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下周台中場11日將在台中長榮桂冠酒店舉行,下下周新竹場16日在新竹喜來登飯店,以及台北場19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目前網路都可報名,請上市、上櫃、興櫃及公開發行公司踴躍參加。
櫃買中心指出,為使宣導內容能更貼近公司實務上的需求,本次宣導會將邀請證期局代表就近期重要推動政策進行說明,並由會計師事務所專家分享IFRS第18號「財務報表之表達與揭露」、IFRS第19號「不具公共課責性之子公司:揭露」等新公報重點,及IFRS第9號「金融工具」與IFRS第7號「金融工具:揭露」主要修正內容,並解析「碳權資產及碳費」的會計處理,期能協助企業儘早因應及解決實務交易的會計處理與適用疑義。
有關詳細議程以及課程講義下載,請詳櫃買中心網站(www.tpex.org.tw/zh-tw/about/company/event/detail.html?2415)查詢。
林修銘4日出席臺灣指數公司(TIP) 舉行的「永續發展委員會暨永 續長座談會」及「IR議合服務平台發表儀式」時致詞時特別提到,為 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壯大資本市場價值,證交所集團鼓 勵企業重視永續議題,和利害關係人的意見。
IR議合服務平台已於今年11月1日上線試營運基本功能,開放上市 公司與機構投資人註冊,預計2025年1月1日起擴大推廣至上櫃公司。
未來將「規劃上市櫃(含創新板)公司設立專區版面、以提高企業 曝光度」、「增加財務資訊內容、整合一站式服務」、「規劃法說會 報名系統、提高投資人參與」、「提供線上會議服務、落實議合媒合 服務」等四大方向擴充與強化服務內容,預計將於2025年第二季正式 上線。
IR議合服務平台,象徵IR議合服務平台集合「IR」、「議合」、「 永續」三大元素及服務特性,以實際行動協助上市櫃公司與機構投資 人連結,增進企業曝光、鼓勵溝通、深化投資人關係及推動永續發展 。
金管會證期局主秘尚光琪致詞時表示,過去證交所赴海外引資時, 接收到外資機構投資人反映面臨議合溝通不順暢的挑戰。為鼓勵及協 助上市櫃公司,特別是中小型企業能夠更有效地與投資人溝通和議合 ,IR議合服務平台在ESG議題上,可滿足國際投資人的需求,並幫助 企業更好地與全球投資人建立關係,以提升企業的治理水平與永續發 展能力。
TIP副總蔡佩雯專題演講,以利害關係人議合角度切入,介紹平台 「法說會服務」目前提供證交所及證券商共四場地供公司會員預約法 說會,法說會行事曆則公布法說會行程,將公司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 之場次資訊等以列表及行事曆方式呈現。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年來積極推動從業人員的法规及業務宣導活動,今年度更是進行了歷年之最的密集辦理。在最新的年度成果中,證交所派出專業的宣導團隊,不遠千里地前往台南舉辦了今年的第18場次,為今年度的工作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根據統計,今年全年共有近4,000人次在職人員參與了這些講習活動,參與人數和場次均為去年的兩倍。這顯示了證交所對於從業人員培訓的重视,以及市場對這些活動的熱烈回應。
在今年上半年,證交所已經辦理了高達10場的宣導活動,這個頻率在歷年來是前所未有的。而在下半年度,除了台北地區的場次較多,以及持續在台南、台中、高雄等地舉辦活動外,新竹地區也新增了宣導場次,不斷擴大服務範圍。
在宣導活動中,證交所副總謝俊欽特別出席了高雄場次,並介紹了證交所的最新措施。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12月2日推出的盤中零股交易制度變革,將撮合間隔從目前的1分鐘大幅縮短至5秒,這將有效提升交易效率,並增加投資者的成交機會。
謝俊欽還強調了創新板2.0的推進,其中包含「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打造彈性友善籌資環境」及「強化投資人權益保障」等四大利多措施,旨在鼓勵更多投資者參與創新板的投資。
此外,在今年的法規及業務宣導課程中,金管會證期局就政策面的闡釋引起了廣泛矚目。證交所也依照慣例,讓證券市場主管機關在壓軸時段進行解說。證期局由證券商管理組甄選的高階長官,在各場次詳細講述了「近期業務開放重點及法規說明」,內容涵蓋了鬆綁業務範圍、法規修正、資訊安全、高齡客戶保護以及政府重視的防範金融詐騙等議題。
