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灣電力龍頭聯合再生能源公司(URE)再創佳績!隨著政府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的目標持續推進,儲能系統的重要性不斷提升。URE,這家由新日光、昱晶及昇陽光電於2018年合併成立的公司,不僅是台灣市占率第一的太陽能光電廠龍頭,現在更將目光轉向大型儲能系統的開發與應用。他們推出的宙斯(ZEUS)系列儲能系統,已經通過全球最高規格的儲能系統安全標準UL9540認證,並在熱失控測試中展現出色表現。此外,URE的先進電池管理系統(BMS)也通過了嚴苛的IEC60730認證,確保了產品的可靠度。隨著明年台電將實施「用電大戶條款」及「台電交易試行平台」等政策,URE也準備好推出AFC調頻備轉解決方案,滿足市場需求。對於有興趣的投資人來說,這是個不容錯過的商機。
【台灣新聞】長泓能源科技創新電池技術,台電網路储能新契機
台灣長泓能源科技近日推出一款獨步全球的專利技術產品——LFPO氧化鋰鐵磷電池,這款電池在能量密度上達到157Ah/kg,不僅介於傳統磷酸鋰鐵(LiFePO4)電池與鋰三元(NCM)電池之間,更具有低溫、安全、無毒、環保等優點,堪稱「軍規等級」產品。
長泓能源董事長陳明德表示,該款電池採用「全球首創電芯技術全程以水系製程製作」,已經開始供應給國軍使用,並成功取代了原先價格昂貴的動力電池模組。不僅如此,長泓能源還將此技術應用於民生領域,開發了各種動力及儲能系統,如電動自行車、電動船、無人搬運車等。
隨著台灣電網儲能示範系統的逐年增加,以及政府2025年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達20%的規劃,長泓能源積極參與其中。公司承攬的彰濱工業區星能專案2MWh大型儲能櫃已經完成,該專案旨在進行電網儲能,提高電網穩定性並管理電力品質。
長泓能源還在金門縣離岸安裝了79座風光互補路燈,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儲能,確保晚上路燈明亮,既提高安全性又節約能源。
陳明德強調,無論是動力電池還是儲能電池,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消費者在購買前應該注意電池是否通過針刺試驗或破壞性測試等檢驗,確保使用過程中的人員及產品安全。
經濟部最近宣佈,明年一月份將正式實施「用電大戶條款」,這個新規定對石化、鋼鐵、半導體、電子等產業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挑戰。不過,工商團體們卻提出了三大爭議,他們認為這些規定會帶來不少問題,甚至可能引爆融資、合約糾紛。來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首先,限制條件引發爭議。早期已經設置再生能源設備的業者,他們的發電量已經賣給台電了,但現在政府要求設置綠電設備須為「自發自用」,這讓不少業者頭痛,因為這會導致他們面臨融資和解除合約的問題。所以,工總建議,應該允許這些早期設置的再生能源設備繼續維持原經營型態。
其次,限時上路的爭議也不小。建置綠電設備的成本固然重要,但對企業來說,更大的問題是廠房條件不夠,導致設備成本上升,甚至無法建造。政府限時上路,讓市場對綠電的需求大增,價格可能會變得更高,讓企業無法購買。因此,工總和工商協進會都建議,如果上路時間無法延後,緩衝期應該從五年延長到十年。
最後,計算公式的爭議也不少。雖然政府提出了「繳納代金」的方式,但代金計算公式的容量因素採用「2500度/瓩」和「每度4元」兩個數值,這個計算過程並未說明清楚,讓業界感到困惑。工商協進會和工總都認為,代金計算應該配合每年公告的躉購費率進行調整,並比照一般電費計價,每度定價採至小數點第二位。至於離岸風電的計算,應該採用躉購和競標價的均值。
台中電廠近年來在減煤減排的邁向上一路邁進,不僅在用煤量上見證顯著減少,空污排放總量也大幅降低。2019年,台中電廠的用煤量與2014年相比,減少了近600萬公噸,空污排放總量從4萬多公噸降低至2萬公噸以下。今年,台中電廠更將燃煤用量限制在1,260萬公噸以下,展現了對環境保護的堅定決心。台電強調,這些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也成為了電廠前進的動力。
今年10月,台中電廠的運轉機組數與總發電量均達到了「擴大自主減煤方案」的承諾,甚至有超標表現。10月下旬,運轉機組數一度僅有六部,總發電量也僅發約20億度電,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10月用煤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近10萬公噸,顯示了台中電廠在減煤上的成效。
