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摩根士丹利(大摩)近期發布研報,對台灣矽光子產品領軍企業聯亞(3081)給予高度評價。報告中提到,聯亞的矽光子800G/1.6T收發器在未來兩年的市場潛力超過預期,因此調升評等至「中立」,並將目標價從200元上調至370元。這一調整,顯示了大摩對聯亞未來發展的信心。
根據市場研調機構Yole的預測,矽光子模組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從2023年的9,500萬美元增至2029年的8.63億美元,年增長率達45%。這一數據反映了矽光子市場的蓬勃發展,也為聯亞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大摩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在報告中指出,聯亞去年第四季因下游外包夥伴生產瑕疵問題,導致出貨量不足,但這一情況將在2024年第一季度得到改善。施曉娟預計,聯亞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貨強度將會非常強勁,對總營收的貢獻可能高達50%。
展望2025年全年,施曉娟認為,聯亞的矽光子出貨量至少可較去年同期成長三倍。這其中,包括了新獲得的美国ISP客戶以及正在進行的1.6T規格升級產品。她預期,矽光子產品的成長力道將在2026年進一步提升,相比2024年增加50%,並佔聯亞總營收的72%,較去年的44%有顯著提升。
施曉娟還提到,聯亞的客戶擴張和利潤改善速度均超過預期,但AI情緒降溫可能成為下行風險。如果AI情緒降溫早於預期,可能會影響聯亞的AI相關業務發展。
在市場表現方面,聯亞近期的股價表現強勁。昨日(9日),聯亞股價以377.5元開出,盤中最高一度拉升至384.5元,後續漲幅稍有收斂,終場收在380.5元,上漲8元,漲幅達2.15%。這一表現,也反映了市場對聯亞未來發展的期待。
總結來說,摩根士丹利對聯亞的看好,以及市場對其股價的正面反應,都顯示了矽光子市場的潛力以及聯亞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證交所表示,年節期間聚會點外賣、逛大賣場添購年節用品,或到 健身房運動迎接過年大吃大喝的頻率增加,證交所最新一波宣導活動 中,透過場景行銷,與全台近60家咖啡廳、5個大型賣場門市,近20 家健身房及線上外送平台合作,於跨界場域宣導反詐,要將反詐意識 ,自然滲透到民眾日常。
根據警政署打詐儀表板統計,2024年8∼12月全民詐騙財損數單月 皆達百億元,為避免民眾受騙,證交所持續運用各種宣傳方式提升民 眾防詐意識。
依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近期統計,國人平均每年喝掉約177 杯咖啡,飲用咖啡已成為國人日常生活場景;另大賣場為全家人每周 一同購物預備生活用品的地點;健身房則在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及疫情 結束後成為民眾運動的主要選擇之一;外送服務更於疫情期間快速成 長,已成民眾方便的選擇。
證交所這波跨界場域反詐創意宣傳中,以「給你的錢,一個XX的時 間為主題」,分別於咖啡店「給你的錢,一杯咖啡的時間」、大型賣 場「給你的錢,逛個賣場的時間」、健身房「給你的錢,一場健身的 時間」、外送平台則置入5個Don’t的內容,讓民眾在生活大小事中 遇到錢的事情,都能記得「冷靜想一下」。
台股2024年大漲28.4%,僅次於那斯達克指數,帶動成交量值逼近100兆元,日均值創下4,124億元新高,成為推升證交所獲利改寫史高最大動能。
外界關注台股2025年動能,證交所內部預估日成交值為3,000億元,表面看來低於2024年實績,但相較證交所2024年預估值2,300億元,已是大幅上調預估值30.4%,顯見對台股後市相當樂觀。
台股本周大幅震盪,外資連兩買後轉為連兩賣,8日、9日兩天合計大賣450億元。林修銘表示,外資2024年底占台股持股45.4%,以台股近年市值大幅成長,但外資均維持四成以上來看,證明外資認為台股是有利的投資,且為流動性高的健康市場。
展望2025年,林修銘為證交所訂下四大核心目標,包括:打造企業首選籌資平台、引領永續淨零轉型、拓展商品國際化、科技驅動創新。
目標一「打造企業首選籌資平台」做法有三,分別是整合資本市場服務,多層次一站式滿足;推動多元產業上市潮;推動創新板質量並進。今年上市IPO送件目標家數為40家,一般板、創新板家數各25家、15家,國內希望尋找故事性、指標性的優質企業掛牌,國外方面希望引進東南亞國家、美國企業到台灣掛牌。
目標二「引領永續淨零轉型」,則透過強化ESG資訊揭露,輔助永續投資決策;多元化發展國際碳權及國內減量額度專案,催化淨零永續力。
