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東奧金牌得主們將為台灣銀行信用卡發行揭幕,打造熱鬧的金融盛事!
31日,台灣金融界將盛大展開一場與東奧結合的信用卡發行活動。土銀與合庫銀行將分別在上午和下午舉辦這項活動,讓台灣之光李洋、王齊麟與戴資穎、林昀儒、鄭怡靜、莊智淵等體壇明星一同為銀行站台。
合庫銀行將在31日下午發行「i運動卡」,該卡將部分手續費收益用於贊助體壇活動。這張運動卡的設計簡潔,以棒球、羽球和桌球圖像為主,不涉及任何需要東奧授權的圖案。
活動當天,合庫銀行董事長雷仲達將頒發「台灣之光—合庫榮耀」獎項給表現傑出的選手和教練,接著將舉行記者會,讓選手們發表感言。
土銀則是選在31日發行與李洋、王齊麟合作的「麟洋信用卡」,這張信用卡的設計也經過了東奧委員會的授權。
這場信用卡發行活動不僅是金融界的盛事,也是對台灣體壇英雄們的致敬,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場精彩絕倫的金融體壇盛會!
由於存款利率下滑、放款利率持平,國銀存放利差漲至1.25個百分點,連三季上漲,並較前一季上升0.02個百分點。國銀存放利差在國際金融海嘯時期曾跌至1.11個百分點、為歷史最低,與今年第2季存放利差相較,差距僅0.14個百分點。
國銀存放利差谷底盤旋,代表光靠老本行賺錢大不易。銀行主管說,銀行老本行為存、放款業務,從民眾手中吸收存款,貸放給企業或個人,從中賺取利差,存放利差墜至谷底,代表銀行光靠存放款業務,恐怕難以維持榮景,因此,銀行除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外,也將業務重心挪移到財富管理、拉高手續費收入,或加強金融操作、提升投資收益。
銀行主管分析,國內銀行過度競爭,加上資金十分充裕,利差本來就「薄如紙」,今年第2季,國內爆發本土疫情、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影響所及,國內消費觀光等產業急凍,政府也緊急採取相關紓困措施,使放款利率難以拉升、維持去年第3季、今年第1季的1.61%,為歷史最低水準。國銀家數過多,加上市場濫頭寸充斥,只要遇到好客戶,利率持續「殺很大」,這也是為何央行利率凍漲,放款利率近年仍維持下行趨勢的關鍵。
央行日前公布,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跟華銀等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7月平均利率1.349%,追平2020年5月歷史新低紀錄,主要是房貸市場競爭激烈,銀行為競爭優質菁英客戶,利率持續下殺,進而促使房貸利率跌至谷底。
合庫除了合庫金暨銀行董事長雷仲達與萬事達卡組織總經理陳懿文 出席,並由戴資穎領軍包括林昀儒、鄭怡靜、莊智淵等七位在東奧表 現傑出的選手站台,可說是東奧結束後的多場相關紀念卡、信用卡活 動陣容最龐大的一場。
一卡通、悠遊卡,以及華銀日前陸續發行東奧紀念版信用卡,合庫 則將在31日發行「i運動卡」,據了解,「i運動卡」將會自手續費 收益提撥部分來贊助體壇活動,由於考慮到發行能順利執行,因此這 張運動卡在卡面上簡單以棒球、羽球,和桌球圖像示意,並未觸及到 任何需要東奧授權的圖像。
合庫已規劃,在31日登場的這個信用卡發行活動之前,會先進行「 台灣之光—合庫榮耀」頒獎典禮,由雷仲達親自頒獎給七位選手、三 位教練,緊接著就舉辦「合庫i運動卡力挺台灣之光」記者會,並且 由選手發表感言。
東奧概念信用卡最早的發想是源於土銀麟洋拿下金牌,網友「獻策 」發行「綠地白線加鷹眼」的紀念版,然而涉及到「綠地白線」及鷹 眼的圖樣等設計,必須經過東奧委員會授權,因此土銀花了很久的時 間等待授權。
土銀指出,東奧方面的授權結果直到8月30日才能下來,因此土銀 選在31日辦發表會,董座謝娟娟與總座何英明將與麟洋一起出席。
台積電如睡獅甦醒,25日收於585元,漲幅達13元,帶動電子股重新躍升,台股成交值達2,023億元,占比高達55.6%。在貨櫃三雄的回神反彈下,台股加權指數成功突破半年線,重返萬七大關,以17,045點大漲227點作收。三大法人齊步翻多,買超184.8億元,成為市場的最大功臣。
