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公)公司新聞
花旗(台灣)商業金融事業群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近日共同舉辦「變動下的契機—中東歐貿易供應鏈布局戰略」客戶論壇,與台灣企業分享中東歐供應鏈優勢、經濟概況與跨國金融解決方案。
中東歐優越的近岸外包地理優勢,發達的製造業基礎,成為歐洲的製造中心。政府也積極鼓勵台商赴歐投資,目前行政院國發會已與斯洛伐克、捷克和立陶宛三國簽署18項合作備忘錄,並主導成立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以及10億美元的中東歐融資基金。
花旗(台灣)商業金融事業群負責人余苑菱表示:「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加上中東歐政府積極建立友善的投資環境,全球供應鏈逐漸開始向中東歐移轉。看好中東歐的市場潛力,花旗預期未來幾年內,此區域將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經貿走廊。」
余苑菱進一步表示:「花旗透過遍布歐洲市場的綿密網絡、通曉多國語言的優秀人才以及對當地市場的了解,相信能夠提供台商及跨國企業客戶專業的服務。作為客戶的最佳金融夥伴之一,花旗致力運用我們的跨國優勢,支持客戶在海外的業務拓展計畫,協助台灣企業走向國際。」
花旗國際企業金融業務中歐區負責人Jacek Czerniak強調:「花旗擁有獨特的全球網絡,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及烏克蘭等國皆設有據點,且在中東歐國家擁有高技能、專業的員工。
在企業持續進駐中東歐的趨勢下,花旗透過歐洲與亞洲團隊的緊密合作,針對台灣企業客戶的需求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協助跨境投資布局。」
**「花旗」榮膺國銀獲利王 每員工貢獻逾千萬元** 在央行公布的第一季國銀營運績效季報中,花旗台灣商業銀行以每名員工創下超過1,514萬元的獲利,登上國銀獲利王寶座。 央行統計,若撇除輸出入銀行和全國農業金庫,花旗銀行本季的每員工獲利貢獻度傲視其他商業銀行,大幅超越第二名的京城銀行(911萬元)和第三名的上海商銀(686.9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花旗銀行在減少員工數的情況下,每員工獲利貢獻度仍能大幅成長,顯示其在企業金融領域的強勁實力。銀行主管分析,員工獲利貢獻度會因員工數變化而有所不同,對規模較小的銀行來說,衝高每員工獲利貢獻度相對容易。 此外,本季有27家國銀的每員工貢獻度超過200萬元,較上季增加3家。王道銀行在本季重回前十大行列,其每員工貢獻度超過400萬元。 央行主管指出,央行於今年第一季意外升息,預計將在第二季對國銀淨利差有所助益,進一步推升國銀獲利。
根據央行統計,第一季國銀每一行員獲利貢獻,若排除輸出入銀行 的792.28萬元,及全國農業金庫的-1,171.29萬元,其餘商業銀行中 ,本季排名再洗排。
第一名由花旗銀行1,514.4萬元登頂,過去長年居冠的京城銀行也 有911萬元排名居次,第三為國銀模範生上海商銀686.9萬元。另有兩 家銀行擠進600萬元俱樂部,包括滙豐銀行672.66萬元排 第四名,兆豐銀行624.95萬元排第五。第六到第十依序是臺灣銀行5 09.39萬元、國泰世華銀行461.07萬元、台北富邦銀行426.54萬元、 中國信託銀行423.65萬元,王道銀行408.1萬元。
首季除前五大均已突破600萬元外,第六至第十名也至少有400萬元 以上;且共有27家國銀每一員工貢獻逾200萬元,較上季多三家。銀 行主管分析,花旗銀首季已是企金銀行,在員工人數減少下,員工獲 利貢獻度是稅前盈餘除以員工人數,因此比起大銀行,人數較少的銀 行更容易勝出,京城及上海銀等中小型銀行,長年員工獲利貢獻都很 高,主同樣是員工人數較少,相較大型銀行更容易衝高。
