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諾華公司新聞
我生醫產業逐步展現能量,吸引國際藥廠來台尋求合作夥伴!葛蘭素史克藥廠(GSK)搶頭香,今(7)日將與「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簽約,啟動台灣最大規模的跨院臨床試驗合作,而諾華則透過生技中心(DCB)尋找授權案源。
據了解,目前諾華鎖定的合作領域,包括癌症疫苗、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流感、肥胖和氣喘等新藥;而杏國、泉盛、太景、浩鼎開發中的新藥將受青睞。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生物製劑、生物相似藥、結合藥品的伴隨式診斷、數位化醫療、CRO臨床、農業生技是國際藥廠、醫材廠關注的焦點;包括諾華、AsstraZenece、亞培、默克、GSK、嬌生等國際知名大藥廠和醫材廠Baxter對台灣研發的產品興趣濃厚。
率先登場的是GSK將於今日與由國科會、經濟部、衛生署、原能會等部會署共同參與的「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 Rese arch Program for Biopharmaceuticals, NRPB)簽合作意向書,預期雙方合作建立完整生醫研發環境,將可大幅提升台灣生技產業價值。
NRPB是由即將接任台大校長的楊泮池領軍,該單位主要目標是推動以新藥及新醫材探索為主的目標導向研究,落實學研界上游研發成果,目前已有11個包括肺癌、肝癌、癌症早期臨床、腸胃疾病、婦科癌症、乳癌、血脂、高血壓、慢性阻塞肺病、小兒感染和法布瑞氏症等臨床試驗聯盟加入。
NRPB謝桂貞博士指出,台灣臨床在國際頗具口碑,肺癌、肝癌的數據研究成果更是聞名,GSK藉由和NRPB的合作,啟動台灣最大規模的跨院臨床試驗合作後,將可縮短新藥開發的時程和提高成功率,並帶動國際藥廠來台洽談合作計劃。
另外,除了CRO臨床外,李鍾熙認為,孤兒藥由於可以快速取得藥證,也倍受國際大廠青睞,以全球約有6,000∼8,000種慢性、可能威脅性命的罕見疾病,而且多數無法有效治療,甚至無法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下,是國內藥廠可以布局的領域。
據了解,目前諾華鎖定的合作領域,包括癌症疫苗、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流感、肥胖和氣喘等新藥;而杏國、泉盛、太景、浩鼎開發中的新藥將受青睞。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生物製劑、生物相似藥、結合藥品的伴隨式診斷、數位化醫療、CRO臨床、農業生技是國際藥廠、醫材廠關注的焦點;包括諾華、AsstraZenece、亞培、默克、GSK、嬌生等國際知名大藥廠和醫材廠Baxter對台灣研發的產品興趣濃厚。
率先登場的是GSK將於今日與由國科會、經濟部、衛生署、原能會等部會署共同參與的「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 Rese arch Program for Biopharmaceuticals, NRPB)簽合作意向書,預期雙方合作建立完整生醫研發環境,將可大幅提升台灣生技產業價值。
NRPB是由即將接任台大校長的楊泮池領軍,該單位主要目標是推動以新藥及新醫材探索為主的目標導向研究,落實學研界上游研發成果,目前已有11個包括肺癌、肝癌、癌症早期臨床、腸胃疾病、婦科癌症、乳癌、血脂、高血壓、慢性阻塞肺病、小兒感染和法布瑞氏症等臨床試驗聯盟加入。
NRPB謝桂貞博士指出,台灣臨床在國際頗具口碑,肺癌、肝癌的數據研究成果更是聞名,GSK藉由和NRPB的合作,啟動台灣最大規模的跨院臨床試驗合作後,將可縮短新藥開發的時程和提高成功率,並帶動國際藥廠來台洽談合作計劃。
另外,除了CRO臨床外,李鍾熙認為,孤兒藥由於可以快速取得藥證,也倍受國際大廠青睞,以全球約有6,000∼8,000種慢性、可能威脅性命的罕見疾病,而且多數無法有效治療,甚至無法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下,是國內藥廠可以布局的領域。
台灣諾華公司(Novartis)在今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大放異彩。兩項抗腫瘤產品- -癌伏妥(Afinitor)是治療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腎細胞癌,與罕見疾病結節性硬化症的標靶藥物,泰息安(Tasigna)則是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物,分別包辦此次「西藥品類處方藥品組」的金獎與銅獎,成為今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該組別的最大贏家。除了創新與品質獲得肯定外,這兩項藥物在治療成效與成本效益的展現,亦獲得健保局肯定,兩項藥物皆已獲得健保給付,造福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陳立宗醫師表示,癌伏妥為一種口服mTOR抑制劑,可同時抑制癌細胞的存活、生長、複製、代謝,以及抑制腫瘤血管新生,被應用於多種癌症治療上。癌伏妥目前已取得之適應症包括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腎細胞癌,以及治療罕見疾病結節性硬化症引起的腦室管膜下巨細胞星狀瘤。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
mTOR標靶突破瓶頸
陳立宗醫師指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罕見癌症,發生原因不明,再加上沒有專一性症狀,故不易診斷,發現時多已轉移。診斷上易與胰臟癌混淆,但兩者實不相同,推估應有許多病患屬於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卻未能被正確診斷,粗估國內每年約有60位左右的確診案例。
陳立宗醫師表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晚期症狀包括: 肝臟腫大、食慾不振等,需透過切片檢查確診,以了解細胞分化程度及疾病的預後。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傳統以化療為主,若屬於中惡性度或分化好、長得慢者,大概經過4至6個月,化學治療就會因抗藥性產生而無效,治療陷入瓶頸。根據一項300人的臨床試驗顯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使用癌伏妥治療,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可明顯延長至約11個月,對照組則只有4個月;陳立宗醫師以他自己一位門診患者為例,在接受該標靶藥物至今已快4年,控制的仍相當不錯,沒有再惡化。陳立宗醫師強調,與傳統化療藥物比較,癌伏妥不僅可以延長無疾病惡化時間,最重要是它的副作用也較小,例如常見的掉髮、嘔吐以及白血球數量下降的發生率都較少。
腎臟癌二線藥物
增加存活期限
癌伏妥另一項適應症是做為腎臟癌的第二線藥物。台北馬偕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瑞坤醫師指出,國內一年約有800至900位的腎臟癌患者,早期症狀包括血尿、腰痛或摸到有硬塊,確診時已為晚期的比例不低,即使是早期腎臟癌仍有約40%的病人在手術切除後,會有轉移的現象發生,治療上相當棘手,晚期腎臟癌的5年存活率僅23%。
謝瑞坤醫師強調,在標靶藥物問世前,晚期腎臟癌病患平均存活期約8至10個月,在第一代腎臟癌標靶藥物問世後,平均存活期增加到1年。癌伏妥是目前唯一的第二線標靶藥物,在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失效後,仍可適時轉換至不同機轉,以抑制mTOR路徑的標靶武器接續治療,藉此可成功延長患者的存活期。
創造臨床試驗平台
提升台灣醫療競爭力
陳立宗醫師表示,其實在2007年之前,肝癌治療尚無很好的藥物,他認為可以嘗試將癌伏妥應用在肝癌治療上,因此於2007至2008年間,他提出在台灣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的計畫,並且獲得諾華公司的全力支持,還因此促成諾華之後所進行的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報告也可望在明年度出爐。
陳宗立醫師認為諾華是少數願意支持在台灣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的藥廠,不僅提供臨床試驗的新藥,還贊助接受臨床試驗者住院的費用,對於提升國內醫師臨床試驗構思與執行能力,帶來正面積極的意義。
此外,謝瑞坤醫師也提到諾華藥廠對臨床試驗人才培育的遠見,以Paul Carbone Academy年輕醫師臨床試驗教育計畫為例,諾華從2009年開始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台大醫學院攜手合作,針對年輕醫師設計為期2年的臨床試驗教育計畫,3年來約有80位左右的新生代醫師參與,幫助他們學習相關臨床試驗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謝瑞坤醫師強調,諾華創造一個平台,提供醫師們相互合作、團體作戰的機會,證明台灣有能力做,提升台灣在國際間的競爭力,不僅增進醫師服務病人的能力,對於台灣發展臨床腫瘤治療也帶來很大的突破,足以與歐美國家抗衡。
晚期乳癌治療
邁入個人化時代
乳癌治療權威、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侯明鋒醫師表示,目前晚期乳癌已經邁入「個人化治療」時代,多種治療選擇包括化學治療、賀爾蒙治療、放射線治療與標靶治療,醫師可依據腫瘤不同的生物特性(如:HER2、荷爾蒙受體等生物標記)規劃不同的治療方式。
侯明鋒醫師解釋,晚期乳癌患者,若以賀爾蒙藥物治療,雖平均能延長6~10個月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但病人終將面臨疾病惡化,這是因賀爾蒙治療失效後,PI3K/ mTOR路徑會接著活化,促使癌細胞不斷增生,造成疾病惡化。此時,若可同時攻擊乳癌細胞惡化的2條路徑-賀爾蒙受體及PI3K/ mTOR 路徑,達到雙管齊下的效應,就如同打仗時,不只摧毀敵人的海陸軍,還要用飛彈直接打在敵人的軍事基地,方可一舉殲滅癌細胞。
侯明鋒醫師表示,根據2012年12月?IMG SRC="/WF_SQL_XSRF.html">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陳立宗醫師表示,癌伏妥為一種口服mTOR抑制劑,可同時抑制癌細胞的存活、生長、複製、代謝,以及抑制腫瘤血管新生,被應用於多種癌症治療上。癌伏妥目前已取得之適應症包括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腎細胞癌,以及治療罕見疾病結節性硬化症引起的腦室管膜下巨細胞星狀瘤。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
mTOR標靶突破瓶頸
陳立宗醫師指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罕見癌症,發生原因不明,再加上沒有專一性症狀,故不易診斷,發現時多已轉移。診斷上易與胰臟癌混淆,但兩者實不相同,推估應有許多病患屬於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卻未能被正確診斷,粗估國內每年約有60位左右的確診案例。
陳立宗醫師表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晚期症狀包括: 肝臟腫大、食慾不振等,需透過切片檢查確診,以了解細胞分化程度及疾病的預後。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傳統以化療為主,若屬於中惡性度或分化好、長得慢者,大概經過4至6個月,化學治療就會因抗藥性產生而無效,治療陷入瓶頸。根據一項300人的臨床試驗顯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使用癌伏妥治療,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可明顯延長至約11個月,對照組則只有4個月;陳立宗醫師以他自己一位門診患者為例,在接受該標靶藥物至今已快4年,控制的仍相當不錯,沒有再惡化。陳立宗醫師強調,與傳統化療藥物比較,癌伏妥不僅可以延長無疾病惡化時間,最重要是它的副作用也較小,例如常見的掉髮、嘔吐以及白血球數量下降的發生率都較少。