目標三「拓展商品國際化」的做法有二,分別是推出新種ETF、推進交易所合作。其中,主動式ETF、被動式多資產ETF有望在第1季看到首檔掛牌,而跨境ETF預計第3季實現,讓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東京證券交易所的ETF互掛,海外部分以連結基金掛牌,現已有兩家投信積極籌備。一般認為,該兩家公司為元大投信及野村投信。
目標四的「科技驅動創新,落實普惠金融」,則將推動反詐聯防、金融知識普及、數位賦能、推升監理精準度。
根據研調機構Yole預測,矽光子模組市場的年複合成長(CAGR)率,將從2023年的9,500萬美元成長至2029年的8.63億美元,成長率達45%。
大摩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指出,根據調查顯示,聯亞矽光子產品由於去年第4季,因下游外包夥伴的生產瑕疵問題導致出貨不足,將延遲至今年第1季出貨,因此預期出貨強度將強勁,對總營收的貢獻可能高於50%。
展望2025年全年,施曉娟表示,根據目前的訂單顯示,聯亞整體矽光子出貨量至少可較去年同期成長三倍,其中包括2025年新的美國ISP客戶,以及正在進行的1.6T規格升級產品。
此外,施曉娟預期,矽光子的成長力道將在2026年更進一步,與今年相比增加50%,占聯亞總營收達72%,相較於去年的44%有顯著的提升。
施曉娟表示,與預測相比,聯亞的客戶擴張加上利潤改善速度高於預期。然而,AI情緒降溫是主要的下行風險:如果AI情緒降溫早於預期,可能會削弱聯亞的AI相關業務發展。
展望2025年,Telecom受中國大陸需求影響,預期營收表現持穩;資料中心高速網路傳輸需求興起,帶動矽光子技術製造的光收發模組出貨成長,預期矽光子CW LD營收成長幅度可望達到100%以上,成為營收成長主要動能。
聯亞近日股價強勁,遭證交所列入處置,昨(9)日股價以377.5元開出,盤中最高一度拉升至384.5元,後續漲幅稍有收斂,終場收在380.5元,上漲8元,漲幅2.15%。
證交所9日舉行歲末新春記者會,針對外資去年賣超台股近7,000億 元仍是市場關注焦點。對此,林修銘樂觀認為,買賣本來就是外資的 操作習性,到2024年底外資持有台股市值占比仍有45%,證明台股市 場是可獲利的投資,也代表台股流動性高,是健康的市場。
川普即將於20日上任,將成市場最大不確定因素,林修銘表示,會 密切觀察川普政策推出情況,他並對投資人信心喊話,臺灣科技業包 括AI、半導體地位,在世界上難以被取代,台灣產業堅固穩定,台美 科技業連結不會改變。
林修銘並宣示2025年四大核心目標努力:一、打造企業首選籌資平 台:推動多元產業上市潮;推動創新板質量並進等;二、引領永續淨 零轉型;三、拓展商品國際化:預計第三季推出台日跨境ETF,第一 季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將問世;另預計與卡達證交所合作; 四、科技驅動創新,落實普惠金融。
近年交易新制如逐筆交易、盤中零股交易也續發酵,林修銘表示, 2024年台股成交值近100兆元,較十年前激增3.3倍,日均值更創下4 ,124億元的新高。
在成交值創高的挹注下,證交所自結2024年稅後純益達135.3億元 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10.15元,為歷年第二高,略低於1 10年的12.36元。
林修銘強調,台股近五年市值成長突出,已躍居國際First Tier( 第一級),2024年底上市股票市值74兆元從全球第17名進步至第12名 ,成交值排名從第19名大幅提升至第10名,林修銘目標將向前10大市 值邁進。
台股投資族群逐漸擴大,有更多年輕族群及小額投資人加入,林修 銘說,2024年底開戶人數成長至1,322萬,較十年前成長四成,有交 易人數達663萬人,更較十年前翻1.2倍。
2024年上市初次募股(IPO)掛牌家數36家,為2012年來新高,IP O籌資金額427.5億元創歷年新高;申請上市有31家,為十年來次高, 其中,新經濟產業占比達四成以上。證交所2025年IPO掛牌家數目標 為40家(含15家創新板)。
近年來,台股表現亮麗,市場規模與國際排名不斷攀升,外資參與度亦持續上升,ETF市場規模更是快速成長,亞洲排名躍升至第三。臺灣證券交易所透露,未來台股發展將聚焦三大關鍵方向:科技產業的推動、市場的持續優化,以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建設。
2019年,台股成交值全球排名為第19名,截至2024年11月底,已攀升至第10名。同時期,台股總市值達到2.23兆美元,成長幅度達到一倍,全球排名提升至第12名。這一成長動能,證交所分析,主要來自於2020年3月實施的「盤中逐筆交易制度」,以及人工智慧(AI)應用的爆發式增長。在這股趨勢下,半導體產業成為台股市值最大產業類別,占比高達47.2%。