台股寫下四大好兆頭,指數可望持續攻堅。首先,美股四大指數連續四日收漲,那斯達克指數及標普500指數同創歷史新高。其次,外資回頭加碼,買超達167.44億元。再者,台積電股價收於585元,大漲13元,率先站上月線,並收復市值15兆元江山,有助台股向月線17,118點挺進。最後,貨櫃三雄由萬海領頭,站上所有均線。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及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三位投顧名師一致認為,台股短線跌幅頗深,指數站上萬七後,多頭重掌令旗,後市續彈升。但本周五(27日)即將上路的監視新制,對市場影響程度如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也是指數是否續攻的關鍵。
朱晏民指出,近日台股修正幅度大,整體本益比(PE)已下修至15倍以下,今年上市櫃公司基本面佳,獲利年增已上修至58%。另台積電明年獲利成長估計至少一成以上,都是支撐台股短線反彈的主因。
儲祥生表示,台股現在「錢很多、氣很強」,台積電25日大漲,很多權值股也動起來,外資回頭加碼是重要功臣,拉抬指數大漲,配合美股連日反彈大漲或創高,短線反彈可期。
據統計,三大法人25日同步翻多買超184.8億元,主要鎖定電金傳三大龍頭股加碼,買超聯電5萬多張最多,再來是華邦電1.5萬張、中信金逾1萬張,以及欣興、陽明、台積電、慧洋-KY、東森、華航、萬海、長榮航等,買超都在5,000張以上。
晶圓雙雄25日大漲,台積電一檔就貢獻指數112點、聯電6點多,貨櫃三雄合計近達26點,助攻台股站回萬七大關。但陽明25日再爆出3,127萬餘元違約交割(23日交易),其中,台銀鳳山分公司違約交割僅14萬元,少年海神翻船事件重演,航運股是否止穩備受關注。
台股寫下四大好兆頭,指數可望持續攻堅:一、美股四大指數連四日收漲,那斯達克指數及標普500指數同創歷史新高;二、外資回頭加碼買超167.44億元;三、台積電股價收585元大漲13元,率先站上月線,並收復市值15兆元江山,有助台股向月線17,118點挺進;四、貨櫃三雄由萬海領頭站上所有均線。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及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三位投顧名師一致指出,台股短線跌幅頗深,指數站上萬七後,多頭重掌令旗,後市續彈升,但本周五(27日)即將上路的監視新制,對市場影響程度如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也是指數是否續攻的關鍵。
朱晏民指出,近日台股修正幅度大,整體本益比(PE)已下修至15倍以下,今年上市櫃公司基本面佳,獲利年增已上修至58%,另台積電明年獲利成長估計至少一成以上,都是支撐台股短線反彈的主因。
儲祥生表示,台股現在「錢很多、氣很強」,台積電25日大漲,很多權值股也動起來,外資回頭加碼是重要功臣,拉抬指數大漲,配合美股連日反彈大漲或創高,短線反彈可期。
據統計,三大法人25日同步翻多買超184.8億元,主要鎖定電金傳三大龍頭股加碼,買超聯電5萬多張最多,再來是華邦電1.5萬張、中信金逾1萬張,以及欣興、陽明、台積電、慧洋-KY、東森、華航、萬海、長榮航等,買超都在5,000張以上。
晶圓雙雄25日大漲,台積電一檔就貢獻指數112點、聯電6點多,貨櫃三雄合計近達26點,助攻台股站回萬七大關。但陽明25日再爆出3,127萬餘元違約交割(23日交易),其中,台銀鳳山分公司違約交割僅14萬元,少年海神翻船事件重演,航運股是否止穩備受關注。
臺灣銀行今(16)日舉行盛大的儀式,正式啟動「數位創新人才鑄造廠」,這個專案將結合金融界與數位科技的力量,培育更多具有創新思維的金融人才。活動現場,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總經理許志文,以及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等重量級人物共同出席,為這個重要里程碑揭開序幕。 面對全球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金融產業也必須加速數位轉型。臺灣銀行看準這個趨勢,積極投入數位創新,並認為培育創新人才是關鍵。為此,臺灣銀行與資策會金融科技中心攜手,從專業素養和實作工坊兩個方向,培養金融創新人才。 