王道銀近年隨銀行組織結構調整,先前已連四季在前十大以外,但 本季衝出逾400萬元表現,重回前十強;永豐銀及一銀本季雖跌出前 十名,但分別仍有393.23萬、365.72萬元高水準。
前十強中多數為年成長,尤其花旗銀年成長388.26%最強、其次京 城銀111.74%、臺銀31.71%。銀行主管指出,上半年美國未降息前 ,SWAP(換匯交易)投資收益預計可持平,放款動能將略回穩,有助 維持銀行淨利差,加上央行第一季意外升息,預計將反映在第二季貢 獻度。
星展收編花旗消金後再推新卡 everyday御璽卡
星展銀行宣布收編花旗台灣消費金業務後,再推出「everyday威士御璽卡」,主打快速累點和綁定行動支付高回饋。據星展銀統計,去年12月整併以來,已完成260萬張信用卡換發,理財儲蓄保單等投資商品加總達1.1兆元。
星展銀消費金融處長孫可基表示,此次換發的信用卡中,原花旗卡占約8成、新卡約2成,預計今年第三季將推出新產品。everyday威士御璽卡除了每25元累積1點活利積分外,消費指定海外串流平台可加碼10倍,並擴及公用事業費代扣繳領域。
此外,Everyday威士御璽卡與LINE Pay合作,綁定消費滿300元最高可享3% LINE POINTS回饋,結合超過52萬個LINE Pay支付通路。星展銀並提供活利積分兌換商品、刷卡金、消費折抵及哩程等優惠。
除了星展銀外,永豐銀行與台新銀行也推出綁定行動支付高回饋信用卡。永豐DAWAY卡綁定LINE Pay可享國內外消費最高3% LINE POINTS回饋,以及自動扣繳信用卡費每月最多20次免費跨行轉帳和提款。台新@GoGo卡綁定台新Pay消費,完成任務可升級享精選行動支付、網購、訂房網最高3.8%回饋,且折抵台新Point更方便。
星展銀行總經理黃思翰表示,自去年12月啟動信用卡換發以來,陸 續整合飛行哩程、現金回饋、高端客群、聯名禮遇與紅利積點等信用 卡產品,已順利完成260萬張信用卡轉換,後續將提供信用卡、貸款 、財富管理等服務;去年底至今也觀察到理財儲蓄保單等投資商品加 總達到1.1兆元,整併相當成功。
星展銀行消費金融處處長孫可基指出,原花旗卡換發占總發卡量約 8成、新卡約2成,預計第三季將有新產品推出。這次everyday威士御 璽卡除一般消費每25元1點活利積分無上限,指定海外串流影音平台 刷卡交易再享活利積分10倍加碼,並特將權益擴大至公用事業費代扣 繳領域,透過星展Card+ App還可使用活利積分兌換商品、刷卡金、 消費折抵及兌換哩程等。且結合LINE Pay逾52萬支付通路據點,7月 底前使用星展everyday威士御璽卡綁定LINE Pay,單筆消費滿300元 ,享最高LINE POINTS 3%回饋。
台新銀強調,6月1日到11月30日止,結帳帳單消費適用台新Pay綁 定@GoGo卡消費,除一般消費0.3%無上限,完成任務即升級享精選行 動支付、網購、訂房網最高3.8%回饋,且折抵台新Point更方便(台 新Point 1點等於1元)。
永豐銀行說明,永豐DAWAY卡推出僅一個半月,相關效益仍在觀察 中,綁定LINE Pay可享國內外消費最高LINE POINTS 3%回饋無上限 ,還可設定數位帳戶大戶DAWHO自動扣繳信用卡費,每月再享最多20 次免費跨行轉帳、提款。
本土銀行資產突破70兆大關 花旗(台灣)縮水最明顯
台灣本土銀行持續擴張,資產規模也不斷壯大。根據1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去年底銀行總資產已達69.92兆元,目前已公布的銀行總資產合計超過69.8兆元,預計整體將突破70兆元大關。
其中,台灣銀行和中信銀行的資產已分別突破6兆元。此外,合庫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第一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的資產也都在4兆元以上。華南銀行、兆豐銀行、玉山銀行、土地銀行的資產則都超過3兆元。
