
總結來說,證交所的這五大工作重點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活力,並促進市場的健全發展。
台灣證交所今(110)年股東常會日期事前登記作業於5日上午9點正式開放,吸引了眾多公司參與。根據統計,截至上午10點30分,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中,共計1,870家已成功上線登記其預定股東常會召開日期,這一數字佔全體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的94.3%。其中,上市公司有888家已登記,佔比達93.67%。
值得注意的是,5月28日、6月10日、11日、16日、17日、18日、22日、23日、24日、25日、28日及29日這12個交易日,成為股東常會的「黃道吉日」,每日登記額滿,達到90家公司的標準。這些日期的熱門程度可見一斑。
對於尚未上線登記的公司,證交所提醒,為了符合資訊申報作業辦法相關規定,最遲應於3月15日前完成登記。這也是對公司負責人的一項重要提醒,希望各公司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關作業,確保股東常會的順利召開。
台股在2020年經歷了多種挑戰,不過在基本面健全、防疫工作出色,以及全球低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支持下,表現亮眼。年初的疫情和油價崩跌,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等事件,都讓台股波動不已,但最終全年上漲了22.8%,最終收盤點數達到14,732.53點,創下歷史新高。
展望2021年,若歐美股市能夠不受疫情影響,並且經濟活動能夠正常進行,加上疫苗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樂觀預期,台股有望繼續創新高。
新年伊始,台指期開盤就連續兩天紅盤,並在5日成功突破15,000點關卡,收盤點數達到15,000.03點,再創歷史新高。
技術分析上看,自2020年12月底以來,台指期一路上漲,量能維持在相當的水準,均線呈現多頭排列,顯示漲勢可能還會持續。但值得注意的是,6日是2021年第一個週選擇權結算日,市場結算氣氛濃厚,結算後台股的後續走勢,還是要看國際盤的表現。
在外資方面,國際熱錢持續流入台灣,外資在台股的反向ETF炒匯功能受限後,開始真正發揮期貨的避險功能。目前外資的行為是買多少現貨,就避多少期貨。
在內資方面,台股依然由內資主導,1月份第一周的選擇權將於6日結算,下檔賣權持續增量,顯示支撐力道強。而上檔買權壓力區落在15,000至15,200點之間,整體籌碼呈現中性偏多向上的趨勢。
總結來說,台股在2020年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21年開局良好,技術面和籌碼面都顯示出上升的潛力。除了期交所提供的相對應期貨商品外,證交所也提供了許多與加權指數高度連動的ETF,如國泰投信的台灣加權正2和台灣加權反1,供投資人進行布局。
【台北訊】近期來,宏碁(2353)筆電銷售熱度不減,特別是針對教育市場的Cromebook產品,需求更是強勁無比。由於訂單爆滿,宏碁筆電的能見度已經預計將延續至今年第2季。市場分析師預測,在NB(Notebook)需求旺盛的帶動下,宏碁上半年的營運表現將在淡季中不見淡,甚至有望超越去年同期的成績。 去年10月下旬,宏碁舉辦新品發表會,推出多款新品。隨著美國CES線上展覽即將開幕,雖然宏碁並未自辦發表會,但仍然會積極參與。在這個時機,宏碁將會隨著上游晶片廠商推出新款處理器或顯示卡,推出搭載新晶片的筆電產品。除了消費性產品外,宏碁也將繼續發力於教育市場的Cromebook,這將成為宏碁筆電業務的重要支柱。 目前,宏碁是全球第二大Chromebook品牌,產品線涵蓋了X86架構和安謀架構的筆電,無論是哪一種架構,都能滿足市場需求。由於教育市場的需求特別強烈,宏碁Cromebook的出货量不斷創新高。然而,由於零組件供應短缺,去年第4季宏碁的出貨表現受到了一定影響。 展望今年,疫情尚未緩和,零組件供應仍然緊張,但宏碁的訂單能見度已經看到第2季。市場分析師預期,宏碁今年上半年的筆電出貨動能將十分強勁,營運表現有望在淡季中不見淡,甚至能夠超越去年同期的成績。 不僅如此,宏碁在主業之外,也持續發展多元引擎事業。近期,宏碁的子公司陸續取得進展。智聯服務已正式掛牌上櫃,展碁國際也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會,而另一家子公司宏碁資訊服務則將於今日登錄興櫃。
台股近期表現亮眼,新年度開盤僅兩個交易日,大盤就成功突破萬五關卡,創下歷史新高。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表示,這次的逆勢成長是「有基之彈」,並強調目前本益比(PE)約22倍仍屬適中位置,加上殖利率維持3%水準,吸引大量資金進駐,內資持續投入,四大正向因素助力台股穩健發展,展現「台灣牛」精神。
過去兩年,台股表現亮眼,上漲幅度超過51%,在全球資本市場中顯得相當突出。許璋瑤指出,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少數正成長的經濟體,受疫情影響較低,上市公司全年營收預估維持32兆元以上,前三季稅前淨利逆勢年增8.1%,其中半導體業表現最為出色,成為股市向上的重要動能。
