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近期宣布,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策略已見成效,未來將持續深化與全球各主要交易所的合作關係。展望2025年,證交所將聚焦三大發展方向,以提升臺灣股市的國際地位和市場活力。
根據證交所公布的消息,近年來該交易所積極參與歐洲、美洲、新加坡及中東等地區的引資活動,並拜訪當地交易所,這些努力將有助於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未來,證交所將繼續深化與各交易所的合作,共同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
在展望未來的發展上,證交所提出了三大核心方向:首先是「科技產業持續推動臺股」,預計隨著AI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臺灣將受益於全球科技供應鏈的擴張。
第二是「持續優化臺股市場」,這包括提升交易制度、擴展金融商品多樣性,以及推動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在2023年亞洲公司治理協會評鑑中排名第三,顯示臺灣在企業永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已獲得國際認可。
第三是「致力於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證交所將透過發展多元化商品、促進市場發展,以及國際合作,並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來實現這一目標。
證交所還提到,自2020年推行逐筆交易制度後,市場的交易效率與透明度得到顯著提升。特別是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對臺灣股市的市值比重達47.2%,成為市場的重要支柱。
此外,外資參與度持續上升,ETF市場規模也快速成長,資產規模達到1,948億美元,成為亞洲第三大市場。未來,證交所將繼續完善ETF產品,以滿足投資人的多元需求。
總結來說,證交所的這些策略和計劃,將為臺灣股市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同時也將加強臺灣在亞洲乃至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力。
為鼓勵投資人積極參與臺灣創新板市場,臺灣證券交易所特別推出了一項獨特的宣導獎勵活動。自2025年1月6日新制啟用以來,該活動受到了廣大投資人的熱烈歡迎,參與人數迅速攀升。根據證交所的統計,在短短10天內,已有超過萬名自然人登錄參與,共襄盛舉。
證交所表示,這項獎勵活動將持續進行6個月,從即日起至6月30日。在這段時間內,每月都將有中獎機會,並且月月都有豐富的豪禮等著投資人。
活動將分別在2月10日、3月10日、4月7日、5月5日、6月9日及7月7日進行月月抽獎。參與者只需在前一個月底完成登錄,就會被列入抽獎名單,並以電腦亂數隨機方式抽出幸運兒。
獎項包括iPhone 16 Pro Max手機、800元面額的多選一即享券以及500元面額的多選一即享券等,總價值高達500萬元。首波抽獎將於2月10日進行,當天將抽出6支iPhone 16 Pro Max手機、500張800元面額的多選一即享券以及1,000張500元面額的多選一即享券,總計1,506個獎項。
對於有意參與的投資人,只需至證交所提供的登錄網站(臺灣創新板合格投資人登錄-創新板合格投資人推廣獎勵活動:https://act.twse.com.tw/qualifiedinvestor/)填寫手機號碼等基本資料,並上傳風險預告書檔案即可。證交所強調,完成登錄後即可獲得抽獎資格,越早參與,中獎機會越高。
證交所也提醒投資人,此活動的獎項通知將由合作廠商英科資訊科技發送至中獎人登錄輸入的通訊電子郵箱。若接到任何可疑詐騙訊息,請提高警覺並立即通報。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激勵投資人更加積極地了解並參與臺灣創新板,特別推出了「臺灣創新板宣導獎勵活動」。自今年1月6日新制啟動以來,投資人對此活動的反應熱烈,僅短短十天,就有超過萬名自然人積極登錄參與,共襄盛舉。這次活動不僅增強了投資者對創新板的認識,也為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
