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電虧損持續擴大 電價審議臨「假設過關」**
經濟部預計於9月底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但關鍵因素—增列1,000億元追加預算,恐因立法院新會期審查時間不足而難以落實。相關人士表示,屆時審議會可能再次在「假設」中達成共識,調漲電價。
今年3月首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假設台電獲得1,000億元補貼,調漲電價11%。但目前補貼尚未通過,導致台電持續擴大虧損,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虧損3,820億元。
台電簡報指出,連續虧損使得淨值偏低,投資人分散風險意願降低,甚至面臨短期融資斷鏈危機。經濟部官員表示,若無1,000億元補貼,今年前七月的售電成本平均每度3.7117元,加上合理利潤,合理電價約為每度3.9元,調漲幅度約13%。
但若年底前獲得補貼,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日指出,台電今年損益可達兩平甚至小幅盈餘。由於立法院新會期開議時間與電價審議會相當接近,審議會可能在「假設」中達成共識。若年底仍未獲預算,避免爭議,目前並無規劃再加開電價審議臨時會。
相關人士表示,今年3月的第一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就已經是在「 假設台電能順利拿到1,000億元補貼」下,調漲電價11%,但是到目 前為止補貼尚未通過,也因此造成台電持續擴大虧損。
據台電財務報告,至2023年底止,台電已經累計虧損3,820億元, 在今年4月起調漲電價後,前七月仍繼續虧損共529億元,累虧超過4 ,300億元。到今年7月止,台電負債比93.2%,而一家正常營運的公 司負債比大約在40∼60%左右,相關人士指出,可見台電營運的艱困 程度。台電在今年第一次審議會提出的簡報中也表示,連續虧損將使 台電淨值偏低,公司投資人基於分散風險考量,投標意願已縮減,短 期融資亦面臨斷鏈危機。
電價公式為售電成本加上合理利潤除以售電度數,經濟部官員表示 ,今年前七月售電成本平均為每度3.7117元,加上合理利潤3∼5%, 亦即如果要在還沒有1,000億元補貼的情況下「止血」,合理電價約 為每度3.9元;現行平均電價3.4518元,等於合理漲幅約13%。若是 及時在年底前獲得補貼,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日前指出,至少今年有機 會損益兩平、甚至出現小幅盈餘。
由於立院新會期的開議時間與電價費率審議會召開時間相當接近, 相關人士表示,審議會已經做好等不到千億補貼即時「過關」的準備 ,很可能與今年3月底一樣,委員們要在「假設」中達成共識;相關 人士也指出,如果今年度最後未獲預算,為避免有意圖影響立院的爭 議,目前沒有再加開電價審議臨時會的規劃。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助力線纜業營收攀升
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線纜產業前景看好。目前產業在手訂單金額從數億至百億元不等,加上銅價持續走揚,法人預估線纜業9月和第三季營收有望超越去年同期。
線纜業者表示,產品售價與前月LME銅均價相關。今年7月銅均價上漲11.23%,帶動大亞、大東電等業者8月營收創同期新高。華電、大山、合機等公司今年前8月營收也改寫歷史紀錄。
大亞指出,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助益下,公司在手訂單已達50億元以上。此外,透過投資志光能源,公司也取得台南七股太陽能光電案場電業執照,推升8月和前8月營收屢創新高。
大山表示,目前營收成長主要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雖然近期LME銅價跌破9,000美元,但期貨價格回升,且8月銅均價仍較去年同期上漲7.33%。在台電工程進度不延誤的前提下,線纜業銷售和出貨量可望穩定成長,支撐9月和第三季營收表現。
