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全球知名指數公司MSCI預定今年6月正式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其中受惠最大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已由元大投信取得授權;未來台灣投資人參與A股入摩行情,將有權威性的指數判斷標準。
MSCI為指數服務行業權威,在全球具良好口碑、龐大資產追蹤旗下指數。據統計,國際包括大型養老基金、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等機構法人超過7,500名,在北美及亞洲,便有90%的機構性資產以MSCI指數作為參考標的。
MSCI指數也是全球投資組合採用最多的投資標的,截至目前,全球以MSCI指數為標的的資產規模超過9兆美元。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全球投資人耳熟能詳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尚未投資A股,不過自MSCI宣布納入A股,今年6月起,該指數將逐步調高A股比重,從初期的0.73%,最終提升至16.9%。同時為滿足市場需求,MSCI特別於去年編制以滬、深港通為框架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網羅236檔成分股,隨著A股完全納入MSCI指數,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成分股將達459檔,充分參與A股入摩行情。
根據大陸浙江證券研究所統計,長期將有人民幣(下同)2兆元的海外被動型買盤基於入摩進駐A股。?豐銀行報告則分析,以台、韓入摩經驗,外資將持有股市市值達到三成,未來流入陸股資金有機會達到15兆元。
且在中國股市的投資人結構逐步從散戶轉向法人為主,中國資本市場體質也將與主要國際股市靠攏。
為提供投資人全面參與中國政策契機,據了解,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行業組成更廣,大幅降低金融股權重,更多布局在消費、工業、信息技術、原材料和醫療類股等。這些類股正好是中國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兩大政策受惠行業,意味跟著MSCI買A股,就可以掌握中國政策方向。
MSCI在中國境內也受到投資人青睞,目前中國掛牌二檔由海外指數公司編制的A股ETF,包括華夏MSCI中國A股ETF募集規模41億元,超過嘉實富時中國A50 ETF的4億元。整體中國市場,也有12家基金公司上報發行MSCI系列指數基金,千億增量資金已在A股門外候場。
MSCI為指數服務行業權威,在全球具良好口碑、龐大資產追蹤旗下指數。據統計,國際包括大型養老基金、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等機構法人超過7,500名,在北美及亞洲,便有90%的機構性資產以MSCI指數作為參考標的。
MSCI指數也是全球投資組合採用最多的投資標的,截至目前,全球以MSCI指數為標的的資產規模超過9兆美元。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全球投資人耳熟能詳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尚未投資A股,不過自MSCI宣布納入A股,今年6月起,該指數將逐步調高A股比重,從初期的0.73%,最終提升至16.9%。同時為滿足市場需求,MSCI特別於去年編制以滬、深港通為框架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網羅236檔成分股,隨著A股完全納入MSCI指數,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成分股將達459檔,充分參與A股入摩行情。
根據大陸浙江證券研究所統計,長期將有人民幣(下同)2兆元的海外被動型買盤基於入摩進駐A股。?豐銀行報告則分析,以台、韓入摩經驗,外資將持有股市市值達到三成,未來流入陸股資金有機會達到15兆元。
且在中國股市的投資人結構逐步從散戶轉向法人為主,中國資本市場體質也將與主要國際股市靠攏。
為提供投資人全面參與中國政策契機,據了解,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行業組成更廣,大幅降低金融股權重,更多布局在消費、工業、信息技術、原材料和醫療類股等。這些類股正好是中國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兩大政策受惠行業,意味跟著MSCI買A股,就可以掌握中國政策方向。
MSCI在中國境內也受到投資人青睞,目前中國掛牌二檔由海外指數公司編制的A股ETF,包括華夏MSCI中國A股ETF募集規模41億元,超過嘉實富時中國A50 ETF的4億元。整體中國市場,也有12家基金公司上報發行MSCI系列指數基金,千億增量資金已在A股門外候場。
元大投信透過金融科技系統將基金資產運用於實質支付的創新概念,取得中華民國智慧財產局核發「基金消費方法與系統」發明專利。元大投信的系統結合基金事務系統、基金交易平台、行動數據傳輸及商家收單系統,將金融資產應用於支付功能,並陸續推出基金貨幣通系統、薪資理財系統。
元大投信指出,這套系統除了可在生活中實現金融產品應用,也能進一步導入行動支付,增進基金受益人與支付系統使用者的效益與便利。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繼2017年取得兩項新型專利,今年取得發明專利,本次取得的專利以實現普惠金融為目標,把生活應用場景與投資理財的資產充分結合,期望達到「基金現金化」、「現金基金化」的目標。
以國內貨幣市場型基金為例,在台灣的基金規模超過8,000億元,占境內公募基金比重近三分之一,但是受益人多為機構法人為主,一般投資人參與程度卻相當低,其實貨幣市場基金具有等同現金的高流動性,年收益率也高於一般銀行活存帳戶、薪資帳戶、證券交割帳戶等,非常適合一般投資人做為暫存資金、流動準備資金。
國內積極推動行動支付業務,元大投信表示,研發此技術並取得專利,可以串接行動支付,讓行動支付的接受度更高、更接近一般使用者的需求,把生活理財的觀念落實在普羅大眾,把握「現金增益」的機會。
元大投信指出,這套系統除了可在生活中實現金融產品應用,也能進一步導入行動支付,增進基金受益人與支付系統使用者的效益與便利。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繼2017年取得兩項新型專利,今年取得發明專利,本次取得的專利以實現普惠金融為目標,把生活應用場景與投資理財的資產充分結合,期望達到「基金現金化」、「現金基金化」的目標。
以國內貨幣市場型基金為例,在台灣的基金規模超過8,000億元,占境內公募基金比重近三分之一,但是受益人多為機構法人為主,一般投資人參與程度卻相當低,其實貨幣市場基金具有等同現金的高流動性,年收益率也高於一般銀行活存帳戶、薪資帳戶、證券交割帳戶等,非常適合一般投資人做為暫存資金、流動準備資金。
國內積極推動行動支付業務,元大投信表示,研發此技術並取得專利,可以串接行動支付,讓行動支付的接受度更高、更接近一般使用者的需求,把生活理財的觀念落實在普羅大眾,把握「現金增益」的機會。
MSCI指數公司預定今年6月將中國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去年底發布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由元大投信取得該指數授權。
MSCI是指數服務行業權威,據統計,全球機構客戶約7,500名,包括大型養老基金、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等;在北美及亞洲,超過9成機構性國際資產以MSCI指數為標的,目前全球以MSCI指數為標的的資產規模超過9兆美元。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指出,目前全球最知名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並不包括中國A股,但今年6月起,該指數將逐步提高中國A股比重,從初期的0.73%逐步提高至16.9%。
為符合國際投資人的需求,MSCI於去年特別先編制透過滬、深港通框架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目前包含236檔成份股,隨未來A股完全納入,預計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成份股將達到459檔,完整反映A股逐步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過程。
市場推估,外資流入中國股市的資金有機會達到15兆人民幣以上,代表未來中國股市的投資人主要結構不但有機會從散戶轉成以法人為主體的量變,中國資本市場體質也將與國際主要股市靠攏的質變。
據了解,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行業組成更廣,大幅降低金融類股權重,而更多佈局在消費、工業、信息技術、原材料與醫療等類股。這些類股正好是中國供給側改革與一帶一路兩大政策的最受惠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股還有1檔MSCI中國指數,該指數主要包含掛牌在香港及海外的中國概念股,並不包括中國A股,元大投信取得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為MSCI對國內業者的首檔A股指數授權。