「臺灣創新板宣導獎勵活動」將持續進行六個月,從即日起至6月30日。在這期間,投資人只要完成登錄,每個月都有機會獲得獎勵。活動將分別在2月10日、3月10日、4月7日、5月5日、6月9日及7月7日進行抽獎,每個月的獎勵都是相當吸引人的。
抽獎將從前一個月底的登錄名單中,透過電腦亂數隨機抽出幸運兒。獎項豐富多元,包括iPhone 16 Pro Max手機、800元面額的多選一即享券以及500元面額的多選一即享券等,總價值高達500萬元。首波抽獎將在2月10日進行,當天將抽出六支iPhone 16 Pro Max手機、500張800元面額的多選一即享券以及1,000張500元面額的多選一即享券,總共1,506個獎項。
臺灣證券交易所透過這樣的活動,不僅讓投資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臺灣創新板,也為市場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活動的熱烈參與,顯示了投資者對於創新板的高度關注和期待,預計將為臺灣股市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臺灣創新板宣導獎勵活動」為期六個月,即日起至6月30日間完成登錄,每月皆有中獎機會,也就是好禮月月抽,將分別於2月10日、3月10日、4月7日、5月5日、6月9日及7月7日,自前一個月底登錄名單,以電腦亂數隨機抽出幸運兒,獎項包含iPhone 16 pro Max手機、多選一即享券800元面額及多選一即享券500元面額等,總價值逾500萬元。
首波即將於2月10日抽出六支iPhone 16 pro Max手機、500位多選一即享券800元面額、1,000位多選一即享券500元面額等共計1,506個獎項。
李愛玲表示,全球首檔主動式ETF在2008年於美國誕生,到2019年 證監會(SEC)公布ETF專法時出現重大轉折,包括監管鬆綁,核准五 種主動式ETF可不用每天公布投資組合等,因而帶動投資人加入主動 式ETF市場。
李愛玲強調,在美國主動式ETF掀起熱潮後,韓國、日本、香港也 跟著推出主動式,據統計,全球主動式ETF近10年來複合成長率高達 41.6%,成長相當快速,因此,台灣當然不能置身於事外。配合政策 打造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之一,推動商品多元化、開放主動式ETF非 常重要。
經過參考國外做法後,今年起開放主動式ETF發行,主動式ETF名稱 為「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主動式ETF開放範圍可以買賣股票或 債券,也就是依其投資 標的可分為股票主動式ETF及債券主動式TEF 。
在資訊揭露方面,李愛玲說,國際上多以全透明為主,台灣也決定 以全透明揭露,即每天要向市場揭露ETF投資組合,至於benchmark( 績效指標)可採或不採,沒有強制規定,但若採benchmark,在基金 投資應記載事項上,就要說明績效指標相關特性等。
主、被動式ETF都在交易所掛牌,因此,主動式ETF可採一般交易、 盤中或盤後零股交易,信用交易、定期定額、當沖等;在ETF識別上 ,主動式ETF證券簡稱首2字揭示主動,後面接發行人及商品名稱。另 基金發行公開說明書也要讓大家一目了然看到相關說明。
至於多資產ETF,也是參考國際發展,開放「被動式平衡型」,且 在交易所掛牌,標的成分證券可同時包含股票及債券,且不能以這個 追蹤的指數發行槓桿型或反向型ETF。
在股債比率上,李愛玲說,採固定的股債比率,也可接受「條件式 」固定股債比率,亦即指數編製規定中可訂定固定的股債比率,也可 訂定「指標條件」下適用的股債配置比率,例如適度訂定指標條件, 依市場達到什麼樣情況時,會針對股債比率做調整。商品識別上,標 示「平衡」就是多資產。
證交所表示,臺灣股市近年來表現亮眼,市場規模與國際排名大幅 提升。自2020年推行逐筆交易制度後,交易效率與透明度顯著提高, 並受AI產業迅速發展帶動,特別是半導體產業貢獻最大,占市值比重 達47.2%。