而證交所方面,則由券商輔導部與交易部派出資深同仁,分別介紹了「常見業務缺失暨案例分享」、「證券商資安作業說明」、「證券商管理規章增修說明」以及「近期交易相關制度變革重點說明」等重點內容,確保從業人員能夠全面了解相關規定和最新動態。
臺灣證券交易所宣佈新政策,自12月30日起,將正式開放交割需求借券出借單位得為零股,進一步拓展證券市場的普惠金融範疇。由於證券市場已實施盤中零股交易制度,為了提供零股投資人更多的出借機會,並擴大交割借券出借券源,此一政策將對投資人帶來多項好處。
新政策強調,凡在集保公司有劃撥帳戶的投資人均可申請成為交割借券出借人。特別的是,從113年12月30日起,投資人還可以申請出借帳上零股,進一步活絡零股的運用。
為簡化出借申請手續,投資人只需填寫「客戶有價證券出借申請委託書」,並由往來證券商於集保結算所系統完成設定,即可完成出借手續。此外,出借證券收入於出借次日即由證券商主動撥入出借人指定銀行帳戶,讓投資人能夠迅速獲得收益。
根據新制,交割借券出借費率上限為7%,投資人可自訂出借費率,增加投資的彈性。對於出借證券的投資人來說,賣出權益不會受到影響,因為證券一次只出借一天,出借人出借證券時也可以賣出持股。
在取借方式上,交割需求借券和零股交割需求借券均依出借人所訂出借費率,由低而高依序辦理取借。當相同費率的出借數量超過所需數量時,將以隨機方式取借。這樣的系統取借方式確保了公平性。
為了參與交割借券系統出借申請,投資人須先開立集保劃撥帳戶。已開立集保劃撥帳戶的投資人,只需填具相關申請書,並由證券商將資料輸入集保系統,即可完成出借證券的申請手續。
臺灣證券交易所此一新政策的推出,不僅增加了投資渠道,也為零股投資人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有利於提升市場流動性,促進市場發展。
重磅消息來了!今日,臺灣證券交易所將迎來一年一度的盛事,知名電子支付平台LINEPAY(股票代號:7722)即將於5日在交易所掛牌上市。這將是今年第33家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公司,每股發行價定於508元,從興櫃市場轉戰至集中市場,創下近三年來最高上市承銷價紀錄,上一次見到如此高價上市的是111年1月7日的力智(股票代號:6719),當時上市價為589元。
LINEPAY於1月26日登板興櫃市場,當日股價最高衝至1,030元,一度成為千金股,但好景不長,僅維持兩天便開始震盪下滑。至於3日的興櫃收盤均價為588.63元,而12月5日將以508元的每股價格正式在集中市場交易。
由於LINEPAY在國內電子支付領域的顯著地位,加上股價達到500元俱樂部的標準,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將親自主持上市掛牌典禮,顯見對此事件的重视。
不僅如此,接下來的上市日程也相當密集。12月3日已有榮惠-KY創上市,而LINEPAY則將在5日接棒。目前,已確定上市掛牌的公司還有12月11日的達運光電,每股上市價68.8元,以及12月16日的全福生技,每股上市價32.31元。根據統計,今年至少有35家企業在臺灣證券交易所完成上市,展現了臺灣股市的活力與發展潛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於台南舉辦的證券商從業人員法規及業務宣導活動,為今年的宣導工作劃下了完美的句點。根據證交所的統計數據,今年全年共舉辦了18場宣導會,總計有近4,000人次在職人員參與講習,參與人數與場次均接近去年的兩倍。
這次的宣導團隊由券商輔導部和交易部組成,他們在上半年的將近一個月時間內,與證券業的稽核、法遵、徵信、受託等業務從業人員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並獲得了廣泛的回響。由於活動相當受歡迎,證交所還在既定的八場活動之外,於台北追加了两場,使得5月至6月間密集辦理了高達十場活動,創下了歷年之最。
過去數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證交所將證券商從業人員法規及業務宣導會縮減為單一梯次,不再區分上下半年兩梯次辦理。但今年則恢復了原先密集辦理的型態。下半年度的從業人員法規及業務宣導,除了台北部分場次較多,以及維持去年新增的新竹場次外,還在台中、台南、高雄各舉辦了一場,其中證交所副總經理謝俊欽親自出席了高雄場,並對出席的貴賓表示感謝,並利用這個機會向從業人員介紹了證交所的最新措施。
謝俊欽副總經理介紹的措施包括12月推出的盤中零股交易制度變革,將撮合間隔從一分鐘大幅縮短至五秒,以提升交易效率,增加成交機會。此外,針對證交所董座林修銘十分關注的創新板2.0,證交所也推出了「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打造彈性友善籌資環境」及「強化投資人權益保障」等四大利多措施,以鼓勵更多投資人參與。
