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醣基生醫公司新聞
新上市櫃股掛牌熱搶搭萬點行情!台股指數及櫃買指數日前屢創新高之際,新上市櫃股掛牌熱潮,本周有虹揚-KY(6573)、宏旭-KY(2243)、泓瀚(4741)、漢來美食(1268)、廣錠(6441)等5家公司密集掛牌買賣,蜜月行情備受關注。
台股延續高檔震盪行情,最近兩周指數接連創10,656點、10,664點波段高點,新上市櫃股掛牌熱潮,本周有5家新上櫃股掛牌,包含虹揚-KY、宏旭-KY兩家新上市,而泓瀚、漢來美食、廣錠等3家則是新上櫃,如加計醣基(6586)、全宇昕(6651)、誠泰科技(4767)等3家公司股票登錄興櫃買賣,合計共有8家新上市櫃及興櫃公司掛牌,除是萬點行情以來首見盛況,也是今年以來高峰。
根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周二(26日)將有虹揚-KY新上市、泓瀚新上櫃,虹揚-KY公司主辦券商為康和證券,每股上市掛牌價33.6元,泓瀚公司主辦券商是國泰證券,每股上櫃掛牌價55.2元,而泓瀚上周五興櫃成交均價77.17元,較掛牌價之溢價幅度有39.8%。
周三(27)日有宏旭-KY新上市、漢來美食及廣錠兩公司新上櫃、醣基登錄興櫃等,多達4家公司新掛牌,宏旭-KY公司主辦券商富邦證,每股上市掛牌價33元;漢來美食公司主辦券商是凱基證券,每股上櫃掛牌價150元,而上周五興櫃成交均價達190.21元,溢價幅度有26.81%。
廣錠公司主辦券商為富邦證券,每股上櫃掛牌價50元,上周五興櫃成交均價也有72.47元,較掛牌價之溢價幅度達44.94%;醣基公司主辦券商是元富證券,登錄興櫃參考價格是50元。
至於全宇昕以及誠泰科技兩公司接連在周五、六(29與30日)登錄興櫃買賣,全宇昕公司主辦券商是玉山證券,登錄興櫃參考價格是27.36元,而誠泰科技公司主辦券商是凱基證券,登錄興櫃參考價格為26元。
台股延續高檔震盪行情,最近兩周指數接連創10,656點、10,664點波段高點,新上市櫃股掛牌熱潮,本周有5家新上櫃股掛牌,包含虹揚-KY、宏旭-KY兩家新上市,而泓瀚、漢來美食、廣錠等3家則是新上櫃,如加計醣基(6586)、全宇昕(6651)、誠泰科技(4767)等3家公司股票登錄興櫃買賣,合計共有8家新上市櫃及興櫃公司掛牌,除是萬點行情以來首見盛況,也是今年以來高峰。
根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周二(26日)將有虹揚-KY新上市、泓瀚新上櫃,虹揚-KY公司主辦券商為康和證券,每股上市掛牌價33.6元,泓瀚公司主辦券商是國泰證券,每股上櫃掛牌價55.2元,而泓瀚上周五興櫃成交均價77.17元,較掛牌價之溢價幅度有39.8%。
周三(27)日有宏旭-KY新上市、漢來美食及廣錠兩公司新上櫃、醣基登錄興櫃等,多達4家公司新掛牌,宏旭-KY公司主辦券商富邦證,每股上市掛牌價33元;漢來美食公司主辦券商是凱基證券,每股上櫃掛牌價150元,而上周五興櫃成交均價達190.21元,溢價幅度有26.81%。
廣錠公司主辦券商為富邦證券,每股上櫃掛牌價50元,上周五興櫃成交均價也有72.47元,較掛牌價之溢價幅度達44.94%;醣基公司主辦券商是元富證券,登錄興櫃參考價格是50元。
至於全宇昕以及誠泰科技兩公司接連在周五、六(29與30日)登錄興櫃買賣,全宇昕公司主辦券商是玉山證券,登錄興櫃參考價格是27.36元,而誠泰科技公司主辦券商是凱基證券,登錄興櫃參考價格為26元。
上周五櫃買指數收黑,周線也收黑,不過興櫃市場仍維持一定的成交量,有一檔成交量破萬張。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為北極星藥業-KY(6550)、上海商銀(5876),以及永虹先進(6618)。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化學工業、以及光電業各占二檔最多。
本周由北極星藥業-KY擠下上海商銀奪得冠軍寶座,成交量有12,523張,股價從88.92元漲至93.14元,價漲量增;亞軍上海商銀成交量9,603張,股價從34.51元小漲至34.54元;第三名的興櫃新兵永虹先進15日甫登錄興櫃,成交量6,002張,股價從55.64元大漲至91.85元,周漲幅高達65.1%。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永虹先進、十銓(4967)、榮炭科技(6555),以及太陽光(3566)。從股價來看,僅永虹先進為價漲量增,其餘三檔則是價跌量增。
本周有三家公司登錄興櫃,醣基(6586)主要開發抗癌抗體新藥並執行新藥臨床開發等項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50元;全宇昕(6651)為專業功率半導體產品設計研發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每股27.36元;誠泰科技(4767)攻熱熔膠等產品,興櫃認購價格每股26元。
本周由北極星藥業-KY擠下上海商銀奪得冠軍寶座,成交量有12,523張,股價從88.92元漲至93.14元,價漲量增;亞軍上海商銀成交量9,603張,股價從34.51元小漲至34.54元;第三名的興櫃新兵永虹先進15日甫登錄興櫃,成交量6,002張,股價從55.64元大漲至91.85元,周漲幅高達65.1%。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永虹先進、十銓(4967)、榮炭科技(6555),以及太陽光(3566)。從股價來看,僅永虹先進為價漲量增,其餘三檔則是價跌量增。
本周有三家公司登錄興櫃,醣基(6586)主要開發抗癌抗體新藥並執行新藥臨床開發等項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50元;全宇昕(6651)為專業功率半導體產品設計研發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每股27.36元;誠泰科技(4767)攻熱熔膠等產品,興櫃認購價格每股26元。
由中研院主導,鑽石投資基金注資成立的醣基生醫,預計9月27日 登錄興櫃。醣基專攻全球創新的醣分子與蛋白質新藥,旗下進度最快 以淋巴癌為治療標的醣重組均相化抗癌抗體新藥CHO-H01,已獲美國 食藥局(FDA)核准一期臨床,該公司預計2∼3年內將陸續有兩項創 新藥完成臨床前試驗並提出IND(臨床試驗審查)申請。
被視為生技公司重磅級的醣基生醫,成立於2013年,最大股東為中 研院,持有37%股權,其 為富邦、台新、潤泰與中天共同成立的鑽 石生技投資。
醣基目前實收資本額18億元,昨(11)日未上市行情約70元,不過 ,法人以該公司可望成為全球首創的醣均相化抗體新藥,認為未來興 櫃價格有挑戰百元價位機會。
醣基目前有六個以上新藥開發中,第一個產品CHO-H01將開始進入 人體臨床試驗。
據最新市場報告顯示,全球淋巴癌抗體藥物治療市場預估至2020年 將成長至9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7.4%。全球抗癌藥物銷售龍頭 ,羅氏藥廠所開發可用於淋巴癌治療的Rituxan單株抗體(台名莫須 瘤),過去五年,其每年銷售額均在70億美元以上。醣基表示,CHO -H01除了可治療淋巴癌外,對於其他適應症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亦有效 果。與既有藥物相比,該公司運用其特有的醣重組技術增強其功效, 將可提供臨床用藥更佳選擇。
被視為生技公司重磅級的醣基生醫,成立於2013年,最大股東為中 研院,持有37%股權,其 為富邦、台新、潤泰與中天共同成立的鑽 石生技投資。
醣基目前實收資本額18億元,昨(11)日未上市行情約70元,不過 ,法人以該公司可望成為全球首創的醣均相化抗體新藥,認為未來興 櫃價格有挑戰百元價位機會。
醣基目前有六個以上新藥開發中,第一個產品CHO-H01將開始進入 人體臨床試驗。
據最新市場報告顯示,全球淋巴癌抗體藥物治療市場預估至2020年 將成長至9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7.4%。全球抗癌藥物銷售龍頭 ,羅氏藥廠所開發可用於淋巴癌治療的Rituxan單株抗體(台名莫須 瘤),過去五年,其每年銷售額均在70億美元以上。醣基表示,CHO -H01除了可治療淋巴癌外,對於其他適應症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亦有效 果。與既有藥物相比,該公司運用其特有的醣重組技術增強其功效, 將可提供臨床用藥更佳選擇。
由中研院主導,台灣最大民間生技基金鑽石注資成立的醣基生醫,旗下第一個抗癌新藥CHO-H01送達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人體臨床試驗(IND),最快9月通過臨床試驗審查程序,將成為全球首例在美國進行人體試驗的醣均相化抗體新藥。
醣基成立於2013年,由中研院主導創建、持有37%股權,是最大股東;法人股東是以鑽石為首的基金,鑽石基金大股東包括中天生技集團、潤泰集團,以及富邦、台新、玉山等金控,是官民合資的第一大生技旗艦公司。
醣基目前有六個以上全球首見新藥,歷經三年開發,第一個產品CHO-H01準備開始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業界指出,這有兩個世界級的指標,除全球第一個醣均相化抗體新藥外,也是政府與民間合作發展生技、進軍全球的重大里程碑。
