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昨日(6日)舉行第836次「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議,會中對創控科技(股票代號:6909)的初次上市申請案進行審議。該案經過審議後,已獲得通過,但最終尚需提交董事會進行核議。
創控科技專注於氣體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維護業務。該公司此次申請上市,資本額達6億10,84萬元。其市場結構中,內銷占比為50.48%,外銷占比為49.52%。創控科技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由王禮鵬擔任,公司董事會共有9席董事,其中王禮鵬持股比率為14.28%。該公司選擇國泰證券作為輔導上市承銷商。
在財務方面,創控科技在112年度的稅前盈餘為6,872萬元,而在113年前三季度的稅前盈餘則為3,768萬元。就每股收益(EPS)來看,112年度的EPS為1.55元,而113年前三季度的EPS為0.60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對鴻準公司(2354)作出處分,因為該公司在參與認購台揚科技公司私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的過程中,未能依規定時效輸入重大訊息,導致違反了證交所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的查證及公開處理程序。
具體來說,鴻準公司在113年11月14日參與了台揚科技公司私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的認購,這一交易涉及的重大訊息應該按照證交所的相關規定進行公開處理。然而,鴻準公司在資訊輸入方面存在延遲,未能及時將相關訊息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這一行為與證交所的「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4條第1項第24款規定不符。
根據證交所的處分,鴻準公司的這一違規行為已經被認定為違約,因此證交所決定對其處以違約金5萬元。同時,證交所也發函通知鴻準公司,提醒其未來應該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確保重大訊息的及時公佈。
這起事件再次提醒了上市公司在處理重大訊息時的重要性。證交所作為監管機構,對於上市公司在訊息披露方面的要求相當嚴格,旨在保護投資者的權益,維護市場的公平與透明。鴻準公司的這次違規行為,不僅影響了自身的形象,也可能對市場投資者造成一定的影響。
未來,證交所將繼續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對於任何違規行為都將依法予以處理。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也是一個警鐘,提醒大家在投資時要關注公司的訊息披露情況,以避免因信息不透明而產生的投資風險。
創新板2.0版本正式啟航,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在啟動儀式上強調,創新板將堅持「重質不重量」的原則,旨在培育更多價值,並吸引亞洲新創企業來台挂牌,共同打造一個資本市場創新產業的聚落。
昨日,證交所舉辦了「TIB挺創新大喊話」活動,這個活動吸引了國內外約200家創新企業、中介機構、創投組織等超過250位來賓的參與。林修銘在活動上致詞時提到,台股在2024年的表現亮眼,漲幅位居全球前茅,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全球第12,全年總成交量達99.8兆元,日均值4,124億元,全球排名第九,創下證交所歷史新高。這些數據顯示,企業籌資活動蓬勃發展,成為創新企業加入的絕佳選擇。
林修銘表示,證交所期望透過創新板的全面升級,鼓勵那些具有未來成長潛力的數位雲端、人工智慧、機器人自動化、無人機、資訊安全、半導體智慧製造等新興產業公司,及早進入資本市場,從而獲取成長發展的重要機會與資源。他們將與這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核心產業共同挑戰世界舞台,打造一個創新產業的聚落。
未來,證交所將以「科技」與「創新」為兩大主軸,希望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以過去在半導體及電子業所累積的硬實力為基礎,打造「數位」與「永續」的軟實力。透過新興科技的發展,吸引新一代優質創新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引領台灣成為兼具軟、硬、韌實力的智慧科技島。