資策會金融科技中心擁有豐富的金融創新經驗和產業資源,特別是針對臺灣銀行的總行業務和營運管理單位,精心挑選了43名菁英種子,並規劃了「數位創新人才鑄造廠」方案。這個方案將由實務專家帶領,進行行銷、資源、數據等分析評估,並實作工坊,從中挖掘出可實現的創新解決方案。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在活動中強調,資策會作為數位轉型的推手,與臺銀的合作將發揮漣漪效應,加速組織內化改革,讓臺灣銀行在數位浪潮中搶佔先機。這個專案的啟動,不僅是臺灣銀行對數位創新的承諾,也是對未來金融發展的信心表達。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上房地合一2.0政策實施,台灣房貸市場近期出現波動。中央銀行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減少至503.34億元,創下五個月來新低,同時房貸利率也跌至1.349%,與2020年5月持平,創下歷史新低紀錄。不過,雖然政府多項政策力圖抑制炒房,雙北市的房價卻仍然持續攀升,引發外界對於政策成效的關注。
根據央行資料,雙北市的房價持續上漲,其中信義房價指數在7月份,台北市的房價月增1.92%、年增9.96%,新北市的房價月增1.01%、年增11.71%,大台北都會區合計月增1.53%、年增10.7%。值得注意的是,以年增率來看,雙北市的房價已創下逾七年新高。
對於房價持續上漲的現象,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解釋,房價上漲的原因與成本面關係密切,包括土地成本、建材成本的增加,以及市場缺工導致工資上漲。她強調,政府打炒房的目的在於抑制投機行為,但由於營建成本提高,房價難以期待下滑。
此外,央行公布,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與第一銀行等五大銀行,7月份新增房貸金額減少了163.84億元。蔡惠美表示,這與疫情嚴峻後,看房人數減少,房市交易受到衝擊有關。她還提到,房地合一2.0政策在7月正式上路,可能導致部分投資客暫緩交易,待未來稅率較低時再出售,進而影響房市交易與新增房貸。
至於房貸利率,蔡惠美指出,目前房貸市場競爭激烈,但從去年5月至今,新增房貸利率介於1.349%到1.37%之間,差異不大。未來房貸利率是否會再走低,則需要進一步觀察。
中央銀行昨日公布,台灣五大銀行在7月份的新增房貸總額達到503.34億元,這個數字如果除去2月份因為農曆年的季節因素,已經是14個月來的單月新低。央行官員解釋,這主要是由於「房地合一課稅2.0」的實施,使得六大都市的移轉棟數減少了二位數,進而導致新增房貸的數字下滑。同時,新增房貸的利率也下滑至1.349%,創下了平史上最低紀錄。 由於5月中旬本土疫情升至三級警戒,這對於實地看屋和房仲交易造成了影響,但省稅的提前換手潮卻在5、6月份推動了五大銀行新增房貸的顯著增加,形成了高基期效應。然而,7月份新制的實施讓那些未來得及提早交易的客戶立刻縮手,使得交易明顯冷卻。7月份六大都市的合計移轉棟數,不論是月減還是年減都超過了兩成五。 在六大都市中,台中市7月份的移轉棟數月減最多,達44.1%,其次是台北、高雄、桃園、台南和新北市。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只有台南市年增13.3%,其他五都則是較去年同期減少。台南市7月份移轉棟數年增,主要是因應南科開發帶動的區域就業人口購屋需求,以及相關公共建設的配合,再加上南部本土疫情控制得較好,房市交易優於去年。 台銀、土銀、合庫銀、一銀、華銀等五大銀行新承做的房貸,佔了全體銀行近四成的比重,一直被視為房市風向球。央行官員指出,7月底本土疫情緩和,從三級降至二級警戒,8月份之後將有利於自住剛性購屋需求的進場看屋。但由於適逢民俗月(農曆7月),根據經驗,這對自住買氣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需要進一步觀察。最後,五大銀行7月份新承作房貸的利率較6月小幅下滑0.004個百點至1.349%,與2020年5月時相同。央行官員強調,從去年5月以來,新增房貸利率一直在1.349~1.367%間變動,變動幅度相當小,意義不大。
