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攜手成立的「資本市場服務團」,於7月4日在台中林酒店盛大舉辦「2025年度推動優質企業邁入資本市場座談會」。此次座談會邀請了近20家優質企業共襄盛舉,共同探討如何整合資本市場資源,打造一個為各類規模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推動平台。
座談會的舉辦,旨在幫助企業透過進入資本市場,不斷強化公司治理,擴大營運規模,並邁向國際市場。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李淑暖在會上表示,櫃買中心自成立以來,已經助力超過2,600家公開發行公司成功進入資本市場,並已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滿足不同發展階段和營運規模的中小微企業多元掛牌需求。
李淑暖進一步指出,櫃買中心在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的會員交易所中,成交值周轉率位居第二,掛牌公司本益比約25倍,這一數據充分展示了櫃買中心活躍的股票市場和合理的本益比。她強調,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不僅能夠加強營運體質,還能提升企業知名度、招募優秀人才,並滿足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
此外,櫃買中心將持續關注企業、證券商及會計師的建議,不斷檢討並調整上櫃相關規定,以協助企業順利進入資本市場。安侯建業副執行長陳宗哲在會上提到,在全球市場的營運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企業如何靈活應對、維持競爭優勢,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KPMG長期與櫃買中心及證交所合作,在企業IPO、併購、股權規劃及ESG轉型等領域提供專業服務,陪伴許多企業從初創階段走向資本市場。
近期,台灣生醫產業的投資動能顯著減緩,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以來,無論是掛牌上市櫃或申請上市或上櫃的生醫公司,數量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這一現象反映出,台灣生醫產業的投資熱度並不如去年旺盛。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提供的登記資料,今年以來,生醫族群上市及上櫃掛牌的公司共有五家,其中上市三家公司,上櫃兩家公司。此外,目前提出上市櫃申請的生醫族群僅有三家公司。這與去年全年15家上市櫃掛牌的生醫公司相比,數量明顯減少。
已成功上市的生醫公司包括青松健康、永鴻生技和愛派司,分別代表長照產業、農業生技及醫材產業。而剛通過上市審議的禾榮科,也將為今年上市櫃的生醫公司增添一員。
在櫃買中心方面,今年已核准掛牌上櫃的公司有威力德生醫和浩宇生醫,而仍在申請上櫃的生醫族群則有台寶生醫和友霖生醫。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台灣生醫族群在上市櫃掛牌的家數達到歷史高峰,證交所統計顯示,去年成功上市的生技公司共有九家,櫃買中心核准上櫃掛牌的生技公司有六家,兩大市場掛牌的生技公司共計15家,遠超過2023年的七家。
在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2023年度全球IPO數量下滑近20%,但台灣資本市場卻逆勢成長,尤其是在生醫族群。這也吸引了日本大和投資公司積極促成日本生技公司來台掛牌上市櫃。
目前,已知有多家生醫公司計劃申請上市櫃,包括漢達、訊聯智藥、三鼎生技、永笙-KY、圓祥生技、圓點奈米、向榮生技、普瑞博等,這些公司都將爭取在今年上市或上櫃。
服務團7月4日在台中盛大舉辦「推動優質企業邁入資本市場座談會」,活動由安侯建業與台灣資本市場服務團共同主辦,吸引了眾多產業領袖及企業代表踴躍參與。座談會中,即將於創新板上市的微程式(7721)董事長吳騰彥以及上櫃生技股佑全(6929)總經理文德蘭,分別分享了其公司上市櫃的經驗。
