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杜惠娟表示,近年證交所高度重視投資人關系(IR)服務,積極參 與國內外的引資活動,透過多元管道向機構投資人展示臺灣資本市場 的優勢與未來發展潛力,並致力於為上市公司與國際投資機構搭建長 期穩定的溝通橋樑,促進臺灣金融市場與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證交所市場推廣部組長劉天業表示,受益全球AI熱潮,臺灣資本市 場在2024年的表現無論是在市值還是交易量方面,都吸引了國際關注 。此外,臺灣的ETF市場發展和ESG績效也位居全球前列。
劉天業並說,2025年將配合推動臺灣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透過 協助發行公司國際化發展、推出多元商品以促進市場發展,及促進國 際合作並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全力支持臺灣資本市場的成長 與國際化。
臺灣CEO-CFO大會為摩根大通年度盛事,本次活動為期兩天(2月1 7至18日)於台北舉辦,邀集約多家上市公司及250多位投資人與會。 除邀請專家學者就產業研究趨勢等議題進行交流外,更同步安排多場 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人之一對一會議,促進雙方對話交流。
證交所全體同仁熱情參與二手牛仔褲捐贈活動,所有的牛仔褲將提 供給全臺唯一零廢時裝品牌Story wear重新設計,並由二度就業婦女 以及腦麻家庭進行製作,將舊牛仔褲改造為質感絕佳的潮衣,每人只 要減少添購1件牛仔褲能夠減少約33.4公斤碳排放。活動中更推廣可 持續的消費觀念,與永續消費生活的重要性,倡導買牛仔褲追求時尚 外,更要「永續環保」。
證交所表示,一條傳統牛仔褲的製程,需要大量染料和各式化學物 質將布料染色,消耗近10,850公升的水,讓時尚產業成為世界第二大 污染源之一。
根據環境署統計,臺灣舊衣回收量在6年內成長六成到8.1萬噸,而 這些回收衣物卻有將近一半是當成垃圾進到焚化爐,一年燃燒破損衣 物超過2.2億件,層疊起來有15座101大樓高。
證交所表示,此活動不只為舊有牛仔褲注入全新生命,也提供就業 機會,將公益與永續充分結合,讓社會與地球一同共好,更號召同仁 們多多愛惜衣物,減少浪費,推動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藉由這次「穿 戴永續.時尚公益」活動,邀請同仁們攜手達成SDGs12永續發展目標 :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證交所積極與世界永續潮流接軌,在2025年度SDGs系列活動,估計 每位同仁將為地球減少約219公斤的碳排放量,針對全球面臨的氣候 變遷與環境保護的重要議題,成為企業標竿。
據了解,2025年基本工資再上調約4%,月薪調整為28,590元,依 此乘上1.3倍,等於是37,167元,證交所期望透過此一新規定,要求 準上市公司加強對基層員工福利的保障。
證交所20日公告證交所「初
臺灣創新板自新制上路以來,市場反應熱烈,證明其改進措施成效顯著。根據統計數據,創新板升級後僅短短一個月,總成交金額已超越去年全年三成,日均量更見大幅成長253%,顯示市場對創新板的關注度與日俱增。
創新板指數今年來的漲幅也達到了16.75%,超越了大盤與臺灣50指數同期表現。1月6日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後,創新板吸引了發行公司、法人及一般投資人的關注,整體交易量顯著增長。
截至目前,創新板已有19家公司掛牌,其指標個股表現亮眼。市值王鴻華先進今年來股價上漲24%,日均成交值增長284%;而首家創新板上市公司錼創-KY的股價則飆漲29%,日均值增長達567%。
創新板指數的表現也相當出色,今年來的漲幅超越了大盤與臺灣50指數。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創新板2.0的聚焦創新性審查不無關係。證交所表示,創新板旨在鼓勵具有未來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公司提早進入資本市場,與上市一般板地位對等,並聚焦推動優質企業。
此外,創新板還新增了創新性審查機制,打造了一個被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板塊。隨著創新板全面升級,已有多家優質創新公司啟動申請程序。
證交所表示,為響應金管會積極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今年一開始便對臺灣創新板進行了全面升級。升級的重點包括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引進專家審查制度、開放創新板公司申請改列一般板等,以打造彈性友善的籌資環境。
