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公司新聞
走過新冠疫情,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高博德五年來首度訪台。他16日 公開表示,北亞區是星展集團最有獲利的來源,布局發展「亞洲最大 金融服務集團」藍圖中,台灣一直涵蓋在重要角色之內,至關星展未 來十年的發展。
據高博德傳遞的訊息,星展集團將從三面向深化台灣市場,一是重 金併購花旗台灣消金財管業務,二是與星展香港、大陸的業務整合, 三是未來十年所需的科技(IT)設備在18個月到位,同步預備數位資 產的商機開拓。
星展集團1983年進入台灣市場,今年屆滿40周年,星展銀行(台灣 )於2012年1月1日正式營運,迄今十周年。高博德表示,集團多次對 台灣進行增資,資本總額達322.5億元,最近一次是受讓花旗台灣消 金業務,以實際行動深耕台灣、有效擴大在台營運規模。
星展銀行(台灣)企業合併專案負責人黃思翰指出,與花旗台灣業 務整併的時間點將是今年第三季,最慢9月底,為達到成功整合的目 標,18個月內要將未來十年所需的資源投入,IT系統大大提升。星展 預估整併完成後,星展銀行(台灣)的信用卡及無擔保信用貸款將成 長4.3倍、財富管理資產規模成長3.5倍、活期存款金額成長4.7倍。
高博德說,擴大星展在台灣市場的規模,有助於星展銀行落實大中 華市場的發展策略,強化集團在亞洲金融市場及財富管理業務的領導 地位。星展銀行於香港設置北亞區域辦公室,統籌北亞相關業務,兼 管台灣及大陸市場業務,動機包括把香港高階財管業務、數位金融等 經驗支援台灣,同時星展銀行(香港)入股的深圳農村商業銀行,提 供許多數位消金服務,供應鏈金融也是開發的目標之一,消金、企金 業務都可以因此跨進整合、互相導流。
針對台海地緣政治緊張情勢,高博德並不認為會影響星展集團的區 域業務整合。他樂觀預期,「全球再爆發大型衝突不容易」,以俄烏 戰爭的經驗研判,在地銀行體系仍持續進行,民眾還是需要日常金融 服務,一如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林鑫川一直以「最在地的『三接 』銀行」為台灣發展目標。
高博德強調,三大面向深化台灣市場中,合併花旗消金業務最為關 鍵,自己是「老花旗人」,在併購決定前後與位於新加坡的花旗亞太 區主管溝通很多。此行來台緊密行程中,特別和花旗台灣新任董事長 安孚達(Aftab Ahmed)餐敘,實際了解合併現況。
據高博德傳遞的訊息,星展集團將從三面向深化台灣市場,一是重 金併購花旗台灣消金財管業務,二是與星展香港、大陸的業務整合, 三是未來十年所需的科技(IT)設備在18個月到位,同步預備數位資 產的商機開拓。
星展集團1983年進入台灣市場,今年屆滿40周年,星展銀行(台灣 )於2012年1月1日正式營運,迄今十周年。高博德表示,集團多次對 台灣進行增資,資本總額達322.5億元,最近一次是受讓花旗台灣消 金業務,以實際行動深耕台灣、有效擴大在台營運規模。
星展銀行(台灣)企業合併專案負責人黃思翰指出,與花旗台灣業 務整併的時間點將是今年第三季,最慢9月底,為達到成功整合的目 標,18個月內要將未來十年所需的資源投入,IT系統大大提升。星展 預估整併完成後,星展銀行(台灣)的信用卡及無擔保信用貸款將成 長4.3倍、財富管理資產規模成長3.5倍、活期存款金額成長4.7倍。
高博德說,擴大星展在台灣市場的規模,有助於星展銀行落實大中 華市場的發展策略,強化集團在亞洲金融市場及財富管理業務的領導 地位。星展銀行於香港設置北亞區域辦公室,統籌北亞相關業務,兼 管台灣及大陸市場業務,動機包括把香港高階財管業務、數位金融等 經驗支援台灣,同時星展銀行(香港)入股的深圳農村商業銀行,提 供許多數位消金服務,供應鏈金融也是開發的目標之一,消金、企金 業務都可以因此跨進整合、互相導流。
