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昨日(18日)舉行董事會,會中正式通過台康生技與兆聯兩家公司的股票上市申請。其中,台康生技由上櫃轉為上市,而兆聯實業則是首次申請上市。根據證交所提供的最新資料,這兩家公司的上市對於台灣股市來說,無疑是兩股新鮮血液的注入。
台康生技,由董事長劉理成領軍,實收資本額達30.62億元。該公司專注於生物相似藥及新藥研發,同時提供生技藥品委託開發及生產(CDMO)服務。不過,2023年該公司的稅前淨損為9.13億元,但這並不妨礙其發展的步伐。近期,台康生技與澳洲大廠Clarity Pharmaceuticals, Ltd.達成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乳癌放射線免疫創新藥品Cu-64/67 SAR-trastuzumab,並計劃進行臨床開發及上市。
另一家申請上市的公司,兆聯實業,由董事長林國清領導,主要從事高科技廠房純水、廢水回收系統工程及維運業務。該公司的申請上市資本額為6.76億元,2023年稅前純益達14.42億元,而2024年前三季的稅前純益已經累計達到13.57億元,顯示了其良好的經營狀況。
這兩家公司的上市,不僅對於投資者來說提供了更多投資選擇,也反映了台灣股市的活力與發展潛力。隨著台康生技與兆聯實業的加入,台灣證券交易所的上市企業數量將再創新高,為台灣股市的多元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早在2021年8月公告更新上市(櫃)公司重大訊 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將資通安全事件納入重訊發布的條件。2 024年5月及7月,針對何謂資通安全事件之重大訊息於問答集中更新 說明,資安重訊發布的條件:「…公司之資通系統、官方網站或內部 文件檔案資料等,遭入侵、破壞、竄改、刪除、加密、竊取、服務阻 斷攻擊(DDoS)等,致無法營運或正常提供服務,或有個資、內部文 件檔案資料外洩之虞等情事等」。
基於重大訊息發布資安事件條件之變更,勤業眾信分析近三年的所 有重大訊息內容,透過數位工具抓取臺灣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資訊觀測 站在統計區間內全部上市、上櫃、興櫃公司的重大訊息,得出三項分 析結果:一、近三年重大訊息揭露的資安事件共計112件,屬於網路 攻擊的資安事件占最大宗42%,但由於重大訊息或相關報導中並未揭 露更多的資訊了解其產生之原因,以致無法進行更細緻的分析,但可 確定是外部駭客攻擊所致。而資料侵害事件(疑似個資外洩、勒索軟 體—資料加密、勒索軟體—資料外洩、疑似資料外洩等)合計達36% ,顯示企業需在內部控制制度革新,強化對資料保護已是當務之急。
二、從2024年5月證交所修改重大訊息發布條件,首次將DDoS分散 式服務阻斷攻擊納入後,2024年9至10月因親俄駭客團體NoName057對 台灣發動大規模DDoS攻擊,疑似DDoS攻擊比例在急遽上升,佔整體資 安事件的10%。
三、以發生資安事件重大訊息的時間軸來看,2024年資安事件重大 訊息數量已超過2022年與2023年兩年的總合,且資安事件數量從202 3年11月時就已開始上升,在2024年3月及5月證交所擴大重大訊息發 布條件後更顯著呈現上升趨勢;綜合近三年的資安事件重訊統計,每 年資安事件的成長率皆翻倍式成長,其可能原因包含(1)上市櫃公 司對於揭露資安重大訊息的意願上升;(2)整體上市櫃遭受攻擊的 比率增加。
以上分析是從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 共1,064天、2,216 家上市/上櫃/興櫃公司、219,860筆重訊資料分析結果。
統計分析台灣上市櫃公司所發布的資安重大訊息,總結還觀察到幾 個現象:一、2024年到11月底重大訊息揭露的資安事件達72件,已超 過2022、2023兩年共40件的總合。二、在2024年9、10月親俄駭客團 體NoName057對台灣發動大規模DDoS攻擊造成資安事件有顯著的上升 。三、資料外洩的越見頻繁,已有實際案例因而造成訂單被取消。四 、資安重大訊息的發布僅有事件的受害方被要求發布資安重大訊息, 但產品或系統的供應商卻未有發布重大訊息之義務,2024年7月Crow dStrike大規模藍白畫面事件造成全球眾多企業系統停擺就是一例。
企業又該如何面對資安威脅呢?建議企業可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健 康檢查,診斷問題並持續改善,納入永續與數位韌性的設計,使內部 控制制度能與時俱進,以因應新時代的挑戰。
證交所表示,公司治理評鑑已邁向第12個年度,評鑑指標內容、計 分方式及評鑑結果,都受到上市櫃公司之高度重視,因而決定在北中 南陸續舉行宣導會。