證交所副總杜惠娟在會上致詞,強調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成果。截至7月4日,證交所掛牌上市公司已達1,045家,總市值高達69兆元,在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市值排行中位居第11名。今年前五個月,證交所成交日均值達3,450億元,排名第13,展現了台灣資本市場的活躍與高流動性。
杜惠娟進一步表示,台灣資本市場的亮眼表現,得益于優質上市公司的積極參與。今年前五個月,上市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5.2%,顯示企業基本面穩健成長。此外,資金動能充沛、資訊揭露透明,也使得台灣資本市場受到投資人的高度信賴。
證交所積極推動創新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資金籌集,並鼓勵AI、機器人、無人機、衛星通訊等新興產業在創新板匯聚,形成上市新聚落。今年創新板2.0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後,市場表現依然亮眼,前5月總成交值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44%,股價淨值比也領先整體市場。
櫃買中心副總李淑暖提到,台灣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由證交所與台北交易所共同構建,提供各類型企業選擇適合的掛牌市場。台北交易所的創櫃板、興櫃及上櫃主板三大板塊,特別適合中小微企業發展。除了股票市場,台北交易所還涵蓋債券、ETF及衍生性金融商品等多元商品,其中櫃買中心的債券市場在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中的排名第四,展現了其市場實力。
座談會中,吳騰彥和文德蘭分享了公司上市櫃的實務經驗,並指出掛牌後對公司整體運營的正面影響。此外,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專業人員就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應注意的事項進行了專業分享,包括財務透明度、內控制度、公司治理及法遵風險管理等,並建議企業提早規劃財報整合與投資人溝通,以提升資本市場信任度。
根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登記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生醫族群上市及上櫃掛牌的公司共有五家,其中包括三家上市及兩家上櫃,另外,當前提出上市櫃申請的生醫族群僅有三家;相較之下,2024年全年,國內上市櫃生醫族群掛牌公司達到15家,預期今年生醫族群上市櫃掛牌家數與去年比恐將大幅縮水。
證交所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已成功上市的生醫族群,包括元月15日掛牌的青松健康(6931)、4月28日掛牌的永鴻生技、及6月10日掛牌的愛派司,三公司分別代表長照產業、農業生技及醫材產業。目前已申請上市掛牌的公司,則僅有7月3日剛通過上市審議的禾榮科。
在櫃買中心方面,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已核准掛牌上櫃的公司僅有體外診斷試劑業者威力德生醫、及首家生醫資電(Bio-ICT)浩宇生醫兩家公司;仍在申請上櫃的生醫族群則有細胞治療業者台寶生醫、及藥廠友霖生醫兩家公司。
國內生醫族群2024年上市櫃掛牌家數達到歷史高峰,根據證交所統計,2024年成功上市的生技公司共有九家,櫃買中心核准上櫃掛牌的生技公司有六家,兩大市場掛牌的生技公司共計15家,遠高於2023年的七家。
根據PWC Global IPO Watch統計,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2023年度下滑了近20%,唯有台灣資本市場逆勢成長,尤其在生醫族群,台灣生技股過去幾年成長表現超越美國、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因此日本大和投資公司近年來積極想促成日本生技公司來台掛牌上市櫃。
法人分析,今年想申請上市櫃的生醫族群,目前已知包括漢達、訊聯智藥、三鼎生技、永笙-KY、圓祥生技、圓點奈米、向榮生技、普瑞博等公司,今年股東會都已通過將申請上市櫃、或辦理現金增資供初次上市櫃公開承銷,這些公司都將爭取今年上市或上櫃。
