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從市場遭遇金融海嘯到近期股債面臨高點,投資人感受到傳統的股債或平衡型配置已不足以抵擋多變的投資環境,機構法人也逐步調整資產配置,轉向具有分散風險、收益穩定及對抗通膨的另類資產,其中又以實質資產最受青睞。
元大投信確實掌握目前市場的景氣階段,觀察國外機構法人近年來資產布局的想法,將具有現金流量穩定、分散風險及有效保護購買力的實質資產配置帶入,推出國內第一檔鎖定實質資產的多重資產基金,專注具有實質資產概念的有價證券,預計2018年1月22日至26日募集。
比起傳統股債所代表的金融資產,實質資產更貼近您我,所謂實質資產(RealAsset),主要指「有形且本身具有價值的資產」,如不動產、商品、基礎建設等皆是,或仰賴此進行營運的相關標的,像是能源、礦業公司,以及利用機場、港口基礎建設設施而營運的設備等,皆算是實質資產投資範圍,截至2016年,全球大型機構和退休法人已將實質資產占投組的比重拉高至31%。
近年實質資產之所以興起,就回歸到金融市場的變化,尤其近年來全球央行大量進行QE、利率處於低水準,金融市場運作遭到扭曲,傳統股、債的配置已無法因應轉變,而實質資產因各資產在不同景氣循環下各有表現,也因此實質資產組合而成的基金能掌握不同的景氣循環階段,視為傳統股債以外,法人逐漸重視的第三大核心配置。
元大投信確實掌握目前市場的景氣階段,觀察國外機構法人近年來資產布局的想法,將具有現金流量穩定、分散風險及有效保護購買力的實質資產配置帶入,推出國內第一檔鎖定實質資產的多重資產基金,專注具有實質資產概念的有價證券,預計2018年1月22日至26日募集。
比起傳統股債所代表的金融資產,實質資產更貼近您我,所謂實質資產(RealAsset),主要指「有形且本身具有價值的資產」,如不動產、商品、基礎建設等皆是,或仰賴此進行營運的相關標的,像是能源、礦業公司,以及利用機場、港口基礎建設設施而營運的設備等,皆算是實質資產投資範圍,截至2016年,全球大型機構和退休法人已將實質資產占投組的比重拉高至31%。
近年實質資產之所以興起,就回歸到金融市場的變化,尤其近年來全球央行大量進行QE、利率處於低水準,金融市場運作遭到扭曲,傳統股、債的配置已無法因應轉變,而實質資產因各資產在不同景氣循環下各有表現,也因此實質資產組合而成的基金能掌握不同的景氣循環階段,視為傳統股債以外,法人逐漸重視的第三大核心配置。
大陸股市牛市確立,助陣國泰投信ETF市占衝破一成。根據最新統計,國泰中國A50、A50正2已雙雙突破百億元大關,推升國泰ETF資產規模至373億元,連帶國內ETF市占出現洗牌。
台灣ETF市場向來是先進者優勢鮮明,長期以來,由元大、富邦取得九成市占,之後復華投信雖成功做起陸股ETF,重心卻轉回歸主動式基金。
國泰投信2015年才進軍ETF,短短兩年多取得一成市占,是十數年來,罕見打破兩強競爭格局。
國泰投信最早切入策略不同於同業,從海外的陸股ETF起家,不過當時「發」不逢時,陸股高檔震盪,壓抑ETF表現,至去年A股入摩,重新點燃陸股熱潮,且人氣集中大型股,A50、A50正2 ETF快速倍增,至昨(17)日為止,已分別有124億、125億元。
國泰ETF資產規模因此升至373億元,占全體市場10.3%。
對比一年前,國泰市占還低於3%,如今表現倍增,不但拉開與復華、群益差距,也牽動元大ETF市占由七成以上降至62%,富邦則持平兩成左右。
目前國泰境內基金規模約1,647億元,ETF只占兩成,但去年小兵立大功,成為推升境內基金主力。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中國A50是國泰首發系列ETF,隨著兩檔原型、槓桿ETF奠定百億成績,對該投信拓展ETF別具意義。
國泰投信執行副總江志平表示,去年國泰共發行五檔ETF,今年成功取得投信的躍進計畫,有意加快發行。
一般認為,美國升息不利於債市,但是全球低利,債券依舊是重要的收益來源之一,因此國泰元月推出存續期短、較高收益的高收債和新興債等債券ETF,下半年預計再擴展收益型產品,全年ETF增數有機會超越去年。
富邦、元大兩大投信今年也取得躍進資格,富邦投信董事長胡德興先前宣示,今年ETF還會加速擴張,發行數可望不輸去年。
元大投信則傳出台股基金合併,該投信已經澄清是主被動式產品一併檢討營運效率,今年也會審慎評估募集計畫,預期ETF發行放緩。
台灣ETF市場向來是先進者優勢鮮明,長期以來,由元大、富邦取得九成市占,之後復華投信雖成功做起陸股ETF,重心卻轉回歸主動式基金。
國泰投信2015年才進軍ETF,短短兩年多取得一成市占,是十數年來,罕見打破兩強競爭格局。
國泰投信最早切入策略不同於同業,從海外的陸股ETF起家,不過當時「發」不逢時,陸股高檔震盪,壓抑ETF表現,至去年A股入摩,重新點燃陸股熱潮,且人氣集中大型股,A50、A50正2 ETF快速倍增,至昨(17)日為止,已分別有124億、125億元。
國泰ETF資產規模因此升至373億元,占全體市場10.3%。
對比一年前,國泰市占還低於3%,如今表現倍增,不但拉開與復華、群益差距,也牽動元大ETF市占由七成以上降至62%,富邦則持平兩成左右。
目前國泰境內基金規模約1,647億元,ETF只占兩成,但去年小兵立大功,成為推升境內基金主力。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中國A50是國泰首發系列ETF,隨著兩檔原型、槓桿ETF奠定百億成績,對該投信拓展ETF別具意義。
國泰投信執行副總江志平表示,去年國泰共發行五檔ETF,今年成功取得投信的躍進計畫,有意加快發行。
一般認為,美國升息不利於債市,但是全球低利,債券依舊是重要的收益來源之一,因此國泰元月推出存續期短、較高收益的高收債和新興債等債券ETF,下半年預計再擴展收益型產品,全年ETF增數有機會超越去年。
富邦、元大兩大投信今年也取得躍進資格,富邦投信董事長胡德興先前宣示,今年ETF還會加速擴張,發行數可望不輸去年。
元大投信則傳出台股基金合併,該投信已經澄清是主被動式產品一併檢討營運效率,今年也會審慎評估募集計畫,預期ETF發行放緩。
元大投信22日起募集國內第一檔專注於實質資產相關之全球股票、期貨、ETF與債券等標的多重資產基金,範圍涵蓋房地產(辦公大樓、飯店、購物中心等)、基礎建設(公用事業、鐵路、港口、機場等)、大宗商品(黃金、原油、農林礦業等),有別於傳統的單純股債配置訴求,適合投資人納入資產配置一環。
元大實質多重資產基金擬任經理人王翔慧說明,今年全球景氣復甦訊號明確,目前則在經濟復甦往經濟過熱階段,景氣加速成長、物價正要築底向上,很可能將是金融海嘯以來的通膨元年,實質資產短期具有保護資產購買力的機會。
該基金透過元大投信的經濟雷達,能即時偵測市場變化,做出投組配置立即的改變,透過投資連結具有實質資產概念的有價證券多元布局,各景氣階段都有因應的實質資產標的,有機會駕馭景氣循環變化。
元大投信表示,三個理由推薦投資人納入實質資產。一、通膨啟動,實質資產相對抗跌:面對短期投資議題,全球景氣同步復甦、原物料價格攀升之際,通膨的趨勢已很明確,面對通膨來臨,相對於傳統股、債,實質資產能有效保護資產的購買力。
二、實質資產低基期,成長空間大:自金融海嘯低點以來,美股已高漲近280%、債券也走了30多年的多頭,龐大的流動性推高金融資產價格。反觀來看,實質資產距離歷史高點仍相對低估,商品價格相對美股更是來到50年來低點,因此上漲潛力相對大。
三、適應不同周期,掌握景氣循環:中長期而言,因實質資產在不同景氣循環下各有優異表現,能適應不同景氣循環,像是在經濟復甦時,不動產和公用事業等就漲得較多,因經濟好也伴隨著消費信心與政府支出;而在景氣衰退時,保值的黃金和對抗緊縮的抗通膨債就相對有利。(黃英傑)
元大實質多重資產基金擬任經理人王翔慧說明,今年全球景氣復甦訊號明確,目前則在經濟復甦往經濟過熱階段,景氣加速成長、物價正要築底向上,很可能將是金融海嘯以來的通膨元年,實質資產短期具有保護資產購買力的機會。
該基金透過元大投信的經濟雷達,能即時偵測市場變化,做出投組配置立即的改變,透過投資連結具有實質資產概念的有價證券多元布局,各景氣階段都有因應的實質資產標的,有機會駕馭景氣循環變化。
元大投信表示,三個理由推薦投資人納入實質資產。一、通膨啟動,實質資產相對抗跌:面對短期投資議題,全球景氣同步復甦、原物料價格攀升之際,通膨的趨勢已很明確,面對通膨來臨,相對於傳統股、債,實質資產能有效保護資產的購買力。
二、實質資產低基期,成長空間大:自金融海嘯低點以來,美股已高漲近280%、債券也走了30多年的多頭,龐大的流動性推高金融資產價格。反觀來看,實質資產距離歷史高點仍相對低估,商品價格相對美股更是來到50年來低點,因此上漲潛力相對大。