此外,外資參與度持續上升,ETF市場規模亦快速成長,資產規模 達1,948億美元,成為亞洲第三大市場。未來,臺股將聚焦科技發展 、制度優化與ESG推動,並計劃進一步完善ETF產品,致力於打造亞洲 資產管理中心,持續推動市場國際化與永續發展。
證交所表示,近年積極赴歐美星及中東等地區辦理引資活動並拜訪 當地交易所,將持續深化與交易所合作。展望未來,臺股市場的發展 將聚焦於三大方向:
一、科技產業持續推動臺股:AI預計將持續帶動全球經濟發展,臺 灣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將隨著AI及高科技產業的持續擴 展而受惠。
二、持續優化臺股市場:包含提升交易制度、擴展金融商品多樣性 ,以及推動ESG發展。臺灣於2023年亞洲公司治理協會評鑑排名為第 三名,並依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持續推動完整的永續發展生 態系,計劃於2026年推動公司治理評鑑的轉型,將其升級為ESG評鑑 ,展現出臺灣致力於持續提升企業永續發展的毅力。
另外,「主動式ETF」及「多重資產ETF」已正式開放,將進一步完 善ETF市場的產品線,提供投資人更多元、靈活的投資選擇,以滿足 不同市場環境下的投資需求。
三、政府努力打造具臺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將以6年三階 段計畫達成目標,希望達成「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
證交所表示,將透過協助發行公司國際化發展、推出多元商品以促 進市場發展,及促進國際合作並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致力支 持臺灣資本市場的成長與國際化。
證交所表示,此一獎勵活動為期6個月,即日起至6月30日間完成登 錄,每個月皆有中獎機會,超多豪禮月月抽。
將分別於2月10日、3月10日、4月7日、5月5日、6月9日及7月7日進 行月月抽。
將自前一個月底登錄名單,以電腦亂數隨機抽出幸運兒,獎項包含 iPhone 16 pro Max手機、多選一即享券800元面額及多選一即享券5 00元面額等,總價值逾500萬元。
證交所表示,首波即將於2月10日,抽出6支iPhone 16 pro Max手 機、500位多選一即享券800元面額、1,000位多選一即享券500元面額 等共計1,506個獎項,期待新的一年,增添更多喜氣與祝福,迎接幸 運豪華大禮。
證交所指出,完成新版風險預告書簽署之自然人,僅需至登錄網站 (臺灣創新板合格投資人登錄-創新板合格投資人推廣獎勵活動http s://act.twse.com.tw/qualifiedinvestor/)填寫手機號碼等 基本資料,再上傳風險預告書檔案(能供辨別簽署者姓名或帳號,得 於通知日3個營業日內補正)。
證交所表示,登錄完成即獲抽獎資格,越早簽署登錄,中獎機會越 高,一起「Team Taiwan挺創新」,月月豪禮抽不停,並溫馨提醒, 此一活動獎項通知將由合作廠商英科資訊科技,發送至中獎人登錄輸 入之通訊電子郵箱,如接到任何可疑詐騙訊息,請提高警覺立即通報 。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多次對外宣示,目標是讓創新板成臺版那斯達 克,今年起,取消創新板合格投資人門檻,證交所也強調,未來將在 創新性審查提升板塊的「含金量」,如引進專家審查上市、增加創新 板企業與投資人對談等措施。
張錫表示,臺灣有那麼好的產業供應鏈上市,是因為我們的上市櫃 平台很齊全,吸引很多人願意投資上市櫃股,但臺灣軟體業等新創企 業在燒錢的過程中,卻無法上市櫃,最後可能出現兩種狀況,一是到 到國外掛牌,二是可能過一段時間公司營運就失敗,這樣很可惜。
張錫說,證交所將合格投資人的門檻鬆綁很有遠見,同時採取保護 投資人的配套措施,包括上市審查嚴格把關,如七位專家中要有五位 同意才能上市,讓未來新創企業掛牌的公司,都有專家認可的概念相 信,專家八、九成不會錯。創新板是可以讓投信及外資進去(投資) ,但沒有量根本進不去,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須把合格投資 人門檻拿掉,任何人都可以買,流動量是提供機構法人買盤很好的支 持。