CHO-H01針對的適應症是「濾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這是一種血癌,也是最常見的無痛(緩慢生長)血液癌種。CHO-H01試驗案的病患鎖定「已經有抗藥性,且治療過又復發的患者」。目前濾泡性淋巴瘤無有效藥可治,也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案。
醣基此次與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醫學中心合作,初步規劃收案數約30人。
據了解,該校醫學院的醫師不少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與同樣來自哈佛醫學院的醣基董事長陳良博頗有淵源,也是促成雙方合作的關鍵。
業界指出,台灣「醣均相化」的技術領先全球,從中研院授權給醣基後,在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的指導下,繼續完成量產,目前,醣基擁有全球將醣均相化藥物量產的獨門技術,被國際各大藥廠視為商業奧秘,因此醣基也成為國際大廠積極洽商、合作的對象。
目前,國際上許多大廠抗體藥專利將陸續過期,過期後,原本每年銷售5、60億美元甚至上看百億美元的重磅型藥物,立即要面臨被瓜分市場的困境。但若他們擁有醣均相化技術,就能做出另一個孿生產品,又能再繼續延長17年專利,獨霸新藥市場。
醣基成立於2013年,由中研院主導創建、持有37%股權,是最大股東;法人股東是以鑽石為首的基金,鑽石基金大股東包括中天生技集團、潤泰集團,以及富邦、台新、玉山等金控,是官民合資的第一大生技旗艦公司。
醣基目前有六個以上全球首見新藥,歷經三年開發,第一個產品CHO-H01準備開始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業界指出,這有兩個世界級的指標,除全球第一個醣均相化抗體新藥外,也是政府與民間合作發展生技、進軍全球的重大里程碑。
CHO-H01針對的適應症是「濾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這是一種血癌,也是最常見的無痛(緩慢生長)血液癌種。CHO-H01試驗案的病患鎖定「已經有抗藥性,且治療過又復發的患者」。目前濾泡性淋巴瘤無有效藥可治,也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案。
醣基此次與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醫學中心合作,初步規劃收案數約30人。
據了解,該校醫學院的醫師不少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與同樣來自哈佛醫學院的醣基董事長陳良博頗有淵源,也是促成雙方合作的關鍵。
業界指出,台灣「醣均相化」的技術領先全球,從中研院授權給醣基後,在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的指導下,繼續完成量產,目前,醣基擁有全球將醣均相化藥物量產的獨門技術,被國際各大藥廠視為商業奧秘,因此醣基也成為國際大廠積極洽商、合作的對象。
目前,國際上許多大廠抗體藥專利將陸續過期,過期後,原本每年銷售5、60億美元甚至上看百億美元的重磅型藥物,立即要面臨被瓜分市場的困境。但若他們擁有醣均相化技術,就能做出另一個孿生產品,又能再繼續延長17年專利,獨霸新藥市場。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緊縮臨床試驗審查,新藥進入美國市場門檻拉高。醣基生醫董事長陳良博表示,近年因大陸生技產業崛起,大量向美國FDA申請臨床試驗許可(IND),由於品質良莠不齊,因此FDA拉高申請條件,要拿到美國IND已是困難重重。
陳良博說,美國FDA為把關新藥IND申請案,委託第三方機構把關,因此,不少公司須花費巨額委大型的臨床試驗設計公司協助,單一個案件至少新台幣1,000萬元起跳,而此次醣基打進美國市場,則是靠自家的研發團隊,省下一大筆金額,實屬不易。
陳良博指出,台灣許多新藥公司為了進入美國IND,因程序不熟而花了不少冤枉錢,而醣基在美國波士頓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有信心最快明年就會有第二個產品進入IND。
由於美國仍是藥品最大市場,且藥物審查法規最為完整,陳良博說,不少大陸生技公司為了幫自家公司「鍍金」,大量向美國FDA遞件申請IND,美國FDA因此應接不暇,而改變了遊戲規則。換言之,過去只要「合乎」申請條件者,幾乎都能順利通關,而現在即使要把申請IND的文件送進FDA都有難度,遑論在美國做臨床試驗。
陳良博說,美國FDA為把關新藥IND申請案,委託第三方機構把關,因此,不少公司須花費巨額委大型的臨床試驗設計公司協助,單一個案件至少新台幣1,000萬元起跳,而此次醣基打進美國市場,則是靠自家的研發團隊,省下一大筆金額,實屬不易。
陳良博指出,台灣許多新藥公司為了進入美國IND,因程序不熟而花了不少冤枉錢,而醣基在美國波士頓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有信心最快明年就會有第二個產品進入IND。
由於美國仍是藥品最大市場,且藥物審查法規最為完整,陳良博說,不少大陸生技公司為了幫自家公司「鍍金」,大量向美國FDA遞件申請IND,美國FDA因此應接不暇,而改變了遊戲規則。換言之,過去只要「合乎」申請條件者,幾乎都能順利通關,而現在即使要把申請IND的文件送進FDA都有難度,遑論在美國做臨床試驗。
台灣發展生技,有優勢也有挑戰,業界指出,近年不少國際專家回國幫忙拚生技,如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退休榮譽教授陳良博、羅氏藥廠前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等人,都為台灣新藥開發注入能量。
不過台灣生技仍有許多挑戰,近年,雖然政府政策積極扶植產業,不過,以蛋白質藥物、抗體藥物開發為例,台灣要取得人體血液樣本,用於藥品開發就困難重重,這都受限於當前的法規,對生技發展是一大障礙,必須要有政府積極協助,才能解決。
其中,藥廠要取得台灣人的血液樣本,找衛福部、捐血中心,都被以法規不准許為由擋了回來。
陳良博說,這些問題在美國都不存在,但在台灣卻是常態,政府如果真有心要發展生技,則這些石頭必須搬開,而這些障礙只要依循美國的做法,即可解決。
陳良博表示,現在的政府如同多頭馬車,蔡英文總統雖然有心推動生技發展,但無奈法規未鬆綁,行政機關也只能照章辦事,面對這些多如牛毛的不合時宜法規,生技公司都只能嘆氣。
目前,醣基生醫僅有40個人員,但其中就有六個人每天專責應付政府部門,且做的大多是「文書」作業,凡此都顯示政府在推動生技產業時,雖然大方向已經立定,但底下的細節卻忽略,如此一來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仍受到綑綁,無法真正起飛。
不過台灣生技仍有許多挑戰,近年,雖然政府政策積極扶植產業,不過,以蛋白質藥物、抗體藥物開發為例,台灣要取得人體血液樣本,用於藥品開發就困難重重,這都受限於當前的法規,對生技發展是一大障礙,必須要有政府積極協助,才能解決。
其中,藥廠要取得台灣人的血液樣本,找衛福部、捐血中心,都被以法規不准許為由擋了回來。
陳良博說,這些問題在美國都不存在,但在台灣卻是常態,政府如果真有心要發展生技,則這些石頭必須搬開,而這些障礙只要依循美國的做法,即可解決。
陳良博表示,現在的政府如同多頭馬車,蔡英文總統雖然有心推動生技發展,但無奈法規未鬆綁,行政機關也只能照章辦事,面對這些多如牛毛的不合時宜法規,生技公司都只能嘆氣。
目前,醣基生醫僅有40個人員,但其中就有六個人每天專責應付政府部門,且做的大多是「文書」作業,凡此都顯示政府在推動生技產業時,雖然大方向已經立定,但底下的細節卻忽略,如此一來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仍受到綑綁,無法真正起飛。
中研院開發的生技新藥亮點,中研院院士陳良博指出,中研院握有主要股權的醣基生醫,近期在美國腫瘤醫學會(ASCO)中表現相當亮眼,被譽為是新一代免疫療法的新星,備受業界矚目。
中研院所授權、成立的醣基生醫,近期用醣分子合成技術所開發的抗體新藥H01,本(7)月將申請美國人體臨床一期試驗(IND),陳良博表示,7月申請若順利則9月正式進入IND,該產品在動物試驗看到「非常好」的成果,進入臨床後就可直接評估其有效性,縮短開發時間。
陳良博指出,有多項指標顯示,過去幾年熱門的免疫檢查點藥物PD-1/PDL-1,透過活化T細胞達到狙殺癌細胞的目標,發展已經到達高峰期,抗癌的效能與範圍均有限,因此,今年在ASCO大會上,許多大藥廠雖然仍舊聚焦免疫療法,但是已經開始尋找新一代的產品。
據了解,醣基的H01主要適應症先聚焦血癌,主要機轉是利用癌症細胞特有的Globo H抗原,用特定抗體標靶鎖定癌細胞,並近一步催動人體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簡稱NK),達到消滅癌細胞的目的。據此,陳良博表示,今年的ASCO大會上,許多大藥廠看到醣基的產品線後,都極為重視,許多大廠都釋出合作意願。