外資參與度的提升和台灣ETF市場的爆發式成長,也是台股增長的關鍵因素。過去10年,台灣ETF市場資產規模成長近36倍。
展望未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將著眼於科技發展、制度優化與ESG推動。計劃進一步完善ETF產品,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持續推動市場國際化與永續發展。
在科技產業方面,AI將持續帶動全球經濟發展,台灣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將隨著AI及高科技產業的擴展而受益。
市場優化方面,將提升交易制度、擴展金融商品多樣性,並推動ESG發展。台灣2023年亞洲公司治理協會評鑑排名第三,並依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持續推動完整的永續發展生態系,計劃於2026年將公司治理評鑑升級為ESG評鑑。
此外,台灣今年開放「主動式ETF」及「多重資產ETF」,進一步完善ETF市場的產品線。
政府努力打造具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以六年三階段計畫達成目標,希望達成「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證交所也將透過協助發行公司國際化發展、推出多元商品以促進市場發展,及促進國際合作並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全力支持台灣資本市場的成長與國際化。
華南銀行近期再度榮獲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肯定,入選「113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這是自111年起,華銀連續三年獲選此項殊榮,充分顯示其在盡職治理揭露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華南銀行持續落實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企業責任,不僅在金融市場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力,更積極推動永續發展。
為落實金管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的政策方向,華南銀行制定了《投資業務氣候風險管理》和《投資業務永續發展》相關規範,強調對被投資公司氣候風險議題的重視。同時,華銀將ESG因子融入投資評估流程,對於營運活動影響永續經營且無改善方案的公司,將進行投資部位調整或退出投資。
在投資策略上,華南銀行積極參與「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標的投資,並購買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及可持續發展債券,展現對綠色金融的堅定支持。此外,為避免發生漂綠行為,華銀根據金管會發布的「金融機構防漂綠參考指引」訂定內部規範。
華南銀行與被投資公司的溝通也是其盡職治理的重要環節。透過參加法說會、進行問卷調查以及與經營階層的溝通,華銀與被投資公司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對於被投資公司提出的股東會議案,華銀採取逐案檢視的方式,積極出席股東會並行使投票權,以盡職監督的姿態,促進企業的永續發展。
華南銀行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努力,也獲得了多項殊榮。去年,華銀榮獲第六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第21屆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人氣品牌」及「最佳產品」、聯徵中心「金安獎」及「永續融資獎」等榮譽,這些成就都證明了華銀在ESG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實力。
華南銀行透過這些不斷的努力和成就,不僅提升了自己在金融市場的競爭力,也為促進社會的永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上市ETF再添新兵,臺灣證券交易所宣布,野村投信募集發行的野村美日ETF傘型基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ETF(00971)及日本價值動能高息ETF(00972)將自今(9)日起正式掛牌上市,並開放辦理融資融券服務。這兩檔ETF主要針對美國和日本的投資機會進行布局。