台電強韌電網挹注 線纜業者後市看俏
受惠於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提前四年完成,以及全球銅需求吃緊,國內線纜業者後市看好。業內人士指出,台電加速強韌電網建置,未來幾年將帶來可觀的成長動能,加上建築用線需求持續成長,線纜廠訂單持續維持高檔。
大亞表示,電線電纜持續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近期已獲得七股至南科的 161KV 超高壓線纜 10 億元訂單,並將參與興達港至南科饋線標案競標。此外,在能源轉型下,業界龍頭如大亞、華榮、合機及大東等廠商可生產 345kv 線纜,預期將迎來一波商機。
另一方面,銅價上漲也對線纜業有利。截至上周五,倫敦銅報每噸 9,267 美元,維持高檔。據智利國營銅業委員會預測,全球銅礦供應短缺將至少持續至 2025 年,預期銅價將維持長期支撐。
除了台電訂單,全台新建案持續成長也帶動建築用線需求。中南部線纜廠大山北上布局,搶占都更及危老等建設案所帶來的線纜市場。業者指出,業界利潤空間將隨著銅價而波動,長線來看,銅價有需求支撐,預期將持續上揚。
台電優惠電價檢討 適用產業可能補漲
經濟部預計月底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將評估適用凍漲或減半調漲優惠電價的產業,是否需要補漲電價。目前被點名可能受影響的產業包括食品業、食品加工業和空廚業者。
根據經濟部官員表示,受惠於優惠電價的產業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各級學校、社福機構和護理之家,明年起將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自行支應優惠電價,預計可減少台電約 40 億元虧損。
第二類則是前三波電價調整時,考量個別產業景氣調整的優惠電價。經濟部表示,已決議進行檢討。其中食品業、食品加工業和空廚業者被認為景氣回升,特別是空廚業為高壓用電戶,在國際旅遊復甦下仍享有優惠電價,可能造成其他產業的不公平。
不過經濟部強調,目前全案仍在審視中,尚未定案。
台灣電力(台電)推演兩種電價情境,一是立法院同意撥補1,000億元追加預算,電價可望凍漲;二是若未通過,將再次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討論「台電財務」。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目前外部委員已過半,希望審議委員充分了解民生需求,做出正確決定,經濟部將接受並遵照電價審議會決議辦理。
台電將提出不同情境財務情況,包括獲政院撥補1,000億元的損益兩平目標,以及未獲撥補的電價調幅影響,預估漲幅將達13%。
若未獲1,000億元撥補預算,經濟部將再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但由於接近年底,即便漲電價恐怕也無法彌補今年虧損,因此明年4月再檢討電價的可能性較高。
台電發電成本仍高於電價,若立法院未通過1,000億元撥補,電價平均需漲13%。工業電價已接近發電成本,而民生用電虧損約900億度,追加預算將用於彌補民生用電虧損。
電價費率審議會已召開四場會前會,儘管煤價與國際天然氣價相對平穩,但因4月電價僅漲11%,台電今年仍有鉅額虧損。委員們建議台電提出不同情境試算,並關注油價走勢。
線纜業者指出,賴政府力拚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能提前四年完成,因此未來幾年有望迎來不錯的成長動能,另一方面,全台新案持續成長,亦有望帶動建築用線需求。
近年線纜廠商皆在手訂單都維持高檔,大亞指出,電線電纜持續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基本上訂單是被追著跑,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加速下,可持續獲得新訂單,近期除了獲得七股到南科的161KV超高壓線纜約10億元的訂單外,之後也會參與興達港到南科的饋線標案,整體事業發展相當穩定。