此外,醣基的H01不是抗癌疫苗,而是結合主、被動免疫療法優點的抗體藥,其機轉所引發的NK細胞,較免疫系統內其他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的主動性更強、反應時間更短,且能聯合T細胞、B細胞作戰,因此被稱為癌細胞的天敵。
中研院2013年公告16項醣分子系列產品對外技術授權,但沒有公司提出技轉意願,最後由富邦、台新、潤泰與中天共同成立的鑽石生技投資,委託第三方鑑價及深度評估後決定參與技轉醣基,其目前資本額約18億元,中研院仍是最大股東,等於是政府主導發展生技的首家旗艦公司。
當然業界的努力,也逐漸讓台灣生醫產業形成規模,業界指出,政府營造環境、鬆綁法規、建構硬體都是產業的基礎,而產業的「軟體」(產品),台灣在近年來也陸續開花結果,如智擎、太景、中天、寶齡、美吾華等公司,都有產品陸續上市。
中研院所授權、成立的醣基生醫,近期用醣分子合成技術所開發的抗體新藥H01,本(7)月將申請美國人體臨床一期試驗(IND),陳良博表示,7月申請若順利則9月正式進入IND,該產品在動物試驗看到「非常好」的成果,進入臨床後就可直接評估其有效性,縮短開發時間。
陳良博指出,有多項指標顯示,過去幾年熱門的免疫檢查點藥物PD-1/PDL-1,透過活化T細胞達到狙殺癌細胞的目標,發展已經到達高峰期,抗癌的效能與範圍均有限,因此,今年在ASCO大會上,許多大藥廠雖然仍舊聚焦免疫療法,但是已經開始尋找新一代的產品。
據了解,醣基的H01主要適應症先聚焦血癌,主要機轉是利用癌症細胞特有的Globo H抗原,用特定抗體標靶鎖定癌細胞,並近一步催動人體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簡稱NK),達到消滅癌細胞的目的。據此,陳良博表示,今年的ASCO大會上,許多大藥廠看到醣基的產品線後,都極為重視,許多大廠都釋出合作意願。
此外,醣基的H01不是抗癌疫苗,而是結合主、被動免疫療法優點的抗體藥,其機轉所引發的NK細胞,較免疫系統內其他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的主動性更強、反應時間更短,且能聯合T細胞、B細胞作戰,因此被稱為癌細胞的天敵。
中研院2013年公告16項醣分子系列產品對外技術授權,但沒有公司提出技轉意願,最後由富邦、台新、潤泰與中天共同成立的鑽石生技投資,委託第三方鑑價及深度評估後決定參與技轉醣基,其目前資本額約18億元,中研院仍是最大股東,等於是政府主導發展生技的首家旗艦公司。
當然業界的努力,也逐漸讓台灣生醫產業形成規模,業界指出,政府營造環境、鬆綁法規、建構硬體都是產業的基礎,而產業的「軟體」(產品),台灣在近年來也陸續開花結果,如智擎、太景、中天、寶齡、美吾華等公司,都有產品陸續上市。
生技月來了,生醫股動起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天集團(4128)今年將陸續推動旗下轉投資公司上市櫃,包括欣耀、醣基、永生-KY、鑽石生技投資等,可望為生醫市場注入一股活水。
其中,備受國際矚目的台灣新藥旗艦公司醣基生醫,上周舉行股東會,董事長陳良博院士表示,目前公司正準備推進產品進入美國臨床(IND),近期公司在產品開發方面有重大突破,也受到美國腫瘤臨床醫學會(ASCO)的看重,有機會引入大型合作夥伴,可望大步向前邁進。
陳良博說,醣基的進程將影響到台灣生醫產業的發展,因此公司穩紮穩打,若順利,第一個產品很快就能夠進入臨床試驗。
另外,中天集團轉投資的欣耀開發的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新藥SNP-610研發有新進度,將進入台灣、美國兩地臨床二期試驗,另外,旗下的「SNP-810無肝毒性新專利配方新藥」將有機會取代全球止痛成份藥「乙醯胺酚」,已申請美國臨床樞紐試驗,並與國際大廠洽談授權中。
近日,生技股絕地反攻,美國生技指數NBI近月以來強彈,帶動上周22日以來台灣的上櫃生技指數也繼續反彈,23日繼續突破140點,雖然後續有修正,仍收在139.67點。
業界指出,台灣生技股低迷已久,但近期因各項題材加持,國內外都有利多出爐,國內方面,除了生技月將在本周(28日)正式起跑,9月間又有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接棒,都對生技股有加分作用。
其中,備受國際矚目的台灣新藥旗艦公司醣基生醫,上周舉行股東會,董事長陳良博院士表示,目前公司正準備推進產品進入美國臨床(IND),近期公司在產品開發方面有重大突破,也受到美國腫瘤臨床醫學會(ASCO)的看重,有機會引入大型合作夥伴,可望大步向前邁進。
陳良博說,醣基的進程將影響到台灣生醫產業的發展,因此公司穩紮穩打,若順利,第一個產品很快就能夠進入臨床試驗。
另外,中天集團轉投資的欣耀開發的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新藥SNP-610研發有新進度,將進入台灣、美國兩地臨床二期試驗,另外,旗下的「SNP-810無肝毒性新專利配方新藥」將有機會取代全球止痛成份藥「乙醯胺酚」,已申請美國臨床樞紐試驗,並與國際大廠洽談授權中。
近日,生技股絕地反攻,美國生技指數NBI近月以來強彈,帶動上周22日以來台灣的上櫃生技指數也繼續反彈,23日繼續突破140點,雖然後續有修正,仍收在139.67點。
業界指出,台灣生技股低迷已久,但近期因各項題材加持,國內外都有利多出爐,國內方面,除了生技月將在本周(28日)正式起跑,9月間又有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接棒,都對生技股有加分作用。
免疫療法近年成為全球新藥開發趨勢,而今年美國腫瘤醫學會(ASCO)討論的入點也聚焦在免疫療法領域,國內相關公司包括浩鼎、醣聯、藥華藥等都受到關注。
免疫療法三年來成為ASCO討論的熱點,在有關療法方面,包括PD-1/PDL-1、CTLA-4與CAR-T等,前兩個免疫療法領域已有多個產品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因此更備受矚目。
免疫療法是一個大概念,屬於「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的一環,簡言之,多是透過主動、被動的方式,活化、強化人體的免疫系統,鎖定癌細胞予以狙殺。
國內經有多家生醫公司投入免疫療法,過去較受矚目是浩鼎的OBI-822、831等產品;醣聯也以被動式免疫療法產品受到討論。
此外,藥華藥以旗下新藥P1101結合國際PD-1/PDL-1等領域的產品,開發新產品,也列入相關概念股。
浩鼎除持續推動抗乳癌新藥OBI-822的全球臨床三期試驗計畫,也繼續強化旗下抗癌免疫療法產品線的量能,值得關注。
此外,除已在市場掛牌的多家生醫公司,國內仍有不少聚焦免疫療法開發領域的公司,其中產品線更聚焦、來自中研院技術的醣基生醫、鎖定CAR-T療法的鑫品生醫等,都是下一步可以關注的重點。
免疫療法三年來成為ASCO討論的熱點,在有關療法方面,包括PD-1/PDL-1、CTLA-4與CAR-T等,前兩個免疫療法領域已有多個產品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因此更備受矚目。
免疫療法是一個大概念,屬於「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的一環,簡言之,多是透過主動、被動的方式,活化、強化人體的免疫系統,鎖定癌細胞予以狙殺。
國內經有多家生醫公司投入免疫療法,過去較受矚目是浩鼎的OBI-822、831等產品;醣聯也以被動式免疫療法產品受到討論。
此外,藥華藥以旗下新藥P1101結合國際PD-1/PDL-1等領域的產品,開發新產品,也列入相關概念股。
浩鼎除持續推動抗乳癌新藥OBI-822的全球臨床三期試驗計畫,也繼續強化旗下抗癌免疫療法產品線的量能,值得關注。
此外,除已在市場掛牌的多家生醫公司,國內仍有不少聚焦免疫療法開發領域的公司,其中產品線更聚焦、來自中研院技術的醣基生醫、鎖定CAR-T療法的鑫品生醫等,都是下一步可以關注的重點。
台灣生技月啟動國際投資媒合,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昨(1)日表示,今年「公司投資展望說明會」將邀請國內約30家指標生技公司參加,並請國際創投禮來投資(Lilly Ventures)、維梧創投(Vivo Ventures)、日商大和投資、凱鵬華盈(KPCB)等來台遴選標的。
生技月今年提前一個月舉行,主辦單位表示,今年系列活動將於6月28日到7月2日登場。由於今年夏天台北市舉辦「世大運」,南港展覽館是賽場之一,因此今年生技月從往年的7月底提前至6月底舉辦。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1,310個攤位全數額滿,國際參展與參觀者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南韓、德國、澳洲、瑞士、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地廠商。
國內參展廠商包括慧智基因、杏國、太景、基亞、美時、永昕、藥華、台微體、因華、易威、景凱、華上、浩鼎、健永等。
另外,去年開辦的「公司展望說明會」,今年擴大涵蓋新藥、醫材及創投領域具代表性的重量級廠商,新藥及特殊學名藥廠包括藥華、醣基等新藥公司;醫材廠商包括安克、宇康、邦睿、上準微流體。
主辦單位說,今年邀請國外新創公司,包括次世代基因定序公司ReadCoor、微生物工程公司EpiBiome、免疫療法公司Tessa Therapeutics及新藥開發公司NGM等與會,與國內廠商交流。
