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銀搶攻年輕族群市場,近日陸續更新旗下數位帳戶活存優惠,綜 觀整體市場利率,以純網銀將來銀行新戶優利12%最高,但限額5萬 元,聯邦銀行及王道銀行數位帳戶新戶優利也衝上10%,限額各15萬 元及5萬元,其餘大多數新戶優利介於2%∼5%之間,三家純網銀若 不分新舊戶,有1.5%∼1.8%之間。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第一季底,國銀數位帳戶中,仍以台新銀行438 .2萬戶最多,其次為國泰世華銀行294.1萬戶、永豐銀行200.1萬戶, 及連線銀行(LINE Bank)207.8萬戶,其餘包括第一銀行、中國信託 銀行、玉山銀行、台北富邦銀行、華南銀行及彰化銀行也都破百萬戶 。
邁入下半年,國內各大銀行陸續公告數位帳戶相關優惠,將來銀至 9月底止,提供新戶12%優利專案,額度5萬元,為目前市場數位帳戶 高活儲利率最優;其次聯邦銀New New Bank,新戶開立新台幣活儲優 利10%,限額15萬元,新戶另有限時快閃加碼,超過15萬元部分1.5 %無上限;王道銀針對新戶也提供10%優利,額度同為5萬,20萬元 以內利率為2.1%。
其餘數位帳戶活儲優利,新戶優惠至少都有2%起跳,介於2∼5% 之間,北富銀數位帳戶今年底前有5%高利,限額10萬元;國泰世華 銀青年帳戶今年底前有4%,限額10萬元;安泰銀行至明年底前有3. 6%,限額20萬元;台新銀Richart至明年1月5日有3.5%,額度10萬 元。
元大銀行9月底新戶也有3%高利活儲,限額5萬元,並每月提供99 次跨行提款與轉帳免手續費,充分回應學生族與社會新鮮人日常轉帳 、支付的高頻需求。
銀行數位帳戶優利大多鎖定小資族,額度上限多在5萬元∼20萬不 等,但若以額度上限來看,渣打銀行優逸理財新戶且每月轉入1.5萬 元,利率也達2.2%,且額度高達300萬元最高,為中高資產族群的配 置首選。
國銀搶攻年輕族群市場,近日陸續更新旗下數位帳戶活存優惠,綜 觀整體市場利率,以純網銀將來銀行新戶優利12%最高,但限額5萬 元,聯邦銀行及王道銀行數位帳戶新戶優利也衝上10%,限額各15萬 元及5萬元,其餘大多數新戶優利介於2%∼5%之間,三家純網銀若 不分新舊戶,有1.5%∼1.8%之間。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第一季底,國銀數位帳戶中,仍以台新銀行438 .2萬戶最多,其次為國泰世華銀行294.1萬戶、永豐銀行200.1萬戶, 及連線銀行(LINE Bank)207.8萬戶,其餘包括第一銀行、中國信託 銀行、玉山銀行、台北富邦銀行、華南銀行及彰化銀行也都破百萬戶 。
邁入下半年,國內各大銀行陸續公告數位帳戶相關優惠,將來銀至 9月底止,提供新戶12%優利專案,額度5萬元,為目前市場數位帳戶 高活儲利率最優;其次聯邦銀New New Bank,新戶開立新台幣活儲優 利10%,限額15萬元,新戶另有限時快閃加碼,超過15萬元部分1.5 %無上限;王道銀針對新戶也提供10%優利,額度同為5萬,20萬元 以內利率為2.1%。
其餘數位帳戶活儲優利,新戶優惠至少都有2%起跳,介於2∼5% 之間,北富銀數位帳戶今年底前有5%高利,限額10萬元;國泰世華 銀青年帳戶今年底前有4%,限額10萬元;安泰銀行至明年底前有3. 6%,限額20萬元;台新銀Richart至明年1月5日有3.5%,額度10萬 元。
元大銀行9月底新戶也有3%高利活儲,限額5萬元,並每月提供99 次跨行提款與轉帳免手續費,充分回應學生族與社會新鮮人日常轉帳 、支付的高頻需求。
銀行數位帳戶優利大多鎖定小資族,額度上限多在5萬元∼20萬不 等,但若以額度上限來看,渣打銀行優逸理財新戶且每月轉入1.5萬 元,利率也達2.2%,且額度高達300萬元最高,為中高資產族群的配 置首選。
今年以來匯率波動加劇,截至5月底8家公股銀行外幣存款餘額為5 兆7,492.4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減少4.76%。公股銀持續積極吸收外 幣存款,尤其是較有操作空間的美元,雖美元近期呈現弱勢格局,各 銀行仍續推美元優存方案,藉以吸收外幣資金。
根據金管會統計,公股銀包括兆豐銀行、臺灣銀行及第一銀行5月 底外幣存款餘額均逾兆元,分別為1兆1,276.01億元、1兆0,825.52億 元及1兆0,118.84億元;其次包含合庫銀行與華南銀行外幣存款餘額 亦分別超過6,000億元;從年增減情形來看,僅臺銀、一銀與土地銀 行外幣存款餘額成長,各年增2.18%、1.69%與1.01%;其餘5家公 股銀均呈現年減,當中又以華銀、彰化銀行年減幅達雙位數較多,各 年減16.43%、12.81%。