本屆評鑑是依循「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 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及轉型ESG 評鑑規劃內容,另參考 國際重要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趨勢、國內新修正的法規、函釋及政策 ,與各界反饋意見等,總計新增9項指標、修正11項指標、刪除14項 指標,並調整4項指標之題型。
證交所說明,為引導公司重視股東權益,強化其創造長期價值的能 力,本屆評鑑新增「制定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指標,期推動公司 董事會重視該計畫之制定,並自發性上傳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 價值計畫專區」對外揭露。
此外,為鼓勵公司重視氣候變遷議題,並強化溫室氣體等揭露情形 ,增修「揭露過去一年溫室氣體範疇三類別及年排放量」、「制定環 境管理制度」、「制定能源管理計畫」及「導入內部碳定價」指標, 並將「揭露2030年減碳目標、策略及行動計畫」列為進階加分要件。
證交所強調,另為推動公司重視員工職涯發展,並與員工溝通互動 ,新增「制定提升員工職涯能力之員工培訓發展計畫」及「定期進行 員工滿意度調查」指標;為鼓勵公司重視消費者權益之保護,新增「 制定個人資料保護政策」及「制定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 程序」指標等。
證交所表示,本次宣導會除加強說明評鑑指標修正重點,搭配以釋 例方式說明評鑑指南外,主題尚包含公司治理相關規章近期修正內容 說明、ESG資訊揭露與近期推動措施。
另為促進上市櫃公司與投資人議合及提升法說會資訊鏈結,以利公 司增加曝光度及深化與機構投資人交流,邀請臺灣指數公司代表,進 行IR議合服務平台介紹。
公司治理評鑑自103年實施以來,評鑑指標內容、計分方式及評鑑 結果,皆持續受到上市公司之高度重視。證交所指出,本次宣導會睽 違六年首度恢復實體舉辦,目前各場次宣導會報名情形皆相當踴躍, 截至目前為止已近2,000人報名,報名開放至2月26日,額滿將提前截 止。
證交所提醒所有上市公司把握最後時間至證基會網站報名(https ://webline.sfi.org.tw/workshop/default.asp?csn=722)。
富邦證券金融交易處資深副總經理吳仁傑表示,2024年全年發行的權證檔數(含上市櫃)及成交市占率均較2023年成長逾三成,並致力於提供穩定的報價與適當的流動性,經營成果亮眼。富邦證券今年將持續擴大權證業務,提供多樣化的權證標的,發行熱門題材類股權證,讓投資人可依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投資組合與策略,並透過權證商品以較少的資金參與市場。
為感謝投資人的支持,富邦證券即日起至5月16日推出「2025權證買富邦 好禮一把抓」活動,投資人只要登錄活動,就有機會獲得100 mo幣,活動期間買進富邦權證,更可參與「開門送好禮」、「交易滿額抽」以及「達標加碼抽」的三重抽獎活動,最大獎為6萬mo幣,活動詳情請參閱富邦證券官網或查詢「富邦權證財神網」。
公司治理評鑑自2014年實施以來,評鑑指標內容、計分方式及評鑑結果,持續受到上市公司高度重視。證交所指出,本次宣導會睽違六年首度恢復實體舉辦,目前各場次宣導會報名情形相當踴躍,截至目前為止已近2,000人報名,報名開放至2月26日,額滿將提前截止。
證交所表示,11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是依循「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及轉型ESG評鑑規劃內容,另參考國際重要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趨勢、國內新修正的法規、函釋及政策,與各界反饋意見等,總計新增九項指標、修正11項指標、刪除14項指標,並調整四項指標的題型。
為引導公司重視股東權益,強化其創造長期價值能力,證交所表示,本屆評鑑新增「制定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指標,希望推動公司董事會重視該計畫制定,並自發性上傳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對外揭露。
此外,為鼓勵公司重視氣候變遷議題,並強化溫室氣體等揭露情形,增修「揭露過去一年溫室氣體範疇三類別及年排放量」、「制定環境管理制度」、「制定能源管理計畫」及「導入內部碳定價」指標,並將「揭露2030年減碳目標、策略及行動計畫」列為進階加分要件。
另為推動公司重視員工職涯發展,新增「制定提升員工職涯能力之員工培訓發展計畫」及「定期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指標;為鼓勵公司重視消費者權益,新增「制定個人資料保護政策」及「制定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指標等。