台中市的空品改善也因台中電廠的努力而顯著。今年前十個月的PM2.5平均濃度較去年改善2.2微克,創歷年最低紀錄。空品不良天數也比去年少15天,空品改善成果為「歷年最佳」。台中電廠堅信,穩定供電與環境保護可以雙贏,並已完成第一至四號機的環保改善工程,機組排放符合當地政府嚴格的標準。
接下來,台中電廠將啟動第五至十號機的空污改善工程,透過技術提升與新設備的裝置,預計每年空污排放量將持續下降。台電也透露,未來為了延續空品改善成果,將進入下一階段的「新增燃氣機組」計畫。台中電廠期待社會各界對其專業性有信心,共同推動增氣減煤計畫,以實現「共推新燃氣,延續好空氣」的目標。
【台灣新聞】世紀鋼(9958)今年前十月每股純益超過5元,表現亮眼!預計接下來幾年的業績也將穩定成長,加上世紀風電登錄興櫃的佳訊,讓世紀鋼成為投資人關注的焦點。世紀鋼持有世紀風電超過60%的股份,未來將從小金雞的獲利中受益。此外,台電及一家外商離岸風電風場基礎建設的議價將於年底前完成,世紀鋼承攬的機會相當高。 隨著台商回流建廠及房地產市場的景氣轉暖,鋼構報價上漲了10%,對世紀鋼來說是個好消息。該公司以利潤高的離岸風電產品為主,傳統鋼構產能滿足且報價不錯,未來公共工程建設的需求預期將繼續釋放,對業務推展相當有利。 對於投資人來說,世紀鋼的權證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建議投資人可挑選價外程度在15%以內、距到期日超過兩個月的權證,例如世紀鋼台新03購01(070915)和世紀鋼統一05購05(072640)等,這些權證可能會是值得投資的選項。(資料來源:台新證券提供)
政府力推綠能,台灣電力穩定發展靠储能!再生能源發展如日中天,儲能系統成關鍵角色!震江電力科技憑著20年經驗,提供專業電力系統診斷與建置服務,與電池業者攜手打造多樣化储能解決方案。台電規劃輔助服務及備用容量交易試行平台,強化電力穩定度。震江將運用大數據分析,助储能設備發揮最大效能,共創台灣電力新局。
大同公司自2014年開始投入微電網及儲能系統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布局,這個決策讓台灣的智慧能源發展更進一步。當時,大同與屏東縣政府合作,在林邊鄉建置了台灣第一座商轉的微電網示範園區,這個項目不僅榮獲「2015年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還讓屏東縣政府獲得亞太經合會(APEC)的智慧電網銀質獎,成為台灣在智慧電網領域國際肯定的開創者。這個自設計與建置的微電網系統,不僅是國內發展的起點,也是大同技術實力的明證。 在當時,台灣的相關產業多侷限於設備製造,缺乏大型系統整合的經驗與研發能力。因此,大同與工研院、核能研究所等學研機構合作,參與政府智慧電網的能源國家型計畫,在國內建立了多個實證場域,成為少數具備能源管理系統研發能力與豐富實績的系統整合業者。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能源轉型成為當務之急。台灣政府規劃在2025年將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20%。為了穩定供電品質,大同公司在2017年底向科技部提案沙崙綠能旗艦領航補助計畫,成功研發出國產百萬瓦級儲能系統。2018年,大同協助工研院在台電高雄永安太陽能電廠建置全台首座大型儲能系統,並完成驗收與商轉。 近兩年來,大同在彰濱併網驗證系統1、2期建置了台灣第一套跨廠牌且異質性電池整合的能源管理系統。2020年,大同更取得台電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的供應商資格,展現了智慧能源團隊的實力。 大同不僅在國內積極參與能源轉型與智慧電網技術的拓展,近年來也在海外市場取得亮眼的成績。如菲律賓國營電力公司的離島型微電網系統建置案,以及日本、印尼與吐瓦魯等國的訂單,大同正積極朝國際市場發展。
台灣電力龍頭聯合再生能源公司(URE)積極布局储能系統市場,推出宙斯(ZEUS)系列儲能系統,通過全球最高規格的UL9540認證,展現強大技術實力。隨著明年台電將開始輔助服務交易試行平台,並規劃260MW的AFC調頻輔助服務採購案,聯合再生能源公司看準商機,推出AFC調頻備轉解決方案,提供客製化服務,為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貢獻力量。
