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股目標擠進全球前十!證交所宣布「國際盃」出擊路徑圖**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日前信心喊話,宣布將帶領台股進軍國際舞台,目標是讓台股市值擠進全球前十名,至少達到3兆美元規模。
法人預估,若台股市值達到3兆美元,股價指數將站上3萬點大關。對於晉級時程,林修銘坦言難以明確設定,但強調路徑圖已清晰規劃,只要持續前進,就有信心達成目標。
今年年初,證交所訂下集中市場市值2兆美元、60兆台幣的目標,如今台股氣勢如虹,不僅提前達標,市值更一度衝破2.48兆美元。
林修銘表示,台股今年以來上漲近三成,市值突破74兆台幣,全球排名第14位。日均值也超過4,000億元,全球排名第九。這顯示台灣資本市場與產業表現備受國際矚目,因此應朝全球市值前十名邁進。
為了推動台股晉升全球市值前十大,證交所規劃「國際盃」再射三箭十方針,包括:
**針對上市公司:**提升企業價值
- 鼓勵企業重視股東價值
- 精進永續揭露資訊
**證交所本身:**引領產業發展
- 以科技引領多元產業發展
- 增加產業鏈連結
**針對投資人:**增進企業曝光
- IR ESG議合平台
- 鼓勵法說會溝通
- 增強國內外引資效能
- 國際合作編製ESG新指數
- 優化資訊揭露平台
- 強化英文資訊內涵
證交所預計在今年10月前往中東引資,並規劃未來與日本、韓國交易所合辦引資活動,全力推動台股邁向國際大舞台。
裕慶為商用展示架、智能電動床機構件的設計、製造與服務全方位大廠,資本額4.91億元,擁有台灣南投、中國大陸昆山等生產基地,以及美國芝加哥子公司Beeline設計團隊與在地倉儲服務。
裕慶2023年合併營收38.64億元、年減10.8%,但受惠於集團業務接單組合優化、垂直整合效益展現,毛利率較2022年增加12.2個百分點,達46.6%,稅後淨利8.79億元、年增68.2%,每股稅後純益達18.11元。
此外,證交所原於2023年12月19日董事會通過科科科技(6950)申請上市案,惟其承銷價訂110元高於市場預期,最後面臨圈購不足窘境。
證交所昨日表示,科科科技未依規定期限辦理上市買賣事宜,撤銷上市契約。
潤泰材是潤泰集團旗下水泥、建材、裝修公司,主要業務是宜蘭冬山潤泰水泥廠和預拌式泥作砂漿美特耐,去年底跨入建材代理事業,今年首季營收15.19億元,年增30.27%,毛利率14.02%。
潤泰全受惠轉投資的南山人壽獲利挹注,雖然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7.02億元、年減6.4%;營業利益954萬元,營益率1.36%,年減2.9個百分點,但營業外收入達45.0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44.67億元、年增3,046.3%,每股稅後純益(EPS)達4.28元。
大魯閣目前主要經營台中「大魯閣新時代購物中心」、及新竹「大魯閣湳雅廣場」兩家商場,未來將持續開發具潛力的新物業,並透過將百貨商場及運動休閒充分結合,增添附加價值。宇瞻為記憶體模組廠,隨近期記憶體景氣已谷底反轉,市場關注其後續受惠程度。
證交所表示,為提升上市公司財務業務資訊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獲取企業訊息的管道,已規範本國上市公司每年應至少在中華民國境內,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人說明會。
統計今年以來迄今,國內上市公司(未包含創新板)總計已經辦理1,199場法人說明會。
證交所持續鼓勵上市公司自行辦理或受邀參加實體或線上法人說明會,亦鼓勵受邀參加法人說明會的公司自願申報會議影音資訊,且於申報上傳的中英文簡報檔中,詳實說明會議簡報的相關財務業務資訊,以提升資訊對稱性及強化資訊揭露品質。
另自2023年1月1日起,全體國內及第一上市公司「受邀參加」法人說明會時,每年度應「至少擇一」受邀場次,輸入會議影音連結資訊,證交所請上市公司盡早規劃,以符法令規定。
台股6月以來迭創新高,然受到上周四、五兩天費半指數、台積電ADR拉回衝擊,昨天開低走低,終場大跌439點,收全天最低的22,813點,引發市場預期台股將拉回修正的疑慮,不過林修銘仍對市場信心喊話,要投資人對台股有信心。
證交所昨天召開「壯大台灣資本市場價值厚植提升國際競爭力」記者會,林修銘說,雖然外資賣超450億元,但投信買超85億元,顯示仍有看好基本面的內資逢低進場承接。
他強調,短期指數的漲跌,只是量能的調節,最重要的還是基本面,台灣已有很顯著的AI供應鏈製造硬實力。證交所希望幫助國內上市公司進一步發展應用面的軟實力,讓支持台股的動力是非常solid(堅固),而不是bubble(泡沫)。
事實上,針對台股的基本面表現,內外資法人紛紛看好,主要是基於人工智慧(AI)硬體需求暢旺的帶動,估計今年上市櫃企業獲利年增幅將可達到二成水準,加上配息規模持續擴大,使得國際資金將不斷潮湧台股,帶動指數不斷攀高。