根據彭博資料統計,2024年S&P 500指數連續兩年上漲20%,在過去40年間,若前兩年指數上漲20%,則第三年仍然有75%的機率呈現正報酬。野村投信對2025年的展望表示,包括川普就職、美國企業財報、聯準會利率動向、大型產業資本支出以及重要產業活動等因素,預期美國資產將維持主流地位,加上AI領域的持續熱潮,以及川普政策受惠的標的將成為多頭先鋒,股市仍將具有顯著的表現機會,美、日股市最受矚目。
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ETF基金經理人林怡君表示,根據FactSet預估,2025年美股盈餘將重回雙位數成長,年增率達14.8%,不僅超越2024年,也高於過去十年平均年增率8%。她強調,美股仍是2025年的主流趨勢,預期將再創高峰。林怡君還提到,在AI的帶動下,美股科技牛市即將邁入第三年,而博通的崛起也帶來了新的股票組合「BATMMAAN」,在原有的七巨頭之外,加入了博通(Broadcom)。
不僅美股表現亮眼,日股也在2024年取得了顯著的增長,東證指數與日經225指數均上漲超過17%。對於新接觸日股市場的投資人來說,關注的焦點是「現在是否是進場的好時機」。野村日本價值動能高息ETF基金經理人張怡琳分析指出,以彭博日本價值動能高息指數為例,若在1月或2月的任一交易日進場,並持有三個月,正報酬的勝率相對較高。
隨著金龍年台股封關的日子越來越近,市場投資者們的心裡也開始波動。在距離封關還剩不到十個交易日時,法人們開始對封關前的投資策略提出建議。他們認為,台股封關前的持股比例應該根據指數的變動來調整。具體來說,若指數站在24,000點以上,投資者應該降低持股比例至5成;當指數衝上25,000點時,持股則應降至3成;若指數下跌至22,500點,則可以增加持股至7成。
根據台新投顧的統計數據,過去十年來,台股在農曆年封關前十日至開紅盤後十天,平均漲幅保持在7至9成之間,平均漲幅在0.12至2.73%之間。尤其是開紅盤後五日和後十日的勝率非常高,均幅也相對較大,分別達到1.03%、2.1%和2.73%。這些數據顯示,台股在元月份和第一季度的行情,往往會受到市場的熱烈期待。
從9日起,台股正式進入金龍封關倒數的第十個交易日。臺灣證券交易所也在這一天舉行了113年歲末新春記者會。在記者會上,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再次強調,他們的目標是讓臺灣證券交易所進入全球前十大的市值交易所。去年,他們訂下的上市市值60兆元計劃已經成功突破,目前市值已達75.12兆元。今年,他們不排除將目標設定在80兆元(約2.5兆美元)以上。
根據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等三大投資專家的看法,封關前的台股利多匯集,但投資者仍需謹慎。如果指數上漲,建議投資者逢高調節持股,當指數衝上25,000點時,持股比例可降至3成,並關注20日川普上任可能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反之,若指數下跌至22,500點,則可以增加持股至7至8成。
對於封關後的投資選擇,法人普遍建議AI股為首選。黎方國表示:「給我AI,其他免談」。陳奕光則提出了「SNAKE」的選股邏輯,其中S代表半導體,N代表國防及基礎建設概念股,A代表AI包括機器人等,K代表高股息股,E代表電力(重電、储能等)及ETF。
法人看好元月及第一季台股行情的理由包括: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展CES的題材、台積電法說會預計釋出的樂觀預測、黃仁勳參加輝達台灣分公司尾牙預估將帶來的利多、美國重量級企業在台股封關期間及開紅盤後公布的財報優良,以及台股上市櫃第一季將創下史上最好的季營收及財報等。
段宗志指出,金融證券業在實施零信任架構時,必須考慮到其特有 的業務需求、合規要求以及面臨的複雜安全挑戰。零信任架構與金融 證券商的關聯在於零信任架構中可以確保只有授權的使用者和設備能 夠存取資料。
其次,防範權限過度授予及發現異常時及時阻斷攻擊,再者建立安 全的通訊通道允許企業在任何設備、任何地點都能進行安全的身份驗 證和存取控制,同時微分段特性使得攻擊無法迅速橫向擴展到關聯系 統或資料庫。
最後,段宗志也期勉各證券商,零信任架構提供一個強大網絡安全 框架,能有效應對現代網絡安全威脅,如內部威脅、外部攻擊、數據 洩漏以及不正當交易等風險,通過強化身份驗證、存取控制、持續監 控和行為分析等,零信任架構可幫助金融機構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保 持高水準的安全防護,並支持業務合規性和客戶信任。
