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土地銀行(公)公司新聞
謝娟娟108年4月接任土銀總經理,積極推動數位金融轉型及組織精簡。去年面對疫情造成企業營運艱困,土銀依然在多項業務保持市占第一;去年度稅前盈餘109.29億元,預算盈餘達成率115%,逾放比率0.15%、備抵呆帳覆蓋率1,065.02%,獲國際信評機構穆迪給予台灣銀行業最高評級Aa3╱P-1,評等展望更調升為「正向」。
謝娟娟表示,未來土銀提升數位金融科技在產品及服務運用的廣度及深度;除鞏固既有土建融業務,並積極推展綠能、中小企業、新創等其他企金授信業務;同時靈活運用財務操作,多元化獲利來源;在人才培育,將建立具激勵效果的升遷考核制度,廣納各式跨產業人才;土銀將ESG精神納入授信及投資決策,與國際趨勢接軌邁向永續經營發展。(陳碧雲)
土銀本次董總高層人事全是內升,原任總經理的謝娟娟出掌董事長 、副總何英明升任總經理。
在公股銀行董座群中,謝娟娟是少見既有授信,又有財務投資操盤 手「兩棲類」實務經驗,如今謝娟娟再提出上述的五個營運策略,作 為今年土銀展業及轉型五大重要方針,其中就特別提及了財務投資, 及相應人才培訓的重要性。
對此,謝娟娟也進而提示布局重點。在數位科技方面,主要有二大 重點,包括在服務及產品上提高FinTech運用的深度及廣度,以及與 異業結合建立數位生活圈。
在授信產品上,除了土銀最專精的土建融核心業務外,謝娟娟亦提 及,應積極發展包括綠能、中小企業、5+2創新產業等其他企金業務 ,以均衡授信產業結構,分散授信風險。
她強調,財務操作上需要更靈活,充分運用各項金融工具同時加深 操作策略,使銀行獲利更多元化,降低對利息收入的高度依賴。
謝娟娟指出,在土銀擴張及轉型業務的同時,相應的人才也應培訓 到位,「連同人力培訓也要一併更新強化」,加強相應的員工教育訓 練、建立具激勵效果的升遷考核制度,同時廣納跨產業背景的各式人 才。
此外,土銀未來也將強化ESG執行,謝娟娟對此表示,希望能將ES G內化成土銀的DNA,儘速簽署赤道原則,以將ESG精神納入授信及投 資的決策,友善對待各類利害關係人,積極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繼土銀、合庫、彰銀及第一金旗下子公司董總高層人事異動後,今天再傳出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請辭,原則上接任人選可能會向其他公股金融機構借將,或從其他管道覓才。
其實在這一連串公股高層人事異動中,就以台企銀董座黃博怡請辭案,背後最有「故事性」。
消息人士透露,台企銀原定今年6月就要改選,即便法人代表在4月12日董事會要提名,但距離這個時間點也還有一個月時間,黃博怡突然打包走人應該是「被請辭」。
據了解,行政院長蘇貞昌對黃博怡的行事作風頗有微詞,包括黃博怡的女婿進入台企銀,相關人事雖然是經過正常程序安排,但這個人事案仍讓蘇揆相當不滿。
加上黃博怡對蘇系人馬間的互動方式,也被行政院高層解讀為想刻意拉近與蘇的關係,此舉也踩到蘇貞昌的痛點。
其實,財政部高層原本想讓黃博怡做到本屆任期屆滿,但黃近日在一些業務互動上,卻讓財政部高層感覺到不被尊重,更進一步加速黃博怡提前打包走人。
對於黃博怡「被請辭」的背後因素相當多,市場也有各種傳聞,財政部對此不願多說明,僅強調黃博怡因個人生涯規劃請辭,財政部予以尊重。