外資高盛證券本(6)月初即將台股目標指數由原先的21,000點上調9.5%至23,000點,居外資圈最高。
高盛調高台股目標指數的依據,主要奠基在台股首季正向的獲利表現,以及強勁的AI伺服器需求,因而上調MSCI台灣指數的預估獲利,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成長率由22%調升至26%,2025年維持22%,都高於同業預估。
對於何時可晉級市值前十強,林修銘直言,時間表,很難講;但路徑圖,有。只要向前走,我們有信心。
證交所今年初訂下集中市場市值2兆美元、新台幣60兆元目標,但台股氣勢如虹提前達標,甚至上周市值曾衝到2.48兆美元。
林修銘認為,台股年初以來已上漲近三成,市值突破新台幣74兆元、世界排名第14,日均值更超越4,000億元、世界排名第九,顯示台灣資本市場及產業表現站上國際舞台,應該朝全球市值前十名目標邁進。
為推升台股晉級全球股市市值前十大,證交所為國際盃再射三箭十方針,預計今年10月再赴中東引資,並規劃未來與日本、韓國交易所合辦引資活動。
三大策略之一是針對上市公司面向的「提升企業價值」,精進公司治理及永續揭露,下有兩個方針,分別是鼓勵企業重視股東價值、精進永續揭露資訊。
策略之二是證交所本身應「引領產業發展」,以科技引領新經濟,促進產業合作綜效,提升企業價值,下有兩個方針,分別是以科技引領多元產業發展、增加產業鏈連結。
策略之三是針對投資人面向的「增進企業曝光」,鼓勵溝通、強化引資、重視資訊揭露,下有六個方針,包括IR ESG議合平台、鼓勵法說會溝通、增強國內外引資效能、國際合作編製ESG新指數、優化資訊揭露平台、強化英文資訊內涵。
證交所指出,為提升上市公司財務業務資訊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 獲取企業訊息管道,已規範本國上市公司每年應至少在中華民國境內 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說會。統計今年迄目前為止,國內上市公司( 未包含創新板)總計已辦理1,199場法說會。
7月預計共四家上市公司於證交所場地自辦法說會,上市公司基本 資料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也可透過網路轉播同步收看(https ://webpro.twse.com.tw。參與法人說明會前,請至證交所網站,選 擇「公告/活動-活動訊息」頁籤,查詢活動最新訊息(w ww.twse.com.tw/zh/news/eventList)。
證交所表示,自112年1月1日起,全體國內及第一上市公司「受邀 參加」法人說明會時,每年度應「至少擇一」受邀場次,輸入會議影 音連結資訊,請上市公司盡早規劃,以符法令規定。
由於第九屆董監事任期將在7月22日屆滿,除了選出14名股東董監 事,還有6席公益(非股東)董監事需由主管機關核定與直接指派, 其中二名主管機關直接指派的名額,可望由現任董事長吳自心、總經 理周建隆續任,最晚將在7月下旬公布。
期交所11席董事當選名單,分別是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櫃買中心董事長陳永誠、臺灣金總經理魏 江霖、兆豐期貨董事長暨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元富證券董事長暨 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合庫銀董事長林衍茂、元大期貨副董事長 陳品呈、統一證券董事長林寬成、群益期貨董事長賈中道、富邦證券 總經理郭永宜。法人代表監事3人,分別是聯邦銀行總經理許維文、 華南期貨顧問暨法人代表許元禎、凱基證券副董事長暨期貨董事長糜 以雍。
期交所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股利3.35元,含現金股利1.95元及股票 股利1.4元。期交所去年稅後淨利30.5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5.59元。 據統計,台灣期貨市場2023年總交易量、日均量分別為3.25億口、1 35.8萬口,連四年交易量突破3億口,表現相當穩健。
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表示,展望下半年有五大業務重點,一是7月 底將推出微型台指期貨、小型ETF期貨;二是年底前規劃建置期貨市 場交易資訊中心、交易人風險偵測平台;三是引進Nasdaq市場監視模 組,強化市場監視;四是赴海外招商引資,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五是 因應2050淨零轉型目標,持續落實永續發展作為。
證交所表示,有鑑於台灣新創公司創新量能優勢且在國內能見度更 勝於國外,期望發揮及掌握主場優勢,打造亞太地區創新科技產業上 市首選,積極推動具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例如生技醫療、物聯 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或是創新經營模式的公司申請 掛牌,達成政府「精進新創發展環境」目標。