長泓能源科技最新推出的專利技術——LFPO氧化鋰鐵磷電池,再度引起市場關注!這款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157Ah/kg,介於磷酸鋰鐵電池和鋰三元電池之間,擁有低溫、安全、環保等多項優點。特別是它那「軍規等級」的安全性能,讓人放心無疑。董事長陳明德強調,這款電池已經在國軍中使用,並且取代了原本價格昂貴的動力電池模組,同時也在民生領域大放異彩。 不僅如此,長泓能源還與日本堆高機大廠合作,將來堆高機電池將全面使用長泓產品。隨著政府2025年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的推進,長泓能源也積極參與電網儲能示範系統的部署,為達到20%的目標貢獻力量。長泓承攬的彰濱工業區星能專案,已經完成了2MWh的大型储能櫃,這將對電網的穩定性與電力品質有顯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長泓在金門縣安裝的79座風光互補路燈,已經為當地帶來了明亮與節能的效益。陳明德董事長也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電池時,應該注意是否有通過安全檢驗,確保人員和產品的安全。
台電力公司為達成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的目標,正加強储能系統的建置,以應對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對電力系統的衝擊。為此,台電不僅預定新增儲能電池與自動頻率控制(AFC)輔助服務共590MW,還計劃增加快速反應負載資源(FRR)300MW,以應對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在储能系統的實體建置方面,台電已完成金門2MW功率型储能電池的建置,並即將併網使用1.8MW能量型储能電池。此外,台電還在彰濱光電站、東林變電所及台南鹽田光電站等地方進行储能電池的併網及建置。為確保系統穩定供電,台電還規劃自建160MW储能系統,並建立輔助服務參與機制,以滿足系統備援需求。
經濟部最近宣佈,明年一月份將正式實施「用電大戶條款」,這個新規定對石化、鋼鐵、半導體、電子等產業來說,可是個不小的震盪。不過,工商團體們卻舉出了三大爭議,他們認為這個條款限制太多,可能會引爆各種問題。 首先,有關限制條件的爭議。許多早期設置再生能源設備的業者,已經將發電量賣給台電,如果現在要他們設置綠電設備自用,那麼將會引發一系列的融資和合約糾紛。工商團體建議,應該允許這些早期設置的再生能源設備繼續維持原經營型態。 其次,限時上路的爭議。綠電設備的建置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許多企業的廠房條件可能不夠,導致建設成本上升,甚至無法建造。如果政府限時上路,可能會造成市場綠電需求大增,價格上漲,讓企業無法購買。因此,工商團體建議,如果條款無法延後實施,緩衝期應該從五年延長到十年。 最後,計算公式的爭議。政府提出的「繳納代金」方式,其計算公式中的一些數值並未明確說明,讓業界感到困惑。工商團體認為,代金計算應該配合每年公布的躉購費率進行調整,並採用一般電費計價的方式,每度電的定價應該到小數點第二位。另外,在離岸風電的計算上,應該採用躉購和競標價的平均值。 總結來說,這個「用電大戶條款」的實施,對於台灣的電力行業和相關產業來說,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雖然目標是推動綠能發展,但如何在實施過程中平衡各方的利益,確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仍是政府必須面對的課題。
「用電大戶條款」即將上路,石化、鋼鐵、半導體、電子等產業直 接受到影響,工總、工商協進會因此受到旗下會員公會及廠商反映, 經過彙整發現有三大爭議,進而提出建言。
第一是,限制條件爭議。工總指出,早期已設置再生能源設備業者 ,已將發電量躉售給台電,且《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並沒有規範企業 設置綠電設備須為「自發自用」,若要求業者設置綠電發電設備須自 發自用,會衍生融資、與台電解除躉售合約等問題與糾紛。工總因此 建議,應允許早期設置之再生能源設備,維持原經營型態直接認列。
第二是,限時上路爭議。工總直言,建置綠電設備對企業而言,最 大問題不在成本負擔,而是許多企業現有廠房條件不夠,進而會促使 建造設備成本提高,甚至無法建造,只能向外購買,而政府限時上路 ,恐讓市場綠電需求大增、或價格變高而「買不到」。工總與工商協 進會都指出,若上路時間無法延後,建議緩衝期延長為十年。