另一方面,與線纜業最息息相關的就是銅價,截至上周五(13日)為止,倫銅報每噸9,267美元,小漲51.5元、漲幅0.56%,維持高檔。據外媒報導,全球仍持續面臨銅礦供應短缺的問題,據智利國營銅業委員會預測,全球銅礦供應短缺至少將延續到2025年,也意味儘管銅價出現波動,但在供應吃緊的局面下,對銅價形成長期支撐。
線纜業者也指出,銅價高低會大幅影響線纜的營運波動,通常銅價處於高水位時,業界普遍利潤空間也會比較好,而長期來看,銅價有需求支撐,銅價長線仍然看漲。
除了台電訂單外,近年全台新建案遍地開花,亦大量延伸出對建築用線的需求,像是中南部老牌線纜廠大山就看準商機,北上布局,搶佔都更、危老等建設案量等所帶來的線纜市場。
此外,國內線纜廠各有優勢,像是業界中,包括大亞、華榮、合機及大東等可做345kv線纜,未來在能源轉型下,可望迎來一波商機,大東就指出,很多的發電廠規劃上已經從161kv線纜改成345kv線纜,主要是使用高電壓線纜在傳輸過程中才能減少電損,因此預期未來345kv線纜也有望提升,而公司將會積極爭取相關訂單。
外界點名,食品業及食品加工業、團膳業(空廚)、光學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等三產業,將可能列入檢討。不過對此,經濟部官員說,全案還在檢視中,尚未定案。
官員表示,現享有優惠電價主要分兩大群。一是各級學校、社福機構及護理之家電價優惠,今年3月電價費率審議會已決議,自明年起優惠電價及電價凍漲金額回歸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自行編列預算支應,估計一年可以減少台電40億元虧損。
第二族群是過去三波電價調整時,考量個別產業景氣狀況,依用電量衰退幅度給予凍漲或減半漲之優惠電價。上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已決議必須檢討。
外界點名食品業及食品加工業、團膳業等,景氣早已回升,尤其團膳高壓用電戶就是五家空廚業,在國際旅遊報復性成長下,現仍享有優惠電價,恐對其他產業不公平。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15)日陪同行政院長卓榮泰參訪七股漁電共生案場時受訪表示,現在電價費率審議會外部委員已過半,希望審議委員充分了解民生需求,做出正確決定,經濟部會接受並遵照電價審議會決議辦理。
據了解,台電將於審議會上提出不同情境財務情況供審議會討論。首先是順利獲政院1,000億元撥補,將降低台電虧損,再加上台電降低營運成本,今年才能朝損益兩平的財務目標努力。
第二個情境是,若1,000億元撥補未能到位對台電財務衝擊,同時台電也會提出,若要達損益兩平,電價調幅要達多少。以目前電價推估,調幅將達13%。據悉,若未獲1,000億元撥補預算,經濟部將再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
據透露,經濟部對爭取台電1,000億元撥補預算抱持樂觀,但因涉及朝野政治角力,現也難以斷定。據分析,若未獲1,000億元撥補預算,經濟部今年漲電價機率仍低,主要是已接近年底,即便漲電價恐也補不了台電今年的坑。很有可能延後至明年4月再檢討電價。
目前台電發電成本仍高於電價。據台電估算,依電價公式,以發電成本再加上3%合理利潤計算,目前平均一度電約3.9元。但目前平均電價為3.45元,若立法院未通過1,000億元撥補,電價平均還要漲13%。
目前工業電價平均每度3.81元,已接近台電發電成本。而民生住宅電價現為每度2.77元,低於成本超過1元,民生用電每年約900億度,經濟部官員表示,爭取追加預算千億元撥補,就是要補民生用電的虧損。
針對9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經濟部已召開四場會前會,台電在會中報告今年度財務、燃料成本等,儘管煤價目前在140美元左右,國際天然氣價尚稱平穩,但因4月電價平均僅漲11%,台電今年仍有鉅額虧損。
委員們認為,1,000億元補助對台電財務影響很大,因此請台電就有1,000億、沒有1,000億,提出不同情境試算,並提到審議會上討論。此外也有委員提到,目前國際油價走勢有可能比台電規劃還低,請台電研究油價趨勢。
線纜業指出,線纜產品售價係依前一個月LME(英國倫敦金屬交易 所)銅均價計算,由於今年7月銅均價9,393.57美元、年增11.23%, 帶動大亞(1609)、大東電(1623)8月營收改寫同期新高,華電( 1603)、大山(1615)、合機(1618)前八月營收也改寫同期新高。