張錫也說,創新板可提供成為VC及PE的出海口,讓很多新創公司對 新創企業Pre-IPO更有投資意願,當這些VC更願意進去,在創新板掛 牌後就可彰顯價值,可將早期投資的股權賣出去,就可以有流動性。 臺灣資本市場一旦將創新板塊補齊,對整個金融大產業可謂更接地氣 ,「這是台灣很缺的一塊,那斯達克正因這個機制才發展得那麼好」 ,另也將有助於吸引國際人才來台或人才回流。
證交所設定今年上市家數40家目標,開年才半個月就有3家公司熱 烈上市,市場樂觀看待今年新股上市熱潮。
金興精密13日受到台股大跌逾500點的衝擊,股價在興櫃市場以45 .9元收盤;14日以40元掛牌,台股反彈309點,為上市蜜月行情助攻 ,上市首日收47.3元漲幅18.25%,成交量為792張。
富威電力15日以81元掛牌,14日在興櫃市場以115元作收,高出承 銷價42%;青松健康預計15日以每股67元掛牌上市,14日在興櫃市場 以88.5元上市,也高出承銷價32%。市場樂觀看待兩檔上市生力軍的 蜜月行情表現。
證交所表示,由於該基金最近10個營業日之基金平均單位淨資產價 值較其最初單位淨資產價值累積跌幅達65%,核有證交所受益憑證買 賣辦法第23條第1項所定情事,爰自114年1月15日起,其受益憑證暫 停融資融券交易、停止有價證券借貸及當日沖銷交易,但了結融資融 券交易,不在此限。
證交所並特別提醒投資人及證券商注意,2月8日補行上班,但不交 易亦不交割。
據晨星統計,00757在2024年定期定額繳出28.15%的報酬率,居同 類型亞軍,其餘兩年68.99%、三年99.03%、五年131.67%,每個時 間段的定期定額績效都是冠軍,也因此定期定額戶數在一年內大幅成 長近200%。
統一投信表示,AI所帶動的生產力周期才剛開始,AI發展的利多題 材源源不絕,定期定額挑選標的首重長線趨勢向上,而00757的成分 股便符合此特性,十檔成分股中涵蓋蘋果、輝達等全美市值前六大的 超強AI巨擘,被喻為下一個傳奇的ASIC晶片龍頭博通也入列其中。
其他定期定額戶數成長翻倍的ETF則還包括一檔台股高息型與三檔 市值型。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基金經理人謝明志指出,川 普/馬斯克灰犀牛效應正在發酵,以台股而言,台股高息ETF的波動 度相對個股與大盤來的低,是存股族投資人長期穩健投資的好選擇。
台股後市在AI需求及內需穩定的扶持下,台灣景氣仍在擴張軌道, 主計處估2025年台灣GDP年成長率逐季上升,受惠景氣面回復,以及 資金面充沛的雙重利多,同時秉持著AI商機將帶動台股獲利2025年繼 續成長的基本面,台股後市不看淡。
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基金經理人蘇鼎宇指出,美股企業基本 面無虞,短期震盪拉回都是正常操作,台股與美股呈高度連動,兩者 不但都是科技類股領頭,且在產業分布上屬於供應商的關係,因此從 長線來看,有吃到AI大餅的台廠訂單早已接滿手,今年仍看旺,遇拉 回可考慮布局。
台股在2024年迎來了一波驚人的飆漲,日均成交量甚至突破了4千億元大關,創下了歷史新高。然而,這波股市的繁榮並未讓全民共享,反而讓台灣證交所獨享了豐厚的利潤。近期,財委會立委對此進行了視察,並提出了應該讓證交所上市,讓全民共享市場繁榮的建議。
立委們在視察中指出,財委會支持當沖降稅的決策,這一政策有效提升了台股的交易量,但這些交易帶來的利潤卻並未分給全民。他們認為,既然證交所是市場的受益者,那麼應該讓全民也能夠分享這份利得,就像許多國家交易所一樣,將其上市,讓股民直接受益。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對此表示,讓證交所上市並非易事,因為證交所不僅是一個交易所,它還承擔著市場監理和公益政策的角色。這兩大角色短期內無法完全釐清和切割,因此讓證交所上市存在難度。不過,彭金隆也承諾將在3月1日前提出證交所上市可行性的評估報告。
彭金隆進一步解釋,台灣證交所的特殊性在於它不僅是商業機構,還是政府公權力的一部分。一方面,證交所負責市場交易,同時也負責上市櫃公司的監理,以及建立和管控ESG制度。另一方面,證交所還擔負著推動公益政策的責任,如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引導更多優質企業和資金投入市場。