證交所表示,此次宣導會除加強說明評鑑指標修正重點,搭配以釋例方式說明評鑑指南外,主題尚包含公司治理相關規章近期修正內容說明、ESG資訊揭露與近期推動措施,另邀請臺灣指數公司代表,進行IR議合服務平台介紹。
根據證交所資料,台康生技董事長為劉理成,實收資本額約30.62億元,主要產品為生物相似藥及新藥研發、生技藥品委託開發及生產(CDMO)服務,2023年稅前淨損9.13億元。
此外,台康生技近日宣布與澳洲大廠Clarity Pharmaceuticals, Ltd.簽訂合作協議,布局澳洲及國際市場,初步由台康提供乳癌生物相似藥EG12014的原料藥,發展乳癌放射線免疫創新藥品Cu-64/67 SAR-trastuzumab執行臨床開發、及上市計劃。
另依證交所資料,兆聯實業申請上市資本額6.76億元,董事長為林國清,主要業務為高科技廠房純水、廢水回收系統工程及維運。兆聯2023年稅前純益為14.42億元,2024年前三季稅前純益已達13.57億元。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新篇章,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金融業龍頭元大金控旗下的元大銀行,攜手打造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全新應用。這次合作,證交所結合區塊鏈的數位化服務,在金融區塊鏈平台上推出了一項創新的服務——有價證券借貸銀行保證,並吸引了18家證券商與14家銀行共同參與,其中元大銀行於2月17日正式啟動服務,成為首波加入的先導銀行。
元大金控作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的成員,早已在金控層級上建立了投資與融資的綠色政策,並帶動旗下子公司與供應鏈實施永續行動。在這次與證交所的合作中,元大銀行積極響應數位化與永續的綠色金融理念,成為首個加入「金融區塊鏈有價證券借貸銀行保證服務」的銀行。
元大銀行強調,為了推動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永續減碳的目標,積極推動無紙化作業。透過這次數位化轉型,將有效提升作業流程的無紙化,並減少過去需要親自派員赴證交所交付銀行保證函正本的繁琐流程。此外,透過線上一鍵審核機制,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而區塊鏈的加密特性,則能夠提高資訊安全保障,避免紙本資料被竄改或遺失的風險。
元大銀行表示,發揮永續影響力是金融業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部分。在推廣金融服務、為股東創造利潤的同時,該行也格外重視ESG領域的發展。元大銀行認為,不僅為了獲利,對永續推廣的責任也應該全力以赴。
元大金控以「成為國際永續標竿企業、積極為後代打造更好的未來」為永續願景,重視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領域的正面發展。該公司關注國內外永續議題,並希望發揮永續金融先行者的影響力,從倡議到實踐,引領產業與社會邁向永續。元大金控與證交所的合作,正是朝著「國際永續標竿企業」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
台股近期呈現穩健的區間整理格局,外資的投資重點轉向低基期的傳產及金融股。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上周外資在台灣股市的買超情況中,前三大買超股票分別是中鋼、凱基金和大成鋼,買超張數從3.9萬張到10.7萬張不等,顯示了對這些公司的強烈興趣。
具體來看,2月10日至14日期間,外資在集中市場的總買進金額達到6,085.8億元,而總賣出金額則為6,390.5億元,雖然賣出金額略高於買進,但總計仍然實現了304.7億元的買超。
進入今年,截至2月14日,外資在台灣股市的總買進金額已達到3兆1,853.2億元,而總賣出金額為3兆3,135.6億元,累計賣超金額為1,282.3億元。這些數據反映了外資對台灣股市的長期看好。
在個股方面,上周外資買超最多的股票中,除了中鋼、凱基金和大成鋼外,還包括台新金、神達和台積電等,顯示了外資在多個行業和領域的投資偏好。
台灣證券交易所還指出,截至目前,外資持有台灣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總計達到33兆3,249.3億元,佔全體上市股票市值的約44.8%。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了外資在台灣股市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本次獎勵活動共有「權數效率獎」、「權值卓越獎」、「權值成長獎」及「權值衝刺獎」等四個獎項,依序由統一綜合證券、元大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等獲得第一名。
