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公)公司新聞
金融機構整併自去年起變得熱鬧起來。除了台新金控併購保德信人 壽、開發金控100%持有中國人壽,以及花旗(台灣)銀行消金業務 由星展銀行得標等案件外,金融史上首宗「金金併」案-富邦金控併 購日盛金控,如無意外將於11月下旬完成,而各自登山多年的新光金 控與台新金控,兩兄弟能否山頂會合,也引來市場矚目。
上述案件讓疫情下的金融市場熱鬧非凡,惟獨不見公股背景業者的 身影。公股金融機構是否需要進一步整併?以及更重要的未來發展要 怎麼走,頗值得深思。
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金融業態裡,一直以來,公股機構均以銀行 為主體,即使具有了金融控股的架構,銀行子公司的業務規模、獲利 金額乃至人員配置,均明顯超出另外兩類,每月獲利銀行占比高達9 成以上者比比皆是。
此一問題,並沒有隨著組織型態的修正而改變。自2001年底前開放 金控公司成立以來,把銀行、保險雙引擎,乃至加計證券三引擎玩得 虎虎生風的業者,是國泰、富邦等民營機構,資產規模與獲利能力因 綜效發揮而提升,並與公股業者的表現拉開差距,20多年下來,公股 金融機構依舊是銀行獨大,跨業綜效自然難以發揮。
單純就公股機構的改革而言,美系的金控公司模式之外,歐系的綜 合銀行也是另一選項,這種以銀行為主體的多元業務發展型態,說不 定更適合於台灣的公股體系。事實上,相較於民營財團偏好的金控公 司,政府也有意推動公股銀行的整合,透過台銀、土銀、合庫三行庫 合併,打造一家資產規模可以擠進全球前百大的銀行,藉此帶動整併 風氣,解決一直以來的銀行家數過多的問題,並改變台灣的銀行「小 而不美」、無法達到規模經濟,資產與權益報酬率均落後國際主要銀 行的情況,為前進國際市場跨出第一步。
可是此一構想,即使一再重來,始終阻力重重,等到台銀與合庫各 自轉型為金控公司,三銀行的合併計畫也就無疾而終。反映的問題是 ,表面上,公股股權單純統一,其實內部盤根錯節,涉及法規修訂、 業務整合、據點重組乃至人事安排,以及如何克服工會的反彈等,任 何一件處理起來都曠日廢時。籌組巨無霸銀行走不通,轉而成立金控 公司也打不過民營業者,客觀的說,這些年來,台灣的公股金融機構 表現並不突出。
不容否認的是,對於維繫台灣的金融穩定,公股機構多次發揮了功 能,尤其協助問題金融機構的處理,透過概括承受,讓大事化小,小 事化無,多家公股行庫據點也因此遍布全台灣,以合庫為例,分行一 度超過300處,直到目前都是台灣據點最多的銀行。但隨著數位化時 代的來臨,以往相當值錢的據點,現在卻要面臨縮編或整合,但在民 意代表與工會的壓力下甚難辦到,成為公股的另一種新負擔。
疫後新金融時代來臨,新一波金融整併風起雲湧,仍由民營業者搶 在前頭,看不到公股行庫付諸行動,不論是安於現況或缺乏對遠景的 想像,均令人感到憂心,我們認為,公股金融業的經營亟需修正觀念 ,提供以下兩點意見,作為改革的參考:
首先,公股金融機構引進人才的機制,必須大幅鬆綁。公股行庫不 缺人,每年對外招考,總見大批社會新鮮人投入,但不諱言,他們多 數圖的是吃一口安定飯,充其量只能稱之為人力,並非人才。國際上 脫穎而出的金融機構,莫不把爭取人才當作最重要的事,願意花大錢 並給予工作時間、兼職限制的彈性,來爭取有能力設計複雜產品的工 程師,或延攬頂尖資訊人才、維繫系統安
全。
金融業正在快速邁向數位時代,要在新形態業務上搶得機先,數位 人才不可或缺。剛成立的數位部也面臨同樣困擾,決定以彈性的敘薪 機制吸引好手,公股金融想要吸引人才投效,何妨以數位部為師,擺 脫掉僵固的招聘人員框架。
第二要強調的是,不要排斥與民營同業合作的可能性。紛擾多年的 彰銀案,確實讓公股機構對民營業者存有戒心,然而此案成立的初衷 ,是希望引進外部力量,作為提升公股競爭力的方法。何況目前市場 競爭激烈的程度,更勝20年前,絕非公股業者閉門造車足以因應,因 此,要如何以更多元的方式,廣泛和民營乃至國外的同業合作,是公 股經營者必須思考的另一件重要大事。
上述案件讓疫情下的金融市場熱鬧非凡,惟獨不見公股背景業者的 身影。公股金融機構是否需要進一步整併?以及更重要的未來發展要 怎麼走,頗值得深思。
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金融業態裡,一直以來,公股機構均以銀行 為主體,即使具有了金融控股的架構,銀行子公司的業務規模、獲利 金額乃至人員配置,均明顯超出另外兩類,每月獲利銀行占比高達9 成以上者比比皆是。
此一問題,並沒有隨著組織型態的修正而改變。自2001年底前開放 金控公司成立以來,把銀行、保險雙引擎,乃至加計證券三引擎玩得 虎虎生風的業者,是國泰、富邦等民營機構,資產規模與獲利能力因 綜效發揮而提升,並與公股業者的表現拉開差距,20多年下來,公股 金融機構依舊是銀行獨大,跨業綜效自然難以發揮。
單純就公股機構的改革而言,美系的金控公司模式之外,歐系的綜 合銀行也是另一選項,這種以銀行為主體的多元業務發展型態,說不 定更適合於台灣的公股體系。事實上,相較於民營財團偏好的金控公 司,政府也有意推動公股銀行的整合,透過台銀、土銀、合庫三行庫 合併,打造一家資產規模可以擠進全球前百大的銀行,藉此帶動整併 風氣,解決一直以來的銀行家數過多的問題,並改變台灣的銀行「小 而不美」、無法達到規模經濟,資產與權益報酬率均落後國際主要銀 行的情況,為前進國際市場跨出第一步。
可是此一構想,即使一再重來,始終阻力重重,等到台銀與合庫各 自轉型為金控公司,三銀行的合併計畫也就無疾而終。反映的問題是 ,表面上,公股股權單純統一,其實內部盤根錯節,涉及法規修訂、 業務整合、據點重組乃至人事安排,以及如何克服工會的反彈等,任 何一件處理起來都曠日廢時。籌組巨無霸銀行走不通,轉而成立金控 公司也打不過民營業者,客觀的說,這些年來,台灣的公股金融機構 表現並不突出。
不容否認的是,對於維繫台灣的金融穩定,公股機構多次發揮了功 能,尤其協助問題金融機構的處理,透過概括承受,讓大事化小,小 事化無,多家公股行庫據點也因此遍布全台灣,以合庫為例,分行一 度超過300處,直到目前都是台灣據點最多的銀行。但隨著數位化時 代的來臨,以往相當值錢的據點,現在卻要面臨縮編或整合,但在民 意代表與工會的壓力下甚難辦到,成為公股的另一種新負擔。
疫後新金融時代來臨,新一波金融整併風起雲湧,仍由民營業者搶 在前頭,看不到公股行庫付諸行動,不論是安於現況或缺乏對遠景的 想像,均令人感到憂心,我們認為,公股金融業的經營亟需修正觀念 ,提供以下兩點意見,作為改革的參考:
首先,公股金融機構引進人才的機制,必須大幅鬆綁。公股行庫不 缺人,每年對外招考,總見大批社會新鮮人投入,但不諱言,他們多 數圖的是吃一口安定飯,充其量只能稱之為人力,並非人才。國際上 脫穎而出的金融機構,莫不把爭取人才當作最重要的事,願意花大錢 並給予工作時間、兼職限制的彈性,來爭取有能力設計複雜產品的工 程師,或延攬頂尖資訊人才、維繫系統安
全。
金融業正在快速邁向數位時代,要在新形態業務上搶得機先,數位 人才不可或缺。剛成立的數位部也面臨同樣困擾,決定以彈性的敘薪 機制吸引好手,公股金融想要吸引人才投效,何妨以數位部為師,擺 脫掉僵固的招聘人員框架。
第二要強調的是,不要排斥與民營同業合作的可能性。紛擾多年的 彰銀案,確實讓公股機構對民營業者存有戒心,然而此案成立的初衷 ,是希望引進外部力量,作為提升公股競爭力的方法。何況目前市場 競爭激烈的程度,更勝20年前,絕非公股業者閉門造車足以因應,因 此,要如何以更多元的方式,廣泛和民營乃至國外的同業合作,是公 股經營者必須思考的另一件重要大事。
渣打銀實體分行數字恐將再受到影響。渣打銀近期公告,因分行整合,將移轉五家分行業務,總計今年渣打銀恐將至少減少12家分行,屆時渣打銀在台分行數可能將降至53家,成為國內現有外銀子行中,今年裁撤分行數量最多的一家。
渣打旗下包括楊梅、山子頂、龍岡、頭份及東台南分行,將自10月29日起移轉至埔心、龍潭、東內壢、竹南、東寧分行,受影響分行的地點分別為桃園三家與苗栗一家、台南市一家,五家分行最後營業日將落在10月28日。
依金管會統計,今年以來至今年6月底,渣打已經裁撤七家分行,餘下分行數為58家,如果10月底確定再有五家分行結束業務,合計將減少12家分行。
渣打銀昨(5)日對此回應,調整分行通路的相關規劃的同時,亦確保相關規畫不影響客戶與員工權益,同時集中資源拓展新的分行布局,例如,今年初全新加入服務網絡的新店分行便是深耕新北的具體行動,任何異動,渣打銀行均主動且提前通知客戶。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6月底,本國銀行分行家數總計降至3,392家,較去年底減少12家分行。今年上半年包括星展銀裁掉四家分行、渣打銀裁掉七家分行,第一銀、玉山銀、土銀分別減少一家分行,總計有14家分行遭到裁撤,但三信銀則增加二家分行。
渣打銀成為今年上半年裁撤分行數量最多銀行,如果渣打銀下半年再裁掉五家分行,國內分行數量將會降至3,387家,顯示全年分行減少數量正在加快腳步。金管會官員對於今年上半年外銀分行減少,曾表示該家外銀回覆裁撤原因,是基於業務考量以及數位化發展快速。