生技月今年提前一個月舉行,主辦單位表示,今年系列活動將於6月28日到7月2日登場。由於今年夏天台北市舉辦「世大運」,南港展覽館是賽場之一,因此今年生技月從往年的7月底提前至6月底舉辦。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1,310個攤位全數額滿,國際參展與參觀者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南韓、德國、澳洲、瑞士、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地廠商。
國內參展廠商包括慧智基因、杏國、太景、基亞、美時、永昕、藥華、台微體、因華、易威、景凱、華上、浩鼎、健永等。
另外,去年開辦的「公司展望說明會」,今年擴大涵蓋新藥、醫材及創投領域具代表性的重量級廠商,新藥及特殊學名藥廠包括藥華、醣基等新藥公司;醫材廠商包括安克、宇康、邦睿、上準微流體。
主辦單位說,今年邀請國外新創公司,包括次世代基因定序公司ReadCoor、微生物工程公司EpiBiome、免疫療法公司Tessa Therapeutics及新藥開發公司NGM等與會,與國內廠商交流。
中研院技術團隊領軍的醣基生醫傳出好消息,今年7月將有第一個產品進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人體臨床試驗第一期。醣基生醫也將登錄興櫃、進入資本市場,可與國際接軌更緊密,未來新藥若順利上市,產值上看百億美元。
醣基生醫技術來自於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研究團隊,由於每個癌細胞都有醣抗原,只要找到相對應抗體,就能鎖定並殺死癌細胞,提升免疫系統功能。這是中研院重大發現,也是抗體藥物的重大發展。
2013年中研院公告16項醣分子系列產品對外技術授權,但沒有公司提出技轉意願,鑽石生技創投委託第三方鑑價及深度評估後決定參與技轉,目前醣基資本額約18億元,中研院以技術入股方式取得33%股權,是最大股東,鑽石生技持股20%,2014年6月醣基每股現金增資發行價40元。
2016年中研院院士、哈佛大學醫學院退休榮譽教授陳良博接任醣基生醫董事長,積極加速醣基產品商轉,目前有逾30案產品、上百個全球專利,任何一項新藥開發成功,都有數百億美元的產值與機會。
陳良博說,全球製藥業中,75%來自於抗體與蛋白質相關的藥物,蛋白質藥物上的抗體又擁有複雜醣分子結構,台灣的小分子醣化技術領先全球,產品商品化後,生技業大有可為。
良博分析,台灣生技業還有新的發展可能,就是直接尋找抗原與抗體,透過先進技術,直接將人體400種抗原分離出來,並建立資料庫,只要能找到幾個可成為未來的新藥發展,任何一個抗原都可帶來數百億美元的價值,是未來生技趨勢。
他說,台灣有優秀的中高層人才與技術能力,「尋找抗原計畫」應由政府主導、列為「國家級大型生技計畫」,將是打贏國際競賽的利器。
醣基生醫技術來自於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研究團隊,由於每個癌細胞都有醣抗原,只要找到相對應抗體,就能鎖定並殺死癌細胞,提升免疫系統功能。這是中研院重大發現,也是抗體藥物的重大發展。
2013年中研院公告16項醣分子系列產品對外技術授權,但沒有公司提出技轉意願,鑽石生技創投委託第三方鑑價及深度評估後決定參與技轉,目前醣基資本額約18億元,中研院以技術入股方式取得33%股權,是最大股東,鑽石生技持股20%,2014年6月醣基每股現金增資發行價40元。
2016年中研院院士、哈佛大學醫學院退休榮譽教授陳良博接任醣基生醫董事長,積極加速醣基產品商轉,目前有逾30案產品、上百個全球專利,任何一項新藥開發成功,都有數百億美元的產值與機會。
陳良博說,全球製藥業中,75%來自於抗體與蛋白質相關的藥物,蛋白質藥物上的抗體又擁有複雜醣分子結構,台灣的小分子醣化技術領先全球,產品商品化後,生技業大有可為。
良博分析,台灣生技業還有新的發展可能,就是直接尋找抗原與抗體,透過先進技術,直接將人體400種抗原分離出來,並建立資料庫,只要能找到幾個可成為未來的新藥發展,任何一個抗原都可帶來數百億美元的價值,是未來生技趨勢。
他說,台灣有優秀的中高層人才與技術能力,「尋找抗原計畫」應由政府主導、列為「國家級大型生技計畫」,將是打贏國際競賽的利器。
中天集團布局,啟動兩大策略。中天集團宣布明年首季將推動集團旗下轉投資生技公司整併,並啟動旗下生技公司集體進駐資本市場計畫,為國際接軌鋪路。中天將推動同類型公司合併,如同為小分子藥物領域的合一生技整併協和;至於集體上市櫃計畫,則要啟動鑽石、醣基等生技巨擘掛牌,為生技產業注入活水!對於整併、集體掛牌兩大策略,中天指出,台灣生技企業規模與國際相較都太小,甚至與近年快速發展的大陸生技相比,都相形見絀,整併以打團體戰,是集團下個戰略。
中天集團布局大躍進,總裁路孔明昨(20)日宣布「兩大策略」,明年首季將推動轉投資生技公司整併,並啟動旗下生技公司集體進駐資本市場計畫,為接軌國際市場鋪路。
在合併方面,路孔明說,將推動同類型公司合併,例如同為小分子藥物領域的合一生技整併協和。
集體上市櫃計畫方面,將啟動鑽石、醣基等公司掛牌。
路孔明指出,集團有12個新藥在開發,其中10個已進入臨床或與國際接軌階段,大部分為Best in class或First in class,未來將加速與國際合作開發或技轉談判,目前已有幾個正與國際大藥廠洽商。
中天集團及鑽石生技投資基金投資不少生醫公司,包括中天、泉盛、合一、協和、醣基、三鼎、欣耀、晶祈、永生等。
路孔明說,整併將以同類型合併為目標,預計明年啟動,合併後公司資本規模將以50億元至100億元為標的。
2011年政府鼓勵生醫產業發展,中天集團成立鑽石投資基金,並扶植成立多家生技公司,今年政府鼓勵生醫企業整併以打國際盃,中天願意率先推動整合,以集團力量打團體戰,加快國際化腳步,加速產品進入國際藥品市場。
在推動上市櫃方面,中天集團及轉投資公司的時程規劃已經初步明朗化,其中以醣基生醫的進度最快,有機會明年3月登錄興櫃。其他新藥企業包括欣耀生醫、永生細胞規劃明年上、下半年登錄興櫃。
政府已核准永續型創投可以上市,中天旗下資本規模最大的鑽石投資預計明年第4季進入資本市場,以上市為目標,將是國內生醫基金掛牌首例。
據了解,鑽石基金投資組合廣泛,不少國內生技大廠是合作對象,與中研院合作的醣基生醫擁有全球新一代免疫抗癌療法主要技術平台的醣重組抗體技術,以及癌細胞特定蛋白SSEA4為靶點的超級抗癌新藥。
在合併方面,路孔明說,將推動同類型公司合併,例如同為小分子藥物領域的合一生技整併協和。
集體上市櫃計畫方面,將啟動鑽石、醣基等公司掛牌。
路孔明指出,集團有12個新藥在開發,其中10個已進入臨床或與國際接軌階段,大部分為Best in class或First in class,未來將加速與國際合作開發或技轉談判,目前已有幾個正與國際大藥廠洽商。
中天集團及鑽石生技投資基金投資不少生醫公司,包括中天、泉盛、合一、協和、醣基、三鼎、欣耀、晶祈、永生等。
路孔明說,整併將以同類型合併為目標,預計明年啟動,合併後公司資本規模將以50億元至100億元為標的。
2011年政府鼓勵生醫產業發展,中天集團成立鑽石投資基金,並扶植成立多家生技公司,今年政府鼓勵生醫企業整併以打國際盃,中天願意率先推動整合,以集團力量打團體戰,加快國際化腳步,加速產品進入國際藥品市場。
在推動上市櫃方面,中天集團及轉投資公司的時程規劃已經初步明朗化,其中以醣基生醫的進度最快,有機會明年3月登錄興櫃。其他新藥企業包括欣耀生醫、永生細胞規劃明年上、下半年登錄興櫃。
政府已核准永續型創投可以上市,中天旗下資本規模最大的鑽石投資預計明年第4季進入資本市場,以上市為目標,將是國內生醫基金掛牌首例。
據了解,鑽石基金投資組合廣泛,不少國內生技大廠是合作對象,與中研院合作的醣基生醫擁有全球新一代免疫抗癌療法主要技術平台的醣重組抗體技術,以及癌細胞特定蛋白SSEA4為靶點的超級抗癌新藥。
在全球逾兆美元的藥品市場,醣分子新藥是台灣最受國際矚目的焦點,以醣科學為核心的醣基生醫運用全球領先的抗體醣重組技術,歷經三年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均相化抗體新藥CHO-H01,準備開始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申請,這是台灣唯一擁有完整醣科學技術平台的生技旗艦,首度駛向浩瀚世界新藥舞台。
很多投資者質疑,小英(蔡英文總統)政府把生物新藥列為台灣重大新興產業,但台灣藥品內需市場僅占全球0.4%,國際市場又幾近被歐美日大藥廠完全壟斷,台灣憑什麼與富可敵國的國際大藥廠競爭?雖然2007年施行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確激勵了台灣製藥產業從複製學名藥為主的化學製造工業,轉型為百花齊放的生技新藥產業,總市值從千餘億元倍增到近兆元,但是,新藥開發需要高度資本、技術、人才密集,而這些都正是台灣製藥產業的弱項。
幸運的是,近年來國際新藥開發技術的重大突破與快速轉變,給台灣帶來了一線希望。傳統以小分子化學藥為主的新藥,近幾年已有高達六成轉變成大分子的抗體新藥,且趨勢有增無減。但抗體藥物多面臨難以控制抗體表面醣分子的組成,進而影響抗體的總體療效。
醣基生醫的抗體醣重組技術就是把抗體依賴型細胞毒殺作用(ADCC)相關的抗體(大部分是癌症治療藥),經過抗體上的醣分子修飾技術,把極為複雜且多樣的醣切掉,只剩下N-乙烯葡萄糖胺(N-Acety glucosamine)一個醣,再接上醣基專利的SCT醣,使得抗體作用效果倍增、副作用減少,抗體製造與品質管制也更為簡單,這樣的技術不但可運用在全新的藥物上,還可將已上市的抗體藥物經過醣重組,開發為更具有作用的新藥,大幅縮短藥品開發時間與風險。