公股銀主管指出,外幣存款餘額減少,主要是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 ,許多出口商先行結售;另外幣存款換算為台幣後,存款量也會自然 縮水。事實上,銀行今年對於外幣存款拓展力道較強,在分行努力延 攬下,仍吸收不少外幣存款,若以原幣來看,存款量仍有微幅成長。
未來公股銀在吸收外幣存款上,主要仍以美元為主,不過,由於美 元短期評價面偏弱,也會適時針對其他幣別如澳幣等,推出短期定存 激勵措施,當有其他外幣需求時,就不用到市場拆借。
為了擴大外幣存款量,公股銀7月續推美元優利定存專案,最高年 利率多在4%以上,以兆豐銀為例,在7月底前若全額以增額新資金開 立,可獲3個月期年利率4.3%、6個月期年利率4.05%。
土銀提供臨櫃辦理美元定存的客戶,新資金可享1個月期年利率4. 2%、3個月期年利率4%,既有存款或網銀辦理,也均可有1個月期年 利率年利率4%優惠;一銀針對網銀數位帳戶,最高提供3個月期年利 率4.15%,非數位帳戶最高享3個月期4.1%年利率。
今年以來匯率波動加劇,截至5月底8家公股銀行外幣存款餘額為5 兆7,492.4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減少4.76%。公股銀持續積極吸收外 幣存款,尤其是較有操作空間的美元,雖美元近期呈現弱勢格局,各 銀行仍續推美元優存方案,藉以吸收外幣資金。
根據金管會統計,公股銀包括兆豐銀行、臺灣銀行及第一銀行5月 底外幣存款餘額均逾兆元,分別為1兆1,276.01億元、1兆0,825.52億 元及1兆0,118.84億元;其次包含合庫銀行與華南銀行外幣存款餘額 亦分別超過6,000億元;從年增減情形來看,僅臺銀、一銀與土地銀 行外幣存款餘額成長,各年增2.18%、1.69%與1.01%;其餘5家公 股銀均呈現年減,當中又以華銀、彰化銀行年減幅達雙位數較多,各 年減16.43%、12.81%。
公股銀主管指出,外幣存款餘額減少,主要是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 ,許多出口商先行結售;另外幣存款換算為台幣後,存款量也會自然 縮水。事實上,銀行今年對於外幣存款拓展力道較強,在分行努力延 攬下,仍吸收不少外幣存款,若以原幣來看,存款量仍有微幅成長。
未來公股銀在吸收外幣存款上,主要仍以美元為主,不過,由於美 元短期評價面偏弱,也會適時針對其他幣別如澳幣等,推出短期定存 激勵措施,當有其他外幣需求時,就不用到市場拆借。
為了擴大外幣存款量,公股銀7月續推美元優利定存專案,最高年 利率多在4%以上,以兆豐銀為例,在7月底前若全額以增額新資金開 立,可獲3個月期年利率4.3%、6個月期年利率4.05%。
土銀提供臨櫃辦理美元定存的客戶,新資金可享1個月期年利率4. 2%、3個月期年利率4%,既有存款或網銀辦理,也均可有1個月期年 利率年利率4%優惠;一銀針對網銀數位帳戶,最高提供3個月期年利 率4.15%,非數位帳戶最高享3個月期4.1%年利率。
第一金人壽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初心並貫徹ESG精神 ,於7月15日由第一金人壽董事長楊棋材帶領逾30名員工,前往中華 安得烈慈善協會擔任企業志工,為弱勢家庭送上暖心支持。短短一個 下午,第一金人壽志工團隊齊心協力,共完成300箱食物箱的打包, 為300個家庭送去即時的溫飽與希望。
第一金人壽以具體行動支持安得烈,自2017年與安得烈合作至今已 完成3,300箱「膳糧食物箱」外,每年年節同仁也會發起自主募捐, 如春節、端午節與中秋節等,以實際捐款支持安得烈食物銀行救助弱 勢家庭貧童,落實企業責任。
楊棋材表示,保險的核心價值在於「保障」、傳遞「愛與關懷」, 我們不只是保障客戶的生活,也盡力去幫助這片土地上每一個需要幫 助的人。此次透過實際參與公益行動,讓同仁們親身體會伸出援手、 幫助他人帶來的喜悅及滿足,並為推動社會「善」的循環貢獻一己之 力,這是我們第一金人壽企業文化重要的一環。
第一金人壽多年來持續辦理多元且各式的公益活動,包含邀請員工 與眷屬參與淨灘等環境保育活動,或擔任有機農場志工,一同協助農 作、育苗及包裝產銷等活動,並購買農產品,支持台灣在地小農,並 攜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結合保險本業,辦理「第一金終照」捐 贈計畫,協助「北醫石頭湯社區整合照顧服務中心」硬體設施建置與 各項課程或專案的執行。
第一金人壽未來將持續貫徹永續理念、善盡企業責任,並具體落實 ,提供更多元的產品與服務,並在培育人才、公平待客等各面向持續 精進與優化。
富邦金控風控長徐偉傑表示,富邦金控以「低碳、數位、激勵、影響」四大策略推動永續金融,展現企業社會責任,透過數位防詐教育、員工福祉提升、健康促進與弱勢關懷,擴大金融普惠影響力,打造友善永續環境。
經濟日報將在8月6日舉辦「金融大回饋論壇-金融與社會共好」,徐偉傑將出席,並以「領跑永續金融:富邦實踐金融影響力」為題發表演講。本論壇由兆豐銀行、富邦金控、玉山金控暨玉山銀行、永豐金控暨永豐銀行、彰化銀行等協辦。