國內目前有四家外銀子行,其中渣打銀擁有分行家數為最多。統計去年底,渣打銀擁有65家分行居外銀之冠,花旗銀以44家次之,星展銀擁有34家、滙豐銀則擁有30家。統計至今年6月底,渣打銀在台分行數量減至58家,星展銀降至30家。
渣打旗下包括楊梅、山子頂、龍岡、頭份及東台南分行,將自10月29日起移轉至埔心、龍潭、東內壢、竹南、東寧分行,受影響分行的地點分別為桃園三家與苗栗一家、台南市一家,五家分行最後營業日將落在10月28日。
依金管會統計,今年以來至今年6月底,渣打已經裁撤七家分行,餘下分行數為58家,如果10月底確定再有五家分行結束業務,合計將減少12家分行。
渣打銀昨(5)日對此回應,調整分行通路的相關規劃的同時,亦確保相關規畫不影響客戶與員工權益,同時集中資源拓展新的分行布局,例如,今年初全新加入服務網絡的新店分行便是深耕新北的具體行動,任何異動,渣打銀行均主動且提前通知客戶。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6月底,本國銀行分行家數總計降至3,392家,較去年底減少12家分行。今年上半年包括星展銀裁掉四家分行、渣打銀裁掉七家分行,第一銀、玉山銀、土銀分別減少一家分行,總計有14家分行遭到裁撤,但三信銀則增加二家分行。
渣打銀成為今年上半年裁撤分行數量最多銀行,如果渣打銀下半年再裁掉五家分行,國內分行數量將會降至3,387家,顯示全年分行減少數量正在加快腳步。金管會官員對於今年上半年外銀分行減少,曾表示該家外銀回覆裁撤原因,是基於業務考量以及數位化發展快速。
國內目前有四家外銀子行,其中渣打銀擁有分行家數為最多。統計去年底,渣打銀擁有65家分行居外銀之冠,花旗銀以44家次之,星展銀擁有34家、滙豐銀則擁有30家。統計至今年6月底,渣打銀在台分行數量減至58家,星展銀降至30家。
花旗(台灣)銀行財富管理以兩項理由,最新公告,不再受理客戶 買進海外槓桿/放空ETF產品(Leveraged or Inversed ETF,LIETF) 。花旗銀行提出的兩項理由,包括產品風險和市場波動加劇,強調這 是為了保障客戶權益。
這是第一次在台外商銀行公告停止受理這類產品,目前也沒有其它 國內、外銀行主動向市場宣告。
花旗銀行表示,新規定自今年12月1日起生效,原有客戶已約訂的 契約現在起仍有2個月時間可以處理,屆及12月1日,若是財管客戶的 美股/港股帳戶中仍持有LIETF部位,花旗台灣將只會幫客戶賣出、不 能再買進。
放空ETF也稱反向型ETF,屬於高風險的金融商品,除了專業機構投 資人要經內部審核後才可以投資,投資自然人初次委託交易,必須簽 具風險預告書,證券商始得接受其委託。且自然人需有認購(售)權 證成交十筆以上,且最近一年內委託買賣臺灣期貨交易所上市的期貨 、選擇權交易契約成交達十筆以上的背景才能投資。
今年來全球市場極為動盪,類似指數追蹤的金融商品近乎失真,而 花旗銀行母國所在的美國市場,法規上也持續大幅調整,花旗台灣團 隊過往服務財管或企金客戶,多以海外金融產品豐富、法遵執行透明 為強項,下半年來發現愈來難做到盡善盡美,除了此次公布不再受理 買進槓桿/放空型ETF標的交易,8月時也提及上百檔美國股票名單, 因可能涉及美國新稅法修正,2023年1月1日起就不再進行買賣、交易 、或其他移轉(具對價關係),要求專業投資級的客戶加快處理。
這是第一次在台外商銀行公告停止受理這類產品,目前也沒有其它 國內、外銀行主動向市場宣告。
花旗銀行表示,新規定自今年12月1日起生效,原有客戶已約訂的 契約現在起仍有2個月時間可以處理,屆及12月1日,若是財管客戶的 美股/港股帳戶中仍持有LIETF部位,花旗台灣將只會幫客戶賣出、不 能再買進。
放空ETF也稱反向型ETF,屬於高風險的金融商品,除了專業機構投 資人要經內部審核後才可以投資,投資自然人初次委託交易,必須簽 具風險預告書,證券商始得接受其委託。且自然人需有認購(售)權 證成交十筆以上,且最近一年內委託買賣臺灣期貨交易所上市的期貨 、選擇權交易契約成交達十筆以上的背景才能投資。
今年來全球市場極為動盪,類似指數追蹤的金融商品近乎失真,而 花旗銀行母國所在的美國市場,法規上也持續大幅調整,花旗台灣團 隊過往服務財管或企金客戶,多以海外金融產品豐富、法遵執行透明 為強項,下半年來發現愈來難做到盡善盡美,除了此次公布不再受理 買進槓桿/放空型ETF標的交易,8月時也提及上百檔美國股票名單, 因可能涉及美國新稅法修正,2023年1月1日起就不再進行買賣、交易 、或其他移轉(具對價關係),要求專業投資級的客戶加快處理。
台泥昨(28)日晚間宣布,成功完成4.25億美元(約新台幣133.8億元)海外存託憑證(GDR)發行定價,此籌資案是過去兩年以來,台灣發行規模最大的企業海外存託憑證。
台泥公告,以每單位5.06美元,海外存託憑證發行8,400萬單位,表彰4.2億股普通股,昨日完成總額4.25億美元海外存託憑證發行定價,預定10月3日在盧森堡證券交易所正式發行。台泥是以每一單位海外存託憑證表彰公司普通股5股,每股價格折合新台幣32.24元。
台泥表示,這次定價僅經短短數小時,即獲得投資人超過基本發行規模五倍,逾21億美元認購訂單。
強勁的投資者需求,成功使得最終發行價格高於價格區間低端,是2022年至今折價幅度最低的台灣企業海外存託憑證發行。
台泥強調,此次海外存託憑證成功發行,顯示海外投資機構認同台泥永續經營政策,及台泥布局全球新能源的方向。
此案也有效提昇台泥的國際市場能見度、吸引國際機構投資人外,更能強化公司之財務結構。
在全世界升息、資本市場變動如此劇烈狀況下,台泥與花旗銀行、高盛能完成如此規模的海外存託憑證發行,實屬不易。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帶領團隊參與十場NDR視訊說明會,向投資機構說明台泥未來發展策略。
張安平表示,在2022年全球氣候劇烈變化的狀況下,台泥在永續之路的堅持,仍能獲得國際投資機構的認同,這些專業投資機構願意投入資金繼續支持台泥,也將讓台泥能繼續堅定地朝向EARTH HELPER幫助地球未來環境的精神,持續永續經營。
台泥公告,以每單位5.06美元,海外存託憑證發行8,400萬單位,表彰4.2億股普通股,昨日完成總額4.25億美元海外存託憑證發行定價,預定10月3日在盧森堡證券交易所正式發行。台泥是以每一單位海外存託憑證表彰公司普通股5股,每股價格折合新台幣32.24元。
台泥表示,這次定價僅經短短數小時,即獲得投資人超過基本發行規模五倍,逾21億美元認購訂單。
強勁的投資者需求,成功使得最終發行價格高於價格區間低端,是2022年至今折價幅度最低的台灣企業海外存託憑證發行。
台泥強調,此次海外存託憑證成功發行,顯示海外投資機構認同台泥永續經營政策,及台泥布局全球新能源的方向。
此案也有效提昇台泥的國際市場能見度、吸引國際機構投資人外,更能強化公司之財務結構。
在全世界升息、資本市場變動如此劇烈狀況下,台泥與花旗銀行、高盛能完成如此規模的海外存託憑證發行,實屬不易。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帶領團隊參與十場NDR視訊說明會,向投資機構說明台泥未來發展策略。
張安平表示,在2022年全球氣候劇烈變化的狀況下,台泥在永續之路的堅持,仍能獲得國際投資機構的認同,這些專業投資機構願意投入資金繼續支持台泥,也將讓台泥能繼續堅定地朝向EARTH HELPER幫助地球未來環境的精神,持續永續經營。
台灣最快將於10月13日開放入境「0+7」,伴隨國際旅遊邊境鬆綁,國銀開始快手衝刺即將到來的第4季旅遊刷卡商機,以進補信用卡業務,包括花旗銀、滙豐銀、永豐銀、北富銀、聯邦銀等都已經先出手布建,就是要搶先搶到闊別接近三年的國際旅遊商機。
國內卡友動作也快,早已經提前布局下半年出國商機。滙豐銀高層透露,今年第2季、第3季開始,刷卡賺哩程數換機票的「旅人卡」發卡量開始起飛,觀察到卡友提前用該卡集中消費,以兌換下半年出國的機票。
滙豐銀提前在9月中宣布,重新改版「旅人卡」並加碼推出優惠,以免年費的「旅人輕旅卡」為例,國內外消費每20元可獲得1哩,並額外獲得購買機票5元換1哩優惠,線上訂房最優84折。
花旗銀也在9月下半旬宣布,Citi Prestige卡友可以享一年八次機場接送服務免費權益,也可將機場接送服務兌換為漫步台灣方案,享高鐵或台鐵指定單一區間標準車廂票券1張、指定地點2小時尊榮私人包車,國際機場停車則享每年免費停車六次,每次最多五天優惠。
另外,Citi Prestige卡友還有公共運輸工具旅行平安保險最高新台幣5,000萬元、全程旅行平安保險最高1,000萬元保障以及全程旅行平安保險傷害醫療費用最高30萬元。
本土銀行則是主打國外刷卡高額回饋,北富銀J卡鎖定日本,主打今年底前,前往日本一般消費可拿到3%回饋,且回饋無上限,日本特約商店加碼回饋最高10%,包括日本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近鐵百貨阿倍野海闊天空總店等。
聯邦M卡同樣有國外3%回饋,但指定交通、旅遊不列入回饋;另外,聯邦吉鶴卡綁定Apple Pay在日本商店感應消費,除原日本消費3.5%回饋外,再享1.5%加碼回饋,等同最高5%現金回饋。
永豐銀多幣簽帳金融卡,一卡連結12種外幣提供全球刷卡消費、國內外提款及悠遊卡功能,最大亮點為海外刷卡或提領可從對應的同幣別帳戶扣款。