不過,首季公布的數據顯示,花旗(台灣)銀行資產縮水最為明顯,推測與消費金融業務出售有關。而華南銀行和兆豐銀行的資產則突破4兆元大關;彰銀則超過3兆元。
分析師指出,儘管美國聯準會降息延後,但仍有助於銀行第二季至第三季的換匯交易收益和淨利差。加上高利率環境利於銀行銷售理財商品,預計銀行的資產和淨值將持續增長。
公股銀行則強調,隨著國內經濟復甦,企業資金需求增加,加上央行升息,銀行的利息收入可望擴大。但銀行業者也提醒,仍需關注美國貨幣政策、中國房地產危機等因素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
以去年底的資產變化來看,臺灣銀行、中信銀都已經突破6兆元、 合庫銀、台北富邦銀、第一銀、國泰世華銀則都超越4兆元、華南銀 、兆豐銀、玉山銀、土銀都為3兆元以上。
最新公布的第一季數字來看,臺灣銀行、中信銀仍逾6兆元,合庫 銀、台北富邦銀、第一銀、國泰世華銀則都超過4兆元,但今年第一 季新增華南銀、兆豐銀資產突破4兆元,彰銀則是超過3兆元。但首季 資產減少最多的則為花旗(台灣)銀行,推測主要是跟消金部分出售 有關。整體來看,大型銀行的資產多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小型銀行則 是平穩成長。
在權益總計的淨值上,出現今年第一季較去年第四季維持持平的情 形,去年第一季多數銀行的其他權益大多數為負數,隨著股債回穩, 去年第四季已有明顯好轉,今年第一季更加回穩,半數以上的銀行回 穩至正數。
國銀第一季稅後純益合計約有1,158億元,若維持這個動能,今年 將有機會突破4,600億元,較去年全年的約4,000億元,年增率將達1 5%左右。
法人分析,目前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降息延後至第三季,預期仍有 助銀行第二季到第三季的SWAP(換匯交易)收益及淨利差,高利率環 境也持續利於銀行銷售海外債及基金、結構債等理財商品,因此銀行 的資產、淨值等都可望持續增長。
公股銀強調,今年隨著國內經濟復甦,預計企業資金需求增加,再 加上3月央行升息半碼,銀行業利息收入可望擴大。整體而言,全年 金融業獲利前景轉佳,但仍需留意美國貨幣政策、大陸房地產危機、 地緣政治衝突等對經濟及金融市場的影響。
**花旗助企業拓展美墨市場 台墨貿易迎新契機**
為協助台灣企業拓展美墨市場,花旗(台灣)與花旗(墨西哥)日前在台北舉辦「企業客戶論壇」,探討供應鏈重組和墨西哥投資前景。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暨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長安孚達表示,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墨西哥成為台灣企業建立「近岸外包(Nearshoring)」供應鏈的理想市場。其地理位置優越,可縮短交貨期、降低運輸成本,同時滿足即時庫存管理的需求。
花旗(台灣)銀行企業金融處負責人汪曙倩指出,「Close to Home」成為供應鏈管理新趨勢,鄰近美國市場的墨西哥因兼顧風險與成本考量而備受青睞。花旗全球團隊「One Citi」的默契與專業,提供客戶全年無休的即時服務。
花旗(台灣)與花旗(墨西哥)團隊聯手,提供在地支援與金融服務。花旗(墨西哥)跨國企業金融部負責人German Heberling以及花旗北美跨國企業金融部Thad A. Garrison親自飛抵台灣,分享市場洞察並為客戶答疑解惑。
墨西哥商務暨文化辦事處長Martin Torres也出席論壇,說明台墨貿易投資熱潮下,墨西哥對台灣企業的吸引力。根據經濟部資料,2023年墨西哥成為台灣第18大貿易夥伴,台商投資已超過300家,橫跨各產業。台墨雙邊貿易總值從2021年的53.86億美元成長到2023年的63.68億美元,漲幅超過18%。