臺灣銀行致力推動數位創新,並相信創新人才培育是金融科技發展的關鍵,資策會金融科技中心以其在金融創新領域的豐富經驗與產業資源,針對臺灣銀行總行業務、營運管理單位等,從優遴薦43名菁英種子,規劃「數位創新人才鑄造廠」方案,由實務專家導入行銷、資源、數據等分析評估實作工坊產出解決方案雛型,催生未來臺灣銀行中長期可實現之創新解決方案。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表示:「資策會一直以數位轉型的化育者為定位,並成立ACE數位轉型學堂。本次與臺銀合作「數位創新人才鑄造廠」,未來可發揮漣漪效應,加速組織內化改革,在數位浪潮中搶占機先。」
央行資料顯示,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衰退,雙北市房價仍持續且全面上漲。象徵中古屋行情的信義房價指數,7月台北市月增1.92%、年增9.96%,新北市月增1.01%、年增11.71%,大台北都會區合計月增1.53%、年增10.7%。
以年增率而言,台北市與新北市逾一年來房價持續上漲,並創下逾七年新高。
政府多管齊下打炒房,房價仍持續上漲,是否代表政策效果不彰?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解釋,房價上漲,成本面因素很關鍵,土地成本、建材成本都增加,且市場缺工導致工資上漲,房價是反映成本面因素,不足以認定打炒房成效不彰。
蔡惠美強調,政府打炒房,主要是要抑制投機行為,但營建成本提高,很難期待房價下滑。
央行昨日公布,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與第一銀行等五大銀行,7月新增房貸大減163.84億元,對此,蔡惠美指出,5月中旬後疫情嚴峻,看房人數明顯較少,房市交易也受到衝擊,並反映在7月的貸款金額上。
蔡惠美表示,7月房地合一2.0正式上路前,房市在6月提前湧現換手潮,7月後新制上路,來不及釋出的投資客很可能暫緩交易,等個二年或五年後稅率較低再出售,進而導致房市交易減少、新增房貸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
對於7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探底,蔡惠美說,房貸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不過從去年5月到現在,新增房貸利率介於1.349%到1.37%,差異不大,未來是否再走低,仍待觀察。
央行官員表示,5月中旬本土疫情升至三級警戒,影響實地看屋,房仲交易減少,但省稅的提前換手潮出籠,激勵5、6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明顯增加,也形成高基期效應;7月新制一上路,未來得及提早交易者立即縮手,交易明顯冷卻,7月六都合計移轉棟數,不論月減及年減都超過兩成五。
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均為月減,以台中市月減44.1%最多,其次依序是台北市、高雄市、桃園市、台南市及新北市,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六都中僅台南市年增13.3%,其他五都均較去年同期減少。而台南市7月移轉棟數年增說明,主要是反應南科開發效應,在企業陸續進駐下,帶動區內就業人口的購屋需求,且配合的相關公共建設不錯,加上南部本土疫情控制相對好,房市交易優於去年。
台銀、土銀、合庫銀、一銀、華銀等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比重約占全體銀行的近四成,一向被視為房市風向球。央行官員指出,7月底本土疫情緩和,從三級降至二級警戒,8月之後將有利自住剛性購屋需求進場看屋,但適逢民俗月(農曆7月),依據經驗,對自住買氣都有一定的負面效應,有待進一步觀察。
五大銀行7月新承作房貸利率較6月小幅下滑0.004個百點至1.349%,與2020年5月時相同。央行官員強調,去年5月以來,新增房貸利率持續在1.349∼1.367%間變動,幅度相當小,意義並不大。