MSCI是指數服務行業權威,據統計,全球機構客戶約7,500名,包括大型養老基金、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等;在北美及亞洲,超過9成機構性國際資產以MSCI指數為標的,目前全球以MSCI指數為標的的資產規模超過9兆美元。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指出,目前全球最知名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並不包括中國A股,但今年6月起,該指數將逐步提高中國A股比重,從初期的0.73%逐步提高至16.9%。
為符合國際投資人的需求,MSCI於去年特別先編制透過滬、深港通框架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目前包含236檔成份股,隨未來A股完全納入,預計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成份股將達到459檔,完整反映A股逐步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過程。
市場推估,外資流入中國股市的資金有機會達到15兆人民幣以上,代表未來中國股市的投資人主要結構不但有機會從散戶轉成以法人為主體的量變,中國資本市場體質也將與國際主要股市靠攏的質變。
據了解,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行業組成更廣,大幅降低金融類股權重,而更多佈局在消費、工業、信息技術、原材料與醫療等類股。這些類股正好是中國供給側改革與一帶一路兩大政策的最受惠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股還有1檔MSCI中國指數,該指數主要包含掛牌在香港及海外的中國概念股,並不包括中國A股,元大投信取得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為MSCI對國內業者的首檔A股指數授權。
投資A股入摩題材再增新管道。元大投信昨(6)日宣布取得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授權,瞄準即將入摩的236檔成分股,更精準參與長線入摩商機,未來流入資金上看3,000億美元。
MSCI旗下共編制超過百檔MSCI中國指數,元大投信新取得指數是為MSCI針對海外資產管理機構與入摩題材專門發行,只投資今年6月起,預計納入MSCI新興市場等世界指數的A股成分股。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經理黃昭棠表示,元大這次為MSCI授權海外資產管理公司發行中國系列指數的首波對象,該指數與其他陸股ETF比較,具三大優勢,一是其純粹投資入摩成分股,未來隨A股逐步提升在MSCI各指數權重,這一指數就會自動納入新成分股並調整權重,投資人可持續參與商機。
二是指數建構在滬港通、深港通架構下,資本進出無任何限制,成分股流通性足。此外,相較國內現有A50等大型股指數,金融股比重動輒五、六成,MSCI國際通指數涵蓋的產業更廣,比重最大的金融股只占三成,有更多空間投資新經濟概念的工業、訊息技術等產業。
黃昭棠指出,入摩題材雖已自去年中發酵,但在MSCI正式推出相關指數前,包括滬深300、中國A50指數等都只是概念指數,國際通指數才是入摩收割對象。
根據MSCI及浙商證券研究所統計,去年開始湧現主被動買盤投入A股,大約170億美元,今年6月起,投入國際通指數等買盤,最高上看3,400億美元。
目前中國已有12家基金公司取得MSCI中國系列指數授權,包括華夏基金1月發行連結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ETF,募集規模人民幣41億元。
黃昭棠表示,若參考台灣過往納入MSCI指數經驗,1996年9月當季入摩,台股漲幅達5.7%,納入後一年更達51.2%。
MSCI旗下共編制超過百檔MSCI中國指數,元大投信新取得指數是為MSCI針對海外資產管理機構與入摩題材專門發行,只投資今年6月起,預計納入MSCI新興市場等世界指數的A股成分股。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經理黃昭棠表示,元大這次為MSCI授權海外資產管理公司發行中國系列指數的首波對象,該指數與其他陸股ETF比較,具三大優勢,一是其純粹投資入摩成分股,未來隨A股逐步提升在MSCI各指數權重,這一指數就會自動納入新成分股並調整權重,投資人可持續參與商機。
二是指數建構在滬港通、深港通架構下,資本進出無任何限制,成分股流通性足。此外,相較國內現有A50等大型股指數,金融股比重動輒五、六成,MSCI國際通指數涵蓋的產業更廣,比重最大的金融股只占三成,有更多空間投資新經濟概念的工業、訊息技術等產業。
黃昭棠指出,入摩題材雖已自去年中發酵,但在MSCI正式推出相關指數前,包括滬深300、中國A50指數等都只是概念指數,國際通指數才是入摩收割對象。
根據MSCI及浙商證券研究所統計,去年開始湧現主被動買盤投入A股,大約170億美元,今年6月起,投入國際通指數等買盤,最高上看3,400億美元。
目前中國已有12家基金公司取得MSCI中國系列指數授權,包括華夏基金1月發行連結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ETF,募集規模人民幣41億元。
黃昭棠表示,若參考台灣過往納入MSCI指數經驗,1996年9月當季入摩,台股漲幅達5.7%,納入後一年更達51.2%。
根據統計,台灣上市櫃市場交易的ETF達121檔,總資產規模3,861 億元,其中僅15檔追蹤陸港股市場,但規模1,360億元,占比達42.3 %,顯示台灣投資人對鄰近市場的高度興趣。
看準中國A股入摩的資金浪潮,昨(6)日ETF龍頭元大投信取得MS 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授權,預告著未來將進一步發行商品。
證交所副總林長慶指出,今年前2月在集中市場交易的ETF日均值1 01億元,占比逾7%,顯示台灣市場發展ETF日趨成熟,讓投資人善用 不同ETF作為資產配置工具,直接在集中市場上交易,就能投資全世 界。
林長慶表示,由於中國大陸資本市場走向開放,MSCI預計今年5月 定審後,將把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與MSCI全球指數,自6月生效,這 也使得A股將逐漸成為全球被動式資金的必要配備環節。
林長慶指出,台灣投資人向來對海外市場的商品投資很有興趣,在 集中市場的99檔ETF,追蹤海外市場就有44檔,ETF作為進口替代,是 相當好的資金活用方式,MSCI昨日授權「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 給元大投信,目前以追蹤MSCI所發行的指數ETF已有6檔,可以預期, 很快就能再看到更多MSCI指數ETF在台上市。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全球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資金規 模超過2兆美元,今年隨著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正式生效啟動, 而MSCI最新發布的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完全複製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 指數成分股,將使該指數成為全球最具指標性與差異化的A股指數。
元大投信指出,根據MSCI、浙商證券研究所預估,今年A股納入MS CI將吸引被動式投資資金流入約170億美元(約新台幣5千億元新台幣 ),中長期可望吸引約3,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兆元),成為推動 陸股短中長期行情表現主要資金動能之一。
其實,台灣已經成為中國境外最大量投資陸股的亞洲國家之一,根 據統計,台灣目前市場上8檔超過百億元資金規模的ETF,其中就有5 檔是連結追蹤陸股,最大的是元大滬深300正2達327.35億元,排名第 二的是富邦上証正2達265.98億元,接著是富邦上証154.91億元、國 泰中國A50的113億元,以及國泰中國A50正2達110億元,合計近千億 元規模。
看準中國A股入摩的資金浪潮,昨(6)日ETF龍頭元大投信取得MS 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授權,預告著未來將進一步發行商品。
證交所副總林長慶指出,今年前2月在集中市場交易的ETF日均值1 01億元,占比逾7%,顯示台灣市場發展ETF日趨成熟,讓投資人善用 不同ETF作為資產配置工具,直接在集中市場上交易,就能投資全世 界。
林長慶表示,由於中國大陸資本市場走向開放,MSCI預計今年5月 定審後,將把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與MSCI全球指數,自6月生效,這 也使得A股將逐漸成為全球被動式資金的必要配備環節。