大亞指出,線纜事業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而受益,目前在手訂單至 少50億元,轉投資志光能源在台南七股建漁電共生太陽能光電案場, 第一期85MW於去年7月取得電業執照,開始認列電費收入,是推升今 年8月及前八月營收創同期新高的主因。
大山8月及前八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大山表示,目前營收成長動 能主要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
業者指出,近期LME銅價雖跌破9,000美元,但15、27個月期貨價格 回升至9,400∼9,500美元,加上8月銅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7.33%, 只要台電工程進度不延宕,線纜業銷售及出貨量穩定增長,9月及第 三季營收有機會勝過去年同期。
台電預估未來十年用電將增長20~30%,綠能比例將大幅提升
台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兼發言人蔡志孟表示,未來十年用電預估將因半導體及人工智慧發展而增長20~30%。為因應新興科技需求,台電已規劃大型機組供電,預計新增供電能力達1,786萬瓩,足夠應付未來負載成長。
邁向2050電力淨零三大主軸,綠能不再是配角
蔡志孟提出邁向2050電力淨零的三大主軸策略:擴大綠能發電、燃氣發電作為過渡橋接,以及燃煤發電作為備用。他強調,綠能發電將不再是配角,未來將占整體發電量60%以上,成為最重要的能源組合。
擴大綠能發電,十年間每年新增200~300萬瓩
蔡志孟指出,台電將著重發展光電、風電及地熱等再生能源,預計未來十年每年至少新增200~300萬瓩綠能發電量,相當於增加一座台中火力電廠的機組容量。
燃氣發電作為過渡橋接,建廠速度快碳排低
在擴大綠能的過渡期,燃氣發電將扮演重要角色。蔡志孟說明,燃氣發電廠建廠速度快、面積小、升載速度快,適合作為電力供應的橋接機組。其碳排放量低於燃煤發電,每度電排碳僅0.35公斤,約為燃煤排碳量的一半。
燃煤發電轉為備用,應對國安災防緊急需求
蔡志孟表示,燃煤發電仍具有供電穩定性,但考量碳排放問題,未來將逐步除役亞臨界機組,轉為備用。這些備用機組可以在國安或災防等緊急情況時提供電力支援。
強化電網韌性,避免區域停電事故
蔡志孟強調,電網韌性對於穩定電力供應至關重要。台電將擴大綠電併網、提升系統韌性,以及改善供電品質,預防區域停電事故發生。針對用電成長、設備老化和人口成長等熱點區域,將優先改善配電系統,降低配電事故發生率。
**中興電受惠台電計畫,營收再創新高**
中興電機(2313)受惠於台灣電力公司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出訂單,截至目前已取得161KV及345KV超高壓GIS開關訂單,加上統包工程,在手訂單達398億元。這推動中興電8月合併營收達21.96億元,年增18.69%,創下同期新高;前8月合併營收也達165.54億元,年增13.47%。
中興電執行長郭慧娟表示,由於政府宣示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預計於2028年底前全數完成,將促使台電未來4年加速採購相關設備,進而帶動公司業務成長。此外,各地建置AI運算資料中心也將增加電力設備需求,為中興電營運帶來正面影響。
因應GIS開關等設備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中興電已完成9座GIS開關廠建置,並於2022年12月購置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廠房。預計明年第一季投產後,公司年產能將再增加30%。
除了電力業務外,中興電也擴展電動車充電服務版圖,拿下國道6座服務區的電動車充電站營運標案,並已於10日正式啟用。目前中興電在國道服務區經營的充電站總數已達16座,標誌著公司在綠能低碳交通領域的進步。
此外,中興電也將既有國道服務區的電動車充電站設備升級至350kW的540A充電樁,提升充電效率,縮短車主等待時間。
