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亞藥業(公)公司新聞
女兒派大將、聯生藥總經理暨執行長林淑菁日前召開董事會,即是依照美國UBI公司旗下UBI Taiwan Holding公司改派的法人代表為名義,王長怡與胡世一經營權之爭的根源,仍在UBI公司。
聯亞生技大股東、官股代表國發基金昨日發布的聲明也指出,官方不介入兩造爭端,但最後聲稱取得經營權者,必須提出美、台兩方法律證明,才能取得公信。
此外,聯亞藥規劃2022年上市,計劃農曆年後向工業局申請科技事 業函(不需看公司盈虧獲利),預計2022年第二季拿到許可,希望第二 季底、第三季,最快6、7月上市,向市場募集更多資金。
聯亞藥6月23日以每股30元登錄興櫃,股價快速飆上百元俱樂部, 一度還曾衝上300元高價。隨著母公司聯亞生技8月16日接獲研發的新 冠疫苗未通過衛福部緊急授權消息,聯亞藥股價跌破200元,最低跌 至140元。目前股價為81.4元。
台塑生醫投資聯亞藥多年,是聯亞生技以外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最 高達17%;興櫃後伺機調節持股,目前持股降至3%,推估獲利逾13 億元,外界讚嘆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的好眼光。
台塑生醫表示,公司有參與參與聯生藥、聯亞藥投資,持股時間已 達7∼8年、6年之多。基於投資效率與其他新版圖開拓資金運用等考 量,方伺機處分聯亞藥持股。目前聯生藥持股逾一成,至於聯亞藥3 %持股短期沒有進一步處分計畫。
聯亞藥指出,這次股臨會改選董是因多位教授公務繁忙,其中一位 過世,因此乾脆重新改選新董事與獨董。此外,目前產能為每年生產 1,152萬瓶針劑,因估計客戶訂單到了2022∼23年產線就會不夠,規 劃2022年底新產線拿到認證,新增一條新產線的產能是目前的四倍, 等於未來一年產能為5,600萬瓶。
根據CMoney統計,本周以來興櫃個股漲多跌少,不過漲逾一成檔數較上周下滑,一共有19檔,而前十強繳出逾16%的漲幅。盤面風格轉換,由電子族群轉向生技醫療族群,帶動新穎生醫、聯亞藥、巨生醫、禾生技、宏碁智醫-新、台新藥六檔生技股擠進本周漲幅前十強榜單。
受惠於高端新冠疫苗獲澳洲審查資格認定,將加速申請EUA,帶動生技醫療族群吸引買盤關注。新穎生醫受惠於美代理商提前完成簽約的利多消息,股價邁開步伐,本周以來上漲近達六成。新穎生醫以創新技術切入具全球市場潛力的臨床需求缺口,商業模式將是通路銷售與授權並行。
聯亞藥漲幅達28.9%居次,而電子族群由擴散板廠穎台科技領先表現,Mini LED產品將擴大應用領域,持續進行多角化產品布局與提升獲利率。此外,金鼎科、穎台科技、巨生醫以及禾生技本周漲幅也在兩成以上。
興櫃高價股持續漲跌互見,興櫃股王綠界科技本周終於止跌反彈,1,060元附近有逢低買盤承接,帶動股價本周小漲1.3%、興櫃股后力智上漲2%、采鈺本周以來則下跌4%、瑞鼎持平表現。
台灣疫苗供應緊迫,國產疫苗進度引關注,聯亞藥業股價波動
雖然全球疫苗施打率提升,但Delta變種病毒的不確定性讓人擔憂。美國近來確診數量不斷攀升,但好消息是,輝瑞和BNT生產的新冠疫苗已獲得美國FDA完全授權,多個州確診案例下降。然而,台灣疫苗供應緊迫,莫德納疫苗缺貨嚴重,國產疫苗相關進度成為焦點。
高端疫苗開打至今,累計通報四起接種後死亡案例,股價一度衝上373元,但後來因死亡消息傳出,股價大跌,昨日收於286元。另一方面,聯亞藥業因母公司新冠疫苗未獲緊急授權,股價曾跌破百元,近期反彈至147元,但面臨月線反壓,昨日收於127元。
本土疫情雖然近日本土出現零確診,但並不代表疫情已結束,只是穩定控制。生技股在疫情帶動下,疫苗及防疫族群大漲,但部分個股累計漲幅已大,投資者應考量風險承受度,並可考慮以台灣生技期貨參與行情或做避險運用。