今年全年度的法規及業務宣導課程中,金管會證期局就政策面闡釋的內容最受到外界矚目。證交所也依例規劃證券市場主管機關在壓軸時段上場解說。證期局由證券商管理組甄選熟稔業務的高階主管,輪流於各場次講述「近期業務開放重點及法規說明」,內容涵蓋鬆綁業務範圍、法規修正、資訊安全、高齡客戶保護,以及政府非常重視的防範金融詐騙議題等。
至於證交所負責的部分,則由券商輔導部和交易部派出資深同仁,詳盡介紹「常見業務缺失暨案例分享」、「證券商資安作業說明」、「證券商管理規章增修說明」,及「近期交易相關制度變革重點說明」等注意事項。
隨著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在台灣市場的熱潮不斷升溫,許多投資人紛紛投入這個投資渠道。然而,隨著ETF的普及,也帶來了大量的廣告和行銷資訊,從銀行、證券商到理財部落客、財經網紅,各種投資建議紛至沓來,讓投資人難以辨別真偽。針對這些現象,臺灣證券交易所提出了三大建議,旨在幫助投資者打破常見的迷思,理性投資。
首先,證交所強調,ETF的績效參考指標應以「總報酬率」為原則。過去,許多投資者將配息率作為ETF投資的關鍵指標,但實際上,ETF並非固定配息的商品,過去的配息率並不能代表未來的配息率。因此,總報酬率應該是評估ETF投資標的的重要依據,而ETF價格變動對總報酬率也有著重要影響。
其次,對於配息型ETF,如月配型或季配型ETF,證交所指出,這些ETF是由投信公司定期評估基金資產是否達到可分配收益的標準。實際的配息是否發放,還是由投信公司根據基金實際表現來決定,所以投資者不能單憑配息頻率來評估ETF的價值。
最後,證交所也提醒投資者,ETF相關的投資風險包括折溢價風險、流動性風險、追蹤誤差風險、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和終止上市風險等。在投資前,投資者應該詳細閱讀公開說明書,評估自身的投資需求、目的和風險承受度,並避免盲目跟風。此外,採用多元化資產配置和定期定額策略,有助於培養良好的投資習慣。
證交所專業宣導團隊由券商輔導部及交易部組成,今年上半年利用將近一個月時間,與證券業稽核、法遵、徵信、受託等業務從業人員面對面溝通,獲得外界廣大回響。因活動相當受歡迎,證交所更於既定的八場活動外,再於台北追加額外兩場,以致5至6月間密集辦理高達十場,頻率堪稱為歷年之最。
過去數年間,因新冠疫情因素,證交所將證券商從業人員法規及業務宣導會,縮減為單一梯次,不再區分上下半年二梯次辦理,今年開始則恢復為原先密集辦理的型態。
下半年度的從業人員法規及業務宣導,除台北部分場次較多,以及維持去年新增的新竹場次以外,依舊也在台中、台南、高雄各舉辦一場,證交所副總經理謝俊欽並親自出席高雄場,除對出席貴賓致意外,他也利用難得的機會,對從業人員鄭重介紹證交所的最新措施,包括12月推出的盤中零股交易制度變革,亦即將撮合間隔從目前的一分鐘,大幅縮短至五秒,以提升交易效率,增加成交機會。
另外,針對證交所董座林修銘十分注重的創新板2.0,證交所將推出「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打造彈性友善籌資環境」及「強化投資人權益保障」四大利多,以鼓勵更多投資人參與。
細數今年全年度的法規及業務宣導課程,仍以金管會證期局就政策面闡釋,最受到外界矚目,證交所也循例規劃證券市場主管機關,於最終壓軸時段上場解說。
據此,證期局由證券商管理組,甄選熟稔業務的高階主管,輪流於各場次講述「近期業務開放重點及法規說明」,內容包括鬆綁業務範圍、法規修正、資訊安全、高齡客戶保護,以及政府非常重視的防範金融詐騙議題等。
至於證交所負責部分,則由券商輔導部與交易部,分別派出資深同仁,詳盡介紹「常見業務缺失暨案例分享」、「證券商資安作業說明」、「證券商管理規章增修說明」,及「近期交易相關制度變革重點說明」等注意事項。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ETF並非固定配息商品,過去的配息率並不代表未來的配息率,ETF的績效參考指標不能僅以「配息率」為考量,應以「總報酬率」為原則,因此,ETF投資標的的價格變化對於總報酬率的影響也非常重要。
其次,配息型ETF,包括所謂月配型或季配型ETF,是指投信公司每月或每季會定期評估基金資產是否達到可分配收益的標準,實際配息與否,仍由投信公司視基金實際績效決定。