林長慶指出,台灣投資人向來對海外市場的商品投資很有興趣,在 集中市場的99檔ETF,追蹤海外市場就有44檔,ETF作為進口替代,是 相當好的資金活用方式,MSCI昨日授權「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 給元大投信,目前以追蹤MSCI所發行的指數ETF已有6檔,可以預期, 很快就能再看到更多MSCI指數ETF在台上市。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全球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資金規 模超過2兆美元,今年隨著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正式生效啟動, 而MSCI最新發布的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完全複製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 指數成分股,將使該指數成為全球最具指標性與差異化的A股指數。
元大投信指出,根據MSCI、浙商證券研究所預估,今年A股納入MS CI將吸引被動式投資資金流入約170億美元(約新台幣5千億元新台幣 ),中長期可望吸引約3,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兆元),成為推動 陸股短中長期行情表現主要資金動能之一。
其實,台灣已經成為中國境外最大量投資陸股的亞洲國家之一,根 據統計,台灣目前市場上8檔超過百億元資金規模的ETF,其中就有5 檔是連結追蹤陸股,最大的是元大滬深300正2達327.35億元,排名第 二的是富邦上証正2達265.98億元,接著是富邦上証154.91億元、國 泰中國A50的113億元,以及國泰中國A50正2達110億元,合計近千億 元規模。
台灣與韓國向來在產業上有明顯的競爭關係,不過在資本市場上,為避免被中國A股獨占光芒,6月又能獲得納入MSCI指數成分股,台韓雙方都擔憂資金排擠效應,加緊攜手合作關係。
上周五韓國交易所KOSPI市場總經理李泰恩、KOSPI市場國際行銷經理HwunChoi來台行銷韓國股市,搭配台灣市場可交易的元大韓國ETF(00667),就能直接參與市場。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指出,台灣民眾對韓貨、韓團或韓劇都不陌生,也因為與民眾生活習習相關,韓國娛樂、美妝市場都因而創造的驚人產值,但其實投資人一方面消費,另一方面也可藉由ETF參與知名大企業的股價漲幅,同時可兼顧風險分散與資產配置的效果。
HwunChoi指出,韓國KOSPI指數過去一年無懼北韓利空衝擊,持續創高,為強化企業基本面,韓交所導入對大型企業的公司治理要求準則,從自願性擴及強制性,並對中低流動性個股指定本土造市商,未來將進一步尋求國際資金的造市,讓韓國指數未來還有成長空間可期。
HwunChoi表示,並藉由不斷精進成分股編制方式,優化選股品質,使KOSPI200成為具有「市場代表性、流動性、可滿足投資需求」的指數,統計過去3年的年化報酬率高達10%,而至今已有許多連結的衍生性商品如ETF、選擇權、期貨等,散布於全球,堪稱為24小時不間斷交易,包含美國、歐洲、香港、日本、台灣與韓國等地。
KOSPI市場不論基本面、品質維護,或指數持續走揚,都讓韓國交易所引以為傲,HwunChoi指出,KOSPI市場甚至是受到巴菲特認可「資訊透明且揭露即時」,看好未來全球投資者將增加對韓股的投資部位。
元大投信基金經理人李夢霞指出,根據彭博創新指數,韓國排名第一,被彭博譽為全球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研發力、高附加價值,韓國經商容易度排名第五,該市場極具潛力。
李夢霞表示,元大韓國ETF自發行以來有亮眼報酬,成分股有三星電子、現代汽車、NAVERCorp、三星生物、海力士、起亞汽車、樂金液晶顯示器、好麗友、樂扣樂扣,韓國股市與亞股指數相關性降低,是可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上周五韓國交易所KOSPI市場總經理李泰恩、KOSPI市場國際行銷經理HwunChoi來台行銷韓國股市,搭配台灣市場可交易的元大韓國ETF(00667),就能直接參與市場。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指出,台灣民眾對韓貨、韓團或韓劇都不陌生,也因為與民眾生活習習相關,韓國娛樂、美妝市場都因而創造的驚人產值,但其實投資人一方面消費,另一方面也可藉由ETF參與知名大企業的股價漲幅,同時可兼顧風險分散與資產配置的效果。
HwunChoi指出,韓國KOSPI指數過去一年無懼北韓利空衝擊,持續創高,為強化企業基本面,韓交所導入對大型企業的公司治理要求準則,從自願性擴及強制性,並對中低流動性個股指定本土造市商,未來將進一步尋求國際資金的造市,讓韓國指數未來還有成長空間可期。
HwunChoi表示,並藉由不斷精進成分股編制方式,優化選股品質,使KOSPI200成為具有「市場代表性、流動性、可滿足投資需求」的指數,統計過去3年的年化報酬率高達10%,而至今已有許多連結的衍生性商品如ETF、選擇權、期貨等,散布於全球,堪稱為24小時不間斷交易,包含美國、歐洲、香港、日本、台灣與韓國等地。
KOSPI市場不論基本面、品質維護,或指數持續走揚,都讓韓國交易所引以為傲,HwunChoi指出,KOSPI市場甚至是受到巴菲特認可「資訊透明且揭露即時」,看好未來全球投資者將增加對韓股的投資部位。
元大投信基金經理人李夢霞指出,根據彭博創新指數,韓國排名第一,被彭博譽為全球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研發力、高附加價值,韓國經商容易度排名第五,該市場極具潛力。
李夢霞表示,元大韓國ETF自發行以來有亮眼報酬,成分股有三星電子、現代汽車、NAVERCorp、三星生物、海力士、起亞汽車、樂金液晶顯示器、好麗友、樂扣樂扣,韓國股市與亞股指數相關性降低,是可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全球指數提供商彭博近期宣布,台灣兩家領先的ETF供應商—元大投信和富邦投信,已採用彭博巴克萊中國綜合指數,做為在台灣首發的第一檔中國債券ETF標的指數。
元大和富邦分別採用「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3-5年期債券指數」和「彭博巴克萊中國政策金融債指數」。兩檔指數均來自於2004年首次引入市場的彭博巴克萊中國綜合指數。在台灣推出的兩檔ETF分別是:元大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3至5年期債券ETF (彭博代碼00721B TT股權)及富邦中國政策金融債ETF(彭博代碼:00718B TT股權)。
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外資債券持有量已達到11,474億元人民幣(約1,814億美元),相較於上年同期成長43%。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數據,自2016年12月起,截至2017年9月為止,台灣上市ETF的資產管理總額已成長29%。
彭博巴克萊指數擁有45年的傳統,對於尋求客觀、以規則為基礎和透過具代表性的基準來衡量資產類別風險與報酬的固定收益投資者而言,一直是使用最廣泛的指數。做為固定收益投資領域的領導者,彭博巴克萊指數提供絕佳的市場分析報告,包括全球固定收益、通膨連結和交換基準指數。
彭博亞太區投資組合及指數銷售主管Norman Tweeboom表示,對於正在尋找中國債券市場切入點的台灣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發展。中國債券將全面被納入全球固定收益基準指數,這只是早晚的問題,ETF勢將成為全球投資人接觸這個尚未開發市場捷徑。有關彭博巴克萊指數的資訊可上網查詢。
元大和富邦分別採用「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3-5年期債券指數」和「彭博巴克萊中國政策金融債指數」。兩檔指數均來自於2004年首次引入市場的彭博巴克萊中國綜合指數。在台灣推出的兩檔ETF分別是:元大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3至5年期債券ETF (彭博代碼00721B TT股權)及富邦中國政策金融債ETF(彭博代碼:00718B TT股權)。
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外資債券持有量已達到11,474億元人民幣(約1,814億美元),相較於上年同期成長43%。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數據,自2016年12月起,截至2017年9月為止,台灣上市ETF的資產管理總額已成長29%。
彭博巴克萊指數擁有45年的傳統,對於尋求客觀、以規則為基礎和透過具代表性的基準來衡量資產類別風險與報酬的固定收益投資者而言,一直是使用最廣泛的指數。做為固定收益投資領域的領導者,彭博巴克萊指數提供絕佳的市場分析報告,包括全球固定收益、通膨連結和交換基準指數。
彭博亞太區投資組合及指數銷售主管Norman Tweeboom表示,對於正在尋找中國債券市場切入點的台灣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發展。中國債券將全面被納入全球固定收益基準指數,這只是早晚的問題,ETF勢將成為全球投資人接觸這個尚未開發市場捷徑。有關彭博巴克萊指數的資訊可上網查詢。
台灣外匯ETF由元大投信發行迄今將屆滿一年,目前台股共計五檔外匯ETF,近期美、日央行釋出貨幣政策指引,匯市波動牽動ETF交投轉熱。專家預期,今年高波動將是匯市主旋律,投資人可透過交易便捷的外匯ETF,掌握收益契機。