花旗深耕墨西哥多年,擁有龐大的業務與網絡。安孚達強調,花旗將持續協助客戶滿足在墨西哥建立近岸外包供應鏈的需求,推動台墨貿易投資蓬勃發展。
花旗協助台商進軍墨西哥 打造近岸外包供應鏈
隨著墨西哥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帶動台墨貿易和投資熱潮。花旗台灣和花旗墨西哥團隊近日在台北舉辦「企業客戶論壇」,建議企業透過花旗的資金池數位化工具,集中管理資金,優化財務管理。 論壇邀請花旗(台灣)銀行董事暨台灣區總裁安孚達、企業金融處負責人汪曙倩、花旗墨西哥跨國企業金融部負責人German Heberling、花旗北美跨國企業金融部Thad A. Garrison,以及在台駐節六年的墨西哥商務暨文化辦事處長Martin Torres等重量級經理人出席。 根據經濟部統計,2023年墨西哥為台灣第18大貿易夥伴,台商投資估計超過300家,橫跨雲端和工業用伺服器、電腦、LED電視組裝、汽車零配件等產業。台墨雙邊貿易總值從2021年的53.86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63.68億美元,漲幅超過18%。 安孚達指出,墨西哥是「近岸外包」供應鏈的理想選擇,可縮短交貨期、降低運輸成本,並進行及時庫存管理。花旗在墨西哥擁有龐大業務和網絡,能協助企業建立近岸外包供應鏈。 汪曙倩補充,花旗的全球網絡遍布95個市場,團隊以「One Citi」的默契,為客戶提供全年無休的即時服務。花旗台灣提供140種國際貨幣的環球匯款服務,協助企業解決特殊外幣付款需求,掌握金流和控管營運成本。花旗(台灣)銀行董事暨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長安孚達(Aftab A hmed)、花旗(台灣)銀行的企業金融處負責人汪曙倩等多位花旗主 管共同出席;花旗(墨西哥)跨國企業金融部負責人German Heberl ing以及花旗北美跨國企業金融部Thad A. Garrison分別自墨西哥、 美國飛抵台灣,聯袂為研討會開場;在台駐節逾六年的墨西哥商務暨 文化辦事處長Martin Torres也受邀參與論壇。
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升溫、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全球政治經濟情勢下 ,墨西哥已成為台灣企業進軍美國市場或持續加碼投資在美發展,建 立「近岸外包(Nearshoring)」供應鏈的最佳市場。根據經濟部資 料,2023年墨國為台灣第18大貿易夥伴,投資台商估計已超過300家 ,橫跨雲端或工業用伺服器、電腦、LED 電視組裝、汽車零配件等產 業;台墨雙邊貿易總值,已從2021年的53.86億美元成長到2023年的 63.68億美元,漲幅超過18%。
安孚達強調,墨西哥已晉升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於以美國市 場為目標的企業,墨西哥更具備成為這些企業建立近岸外包供應鏈的 優勢,包括能達到縮短交貨期、降低運輸成本及即時庫存管理等目標 。花旗在墨西哥擁有龐大的業務與網絡,花旗有絕對優勢,協助客戶 滿足在墨西哥建立近岸外包供應鏈的需求。
花旗(台灣)銀行的企業金融處負責人汪曙倩指出,「Close toH ome」逐漸成為供應鏈管理新趨勢,鄰近美國市場的墨西哥,在廠商 兼顧風險與成本的考量下,脫穎而出。花旗全球團隊以「One Citi」 的絕佳默契與專業,一天24小時、全年無休為客戶提供最即時的服務 。
當天論壇邀請多位重量級花旗團隊經理人,包含花旗(台灣)銀行董事暨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長安孚達(Aftab Ahmed)、花旗(台灣)銀行的企業金融處負責人汪曙倩、花旗墨西哥跨國企業金融部負責人German Heberling、花旗北美跨國企業金融部Thad A. Garrison、在台駐節逾六年的墨西哥商務暨文化辦事處長Martin Torres等人。