三、適應不同周期,掌握景氣循環:中長期而言,因實質資產在不同景氣循環下各有優異表現,能適應不同景氣循環,像是在經濟復甦時,不動產和公用事業等就漲得較多,因經濟好也伴隨著消費信心與政府支出;而在景氣衰退時,保值的黃金和對抗緊縮的抗通膨債就相對有利。(黃英傑)
上證指數站穩3,400點大關,帶動國內陸股ETF交易、規模水漲船高。據統計,台股掛牌的17檔陸股ETF,規模已膨脹至1,425億元,創發行高峰,比較2014年牛市高點,整體規模更翻了三倍。
陸股ETF最新規模,也反映陸股行情將大幅牽動國內ETF表現。目前全體ETF規模3,615億元,其中1,400多億元為台股ETF,陸股ETF也達1,400億元,兩大市場的ETF便囊括八成市占。
本波陸股ETF締造紀錄,關鍵正是陸股轉熱,尤其大型股人氣升溫,除國泰投信的A50、A50正2規模突破百億元,買盤居高不下的元大滬深正2、富邦上証正2也增至383、338億元,二檔ETF均以滬、深中大型股為主。
統計單是大陸市場,就有五檔「百億級」ETF;全陸股ETF 1,425億元,則比2014年中行情高點成長三倍。元大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專業協理陳品橋表示,今年上證指數向上守穩3,400點關卡,均線翻揚確立多頭行情。不過,相對去年環境,今年有兩大隱憂,一是中國債務大量到期,二是散戶開始進場,波動高於去年。根據中國當地機構統計,今年到期的政府債就有8,400億人民幣,為歷來高峰,再計入地方債潛在到期規模約3.8兆人民幣,隱性到期債務約3~4兆人民幣,股債市場風險看升。
另一方面,中國經歷2015年股災,去年外資推波大型股,散戶信心指標的融資餘額開始回升,陳品橋指出,目前陸股融資1.2兆人民幣,占流通市值比2.27%,雖仍低於2015年最高的4%,但已較去年最低1~2%來得高。凱基投顧指出,近期陸股資金持續劇烈分化,創業板弱勢測底,買盤匯聚滬深300成分等龍頭股,因此後市建議聚焦三「大」績優族群,包括大金融、大地產、大消費類股。
陸股ETF最新規模,也反映陸股行情將大幅牽動國內ETF表現。目前全體ETF規模3,615億元,其中1,400多億元為台股ETF,陸股ETF也達1,400億元,兩大市場的ETF便囊括八成市占。
本波陸股ETF締造紀錄,關鍵正是陸股轉熱,尤其大型股人氣升溫,除國泰投信的A50、A50正2規模突破百億元,買盤居高不下的元大滬深正2、富邦上証正2也增至383、338億元,二檔ETF均以滬、深中大型股為主。
統計單是大陸市場,就有五檔「百億級」ETF;全陸股ETF 1,425億元,則比2014年中行情高點成長三倍。元大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專業協理陳品橋表示,今年上證指數向上守穩3,400點關卡,均線翻揚確立多頭行情。不過,相對去年環境,今年有兩大隱憂,一是中國債務大量到期,二是散戶開始進場,波動高於去年。根據中國當地機構統計,今年到期的政府債就有8,400億人民幣,為歷來高峰,再計入地方債潛在到期規模約3.8兆人民幣,隱性到期債務約3~4兆人民幣,股債市場風險看升。
另一方面,中國經歷2015年股災,去年外資推波大型股,散戶信心指標的融資餘額開始回升,陳品橋指出,目前陸股融資1.2兆人民幣,占流通市值比2.27%,雖仍低於2015年最高的4%,但已較去年最低1~2%來得高。凱基投顧指出,近期陸股資金持續劇烈分化,創業板弱勢測底,買盤匯聚滬深300成分等龍頭股,因此後市建議聚焦三「大」績優族群,包括大金融、大地產、大消費類股。
元大投信美債ETF 掌握雙率報酬 看升美元及贏得匯差 助短期資金停泊需求的投資人靈活操作
國內37檔大中華股票型基金近三個月平均上漲5%,表現儘管略遜於滬深300指數,但大幅領先滬指。法人表示,美元破底下,預期人民幣持續狹幅震盪,有元大投信在2017年分別推出美債7-10年、美債20年ETF原型及槓反產品後,2018年元月再推出美債1-3年ETF(證券代碼:00719B),讓有短期資金停泊需求的投資人享有美元利率,也有機會透過看升美元、掌握匯差,靈活操作取得雙率報酬。
美國近30年最大規模減稅計畫在參眾兩院協商且表決通過,正式於2018年起生效,各大研究機構紛紛看好減稅將增強美國經濟動能。如高盛證券上修2018年美國GDP年成長30百分點至2.6%,也預期美股S&P500每股盈餘來到150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稅改法案也鼓勵企業將海外獲利匯回美國國內,在減稅激勵下,長線美元匯率終將反應減稅利多而有升值的機會。
聯準會去年12月份利率決策會議升息1碼,基準利率來到1.25%-1.50%,符合市場預期。此外,根據本次公布利率點陣圖顯示,2018年升息次數至少3次,且對於經濟展望方面,在考量到政府財政政策,上修2018年GDP年成長由2.1%至2.50%,並在失業率部分於未來3年皆下調0.2%。隨後美國商務部公布聯準會最關切的通膨數據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指數,去年11月Core PCE年增率為1.5%,通膨連續4個月上揚且向聯準會目標值2%靠攏,意謂今年聯準會和升息趨勢不變,隨著基準利率調升,吸引海外資金回流美國,可望帶動美元匯率走升。
元大美債1-3 ETF追蹤的ICE美國政府1-3年期債券指數(美元計價),該指數年化波動度僅為0.63%(資料來源:彭博資訊,2017/03/31-11/30),且美國被信評公司評比為最高級距AAA的信用評等,也就是說相對於其他種類債券擁有高安全、低違約的品質。
對今年升息仍抱持謹慎態度的投資人,將資金停泊於相對低波動度且較為安全的短天期美債,不失一個好選擇。資金停泊期間有機會參與到債息收入,也能在看好美元波動走升時進行買賣交易,投資美債1-3期ETF不只能參與債券息收,也有能掌握匯差的機會。
國內37檔大中華股票型基金近三個月平均上漲5%,表現儘管略遜於滬深300指數,但大幅領先滬指。法人表示,美元破底下,預期人民幣持續狹幅震盪,有元大投信在2017年分別推出美債7-10年、美債20年ETF原型及槓反產品後,2018年元月再推出美債1-3年ETF(證券代碼:00719B),讓有短期資金停泊需求的投資人享有美元利率,也有機會透過看升美元、掌握匯差,靈活操作取得雙率報酬。
美國近30年最大規模減稅計畫在參眾兩院協商且表決通過,正式於2018年起生效,各大研究機構紛紛看好減稅將增強美國經濟動能。如高盛證券上修2018年美國GDP年成長30百分點至2.6%,也預期美股S&P500每股盈餘來到150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稅改法案也鼓勵企業將海外獲利匯回美國國內,在減稅激勵下,長線美元匯率終將反應減稅利多而有升值的機會。
聯準會去年12月份利率決策會議升息1碼,基準利率來到1.25%-1.50%,符合市場預期。此外,根據本次公布利率點陣圖顯示,2018年升息次數至少3次,且對於經濟展望方面,在考量到政府財政政策,上修2018年GDP年成長由2.1%至2.50%,並在失業率部分於未來3年皆下調0.2%。隨後美國商務部公布聯準會最關切的通膨數據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指數,去年11月Core PCE年增率為1.5%,通膨連續4個月上揚且向聯準會目標值2%靠攏,意謂今年聯準會和升息趨勢不變,隨著基準利率調升,吸引海外資金回流美國,可望帶動美元匯率走升。
元大美債1-3 ETF追蹤的ICE美國政府1-3年期債券指數(美元計價),該指數年化波動度僅為0.63%(資料來源:彭博資訊,2017/03/31-11/30),且美國被信評公司評比為最高級距AAA的信用評等,也就是說相對於其他種類債券擁有高安全、低違約的品質。
對今年升息仍抱持謹慎態度的投資人,將資金停泊於相對低波動度且較為安全的短天期美債,不失一個好選擇。資金停泊期間有機會參與到債息收入,也能在看好美元波動走升時進行買賣交易,投資美債1-3期ETF不只能參與債券息收,也有能掌握匯差的機會。
元大投信在2017年分別推出美債7-10年、美債20年ETF原型及槓反產品後,2018年元月再推出美債1-3年ETF(證券代碼:00719B),讓有短期資金停泊需求的投資人,享有美元利率,也可透過看升美元、掌握匯差,靈活操作取得雙率報酬。
美國近30年最大規模減稅計畫在參眾兩院協商且表決通過,正式於2018年起生效,各大研究機溝紛紛看好減稅將增強美國經濟動能,如高盛證券上修2018年美國GDP年成長30百分點至2.6%,也預期美股S&P500每股盈餘來到150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稅改法案也鼓勵企業將海外獲利匯回美國國內,在減稅的激勵下,長線美元匯率終將反應減稅利多而有升值的機會。