由經濟日報主辦,元大投信暨美國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共同協辦「投資布局新藍海 外匯ETF論壇」,將於3月28日假W Hotel舉辦。
為讓投資人了解國際市場新脈動,本次特別邀請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標普道瓊斯全球ETP產品部門主管John Davies出席致詞,由芝商所顧問馬偉宜以「全球商品行情面面觀」為題發表專題報告,標普道瓊斯指數策略及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指數董事承天吟也將就「全球匯市新浪潮」進行演講。
美國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是全球知名指數公司之一,不論股票、商品、外匯相關指數編制與發行,皆具備國際領導地位。
同時為指引投資人將投資知識落實至交易工具,本次論壇也安排專家座談,由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主管譚士屏主持,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蔡蒔銓、元大投顧資深副總經理杜富蓉、富邦期貨期經管理部資深協理胡旭燦、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資深經理洪安裕等,結合產學界觀察,探討通膨議題升溫之際,如何以商品與外匯ETF開拓投資機會。最後在壓軸部分,特邀請數位金融專家陳亭如,向投資人分享台灣FinTech與金融業數位發展趨勢。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台灣ETF市場近年幾乎年年都有創新商品,包括2015年元大投信領銜推出油、金等商品ETF,去年也發行美元指數及日圓ETF,五檔外匯ETF包括:元大美元指數、美元指數正2、美元指數反1、S&P日圓正2、S&P日圓反1等,使投資人在匯市快速變化,免換匯就能在台股交易時段,以正向、槓桿或反向ETF,掌握價差契機。
報名資訊請見:http://edn.udn.com/ACT/2018/newetf/。
由經濟日報主辦,元大投信暨美國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共同協辦「投資布局新藍海 外匯ETF論壇」,將於3月28日假W Hotel舉辦。
為讓投資人了解國際市場新脈動,本次特別邀請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標普道瓊斯全球ETP產品部門主管John Davies出席致詞,由芝商所顧問馬偉宜以「全球商品行情面面觀」為題發表專題報告,標普道瓊斯指數策略及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指數董事承天吟也將就「全球匯市新浪潮」進行演講。
美國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是全球知名指數公司之一,不論股票、商品、外匯相關指數編制與發行,皆具備國際領導地位。
同時為指引投資人將投資知識落實至交易工具,本次論壇也安排專家座談,由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主管譚士屏主持,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蔡蒔銓、元大投顧資深副總經理杜富蓉、富邦期貨期經管理部資深協理胡旭燦、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資深經理洪安裕等,結合產學界觀察,探討通膨議題升溫之際,如何以商品與外匯ETF開拓投資機會。最後在壓軸部分,特邀請數位金融專家陳亭如,向投資人分享台灣FinTech與金融業數位發展趨勢。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台灣ETF市場近年幾乎年年都有創新商品,包括2015年元大投信領銜推出油、金等商品ETF,去年也發行美元指數及日圓ETF,五檔外匯ETF包括:元大美元指數、美元指數正2、美元指數反1、S&P日圓正2、S&P日圓反1等,使投資人在匯市快速變化,免換匯就能在台股交易時段,以正向、槓桿或反向ETF,掌握價差契機。
報名資訊請見:http://edn.udn.com/ACT/2018/newetf/。
金狗年預期是波動擴大的一年,投資工具更具發揮空間,特別是ETF創新不斷,新一年市場蓬勃可期。彙整投信資料,預測大陸股、債、台股、AI、外匯與抗通膨類ETF,將是狗年六大亮點,值得投資人深入關注。
金狗年ETF新焦點,主要依據元大、富邦、國泰、復華、第一金等指標性投信遞件與採訪內容彙整而出。其中陸股ETF已從2014年一路火紅,金雞年A股入摩、波幅擴大再造就更多百億級和新指數的陸股ETF誕生,在今年A股入摩倒數,相關商品仍被視為焦點。
大陸官方雞年還就債市國際化邁大步,債券通吸引了人民幣3,000億元的增量資金流入陸債,未來五年更上看兆元,國內由元大、富邦兩大投信率先申請ETF,並相繼創全球規模紀錄,連帶國泰搶進遞件,是債券ETF大趨勢。
債券ETF以本土壽險為主力,壽險自海外匯回大量資金,另有相當部分投入台股ETF,尤其喜好因應萬點,能降低波動、穩定配息的優化指數,目前以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富邦台灣優質高息,規模較具代表性;不論新加入或已發行ETF的第一金、新光、復華投信等,也規劃募集。
股票商品部分,還能期待新類型的AI(人工智慧)與機器人ETF問世,業界最早是元大投信宣布,將攜手歐洲指數公司STOXX發展概念ETF,未料國泰搶先一步申請「那斯達克CTA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指數」資格,可望拔得發行頭籌。
金狗年ETF新焦點,主要依據元大、富邦、國泰、復華、第一金等指標性投信遞件與採訪內容彙整而出。其中陸股ETF已從2014年一路火紅,金雞年A股入摩、波幅擴大再造就更多百億級和新指數的陸股ETF誕生,在今年A股入摩倒數,相關商品仍被視為焦點。
大陸官方雞年還就債市國際化邁大步,債券通吸引了人民幣3,000億元的增量資金流入陸債,未來五年更上看兆元,國內由元大、富邦兩大投信率先申請ETF,並相繼創全球規模紀錄,連帶國泰搶進遞件,是債券ETF大趨勢。
債券ETF以本土壽險為主力,壽險自海外匯回大量資金,另有相當部分投入台股ETF,尤其喜好因應萬點,能降低波動、穩定配息的優化指數,目前以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富邦台灣優質高息,規模較具代表性;不論新加入或已發行ETF的第一金、新光、復華投信等,也規劃募集。
股票商品部分,還能期待新類型的AI(人工智慧)與機器人ETF問世,業界最早是元大投信宣布,將攜手歐洲指數公司STOXX發展概念ETF,未料國泰搶先一步申請「那斯達克CTA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指數」資格,可望拔得發行頭籌。
金雞年ETF繳出亮眼成績,回顧年度成交額達到1.54兆元,大致持平猴年佳績,期間因波動逐步擴大,ETF單月占大盤成交比有先升後降趨勢;累計全年仍以陸股ETF成交額居冠,規模成長王則是迭創新高的美股ETF。
展望金狗年,元大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專業協理陳品橋指出,2月市場震盪已預示狗年不好操作,預料買盤將匯聚低基期、穩成長的市場;陸股評價排全球末座,不但有機會持續吸金,也有機會延續領先漲幅。
全球股市雞年先蹲後跳,ETF受到當沖降稅造就中小型股熱潮影響,占大盤成交比由高峰的一成快速滑落,所幸雞年尾聲,波動擴大再推升熱度,累計全年,ETF成交金額1.54兆元,僅較猴年略減156億元。
展望金狗年,元大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專業協理陳品橋指出,2月市場震盪已預示狗年不好操作,預料買盤將匯聚低基期、穩成長的市場;陸股評價排全球末座,不但有機會持續吸金,也有機會延續領先漲幅。
全球股市雞年先蹲後跳,ETF受到當沖降稅造就中小型股熱潮影響,占大盤成交比由高峰的一成快速滑落,所幸雞年尾聲,波動擴大再推升熱度,累計全年,ETF成交金額1.54兆元,僅較猴年略減156億元。
近期全球股債市處於震盪,面對股債市波動皆劇烈的市場新常態,投資人若只選擇單一類型市場,恐怕容易嚐到苦頭,兼具股票、債券及各種金融工具的多重資產型基金值得投資人留意。
瞄準波動加劇的市場變化,多家投信著手募集多重資產型基金,單是1月已有元大、柏瑞兩家投信推出多重資產基金,預計年後新光投信也會跟進。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網站資料顯示,至2017年底,多重資產型基金已由一檔成長為六檔,該類型基金規模也已突破百億。
新光投信表示,現階段全球景氣正處於「金髮美女」、經濟良好階段,但股債市卻已來到偏高價位,消息面一有風吹草動,市場恐慌心理往往造成風險性資產價格劇烈波動,在2018年「經濟好、行情震」的大環境下,投資人宜透過多重資產基金,掌握更多樣化投資機會。
野村投信指出,多重資產基金是基金界跨界混搭代表,透過彈性布局股票、債券、選擇權等各種金融工具,達到追求收益與降低風險的雙重效益,尤其今年以來各類資產表現輪動且波動度提高,投資人更倚賴專業投資團隊主動出擊,打敗市場不確定因素,非常適合沒有多餘時間了解各類資產表現的投資人。
多重資產型基金早期是由聚焦股債的平衡型基金演變而來,隨金管會鬆綁法規,平衡型基金歷經股債動態平衡基金、第一代多重資產基金等演化進程,內涵變化主要在於各種投資標的比例配置不同,2016年底金管會也增設多重資產基金類別。