第三,ETF相關投資風險尚包含折溢價風險、流動性風險、追蹤誤差風險、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終止上市風險等,證交所提醒投資人投資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評估自身的投資需求、目的與風險承受度,且不隨便盲目跟風投資,並可採多元化資產配置,及運用定期定額策略培養投資習慣。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台股市場的投資人結構正進行著顯著的年輕化趨勢。根據公告,11月份台股總開戶數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318萬3,561人,當月新增開戶數達39,767人,其中30歲以下的年輕投資者新增24,175人,佔比高達6成。若將31~40歲的年輕投資者也計入,新增加開戶數則達31,704人,占比近8成,這一數據強烈反映出台股市場對年輕一代的吸引力不減。
從年齡層的開戶數變動來看,11月份各年齡層的淨開戶人數均有所增加,其中0~19歲年齡層增長8,223人,20~30歲年齡層增長15,952人,31~40歲年齡層增長7,529人,41~50歲年齡層增長5,132人,51~60歲年齡層增長2,549人。值得注意的是,61歲以上的淨開戶人數則減少了142人,這一現象意味著台股市場的年輕化趨勢更加明顯。
具體到百分比變化,0~19歲、20~30歲、31~40歲年齡層的總開戶人數占比均有所上升,分別增加0.05個百分點、0.09個百分點、0.01個百分點。然而,41~50歲、51~60歲、61歲以上及法人等年齡層的總開戶人數占比則呈現下降趨勢,其中41~50歲年齡層減少了0.01個百分點,51~60歲年齡層減少了0.03個百分點,61歲以上年齡層減少了0.08個百分點,法人等年齡層則減少了0.2個百分點。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提升第一上市公司(KY股)及創新板公司的營運表現透明度,並加強投資者與企業之間的溝通互動,特別規劃了今年度的第四季法說會。這項活動將於12月隆重登場,並將邀請13家重量級上市公司共同參與,進行成果分享與對話。
首場法說會將在12月5日開幕,當天由金麗-KY(8429)、永 還-KY(2939)以及麗豐-KY(4137)率先亮相,展現其公司近期的發展成果與未來的經營策略。
接續的12月6日,錼創科技-KY創、威力暘-創以及永固-KY等公司也將加入法說會的行列,與投資者分享他們的創新理念與市場布局。
12月9日,吉源-KY、台南-KY以及力達-KY將繼續法說會的熱潮,與投資者深入探討公司的發展前景。
到了12月10日,再生-KY、全宇生技-KY以及慧洋-KY等公司將接力上陣,展現其在各自領域的專業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最後,12月12日將由大洋-KY為這一系列法說會畫下完美句點,帶領投資者一起期待未來的發展。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公布了10月份定期定額投資ETF的熱門標的相關數據,顯示投資熱潮持續升溫。根據數據,當月前三大標的交易戶數累計達834,817戶,較今年1月份的672,169戶成長超過24%,顯示市值型ETF成為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在臺灣指數公司編制的「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方面,該指數以市值代表性、價值、成長動能與獲利能力為特色,於11月下旬正式上線。該指數特別表彰那些具有市值動能及綜合因子特色的股票組合,而依據最新審核結果,前十大成份股依序為聯電、鴻海、台積電、廣達、聯發科、長榮、富邦金、國泰金、聯詠及日月光投控。
「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的編制基於證交所的產業分類,選取那些既具有市值代表增長動能,又兼顧獲利能力的上市公司。該指數的成份股依電子、金融、傳統產業的市值占比決定,並透過市值、成長、價值、品質及動能因子的綜合分數來選取50檔股票。
每年6月和12月進行定期審核,成份股以自由流通市值為基準,並使用價值與動能因子來調整權重。根據歷史資料的模擬結果,從2010年5月至2024年10月,該指數的累積報酬率為852.21%,而2023年的指數殖利率則為8.34%,均表現優於加權報酬指數。
近年來,金管會和證交所積極推廣普惠金融,結果顯示投資人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ETF的數量不斷增加。以今年10月為例,定期定額投資ETF的交易戶數較1月份增長約24.2%,其中市值型ETF成為投資人定期定額投資的首選。