聯準會12月份利率決策會議升息一碼,基準利率來到1.25%-1.50%,符合市場預期。此外,根據本次公佈的利率點陣圖顯示,2018年升息次數至少三次,且對於經濟展望方面,在考量到政府的財政政策,上修了2018年GDP年成長由2.1%至2.50%,並且在失業率部分於未來三年皆下調了0.2%。隨後美國商務部公布了聯準會最關切的通膨數據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PCE)指數,11月份(CorePCE)年增率為1.5%,通膨連續四個月上揚且向聯準會目標值2%靠攏,意謂明年聯準會和升息趨勢不變,將吸引海外資金回流美國,可望帶動美元匯率走升。
元大美債1-3ETF追蹤的ICE美國政府1-3年期債券指數(美元計價),該指數年化波動度僅為0.63%,且美國被信評公司評比為最高級距Aaa的信用評等,也就是說相對於其他種類債券擁有高安全、低違約的品質。
美國近30年最大規模減稅計畫在參眾兩院協商且表決通過,正式於2018年起生效,各大研究機溝紛紛看好減稅將增強美國經濟動能,如高盛證券上修2018年美國GDP年成長30百分點至2.6%,也預期美股S&P500每股盈餘來到150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稅改法案也鼓勵企業將海外獲利匯回美國國內,在減稅的激勵下,長線美元匯率終將反應減稅利多而有升值的機會。
聯準會12月份利率決策會議升息一碼,基準利率來到1.25%-1.50%,符合市場預期。此外,根據本次公佈的利率點陣圖顯示,2018年升息次數至少三次,且對於經濟展望方面,在考量到政府的財政政策,上修了2018年GDP年成長由2.1%至2.50%,並且在失業率部分於未來三年皆下調了0.2%。隨後美國商務部公布了聯準會最關切的通膨數據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PCE)指數,11月份(CorePCE)年增率為1.5%,通膨連續四個月上揚且向聯準會目標值2%靠攏,意謂明年聯準會和升息趨勢不變,將吸引海外資金回流美國,可望帶動美元匯率走升。
元大美債1-3ETF追蹤的ICE美國政府1-3年期債券指數(美元計價),該指數年化波動度僅為0.63%,且美國被信評公司評比為最高級距Aaa的信用評等,也就是說相對於其他種類債券擁有高安全、低違約的品質。
元大金控去年規畫發起一系列公益演唱會,自2017年11月中旬起至今年1月底止共10場,結合旗下銀行、證券、人壽、投信等子公司接力舉辦,並運用網路科技創意,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號召元大金控旗下粉絲團響應,演唱會捐款全數捐與相關公益機構及團體。
元大投信14日下午2點於元大銀行華山分行舉辦第八場演場會,由于美人主持,並邀請金智娟、吳亦帆、陳藍杰等參與演出。元大投信董事長黃古彬、總經理劉宗聖、執行副總張浴澤、執行副總黃昭棠、執行副總曹玥卿也到場觀賞。短短2個小時,募捐二百萬元,公益募款全數捐贈予「畢嘉士基金會」。
畢嘉士基金會名稱取自於屏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之一、曾來台行醫30年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目前業務重心在台灣屏東偏鄉老年長期照顧服務,也遠至非洲馬拉威推動教育、健康和經濟發展工作,並經營馬拉威公平貿易咖啡與茶。
元大投信在資產管理本業上多年來持續追求卓越,2017年獲得貨幣基金交易系統、基金消費系統兩項新型專利,並獲國內外獎項達17項,包括投信投顧公會、亞洲資產管理雜誌、亞洲投資人雜誌、財資雜誌、Smart台灣基金獎、Benchmark指標、金彝獎、期貨鑽石獎等,再創下新高,同時也不忘企業社會責任,每年積極響應金控舉辦的各式公益活動,例如捐血活動、家庭和志工日活動等。
2017年因應投信成立25周年,年中曾針對花蓮弱勢國中小學童捐贈水壺、背包;去年底再度舉辦愛心鞋盒募捐,短短時間內募集逾250個禮物委由花蓮縣教育科轉贈給偏鄉兒童,說明元大投信正能量滿滿。
元大投信14日下午2點於元大銀行華山分行舉辦第八場演場會,由于美人主持,並邀請金智娟、吳亦帆、陳藍杰等參與演出。元大投信董事長黃古彬、總經理劉宗聖、執行副總張浴澤、執行副總黃昭棠、執行副總曹玥卿也到場觀賞。短短2個小時,募捐二百萬元,公益募款全數捐贈予「畢嘉士基金會」。
畢嘉士基金會名稱取自於屏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之一、曾來台行醫30年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目前業務重心在台灣屏東偏鄉老年長期照顧服務,也遠至非洲馬拉威推動教育、健康和經濟發展工作,並經營馬拉威公平貿易咖啡與茶。
元大投信在資產管理本業上多年來持續追求卓越,2017年獲得貨幣基金交易系統、基金消費系統兩項新型專利,並獲國內外獎項達17項,包括投信投顧公會、亞洲資產管理雜誌、亞洲投資人雜誌、財資雜誌、Smart台灣基金獎、Benchmark指標、金彝獎、期貨鑽石獎等,再創下新高,同時也不忘企業社會責任,每年積極響應金控舉辦的各式公益活動,例如捐血活動、家庭和志工日活動等。
2017年因應投信成立25周年,年中曾針對花蓮弱勢國中小學童捐贈水壺、背包;去年底再度舉辦愛心鞋盒募捐,短短時間內募集逾250個禮物委由花蓮縣教育科轉贈給偏鄉兒童,說明元大投信正能量滿滿。
元大金控去年規劃發起一系列公益演唱會,自2017年11月中旬起至今年1月底共10場,結合旗下銀行、證券、人壽、投信等子公司接力舉辦,並運用網路科技創意,以線上直播方式號召元大金控旗下粉絲團響應,演唱會捐款全數捐與相關公益機構及團體。
元大投信昨(14)日下午2點於元大銀行華山分行舉辦第八場演場會,由于美人主持,邀請金智娟、吳亦帆、陳藍杰、林育?參與演出。元大投信董事長黃古彬、總經理劉宗聖、執行副總張浴澤、執行副總黃昭棠、執行副總曹玥卿也到場觀賞。短短2個小時募款200萬元,公益募款款項全數捐贈「畢嘉士基金會」,由董事長黃古彬代表捐贈,並接受畢嘉士基金會感謝狀。
畢嘉士基金會名稱取自於屏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之一、曾來台行醫30年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目前業務重心在台灣屏東偏鄉老年長期照顧服務,也遠至非洲馬拉威推動教育、健康和經濟發展工作,並經營馬拉威公平貿易咖啡與茶。
元大投信在資產管理本業上多年來持續追求卓越,2017年獲得貨幣基金交易系統、基金消費系統兩項新型專利,並獲國內外獎項達17項,再創下歷史新高。元大投信也不忘企業社會責任,每年積極響應金控舉辦的各式公益活動,例如捐血活動、家庭&志工日活動等。2017年因應投信成立25周年慶。年中曾針對花蓮弱勢國中小學童捐贈水壺、背包,年底再度舉辦愛心鞋盒募捐,短短時間內募集逾250個禮物,委由花蓮縣教育科轉贈給偏鄉兒童,說明元大投信正能量滿滿。
元大投信昨(14)日下午2點於元大銀行華山分行舉辦第八場演場會,由于美人主持,邀請金智娟、吳亦帆、陳藍杰、林育?參與演出。元大投信董事長黃古彬、總經理劉宗聖、執行副總張浴澤、執行副總黃昭棠、執行副總曹玥卿也到場觀賞。短短2個小時募款200萬元,公益募款款項全數捐贈「畢嘉士基金會」,由董事長黃古彬代表捐贈,並接受畢嘉士基金會感謝狀。
畢嘉士基金會名稱取自於屏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之一、曾來台行醫30年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目前業務重心在台灣屏東偏鄉老年長期照顧服務,也遠至非洲馬拉威推動教育、健康和經濟發展工作,並經營馬拉威公平貿易咖啡與茶。
元大投信在資產管理本業上多年來持續追求卓越,2017年獲得貨幣基金交易系統、基金消費系統兩項新型專利,並獲國內外獎項達17項,再創下歷史新高。元大投信也不忘企業社會責任,每年積極響應金控舉辦的各式公益活動,例如捐血活動、家庭&志工日活動等。2017年因應投信成立25周年慶。年中曾針對花蓮弱勢國中小學童捐贈水壺、背包,年底再度舉辦愛心鞋盒募捐,短短時間內募集逾250個禮物,委由花蓮縣教育科轉贈給偏鄉兒童,說明元大投信正能量滿滿。