蔡志孟以《電力淨零與電網韌性轉型之路》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 說,依國發會未來淨零路徑圖,2050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6∼7成,惟 燃煤、燃氣不會不見,但需要搭配混氫、混氨及碳捕捉,氫能也會占 約1成。
他指出,2050年電力淨零有三大主軸,一是擴大綠能,二是燃氣橋 接,三是燃煤備用。綠能不再是配角,未來會占發電6成以上,不論 是否發展核電國家,最重要能源都是由綠能組成。在未來十年供電規 劃中,包括光電、風電、地熱,每年都有綠能加入至少200或300萬瓩 ,約相當台中火力電廠四部以上機組。
蔡志孟直言,光電、風電都有間歇性問題,擴大綠能最大化之前, 要度過供電結構轉型期,最適合橋接的機組就是燃氣,台電從北到南 正加速興建燃氣機組,主因燃氣建廠速度快,建廠面積不大,升載速 度最快,約半小時內可從半載升至滿載,而燃煤升載需4∼8小時,核 能更是以「天」計。燃氣另一優點是碳排量低,複循環燃氣機組每度 電排碳僅0.35公斤,比燃煤排碳約0.8公斤,減少將近一半。
至於減煤備用,目的是要降碳排。蔡志孟說,燃煤的確很好用,在 台灣經濟成長階段,燃煤發電扮演重要能源供應角色,但煤的缺點是 碳排空污很高,最新技術是超超臨界機組,台中火力電廠機組屬於亞 臨界,未來屆齡或電力穩定會逐步除役,但除役暫不拆除,既然堪用 轉為備用,針對國安及災防在緊急需要時可隨時上場支援。
除電力淨零轉型三大主軸,未來電力夠不夠?蔡志孟說,台電已將 半導體及AI可能需用的電力估算進去,至2033年用電成長淨增加約1 ,150萬瓩,較目前成長20∼30%,而台電準備的大型機型(不含再生 能源),新增供電能力達1,786萬瓩,未來十年電力很充裕,綽綽有 餘應付未來負載需求。
此外,電網韌性是台電另一大重點。他以心臟及血管來比喻強化電 網的重要說,心臟雖然健康有力,但是送出去的血管必須也要健康、 富有彈性。蔡志孟說,台電以三個大方向規劃強化電網韌性,包括擴 大綠電併網,系統韌性強化,供電品質提升。區域停電事故不是缺電 ,十年配電事故已降了七成,未來會朝用電成長、設備老化、人口成 長等紅點區域優先改善,也會進行配電5年升級計劃,降低配電事故 發生。
中興電8月合併營收21.96億元,月增5.29%、年增18.69%,前八 月合併營收165.54億元、年增13.47%。中興電樂觀下半年營運將優 於上半年。
中興電執行長暨總經理郭慧娟指出,中興電陸續接獲台電強韌電網 計畫161KV及345KV超高壓GIS開關訂單,加上統包工程,在手訂單39 8億元,最長訂單能見度看到2030年。郭慧娟表示,總統賴清德宣示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要縮短至2028年底前全數完成,將加快台電未來 四年拉貨速度,後續還有各地建至AI運算資料中心,對電力設備需求 殷切。
中興電因應GIS開關等設備市場需求成長趨勢,除完成9座GIS開關 廠建置外,2022年12月購入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9間廠房,先使用3間 廠房,另3間廠房正進行改裝,預計明年第一季投產,屆時年產能可 再增加30%。
此外,中興電持續擴張電動車充電服務版圖,拿下國道石碇、新營 南、新營北、古坑、西螺南及西螺北等6站高速公路服務區電動車充 電站營運標案,10日同步啟用,累計經營國道服務區充電站數達16站 ,象徵中興電在綠能低碳交通邁向重要新里程碑。
中興電指出,既有的國道第一期,包括湖口南、湖口北、清水、東 山等服務區所建置的電動車充電站,這次也將設備升級至350kW的54 0A充電樁,提升充電效率,縮短車主等待充電時間。
中華電信標得台電智慧電表通訊服務
今日,中華電信宣布取得台電「113~120年50萬具模組化智慧型電表通訊服務示範案」,得標金額為10.84億元。
此標案為「低壓智慧電表推動計畫」的一部分,預計今年底將建置300萬具低壓智慧電表,並於2035年達到全台1,500萬具的目標。中華電信指出,智慧電表將有助於推廣時間電價和需量管理,提升整體電網的可靠性。
該公司先前已承攬台電68萬具和45萬具的低壓智慧電表通訊介面單元標案,此次標得50萬具後,在相關領域累積豐富經驗。中華電信表示,未來將持續發展NB-IoT和自動需量反應解決方案,提供即時用電資訊和節能加值服務。