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的推出,預期將為投資人提供新的投資選項,並透過指數金融商品的發行,為大眾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機會。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近期公布,12月份將有潤泰新(9945)、亞翔等31家上市公司利用證交所場地自行辦理法人說明會。根據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國內上市公司(不含創新板)累計已辦理逾2,498場法說會。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財務及業務資訊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獲取企業訊息的管道,證交所規定本國上市公司每年至少應在境內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說會。
根據排定名單,12月份預計在證交所自行辦理法說會的上市公司,將由2日的柏騰公司率先舉行,接下來將陸續有第一保、厚生、年興、谷崧、潤泰材、華懋、大魯閣、潤泰新、益航、大洋-KY、鳳凰、信大、台榮、新建、潤泰全等30家上市公司依次舉辦。
證交所指出,法說會是上市公司與投資大眾溝通的重要管道,透過這些會議,公司可以及時向投資者說明營運績效及對產業前景的看法,傳達經營理念與企業價值,使股東或潛在投資人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的營運發展與面臨的挑戰。此外,法說會也提供投資人表達意見與公司進行双向交流的機會,從而提升公司治理品質。
證交所持續鼓勵上市公司自行辦理或受邀參加實體或線上法說會,並鼓勵受邀參加的公司自願申報會議的影音資訊。在申報上傳的中英文簡報檔中,要求詳實說明會議簡報的相關財務業務資訊,以提升資訊的對稱性並強化資訊揭露品質。
台灣資本市場近期再掀熱潮,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資本市場服務團」,近日與凱基證券攜手,成功舉辦了首場「推動優質企業邁向資本市場」座談會。會議上,不僅詳細介紹了台灣資本市場的現況與優勢,還針對上市櫃流程與關鍵點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提供了申請上市櫃的專業諮詢服務,吸引了眾多企業熱烈參與。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資本市場服務團」自11月起將與證券承銷商攜手,定期辦理這類座談會,通過整合兩單位的資源,打造一個共同推動平台,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務,助企業快速掌握資本市場的全貌,並獲得專業的諮詢服務。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在會上致詞時強調,台灣上市櫃市場在全球的排名中,不論是成交值、總市值還是流動性,都位居前列,這充分展現了台灣資本市場的活躍與活力。她進一步指出,上市櫃公司的基本面穩健成長,也獲得了國內外投資人的高度信賴。
為提升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並擴大市場規模,李愛玲還提到,創新板規劃將於明年初全面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擴大投資人參與基礎,並引入多元工具,如信用、借券及盤中(後)零股交易等,以打造一個更友善的籌資與交易環境。
此外,證交所透過一般板及創新板共組的資本市場大聯盟,目標是將臺灣創新板打造成亞洲創新板,吸引更多具創新性的企業,帶動台灣產業創新動能,並促進產業轉型。
證交所還透過子公司臺灣指數公司建立了「IR議合服務平台(IR ENGAGE)」,為上市櫃公司及機構投資人提供「議合媒合」服務,以增進上市櫃企業的曝光度,並深化投資人關係。
櫃買中心上櫃審查部經理曾文正則引用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數據指出,台灣中小企業規模占比達98%,是推動臺灣經濟的重要力量。櫃買中心成立30年來,設立了創櫃板、興櫃及上櫃主板三個板塊,滿足不同成長階段企業的籌資需求,並成功扶植超過2,500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