彭金隆舉例說明,由於台灣政府舉債低,民間資金難以進入公共建設,因為這些項目需要證券化和債券化,過程中存在技術門檻和費用問題。因此,證交所組織了資本市場服務團,為這些項目提供免費評估,降低技術門檻,讓全民能夠參與投資。
彭金隆強調,由於證交所的角色複雜性,若要讓其上市,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釐清和切割這兩大角色。目前,證交所透過資源回饋已經達到一定的效果,但若要真正上市,則必須將其作為長遠目標,短期內不易實現。從市場穩定性的角度來看,這需要從長計議。
台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體上市公司在2024年12月的營收相比2023年同期大幅成長25.11%。這一成長,使得全年的營收成長率達到13.29%,總營收金額達到41兆7,622億元,比前年增加4兆8,978億元。
在這份亮麗的成長數字背後,航運、電子通路及金融保險等行業表現格外亮眼,年增長率超過27~34%。然而,油電燃氣、玻陶及鋼鐵等行業則出現了2~6%的衰退。
根據證交所的資料,本國及第一上市公司的數量分別為946家和85家,合計1,031家上市公司均已完成2024年12月的營收申報作業。12月份的營收總計達到3兆8,31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691億元。
在營收成長的公司中,金融保險業因保險淨收益及投資收益增加而表現突出,水泥工業則因個別公司合併及大陸水泥市場的價量上升帶動。電子業方面,受益於伺服器及雲端網路設備的需求增長。
反觀營收衰退較大的產業,油電燃氣業受市場需求疲弱及油價下跌影響,建材營造業則因交屋案件減少而受挫。電機機械業則因個別公司建案完工交屋認列收入基期較高,以及客戶庫存管理減少採購量等因素影響。
在整體營收成長較大的產業中,航運業因地緣政治效益帶動運價及運量上漲,電子通路業則因AI伺服器的需求增加而獲益。金融保險業的成長則來自於保險淨收益及投資收益的增長。
至於營收衰退較大的產業,油電燃氣業因市場需求疲弱及油價下跌,玻璃陶瓷業則因大陸房地產景氣不佳,鋼鐵工業則受到終端需求疲弱影響。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昨日(13日)揭露了2024年第四季的市場交易情況,顯示大戶、中實戶及散戶的交易人數均創近三個季度的低點。具體來說,大戶交易人數為3,316人,中實戶為27,758人,而散戶則高達512萬8,026人。
在交易值方面,去年12月的定期定額投資金額達到157.34億元,僅次於去年7月的157.92億元,成為歷史單月第二高紀錄。
根據證交所的數據,去年第四季成交值5億元以上之自然人人數為3,316人,較上一季減少了203人,季減幅達5.77%。而成交值在1億至5億元之間的自然人人數為27,758人,較上一季減少了4,726人,季減幅高達14.55%。
成交值在1億元以下的自然人人數則顯著下降,從上一季的551萬6,198人減少至512萬8,026人,季減幅為7.04%。
至於證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去年12月為157.34億元,超過了11月的151.56億元,但與去年7月的157.92億元僅差0.58億元。
在市場結構方面,去年12月自然人的成交值比重為52.97%,外資比重為34.1%。此外,12月的交易戶數為351萬392戶,較11月的374萬7,691戶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四季內資從台股撤退,導致自然人占集中市場總成交值的比重從上一季的53.38%下降至52.8%。同時,外資比重上升至35.04%,國內法人比重則為12.16%。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公布了一項令人矚目的數據,2024年台灣股市的定期定額投資金額達到了1,624.49億元,這一數字不僅創下了歷史新高,更顯示了台灣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日益增加。其中,零股(包括盤中與盤後)的成交值占比達到了1.48%,這也是首次突破1%的關鍵里程碑。