1984年人類成功已細胞株生產抗體新藥當作第一代開始,2000年起大藥廠開發的第二代抗體新藥,開始採用去岩藻醣(De-fucose)修飾技術,包括日本協和麒麟的POTELLIGENT技術、羅氏的GlycoMab技術,藉由把抗體上醣分子的core fucose去掉,用以增強抗體的作用效果,其中已核准上市的Gazyva就是羅氏旗下重磅藥物Rituxan(年銷售80億美元)的去岩藻糖新藥,可更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
今年醣基以抗體醣重組技術開發的CHO-H01,則是最新的第三代抗體技術,有別於前兩代抗體上醣體仍是混合物,它是唯一能將抗體上醣體單一化的技術,藉此達到抗體增效減毒的效果。很巧合的是,這三代技術之間都相差長達16年之久。
台灣生技新藥公司很難獨立建制與世界大藥廠匹敵的技術平台。台灣的醣科學技術主要來自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多年全球領先研究成果,包括醣分子合成(一鍋法、酵素法)、醣探針(分子標記)、醣晶片(流感及癌症偵測)、醣酵素抑制劑(抗生素、流感藥物)及醣疫苗(癌症、感染性疾病)等技術平台。
愈來愈多的國際最新研究證實,細胞表面的特定醣分子是許多重大疾病,尤其是癌症與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其他如糖尿病等慢性代謝疾病,也與醣分子脫不了關係。在這個以千億美元計的全球巨大醣科學新藥市場,台灣已經培育出有能力自主開發醣科學新藥的企業,未來絕對有機會與歐美日先進國家一較長短。
由於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產科學研界持續加強新一代更深層研究實刻不容緩,這也是未來台灣醣科學新藥,能否成功在全球新藥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關鍵所在。
很多投資者質疑,小英(蔡英文總統)政府把生物新藥列為台灣重大新興產業,但台灣藥品內需市場僅占全球0.4%,國際市場又幾近被歐美日大藥廠完全壟斷,台灣憑什麼與富可敵國的國際大藥廠競爭?雖然2007年施行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確激勵了台灣製藥產業從複製學名藥為主的化學製造工業,轉型為百花齊放的生技新藥產業,總市值從千餘億元倍增到近兆元,但是,新藥開發需要高度資本、技術、人才密集,而這些都正是台灣製藥產業的弱項。
幸運的是,近年來國際新藥開發技術的重大突破與快速轉變,給台灣帶來了一線希望。傳統以小分子化學藥為主的新藥,近幾年已有高達六成轉變成大分子的抗體新藥,且趨勢有增無減。但抗體藥物多面臨難以控制抗體表面醣分子的組成,進而影響抗體的總體療效。
醣基生醫的抗體醣重組技術就是把抗體依賴型細胞毒殺作用(ADCC)相關的抗體(大部分是癌症治療藥),經過抗體上的醣分子修飾技術,把極為複雜且多樣的醣切掉,只剩下N-乙烯葡萄糖胺(N-Acety glucosamine)一個醣,再接上醣基專利的SCT醣,使得抗體作用效果倍增、副作用減少,抗體製造與品質管制也更為簡單,這樣的技術不但可運用在全新的藥物上,還可將已上市的抗體藥物經過醣重組,開發為更具有作用的新藥,大幅縮短藥品開發時間與風險。
1984年人類成功已細胞株生產抗體新藥當作第一代開始,2000年起大藥廠開發的第二代抗體新藥,開始採用去岩藻醣(De-fucose)修飾技術,包括日本協和麒麟的POTELLIGENT技術、羅氏的GlycoMab技術,藉由把抗體上醣分子的core fucose去掉,用以增強抗體的作用效果,其中已核准上市的Gazyva就是羅氏旗下重磅藥物Rituxan(年銷售80億美元)的去岩藻糖新藥,可更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
今年醣基以抗體醣重組技術開發的CHO-H01,則是最新的第三代抗體技術,有別於前兩代抗體上醣體仍是混合物,它是唯一能將抗體上醣體單一化的技術,藉此達到抗體增效減毒的效果。很巧合的是,這三代技術之間都相差長達16年之久。
台灣生技新藥公司很難獨立建制與世界大藥廠匹敵的技術平台。台灣的醣科學技術主要來自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多年全球領先研究成果,包括醣分子合成(一鍋法、酵素法)、醣探針(分子標記)、醣晶片(流感及癌症偵測)、醣酵素抑制劑(抗生素、流感藥物)及醣疫苗(癌症、感染性疾病)等技術平台。
愈來愈多的國際最新研究證實,細胞表面的特定醣分子是許多重大疾病,尤其是癌症與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其他如糖尿病等慢性代謝疾病,也與醣分子脫不了關係。在這個以千億美元計的全球巨大醣科學新藥市場,台灣已經培育出有能力自主開發醣科學新藥的企業,未來絕對有機會與歐美日先進國家一較長短。
由於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產科學研界持續加強新一代更深層研究實刻不容緩,這也是未來台灣醣科學新藥,能否成功在全球新藥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關鍵所在。
醣基生醫董事長、生策會常務理事暨國際合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良博表示,台灣發展生物科技有人才、資本市場與技術等三個寶。由中研院技術團隊領軍的醣基生醫,擁有超過30案、逾百個全球專利,明年至少有第一個產品進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人體臨床(IND),但醣基的目標更大,希望能有三個產品獲准進入IND,讓台灣生物科技站上國際舞台。
陳良博強調,一個國家要發展生物科技,「文化環境」是關鍵,以日本、德國等強國為例,資金與人才都不缺乏,卻沒有一家國際級的生物科技公司,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適當的引進學研界的能量,因此小分子(化學)藥很突出,但生技新藥的發展迄今卻乏善可陳。
陳良博表指出,美國生技新藥公司找到一個對的疾病「標靶」(Target)平均要花費100億美元,要產出一個新藥平均要燒掉24.5億美元,台灣卻已有很好的人才與技術,與全球大廠相較毫無愧色,成功指日可待。
此外,台灣擁有全球都羨慕的健全資本市場,很有利於生技公司掛牌,應該引進更多國際生技公司來台,讓台灣資本市場真正國際化,創造亞洲生技金融中心。以下是陳良博專訪紀要:
問:對醣基生醫期許?
答:醣基規劃明年至少一個產品進入美國臨床,當然我們希望更多,目標是希望三個。
醣基技術來自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這個醣類技術平台連美國大型生技公司都很想要。每種癌細胞上都有醣抗原,只要找到相應的抗體,就能鎖定並殺死癌細胞,也會提升免疫系統功能,這是中研院的大發現,目前已經有超過30案、全球逾百項專利,每個專利案都能獨立發展出新藥。
在發展新藥上,醣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癌細胞上面的醣是很獨特的;目前,美國FDA已核准上看1,000億美元產值的抗體新藥,未來醣基的技術都可以跟這些抗體藥結合,這些產品都可以代換成醣基的技術,目前全球只有瑞士的羅氏(Roche)大藥廠朝這個方向發展,此外只有台灣有這樣的能力。
問:醣基還有哪些技術正在開發?
答:中研院的蛋白質醣化技術來自前院長翁啟惠團隊,這是翁啟惠回台後積極投入的領域,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翁啟惠過去在美國聖地牙哥時期,很長時間投入「小分子醣化」的研究,他目前仍擁有不少尚未商品化的技術,只要拿出兩三個,就能創造更多的醣類新藥。譬如,橘子、洋蔥中有些成分對治療特定困難疾病很有效,只要用有機化學的技術合成小分子,加上特定酵素即可,這些都是翁的強項。近期,我與翁交換過意見,希望他能提供更多的技術,未來如果有機會,醣基也會切入這個領域。
問:怎麼看待台灣在生技產業的競爭力?
答:先講台灣的弱勢,以技術方面為例,生技藥品製備的過程中需要「冷凍乾燥」的技術,但台灣絕大多數的蛋白質藥廠,對這樣的技術仍做不到。其實,台灣部分食品業已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可以借用。
人才方面,生物科技的執行長(CEO)、醫務長(CMO)、財務長(CFO)、智財與法律專家等,都需要專業的有關經驗。以醫務長為例,發展生物科技的公司通常需要一位醫務長,這位醫務長也需要具備醫師資格,另外也要有產業經驗,這樣的人確實一時難覓。
再來就是財務長,生技公司的財務長除本身對產品開發要有一定的認識,也要有能力與資本市場溝通,對如何籌錢(募資)、如何用錢(研發或資本支出)都要有考量,這都要有經驗,也不是那麼容易。
再看智財專家,生技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專利(IP),這類專家除需要法律專業,也需要有經驗,台灣這樣的人才也確實不多,法律專家,台灣更是少得可憐。
人才、資本市場與技術齊備…
台灣生技有三寶 發展利基
問:對於台灣生技競爭力的弱勢,有哪些建議?