根據經濟部統計,2023年墨國為台灣第18大貿易夥伴,投資台商估計已超過300家,橫跨雲端或工業用伺服器、電腦、LED電視組裝、汽車零配件等產業,推升台墨雙邊貿易總值成長,從2021年的53.86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63.68億美元,漲幅超過18%。
安孚達於論壇中指出,企業想瞄準美國,必須了解墨西哥是「近岸外包(Nearshoring)」供應鏈的最佳選擇,因其優勢能縮短交貨期、降低運輸成本、及時庫存管理等,花旗在墨西哥擁有龐大的業務與網絡,有絕對優勢協助客戶於墨西哥建立近岸外包供應鏈。汪曙倩補充說明,花旗擁有綿密的跨國網絡、遍布全球95個市場的據點以及創新數位,全球團隊能以「One Citi」的絕佳默契與專業,一天24小時、全年無休為客戶提供最即時的服務。
花旗台灣強調,了解企業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趨勢的壓力與挑戰,花旗為企業客戶提供多達140種國際貨幣的環球匯款服務,解決企業特殊外幣付款的問題,不論資金調撥、外匯避險或在異地快速匯款,企業皆能透過花旗全球收支平台,掌握金流、控管營運成本。
國人刷卡量首破兆元,花旗賣星展難敵對手
疫情解封後,國人報復性出遊加上春節購物消費旺,帶動信用卡刷卡量連續11個月破3000億元,首季更創新高至1兆470億元。在各家銀行競爭激烈下,花旗銀行去年出售信用卡業務給星展銀行,不過星展銀行3月刷卡量雖略勝花旗,但整體仍呈現衰退。
3月共有29家銀行公布刷卡金額,合計達3347億元,推估全月約3400億元。其中,前八大發卡銀行都突破百億元,北富銀、台新銀和聯邦銀更創下3月同期新高紀錄。
目前信用卡回饋率已逼近3%,才足以吸引持卡人青睞,專屬聯名卡更是搶市。前五大銀行競爭激烈,中信銀連續三個月蟬聯刷卡王,國泰世華銀穩定居亞。北富銀祭出高回饋和美式賣場專屬聯名卡,3月刷出459億元,穩居第三,且每月同比成長率維持雙位數。
去年收購花旗銀行信用卡業務的星展銀行,3月刷卡量雖比花旗銀行去年同期微幅成長,但星展銀行原本的信用卡業務就有近44億元的量,兩者合計仍是略為衰退。
積極祭出LINE Point高回饋的聯邦銀,3月刷卡量達159億元,連續17個月破百億元,超越永豐銀成為刷卡量第七大銀行。永豐銀3月信用卡簽帳金額也達109億元。
前八大發卡銀行市占率超過83%,遠遠領先其他銀行。各大發卡行預估,今年旅遊、百貨量販和餐飲仍是刷卡主力,加上清明連假出遊潮,4月刷卡量可望恢復成長。
在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出遊持續下,加上春節購物、用餐,及電商 業績持續助攻下,信用卡已連續11個月刷破3,000億元,代表民眾越 來越接近「無現金」社會,即生活花費多半可用刷卡、電子支付等取 代現金。
3月已有29家銀行公布當月刷卡金額,合計達3,347億元,推估3月 應近3,400億元,且前八大發卡銀行都刷逾百億元,台北富邦銀、台 新銀及聯邦銀刷卡量皆創下3月同期新高。
信用卡回饋率現在都要逼近3%,才會獲持卡人青睞,另外就是賣 場、航空或加油等專屬聯名卡,前八大銀行中,前五大競爭極為激烈 ,中信銀3月以563億元,今年連續三個月維持單月刷卡王,第二名是 國泰世華銀的533億元,也是連三月居亞軍。
衝最快的是北富銀,以其高回饋卡片加上美式賣場專屬聯名卡,3 月衝出459億元,今年亦是連三月站穩第三名,同時每月同比成長率 都維持雙位數成長,3月繼續年增近27%。第四名是玉山銀的418億元 ,台新銀則以372億元緊追在後。