頒獎典禮分別對去年平均每檔權證成交金額較高、全年權證總成交金額較高、權證成交金額成長率較高,及權證交易活絡程度達計算標準檔數較多的發行人,各評選出八名,第一至第四名各一位,第五名取四位並列,分別頒發獎金及獎座。
證交所副總經理杜惠娟致詞表示,2024年上市權證發行檔數再創歷史新高,此次評選獎勵活動,除獎勵權證發行人對擴大權證市場的貢獻,更為鼓勵權證發行人強化造市品質,強調權證發行後流動性的表現。
杜惠娟說,自2023年11月10日起實施權證避險股票降稅後,發行人的稅務負擔減少,發行人有更多的資源提供優良的權證服務,提升投資人參與意願,使權證市場更為繁盛興旺。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指出,權證對於市場而言是很有價值的投資工具,不僅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也使投資人有操作避險投資的管道,讓投資人的投資策略更為多元化。
黃厚銘說,自權證避險降稅案實施以來,權證發行人的避險成本大幅降低,發行人得以提供更好的報價,帶動更多投資人進入權證市場。感謝所有獲獎的證券商,持續發行優質的權證商品,提供流動性使權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也感謝各界共同的努力。
主管機關未來秉持發展與安全並進的理念,致力於創造對於發行人與投資人雙贏的市場環境,希望未來各權證發行人可以持續推出更多權證,也持續提供更好的報價給投資人,使權證交易量能夠持續上升,產生良性循環,使權證市場更為蓬勃發展。
頒獎典禮邀請黃厚銘蒞臨,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及多家發行人總經理與金融商品部門代表都出席觀禮。
統計資料顯示,2月10日至14日外資在集中市場總買進金額6,085.8億元,總賣出金額6,390.5億元,共賣超304.7億元。累計今年至14日止,外資總買進金額為3兆1,853.2億元,總賣出金額為3兆3,135.6億元,累計賣超1,282.3億元。
證交所表示,外資總持有股票(包括原始股東持股及自集中市場買進的持股)市值為33兆3,249.3億元,占全體上市股票市值約44.8%。
個股來看,外資上周買超最多的前三檔上市股票依序為中鋼、凱基金、大成鋼,買超張數為10萬7,701張、9萬6,968張、3萬9,857張;賣超最多的三檔上市股票分別為台新金、神達、台積電,賣超張數為4萬4,102張、3萬9,131張、3萬2,685張。
元大金控身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建立金控層級的投資與融 資綠色政策,帶動子公司與供應鏈落實永續行動,透過證交所的號召 ,元大銀行響應數位與永續的綠色金融,成為首波加入「金融區塊鏈 有價證券借貸銀行保證服務」的唯一先導銀行。
元大銀行指出,針對ESG永續減碳,積極推動無紙化作業,透過這 次的數位化轉型,將可提高作業流程的無紙化,並可減少過去須親自 派員赴證交所交付銀行保證函正本等瑣碎流程,透過線上一鍵審核機 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且透過財金公司的區塊鏈加密特性,提高資 訊安全保障,避免紙本被竄改及遺失的風險。
元大銀行表示,發揮永續影響力是金融業企業社會責任很重要的一 部分,在推廣金融服務為股東創造利潤的同時,也格外重視ESG領域 的發展,所以不只為了獲利,對永續推廣更該盡心盡力。
元大金控以「成為國際永續標竿企業、積極為後代打造更好的未來 」為永續願景,重視實踐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等領域的正 向發展,並且關注國內外永續議題,希望發揮永續金融先行者影響力 ,從倡議到實踐,引領產業與社會邁向永續,攜手所有利害關係人共 創永續影響力價值,朝「國際永續標竿企業」目標邁進。
櫃買中心已協助超過2,500家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具有良好的基礎,今年目標要持續擴大、做好,以及突破。他表示,會跟櫃買中心全體同仁共同努力,建構具有特色、活潑的交易所。
櫃買中心也將持續配合主管機關政策,並充分扮演企業發展夥伴的角色,2025年將以配合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為軸心,擘劃「力挺中小微,提升櫃買多層次資本市場價值」、「擴大永續發展債券市場,協助發行人永續轉型」、「引領企業淨零,提升企業價值」、「引進國際創新商品,豐富櫃買市場深度與廣度」、及「推動數位轉型,提升市場營運韌性與資安防護」等五大方針,厚實櫃買市場的競爭力。
簡立忠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您接任櫃買中心董事長後,最想推動的政策?