在上市ETF資產規模方面,2024年的數字更是驚人,達到了3.411兆元,比2023年的1.866兆元大幅成長了82.81%。這一成長速度顯示了ETF在台灣市場的普及和受歡迎程度。證交所指出,ETF在台股集中市場的成交值占比維持在6至7%,而到年底,ETF掛牌上市檔數也創下了174檔的新高。
回顧定期定額投資的發展,自2017年1月實施以來,投資金額逐年攀升。從當年的12.06億元,到2021年的402.37億元,再到2024年的1,625.49億元,金額增長了69%,這一數字充分反映了投資者對於定期定額投資的熱情。
零股交易方面,自2020年10月26日盤中零股交易開放以來,零股交易量逐年上升。從2017至2020年的成交值占比僅有0.14至0.17%,到2024年已經達到了1.48%,這一成長速度令人驚艷。
台股近期面臨多項變數,包括AI題材的利多鈍化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導致去年第4季市場呈現區間震盪格局。操作難度增加,交投逐漸轉溫,進而影響到大戶和中實戶的交易人數。根據統計,大戶交易人數連續兩季下滑,降至3,316人,而中實戶則降至2萬7,758人,這兩個數字分別較前一季減少了203人和4,724人。 另一方面,中小型題材股的表現不盡理想,加上高股息ETF募集熱潮的降溫,散戶投資人也出現退場觀望的趨勢。去年第4季的交易人數從前一季的551萬6,198人下滑至512萬8,026人。 不過,在政策力挺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小資族的中長期投資意願依然高漲。從證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投資金額來看,去年12月增至157億3,378萬元,成為市場上一股穩定力量。 從技術面來看,去年第3季中旬台股出現了劇烈的波動,之後不少資金轉向觀望。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未能再創新高,加上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第4季技術面呈現大三角形收斂型態,高低點僅差1,658點,月均量較前期的熱絡情況有所收斂。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昨日(13日)公布,去年第4季交易金額逾5億元的市場大戶數量減至3,316人,季減203人或5.7%,連續兩季減少,並創下自統計以來的第六高。同時,單季交易金額在1至5億元之間的中實戶,交易人數也下滑至2萬7,758人,季減4,724人或14.5%,這也是自統計以來的第七高。 在市場結構方面,去年第4季自然人、國內法人占集中市場總成交值的比重分別為52.8%和12.1%,較前一季的53.3%和12.4%有所下降。而外資成交占比則由34.1%增至35%。
臺灣證券交易所昨(13)日迎接財政委員會的視察,立委羅明才與賴士葆在會議中提出,是否可以爭取如輝達(NVIDIA)這樣的AI領軍企業來台發行台灣存託憑證(TDR),以提升台股的市場動能。對此,證期局長張振山表示,這項計劃在與美國進行溝通時面臨一定的困難,但證交所已透過創新板,為數位、通訊、AI產業提供上市平臺,促進這些產業在台灣的發展。
羅明才認為,若輝達等知名企業來台發行TDR,將有望推升台股指數至3萬點。賴士葆則指出,若僅僅是供應鏈的加入,對於市場的影響可能並不顯著。張振山強調,單獨吸引輝達等龍頭企業回台發行TDR,將涉及與美國政府進行複雜的溝通,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目前證交所採取的策略是透過創新板,吸引更多數位、通訊或AI產業的新創公司來台上市,以此取代個別龍頭企業的TDR發行。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坦承,鼓勵創新並非台灣獨有的競爭策略,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也都有類似的創新板塊。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強調,雖然今年金管會為臺灣創新板設定IPO送件目標為15家,但證交所將堅持「重質不重量」的原則。未來除了扶植國內新興產業走向國際,還將努力建構一個「亞洲創新板」,吸引亞洲地區的創新產業匯聚,打造亞洲創新產業的聚落。