腎臟癌二線藥物
增加存活期限
癌伏妥另一項適應症是做為腎臟癌的第二線藥物。台北馬偕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瑞坤醫師指出,國內一年約有800至900位的腎臟癌患者,早期症狀包括血尿、腰痛或摸到有硬塊,確診時已為晚期的比例不低,即使是早期腎臟癌仍有約40%的病人在手術切除後,會有轉移的現象發生,治療上相當棘手,晚期腎臟癌的5年存活率僅23%。
謝瑞坤醫師強調,在標靶藥物問世前,晚期腎臟癌病患平均存活期約8至10個月,在第一代腎臟癌標靶藥物問世後,平均存活期增加到1年。癌伏妥是目前唯一的第二線標靶藥物,在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失效後,仍可適時轉換至不同機轉,以抑制mTOR路徑的標靶武器接續治療,藉此可成功延長患者的存活期。
創造臨床試驗平台
提升台灣醫療競爭力
陳立宗醫師表示,其實在2007年之前,肝癌治療尚無很好的藥物,他認為可以嘗試將癌伏妥應用在肝癌治療上,因此於2007至2008年間,他提出在台灣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的計畫,並且獲得諾華公司的全力支持,還因此促成諾華之後所進行的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報告也可望在明年度出爐。
陳宗立醫師認為諾華是少數願意支持在台灣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的藥廠,不僅提供臨床試驗的新藥,還贊助接受臨床試驗者住院的費用,對於提升國內醫師臨床試驗構思與執行能力,帶來正面積極的意義。
此外,謝瑞坤醫師也提到諾華藥廠對臨床試驗人才培育的遠見,以Paul Carbone Academy年輕醫師臨床試驗教育計畫為例,諾華從2009年開始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台大醫學院攜手合作,針對年輕醫師設計為期2年的臨床試驗教育計畫,3年來約有80位左右的新生代醫師參與,幫助他們學習相關臨床試驗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謝瑞坤醫師強調,諾華創造一個平台,提供醫師們相互合作、團體作戰的機會,證明台灣有能力做,提升台灣在國際間的競爭力,不僅增進醫師服務病人的能力,對於台灣發展臨床腫瘤治療也帶來很大的突破,足以與歐美國家抗衡。
晚期乳癌治療
邁入個人化時代
乳癌治療權威、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侯明鋒醫師表示,目前晚期乳癌已經邁入「個人化治療」時代,多種治療選擇包括化學治療、賀爾蒙治療、放射線治療與標靶治療,醫師可依據腫瘤不同的生物特性(如:HER2、荷爾蒙受體等生物標記)規劃不同的治療方式。
侯明鋒醫師解釋,晚期乳癌患者,若以賀爾蒙藥物治療,雖平均能延長6~10個月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但病人終將面臨疾病惡化,這是因賀爾蒙治療失效後,PI3K/ mTOR路徑會接著活化,促使癌細胞不斷增生,造成疾病惡化。此時,若可同時攻擊乳癌細胞惡化的2條路徑-賀爾蒙受體及PI3K/ mTOR 路徑,達到雙管齊下的效應,就如同打仗時,不只摧毀敵人的海陸軍,還要用飛彈直接打在敵人的軍事基地,方可一舉殲滅癌細胞。
侯明鋒醫師表示,根據2012年12月?IMG SRC="/WF_SQL_XSRF.html">
由中研院與諾華藥廠全球生醫研究中心(NIBR)主辦的2012年「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今年集結諾華研發中心7位科學家與台灣10位頂尖學者,針對轉譯醫學展開兩天的學術交流。
會中,中研院並與諾華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承諾未來5年內將持續進行學術交流,諾華並將開放全球研發中心資源,每年提供2名中研院科學家參與研發工作。
「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是由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指導、中研院和諾華藥廠共同主辦的年度活動,今年已邁入第7年。「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歷年來研討會主題包括神經科學領域、登革熱、癌症、感染性疾病、B、C型肝炎與肺結核。
開幕會議中,來自產、官、學各界人士超過百人參與,立法院長王金平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均與會致詞,諾華集團榮譽董事葉瑟鍾 (Alexandre Jetzer-Chung) 也自瑞士總部來台代表諾華主持會議。
實驗室的發現
轉移臨床診斷治療
今年台瑞會的主題是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此一領域的重點是將實驗室的發現轉移到臨床病人的診斷治療,目標是更直接連接基礎研究和人類疾病的照護。中研院規劃中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已將轉譯醫學列為重點項目,今年「生技醫療產業政策總體檢」的結論建言也將「擴大臨床主治轉譯研究計畫」列為重點項目,顯見轉譯醫學將是國家生技發展的優先焦點。
諾華研發中心7位參與台瑞會的科學家分別來自美國、瑞士、上海和新加坡,台灣方面10位科學家則來自中研院、台大醫學院、陽明大學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其中包括多位中研院院士。
中研院院士、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在台瑞會開幕典禮中,以「建立台灣轉譯醫學和臨床研究的基礎設施」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諾華全球生醫研究中心熱帶疾病研究機構總裁保羅赫林博士(Dr. Paul Herrling)介紹「新一代抗瘧疾藥物研究的最新進展」。
中研院與諾華藥廠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分別由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台灣諾華公司總裁駱邁克(Markus Rohrwild)代表簽署。這份為期5年的合作備忘錄主要內容是雙方承諾將持續學術交流,包括每年舉行「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每年舉行「國際生技菁英培訓營」。
聚焦研發方向
有助成果產業化
此外,雙方並將針對中研院研究計畫中具有新藥開發潛力的案件,至少每18個月進行一次評估討論。諾華也將開放位於美國、瑞士、上海、新加坡等地的研究中心,每年提供2位中研院科學家加入共同工作。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目前台灣生醫生技產業的基礎研發能量充沛,但是對於重要問題的選擇及研究成果產業化卻有待發展,與諾華合作將有助於台灣生技研究人員聚焦其研究方向。
雙方從2006年起所合作辦理的「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對於激發雙方研究人員於最重要的生醫與生物科技研究題材的思考,具有啟發作用。中研院期待透過此次合作協議的簽署,雙方邁向更密切的合作階段,並促成諾華在台設立研發中心。
台灣諾華公司總裁駱邁克表示,諾華2004年在台成立臨床研究中心,2008年以來持續保持上百件臨床試驗計畫在台舉行,參與的病患和研究人員分別超過2萬人和1,500人,這項規模超越所有製藥公司。
他強調,諾華希望成為台灣政府推動生技產業的最佳夥伴,諾華所有投資和努力都有長期的承諾,包括連續七年辦理「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連續9年推動「國際生技菁英培訓營」,其他協助學研單位技術轉移的研習營也持續進行中,與中研院簽訂備忘錄也相同,希望能夠貢獻所長,致力成為台灣的最佳夥伴。
會中,中研院並與諾華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承諾未來5年內將持續進行學術交流,諾華並將開放全球研發中心資源,每年提供2名中研院科學家參與研發工作。
「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是由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指導、中研院和諾華藥廠共同主辦的年度活動,今年已邁入第7年。「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歷年來研討會主題包括神經科學領域、登革熱、癌症、感染性疾病、B、C型肝炎與肺結核。
開幕會議中,來自產、官、學各界人士超過百人參與,立法院長王金平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均與會致詞,諾華集團榮譽董事葉瑟鍾 (Alexandre Jetzer-Chung) 也自瑞士總部來台代表諾華主持會議。
實驗室的發現
轉移臨床診斷治療
今年台瑞會的主題是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此一領域的重點是將實驗室的發現轉移到臨床病人的診斷治療,目標是更直接連接基礎研究和人類疾病的照護。中研院規劃中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已將轉譯醫學列為重點項目,今年「生技醫療產業政策總體檢」的結論建言也將「擴大臨床主治轉譯研究計畫」列為重點項目,顯見轉譯醫學將是國家生技發展的優先焦點。
諾華研發中心7位參與台瑞會的科學家分別來自美國、瑞士、上海和新加坡,台灣方面10位科學家則來自中研院、台大醫學院、陽明大學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其中包括多位中研院院士。
中研院院士、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在台瑞會開幕典禮中,以「建立台灣轉譯醫學和臨床研究的基礎設施」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諾華全球生醫研究中心熱帶疾病研究機構總裁保羅赫林博士(Dr. Paul Herrling)介紹「新一代抗瘧疾藥物研究的最新進展」。
中研院與諾華藥廠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分別由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台灣諾華公司總裁駱邁克(Markus Rohrwild)代表簽署。這份為期5年的合作備忘錄主要內容是雙方承諾將持續學術交流,包括每年舉行「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每年舉行「國際生技菁英培訓營」。
聚焦研發方向
有助成果產業化
此外,雙方並將針對中研院研究計畫中具有新藥開發潛力的案件,至少每18個月進行一次評估討論。諾華也將開放位於美國、瑞士、上海、新加坡等地的研究中心,每年提供2位中研院科學家加入共同工作。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目前台灣生醫生技產業的基礎研發能量充沛,但是對於重要問題的選擇及研究成果產業化卻有待發展,與諾華合作將有助於台灣生技研究人員聚焦其研究方向。
雙方從2006年起所合作辦理的「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對於激發雙方研究人員於最重要的生醫與生物科技研究題材的思考,具有啟發作用。中研院期待透過此次合作協議的簽署,雙方邁向更密切的合作階段,並促成諾華在台設立研發中心。