台灣集中加櫃買掛牌ETF檔數113檔,總規模達3,589.43億元,近1年來增幅超過3成,成長幅度驚人,隨著愈來愈多投信加入戰場,ETF也同時被證券與期貨業視為2018年重點業務,可預見其吸金力道將與日俱增。
ETF超過100檔,總規模正式突破3,500億元,短短一年內大增31%。原本在歐美盛行的ETF因為「交易便利且透明、分散風險與成本低廉」等優勢,在近1年風潮吹向亞洲,尤其台灣在該領域的蓬勃發展,大幅超越香港、新加坡,吸引國際業者前來取經。
針對今年台灣市場觀察,一方面是原有業者的加速發行,另一方面更多新業者投入,尤其債券型ETF當道,若誘使機構法人大舉申購,預期資產規模邁向4千億元指日可待。
國泰投信副總王誠宏指出,許多台股資深投資人,都是近年來心態轉趨成熟,終於學會「資產多元配置」是怎麼一回事,ETF就是很好的運用工具,但台灣ETF產品線仍不夠完備,還有很多可被補齊的空間,為此下周國泰投信也將啟動募集投資級公司債、新興市場債及高收益債3大信用債券ETF,搶攻最愛息收的台灣退休族群與壽險市場。
元大投信本周也正在募集投資級公司債、中國債3-5年、美債1-3年等3檔債券ETF。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指出,過往債券被視為大型機構法人的投資工具,但藉由ETF,一般投資人即可在集中市場買賣,可快速布局、成本更較直接購買債券低廉,將成資產配置中固本收息的金融商品之一,預期今年債券ETF檔數將持續增加。
另一方面,第一金投信已取得工業菁英30與反向1倍的指數授權,以及新光投信委託臺灣指數公司客製化編製「內需高收益指數」,市場預估這3檔台股ETF都在不久後即將問世。
統計去年ETF成交值1.29兆元,占上市櫃成交比重近4%,今年開年來累計9個交易日也達600.5億元,占比3.79%,且有許多法人的ETF交易行為是直接透過初級市場申贖,更替證券造市商帶來商機。
其實,不僅投信業,ETF也被證券、期貨業視為2018年的重點業務,不少證券商透過ETF推廣定期定額、吸引保守型投資人開戶;期貨商則掌握商品發行後的槓桿反向與避險商機,使得ETF儼然成為一股重要的資金勢力。
ETF超過100檔,總規模正式突破3,500億元,短短一年內大增31%。原本在歐美盛行的ETF因為「交易便利且透明、分散風險與成本低廉」等優勢,在近1年風潮吹向亞洲,尤其台灣在該領域的蓬勃發展,大幅超越香港、新加坡,吸引國際業者前來取經。
針對今年台灣市場觀察,一方面是原有業者的加速發行,另一方面更多新業者投入,尤其債券型ETF當道,若誘使機構法人大舉申購,預期資產規模邁向4千億元指日可待。
國泰投信副總王誠宏指出,許多台股資深投資人,都是近年來心態轉趨成熟,終於學會「資產多元配置」是怎麼一回事,ETF就是很好的運用工具,但台灣ETF產品線仍不夠完備,還有很多可被補齊的空間,為此下周國泰投信也將啟動募集投資級公司債、新興市場債及高收益債3大信用債券ETF,搶攻最愛息收的台灣退休族群與壽險市場。
元大投信本周也正在募集投資級公司債、中國債3-5年、美債1-3年等3檔債券ETF。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指出,過往債券被視為大型機構法人的投資工具,但藉由ETF,一般投資人即可在集中市場買賣,可快速布局、成本更較直接購買債券低廉,將成資產配置中固本收息的金融商品之一,預期今年債券ETF檔數將持續增加。
另一方面,第一金投信已取得工業菁英30與反向1倍的指數授權,以及新光投信委託臺灣指數公司客製化編製「內需高收益指數」,市場預估這3檔台股ETF都在不久後即將問世。
統計去年ETF成交值1.29兆元,占上市櫃成交比重近4%,今年開年來累計9個交易日也達600.5億元,占比3.79%,且有許多法人的ETF交易行為是直接透過初級市場申贖,更替證券造市商帶來商機。
其實,不僅投信業,ETF也被證券、期貨業視為2018年的重點業務,不少證券商透過ETF推廣定期定額、吸引保守型投資人開戶;期貨商則掌握商品發行後的槓桿反向與避險商機,使得ETF儼然成為一股重要的資金勢力。
台股萬點火熱,但台股基金吹寒風,元大投信內部計劃縮減台股基 金規模,預計由現有11檔合併為6檔,於農曆年後啟動合併動作,二 年內達陣。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去年11月底止的最新資料統計,現有台股基金共 141檔,元大投信旗下台股基金規模(不含全權委託)達167億元,排 名第三,僅次於台股基金一哥的國泰投信221億及群益投信175億元。 元大農曆年後針對旗下台股基金所啟動大合併計畫,是否引發其餘台 股基金跟進,備受關注。
針對外界眾多傳言,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由於元大與寶來 合併後,元大投信旗下台股基金高達11檔,檔數過多,遠甚於其餘業 者檔數,元大目前針對旗下所有台股基金的互補性及差異性做通盤了 解,對合併的比重或是檔數並沒有確定,未來視情況進行調整,沒有 預設立場。
■基金規模七成低於10億
台股基金「down」到谷底非一日之寒,根據統計,台股基金規模連 年下滑,目前170餘檔的台股基金中,逾七成的規模低於10億元,甚 至少數台股基金規模不到1億元,狀況十分冷清。
■不到十年流失3,500億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指出,台股步入歷年來最長的萬點行情, 但台股基金規模於2007年的5,250億元一路下滑,到去年底台股基金 規模初估只剩下1,700餘億元,不到十年即流失了3,500億元。
■績效掛帥已不是顯學
由於台股基金規模及總受益人數持續衰退,劉宗聖強調,台股基金 面臨投資人老化及結構性改變的多重影響,外加固定配息基金的興起 ,以績效掛帥的老式基金已不是顯學,特別在萬點時投資人會在高檔 贖回台股基金,轉而自行進場買進台積電等績優權值股。
他表示,隨著人口老化,未來基金投資人要求的是「不在乎曾經擁 有、只在乎天長地久」,不在乎短期淨值表現,反要求有股利配發為 大宗 ,反之,台股基金績效越高就越會出現投資人獲利了結的壓力 。
劉宗聖說,台股股息殖利率居全球第三位,並且台股投資人的財務 素養也排名全球前三名,隨全球化資產配置,台股基金只是投資理財 的選項之一,但台股基金的萎縮是政府及業者都需要努力的事情。
他表示,自金融海嘯之後,全球基金市場均在改變,外資及壽險的 選股都著眼在股息,台股基金若能以5∼8%優於市場利率的水準配息 ,會吸引投資人的目光;因配息不俗,資金少的投資人可以用定期定 額的買台股基金,資金多的投資人用整存零付(月退金)的概念買基 金,或是四大基金、八大行庫以定時定額方式買台股基金,未來一定 喚得回投資人的信心。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去年11月底止的最新資料統計,現有台股基金共 141檔,元大投信旗下台股基金規模(不含全權委託)達167億元,排 名第三,僅次於台股基金一哥的國泰投信221億及群益投信175億元。 元大農曆年後針對旗下台股基金所啟動大合併計畫,是否引發其餘台 股基金跟進,備受關注。
針對外界眾多傳言,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由於元大與寶來 合併後,元大投信旗下台股基金高達11檔,檔數過多,遠甚於其餘業 者檔數,元大目前針對旗下所有台股基金的互補性及差異性做通盤了 解,對合併的比重或是檔數並沒有確定,未來視情況進行調整,沒有 預設立場。
■基金規模七成低於10億
台股基金「down」到谷底非一日之寒,根據統計,台股基金規模連 年下滑,目前170餘檔的台股基金中,逾七成的規模低於10億元,甚 至少數台股基金規模不到1億元,狀況十分冷清。
■不到十年流失3,500億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指出,台股步入歷年來最長的萬點行情, 但台股基金規模於2007年的5,250億元一路下滑,到去年底台股基金 規模初估只剩下1,700餘億元,不到十年即流失了3,500億元。
■績效掛帥已不是顯學
由於台股基金規模及總受益人數持續衰退,劉宗聖強調,台股基金 面臨投資人老化及結構性改變的多重影響,外加固定配息基金的興起 ,以績效掛帥的老式基金已不是顯學,特別在萬點時投資人會在高檔 贖回台股基金,轉而自行進場買進台積電等績優權值股。
他表示,隨著人口老化,未來基金投資人要求的是「不在乎曾經擁 有、只在乎天長地久」,不在乎短期淨值表現,反要求有股利配發為 大宗 ,反之,台股基金績效越高就越會出現投資人獲利了結的壓力 。