承接花旗銀行信用卡的星展銀行,3月刷卡量215億元,雖比花旗銀 去年3月的212億元要多,但星展銀原本信用卡即有近44億元的量,兩 者合計仍是略為衰退;另一家極積極的就是祭出LINE Point高回饋的 聯邦銀,3月刷卡量159億元,連17個月刷破百億元,超車永豐銀,成 刷卡量第七大銀行,永豐銀信用卡3月簽帳金額亦有109億元,合計前 八大發卡行市占率逾83%,遠遠拉開與其他銀行的距離。
前幾大發卡行都表示,今年刷卡動能仍是旅遊、百貨量販及餐飲, 4月又有清明連假出遊潮,加上3月最後兩天刷卡量遞延,估計4月刷 卡量亦可望恢復成長。
公股銀信用卡攻勢猛烈 發卡數量年增5成
近來公股銀行積極推廣消費金融業務,祭出信用卡優惠,吸引不少民眾轉用。金管會統計,今年1月公股銀行發卡量高達57,993張,較去年同期大增54.09%,創下近7個月新高;簽帳金額也年增20.86%,同樣創下7個月來的新紀錄,甚至超越去年暑假旅遊旺季。
全體本國銀行1月總發卡數約為118萬張,其中非公股銀行佔約112萬張,年增30.82%。其中包含花旗台灣商業銀行消金業務由星展銀行概括承受後,原花旗銀行信用卡到期換發為星展信用卡的66萬張。
在公股銀行中,第一銀行發卡量最高,單月發卡1萬8,592張,歸功於iLEO信用卡的高行動支付回饋率和龍年優惠。華南銀行則以1萬6,592張排名第二,其i網購生活卡的網購回饋優惠和SnY信用卡的行動支付方案受到消費者歡迎。
公股銀行1月簽帳金額為261.73億元,年增20.86%,同樣創下7個月新高。不過,儘管公股銀發卡和簽帳金額都有所提升,但在本國銀行的整體佔比中,簽帳金額僅占6.92%,較去年11月的6.93%略降,創下歷史新低。
根據金管會統計,本國銀行1月總發卡數約為118萬張,非公股銀就 發了約112萬張,年增30.82%,其中包括星展銀行概括承受花旗消金 業務後,原花旗銀信用卡陸續到期、換發星展信用卡的66萬張;八家 公股銀單月發5萬7,993張卡,年增高達54.09%,也終止過去六個月 的單月發卡數年減狀況。
公股銀中以第一銀行單月發卡1萬8,592張最多,一銀iLEO信用卡由 於行動支付回饋高,受網友青睞,龍年祭出國內外旅遊獨家行程優惠 ,加上最高8,500元刷卡金,拚出佳績。一銀統計,去年信用卡簽帳 金額較前一年同期成長逾15%,其中旅遊消費成長高達1.5倍,海外 消費成長3倍。
華南銀行單月發卡1萬6,592張,是公股銀第二名,華南銀i網購生 活卡多年維持高網購消費回饋,認定門檻「只要透過網路結帳」就能 算,VISA卡再加碼回饋,成為網購族「無腦刷」最佳選擇;SnY信用 卡則在多種行動支付提供優惠,受網友青睞。
公股銀1月簽帳金額261.73億元,年增20.86%,兩者皆近七個月最 高,甚至超越去年7月、8月暑假旅遊檔期;八家公股銀單月簽帳金額 前三名為一銀、華南銀、兆豐銀,但簽帳金額占比方面,本國銀行1 月共3,782.7億元,公股銀僅占6.92%,比去年11月6.93%略減,寫 下歷史新低。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近期獲得了《財資》雜誌頒發的2024年Triple A永續金融獎,榮獲「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以及「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等10項殊榮,這一連串的獲獎成績,不僅創下了亞洲銀行顧問及交易相關的紀錄,也展現了花旗台灣在企業金融領域的卓越表現與國際認可。 這次獲獎的領軍者,當然是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它獲得了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最佳國際併購財務顧問、最佳國際商業銀行等六項獎項。特別是台灣水泥公司(TCC)發行的3.85億美元海外存託憑證(GDR)和4.2億美元綠色海外可轉換公司債(Green ECB),這是台灣首次發行綠色海外可轉債,同時也是亞洲市場過去兩年來發行規模最大的股權與可轉債組合籌資。藥華醫藥(PharmaEssentia)的4.63億美元GDR發行,則創下了台灣醫療產業海外發行的紀錄。