台灣金融圈近期掀起一波人事地震,公股金融領域尤為激烈。這次地震不僅波及土銀董事長、合庫總經理,更蔓延至第一金證券董事長與彰銀總經理。傳聞指出,這股人事波動可能還會有第三波,讓公股金控的領導人選再起波瀾。 從去年4月蘇貞昌上任後,公股金控的人事變動就不斷。許多「老藍男」董事長被迫讓位,如今,第一波人事換血已經在3月初落幕,黃伯川與陳世卿離開土銀與合庫銀的領導崗位,外界普遍認為與遠航掏空案有關。 第二波人事異動發生在3月9日,第一金證券的葉光章與陳香如連袂請辭,其中葉光章的請辭格外受到矚目,因為他是監委葉宜津的弟弟。隨後,第一金投信與彰銀的高層人員陸續辭職。 近期,各單位已經陸續公佈了接任人選。土銀董事長一職由原總經理謝娟娟升任,而土銀總經理則由原副總經理何英明接棒。合庫銀的總經理則由內部升遷的副總經理林衍茂接任。第一金證券的董事長則由兆豐證的總經理陳致全接任,而總經理的空缺則由副總經理彭賢生代理。 然而,這波人事變動似乎還未結束。凌忠嫄作為彰銀的官派董事長,在董事改選中與台新銀行角力落敗,而彰銀業績不佳,讓董總換人的傳聞不斷。總經理周朝崇已確定接任,但凌忠嫄是否繼續留任董事長,成為關鍵。另外,台企銀的董座黃博怡在任期到期後,能否續任也引發關注,因為台企銀將在6月進行董監改選。 而第一金控的董事長邱月琴剛接任,暫時不會有異動,兆豐金控的董事長張兆順則因改善兆豐美國洗錢防制案有功,可能會穩坐其位,甚至有機會升官。
2019年4月,蘇貞昌上任未久,即大舉調整公股金控人事,許多金 控「老藍男」都被震下董事長寶座。短短2年不到,近期公股金控高 層再度換血,第一波是在3月初,前土銀董事長黃伯川及前合庫銀行 總經理陳世卿雙雙去職,外界解讀因與捲入遠航掏空案有關。
第二波則是3月9日,前第一金證券董事長葉光章及前總經理陳香如 連袂請辭,葉光章又特別引人矚目,因為其為監委葉宜津弟弟。未久 ,第一金投信前總經理陳如中、彰銀前總經理黃瑞沐也先後辭任。
日前相關職缺,各單位已陸續發布接任人選,土銀董事長由原總經 理謝娟娟升任,土銀總經理則由原副總經理何英明接任,合庫銀總經 理也內升副總經理林衍茂接任;第一金證董事長則是由兆豐證總經理 陳致全出線,第一金證總經理遺缺,由副總彭賢生代理。
外傳仍有餘震,恐還有第三波人事異動。首先是凌忠嫄做為官派董 事長,卻在先前董事改選中,與台新角力,落於下風,近來彰銀業績 表現不佳,引發議論,董總換人做的傳聞不斷,如今在總經理確定改 由周朝崇接任後,凌忠嫄能否續任董事長,有待觀察。
黃博怡則是任期到期,6月台企銀董監改選,是否能續任,據了解 高層還在討論。第一金控董事長邱月琴,因剛接任暫時還不會異動; 兆豐金控董事長張兆順因改善兆豐美國洗錢防制案有功,可能不動, 甚至傳聞有機會升官。
台灣土地銀行積極響應環保政策,為推廣綠色生活,特別加入行政院環保署的「全民綠色生活政策」,並從即日起,在全台151家分行設立「奉茶站」。這一創新行動,讓民眾能夠透過手機下載「奉茶APP」,輕鬆尋找最近的奉茶站,自備容器取水飲用,從此降低瓶裝水的消費,為環保減塑盡一份力。 近年來,全球對於塑膠減量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根據統計,台灣每年使用達47億個寶特瓶,其中10億個用於瓶裝水。這些塑料產品從生產到棄置,無不產生有毒物質,對環境造成汙染。雖然台灣的寶特瓶回收率已達95%,但流落在外的垃圾對海洋環境及生態造成的傷害仍然不容忽視。 作為百分之百公營行庫,土地銀行長期以來都積極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政策。此次參與環保署的「奉茶行動」,是希望透過資源共享,打造一個全台灣的飲水地圖,讓民眾在外出時能輕鬆找到水源,無需購買瓶裝水,從源頭減少塑料使用,強化綠色金融的典範。