答:第一件事是把櫃買中心打造成更有特色、更活潑、服務更好的交易所。過去大的公司多數掛在證交所,例如台積電市值可能接近30兆元,是護國神山。不過,群山在哪裡?我認為群山就在櫃買中心。
我過來櫃買中心以後觀察到,很多公司都是半導體生態系、供應鏈的一環,從IC設計、設備、材料,到維修、環保,都跟生態系連結,獲利也很不錯,流動性佳。這樣的市場特性,我們希望透過紮實的服務,持續強化這些特色,可以讓這些中型公司能見度變高,市場更活潑(提高成交量)。持續營造這樣的特色,也多關照這些公司,不管是公司治理、永續、法規等,盡量讓這些公司可以合規去運作。
中小微公司 成為關照重點
第二是中小微這塊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著力擴及到更多有潛力的中小微新創、青年創業公司,讓他們接觸到資本市場的連結,未來到資本市場比較順利。
資本市場第一階段先輔導這些大的公司,也讓產業經濟得到推動力量,第二階段輔導較中型公司。但到現在,我覺得應該照顧這些更小的公司,讓他們及早接觸資本市場,包括會計、內控、公司治理等,以後發展不會卡到相關規則。
雖然範圍比較大,但在資本市場這個時間點很有意義,畢竟大、中型公司其實已經布建得很好,現在更需要進行這項基礎的工作。
第三在永續發展債券市場,如何幫企業或政府單位,做到永續轉型,包括社會住宅、綠色轉型。大家都很重視ESG,很多生產事業供應鏈都在做這塊,有很多大計畫,要花很多技術、人力、資金,例如廠房綠建築,需要有專項資金協助,透過永續發展債券去實踐,是最好的方式。
問:您一直提到重視中小微企業,有什麼具體措施來協助這些企業呢?
答:中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有很特別的技術、經營方式,或是有潛力的公司,可能是從大公司分出來的一個部門,或幾個年輕人一起組隊,或從地方企業轉型出來,一般在資本市場比較難照顧到。
創櫃版plus 提供新創助力
多層次資本市場是櫃買中心重要特色之一,包含主板上櫃股票市場、預備市場興櫃股票市場及適合微型創新企業的創櫃板等三個板塊,以兼顧台灣為數眾多之中小微企業。小型及微型企業可選擇創櫃板,優化經營體質銜接資本市場,中型企業可登錄興櫃,為未來申請上櫃主板預做準備。
櫃買中心今年1月9日推出創櫃板plus新制,希望助力創新與新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創櫃板成立迄今逾十年,櫃買中心為響應政府協助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之政策目標,創櫃板plus規劃透過「強化誘因」、「簡化程序」、「分級輔導」及「加強推廣」等四大方向調整創櫃板機制,未來更規劃辦理「創櫃菁英選拔會」,提升創櫃板公司與櫃買家族暨上市櫃公司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投資或業務媒合機會。
把資本市場的門打開一點,除了請地方政府、研究單位推薦,未來也會請會計師、證券承銷商等推薦,學校也有育成中心,其他如中小企業署、國發會、生技中心等也是管道。上市櫃公司也有自己創新的部門,希望未來能連結進來。希望把產官學都聯繫起來,把他們連結到資本市場平台,增加一些獎勵、鼓勵措施,讓他們做好準備進入資本市場。
也因為他從基層做起,經歷各單位的歷練,因此交易所各項業務對他而言都更容易掌握,加上擔任櫃買中心董事多年,因此接掌董事長以後也是駕輕就熟。不過他非常重視來櫃買中心掛牌的公司,跟以前在證交所接觸到的公司不同,因此他積極親自拜訪各家公司,幾乎全台跑透透。
2024年有39家公司來申請上櫃,是近年來最好的成績,他說,這也代表國內產業經濟蓬勃發展。他認為今年產業看起來樂觀,也希望能持續這樣的熱度。
目前外國上櫃公司及興櫃公司分別為28家及4家。2024年櫃買中心偕同中介機構前往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地拜訪當地優質企業並舉辦宣導說明會,簡立忠去年11月就帶隊前往馬來西亞檳城及吉隆坡拜訪多家當地華商企業。
簡立忠認為,相較於亞洲其他鄰近證券市場,櫃買中心具有合理本益比、高周轉率(世界交易所聯合會會員國排名前三)及再募資(SPO)市場接受度高等特色,屬於交易相當熱絡的股票市場。只要是台商聚集的聚落,未來都是要積極爭取的,畢竟一些台商企業到國外掛牌可能顯得太小,如果到櫃買中心掛牌,就非常適合,也容易被看見。