此外,華新麗華(Walsin Lihwa)、新韓銀行(Shinhan Bank)以及臻鼎科技的相關發行也獲得獎項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台灣新興企業的興起,《財資》首次設立了針對中型企業服務的「最佳國際商業銀行」獎項,花旗台灣團隊也成功奪得此獎。自2020年以來,花旗為台灣客戶在全球股票及債券資本市場募資近200億美元,並在2023年榮登股票和股票相關亞洲發行券商第一名。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暨台灣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表示,作為全球化的國際銀行,花旗憑藉其綿密的跨國網絡及布局,不斷幫助企業成長茁壯。自1964年來台設立辦事處,花旗在台灣已經走過60年的歷程,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銀行,花旗不僅連結世界與台灣,更致力于幫助台灣企業客戶拓展業務,讓台灣走向世界。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成為值得台灣客戶信賴的金融顧問。為達到這一目標,花旗運用其國際化優勢和全球據點,提供市場分析和創新金融解決方案,幫助台灣客戶邁向國際市場。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再創佳績!榮獲《財資》雜誌頒發「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及「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等10項殊榮,展現其在企業金融領域的深厚實力。隨著新興企業的崛起,花旗台灣更在《財資》首度設立的「最佳國際商業銀行」獎項中獲獎,表現亮眼。自2020年起,花旗集團為台灣客戶募集了近200億美元的資金,並在亞洲券商排名中名列前茅,榮登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券商第一名。花旗台灣董事長暨台灣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強調,花旗台灣作為全球化國際銀行,不僅連結世界與台灣,更致力於幫助台灣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透過國際化優勢和全球據點,花旗台灣提供市場分析和創新金融解決方案,成為值得台灣客戶信賴的金融顧問。
花旗台灣榮獲《財資》2024年Triple A永續金融獎項,在銀行顧問 類得到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及最佳 股權籌資財務顧問、最佳國際併購財務顧問及最佳國際商業銀行等獎 項。
在最佳交易類得獎部份包括:台灣水泥公司(TCC)發行的3.85億 美元海外存託憑證(GDR)和4.2億美元綠色海外可轉換公司債(Gre en ECB),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發行綠色海外可轉債,也是亞洲市場過 去兩年以來發行規模最大的股權與可轉債組合籌資。藥華醫藥(Pha rmaEssentia)4.63億美元的GDR發行,創下台灣醫療產業有史以來規 模最大的海外發行。華新麗華(Walsin Lihwa)3.89億美元的GDR發 行。新韓銀行(Shinhan Bank)5億美元的寶島債發行。臻鼎科技的 4.5億美元永續連結貸款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興企業的崛起,《財資》首度設立針對中型 企業服務的「最佳國際商業銀行」獎項,花旗台灣團隊也一併拿下該 獎項!