國內卡友動作也快,早已經提前布局下半年出國商機。滙豐銀高層透露,今年第2季、第3季開始,刷卡賺哩程數換機票的「旅人卡」發卡量開始起飛,觀察到卡友提前用該卡集中消費,以兌換下半年出國的機票。
滙豐銀提前在9月中宣布,重新改版「旅人卡」並加碼推出優惠,以免年費的「旅人輕旅卡」為例,國內外消費每20元可獲得1哩,並額外獲得購買機票5元換1哩優惠,線上訂房最優84折。
花旗銀也在9月下半旬宣布,Citi Prestige卡友可以享一年八次機場接送服務免費權益,也可將機場接送服務兌換為漫步台灣方案,享高鐵或台鐵指定單一區間標準車廂票券1張、指定地點2小時尊榮私人包車,國際機場停車則享每年免費停車六次,每次最多五天優惠。
另外,Citi Prestige卡友還有公共運輸工具旅行平安保險最高新台幣5,000萬元、全程旅行平安保險最高1,000萬元保障以及全程旅行平安保險傷害醫療費用最高30萬元。
本土銀行則是主打國外刷卡高額回饋,北富銀J卡鎖定日本,主打今年底前,前往日本一般消費可拿到3%回饋,且回饋無上限,日本特約商店加碼回饋最高10%,包括日本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近鐵百貨阿倍野海闊天空總店等。
聯邦M卡同樣有國外3%回饋,但指定交通、旅遊不列入回饋;另外,聯邦吉鶴卡綁定Apple Pay在日本商店感應消費,除原日本消費3.5%回饋外,再享1.5%加碼回饋,等同最高5%現金回饋。
永豐銀多幣簽帳金融卡,一卡連結12種外幣提供全球刷卡消費、國內外提款及悠遊卡功能,最大亮點為海外刷卡或提領可從對應的同幣別帳戶扣款。
美國9月宣布升息3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更釋出11月升息3碼的訊息,但台灣央行上周僅宣布升息半碼,台美利差擴大,美元指數上衝,新台幣重貶,存款戶緊盯高利美元存款,換算超過新台幣150萬元以上的大額美元高利存款,花旗銀與豐銀都給出3.88%年息利率,搶先吸引財富管理客戶加入。
由於花旗銀3.88%高利美元方案到9月底到期,市場關注10月起是否會再推出更高利美元存款。
新台幣自8月下旬以來,如坐雲霄飛車,一路貶破30元、31元關卡,上周五(23日)盤中更一度貶破31.7元,32元恐在不遠處。
外銀主管指出,今年以來財富管理客戶在外幣配置中,仍舊偏愛美元,尤其在升息循環,對於高利美元的需求攀高,加以手中如果有美元計價的投資商品,對美元需求也特別高。
伴隨美國聯準會不斷升息,9月底前將到期的美元高利存款,目前5萬美元以上的大額定存利率,最高年息以花旗銀具市場競爭力。
花旗銀提供美元高利6個月天期定存,5萬美元以上享有3.28%、15萬美元以上為3.48%、30萬美元以上為3.88%,單一客戶最高承作總金額50萬美元,但限制在9月底前新開立存款帳戶,並成為財富管理或是私人財富管理的客戶參加。
星展銀則給出2萬美元以上的高利定存專案,可以選擇1個月3.08%、3個月3.18%、6個月3.28%,同樣限制財富管理客戶,包括往來月均資產新台幣200萬元的星展豐盛理財客戶,以及往來月均資產新台幣3,000萬元的星展豐盛私人客戶。
滙豐銀同步給出6個月3.88%高利定存,最低承作門檻5萬美元、單一客戶承作最高100萬美元,限定新開立的卓越理財客戶。
本土銀行中,台新銀與永豐銀則給出小額高利美元專案。台新銀推出,新申辦數位帳戶Richart客戶,可以享有1個月7%美元,但限定單筆2,000美元整。永豐銀外幣存款帳戶的永豐銀卡友,當月不限金額刷滿六筆消費,當月可享有換匯優利定存6.6%,限定1,000美元。
由於花旗銀3.88%高利美元方案到9月底到期,市場關注10月起是否會再推出更高利美元存款。
新台幣自8月下旬以來,如坐雲霄飛車,一路貶破30元、31元關卡,上周五(23日)盤中更一度貶破31.7元,32元恐在不遠處。
外銀主管指出,今年以來財富管理客戶在外幣配置中,仍舊偏愛美元,尤其在升息循環,對於高利美元的需求攀高,加以手中如果有美元計價的投資商品,對美元需求也特別高。
伴隨美國聯準會不斷升息,9月底前將到期的美元高利存款,目前5萬美元以上的大額定存利率,最高年息以花旗銀具市場競爭力。
花旗銀提供美元高利6個月天期定存,5萬美元以上享有3.28%、15萬美元以上為3.48%、30萬美元以上為3.88%,單一客戶最高承作總金額50萬美元,但限制在9月底前新開立存款帳戶,並成為財富管理或是私人財富管理的客戶參加。
星展銀則給出2萬美元以上的高利定存專案,可以選擇1個月3.08%、3個月3.18%、6個月3.28%,同樣限制財富管理客戶,包括往來月均資產新台幣200萬元的星展豐盛理財客戶,以及往來月均資產新台幣3,000萬元的星展豐盛私人客戶。
滙豐銀同步給出6個月3.88%高利定存,最低承作門檻5萬美元、單一客戶承作最高100萬美元,限定新開立的卓越理財客戶。
本土銀行中,台新銀與永豐銀則給出小額高利美元專案。台新銀推出,新申辦數位帳戶Richart客戶,可以享有1個月7%美元,但限定單筆2,000美元整。永豐銀外幣存款帳戶的永豐銀卡友,當月不限金額刷滿六筆消費,當月可享有換匯優利定存6.6%,限定1,000美元。
疫情指揮中心可望調整入境隔離措施,估計民眾出國潮將湧現,土 洋銀行提前促銷,相繼推出優惠加碼,匯豐銀行旅人卡買機票每5元 可以換1哩點數,玉山易遊卡每一筆消費累積易遊網eMoney點數,每 1點eMoney點數等於1元,加上星展銀行飛行卡,中信華航聯名卡,台 新銀國泰航空聯名卡,國泰世華銀行與長榮航空聯名卡,動作快的卡 友還能因此多獲得一張海外來回機票。
旅遊為核心優勢的信用卡,在疫情爆發之前是各家發卡行的主力商 品之一,受到防疫要求的限制,二年多來發卡行改採彈性策略,轉為 促銷國內旅遊或紅利改用,持續有相當好的活躍度。花旗銀行就攜手 深度旅遊電商平台KKday與GoShare移動共享服務,推出好康回饋。凡 持花旗饗樂生活卡至KKday消費,享有全站最優8折優惠,Apple Pay 綁定饗樂卡支付GoShare騎乘費用,還可享每趟最優5折立即折抵優惠 。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暨個人金融事業處資深副總裁黃至 弘表示,國外相繼開放邊境,匯豐(台灣)商業銀行看準旅遊復甦商 機,洞察消費者需求,針對消費者出遊最在乎的預訂機票加碼贈旅遊 積分、線上訂房折扣等領域提供超高回饋,甚至更祭出消費滿額抽免 費住宿的尊榮禮遇。
玉山銀行也順應興起新商機,與全台最大線上旅行社易遊網推出國 內首張旅遊平台聯名卡「玉山易遊卡」,持卡人於易遊網購買機票、 訂房獨享優惠,每一筆消費都會累積易遊網eMoney點數,每1點eMon ey點數等於1元,可以折抵易遊網所有旅遊商品的金額,包含全台五 星飯店住宿、旅遊行程或日本環球影城門票。新戶於9月30日前申辦 且核卡,再享訂房、機票最高eMoney點數10%回饋。
匯豐銀行指出,旅人卡此次加碼二大部分,一是卡友在航空公司官 網購買機票,除原卡片國內、外旅遊積分回饋,旅人卡全卡別每5元 就可換1哩的點數,將有80家以上航空機票和三大飯店集團點數可運 用。
AgodaX匯豐旅人卡專屬網頁訂房,免輸入優惠碼,以匯豐旅人卡全 額付款,享最高84折訂房優惠,持續升級客戶權益,結合多方頂級優 惠,讓持卡人盡情享受海內外旅遊。
旅遊為核心優勢的信用卡,在疫情爆發之前是各家發卡行的主力商 品之一,受到防疫要求的限制,二年多來發卡行改採彈性策略,轉為 促銷國內旅遊或紅利改用,持續有相當好的活躍度。花旗銀行就攜手 深度旅遊電商平台KKday與GoShare移動共享服務,推出好康回饋。凡 持花旗饗樂生活卡至KKday消費,享有全站最優8折優惠,Apple Pay 綁定饗樂卡支付GoShare騎乘費用,還可享每趟最優5折立即折抵優惠 。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暨個人金融事業處資深副總裁黃至 弘表示,國外相繼開放邊境,匯豐(台灣)商業銀行看準旅遊復甦商 機,洞察消費者需求,針對消費者出遊最在乎的預訂機票加碼贈旅遊 積分、線上訂房折扣等領域提供超高回饋,甚至更祭出消費滿額抽免 費住宿的尊榮禮遇。
玉山銀行也順應興起新商機,與全台最大線上旅行社易遊網推出國 內首張旅遊平台聯名卡「玉山易遊卡」,持卡人於易遊網購買機票、 訂房獨享優惠,每一筆消費都會累積易遊網eMoney點數,每1點eMon ey點數等於1元,可以折抵易遊網所有旅遊商品的金額,包含全台五 星飯店住宿、旅遊行程或日本環球影城門票。新戶於9月30日前申辦 且核卡,再享訂房、機票最高eMoney點數10%回饋。
匯豐銀行指出,旅人卡此次加碼二大部分,一是卡友在航空公司官 網購買機票,除原卡片國內、外旅遊積分回饋,旅人卡全卡別每5元 就可換1哩的點數,將有80家以上航空機票和三大飯店集團點數可運 用。
AgodaX匯豐旅人卡專屬網頁訂房,免輸入優惠碼,以匯豐旅人卡全 額付款,享最高84折訂房優惠,持續升級客戶權益,結合多方頂級優 惠,讓持卡人盡情享受海內外旅遊。
政府國旅補助加碼暑假旅遊旺季,加上開學前刷卡繳學費,8月信 用卡刷卡金額創下史上同期新高,估計逾3,030億元,是歷年8月首度 刷破3,000億元,且前八月累計刷卡金額約2兆2,553億元,已超越20 20年疫情爆發前水準,創同期新高外,年成長率亦達11.5%。