今年也正規劃安排海外業務推動行程,目前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是比較鎖定的重點國家。不過簡立忠也提到,從準備到回來掛牌,可能要兩、三年的時間,因為稅務、法務方面都需要做調整。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近日舉辦了113年度權證發行人獎勵活動頒獎典禮,該活動旨在表彰在權證市場發行及市場活絡方面表現卓越的企業。在此次頒獎典禮中,元富證券以其卓越的表現,共榮獲四項殊榮,分別是「權值成長獎第二名」、「權值衝刺獎第三名」、「權數效率獎第五名」以及「權值卓越獎第五名」。
這些榮譽的獲得,不僅對元富證券來說是一大肯定,也反映了該公司在權證業務上的深耕與努力。元富證券近年來,以其專業的權證規劃能力,精選題材,並結合行情規劃與產業動態的洞悉,有效提升了發行效率。
為了服務廣大投資人,元富證券在權證市場的投入不斷增加,使得發行檔數成長達56%,流通在外檔數已突破4,000檔,發行市占率超過10%。該公司積極擴大符合市場交易需求的標的,涵蓋範圍從交易熱絡的個股、ETF及指數,到AI族群類股、高股息、陸股及債券等題材ETF,為投資人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選擇。
元富證券在主管機關的權證發行人評等中,始終保持A級券商的評級,這一點充分展現了該公司在市場上的口碑與肯定。元富證券不僅努力提升標的範圍與權證條件的豐富性,還致力于創造充足的流動性與優良的造市品質,為市場投資大眾提供兼具廣度與深度的投資選擇。此外,該公司對於市場波動度的穩定性承諾,也是保障投資人權益的重要保證。
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上任後,積極推動多項新政策,旨在提升交易所的競爭力與服務品質。簡立忠強調,他期望將櫃買中心打造為一個特色鮮明、活潑且服務優質的交易所,並將中小微企業和創新新創公司作為關注的重點。
簡立忠提到,過去在證交所掛牌的公司大多數是市值龐大的企業,例如台積電,其市值接近30兆元,是國家經濟的支柱。然而,他認為在櫃買中心也存在著眾多具有潛力的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與半導體生態系、供應鏈等密切相關,具有相當的獲利潛力。他希望透過提供扎實的服務,提升這些公司的市場能見度和活躍度。
簡立忠指出,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對於整個資本市場來說非常重要。他強調,除了大中型公司外,應該更加關注這些小型公司,讓他們及早接觸資本市場,並在會計、內控、公司治理等方面提供支援,以避免未來發展時受到規則的束縛。
在永續發展債券市場方面,簡立忠表示,應該幫助企業或政府單位實現永續轉型,包括社會住宅、綠色轉型等。他認為,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日益受到重視,透過發行永續發展債券來實現專項資金的需求是最佳途徑。
為了協助中小微企業,櫃買中心推出創櫃板plus新制,提供新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助力。這個新制透過「強化誘因」、「簡化程序」、「分級輔導」及「加強推廣」等四大方向進行調整,並規劃辦理「創櫃菁英選拔會」,提升創櫃板公司與上市櫃公司CVC(企業風險投資)的投資或業務媒合機會。
簡立忠強調,除了地方政府、研究單位推薦外,還將邀請會計師、證券承銷商等共同推薦,並與學校育成中心、中小企業署、國發會、生技中心等機構合作,將更多中小微企業引導至資本市場,並提供相關的獎勵和鼓勵措施,幫助他們做好進入市場的準備。
簡立忠董事長,一位從基層做起,逐漸在金融市場上打下一片天地的領袖,近日接受採訪時,分享了他對於台灣證券市場的熱情與期待。曾經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擔任公關窗口的簡立忠,給人一種親切無架子的形象,這也讓他在與企業互動時更加得心應手。