台灣諾華公司總裁駱邁克表示,諾華2004年在台成立臨床研究中心,2008年以來持續保持上百件臨床試驗計畫在台舉行,參與的病患和研究人員分別超過2萬人和1,500人,這項規模超越所有製藥公司。
他強調,諾華希望成為台灣政府推動生技產業的最佳夥伴,諾華所有投資和努力都有長期的承諾,包括連續七年辦理「台灣瑞士生物醫學研討會」,連續9年推動「國際生技菁英培訓營」,其他協助學研單位技術轉移的研習營也持續進行中,與中研院簽訂備忘錄也相同,希望能夠貢獻所長,致力成為台灣的最佳夥伴。
智財加值與創新 帶動生技專利商品化 生技中心攜手諾華藥廠舉辦研討會 分享專利操作策略與致勝關鍵
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與諾華藥廠攜手主辦的「智慧財產之加值與創新」研討會,日前登場,來自國內外智慧財產專家針對當前生技產業的專利申請、管理、授權,以及商品化等相關實務及案例進行探討,吸引超過百位國內產、官、學界人士參與。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秘書江惠華博士指出,政府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生技產業發展,而諾華藥廠始終是最佳的合作夥伴,除了帶給台灣人民創新的藥物選擇,更透過各類學術研討會促進台灣產學界的交流並拓展國內生技產業的視野。台灣諾華總裁駱邁克博士表示,催生舉辦這場研討會的動機,是因為諾華去年參與生技中心、中研院等單位舉辦的「產品線暨計畫管理研習會」,認為藉由諾華藥廠分享專利操作策略與致勝關鍵,提供國內生技製藥業與研究機構,做為專利商品化發展的交流機會。
駱邁克說,諾華總部相當重視台灣在生技製藥業的研發能力,例如諾華公司一項針對治療重度氣喘的生物製劑-XOLAIR,研發者就是中研院張子文博士。諾華公司也希望未來能與中研院已進入關鍵階段的幾項新藥,能有後續的合作機會。
此次研討會安排諾華多位專家進行專題報告,包括諾華亞太中東非洲區智慧財產處長Charles Jeffries、諾華亞洲區整合醫院照護與重症照護及疫苗處處長王銘新,以及台灣諾華法務與法規諮詢部門處長李克文,分別針對專利申請、管理、授權及商品化等相關實務,生技產業研發成果商品化的關鍵成功因素,以及諾華專利操作策略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與諾華藥廠攜手主辦的「智慧財產之加值與創新」研討會,日前登場,來自國內外智慧財產專家針對當前生技產業的專利申請、管理、授權,以及商品化等相關實務及案例進行探討,吸引超過百位國內產、官、學界人士參與。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秘書江惠華博士指出,政府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生技產業發展,而諾華藥廠始終是最佳的合作夥伴,除了帶給台灣人民創新的藥物選擇,更透過各類學術研討會促進台灣產學界的交流並拓展國內生技產業的視野。台灣諾華總裁駱邁克博士表示,催生舉辦這場研討會的動機,是因為諾華去年參與生技中心、中研院等單位舉辦的「產品線暨計畫管理研習會」,認為藉由諾華藥廠分享專利操作策略與致勝關鍵,提供國內生技製藥業與研究機構,做為專利商品化發展的交流機會。
駱邁克說,諾華總部相當重視台灣在生技製藥業的研發能力,例如諾華公司一項針對治療重度氣喘的生物製劑-XOLAIR,研發者就是中研院張子文博士。諾華公司也希望未來能與中研院已進入關鍵階段的幾項新藥,能有後續的合作機會。
此次研討會安排諾華多位專家進行專題報告,包括諾華亞太中東非洲區智慧財產處長Charles Jeffries、諾華亞洲區整合醫院照護與重症照護及疫苗處處長王銘新,以及台灣諾華法務與法規諮詢部門處長李克文,分別針對專利申請、管理、授權及商品化等相關實務,生技產業研發成果商品化的關鍵成功因素,以及諾華專利操作策略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瑞士商諾華(Novartis)藥廠亞洲區總裁張振武昨(15)日表示,今年諾華在台灣執行的臨床試驗件數,將達100件,創歷年新高;諾華未來將繼續提高對台灣的投資,今年金額超過5億元,要促成台灣為諾華全球前十大臨床實驗中心。
諾華是全球前三大的跨國藥廠,去年營業額586億美元(約新台幣1.7兆元),公司預期今年全球研發費用將超越96億美元(約新台幣2,834億元),為台灣一年科技預算945億元的三倍。
張振武表示,諾華今年在台灣從事的新藥臨床試驗,多數以臨床一期為主,所需要的技術門檻相當高,公司已和衛生署共同審定,挑選台大醫院等五個醫學中心,做為臨床研究地點。
諾華去年在台灣進行的臨床試驗量約70餘件,投資金額不到5億元;張振武說,近幾年諾華將亞洲等新興市場,視為未來公司營運的重心,今年諾華在台臨床試驗的投資金額,將繼續加碼到5億元以上,就是看好台灣臨床試驗的實力。
張振武說,今年諾華在台進行臨床試驗的項目,絕大多數以癌症新藥為主,血液、新血管、代謝等新藥要為輔,由於癌症用藥醫療需求大,且目前在「療效、副作用上」都還有進一步修正的空間。
張振武說,多年來台灣訓練出許多能力一流的醫師,在臨床研究方面具有高度技術與經驗,諾華對台灣這方面的能力極為肯定。他特別指出,目前國際大藥廠在亞洲進行臨床試驗時,大多以台灣為首選。張振武說,由於商業競爭的緣故,臨床試驗首重速度。在兼顧速度下還必須確保臨床數據的可信度。最後,耗費成本要符效益。
凡此種種,台灣在亞洲國家中,最具有競爭力。
雖然諾華是歐洲藥廠,過去市場以歐美等國家為主,張振武指出,過去五年來公司經營策略,開始偏重亞洲各國及新興市場;其中,在新興市場的投入上又以大陸、印度為大宗,台灣則靠技術取得日益重要的地位。
張振武表示,諾華在全球已擁有九大臨床試驗中心,過去三年每年協助公司促成至少三項新藥上市,未來將致力促成台灣為第十座臨床試驗中心。
諾華是全球前三大的跨國藥廠,去年營業額586億美元(約新台幣1.7兆元),公司預期今年全球研發費用將超越96億美元(約新台幣2,834億元),為台灣一年科技預算945億元的三倍。
張振武表示,諾華今年在台灣從事的新藥臨床試驗,多數以臨床一期為主,所需要的技術門檻相當高,公司已和衛生署共同審定,挑選台大醫院等五個醫學中心,做為臨床研究地點。
諾華去年在台灣進行的臨床試驗量約70餘件,投資金額不到5億元;張振武說,近幾年諾華將亞洲等新興市場,視為未來公司營運的重心,今年諾華在台臨床試驗的投資金額,將繼續加碼到5億元以上,就是看好台灣臨床試驗的實力。
張振武說,今年諾華在台進行臨床試驗的項目,絕大多數以癌症新藥為主,血液、新血管、代謝等新藥要為輔,由於癌症用藥醫療需求大,且目前在「療效、副作用上」都還有進一步修正的空間。
張振武說,多年來台灣訓練出許多能力一流的醫師,在臨床研究方面具有高度技術與經驗,諾華對台灣這方面的能力極為肯定。他特別指出,目前國際大藥廠在亞洲進行臨床試驗時,大多以台灣為首選。張振武說,由於商業競爭的緣故,臨床試驗首重速度。在兼顧速度下還必須確保臨床數據的可信度。最後,耗費成本要符效益。
凡此種種,台灣在亞洲國家中,最具有競爭力。
雖然諾華是歐洲藥廠,過去市場以歐美等國家為主,張振武指出,過去五年來公司經營策略,開始偏重亞洲各國及新興市場;其中,在新興市場的投入上又以大陸、印度為大宗,台灣則靠技術取得日益重要的地位。
張振武表示,諾華在全球已擁有九大臨床試驗中心,過去三年每年協助公司促成至少三項新藥上市,未來將致力促成台灣為第十座臨床試驗中心。
諾華藥廠亞洲區總裁張振武昨(15)日表示,台灣生技產業將在未來四到五年內,「像火山一樣爆發」,目前已有許多新藥分布在人體臨床試驗一期到三期之間,幾年內就可上市;諾華目前已留意到不少潛在合作機會,待適當時機將會公布。
張振武說,台灣不僅在新藥題目研究上有許多不錯的成果,在臨床研究的技術、經驗方面,都有傑出的人才,兩者結合之下,加上政府目前大力支持生技產業,讓未來幾年成為產值爆發的「關鍵」。
針對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張振武表示,他和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看法相似,都抱持樂觀的態度;台灣目前已有多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一到三期的階段,這都是早期研究成果的累積,他以「臨界點」形容,未來幾年這些新藥上市後,可以達到類似「火山爆發」的效果。張振武說,台灣諾華每年與中央研究院等學術機構,合辦研習營,主要就是看重台灣的新藥研發成果及專精的人才;幾年來,諾華以一直留意台灣新藥的好題目,目前已經有許多腹案,但由於尚未公布還無法披露。
張振武說,台灣不僅在新藥題目研究上有許多不錯的成果,在臨床研究的技術、經驗方面,都有傑出的人才,兩者結合之下,加上政府目前大力支持生技產業,讓未來幾年成為產值爆發的「關鍵」。
針對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張振武表示,他和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看法相似,都抱持樂觀的態度;台灣目前已有多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一到三期的階段,這都是早期研究成果的累積,他以「臨界點」形容,未來幾年這些新藥上市後,可以達到類似「火山爆發」的效果。張振武說,台灣諾華每年與中央研究院等學術機構,合辦研習營,主要就是看重台灣的新藥研發成果及專精的人才;幾年來,諾華以一直留意台灣新藥的好題目,目前已經有許多腹案,但由於尚未公布還無法披露。
台灣諾華(Novartis)今年以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注射針劑「捷力能」、治療成人/青少年及體重超過15公斤CAPS 病患的「易來力凍晶注射劑150毫克」,以及新一代治療糖尿病降血糖藥物-DPP-4抑制劑「高糖優適」等三項產品,分別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銀獎」、「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銅獎」,以及「國家品質標章」,是本屆國家品質標章SNQ與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生物科技類以及西藥品類的最大贏家。
台灣諾華公司總裁駱邁克表示,今年是連續第五年諾華以新產品參賽,不僅獲得SNQ肯定,還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的榮譽。台灣諾華很高興台灣有SNQ肯定諾華在產品創新、品質,以及帶給醫護人員與病人的價值。他強調,因為諾華擁有優異的研發能力,以及完整的產品線,未來台灣諾華一定會年年繼續參與,並支持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為了肯定台灣諾華連續五年以創新的產品參與國家品質標章以及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選拔,主辦單位生策會特別邀請台灣諾華公司總裁駱邁克擔任今年授證業者代表。
台灣諾華公司總裁駱邁克表示,今年是連續第五年諾華以新產品參賽,不僅獲得SNQ肯定,還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的榮譽。台灣諾華很高興台灣有SNQ肯定諾華在產品創新、品質,以及帶給醫護人員與病人的價值。他強調,因為諾華擁有優異的研發能力,以及完整的產品線,未來台灣諾華一定會年年繼續參與,並支持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為了肯定台灣諾華連續五年以創新的產品參與國家品質標章以及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選拔,主辦單位生策會特別邀請台灣諾華公司總裁駱邁克擔任今年授證業者代表。
以新作用機轉DPP-4抑制劑,用來治療糖尿病的降血糖藥物-高糖優適(Galvus)獲得今年「國家品質標章」,提供糖尿病患多了一項治療選擇。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表示,「DPP-4抑制劑」是一種全新作用機轉的降血糖藥物。簡單來說,就是小腸會分泌一種「腸促胰素」(incretin)荷爾蒙,這個荷爾蒙可在進食時增加胰島素分泌,也能壓制產糖的升糖素,具有調控餐後與餐前血糖的效果。而「腸促胰素」荷爾蒙會被DPP-4快速分解,透過「DPP-4抑制劑」來阻斷DPP-4,便能增加第2型糖尿病患「腸促胰素」荷爾蒙的濃度,進而提升胰島素分泌,達到改善血糖控制的效果。