根據證交所的數據,創新板近三年的IPO申請家數分別為8、14、6家,IPO掛牌家數則為1、9、12家。截至2024年,包括國內一般板、外國第一上市和創新板在內的掛牌家數總計達36家,創新板占比已經達到三分之一。此外,證交所去年實現了豐收,全年獲利一個股本。賴士葆建議,是否可以讓證交所上市,讓全民共享其獲利果實。彭金隆坦言,由於證交所同時承擔市場監理和公益政策的角色,這兩個角色在短期內無法明確區分,因此讓證交所上市存在一定的困難。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近日公布「第二屆永續金融評鑑前25%」結果,臺灣證券交易所也發布了「2024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台灣企業銀行(以下簡稱「台灣企銀」)在這兩項評比中均成功入選銀行類名單。這一結果反映了台灣企銀在履行盡職治理和永續相關資訊揭露方面的積極作為,不僅在穩健獲利的同時,也助力其投資企業向永續道路邁進,獲得主管機關的高度肯定。
臺灣證券交易所每年都會定期舉辦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的評選,這次評選的指標包含「政策與遵循聲明」以及「實務與揭露」兩大類,共計30項,旨在提升機構投資人的ESG永續作為和資訊揭露品質。台灣企銀為了實施永續經營政策並履行社會責任,在2023年8月更新了簽署的「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遵循聲明,並透過參與投資對象的股東會、議合等具體行動,落實盡職治理並推動投資對象的永續發展。
隨著國際社會對減碳和淨零排放的關注日益加劇,台灣企銀也在2023年5月簽署加入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並在2024年3月通過目標審查,建立了集團投融資對象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機制,逐步將氣候風險管理融入業務流程。此外,台灣企銀在氣候相關財務資訊的揭露上也非常嚴謹客觀,在2023年度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中,首次納入了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框架,關注自然相關議題,並向利害關係人提供詳盡的資訊。
在金管會的永續金融評鑑中,台灣企銀的積極作為也表現亮眼,不僅在ESG績效上獲得卓越表現,而且持續深化金融對社會的正向影響。該行還積極應對金融詐騙的威脅,深入偏鄉地區辦理防詐宣導,並推廣安養信託,幫助高齡者避免詐騙風險。同時,台灣企銀也強化了行動銀行App的防護等級,推出了包括「夜間鎖」、「跨境鎖」、「Wi-Fi安全偵測」、「App防偽檢測」、「App防護檢定」等多項功能,以保障客戶的金融交易安全。
台灣企銀與政府攜手推動環境和社會的永續發展,未來將繼續以實際行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發揮金融機構的影響力,與客戶共同創造一個永續的未來愿景。
為了讓投資者能夠更加順利地取得並有效利用正確的投資資訊,臺灣證券交易所自去年10月21日起,對其公開資訊觀測站(MOPS)進行了網站優化,並提供體驗試用版本。預計在2月23日,這個優化後的網站將正式上線,並進行網址調整切換作業。
臺灣證券交易所透露,此次網站優化主要包含了五大亮點:全新網頁入口設計、功能選單的重新架構、增設常用功能區塊、響應式網頁設計以及功能對照索引。這些改進旨在採用直觀的UI/UX設計,從而提升閱讀的舒適度,並讓功能選單分類更加清晰,使用者在查找資料時能夠更加省時、便利。
由於這次網址調整可能對使用者造成操作上的影響,證交所特別提醒,從即日起,新增的網址mopsov.twse.com.tw將供投資大眾使用。從2月23日起,優化後的網站將正式以mops.twse.com.tw的網址提供服務。
作為提升投資環境友善度與強化資訊揭露的重要平台,公開資訊觀測站透過介面優化,為投資大眾帶來更佳的使用體驗。未來,證交所將持續收集使用者的回饋意見,並不斷精進服務,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