針對台海地緣政治緊張情勢,高博德並不認為會影響星展集團的區 域業務整合。他樂觀預期,「全球再爆發大型衝突不容易」,以俄烏 戰爭的經驗研判,在地銀行體系仍持續進行,民眾還是需要日常金融 服務,一如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林鑫川一直以「最在地的『三接 』銀行」為台灣發展目標。
高博德強調,三大面向深化台灣市場中,合併花旗消金業務最為關 鍵,自己是「老花旗人」,在併購決定前後與位於新加坡的花旗亞太 區主管溝通很多。此行來台緊密行程中,特別和花旗台灣新任董事長 安孚達(Aftab Ahmed)餐敘,實際了解合併現況。
亞太區權威金融雜誌《財資》(The Asset)最新公布2022年Trip le A得獎名單,花旗台灣再度獲評為台灣「最佳國際銀行」(BestB ank - Global),連續20年維持至高殊榮。
花旗台灣同時連續第8年獲選為「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 (Best Corporate and Institutional Adviser─Global),一舉囊 括財顧與交易類別中多個獎項,展現深耕本地市場的成果備受專業機 構肯定。
花旗亞太區企業金融事業群總裁暨花旗(台灣)銀行總經理張聖心 表示,「我們深耕台灣市場,以無遠弗屆的全球資源支持客戶發展的 雄心;我們的良好定位將推動花旗在這個重要市場進一步成長。」
2022年資本市場動盪,凸顯金融機構的韌性價值,今年初甫就任的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指出,花旗專注於協助 客戶建立營運韌性、加速永續轉型,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頂級金融解 決方案。企金暨機構業務達成強勁成長,可歸功於員工用心維繫優質 關係與集團布局全球網絡。花旗將持續深耕本地市場,提供客戶卓越 的服務。
花旗(台灣)說明,這次除摘下「最佳國際銀行」與「最佳國際企 業及機構財務顧問」兩項榮銜,更獲頒「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 「最佳國際併購財務顧問」,及「最佳交易」中的「最佳全球存託憑 證」、「最佳福爾摩沙債券」、「最佳公司債」、「最佳併購案」獎 項,肯定花旗在企業金融與機構業務因應變局的出色表現。
《財資》評選內容透露,2022年市場信心轉淡,壓抑了福爾摩沙債 券等交易活動,而ESG題材的產品或服務需求增溫,為聯貸市場注入 活水。在台灣資本市場中,有幾家大型企業轉向海外,採全球存託憑 證GDR途徑籌資。花旗(台灣)成功完成多件指標性交易,包含促成 國內金融機構發行自2018年以來首次GDR、協助國內半導體業者發行 美元債以因應大額資本支出所需,以及完成台灣零售業最大的併購案 。
花旗台灣同時連續第8年獲選為「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 (Best Corporate and Institutional Adviser─Global),一舉囊 括財顧與交易類別中多個獎項,展現深耕本地市場的成果備受專業機 構肯定。
花旗亞太區企業金融事業群總裁暨花旗(台灣)銀行總經理張聖心 表示,「我們深耕台灣市場,以無遠弗屆的全球資源支持客戶發展的 雄心;我們的良好定位將推動花旗在這個重要市場進一步成長。」