第三是,計算公式爭議。工商協進會指出,雖然政府提出「繳納代 金」方式,但是代金計算公式的容量因素採「2500度/瓩」及「每度 4元」兩數值計算,公式與計算過程並未說明,令業界困惑。
工商協進會與工總點出,代金計算採用「固定」躉購費率的標準並 不合理,因綠電躉購費率已逐年調降,如此對大戶不利;再者,離岸 風電採購分為躉購及競標兩種費率,躉購費率遠高於競標價。
工商團體提出建議,代金計算應配合每年公告躉購費率滾動調整, 並比照一般電費計價,每度定價採至小數點第二位;二在離岸風電計 算,應採躉購與競標價之均值。
聯合再生能源公司(URE,股票代碼3576),是由原前3大太陽能上市公司-新日光、昱晶及昇陽光電於2018年10月1日合併成立,並獲行政院國發基金投資與指導,資本額新台幣266億元,是國內市占率第1的太陽能光電廠龍頭。在成為能源菁英後,正逐步將發展觸角伸向大型儲能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聯合再生在2020年推出的宙斯(ZEUS)系列儲能系統,是在國際市場中率先通過UL實驗室測試,取得目前全球最高規格的儲能系統安全標準UL9540認證的大型工商儲能系統。宙斯系列在開發之初,便接受UL的監督與指導,通過UL9540標準中的熱失控測試,在測試中即便溫度高達700℃,但電池組仍然不會起火、不會爆炸。而且URE的先進電池管理系統(BMS),更在UL實驗室通過嚴苛的IEC60730認證,具備冗餘設計,防死機、防駭客,在可靠度方面更是國內廠商中首屈一指。
明(2021)年是台灣市場的儲能元年,關於電力政策,將有「用電大戶條款」及「台電交易試行平台」2大重要政策要開始實施。而這樣的政策需求,對於聯合再生無疑是一大利多,對於「用電大戶條款」,因包括太陽光電、儲能系統及綠電憑證,聯合再生不只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有3項解決方案的公司,更是其中太陽能的領導廠商。
另外,明年台電也將開始輔助服務交易試行平台,並規劃260MW的AFC調頻輔助服務採購案。針對這樣的需求,聯合再生也在UL9540的技術基礎下,開發出調頻備轉「dReg0.25」及「dReg0.5」專用的儲能系統。其獨創的AFC演算法技術,不僅特別注重安全性、且產品性價比高,可以完全符合台電要求的技術規格與SPM執行效率,更可以同時大幅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聯合再生(URE)就是看準這樣的商機,推出AFC調頻備轉解決方案,且可以依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進行客製化調整。有興趣的投資人可與聯合再生(URE)接洽,尋求合作機會。
長泓能源董事長陳明德表示,LFPO氧化鋰鐵磷電池採用「全球首創電芯技術全程以水系製程製作」,已提供國軍使用,並取代原先只由軍售供應的高單價動力電池模組,且運用在民生用途,開發出各種動力及儲能系統,提供電動自行車、電動船、無人搬運車、汽車啟動電瓶及各種儲能櫃使用。
此外,長泓也積極與日本堆高機大廠合作開發,未來堆高機電池將全面由長泓能源產品替代。
由於國內電網儲能示範系統運轉部署逐年增加,配合政府2025年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達20%的規劃,估計2025年需建置儲能系統約600MWh,其中約27%由台電自建,其餘需向民間購買,將由2019年約12MWh成長至2025年600MWh。
長泓能源承攬彰濱工業區的星能專案2MWh大型儲能櫃已完成,此專案主要目的是電網儲能,在發電系統端可達到「削峰填谷」功能,在輸配電系統能提高穩定性並管理電力品質,在用戶端可做為不間斷電源及降低契約容量費用與分時電價功效。
儲能系統有穩定電網的附加功效,透過智慧電網加裝儲能系統可維持供電穩定。而以傳統電力調度之餘,也可利用不同的再生能源發電特性,如日間與夜間分別是太陽光電與風能的發電高峰,地區性用電可透過裝設電池儲能系統儲存電力,在夜間或無風狀態都不會缺電。
長泓在金門縣離岸安裝的79座風光互補路燈,自2016年啟用迄今將近5年,平常可藉由太陽光或風力發電儲能以確保晚上路燈明亮,不僅提高安全性,還可節電省錢。
長泓公司董事長陳明德表示,不論是動力電池或儲能電池,最重要是安全。因此,購買前應注意電池是否有通過針刺試驗或破壞性測試等檢驗,以確保電池使用期間人員及產品的安全。
為配合2025年太陽光電20GW及風力發電6.9GW的發展目標,台電預定新增儲能電池與自動頻率控制(AFC)輔助服務共590MW,再搭配快速反應負載資源(FRR)300MW,平時協助因應再生能源間歇性,當事故發生時可協助系統緊急因應。