根據投信業者看法,目前多重資產型基金已演化至第三代,也就是可以針對不同投資需求,設計出不同風格產品。
例如野村投信預計年中推出以動態調整機制及低波動策略控制風險兩種訴求的新產品。
觀察今年第1季新推出的兩檔多重資產基金,元大投信以「實質資產」為主打星,柏瑞投信則喊出「特別收益」口號,力求在多重資產藍海中增加辨識度。
瞄準波動加劇的市場變化,多家投信著手募集多重資產型基金,單是1月已有元大、柏瑞兩家投信推出多重資產基金,預計年後新光投信也會跟進。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網站資料顯示,至2017年底,多重資產型基金已由一檔成長為六檔,該類型基金規模也已突破百億。
新光投信表示,現階段全球景氣正處於「金髮美女」、經濟良好階段,但股債市卻已來到偏高價位,消息面一有風吹草動,市場恐慌心理往往造成風險性資產價格劇烈波動,在2018年「經濟好、行情震」的大環境下,投資人宜透過多重資產基金,掌握更多樣化投資機會。
野村投信指出,多重資產基金是基金界跨界混搭代表,透過彈性布局股票、債券、選擇權等各種金融工具,達到追求收益與降低風險的雙重效益,尤其今年以來各類資產表現輪動且波動度提高,投資人更倚賴專業投資團隊主動出擊,打敗市場不確定因素,非常適合沒有多餘時間了解各類資產表現的投資人。
多重資產型基金早期是由聚焦股債的平衡型基金演變而來,隨金管會鬆綁法規,平衡型基金歷經股債動態平衡基金、第一代多重資產基金等演化進程,內涵變化主要在於各種投資標的比例配置不同,2016年底金管會也增設多重資產基金類別。
根據投信業者看法,目前多重資產型基金已演化至第三代,也就是可以針對不同投資需求,設計出不同風格產品。
例如野村投信預計年中推出以動態調整機制及低波動策略控制風險兩種訴求的新產品。
觀察今年第1季新推出的兩檔多重資產基金,元大投信以「實質資產」為主打星,柏瑞投信則喊出「特別收益」口號,力求在多重資產藍海中增加辨識度。
元大實質多重資產基金上月22日開始募集,主要訴求在於通膨逐漸升溫的大環境下,聚焦實質資產能夠為投資人保護購買力。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國人投資基金仍以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Financial Assets)為大宗,然而目前股債價格都已來到歷史高點,面對美國即將升息、縮表,金融資產未來表現充滿不確定性。
元大投信表示,這檔基金特別專注在具有實質資產(Real Assets)概念的有價證券,例如房地產(REITs)、土地、商品(Commodities)、基礎建設、原物料等,舉凡黃金、原油、礦產、林業,或利用相關項目營運的能源公司、礦業公司,及利用機場、港口、公路等基礎建設設施,如油管、輸電設備、公用事業、電信公司都是實質資產投資範圍。在通膨升溫、利率上升時期,投資人現金購買力將下降,生產成本提升、也導致企業利潤減少,進而影響股價表現及償債能力,股債市波動增大;相較下,此時房地產價格反而有機會跟隨景氣上揚,一些基礎建設、公用事業,也往往在景氣好轉時有更新、擴大計畫,進而帶動相關商品、原物料需求。
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資料,2004、2005、2007及2011年四個年度,通膨均大於3%,然而商品、基礎建設╱公用事業、黃金、REITs、抗通膨債平均報酬率卻超過10%,表現優於股、債市。
元大投信表示,以房地產為例,儘管不像股票有機會快速獲得數倍報酬,但長遠來看,資產價格有機會跟隨經濟成長上揚,相較股債市大幅波動,投資實質資產有機會在通膨上升環境下,為投資人創造保值效果。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國人投資基金仍以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Financial Assets)為大宗,然而目前股債價格都已來到歷史高點,面對美國即將升息、縮表,金融資產未來表現充滿不確定性。
元大投信表示,這檔基金特別專注在具有實質資產(Real Assets)概念的有價證券,例如房地產(REITs)、土地、商品(Commodities)、基礎建設、原物料等,舉凡黃金、原油、礦產、林業,或利用相關項目營運的能源公司、礦業公司,及利用機場、港口、公路等基礎建設設施,如油管、輸電設備、公用事業、電信公司都是實質資產投資範圍。在通膨升溫、利率上升時期,投資人現金購買力將下降,生產成本提升、也導致企業利潤減少,進而影響股價表現及償債能力,股債市波動增大;相較下,此時房地產價格反而有機會跟隨景氣上揚,一些基礎建設、公用事業,也往往在景氣好轉時有更新、擴大計畫,進而帶動相關商品、原物料需求。
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資料,2004、2005、2007及2011年四個年度,通膨均大於3%,然而商品、基礎建設╱公用事業、黃金、REITs、抗通膨債平均報酬率卻超過10%,表現優於股、債市。
元大投信表示,以房地產為例,儘管不像股票有機會快速獲得數倍報酬,但長遠來看,資產價格有機會跟隨經濟成長上揚,相較股債市大幅波動,投資實質資產有機會在通膨上升環境下,為投資人創造保值效果。
全球股市在2017年交出不錯的成績單,投信法人預期2018年全球經 濟成長動能可望持續,因此仍有利風險性資產,其中新興市場因經濟 成長速度將快於美國等已開發國家,企業獲利也有不俗的展望,可望 成為各區域中最具成長性的區塊代表。
建議投資人可以新興股市作為核心資產來布局,但基於2017年基期 已經墊高,預期2018年市場波動將會加劇,投資人應更加重視資產配 置的重要性。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於2017年11月底預估2018年經濟成長將 加速至3.7%。如果預估無誤,2018年將超越2017年成為2011年以來 全球增長最強勁的一年。
摩根投信認為,2018年全球景氣成長動能可望從2017年的加速轉為 穩速,企業獲利亦然,此將有利股市前景。
富邦投信強調,對於股市而言,2017年波動率仍處於歷史低位。全 球企業今明兩年預期將交出雙位數成長的成績單,但是在波動性預期 上升的情況下,股市估值已處在相對高位,須慎防高檔震盪的情況增 加。美國繼續緩步升息的步調,歐洲將伺機結束QE,因此2017年股優 於債的情況將會繼續。
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人莊凱倫認為,2018年全球資金環境依然寬 鬆,根據估計,至2018年9月,G3(美、日、歐)央行仍持續為市場 注入流動性。在美國部分,預期新任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對於未來利率 走勢仍舊偏向鴿派,配合歐洲央行的縮減購債金額延至2018年9月實 施,也讓市場資金將可持續寬鬆至2018年第3季;加上全球獲利成長 趨勢未變、全球景氣穩健擴張,看好股市的投資價值。
投資策略上,在全球經濟向好的背景下,投信法人大多認為股優於 債的情況預期將持續,但由於估值已在相對高位,預期波動將會增加 ,2018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資產配置。
富邦投信建議以股六債四的比重作為中性偏多的配置基礎。中國、 歐洲經濟復甦力道明確,將是成長性最高的區域。美國在稅改加持下 ,美股、美高收預期仍有一定表現。為預防短期波動,美國特別股將 是另一個兼具股債優勢的選擇。結合歐亞的歐亞絲路基金在平衡獲利 與風險之下,勢必成為2018年的投資熱點。
施羅德投信多元資產投資團隊投資長莊志祥表示,2018年新興市場 仍是投資重點,建議股、債多元布局新興市場。因過去弱勢美元以及 全球繁榮的貿易量提供了新興市場成長股市的基石,而目前相對成熟 國家,其評價只到過去20年的平均值,並未過熱。
投信法人強調,2018年新興市場不僅股市表現值得期待,債市也具 有不小的潛力。施羅德投信表示,新興股市中特別看好價值股的表現 ,所謂的價值股是指金融、原物料以及能源等類股,因不管是全球股 票或者是新興市場,過去都是成長股表現優於價值股,未來反轉機率 高。
債券部分,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可望延續好表現。當地貨幣債的 實質利率及投資評價仍具吸引力,加上穩定的匯率表現,可以因應升 息環境對債券帶來的衝擊。另外,許多新興國家仍具降息空間,對債 券價格是正向刺激。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 ,工業國公債評價面已貴,2018年債匯市機會仍存於新興國家內,尤 其新興國家當地貨幣計價債券流動性高,且買盤主要來自於國內當地 ,面臨聯準會升息等海外震盪的防禦能力提高,更兼具高債息及評價 面便宜等優勢
元大投信台股暨大中華投資部副投資長吳宛芳認為,2017下半年官 方對房市掌控力道加大,此外,隨全球CPI有增溫跡象,2018年底大 陸有可能會升息。依照慣例來看,升息過程或有震盪,但股市有機會 上漲。加上A股2018年6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等,有利A股國際化 及藍籌股表現。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建議,投資人若能採取聚焦大 陸「高息A股」和「境外債」的股債平衡基金參與大陸市場,不僅有 債息當後盾,更有高息收益護體,除了能有效緩解市場大幅震盪帶來 的困擾,還有機會於陸股牛市行情看漲之際,靈活調整股債配置,創 造較有看頭的報酬空間。