副作用較輕微
使用年齡層廣
游能俊指出,正因為DPP-4抑制劑以不同的作用機轉,幫助糖尿病患「控糖」達標,而且較沒有體重增加、低血糖以及腸胃道等副作用,醫師與民眾的接受度高。目前約有兩成的第2型糖尿病患使用,擠下原來排名第三的胰島素增敏劑,僅次於雙胍類(metformin)與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 ),晉身為糖尿病治療的主流藥物之一。
游能俊強調,這種新藥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對於控制飯後血糖效果比控制飯前血糖要來得強,可以說「前後都管」。對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雙胍類藥物仍未達標者,根據醫療指引建議,即可考慮加上DPP-4抑制劑。
在台灣,多數醫師目前的處方習慣,將此類藥物放在與雙胍類藥物與磺醯尿素類藥物一起使用。由於使用口服藥物治療的病患,有高達六成的人糖化血色素未達到小於7%的建議標準,因此常面臨在合併使用TZD胰島素增敏劑或DPP-4抑制劑間選擇,此兩類藥物各有其角色與長處,但若考慮體重增加與水腫副作用時,DPP-4抑制劑是較合適的選擇。他指出,以臨床經驗來看,糖尿病患有七成以上需要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口服糖尿病藥物,在合併使用DPP-4抑制劑時,若同時還併用磺醯尿素類,開始時可斟酌將磺醯尿素類的劑量減少,就能減少磺醯尿素類造成低血糖、增加體重的副作用。DPP-4抑制劑可廣泛地使用於各年齡層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紀較大的老年人、對低血糖的反應度較差、與發生低血糖風險高的族群。
合併使用治療
發揮關鍵作用
游能俊表示,目前治療糖尿病的用藥主流是著重「多重用藥」的效果,勝過使用較少種藥物卻用到大劑量的方式。很多糖尿病患對於服用多顆藥物對身體不好,這是錯誤的觀念。合併使用DPP-4抑制劑治療的方式,對於控糖效果待改善且糖化血色素標準7不遠的患者,最能夠發揮臨門一腳的功能。對高血糖的病患,DPP-4抑制劑雖也能擔任救援的角色,但對於需要補充胰島素者,仍以胰島素注射最能快速改善血糖控制。
台大醫院新陳代科主治醫師江怡德表示,DPP-4抑制劑這種全新作用機轉的藥物,的確是目前降血糖藥物的主流之一。他指出,糖尿病口服用藥多半是兩、三種藥物合併使用,處方上較複雜,醫師依病患症狀給予不同的藥物組合,而目前全球對於糖尿病口服藥物的第一線藥物是以雙胍類(metformin)為主。
江怡德強調,但是並非所有的病患都適合用此藥為第一線,因為雙胍類(metformin)是以腎臟為代謝途徑,腎臟功能較差者(男性1.5mg/dl以上、女性1.4mg/dl以上)就不適用,年紀較大(80歲以上)者因為腎功能普遍較不理想,也不適用,還有就是雙胍類藥物還有腸胃的副作用,約有10%患者使用雙胍類藥物會有腹痛、拉肚子的副作用,整體來說,約有70至80%的糖尿病患適合雙胍類降血糖藥物。
他指出,如果屬於上述不適合使用雙胍類藥物的糖尿病患,就可以將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TZD胰島素增敏劑,或是這種DPP-4抑制劑,做為替代第一線藥物使用。
但是磺醯尿素類、TZD胰島素增敏劑也有它的副作用。江怡德說,部分病患服用磺醯尿素類藥物會有低血糖的情形,甚至有些病患即使將磺醯尿素類藥物剝半減少劑量,還是會有低血糖的問題,DPP-4抑制劑就沒有低血糖的疑慮。
至於TZD胰島素增敏劑的副作用也不少,包括肝功能較高、心臟功能不佳、有骨鬆問題者,都較不適用,有些患者使用TZD藥物後,還會出現下肢或臉部水腫,以及體重增加的副作用,讓糖尿病患聞之卻步。同樣的,DPP-4抑制劑也沒有體重增加的問題。
江怡德強調,即使目前已有很多降血糖的新藥可以選擇,但是患者不能因為有了控糖效果不錯的降血糖藥物,就忽略自我監測血糖值的觀念,因為即使有好的藥物,也不能減少每天使用血糖機監測血糖值的習慣,除了規律使用藥物,更要重視生活型態與自我監控血糖的習慣,才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表示,「DPP-4抑制劑」是一種全新作用機轉的降血糖藥物。簡單來說,就是小腸會分泌一種「腸促胰素」(incretin)荷爾蒙,這個荷爾蒙可在進食時增加胰島素分泌,也能壓制產糖的升糖素,具有調控餐後與餐前血糖的效果。而「腸促胰素」荷爾蒙會被DPP-4快速分解,透過「DPP-4抑制劑」來阻斷DPP-4,便能增加第2型糖尿病患「腸促胰素」荷爾蒙的濃度,進而提升胰島素分泌,達到改善血糖控制的效果。
副作用較輕微
使用年齡層廣
游能俊指出,正因為DPP-4抑制劑以不同的作用機轉,幫助糖尿病患「控糖」達標,而且較沒有體重增加、低血糖以及腸胃道等副作用,醫師與民眾的接受度高。目前約有兩成的第2型糖尿病患使用,擠下原來排名第三的胰島素增敏劑,僅次於雙胍類(metformin)與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 ),晉身為糖尿病治療的主流藥物之一。
游能俊強調,這種新藥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對於控制飯後血糖效果比控制飯前血糖要來得強,可以說「前後都管」。對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雙胍類藥物仍未達標者,根據醫療指引建議,即可考慮加上DPP-4抑制劑。
在台灣,多數醫師目前的處方習慣,將此類藥物放在與雙胍類藥物與磺醯尿素類藥物一起使用。由於使用口服藥物治療的病患,有高達六成的人糖化血色素未達到小於7%的建議標準,因此常面臨在合併使用TZD胰島素增敏劑或DPP-4抑制劑間選擇,此兩類藥物各有其角色與長處,但若考慮體重增加與水腫副作用時,DPP-4抑制劑是較合適的選擇。他指出,以臨床經驗來看,糖尿病患有七成以上需要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口服糖尿病藥物,在合併使用DPP-4抑制劑時,若同時還併用磺醯尿素類,開始時可斟酌將磺醯尿素類的劑量減少,就能減少磺醯尿素類造成低血糖、增加體重的副作用。DPP-4抑制劑可廣泛地使用於各年齡層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紀較大的老年人、對低血糖的反應度較差、與發生低血糖風險高的族群。
合併使用治療
發揮關鍵作用
游能俊表示,目前治療糖尿病的用藥主流是著重「多重用藥」的效果,勝過使用較少種藥物卻用到大劑量的方式。很多糖尿病患對於服用多顆藥物對身體不好,這是錯誤的觀念。合併使用DPP-4抑制劑治療的方式,對於控糖效果待改善且糖化血色素標準7不遠的患者,最能夠發揮臨門一腳的功能。對高血糖的病患,DPP-4抑制劑雖也能擔任救援的角色,但對於需要補充胰島素者,仍以胰島素注射最能快速改善血糖控制。
台大醫院新陳代科主治醫師江怡德表示,DPP-4抑制劑這種全新作用機轉的藥物,的確是目前降血糖藥物的主流之一。他指出,糖尿病口服用藥多半是兩、三種藥物合併使用,處方上較複雜,醫師依病患症狀給予不同的藥物組合,而目前全球對於糖尿病口服藥物的第一線藥物是以雙胍類(metformin)為主。
江怡德強調,但是並非所有的病患都適合用此藥為第一線,因為雙胍類(metformin)是以腎臟為代謝途徑,腎臟功能較差者(男性1.5mg/dl以上、女性1.4mg/dl以上)就不適用,年紀較大(80歲以上)者因為腎功能普遍較不理想,也不適用,還有就是雙胍類藥物還有腸胃的副作用,約有10%患者使用雙胍類藥物會有腹痛、拉肚子的副作用,整體來說,約有70至80%的糖尿病患適合雙胍類降血糖藥物。
他指出,如果屬於上述不適合使用雙胍類藥物的糖尿病患,就可以將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TZD胰島素增敏劑,或是這種DPP-4抑制劑,做為替代第一線藥物使用。
但是磺醯尿素類、TZD胰島素增敏劑也有它的副作用。江怡德說,部分病患服用磺醯尿素類藥物會有低血糖的情形,甚至有些病患即使將磺醯尿素類藥物剝半減少劑量,還是會有低血糖的問題,DPP-4抑制劑就沒有低血糖的疑慮。
至於TZD胰島素增敏劑的副作用也不少,包括肝功能較高、心臟功能不佳、有骨鬆問題者,都較不適用,有些患者使用TZD藥物後,還會出現下肢或臉部水腫,以及體重增加的副作用,讓糖尿病患聞之卻步。同樣的,DPP-4抑制劑也沒有體重增加的問題。
江怡德強調,即使目前已有很多降血糖的新藥可以選擇,但是患者不能因為有了控糖效果不錯的降血糖藥物,就忽略自我監測血糖值的觀念,因為即使有好的藥物,也不能減少每天使用血糖機監測血糖值的習慣,除了規律使用藥物,更要重視生活型態與自我監控血糖的習慣,才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全球前三大製藥集團-諾華公司,昨(3)日同時與台北榮總、台南成大醫院簽訂「臨床研究發展合作協議書」。諾華負責亞太、中東和非洲區事業的總裁Rainer Boehm 專程自瑞士來台簽署這項合作協議書。今後兩方將針對多項新藥進行臨床試驗及相關人才培訓計畫。
台北榮總院長林芳郁表示,北榮在臨床試驗環境、主持人經驗、收案效率,及其他軟硬體條件均居國內領先地位,正朝向建立亞太臨床試驗研發中心上邁進。藉由與諾華的緊密合作,必能創造雙贏的局面,為台灣及亞洲人的健康謀求更大的福祉。
成大醫院是諾華在南台灣第一家簽訂臨床研究發展合作協議書的醫學中心,也是南台灣唯一的綜合級卓越臨床試驗與研究中心。成大醫院院長林炳文指出,成大醫院透過與諾華的合作攜手發展臨床試驗與研究加速未來應用於臨床治療,將為南部民眾創造更具優質化及多元化醫學中心,提供預防、診斷、治療全方位醫療服務。
台灣諾華總裁駱邁克表示,諾華全球每年投資16%以上的銷售淨額投入研發,也是台灣投資最多於臨床研究的製藥公司,至2010年,在台總投資的研發金額已超過11億台幣。
台北榮總院長林芳郁表示,北榮在臨床試驗環境、主持人經驗、收案效率,及其他軟硬體條件均居國內領先地位,正朝向建立亞太臨床試驗研發中心上邁進。藉由與諾華的緊密合作,必能創造雙贏的局面,為台灣及亞洲人的健康謀求更大的福祉。
成大醫院是諾華在南台灣第一家簽訂臨床研究發展合作協議書的醫學中心,也是南台灣唯一的綜合級卓越臨床試驗與研究中心。成大醫院院長林炳文指出,成大醫院透過與諾華的合作攜手發展臨床試驗與研究加速未來應用於臨床治療,將為南部民眾創造更具優質化及多元化醫學中心,提供預防、診斷、治療全方位醫療服務。
台灣諾華總裁駱邁克表示,諾華全球每年投資16%以上的銷售淨額投入研發,也是台灣投資最多於臨床研究的製藥公司,至2010年,在台總投資的研發金額已超過11億台幣。
台灣諾華(Novartis)公司繼2009年以全新機轉的降血壓藥物—絡舒
樂適,以及治療失智症新藥—憶思能貼片,分別獲得年國家生技醫
療品質獎西藥品類銀獎與銅獎之後,今年又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COPD)新藥—樂昂舒,以及器官移植抗排斥新藥—卓定康(
Certican),分別獲得「2010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西藥品類銀獎
與銅獎」,肯定這兩項具突破性治療藥物帶給病患的治療效果。
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郭漢彬醫師指出,樂昂舒是一種全新
合成方式的新藥,同時具有短效與長效的藥效作用,作用時間很
快,相較其它治療COPD的藥物必須一天多次使用,這種新藥一天
只需使用一次,就能將症狀解除,很快達到治療效果。
樂昂舒 通暢氣管效果佳
郭漢彬表示,不少COPD患者因為長期以來支氣管塌陷,造成肺部
阻力變大,使用傳統藥物很難滲到小支氣管,不容易將塌陷的支
氣管打開。但是樂昂舒這種新藥就能夠快速滲入小支氣管,將塌
陷的小支氣管打開,解決病患的呼吸問題,不僅在急性發作時可
以發揮救命的效果,平時使用也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氣管通暢性
,改善 COPD病患的生活品質。
根據在國內進行的三項大型臨床試驗顯示,一組使用傳統支氣管
擴張劑,另一組使用樂昂舒,原本以為COPD病患使用支氣管擴張
劑在第一秒吐氣量應該不會大於12%,結果使用樂昂舒的對照組,
病患第一秒吐氣量在15至20%之間。
郭漢彬強調,不要小看這個3至18%的增加,它代表病患氣道阻塞
可回復率增加到15%以上,表示病患在輕度運動以及一般作息時