不過好消息是,美國批准輝瑞及其德國夥伴BNT生產的新冠疫苗成為美國第一款獲得FDA完全授權疫苗,美國許多Delta變種病毒熱區新增確診案例正在下降,像是阿肯色州及密蘇里州 七天平均病例數與高峰時相比下降12%,即使其他州病例仍在攀升,但增速已放緩。
目前國內疫苗嚴重不足,又以莫德納缺貨嚴重,因此國產疫苗相關進度備受矚目,高端疫苗開打至今累計通報四起接種後死亡案例,雖然死因與疫苗是否相關仍須釐清,但引起各界高度關注。其之前股價曾展開慶祝行情,一度衝上373元,但死亡消息傳出後,股價連日大跌,昨跌破300元收286元。
另外,聯亞藥因母公司聯亞新冠疫苗未獲緊急授權,先前股價跌破百元,近日跌深反彈一度來到147元,但面臨月線反壓,股價不振,昨收127元。
近日本土出現零確診,但不代表疫情已結束,只代表獲得穩定控制,生技股近來受疫情帶動,特別是疫苗及防疫族群大漲,但少數個股累計漲幅已大,投資生技股宜考量風險承受度,並可考慮以臺灣生技期貨參與行情或做避險運用。
台灣疫苗研發再傳動態!聯亞藥業集團董事長王長怡於22日對外表示,他們研發的新冠疫苗UB-612雖然未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但她認為政府對疫苗的審查標準「太片面」,並呼籲受試者完成完整的二期試驗,以證明疫苗的續航力。聯亞藥業對於取得國際認證的決心不變,並將持續與食藥署進行溝通與討論,以全面免疫性評估來完整呈現疫苗設計的優異性。
面對全球疫苗荒,王長怡強調,聯亞藥業已成功量產七批共2000公升的抗原原料藥,品質穩定,以目前生產的抗原,足以生產超過6000萬劑的疫苗。這不僅能夠補足台灣的疫苗缺口,還可以將國產疫苗外銷至國際市場,但她不解為何UB-612無法取得EUA。
王長怡強調,UB-612的研發初衷是「愛心疫苗」,目的是要為上億人提供疫苗。因此,她強調疫苗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即使免疫性或抗體稍微低一點,只要再補一針就好。聯亞藥業的重點是保護人民不感染病毒。
王長怡批評政府的疫苗評估方法,認為不應僅採用「單一時間點」的免疫橋接方法,而應該注重疫苗的「維持性」以及對抗目前流行病毒變異株的效益。她建議必須納入T細胞免疫反應分析,才能完成對疫苗綜合效益的評估。
王長怡指出,UB-612疫苗具有三大優勢:第一,產生的抗體持久,半衰期高達195天;第二,對大多數病毒變異株,尤其是Delta變異株,可以保有原始株相近的綜合抗體效價,並對Delta變異株有效大幅下降;第三,可以精準產生T細胞免疫。
王長怡表示,聯亞藥業申請國際認證的目標不變,並已持續進行UB-612、UB-613至UB-615等新世代疫苗的開發。聯亞醫藥臨床研究處長沈雅慧則透露,公司內部已規劃到印度進行UB-612的三期臨床試驗。
針對全球正陷入的疫苗荒,王長怡強調,集團疫苗已成功量產七批 2000公升的抗原原料藥,品質相當穩定,目前以生產的抗原,足以生 產超過6000萬劑的疫苗,不但能補足台灣疫苗缺口,更可將國產疫苗 外銷國際市場,不解為何無法取得EUA。
王長怡指出,UB-612是以「愛心疫苗」為出發點,是要給上億人打 的,因此,希望這支疫苗是安全的,寧可在免疫性、抗體稍微讓步! 她強調,若真的抗體稍微低一點,再補一針就好,聯亞的重點是要是 保護人民不要感染。
王長怡批評,政府不應僅採用「單一時間點」的免疫橋接方法,而 應注重「維持性」,且對抗目前流行病毒變異株效益,必須納入T細 胞免疫反應分析,才能完成評估疫苗綜合效益。
她說,UB612疫苗具有多重防火牆,有三大優勢,第一,產生抗體 持久、半衰期高達195天;第二,綜合大多數病毒變異株,特別是對 Delta變異株,可以保有原始株相近的綜合抗體效價,且對Delta變異 株有效大幅下降,第三,可以精準產生T細胞免疫。