目前國內儲能系統的實體建置進度,台電於2020年5月完成金門第1套2MW功率型儲能電池建置,第2套1.8MW能量型儲能電池即將併網使用;2020年12月將配合前瞻區域儲能計畫,完成彰濱光電站4MW儲能電池併網及台電自建的東林變電所10MW儲能電池建置案決標、台南鹽田光電站15MW儲能電池上網公告招標等。
台電配合再生能源建置速度,考量系統穩定供電的系統備援需求,規劃自建160MW儲能系統,供系統調度應用,同時考量能穩定供電的系統備援需求,建立輔助服務參與機制,並滾動式檢討儲能級輔助服務採購需求,以確保穩定供電。
台中電廠不但2019年比2014年的用煤量大減近600萬公噸,空污排放總量也從4萬多公噸降到2萬公噸以下,今年更會將燃煤用量限制在1,260萬公噸以下。台電表示,社會各界肯定台中電廠過去減煤減排的成效,將會是電廠最大的激勵。
今年台中電廠10月運轉機組數與總發電量不只遵守「擴大自主減煤方案」的承諾,甚至表現「超標」。運轉機組數10月下旬一度只運轉六部,總發電量甚至只發約20億度電,是近十年來的新低,而10月用煤量也較去年同期減少近10萬公噸。
台中市今年前十個月的PM2.5平均已較去年改善2.2微克,PM2.5濃度更是創歷年最低,而且今年空品不良(AQI大於100)天數也比去年少15天,台中市空品改善為「歷年最佳」。台中市空品改善的成果如何延續,需要各界一起努力。
台中電廠堅信穩定供電與環境保護不需二擇一。第一至四號機的環保改善工程已於今年初完成,機組排放符合台中市政府現行的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加嚴標準。
接下來,台中電廠將再啟動第五至十號機空污改善工程,透過改善既有空污防制設備並加裝當代最佳控制設備,每年空污排放量將可持續下降。
台電表示,未來如果希望延續空品改善成果,甚至更加精進,台中電廠勢必要進入下一階段的「新增燃氣機組」。
希望社會各界信任台電在電力的專業,全力協助推動此增氣減煤計畫,以利台中電廠新增兩部燃氣機組及早上線,「共推新燃氣,延續好空氣」。(台電廣告)
台電及另家外商離岸風電風場基礎建設預定年底前完成議價,世紀鋼承攬機會高。而台商回流建廠及房地產景氣佳,鋼構報價漲10%,世紀鋼產能以利潤高的離岸風電產品為主,由於傳統鋼構產能滿且報價不錯,未來仍有公共工程建設需求釋出,有利業務推展。
投資人可挑選價外程度15%以內、距到期日二個月以上權證,如世紀鋼台新03購01(070915)、 世紀鋼統一05購05(072640)等。(台新證券提供)
震江電力科技(Power Diagnostic Service Co. Ltd., PDS)致力於提供專業的電力系統診斷與建置、電力設備狀態監控和分析服務,震江以累積20年的經驗提供客戶完整的局部放電即時在線監測,輔以獨特的雲端系統及智能分析服務,進一步為客戶提供對其電源設備的全面保護。震江電力憑藉著在電力系統領域的豐富經驗,攜手與電池業者合作進行各項儲能案,於不同案場提供不同的電力及儲能解決方案以適合儲能系統的建置與運作。
台電正在規劃2021年要推動「輔助服務及備用容量交易試行平台」,目前還在等待主管機關公告「輔助服務及備用容量交易試行平台設置作業要點」。輔助服務的推行刻不容緩,不能等待再生能源發展成熟才開始推行,唯有將儲能與再生能源共同發展才是推動台灣電力穩定發展的真正解方。輔助服務包含調頻服務、即時備轉服務及補充備轉服務,對於台灣的電力穩定度可提供極大的支持。
未來震江會以其過往在即時監測系統收集大數據的經驗,導入大數據分析與智能分析,以期能更有效規劃與預測客戶的用電狀況,使儲能設備發揮最大的效能。
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多侷限於設備製造,缺乏大型系統整合的實務經驗與研發能量,因此,大同透過與工研院與核能研究所等國內學研機構合作,參與多項政府智慧電網的能源國家型計畫(NEP),在國內建立多起實證場域,使大同成為國內少數具備能源管理系統研發能力與豐富實績的系統整合業者。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能源轉型成為各國政府亟須採取的行動,台灣亦不例外。我國能源政策規劃於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將達20%,為減緩再生能源間歇性造成的電網衝擊以穩定供電品質,儲能系統成為當務之急。大同公司為此超前部署,於2017年底提案科技部的沙崙綠能旗艦領航補助計畫,成功完成自主研發國產百萬瓦(MW)等級儲能系統。復於2018年的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協助工研院於台電高雄永安太陽能電廠場域,建置全台首座大型儲能系統案場,也是迄今唯一完成驗收且正常商轉的系統。近2年來,大同在彰濱併網驗證系統1、2期的場域,建置台灣第一套跨廠牌且異質性電池整合的能源管理系統。2020年更取得台電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的供應商資格,充分展現大同智慧能源團隊的堅強實力。