【台灣金融新聞】 近日,台灣金融界傳來一則令人矚目的新聞,公股行庫為推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理念,共組大聯盟,展現強大聯手之力。兆豐銀行首度主辦遠東集團旗下亞東石化200億元聯貸案,將於本月底簽約,八大公股行庫全部參與,後續還有百億規模聯貸案可望採ESG架構,短短數月內公股行庫ESG聯貸金額將近千億元。 先前,台灣銀行與第一銀行共同主辦友達500億元ESG永續指數連結聯貸案,金額龐大,成功打響大聯盟名號。財政部下令第一金與兆豐金領銜公股行庫實施ESG行動,並建立平台持續推進ESG進程。公股行庫不僅自身執行ESG,更透過在企金放款的高市占率,積極推動綠色金融、ESG放款與聯貸。 值得注意的是,民營、外商銀行ESG放款以自貸案為主,而公股行庫主辦ESG聯貸的能量則相當龐大,有望發揮更大影響力,帶動企業強化ESG發展。與綠色金融以綠色產業為主不同,ESG永續指數連結貸款或聯貸案,則是以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等指標評級,檢視貸款企業ESG進程,適用產業範圍較廣,有利於推動ESG發展。 兆豐銀行主辦的亞東石化聯貸案,即採用ESG架構的永續指數連結聯貸,八大公股行庫共襄盛舉,兆豐銀擔任統籌主辦。亞東石化辦理聯貸,資金用途主要為借新還舊與增加營運週轉金,預估200億元,可望於8月底前完成簽約。 近年來,利率低檔,不少企業辦理銀行聯貸,會要求其中有一定比例搭配保證商業本票發行額度。然而,亞東石化聯貸,搭配商業本票發行比重低於五成,參貸銀行以聯貸支持企業ESG同時,利潤也比不少聯貸案更有保障。 公股行庫主管指出,國際市場重視ESG是趨勢,財政部指示公股行庫致力於ESG,金管會推動綠色金融方案2.0,公股行庫共組ESG大聯盟也更為積極。各行庫陸續發行綠色債券支持綠色產業投融資,預期公股行庫在ESG的各項作為,將帶動上市櫃產業實際ESG的效應快速擴大。 ESG永續發展指數連結的貸款,會連動貸款企業各項ESG指標,依照企業每年ESG表現進步程度調整貸款利率等條件,作為企業致力於ESG的鼓勵。不過,採聯貸形式仍會受到銀行同業默契聯貸地板價1.7%的限制,不能相互牴觸。 行庫主管指出,ESG永續指數連結貸款的條件設計,可能以企業每年相關指數進步1個百分點,就可調降利率若干,來鼓勵企業落實ESG,最多可降到5個基本點。因此,上市櫃產業也有不少樂意主動與銀行洽談ESG貸款。 總之,公股行庫在ESG領域的積極作為,不僅推動了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也為企業ESG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台灣銀行在7月的債券市場中表現亮眼,以逾百億元的投資金額成功奪得7月買債王的寶座。根據櫃買中心公布的資料,台灣銀行在這個月內砸下重金加碼台債,顯示出對本土債券市場的強烈信心。不僅如此,民營銀行台北富邦銀行也表現出色,以103.09億元的賣超債券金額,成為7月的賣債冠軍,遠遠領先其他證券商。 在買債方面,除了台灣銀行外,渣打銀行、玉山銀行、元大銀行以及中華郵政也分別以127.37億元至30.71億元的買債金額,位居前五大買債金融機構。這些銀行的投資策略顯示,在低利率環境下,公債市場的吸引力逐漸降低,而銀行和壽險公司轉而尋求公司債或外幣債券等更高利率的投資品,以提升投資報酬率。 券商主管分析,7月買超債券的金融機構主要是為了去化資金,雖然台債利率偏低,但「零風險」的投資特性仍讓它們成為穩定的選擇。例如,渣打銀行在7月買超債券近百億元,主要是為了去化手頭的餘裕資金。 而在賣債方面,除了台北富邦銀行外,合庫證券、元富證券、凱基證券和合作金庫銀行也分別以41.9億元至75.85億元的賣超規模,成為前五大賣超金融機構。券商主管指出,這些機構的賣債行為,主要是為了獲利了結,確保投資回報。 總結來說,台灣銀行在7月的債券市場表現突出,不僅展現了對本土市場的信任,也反映了金融機構在低利率環境下的投資策略轉變。
先前台灣銀行和第一銀行共同主辦友達500億元ESG永續指數連結聯貸案,金額龐大,打響大聯盟名號。財政部在下令由第一金與兆豐金領銜公股行庫落實ESG行動,建立平台持續推進各項ESG進程之後,公股銀行通通動起來,除了公股行庫自身執行ESG,透過公股行庫在企金放款高市占率的影響力,也積極推動綠色金融、ESG放款與聯貸。