王長怡表示,UB612申請國際認證目標不變,目前已持續進行UB61 2、UB613-UB615等新世代疫苗開發。聯亞醫藥臨床研究處長沈雅慧表 示,內部已規劃到印度進行三期臨床。
台灣生技產業逆勢揚眉,不動產交易熱絡!仲量聯行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疫情期間,醫療生技產業成為少數逆勢成長的產業之一。今年上半年,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總交易額達555億元,其中生醫型不動產交易額達24.1億元,占比4.4%,高於國際平均水準。
全球生醫型不動產投資額達110億美元,交易占比總交易額的4%。台灣市值前十大生技醫療公司的不動產及設備資產年增率超過二成。行政院近年來對生醫產業的扶植不遗餘力,直接投資及專案投資總額達百億元。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指出,北部生醫園區成為發展重鎮,友華生技近期購買士北科華固創富中心樓層,總價12.2億元。國際藥廠輝瑞、疫苗業者聯亞等也在北市信義計畫區設立辦公室,顯示醫療生技產業與不動產投資的發展潛力。
北市府在南港推動生技產業聚落BOT案,東元集團斥資50億元開發生技企業大樓,規劃近3萬坪樓地板面積。東元新莊舊廠也將改為生技科學園區,規劃約6.6萬坪,提供35%樓地板面積作為生技廠房使用。
上半年共有六筆生醫相關企業置產,包括德華生技、植髮診所生髮堂等。商仲業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刺激疫苗研發,帶動資金流入,增加生醫職缺,並刺激生醫類廠房需求逆勢成長。
台灣疫苗製造商聯亞藥業的疫苗EUA申請未獲通過,公司決定提出申訴。衛福部長陳時中在17日對此作出回應,他表示,如果聯亞藥業認為自己的疫苗對社會防疫有實質效益,並有合理的申訴理由,可以將相關理由和實驗計畫提交給食藥署進行審查。 食藥署提供了數據,指出中研院進行的實驗顯示,完整接種AZ疫苗的20至65歲受試者,對抗新冠肺炎「原始病毒株」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數值為187.9。根據指揮中心的標準,國產疫苗的這一數值必須是AZ疫苗的0.67倍以上,也就是說,必須高於125.89。食藥署強調,中研院的研究結果與業者公布數值662相差不大,但聯亞疫苗在實驗後的數值確實低於125.89。 陳時中進一步補充說明,聯亞疫苗沒有通過EUA,意味著它不會上市,指揮中心也不會公布其數值。然而,如果聯亞藥業願意,它也可以自行公布相關數據。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趨緩,昨日僅新增四例本土病例。目前,第六輪高端疫苗的適合接種人數為60.5萬人,截至17日傍晚,已有39萬8,582人完成預約,佔適合接種人數的65.84%。如果18日中午截止時仍有名額,計劃將疫苗施打給35歲以下的年輕人。 目前,台灣的疫苗涵蓋率達到39.21%,劑次人口比為42.13%。在即將開學的9月,教育部也發布了開學指引,要求學校教職員工完成疫苗首劑接種滿兩周或提供三天內快篩陰性證明才能入校,並且每七天須進行一次篩檢,上課時全程戴口罩。
商仲業者指出,截至今年5月,全球生醫型不動產投資額達110億美元(約新台幣2,970億元),交易占比達總交易4%。
根據上市櫃公司財報顯示,近兩年台灣市值前十大生技醫療公司,不動產及設備資產的年增率皆高達二成以上。
截至2019年,為扶植生醫產業發展,行政院直接投資15家生技公司、約49億元;專案投資82家公司、高達70.1億元。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指出,國內生醫園區主要集中於北部,今年5月友華生技購買士北科華固創富中心近半棟的樓層,總價12.2億元、建坪1,740.8坪。