林修銘還提到,創新板此次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旨在提供更好的流動性,讓更多投資人能夠參與投資,並助力企業展現創新上市價值。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認為,這項措施將增加投資人對新興產業且具創新性公司的認識,並助力台灣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則表示,證交所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後,將是台灣資本市場最後一塊拼圖,相信這樣的制度將帶領台灣公司在亞洲乃至國際舞台上取得成功。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則以12強棒球賽作為比喻,強調創投公會將打頭陣,而投信機構將成為市場的後盾,希望透過擴大基金、ETF規模,創造良性循環,帶領市場多元合作,共創雙贏。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盛大舉辦了「推動證券商導入金融零信任架構作業說明會」,會議主題豐富多元,涵蓋了「金融零信任架構策略思維與實作」、「元大證券零信任架構導入經驗分享」以及「金融零信任導入規劃及作業時程」等重點內容。現場參與者絡繹不絕,回響熱烈,充分展現了金融業對於提升資安水準的熱切期待。 在數位化浪潮推進的當下,企業與組織面臨的網路威脅日益複雜,傳統的資安模式已經無法有效應對多元化的威脅。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臺灣證券交易所強調,零信任架構的概念與應用應運而生,成為當前資安策略的重要方向。 證交所表示,辦理此次說明會的目的,正是為了提升證券商對零信任架構的瞭解與應用。透過主題式分享,與國內各證券商業者共同探討如何建立更加安全和高效的運營環境,以應對日益增加的安全挑戰。 會議中,元大證券分享了其導入零信任架構的經驗,為其他證券商提供了實用的參考。這種跨業界的交流不僅增進了業界對零信任架構的理解,也促進了技術的交流與合作。 此次說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反映了臺灣證券交易所對於提升金融業資安水平的決心,也體現了業界對於新技術應用的積極態度。未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將繼續推動相關活動,與業界共同邁向更加安全的金融環境。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致詞時表示,證交所本次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 ,可增加投資人對於新興產業且具創新性之公司更加認識,而增加創 新性審查不只是把關,更是對創新性公司的發掘,助力達成台灣建構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2025年為創新板2.0元年,將以資本市 場力量扶植台灣新創企業,並將目標放眼亞洲,期望鄰近國家的新創 公司都能來台掛牌,一同發光發熱。
林修銘指出,台灣資本市場2024年表現創下歷史紀錄,漲幅表現僅 次於美國那斯達克,為亞洲最佳市場。期間上市市值最高來到77.7兆 元,排名全球第12、成交金額接近100兆元,排名第9,凸顯出台灣產 業與資本市場的堅強與韌性。
展望未來,證交所將以「科技」與「創新」兩大主軸齊步前行,引 領台灣成為軟、硬、韌實力兼具的智慧科技島。
除了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外,林修銘表示,創新板新制上路後,將 引進外部專家進行創新性審查,確保創新板上市公司皆獲各界認可。 未來創新板不只扶植台灣新興產業,讓原本想到海外掛牌的新創公司 願意留在台灣,更要吸引更多亞洲新創公司選擇來台掛牌。
林修銘說,2025年將是創新板關鍵一年,將持續深化與國內創新企 業生態圈鏈結,證交所更會加大力度赴海外推動,鎖定日本、新加坡 、馬來西亞及越南等亞洲國家,鼓勵各地創新企業來台掛牌,拓展亞 洲版圖,力拚台灣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板。
TIB台灣創新板自2021年7月開板以來持續耕耘,已協助超過20家擁 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或是創新經營模式的創新企業進入資本 市場籌資。林修銘表示,期望在台灣厚實電子產業競爭力的基礎上, 藉由「創新板」及「一般板」雙引擎力量帶領上市產業多元發展,並 協助新興產業成長茁壯,培育創新繁榮的護國群山。
第一金證券2024年完成青新(6951)、星宇航空(2646)、邦睿生 技(6955)等3家企業初次上市案,獲得證交所頒發攜手同行獎-證 券承銷商第三名;前述三件IPO案籌資金額合計超過109億元,獲得邁 向未來獎-IPO籌資金額第一名;其中青新、邦睿屬創新板上市,再 獲得推動創新獎。