信用卡發行卡表示,9月有中秋連假,10月有雙十連假,接著是雙 11購物節與耶誕刷卡旺季,加上百貨公司周年慶,估計9到12月刷卡 量都會成長,全年挑戰突破3.4兆元的全年刷卡歷史新高量。
8月信用卡刷卡金額由國泰世華銀以529億元重新拿回單月第一,且 創其8月刷卡新紀錄,首度突破500億元,國泰世華銀表示,主要是飯 店住宿、旅遊刷卡、餐飲百貨都比去年同期成長1倍以上,學費刷卡 亦成長40%,推升8月刷卡量。
7月報稅月以860億元拿下單月及前七月刷卡量第一名的中信銀,8 月信用卡刷卡金額484億元,亦是其8月新高,且是市場第二名,但前 八月累計近3,758億元,仍是市場第一名,領先國泰世華銀84億元。
玉山銀8月刷卡量413億元、台新銀326億元、台北富邦銀308億元, 永豐銀、聯邦銀則都刷破百億元,均創其同期刷卡新高,花旗銀信用 卡8月亦刷出近199億元,是近五年同期新高。
目前仍有星展銀尚未公告8月刷卡金額,但其他32家發卡機構合計 8月刷卡金額已破3,000億元,若以各家8月同比平均成長10%來算, 8月刷卡量應有3,030億元的水準 ,是史上刷最多的8月,主要就是飯 店住宿、高鐵台鐵及租車、加油、餐飲購物等,在8月刷卡量都有顯 著成長,加上學費刷卡,讓信用卡主要靠國內刷卡,就已超越疫情前 的刷卡水準,恢復成長。
前八大發卡行,即國泰世華、中信、玉山、台新、台北富邦、花旗 、永豐及聯邦銀行,合計8月刷卡金額2,472億元,占所有發卡行信用 卡刷卡量約81.5%。
信用卡發行卡表示,9月有中秋連假,10月有雙十連假,接著是雙 11購物節與耶誕刷卡旺季,加上百貨公司周年慶,估計9到12月刷卡 量都會成長,全年挑戰突破3.4兆元的全年刷卡歷史新高量。
8月信用卡刷卡金額由國泰世華銀以529億元重新拿回單月第一,且 創其8月刷卡新紀錄,首度突破500億元,國泰世華銀表示,主要是飯 店住宿、旅遊刷卡、餐飲百貨都比去年同期成長1倍以上,學費刷卡 亦成長40%,推升8月刷卡量。
7月報稅月以860億元拿下單月及前七月刷卡量第一名的中信銀,8 月信用卡刷卡金額484億元,亦是其8月新高,且是市場第二名,但前 八月累計近3,758億元,仍是市場第一名,領先國泰世華銀84億元。
玉山銀8月刷卡量413億元、台新銀326億元、台北富邦銀308億元, 永豐銀、聯邦銀則都刷破百億元,均創其同期刷卡新高,花旗銀信用 卡8月亦刷出近199億元,是近五年同期新高。
目前仍有星展銀尚未公告8月刷卡金額,但其他32家發卡機構合計 8月刷卡金額已破3,000億元,若以各家8月同比平均成長10%來算, 8月刷卡量應有3,030億元的水準 ,是史上刷最多的8月,主要就是飯 店住宿、高鐵台鐵及租車、加油、餐飲購物等,在8月刷卡量都有顯 著成長,加上學費刷卡,讓信用卡主要靠國內刷卡,就已超越疫情前 的刷卡水準,恢復成長。
前八大發卡行,即國泰世華、中信、玉山、台新、台北富邦、花旗 、永豐及聯邦銀行,合計8月刷卡金額2,472億元,占所有發卡行信用 卡刷卡量約81.5%。
接軌國際政府陸續開旅遊大門,下半年銀行力衝旅遊里程卡發卡,再砸銀彈資金拓展版圖,滙豐銀起步走,最新發卡策略要優化手中「旅人卡」,市場認為,應是要提前銜接花旗銀寰旅卡的原市場版圖,因花旗銀在台消金業務預計明年7月正式與星展銀合併,其次,要藉由「旅人卡」再導入新的財富管理等業務客群。
金融人士指出,國內刷卡換機票的信用卡,分為航空聯名卡與里程卡戰場,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等銀行,都發行航空聯名卡,粗估整體發卡張數至少超過百萬張。
國內前三大里程卡,分別為花旗銀寰旅卡、星展銀飛行卡、滙豐銀旅人卡,全都掌握在外商銀行手中。
而花旗銀出售在台消費金融業務給星展銀後,兩家預計明年7月完成合併,滙豐銀昨(13)日宣布,改版「旅人卡」卡面以及給出三大優惠升級。市場認為,是要向花旗銀寰旅卡卡友提前招手。
滙豐銀提前布局,宣布分別以金屬、玉石、瑪瑙為概念,為「旅人無限卡」、「旅人御璽卡」,及「旅人輕旅卡」換上耀眼新包裝,國內市場上免年費的里程卡,通常每刷25元到30元才能換到一哩,但滙豐銀「旅人輕旅卡」每刷20元就可以換到一哩,且免年費,買機票額外送每筆5元換1哩,新戶核卡後30天內刷卡旅遊積分最高滿1萬可獲8,000哩回饋等等回饋。
金融人士指出,國內刷卡換機票的信用卡,分為航空聯名卡與里程卡戰場,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等銀行,都發行航空聯名卡,粗估整體發卡張數至少超過百萬張。
國內前三大里程卡,分別為花旗銀寰旅卡、星展銀飛行卡、滙豐銀旅人卡,全都掌握在外商銀行手中。
而花旗銀出售在台消費金融業務給星展銀後,兩家預計明年7月完成合併,滙豐銀昨(13)日宣布,改版「旅人卡」卡面以及給出三大優惠升級。市場認為,是要向花旗銀寰旅卡卡友提前招手。
滙豐銀提前布局,宣布分別以金屬、玉石、瑪瑙為概念,為「旅人無限卡」、「旅人御璽卡」,及「旅人輕旅卡」換上耀眼新包裝,國內市場上免年費的里程卡,通常每刷25元到30元才能換到一哩,但滙豐銀「旅人輕旅卡」每刷20元就可以換到一哩,且免年費,買機票額外送每筆5元換1哩,新戶核卡後30天內刷卡旅遊積分最高滿1萬可獲8,000哩回饋等等回饋。
市場沒有永遠的贏家,在台外商銀行今上半年的獲利說明了一切。 四家設有子行的花旗、滙豐,加總台北分行的獲利第一次 如此接近,分別為新台幣24.67億元、23.7億元;渣打、星展則同步 縮小至9.92億元、8.89億元,呈現明顯的M型變化。
同樣狀況,發生在28家僅設立台北等分行的外商銀行,業務較齊全 的法國巴黎銀行今年上半年獲利12.39億元,僅有財富管理業務的瑞 銀為5.29億元,兩者相差高達2倍半,且法巴銀單一家的獲利就占整 體外銀台北分行近23%,M型變化亦相當明顯。
基於台灣市場金融服務正出現結構性變化,將整併花旗消金業務的 星展台灣,金融業主管分析,因屬於「子行」併「子行」,台灣市場 過往未曾有過的外銀整併經驗,業務綜效發揮補強的策略設計很重要 ,否則未來獲利將會被人事成本吞蝕。
根據金管會統計的銀行業務資訊揭露,累計今年上半年數據,花旗 台灣仍是在台外銀獲利最佳,但相較疫情之前,獲利減損十分明顯, 近三年來每年獲利衰退2∼3成,今年上半年維持衰退步調。
滙豐台灣的獲利數據則顯得漂亮許多,亦是今年上半年 唯一獲利成長的外銀子行,據了解,滙豐台灣內部持續進 行業務部門整併,其中又以私人銀行業務併入台灣會計表,最為重要 。因此該行目前仍針對銀行中階人力開出需求名額,特別是財富管理 客戶經理人。
外銀台灣子行領域中,星展整併花旗消金業務依據表定須在明年7 月31日完全交接,目前約有11個月時間進行包括作業系統、分行據點 、客戶資料、財管客戶資產部位,員工職級薪資等,星展過往的整併 經驗在信用卡業務和員工,其餘部分均重新建立。
金融業主管指出,兩家近乎是子行併子行的整理層級,其中一家的 子行執照也有法律調整的必要,而花旗台灣的實體通路、ATM都可能 是星展銀行不再保留的項目,在大家都沒有真正經驗的情況下,星展 應逐步向金管會詳細說明,提前準備可能的因應對策。
同樣狀況,發生在28家僅設立台北等分行的外商銀行,業務較齊全 的法國巴黎銀行今年上半年獲利12.39億元,僅有財富管理業務的瑞 銀為5.29億元,兩者相差高達2倍半,且法巴銀單一家的獲利就占整 體外銀台北分行近23%,M型變化亦相當明顯。
基於台灣市場金融服務正出現結構性變化,將整併花旗消金業務的 星展台灣,金融業主管分析,因屬於「子行」併「子行」,台灣市場 過往未曾有過的外銀整併經驗,業務綜效發揮補強的策略設計很重要 ,否則未來獲利將會被人事成本吞蝕。
根據金管會統計的銀行業務資訊揭露,累計今年上半年數據,花旗 台灣仍是在台外銀獲利最佳,但相較疫情之前,獲利減損十分明顯, 近三年來每年獲利衰退2∼3成,今年上半年維持衰退步調。
滙豐台灣的獲利數據則顯得漂亮許多,亦是今年上半年 唯一獲利成長的外銀子行,據了解,滙豐台灣內部持續進 行業務部門整併,其中又以私人銀行業務併入台灣會計表,最為重要 。因此該行目前仍針對銀行中階人力開出需求名額,特別是財富管理 客戶經理人。
外銀台灣子行領域中,星展整併花旗消金業務依據表定須在明年7 月31日完全交接,目前約有11個月時間進行包括作業系統、分行據點 、客戶資料、財管客戶資產部位,員工職級薪資等,星展過往的整併 經驗在信用卡業務和員工,其餘部分均重新建立。
金融業主管指出,兩家近乎是子行併子行的整理層級,其中一家的 子行執照也有法律調整的必要,而花旗台灣的實體通路、ATM都可能 是星展銀行不再保留的項目,在大家都沒有真正經驗的情況下,星展 應逐步向金管會詳細說明,提前準備可能的因應對策。
受國內本土疫情影響,興起的宅經濟、美食外送、電商盛世等顛覆傳統消費習慣,為貼近消費者的生活需求,據Money101統計,今(2022)下半年信用卡權益再次大洗牌,雖然不少信用卡權益變動,回饋規則增加不少,但因應疫情免接觸及混合辦公等模式演變,有許多信用卡在行動支付、網購、美食外送平台及影音娛樂平台四大領域提供更多回饋。