台灣金融業薪資競爭激烈,公股銀行員工今年可望有好薪情。根據金融業對外徵才情況,公股銀行對員工薪資的號召力強大,尤其是台灣土地銀行(土銀)和台灣銀行(台銀)這兩大國營銀行,他們採取的是「全民加薪」策略。與之相比,民營銀行則多依賴業務獎金來加薪。 台企銀預估今年晉級、升等調薪幅度約為2.9%,加上員工持股信託的加薪,總調薪幅度可達4.63%。合庫銀行的晉級加薪幅度則在2~3%之間,員工持股信託每人每月提供1千元,調薪幅度提升至3.55~4.55%。華銀自2020年起,若每月稅前盈餘目標達成100%以上,將發放1,100~1,200元的「盈餘特別獎金」,計算後,2020年員工平均調薪幅度為4.67%,2021年預計調薪幅度在4.64~4.79%之間。 一銀員工2020年平均薪資約6.4萬元,今年調薪幅度約為2.5%,員工持股信託每人每月提供1千元。兆豐銀則預估,今年員工考績調薪及員工持股信託的加持下,平均加薪約為3.8%。這些數據顯示,台灣公股銀行在員工薪資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吸引人才並維持業績成長。
【台灣金融新聞】 公股金融業的年終績效獎金,將在4月再加發一波,這個好消息讓許多員工都感到滿足。根據了解,農曆年前,公股銀行已經發出2.6個月的年終,加上紅利和酬勞,員工們的口袋將在4月裡滿滿的。其中,一銀和合庫的內部初估合計業務獎金將發四個月,兆豐銀行的發放行情則將達五個月。 兆豐銀行今年雖然年終獎金無法達到去年的平均八個月,但還是約可拿七個月,這也是所有行庫中最高的水平。一銀和合庫則估計有機會達到六個月左右,華銀、彰銀以及台企銀的年終獎金總水準則在4.6個月左右。 公股體系的年終獎金發放方式,主要採「兩階段」發放,農曆年前先發固定兩個月,農曆年之後再發員工績效獎金及員工酬勞。台銀和土銀這兩家國營銀行則還有各4.4個月的獎金,其中兩個月是固定的,2.4個月是績效獎金。 已民營化的公股銀行,如兆豐、合庫、一銀、華銀、三商銀等,歷年來的年終獎金行情,都由固定、績效及員工酬勞、超目標盈餘獎金等四大塊組成。由於今年全體行庫的獲利目標都下修,因此沒有超目標盈餘獎金,但在員工酬勞的加持下,公股金融的年終獎金行情,較疫情前不會落差太大。 員工酬勞這部分,由於直接與獲利連動,即使預算目標去年調降,但這一部分不致完全取消。去年每家行庫因為員工酬勞所能配得的獎金,大約都在兩至三個月,倘若減兩成,大約仍可望介於1.6~2.4個月。
近年來塑膠減量已成為全球共識,根據統計,台灣一年使用47億個 寶特瓶,其中有10億是瓶裝水,這類塑膠製品從生產到遺棄,都會產 生毒物,造成環境汙染,即使臺灣的寶特瓶回收率高達95%,流落在 外的垃圾仍對海洋環境及生態造成嚴重的傷害。
土地銀行是百分之百公營行庫,長期以來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政策及 目標,現加入環保署「奉茶行動」,開放全台各分行飲水設備供民眾 前往取用,即希望藉由資源共享的方式,協助建立一個遍及全台的飲 水地圖,讓民眾出門在外輕鬆找水無需買水,強化從源頭減塑的正向 力量,創造綠色金融典範。
台企銀指出,目前預估今年晉級、升等調薪幅度約2.9%,另加計 員工持股信託類加薪,調幅合計約4.63%。
合庫亦指出,今年晉級加薪的幅度約在2∼3%,目前員工持股信託 下,每人每月有1千元,加薪幅度亦升為3.55∼4.55%。
華銀指出,從2020年開始,若每個月的稅前盈餘目標有達成100% 以上,就會發給每位同仁1,100∼1,200元的「盈餘特別獎金」,華銀 計算,若發1100元,2020年3月華銀員工的平均月薪是6.6萬元左右, 這樣換算加薪的幅度是1.67%左右,再加上2020年當年度平均調薪幅 度3%,加起來平均調薪幅度4.67%。