,呼吸的通暢性改善很多,對於治療COPD病患是相當大的突破。
他表示,以往COPD被視為「不可逆」的疾病,但是樂昂舒這項新
藥問市後,讓治療這類病患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適合用來治療輕
度或中度的COPD病患,治療效果相當不錯。
由於樂昂舒在臨床試驗顯示可改善肺功能,減少白天發作比例,
也可用於急救藥品的使用,明顯比現在市面上的支氣管擴張劑,
更能降低COPD症狀惡化的次數,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減少緩解
藥物的使用,以及改善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並可節省直接與間
接的醫療成本,對於COPD患者具有突破性治療效果,因此,樂昂
舒獲頒「2010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
卓定康 抗排斥副作用低
諾華公司另一項針對器官移植抗排斥的新藥—卓定康(Certican),
則是以全新作用機轉,抑制免疫細胞增生,以及降低腎毒性,達
到長期抗排斥器官的效果。
國內腎臟移植權威,現任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附設
醫院外科教授李伯璋指出,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病患因為一輩子
得吃排斥藥物,最擔心的就是產生腎毒性,以及肺炎或是傷口不
易癒合等副作用,而且包括用藥時機與抗排斥藥物的劑量愈大,
造成的副作用就愈大。
他表示,卓定康這種全新的免疫抑制劑是採用mTOR藥物機轉,最
大的好處就是接受腎臟移植的病患,長期使用可以減少腎毒性的
發生。
李伯璋說,腎臟移植後使用單一種抗排斥藥物的治療效果,遠不
及合併藥物使用。以往接受腎臟移植的病患,有兩大類共四種抗
排斥藥物的組合,即從兩大類抗排斥藥物中,各選出一種藥物合
併使用,也就是取各種藥物的優點來用,但是仍會產生腎毒性等
相關副作用,讓病患對於抗排斥藥物治療的印象不好。
心腎移植病患 治療福音
卓定康這種全新機轉的免疫抑制劑加入之後,使得抗排斥藥物變
成有八種組合方式,讓各種藥物的劑量變少,但是抗排斥的效果
更好,最重要是減少腎毒性這項副作用,對於接受腎臟移植的病
患長期使用來說,得到更好的效果與用藥保障。
卓定康使用在心臟移植抗排斥也是相同。心臟外科權威、台大醫
院心臟血管外科教授王水深表示,接受換心手術的病患因為心臟
是來自腦死病人捐贈,移植後最怕的就是產生器官排斥現象。為
了預防排斥,就要終身使用抗排斥藥物,但是使用單一的抗排斥
藥物,就會出現腎毒性等副作用。所以,針對接受心臟移植手術
的病患使用抗排斥藥物,醫界就會以「雞尾酒療法」的概念,藉
由合併抗排斥藥物,讓患者長期使用降低副作用的產生。
王水深說,卓定康這種抗排斥藥物,是一種全新作用機轉的免疫
抑制劑,它能抑制細胞(尤其是T細胞)的增生。簡單來說,就是
接受心臟移植的病患,體內的T淋巴球細胞會藉由訊息傳遞來「動
員」其它細胞,造成排斥等副作用。卓定康這種免疫抑制劑最大
的功能,就是抑制訊息的傳遞,讓T淋巴球細胞無法發揮功能,進
而降低排斥的產生,所以這種藥物可以稱它為「增生訊息抑制劑」
。
一項針對接受卓定康這種抗排斥藥物的全球大型臨床試驗(CRAD001A2403),在2004年12月展開,共有30多個國家加入,
台大醫院是亞洲區唯一受邀參與的醫學中心,而且台大醫院共收
案25位受試者,是參與該臨床試驗收案人數最多的醫學中心,而
王水深就是擔任這項臨床試驗的台灣區總主持人。
提高存活率 獲醫學證實
王水深表示,台大醫院參與該臨床試驗的25位
樂適,以及治療失智症新藥—憶思能貼片,分別獲得年國家生技醫
療品質獎西藥品類銀獎與銅獎之後,今年又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COPD)新藥—樂昂舒,以及器官移植抗排斥新藥—卓定康(
Certican),分別獲得「2010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西藥品類銀獎
與銅獎」,肯定這兩項具突破性治療藥物帶給病患的治療效果。
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郭漢彬醫師指出,樂昂舒是一種全新
合成方式的新藥,同時具有短效與長效的藥效作用,作用時間很
快,相較其它治療COPD的藥物必須一天多次使用,這種新藥一天
只需使用一次,就能將症狀解除,很快達到治療效果。
樂昂舒 通暢氣管效果佳
郭漢彬表示,不少COPD患者因為長期以來支氣管塌陷,造成肺部
阻力變大,使用傳統藥物很難滲到小支氣管,不容易將塌陷的支
氣管打開。但是樂昂舒這種新藥就能夠快速滲入小支氣管,將塌
陷的小支氣管打開,解決病患的呼吸問題,不僅在急性發作時可
以發揮救命的效果,平時使用也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氣管通暢性
,改善 COPD病患的生活品質。
根據在國內進行的三項大型臨床試驗顯示,一組使用傳統支氣管
擴張劑,另一組使用樂昂舒,原本以為COPD病患使用支氣管擴張
劑在第一秒吐氣量應該不會大於12%,結果使用樂昂舒的對照組,
病患第一秒吐氣量在15至20%之間。
郭漢彬強調,不要小看這個3至18%的增加,它代表病患氣道阻塞
可回復率增加到15%以上,表示病患在輕度運動以及一般作息時
,呼吸的通暢性改善很多,對於治療COPD病患是相當大的突破。
他表示,以往COPD被視為「不可逆」的疾病,但是樂昂舒這項新
藥問市後,讓治療這類病患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適合用來治療輕
度或中度的COPD病患,治療效果相當不錯。
由於樂昂舒在臨床試驗顯示可改善肺功能,減少白天發作比例,
也可用於急救藥品的使用,明顯比現在市面上的支氣管擴張劑,
更能降低COPD症狀惡化的次數,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減少緩解
藥物的使用,以及改善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並可節省直接與間
接的醫療成本,對於COPD患者具有突破性治療效果,因此,樂昂
舒獲頒「2010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
卓定康 抗排斥副作用低
諾華公司另一項針對器官移植抗排斥的新藥—卓定康(Certican),
則是以全新作用機轉,抑制免疫細胞增生,以及降低腎毒性,達
到長期抗排斥器官的效果。
國內腎臟移植權威,現任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附設
醫院外科教授李伯璋指出,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病患因為一輩子
得吃排斥藥物,最擔心的就是產生腎毒性,以及肺炎或是傷口不
易癒合等副作用,而且包括用藥時機與抗排斥藥物的劑量愈大,
造成的副作用就愈大。
他表示,卓定康這種全新的免疫抑制劑是採用mTOR藥物機轉,最
大的好處就是接受腎臟移植的病患,長期使用可以減少腎毒性的
發生。
李伯璋說,腎臟移植後使用單一種抗排斥藥物的治療效果,遠不
及合併藥物使用。以往接受腎臟移植的病患,有兩大類共四種抗
排斥藥物的組合,即從兩大類抗排斥藥物中,各選出一種藥物合
併使用,也就是取各種藥物的優點來用,但是仍會產生腎毒性等
相關副作用,讓病患對於抗排斥藥物治療的印象不好。
心腎移植病患 治療福音
卓定康這種全新機轉的免疫抑制劑加入之後,使得抗排斥藥物變
成有八種組合方式,讓各種藥物的劑量變少,但是抗排斥的效果
更好,最重要是減少腎毒性這項副作用,對於接受腎臟移植的病
患長期使用來說,得到更好的效果與用藥保障。
卓定康使用在心臟移植抗排斥也是相同。心臟外科權威、台大醫
院心臟血管外科教授王水深表示,接受換心手術的病患因為心臟
是來自腦死病人捐贈,移植後最怕的就是產生器官排斥現象。為
了預防排斥,就要終身使用抗排斥藥物,但是使用單一的抗排斥
藥物,就會出現腎毒性等副作用。所以,針對接受心臟移植手術
的病患使用抗排斥藥物,醫界就會以「雞尾酒療法」的概念,藉
由合併抗排斥藥物,讓患者長期使用降低副作用的產生。
王水深說,卓定康這種抗排斥藥物,是一種全新作用機轉的免疫
抑制劑,它能抑制細胞(尤其是T細胞)的增生。簡單來說,就是
接受心臟移植的病患,體內的T淋巴球細胞會藉由訊息傳遞來「動
員」其它細胞,造成排斥等副作用。卓定康這種免疫抑制劑最大
的功能,就是抑制訊息的傳遞,讓T淋巴球細胞無法發揮功能,進
而降低排斥的產生,所以這種藥物可以稱它為「增生訊息抑制劑」
。
一項針對接受卓定康這種抗排斥藥物的全球大型臨床試驗(CRAD001A2403),在2004年12月展開,共有30多個國家加入,
台大醫院是亞洲區唯一受邀參與的醫學中心,而且台大醫院共收
案25位受試者,是參與該臨床試驗收案人數最多的醫學中心,而
王水深就是擔任這項臨床試驗的台灣區總主持人。
提高存活率 獲醫學證實
王水深表示,台大醫院參與該臨床試驗的25位
今年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的155項產品與服務中,共有26項出線
角逐「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不僅申請的件數除了較往年成長
,且入圍件數也向上攀升,顯見台灣生醫技術不斷地創新研發。
今年在醫療院所類,共八項服務入圍「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是今年競爭最激烈的類別,可感受的到台灣醫療院所積極提升醫
療品質及技術。其中,林口長庚醫院顯微創重建中心以「技冠全
球、重建生命的奇蹟」醫療服務拿下金獎。台大醫院的「體外膜
氧合維生系統」獲得銀獎。
在藥品類方面,評審署立雙和醫院彭汪嘉康院士表示,「國家生
技醫療品質獎」不僅注重品質的控管,也鼓勵創新研發技術。今
年台灣諾華以二支產品入圍「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分別拿下一
銀一銅,國光生技更以H1N1流感疫苗拿下金獎。非處方藥方面
,大家耳熟能詳的GSK「普拿疼肌立水性酸痛藥布」,亦獲評審
青睞拿下金獎。
在生物科技類,生寶生技著名臍帶血保存技術仍然受到評審肯定
與信賴,獲銀獎。在護理照護服務類中,共有四項服務入圍角逐
,也有三項與產後母嬰照護相關。
在營養保健食方面,評審委員就今年審查的案件比較往年來看,
發現入圍產品的成份、品質管制的過程、衛生安全管理等都有很
大的進步。
至於化妝保養用品類和醫療保健器材類各只有一家入圍,分別為
美商如新華茂的煥新精華液及美生技的膠原蛋白骨填料,皆拿下
銅獎。
整體來看,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要不斷研發及創新技術
升級,嚴格重視品質,是爭取國際級的品質榮耀的重要關鍵。
角逐「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不僅申請的件數除了較往年成長
,且入圍件數也向上攀升,顯見台灣生醫技術不斷地創新研發。
今年在醫療院所類,共八項服務入圍「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是今年競爭最激烈的類別,可感受的到台灣醫療院所積極提升醫
療品質及技術。其中,林口長庚醫院顯微創重建中心以「技冠全
球、重建生命的奇蹟」醫療服務拿下金獎。台大醫院的「體外膜
氧合維生系統」獲得銀獎。
在藥品類方面,評審署立雙和醫院彭汪嘉康院士表示,「國家生
技醫療品質獎」不僅注重品質的控管,也鼓勵創新研發技術。今
年台灣諾華以二支產品入圍「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分別拿下一
銀一銅,國光生技更以H1N1流感疫苗拿下金獎。非處方藥方面
,大家耳熟能詳的GSK「普拿疼肌立水性酸痛藥布」,亦獲評審
青睞拿下金獎。
在生物科技類,生寶生技著名臍帶血保存技術仍然受到評審肯定
與信賴,獲銀獎。在護理照護服務類中,共有四項服務入圍角逐
,也有三項與產後母嬰照護相關。
在營養保健食方面,評審委員就今年審查的案件比較往年來看,
發現入圍產品的成份、品質管制的過程、衛生安全管理等都有很
大的進步。
至於化妝保養用品類和醫療保健器材類各只有一家入圍,分別為
美商如新華茂的煥新精華液及美生技的膠原蛋白骨填料,皆拿下
銅獎。
整體來看,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要不斷研發及創新技術