2024與2025年,富邦金控攜手子公司舉辦「SBT科學減碳目標」與「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議合工作坊,協助企業制定減碳與轉型計畫,強化資金籌措優勢,加速邁向淨零排放;四大子公司亦積極提供各項友善金融服務,共創永續未來。
在富邦人壽部分,洞察高齡者需求,從「硬體設施」到「溝通服務」,提供如增設聽障輔聽器、放大字體與重點標示的文件等無障礙貼心服務。此外,也與老盟合作孤獨處方箋計畫,加強關懷長者心理健康, 更連續十年合作推廣失智症「愛的手鍊」,配戴手鍊協尋成功率將近100%,已幫助近2萬名病友,回饋社會。
台北富邦銀行則扎根金融教育,自1998年起推動「小富翁理財營」,從一般學童到聽語障、偏鄉與弱勢孩子,培育逾8,200名小小理財家,積極實踐SDGs中教育與平等目標。同時,為強化高齡長者的金融知能,與弘道基金會合作開發富足人生桌遊,啟動種子講師培訓,並製作易讀手冊、溝通圖卡等服務工具,降低新分行櫃檯高度,設置失智友善專員及申請加入失智友善組織,以行動打造更友善的金融環境。
富邦證券部分,今年起推動「失智友善服務」,提供員工專業培訓課程,提升應對失智症的能力。台北市九家分公司已加入失智友善組織,致力打造具包容性的金融服務環境。同時關注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退化,易成為金融詐騙目標,特別深入社區舉辦反詐騙宣導活動,強化民眾與照顧者的防詐意識。
富邦產險部分,提供多項友善服務措施,包括營業據點設置服務鈴、無障礙設施、視障輔助工具、臨櫃點字手冊等,亦推出臨櫃手語及外語翻譯服務,及樂齡台語客服專線,兼顧不同族群的權益。此外,亦推廣風險教育,透過研討會、教育訓練、兒童風險教育繪本等,致力建構正確的風險及保險觀念,發揮正向影響力。
富邦金控風控長徐偉傑表示,富邦金控以「低碳、數位、激勵、影響」四大策略推動永續金融,展現企業社會責任,透過數位防詐教育、員工福祉提升、健康促進與弱勢關懷,擴大金融普惠影響力,打造友善永續環境。
經濟日報將在8月6日舉辦「金融大回饋論壇-金融與社會共好」,徐偉傑將出席,並以「領跑永續金融:富邦實踐金融影響力」為題發表演講。本論壇由兆豐銀行、富邦金控、玉山金控暨玉山銀行、永豐金控暨永豐銀行、彰化銀行等協辦。
2024與2025年,富邦金控攜手子公司舉辦「SBT科學減碳目標」與「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議合工作坊,協助企業制定減碳與轉型計畫,強化資金籌措優勢,加速邁向淨零排放;四大子公司亦積極提供各項友善金融服務,共創永續未來。
在富邦人壽部分,洞察高齡者需求,從「硬體設施」到「溝通服務」,提供如增設聽障輔聽器、放大字體與重點標示的文件等無障礙貼心服務。此外,也與老盟合作孤獨處方箋計畫,加強關懷長者心理健康, 更連續十年合作推廣失智症「愛的手鍊」,配戴手鍊協尋成功率將近100%,已幫助近2萬名病友,回饋社會。
台北富邦銀行則扎根金融教育,自1998年起推動「小富翁理財營」,從一般學童到聽語障、偏鄉與弱勢孩子,培育逾8,200名小小理財家,積極實踐SDGs中教育與平等目標。同時,為強化高齡長者的金融知能,與弘道基金會合作開發富足人生桌遊,啟動種子講師培訓,並製作易讀手冊、溝通圖卡等服務工具,降低新分行櫃檯高度,設置失智友善專員及申請加入失智友善組織,以行動打造更友善的金融環境。
富邦證券部分,今年起推動「失智友善服務」,提供員工專業培訓課程,提升應對失智症的能力。台北市九家分公司已加入失智友善組織,致力打造具包容性的金融服務環境。同時關注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退化,易成為金融詐騙目標,特別深入社區舉辦反詐騙宣導活動,強化民眾與照顧者的防詐意識。
富邦產險部分,提供多項友善服務措施,包括營業據點設置服務鈴、無障礙設施、視障輔助工具、臨櫃點字手冊等,亦推出臨櫃手語及外語翻譯服務,及樂齡台語客服專線,兼顧不同族群的權益。此外,亦推廣風險教育,透過研討會、教育訓練、兒童風險教育繪本等,致力建構正確的風險及保險觀念,發揮正向影響力。
各國關稅陸續出爐,美股呈現高檔震盪行情,法人認為,台灣對等 關稅要高於日本與韓國的25%之機率相對較低,看好台股在7月底之 前,有望在美股延續強勢格局、AI禁令有望解開、台積電法說樂觀情 緒延燒等三大利多支撐下,由台積電領軍加權指數創今年新高,朝2 4,000點大關邁進。
綜合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國泰證券證期處協理蔡明翰等專家看 法,台股短線樂觀情緒有望延續,看好在7月底之前仍有三大利多將 支撐加權指數再挑戰今年新高,短線加權指數將於24,000點至月線之 間震盪,仍可偏多操作,於指數接近壓力區時,根據風險承受度可考 慮適度逢高進行部分獲利了結。