為了強化投資人權益保護,創新板還提高了上市審議委員會決議門檻,並恢復對集團企業及關係人銷貨依賴度的限制。同時,要求上市後嚴重衰退或無獲利的公司,應在公開資訊觀測站申報具體規劃及執行情形,並定期舉辦法人說明會,增進未來營運規劃資訊的揭露及與投資人的溝通。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顯示,1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為60.72億元,與上月相比,總計衰退了11.49億元,跌幅達到15.91%。這一變化主要受到農曆春節封關休市影響,使得交易天數減少,進而影響手續費收入。
具體來看,今年農曆年較早,落在1月份,導致當月大盤總成交值約為5.301兆元,相比去年12月份減少了約33.26%。這一變化使得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從去年12月的73.37億元降至59.54億元,跌幅達到21.83%,同比去年同期的手續費收入減少了7.53億元。
在自營業務方面,證券商1月份的自營出售證券損失較多,這直接導致自營業務淨利較上月減少了2.02億元,降至18.05億元,月減幅度約為10.06%,年減幅度則達到28.29%。
然而,在三大業務支柱中,承銷業務是唯一呈現正成長的項目。1月份證券商承銷業務淨利較上月增加了1.53億元,達到5.25億元,成長幅度約為41.13%。
總結來說,尽管1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有所衰退,但承銷業務的成長為整體業績帶來了一線希望。未來,證券商仍需關注市場變化,調整業務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局。
臺灣資本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為企業提供多元的挂牌選擇。為了讓企業在掛牌後能夠選擇更合適的市場特性,櫃買中心在近期通過了一項重要法規,開放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一般板及創新板上市的公司,若符合申請上櫃的條件,也可申請轉上櫃。
這項新政策的推出,讓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選擇。以2023年為例,保瑞、藥華藥等兩家指標生技股已經轉投證交所懷抱,但當時市場還沒有「市轉櫃機制」。如今,這一機制終於在2025年正式上路,讓在證交所掛牌的公司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向櫃買中心申請轉上櫃。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李淑暖表示,目前已有部分創新板公司表達了轉上櫃的意願,但相關公司仍在進行多方評估中。李淑暖強調,櫃買市場是一個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平台,其流動性良好,能夠提供公司良好的能見度。她期待今年能看到相關公司啟動市轉櫃,希望這一政策能夠創造公司在不同資本市場板塊自由流動的機會。
然而,轉上櫃的過程並非易事。目前評估,創新板流動性不足和創新板轉上市資本額規定壓力大是兩大主要因素。雖然證交所於1月6日調降了投資門檻,取消了合格投資人限制,但根據統計,今年創新板日均量僅有四家超過百張,流動性仍較低。此外,公司申請上市需要實收資本額達6億元以上,而創新板中只有7家達標,對於中小微型企業來說,轉換到一般板壓力相對較大。
證交所則對創新板表現樂觀。自今年1月6日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後,創新板總成交金額已超過2024年全年度的3成,日均成交值年增長253%。臺灣創新板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達16.75%,鴻華先進、錼創等指標股表現亮眼,顯示市場對創新板的關注程度明顯提升。證交所強調,創新板2.0聚焦創新性審查,期望鼓勵具有未來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公司提早進入資本市場,與上市一般板同樣地位,打造一個被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板塊。
總結來說,臺灣證券交易所的這一政策,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發展途徑,也反映了臺灣資本市場的成熟與開放。隨著更多企業選擇轉上櫃,臺灣資本市場的活力將會進一步提升。
創新板自2025年1月6日起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後,市場反應熱烈,交易表現顯著成長。根據統計數據,從1月6日至2月14日,創新板的總成交金額已經超過了2024年全年總成交金額的三成,日均成交值更是比去年成長了253%,這一成長數字充分顯示了市場對創新板的關注程度已經明顯提升。
臺灣證券交易所透露,截至目前,創新板已有19家公司掛牌。今年以來,創新板指標個股表現亮眼,其中鴻華先進的股價較去年同期成長了24%,日均成交值更是大幅上升了284%。而創新板的首家上市公司錼創-KY,其股價成長達29%,日均成交值則是大幅成長了567%。此外,創新板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也達到了16.75%,這一表現超越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與臺灣50指數的持平表現。