座談會旨在整合資本市場資源,打造一個共同推動的平台,為各類規模的企業提供一站式資本市場服務。協助企業透過進入資本市場,持續強化公司治理,擴大營運規模,進而邁向國際市場。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李淑暖表示,櫃買中心成立30年來,已協助超過2,600家公開發行公司進入資本市場,也已建構多層次資本市場,滿足不同發展階段與營運規模的中小微企業多元掛牌需求。
櫃買中心在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70多個會員交易所中,成交值周轉率位居第二,掛牌公司本益比約25倍,顯示出櫃買中心擁有活躍的股票市場及合理的本益比。
李淑暖表示,公司進入資本市場不僅可以加強健全營運體質,也有助提升企業知名度、招募優秀人才,並能滿足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此外,櫃買中心將持續傾聽企業、證券商及會計師的建議,除不斷檢討並調整上櫃相關規定外,協助企業順利進入資本市場。
安侯建業副執行長陳宗哲則指出,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營運挑戰日益嚴峻,如何靈活應對、維持競爭優勢,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KPMG長期偕同櫃買中心及證交所協助企業IPO、併購、股權規劃及ESG轉型等領域,陪伴許多企業從初創階段走向資本市場。
證交所副總杜惠娟致詞表示,截至7月4日,證交所掛牌上市公司家 數已達1,045家,總市值約69兆元,位居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市值第 11名。此外,今年截至5月底,證交所成交日均值達3,450億元,亦排 名全球第13,展現台灣資本市場在國際間的活絡度與高流動性。
杜惠娟進一步指出,台灣資本市場之所以能有如此亮眼表現,關鍵 在於擁有優質的上市公司。今年前五個月,全體上市公司營收較去年 同期成長達15.2%,顯示企業基本面穩健成長,加上資金動能充沛、 資訊揭露透明,深獲投資人信賴,這正是台灣資本市場的重要優勢。
證交所持續鼓勵創新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籌資發展,促進具有未來發 展性的 AI、機器人、無人機、衛星通訊等新興產業在創新板匯聚成 上市新聚落。
隨著今年創新板2.0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以來,儘管資本市場受地 緣政治影響,創新板今年前5月,總成交值仍較2024年同期大幅成長 144%;而投資人及企業關心的估值面,如股價淨值比更是領先整體 市場。
證交所表示,在政策支持與市場機制優化的雙重助力下,投資人願 意以更高估值肯定高成長潛力企業,顯示台灣資本市場以及創新投資 生態圈已逐步發展成熟。
櫃買中心副總李淑暖致詞表示,台灣多層次資本市場由證交所與台 北交易所共同建構,提供各類型企業依其成長階段選擇適合的掛牌市 場。台北交易所擁有創櫃板、興櫃及上櫃主板三大板塊,特別適合中 小微企業籌資發展,因應其不同階段資本需求。
李淑暖指出,除股票市場外,台北交易所亦涵蓋債券、ETF及衍生 性金融商品等多元商品,其中櫃買中心的債券市場也發展相當蓬勃, 今年前5月債券月成交值在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中排名第四名, 足見櫃買中心是一個具備多元商品市場與多層次架構的股債雙核心交 易所。
此次座談會特別邀請即將上市的微程式董事長吳騰彥及上櫃公司佑 全藥品總經理文德蘭,現場分享上市櫃實務經驗與公司掛牌後對整體 營運的助益,讓與會者對資本市場操作與企業成長有更深入的了解, 成為此次座談會的一大亮點。
會中也由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就「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應注意事項 」進行專業分享,內容涵蓋企業在申請上市櫃前應審慎檢視的財務透 明度、內控制度健全性、公司治理架構完整性及法遵風險管理機制, 同時建議企業應提早規劃財報整合、強化與投資人溝通的資訊揭露能 力,以提升資本市場信任度,順利接軌公開發行的各項規範。