利多一:根據近10年資料統計、美股7月上漲機率達100%,近期又 創新高有望續強,且台積電ADR今年1月攻上226.4美元為當時歷史高 點,台積電當時股價創1,160元歷史高檔,而近期台積電ADR再刷新歷 史高,儘管上周五回檔但仍守在240美元以上,但台積電股價卻僅維 持在1,160元,看好台股仍具有補漲空間,有望在台積電領軍下再刷 新今年高點。
利多二:台積電法說報佳音,化解了市場先前對於需求可能不佳, 以及匯率影響之擔憂,樂觀情緒有望延續,支撐股市短線熱度。
利多三:美國有望解開AI禁令,輝達上周宣布將恢復向中國大陸銷 售H20晶片,股價再創歷史新高,若接下來可望取得出口許可證有望 可再激勵市場。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關稅不確定性仍存,不過,川普已經簽署 《大而美法案》,將有助推動美國經濟成長與舒緩部分市場不安,美 國企業財務表現仍具有韌性,然需留意,在近期美股持續走升之際, CNN恐懼與貪婪指數已達到「極度貪婪」區域,短線有過熱疑慮,不 建議投資人追高,可等待美股衝高回落後的修正行情時再重新布局。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也表示,台股受到美股攀高提振,表現強勁,但 同時要留意短線漲多後可能面臨的調節壓力,建議台股操作將更重視 基本面及股價位階,布局仍以AI和半導體為主。
新台幣4月、5月強升,國銀外幣存款蒸發破兆元。金管會統計至今 年5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已連三降至14兆1,011億元,5月單月就 掉了6,707億元、月減4.5%,續創史上單月月減新高,若加上4月減 3,893億元,光二個月就蒸發破兆元,加上3月月減582億元,近三個 月狂瀉1兆1,182億元。
金管會表示,若是以5月底新台幣匯率29.929元換算,5月底外匯存 款為4,712億美元,仍較4月底增加98億美元。
金管會分析,5月外幣存款年減達5,118億元、也創史上新高,一樣 也是匯率因素影響。觀察2006年統計以來,僅2023年10月出現過減少 新台幣67億元,主要因為2022年全球股市不佳、美元升息、升值,大 量客戶轉存外幣定存,企業也有借新台幣存美元的財務操作,推升外 幣存款餘額在2022年10月衝到14兆1,678億元,當時創下歷史新高, 但隔年同期股市好、大量資金轉入投資,結果出現年減。
5月底「兆元俱樂部者」仍有六家,包括中信銀、北富銀、兆豐銀 、臺銀、玉山銀和一銀,其中存量最多的是中信銀的1兆3,634億元, 但年減金額也最大,與排名第三的兆豐銀都是年減。
中信銀行指出,年減逾千億元主要是存款是從去年初開始增加、基 期較高,使得減少幅度也較大。尤其新台幣走強外幣存款就會減少、 部分貿易商搶結匯,及美國關稅因素部分客戶提前備貨支付款項的結 果。
北富銀認為,新台幣5月強升,有外幣需求客戶趁匯率便宜時兌換 外幣,預估短期外幣存款仍會續增。但政治環境不確性高,短期因通 膨、降息預期因素,且受美元走弱、全球資金流向轉變影響,預估存 款量將受匯率影響增速趨緩。
一銀指出,5月有企業戶大額貨款陸續匯入,及外匯市場劇烈波動 ,部分客戶因避險考量,將美元存款轉換非美貨幣持有,另有客戶趁 新台幣強勢升值,外幣投資價值湧現積極結購外存。
兩大國營銀行的臺灣銀行、土地銀行,上半年都賺破百億元,臺銀 稅前盈餘140.03億元,土銀為100.11億元,但從年增減情形來看,臺 銀年減26.81%,主要是投資及匯兌淨利益影響,土銀因利息淨收入 增加支撐獲利微幅年成長。
臺銀今年以來獲利出現年減,主要因投資及匯兌淨利益影響,受到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導致第一 季股票部位出現帳面價值損失,但並未實現,第二季已有調節。上半 年核心業務表現仍持穩,存款量、授信餘額均持續增加,主要獲利來 源為利息淨收益。
臺銀董事長凌忠嫄日前指出,臺銀去年獲利創高,主要受惠投資部 位表現亮眼,今年前二月表現持平,直到3月股市反轉,持有的股票 部位因多列在PL(損益表)項下,造成評價損失,「但都是帳面,並 未實現」。
凌忠嫄表示,今年主要是國際市場因素影響獲利,4月過後市場回 穩,目前獲利衰退幅度已有縮減,股票部位已做一些調節,未來會持 續審慎操作。由於市場隨川普政策變化起舞,臺銀會隨時因應市場趨 勢,動態調整配置部位。
觀察公股銀行在操作股票部位時,大多以中長期投資、領股息的高 息股為主,因此主要帳列OCI(其他綜合損益)項下,雖不直接影響 損益,但會造成淨值波動,因此先前股災影響,造成部分銀行淨值縮 水。
土銀上半年獲利年增4.93%,土銀說明,獲利主因來自利息淨收入 增加,經常性手續費淨收入也維持成長,但財務操作淨收益(含兌換 )受股匯市動盪影響減少,展望下半年,將以提升綠色授信、強化經 營韌性及善用新興科技為三大重要方針。