另外,為匯聚優秀人才,國際藥廠輝瑞、疫苗業者聯亞等業者亦將辦公室設於北市信義計畫區,加上東元集團在南港的生技園區大樓意向書也已接近滿租,顯示醫療生技相關產業與不動產投資具有深厚的發展潛力。
仲量聯行指出,北部的生醫園區除國科會推動廣達38公頃的新竹生醫園區外,北市府也在南港推動生技產業聚落BOT案,由東元集團斥資50億元開發總樓地板面積近3萬坪的生技企業大樓;另外,東元的新莊舊廠也將改為生技科學園區,全案規劃約6.6萬坪,提供總樓地板面積35%做為生技廠房使用,有望帶動新北市的產業發展。
仲量聯行統計,上半年共有六筆生醫相關的企業置產,其中,3月有四筆交易;德華生技斥資1.2億元買下北市重慶南路的透天店面;植髮診所生髮堂也以9,000萬元買下北市東區店面。
在企業與法人機構方面,上櫃醫材大廠明達醫學科技投入3.1億元,取得桃園八德大興段近1,300坪工業地,為將來發展預做布局;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以2.8億元買下南投土地。泰博科技為生產快篩試劑、血氧機等抗疫物資,今年1月花費3.7億元,購入新北產業園區的全棟廠辦。
商仲業者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帶動生技業者競相投入研發疫苗,吸引大批資金流入,不僅增加許多生醫職缺,也刺激生醫類的廠房需求逆勢成長。
食藥署6月10日公布國產疫苗審查標準,療效評估標準以免疫橋接方式,國產疫苗對於原始武漢病毒株的中和抗體效價必須不劣於AZ疫苗,當時訂定條件為需大於AZ疫苗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MTR)下限的0.67倍。
依據兩家廠商公布第二期期中數據,高端不分年齡的中和抗體效價幾何平均數(GMT)為662;聯亞為102.3。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200名國人接種AZ疫苗的免疫原性結果,20歲到65歲受試者的中和抗體效價為187.9,0.67倍則為125.89。
吳明美說,雖然實驗室做出來的數值和當時兩家疫苗廠二期期中數據差不多,但仍略有差異,高端疫苗組中和抗體效價為AZ疫苗組的3.4倍;聯亞則未達低標125.89。
對於審查結果,聯亞生技日前發表聲明,將向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及食藥署提出申訴,盼除了中和抗體效價外,尚應納入T細胞免疫、長期免疫等,並希望以Delta病毒株做測試,重新判定審查結果。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聯亞是根據技術性審查標準而未通過,廠商若認為有相關理由或對社會防疫有效果,應提出理由和實驗計畫,再交食藥署審查。指揮中心不會公布聯亞技術性資料,他說:「如果他們(聯亞)想公開,我們也不反對。」
高端疫苗宣布,將到巴拉圭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食藥署也提數據指出,中研院實驗AZ疫苗在對抗新冠肺炎「原始病毒株」上,完整接種AZ疫苗後,20∼65歲受試者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數值為187.9,依指揮中心的標準,國產疫苗此數值必須是AZ的0.67倍以上,換言之,必須高於125.89。
食藥署說,中研院研究高端中和抗體效價,與業者公布數值662相差不遠,但聯亞疫苗經實驗後確實低於125.89。陳時中補充,聯亞疫苗沒通過EUA,代表不會上市,指揮中心不會公布數值,若業者願意可自行公布。