劉宗聖說,台股股息殖利率居全球第三位,並且台股投資人的財務 素養也排名全球前三名,隨全球化資產配置,台股基金只是投資理財 的選項之一,但台股基金的萎縮是政府及業者都需要努力的事情。
他表示,自金融海嘯之後,全球基金市場均在改變,外資及壽險的 選股都著眼在股息,台股基金若能以5∼8%優於市場利率的水準配息 ,會吸引投資人的目光;因配息不俗,資金少的投資人可以用定期定 額的買台股基金,資金多的投資人用整存零付(月退金)的概念買基 金,或是四大基金、八大行庫以定時定額方式買台股基金,未來一定 喚得回投資人的信心。
元大投信繼去年率先發行首檔美債20年ETF,今年再推出多元債券ETF傘型基金,含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元大中國債3-5(00721B)、元大美債1-3(00719B),目標在作為核心息收資產、人民幣債券投資,以及靈活美元收益的新選擇商品組合,今(11)日起開始募集。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指出,投資人可在交易時間買賣債券ETF,具備方便操作、快速布局、成本較直接購買債券較低的特色,儼然成為資產配置中固本收息的金融商品之一,預期今年債券ETF檔數可望持續增加,類型趨向多元化。
國內目前已有17檔債券ETF掛牌,規模達377.46億元,其中以元大規模最大,占比68.78%,產品線包括長天期美債ETF、美國短債、投資級公司債、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標的。
元大投資級公司債ETF&中國債3-5ETF擬任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投資等級債表現介於美國公債與高收益債之間,受景氣擴張與收縮的影響性較低,適合長期投資人持有。
元大投資級公司債ETF專注於長天期20年期以上的BBB級信評公司債以期提高殖利率,成分債券多為美國知名企業,70%以上為S&P500成分股發行人,流動性較佳。
元大中國債3-5年ETF為國內首檔投資人民幣債券ETF,專注於3∼5年期中國國債與3家政策性銀行的債券ETF,標普信評達A+,為中國境內債券信評最高資產,可作為短期人民幣匯率看升工具,中國國債殖利率曲線扁平,3∼5年期債券承擔較低波動,且採年配息,提供投資人實現帳上利息所得。
元大美債1-3ETF擬任基金經理人周宜縉指出,美國政府債券穆迪信評達Aaa,ICE美國政府1-3年期債券指數殖利率達1.89%,投資收益率優於美元存款,交易成本低,建議可作為帳上現金增益工具。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指出,投資人可在交易時間買賣債券ETF,具備方便操作、快速布局、成本較直接購買債券較低的特色,儼然成為資產配置中固本收息的金融商品之一,預期今年債券ETF檔數可望持續增加,類型趨向多元化。
國內目前已有17檔債券ETF掛牌,規模達377.46億元,其中以元大規模最大,占比68.78%,產品線包括長天期美債ETF、美國短債、投資級公司債、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標的。
元大投資級公司債ETF&中國債3-5ETF擬任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投資等級債表現介於美國公債與高收益債之間,受景氣擴張與收縮的影響性較低,適合長期投資人持有。
元大投資級公司債ETF專注於長天期20年期以上的BBB級信評公司債以期提高殖利率,成分債券多為美國知名企業,70%以上為S&P500成分股發行人,流動性較佳。
元大中國債3-5年ETF為國內首檔投資人民幣債券ETF,專注於3∼5年期中國國債與3家政策性銀行的債券ETF,標普信評達A+,為中國境內債券信評最高資產,可作為短期人民幣匯率看升工具,中國國債殖利率曲線扁平,3∼5年期債券承擔較低波動,且採年配息,提供投資人實現帳上利息所得。
元大美債1-3ETF擬任基金經理人周宜縉指出,美國政府債券穆迪信評達Aaa,ICE美國政府1-3年期債券指數殖利率達1.89%,投資收益率優於美元存款,交易成本低,建議可作為帳上現金增益工具。
美元指數去年跌幅近10%,間接推升新興市場貨幣大幅上漲,導致 許多投資人在海外資產投資時往往賺了價差賠了匯差。其實台灣集中 市場上,就有3檔ETF是連結美元指數表現,可提供投資人增益或避險 操作。
近年來外匯市場波動加劇,美元近一年大幅回檔,新台幣同期間升 值達8.3%,國際上最具代表性的美元指數來觀察,2017年一整年下 跌了近10%,美元指數走弱也間接推升新興市場貨幣大幅上漲,導致 投資人海外資產投資時賺了價差賠了匯差。
元大投信指出,2018年底利率可能維持在2.125%,隱約顯示2018 年美國將再升息3碼,利率政策可能在2019年第2季觸頂,升息步調採 漸進式速度,2018年美元指數觀察仍須關注在美國的通膨數據,稅改 的實質利多是否會讓美國通膨上升並加快美國升息步調,川普的稅改 政策則可能是誘使美元需求增溫的因素之一。
專家指出,美元指數ETF是國內投資人最直接投資美元指數的工具 ,主要是追蹤美國洲際交易所(ICE)所發行的美元指數期貨,而美 元指數與美元兌新台幣匯率有中高度相關,兩者有一定程度替代關係 ,交易成本上考量,集中市場交易ETF的成本僅約銀行外幣存款4分之 1,建議投資人可靈活運用目前已於交易所掛牌的美元指數ETF、美元 指數正2 ETF或美元指數反1 ETF等商品。
近年來外匯市場波動加劇,美元近一年大幅回檔,新台幣同期間升 值達8.3%,國際上最具代表性的美元指數來觀察,2017年一整年下 跌了近10%,美元指數走弱也間接推升新興市場貨幣大幅上漲,導致 投資人海外資產投資時賺了價差賠了匯差。
元大投信指出,2018年底利率可能維持在2.125%,隱約顯示2018 年美國將再升息3碼,利率政策可能在2019年第2季觸頂,升息步調採 漸進式速度,2018年美元指數觀察仍須關注在美國的通膨數據,稅改 的實質利多是否會讓美國通膨上升並加快美國升息步調,川普的稅改 政策則可能是誘使美元需求增溫的因素之一。
專家指出,美元指數ETF是國內投資人最直接投資美元指數的工具 ,主要是追蹤美國洲際交易所(ICE)所發行的美元指數期貨,而美 元指數與美元兌新台幣匯率有中高度相關,兩者有一定程度替代關係 ,交易成本上考量,集中市場交易ETF的成本僅約銀行外幣存款4分之 1,建議投資人可靈活運用目前已於交易所掛牌的美元指數ETF、美元 指數正2 ETF或美元指數反1 ETF等商品。
元大投信ETF規模截至2017年底達2,254億元,市占率約65%,較2016年底增加361億元,占整體ETF規模增加金額近50%,目前發行38檔ETF,擁有逾26萬受益人數。
元大投信推出亞洲第一個ETF AI智能投資平台正式上線,上網搜尋https://www.yuanta-etfadvisor.com/,或掃描QR code,將為此平台準客戶。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指出,ETF下一階段的發展,將邁向主、被動整合,因此未來希望將ETF AI智能投資平台,從目前僅提供產品流的相關資訊與服務,進一步擴充至提供金流服務,如之前已經推出的貨幣通(包含台幣貨幣型基金、外幣貨幣型基金),提供投資人多幣別貨幣型基金。
近期的薪豐理財,則結合薪資帳戶透過購買貨幣型基金,達到現金增益效果的同時,投資人更可設定必要支出的轉帳帳戶,達到生活理財目的。甚至遇到近期匯率波動劇烈的情況下,投資人更可將資金轉進外幣貨幣型基金,或是外匯ETF,追求賺取價差、匯差。
劉宗聖認為,就中長期而言,希望透過ETF AI智能投資平台,提供完整產品流、資訊流、金流、甚至做到交易流等四大面向,投資人能在平台上找到滿足不同需求的投資資訊,同時考量每位客戶的風險屬性、交易頻繁與標的喜好,提供客製化投資策略,打造成第一大華文全方位、多元機制之ETF智能投資平台。(黃英傑)
元大投信推出亞洲第一個ETF AI智能投資平台正式上線,上網搜尋https://www.yuanta-etfadvisor.com/,或掃描QR code,將為此平台準客戶。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指出,ETF下一階段的發展,將邁向主、被動整合,因此未來希望將ETF AI智能投資平台,從目前僅提供產品流的相關資訊與服務,進一步擴充至提供金流服務,如之前已經推出的貨幣通(包含台幣貨幣型基金、外幣貨幣型基金),提供投資人多幣別貨幣型基金。