第一金證券致力打造特色券商有成,深耕承銷業務開花結果,202 4年加計三件上市及潤德(6881)上櫃案,共有四件IPO主辦案,興櫃 主辦則有仲恩生醫(7729)、安基生技(7754)、吉晟(7762)、三 大未來(7761)及能率亞洲資本(7777)等五件,IPO主辦及興櫃主 辦皆創歷年最佳成績。
其中,星宇航空是2024年最受市場矚目的IPO案,不僅是台股第一 家多元上市公司,上市資本額300億餘元,為近10年掛牌上市公司最 大資本額;辦理上市前競拍金額達74.4億元,亦為上市櫃公司IPO第 一高;參與公開申購的合格抽籤筆數160萬7,558筆,申購筆數刷新上 市櫃公司IPO第一高;星宇上市募資金額104.48億元更是2024年度募 資規模之冠,貢獻上市總籌資額超過2成。
第一金證券強化承銷輔導業務,策略包括爭取大型企業上市案、強 化興櫃造市能力,促進推薦股票的交易活絡,同時也聚焦在協助新創 產業IPO,未來將搭配第一金控集團資源提供客戶籌資完整服務,並 研議成立證券創投公司,延伸承銷服務範圍。
配合金管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策略「擴大投資臺灣計畫」,第一金 證券將持續協助優質的國內、外企業籌資,輔導新創事業上市櫃,壯 大臺灣資本市場,成為企業籌資的最佳夥伴。
統計自2024年以來,台股ETF受益人數成長417.4萬人,增幅69%。 2025年初維持小幅成長態勢。其中台股高股息ETF受益人數合計721. 2萬人,占整體台股ETF受益人數7成。觀察受益人數消長,可發現資 金持續從月配型商品流向季配型,而包含大盤市值型ETF也是投資人 持續買進標的。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表示,進入新的一年,AI浪潮持續 引領風騷,在CES前夕,台積電一舉突破1,100元,再創歷史新高價位 ,6日帶領台股大漲639點,凸顯台股半導體及先進封裝相關產業前景 依舊可期,半導體ETF與以科技為主要成份股的高股息ETF仍可望受惠 。
另觀察台灣金融股表現,去年金控獲利超標,且受惠聯準會緩降息 因素,銀行淨利差可望維持一定水準,也能挹注今年金融業獲利表現 ,因此投資人選擇成分股同時包含科技股與金融股的市值型ETF,可 發揮分散布局之效,亦可享有經濟成長的果實。且囊括櫃買龍頭企業 成份股的主題型ETF亦可考慮持有。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資料顯示,2024年臺灣50指數含息報酬率49. 0%,領先大盤含息報酬率31.7%逾17個百分點,創0050於2003年掛 牌以來領先大盤最大幅度;且統計自2015年以來十個年度,臺灣50指 數已有6個年度領先大盤,累積含息總報酬勝出約60個百分點。
元大投信表示,市值型投資跟隨著市場主流趨勢,成份股市值變化 將直接反映於投資成果,建議距離退休時間尚久的年輕小資族,或為 孩子建立長期投資規劃的父母,可以市值型ETF為存股核心,參與台 股長期成長潛力。
創控科技主要聚焦氣體檢測設備研發、產銷及維運等,申請上市資 本額6億10,84萬元,市場結構內銷占50.48%、外銷49.52%,董事長 兼總經理為王禮鵬,全體董事9席,持股比率占14.28%,由國泰證券 擔任輔導上市承銷商。
創控科技112年度稅前盈餘6,872萬元,113年前三季稅前盈餘3,76 8萬元;創控科技112年度EPS為1.55元,113年前三季EPS為0.60元。
證交所昨日舉辦「TIB挺創新大喊話」活動,分享創新板新制上路重點,活動吸引國內外約200家創新企業、中介機構、創投組織等超過250位來賓共襄盛舉。
林修銘致詞指出,台股2024年漲幅居前段班,全體上市公司市值居全球第12名,全年總成交量99.8兆元、日均值4,124億元,全球第九名,雙創證交所歷史新高,企業籌資亦蓬勃發展,成為創新企業加入的絕佳選擇。他宣示,證交所期望藉由全面升級的創新板,鼓勵具未來成長性的數位雲端、人工智慧、機器人自動化、無人機、資訊安全、半導體智慧製造等新興產業公司提早進入資本市場,汲取成長發展的重要機會與資源,攜手這些具全球競爭力的核心產業共同挑戰世界盃,打造創新產業聚落。
未來證交所將以「科技」與「創新」兩大主軸齊步前行,盼透過資本市場力量,以過去半導體及電子業所累積的硬實力為基底,打造「數位」+「永續」軟實力,透過新興科技厚實韌性,招手新一代優質創新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引領台灣成為軟、硬、韌實力兼具的智慧科技島。林修銘說,創新板本次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供更好的流動性,讓更多投資人能參與投資,助力企業展現創新上市價值。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表示,證交所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可增加投資人對新興產業且具創新性公司更加認識,而增加創新性審查不只是把關,更是對創新性公司發掘,助力達成台灣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說,台灣過去對創新公司的投資限制過於嚴格,證交所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後,相當於拼上台灣資本市場的最後一塊拼圖,相信友善的制度能帶領台灣公司打亞洲盃、國際盃,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以12強棒球賽比喻,台灣資本市場由創投公會打頭陣繳出漂亮開局,投信機構將成為最大後盾,就如同打線中的七至九棒,希望透過持續擴大基金、ETF規模,創造良性循環,帶領市場多元合作,共創雙贏。