為推動證券商導入零信任架構概念,此次會議共有三大主題。首先 為「金融零信任架構策略思維與實作」,由金管會處長林裕泰介紹零 信任架構,不僅是一種技術解方,更是一種全新的安全思維。強調對 每個使用者、設備和應用程式進行嚴格的身份驗證、存取控制和持續 監控,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內部和外部的安全風險。
第二項主題為「元大證券零信任架構導入經驗分享」,由元大證券 資安長兼副總陳松春分享導入經驗,包含:1.高層管理團隊清楚理解 零信任的安全價值,對推動該架構的實施給予了全力支持。2.在整體 推進過程中,進行逐步擴展,降低風險,同時積累經驗;3.對員工和 客戶進行充分的培訓與指導,確保其理解並願意接受新流程。4.綜合 考慮業務需求和安全需求,合理劃分網絡區域,並確保新架構不會對 業務流程造成顯著負面影響,基於公開資料和證券業界普遍的實踐經 驗,概述元大證券在零信任架構導入過程中的策略思維、挑戰和成功 要素等經驗,供同業參考。
最後,由資誠智能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執行董事唐雍為,分享「金融 零信任導入規劃及作業時程」主題。他表示,對於各證券商是一個複 雜且循序漸進的過程,涵蓋技術、組織流程、合規、風險評估等多方 面的要求。
唐雍為強調,證券商需要仔細規劃並逐步實施、靈活調整和持續改 進,以確保在提升安全性、降低風險的同時,保持業務運營的穩定性 和效率,從而應對日益嚴峻的安全挑戰。
證交所提醒,惟詐騙集團迅速利用該客戶先前所提供之個資,以主 管機關名義傳送假冒之「違約交割通知函」,並恐嚇客戶將面臨民事 及刑事責任,威脅將寄送存證信函。該客戶雖已知悉為詐騙行為,收 到假冒公文仍不免心生疑慮與不安,幸好證券商從業人員進行安撫及 宣導,成功守護客戶權益。
證交所查詐騙集團假冒主管機關並製作假公文過去已有案例,公文 內容除了完整引用證交所及櫃買中心違約交割相關作業要點內容外, 另附上公文文號與主管機關印信,不知情之投資人仍容易掉入陷阱, 因恐懼害怕而進行匯款。
證交所持續提醒,股票申購需透過合法證券商、開立證券戶才能進 行,每人限申購1銷售單位,抽籤前須將款項存入本人交割銀行帳戶 ,絕不會匯入私人帳號。
證交所指出,因抽籤程序由電腦隨機抽出,不可能保證中籤,有款 項不足只是不合格件(剔除不能抽籤),並不構成違約交割,主管機 關與證交所更不會函送任何「違約交割通知函」予投資人。
配合與支持政府政策,證交所持續戮力強化證券市場反詐措施,目 前證券周邊單位及證券商反詐騙資源日益完善。證交所呼籲,若投資 人遇到相關可疑情況,請冷靜多查證,並利用證券商反詐騙專線進行 諮詢。
證交所現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建置「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供證 券商即時分享接獲通報之詐騙案例並得進行澄清,專區近期更新已上 線,增加詐騙類型與相關警語等資訊,請全體投資人多加利用。
台股成交值2019年時全球排名第19名,截至2024年11月底已上升至第10名;同期間,台股總市值於2024年11月的2.23兆美元,成長達一倍,全球排名提升至第12名。
證交所分析,成長動能來自2020年3月實施的「盤中逐筆交易制度」,並受惠於人工智慧(AI)應用的爆發式增長,半導體產業在此趨勢下,成為台股市值最大產業類別,占台股市值比重已達47.2%。另一方面,還有外資參與度拉高,以及台灣ETF市場展現爆發式成長,過去10年資產規模成長近36倍。
證交所表示,台股未來將聚焦科技發展、制度優化與ESG推動,並計劃進一步完善ETF產品,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持續推動市場國際化與永續發展。
首先,在科技產業持續推動台股方面,AI將持續帶動全球經濟發展,台灣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將隨AI及高科技產業的持續擴展而受惠。
其次,在持續優化台股市場方面,包含提升交易制度、擴展金融商品多樣性,以及推動ESG發展。
台灣2023年亞洲公司治理協會評鑑排名為第三名,並依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持續推動完整的永續發展生態系,計劃於2026年推動公司治理評鑑的轉型,將其升級為ESG評鑑,展現台灣致力於持續提升企業永續發展的毅力。
此外,台灣今年開放「主動式ETF」及「多重資產ETF」,將進一步完善ETF市場的產品線。