凱基證券副總經理黃幼玲表示,這是首次由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共同辦理資本市場座談會,這一舉動充分展現了主管機關為擴大資本市場而共同努力的決心。本次座談會吸引了來自多元產業的20家以上優質企業參與,橫跨食、衣、住、行等各產業,包括半導體、大健康產業、綠能環保、電機機械、汽車工業及成衣紡織與食品業等。
依11月台股開戶人數依年齡層來看,0∼19歲、20∼30歲.31∼40 歲、41∼50歲、51∼60歲、61以上及法人等,單月淨開戶人數各為增 加8,223人、增加15,952人、增加7,529人、增加5,132人、增加2,54 9人、減少142及增加524人。
從上述統計數字來看,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開戶人數增加最多,1 1月淨增加24,175人,占總新開戶39,767人的6成,達60.79%,只有 61歲以上淨新開戶數減少(即註銷戶大於新開戶數),台股投資人結 構愈來愈年輕化。
另一個顯示台股投資人年輕化的是百分比變化,0∼19歲、20∼30 歲.31∼40歲11月總開戶人數各年齡層的占比各增加0.05個百分點、 增加0.09個百分點、增加0.01個百分點。
但到41∼50歲、51∼60歲、61以上及法人等,11月總開戶人數占比 均下滑,各減少0.01個百分點、減少0.03個百分點、減少0.08個百分 點及減少0.2個百分點。
12月6日有錼創科技-KY創、威力暘-創及永固-KY等出席;12月9日 由吉源-KY、台南-KY及力達-KY舉行;12月10日為再生-KY、全宇生技 -KY及慧洋-KY等;最後是12月12日由大洋-KY壓軸。
臺灣指數公司特選FactSet「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即時指數於11 月下旬上線,該指數表彰具市值動能及綜合因子特色者之股票組合績 效表現。依最近一期審核結果,前十大成份股依股票代號排序分別為 聯電、鴻海、台積電、廣達、聯發科、長榮、富邦金、國泰金、聯詠 及日月光投控。
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是依據證交所產業分類自具市值代表增長動能 、且兼顧獲利能力之上市公司中,透過市值、成長、價值、品質及動 能因子表現之綜合分數,依電子、金融、傳統產業按市值占比決定各 成份股檔數,擇優選取50檔。
每年6月、12月進行定期審核,成份股以自由流通市值為基準,分 別使用價值與動能因子調整權重,以表彰上市具市值動能及綜合因子 特色者投資組合績效表現。
臺灣指數公司利用歷史資料,模擬指數編製規則進行回溯,2010年 5月至2024年10月累積報酬率為852.21%及2023年指數殖利率為8.34 %,表現優於加權報酬指數的417.44%、4.65%。
近年金管會、證交所致力推廣普惠金融,投資人以定期定額方式投 資ETF成長明顯,依據證交所公布資料,今年10月定期定額投資ETF前 三大標的交易戶數總計為834,817戶,較1月672,169戶,成長約24.2 %;市值型ETF則為投資人定期定額投資ETF偏好的選項之一。
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具市值代表性、價值、成長動能與獲利能力特 色,期未來可藉由指數金融商品發行,提供大眾投資新選項。
為提升上市公司財務、業務資訊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獲取企業訊息管道,證交所已規範本國上市公司每年應至少在境內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說會。
根據排定名單,12月預計赴證交所自行辦理法說的上市公司,由2日的柏騰打頭陣,接下來陸續有第一保、厚生、年興、谷崧、潤泰材、華懋、大魯閣、潤泰新、益航、大洋-KY、鳳凰、信大、台榮、新建、潤泰全等30家接續登場。
證交所表示,法說會是上市公司對外溝通的管道之一,除適時向投資大眾說明營運績效及對產業前景看法、傳達經營理念與企業價值,使股東或潛在投資人進一步瞭解企業營運發展或挑戰外,並提供投資人表達意見或與公司雙向交流的機會,進而提升公司治理品質。
證交所持續鼓勵上市公司自行辦理或受邀參加實體或線上法說會,亦鼓勵受邀參加法說會的公司自願申報會議影音資訊,且於申報上傳的中英文簡報檔中詳實說明會議簡報的相關財務業務資訊,提升資訊對稱性及強化資訊揭露品質。
證交所表示,「資本市場服務團」11月起與證券承銷商共同辦理「推動優質企業邁向資本市場」座談會,透過整合兩單位資源,建立共同推動平台,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讓企業快速瞭解資本市場全貌並取得諮詢服務管道。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致詞指出,台灣上市櫃市場不論成交值、總市值或流動性,在全球排名皆名列前茅,顯示台灣資本市場活躍動能,且上市櫃公司基本面穩健成長,深獲國內外投資人信賴。