2022年資本市場動盪,凸顯金融機構的韌性價值,今年初甫就任的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指出,花旗專注於協助 客戶建立營運韌性、加速永續轉型,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頂級金融解 決方案。企金暨機構業務達成強勁成長,可歸功於員工用心維繫優質 關係與集團布局全球網絡。花旗將持續深耕本地市場,提供客戶卓越 的服務。
花旗(台灣)說明,這次除摘下「最佳國際銀行」與「最佳國際企 業及機構財務顧問」兩項榮銜,更獲頒「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 「最佳國際併購財務顧問」,及「最佳交易」中的「最佳全球存託憑 證」、「最佳福爾摩沙債券」、「最佳公司債」、「最佳併購案」獎 項,肯定花旗在企業金融與機構業務因應變局的出色表現。
《財資》評選內容透露,2022年市場信心轉淡,壓抑了福爾摩沙債 券等交易活動,而ESG題材的產品或服務需求增溫,為聯貸市場注入 活水。在台灣資本市場中,有幾家大型企業轉向海外,採全球存託憑 證GDR途徑籌資。花旗(台灣)成功完成多件指標性交易,包含促成 國內金融機構發行自2018年以來首次GDR、協助國內半導體業者發行 美元債以因應大額資本支出所需,以及完成台灣零售業最大的併購案 。
亞太區權威金融雜誌《財資》(The Asset)日前公布2022年Triple A得獎名單,花旗台灣連續第20年獲得台灣「最佳國際銀行」(Best Bank - Global)殊榮,也連續第八年被評選為「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Best Corporate and Institutional Adviser – Global),此外更一舉囊括財顧與交易類別中多個獎項,展現深耕本地市場的成果備受專業機構肯定。
儘管資本市場動盪,花旗專注於協助客戶建立營運韌性(resilience)、加速永續轉型(sustainability transformation),此次除了摘下「最佳國際銀行」與「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兩項榮銜,更獲頒「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Best Equity Adviser)、「最佳國際併購財務顧問」(Best M&A Adviser – Global),以及「最佳交易」(Best Deals)中的「最佳全球存託憑證」(GDR)、「最佳福爾摩沙債券」、「最佳公司債」、「最佳併購案」獎項,肯定花旗在企業金融與機構業務因應變局的出色表現。
花旗亞太區企業金融事業群總裁暨花旗(台灣)銀行總經理張聖心表示:「2022年的市況凸顯金融機構的韌性價值,感謝客戶持續選擇我們作為金融服務夥伴。我們深耕台灣市場,以無遠弗屆的全球資源支持客戶發展的雄心。我們的良好定位將推動花旗在這個重要市場進一步成長。」
甫就任的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表示:「感謝《財資》雜誌再次肯定我們團隊。花旗台灣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頂級金融解決方案。企金暨機構業務達成強勁成長,可歸功於同仁用心維繫優質關係與集團布局全球網絡。我們將持續深耕本地市場,提供客戶卓越的服務。」
儘管資本市場動盪,花旗專注於協助客戶建立營運韌性(resilience)、加速永續轉型(sustainability transformation),此次除了摘下「最佳國際銀行」與「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兩項榮銜,更獲頒「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Best Equity Adviser)、「最佳國際併購財務顧問」(Best M&A Adviser – Global),以及「最佳交易」(Best Deals)中的「最佳全球存託憑證」(GDR)、「最佳福爾摩沙債券」、「最佳公司債」、「最佳併購案」獎項,肯定花旗在企業金融與機構業務因應變局的出色表現。