答:生技產業的發展,人才、智財、錢財都是關鍵,但更大的前提是「文化環境」,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生技大國,除每年超過千億美元的研發投入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允許教授率領學生創業,這不僅在生技領域如此,在科技領域也是一樣,所以美國能夠造就那麼多的市值千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
反觀德國、日本,他們的新藥開發能力很強,20年前他們的政府很支持生物科技的發展,但如今卻少有成就。調查研究發現,德、日有人才、醫學技術也有資金,生技領域的發展卻仍付之闕如,關鍵在於他們的「文化」也不允許教授「兩邊跑」,他們的社會風氣認為,學院裡的教授就該待在學校做研究,不應到產業界去,這也扼殺了他們在生技領域的成就。台灣目前有許多教授願意投入產業界,也有許多年輕人願意到生技領域發展,這是難得的機會。
問:如何看待台灣發展生技的優勢?
答:台灣發展生技產業還有很多「寶」,至少有「三個寶」,除了領先全球的獨門技術與人才,再來是很友善的資本市場。人才專指擁有獨門技術的人才,這兩者互為表裏,如翁啟惠、中研院院士陳垣崇等人,這些都是全球爭搶的一流科學家,他們開發出來的技術,不少已經在國際上受到推崇。
台灣資本市場對生技的
陳良博強調,一個國家要發展生物科技,「文化環境」是關鍵,以日本、德國等強國為例,資金與人才都不缺乏,卻沒有一家國際級的生物科技公司,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適當的引進學研界的能量,因此小分子(化學)藥很突出,但生技新藥的發展迄今卻乏善可陳。
陳良博表指出,美國生技新藥公司找到一個對的疾病「標靶」(Target)平均要花費100億美元,要產出一個新藥平均要燒掉24.5億美元,台灣卻已有很好的人才與技術,與全球大廠相較毫無愧色,成功指日可待。
此外,台灣擁有全球都羨慕的健全資本市場,很有利於生技公司掛牌,應該引進更多國際生技公司來台,讓台灣資本市場真正國際化,創造亞洲生技金融中心。以下是陳良博專訪紀要:
問:對醣基生醫期許?
答:醣基規劃明年至少一個產品進入美國臨床,當然我們希望更多,目標是希望三個。
醣基技術來自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這個醣類技術平台連美國大型生技公司都很想要。每種癌細胞上都有醣抗原,只要找到相應的抗體,就能鎖定並殺死癌細胞,也會提升免疫系統功能,這是中研院的大發現,目前已經有超過30案、全球逾百項專利,每個專利案都能獨立發展出新藥。
在發展新藥上,醣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癌細胞上面的醣是很獨特的;目前,美國FDA已核准上看1,000億美元產值的抗體新藥,未來醣基的技術都可以跟這些抗體藥結合,這些產品都可以代換成醣基的技術,目前全球只有瑞士的羅氏(Roche)大藥廠朝這個方向發展,此外只有台灣有這樣的能力。
問:醣基還有哪些技術正在開發?
答:中研院的蛋白質醣化技術來自前院長翁啟惠團隊,這是翁啟惠回台後積極投入的領域,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翁啟惠過去在美國聖地牙哥時期,很長時間投入「小分子醣化」的研究,他目前仍擁有不少尚未商品化的技術,只要拿出兩三個,就能創造更多的醣類新藥。譬如,橘子、洋蔥中有些成分對治療特定困難疾病很有效,只要用有機化學的技術合成小分子,加上特定酵素即可,這些都是翁的強項。近期,我與翁交換過意見,希望他能提供更多的技術,未來如果有機會,醣基也會切入這個領域。
問:怎麼看待台灣在生技產業的競爭力?
答:先講台灣的弱勢,以技術方面為例,生技藥品製備的過程中需要「冷凍乾燥」的技術,但台灣絕大多數的蛋白質藥廠,對這樣的技術仍做不到。其實,台灣部分食品業已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可以借用。
人才方面,生物科技的執行長(CEO)、醫務長(CMO)、財務長(CFO)、智財與法律專家等,都需要專業的有關經驗。以醫務長為例,發展生物科技的公司通常需要一位醫務長,這位醫務長也需要具備醫師資格,另外也要有產業經驗,這樣的人確實一時難覓。
再來就是財務長,生技公司的財務長除本身對產品開發要有一定的認識,也要有能力與資本市場溝通,對如何籌錢(募資)、如何用錢(研發或資本支出)都要有考量,這都要有經驗,也不是那麼容易。
再看智財專家,生技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專利(IP),這類專家除需要法律專業,也需要有經驗,台灣這樣的人才也確實不多,法律專家,台灣更是少得可憐。
人才、資本市場與技術齊備…
台灣生技有三寶 發展利基
問:對於台灣生技競爭力的弱勢,有哪些建議?
答:生技產業的發展,人才、智財、錢財都是關鍵,但更大的前提是「文化環境」,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生技大國,除每年超過千億美元的研發投入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允許教授率領學生創業,這不僅在生技領域如此,在科技領域也是一樣,所以美國能夠造就那麼多的市值千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
反觀德國、日本,他們的新藥開發能力很強,20年前他們的政府很支持生物科技的發展,但如今卻少有成就。調查研究發現,德、日有人才、醫學技術也有資金,生技領域的發展卻仍付之闕如,關鍵在於他們的「文化」也不允許教授「兩邊跑」,他們的社會風氣認為,學院裡的教授就該待在學校做研究,不應到產業界去,這也扼殺了他們在生技領域的成就。台灣目前有許多教授願意投入產業界,也有許多年輕人願意到生技領域發展,這是難得的機會。
問:如何看待台灣發展生技的優勢?
答:台灣發展生技產業還有很多「寶」,至少有「三個寶」,除了領先全球的獨門技術與人才,再來是很友善的資本市場。人才專指擁有獨門技術的人才,這兩者互為表裏,如翁啟惠、中研院院士陳垣崇等人,這些都是全球爭搶的一流科學家,他們開發出來的技術,不少已經在國際上受到推崇。
台灣資本市場對生技的
陳良博成長於好山好水的宜蘭,取得台大化學學士後,負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繼續碩博士研究生涯,成為哈佛醫學院的教授、退休榮譽教授(Emeritus),從此去國50年;最近,一顆愛台灣的心呼喚著他,不僅受邀出任醣基生醫董事長,還擔任生策會常務理事暨國際合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他對台灣生技產業發展仍有滿腔的熱情,蓄勢待發。
1943年出生的陳良博,目前是哈佛大學醫學院退休榮譽教授,也是第一位拿到此頭銜的華人。他受惠於美國的開放文化,得以產學兩棲,曾經參與創辦十多家生物科技公司,也曾是美國長島冷泉港實驗室資深研究員。
他在美國長島冷泉港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期間,拜入DNA雙螺旋發現人諾貝爾獎得主華生(James D. Watson)門下,奠定他在學術界的基礎,由於學術成就非凡,他同時也獲得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
說到產業界經歷,陳良博頭銜一大串,舉其大者,他曾與諾貝爾獎得主麻省理工利根川教授和日本富士軟片共同創辦Fuji Immuno Pharmaceuticals,擔任董座。
陳良博在生技投資的資歷也大有來頭,他曾經跟華爾街對沖基金Caxton、Bruce Kovner、Keith Gollust、Bob Wilson共同創辦Caxton Health Life Science Partners公司。在台灣, 陳良博曾經受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邀請,獲國發基金投資,共同創辦台灣上智創投並擔任董事。
最近,生策會有意借重他在國際的經驗與生技公司營運的長才,他知道,台灣有許多能與國際接軌利基,除了人才等優勢,就是要把創新企業發展文化環境培養起來,就像美國允許「創業教授」存在,這樣的人能結合學術研究和產品發展,是能把台灣帶入國際理想人才。
1943年出生的陳良博,目前是哈佛大學醫學院退休榮譽教授,也是第一位拿到此頭銜的華人。他受惠於美國的開放文化,得以產學兩棲,曾經參與創辦十多家生物科技公司,也曾是美國長島冷泉港實驗室資深研究員。
他在美國長島冷泉港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期間,拜入DNA雙螺旋發現人諾貝爾獎得主華生(James D. Watson)門下,奠定他在學術界的基礎,由於學術成就非凡,他同時也獲得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
說到產業界經歷,陳良博頭銜一大串,舉其大者,他曾與諾貝爾獎得主麻省理工利根川教授和日本富士軟片共同創辦Fuji Immuno Pharmaceuticals,擔任董座。
陳良博在生技投資的資歷也大有來頭,他曾經跟華爾街對沖基金Caxton、Bruce Kovner、Keith Gollust、Bob Wilson共同創辦Caxton Health Life Science Partners公司。在台灣, 陳良博曾經受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邀請,獲國發基金投資,共同創辦台灣上智創投並擔任董事。
最近,生策會有意借重他在國際的經驗與生技公司營運的長才,他知道,台灣有許多能與國際接軌利基,除了人才等優勢,就是要把創新企業發展文化環境培養起來,就像美國允許「創業教授」存在,這樣的人能結合學術研究和產品發展,是能把台灣帶入國際理想人才。
醣基生醫董事長、生策會常務理事暨國際合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良博表示,台灣發展生物科技有人才、資本市場與技術等三個寶。由中研院技術團隊領軍的醣基生醫,擁有超過30案、逾百個全球專利,明年至少有第一個產品進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人體臨床(IND),但醣基的目標更大,希望能有三個產品獲准進入IND,讓台灣生物科技站上國際舞台。
陳良博強調,一個國家要發展生物科技,「文化環境」是關鍵,以日本、德國等強國為例,資金與人才都不缺乏,卻沒有一家國際級的生物科技公司,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適當的引進學研界的能量,因此小分子(化學)藥很突出,但生技新藥的發展迄今卻乏善可陳。
陳良博表指出,美國生技新藥公司找到一個對的疾病「標靶」(Target)平均要花費100億美元,要產出一個新藥平均要燒掉24.5億美元,台灣卻已有很好的人才與技術,與全球大廠相較毫無愧色,成功指日可待。
此外,台灣擁有全球都羨慕的健全資本市場,很有利於生技公司掛牌,應該引進更多國際生技公司來台,讓台灣資本市場真正國際化,創造亞洲生技金融中心。以下是陳良博專訪紀要:
問:對醣基生醫期許?