若以今年度營運目標來看,根據行政院核定的預算案,臺銀稅前盈 餘預算數為150.31億元,目前達成率已達93.16%;土銀稅前盈餘預 算數為124.01億元,目前達成率也有80.73%。
兩大國營銀行的臺灣銀行、土地銀行,上半年都賺破百億元,臺銀 稅前盈餘140.03億元,土銀為100.11億元,但從年增減情形來看,臺 銀年減26.81%,主要是投資及匯兌淨利益影響,土銀因利息淨收入 增加支撐獲利微幅年成長。
臺銀今年以來獲利出現年減,主要因投資及匯兌淨利益影響,受到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導致第一 季股票部位出現帳面價值損失,但並未實現,第二季已有調節。上半 年核心業務表現仍持穩,存款量、授信餘額均持續增加,主要獲利來 源為利息淨收益。
臺銀董事長凌忠嫄日前指出,臺銀去年獲利創高,主要受惠投資部 位表現亮眼,今年前二月表現持平,直到3月股市反轉,持有的股票 部位因多列在PL(損益表)項下,造成評價損失,「但都是帳面,並 未實現」。
凌忠嫄表示,今年主要是國際市場因素影響獲利,4月過後市場回 穩,目前獲利衰退幅度已有縮減,股票部位已做一些調節,未來會持 續審慎操作。由於市場隨川普政策變化起舞,臺銀會隨時因應市場趨 勢,動態調整配置部位。
觀察公股銀行在操作股票部位時,大多以中長期投資、領股息的高 息股為主,因此主要帳列OCI(其他綜合損益)項下,雖不直接影響 損益,但會造成淨值波動,因此先前股災影響,造成部分銀行淨值縮 水。
土銀上半年獲利年增4.93%,土銀說明,獲利主因來自利息淨收入 增加,經常性手續費淨收入也維持成長,但財務操作淨收益(含兌換 )受股匯市動盪影響減少,展望下半年,將以提升綠色授信、強化經 營韌性及善用新興科技為三大重要方針。
若以今年度營運目標來看,根據行政院核定的預算案,臺銀稅前盈 餘預算數為150.31億元,目前達成率已達93.16%;土銀稅前盈餘預 算數為124.01億元,目前達成率也有80.73%。
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出席工商時報《大台中智慧城市論壇》,以 「打造智慧場館:大型運動建築的挑戰與創新」為題演講時表示,大 型運動建築因規模龐大、建築複雜、功能多樣、賽後利用,必須面對 種種挑戰,營造廠不僅需要動用5M(工人、材料、機具、方法、資金 ),尤其更需要科技管理、數位輔助。
吳春山以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台中巨蛋為例說,巨蛋去年3月 動工,目前地下室已全面開挖,未來將有大、小兩座巨蛋,規模更大 、跨度更長、挑戰更危險。因此,麗明引進預鑄看台,BIM建立電腦 模組,包括鋼結構的支持、吊裝步驟,都以電腦模型模擬完成,將來 施工過程,智慧化管理更是重頭戲;同樣是隈研吾設計的逢甲大學共 善樓,也是透過科技管理、數位輔助完成。
演講中,吳春山提到全球有多座知名大型運動建築,包括隈研吾設 計的東京奧運主場館,以及東京巨蛋,還有全球最高造價的美國州S oFi體育場;台灣也有多座經典運動建築,如台灣最大體育場-高雄世 運主場館、台灣唯一巨蛋級體育館-台北大巨蛋、台灣第一座符合美 國大聯盟規格的洲際棒球場、由麗明營造承造、罕見的吹氣膜結構- 洲際多功能運動中心,同樣由麗明承造、地表最酷的建築-中和國民 運動中心。
此外,吳春山還分享麗明營造打造的大型場館建築範例,包括台中 市政府、高雄展覽館、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台中國家歌劇院、故 宮南院等。他表示,麗明因承接台中歌劇院而導入BIM,至今已超過 10年,台中歌劇院因其大型化、複雜化,沒有以3D技術和BIM應用更 不可能施工。
吳春山最後以「回饋社會,成就自我」作為結語。長期投入社會公 益的吳春山說,麗明營造主動承擔台中肉品市場閒置空間活化工程, 預計投入2億元打造「台中市小豬藝文基地活化工程」,預計本月29 日正式動工!麗明邀請國際知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展現對市政建設 與文化發展的長期承諾;不僅挹注資金,吳春山更無償分批提供1.3 萬餘件珍藏的豬藝術品於基地展出,為台中文化藝術扎根,實踐「美 好城市推動者」的企業承諾。
國票金控轉投資的純網銀樂天銀行,近期因現金增資一事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根據國票金17日的公告,此次增資的提出主要基於兩大關鍵原因:一是考慮到累計虧損與市場時機的評估;二是增資流程複雜且耗時較長,提前部署可以避免觸及法規紅線。該公司已與日方股東達成共識,確保增資計劃得以順利進行。