國內疫情趨緩,昨僅增四例本土,第六輪高端疫苗符合資格者60.5萬人,17日傍晚統計有39萬8,582人完成預約,佔符合資格人數65.84%,如18日中午截止仍有名額,擬朝35歲以下年齡層施打。目前台灣疫苗涵蓋率達39.21%,劑次人口比42.13%。
9月開學將近,教育部宣布開學指引,學校教職員工應完成疫苗首劑接種滿兩周或提供三天內快篩陰性證明才能入校,每七天須篩檢一次,上課全程戴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的會議上,大家都在關注著一個重要的消息。那就是,我們的本土疫苗製造商聯亞生技的疫苗,沒有通過EUA(臨時使用許可)的審查。這個結果讓許多人感到意外,也讓市場上的一些動盪起來。
聯亞的疫苗在臨床試驗中,安全性的部分是沒問題的,但中和抗體的數據沒有達到標準。這個數據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疫苗對抗病毒的效力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它沒有通過EUA的原因。
受到這個消息的影響,聯亞藥業的股價在興櫃市場上應聲下跌,一度跌了超過三成。這對於公司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強調,即使如此,我們的疫苗供應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陳時中指揮官也說,雖然聯亞沒有通過EUA,但我們還是有足夠的疫苗量,可以應對目前的疫情。只是如果聯亞能夠通過EUA,我們可能會更早就有這些疫苗了。
聯亞公司也計劃在印度展開第三期臨床試驗,希望能在那裡找到更好的結果。而之前已經交給政府的200萬劑疫苗,只要在疫苗效期內證明確實有效,還是可以使用的。
中研院生醫所的何美鄉研究員表示,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因為從二期試驗的資料來看,就能看出這個結果的可能性。但她也強調,無論結果如何,進行三期試驗都是必要的。
總結來說,聯亞疫苗沒有通過EUA,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挫折,但我們還是會繼續努力,為了保護我們的民眾,我們不會放棄。
台灣疫苗大戰再起波瀾,聯亞生技昨(16)日強烈抗議,對於其新冠疫苗EUA未過關一事提出申訴,並要求以Delta變異株進行抗體力價比較,以客觀評估疫苗的中和抗體保護力。這場疫苗戰爭不僅關係著國人的健康,也讓台灣疫苗產業的未來走向更加引人關注。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對此表示,聯亞疫苗未能通過EUA審查令人遺憾,但並未對疫苗供應造成太大影響。他強調,國際疫苗進貨量仍為評估疫苗供應狀況的重要依據。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進一步解釋,聯亞生技與政府簽署的500萬劑疫苗採購協議,在現有的500萬劑之外,仍有機會追加500萬劑。這對台灣疫苗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聯亞生技對於食藥署的評估方式表示強烈不滿,認為評估過程中疏忽了對抗病毒變異株的評估,以及T細胞免疫反應的評估,這對聯亞疫苗無法通過EUA審查造成重大損失。 聯亞生技也對後續的三期臨床試驗進行效益評估,意味著可能要重新評估在印度進行的1.1萬人三期臨床試驗。 此外,聯亞藥業也發布重訊,與母公司簽訂委託製造合約,收取50%不可退還之訂金,以應對疫苗生產成本。聯亞藥業自有產品銷售情況良好,對公司財務業務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