證交所並將致力透過行政機關、創投機構、上市集團企業及新創育 成園區等多元管道擴大交流,積極參與新創生態圈活動及傾聽各界聲 音,精進調適法規,排除新創公司走向資本市場的障礙,落實扶植新 創加速籌資發展,讓台灣成為孕育未來潛力獨角獸的搖籃,更為新創 夥伴走向資本市場鋪設更友善的最後一哩路。
證交所規劃下半年將舉行生技、數位(9月)及環保綠能(11月) 等三大主題式業績發表會,6月27日將舉行首場座談會,聚焦在蓬勃 發展的生技醫療產業,證交所期透過三大重點產業交流活動,致力於 活絡台灣企業生態圈,並為企業邁向新興資本市場的上市之路奠定堅 實基礎;首場座談會將舉行兩場「焦點短講」,包括一:由國家發展 委員會產業發展處副處長陳瓊華進行焦點短講,內容為「引領創新, 塑造產業新高地」;二:台杉投資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談從投資觀 點談「看生技醫療新商機」。
接下來第一場「領先對話」題目為「新世代醫療變革,打造全球新 視野」,與談人有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盛保熙、路孔明及資誠聯合 會計師事務所榮譽副所長曾惠瑾等出席。
第二場「創新對話」,題目為「創新資本領航,共創明日新藍圖」 ,與談人有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林成龍,以及擬將向證交所提出一 般板上市的育世博-KY執行長蕭世嘉、以及互貴興業公司共同創辦人 暨執行長郭加泳等出席。
加權指數勁揚近30% 證交所籲提升公司體質壯大台股
今年以來,台股在台積電AI光環下,加權指數短短半年就上漲約29.69%,在全球主要股市名列前茅,市值更突破74兆元,大增逾17兆元。儘管如此,市場依然存在「一個台股兩個世界」的現象,部分個股即使基本面優異,卻仍遭低估。為了提振落後股的表現,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將於24日下午召開記者會,由董事長林修銘親自主持,備受市場矚目。
林修銘表示,提升公司體質是資本市場蓬勃發展的基礎。證交所將持續優化企業體質,協助產業升級,並增加市場曝光,從企業體質延伸到產業體質,再到整體市場規模,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壯大台股。
為加強公司治理,證交所鼓勵上市公司檢視股價淨值比(PB),並強化公司治理措施與永續資訊揭露。此外,證交所也將鼓勵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公司增加法說會頻率,並舉辦產業供應鏈座談會,協助中小企業提升能見度。同時,證交所也會與國際機構合作舉辦引資活動,將優質企業推向全球市場。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政策利多也有助於提振台股。以日本東京交易所為例,就祭出多項措施,例如要求股價低於淨值的上市公司提出改善方案、落實董事會治理透明化等,這些措施值得台股借鏡。透過提升資本市場體質,不僅能推動量價齊揚,更能讓台股在國際間更具競爭力。
台股指數連漲三周 創歷史同期新高
台股今年表現強勁,加權指數上週上漲3.33%,連續三周收紅,累計今年來大漲29.69%,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日成交均值也衝高至4,262億元,同樣寫下歷史同期新紀錄。
上週,加權指數收於23,253點,周漲748點;台灣50指數收於18,837點,周漲804點;寶島股價指數收於26,378點,周漲809點。
產業別指數方面,漲幅以其他電子類指數上漲5.71%最為顯著,主因是鴻海股價飆漲逾7%;跌幅最大的是電器電纜類指數,下跌2.65%,華新大跌3.6%是主要原因。
上週集中交易市場總成交值達到2.7兆元,全體上市股票成交金額為2.51兆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3.23%。
成交值前三名的產業分別是半導體類、電腦及週邊設備類、電子零組件類。成交量週轉率前三名的產業則是電機機械類、光電類、電器電纜類。
今年來,台股已經累計112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總成交值為47.74兆元,市場日均值為4,262.49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61.46%。預估今年股票成交量週轉率將突破100%,若下半年交投熱絡持續,甚至有機會挑戰120%的高點。
「一個台股兩個世界」在近年來更加明顯,只要與AI、台積電、輝 達沾上關係的股票,股價立即一飛沖天,搭配缺電、重電題材,資金 大舉轉移。可以用「好的股票讓你上天堂,不好的股票讓你住套房」 這句話,來形容投資人的心情。