簡立忠董事長在訪問中提到,他非常重視與來櫃買中心掛牌的公司建立良好關係。與他在證交所時期接觸的公司相比,他認為這些公司更加多元化和具有潛力。過去一年,共有39家公司申請上櫃,創下近年來最佳紀錄,這也反映了國內產業經濟的蓬勃發展。對於未來,簡立忠董事長持樂觀態度,並希望這股熱潮能持續下去。
目前,櫃買中心上櫃的外國公司有28家,興櫃公司則有4家。為了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台,簡立忠董事長帶隊前往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地,與當地優質企業進行交流,並舉辦宣導說明會。去年11月,他更是帶隊前往馬來西亞檳城及吉隆坡,拜訪多家華商企業。
簡立忠董事長強調,與亞洲其他證券市場相比,櫃買中心具有多項優勢,如合理的本益比、高周轉率(在全球交易所聯合會會員國中排名前三)以及再募資(SPO)市場的高接受度。這些特色使得櫃買中心成為一個交易熱絡的股票市場。對於台商聚集的聚落,簡立忠董事長表示,未來將積極爭取,因為這些台商企業在國外掛牌可能會顯得較小,而在櫃買中心掛牌則能更容易被發現。
今年,櫃買中心已規劃了海外業務推動行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成為了重點國家。然而,簡立忠董事長也提醒,從準備到回來掛牌,可能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因為稅務和法務方面的調整是必不可少的。
近年,元富證券以專業權證規劃能力,選取題材,搭配行情規劃、 洞悉產業動態,提升發行效率。元富證券為提升權證規模以服務廣大 投資人,較過往投入更多資源於權證市場,發行檔數成長56%,流通 在外檔數已突破4,000檔,發行市占超過10%,積極擴大符合市場交 易需求標的,涵蓋範圍包含交易熱絡個股、ETF及指數,讓投資人無 論是利用加權指數權證避險,或是看好熱門的AI族群類股、高股息、 陸股及債券等題材ETF,都能在元富權證找到適合的標的與相關條件 。
此外,元富證券在主管機關的權證發行人評等皆為前五名的A級券 商,深具市場口碑與肯定。不僅彰顯元富權證努力提升標的範圍與權 證條件的豐富性,創造充足的流動性與優良的造市品質,提供給市場 投資大眾兼具廣度與深度的投資選擇,造市隱含波動度的穩定性更是 元富權證保障投資人權益的重要承諾。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公布了一項令人振奋的數據,揭示了台灣股市的蓬勃發展。根據金管會於13日公布的資料,2024年台灣公發公司發行的公私募件數達到了598件,總募資額高達1兆2,387億元,創下了近十年來次高紀錄。而最高紀錄則是在2023年,當時的募資額為1兆3,200億元。
在這些募資案件中,去年申報的私募案共有119件,總金額達到1,895.5億元,佔總募集金額的15.3%。其中,2023年的私募案件數為104件,總金額為3,054.1億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這部分數據的顯著增加,主要得益於台電在2023年發行的私募普通股,金額達到1,499億元。
從國內外募集資金的分布來看,去年國內募資申報生效案件共465件,總金額為8,506.8億元;海外申報生效案件14件,總金額為1,985億元。總計,籌資申報生效案件達479件,總金額為1兆492億元,比2023年分別增長了14.59%和3.41%。
高晶萍副局長進一步解釋,去年中小型募資案件較多,因此不僅件數增加,金額也有所上升。其中,公發公司國內募集金額佔總募集金額的81.08%,海外則佔18.92%,顯示企業在募集資金時,國內市場仍然是主要的選擇。
分析去年募資用途,高達3,698億元,即43.22%的資金用於充實營運資金,這一比例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新高。高晶萍副局長認為,這反映了企業對未來景氣的樂觀預期,因為去年營收獲利成長,企業選擇先用於擴廠和備料,而非資本支出。此外,由於利率低,企業認為不急需還債,因此將資金用於充實營運資金和備料。
此外,去年初次上市櫃掛牌的家數共67家,比2023年的45家有所增加。高晶萍副局長強調,去年掛牌家數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新高,這不僅是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努力的結果,也得益于股市的亮麗表現,激勵了更多企業選擇上市櫃。