答:醣基規劃明年至少一個產品進入美國臨床,當然我們希望更多,目標是希望三個。
醣基技術來自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這個醣類技術平台連美國大型生技公司都很想要。每種癌細胞上都有醣抗原,只要找到相應的抗體,就能鎖定並殺死癌細胞,也會提升免疫系統功能,這是中研院的大發現,目前已經有超過30案、全球逾百項專利,每個專利案都能獨立發展出新藥。
在發展新藥上,醣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癌細胞上面的醣是很獨特的;目前,美國FDA已核准上看1,000億美元產值的抗體新藥,未來醣基的技術都可以跟這些抗體藥結合,這些產品都可以代換成醣基的技術,目前全球只有瑞士的羅氏(Roche)大藥廠朝這個方向發展,此外只有台灣有這樣的能力。
問:醣基還有哪些技術正在開發?
答:中研院的蛋白質醣化技術來自前院長翁啟惠團隊,這是翁啟惠回台後積極投入的領域,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翁啟惠過去在美國聖地牙哥時期,很長時間投入「小分子醣化」的研究,他目前仍擁有不少尚未商品化的技術,只要拿出兩三個,就能創造更多的醣類新藥。譬如,橘子、洋蔥中有些成分對治療特定困難疾病很有效,只要用有機化學的技術合成小分子,加上特定酵素即可,這些都是翁的強項。近期,我與翁交換過意見,希望他能提供更多的技術,未來如果有機會,醣基也會切入這個領域。
問:怎麼看待台灣在生技產業的競爭力?
答:先講台灣的弱勢,以技術方面為例,生技藥品製備的過程中需要「冷凍乾燥」的技術,但台灣絕大多數的蛋白質藥廠,對這樣的技術仍做不到。其實,台灣部分食品業已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可以借用。
人才方面,生物科技的執行長(CEO)、醫務長(CMO)、財務長(CFO)、智財與法律專家等,都需要專業的有關經驗。以醫務長為例,發展生物科技的公司通常需要一位醫務長,這位醫務長也需要具備醫師資格,另外也要有產業經驗,這樣的人確實一時難覓。
再來就是財務長,生技公司的財務長除本身對產品開發要有一定的認識,也要有能力與資本市場溝通,對如何籌錢(募資)、如何用錢(研發或資本支出)都要有考量,這都要有經驗,也不是那麼容易。
再看智財專家,生技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專利(IP),這類專家除需要法律專業,也需要有經驗,台灣這樣的人才也確實不多,法律專家,台灣更是少得可憐。
人才、資本市場與技術齊備…台灣生技有三寶 發展利基
問:對於台灣生技競爭力的弱勢,有哪些建議?
答:生技產業的發展,人才、智財、錢財都是關鍵,但更大的前提是「文化環境」,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生技大國,除每年超過千億美元的研發投入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允許教授率領學生創業,這不僅在生技領域如此,在科技領域也是一樣,所以美國能夠造就那麼多的市值千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
反觀德國、日本,他們的新藥開發能力很強,20年前他們的政府很支持生物科技的發展,但如今卻少有成就。調查研究發現,德、日有人才、醫學技術也有資金,生技領域的發展卻仍付之闕如,關鍵在於他們的「文化」也不允許教授「兩邊跑」,他們的社會風氣認為,學院裡的教授就該待在學校做研究,不應到產業界去,這也扼殺了他們在生技領域的成就。台灣目前有許多教授願意投入產業界,也有許多年輕人願意到生技領域發展,這是難得的機會。
問:如何看待台灣發展生技的優勢?
答:台灣發展生技產業還有很多「寶」,至少有「三個寶」,除了領先全球的獨門技術與人才,再來是很友善的資本市場。人才專指擁有獨門技術的人才,這兩者互為表裏,如翁啟惠、中研院院士陳垣崇等人,這些都是全球爭搶的一流科學家,他們開發出來的技術,不少已經在國際上受到推崇。
台灣資本市場對生技的友善程度,可以說是「全世界都沒有的」,但台灣卻很少人
陳良博強調,一個國家要發展生物科技,「文化環境」是關鍵,以日本、德國等強國為例,資金與人才都不缺乏,卻沒有一家國際級的生物科技公司,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適當的引進學研界的能量,因此小分子(化學)藥很突出,但生技新藥的發展迄今卻乏善可陳。
陳良博表指出,美國生技新藥公司找到一個對的疾病「標靶」(Target)平均要花費100億美元,要產出一個新藥平均要燒掉24.5億美元,台灣卻已有很好的人才與技術,與全球大廠相較毫無愧色,成功指日可待。
此外,台灣擁有全球都羨慕的健全資本市場,很有利於生技公司掛牌,應該引進更多國際生技公司來台,讓台灣資本市場真正國際化,創造亞洲生技金融中心。以下是陳良博專訪紀要:
問:對醣基生醫期許?
答:醣基規劃明年至少一個產品進入美國臨床,當然我們希望更多,目標是希望三個。
醣基技術來自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這個醣類技術平台連美國大型生技公司都很想要。每種癌細胞上都有醣抗原,只要找到相應的抗體,就能鎖定並殺死癌細胞,也會提升免疫系統功能,這是中研院的大發現,目前已經有超過30案、全球逾百項專利,每個專利案都能獨立發展出新藥。
在發展新藥上,醣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癌細胞上面的醣是很獨特的;目前,美國FDA已核准上看1,000億美元產值的抗體新藥,未來醣基的技術都可以跟這些抗體藥結合,這些產品都可以代換成醣基的技術,目前全球只有瑞士的羅氏(Roche)大藥廠朝這個方向發展,此外只有台灣有這樣的能力。
問:醣基還有哪些技術正在開發?
答:中研院的蛋白質醣化技術來自前院長翁啟惠團隊,這是翁啟惠回台後積極投入的領域,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翁啟惠過去在美國聖地牙哥時期,很長時間投入「小分子醣化」的研究,他目前仍擁有不少尚未商品化的技術,只要拿出兩三個,就能創造更多的醣類新藥。譬如,橘子、洋蔥中有些成分對治療特定困難疾病很有效,只要用有機化學的技術合成小分子,加上特定酵素即可,這些都是翁的強項。近期,我與翁交換過意見,希望他能提供更多的技術,未來如果有機會,醣基也會切入這個領域。
問:怎麼看待台灣在生技產業的競爭力?
答:先講台灣的弱勢,以技術方面為例,生技藥品製備的過程中需要「冷凍乾燥」的技術,但台灣絕大多數的蛋白質藥廠,對這樣的技術仍做不到。其實,台灣部分食品業已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可以借用。
人才方面,生物科技的執行長(CEO)、醫務長(CMO)、財務長(CFO)、智財與法律專家等,都需要專業的有關經驗。以醫務長為例,發展生物科技的公司通常需要一位醫務長,這位醫務長也需要具備醫師資格,另外也要有產業經驗,這樣的人確實一時難覓。
再來就是財務長,生技公司的財務長除本身對產品開發要有一定的認識,也要有能力與資本市場溝通,對如何籌錢(募資)、如何用錢(研發或資本支出)都要有考量,這都要有經驗,也不是那麼容易。
再看智財專家,生技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專利(IP),這類專家除需要法律專業,也需要有經驗,台灣這樣的人才也確實不多,法律專家,台灣更是少得可憐。
人才、資本市場與技術齊備…台灣生技有三寶 發展利基
問:對於台灣生技競爭力的弱勢,有哪些建議?
答:生技產業的發展,人才、智財、錢財都是關鍵,但更大的前提是「文化環境」,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生技大國,除每年超過千億美元的研發投入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允許教授率領學生創業,這不僅在生技領域如此,在科技領域也是一樣,所以美國能夠造就那麼多的市值千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
反觀德國、日本,他們的新藥開發能力很強,20年前他們的政府很支持生物科技的發展,但如今卻少有成就。調查研究發現,德、日有人才、醫學技術也有資金,生技領域的發展卻仍付之闕如,關鍵在於他們的「文化」也不允許教授「兩邊跑」,他們的社會風氣認為,學院裡的教授就該待在學校做研究,不應到產業界去,這也扼殺了他們在生技領域的成就。台灣目前有許多教授願意投入產業界,也有許多年輕人願意到生技領域發展,這是難得的機會。
問:如何看待台灣發展生技的優勢?