股價常先反應題材面,但最終仍要面對基本面檢視。證交所董事長 林修銘今年初即曾對外宣示,企業體質強健是資本市場蓬勃的根基, 證交所將逐步透過優化企業體質、協助產業升級、增進市場曝光吸引 內外資金之作法,從公司延伸到產業,再擴展到整體市場,多管齊下 、內外並進,壯大台股市場規模。
當時林修銘即提出呼籲,為提升公司體質,鼓勵上市公司檢視自身 股價淨值比(PB),引導企業強化公司治理措施與永續資訊揭露,並 且重視股東與利害關係人意見,進一步完善投資人關係、議合等溝通 管道,提升企業價值,以增進投資者的信心。
林修銘並強調,證交所將鼓勵市值大於100億元公司增加法說會頻 率,並進一步結合產業供應鏈辦理座談會,發揮以大帶小的綜效,增 加中小企業能見度;另也將與大型國際機構合辦引資活動,將優質企 業推向國際。證交所重視所有在台上市櫃籌資的企業,採取多元方式 帶動更多資金投資台灣,同步活絡市場量能,進而壯大市場規模。
今年來台股由台積電領頭大漲,帶動AI股及半體股大漲,但個股表 現相差懸殊,市場正高度關注證交所24日下午記者會內容,期能提振 落後股展開補漲。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政策利多也可望為台股帶來錦上添花 效果,若能夠進一步強化資本市場體質,對整體股有正向助益,觀察 日本東京交易所即提出多項措施,包括股價低於淨值的上市公司,必 須提出改善方案、落實董事會治理透明化等,有值得台股借鏡的作法 ,帶動資本市場不僅是量、價皆揚,更進一步能有「質」的提升。
證交所統計,6月21日加權指數收23,253點,周漲748點、漲幅3.3 3%,台灣50指數收18,837點,周漲804點、漲幅4.46%,寶島股價指 數收26,378點,周漲809點、漲幅3.17%。
產業別指數方面,漲幅以其他電子類指數上漲5.71%為最大,主要 因鴻海飆漲逾7%;跌幅以電器電纜類指數下跌2.65%為最大,華新 大跌3.6%為主因。
證交所統計,上周集中交易市場總成交值為2.7兆元,全體上市股 票成交金額為2.51兆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3.23%。
各產業上市股票成交值前三名為:半導體類7,699.03億元,占全體 上市股票交易金額30.7%、電腦及週邊設備類3,167.74億元,占全體 上市股票交易金額12.63%、電子零組件類2,481.80億元,占全體上 市股票交易金額9.9%。
成交量週轉率前三名產業為:電機機械類15.23%、光電類8.01% 、電器電纜類7.88%。
累計今年來台股今共112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總成交值為47.74兆元 ,市場日均值為4,262.49億元,股票成交量周轉率為61.46%。以此 來看,今年股票成交量周轉率將超過100%,若下半年維持上半年交 投熱絡情況,有機會向120%挑戰。
**台股熱錢湧現 券商獲利大爆發**
台股今年以來成交值屢創新高,激勵券商獲利大爆發。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5月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達到83.25億元,較4月增加13.36億元,月增19.12%。累計前5月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達41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0.50億元,年增62.74%。
5月台股價量齊揚,其中成交量大幅增加,為券商帶來可觀獲利。證交所表示,5月大盤總成交值約為10.136兆元,較4月增加13.81%,推動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4月成長。
不過,5月自營業務的借券與附賣回債券損失、衍生工具損失較多,使證券商自營業務淨利較4月衰退0.86億元,月減6.09%。
另一方面,受惠於台股5月大漲,證券商承銷業務淨利較4月增長1.03億元,月增19.22%。
今年以來台股量能一路噴發,除了1月及2月量交值較低,各為6.66兆元及5.06兆元外,3月至5月成交值各自為10兆元、8.9兆元、10.126兆元,合計將近40.8兆元。券商來自經紀手續費收入獲利水漲船高。
證交所分析,累計今年前5月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因大盤總成交值增加而較去年同期成長;本期自營出售證券利益較多,使證券商自營業務淨利較去年同期增長37.35億元,年增達43.35%;另外,本期承銷業務淨利也較去年同期增長9.78億元,年增39.06%。
達運光電衝刺股市 申請股票上市
2023-02-21
達運光電 (8045) 今 (21) 日向臺灣證券交易所遞交申請文件,成為今年第 4 家申請股票上市的國內公司(不含創新板)。