然而,市場對此一做法可能會導致非公司派大股東股權稀釋,進而增強公司派在明年董事會全面改選中的優勢,對增資的急迫性產生了質疑。針對這些疑慮,國票金先前已發布重訊,提出六點聲明來澄清。該公司強調,樂天商銀累計虧損已達27億元,預計年底將達30億元,並已與日方股東討論增資規模及時程。同時,為純網銀的將來銀行及連線銀行,分別在累計虧損25億元及26.5億元時,已啟動增資計劃。
國票金在聲明中還指出,增資規模與市場時機的評估,是基於全體股東的最大利益考量,並遵循主管機關的政策。此外,該公司5月、6月的雙重槓桿比分別為120.46%及118.23%,連續數月接近警示標準,存在被降評的風險,因此有增資的必要性。此次增資是國票金成立以來的第二次增資,規劃股數約3億股(面額為30億元),以避免股本膨脹率過高。
報導稱,樂天銀行的虧損尚未達到資本額三分之一的增資紅線,有關報導指出,樂天銀行日籍總經理佐伯對增資的態度並不急迫,這也使得增資案的急迫性受到關注。國票金在17日的聲明中再次強調,此次提出增資是基於樂天銀行增資規劃與時程的考量,以及避免觸法風險的必要。國票金發言人李憲宗表示,依據銀行法第64條規定,若未在虧損達到增資紅線前完成增資,主管機關將採取相應處分。
過去,日方對台灣相關增資流程不甚了解,因此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於6月親赴東京,與樂天銀行董事長王東和進行溝通,以確保股東對增資作業有進一步的了解。雙方目前已取得共識,日方將於8月將增資案納入營業計劃中,並提報董事會討論。
台股近期展開強勁反彈,自4月9日股災低點以來累計上漲超過3成,本周更成功站回23,000點的關鍵水位。這波反彈動能不僅帶動了多檔第二季以來除息的季配、月配、半年配ETF完成填息,更讓投資者享受到息收與資本利得的雙重好處。
本周,台股ETF中,包括國泰永續高股息、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等重量級ETF於17日完成填息,使得本周填息的台股ETF總數達到19檔,讓451萬投資人受惠。其中,季配型的國泰永續高股息基金,受益人數高達173萬人,於5月19日除息,17日成功填息。
富邦投信預計,下半年指數可能會呈現震盪走勢,市場在適度消化利空因素後,隨著AI強勁需求及半導體周期循環的重啟,市值型ETF將成為投資人的新焦點。富邦投信建議投資者可採用定期定額或是在股市大回檔時提高扣款金額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高股息ETF的成分股在下半年通常會提高內需類股或金控類股的比重,相較於電子股較不受到對等關稅影響。富邦投信建議投資者在觀察高股息ETF換股完成後的成份股,根據自身投資策略和配息紀錄來考慮是否將其納入持股名單。
國泰永續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游日傑則建議,投資者可以選擇股價穩定、波動預期較小的標的來持有高股息ETF。他建議年輕族群在市值型及高股息的比例可以維持8:2,而隨著年紀增長,退休族群可以將高股息ETF的占比提高,並建議持續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來進行布局。
此外,法人提醒,由於高股息ETF的收益平準金運用規則日益收緊,今年市場波動加劇,資本利得配發貢獻可能趨緩。台股個股的殖利率普遍落在4%~6%區間,預期高股息ETF的配息將回歸正常與合理化。投資者在選擇高股息ETF時,應該注意填息紀錄,而非只追求高息。
國票金控近期計劃進行現金增資,總額達3億股,其中對虧損嚴重的子公司樂天純網銀進行增資,此舉引發了市場對經營權之爭的關注。銀行局主秘張嘉魁於17日對此表示,純網銀增資應在虧損未達資本三分之一前預先申請,樂天銀行目前虧損26.4億元,接近資本額的三分之一,因此申請增資是合乎常理的。
張嘉魁強調,純網銀的監理要求與一般銀行相同,根據銀行法第64條規定,銀行虧損逾資本三分之一時,主管機關應限期命其補足資本。樂天銀行的資本額為100億元,截至今年5月底已虧損26.4億元,雖未逾資本三分之一,但為了健全財務結構和充實資金,銀行會視情況適時評估是否進行增資。金管會也希望銀行資本保持健全,若即將達到增資標準,應及時提出申請。
張嘉魁進一步指出,過去其他純網銀在虧損達到一定額度時也會提出增資申請,例如連線銀行曾經辦理過兩次增資,將來銀行也在減資後進行增資。銀行增資需要一定的前置作業,包括董事會同意等。
他強調,預先申請增資是為了避免等到虧損達到三分之一時被迫限期處理。樂天銀行考慮增資是合理的選擇。
關於公股銀行及其他大股東增持國票金股份的程序,張嘉魁解釋,根據金控法第16條規定,持有金控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超過10%的單一人或關係人,應向主管機關申報。一銀、合庫銀若持有5%以上就要備查,5%以上每變動1%都要申報。任何一人,無論是公股還是私股,想要持股一家銀行10%以上,都必須經過審查。