臺灣證券交易所自2日起,全新「臺灣創新板(tib)」形象影片正式上線,影片以充滿未來感與科技感的動畫風格,展現資本市場的創新面貌,為企業與投資人帶來全新視覺體驗。
這部形象影片強調「創新,讓未來顯現;登板,讓世界看見」的核心價值,透過視覺表現,啟動企業與投資者對tib未來價值的創新對話。
影片主軸圍繞「發掘下一個獨角獸」、「挺你開創世界的腳步」,展現tib象徵的成長動能與創新價值。動畫中不僅描繪未來城市的輪廓,更以流動光影與強烈視覺語言,傳達tib為創新產業提供的成長跑道。
tib作為創新藍圖的入口,鼓勵改變、支持轉型,為潛力企業打造未來獨角獸的舞台。自今年1月制度全面升級,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後,tib已成為創新企業及投資人廣泛關注的嶄新板塊。
證交所以「Future+Growth」為精神核心,建構品牌視覺語言,將制度概念轉化為具象、有感及生活化,希望將創新與改變的形象深植人心,引領全民透過影像看見tib代表的未來價值。
為深化溝通、擴大互動,證交所同步推出「獨角獸LINE貼圖」,貼近生活的方式拉近與投資人的距離,貼圖中的「挺爆你」、「讚哦」、「GO!GO!」等用語,迅速成為社群間傳遞支持與鼓勵的新語言。
證交所預告,下一波將舉辦看影片「尋找獨角獸」互動活動,邀請全民透過影片尋找彩蛋及完成任務,透過創意互動與社群分享,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證交所強調,未來將持續以跨域合作與創新語言,深化tib定位並打造成為亞洲Nasdaq,發掘臺灣創新企業潛能,讓tib成為創新改變的推手,讓世界看見臺灣新世代的獨角獸,形塑台灣未來產業新聚落。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相關單位攜手舉辦「2025投資新趨勢系列講座」,第二場新北場即將於7月12日(周六)下午2時30分在新板希爾頓酒店3F圓滿B廳盛大開幕。這場免費活動不僅對資本市場、理財投資的愛好者開放,還提供了線上直播的機會,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其中。 主辦單位表示,從6月起,這個年度系列講座將陸續在台南、新北、台中、高雄及台北等地區舉行,內容涵蓋了資本市場的新制度與新商品介紹,並邀請了各大證券期貨周邊單位及財經專業講師分享實務經驗。活動詳情與報名方式可透過證基會活動官網(webline.sfi.org.tw/workshop/Default.asp?csn=746)查詢,或電話詢問分機338周小姐、337謝先生。 新北場特別規劃了兩大專題演講,首場由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王進昇組長主講,將介紹「股東e服務」平台,並分享如何通過數位化來提升股東會事務的效率。第二場則將由業界實務專家分享「全民理財時代-市場趨勢與投資策略」,幫助投資人掌握宏觀趨勢與操作要領,深化理財觀念。無法親臨現場的民眾也可以透過臉書直播同步觀看。 為了增加活動的吸引力,「2025投資新趨勢系列講座」設計了實體與線上抽獎,獎品包括HITACHI日立水蒸氣烘烤微波爐、ASUS輕薄筆電、PHILIPS高速負離子吹風機、SOGO禮券、超商禮物卡及漢堡餐券等多項好禮。除了新北場,未來還將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高雄承億酒店及台北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其他三場講座,時間皆為下午2時30分。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間,共有123家上市公司(合計152件)進行了庫藏股的買回行動。在這段時間內,已經有124件買回庫藏股的案件結束,其中35件達到了100%的執行率,而34件則執行率低於50%。
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零組件行業的庫藏股買回案件數最多,共有23件;其次是汽車工業,有17件;光電行業則有14件。此外,半導體、生技醫療、鋼鐵工業等行業的庫藏股買回案件也都在十件以上。
這些上市公司買回庫藏股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轉讓給員工,共有92件;另外60件則是為了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