金管會統計國內市場信用卡流通數2022年6月達5,390萬張信用卡,對比去年當期成長5.2%,6月信用卡刷卡金額2,644 億元,較去年6月更成長近23%,主要消費力道跟隨後疫情生活型態改變,一、是網購及美食外送,二、影音娛樂平台成為必備宅趨勢,三、暑假夯國旅訂房優惠或加油及交通費用。
此外,行動/感應式支付成為後疫情生活的顯學,下半年最受矚目的行動支付神卡多了華南銀行SnY信用卡可選擇,掃碼型支付也算在網購5%通路內,每月回饋上限300元;LINE Pay可選擇綁定富邦J卡,街口支付可考慮滙豐匯鑽卡,兩者都是3%且回饋上限充裕;台新銀行@GOGO卡雖然LINE Pay享5%回饋,但每月需新增帳單5,000元;凱基銀行指定行動支付累積消費滿3,000元可享有新戶8%、舊戶6%的加碼回饋。
無腦網購神卡目前各家銀行回饋大同小異,Money101行銷公關副理張書敏指出,富邦momo權益再度延長半年,momo全站享5%momo幣回饋無上限,指定品牌最高 10% 回饋。玉山銀行UBear卡回饋雖然從原本的 5%降為3%,但認列範圍廣,優點是可直接折抵當期帳單,因此也列入網購推薦信用卡。
新光OU點點卡回饋最高22%,扣除新戶5%部分每月仍有17%,華南 SnY是上半年推出的新卡,對網購通路定義相當寬鬆,只要是透過網路支付即回饋5%,且海外通路 5% 和指定通路(外送和影音平台)20%的優惠。
張書敏指出,整體下半年最推薦的無腦神卡,通路限制較少,而且回饋上限高或無上限,上榜的有富邦銀行 J卡日本韓國皆享3.88%,較弱勢的部分,是其它海外地區只有1%回饋;花旗銀行現金回饋Plus卡不限通路或國內外均享2%回饋,繳保費也涵蓋;星展銀行ECO永續卡,國內幾乎等於無上限2%回饋,國外消費滿2萬元享加碼3% 。
聯邦銀行賴點卡、富邦J卡皆採取 LINE Points 回饋,只要綁定數位帳戶,就能享國內2%,國外3%無上限無腦優惠;台新銀行玫瑰Giving 卡,則需要國內指定節假日消費,且綁定台新帳戶扣繳卡費,海外消費則沒有節假日限制,回饋每期上限5,000點。
金管會統計國內市場信用卡流通數2022年6月達5,390萬張信用卡,對比去年當期成長5.2%,6月信用卡刷卡金額2,644 億元,較去年6月更成長近23%,主要消費力道跟隨後疫情生活型態改變,一、是網購及美食外送,二、影音娛樂平台成為必備宅趨勢,三、暑假夯國旅訂房優惠或加油及交通費用。
此外,行動/感應式支付成為後疫情生活的顯學,下半年最受矚目的行動支付神卡多了華南銀行SnY信用卡可選擇,掃碼型支付也算在網購5%通路內,每月回饋上限300元;LINE Pay可選擇綁定富邦J卡,街口支付可考慮滙豐匯鑽卡,兩者都是3%且回饋上限充裕;台新銀行@GOGO卡雖然LINE Pay享5%回饋,但每月需新增帳單5,000元;凱基銀行指定行動支付累積消費滿3,000元可享有新戶8%、舊戶6%的加碼回饋。
無腦網購神卡目前各家銀行回饋大同小異,Money101行銷公關副理張書敏指出,富邦momo權益再度延長半年,momo全站享5%momo幣回饋無上限,指定品牌最高 10% 回饋。玉山銀行UBear卡回饋雖然從原本的 5%降為3%,但認列範圍廣,優點是可直接折抵當期帳單,因此也列入網購推薦信用卡。
新光OU點點卡回饋最高22%,扣除新戶5%部分每月仍有17%,華南 SnY是上半年推出的新卡,對網購通路定義相當寬鬆,只要是透過網路支付即回饋5%,且海外通路 5% 和指定通路(外送和影音平台)20%的優惠。
張書敏指出,整體下半年最推薦的無腦神卡,通路限制較少,而且回饋上限高或無上限,上榜的有富邦銀行 J卡日本韓國皆享3.88%,較弱勢的部分,是其它海外地區只有1%回饋;花旗銀行現金回饋Plus卡不限通路或國內外均享2%回饋,繳保費也涵蓋;星展銀行ECO永續卡,國內幾乎等於無上限2%回饋,國外消費滿2萬元享加碼3% 。
聯邦銀行賴點卡、富邦J卡皆採取 LINE Points 回饋,只要綁定數位帳戶,就能享國內2%,國外3%無上限無腦優惠;台新銀行玫瑰Giving 卡,則需要國內指定節假日消費,且綁定台新帳戶扣繳卡費,海外消費則沒有節假日限制,回饋每期上限5,000點。
花旗(台灣)消金業務出售案進入移轉的前置作業,花旗台灣在地 團隊全面接手,外籍主管撤守離職、離台。併購方的星展銀行,目前 由星展銀行(台灣)營運長楊真理領導併購整合工作小組,與花旗台 灣端的零售銀行事業群負責人吳政勳對口,力求花旗員工和客戶明年 7月能順利移轉。
花旗(台灣)銀行16日甫宣布與花旗工會就員工安置計畫達成共識 ,內容包含:一、優離優退;二、特別給付;三、留任獎金。其前題 是消費金融業務相關同仁全員留用,並給予3年工作保障,最重要的 目的是爭取3,500名花旗員工,特別是財管理專群能帶著客戶順利轉 到星展(台灣)。
花旗美國總部去年4月宣布出售包含台灣的13個市場消金業務,標 售過程有好幾輪,也衍生台灣員工抗議就業權利疑似被剝奪的問題, 同時間花旗台灣消金大主管陸續離職,即使今年1月確定由星展接手 台灣業務,仍有信用卡部門主管被本國銀行挖走。
至於整個過程均參與的美籍花旗(台灣)銀行消費金融總事業群負 責人慕嘉,完成已擬訂的今年上半年業務計畫後,也主動表態有意離 職、離台。
據悉,花旗業務移轉作業決策交給今年4月「跳級」上任的零售銀 行事業群負責人吳政勳,帶領全數為在地成員,與星展方的併購小組 互動。而星展銀行(台灣)端,營運長楊真理先前已有澳盛銀行消金 與信用卡業務的整併經驗,此次整併將是該次的數倍規模,而且要力 求花旗員工能把客戶一起帶過來。
多數外籍主管已完成花旗總部要求的出售亞洲消金業務,花旗也開 始整備未來亞洲財管中心的香港、新加坡團隊,17日宣布委任辛葆璉 為香港及澳門區行政總裁,接替4月獲委任為花旗環球財富亞洲區主 管的伍燕儀,負責集團在香港及澳門業務。
花旗(台灣)銀行16日甫宣布與花旗工會就員工安置計畫達成共識 ,內容包含:一、優離優退;二、特別給付;三、留任獎金。其前題 是消費金融業務相關同仁全員留用,並給予3年工作保障,最重要的 目的是爭取3,500名花旗員工,特別是財管理專群能帶著客戶順利轉 到星展(台灣)。
花旗美國總部去年4月宣布出售包含台灣的13個市場消金業務,標 售過程有好幾輪,也衍生台灣員工抗議就業權利疑似被剝奪的問題, 同時間花旗台灣消金大主管陸續離職,即使今年1月確定由星展接手 台灣業務,仍有信用卡部門主管被本國銀行挖走。
至於整個過程均參與的美籍花旗(台灣)銀行消費金融總事業群負 責人慕嘉,完成已擬訂的今年上半年業務計畫後,也主動表態有意離 職、離台。
據悉,花旗業務移轉作業決策交給今年4月「跳級」上任的零售銀 行事業群負責人吳政勳,帶領全數為在地成員,與星展方的併購小組 互動。而星展銀行(台灣)端,營運長楊真理先前已有澳盛銀行消金 與信用卡業務的整併經驗,此次整併將是該次的數倍規模,而且要力 求花旗員工能把客戶一起帶過來。
多數外籍主管已完成花旗總部要求的出售亞洲消金業務,花旗也開 始整備未來亞洲財管中心的香港、新加坡團隊,17日宣布委任辛葆璉 為香港及澳門區行政總裁,接替4月獲委任為花旗環球財富亞洲區主 管的伍燕儀,負責集團在香港及澳門業務。
保險業幫銀行「養」電銷團隊、還支付佣金買名單,金管會昨(10)日再開罰。金管會宣布,台灣人壽幫中信銀保代「養」電銷團隊,支付中信銀保代電銷團隊水電瓦斯、租金費、人事費用等,及與永豐銀、花旗銀、遠東銀和聯邦銀合作時,支付佣金買這四家發卡行信用卡客戶名單做電銷,均是支付「非常規費用」,因此處這六家壽險、銀行保代共540萬罰鍰。
其中以台灣人壽處180萬元最重。保險局官員說,因台壽有兩大缺失,一是幫中信銀保代「養」電銷團隊,支付登錄在中信銀保代人員底薪、電銷場地設備,違規時間長,支付費用也甚大。
二是,台灣人壽與永豐銀、花旗銀、遠東銀和聯邦銀等四家保代公司簽合作契約,以取得四家銀行提供其信用卡客戶名單做電銷,但這四家保代公司根本沒有做保單招攬,等於光賣客戶名單、台壽就得支付客戶買保單的佣金,屬「非常規費用」。
中信銀保代則被處120萬罰鍰,則是因為未實際管理登錄在中信銀保代電銷中心營運與相關人員,竟向台壽額外收取非常規費用,「違規時間長、所得利益甚鉅」。
其他四家銀行保代,則都是與台壽合作,僅賣信用卡客戶名單給台灣人壽做電銷保單,這四家銀行保代根本沒有做招攬保單行為,卻跟台壽收取電銷保單的佣金,等於額外多收了不合規的佣金。這四家每家都處60萬罰鍰。
這也是繼去年底友邦人壽額外支付台新銀、東森保代、兆豐銀、台企銀等四家銷售通路「非常規」費用,安達產除也支付台新銀和東森保代非常規費用後,第二波懲處。
其中以台灣人壽處180萬元最重。保險局官員說,因台壽有兩大缺失,一是幫中信銀保代「養」電銷團隊,支付登錄在中信銀保代人員底薪、電銷場地設備,違規時間長,支付費用也甚大。
二是,台灣人壽與永豐銀、花旗銀、遠東銀和聯邦銀等四家保代公司簽合作契約,以取得四家銀行提供其信用卡客戶名單做電銷,但這四家保代公司根本沒有做保單招攬,等於光賣客戶名單、台壽就得支付客戶買保單的佣金,屬「非常規費用」。
中信銀保代則被處120萬罰鍰,則是因為未實際管理登錄在中信銀保代電銷中心營運與相關人員,竟向台壽額外收取非常規費用,「違規時間長、所得利益甚鉅」。
其他四家銀行保代,則都是與台壽合作,僅賣信用卡客戶名單給台灣人壽做電銷保單,這四家銀行保代根本沒有做招攬保單行為,卻跟台壽收取電銷保單的佣金,等於額外多收了不合規的佣金。這四家每家都處60萬罰鍰。