證交所表示,在現今數位化時代下,企業與組織不僅面臨日益複雜的網路威脅,也需要逐步調整資安策略與措施來因應,傳統資安模式逐漸無法應對多元威脅,零信任架構的概念與應用也應運而生,為提升證券商對零信任架構的瞭解與應用,因此辦理本場說明會。
證券商零信任架構說明會期透過主題式分享,與國內各證券商業者建立更加安全和高效的運營環境,應對安全挑戰。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發布了關於114年度多項證券法令新規定及重要制度的實施細節,並提醒上市公司要關注這些新規定,以確保合规。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創新板的全面升級,以及一系列旨在提升公司治理和透明度的措施。
首先,為了提升基層員工的薪酬,上市公司必須在114年的股東會上完成章程的修訂,確保實施關於照顧基層員工的立法意圖。這意味著上市公司在章程中應明確規定,以年度盈餘提撥一定比率用於調整基層員工薪資或分派酬勞。證交所呼籲相關公司儘早完成章程修正,並從115年起提交相關提撥資訊。
其次,從114年起,國內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需要在年度財報申報期限前,進行關係企業三書表公告作業。
另外,從114年度開始,上市公司均需編製永續報告書,並分階段揭露溫室氣體相關資訊。這包括對鋼鐵及水泥工業,以及實收資本額超過100億元的公司,要求揭露溫室氣體數據及減碳目標等。同時,永續資訊管理將被納入內部控制制度,並成為年度稽核項目。
在碳定價方面,證交所規定,事業旗下廠(場)屬碳費徵收對象的上市公司,需於114年5月試申報碳費,並從115年正式開始收費,根據114年全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及繳交。
為促進董事性別多元化,金管會要求上市公司自114年起,若任一性別董事席次未達1/3,則應在年報中敘明原因及規劃提升措施。
此外,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第一上市公司需於114年6月底前依「外國發行人註冊地國股東權益保護事項檢查表」修訂章程。
創新板的全面升級則包括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引進專家審查制度、提高上市審議委員會決議門檻等,旨在提升創新性審查的嚴謹度,並強化投資人權益保護。
總結來說,這一系列新規定和升級措施,將對台灣股市的治理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上市公司需加強對這些新規定的理解和落實。
近年來,隨著市場對高息收熱潮的興趣逐漸升温,台灣ETF市場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目前,國內高股息ETF已超過20檔,預示未來市場趨勢將從股息收益轉向資本增值。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富邦台灣旗艦動能50 ETF將於2月開始募集,每股發行價僅10元,吸引了廣大投資者的目光。
富邦台灣旗艦動能50 ETF基金是基於臺灣指數公司新近推出的台灣旗艦動能50指數而設計的。該指數結合了大型股和動能股,這一選擇背後的邏輯是近年來台股漲勢主要來自大型權值股,這些大型股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流動性,適合長期投資。
根據外電資料庫的數據分析,台股被分為11個不同的因子,並進行了歷史表現回測。結果顯示,動能因子的表現最為突出,無論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1年、5年、10年),其表現都位居第一,並且大幅超越其他因子。這意味著在台股市場中,有效掌握動能因子,可以顯著提升投資組合的表現,並滿足長期配置的投資需求。
為了使投資表現更加全面,台灣旗艦動能50指數對動能和波動性進行了再優化,從而使整個持股的動能延續性更長,波動度更低,投資效益更佳。此外,指數調整時設置了每次最多24檔的限制,這一措施旨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基金穩定性,使其成為一個具有高報酬、高抗性、高穩定及高效益的新核心配置選擇。