第三,政府努力打造具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以六年三階段計畫達成目標,希望達成「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
證交所亦將透過協助發行公司國際化發展、推出多元商品以促進市場發展,及促進國際合作並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致力支持台灣資本市場的成長與國際化。
為遵循金管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政策,華銀訂定《投資業務氣候風險管理》及《投資業務永續發展》相關規範,以督促被投資公司重視氣候風險議題。此外,將ESG因子納入投資評估流程,當被投資公司營運活動影響永續經營且無後續改善方案者,將評估降低部位或退出投資。
華銀於永續發展投資包含投入「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標的,以及購入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及可持續發展債券,另外依金管會發布「金融機構防漂綠參考指引」訂定內部規範,以避免發生漂綠行為。
華銀透過參與被投資公司法說會、問卷調查,與經營階層溝通等方法,持續與被投資公司進行議合,並針對被投資公司所提之股東會議案採逐案檢視、積極出席股東會及行使投票權等方式,善盡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責任。
回顧華銀去年永續發展相關表現,包含榮獲第六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第21屆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人氣品牌」及「最佳產品」、聯徵中心「金安獎」及「永續融資獎」等殊榮,顯示華銀發揮金融影響力,促使被投資公司重視ESG議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及實現淨零永續願景。
兩檔ETF新兵主要鎖定美國、日本投資機會。據彭博資料統計,2024年S&P 500連續兩年上漲20%,過去40年間連兩年20%上漲後,第三年仍正報酬機率達75%。
野村投信表示,展望2025年,包括川普就職、美國企業財報、聯準會利率動向、大型產業資本支出、重要產業活動,預期美國資產將穩居主流,加上AI題材持續延燒,以及川普政策受惠標的將擔綱多頭先鋒,股市仍會是具有表現機會的一年,美、日股呼聲最高。
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ETF基金經理人林怡君表示,據FactSet預估,2025年美股盈餘將重返雙位數成長,年增率達14.8%,不僅優於2024年,也高於過去十年平均年增率8%。美股仍是2025年主流趨勢,料將更上一層樓。
林怡君進一步指出,在AI的帶動下,美股科技牛市即將進入第三年。而隨著博通的異軍突起,美股市場上也出現新的股票組合「BATMMAAN」(蝙蝠俠),在原本的七巨頭外,增加博通(Broadcom)。
不僅美股2024年表現亮眼,日股也不遑多讓,東證指數與日經225指數2024年雙雙上漲超過17%。
新接觸日股市場的投資人最關注的就是「現在是好進場點?」野村日本價值動能高息ETF基金經理人張怡琳分析統計,以彭博日本價值動能高息指數為例,若1月及2月任一交易日進場並持有三個月,正報酬勝率高。
另據台新投顧統計,近10年來台股農曆年封關前十日至開紅盤後十 日,平均漲幅都在7至9成,平均漲幅在0.12∼2.73%之間,尤其開紅 盤、後五日、後十日勝率達8∼9成,均幅更達1.03%、2.1%及2.73 %,台股元月行情及第一季行情備受市場期待。
台股9日起進入金龍封關倒數第十個交易日,臺灣證券交易所也於 這天舉行113年歲末新春記者會,董事長林修銘將再次重申朝全球前 十大市值之列,去年許下上市60兆元市值計劃早就突破,如今已達7 5.12兆元,今年不排除向80兆元(2.5兆美元)以上目標邁進。
金龍年台股飆漲,依8日收23,407點來看,22日金龍年封關可望再 創歷史農曆年最高收盤指數,不但是首度收20,000點之上,且收在2 3,000點的機率不低。
綜合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台新投顧副 總經理黃文清等三大投資專家看法,台股封關前利多匯集,但如果指 數拉高,建議要逢高調節,若指數衝上25,000點,建議持股降到3成 ,並留意20日川普上任是市場最大不確定因素;反之,若跌到22,50 0點持股可增至7至8成。
若台股拉回要買那些股票,法人仍建議AI股為首選,黎方國說:「 給我AI,其他免談」;金蛇年即將來臨,陳奕光提出「SNAKE」的選 股邏輯,S是指半導體、N是指國防及基礎建設概念股、A是指AI包括 機品人等、K是高股息股、E包括電力(重電、儲能等)及ETF。