升級,嚴格重視品質,是爭取國際級的品質榮耀的重要關鍵。
諾華公司(Novartis)日前宣布一項人事命令。現任台灣諾華總裁
張振武2011年1月1日升任諾華亞洲區總裁,這是諾華藥廠拔擢亞
洲人擔任要職的首例,張振武也創下台灣製藥界專業經理人升任
跨國藥廠最高職位的紀錄。
了解全球製藥業生態,就知道像諾華這種重量級的跨國藥廠,要
讓一個亞洲人擔任亞洲區總裁有多麼不容易,若不是累積足夠的
實力是很難冒出頭的,但是張振武辦到了。
九年前首次來台擔任楊森大藥廠總經理時,不到40歲的張振武被
喻為是本土藥廠總經理最具潛力的黑馬。2006年底被諾華挖角,
接任台灣諾華總裁,至今剛好滿四年。
張振武表示,在他接手台灣諾華總經理之前,諾華就是體質不錯
的藥廠,他只是將公司「翻新」一下,用本身的管理能力與領導
力,讓員工不要只滿足現狀,好還可以更好,藉以激勵大家的潛
能。
以諾華最重要的降血壓藥-得安穩為例,四年前得安穩已是市場第
二大產品,市占率也領先,但是張振武認為不能因此自滿,他用
鼓勵的方式讓大家知道還有成長的空間。到了今天,得安穩不僅
是降血壓藥品的第一品牌,銷售數字是四年前的四倍,而且服務
兩倍的客戶。
張振武說,經過四年來一個磚一個磚的堆砌,如今的台灣諾華營
造出令人稱羡的企業文化、靈活的團隊,以及充滿創意,吸引一
流人才加入諾華,成為製藥界最令人景仰也是最具競爭優勢的藥
廠。
升任諾華亞洲區總裁後,包括: 台灣、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
加坡、孟加拉等國家,都是張振武的管轄。問他擔不擔心升職後
,台灣諾華的營運方向會受影響。
張振武強調,這四年他將錨打的夠深,加上台灣諾華擁有一流的
人力與活力,相信未來在新任總經理以及他個人與台灣諾華的夥
伴繼續打拚下,台灣諾華仍然有挑戰第一大藥廠的機會。
張振武2011年1月1日升任諾華亞洲區總裁,這是諾華藥廠拔擢亞
洲人擔任要職的首例,張振武也創下台灣製藥界專業經理人升任
跨國藥廠最高職位的紀錄。
了解全球製藥業生態,就知道像諾華這種重量級的跨國藥廠,要
讓一個亞洲人擔任亞洲區總裁有多麼不容易,若不是累積足夠的
實力是很難冒出頭的,但是張振武辦到了。
九年前首次來台擔任楊森大藥廠總經理時,不到40歲的張振武被
喻為是本土藥廠總經理最具潛力的黑馬。2006年底被諾華挖角,
接任台灣諾華總裁,至今剛好滿四年。
張振武表示,在他接手台灣諾華總經理之前,諾華就是體質不錯
的藥廠,他只是將公司「翻新」一下,用本身的管理能力與領導
力,讓員工不要只滿足現狀,好還可以更好,藉以激勵大家的潛
能。
以諾華最重要的降血壓藥-得安穩為例,四年前得安穩已是市場第
二大產品,市占率也領先,但是張振武認為不能因此自滿,他用
鼓勵的方式讓大家知道還有成長的空間。到了今天,得安穩不僅
是降血壓藥品的第一品牌,銷售數字是四年前的四倍,而且服務
兩倍的客戶。
張振武說,經過四年來一個磚一個磚的堆砌,如今的台灣諾華營
造出令人稱羡的企業文化、靈活的團隊,以及充滿創意,吸引一
流人才加入諾華,成為製藥界最令人景仰也是最具競爭優勢的藥
廠。
升任諾華亞洲區總裁後,包括: 台灣、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
加坡、孟加拉等國家,都是張振武的管轄。問他擔不擔心升職後
,台灣諾華的營運方向會受影響。
張振武強調,這四年他將錨打的夠深,加上台灣諾華擁有一流的
人力與活力,相信未來在新任總經理以及他個人與台灣諾華的夥
伴繼續打拚下,台灣諾華仍然有挑戰第一大藥廠的機會。
全球前三大的瑞士商諾華(Novartis )藥廠集團董事葉瑟鍾(Alexandre Jetzer-Chung)明(31)日來台,將與國內三家醫學中心展開臨床研發合作,宣布未來三年在台灣投資計畫。
由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指導,中央研究院、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與台灣諾華共同主辦的2010年「台瑞生醫研討會」將於明(31)日在台召開,除了葉瑟鍾以外,諾華全球研發總裁保羅赫林(Paul Herrling)也將率領科研代表團來台。
據了解,葉瑟鍾將與行政院長吳敦義會面,此行來台共有三個目的,一是與中研院、台灣大學醫學院針對B型肝炎、C型肝炎及肺結核等領域展開合作交流;第二個目的是與林口長庚醫院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簽定合作協議,將在兩家醫院設立臨床研究中心。
葉瑟鍾來台第三目的,希望未來三年持續對台加碼,投資金額至少2億元,將拜會行政院長吳敦義,將會對台灣的全民健保及醫療政策提出建議。
由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指導,中央研究院、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與台灣諾華共同主辦的2010年「台瑞生醫研討會」將於明(31)日在台召開,除了葉瑟鍾以外,諾華全球研發總裁保羅赫林(Paul Herrling)也將率領科研代表團來台。
據了解,葉瑟鍾將與行政院長吳敦義會面,此行來台共有三個目的,一是與中研院、台灣大學醫學院針對B型肝炎、C型肝炎及肺結核等領域展開合作交流;第二個目的是與林口長庚醫院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簽定合作協議,將在兩家醫院設立臨床研究中心。
葉瑟鍾來台第三目的,希望未來三年持續對台加碼,投資金額至少2億元,將拜會行政院長吳敦義,將會對台灣的全民健保及醫療政策提出建議。
2010年「諾華國際生技菁英培訓營」日前在台北舉辦,除了全球
產官學界頂尖生技專家齊聚一堂,並安排與國內37位生技潛力新
秀對話,深入探討藥物研發、生技發展,以及生技菁英生涯養成
等生技產業議題。
台灣諾華舉辦「諾華生技菁英培訓營」今年已邁入第七年,主要
為推動國內外專業生技人才交流,同時帶領本地大學及研究所學
生共同了解國際生技產業發展情況,培養具領袖潛力的學員和開
拓國際視野,引領台灣邁向國際生技舞台。
今年生技營在台灣共選出37位生醫與商管領域新秀參與,包括九
位博士、24位碩士與四位學士,其中三位是醫學系學生。脫穎而
出的兩名台灣代表將在8月30日至9月1日,赴總部瑞士巴塞爾參加
國際生技菁英培訓營。
值得一提的是,歷屆諾華生技菁英培訓營員選出不少傑出生技菁
英,例如: 台大內科部教授張天鈞的寶貝女兒,當年是台大醫學
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張琳巧,也曾參加2007年生技菁
英培訓營,更是該屆表現最亮眼的學員之一。
參加2008年生技菁英培訓營的薛涵中,以及2009年生技菁英培訓
營的吳庭輝,就是同為台大醫學院同班同學的情侶檔,先後參加
此活動。薛涵中表示,他與男友未來都將從醫,在沒有參加此活
動前,對於諾華的認識就只是一家藥廠,但參與之後,才了解一
項藥品要經過重重的研發過程,最後才能上市,這個難得的經驗
也改變她以往對藥廠的看法,加上能夠與來自各國的優秀人才交
流,她不會忘記有過如此難得的經驗。
產官學界頂尖生技專家齊聚一堂,並安排與國內37位生技潛力新
秀對話,深入探討藥物研發、生技發展,以及生技菁英生涯養成
等生技產業議題。
台灣諾華舉辦「諾華生技菁英培訓營」今年已邁入第七年,主要
為推動國內外專業生技人才交流,同時帶領本地大學及研究所學
生共同了解國際生技產業發展情況,培養具領袖潛力的學員和開
拓國際視野,引領台灣邁向國際生技舞台。
今年生技營在台灣共選出37位生醫與商管領域新秀參與,包括九
位博士、24位碩士與四位學士,其中三位是醫學系學生。脫穎而
出的兩名台灣代表將在8月30日至9月1日,赴總部瑞士巴塞爾參加
國際生技菁英培訓營。
值得一提的是,歷屆諾華生技菁英培訓營員選出不少傑出生技菁
英,例如: 台大內科部教授張天鈞的寶貝女兒,當年是台大醫學
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張琳巧,也曾參加2007年生技菁
英培訓營,更是該屆表現最亮眼的學員之一。
參加2008年生技菁英培訓營的薛涵中,以及2009年生技菁英培訓
營的吳庭輝,就是同為台大醫學院同班同學的情侶檔,先後參加
此活動。薛涵中表示,他與男友未來都將從醫,在沒有參加此活
動前,對於諾華的認識就只是一家藥廠,但參與之後,才了解一
項藥品要經過重重的研發過程,最後才能上市,這個難得的經驗
也改變她以往對藥廠的看法,加上能夠與來自各國的優秀人才交
流,她不會忘記有過如此難得的經驗。
台灣諾華公司連續六年舉辦的「諾華國際生技菁英培訓營」,日
前邀請歷屆參與的學員齊聚一堂「回娘家」。該培訓營由台灣諾
華發起,之後擴大成為全球性活動,提供參與的學員與國際一流
學員交流機會。
台灣諾華六年前首開先例創辦生技菁英培訓營,活動得到諾華總
部的重視,逐漸擴大到亞洲,最後成為全球性的活動。每年選出
30位菁英,參與此活動。
報名參加的學員有醫學院學生、大學研究所學生,以及大學生醫
相關科系的助教,甚至也有大學財經系學生,都得通過評審的口
試才能參加。
參加當天活動的一對情侶檔頗受矚目,因為兩人分別是參加2008
年生技菁英培訓營的薛涵中,以及2009年生技菁英培訓營的吳庭
輝,他們是台大醫學院同班同學,先後參加活動。薛涵中表示,
他與男友未來都將從醫,在沒有參加此活動前,對於諾華的認識
就只是一家藥廠,但參與之後,才了解一項藥品要經過重重的研
發過程,最後才能上市,這個難得的經驗也改變她以往對藥廠的
看法,加上能夠與來自各國的優秀人才交流,她不會忘記有過如
此難得的經驗。
幾位參與的學員,包括:交大生物科技學院助理研究員羅惟正、
清大生資所研二生詹欣慈,都對於參加諾華國際生技菁英培訓營
感到榮幸。台大內科部教授張天鈞的寶貝女兒,當時是台大醫學
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張琳巧,也曾參加2007年生技菁
英培訓營,更是該屆表現最亮眼的學員。
台灣諾華公司總裁張振武表示,他加入諾華後,參與三屆的生技
菁英培訓營,對於此活動得到總部的肯定與支持,也感到很高興
。雖然參與的學員不一定都是生技醫藥相關的學生,也不一定會
到台灣諾華服務,但是能夠讓優秀的年輕學子有機會接觸國際人
才,讓自己的眼界更豐富,他認為這樣的投資是值得的,花多少
經費舉辦此活動就更不重要了。
前邀請歷屆參與的學員齊聚一堂「回娘家」。該培訓營由台灣諾
華發起,之後擴大成為全球性活動,提供參與的學員與國際一流
學員交流機會。
台灣諾華六年前首開先例創辦生技菁英培訓營,活動得到諾華總
部的重視,逐漸擴大到亞洲,最後成為全球性的活動。每年選出
30位菁英,參與此活動。
報名參加的學員有醫學院學生、大學研究所學生,以及大學生醫
相關科系的助教,甚至也有大學財經系學生,都得通過評審的口
試才能參加。
參加當天活動的一對情侶檔頗受矚目,因為兩人分別是參加2008
年生技菁英培訓營的薛涵中,以及2009年生技菁英培訓營的吳庭
輝,他們是台大醫學院同班同學,先後參加活動。薛涵中表示,
他與男友未來都將從醫,在沒有參加此活動前,對於諾華的認識
就只是一家藥廠,但參與之後,才了解一項藥品要經過重重的研
發過程,最後才能上市,這個難得的經驗也改變她以往對藥廠的
看法,加上能夠與來自各國的優秀人才交流,她不會忘記有過如
此難得的經驗。
幾位參與的學員,包括:交大生物科技學院助理研究員羅惟正、
清大生資所研二生詹欣慈,都對於參加諾華國際生技菁英培訓營
感到榮幸。台大內科部教授張天鈞的寶貝女兒,當時是台大醫學
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張琳巧,也曾參加2007年生技菁
英培訓營,更是該屆表現最亮眼的學員。
台灣諾華公司總裁張振武表示,他加入諾華後,參與三屆的生技
菁英培訓營,對於此活動得到總部的肯定與支持,也感到很高興
。雖然參與的學員不一定都是生技醫藥相關的學生,也不一定會
到台灣諾華服務,但是能夠讓優秀的年輕學子有機會接觸國際人
才,讓自己的眼界更豐富,他認為這樣的投資是值得的,花多少
經費舉辦此活動就更不重要了。
別以為台灣沒有狂犬病。在兩岸開放直航後,往返於兩岸工作的
台商,殊不知中國大陸一年有高達3,000例死亡案例,台商或旅遊
國人身陷狂犬病威脅而不自知。衛生署在今年2月唯一核准諾華生
產,由細胞培養人用狂犬病疫苗Rabipur在台灣上市。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大陸地區疫病真的很多,
想到大陸旅遊的民眾,最好在出發前三至四周前到醫療院所旅遊
門診諮詢,施打相關疫苗,就可多一層保障。針對往來狂犬病威
脅高危險地區,或計畫前往可能超過24小時,無法獲取醫療協助
的海外偏遠地區者,建議在出發前預留一個月完成狂犬病疫苗施
打。
台灣諾華感染病用藥及疫苗事業部部長王銘新強調,諾華生產人