若以2021年計算,華銀指出,今年3月員工平均月薪大約6.7萬元, 預計平均調薪幅度也是3%,若以盈餘特別獎金1,100元計算,每人平 均調幅是1.64%左右,如果以1,200元來看,調幅是1.79%左右,這 樣換算起來2021年員工調薪幅度平均會在4.64∼4.79%之間。
一銀2020年員工平均薪資約6.4萬元,至於今年調薪幅度大約2.5% ,另外員工持股信託也將發給每位員工1千元;兆豐銀則預估,今年 若以員工考績調薪及員工持股信託的加持,平均加薪約3.8%。
根據各大行庫內部依據最新獲利狀況評估今年員工平均年終,兆豐 、一銀、合庫可望位列前三大行庫,兆豐銀雖然今年的年終無法拿到 上一年度平均八個月的行情,但平均仍約可拿七個月,也是行庫最高 水準。
至於一銀、合庫,目前估計應有機會達到六個月左右,華銀、彰銀 、以及台企銀年終獎金的總水準目前仍有4.6個月左右。
行庫主管指出,公股體系的年終獎金發放方式,主要採「兩階段」 發放,農曆年前先發固定兩個月,農曆年之後再發員工績效獎金及員 工酬勞。
台銀、土銀兩家國營銀行則仍有各4.4個月,即兩個月固定、2.4個 月績效獎金。
包括兆豐、合庫、一銀、華銀、三商銀等已民營化公股銀行,歷年 來的年終獎金行情,主要都有固定、績效及員工酬勞、超目標盈餘獎 金等四大塊組成,行庫主管指出,由於今年全體行庫的獲利目標都下 修,因此沒有超目標盈餘獎金,但在員工酬勞的加持下,公股金融的 年終獎金行情,較疫情前不會落差太大。
行庫主管說明,員工酬勞由於直接與獲利連動,因此即使預算目標 去年調降,但這一部分不致完全取消,去年每家行庫因為員工酬勞所 能配得的獎金,大約都在兩至三個月,倘若減兩成,大約仍可望介於 1.6∼2.4個月。
台灣土地銀行響應環保署「全民綠色生活政策」,展開實質奉茶行動,將全台151家分行轉變為奉茶站,鼓勵民眾減少瓶裝水消費,支持環保減塑。民眾可透過手機下載「奉茶APP」,輕鬆尋找最近的奉茶站,自備容器取水飲用。這項措施不僅減少塑膠使用,也推動綠色生活風潮。近年來,全球對塑膠減量的關注日益加劇,台灣每年使用近47億個寶特瓶,其中10億個用於瓶裝水,這些塑膠製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視。土地銀行作為公營行庫,不僅專注金融業務,還積極參與節能減碳,此次加入環保署奉茶行動,更是將綠色金融典範落實於日常行動中。陳碧雲強調,透過資源共享,建立全台飲水地圖,讓民眾外出時能輕鬆找到免費水源,從源頭減少塑膠使用,共同維護海洋環境。
近年來塑膠減量已成為全球共識,根據統計,台灣一年使用47億個寶特瓶,其中有10億是瓶裝水,這類的塑膠製品從生產到遺棄,都會產生毒物,造成環境污染,即使台灣的寶特瓶回收率高達95%,流落在外的垃圾仍對海洋環境及生態造成嚴重的傷害,台灣為地狹人稠的海島國家,為平衡生態以求永續發展,維護海洋環境刻不容緩。
土地銀行是財政部所屬的百分之百公營行庫,除專注金融本業之外,長期以來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政策及目標,致力於行內外各項節能改善方案,現加入環保署「奉茶行動」,開放全台各分行飲水設備供民眾前往取用,就是希望藉由資源共享的方式,協助建立遍及全台的飲水地圖,讓民眾出門在外輕鬆找水無需買水,強化從源頭減塑的正向力量,創造綠色金融典範。(陳碧雲)