法人看好元月及第一季台股行情理由包括: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 展CES展題材、16日台積電法說估計釋出如2024年營收及獲利雙寫新 高等樂觀看法、17日黃仁勳參加輝達台灣分公司尾牙預估將釋利多、 美國重量級企業將在台股封關期間及開紅盤後公布財報優、台股上市 櫃第一季將繳出史上最好季營收及財報等。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宣布,將於9月開始正式掛牌上市兩檔新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受益憑證,分別為野村投信募集發行的「野村美日ETF傘型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美國創新研發龍頭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971)及「日本價值動能高息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972)。這兩檔ETF的上市,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根據證交所提供的信息,野村美國研發龍頭ETF是基於「彭博研發龍頭指數(Bloomberg R&D Leaders Select Index)」進行投資。該指數由Bloomberg Index Services Limited編製及維護,選取美國市值排名前1,000大的上市公司作為母體,並根據90日平均成交金額、研發費用及研發費用佔銷售額比率等指標進行篩選,最終選取市值加權後的50家公司作為成份股。
另一方面,野村日本動能高息ETF則是基於「彭博日本價值動能高息指數(Bloomberg Japan Value-creation Momentum Dividend Index)」進行投資。該指數選取日本的大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並根據90日平均成交金額及自由流通市值進行篩選,最終選取前50名的公司作為成份股,並根據彭博預估股息率進行調整。
隨著這兩檔ETF的上市,臺灣集中市場掛牌上市的ETF總數將達176檔。隨著ETF商品種類的日趨多元,追蹤標的涵蓋國內外各主要交易所的證券、債券及大宗商品等,這對投資者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它們可以更便利地進行資產配置。然而,證交所也提醒投資者,各類金融商品投資均具有風險,投資前應該詳細閱讀公開說明書,並進行嚴謹的風險評估。
2024年已經落幕,台股市場的開戶人數與ETF受益人數都創下了新高紀錄。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數據統計,截至去年11月,台股ETF的受益人數已經達到了1,211萬人。在這之中,高股息型和債券型ETF的成長尤為顯著,其成長幅度比前一年超過了八成,這一數據充分展現了許多新手投資人對台股長期發展的信心,並將資金轉向ETF市場進行投資。
元大證券分析,購買一籃子股票可以有效地分散投資風險,並透過合理的配置創造穩定的現金流,這也使得ETF成為眾多投資人長期投資的首選工具。為了鼓勵投資人持續投資,元大證券自2025年起推出了一系列新戶優惠措施。投資人只要在交易台股ETF的過程中,滿足一定金額條件,就可以獲得電子交易手續費的抵用金,最高可達1,000元。
除了吸引新戶投資,元大證券也注目於定期定額投資市場。根據證交所的數據,去年11月時,ETF在定期定額投資金額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八成。針對這一市場,元大證券特別推出了針對新戶的優惠活動,包括提供台股電子交易手續費抵用金,以及單筆手續費均一價的服務,讓新手投資人能夠以更低成本開始存積ETF,為他們的投資之路提供強力支持。
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APP自推出以來,就受到了廣大市場的肯定。新版的APP首頁以及「ETF專區」特別受到投資人的好評。為了滿足投資者對ETF資訊的需求,元大證券不斷推出貼心服務,提供一站式服務,讓投資者可以輕鬆查詢ETF的成分股與權重,並能從個股資訊一鍵反向查詢相關的ETF,讓那些對個股關注卻猶豫不決的投資者,也能從簡單的ETF投資開始,逐漸累積投資經驗。
有關此項活動的詳情,投資者可以前往元大證券的官方網站進一步了解。