近期的薪豐理財,則結合薪資帳戶透過購買貨幣型基金,達到現金增益效果的同時,投資人更可設定必要支出的轉帳帳戶,達到生活理財目的。甚至遇到近期匯率波動劇烈的情況下,投資人更可將資金轉進外幣貨幣型基金,或是外匯ETF,追求賺取價差、匯差。
劉宗聖認為,就中長期而言,希望透過ETF AI智能投資平台,提供完整產品流、資訊流、金流、甚至做到交易流等四大面向,投資人能在平台上找到滿足不同需求的投資資訊,同時考量每位客戶的風險屬性、交易頻繁與標的喜好,提供客製化投資策略,打造成第一大華文全方位、多元機制之ETF智能投資平台。(黃英傑)
元大投信ETF規模截至2017年底達2,254億元,市占率約65%,較2016年底增加361億元,占整體ETF規模增加金額近50%,目前發行38檔ETF,擁有逾26萬受益人數(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CMoney,2017/12),為提供元大ETF逾26萬受益人創新服務,推出領先亞洲同業第一個ETFAI智能投資平台,已經上線,上網搜尋https://www.yuanta-etfadvisor.com/,或掃描QRcode,將為此平台準客戶。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ETF團隊擁有逾40位,堪稱國內最大,從2003年領先發行第一檔ETF以來,在產品流方面不僅產品創新,且在法規突破、機制創新對國內市場皆有顯著貢獻,並成功創造領先大中華或亞洲市場的ETF產品,也因此在2017年元大投信ETF榮獲國內外獎項達16項,再創下歷史新高。
元大投信目前擁有38檔ETF,產品範疇涵蓋股票、債券、外匯、商品等多元資產,推出第一個ETFAI智能投資平台,現階段希望提供元大ETF受益人ETF投資策略、ETF指數地圖、ETF知識教育,滿足投資人需求。
劉宗聖指出,ETF下一階段的發展,將邁向主、被動整合,因此未來希望將ETFAI智能投資平台,從目前僅提供產品流的相關資訊與服務,進一步擴充至提供金流服務,如之前已經推出的貨幣通(包含台幣貨幣型基金、外幣貨幣型基金),提供投資人多幣別貨幣型基金,追求現金增益效果。近期推出的薪豐理財,希望結合薪資帳戶透過購買貨幣型基金,達到現金增益效果的同時,投資人更可設定必要支出的轉帳帳戶,達到生活理財目的。甚至遇到近期匯率波動劇烈的情況下,投資人更可將資金轉進外幣貨幣型基金,或是外匯ETF,追求賺取價差、匯差的機會。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ETF團隊擁有逾40位,堪稱國內最大,從2003年領先發行第一檔ETF以來,在產品流方面不僅產品創新,且在法規突破、機制創新對國內市場皆有顯著貢獻,並成功創造領先大中華或亞洲市場的ETF產品,也因此在2017年元大投信ETF榮獲國內外獎項達16項,再創下歷史新高。
元大投信目前擁有38檔ETF,產品範疇涵蓋股票、債券、外匯、商品等多元資產,推出第一個ETFAI智能投資平台,現階段希望提供元大ETF受益人ETF投資策略、ETF指數地圖、ETF知識教育,滿足投資人需求。
劉宗聖指出,ETF下一階段的發展,將邁向主、被動整合,因此未來希望將ETFAI智能投資平台,從目前僅提供產品流的相關資訊與服務,進一步擴充至提供金流服務,如之前已經推出的貨幣通(包含台幣貨幣型基金、外幣貨幣型基金),提供投資人多幣別貨幣型基金,追求現金增益效果。近期推出的薪豐理財,希望結合薪資帳戶透過購買貨幣型基金,達到現金增益效果的同時,投資人更可設定必要支出的轉帳帳戶,達到生活理財目的。甚至遇到近期匯率波動劇烈的情況下,投資人更可將資金轉進外幣貨幣型基金,或是外匯ETF,追求賺取價差、匯差的機會。
元大投信再度領先,推出「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https://www.yuanta-etfadvisor.com/)正式啟動,掃描QR code立即加入。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元大投信ETF受益人數至去年11月逾26萬人,將為此平台準客戶。這是亞洲同業第一家以ETF為投資元件、提供投資人線上投資服務的平台,也是目前台灣唯一跟上歐美機器人理財公司發展趨勢,皆以ETF為投資元件之投資之平台。投資人須先登錄為會員,才能使用該平台提供之服務,上線後至2018年6月底提供限時免費體驗服務,目前第一階段推出三大核心功能,包含ETF投資策略、ETF指數地圖、ETF知識教育。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與目前國內市場中所推出的眾多機器人理財平台,最大差異有三:一、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以ETF為主要投資元件,投資人可以在此平台上找到需要的ETF相關介紹與知識、ETF投資策略與配置建議等內容。
二、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針對三大目標客群,包含ETF投資人、營業員╱理專、大學╱碩士生(須年滿20歲)。此平台上線後,可以直接提供服務給ETF投資人,有機會將過去跟客戶間接的溝通方式(B2B2C),漸漸邁向直接互動(B2C)的經營模式。
三、希望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上線之後,一方面提供理專╱營業員相關ETF多元投資服務與訊息,另方面則可以透過跨平台整合與合作,協助券商或是銀行省去自行建置ETF平台之作業流程與風險。劉宗聖認為,隨著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上線後,成為目前亞洲第一個以ETF為核心的智能機器人投資平台與解決方案,為未來更可以重新形塑資產管理業新生態。(黃英傑)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元大投信ETF受益人數至去年11月逾26萬人,將為此平台準客戶。這是亞洲同業第一家以ETF為投資元件、提供投資人線上投資服務的平台,也是目前台灣唯一跟上歐美機器人理財公司發展趨勢,皆以ETF為投資元件之投資之平台。投資人須先登錄為會員,才能使用該平台提供之服務,上線後至2018年6月底提供限時免費體驗服務,目前第一階段推出三大核心功能,包含ETF投資策略、ETF指數地圖、ETF知識教育。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與目前國內市場中所推出的眾多機器人理財平台,最大差異有三:一、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以ETF為主要投資元件,投資人可以在此平台上找到需要的ETF相關介紹與知識、ETF投資策略與配置建議等內容。
二、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針對三大目標客群,包含ETF投資人、營業員╱理專、大學╱碩士生(須年滿20歲)。此平台上線後,可以直接提供服務給ETF投資人,有機會將過去跟客戶間接的溝通方式(B2B2C),漸漸邁向直接互動(B2C)的經營模式。
三、希望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上線之後,一方面提供理專╱營業員相關ETF多元投資服務與訊息,另方面則可以透過跨平台整合與合作,協助券商或是銀行省去自行建置ETF平台之作業流程與風險。劉宗聖認為,隨著元大ETF AI智能投資平台上線後,成為目前亞洲第一個以ETF為核心的智能機器人投資平台與解決方案,為未來更可以重新形塑資產管理業新生態。(黃英傑)
外資回流新興市場,上海綜合指數已連四紅K,反彈力道強勁,昨(3)日成功突破季線反壓。近期強勢也勾起投資人對於陸股春季行情想像,投信法人表示,春季行情主要來自先前跌深後的反彈,而近期陸股也在走反彈格局,預期基本面有撐下,行情仍可綿延。
根據中國券商國金證券統計,自2012年來至2017年,春季反彈行情大多可綿延1至2個月,觀察近六年來反彈漲幅均介於5.4%~24.1%之間。投信業者分析,行情主因也在於股市先前已先向下修正,跌深後買盤進駐下推升反彈,包括:2017年春季行情前先歷經金融去槓桿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震盪、2016年市場1月熔斷,1月底出現反彈。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在人行貨幣政策維穩基調不變、市場風險偏好逐步改善並修復下,以及經濟韌性仍在、企業盈利表現仍維持強勁態勢之下,有利中國股市表現續航,短線來看,由於年節將至,看好消費龍頭提價以及銷售的利多,中長期在經濟轉型升級活動持續之下,包括科技、金融、消費、醫藥等類股可多加關注。