建議投資人可以新興股市作為核心資產來布局,但基於2017年基期 已經墊高,預期2018年市場波動將會加劇,投資人應更加重視資產配 置的重要性。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於2017年11月底預估2018年經濟成長將 加速至3.7%。如果預估無誤,2018年將超越2017年成為2011年以來 全球增長最強勁的一年。
摩根投信認為,2018年全球景氣成長動能可望從2017年的加速轉為 穩速,企業獲利亦然,此將有利股市前景。
富邦投信強調,對於股市而言,2017年波動率仍處於歷史低位。全 球企業今明兩年預期將交出雙位數成長的成績單,但是在波動性預期 上升的情況下,股市估值已處在相對高位,須慎防高檔震盪的情況增 加。美國繼續緩步升息的步調,歐洲將伺機結束QE,因此2017年股優 於債的情況將會繼續。
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人莊凱倫認為,2018年全球資金環境依然寬 鬆,根據估計,至2018年9月,G3(美、日、歐)央行仍持續為市場 注入流動性。在美國部分,預期新任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對於未來利率 走勢仍舊偏向鴿派,配合歐洲央行的縮減購債金額延至2018年9月實 施,也讓市場資金將可持續寬鬆至2018年第3季;加上全球獲利成長 趨勢未變、全球景氣穩健擴張,看好股市的投資價值。
投資策略上,在全球經濟向好的背景下,投信法人大多認為股優於 債的情況預期將持續,但由於估值已在相對高位,預期波動將會增加 ,2018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資產配置。
富邦投信建議以股六債四的比重作為中性偏多的配置基礎。中國、 歐洲經濟復甦力道明確,將是成長性最高的區域。美國在稅改加持下 ,美股、美高收預期仍有一定表現。為預防短期波動,美國特別股將 是另一個兼具股債優勢的選擇。結合歐亞的歐亞絲路基金在平衡獲利 與風險之下,勢必成為2018年的投資熱點。
施羅德投信多元資產投資團隊投資長莊志祥表示,2018年新興市場 仍是投資重點,建議股、債多元布局新興市場。因過去弱勢美元以及 全球繁榮的貿易量提供了新興市場成長股市的基石,而目前相對成熟 國家,其評價只到過去20年的平均值,並未過熱。
投信法人強調,2018年新興市場不僅股市表現值得期待,債市也具 有不小的潛力。施羅德投信表示,新興股市中特別看好價值股的表現 ,所謂的價值股是指金融、原物料以及能源等類股,因不管是全球股 票或者是新興市場,過去都是成長股表現優於價值股,未來反轉機率 高。
債券部分,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可望延續好表現。當地貨幣債的 實質利率及投資評價仍具吸引力,加上穩定的匯率表現,可以因應升 息環境對債券帶來的衝擊。另外,許多新興國家仍具降息空間,對債 券價格是正向刺激。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 ,工業國公債評價面已貴,2018年債匯市機會仍存於新興國家內,尤 其新興國家當地貨幣計價債券流動性高,且買盤主要來自於國內當地 ,面臨聯準會升息等海外震盪的防禦能力提高,更兼具高債息及評價 面便宜等優勢
元大投信台股暨大中華投資部副投資長吳宛芳認為,2017下半年官 方對房市掌控力道加大,此外,隨全球CPI有增溫跡象,2018年底大 陸有可能會升息。依照慣例來看,升息過程或有震盪,但股市有機會 上漲。加上A股2018年6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等,有利A股國際化 及藍籌股表現。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建議,投資人若能採取聚焦大 陸「高息A股」和「境外債」的股債平衡基金參與大陸市場,不僅有 債息當後盾,更有高息收益護體,除了能有效緩解市場大幅震盪帶來 的困擾,還有機會於陸股牛市行情看漲之際,靈活調整股債配置,創 造較有看頭的報酬空間。
農曆年關後投資人手頭充裕,各家投信也陸續推出定期定額買基金零手續費優惠搶市。觀察優惠多聚焦亞股相關基金,包括:台股、大中華、亞股基金,顯示業者相對看好亞股第1季表現,投信人若也想伺機參與亞股年後行情,不妨留意相關優惠活動省下投資成本。
觀察高達13家投信業者推出精選基金限時定期定額零手續費優惠,檔期優惠日期多數在3月31日結束,包括:元大、日盛、台新、安聯、柏瑞、保德信、野村、富蘭克林華美、華南永昌、復華投信、摩根、瀚亞、統一等投信。其中,統一投信更進一步推出全系列基金定期定額零手續費活動。也有業者雖未推出限時零手續費活動,但如:第一金投信打出新春抽抽樂活動,2月底前參加活動,旗下三檔人氣基金定期定額零手續費。
群益投信表示,定期定額基金是最簡單的平民投資術,投資人可以利用各大投信推出的優惠活動,讓自己的投資具效益外,又可省下一筆可觀的手續費成本。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表示,金融訊息瞬息萬變,市場反應快速,追求穩健的投資人可採基金定期定額方式分批進場,在低檔累積單位數,可有不錯的投資效果。
觀察高達13家投信業者推出精選基金限時定期定額零手續費優惠,檔期優惠日期多數在3月31日結束,包括:元大、日盛、台新、安聯、柏瑞、保德信、野村、富蘭克林華美、華南永昌、復華投信、摩根、瀚亞、統一等投信。其中,統一投信更進一步推出全系列基金定期定額零手續費活動。也有業者雖未推出限時零手續費活動,但如:第一金投信打出新春抽抽樂活動,2月底前參加活動,旗下三檔人氣基金定期定額零手續費。
群益投信表示,定期定額基金是最簡單的平民投資術,投資人可以利用各大投信推出的優惠活動,讓自己的投資具效益外,又可省下一筆可觀的手續費成本。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表示,金融訊息瞬息萬變,市場反應快速,追求穩健的投資人可採基金定期定額方式分批進場,在低檔累積單位數,可有不錯的投資效果。
響應金管會FinTech政策,元大投信服務推陳出新。去年率先業界推出電子開戶,將開戶流程從二周大幅縮至一天,元大投信並推出「薪豐理財」服務,兼顧創造收益與資金流動,最大特色除了綁定銀行帳戶與貨幣基金,可隨時移轉資金至貨幣基金,也結合線上智能機制,約定每月固定支應消費支出,串連客戶多元理財需求。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張浴澤表示,「薪豐理財」非常適合有固定收入與支出的投資人,設定每月薪資入帳的次日為扣款日,讓薪資一入袋,系統就自動申購貨幣基金,當需要支出日常消費,再根據扣款日贖回基金,最多每月可設定五組扣款日,相關贖回資金會匯入指定帳戶,另外,這扣款功能也能運用在每月基金定時定額,扣款元大投信基金並免收手續費。
張浴澤舉例,投資人可設定每月1日領薪水,20日繳房貸,透過「薪豐理財」設定好月初扣款多少比重的薪資到元大萬泰貨幣市場基金,及預定消費開支日,則系統將在前二個營業日(18日)先贖回基金,並在次個營業日(19日)匯款到應付賬款帳戶,整體流程只需設定一次,就能滿足理財需求。由於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較活儲利率高,固定將部份薪資提撥至貨幣基金,還享有天天增益機會。
張浴澤表示,元大投信長期以來,致力發掘客戶需求,在薪豐理財1.0版服務啟動後,今年另推出升級版的「薪豐理財2.0」,可依照投資人資金使用目的,自行調整金額與比例,搭配零手續費優惠,來定時定額投資元大投信多元基金產品,如元大債券型基金、配息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乃至於投資人有特定ETF,也能設定轉帳至指定證券帳戶。
「薪豐理財」讓理財不再需要高深學問,透過簡單且穩健策略,在微利時代,也能提高資金運用效率。
投資人加入元大「薪豐理財」計畫後,如當月有額外收入,在當日(營業日)早上11點前申請立即加碼,也能達到當日立即扣款。例如1月8日發放年終獎金,在當日早上11點前設定加碼原有的「薪豐理財」成功,款項最快在早上11點立即扣款,便利理財。
手上有閒置現金或預備購物金的人,也能透過立即加碼功能,將資金放入原有的「薪豐理財」,讓資金暫時轉換停泊站,且因貨幣基金為隔日扣款,有助減輕衝動性消費,同時又提升資金收益。
張浴澤表示,不論小資族、社會新鮮人或退休金理財族,立即加入元大「薪豐理財」行列,將享有申贖元大投信基金免手續費,而該平台不但提供24小時行動App服務,無時無刻都能使用,申贖基金免手續費,還提高投資效率。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張浴澤表示,「薪豐理財」非常適合有固定收入與支出的投資人,設定每月薪資入帳的次日為扣款日,讓薪資一入袋,系統就自動申購貨幣基金,當需要支出日常消費,再根據扣款日贖回基金,最多每月可設定五組扣款日,相關贖回資金會匯入指定帳戶,另外,這扣款功能也能運用在每月基金定時定額,扣款元大投信基金並免收手續費。
張浴澤舉例,投資人可設定每月1日領薪水,20日繳房貸,透過「薪豐理財」設定好月初扣款多少比重的薪資到元大萬泰貨幣市場基金,及預定消費開支日,則系統將在前二個營業日(18日)先贖回基金,並在次個營業日(19日)匯款到應付賬款帳戶,整體流程只需設定一次,就能滿足理財需求。由於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較活儲利率高,固定將部份薪資提撥至貨幣基金,還享有天天增益機會。
張浴澤表示,元大投信長期以來,致力發掘客戶需求,在薪豐理財1.0版服務啟動後,今年另推出升級版的「薪豐理財2.0」,可依照投資人資金使用目的,自行調整金額與比例,搭配零手續費優惠,來定時定額投資元大投信多元基金產品,如元大債券型基金、配息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乃至於投資人有特定ETF,也能設定轉帳至指定證券帳戶。