證交所表示,根據送件資料顯示,野村美國研發龍頭ETF為追蹤「 彭博研發龍頭指數(Bloomberg R & D Leaders Select Index)」 ,係由Bloomberg Index Services Limited編製及維護。該指數挑選 於美國掛牌上市且市值排序前1,000大之企業為母體,並根據90日平 均成交金額、研發費用及研發費用占銷售額比率等指標進行篩選,經 調整後市值加權,同時設定個股權重上限及下限,最後再由市值大至 小排序,取前50名的公司為成份股。
野村日本動能高息ETF為追蹤「彭博日本價值動能高息指數(Bloo mberg Japan Value-creation Momentum Dividend Index)」,係由 Bloomberg Index Services Limited編製及維護。該指數挑選日本大 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並根據經90日平均成交金額及自由流通市值 篩選,經自由流通市值加權,並依彭博預估股息率調整,同時設定個 股權重上限及下限,最後再利用價值創造動能分數排序,取前50名的 公司為成份股。
證交所表示,包含上述ETF,集中市場掛牌上市ETF將達176檔。國 內ETF商品種類日趨多元,追蹤標的涵蓋國內外各主要交易所證券、 債券及大宗商品等,便利投資人資產配置選擇,惟各類金融商品投資 均具有風險,投資前應審慎評估,建議投資人投資前應詳閱公開說明 書。
元大證券表示,買進一籃子股票可以分散選股風險,並能透過配置創造穩定現金流,成為不少投資人長期投入的首選。為了助攻投資人持續存股,元大證券自2025年起祭出新戶優惠:「交易台股ETF每滿10萬元,即可獲得100元台股電子交易手續費抵用金,最高可領1,000元」。
此外,全民瘋存ETF的現象也反映在去年台股定期定額數據上,截至證交所去年11月統計,ETF占定期定額投資金額比重逾八成。元大證券針對喜愛定期定額的小資族、上班族,於2025年起特別加碼推出「新戶台股定期定額連續扣款達3個月,贈300元台股電子交易手續費抵用金」及「單筆手續費均一價」之綜合活動,想存ETF的新手投資人最高將可領到1,300元台股電子交易手續費抵用金,為投資人存第一桶金進行強力應援。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APP自推出以來即受到市場大力肯定,新版首頁以及「ETF專區」深獲市場好評。看準投資人對ETF資訊的需求,元大證券持續推出貼心服務,不但提供一站式服務查詢ETF成分股與權重,亦能從個股資訊一鍵反向查詢與個股相關的ETF,讓關注個股但遲遲不敢下手的投資人,也能先從簡單的ETF開始投資,不斷優化的投資體驗,讓投資人能輕鬆掌握ETF、簡單投資。活動詳情可至元大證券官網。
台灣股市在2025年新春之際,展現出強勁的生機。根據最新數據,台股ETF的受益人數重回成長軌道,單周增加達1.8萬人,其中高股息ETF的受益人數更是增加了7,137人,顯示投資者對於搶抓年初投資機會的強烈意愿。
在海外ETF方面,上周的受益人數也達到了147.7萬人,週增5,726人,其中以追蹤美國那斯達克、標普500指數的ETF最受投資者青睞。此外,以金融政策受惠題材為主題的ETF也持續受到資金追捧。
自2024年以來,台股ETF的受益人數已經成長了417.4萬人,增幅高達69%。截至2025年初,台股高股息ETF的受益人數累計達721.2萬人,佔整體台股ETF受益人數的70%。觀察受益人數的變化,可以看到資金正在從月配型商品流向季配型,而大盤市值型ETF也成為投資者持續買進的標的。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表示,隨著AI浪潮的持續推動,台積電在CES前夕突破1,100元,創下歷史新高,帶領台股大漲639點,顯示台股半導體及先進封裝相關產業的未來前景依然看漲。半導體ETF與以科技為主要成份股的高股息ETF有望繼續受益。
在台灣金融股方面,去年金控獲利超標,加上聯準會緩降息的影響,銀行淨利差有望維持在一定水準,進而提升今年金融業的獲利表現。因此,投資者選擇成分股同時包含科技股與金融股的市值型ETF,可以發揮分散布局的效益,並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同時,考慮持有囊括櫃買龍頭企業成份股的主題型ETF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資料顯示,2024年臺灣50指數的含息報酬率達到49.0%,領先大盤含息報酬率31.7%逾17個百分點,創下自2003年臺灣50指數掛牌以來領先大盤的最大幅度。自2015年以來的十年間,臺灣50指數已有6個年度領先大盤,累積含息總報酬勝出約60個百分點。
元大投信建議,對於距離退休時間尚久的年輕投資者或為孩子建立長期投資規劃的父母來說,市值型ETF可以成為存股的核心,參與台股長期成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