花旗亞太區企業金融事業群總裁暨花旗(台灣)銀行總經理張聖心表示:「2022年的市況凸顯金融機構的韌性價值,感謝客戶持續選擇我們作為金融服務夥伴。我們深耕台灣市場,以無遠弗屆的全球資源支持客戶發展的雄心。我們的良好定位將推動花旗在這個重要市場進一步成長。」
甫就任的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表示:「感謝《財資》雜誌再次肯定我們團隊。花旗台灣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頂級金融解決方案。企金暨機構業務達成強勁成長,可歸功於同仁用心維繫優質關係與集團布局全球網絡。我們將持續深耕本地市場,提供客戶卓越的服務。」
為吸引外幣投資人目光,合庫銀行昨(14)日宣布推出「合利一生 美利一世」外幣數存優利專案,7天期美元定存年息高達13.14%;合庫強調,本次活動不需搭配任何理財產品,提供客戶高利率、低門檻的外幣優利專案,活動期間至2月24日,額度額滿將提前截止。
合庫指出,美元高利定存專案活動期間自今(2023)年2月14日至2月24日,透過個人網銀、行動網銀App,以外幣數位帳戶承作定存,期間內以新台幣結購或自他行匯入的新資金,每人上限1,000美元,可享7天期年利率13.14%的超優利率。
合庫指出,本次優惠專案不需搭配任何理財產品,提供客戶高利率、低門檻的外幣優利專案,活動期間結束或額度額滿即提前截止。合庫也同時提供「夜間換匯」、「匯率到價」推播通知服務,隨時掌握鎖定匯率,若利用網路平台以新台幣結匯,還可享有減碼優惠。
搶搭美元升息順風車,今年以來不少銀行競相推出美元高利定存活動,以擴大外幣資金池。除合庫推出的兩位數高利重磅優惠外,聯邦銀行數存帳戶「New New Bank」,也推出新資金1個月期8%的美元高利定存專案,單筆最低起存金額100美元,每人存款優惠限額2,000美元,活動期間至3月底止。
中國信託銀行「優利兔U・外幣優利定存」專案,可在網銀、中信Home Bank APP或各分行臨櫃辦理,以新台幣活期帳戶依中國信託牌告匯率換匯後辦理外幣優利定存,單筆1萬美元以上,14天期利率可達5.06%,活動期間至3月25日止。
此外,包括台新銀行、花旗銀行、星展銀行與滙豐銀行等,也紛紛推出利率逾4%的美元高利定存活動,外幣投資人可貨比三家,依照自身的投資需求,選擇最適合的美元定存專案。
合庫指出,美元高利定存專案活動期間自今(2023)年2月14日至2月24日,透過個人網銀、行動網銀App,以外幣數位帳戶承作定存,期間內以新台幣結購或自他行匯入的新資金,每人上限1,000美元,可享7天期年利率13.14%的超優利率。
合庫指出,本次優惠專案不需搭配任何理財產品,提供客戶高利率、低門檻的外幣優利專案,活動期間結束或額度額滿即提前截止。合庫也同時提供「夜間換匯」、「匯率到價」推播通知服務,隨時掌握鎖定匯率,若利用網路平台以新台幣結匯,還可享有減碼優惠。
搶搭美元升息順風車,今年以來不少銀行競相推出美元高利定存活動,以擴大外幣資金池。除合庫推出的兩位數高利重磅優惠外,聯邦銀行數存帳戶「New New Bank」,也推出新資金1個月期8%的美元高利定存專案,單筆最低起存金額100美元,每人存款優惠限額2,000美元,活動期間至3月底止。
中國信託銀行「優利兔U・外幣優利定存」專案,可在網銀、中信Home Bank APP或各分行臨櫃辦理,以新台幣活期帳戶依中國信託牌告匯率換匯後辦理外幣優利定存,單筆1萬美元以上,14天期利率可達5.06%,活動期間至3月25日止。