近日來,DRAM市場火熱,連帶帶動了聯貸業務的興旺。其中,台灣土地銀行出面籌組的威剛科技60億元聯貸案,不僅創下2.5倍的超額認購紀錄,還在4日順利簽約,顯見台灣銀行業對威剛科技的高度肯定。這筆聯貸案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支持,更象徵著對威剛科技未來發展的信心。
據了解,威剛科技的這筆中期營運周轉金聯貸,原本計劃籌組48億元,結果短短兩個月內就完成了募集,超額認購高達2.5倍,達到120億元,最終以60億元結案。這個結果充分展現了台灣銀行業對威剛科技營運與未來發展的強烈信心。
這個5年期聯貸案的利率定在1.7%,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競爭激烈,CP比重高達八成,也就是有八成部位是由銀行提供票券保證,透過CP還可將利率降至1.1%、1.2%的水準,這個優惠條件吸引了眾多投資者。
這次聯貸案由台灣土地銀行統籌主辦並擔任管理銀行,第一銀行為共同主辦銀行,並邀集了十家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包括土銀、合庫、華銀、台企銀、農業金庫、兆豐、彰銀、元大、板信及新光銀行。4日,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與台灣土地銀行董事長呂桔誠進行了簽約儀式,這是今年首宗DRAM聯貸案。
台灣土地銀行分析,威剛科技在DRAM及快閃記憶體產業的表現出色,2020年營收及獲利都達到了亮眼的成績。隨著5G應用的普及,記憶體需求不斷上升,尤其是DRAM價格預計將持續強勢,這讓銀行對DRAM前景充滿信心。
威剛科技近年來採取多角化轉投資策略,涉足台灣運彩及電動車等產業,這不僅有助於降低記憶體產業循環對企業營收的影響,同時也看好電競產業的發展前景,持續投入資源推出新品,抢占快速成長的電競市場,這些努力讓銀行對威剛科技的前景更加看好。
該5年期聯貸案利率以1.7%訂價,尤引人矚目之處,是該案競爭激烈,因此CP比重高達八成,也就是有八成部位是由銀行提供票券保證,透過CP(商業本票)還可將利率降至1.1%、1.2%的水準。
威剛科技聯貸案由台銀統籌主辦並擔任管理銀行,第一銀行為共同主辦銀行,並邀集十家金融機構共同參貸,4日由威剛董事長陳立白與台銀董事長呂桔誠簽約,是今年首宗DRAM聯貸案,其他參貸銀行還包括了土銀、合庫、華銀、台企銀、農業金庫、兆豐、彰銀、元大、板信及新光銀行。
台銀分析,威剛科技近期在DRAM及快閃記憶體產業的表現出色,2020年營收及獲利都交出亮眼的成績單。目前看來,記憶體需求隨著5G應用增溫及伺服器、PC及智慧型手機等需求走高而持續成長,尤其是DRAM價格可望持續強勢表態,使銀行高度看好DRAM前景。
威剛精準掌握產業脈動,採購提前布局,今年可望受惠於庫存充足,再締造營運佳績,亦讓銀行更增對該聯貸案的參貸信心。
台銀指出,威剛科技近年採多角化轉投資,例如台灣運彩及電動車等產業,以降低記憶體產業循環造成企業營收波動,同時也看好電競產業發展前景,持續投入資源推出新品搶占快速成長的電競市場,打造另一股營收、獲利攀升動能,令銀行團看好其前景。