她進一步說,為提升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及壯大資本市場規模,並建構亞洲資本市場創新公司聚集的板塊,創新板規劃明年初全面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擴大投資人參與基礎,並開放信用、借券及盤中(後)零股交易等多元工具,打造友善籌資及交易環境。
此外,證交所透過一般板及創新板共組的資本市場大聯盟,希望打造臺灣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板,匯聚具備創新性企業,帶動台灣產業創新動能,促進下一世代產業轉型。
證交所亦傾集團資源,由子公司臺灣指數公司建置「IR議合服務平台(IR ENGAGE)」,為上市櫃公司及機構投資人提供「議合媒合」服務,增進上市櫃企業曝光及深化投資人關係。
櫃買中心上櫃審查部經理曾文正引述經濟部出具的中小企業白皮書數據,台灣中小企業規模占比達98%,可稱中小企業為臺灣經濟的推手,櫃買中心成立30年,設立創櫃板、興櫃及上櫃主板三個板塊,以滿足各類型不同成長階段企業的籌資需求,並已成功扶植2,500家以上企業進入資本市場。
此外,櫃買中心另設有債券、ETF及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等,足見櫃買中心為具備多元商品市場與多層次架構的股債雙核心交易所。
凱基證券副總經理黃幼玲表示,此為首次由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兩單位共同辦理資本市場座談會,充分顯示主管機關為擴大資本市場而共同努力的決心。
本次座談會共有20家以上來自多元產業且極具競爭力的優質企業參與,橫跨食、衣、住、行等各產業元素,包含半導體、大健康產業、綠能環保、電機機械、汽車工業及成衣紡織與食品業等。
因應這類企業特性,如同其他國家,我國創新板也不以上市櫃要求的「獲利能力」為要件,而是改以「市值」為認定 ,再輔以營收或營運資金條件,較能符合此類公司生態。不過創新板其實專注的對象,在於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經營模式和創新能力(像是物聯網、AI、大數據、生技醫療等)公司,這也成為投資人對於投資高成長潛力公司的新選擇。
也因如此,創新板特色就在於其靈活性與風險並存。這類還在快速成長、較早期公司風險原本就高,創新板藉由公開資訊揭露要求,相較於傳統公司私募,投資人能更清晰掌握公司動態。
為進一步保障投資雙方權益,創新板原本對於投資人條件設有限制,必須要是「專業投資人」:除法人之外,自然人投資人只開放具兩年以上證券交易經驗者,並須符合:新台幣200萬元以上之財力證明,或是近兩年度平均所得達100萬元。
即使這樣的門檻已大幅降低,但仍間接限制創新板公司股票流動空間,也降低大眾投資誘因,這也是先前對於創新板主要的討論聲音。
證交所已宣布,全面取消創新板合格投資人限制,未來創新板投資人資格等同一般板,且亦將與一般板一致,新增盤中零股交易,新制將有利創新板交易活絡,吸引更多新創企業申請上市,預計2025年1月上旬實施。目前創新板約僅30萬戶合格投資人,而整體台股開戶數至10月底時已達1,314萬戶,一旦創新板比照一般板,交易戶數將增至43倍。
對於有興趣投資創新板的民眾,主要有兩點建議,首先,可以更深入了解公司業務模式、技術核心及市場前景,找到最合適的投資配置;其次,由於這類企業多在加速成長階段,獲利多會再投入市場拓展或產品迭代,未必會優先進行股利分派,投資人可以長期投資的角度來思考。
這一次的創新板重大變革有四大主軸。首先是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創新板股票可信用、借券及盤中盤後零股交易;第二,引進外部專家提升創新性審查;第三,打造彈性友善籌資環境,籌資作業更有彈性。
最後也保障投資人權益,包括規定創新板上市審議會決議門檻提高為出席審議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銷貨集中於集團企業公司或非屬集團企業公司關係人比重不得逾70%、強化所營事業嚴重衰退及無獲利公司於「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資訊揭露、每半年至少辦理一次法說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