元大投信表示,中國新年假期中發布的12月PMI為連續17個月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此外市場預估2017年GDP在6.8%~6.9%區間,雖僅較2016年的6.7%略有回升,但這是在中國進入經濟成長下行週期後的首度止穩,仍具有意義,目前經濟情況相對穩健。
同時資金面上,春節前流動性應短期無憂,人行於去年12月29日宣布「春節限定版降準」,建立「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及2018年開始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將釋放3,000億人民幣。由於1、2月沒有財報發布,股市干擾比較少,且經歷過去年底的拉回整理,預計春節前指數有機會向上。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今年中國政策重點在「經濟重質、企業做強」,將揮別過去的粗放式投資,轉向人工智能、互聯網、智能醫療、大消費等新經濟產業,加上金融政策開放,A股入摩與壽險、退休資金入市,陸股本益比具上修空間。
根據中國券商國金證券統計,自2012年來至2017年,春季反彈行情大多可綿延1至2個月,觀察近六年來反彈漲幅均介於5.4%~24.1%之間。投信業者分析,行情主因也在於股市先前已先向下修正,跌深後買盤進駐下推升反彈,包括:2017年春季行情前先歷經金融去槓桿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震盪、2016年市場1月熔斷,1月底出現反彈。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在人行貨幣政策維穩基調不變、市場風險偏好逐步改善並修復下,以及經濟韌性仍在、企業盈利表現仍維持強勁態勢之下,有利中國股市表現續航,短線來看,由於年節將至,看好消費龍頭提價以及銷售的利多,中長期在經濟轉型升級活動持續之下,包括科技、金融、消費、醫藥等類股可多加關注。
元大投信表示,中國新年假期中發布的12月PMI為連續17個月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此外市場預估2017年GDP在6.8%~6.9%區間,雖僅較2016年的6.7%略有回升,但這是在中國進入經濟成長下行週期後的首度止穩,仍具有意義,目前經濟情況相對穩健。
同時資金面上,春節前流動性應短期無憂,人行於去年12月29日宣布「春節限定版降準」,建立「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及2018年開始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將釋放3,000億人民幣。由於1、2月沒有財報發布,股市干擾比較少,且經歷過去年底的拉回整理,預計春節前指數有機會向上。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今年中國政策重點在「經濟重質、企業做強」,將揮別過去的粗放式投資,轉向人工智能、互聯網、智能醫療、大消費等新經濟產業,加上金融政策開放,A股入摩與壽險、退休資金入市,陸股本益比具上修空間。
瞄準壽險新年布局需求,元大、富邦、國泰三大投信搶發債券ETF,統計元月將有七檔債券ETF接連募集,創下募集紀錄。
另外,為了滿足收益目標,本波募集聚焦收益率4-5%的新興債、中國債,一改去年搶募公債熱潮。
元大投信去年首發美國公債ETF,率先搶得壽險商機,今年各大投信磨刀霍霍,在群益投信去年底掛牌三檔產業債ETF,元大、富邦、國泰三大發行投信也蓄勢待發。元月募集將由元大11日起募集打頭陣,緊接著富邦16日開募,國泰則預計22日募集。
元大本波募集三檔ETF,分別是彭博巴克萊20年以上BBB級美元公司債、中國3-5年期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以及ICE美國政府1-3年債券ETF。發行產品和時機主要考量全球資產大漲一波,今年不易再有高漲行情,元大投資團隊看重多元分散的布局策略,推出多幣別、多元化債券ETF,另著眼現金管理需求,同步募集短天期公債ETF。
元大募集中國債ETF,還看好人民幣落底,中國人行「緊平衡」政策。富邦投信則預期中國及全球經濟動能放緩,統計顯示,在人民幣趨貶或全球經濟成長表現遭下修期間,政策性金融債波段漲幅均達一成,加乘中國債市國際化利基,因此募集相關ETF。
元大和富邦中國債ETF差異在於,元大同時投資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比重四比六,藉此降低價格波動。富邦只投資政策性金融債,看好這類債券擁有高於國債約35-100個基點的利差收斂空間,且初期ETF不規劃配息機制。
國泰投信則募集彭博巴克萊10年期以上BBB美元息收公司債、新興市場5年期以上美元息收投資級債,以及優選短期(1-5年)美元高收債ETF。其中,公司債及高收債ETF,都以美國市場為主,比重達到八成。
另外,為了滿足收益目標,本波募集聚焦收益率4-5%的新興債、中國債,一改去年搶募公債熱潮。
元大投信去年首發美國公債ETF,率先搶得壽險商機,今年各大投信磨刀霍霍,在群益投信去年底掛牌三檔產業債ETF,元大、富邦、國泰三大發行投信也蓄勢待發。元月募集將由元大11日起募集打頭陣,緊接著富邦16日開募,國泰則預計22日募集。
元大本波募集三檔ETF,分別是彭博巴克萊20年以上BBB級美元公司債、中國3-5年期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以及ICE美國政府1-3年債券ETF。發行產品和時機主要考量全球資產大漲一波,今年不易再有高漲行情,元大投資團隊看重多元分散的布局策略,推出多幣別、多元化債券ETF,另著眼現金管理需求,同步募集短天期公債ETF。
元大募集中國債ETF,還看好人民幣落底,中國人行「緊平衡」政策。富邦投信則預期中國及全球經濟動能放緩,統計顯示,在人民幣趨貶或全球經濟成長表現遭下修期間,政策性金融債波段漲幅均達一成,加乘中國債市國際化利基,因此募集相關ETF。
元大和富邦中國債ETF差異在於,元大同時投資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比重四比六,藉此降低價格波動。富邦只投資政策性金融債,看好這類債券擁有高於國債約35-100個基點的利差收斂空間,且初期ETF不規劃配息機制。
國泰投信則募集彭博巴克萊10年期以上BBB美元息收公司債、新興市場5年期以上美元息收投資級債,以及優選短期(1-5年)美元高收債ETF。其中,公司債及高收債ETF,都以美國市場為主,比重達到八成。
證交所昨(2)日收到元大投信遞件申請「標普美國高收益特別股指數」認可,這是投信公司今年第1件ETF標的指數資格認可申請案。
「標普美國高收益特別股指數」是由美國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DowJonesIndicesLLC)所編製、維護,指數採市值調整加權方式計算,成分股涵蓋紐約證券交易所及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交易的特別股,成分證券分布於6個產業,主要為金融業占87%及房地產業占7%,目前指數成分股合計105檔。
證交所表示,目前上市ETF累計達98檔,追蹤標的涵蓋國內外各主要交易所證券、債券及大宗商品等,可投資標的更趨多元。
「標普美國高收益特別股指數」是由美國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DowJonesIndicesLLC)所編製、維護,指數採市值調整加權方式計算,成分股涵蓋紐約證券交易所及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交易的特別股,成分證券分布於6個產業,主要為金融業占87%及房地產業占7%,目前指數成分股合計105檔。
證交所表示,目前上市ETF累計達98檔,追蹤標的涵蓋國內外各主要交易所證券、債券及大宗商品等,可投資標的更趨多元。