此外,包括台新銀行、花旗銀行、星展銀行與滙豐銀行等,也紛紛推出利率逾4%的美元高利定存活動,外幣投資人可貨比三家,依照自身的投資需求,選擇最適合的美元定存專案。
四家外銀子行1個月來換了三位董事長,對外說法是總部人事調度 ,據了解是來自金管會下令,要求強化台灣子行董事會的策略發展與 監督功能,實際執行台灣業務的總經理,也要獲得母行總部的完全支 持,業績方面也應有同步表現。
包括(ㄏㄨㄟˋ)豐、花旗、渣打、星展等具四家台灣子行執照的 外銀,花旗銀行因出售消金財管等業務予星展台灣,去年業務尚未開 始移轉、卻已對花旗台灣獲利造成影響。根據金管會最新公布的銀行 資產統計數據,(ㄏㄨㄟˋ)豐台灣子行去年稅前盈餘56.2億元,已 超越花旗台灣子行的51.26億元,若加總OBU台北分行的稅前盈餘,即 使只到去年11月,兩者的差距幅度更大。星
展台灣兩者加總為17.65 億元,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高博德本周將於疫後首度造訪台灣,有可能 對台灣有新的人事佈局。
這波外銀台灣子行董事長更迭,始自花旗(台灣)1月5日宣布新任 董事長為前花旗集團菲律賓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ㄏㄨ ㄟˋ)豐(台灣)商業銀行1月12日董事會選任紀睿明(David Grim me)接任董事長,渣打銀行台灣子行董事會1月31日也選任禤惠儀為 新任董事長。三家子行均為台灣公開發行公司,因此均需在公開資訊 觀測站公告新人事案。
金融業主管透露,外銀台灣子行因資金規模、營運團隊相較外銀主 要市場小很多,台灣的業績表現或許可擠身外銀集團的亞洲前五大市 場之一,但員工數、業務完整度都遠不如新加坡和香港,因此過去台 灣子行董事長被視為集團高層人事安排。如今金管會最新要求,就是 要改變此項不佳傳統,在核備「面試」時,特別說明對台灣市場的時 間投入。
外銀內部也重新配置台灣團隊的屬從關係,不再以大陸上海或北京 作為外銀總部,現在台灣與香港、澳門為同體系,像花旗台灣總總理 張聖心的升遷,即是香港主導的花旗銀行亞太區企業金融總裁位置, (ㄏㄨㄟˋ)豐(台灣)新董事長紀睿明目前擔任集團亞太區營運長 暨集團總經理,渣打台灣子行董事長禤惠儀為渣打香港行政總裁、渣 打香澳台區(HK Cluster)最高主管,均是
為匯整港台的資源而設計 。
包括(ㄏㄨㄟˋ)豐、花旗、渣打、星展等具四家台灣子行執照的 外銀,花旗銀行因出售消金財管等業務予星展台灣,去年業務尚未開 始移轉、卻已對花旗台灣獲利造成影響。根據金管會最新公布的銀行 資產統計數據,(ㄏㄨㄟˋ)豐台灣子行去年稅前盈餘56.2億元,已 超越花旗台灣子行的51.26億元,若加總OBU台北分行的稅前盈餘,即 使只到去年11月,兩者的差距幅度更大。星
展台灣兩者加總為17.65 億元,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高博德本周將於疫後首度造訪台灣,有可能 對台灣有新的人事佈局。
這波外銀台灣子行董事長更迭,始自花旗(台灣)1月5日宣布新任 董事長為前花旗集團菲律賓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ㄏㄨ ㄟˋ)豐(台灣)商業銀行1月12日董事會選任紀睿明(David Grim me)接任董事長,渣打銀行台灣子行董事會1月31日也選任禤惠儀為 新任董事長。三家子行均為台灣公開發行公司,因此均需在公開資訊 觀測站公告新人事案。