「薪豐理財」讓理財不再需要高深學問,透過簡單且穩健策略,在微利時代,也能提高資金運用效率。
投資人加入元大「薪豐理財」計畫後,如當月有額外收入,在當日(營業日)早上11點前申請立即加碼,也能達到當日立即扣款。例如1月8日發放年終獎金,在當日早上11點前設定加碼原有的「薪豐理財」成功,款項最快在早上11點立即扣款,便利理財。
手上有閒置現金或預備購物金的人,也能透過立即加碼功能,將資金放入原有的「薪豐理財」,讓資金暫時轉換停泊站,且因貨幣基金為隔日扣款,有助減輕衝動性消費,同時又提升資金收益。
張浴澤表示,不論小資族、社會新鮮人或退休金理財族,立即加入元大「薪豐理財」行列,將享有申贖元大投信基金免手續費,而該平台不但提供24小時行動App服務,無時無刻都能使用,申贖基金免手續費,還提高投資效率。
白銀屬於商品類期貨ETF,不過相較於投資大眾對黃金投資工具的熟悉度,交易白銀對國人算是陌生領域,包括相關新聞或投資方式都受到侷限,因此,元大投信出版《ETF投資新勢力》,為投資大眾介紹白銀基本面與投資方式,盼能開拓大眾投資視野。
全球白銀需求以用途區分,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質,有超過一半以上都是工業需求,另有45%來自觀賞、儲藏保值需求,例如工藝品、首飾和銀幣條塊等,這是跟黃金使用的最大差異。
以2016年統計來看,黃金高達48%是由首飾珠寶與金幣金條的價值保存所創造,工業需求僅6%,由此可見,在抗通膨與避險金融屬性來說,黃金遠比白銀來得有效。
也因為白銀需求有很高比率來自工業,因此可說,全球實體經濟的發展決定了白銀總需求。當世界經濟成長加速,對白銀工業需求提高,挹注白銀價格的上漲力道;當世界經濟步入緩成長或衰退趨勢,將使白銀價格失去支撐,容易出現下跌。
2008年,美國信貸風暴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危機摧殘各主要經濟體,也間接打壓全球對白銀的工業需求,白銀價格一度崩跌至每盎司9.73美元,不過,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其後各國極盡所能採行寬鬆貨幣政策,經濟出現轉機,白銀價格跟著受益,開始彈升。且在經濟轉向成長,一般大眾因財富增加,對珠寶首飾、銀幣等消費需求也會隨著成長。
由於工業用途是白銀需求中占比最大部分,且受惠科技進步,白銀可應用範圍更廣,這種工業影響力一直呈上升態勢。
另外,先前已提過白銀需求主要受經濟發展和產業進步推動,目前世界用銀需求最大的國家,可分兩大類,一是工業發展蓬勃興盛的已開發國家,大致為工業上來自電器、電子生產領域對白銀的需求,例如美國、日本、德國和中國;另一類為傳統白銀首飾工藝品儲藏投資的消費國,如印度、泰國、義大利等。
以近期發展來看,經濟持續成長,對各種工業、貴金屬需求若渴的中國和印度,將是未來白銀消費力最大的兩個國家。
全球白銀需求以用途區分,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質,有超過一半以上都是工業需求,另有45%來自觀賞、儲藏保值需求,例如工藝品、首飾和銀幣條塊等,這是跟黃金使用的最大差異。
以2016年統計來看,黃金高達48%是由首飾珠寶與金幣金條的價值保存所創造,工業需求僅6%,由此可見,在抗通膨與避險金融屬性來說,黃金遠比白銀來得有效。
也因為白銀需求有很高比率來自工業,因此可說,全球實體經濟的發展決定了白銀總需求。當世界經濟成長加速,對白銀工業需求提高,挹注白銀價格的上漲力道;當世界經濟步入緩成長或衰退趨勢,將使白銀價格失去支撐,容易出現下跌。
2008年,美國信貸風暴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危機摧殘各主要經濟體,也間接打壓全球對白銀的工業需求,白銀價格一度崩跌至每盎司9.73美元,不過,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其後各國極盡所能採行寬鬆貨幣政策,經濟出現轉機,白銀價格跟著受益,開始彈升。且在經濟轉向成長,一般大眾因財富增加,對珠寶首飾、銀幣等消費需求也會隨著成長。
由於工業用途是白銀需求中占比最大部分,且受惠科技進步,白銀可應用範圍更廣,這種工業影響力一直呈上升態勢。
另外,先前已提過白銀需求主要受經濟發展和產業進步推動,目前世界用銀需求最大的國家,可分兩大類,一是工業發展蓬勃興盛的已開發國家,大致為工業上來自電器、電子生產領域對白銀的需求,例如美國、日本、德國和中國;另一類為傳統白銀首飾工藝品儲藏投資的消費國,如印度、泰國、義大利等。
以近期發展來看,經濟持續成長,對各種工業、貴金屬需求若渴的中國和印度,將是未來白銀消費力最大的兩個國家。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目前產品包含期信基金二檔、期信ETF 11檔,總計13檔產品,是國內發展期貨信託業務最早、也領先創新、產品線最多元的投信公司。
元大投信2015年起,發展首檔期信ETF,連續三年,在人才、產品方面陸續獲國內外八大獎肯定,其中能屢獲大獎關鍵,來自三大因素,一是團隊人才多元:元大投信在不同階段推出對應產品,重視團隊人才,網羅銀行、期貨、券商等不同領域人才;二是帶動期貨市場發展:連三年元大投信榮獲期交所舉辦的期貨鑽石獎,顯示在期信ETF陸續發行下,連帶推動台灣期市發展。
此外,元大投信具備深厚創新實力:2017年,元大投信發行的元大S&P原油正2、元大S&P原油反1,榮獲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台灣區最佳新ETF獎,同年,元大發行原油相關的ETF,規模與成交量也都一度排行亞洲第一。
另據台灣證券交易所資料,元大S&P原油正2,截至去年底,受益人數超過1萬人,為期信ETF受益人數最高,也是所有ETF受益人排行前十,顯示這類產品成功吸引到波段交易投資人。
未來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發展,將持續因應市場趨勢,除了不斷培育人才,也將投入資源順應人工智慧(AI)、金融科技(FinTech)等產業發展,應用至創新產品,設計出更符合國人需求的產品。
元大投信2015年起,發展首檔期信ETF,連續三年,在人才、產品方面陸續獲國內外八大獎肯定,其中能屢獲大獎關鍵,來自三大因素,一是團隊人才多元:元大投信在不同階段推出對應產品,重視團隊人才,網羅銀行、期貨、券商等不同領域人才;二是帶動期貨市場發展:連三年元大投信榮獲期交所舉辦的期貨鑽石獎,顯示在期信ETF陸續發行下,連帶推動台灣期市發展。
此外,元大投信具備深厚創新實力:2017年,元大投信發行的元大S&P原油正2、元大S&P原油反1,榮獲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台灣區最佳新ETF獎,同年,元大發行原油相關的ETF,規模與成交量也都一度排行亞洲第一。
另據台灣證券交易所資料,元大S&P原油正2,截至去年底,受益人數超過1萬人,為期信ETF受益人數最高,也是所有ETF受益人排行前十,顯示這類產品成功吸引到波段交易投資人。
未來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發展,將持續因應市場趨勢,除了不斷培育人才,也將投入資源順應人工智慧(AI)、金融科技(FinTech)等產業發展,應用至創新產品,設計出更符合國人需求的產品。
台灣ETF市場經過多年努力,2015年元大投信發行元黃金ETF,正式揭開期貨信託ETF發展,至今元大仍致力創新,積極與主管機關合作研究,從事法規突破,提供投資人商品、貨幣、外匯等另類資產ETF,擴大市場需求。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2012年開始推動ETF產品創新,研究商品ETF發行可行性之際,即與證交所、集保結算所、投信投顧公會、期貨商公會與券商周邊單位等,共議法規突破,除了先行修訂期貨信託基金管理法,也針對交易流程與相關單位協調修正,至2015年才正式推動黃金、原油、外匯等期信ETF上市,迄今獲得回響。
劉宗聖指出,油、金等另類資產ETF,實以期貨為核心、ETF為標的、國際市場為平台、客戶為導向,過程結合了傳統與另類資產,橫跨絕對報酬、相對報酬,基金管理也能整合主、被動優勢,讓另類資產投資躍升台灣資產管理新主流。
細部而言,期信ETF發展第一階段,是將原油、黃金、外匯等商品期貨化,透過發展期貨指數,期信ETF進行追蹤,做到期貨現貨化,進而讓投資人賺取報酬。
相較過往投資人必須直接持倉期貨,期信ETF省去控管保證金、到期轉倉等問題,而且,只要開辦台股帳戶,就能布局全球商品與外匯行情,加上正向、槓桿、反向型ETF,還能掌握短線價差與匯差契機。
以今年為例,劉宗聖說,全球股市漲幅已高,全球央行貨幣政策開始轉向,引發今年以來,美、歐元等貨幣走勢劇烈波動。在全球股債面臨潛在修正壓力下,商品與外匯等另類資產ETF,可望帶來新投資機會,作為平衡股債風險利器。
劉宗聖進一步指出,所謂另類資產,一般是指傳統股票、債券以外的資產,以商品、外匯等為大宗,並以期貨操作做基礎,而相對於股債資產,期貨可以達到多空雙向操作,使另類資產發展方興未艾。或如衡量股市波動的指數型產品,及近一年在全球市場受到關注的比特幣等發展均值得留意。
劉宗聖認為,隨著新型ETF不斷推陳出新,因應未來市場變動、新產業崛起,另類資產ETF可望在資產配置,扮演舉足輕重地位。