【台北訊】隨著台灣社會步入高齡化,以房養老這項金融產品越來越受到關注。從2015年合庫銀行率先推出以房養老服務至今,已經過了五年多的時間,目前合庫銀行和台灣土地銀行(以下簡稱「土銀」)在這個領域的承作量領先於其他國銀。根據兩家銀行的最新統計,70歲以上的申辦人數已經佔了總體的六成左右,其中合庫銀行76至80歲的申辦件數甚至超過了71至75歲的區間。 數據顯示,由於國人壽命不斷延長,百歲級的人瑞申貸戶也逐漸增多。在土銀和合庫銀行,超過90歲的申貸戶比重各約3%,最高年齡都達到了97歲,兩家銀行合計超過90歲的申貸戶已經超過百位。 合庫銀行截至2月底已承作1,975件以房養老,預計上半年將突破2,000件,總核貸額度達到118.29億元,平均承作年紀為74歲,每件核貸額度平均為595萬元。而土銀截至2月底共承作1,529件,撥貸金額為76.06億元。 土銀強調,其撥貸金額與合庫銀行的差異主要來自於「全數掛帳」機制。如果核貸成數在五成以下,則利息可以全部掛帳,也就是到期一次結清。土銀有六成客戶選擇這種方式,其中貸放成數在三成至五成的客戶佔了38%,而貸放成數在三成以下的客戶佔比達22%。 合庫銀行則沒有「全數掛帳」機制,因此客戶傾向於選擇較高成數的貸款,最高成數給到七成,貸放成數在五成至七成的申貸戶佔比總計達到69%。 金管會上周公布,截至2020年底,全體國銀承作的以房養老核貸總量為4,842件,合庫銀行和土銀的申辦件數合計超過3,500件,佔全體國銀比重的七成。 兩家銀行還指出,由於提前退休的人數增加,以房養老的申辦年齡已經降至60歲。在合庫銀行和土銀,60至64歲的「退休前期」人口申辦以房養老的比重分別為13.9%和11%,顯示提早進行養老理財規劃的人口正在增加。而主流申辦年齡則集中在65至70歲、76至80歲和71至75歲這三大年齡區間。
【台北訊】近期,以房養老風潮在台灣越演越烈,許多銀行積極推廣此項服務,而台灣土地銀行(以下簡稱「土銀」)與合作金庫(以下簡稱「合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這兩家銀行在以房養老項目上的借款金額已經超過2千萬元,總計60多件,其中合庫更在3~4千萬元間的申貸案中,有九筆高額借款案例。 在借款金額方面,雖然500萬元以下的借款金額最為普遍,但也不乏數千萬級的借款大戶。合庫最高貸款成數可達七成,以市價6千萬元的房子為例,總借款金額可達4千萬元。而土銀則為了避免長者過度膨脹開銷,規定每月撥貸金額最高以10萬元為限。 在每月撥款金額方面,雖然3萬元以下的申辦案占絕大部分,但超過3萬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數。合庫月撥款在5~10萬元的申辦案占了近一成,其中超過10萬元的也超過1%,目前每月最高撥款金額約12萬元。 合庫主管表示,有些長者為了每月開銷能夠充裕些,會選擇放大每月撥款金額,借款戶則會在借款金額及年期之間進行調配。而土銀則強調,希望長者不致於過度膨脹開銷,影響長遠的生活費規畫。 從兩家銀行合計超過3,500件的借款案大數據分析,以500萬元以下的借款金額占比逾五成最多,500~1,000萬元的居次,約兩成五至三成。在核貸成數方面,以五至七成占多數,目前進行以房養老的擔保品市值一般以800~1,000萬元居多。 此外,以房養老服務已從雙北市外擴展到其他縣市。合庫在台北市、新北市的占比分別為25%、22%,台中市占比也有14%。土銀在雙北市的占比則分別為25%、23%,緊接著就是高雄市占12%。這些數據都顯示,以房養老服務在台灣的普及率正不斷上升,成為長者養老的一項重要選擇。
統計數據顯示,國人壽命延長,讓以房養老接近百歲級的人瑞申貸 戶變多。超過90歲的申貸戶在土銀、合庫的比重都各約3%,其中最 高年齡都為97歲,合庫、土銀申貸戶超過90歲以上的合計逾百位。
合庫截至2月底止已承作1,975件以房養老,預計上半年就可突破2 千件,總核貸額度為118.29億元,目前平均承作年紀為74歲,每件核 貸額度平均595萬元。至於土銀截至2月底共承作1,529件,撥貸金額 76.06億元。