台灣製鞋龍頭中傑-KY(6965)即將迎來上市前現金增資發行新股的關鍵時刻,這次發行新股將採取競價拍賣及公開申購兩階段承銷。競價拍賣部分,已有12,471張拍賣單,底價每股100元,投標時間從14日開始至18日結束,20日將進行開標,投標保證金為4成。承銷價格則定在每股128元,公開申購將於24日開放。
中傑-KY自1983年成立於台中大雅,專注於運動鞋、休閒鞋及皮鞋的製造代工。公司擁有豐富的技術和經驗,能夠開發製造各類鞋款,主要客戶包括New Balance、Columbia集團、安踏集團和李寧等。公司還設立了專屬研發中心,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近期,公司更迎來了老虎伍茲高爾夫球品牌Sun Day Red和日系品牌Descente等新客戶,這些都是高毛利、高單價的產品,已於去年第四季開始出貨。既有客戶Under Armour則以戶外、高爾夫等利基鞋款為主,未來將會新增運動、籃球鞋款,預計提高出貨量。
去年,中傑-KY的產量達到了4,100萬雙,創下歷年新高。產品銷售地區廣泛分布,其中中國市場佔37%,美洲市場佔35%,歐洲市場佔16%,亞洲市場佔11%,其他市場佔比則較少。生產基地主要位於中國大陸和越南,目前正規劃在河南廠擴充產能,以及越南北件省、印度和印尼進行廠區擴建。印度廠已於去年底開始出貨,年產量約60至100萬雙。印尼廠則預計2026年投產,今年產量將提升至4,300至4,400萬雙。隨著各廠區擴廠進度的推進,公司的產能將持續增加,為營運成長帶來動能。
去年全年,中傑-KY的營收達到了270億元,年增率達20%,交出亮麗的成績單。去年前三季的營收毛利率為15.6%,每股稅後純益(EPS)為9.22元。展望未來,隨著製鞋產業景氣的復甦和訂單的增溫,中傑-KY的主要客戶成長動能高於市場水平,公司有望受惠於同步成長並持續提升市占率。此外,海外雙印擴廠的效益也將持續發酵,公司的未來成長前景看漲。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證券近年來積極協助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去年輔導上市櫃挂牌案件再創新高,並獲得證交所及櫃買中心頒發的多項榮譽。作為IPO穩居台灣前三大券商之一,中國信託證券同時也輔導海外企業回台申請上市櫃,市占率位居市場第一。
據金管會統計,公發公司去年申報的私募案共119件,金額1,895. 5億元,占總募集金額比重15.3%,2023年各為104件、3,054.1億元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主要因2023年有台電發行私募普通股1 ,499億元所致。再就國內外募集資金來看,去年國內募資申報生效案 件共465件、金額8,506.8億元,海外申報生效案件14件、金額1,985 億元,籌資申報生效案總計479件、金額1兆492億元,比2023年件數 增14.59%,金額增3.41%。
高晶萍說明,去年中小型募資案件較多,因此不管件數與金額皆增 加,公發公司國內募集金額共占總募集金額的81.08%,海外占18.9 2%,顯示企業仍以國內募集資金為主。
分析國內募資用途,去年高達3,698億元或43.22%作為充實營運資 金,較2023年、2022年以償還債款為大宗,用途明顯不同;去年債還 債款2,642億元、占30.87%,占比創近十年新低。
高晶萍認為,去年充實營運資金占比是近十年來最高,可視為企業 看好未來景氣,因為去年營收獲利有成長,不用擴充資本支出,因此 獲利會先用來擴廠,擴廠後產能開出來就需要備料,營運上也需要營 運資金周轉,即以充實營運資金來申報用途;由於目前沒有需要資本 支出,加上最近利率低,企業判斷不須急著還債,可將資金用在備料 與充實營運資金上。
另去年初次上市櫃掛牌家數共67家,比2023年45家增加。高晶萍強 調,去年掛牌家數創近十年新高,除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的努力,股市 表現亮麗也激勵企業願意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