民營、外商銀行ESG放款以自貸案為主,公股行庫主辦ESG聯貸的能量龐大,也可望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帶動企業強化ESG發展,且相較於綠色金融以綠色產業為主,ESG永續指數連結貸款或聯貸案,是以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等各項指標評級與總評分等項目,檢視貸款企業ESG進程、連動貸款利率條件等,可適用的產業範圍較廣,也有利於擴大推動ESG的發展。
兆豐銀行主辦遠東集團旗下亞東石化聯貸200億元案,即是採用ESG架構的永續指數連結聯貸,八大公股行庫全部參與,共襄盛舉,兆豐銀則是擔任統籌主辦。
據了解,亞東石化辦理聯貸,資金用途主要為借新還舊與增加營運週轉金,聯貸額度預估200億元,可望於8月底前完成簽約。
近年利率低檔,不少企業辦理銀行聯貸,會要求其中有相當比例搭配保證商業本票發行額度,之前即有某大銀行主辦聯貸,曾經高達七成比重屬於商業本票保證,使得銀行只賺取保證費,沒有實際資金貸予,保證費利潤也比貸款利息收益更低,但亞東石化聯貸,搭配商業本票發行比重低於五成,參貸銀行以聯貸支持企業ESG同時,利潤也比不少聯貸案更有保障。
公股行庫主管指出,國際市場重視ESG是趨勢,財政部指示公股行庫致力於ESG,以及金管會推動綠色金融方案2.0,公股行庫共組ESG大聯盟也更為積極,繼一銀後,兆豐銀最近已簽署赤道原則,後續華銀、合庫銀也將簽署。此外,各行庫陸續發行綠色債券支持綠色產業投融資,合庫銀另外也領先發行可持續發展債券,預期公股行庫在ESG的各項作為,帶動上市櫃產業實際ESG的效應將快速擴大。
ESG永續發展指數連結的貸款,會連動貸款企業各項ESG指標,依照企業每年ESG表現進步程度調整貸款利率等條件,作為企業致力於ESG的鼓勵。不過,若是採聯貸形式,仍會受到銀行同業默契聯貸地板價1.7%的限制,不能相互牴觸。
公股行庫高層主管指出,ESG永續指數連結貸款,條件設計可能是以企業每年相關指數進步1個百分點,就可調降利率若干,來鼓勵企業落實ESG,最多可降到5個基本點(1個基點為0.01個百分點),因此上市櫃產業也有不少樂意主動與銀行洽談ESG貸款。
行庫主管指出,若是自貸案,也就是銀行自行一對一貸款給企業,放款條件不涉及其他銀行,但是這類貸款的規模較小,因此企業若有較大的資金需求,還是以聯貸較有效率,但是聯貸利率的調整,仍須受地板價1.7%限制。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7月買債前五大金融機構依序為台灣銀行、渣打銀行、玉山銀行、元大銀行和中華郵政,買債金額介於127.37億到30.71億元之間。
券商主管分析,由於國內公債的利率偏低,不少投資大戶對公債興趣缺缺,買氣明顯縮手,除此之外,相較於利率谷底盤旋的公債,不少銀行與壽險轉投利率較高的公司債或外幣債券,以拉高投資報酬率。
券商主管說,7月買超債券較多的金融機構,應該還是基於去化資金的需求,雖然台債利率偏低,但可以說是「零風險」投資,就算報酬率差強人意,也總比爛在帳上零收益來得強一些。
7月買超債券近百億元的渣打銀行,排名買債亞軍,券商主管說,渣打銀行主要買進短券,估計也是為了去化手頭的餘裕資金。
民營銀行玉山、元大,7月買超債券78.54億元與57.13億元,擠入買超第三、四名,「綠巨人」中華郵政買超30.71億元、僅排名第五。
7月買超第六至第十大金融機構還包括:農業金庫、中華票券、兆豐銀行、遠東銀行和永豐銀行,買超金額介於12.56至26.69億元間。
櫃買中心統計指出,民營台北富邦銀行7月賣超債券103.09億元,領先絕大多數證券商,奪下賣債冠軍。
觀察前五大賣超金融機構,除台北富邦銀外,還包括合庫證券、元富證券、凱基證券和合作金庫銀行,賣超規模介於41.9億元至75.85億元。
券商主管說,「金融機構賣債,應該都是獲利了結、入袋為安。」
台灣金融界再傳驚人消息!兆豐銀行矽谷分行主辦的南亞聯貸案,金額高達10億美元,台銀、一銀、土銀等重量級銀行也加入其中,超額認貸達四成,這次聯貸案的成功,不僅展現了台灣金融實力,也對南亞經營團隊給予了高度肯定。
這次聯貸案的主角是台塑集團旗下的南亞America及南亞Texas,它們的10億美元聯貸案已經完成簽約。南亞自1980年代起深耕美國市場,長期以來的優異經營和信譽,讓它們在美國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近年來,南亞在德州的廠區投資數十億美元,新廠已於2020年底完工投產,不僅強化了上中下游一貫作業生產,還有效降低了成本,確保了原料供應,並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就近銷售歐美地區,進一步分散集團風險,提高銷售調度彈性。