此外,中華電信也將精進資訊頭端系統和通訊技術,以提高智慧電表的讀表成功率,涵蓋全島偏鄉、離島和高樓等複雜場域。政府標案一直是中華電信資通訊營收的重要來源,此次得標將有助於提升其業績表現。
行政院「低壓智慧電表推動計畫」預計今年底完成300萬低壓智慧 電表建置,2035年達到全台1,500萬具。
考量夏季尖峰期間低壓用電量占比高、但時間電價選用率低,而智 慧型電表布建有利於用戶選用時間電價,並成為推動需量管理的重要 基建,由於標案建置期長、且採購金額龐大,成為電信三雄全力角逐 的目標。
根據公告,中華電信這次標得台電「113∼120年50萬具模組化智慧 型電表通訊服務示範案」,得標金額10.84億元。
中華電信先後於107、108、109年承攬台電低壓AMI(Advanced Me tering Infrastructure)通訊介面單元,含購置及安裝標案共約68 萬具,2022年年底再取得台電45萬具,在低壓AMI通訊介面單元標案 已累積豐富經驗。
中華電信表示,近期致力發展AMI智慧電表之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行動通訊HAN(Home Area Network)模組及 用電資料收集解決方案,可提供更即時的用電資訊予住家或企業進行 節能加值運用,有利推動住商節能與自動需量反應解決方案,除節能 減碳與節費外更可提升整體電網的韌性。
另,更精進資訊頭端系統(HES,Head End Server)資訊技術,經 由HES系統整合多家的RF(Radio Frequency)通訊技術廠商取得的用 電資訊,再回傳至台電的MDMS(Meter Data Management System), 透過NB-IoT與RF不同通訊技術特性形成互補,可涵蓋全島偏鄉、離島 、城市高樓層、地下室等場域,AMI智慧電表讀表成功率業界表現最 優異。
政府標案是貢獻中華電信資通訊營收的重要來源。中華電今年第二 季資通訊業務貢獻營收51.2億元,其中,企客營收衰退3.7%,主因 去年同期ICT大型專標案入帳,墊高基期,中華電信樂觀第三季來自 IDC、資安產品線預期相較去年同期成長。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推動 士電重電事業成長動能強勁
台灣機電產業領導廠商士電總經理謝漢章表示,重電事業訂單能見度穩定,未來三年將持續成長。受惠於台電推動的強韌電網計畫,士電重電事業上半年每股獲利達3.63元,創同期新高。
士電重電事業去年營收年增18%,上半年再成長17%。張金文指出,目前全球GIS開關和海外電力變壓器的交期長達3~4年,國內電力變壓器的交期也延長至1.5~2年,顯示市場需求強勁。今年重電事業已接獲大量訂單,預計將持續發酵至2024年後。
為滿足未來需求,士電將興建大型變壓器新廠,預計明年第二季投產,可增加30%年產能。此外,中型電壓器廠完工投產後,年產能可提升3~4成,進一步緩解產能壓力。
士電執行副總經理程相智表示,公司正積極打造「綠巨能」品牌,期望綠能、儲能和節能成為未來成長的新動能。士電已開發出AI伺服器液冷散熱系統,並已送樣給潛在客戶進行測試,準備進軍AI散熱市場。
謝漢章指出,士電與泓德電能合作,提供充電樁設備和售電服務,並將合作擴展至日本、澳洲和菲律賓,展現公司在製造和售電方面的深厚實力。
士電的自動化事業也積極布局AI伺服器、CoWoS先進封裝製程設備 所需自動化產品,開發AI伺服器液冷散熱系統設備所需的伺服馬達及 變頻器,已送樣給AI及半導體潛在客戶進行測試,將切入AI散熱市場 。
士電執行副總經理程相智強調,士電打造「綠巨能」品牌,希望綠 能、儲能及節能,可成為士電未來營運成長的第二曲線。
士電重電事業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而受惠,推升上半年EPS達 3.63元,創同期本業獲利新高。前七月合併營收206.87億元、年增8 .2%,創同期新高。士電重電事業去年營收年成長18%、上半年成長 17%,持續看好未來成長。
士電法說會勾勒未來發展藍圖以光能(統包、維運及自建電廠)、 儲能(統包及維運)、充電應用(EVERYONE、充電樁及運營商)、風 能(設備、陸上及海上變壓站EPC、數位監控(時間電價及代操)、 碳中和(綠電憑證、減碳解決方案六大面向,打造綠能系統全方位解 決方案。