這也是繼去年底友邦人壽額外支付台新銀、東森保代、兆豐銀、台企銀等四家銷售通路「非常規」費用,安達產除也支付台新銀和東森保代非常規費用後,第二波懲處。
花旗(台灣)銀行響應減碳趨勢與政策,同時延續綠能公益,9日 與陽光伏特家及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宣布全台首例公益碳權專案 ,展現企業聯手取得國內首例公益碳權的具體成果,體現淨零公正轉 型,亦為碳權交易趨勢下的企業創新ESG作法。
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環 保署副署長沈志修等貴賓,也共襄盛舉,見證首例公益碳權。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莫兆鴻指出,花旗集團承諾2050年之前達 到淨零碳排的目標,並依循聯合國永續發目標(SDGs)的方向,預計 在2030年達成1兆美元的永續融資,花旗冀望透過金融核心實力,推 動社會成長與經濟進步,落實企業永續。
花旗(台灣)銀行秉持「實踐永續發展,串連夥伴關係」的企業理 念回饋社會與環境,積極結合綠能與公益,發揮金融正向影響力。
莫兆鴻回憶,四年前,花旗台灣協助社福團體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首創國內公益再生能源憑證,同時邀請企業客戶參與,加深夥伴關 係。去年底,延續綠能公益初衷,與陽光伏特家、台灣綠能公益發展 協會,再度開創綠能公益新模式,協助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汰換高 耗能燈具,藉由節能減碳,創造國內首例公益碳權,讓綠色經濟成為 幫助社福團體的永續力量。
本次陽光伏特家與花旗(台灣)銀行合作的公益碳權專案中,台灣 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將幫助脊隨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碳權額度以1噸新 台幣2,000元的價格,銷售給國內知名B型企業綠藤生機。
花旗表示,此次公益碳權專案為國內淨零公正轉型的正向示範,結 合企業資源幫助身心障礙機構更換高效節能燈具,為社福單位在未來 十年內,節省130萬元電費支出、累積約180噸減碳量,相當於每年1 ,500棵樹的減碳量,並可藉由銷售碳權創造額外收益。
公益碳權模式所獲得的碳權額度,將由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協助 售予有減碳需求的企業,並將其所產生的收益持續回饋至公益用途, 擴大減碳行動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力。
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環 保署副署長沈志修等貴賓,也共襄盛舉,見證首例公益碳權。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莫兆鴻指出,花旗集團承諾2050年之前達 到淨零碳排的目標,並依循聯合國永續發目標(SDGs)的方向,預計 在2030年達成1兆美元的永續融資,花旗冀望透過金融核心實力,推 動社會成長與經濟進步,落實企業永續。
花旗(台灣)銀行秉持「實踐永續發展,串連夥伴關係」的企業理 念回饋社會與環境,積極結合綠能與公益,發揮金融正向影響力。
莫兆鴻回憶,四年前,花旗台灣協助社福團體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首創國內公益再生能源憑證,同時邀請企業客戶參與,加深夥伴關 係。去年底,延續綠能公益初衷,與陽光伏特家、台灣綠能公益發展 協會,再度開創綠能公益新模式,協助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汰換高 耗能燈具,藉由節能減碳,創造國內首例公益碳權,讓綠色經濟成為 幫助社福團體的永續力量。
本次陽光伏特家與花旗(台灣)銀行合作的公益碳權專案中,台灣 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將幫助脊隨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碳權額度以1噸新 台幣2,000元的價格,銷售給國內知名B型企業綠藤生機。
花旗表示,此次公益碳權專案為國內淨零公正轉型的正向示範,結 合企業資源幫助身心障礙機構更換高效節能燈具,為社福單位在未來 十年內,節省130萬元電費支出、累積約180噸減碳量,相當於每年1 ,500棵樹的減碳量,並可藉由銷售碳權創造額外收益。
公益碳權模式所獲得的碳權額度,將由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協助 售予有減碳需求的企業,並將其所產生的收益持續回饋至公益用途, 擴大減碳行動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力。
國際原油價格是2022年上半年通膨走高的火苗,根據外銀大宗商品 部門的主流觀點,走低的機率較大,第三季起將是震盪向下,下滑不 再假象。
渣打銀行大宗商品分析部門指出,國際油價7月來自高點下滑,但 與其他大宗商品相比,特別是基本金屬和鐵礦石,油價的下跌實際上 相對溫和,預期將從2022年140美元/桶的高價,一年內回落到90∼ 100美元區間。
渣打銀行投資策略師Nataniel Tang指出,油價走跌是因為投資人 擔心央行為遏制通膨飆升而激進升息,可能會不利於全球經濟增長, 進而遏制原油需求。德意志銀行集團國際私人銀行部亞洲投資策略部 主管劉佳亦認為,油價過高排擠民眾的日常消費,購油支出降低了一 般購買力,7月中旬國際油價明顯來到頂點,消費需求減弱是因素之 一。
花旗集團6月間開始預估油價顯著下跌,認為布蘭特油期2022年均 價為99美元/桶,2023年則會到75美元/桶。
花旗(台灣)銀行財富策劃諮詢部資深副總裁曾慶瑞表示,集團在 7月底再重新檢視各類大宗商品價格預測,儘管油價在7月中一度又跳 升到107美元/桶,仍然沒有修改預估價位:2022年均價99美元/桶 、2023年均價75美元/桶,油價將和大多數的大宗商品呈現價跌趨勢 ,「原來的三位數價位,都會退回到兩位數。」
渣打銀行大宗商品部門認為,技術上來看,若布蘭特油期價格跌破 93美元/桶,則可能會試探85美元的關鍵支撐價位,渣打銀行亦預估 ,85美元的位置可以持守住,因為經濟下行的力道並未見如此強大; 反之,油價若向上突破105美元/桶,渣打提醒,預示短期下行壓力 已經消退。
ING銀行則就經濟前景作出不同的模擬,基於俄烏戰爭仍然左右能 源市場的正常供應,戰事掐限歐洲的能源供需,估計2022年大部分時 間國際油價仍在100∼110美元/桶,2022年市場亂象留下的後遺症將 造成未來兩年油價居高在80美元/桶,直到2024年。
渣打銀行大宗商品分析部門指出,國際油價7月來自高點下滑,但 與其他大宗商品相比,特別是基本金屬和鐵礦石,油價的下跌實際上 相對溫和,預期將從2022年140美元/桶的高價,一年內回落到90∼ 100美元區間。
渣打銀行投資策略師Nataniel Tang指出,油價走跌是因為投資人 擔心央行為遏制通膨飆升而激進升息,可能會不利於全球經濟增長, 進而遏制原油需求。德意志銀行集團國際私人銀行部亞洲投資策略部 主管劉佳亦認為,油價過高排擠民眾的日常消費,購油支出降低了一 般購買力,7月中旬國際油價明顯來到頂點,消費需求減弱是因素之 一。
花旗集團6月間開始預估油價顯著下跌,認為布蘭特油期2022年均 價為99美元/桶,2023年則會到75美元/桶。
花旗(台灣)銀行財富策劃諮詢部資深副總裁曾慶瑞表示,集團在 7月底再重新檢視各類大宗商品價格預測,儘管油價在7月中一度又跳 升到107美元/桶,仍然沒有修改預估價位:2022年均價99美元/桶 、2023年均價75美元/桶,油價將和大多數的大宗商品呈現價跌趨勢 ,「原來的三位數價位,都會退回到兩位數。」
渣打銀行大宗商品部門認為,技術上來看,若布蘭特油期價格跌破 93美元/桶,則可能會試探85美元的關鍵支撐價位,渣打銀行亦預估 ,85美元的位置可以持守住,因為經濟下行的力道並未見如此強大; 反之,油價若向上突破105美元/桶,渣打提醒,預示短期下行壓力 已經消退。
ING銀行則就經濟前景作出不同的模擬,基於俄烏戰爭仍然左右能 源市場的正常供應,戰事掐限歐洲的能源供需,估計2022年大部分時 間國際油價仍在100∼110美元/桶,2022年市場亂象留下的後遺症將 造成未來兩年油價居高在80美元/桶,直到2024年。
台灣人才搶手,外銀伸手要大搶台灣人才,更直接喊出鎖定科技人才。來自新加坡的星展集團在台子行星展銀(台灣)昨(25)日宣布,要延攬在地優秀科技人才,7月預計要招募30名資訊科技專才,且次次將導入數位化招募流程,應徵者最快當天就可知道是否被錄用。