張嘉魁補充說,公股銀行若提出申請,也必須依照相關規定辦理,不適用「政府持股」免審查的規定。金管會認為的「政府持股」是指財政部持有的台銀,一銀、合庫銀並不是「政府持股」,也不是同一關係人,若超過10%就要向金管會申報。
不過,目前公股銀行尚未提出申請。在程序上,銀行現增除了要董事會通過外,若超過額定資本額,還要經過股東會同意。
國票金控近期計劃進行現金增資,總額達3億股,其中對虧損嚴重的子公司樂天純網銀進行增資,此舉引發了經營權之爭的疑雲。銀行局主秘張嘉魁於17日針對此議題發表了看法。
張嘉魁強調,純網銀的增資應在虧損未達資本額三分之一之前預先申請,樂天銀行目前虧損已達26.4億元,接近資本額的1/3,因此申請增資是合情合理的。他以LINE Bank和將來銀行的增資案例為例,指出這兩家銀行在虧損未達資本額三分之一時已經進行了增資。
張嘉魁進一步解釋,根據銀行法第64條規定,銀行若虧損逾資本三分之一,主管機關應限期命其補足資本。樂天銀行的資本額為100億元,雖然目前虧損未達資本三分之一,但為了健全財務結構和充實資本與營運資金,會根據財務業務情況適時評估是否增資。
他還提到,連線銀行曾辦理過兩次增資,一次在2022年6月先減資25億元後再增資75億元,另一次在2025年6月再增資50億元;將來銀行則是在2023年12月先減資再增資。銀行增資需要一定的前置作業,包括董事會同意等。
張嘉魁強調,預先申請增資是為了避免等到虧損達到1/3時被限期處理。對於公股銀行及其他大股東增持國票金股份的相關程序,他解釋,根據金控法第16條規定,持有金控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超過10%的,應向主管機關申報。一銀、合庫銀若持有5%以上就要備查,5%以上每變動1%就要申報。
張嘉魁補充說,公股銀行若提出申請也需依相關規定辦理,但並不適用「政府持股」免審查的規定。金管會認為的「政府持股」是指財政部持有的台銀,一銀、合庫銀並不是「政府持股」,也不是同一關係人,若超過10%就要向金管會申報。不過,目前公股銀並沒有提出申請。此外,銀行現增除需董事會通過外,若超過額定資本額,還要經股東會同意。
國票金控即將進行現金增資,計劃發行3億股,其中一項引人關注的增資對象是樂天純網銀。這一決策引發了對樂天銀行經營權的爭議,特別是在其虧損嚴重的情况下。銀行局主秘張嘉魁於17日表示,純網銀的增資應在虧損達到資本三分之一之前就應該申請,而不應等到虧損達到1/3時才進行。
張嘉魁以LINE Bank和將來銀行的先例來說明,這兩家純網銀在虧損未達資本三分之一時已經進行了增資。樂天銀行目前虧損26.4億元,已經接近資本額的1/3,因此申請增資是合情合理的。
他進一步解釋,根據銀行法第64條規定,當銀行虧損超過資本三分之一時,主管機關應限期要求其補足資本。樂天銀行的資本額為100億元,截至今年5月底已虧損26.4億元,雖然未達資本三分之一的標準,但為了健全財務結構和充實資本與營運資金,適時評估增資是必要的。金管會自然希望銀行資本健全,因此若即將達到增資標準,應該提前提出申請。
張嘉魁還提到,其他兩家純網銀在虧損達到一定額度時也提出了增資申請。例如,連線銀行曾經辦理過兩次增資,一次在2022年6月先減資25億元後再增資75億元,另一次在2025年6月再增資50億元;將來銀行則是在2023年12月先減資再增資。銀行增資需要一定的前置作業,包括董事會同意等。
他強調,預先申請增資是為了避免在虧損達到1/3時被限期處理。因此,樂天銀行考慮增資是合乎常理的。
此外,張嘉魁還解釋了公股銀行及其他大股東增持國票金股份的相關程序。根據金控法第16條規定,若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持有金控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超過10%,則應向主管機關申報。一銀、合庫銀若持有5%以上就要備查,5%以上每變動1%就要申報。任何一人想要持股一家銀行10%以上,都要經過審查才能成為銀行大股東。
張嘉魁補充說,公股銀行若提出申請也需依相關規定辦理,不適用「政府持股」免審查的規定。金管會認為的「政府持股」是指財政部持有的台銀,一銀、合庫銀並不是「政府持股」,也不是同一關係人,若超過10%就要向金管會申請。
目前,公股銀行尚未提出申請。在程序上,銀行現增除要董事會通過外,若超過額定資本額,還要經股東會同意。
台灣ETF市場近期發展神速,總規模已經躍居亞洲第三位,其中債券ETF的規模更是穩坐亞洲第一把交椅,成為民眾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隨著新制開放主動式與多資產ETF,ETF投資版圖迎來新一波成長與轉型。為了深入探討ETF市場的未來趨勢,工商時報將於8月13日在台北舉辦年度投資高峰論壇「ETF大未來」,邀請重量級投信與專業經理人共同剖析。