土銀指出,撥貸金額與合庫落差較大,主要在「全數掛帳」機制, 倘若核貸成數在五成以下,則利息全部可掛帳,也就是期滿一次結清 。土銀有六成客戶選擇這種掛帳方式,其中又以貸放成數三成至五成 的客戶占38%最多,貸放成數三成以下的客戶占比達22%。
至於合庫沒有「全數掛帳」機制,因此客戶傾向選擇較高成數,合 庫最高成數給七成,貸放成數五成至七成的申貸戶占比合計達69%。
金管會上周公布,截至2020年底全體國銀承作以房養老核貸總量為 4,842件,合庫、土銀申辦件數合計超過3,500件,占全體國銀比重的 七成。
兩家行庫指出,由於提前退休者愈來愈多,辦理以房養老的年齡降 至60歲,60∼64歲的「退休前期」人口申辦以房養老的比重在合庫、 土銀分別為13.9%、11%,反映提早進行養老理財規劃的人口日漸增 多。
至於主流族群,合庫申辦年紀以65∼70歲、76∼80歲、71∼75歲為 前三大,分別占27.7%、16.8%、15.8%。土銀占比前三大的年齡區 間則為65∼70歲占32%、71∼75歲占17%,76∼80歲和81∼85歲都占 15%。
至於以房養老的每月撥款金額,每家做法不同。雖然以每月撥款3 萬元以下占絕大部分,兩家行庫都超過七成,但超過3萬元以上的亦 不在少數。例如,合庫月撥款在5∼10萬元的申辦案占了近一成,其 中超過10萬元的也超過1%,目前每月最高撥款金額約12萬元。
合庫主管指出,有些長者希望每月開銷能充裕些,因此會希望放大 每月撥款金額,借款戶將依此在借款金額及年期之間進行調配。
土銀則指出,希望讓長者不致過度膨脹開銷而影響長遠的生活費規 畫,因此規定「每月撥貸金額最高以10萬元為限」。
從兩家銀行合計超過3,500件的借款案大數據分析,以500萬元以下 占比逾五成最多,500∼1,000萬元的居次,約兩成五至三成。
合庫指出,若依核貸成數來看,以五至七成占多數,目前進行以房 養老的擔保品市值一般以800∼1,000萬元居多。
以房養老從雙北市外擴到其他縣市的情況也日益明顯。合庫目前在 台北市、新北市分別占25%、22%,接下來台中市占比也有14%,土 銀在雙北市的占比則分別為25%、23%,緊接著就是高雄市占12%。
公股行庫目前除土銀董座、合庫銀總座出缺外,6月還有三家公股 金控、銀行包括兆豐金、第一金和台企銀要改選,其中,兆豐金董座 張兆順、第一金董座邱月琴目前是延退狀況,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今 年內也將年滿65歲。
2019年4月,財政部一口氣公布五家公股金融機構董總人事案,牽 動六家金融機構,當時大規模公股高層人事異動曾震撼金融圈,外界 也對行政院長蘇貞昌強勢主導,議論紛紛。
對於新一波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知情人士強調,財政部會和行 政院討論人選,並以專業考量為主,近期以來,不論是國營事業或公 股金融機構高層,蘇貞昌都偏好拔擢基層出身,並以內升為主軸,如 從台銀找來邱月琴接掌第一金董座,這次土銀董座、合庫總經理出缺 ,也可能採內升模式拔擢人才。
黃伯川、陳世卿請辭,有人質疑是「被請辭」,對此,知情人士表 示,黃、陳請辭有兩個因素,一是遠航案官司即將進入密集階段,兩 人想要專心打官司。二是兩人都屆齡65歲退休,因此,財政部徵詢黃 、陳兩人意願後,兩人在上周表達辭意。
多位公股高層去年7月因遠航案遭起訴,包括第一金前董事長廖燦 昌、黃伯川、陳世卿等人,當時只有廖燦昌下台,黃伯川及陳世卿則 被視為是「留校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