在申請買回股數最多的前五名公司中,友達以15.3萬張居首,其次是光寶科13萬張、燁輝9萬張、大同7.5萬張、可成6.7萬張。
為了提升投資人對於庫藏股買回行動的資訊揭露透明度,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按季發布最近一年上市公司執行買回庫藏股的情況。投資人可以通過證交所的公開資訊觀測站「投資專區」→「庫藏股資訊專區」項下的「庫藏股統計彙總表」來查詢相關的詳細資訊。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發表全新「臺灣創新板(TIB)」形象影片,以未來感十足的動畫風格,呈現資本市場的創新精神。該影片強調「創新,讓未來顯現;登板,讓世界看見」的價值觀,旨在啟動企業與投資人對TIB未來價值的創新對話。
影片以「發掘下一個獨角獸」、「挺你開創世界的腳步」為主軸,展現TIB象徵的成長動能與創新價值。動畫中不僅描繪未來城市的輪廓,還透過流動光影與張力的視覺語言,傳達TIB為創新產業鋪設的成長跑道。
證交所指出,自今年元月起,TIB制度全面升級,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吸引了廣大創新企業及投資人的關注。全新形象影片的推出,以「Future+Growth」為精神核心,將制度概念具象化,深化創新與改變的形象。
為進一步深化溝通與互動,證交所同時推出「獨角獸LINE貼圖」,貼圖中的「挺爆你」、「讚哦」、「GO!GO!」等用語,迅速成為社群間傳遞支持與鼓勵的新語言。
證交所預告,將舉辦看影片「尋找獨角獸」互動活動,透過創意互動與社群分享,擴大影響力,讓TIB不僅是資本市場的制度創新,也是全民參與、共創未來的行動號召。
未來,證交所將持續以跨域合作與創新語言,深化TIB定位,打造亞洲那斯達克,發掘臺灣創新企業潛能,讓TIB成為創新改變的推手,形塑台灣未來產業新聚落。
該影片聚焦「創新,讓未來顯現;登板,讓世界看見」的核心價值 ,開啟企業與投資人對tib未來價值的創新對話,引領全民透過視覺 體驗,看見下一個改變世界的獨角獸。
證交所表示,該影片圍繞「發掘下一個獨角獸」、「挺你開創世界 的腳步」為主軸,展現tib象徵的成長動能與創新價值。
動畫中不僅刻劃未來城市的輪廓,更透過流動光影與充滿張力的視 覺語言,傳遞tib為創新產業鋪設的成長跑道。tib正是這座創新藍圖 的入口,鼓勵改變、支持轉型,為潛力企業打造成為未來獨角獸的舞 台。
證交所指出,tib自今年1月制度全面升級,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以 來,已成創新企業及投資人廣泛關注的嶄新板塊。此次全新形象影片 推出,證交所用新穎的宣傳手法,以「Future+Growth」為精神核心 ,建構品牌視覺語言,將制度概念轉化為具象、有感及生活化。期能 將創新與改變的形象深植人心,引領全民透過影像看見tib代表的未 來價值。
為深化溝通、擴大互動,證交所同步推出「獨角獸LINE貼圖」,以 貼近生活的方式拉近與投資人的距離,自6月24日上架來即受廣大好 評,貼圖中如「挺爆你」、「讚哦」、「GO!GO!」等用語,迅速成 為社群間傳遞支持與鼓勵的新語言,也讓更多人從貼圖互動,貼出對 tib品牌的好感與認同。
證交所也預告,下一波將舉辦看影片「尋找獨角獸」互動活動,邀 請全民透過影片尋找彩蛋及完成任務。透過創意互動與社群分享,進 一步擴大影響力,讓tib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制度創新,也是一種全民 參與、共創未來的行動號召。
證交所強調,未來將持續以跨域合作與創新語言,深化tib定位並 打造成為亞洲Nasdaq,發掘臺灣創新企業潛能,讓tib成為創新改變 的推手,讓世界看見臺灣新世代的獨角獸,形塑台灣未來產業新聚落 。臺灣創新板形象影片:www.youtube.com/watch?v=YVA1Q Xhs_C0。臺灣創新板LINE貼圖:line.me/S/sticker/35024 。臺灣證券交易所臉書粉專:www.facebook.com/TaiwanSt ockExchangeCorp。
據主辦單位表示,年度系列講座活動自6月起將陸續於台南、新北 、台中、高雄及台北舉行,內容涵蓋資本市場新制度與新商品介紹, 並由各大證券期貨周邊單位及財經專業講師分享實務經驗。投資新趨 勢系列活動詳情與報名方式,請上證基會活動官網(webli ne.sfi.org.tw/workshop/Default.asp?csn=746),或洽詢電話:( 02)2397-1222分機338周小姐、337謝先生。