答:台灣發展生技產業還有很多「寶」,至少有「三個寶」,除了領先全球的獨門技術與人才,再來是很友善的資本市場。人才專指擁有獨門技術的人才,這兩者互為表裏,如翁啟惠、中研院院士陳垣崇等人,這些都是全球爭搶的一流科學家,他們開發出來的技術,不少已經在國際上受到推崇。
台灣資本市場對生技的友善程度,可以說是「全世界都沒有的」,但台灣卻很少人
2016亞太生技投資論壇昨(19)日上午登場,主辦單位鑽石生技、中天集團總裁路孔明表示,中天集團近年來曾拒絕很多國際合作、投資法人敲門的機會,但最近集團發展逐漸成熟,是跟國際投資與藥品夥伴見面的時候了。
中天集團轉投資六家公司則在下午舉行聯合法說會,包括中天、合一、泉盛、欣耀、醣基、晶祈等新藥與醫材生技公司,這是中天集團首次聯合舉辦法說會,公開最新營運及研發進度,發表多項臨床及國際合作。
中天生技二項核准新藥「MS-20化療漾」與「Herbiron賀必容」,已分別與國際藥廠洽商。而合一生技的「0N101糖尿病傷口癒合新藥」三期臨床主要指標,期中分析數據極佳。
在泉盛生技方面,FB825「Anti-CεmX過敏疾病抗體新藥」已經完成一期人體臨床試驗,並成功證實在注射後,血清中過敏原IgE持續140天降低,已經展開國際洽商,不排除與國際大廠共同開發,搶攻國際市場。
至於欣耀生醫旗下「SNP-610脂肪肝新藥」將進入二期人體臨床試驗。
中天集團轉投資六家公司則在下午舉行聯合法說會,包括中天、合一、泉盛、欣耀、醣基、晶祈等新藥與醫材生技公司,這是中天集團首次聯合舉辦法說會,公開最新營運及研發進度,發表多項臨床及國際合作。
中天生技二項核准新藥「MS-20化療漾」與「Herbiron賀必容」,已分別與國際藥廠洽商。而合一生技的「0N101糖尿病傷口癒合新藥」三期臨床主要指標,期中分析數據極佳。
在泉盛生技方面,FB825「Anti-CεmX過敏疾病抗體新藥」已經完成一期人體臨床試驗,並成功證實在注射後,血清中過敏原IgE持續140天降低,已經展開國際洽商,不排除與國際大廠共同開發,搶攻國際市場。
至於欣耀生醫旗下「SNP-610脂肪肝新藥」將進入二期人體臨床試驗。
鑽石基金旗下醣基生醫副總林南宏表示,已規劃第一個均相化抗體藥物,今年底向美國FDA提出臨床試驗(IND)的申請,看好該新世代單株抗體在全球抗體藥物市場的爆發潛力。
醣基今在鑽石生技主辦的亞太生技投資論壇中,首度發表新型均相化抗體藥物的最新成果,及以醣體為治療標的所生產的新世代高療效、低副作用抗體藥物的突破性進展。
林南宏表示,醣基生醫所開發的醣體均相化平台可成功將抗體上的醣體改造成單一種醣化種類,除了提供高療效、低副作用的藥物,且因有機會讓抗體藥物有統一的醣化規範,進而解決法規審核與製程的困難。
醣基已規劃第一個均相化抗體藥物將於2016年底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提出IND的申請,拿到三期臨床許可後將送件申請登錄興櫃。
林南宏指出,醣基另一主力產品,是針對癌細胞特有的Globo series醣體標的所進行開發的疫苗與抗體,此癌細胞特有的多醣體,在十多種不同的癌細胞及癌幹細胞上癌症表面都有高度表現,為極佳的癌症治療標的,預期可應用於治療15種不同的癌症,包含三陰性乳癌、胰臟癌等。
全球目前高達160億美元市值的乳癌市場,有3/4乳癌病人屬於此族群,因此醣基的抗體有機會成為最佳的第一線乳癌藥物。除此,此抗體亦將可能有效治療目前仍無合適藥物的胰臟癌。此First in Class的多功能性抗體將創癌症治療藥物前所未有先例。
醣基生醫成立於2013年,主要發展全球創新的醣分子與蛋白質新藥,目前開發中藥物有6項,包含3種均相化抗體藥物(分別應用於癌症與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兩種以醣體為治療標的藥物與疫苗(皆用於癌症治療),及雙效型抗流感藥物。除了新藥開發外,醣基也投入於醣晶片與醣探針開發與應用。預計2~3年內將至少有3項創新藥完成臨床前試驗並提出IND申請。1050719
醣基今在鑽石生技主辦的亞太生技投資論壇中,首度發表新型均相化抗體藥物的最新成果,及以醣體為治療標的所生產的新世代高療效、低副作用抗體藥物的突破性進展。
林南宏表示,醣基生醫所開發的醣體均相化平台可成功將抗體上的醣體改造成單一種醣化種類,除了提供高療效、低副作用的藥物,且因有機會讓抗體藥物有統一的醣化規範,進而解決法規審核與製程的困難。
醣基已規劃第一個均相化抗體藥物將於2016年底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提出IND的申請,拿到三期臨床許可後將送件申請登錄興櫃。
林南宏指出,醣基另一主力產品,是針對癌細胞特有的Globo series醣體標的所進行開發的疫苗與抗體,此癌細胞特有的多醣體,在十多種不同的癌細胞及癌幹細胞上癌症表面都有高度表現,為極佳的癌症治療標的,預期可應用於治療15種不同的癌症,包含三陰性乳癌、胰臟癌等。
全球目前高達160億美元市值的乳癌市場,有3/4乳癌病人屬於此族群,因此醣基的抗體有機會成為最佳的第一線乳癌藥物。除此,此抗體亦將可能有效治療目前仍無合適藥物的胰臟癌。此First in Class的多功能性抗體將創癌症治療藥物前所未有先例。
醣基生醫成立於2013年,主要發展全球創新的醣分子與蛋白質新藥,目前開發中藥物有6項,包含3種均相化抗體藥物(分別應用於癌症與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兩種以醣體為治療標的藥物與疫苗(皆用於癌症治療),及雙效型抗流感藥物。除了新藥開發外,醣基也投入於醣晶片與醣探針開發與應用。預計2~3年內將至少有3項創新藥完成臨床前試驗並提出IND申請。1050719
鑽石基金旗下醣基生醫副總林南宏表示,已規劃第一個均相化抗體藥物,今年底向美國FDA提出臨床試驗(IND)的申請,看好該新世代單株抗體在全球抗體藥物市場的爆發潛力。
醣基今在鑽石生技主辦的亞太生技投資論壇中,首度發表新型均相化抗體藥物的最新成果,及以醣體為治療標的所生產的新世代高療效、低副作用抗體藥物的突破性進展。
林南宏表示,醣基生醫所開發的醣體均相化平台可成功將抗體上的醣體改造成單一種醣化種類,除了提供高療效、低副作用的藥物,且因有機會讓抗體藥物有統一的醣化規範,進而解決法規審核與製程的困難。
醣基已規劃第一個均相化抗體藥物將於2016年底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提出IND的申請,拿到三期臨床許可後將送件申請登錄興櫃。
林南宏指出,醣基另一主力產品,是針對癌細胞特有的Globo series醣體標的所進行開發的疫苗與抗體,此癌細胞特有的多醣體,在十多種不同的癌細胞及癌幹細胞上癌症表面都有高度表現,為極佳的癌症治療標的,預期可應用於治療15種不同的癌症,包含三陰性乳癌、胰臟癌等。
全球目前高達160億美元市值的乳癌市場,有3/4乳癌病人屬於此族群,因此醣基的抗體有機會成為最佳的第一線乳癌藥物。除此,此抗體亦將可能有效治療目前仍無合適藥物的胰臟癌。此First in Class的多功能性抗體將創癌症治療藥物前所未有先例。
醣基生醫成立於2013年,主要發展全球創新的醣分子與蛋白質新藥,目前開發中藥物有6項,包含3種均相化抗體藥物(分別應用於癌症與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兩種以醣體為治療標的藥物與疫苗(皆用於癌症治療),及雙效型抗流感藥物。除了新藥開發外,醣基也投入於醣晶片與醣探針開發與應用。預計2~3年內將至少有3項創新藥完成臨床前試驗並提出IND申請。
醣基今在鑽石生技主辦的亞太生技投資論壇中,首度發表新型均相化抗體藥物的最新成果,及以醣體為治療標的所生產的新世代高療效、低副作用抗體藥物的突破性進展。
林南宏表示,醣基生醫所開發的醣體均相化平台可成功將抗體上的醣體改造成單一種醣化種類,除了提供高療效、低副作用的藥物,且因有機會讓抗體藥物有統一的醣化規範,進而解決法規審核與製程的困難。
醣基已規劃第一個均相化抗體藥物將於2016年底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提出IND的申請,拿到三期臨床許可後將送件申請登錄興櫃。
林南宏指出,醣基另一主力產品,是針對癌細胞特有的Globo series醣體標的所進行開發的疫苗與抗體,此癌細胞特有的多醣體,在十多種不同的癌細胞及癌幹細胞上癌症表面都有高度表現,為極佳的癌症治療標的,預期可應用於治療15種不同的癌症,包含三陰性乳癌、胰臟癌等。
全球目前高達160億美元市值的乳癌市場,有3/4乳癌病人屬於此族群,因此醣基的抗體有機會成為最佳的第一線乳癌藥物。除此,此抗體亦將可能有效治療目前仍無合適藥物的胰臟癌。此First in Class的多功能性抗體將創癌症治療藥物前所未有先例。
醣基生醫成立於2013年,主要發展全球創新的醣分子與蛋白質新藥,目前開發中藥物有6項,包含3種均相化抗體藥物(分別應用於癌症與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兩種以醣體為治療標的藥物與疫苗(皆用於癌症治療),及雙效型抗流感藥物。除了新藥開發外,醣基也投入於醣晶片與醣探針開發與應用。預計2~3年內將至少有3項創新藥完成臨床前試驗並提出IND申請。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