與此同時,ETF發行公司必須提出相對應的配套,包含投資人教育、適格性與投資人保護等,都應提出新框架。劉宗聖強調,面對國內市場競爭白熱化,未來ETF產品發展,不僅要持續接軌國際,也要引進海外創新,特別是期信商品涵蓋傳統與另類等八大資產,橫跨主被動操作管理,可同時提供絕對與相對報酬,期盼期信ETF發展,有機會再走向主動化、智慧化,推升另類資產ETF成市場顯學。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2012年開始推動ETF產品創新,研究商品ETF發行可行性之際,即與證交所、集保結算所、投信投顧公會、期貨商公會與券商周邊單位等,共議法規突破,除了先行修訂期貨信託基金管理法,也針對交易流程與相關單位協調修正,至2015年才正式推動黃金、原油、外匯等期信ETF上市,迄今獲得回響。
劉宗聖指出,油、金等另類資產ETF,實以期貨為核心、ETF為標的、國際市場為平台、客戶為導向,過程結合了傳統與另類資產,橫跨絕對報酬、相對報酬,基金管理也能整合主、被動優勢,讓另類資產投資躍升台灣資產管理新主流。
細部而言,期信ETF發展第一階段,是將原油、黃金、外匯等商品期貨化,透過發展期貨指數,期信ETF進行追蹤,做到期貨現貨化,進而讓投資人賺取報酬。
相較過往投資人必須直接持倉期貨,期信ETF省去控管保證金、到期轉倉等問題,而且,只要開辦台股帳戶,就能布局全球商品與外匯行情,加上正向、槓桿、反向型ETF,還能掌握短線價差與匯差契機。
以今年為例,劉宗聖說,全球股市漲幅已高,全球央行貨幣政策開始轉向,引發今年以來,美、歐元等貨幣走勢劇烈波動。在全球股債面臨潛在修正壓力下,商品與外匯等另類資產ETF,可望帶來新投資機會,作為平衡股債風險利器。
劉宗聖進一步指出,所謂另類資產,一般是指傳統股票、債券以外的資產,以商品、外匯等為大宗,並以期貨操作做基礎,而相對於股債資產,期貨可以達到多空雙向操作,使另類資產發展方興未艾。或如衡量股市波動的指數型產品,及近一年在全球市場受到關注的比特幣等發展均值得留意。
劉宗聖認為,隨著新型ETF不斷推陳出新,因應未來市場變動、新產業崛起,另類資產ETF可望在資產配置,扮演舉足輕重地位。
與此同時,ETF發行公司必須提出相對應的配套,包含投資人教育、適格性與投資人保護等,都應提出新框架。劉宗聖強調,面對國內市場競爭白熱化,未來ETF產品發展,不僅要持續接軌國際,也要引進海外創新,特別是期信商品涵蓋傳統與另類等八大資產,橫跨主被動操作管理,可同時提供絕對與相對報酬,期盼期信ETF發展,有機會再走向主動化、智慧化,推升另類資產ETF成市場顯學。
響應金管會FinTech政策,元大投信持續的創新,奠定基金業數位金融領先地位,繼去年推出電子開戶,將開戶流程及作業時間從兩周大幅縮至一天,隨後推出的「薪豐理財」更是一項兼顧收益與資金流動性的理財工具,最大特色除了貨幣市場基金的申購與贖回機制創新外,可透過線上智能機制來達到消費支出及投資理財規則,是一個真正能串連客戶多元需求的全方位平台。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張浴澤表示,「薪豐理財」非常適合有固定收入及固定支出的投資人,設定每月薪資入帳的次日為扣款日,讓每月薪資一入袋,系統自動幫投資人申購新台幣貨幣型基金,並將每一筆待支出的款項,都預先設定贖回的匯款帳戶、金額、日期和用途,最多可以設定到五組,等到支出代繳日期一到,就自動贖回指定約當款項匯入指定帳戶;當然,也能用來設定每月基金定時定額,除了便利外,扣款元大投信基金還能賺取免手續費。
舉例來說,每月1日領薪水及每月20日繳房屋貸款,就可透過「薪豐理財」設定每月自動扣款薪資多少金額到元大萬泰貨幣市場基金,及每月20日需繳納的金額、買回帳號,那麼系統於前兩個營業日自動買回,並於前一個營業日匯款到應付賬款帳戶中,簡單設定一次,就可以達到生活理財輕鬆管理外,協助投資人做好薪資和消費規畫,每月存入的資金還能天天享有增益機會。
張浴澤表示,元大投信為更滿足客戶需求,今年再度推出升級版的「薪豐理財2.0」,可依照資金使用目的及需求的不同,自行調整金額及比例,並搭配0手續費優惠來定時定額投資元大投信多樣化的基金產品線,例如元大債券型基金、配息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甚至如果投資人有買進ETF,也能設定轉帳至本人的指定證券交割帳戶,讓理財能在微利時代中,讓每月薪資及待支出資金自己挖礦攢收益。
不論小資族、社會新鮮人或是儲備退休金的投資人,都可加入元大「薪豐理財」行列,此平台不僅提供24小時行動App,而且申購及買回都零手續費,投資的資本利得還免稅。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張浴澤表示,「薪豐理財」非常適合有固定收入及固定支出的投資人,設定每月薪資入帳的次日為扣款日,讓每月薪資一入袋,系統自動幫投資人申購新台幣貨幣型基金,並將每一筆待支出的款項,都預先設定贖回的匯款帳戶、金額、日期和用途,最多可以設定到五組,等到支出代繳日期一到,就自動贖回指定約當款項匯入指定帳戶;當然,也能用來設定每月基金定時定額,除了便利外,扣款元大投信基金還能賺取免手續費。
舉例來說,每月1日領薪水及每月20日繳房屋貸款,就可透過「薪豐理財」設定每月自動扣款薪資多少金額到元大萬泰貨幣市場基金,及每月20日需繳納的金額、買回帳號,那麼系統於前兩個營業日自動買回,並於前一個營業日匯款到應付賬款帳戶中,簡單設定一次,就可以達到生活理財輕鬆管理外,協助投資人做好薪資和消費規畫,每月存入的資金還能天天享有增益機會。
張浴澤表示,元大投信為更滿足客戶需求,今年再度推出升級版的「薪豐理財2.0」,可依照資金使用目的及需求的不同,自行調整金額及比例,並搭配0手續費優惠來定時定額投資元大投信多樣化的基金產品線,例如元大債券型基金、配息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甚至如果投資人有買進ETF,也能設定轉帳至本人的指定證券交割帳戶,讓理財能在微利時代中,讓每月薪資及待支出資金自己挖礦攢收益。
不論小資族、社會新鮮人或是儲備退休金的投資人,都可加入元大「薪豐理財」行列,此平台不僅提供24小時行動App,而且申購及買回都零手續費,投資的資本利得還免稅。
香港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1月31日舉行頒獎典禮,元大投信獲七 項大獎,包含ETF年度品牌大獎、最佳ETF投資人教育大獎、最佳ETF 產品創新大獎,此外元大上證50、元大日經225、元大中國平衡及元 大卓越四檔基金獲得同級最佳獎項,從產品創新、投資人教育、品牌 深耕及基金績效都獲得肯定。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元大投信2017年底公募基金規模接近3,5 00億元,旗下ETF規模超過2千億元,規模位居業界第一。
元大投信以全方位理財方案提供者為目標,規畫產品線一向緊跟國 際潮流,領先同業,目前是國內資產管理同業中唯一橫跨海內外股權 、債券、商品、外匯、槓桿反向ETF產品業界龍頭。
在主動型基金領域,元大投信2015年獨家推出專注於印尼債券的基 金、2018年再度率先發行國內第一檔專注實質資產概念有價證券多重 資產基金。
針對FinTech專利布局,元大投信也搶占機先,獲得「貨幣基金交 易系統」新型專利,並已成功開發產品化為基金貨幣通App,方便投 資人彈指之間就有機會實現台幣現金增益、賺取利差與匯差可能。此 外「基金消費方法與系統」更進一步取發明專利,預期未來有機會將 基金單位數轉成支付交易工具。
元大投信積極運用FinTech於生活理財,繼成為同業第一家推出電 子開戶後,2017年再度推出「薪豐理財」,投資人得以台幣貨幣市場 基金取代銀行帳戶,透過簡單系統設定達到輕鬆管理生活支出兼顧現 金增益目標。
2017年並已上線ETF AI智能平台,是目前國內唯一對接國際潮流, 提供ETF多元投資組合具差異化服務的投資平台。
此次得獎的四檔基金,其中元大日經225ETF是二度獲獎,追蹤日股 最具代表性指數,並納入外匯避險策略以降低匯率波動對報酬率影響 ;而元大上證50ETF直接投資A股優質龍頭企業,是指數化投資掌握大 陸市場趨勢的理想選擇。
至於追求絕對報酬的元大中國平衡基金再度獲獎,投資策略上以債 券部位嚴控風險,選股上重視現金流與股東權益表現,達到長期穩健 報酬目標,適合退休規畫;元大卓越基金成立逾20年,是國內少數淨 值50元以上的台股基金,追求長期穩健表現。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元大投信2017年底公募基金規模接近3,5 00億元,旗下ETF規模超過2千億元,規模位居業界第一。
元大投信以全方位理財方案提供者為目標,規畫產品線一向緊跟國 際潮流,領先同業,目前是國內資產管理同業中唯一橫跨海內外股權 、債券、商品、外匯、槓桿反向ETF產品業界龍頭。
在主動型基金領域,元大投信2015年獨家推出專注於印尼債券的基 金、2018年再度率先發行國內第一檔專注實質資產概念有價證券多重 資產基金。
針對FinTech專利布局,元大投信也搶占機先,獲得「貨幣基金交 易系統」新型專利,並已成功開發產品化為基金貨幣通App,方便投 資人彈指之間就有機會實現台幣現金增益、賺取利差與匯差可能。此 外「基金消費方法與系統」更進一步取發明專利,預期未來有機會將 基金單位數轉成支付交易工具。
元大投信積極運用FinTech於生活理財,繼成為同業第一家推出電 子開戶後,2017年再度推出「薪豐理財」,投資人得以台幣貨幣市場 基金取代銀行帳戶,透過簡單系統設定達到輕鬆管理生活支出兼顧現 金增益目標。
2017年並已上線ETF AI智能平台,是目前國內唯一對接國際潮流, 提供ETF多元投資組合具差異化服務的投資平台。
此次得獎的四檔基金,其中元大日經225ETF是二度獲獎,追蹤日股 最具代表性指數,並納入外匯避險策略以降低匯率波動對報酬率影響 ;而元大上證50ETF直接投資A股優質龍頭企業,是指數化投資掌握大 陸市場趨勢的理想選擇。
至於追求絕對報酬的元大中國平衡基金再度獲獎,投資策略上以債 券部位嚴控風險,選股上重視現金流與股東權益表現,達到長期穩健 報酬目標,適合退休規畫;元大卓越基金成立逾20年,是國內少數淨 值50元以上的台股基金,追求長期穩健表現。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