第二場(新北場)特別規劃兩大專題演講,首先由臺灣集中保管結 算所王進昇組長講解「股東e服務」平台,介紹如何以數位化提升股 東會事務效率;接續則由業界實務專家分享「全民理財時代-市場趨 勢與投資策略」,協助投資人掌握宏觀趨勢與操作要領,深化理財觀 念。當日無法親臨者亦可線上觀看直播。
「2025投資新趨勢系列講座」設計實體與線上抽獎,獎品包括﹕H ITACHI日立水蒸氣烘烤微波爐、ASUS輕薄筆電、PHILIPS高速負離子 吹風機、SOGO禮券、超商禮物卡及漢堡餐券等多項好禮。其餘三場講 座時間及地點分別為:8月16日台中裕元花園酒店、9月13日高雄承億 酒店、10月25日台北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皆於下午2時30分舉 行。
證交所分析,以類股來看,電子零組件達23件最多,汽車工業17件、光電14件分居第二、三名,半導體、生技醫療、鋼鐵工業等都在十件以上。
觀察上市公司買回庫藏股目的,計有92件將轉讓給員工,另有60件是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至於申請買回股數最多前五名公司,依序為:友達15.3萬張、光寶科13萬張、燁輝9萬張、大同7.5萬張、可成6.7萬張。
為提升資訊揭露透明度,證交所提供投資人更豐富的資訊品質,將按季發布最近一年上市公司執行買回庫藏股情形,投資人得自公開資訊觀測站「投資專區」→「庫藏股資訊專區」項下的「庫藏股統計彙總表」查詢相關資訊。
證交所表示,影片聚焦「創新,讓未來顯現;登板,讓世界看見」的核心價值,開啟企業與投資人對tib未來價值的創新對話,引領全民透過視覺體驗,看見下一個改變世界的獨角獸。
影片同時圍繞「發掘下一個獨角獸」、「挺你開創世界的腳步」為主軸,展現tib象徵的成長動能與創新價值。
動畫中不僅刻劃未來城市的輪廓,更透過流動光影與充滿張力的視覺語言,傳遞tib為創新產業鋪設的成長跑道。tib正是這座創新藍圖的入口,鼓勵改變、支持轉型,為潛力企業打造成為未來獨角獸的舞台。
證交所強調,tib自今年元月制度全面升級,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以來,已成為創新企業及投資人廣泛關注的嶄新板塊。
此次全新形象影片推出,證交所用新穎的宣傳手法,以「Future+Growth」為精神核心,建構品牌視覺語言,將制度概念轉化為具象、有感及生活化。期能將創新與改變的形象深植人心,引領全民透過影像看見tib代表的未來價值。
為深化溝通、擴大互動,證交所同步推出「獨角獸LINE貼圖」,以貼近生活的方式拉近與投資人的距離,自6月24日上架以來即受到廣大好評,貼圖中如「挺爆你」、「讚哦」、「GO!GO!」等用語,迅速成為社群間傳遞支持與鼓勵的新語言,也讓更多人從貼圖互動中,貼出對tib品牌的好感與認同。
證交所預告,下一波將舉辦看影片「尋找獨角獸」互動活動,邀請全民透過影片尋找彩蛋及完成任務。透過創意互動與社群分享,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讓tib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制度創新,也是一種全民參與、共創未來的行動號召。
未來,證交所將持續以跨域合作與創新語言,深化tib定位並打造成為亞洲那斯達克,發掘臺灣創新企業潛能,讓tib成為創新改變的推手,讓世界看見臺灣新世代的獨角獸,形塑台灣未來產業新聚落。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6月30日盛大舉辦上半年證券商從業人員反詐騙宣導座談會,邀請金融安全專家台北富邦銀行金融安全部副總蔡佩玲以及駐金管會檢察官劉韋宏共同擔任講師,為業界帶來實質的防詐知識與經驗分享。
蔡佩玲女士在擔任檢察官期間,對於我國防制洗錢政策貢獻良多,現於北富銀積極推動防詐工作。在座談會上,她以銀行業為例,深入剖析了詐騙集團的挑戰。蔡佩玲指出,隨著疫情後詐騙集團的快速成長及犯罪手法的日新月異,金融機構面臨的防範金融犯罪的壓力日益增大。她強調,金融機構必須與時俱進,嘗試新思維、新工具、新組織及新作法,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蔡佩玲以北富銀為例,介紹了該行積極導入人機協作的概念,運用RPA、AI等先進工具協助員工判讀大量交易資訊,從而客觀且有效率地發現可疑帳戶或金流。她提到,自2021年起,北富銀打造了「鷹眼識詐聯盟」,並吸引多數銀行機構參與,透過大量現有警示帳戶資料訓練鷹眼模型,能夠快速且精準地識別可疑帳戶。