元大投信再度領先亞洲同業推出第一個ETFAI智能投資平台,目前已經正式上線,上網搜尋https://www.yuanta-etfadvisor.com/,或掃描QRcode,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元大投信ETF受益人數至11月逾26萬人,將為此平台準客戶,提供提供服務包含ETF投資策略、ETF指數地圖、ETF知識教育,並鎖定三大目標客群:ETF投資人、大學/碩士(年滿20歲以上)之學生族群、或是營業員/理專,皆能在此平台上找到滿足不同需求之投資資訊,成為目前國內與亞洲第一個以ETF為核心的智能機器人投資平台與解決方案,未來有機會可重新形塑資產管理業新生態。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過去一年參考國際機器人理財發展趨勢與經驗後,結合元大投信多年ETF產品創新、管理技術、以及投資經驗,領先業界推出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與目前國內金融業或是國外機器人理財公司之差異化優勢在於,目前元大投信ETF產品涵蓋股票、債券、商品、外匯等完整資產類別,而產品報酬型態則包含正向1倍、槓桿2倍、反向1倍、智選TM(SmartBeta)等,可以組合成4X4多元投組策略。更可讓投組不僅可提供價差、利差、匯差之機會,更提供投組增益、避險等不同功能,如此能夠提供差異化、短中長期不同投資解決方案,不僅是全台唯一,更是全球唯一的優勢。
針對三大目標客群,目前上線的第一階段提供三大核心功能,不僅希望能夠提供投資人加值服務,且希望中長期可以達到三大效益:一是ETF投資解決方案提供者(solutionprovider):透過平台提供ETF投資人多元投資策略;二是結合金融業財富管理,擴大商機: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上線後可以擴大與金融業合作,包含券商營業員、銀行業財富管理之理專。三是ETF市場教育自動化:建置完整ETF教育內容在此平台中,提供金融實驗室概念,對接學術專業殿堂的學生族群。
劉宗聖認為,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不以銷售商品為目的,而是教育投資人如何生成投資策略,包含短期事件、中期靈活策略及長期投資組合,投資策略並非一體適用,需考量每位客戶風險屬性、交易頻繁與標的喜好,才能提供客製化投資策略。中長期希望將此平台打造成第一華文全方位、多元機制ETF智能投資平台。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過去一年參考國際機器人理財發展趨勢與經驗後,結合元大投信多年ETF產品創新、管理技術、以及投資經驗,領先業界推出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與目前國內金融業或是國外機器人理財公司之差異化優勢在於,目前元大投信ETF產品涵蓋股票、債券、商品、外匯等完整資產類別,而產品報酬型態則包含正向1倍、槓桿2倍、反向1倍、智選TM(SmartBeta)等,可以組合成4X4多元投組策略。更可讓投組不僅可提供價差、利差、匯差之機會,更提供投組增益、避險等不同功能,如此能夠提供差異化、短中長期不同投資解決方案,不僅是全台唯一,更是全球唯一的優勢。
針對三大目標客群,目前上線的第一階段提供三大核心功能,不僅希望能夠提供投資人加值服務,且希望中長期可以達到三大效益:一是ETF投資解決方案提供者(solutionprovider):透過平台提供ETF投資人多元投資策略;二是結合金融業財富管理,擴大商機: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上線後可以擴大與金融業合作,包含券商營業員、銀行業財富管理之理專。三是ETF市場教育自動化:建置完整ETF教育內容在此平台中,提供金融實驗室概念,對接學術專業殿堂的學生族群。
劉宗聖認為,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不以銷售商品為目的,而是教育投資人如何生成投資策略,包含短期事件、中期靈活策略及長期投資組合,投資策略並非一體適用,需考量每位客戶風險屬性、交易頻繁與標的喜好,才能提供客製化投資策略。中長期希望將此平台打造成第一華文全方位、多元機制ETF智能投資平台。
科技技術要運用在台灣資產管理行業或ETF市場,並運用來提供機器人理財服務並不容易,因此元大投信將AI定義為:Automation(自動化)與Interaction(互動化);27日起新推出「ETF AI智能投資服務平台」,滿足投資人理財需求。
2017年7月,金管會通過投信投顧公會擬定「自動化理財顧問服務」(Robo-Advisor) 作業要點,未來只要持有投顧執照,就可以提供自動化理財顧問服務,ETF發行公司也可以利用兼營投顧執照,經營自有客戶,依照客戶投資需求,提供差異化且具附加價值服務。
元大投信已擁有證券投資信託執照(可發行共同基金、ETF、全權委託、私募基金等)、期貨信託執照(可發行期貨信託ETF、期貨信託基金)、投顧執照(可經營會員、提供投資建議與分析報告等服務),應善用此一優勢,發展ETF AI智能投資服務。
元大新上線的「ETF AI智能投資服務平台」,即結合相關優勢提供ETF全方位資訊服務,這平台規劃三階段陸續上線,針對今年底上線的平台,元大投信針對的經營理念與想法如下:
這平台將建置會員系統,投資人需先加入會員,才能使用該平台,初期可體驗免費使用優惠,同時也希望透過免費推廣期間,吸引元大投信ETF客戶,或是目前非元大投信的ETF客戶,在未來有機會成為潛在客戶。
在擁有一定客戶基礎後,元大投信預期將針對會員進行分級或分群,不論是差別訂價或提供不同服務,將按照不同客群需求,進行分層經營:
1.價格敏感客群:這類投資人或消費者多數需要免費服務,台灣金融業提供很多差異化服務,但多數是免費才能吸引消費者使用,只要價格夠低、夠便宜就能夠吸引他╱她,他們較不在乎產品品質差異;因此對應提供的服務,將是屬於標準化產品、免費的基本服務。
2.品質敏感客群:元大投信相信,台灣有很多投資人講求高服務品質,希望業者能提供較佳的投資諮詢或投資解決方案,並願意支付一些諮詢費用,進而強化對於產品本質與特色的了解。
3.客製化服務:一些投資人可能對於元大投信提供的制式組合不甚滿意,或有特別投資需求與目標,元大投信規劃量身訂製不同的解決方案或投資模式。但考量客製化服務較為複雜,元大投信未來希望做到績效分潤費機制,來滿足這類客戶需求。(全文摘錄自12月20日新上市《機器人崛起AI人工智慧理財新標竿》一書)
2017年7月,金管會通過投信投顧公會擬定「自動化理財顧問服務」(Robo-Advisor) 作業要點,未來只要持有投顧執照,就可以提供自動化理財顧問服務,ETF發行公司也可以利用兼營投顧執照,經營自有客戶,依照客戶投資需求,提供差異化且具附加價值服務。
元大投信已擁有證券投資信託執照(可發行共同基金、ETF、全權委託、私募基金等)、期貨信託執照(可發行期貨信託ETF、期貨信託基金)、投顧執照(可經營會員、提供投資建議與分析報告等服務),應善用此一優勢,發展ETF AI智能投資服務。
元大新上線的「ETF AI智能投資服務平台」,即結合相關優勢提供ETF全方位資訊服務,這平台規劃三階段陸續上線,針對今年底上線的平台,元大投信針對的經營理念與想法如下:
這平台將建置會員系統,投資人需先加入會員,才能使用該平台,初期可體驗免費使用優惠,同時也希望透過免費推廣期間,吸引元大投信ETF客戶,或是目前非元大投信的ETF客戶,在未來有機會成為潛在客戶。
在擁有一定客戶基礎後,元大投信預期將針對會員進行分級或分群,不論是差別訂價或提供不同服務,將按照不同客群需求,進行分層經營:
1.價格敏感客群:這類投資人或消費者多數需要免費服務,台灣金融業提供很多差異化服務,但多數是免費才能吸引消費者使用,只要價格夠低、夠便宜就能夠吸引他╱她,他們較不在乎產品品質差異;因此對應提供的服務,將是屬於標準化產品、免費的基本服務。
2.品質敏感客群:元大投信相信,台灣有很多投資人講求高服務品質,希望業者能提供較佳的投資諮詢或投資解決方案,並願意支付一些諮詢費用,進而強化對於產品本質與特色的了解。
3.客製化服務:一些投資人可能對於元大投信提供的制式組合不甚滿意,或有特別投資需求與目標,元大投信規劃量身訂製不同的解決方案或投資模式。但考量客製化服務較為複雜,元大投信未來希望做到績效分潤費機制,來滿足這類客戶需求。(全文摘錄自12月20日新上市《機器人崛起AI人工智慧理財新標竿》一書)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