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該集團為台灣客戶從全球股票及債券資本 市場募資近200億美元,透過台灣及整個亞洲市場多元布局,花旗集 團在2023年榮登股票和股票相關亞洲發行券商第一名。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暨台灣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表 示,作為全球化的國際銀行,花旗憑藉綿密的跨國網絡及布局,協助 企業成長茁壯。花旗自1964年在台灣成立辦事處,至今已有長達60年 的歷史,身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銀行,不僅連結世界與台灣,更致力協 助台灣企業客戶拓展業務,讓台灣走向世界。
花旗致力成為值得台灣客戶信賴的金融顧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花旗運用自身國際化優勢和全球各地據點,提供市場分析和創新金融 解決方案,協助台灣客戶邁向國際。
隨著新興企業的崛起,《財資》首度設立針對中型企業服務的「最佳國際商業銀行」獎項,花旗台灣團隊也一併拿下。
2020年以來,花旗集團從全球股票及債券資本市場,為台灣客戶募集了近200億美元的資金。透過台灣以及整個亞洲市場的多元布局,花旗集團在2023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幫助企業客戶拓展業務版圖。不僅如此,花旗集團也在2023年亞洲券商排名中名列前茅,根據彭博社於亞洲區(除日本、澳洲及A股以外)的統計,花旗集團榮登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券商第一名。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暨台灣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表示:「作為全球化的國際銀行,花旗憑藉綿密的跨國網絡及布局,協助企業成長茁壯。花旗自1964年在台灣成立辦事處,至今已有長達60年的歷史,身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銀行,我們不僅連結世界與台灣,更致力協助台灣企業客戶拓展業務,讓台灣走向世界。」
花旗致力成為值得台灣客戶信賴的金融顧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花旗運用自身國際化優勢和全球各地據點,提供市場分析和創新金融解決方案,協助台灣客戶邁向國際。
金管會最新公布,1月份國銀外幣存款餘額再度下滑,總計降至14兆220億元,比上個月減少了26億元,這是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從數字上看,這個下降幅度雖然不大,但若排除匯率因素,這是近四個月來首次出現的存款減少,減幅達8.3億美元。 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呢?金管會解釋,1月份接近過年,很多企業或個人會動用外幣存款來進行結售匯,比如發放年終獎金、準備紅包等,這些都造成了存款的縮水。 不過,這個下降的趨勢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嚴重。銀行局統計顯示,1月份外幣存款的下降速度其實是緩和許多的,去年11月還曾破千億元的減幅,而美元計價的存款則是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出現減少。 金管會還提到,除了匯率變動之外,企業的支付和收款、外匯避險以及資金調度需求,都會影響外匯存款的變動。而1月份的年節因素,也是存款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與去年同期相比,1月份外幣存款的年增率只有1.4%,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6.2%。這是因為自去年10月以來,美元利率一直居高不下,導致企業動用存款來償還借款。加上去年股市上漲,美元升幅縮小,很多存戶將部分存款轉入投資用途,這也使得外匯存款成長趨緩。 具體到個別銀行,1月份年增加前三大銀行分別是中信銀、星展(台灣)和合庫銀。中信銀和合庫銀主要是因為承作電子業及航運業客戶的外匯定存,而星展(台灣)則是因為併購了花旗(台灣)的消費金融業務。 中信銀表示,1月份外幣存款減少了約新台幣33億元,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成長了10%。他們預期,由於市場普遍預估美國今年將啟動降息,企業對美元的需求將逐漸降低,因此預計未來美元走勢有機會趨貶,外幣存款量將持續緩步下滑。 國泰世華銀則預估,上半年受匯率波動及升息循環影響,外幣定存將會大幅成長,但下半年預估將維持平穩。 華銀則認為,市場普遍預期美國下半年將降息,美元利率將維持在高點,但考慮到整體美元資金運用效益仍佳,除了放款外,還可以運用於投資有價證券、承作SWAP及拆放同業等,因此將繼續以合理適當的利率增加吸收外幣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