兆豐銀行表示,南亞的這次聯貸案,是台商在美國市場的指標性大型聯貸案。兆豐銀行近年來積極推動ESG永續金融,與南亞在環保、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努力不謀而合。兆豐銀行在ESG投融資服務方面已有新台幣6,500億元的總額,並將發展綠色金融納入未來營運策略。
矽谷分行作為兆豐銀行的重要據點,自1989年成立以來,已經為台灣知名企業集團籌組多起美元國際聯貸,是南亞美國子公司的長期合作夥伴。兆豐銀行對美國地區分行的獲利成長相當樂觀,這也反映了兆豐銀行在美國市場的深耕和發展。
近年來,受到美中貿易戰、美國製造政策實施及美台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等因素的影響,台商加速進軍美國市場。兆豐銀行在美國的紐約、芝加哥、洛杉磯及矽谷四地設有分行,運用專業的金融服務和豐富的在地經驗,不斷支持台商赴美設廠及全球供應鏈融資需求,2020年和2021上半年放款分別年增18%和10%,業務及獲利成長強勁。
兆豐金控旗下兆豐銀行矽谷分行統籌主辦台塑集團旗下南亞America及南亞Texas10億美元聯貸案完成簽約,其他參貸銀行有台銀、一銀、土銀、合庫銀、中信銀、華銀、美國銀行、永豐銀及玉山銀等,超額認貸逾四成,顯見銀行團對南亞經營團隊高度肯定。
兆豐銀指出,南亞此次海外10億美元聯貸案,是台商在美國市場的指標性大型聯貸案。台塑集團1980年代即開始深耕美國市場,長期經營績效優異、信譽卓著,近年投資數十億美元於德州廠區建廠,其中南亞德州新廠,已於2020年底完工投產,強化上中下游一貫作業生產,有效降低成本及確保原料供應,並藉地理位置優勢,就近銷售歐美地區,以利分散集團風險、提高銷售調度彈性。
兆豐銀並表示,台塑集團近年積極節能減碳,發展符合環保趨勢產品,2020年國際環境評鑑指標碳揭露 (CDP)排名升至A評等,於國際知名化學品企業中名列前茅,致力實踐ESG永續價值,這與兆豐銀行致力實踐ESG永續金融使命十分契合。兆豐銀行致力ESG投融資服務,對綠色金融投融資項目總額已達新台幣6,500億元,並已將發展綠色金融納入未來營運策略。
兆豐銀指出,本次統籌主辦南亞聯貸的矽谷分行,1989年成立至今為台灣知名企業集團籌組多起美元國際聯貸,也是南亞美國子公司長期合作夥伴,由於美國經濟率先全球成長,兆豐銀對美國地區分行的獲利成長也相當樂觀。
近年在美中貿易戰、美國製造政策實施及美台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 (TIFA)等因素帶動下,台商加速進軍美國市場。兆豐銀在美國紐約、芝加哥、洛杉磯及矽谷四地設有分行,運用專業的金融服務及豐富的在地經驗,持續支持台商赴美設廠及全球供應鏈融資需求,在美國放款業務大有斬獲,2020年、2021上半年放款分別年增18%、10%,業務及獲利成長強勁。
臺灣銀行推出「黃金恆久遠、財富永留傳」抽獎活動,要給黃金存摺客戶大大來個回饋!從8月16日到10月29日,只要在這段時間內,客戶們每買進加回售黃金存摺累計達到50公克,不管是新臺幣、美元還是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存摺,都能夠得到一次抽獎的機會哦! 而且,有兩個超級獨家好康在等著你:第一,如果你在活動期間內是第一次開設黃金存摺戶(注意,如果是銷戶後重新開戶的話不算哦),而且買進累計達到5公克,那麼你也能得到一次抽獎機會;第二,如果你首次成為臺灣銀行財富管理貴賓,同時還有黃金存摺帳戶,那麼你就有福了,可以得到兩次抽獎機會! 這次的活動獎項可真是豐富呢!特獎是超級大獎,一個價值80,000元的黃金存摺,只有一個機會;頭獎有三個,每個價值30,000元;貳獎有六個,每個價值15,000元;參獎有15個,每個價值2,300元;肆獎有25個,每個價值2,000元;最後還有新手好運獎,共50個,每個價值2,000元。總共就是100個超級幸運好禮,等你來領取! 想要了解更多的活動細節,就請上臺銀網站查詢吧!記得,黃金存摺,讓你的財富更加穩固,這次活動絕對不要錯過哦!