用狂犬病疫苗Rabipur,在德國以最新細胞培養技術製造,取得美
國FDA與世界衛生組織認證,是兼具安全又有效的疫苗。
台商,殊不知中國大陸一年有高達3,000例死亡案例,台商或旅遊
國人身陷狂犬病威脅而不自知。衛生署在今年2月唯一核准諾華生
產,由細胞培養人用狂犬病疫苗Rabipur在台灣上市。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大陸地區疫病真的很多,
想到大陸旅遊的民眾,最好在出發前三至四周前到醫療院所旅遊
門診諮詢,施打相關疫苗,就可多一層保障。針對往來狂犬病威
脅高危險地區,或計畫前往可能超過24小時,無法獲取醫療協助
的海外偏遠地區者,建議在出發前預留一個月完成狂犬病疫苗施
打。
台灣諾華感染病用藥及疫苗事業部部長王銘新強調,諾華生產人
用狂犬病疫苗Rabipur,在德國以最新細胞培養技術製造,取得美
國FDA與世界衛生組織認證,是兼具安全又有效的疫苗。
諾華藥廠日前宣布世界衛生組織(WHO)認證諾華生產添加
MF59R佐劑的細胞組織培養,以及雞蛋培養的H1N1新流感疫苗,
可供應全球協助防堵大流感疫情蔓延。諾華是全球第一個取得
WHO這項認證的跨國疫苗廠。
諾華供應台灣的雞蛋培養H1N1新流感疫苗Focetria在去(2009 年)
9月29日成為全球第一個取得歐盟核可上市的H1N1新流感疫苗。
該疫苗進行全球臨床研究總數為1,626人,並且持續執行53,000人
的藥品上市後監測試驗(PMS)。
去年全球首度開打H1N1新流感疫苗以來,諾華相當重視上市後的
不良反應,並與各國政府密切配合嚴密監控施打後狀況。根據統
計,截至2009年11月30日止,諾華供應全球的新流感疫苗Fcetria
總數為4,080萬劑,其中通報疑似不良事件總數為652件,疑似嚴
重不良事件數為216件,每10萬劑疑似不良事件通報率為1.59,
疑似嚴重不良事件通報率為0.53。
台灣諾華總裁張振武強調,台灣諾華全力支持政府的防疫政策,
積極向總公司爭取進口H1N1新流感疫苗,促使台灣得以成為與歐
美同步獲得諾華H1N1新流感疫苗的國家。
諾華生產符合歐美主管規範由雞蛋培養添加專利佐劑配方的H1N1
新流感疫苗Focetria,是全球第一個取得歐盟核可適用於六個月以
上兒童和成人的H1N1新流感疫苗,包含歐盟27個會員國,以及瑞
士、冰島、挪威、土耳其和台灣在內各國均採用。
諾華獨步全球的專利MF59R佐劑配方的疫苗,不像非佐劑疫苗僅
能提供只能針對單一病毒進行免疫保護。佐劑能加強免疫反應的
生成,而產生交叉保護效果,雖然病毒變異,還是能夠提供保護
的作用。
MF59R佐劑的細胞組織培養,以及雞蛋培養的H1N1新流感疫苗,
可供應全球協助防堵大流感疫情蔓延。諾華是全球第一個取得
WHO這項認證的跨國疫苗廠。
諾華供應台灣的雞蛋培養H1N1新流感疫苗Focetria在去(2009 年)
9月29日成為全球第一個取得歐盟核可上市的H1N1新流感疫苗。
該疫苗進行全球臨床研究總數為1,626人,並且持續執行53,000人
的藥品上市後監測試驗(PMS)。
去年全球首度開打H1N1新流感疫苗以來,諾華相當重視上市後的
不良反應,並與各國政府密切配合嚴密監控施打後狀況。根據統
計,截至2009年11月30日止,諾華供應全球的新流感疫苗Fcetria
總數為4,080萬劑,其中通報疑似不良事件總數為652件,疑似嚴
重不良事件數為216件,每10萬劑疑似不良事件通報率為1.59,
疑似嚴重不良事件通報率為0.53。
台灣諾華總裁張振武強調,台灣諾華全力支持政府的防疫政策,
積極向總公司爭取進口H1N1新流感疫苗,促使台灣得以成為與歐
美同步獲得諾華H1N1新流感疫苗的國家。
諾華生產符合歐美主管規範由雞蛋培養添加專利佐劑配方的H1N1
新流感疫苗Focetria,是全球第一個取得歐盟核可適用於六個月以
上兒童和成人的H1N1新流感疫苗,包含歐盟27個會員國,以及瑞
士、冰島、挪威、土耳其和台灣在內各國均採用。
諾華獨步全球的專利MF59R佐劑配方的疫苗,不像非佐劑疫苗僅
能提供只能針對單一病毒進行免疫保護。佐劑能加強免疫反應的
生成,而產生交叉保護效果,雖然病毒變異,還是能夠提供保護
的作用。
H1N1疫苗是本土的國光安全,還是進口的諾華讚?讓「諾華」這
個藥廠頓時之間成為矚目的焦點。一般大眾對諾華的認識可能由
此次疫苗才開始。
事實上,諾華不是只有疫苗強,包括心血管用藥、中樞神經用藥
、抗腫瘤藥物,以及免疫/器官移植(抗排斥)用藥等領域,在
全球製藥市場都是排名前幾名的產品,諾華也是全球前四大藥廠
,台灣諾華公司近10年的發展也備受矚目,尤其是近三年在現任
總裁張振武領軍下,也是國內製藥界發展最快速的跨國藥廠,後
勢看漲。
台灣諾華公司總裁張振武表示,諾華擁有堅強的研發實力,每年
都有創新的產品上市,尤其每年幾乎都保持上市2至3種新藥,這
在製藥界恐怕是破紀錄的成績。
他指出,諾華主力產品線包括:心血管用藥、中樞神經用藥、抗
腫瘤藥物與免疫/器官移植(抗排斥)用藥,光是競爭最激烈的
降血壓藥物,諾華手上就有得安穩等四種降血壓產品,是國內第
二大降血壓藥物研發藥廠。即使前有輝瑞的Norvasic(脈優),但
是諾華運用「品牌延伸」策略,推出各種單方、複方或固定複方
產品,以「家族系列」產品的行銷概念,加強市場的布局計畫,
絲毫不懼怕排名第一的Norvasic。
張振武強調,為鞏固諾華在降血壓藥物治療領域的競爭優勢,即
使已擁有最完整的降血壓藥物產品線,現在又有一種全新的作用
機轉(DRI類)降血壓藥物-Rasilez絡舒樂適加入,這項新藥可望
今年在台上市,提供高血壓患者一項治療選擇。
此外,包括:抗腫瘤藥物、免疫與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物,今
年都有新產品上市。另一項重點布局計畫的是眼科產品,一種治
療老人黃斑部病變的新藥-樂舒晴,可望在今年第一季取得健保給
付。
台灣諾華這幾年在張振武主導下,分別在2007年11月與經濟部簽
署「諾華生醫研發合作協定書」,合作目標包括臨床研究、舉辦
生醫研討會與簽訂人才培訓計畫三大方向。
此外,諾華去年年初與台大醫院簽署合作協定書,成立「台灣大
學附設醫院-諾華藥廠臨床研究中心」,合作推動有關治療癌症新
藥及治療其它疾病新藥的轉譯研究、早期臨床試驗,以及跨國性
大型臨床試驗。
他強調,台灣諾華的目標是要成為「傳奇性的製藥公司」,藉由
不斷引進一流的人才,配合諾華完整的產品陣容,一步步朝此目
標往前挺進。
個藥廠頓時之間成為矚目的焦點。一般大眾對諾華的認識可能由
此次疫苗才開始。
事實上,諾華不是只有疫苗強,包括心血管用藥、中樞神經用藥
、抗腫瘤藥物,以及免疫/器官移植(抗排斥)用藥等領域,在
全球製藥市場都是排名前幾名的產品,諾華也是全球前四大藥廠
,台灣諾華公司近10年的發展也備受矚目,尤其是近三年在現任
總裁張振武領軍下,也是國內製藥界發展最快速的跨國藥廠,後
勢看漲。
台灣諾華公司總裁張振武表示,諾華擁有堅強的研發實力,每年
都有創新的產品上市,尤其每年幾乎都保持上市2至3種新藥,這
在製藥界恐怕是破紀錄的成績。
他指出,諾華主力產品線包括:心血管用藥、中樞神經用藥、抗
腫瘤藥物與免疫/器官移植(抗排斥)用藥,光是競爭最激烈的
降血壓藥物,諾華手上就有得安穩等四種降血壓產品,是國內第
二大降血壓藥物研發藥廠。即使前有輝瑞的Norvasic(脈優),但
是諾華運用「品牌延伸」策略,推出各種單方、複方或固定複方
產品,以「家族系列」產品的行銷概念,加強市場的布局計畫,
絲毫不懼怕排名第一的Norvasic。
張振武強調,為鞏固諾華在降血壓藥物治療領域的競爭優勢,即
使已擁有最完整的降血壓藥物產品線,現在又有一種全新的作用
機轉(DRI類)降血壓藥物-Rasilez絡舒樂適加入,這項新藥可望
今年在台上市,提供高血壓患者一項治療選擇。
此外,包括:抗腫瘤藥物、免疫與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物,今
年都有新產品上市。另一項重點布局計畫的是眼科產品,一種治
療老人黃斑部病變的新藥-樂舒晴,可望在今年第一季取得健保給
付。
台灣諾華這幾年在張振武主導下,分別在2007年11月與經濟部簽
署「諾華生醫研發合作協定書」,合作目標包括臨床研究、舉辦
生醫研討會與簽訂人才培訓計畫三大方向。
此外,諾華去年年初與台大醫院簽署合作協定書,成立「台灣大
學附設醫院-諾華藥廠臨床研究中心」,合作推動有關治療癌症新
藥及治療其它疾病新藥的轉譯研究、早期臨床試驗,以及跨國性
大型臨床試驗。
他強調,台灣諾華的目標是要成為「傳奇性的製藥公司」,藉由
不斷引進一流的人才,配合諾華完整的產品陣容,一步步朝此目
標往前挺進。
台灣諾華公司又是今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的最大贏家,西藥品
類四個獎項,諾華就包辦兩項。談到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對
於諾華的意義,台灣諾華公司總裁張振武表示,這證明諾華擁有
堅強的研發實力,每年都有創新的產品上市,尤其每年幾乎都保
持上市2至3種新藥,這在製藥界恐怕是破紀錄的成績。
此次台灣諾華公司獲獎的產品,正是諾華兩大主力產品線-心血管
用藥與中樞神經用藥。張振武指出,目前諾華手上有包括:得安
穩、可得安穩等四種降血壓產品,是國內第二大降血壓藥物研發
藥廠。
品牌延伸策略 強化市場布局
他強調,雖然面對降血壓藥物第一大品牌-Norvasic(脈優),還
有一小段差距,但是諾華有各種單方、複方或固定複方等降血壓
藥物,將運用「品牌延伸」的策略,以「家族系列」產品的行銷
概念,加強市場的布局計畫。
張振武表示,根據調查,逾70%的高血壓病患以一種降血壓藥物
是無法控制好血壓,需要同時使用二至三種的降血壓藥物才可以
將血壓控制好,而諾華擁有最完整的降血壓藥物產品線,包括得
安穩有非常好的控制血壓效果,現在又有一種全新的作用機轉(
DRI類)降血壓藥物-Rasilez絡舒樂適加入,這項新藥可望明年在台
上市,提供高血壓患者一項治療選擇。
他強調,製藥市場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全新作用機轉的降血壓
藥上市,而多家原開發藥廠不斷努力希望能研發出DRI 類這種全
新作用機轉的降血壓藥物,最後終於由諾華搶先研發問世,DRI
類降血壓藥物可望重新塑造降血壓藥物的面貌。
張振武指出,ACEI與ARB類降血壓藥物上市均有很長的時間,已
開始面臨學名藥的競爭,進入產品生命周期的末期。而DRI類降
血壓產品有更好的保護效果,可說是今後的「顯學」,諾華又搶
得上市先機,加上Rasilez在台灣有多項臨床試驗在進行,諾華公
司對於這個重量級的產品是寄予厚望。
憶思能貼片 全新劑型概念
談到憶思能貼片,張振武表示,包括憶思能貼片(治療老人失智
症)在內,以及抗癲癤、帕金森氏症,以及後年將上市,用來治
療多發性硬化的新藥,都是諾華發展中樞神經治療用藥領域最看
重的明星產品。
他出,諾華推出憶思能貼片,如同將口服劑型賦予全新的生命,
提供患者較低副作用的治療選擇。
此外,抗腫瘤藥物也是諾華核心產品之一。張振武表示,自從諾
華研發全球第一個癌症標靶藥物、治療白血病的Glivec 之後,改
變癌症治療的觀念,也讓諾華在全球製藥界的地位更加穩固。面
對這塊兵家必爭之地,諾華不僅繼續維持領先的地位,也將不斷
引進治療各種癌症的創新藥物,明年就會上市新的抗癌藥物。
談到免疫與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物,張振武指出,免疫與器官
植用藥向來是諾華最熟悉且重要的資產,目前諾華擁有四項產品
,明年還有新產品要上市。此外,眼科產品也是未來布局的重點
,尤其是治療老人黃斑部病變的新藥-樂舒晴,可望在明年第一季
取得健保給付,未來發展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諾華在張振武主導下,2007年11月與經濟部
簽署「諾華生醫研發合作協定書」,諾華承諾積極投入台灣的生
醫研發,與政府攜手推動生技產業。合作目標包括臨床研究、舉
辦生醫研討會與簽訂人才培訓計畫三大方向。
引進研發人才 完善產品陣容
張振武表示,諾華積極與台灣各大臨床實驗中心合作,進行創新
藥物的臨床研究。例如今年年初與台大醫院簽署合作協定書,成
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諾華藥廠臨床研究中心」,並簽署合作協
定書,推動有關治療癌症新藥及治療其它疾病新藥的轉譯研究、
早期臨床試驗,以及跨國性大型臨床試驗,並提供台灣臨床研究
人員在 Novartis接受新藥研發訓練之機會,協助台灣培育新藥研發
的領導人才。
張振武表示,經過三年來的「練兵」,台灣諾華儼然成為製藥界
一支堅強的部隊,而且是可以打「硬仗」的部隊。從一項針對台
灣諾華包括: 心血管用藥、中樞神經用藥、治療慢性B型肝炎用藥
,以及抗腫瘤用藥的問券調查發現,四項產品都是客戶(醫師等