創新板2.0版本著重於創新性審查,已吸引多家優質企業啟動申請程序。臺灣證交所強調,創新板旨在引導和鼓勵具有未來成長潛力的新興產業公司早日進入資本市場,與上市一般板享有同等地位。創新板2.0更加聚焦於推動亮點優質企業,並新增了創新性審查機制,旨在打造一個獲得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板塊。自推出以來,已有許多優質創新公司準備進行創新性審查,展現出創新板對市場的積極影響。
【台灣股市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公布的1月份全體證券商業績成績單顯示,受春節休市期間影響,業績出現下滑。根據統計,全體證券商在1月的稅後淨利為60.72億元,較上月衰退11.49億元,衰退幅度達15.91%。與去年同期相比,淨利則減少了21.15%,顯示整體市場表現不如去年同期。
具體來看,1月份大盤總成交值約為5.301兆元,較上月減少了33.26%,這對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產生了負面影響。在自營業務方面,由於出售證券造成的損失較多,使得證券商自營業務淨利較上月衰退2.02億元,衰退幅度約為10.06%。
不過,在證券商三大業務中,承銷業務在1月份則表現亮眼,淨利較上月成長1.53億元,成長率達41.13%,成為唯一一個呈現正增長的業務項目。
總結而言,雖然1月份全體證券商業績出現下滑,但承銷業務的亮點為整體業績帶來一絲曙光。市場人士預計,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市場交易活躍度有望恢復,證券商業績可能會有所回升。
創新板1月6日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以來,獲得發行公司、法人、一般投資人「讚」聲,整體交易量已見成長。以數據來看,統計到2月14日,新制上路以來約一個月時間,總成交金額已逾2024年全年度三成,日均成交值較2024年成長253%,顯示市場對創新板關注程度明顯提升。
進一步看指標個股表現,創新板目前計有19家公司掛牌,今年以來指標個股表現相當突出,創新板市值王鴻華先進今年來股價勁揚24%,日均成交值大幅成長284%;首家創新板上市公司錼創-KY今年來股價更飆漲29%,日均值躍升567%。
創新板個股表現優異,創新板指數表現也水漲船高,今年以來漲幅達16.75%,績效表現超越集中市場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與臺灣50指數持平表現。
由於創新板2.0聚焦創新性審查,近來已有多家優質企業啟動申請。
證交所表示,創新板引導鼓勵具未來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公司提早進入資本市場,與上市一般板等同地位,更聚焦推動亮點優質企業,新增創新性審查機制,打造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板塊,推出以來,已有多家優質創新公司準備申請創新性審查。
證交所響應金管會積極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在今年一開年,便將臺灣創新板全面升級,修正重點有五,首先是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以活絡交易;其次,引進專家審查制度,以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第三,開放創新板公司申請改列一般板可免辦理公開銷售的適用條件,打造彈性友善籌資環境。
第四,提高創新板上市審議委員會決議門檻、恢復對集團企業及關係人銷貨依賴度限制,強化投資人權益保護;第五,要求所營事業嚴重衰退或無獲利者,上市後應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申報具體規劃及執行情形及創新板上市公司每半年應至少於國內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人說明會,增進未來營運規劃資訊揭露及與投資人溝通。
少手續費收入所致。
進一步看證券業三大業務支柱,今年農曆年時間較早,落在元月,因而1月大盤總成交值約5.301兆元,較去年12月減少約33.26%,使證券商經紀
手續費收入降至59.54億元,較去年12月衰退21.83%、大幅減少16.63億元,並較去年同期減少7.53%。
自營業務方面,證券商1月自營出售證券損失較多,使自營業務淨利較上月減少2.02億元降至18.05億元,月減約10.06%、年減28.29%。
承銷業務是三大業務中唯一正成長項目,1月證券商承銷業務淨利較上月增加1.53億元至5.25億元、約41.13%。
證交所統計,整體而言,1月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60.72億元,較上月衰退11.49億元、約15.91%。
特 性較為合適的交易所,櫃買中心已於18日通過相關法規,開放於證交 所一般板及創新板上市的公司,符合申請上櫃條件者亦得申請上
櫃。