證交所指出,達運光電負責人為陳碧霜,公司實收資本額 8.15 億元。主要產品包含寬頻網路設備、智慧聯網(AIoT)。截至 20 日興櫃市場收盤,達運光電股價為 143.5 元,下跌 2.03%,收盤均價 142.95 元。
達運光電去年稅前淨利 5.57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5 元。今年 5 月營收 1.65 億元,月增 73.84%、年減 5.1%。累計前 5 月營收 8.15 億元,年增 101.56%。
台股5月價量齊揚,尤其量能大增,挹注券商可觀獲利,證交所表 示,5月大盤總成交值約為10.136兆元,較4月增加13.81%,使證券 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4月成長。
至於5月自營之借券與附賣回債券損失及衍生工具損失較多,使證 券商自營業務淨利較4月衰退0.86億元、月減6.09%。
同時,受惠於台股5月大漲,證券商來自5月證券商承銷業務淨利則 較4月成長1.03億元、月增19.22%。
今年以來台股量能一路噴發,除了1月及2月量交值較低,各6.66兆 元及5.06兆元之外,3月至5月成交值各為10兆元、8.9兆元、10.126 兆元,合計將近40.8兆元,證券商來自於經紀手續費收入獲利大幅攀 升。
證交所分析,累計今年前五月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因大盤總成交 值增加而較去年同期成長;本期自營出售證券利益較多,使證券商自 營業務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37.35億元、年增達43.35%;另外,本期 承銷業務淨利也較去年同期成長9.78億元、年增39.06%。
證交所表示,達運光電公司負責人為陳碧霜,公司實收資本額為8 .15億元,主要產品包括寬頻網路設備、智慧聯網(AIoT);達運光 電20日在興櫃市場以143.5元下跌2.03%作收,收盤均價為142.95元 。
達運光電去年稅前淨利為5.5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5元; 今年5月營收為1.65億元、月增73.84%、年減5.1%,累計前5月營收 8.15億元、年增101.56%。
臺證所通過四家公司上市案 年底前有望掛牌
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臺證所)近日召開董事會,決議核准威力晹(6988)、日盛台駿(6958)、台新藥(6838)及康霈*(6919)等四家公司上市申請案。預計這四家公司可望於今年底前完成正程釋股程序,正式掛牌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威力晹將成為創新板的新上市公司,目前並未在興櫃市場交易。另外三家公司則於一般板上市,其中康霈*和台新藥為科技產業背景的藥品研發廠商。
在興櫃市場掛牌的康霈*,主要從事醫美及慢性發炎相關疾病新藥研發。19日以每股496元收盤,較前一日上漲1.89%,股價高於同業藥華藥的486元,僅次於保瑞的777元,表現亮眼。
台新藥則為台耀轉投資的公司,主要開發眼科、腫瘤科和抗感染藥物。19日於興櫃市場以每股54.8元收盤,小跌0.38%。
日盛台駿為王道銀行旗下重要投資公司,王道銀行持有44.27%股權,而前日盛金董事國鈺投資持股約19.41%。19日於興櫃市場以每股45.15元收盤,漲幅2.71%。
**臺證所宣布 天虹今起正式開放信用交易**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日發布公告,依據「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第2條規定審查後,天虹(6937)自去年12月12日上市至今已滿6個月,符合規定,自6月20日起得為融資融券交易。換句話說,天虹股票將正式開放信用交易,投資人可透過券商進行融資或融券操作。
臺證所第二季底通過多家公司上市
今(17)日,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臺證所)舉行董事會,一口氣通過多家公司上市申請。
其中,威力暘電子(以下簡稱威力暘)申請創新板上市,由董事長兼總經理劉一郎領軍,主要從事車用電子及零配件控制模組的研發、製造與銷售。
此外,日盛台駿國際租賃可望成為第四家上市租賃股,2023年稅後純益達新台幣5.1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47元。
台新藥作為台耀的子公司,預計在第三季上市,今年上半年有望認列600萬美元里程碑金。
最後,康霈生技主要專注於新藥開發,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6.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