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ETF是一種有效的投資工具,可以投資於一籃子股票,從而分散風險。然而,對於投資者來說,在進場之前,仍需考慮整體經濟變化等因素,並對投資風險進行嚴謹評估。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即將於1月6日實施創新板新制,這項改革將對台灣股市產生重大影響。根據新規定,創新板的投資門檻將大幅降低,原本的合格投資人限制將被取消,讓一般投資人也能夠參與創新板股票的買賣。預計這將使創新板的參與戶數從約30萬戶激增至1,300萬戶。
口袋證券提醒投資人,隨著新的市場參與機會來臨,投資者應該謹慎評估創新板公司的經營潛力,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制定投資計畫。
創新板是為了幫助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而設計的。該平台已經幫助了許多知名企業,如愛爾達-創(8487)、GOGOLOOK-創(6902)以及台灣虎航(6757)等,這些企業透過創新板進行資金籌集,以促進其發展。
口袋證券進一步解釋,創新板與上市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放寬了財務認定的標準,從傳統的獲利能力轉向市值、營收或營運資金等標準。
為了保障投資人權益,創新板公司必須通過證交所的創新性審查和上市審議委員會的把關,並定期辦理法人說明會。此外,一般投資人在首次購買創新板股票前,須簽署風險預告書,以提升風險意識。
這項改革預期將提升創新板市場的流動性,並吸引更多新創企業掛牌上市。然而,由於創新板企業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經營風險相對較高。口袋證券建議投資人應善用創新板公司每年至少兩次的法說會機會,來掌握企業的策略方向、財務狀況和基本面表現。
投資人還應密切關注流動性和價格波動,因為新制度的推行可能會對個股交易量產生顯著影響。創新板有造勢商協助維持流動性,但投資人仍需留意個別標的的價量狀況。
投資人可以關注公開資訊觀測站的「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當創新板公司事業發生嚴重衰退時,該專區將揭露財務業務現況分析及未來策略等資訊。
口袋證券強調,創新板的制度旨在促進創新產業發展,並強化投資人權益保障。投資人應善用公開資訊,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確保在多元的資本市場中穩步前行。
近期,臺灣證券交易所公佈了「113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其中兆豐證券因長期對盡職治理及責任投資的高度重視,再度榮獲此殊榮。董事長陳佩君表示,兆豐證券與時並進,跟隨國際永續發展的潮流,不斷強化責任投資作為,並遵循兆豐金融集團的永續經營政策。
對內,兆豐證券著重於提升經營效率及風險控管;對外,則發揮機構投資人的影響力,帶動外部利害關係人共好,創造長期投資價值。近年來,兆豐證券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深耕不輟,積極推動「公平待客」、「盡職治理」與「誠信經營」等策略。
2024年,兆豐證券在ESG領域收穫豐碩成果,包括四度榮獲「公平待客評核前25%」及「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券商」的殊榮,並首獲「證券商反詐騙評鑑傑出獎」。總經理吳明宗強調,兆豐證券將ESG議題納入投資評估流程,並關注被投資公司的營運狀況及永續發展策略。
為呼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兆豐金融集團已於2024年通過SBTi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審核,兆豐證券也積極投資通過SBTi審核的企業。此外,兆豐證券的承銷業務持續承銷永續債,並積極引導企業轉型,自2023年迄今共計承銷12檔主題聚焦於再生能源、能源科技的永續發展債券。
在資訊揭露方面,兆豐證券官網設置了「盡職治理專區」及「利害關係人專區」,並每年進行利害關係人問卷調查,以了解外部關注議題並發布永續報告書予以回應。作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之一,兆豐證券將持續深化永續發展作為,發揮機構責任及影響力,落實「淨零轉型,兆豐同行」的願景目標。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公布了一份令人矚目的名單,那就是「113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在這份名單中,兆豐證券的名字格外醒目,因為它再度榮獲此殊榮,這也再次證明了兆豐證券在盡職治理及責任投資方面的卓越表現。