2023年原先於櫃買掛牌的保瑞、藥華藥兩家指標生技股相繼轉投證 交所懷抱,然當時市場僅有「櫃轉市機制」而無「市轉櫃機制」,
如 今「市轉櫃機制」終在2025年正式上路,未來在證交所掛牌的上市一 般板及創新板上市的公司只要符合上櫃條件,即可向櫃買中心申請
轉 上櫃。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李淑暖指出,目前已有部分創新板公司表達「市 轉櫃」意願,相關公司仍在多方評估中,後續尚須待董事會程序
決議 ,並強調櫃買市場為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平台,流動性亦佳,可提供 公司良好能見度,期待今年有望見到相關公司啟動市轉櫃,希望
可創 造公司在不同資本市場板塊自由流動的機會。
針對可能申請「市轉櫃」的公司,目前評估有創新板流動性不足、 創新板轉上市資本額規定壓力大等兩大主因。首先,為活化股市
動能 ,證交所雖於1月6日調降投資門檻,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然根據統 計,19家創新板今年來日均量僅鴻華先進-創、錼創科技-KY創、
巨鎧 精密-創、正瀚-創等四家超過百張,流動性仍偏低。
再者,公司申請上市其中一項條件為實收資本額需達6億元以上,而目前於創新板掛牌的公司中,僅7家達標,顯示對於中小微型企業
而言,要自創新板轉掛一般板壓力相對沉重,都成為部分公司考量是否續留集中市場的重點。
證交所則表示,創新板自今年1月6日起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之後, 至14日為止,總成交金額已超過2024年全年度的3成,日均成交值
年 成長253%,且臺灣創新板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達16.75%,鴻華先進、錼創等指標股走揚,顯示市場對創新板的關注程度已明顯提升,開放
創新板2.0後,整體交易呈量價齊揚表現。
證交所強調,創新板2.0聚焦創新性審查,期望引導鼓勵具未來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公司提早進入資本市場,與上市一般板等同地位,以打造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板塊,自推出以來,已有多家優質創新公司
準備申請創新性審查。
已逾2024年全年度3成,日均成交值較2024年成長253%,顯示市 場對創新板的關注程度已明顯提升。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創新板目前計有19家公司掛牌。今年以來指標個股表現突出,鴻華先進股價較去年成長24%,日均成交值更躍升
284%;首家創新板上市公司錼創-KY,股價成長29%,日均值大幅成 長567%。另臺灣創新板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達16.75%,績效表現超越 發行量
加權股價指數與臺灣50指數之持平表現。
此外,創新板2.0聚焦創新性審查,已有多家優質企業啟動申請, 證交所指出,創新板引導鼓勵具未來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公司提早進入 資本
市場,與上市一般板等同地位,更聚焦推動亮點優質企業,新增 創新性審查機制,打造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板塊,推出以來,已有多 家優質創
新公司準備申請創新性審查。
年同期的77.01億元,年減21.15%。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1月大盤總成交值約5.301兆元,較上月減少33.26%,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上月衰退;自營部分,由於1月 出
售證券損失較多,使證券商自營業務淨利較上月衰退2.02億元,換 算衰退幅度約10.06%;1月證券商承銷業務淨利則較上月成長1.53億 元,約
41.13%,為證券商三大業務中唯一成長月增表現。
整體而言,1月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60.72億元,較上月衰退11.49 億元,衰退幅度約15.91%,年減21.15%。
近期,隨著網路攻防戰的演變,台灣已經進入了一個無煙硝的網路攻防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對資訊治理的關注與日俱增,而上市上櫃公司更是將資通安全視為當務之急。根據最新的資訊顯示,2024年9月對「上市上櫃公司資通安全管控指引」的修訂,明確鼓勵企業導入ISO 27001標準,並評估通過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ICPA)SOC 2之Type 2合規報告,以強化內部控制與資訊治理。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在2021年8月就已公告更新上市(櫃)公司重大訊息的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將資通安全事件明確納入重訊發布的條件。隨著2024年5月及7月的更新,對於資通安全事件的定義更加明確,包括資通系統、官方網站或內部文件檔案資料等,遭入侵、破壞、竄改、刪除、加密、竊取、服務阻斷攻擊(DDoS)等情況,均需發布重大訊息。