另一位講師劉韋宏檢察官則分享了他在內線交易及吹哨者保護等議題上的豐富實務經驗。他透過自身接觸過的詐騙案件,向與會者展示了詐騙集團的狡猾手段。劉韋宏提到,詐騙集團常利用投資群組誘導投資虛擬貨幣,並建置假APP吸引被害者入金。他指出,詐騙集團將金錢轉移至俄羅斯或柬埔寨等地的虛擬貨幣交易所或帳戶,使得追討財損的機會非常低。他還強調,人頭帳戶是詐騙集團洗錢的重要管道,也是政府防堵詐團的重要措施之一。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7月1日召開了第22屆董事會,會議中進行了重要的人事變動。在這次會議上,林修銘被推舉為董事長,繼續領導證交所發展。同時,李愛玲則續任總經理一職,與林修銘攜手共同為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努力。
此外,第22屆監察人會議也發生了人事變遷,主管機關指派的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許富皓被推舉為常駐監察人,將繼續監督證交所的運作。
證交所董事會的成員中,包括了來自臺灣各大金融機構的代表人,如臺銀的吳佳曉、土銀的何英明、台糖的蕭基淵、華銀的陳芬蘭、兆豐銀的簡鴻文、永豐餘投控的駱秉正、台泥的張安平、元大證的黃維誠以及富邦證的程明乾等。這些董事與主管機關指派的林修銘、李愛玲、張心悌、邵慶平、張琬喻、朱德芳等共15人,將共同參與證交所的治理。
在監察人方面,一銀的邱月琴、中油的陳瑞瓊以及主管機關指派的許富皓共同構成了第22屆監察人團隊,將對證交所的運作進行嚴格監督。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深入年輕世代熱衷的嘻哈音樂領域,以創意十足的方 式推廣資本市場知識,並強化反詐騙意識。在最新一場《校長兼撞鐘》演唱會中,證交所積極參與,於蘭陽平原上的羅東文化工場展開精彩表演。
此次活動由中華文化總會主辦,這是證交所第三度支持並參與的巡迴演出。活動以「小心有鬼」和「臺灣創新板(TIB)」為主題,通過互動攤位、影片播放以及LINE貼圖的推廣,展現了證交所與時俱進、貼近民眾的金融推廣策略。
證交所透露,本屆《校長兼撞鐘》將在宜蘭、新竹、嘉義與屏東進行四場演出,結合當地音樂社群與台灣饒舌文化的創作活力,引導大眾關注社會與金融議題。
在宜蘭場的活動中,證交所特別宣傳臺灣創新板(TIB)的理念,傳遞「創新,讓未來顯現;登板,讓世界看見」的訊息,並設置專屬攤位,供應TIB獨角獸LINE貼圖下載,讓更多投資大眾認識創新板。
證交所強調,TIB象徵著創造與改變,以「獨角獸」為主題設計的LINE貼圖,寓意著具有快速成長潛力和創新能力的企業。這種創新語言的運用,旨在打破傳統框架,拉近不同年齡層之間的距離,使貼圖在日常對話中自然流暢,並擴大對TIB的認知。
證交所期望透過這種方式,拓展大眾對創新板的認識,鼓勵投資人關注創新產業動態,並積極投資成長型企業,共同挖掘潛在的獨角獸,讓其成為臺灣之光。
除創新板宣導外,證交所也持續展開反詐騙推廣活動。在活動現場,設置了「你被哪隻詐騙鬼盯上了?」心理測驗,通過趣味問答揭露各種投資詐騙手法。同時,播放《給你的錢一首歌的時間》及「小心有鬼」系列影片,並舉辦「反詐騙diss battle」舞台互動,鼓勵觀眾以饒舌創作表達對投資詐騙的觀察與反思。
通過這些創意宣導和日常語言的運用,證交所期望能夠強化民眾的正確投資觀念,共同打造一個健康的金融環境。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對於股價異常波動的東哥(8748)發出要求,該公司必須公告今年5月的營收和獲利情況。根據公告,東哥在5月份的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2.15元,這一成績主要來自於出售一艘100呎以上的豪華遊艇所帶來的收入。
東哥於1日發布的重訊中提到,由於股價的變動已經觸及了證交所公布的注意交易標準,因此根據證交所的通知,東哥公布了5月份的自結營收和獲利數據。5月份的營收為6.6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税後淨利為2.02億元,年減幅達到32%;每股稅後純益為2.15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