大同除了在國內積極參與能源轉型與智慧電網技術與業務拓展外,近年在海外市場也獲得菲律賓國營電力公司標案,協助建置離島型微電網系統,以及日本、印尼與邦交國吐瓦魯等國的訂單,積極朝國際市場發展。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的範圍包含:核心區、商業區、產業研發專區、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及高鐵台南站周邊生活住宅區等。其中位於高鐵台南站旁的綠能科技聯合研究中心,於2018年4月開工興建,即將全部完工啟用,做為「沙崙綠能科學城」的樞紐,將研究單位的成果轉化為產業化技術,開發為新產品/系統,並藉由科學城內綠能科技示範場域的驗證,強化研究成果的商業化可行性。
整合管理
落實能源4大主軸
綠能科技聯合研究中心大樓為地上6層、地下2層的鋼骨建造辦公暨實驗室建築,在頂樓設置由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機組成綠能發電系統,每年約可產出75萬度綠電、減碳389公噸,相當於1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在儲能系統方面,考量系統運轉的安全性及效率穩定不衰退的長效性,採用由日商台灣住友商事公司(Sumitomo Corporation Taiwan)統包承攬,提供由日本住友電工(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生產的750KWh全釩液流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
住友電工多年來致力開發大型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的技術,相較於鋰離子電池及鉛酸電池,全釩液流電池具有充電容量高、循環壽命佳、對環境衝擊小、運轉溫度低(約攝氏40度),不燃燒起火、安全性高等優點,使其在電力儲能系統上更具備發展優勢,也是此次住友團隊榮獲業主青睞採用,做為綠能科技聯合研究中心大樓儲能系統的重要因素。綠能科技聯合研究中心大樓設置的太陽能、風力發電,結合住友的全釩液流儲能與電池管理系統,透過大樓的能源管理系統,將大樓的電能系統進行整合管理,整棟設計充分實踐政府推動綠能科技創能、儲能、節能及系統整合的4大主軸理念。
實績豐富
滿足安全儲能需求
除了此次獲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聯合研究中心大樓採用外,住友電工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先前在台、美、日、歐等國已有許多具體實績,包括:台電公司綜合研究所750KWh示範系統;2015年為北海道電力公司設置總容量為60MWh,全球規模最大的全釩液流電池系統。今年2020年持續接獲北海道電力17MW/51MWh全釩液流電池系統統包工程合約,預計於2022年3月底完工,並連接到北海道的風力發電場,預期將可對當地電力供需平衡及穩定電網系統,發揮重大的效益。
為配合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於2025年占比達到20%的目標,「用電大戶條款」(台電契約容量5MW以上用電大戶需使用契約容量10%的再生能源或設置儲能系統),將於2021年上路,以促進民間廠商與政府共同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住友電工的全釩液流電池具有系統擴充極具彈性的優勢,自千瓦等級至上百MW等級均可依客戶需求設計、生產,具有效率高、長期效率不衰退、不燃燒、安全性高等優點,非常適合商業大樓、工廠、軍方、學校設施等對安全需求較高的用戶在儲能上的需求。
有關住友電工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相關技術業務資訊,請洽詢台灣住友商事公司,電話(02)2715-8934林副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