許璋瑤還提到,雖然目前PE超過22倍,但與國際一般市場相比仍屬適中位置,台股殖利率維持3%水準,普遍優於全球主要市場,預期將繼續吸引資金關注。2020年外資賣超台股逾7,000億元,創歷年新高,但國內投資人持續投入,外資11、12月開始回補行情,證交所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新增開戶數達67萬人,總開戶人數達1,124萬人,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位參與股市投資,年輕族群參與度提升,降低外資對市場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內資力量顯現,定期定額投資金額達171.3億元,較2019年成長倍數。許璋瑤提及「定期(不)定額」概念,若回測2002年底到2020年底加權報酬指數績效,累積報酬率高達538.78%,年化報酬率10.83%,是中長期參與台灣經濟成長的穩健投資方式。
新年度工作重點方面,證交所規劃今年第三季推出「臺灣創新板」,採市值為核心的上市標準,建構完整上市機制。第一波目標有5家掛牌,符合標準且陸續在洽談中的企業約達10家,涵蓋物聯網、生技、綠能等5+2重點產業。此外,證交所將實施造市機制,期望透過股票造市者制度,提升股票流動性,目前已有多家券商表達參與意愿,預計6月底上路。
台股去年表現亮眼,證券公司獲利創新高,連帶證交所也傳來佳音。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透露,去年證交所預計可賺約60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可達7到8元,配息預計在4元左右,創下歷史新高。許璋瑤指出,去年前11月證交所已獲利50.3億元,EPS達6.9元,主要因台股成交量創下2,000億元的历史新高,加權指數上漲22.8%,讓台股成為豐收的一年。除了證交所本業外,轉投資公司如期交所、台灣網路認證、101大樓和集保公司等,也因股市大漲而獲利豐厚,光是投資收益就達23億元。許璋瑤預估12月台股量能將大幅擴增,獲利上看6到7億元,全年獲利可達57億元,甚至有機會突破60億元。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也對去年獲利表現感到樂觀,並預估股利約4元上下,證交所可能會與往年一樣,股票與現金互相搭配。
台灣金融市場的重要支柱——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及其週邊單位「F4」(包括櫃買中心、期交所及集保結算所)以及金管會,近期確定了一個重要的發展步驟。這群金融巨頭將共同落腳於台北市北門郵局都更案,打造台灣第一座獨立的證券金融大樓,這個計劃將對台灣金融市場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於5日透露,北門郵局都更案已經確定由中華郵政公司擔任都更實施者,而「F4」計劃購買至少六成股份。這個項目預計將需要1.5萬坪以上的辦公空間,總斥資可能達到二、三百億元。
許璋瑤指出,目前還未進入談價階段,未來的購買價格將由中華郵政公司招商決定,包括建築師和鑑價公司將會參與其中。這個新證券金融大樓的購買價格和建造規模將依賴鑑價結果來確定。
北門郵局占地面積超過4,300多坪,比先前考慮的其他地點都要大。這個廣闊的空間預計可以建造超過2萬坪的建築,成為台灣近年來最大的都更案。如果選擇建造綠建築,還可以獲得容積獎勵,增加建築面積。
許璋瑤強調,這個都更案預計在二、三年內開始動工,並在六年後完工。完成後,「F4」將合署辦公,金管會也將從板橋遷移回台北,與「F4」一起辦公,這將大大提升行政效率。
許璋瑤還表示,「F4」都希望擁有自己的辦公大樓,不再繼續承租。隨著台股近年來的亮眼表現,「F4」都有著可觀的獲利,去年獲利預計將創下新高。這個自主建樓的計劃,不僅是「F4」的期望,也是台灣資本市場進入新里程碑的象徵。
台灣證交所「110年召開股東常會日期事前登記作業」昨日正式啟動!今年來,許多旺日早已被搶先訂滿,特別是5月的28日、6月的多個日期,像是10日、11日、16日、17日、18日、22日、23日、24日、25日、28日以及29日,這些日子都達到了單日90家公司的上限。這次股東常會的登記作業開跑後,證交所統計,截至昨日上午10時30分,上市櫃及興櫃公司中,已有1,870家上線完成登記,佔上市櫃及興櫃公司總數的94.3%,看來股東們對於參與常會的熱情相當高啊!
【台北訊】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帶來衝擊,台灣股市也不例外。2020年,台股挂牌公司數量僅有12家,創下近年來的最低紀錄。但隨著疫情逐漸受控,市場信心逐漸回復,證交所預期今年上市情況將有顯著改善。 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表示,去年疫情導致許多公司對上市計劃猶豫不決,觀望市場情況。不過,隨著疫情的好轉,許多公司開始積極規劃上市事宜。證交所初步估計,今年將有22到24家公司進行上市,這將是去年上市數量的兩倍。 此外,台灣創新板將於第3季啟動,首波已經確定有十多家生技業公司申請掛牌,目標是五家。許多知名公司,如音樂串流平台KKBOX、電動機車製造商Gogoro,都有機會在創新板上掛牌。 去年,台股共有19家公司申請上市,其中16家集中在下半年送件,顯示疫情對公司上市決策的影響。近期市場信心提升,許璋瑤預期今年IPO將迎來谷底反彈。 目前,證交所已經審議過或收到送件的公司中,引起市場關注的有長榮集團的長榮鋼、宏碁旗下展碁、新普子公司AES-KY、興櫃股王穎崴、應華子公司第一化成-KY等。此外,鴻碩、統新、穎台、迅得、志強-KY等公司也提交了上市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