另一家外銀子行滙豐銀今年喊出,台灣五年內要淨增加460名員工,因為要持續推動財富管理、永續金融、數位科技平台,希望能招攬理專、業務助理、客服、電話行銷等。滙豐銀今年預計要持續拓展個人消費金融、企業工商金融、資產管理、證券服務等,承諾持續耕耘台灣,並已經在今年將總行遷入台北101大樓。
渣打銀則看好台灣財富管理市場,認為台灣藏富於民,今年上半年喊出要徵才150位財富管理經理。
星展銀重視數位金融,打響Digital Bank聲號,且預計將在2023年7月底完成與花旗銀消金業務整併,屆時將吃下花旗在台灣共45家分行、以及50萬名存款及財富管理客戶等等,將需要更多人才。
星展銀今年下半年的徵才目標,先鎖定在科技人才上,此批徵才預計延攬至少30位資訊科技專才,領域包括前端、後端、軟體開發工程師、Java、JavaScript程式語言,以及iOS/Android APP等。
根據星展銀提供的資料,目前星展集團擁有約1萬名工程師及科技員工,占集團總員工數約30%,希望在硬體設備、人才技能以及組織文化上,都能像一家新創企業或科技公司。
星展銀(台灣)昨日指出,星展集團將在7月30日,新加坡、印度和台灣三個市場舉辦舉辦線上面談會(Virtual Hiring Event),主打擺脫空間與設備限制,僅需手機或筆記型電腦即可完成應徵,但應試者需要在事前完成60至90分鐘的技術測驗,通過測試後,可獲邀參加7月30日的線上面談會。星展銀行(台灣)將依據不同技術領域及職缺,同時舉辦數場多對多線上面談,由用人主管及工程師與應徵者進行60分鐘的技術面談,通過者將直接與星展銀行(台灣)人力資源部進行約30分鐘的一對多面談,當日即可獲知是否接續聘僱流程。
另一家外銀子行滙豐銀今年喊出,台灣五年內要淨增加460名員工,因為要持續推動財富管理、永續金融、數位科技平台,希望能招攬理專、業務助理、客服、電話行銷等。滙豐銀今年預計要持續拓展個人消費金融、企業工商金融、資產管理、證券服務等,承諾持續耕耘台灣,並已經在今年將總行遷入台北101大樓。
渣打銀則看好台灣財富管理市場,認為台灣藏富於民,今年上半年喊出要徵才150位財富管理經理。
星展銀重視數位金融,打響Digital Bank聲號,且預計將在2023年7月底完成與花旗銀消金業務整併,屆時將吃下花旗在台灣共45家分行、以及50萬名存款及財富管理客戶等等,將需要更多人才。
星展銀今年下半年的徵才目標,先鎖定在科技人才上,此批徵才預計延攬至少30位資訊科技專才,領域包括前端、後端、軟體開發工程師、Java、JavaScript程式語言,以及iOS/Android APP等。
根據星展銀提供的資料,目前星展集團擁有約1萬名工程師及科技員工,占集團總員工數約30%,希望在硬體設備、人才技能以及組織文化上,都能像一家新創企業或科技公司。
星展銀(台灣)昨日指出,星展集團將在7月30日,新加坡、印度和台灣三個市場舉辦舉辦線上面談會(Virtual Hiring Event),主打擺脫空間與設備限制,僅需手機或筆記型電腦即可完成應徵,但應試者需要在事前完成60至90分鐘的技術測驗,通過測試後,可獲邀參加7月30日的線上面談會。星展銀行(台灣)將依據不同技術領域及職缺,同時舉辦數場多對多線上面談,由用人主管及工程師與應徵者進行60分鐘的技術面談,通過者將直接與星展銀行(台灣)人力資源部進行約30分鐘的一對多面談,當日即可獲知是否接續聘僱流程。
花旗台灣 奪兩雜誌最佳投資銀行 疫情期間為台灣企業客戶布局全球,提供策略性財務建議,並協助資本市場募集資金
《亞元雜誌》近日公布2022台灣「最佳投資銀行」,由花旗獲得台 灣「最佳投資銀行」榮耀。無獨有偶,花旗日前亦得到權威財經雜誌 《金融亞洲雜誌》(FinanceAsia)2022年「最佳國際銀行」與「最 佳國際投資銀行」兩項大獎;這也是花旗銀行連續第26年榮獲《金融 亞洲雜誌》「最佳國際銀行」大獎,連續兩年奪下「最佳國際投資銀 行」。
《亞元雜誌》(Asiamoney)評選花旗為台灣「最佳投資銀行」, 根據《亞元雜誌》評論指出,「花旗在台灣是客戶在尋求股票資本市 場(ECM)、債券資本市場(DCM)或併購諮詢時的首選,這讓花旗被 《亞元雜誌》評選為2022台灣最佳投資銀行大獎。」《金融亞洲雜誌 》於5月底亦再度將台灣「最佳國際投資銀行」頒給花旗銀行;這也 是花旗銀行連續兩年奪下「最佳國際投資銀行」殊榮。
花旗亞太區企業金融事業群總裁暨花旗(台灣)銀行總經理張聖心 表示:「2021年是花旗台灣企業暨機構金融業務相當強勁的一年,無 論在固定收益、外匯交易、股票資本市場、債券資本市場、併購或是 策略性的事件驅動型交易市場(strategic event driven markets) 上,都有活躍的表現。」
她進一步指出:「在疫情期間,花旗的投資銀行業務維持強勁的動 能。藉由花旗無遠弗屆的全球網絡及資源,為台灣企業客戶布局全球 ,提供他們策略性的財務建議,並協助客戶從台灣及全球資本市場募 集資金,其中不乏大型指標企業。」
根據Dealogic資料顯示,於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間、在台灣的外 商投資銀行排名中,花旗為股票資本市場(ECM)、債券資本市場( DCM)及併購(M &A)唯一三項業務排名皆名列前茅的金融機構。
《亞元雜誌》近日公布2022台灣「最佳投資銀行」,由花旗獲得台 灣「最佳投資銀行」榮耀。無獨有偶,花旗日前亦得到權威財經雜誌 《金融亞洲雜誌》(FinanceAsia)2022年「最佳國際銀行」與「最 佳國際投資銀行」兩項大獎;這也是花旗銀行連續第26年榮獲《金融 亞洲雜誌》「最佳國際銀行」大獎,連續兩年奪下「最佳國際投資銀 行」。
《亞元雜誌》(Asiamoney)評選花旗為台灣「最佳投資銀行」, 根據《亞元雜誌》評論指出,「花旗在台灣是客戶在尋求股票資本市 場(ECM)、債券資本市場(DCM)或併購諮詢時的首選,這讓花旗被 《亞元雜誌》評選為2022台灣最佳投資銀行大獎。」《金融亞洲雜誌 》於5月底亦再度將台灣「最佳國際投資銀行」頒給花旗銀行;這也 是花旗銀行連續兩年奪下「最佳國際投資銀行」殊榮。
花旗亞太區企業金融事業群總裁暨花旗(台灣)銀行總經理張聖心 表示:「2021年是花旗台灣企業暨機構金融業務相當強勁的一年,無 論在固定收益、外匯交易、股票資本市場、債券資本市場、併購或是 策略性的事件驅動型交易市場(strategic event driven markets) 上,都有活躍的表現。」
她進一步指出:「在疫情期間,花旗的投資銀行業務維持強勁的動 能。藉由花旗無遠弗屆的全球網絡及資源,為台灣企業客戶布局全球 ,提供他們策略性的財務建議,並協助客戶從台灣及全球資本市場募 集資金,其中不乏大型指標企業。」
根據Dealogic資料顯示,於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間、在台灣的外 商投資銀行排名中,花旗為股票資本市場(ECM)、債券資本市場( DCM)及併購(M &A)唯一三項業務排名皆名列前茅的金融機構。
距離花旗(台灣)出清全部消金、財管業務,給予買家星展(台灣 )銀行只剩12個月,交接進度由兩家銀行內部的併購專責小組處理, 行政流程可以照章行事,但金融業指出,兩邊的客戶能否順利交接, 才是最大不確定性。
花旗台灣消金業務自2021年4月由美國總部宣布出售,歷經二輪標 售,2022年1月確定由星展台灣以高價併購所有業務,包含零售金融 部門的3,500名員工,兩家子行股東會一致決議,2023年7月底完成交 接,兩家銀行由總經理為首,依法組成併購重整小組、呈報金管會, 自3月以來持續召開討論會議。外界向來把焦點放在員工移轉上,估 量優退員工的資遣金額;據悉,新買家還擔心,花旗台灣原有客戶能 否留下、未來能否順利移轉。
信用卡是銀行消金業務的重中之重。依據金管會及銀行分別公布的 主要數據,2021年4月∼2022年4月的12個月期間,即花旗台灣宣布出 售消金業務,及至目前最新的公開資料,在信用卡有效卡數部份,花 旗減少11.2萬張,(ㄏㄨㄟˋ)豐台灣增加1,970張,排名第三的渣 打減少49,083張,新買家星展銀行增加4,934張,明顯出現花旗台灣 減少的卡數沒有實際流向其它三家外銀。
就四家外銀子行每卡友每月簽帳金額來看,這一年內的變動極為細 少,花旗約新台幣7,600元,(ㄏㄨㄟˋ)豐在1萬800元上下,星展 約8,500元∼8,800元之間,僅渣打有較明顯的減幅,也約在7,100元 ∼8,700元之間。
金融業主管分析,信用卡業務明顯是各銀行吸收個人客戶的主要來 源,在廣告行銷、優惠紅利上投注資源;外銀則把信用卡和財富管理 、房貸業務綁定,刷卡現金回饋是最大利基,花旗台灣過往在通路上 衝刺,零售通路廠商很買「花旗為最大外銀」的單,像PC HOME聯名 卡,這些隨著出售業務交接時間屆及,各項優惠將截止。
業者指出,對於2023年7月接手花旗客群的星展台灣,除了信用卡 系統技術面要到位,更需要全新策略,包括和通路廠商談判,才能順 利獲得併購紅利。
花旗台灣消金業務自2021年4月由美國總部宣布出售,歷經二輪標 售,2022年1月確定由星展台灣以高價併購所有業務,包含零售金融 部門的3,500名員工,兩家子行股東會一致決議,2023年7月底完成交 接,兩家銀行由總經理為首,依法組成併購重整小組、呈報金管會, 自3月以來持續召開討論會議。外界向來把焦點放在員工移轉上,估 量優退員工的資遣金額;據悉,新買家還擔心,花旗台灣原有客戶能 否留下、未來能否順利移轉。