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在發表感言時表示,公司始終緊跟國際永續發展的潮流,不斷強化責任投資的作為。陳董事長強調,兆豐證券遵循並落實兆豐金融集團的永續經營政策,內部重視經營效率及風險控管,外部則發揮機構投資人的影響力,帶動外部利害關係人共好,共同創造長期投資價值。
為了實現永續經營,兆豐證券近年來深耕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積極推動「公平待客」、「盡職治理」與「誠信經營」等策略主軸。在今年的成績中,兆豐證券取得了豐碩的收穫,包括四度榮獲「公平待客評核前25%」及「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券商」的殊榮,還獲得了首屆「證券商反詐騙評鑑傑出獎」等多項榮譽。
兆豐證券總經理吳明宗則強調,公司已將ESG議題納入投資評估流程,並訂定利益衝突態樣及管理方式,以確保客戶或股東的利益。吳總經理表示,兆豐證券同時關注被投資公司的營運狀況及永續發展策略,透過參與法說會等方式,與被投資公司經營階層進行溝通。
為了響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兆豐金融集團在113年已通過SBTi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審核。兆豐證券積極投資已通過SBTi審核的企業,並呼籲未通過的被投資公司一同加入。此外,兆豐證券的承銷業務也持續承銷永續債,並積極引導企業轉型,自112年迄今共計承銷12檔主題聚焦於再生能源、能源科技之永續發展債券。
在提升資訊揭露程度方面,兆豐證券官網已建置「盡職治理專區」及「利害關係人專區」,並每年進行利害關係人問卷調查,以瞭解外部關注議題,並透過發布永續報告書予以回應。
作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的成員之一,兆豐證券將持續秉持集團「發揮正向影響、引領永續發展」的核心精神,深化永續發展作為,發揮機構責任及影響力,落實「淨零轉型,兆豐同行」的願景目標。
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表示,跟進國際永續發展潮流趨勢,兆豐證 券持續強化責任投資作為,遵循並落實兆豐金融集團永續經營政策, 對內重視經營效率及風險控管,對外則發揮機構投資人影響力,帶動 外部利害關係人共好,創造長期投資價值。
為邁向永續經營,兆豐證券近年深耕ESG,積極推動「公平待客」 、「盡職治理」與「誠信經營」等策略主軸,113年收穫豐碩成果, 包括四度榮獲「公平待客評核前25%」及「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券 商」,亦得到首屆「證券商反詐騙評鑑傑出獎」等多項榮耀肯定。
兆豐證券總經理吳明宗強調,兆豐證券將ESG議題納入投資評估流 程,訂定利益衝突態樣及管理方式以確保客戶或股東利益,以鼓勵投 資永續表現較佳的公司;另一方面,亦持續關注被投資公司營運狀況 及永續發展策略,透過參與法說會等方式,與被投資公司經營階層對 話。
呼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兆豐金融集團已於113年通過SBTi科學基 礎減量目標審核,兆豐證券也積極投資已通過SBTi審核之企業,呼籲 未通過的被投資公司一同加入。另一方面,兆豐證券的承銷業務則持 續承銷永續債並積極引導企業轉型,自112年迄今共計承銷12檔主題 聚焦於再生能源、能源科技之永續發展債券。在提升資訊揭露程度方 面,兆豐證券官網建置「盡職治理專區」及「利害關係人專區」,每 年並藉由利害關係人問卷調查以瞭解外部關注議題,透過發布永續報 告書予以回應。
兆豐金融集團作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之一,兆豐證券將持續 秉持集團「發揮正向影響、引領永續發展」的核心精神,深化永續發 展作為,發揮機構責任及影響力,落實「淨零轉型,兆豐同行」的願 景目標。
一、為提升基層員工薪酬新制,上市公司應於114年股東會完成章 程修訂,落實照顧基層員工立法意旨:在證交所上市之公司應於章程 訂明以年度盈餘提撥一定比率為基層員工調整薪資或分派酬勞。證交 所提醒相關國內上市公司、創新板國內上市公司應儘早於114年股東 常會完成章程修正,並自115年起申報相關提撥資訊。
二、114年起,國內的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於年度財報申報期 限前,應辦理關係企業三書表公告作業。
三、上市公司114年度起均應編製永續報告書,且應分階段揭露溫 室氣體相關資訊;永續資訊管理114年起需納入內部控制制度,並列 為年度稽核項目:1.全體上市公司114年度起均應編製永續報告書。 2.上市公司應分階段揭露溫室氣體相關資訊:a.鋼鐵及水泥工業及1 13年結束實收資本額超過100億元,114年度應揭露合併報表母子公司 溫室氣體數據及揭露公司(含合併財務報告子公司)減碳目標、策略 及具體行動計畫。b.113年會計年度結果實收資本額達50億元以上但 未達100億元者,114年度應揭露個體公司溫室氣體數據。