從數據來看,東哥在5月份的營收和獲利表現並不理想,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成績的下滑主要是因為沒有豪華遊艇的銷售收入。據了解,在5月份,東哥成功售出了一艘100呎以上的豪華遊艇,這一交易為公司帶來了相當可觀的營收和獲利。
台股市場近期表現強勁,吸引越來越多投資者加入。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最新統計數據,6月份集中市場新開戶數量再創新高,新增3.2萬人,使得總開戶數達到1,348萬人,創下歷史紀錄。在年齡結構上,30歲以下的投資者增加超過2.11萬人,佔比高達66%,顯示台股投資者結構逐漸年輕化。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61歲以上的投資者減少了696人,但這並不妨礙其他年齡層的開戶數量持續增長。其中,0至19歲、20至30歲、31至40歲的年齡層,其總開戶數占比合計達到33.21%,較去年3月時的29.4%增加3.81個百分點,顯示年輕投資者對台股的興趣與日俱增。
此外,台股在5月和6月連續兩個月大幅上漲,外資在這兩個月內對台股的回補金額達到3,133.74億元。進入7月,台股交易首日外資更是投入482億元,帶動台股指數大漲近300點。內資投資者也在這波升勢中積極參與,持續挺進台股市場。
上半年新開戶數量累計增加26.44萬人,顯示台股市場的吸引力不減。截至6月底,台股集中市場總開戶數已達1,348萬465人,與去年底相比,增加了26萬4,424人,顯見台股投資者群體的擴大。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與SparkLabs Taiwan聯手主辦了一場以「Edge AI的前沿應用:無人機、太空科技與資安的創新實踐」為主題的交流分享會,吸引了超過九十位創新企業代表及創投機構的熱烈參與。這場活動不僅展現了產業與資本市場之間緊密的聯繫,更共同推動台灣科技創新的發展。
在活動中,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開場時強調,行政院2024年推出的「五大信賴產業推動方案」,旨在將台灣打造為全球民主科技陣營中值得信賴的關鍵夥伴。他指出,在過去幾年間,受益於資本市場的助力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已經享譽國際。證交所期望能夠成為無人機、太空科技及資安創新企業的最佳夥伴,共同建立自主、安全、可信賴的國防和資安生態系統。
林修銘提到,自2021年設立臺灣創新板以來,證交所一直致力于為願意改變且有能力改變的創新企業提供量身打造的服務,以加速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他並強調,創新板不僅要立足台灣,還要面向國際,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迄今,創新板已累積超過20家創新企業成功掛牌,未來將成為帶動國家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專題演講部分,美國高通業務開發總監暨亞太生態系發展計畫負責人戴郁文分享了新創企業從研發到商品化的實踐經驗與未來應用趨勢。同時,資安領域創新企業奧義智慧科技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吳明蔚也分享了如何利用先進的AI技術來保護台灣戰略產業,並透露了他們計劃在今年度申請創新板,以認同創新板的創新價值和提供的優質服務。
活動的重頭戲則是SparkLabs Taiwan創投暨加速器與多家無人機、資安等產業的創新企業共同登台,以Edge AI為出發點,探討跨領域的合作與應用。SparkLabs Taiwan共同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邱彥錡表示,台灣新創企業具有全球影響力,透過與證交所的合作,他們希望幫助更多深科技團隊從研發走向商業化,結合台灣供應鏈與資本市場的優勢,加速國際布局,並期待創新板能成為台灣新創走向全球的關鍵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