勤業眾信的分析顯示,近三年內,台灣上市上櫃公司共揭露112件資安事件,其中網路攻擊事件佔最大宗,達42%。資料侵害事件,如疑似個資外洩、勒索軟體等,也佔36%。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至10月,親俄駭客團體NoName057對台灣發動大規模DDoS攻擊,使得DDoS攻擊比例上升至10%。
從時間軸來看,2024年的資安事件重大訊息數量已超過2022年與2023年的總合,並且自2023年11月起,資安事件數量就開始顯著上升。這一現象可能與上市櫃公司對揭露資安重大訊息的意願上升,以及整體遭受攻擊的比率增加有關。
至2024年11月底,重大訊息揭露的資安事件已達72件,顯示資安威脅的嚴峻性。不僅如此,資料外洩事件也越見頻繁,甚至已經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資安重大訊息的發布僅限於事件的受害方,而供應商則無需發布,這一現象在2024年7月的CrowdStrike大規模藍白畫面事件中得到了體現。
面對資安威脅,企業建議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康檢查,持續改善,並將永續與數位韌性設計融入內部控制制度,以應對新時代的挑戰。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宣布,為了讓上市櫃公司更深入理解114年(第12屆)的公司治理評鑑內容,並鼓勵各公司實施良好的公司治理,將與證券櫃買中心合作,於台北、新竹、台中及高雄等地舉辦六場次的「11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宣導會」。
證交所強調,公司治理評鑑已進入第12個年度,評鑑的指標內容、計分方式及結果,均受到上市櫃公司的廣泛關注。因此,決定在北中南地區分別舉行宣導會,以提供更直接的資訊交流。
本屆評鑑將根據「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及轉型ESG評鑑規劃內容為基礎,並參考國際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趨勢、國內新修正的相關法規、函釋及政策,以及各界反饋意見。總計新增9項指標、修正11項指標、刪除14項指標,並調整4項指標之題型。
為了引導公司重視股東權益,證交所特別新增「制定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指標,並鼓勵公司董事會重視該計畫的制定,並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
此外,為強化公司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證交所增修了「揭露過去一年溫室氣體範疇三類別及年排放量」、「制定環境管理制度」、「制定能源管理計畫」及「導入內部碳定價」指標,並將「揭露2030年減碳目標、策略及行動計畫」列為進階加分要件。
證交所還新增了「制定提升員工職涯能力之員工培訓發展計畫」及「定期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指標,以鼓勵公司重視員工職涯發展與溝通互動。同時,為保護消費者權益,也新增了「制定個人資料保護政策」及「制定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指標。
本次宣導會將不僅加強說明評鑑指標的修正重點,還將以釋例方式說明評鑑指南,並包含公司治理相關規章的近期修正內容說明、ESG資訊揭露與近期推動措施。
為促進上市櫃公司與投資人的溝通,證交所還將邀請台灣指數公司代表,進行IR議合服務平台介紹,以利公司增加曝光度及深化與機構投資人的交流。
自103年實施以來,公司治理評鑑一直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視。證交所指出,本次宣導會是睽違六年後首次恢復實體舉辦,目前各場次宣導會的報名情況相當踴躍,截至報導發布時,已近2,000人報名,報名將於2月26日截止,額滿將提前停止。
證交所提醒所有上市公司把握最後時間至證基會網站報名,報名網址為:https://webline.sfi.org.tw/workshop/default.asp?csn=722。
深耕權證市場的富邦證券,在2月14日由臺灣證券交易所主辦的「113年度權證發行人獎勵活動」中,榮獲權值成長獎第一名、權數效率獎第三名及權值卓越獎第五名等3項大獎,展現其在權證發行及服務上的卓越表現。這一連串的榮耀,不僅是對富邦證券積極參與權證市場的肯定,也反映出台灣金融市場對其服務品質的高度評價。
富邦證券金融交易處資深副總經理吳仁傑表示,2024年,公司權證發行檔數及成交市占率均比去年成長逾三成,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基於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和對投資者需求的精準把握。富邦證券不僅提供穩定的報價和適當的流動性,還致力于創造一個投資環境,讓投資者能夠更加安心地參與市場。