在論壇中,元大投信將帶來關於市值型ETF的核心地位演講,強調長期成長潛力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元大投信建議,年輕小資族或為孩子建立長期投資規劃的父母,可優先考慮市值型ETF,以追求資本利得潛力。
國泰投信則將從各類型台股ETF的策略解析出發,協助投資人了解如何運用多樣化ETF打造更具韌性、富成長潛力的投資組合,以應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與景氣波動。
復華投信則將帶來「在川普世代,用巴菲特思維投資」的主張,強調下半年市場的不確定性,建議投資人可考慮美國大型成長股及日本龍頭企業作為資產配置。
債券ETF方面,富邦投信將探討央行降息時點與經濟軟著陸,建議投資人應在穩健選債與靈活調整中,掌握收益再平衡機會。群益投信則將介紹如何結合短債防禦力與投資級債收益,平衡收益與利率風險。
新制開放的主動式ETF和多資產ETF投資方面,中信投信將分享非投等債產品的發展趨勢,凱基投信則建議投資人透過股7債3的平衡配置,追求資本利得空間並建立平衡波動防禦力。
論壇現場還設置了【ETF面對面】諮詢攤位,供新手和進階投資人即時互動解惑。此外,參與論壇的投資人還有機會獲得實用小家電、超商禮券等豐富禮品。
台灣ETF市場的發展日新月異,總規模已經躍居亞洲第三,其中債券ETF更以穩定的表現穩坐亞洲第一的寶座,成為投資人資產配置的關鍵工具。隨著新制開放主動式與多資產ETF,ETF市場的投資版圖將迎來新一波的成長與轉型。為了深化市場對ETF的認識,工商時報將於8月13日在台北舉辦年度投資高峰論壇「ETF大未來」,邀請重量級投信與專業經理人共襄盛舉。
在股票ETF的投資方面,元大投信、國泰投信、復華投信將分別帶來專題演講。元大投信強調市值型ETF的重要性,指出長期成長潛力更受投資人關注,並建議年輕小資族或父母為孩子建立長期投資規劃時,可優先考慮市值型ETF以追求資本利得潛力。
國泰投信的演講將聚焦於各類型台股ETF的策略解析,幫助投資人掌握多樣化ETF的運用,打造更具韌性、富成長潛力的投資組合,以應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與景氣波動。
復華投信則提出了「在川普世代,用巴菲特思維投資」的投資主張,強調在下半年不確定性依然充滿的背景下,具成長性的龍頭股仍然是投資的首選,並建議投資人可以考慮美國大型成長股及日本龍頭企業作為資產配置。
債券ETF方面,富邦投信指出,下半年市場關注焦點將轉向央行降息時點與經濟軟著陸,並建議投資人應在穩健選債與靈活調整中,掌握收益再平衡機會。群益投信則介紹了結合短債防禦力與投資級債收益的存債好利器,以平衡收益與利率風險。
此外,中信投信與凱基投信將分享關於新制開放的主動式ETF和多資產ETF投資的觀點。中信投信強調非投等債產品的評級結構顯著改善,成為兼具收益與靈活性的資產新選擇。凱基投信則建議投資人透過股7債3的平衡配置,作為核心部位紀律投資,既追求資本利得空間,也建立平衡波動防禦力。
論壇現場還設置了【ETF面對面】諮詢攤位,不論是新手還是進階投資人,都能透過即時互動解惑。現場還有豐富的互動活動,參與者有機會獲得實用小家電、超商禮券等禮品。
台灣ETF市場近期迅速崛起,總規模已躍居亞洲第三,其中債券ETF更穩坐亞洲第一的寶座,成為民眾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隨著新制開放主動式與多資產ETF,ETF投資版圖迎來新一波成長與轉型。為此,工商時報將於8月13日在台北舉辦年度投資高峰論壇「ETF大未來」,廣邀重量級投信與專業經理人,共同剖析各類ETF的關鍵趨勢,為投資市場注入嶄新洞見與策略思維。
在股票ETF投資方面,元大投信、國泰投信、復華投信將帶來各自的專題演講。元大投信強調市值型ETF的核心地位,建議年輕小資族或為孩子建立長期投資規劃的父母,可優先考慮市值型ETF追求資本利得潛力。國泰投信則將解析各類型台股ETF的策略,協助投資人打造更具韌性、富成長潛力的投資組合。復華投信則提出「在川普世代,用巴菲特思維投資」的主張,建議投資人參考美國大型成長股及日本龍頭企業作為資產配置。
債券ETF投資方面,富邦投信指出,下半年市場關注焦點將轉向央行降息時點與經濟軟著陸。群益投信則介紹短債的投資魅力,如何結合短債防禦力與投資級債收益,平衡收益與利率風險,打造收益新解方。
新制開放的主動式ETF和多資產ETF投資方面,中信投信與凱基投信將分享觀點。中信投信強調非投等債產品的評級結構顯著改善,成為兼具收益與靈活性的資產新選擇。凱基投信則建議投資人透過股7債3的平衡配置,追求資本利得空間,同時建立平衡波動防禦力。
論壇現場還設置了【ETF面對面】諮詢攤位,無論是新手想了解ETF基礎操作,或進階投資人尋求組合優化方案,均可透過即時互動解惑。現場還有豐富互動活動,參與者即有機會抽取實用小家電、超商禮券等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