金融新聞快訊!近期,越南工商銀行(Vietinbank)在台灣成功籌集了一筆總金額達7.9億美元的國際聯貸,這筆金額在近年來海外銀行來台募資中可說是相當驚人。這次聯貸案由德意志銀行擔任管理銀行,並吸引了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彰化銀行、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和兆豐銀行等多家台灣銀行參與,其中不乏公股和民營銀行。這次聯貸案不僅是借新還舊,還包括為銀行新增營運周轉金。 越南工商銀行是越南第四大銀行,也是當地第二大上市銀行,此次來台募資,除了在當地市場發債,還在海外地區籌組聯貸案。台灣市場對於越南工商銀行的這次募資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這也顯示了台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此次聯貸案之所以能夠得到台灣銀行的熱烈支持,與越南工商銀行的大股東背景不無關係。該銀行由越南央行和日本三菱日聯銀行共同持股,其中日本三菱日聯銀行自2012年以來持有兩成股份。這兩大股東的加持,讓越南工商銀行在台灣募資時獲得了國內銀行的信任和積極參與。 另一方面,台灣銀行在此次聯貸案中積極參與,也反映了台灣銀行手中美元資金的充裕。由於美元資金豐沛,台灣銀行積極尋找聯貸等出路,以去化資金。此次聯貸案的放款利率較高,總利率水準約在1.3%,對於銀行來說是一筆相當不錯的投資。這筆資金將分別在2023年和2024年到期,對於台灣銀行來說,這是一個去化資金、獲得良好報酬的機會。
台灣銀行一直是金融市場的焦點,近期來,隨著台灣低利環境持續延燒,海外金融業者紛紛來台募資,其中越南金融業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不僅是越南工商銀行,還有胡志明市開發銀行等,這些銀行在台灣市場上的活動不斷增加,吸引了眾多銀行的目光。台銀作為台灣金融業的領頭羊,其參與的聯貸案也越來越多,不僅展現了台銀的影響力,也反映了台灣金融市場的吸引力。
從2010年開始,台灣就成為跨國融資的寶地,各國銀行紛至沓來,包括南非標準銀行、韓國輸出入銀行、西班牙國家銀行、瑞士銀行、印度輸出入銀行等,都曾來台進行聯貸。2014年,大陸華一銀行也來台透過聯貸方式取得2億美元融資,當時台銀、合庫、兆豐銀等多家銀行都參與了這項聯貸案。
隨著新南向政策的推動,台越貿易升溫,越南金融業來台募資的案例不斷增加。這些銀行在募資時,除了本身的營運狀況外,背後的股東結構也是銀行評估是否支持的重點。例如,胡志明市開發銀行由越南首富擁有,其背後的強大背景吸引了兆豐銀的注意,並在3月初完成簽約。另一個例子是,聯邦銀行去年底主辦的8,500萬美元聯貸,借款公司西貢證券是越南第一大上市券商,日本大和證券為最大股東。
金融圈人士指出,獲得銀行積極參與的案子,往往與大股東的背景或國家標章有關。未來,台灣金融業選擇海外金融業的聯貸案,也會以此為重要的參考指標。這不僅反映了台灣金融市場的開放度,也顯示了台灣金融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