為了持續推動權證業務的發展,富邦證券今年將擴大權證標的範圍,發行更多熱門題材的類股權證,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公司將透過權證商品,讓投資者以較少的資金參與市場,進行多樣化的投資組合和策略規劃。
為感謝投資者的支持,富邦證券特別推出「2025權證買富邦 好禮一把抓」活動。從即日起至5月16日,投資者只要參加活動,就有機會獲得100 mo幣的獎勵。在活動期間,凡購買富邦權證,還可參與「開門送好禮」、「交易滿額抽」以及「達標加碼抽」的三重抽獎活動,最大獎項可達6萬mo幣。詳細活動內容請參考富邦證券官網或「富邦權證財神網」。
公司治理評鑑邁入第12個年度,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於3月4日開始,在台北、新竹、台中及高雄等地舉辦了六場次「11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宣導會」。由於評鑑指標內容及計分方式對上市櫃公司來說非常重要,因此吸引了超過2,000人報名參加。這次宣導會是自2014年公司治理評鑑實施以來,睽違六年後首次恢復實體舉辦,報名情況相當熱烈,截至目前已經有近2,000人報名,報名將於2月26日截止,額滿即提前封閉。
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本次評鑑依循「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以及轉型ESG評鑑規劃內容,並參考國際重要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趨勢、國內新修正的法規、函釋及政策,以及各界反饋意見。總計新增九項指標、修正11項指標、刪除14項指標,並調整四項指標的題型。
為了引導公司重視股東權益,強化其創造長期價值的能力,本屆評鑑新增了「制定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指標,並希望推動公司董事會重視該計畫的制定,並自發性上傳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對外揭露。此外,為鼓勵公司重視氣候變遷議題,並強化溫室氣體等揭露情形,增修了相關指標,並將「揭露2030年減碳目標、策略及行動計畫」列為進階加分要件。
為推動公司重視員工職涯發展,新增了「制定提升員工職涯能力之員工培訓發展計畫」及「定期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指標;為鼓勵公司重視消費者權益,新增了「制定個人資料保護政策」及「制定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指標等。
此次宣導會除了加強說明評鑑指標的修正重點,並以釋例方式說明評鑑指南外,還包含公司治理相關規章近期修正內容的說明、ESG資訊揭露與近期推動措施。會中還邀請了臺灣指數公司代表,進行IR議合服務平台的介紹。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昨日(18日)舉行董事會,會中正式通過台康生技與兆聯兩家公司的股票上市申請。其中,台康生技由上櫃轉為上市,而兆聯實業則是首次申請上市。根據證交所提供的最新資料,這兩家公司的上市對於台灣股市來說,無疑是兩股新鮮血液的注入。
台康生技,由董事長劉理成領軍,實收資本額達30.62億元。該公司專注於生物相似藥及新藥研發,同時提供生技藥品委託開發及生產(CDMO)服務。不過,2023年該公司的稅前淨損為9.13億元,但這並不妨礙其發展的步伐。近期,台康生技與澳洲大廠Clarity Pharmaceuticals, Ltd.達成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乳癌放射線免疫創新藥品Cu-64/67 SAR-trastuzumab,並計劃進行臨床開發及上市。
另一家申請上市的公司,兆聯實業,由董事長林國清領導,主要從事高科技廠房純水、廢水回收系統工程及維運業務。該公司的申請上市資本額為6.76億元,2023年稅前純益達14.42億元,而2024年前三季的稅前純益已經累計達到13.57億元,顯示了其良好的經營狀況。
這兩家公司的上市,不僅對於投資者來說提供了更多投資選擇,也反映了台灣股市的活力與發展潛力。隨著台康生技與兆聯實業的加入,台灣證券交易所的上市企業數量將再創新高,為台灣股市的多元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早在2021年8月公告更新上市(櫃)公司重大訊 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將資通安全事件納入重訊發布的條件。2 024年5月及7月,針對何謂資通安全事件之重大訊息於問答集中更新 說明,資安重訊發布的條件:「…公司之資通系統、官方網站或內部 文件檔案資料等,遭入侵、破壞、竄改、刪除、加密、竊取、服務阻 斷攻擊(DDoS)等,致無法營運或正常提供服務,或有個資、內部文 件檔案資料外洩之虞等情事等」。