專業人士)心目中排名第一。
他強調,台灣諾華的目標是要成為「傳奇性的製藥公司」,而且
得建立在堅固的磐石之上,藉由不斷引進一流的人才,配合諾華
完整的產品陣容,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類四個獎項,諾華就包辦兩項。談到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對
於諾華的意義,台灣諾華公司總裁張振武表示,這證明諾華擁有
堅強的研發實力,每年都有創新的產品上市,尤其每年幾乎都保
持上市2至3種新藥,這在製藥界恐怕是破紀錄的成績。
此次台灣諾華公司獲獎的產品,正是諾華兩大主力產品線-心血管
用藥與中樞神經用藥。張振武指出,目前諾華手上有包括:得安
穩、可得安穩等四種降血壓產品,是國內第二大降血壓藥物研發
藥廠。
品牌延伸策略 強化市場布局
他強調,雖然面對降血壓藥物第一大品牌-Norvasic(脈優),還
有一小段差距,但是諾華有各種單方、複方或固定複方等降血壓
藥物,將運用「品牌延伸」的策略,以「家族系列」產品的行銷
概念,加強市場的布局計畫。
張振武表示,根據調查,逾70%的高血壓病患以一種降血壓藥物
是無法控制好血壓,需要同時使用二至三種的降血壓藥物才可以
將血壓控制好,而諾華擁有最完整的降血壓藥物產品線,包括得
安穩有非常好的控制血壓效果,現在又有一種全新的作用機轉(
DRI類)降血壓藥物-Rasilez絡舒樂適加入,這項新藥可望明年在台
上市,提供高血壓患者一項治療選擇。
他強調,製藥市場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全新作用機轉的降血壓
藥上市,而多家原開發藥廠不斷努力希望能研發出DRI 類這種全
新作用機轉的降血壓藥物,最後終於由諾華搶先研發問世,DRI
類降血壓藥物可望重新塑造降血壓藥物的面貌。
張振武指出,ACEI與ARB類降血壓藥物上市均有很長的時間,已
開始面臨學名藥的競爭,進入產品生命周期的末期。而DRI類降
血壓產品有更好的保護效果,可說是今後的「顯學」,諾華又搶
得上市先機,加上Rasilez在台灣有多項臨床試驗在進行,諾華公
司對於這個重量級的產品是寄予厚望。
憶思能貼片 全新劑型概念
談到憶思能貼片,張振武表示,包括憶思能貼片(治療老人失智
症)在內,以及抗癲癤、帕金森氏症,以及後年將上市,用來治
療多發性硬化的新藥,都是諾華發展中樞神經治療用藥領域最看
重的明星產品。
他出,諾華推出憶思能貼片,如同將口服劑型賦予全新的生命,
提供患者較低副作用的治療選擇。
此外,抗腫瘤藥物也是諾華核心產品之一。張振武表示,自從諾
華研發全球第一個癌症標靶藥物、治療白血病的Glivec 之後,改
變癌症治療的觀念,也讓諾華在全球製藥界的地位更加穩固。面
對這塊兵家必爭之地,諾華不僅繼續維持領先的地位,也將不斷
引進治療各種癌症的創新藥物,明年就會上市新的抗癌藥物。
談到免疫與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物,張振武指出,免疫與器官
植用藥向來是諾華最熟悉且重要的資產,目前諾華擁有四項產品
,明年還有新產品要上市。此外,眼科產品也是未來布局的重點
,尤其是治療老人黃斑部病變的新藥-樂舒晴,可望在明年第一季
取得健保給付,未來發展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諾華在張振武主導下,2007年11月與經濟部
簽署「諾華生醫研發合作協定書」,諾華承諾積極投入台灣的生
醫研發,與政府攜手推動生技產業。合作目標包括臨床研究、舉
辦生醫研討會與簽訂人才培訓計畫三大方向。
引進研發人才 完善產品陣容
張振武表示,諾華積極與台灣各大臨床實驗中心合作,進行創新
藥物的臨床研究。例如今年年初與台大醫院簽署合作協定書,成
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諾華藥廠臨床研究中心」,並簽署合作協
定書,推動有關治療癌症新藥及治療其它疾病新藥的轉譯研究、
早期臨床試驗,以及跨國性大型臨床試驗,並提供台灣臨床研究
人員在 Novartis接受新藥研發訓練之機會,協助台灣培育新藥研發
的領導人才。
張振武表示,經過三年來的「練兵」,台灣諾華儼然成為製藥界
一支堅強的部隊,而且是可以打「硬仗」的部隊。從一項針對台
灣諾華包括: 心血管用藥、中樞神經用藥、治療慢性B型肝炎用藥
,以及抗腫瘤用藥的問券調查發現,四項產品都是客戶(醫師等
專業人士)心目中排名第一。
他強調,台灣諾華的目標是要成為「傳奇性的製藥公司」,而且
得建立在堅固的磐石之上,藉由不斷引進一流的人才,配合諾華
完整的產品陣容,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台灣諾華(Novartis)公司繼2008年以治療慢性B型肝炎口服抗病
毒藥物-喜必福(Sebivo),以及治療黃斑部病變眼藥-樂舒晴,獲
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西藥品類「雙料」銅獎,今年又以全新機
轉的降血壓藥物-絡舒樂適,以及治療失智症新藥-憶思能貼片,分
別獲得2009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西藥品類銀獎與銅獎。
台灣諾華公司表示,科學界提出直接抑制Renin system控制血壓的
概念,至今已30年,卻一直無法成功研發出有效用的藥物。
Rasilez是第一個創新、研發成功、上市的DRI類抗高血壓新藥,有
別於ARB類。新一代DRI類(Rasilez)控制RAS 比ARB類(或ACEI
類)更完全。因為能夠更完整的控制RAS,Rasilez有降低病患血
壓的療效,能夠提供24小時療效持續性、方便性及良好的安全性
,並預期具有器官保護的潛力。
降血壓藥 具保護潛力
Rasilez絡舒樂適也可與其他抗高血壓藥物合併使用,與血管收縮素
轉化?抑制劑、血管收縮素受體組斷劑、利尿劑、鈣離子阻斷劑合
併使用時,可提供更佳顯著降壓效果。
Rasilez 絡舒樂適半衰期長達40小時,臨床證實可穩定控制血壓超
過24小時,患者忘記服藥48小時後,可維持91%血壓穩定。避免
因服藥順從性不佳、血壓控制不穩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
心血管及腎臟疾病的預防方面,初步資料已顯示Rasilez絡舒樂適
的保護潛力。
諾華另一項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銅獎的產品-憶思能(Exelon)
貼片,是用於治療阿滋海默氏症病人的失智症及帕金森氏症相關
的失智症。目前全球已有口服膠囊及液劑兩種劑型於台灣及全球
上巿。
台灣諾華公司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一種失智症,約占其
中60至70%,阿茲海默症及其它他失智症是侵犯腦部且漸進退化
的疾病,嚴重影響一個人的能力、生活各層面,並波及周遭的人
,提供更好的失智症用藥,以減緩失智症病患失能狀態或減輕照
護者負擔,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治療失智 貼片取代口服
從長期的臨床試驗中發現,若病患遵照醫囑服藥,目前的口服治
療用藥可提供長達3至4年的臨床效益。但是從實際的臨床觀察發
現,病患持續以口服用藥治療的期間很少超過一年,台灣本地的
研究也發現平均用藥期間僅14個月。
憶思能貼片(Exelon Patch)是一種新的藥品劑型,也是全球第一
種用於治療阿滋海默氏症的穿皮貼片劑,可提供無法口服的病患
或拒絕服藥的病患另一種治療的選擇。此新劑型藥品目前全球已
有49個國家,包括美國及歐盟國家核准上巿。
與現有的口服劑型比較,貼片劑型的藥品釋放特性,只需每日使
用一次,療效即和現有的口服每日服用二次的療效相當,提高病
人的接受度,亦增加照護者的方便性。
由於貼片劑型可控制藥品的釋出率,不會像口服劑型在服藥最初
數小時即大量釋出,副作用的發生率較低,病人的耐受性亦較高
,亦可增加用藥的順從性。
以往因口服藥物耐受性不佳,常無法使病患達到最佳治療劑量(
失智症治療用藥的劑量與療效為線性關係),經由皮膚吸收的憶
思能貼片則可免除此種顧慮,使病患達到最佳治療劑量。藉由一
天一次,一次一片的用藥方式,可大幅改善遵囑性,藉而增加療
效,以達治療目標。
憶思能貼片目前已經全球49個國家核准上巿,其中包括美國、加
拿大、澳洲、瑞士及歐盟的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等
27個會員國,和韓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等5個亞洲
國家。
毒藥物-喜必福(Sebivo),以及治療黃斑部病變眼藥-樂舒晴,獲
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西藥品類「雙料」銅獎,今年又以全新機
轉的降血壓藥物-絡舒樂適,以及治療失智症新藥-憶思能貼片,分
別獲得2009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西藥品類銀獎與銅獎。
台灣諾華公司表示,科學界提出直接抑制Renin system控制血壓的
概念,至今已30年,卻一直無法成功研發出有效用的藥物。
Rasilez是第一個創新、研發成功、上市的DRI類抗高血壓新藥,有
別於ARB類。新一代DRI類(Rasilez)控制RAS 比ARB類(或ACEI
類)更完全。因為能夠更完整的控制RAS,Rasilez有降低病患血
壓的療效,能夠提供24小時療效持續性、方便性及良好的安全性
,並預期具有器官保護的潛力。
降血壓藥 具保護潛力
Rasilez絡舒樂適也可與其他抗高血壓藥物合併使用,與血管收縮素
轉化?抑制劑、血管收縮素受體組斷劑、利尿劑、鈣離子阻斷劑合
併使用時,可提供更佳顯著降壓效果。
Rasilez 絡舒樂適半衰期長達40小時,臨床證實可穩定控制血壓超
過24小時,患者忘記服藥48小時後,可維持91%血壓穩定。避免
因服藥順從性不佳、血壓控制不穩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
心血管及腎臟疾病的預防方面,初步資料已顯示Rasilez絡舒樂適
的保護潛力。
諾華另一項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銅獎的產品-憶思能(Exelon)
貼片,是用於治療阿滋海默氏症病人的失智症及帕金森氏症相關
的失智症。目前全球已有口服膠囊及液劑兩種劑型於台灣及全球
上巿。
台灣諾華公司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一種失智症,約占其
中60至70%,阿茲海默症及其它他失智症是侵犯腦部且漸進退化
的疾病,嚴重影響一個人的能力、生活各層面,並波及周遭的人
,提供更好的失智症用藥,以減緩失智症病患失能狀態或減輕照
護者負擔,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治療失智 貼片取代口服
從長期的臨床試驗中發現,若病患遵照醫囑服藥,目前的口服治
療用藥可提供長達3至4年的臨床效益。但是從實際的臨床觀察發
現,病患持續以口服用藥治療的期間很少超過一年,台灣本地的
研究也發現平均用藥期間僅14個月。
憶思能貼片(Exelon Patch)是一種新的藥品劑型,也是全球第一
種用於治療阿滋海默氏症的穿皮貼片劑,可提供無法口服的病患
或拒絕服藥的病患另一種治療的選擇。此新劑型藥品目前全球已
有49個國家,包括美國及歐盟國家核准上巿。
與現有的口服劑型比較,貼片劑型的藥品釋放特性,只需每日使
用一次,療效即和現有的口服每日服用二次的療效相當,提高病
人的接受度,亦增加照護者的方便性。
由於貼片劑型可控制藥品的釋出率,不會像口服劑型在服藥最初
數小時即大量釋出,副作用的發生率較低,病人的耐受性亦較高
,亦可增加用藥的順從性。
以往因口服藥物耐受性不佳,常無法使病患達到最佳治療劑量(
失智症治療用藥的劑量與療效為線性關係),經由皮膚吸收的憶
思能貼片則可免除此種顧慮,使病患達到最佳治療劑量。藉由一
天一次,一次一片的用藥方式,可大幅改善遵囑性,藉而增加療
效,以達治療目標。
憶思能貼片目前已經全球49個國家核准上巿,其中包括美國、加
拿大、澳洲、瑞士及歐盟的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等
27個會員國,和韓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等5個亞洲
國家。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