信用卡是銀行消金業務的重中之重。依據金管會及銀行分別公布的 主要數據,2021年4月∼2022年4月的12個月期間,即花旗台灣宣布出 售消金業務,及至目前最新的公開資料,在信用卡有效卡數部份,花 旗減少11.2萬張,(ㄏㄨㄟˋ)豐台灣增加1,970張,排名第三的渣 打減少49,083張,新買家星展銀行增加4,934張,明顯出現花旗台灣 減少的卡數沒有實際流向其它三家外銀。
就四家外銀子行每卡友每月簽帳金額來看,這一年內的變動極為細 少,花旗約新台幣7,600元,(ㄏㄨㄟˋ)豐在1萬800元上下,星展 約8,500元∼8,800元之間,僅渣打有較明顯的減幅,也約在7,100元 ∼8,700元之間。
金融業主管分析,信用卡業務明顯是各銀行吸收個人客戶的主要來 源,在廣告行銷、優惠紅利上投注資源;外銀則把信用卡和財富管理 、房貸業務綁定,刷卡現金回饋是最大利基,花旗台灣過往在通路上 衝刺,零售通路廠商很買「花旗為最大外銀」的單,像PC HOME聯名 卡,這些隨著出售業務交接時間屆及,各項優惠將截止。
業者指出,對於2023年7月接手花旗客群的星展台灣,除了信用卡 系統技術面要到位,更需要全新策略,包括和通路廠商談判,才能順 利獲得併購紅利。
受中國大陸經濟持續衰退,台灣今年又啟動升息,升息利多讓去年淡出的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再度回頭擁抱金控股,位居五大金控股前十大股東名單,其中對國泰金、中信金、第一金全呈現加碼,推估加碼數億元之譜。
據資料顯示,由花旗銀託管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過去一年位居國泰金、中信金、第一金、元大金和玉山金前十大股東,持股張數約在15萬~34萬餘張之間,持股比約1~2%。
其中更重新鎖定國泰金、中信金、第一金三檔金控股做加碼布局,又以持有中信金34.4萬張居冠 ;對元大金和玉山金則略呈現小幅減碼。
一家金控高層說,GIC回頭擁抱金控股,有兩大主因,一是大陸經濟前景看壞,過去星國主權基金曾一度因大陸金融股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遠高於台灣金控股而「棄台轉陸」,但隨近兩年大陸經濟陷入衰退,星國主權基金自然重新尋找投資標的。
二是,台灣擺脫去年超低利環境,今年啟動升息,升息年讓星國主權基金重新布局,加上去年多數金控股超跌,如今投資價值已然浮現。
長期以來,新加坡主權基金最愛買台灣金控股,16家金控股中,過去星國主權基金的投資足跡就遍及了十家,更在2016年達到投資高峰,之後連續二年減碼,2019年才回補,卻因2021年全球低利又淡出。
據各金控揭露今年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國泰金、中信金重獲星國主權基金青睞,重登該兩檔金控股中的前十大股東,持股張數各為15萬、及34.4萬張,對第一金更持續加碼1.23萬張,持股張數攀升到17.45萬張,持股比1.3%,推估加碼了數億元之譜。
若拉長近六年來看,星國主權基金最愛第一金和玉山金,六年來從未退出前十大股東,近三年則開始增加布局元大金,今年4月持股26.6萬張,持股比2.2%。
法人說,星國主權基金今年布局國泰金、中信金、第一金、元大金和玉山金,這五大金控股兼具三大特色,包括財報透明度較高、本業穩定、受資本市場影響相對較低,是屬防禦型,可攻可守的「亂世英雄」標的。
最關鍵的是,這五大金控股多配外資最愛的「現金股息」,若以去年底股價均價來算,元大金現金殖利率逼近5%最高,中信金、國泰金、第一金都有4%水準。
該法人說,這類主權基金目標報酬率至少要6%以上,因為扣除稅費、及託管行等管理費後「得實拿2%」,股東報酬率(ROE)、現金殖利率等獲利基本面,就成為他們進出的主要考量。
據資料顯示,由花旗銀託管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過去一年位居國泰金、中信金、第一金、元大金和玉山金前十大股東,持股張數約在15萬~34萬餘張之間,持股比約1~2%。
其中更重新鎖定國泰金、中信金、第一金三檔金控股做加碼布局,又以持有中信金34.4萬張居冠 ;對元大金和玉山金則略呈現小幅減碼。
一家金控高層說,GIC回頭擁抱金控股,有兩大主因,一是大陸經濟前景看壞,過去星國主權基金曾一度因大陸金融股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遠高於台灣金控股而「棄台轉陸」,但隨近兩年大陸經濟陷入衰退,星國主權基金自然重新尋找投資標的。
二是,台灣擺脫去年超低利環境,今年啟動升息,升息年讓星國主權基金重新布局,加上去年多數金控股超跌,如今投資價值已然浮現。
長期以來,新加坡主權基金最愛買台灣金控股,16家金控股中,過去星國主權基金的投資足跡就遍及了十家,更在2016年達到投資高峰,之後連續二年減碼,2019年才回補,卻因2021年全球低利又淡出。
據各金控揭露今年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國泰金、中信金重獲星國主權基金青睞,重登該兩檔金控股中的前十大股東,持股張數各為15萬、及34.4萬張,對第一金更持續加碼1.23萬張,持股張數攀升到17.45萬張,持股比1.3%,推估加碼了數億元之譜。
若拉長近六年來看,星國主權基金最愛第一金和玉山金,六年來從未退出前十大股東,近三年則開始增加布局元大金,今年4月持股26.6萬張,持股比2.2%。
法人說,星國主權基金今年布局國泰金、中信金、第一金、元大金和玉山金,這五大金控股兼具三大特色,包括財報透明度較高、本業穩定、受資本市場影響相對較低,是屬防禦型,可攻可守的「亂世英雄」標的。
最關鍵的是,這五大金控股多配外資最愛的「現金股息」,若以去年底股價均價來算,元大金現金殖利率逼近5%最高,中信金、國泰金、第一金都有4%水準。
該法人說,這類主權基金目標報酬率至少要6%以上,因為扣除稅費、及託管行等管理費後「得實拿2%」,股東報酬率(ROE)、現金殖利率等獲利基本面,就成為他們進出的主要考量。
外銀子行前四月衰退情形和本國銀行相近,外商銀行台北分行則「 天有異象」,私銀高資產財管和法人金融商品兩大業務主軸的盈收表 現奇差無比,私銀龍頭瑞銀大減七成,盈收虧損的銀行名單也意外出 現美商摩根大通銀行、結構型商品交易強將的法興銀。
外銀在台灣的市占率長期偏低,在本國銀行獲利黃金時代,有消金 業務的外銀,唯有花旗台子行灣曾擠進前十名;像現在市況普遍不佳 ,外銀子行信用卡、財管業務勢必跟著消風,尤其財管客群交易量遽 減下,子行盈收難以表現。
以四家外銀台灣子行今年前四月累計稅前盈餘來看,花旗、匯豐、 星展衰退二成左右,和大部分本國銀行一致。
渣打台灣的情況非常不一樣,今年前四月的稅前盈餘整體大幅衰退 六成,除了客戶交易量少,還有本土疫情擴散及業務轉型的影響。此 外,渣打銀行財富管理處主管陳太齡已提辭呈,總部指派印度籍主管 接任,市場人士認為,交接期青黃不接也是因素之一。
同樣的狀況,股、債市震盪讓高資產客群交易縮手,瑞銀台北分行 也出現一級主管大換血,投信、營運長、台灣策略辦公室執行主管等 ,今年來都由新一批上任,包括瑞銀投信總經理王心如,瑞銀台灣策 略辦公室執行副總裁賴才琪,瑞銀投資產品諮詢及銷售部門主管許哲 崑等。
瑞銀台北分行今年第一季稅前盈收4.2億元,和去年同期的14.6億 元相較,大減逾七成;而其高資產客群後來居上的競爭對手法商法國 巴黎銀行,則在財管、法金、證券等多元部門的貢獻下,今年第一季 仍有6.07億元的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減少三成。
外銀在台灣的市占率長期偏低,在本國銀行獲利黃金時代,有消金 業務的外銀,唯有花旗台子行灣曾擠進前十名;像現在市況普遍不佳 ,外銀子行信用卡、財管業務勢必跟著消風,尤其財管客群交易量遽 減下,子行盈收難以表現。
以四家外銀台灣子行今年前四月累計稅前盈餘來看,花旗、匯豐、 星展衰退二成左右,和大部分本國銀行一致。
渣打台灣的情況非常不一樣,今年前四月的稅前盈餘整體大幅衰退 六成,除了客戶交易量少,還有本土疫情擴散及業務轉型的影響。此 外,渣打銀行財富管理處主管陳太齡已提辭呈,總部指派印度籍主管 接任,市場人士認為,交接期青黃不接也是因素之一。
同樣的狀況,股、債市震盪讓高資產客群交易縮手,瑞銀台北分行 也出現一級主管大換血,投信、營運長、台灣策略辦公室執行主管等 ,今年來都由新一批上任,包括瑞銀投信總經理王心如,瑞銀台灣策 略辦公室執行副總裁賴才琪,瑞銀投資產品諮詢及銷售部門主管許哲 崑等。
瑞銀台北分行今年第一季稅前盈收4.2億元,和去年同期的14.6億 元相較,大減逾七成;而其高資產客群後來居上的競爭對手法商法國 巴黎銀行,則在財管、法金、證券等多元部門的貢獻下,今年第一季 仍有6.07億元的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減少三成。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