基於重大訊息發布資安事件條件之變更,勤業眾信分析近三年的所 有重大訊息內容,透過數位工具抓取臺灣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資訊觀測 站在統計區間內全部上市、上櫃、興櫃公司的重大訊息,得出三項分 析結果:一、近三年重大訊息揭露的資安事件共計112件,屬於網路 攻擊的資安事件占最大宗42%,但由於重大訊息或相關報導中並未揭 露更多的資訊了解其產生之原因,以致無法進行更細緻的分析,但可 確定是外部駭客攻擊所致。而資料侵害事件(疑似個資外洩、勒索軟 體—資料加密、勒索軟體—資料外洩、疑似資料外洩等)合計達36% ,顯示企業需在內部控制制度革新,強化對資料保護已是當務之急。
二、從2024年5月證交所修改重大訊息發布條件,首次將DDoS分散 式服務阻斷攻擊納入後,2024年9至10月因親俄駭客團體NoName057對 台灣發動大規模DDoS攻擊,疑似DDoS攻擊比例在急遽上升,佔整體資 安事件的10%。
三、以發生資安事件重大訊息的時間軸來看,2024年資安事件重大 訊息數量已超過2022年與2023年兩年的總合,且資安事件數量從202 3年11月時就已開始上升,在2024年3月及5月證交所擴大重大訊息發 布條件後更顯著呈現上升趨勢;綜合近三年的資安事件重訊統計,每 年資安事件的成長率皆翻倍式成長,其可能原因包含(1)上市櫃公 司對於揭露資安重大訊息的意願上升;(2)整體上市櫃遭受攻擊的 比率增加。
以上分析是從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 共1,064天、2,216 家上市/上櫃/興櫃公司、219,860筆重訊資料分析結果。
統計分析台灣上市櫃公司所發布的資安重大訊息,總結還觀察到幾 個現象:一、2024年到11月底重大訊息揭露的資安事件達72件,已超 過2022、2023兩年共40件的總合。二、在2024年9、10月親俄駭客團 體NoName057對台灣發動大規模DDoS攻擊造成資安事件有顯著的上升 。三、資料外洩的越見頻繁,已有實際案例因而造成訂單被取消。四 、資安重大訊息的發布僅有事件的受害方被要求發布資安重大訊息, 但產品或系統的供應商卻未有發布重大訊息之義務,2024年7月Crow dStrike大規模藍白畫面事件造成全球眾多企業系統停擺就是一例。
企業又該如何面對資安威脅呢?建議企業可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健 康檢查,診斷問題並持續改善,納入永續與數位韌性的設計,使內部 控制制度能與時俱進,以因應新時代的挑戰。
證交所表示,公司治理評鑑已邁向第12個年度,評鑑指標內容、計 分方式及評鑑結果,都受到上市櫃公司之高度重視,因而決定在北中 南陸續舉行宣導會。
本屆評鑑是依循「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 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及轉型ESG 評鑑規劃內容,另參考 國際重要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趨勢、國內新修正的法規、函釋及政策 ,與各界反饋意見等,總計新增9項指標、修正11項指標、刪除14項 指標,並調整4項指標之題型。
證交所說明,為引導公司重視股東權益,強化其創造長期價值的能 力,本屆評鑑新增「制定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指標,期推動公司 董事會重視該計畫之制定,並自發性上傳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 價值計畫專區」對外揭露。
此外,為鼓勵公司重視氣候變遷議題,並強化溫室氣體等揭露情形 ,增修「揭露過去一年溫室氣體範疇三類別及年排放量」、「制定環 境管理制度」、「制定能源管理計畫」及「導入內部碳定價」指標, 並將「揭露2030年減碳目標、策略及行動計畫」列為進階加分要件。
證交所強調,另為推動公司重視員工職涯發展,並與員工溝通互動 ,新增「制定提升員工職涯能力之員工培訓發展計畫」及「定期進行 員工滿意度調查」指標;為鼓勵公司重視消費者權益之保護,新增「 制定個人資料保護政策」及「制定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 程序」指標等。
證交所表示,本次宣導會除加強說明評鑑指標修正重點,搭配以釋 例方式說明評鑑指南外,主題尚包含公司治理相關規章近期修正內容 說明、ESG資訊揭露與近期推動措施。
另為促進上市櫃公司與投資人議合及提升法說會資訊鏈結,以利公 司增加曝光度及深化與機構投資人交流,邀請臺灣指數公司代表,進 行IR議合服務平台介紹。
公司治理評鑑自103年實施以來,評鑑指標內容、計分方式及評鑑 結果,皆持續受到上市公司之高度重視。證交所指出,本次宣導會睽 違六年首度恢復實體舉辦,目前各場次宣導會報名情形皆相當踴躍, 截至目前為止已近2,000人報名,報名開放至2月26日,額滿將提前截 止。
證交所提醒所有上市公司把握最後時間至證基會網站報名(https ://webline.sfi.org.tw/workshop/default.asp?csn=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