謝漢章指出,士電因應未來3∼5年,台電、民間綠能及外銷市場需 求,興建大型變壓器新廠,預計明年第二季投產,年產能可增30%。 進度較慢的中型電壓器廠,完工投產後可舒緩大型及小型變壓器產能 ,年產能可增3∼4成。
士電重電事業群總經理張金文指出,目前全球GIS開關交期3∼4年 ,海外電力變壓器交期2∼4年,國內電力變壓器交期從1年延長為1. 5年∼2年,目前接單最快1.5年後才發酵,海外訂單需2年。重電事業 今年非常忙碌,年底到明年國內、海外及綠色工程需求都很好。
謝漢章表示,士電與泓德電能在EPC合作,從台灣延伸至日本、澳 洲及菲律賓,泓德電能全台建置充電站所有充電樁全由士電提供,士 電也參與泓德主導售電的電力公司,雙方在製造及售電方面合作。
**台電擁抱儲能,邁向電力穩定化** 儲能技術在電網管理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台灣電力公司 (台電) 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力需求者,積極推動儲能應用。 **儲能的多元應用** 根據南方電力表示,儲能應用已拓展至工廠、商業和家庭領域。在電網穩定方面,儲能可降低契約容量,而在微電網中,儲能扮演著關鍵角色。此外,儲能與充電樁結合,能解決電力不足和減少契約容量問題。 **人工智能與再生能源的推動**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和再生能源的普及,對電力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儲能因此成為彌補缺電的有效解決方案。再生能源的發展也需要搭配一定比例的儲能,這為儲能的中長期需求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 **南方電力的儲能規劃** 身為再生能源產業的深度參與者,南方電力預測儲能產業將納入電業法,成為特定的電力供應產業。在實際運作中,能源管理系統 (EMS) 和電池管理系統 (BMS) 是儲能系統的核心,確保系統高效及時運作。 **用電大戶與儲能** 根據用電大戶條款,明年底前,5,000 千瓦以上的用電戶必須滿足義務容量要求。儲能成為滿足此要求的四大選項之一。企業主初期對儲能投資意願不高,但隨著電池價格下降和尖離峰電價調整,儲能逐漸被視為工廠電力備用方案。 **家用儲能的普及** 近期,特斯拉 (Tesla) 推出 Powerwall,進軍家用儲能市場。國內外有多家企業取得安裝維修資格,預測特斯拉電動車將為 Powerwall 提供強大的後盾。南方集團也於 2020 年跨入儲能領域,花蓮 240 兆瓦 d-Reg 儲能系統為其代表作。 **台電的儲能策略** 台電實施 E-dREG 需求曲線機制,將與代理資源評估轉型運作。南方電力憑藉在綠電售電和儲能代操的豐富經驗,拓展充電樁事業,鞏固其市場地位。
**台灣電力助力半導體產業鏈打造高韌性,邁向永續經營**
隨著半導體和人工智慧(AI)產業用電大幅提升,台灣電力公司(台電)預估2033年全年用電量將較今年成長28%。面對電力品質要求嚴苛的半導體業,台電攜手ABB推出一系列解決方案,協助企業主打造高韌性產業鏈,同時兼顧經濟與環境效益。
ABB電力品質保護解決方案可維持穩定電力品質,防止電壓驟降造成的生產損失;電力儲存解決方案則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滿足半導體產業的峰谷電能需求。
此外,ABB開關設備配備先進的保護機制,確保電力分配的穩定性;低壓數位化解決方案提供精確控制、電力監控及數據分析,提升現場運作效率。在關鍵參數監測方面,ABB的儀錶與水質分析產品可精準監控製程中的溫度、壓力、流量等參數,避免誤差導致品質問題。
為了進一步提升能效,ABB的高效馬達和變頻器可讓企業主實現高達40%的能效提升;超低諧波變頻器有效降低諧波電流,避免設備過熱或準確度異常風險。透過智慧監控,ABB Ability傳動裝置解決方案可減少停機時間,降低維運成本。
因應全球減碳趨勢,ABB的解決方案皆符合高效節能及數位轉型需求。台電與ABB攜手合作,協助半導體產業在淨零碳排競賽上取得優勢,創造經濟與環境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