另上市公司自114年起應將永續資訊之管理納入內部控制制度,並 將其列為年度稽核計畫之稽核項目,證交所已修正「內部控制制度有 效性判斷參考項目」範例。
四、碳定價時代來臨,依規定,事業旗下廠(場)屬碳費徵收對象 者,上市公司應於114年5月試申報碳費(不繳費),115年正式開始 收費,將依114年全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及繳交碳費。
五、為促進上市公司董事性別多元化,金管會要求上市公司自114 年起,倘若任一性別董事席次未達1/3者,應於年報敘明原因及規劃 提升董事性別多元化採行之措施。
六、第一上市公司、創新板第一上市公司應於114年6月底前依「外 國發行人註冊地國股東權益保護事項檢查表」修訂章程。
七、為積極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臺灣創新板將全面升級,並自 114年1月6日起實施,修正重點涵蓋:1.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以活 絡交易;2.引進專家審查制度,俾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3.開放創 新板公司申請改列一般板可免辦理公開銷售之適用條件,打造彈性友 善籌資環境;4.提高創新板上市審議委員會決議門檻、恢復對集團企 業及關係人銷貨依賴度限制,強化投資人權益保護。
另也要求所營事業嚴重衰退或無獲利者,上市後應於公開資訊觀測 站「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申報具體規劃及執行情形,以及創新板 上市公司每半年應至少於國內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人說明會,增進 未來營運規劃資訊之揭露及與投資人溝通。
富邦台灣旗艦動能50 ETF基金,是追蹤臺灣指數公司近期推出、以 大型股結合動能股的全新指數—台灣旗艦動能50指數,主要就是因為 近年來,驅動台股漲勢都來自大型權值股,加上大型股的穩定性及流 動性更佳,適合長期布局。
透過外電資料庫分析,將台股區分11個不同因子,並將這些因子做 歷史績效回測,可發現動能因子的表現最為出色,不論短中長期(1 年、5年、10年)表現都是第一名,且大幅領先其他因子,代表在台 股市場中,若能有效掌握動能因子,能大幅提升投資組合的績效表現 ,也能作長期配置的投資訴求。
因此,為了使表現更加全面,台灣旗艦動能50指數針對動能及波動 做再優化,使整個持股的動能延續性更長,波動度更低,投資效益更 出色,並再設置每次指數調整最多24檔的限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 基金穩定性,是具有高報酬、高抗性、高穩定及高效益的新核心配置 。
證交所表示,利用ETF能有效率的投資一籃子股票,分散風險,不 過,仍要提醒投資人,仍應考量總體經濟變化等因素,審慎評估投資 風險再進場。
證交所創新板協助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之企業進入資本市 場,包含轉播五屆奧運與世界12強棒球賽的愛爾達-創(8487)、提 供Whoscall APP的GOGOLOOK-創(6902),以及日前轉上市的台灣虎 航(6757)等企業。
口袋證券說明,創新板與上市之間的差別,最主要是放寬財務認定 的標準,以市值、營收或營運資金標準取代獲利能力。
口袋證券進一步解釋,創新板公司皆通過證交所創新性審查、上市 審議委員會相關把關措施,且每半年至少辦理一次法人說明會,藉此 強化投資人權益保障。此外,為提升一般投資人風險意識,一般投資 人初次買進創新板股票前,須已簽署風險預告書 。
此改革預期帶動創新板市場流動性提升,進一步吸引新創企業掛牌 上市。然而,投資人應了解,創新板的企業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經 營風險相對較高。針對創新板投資,口袋證券建議投資人應充分利用 創新板公司每年至少兩次法說會的機會,掌握企業策略方向、財務狀 況、基本面表現。
再來,應密切觀察流動性與價格波動,新制度推行後可能大幅影響 個股交易量,創新板有造勢商協助維持流動性,投資人仍應留意個別 標的的價量狀況。
最後,可關注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若創新 板公司事業有嚴重衰退狀況,將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價值計 畫專區」揭露財務業務現況分析及未來策略等資訊。
口袋證券強調,創新板的制度初衷在於促進創新產業發展,同時強 化投資人權益保障,投資人應善用公開資訊,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 略,確保在多元的資本市場中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