金融業主管透露,外銀台灣子行因資金規模、營運團隊相較外銀主 要市場小很多,台灣的業績表現或許可擠身外銀集團的亞洲前五大市 場之一,但員工數、業務完整度都遠不如新加坡和香港,因此過去台 灣子行董事長被視為集團高層人事安排。如今金管會最新要求,就是 要改變此項不佳傳統,在核備「面試」時,特別說明對台灣市場的時 間投入。
外銀內部也重新配置台灣團隊的屬從關係,不再以大陸上海或北京 作為外銀總部,現在台灣與香港、澳門為同體系,像花旗台灣總總理 張聖心的升遷,即是香港主導的花旗銀行亞太區企業金融總裁位置, (ㄏㄨㄟˋ)豐(台灣)新董事長紀睿明目前擔任集團亞太區營運長 暨集團總經理,渣打台灣子行董事長禤惠儀為渣打香港行政總裁、渣 打香澳台區(HK Cluster)最高主管,均是
為匯整港台的資源而設計 。
今年兩大事件,讓銀行信用卡寶座排名將大搬風,包括北富銀搶下COSTCO聯名卡,以及星展銀(台灣)將在8月全面啟動換發原花旗卡友信用卡,將使銀行消金業務收入大洗牌,兩家銀行如果順利全面完成手中舊聯名卡、舊花旗卡友換卡,北富銀將衝上前三大發卡行,星展銀搶第六大發卡行。
2023年進入後疫情時代,國際旅遊、實體消費、邊境鬆綁都恢復到疫情前時代,在報復性消費刷卡潮爆發時代,誰手握愈多流動性信用卡,愈有可能先搶得商機。
整體而言,今年銀行信用卡業者鎖定戰場,包括大賣場、國際旅遊、國內旅遊熱潮以及百貨公司,包括第五大發卡行北富銀擊退國泰世華取得COSTCO聯名信用卡發卡權,鎖定大賣場戰場,以及握有momo聯名卡切入線上電商。
今年北富銀搶下國泰世華COSTCO聯名卡,目前要在今年完成200萬張換卡,如果順利,發卡量與刷卡金額將挑戰前三大發卡行寶座,預期北富銀COSTCO聯名卡接下來的首場戰役,將是政府普發6,000元現金,所帶動的消費潮。
賣場相關人員指出,今年受到國際旅遊鬆綁,出國旅客多,多少影響國內大賣場的人潮,因此近期各賣場已經緊盯政府將發放的6,000元紅包,所帶動的消費熱潮,依照過往經驗,政府發放消費券等時候,都能貢獻賣場更多消費動力。
第三大發卡行玉山銀今年將面臨北富銀可能超車,玉山今年持續攜手PChome,並且耕耘台灣百貨賣場,包括統一時代聯名卡、漢神聯名卡等發卡權,今年傳出與星宇航空公司合作發行的聯名卡即將問世,直球對決各家航空卡、里程卡。
而星展銀在吃下花旗銀在台信用卡業務,將登上國內第六大發卡行,總經理林鑫川指出,今年8月後,花旗卡友將啟動轉換成星展信用卡,預計一年完成全面轉換,星展將持續耕耘手中星展eco永續卡、炫晶商務御璽卡、飛行卡與豐盛無限卡,同時與花旗銀信用卡長期合作夥伴誠品、威秀也已展開洽談合作。
而國內第一大信用卡行的國泰世華銀,去年刷出3.49兆元紀錄,年增率15%,今年雖失去COSTCO聯名卡,仍老神在在,將把銀彈加在自家主力CUBE卡。
2023年進入後疫情時代,國際旅遊、實體消費、邊境鬆綁都恢復到疫情前時代,在報復性消費刷卡潮爆發時代,誰手握愈多流動性信用卡,愈有可能先搶得商機。
整體而言,今年銀行信用卡業者鎖定戰場,包括大賣場、國際旅遊、國內旅遊熱潮以及百貨公司,包括第五大發卡行北富銀擊退國泰世華取得COSTCO聯名信用卡發卡權,鎖定大賣場戰場,以及握有momo聯名卡切入線上電商。
今年北富銀搶下國泰世華COSTCO聯名卡,目前要在今年完成200萬張換卡,如果順利,發卡量與刷卡金額將挑戰前三大發卡行寶座,預期北富銀COSTCO聯名卡接下來的首場戰役,將是政府普發6,000元現金,所帶動的消費潮。
賣場相關人員指出,今年受到國際旅遊鬆綁,出國旅客多,多少影響國內大賣場的人潮,因此近期各賣場已經緊盯政府將發放的6,000元紅包,所帶動的消費熱潮,依照過往經驗,政府發放消費券等時候,都能貢獻賣場更多消費動力。
第三大發卡行玉山銀今年將面臨北富銀可能超車,玉山今年持續攜手PChome,並且耕耘台灣百貨賣場,包括統一時代聯名卡、漢神聯名卡等發卡權,今年傳出與星宇航空公司合作發行的聯名卡即將問世,直球對決各家航空卡、里程卡。
而星展銀在吃下花旗銀在台信用卡業務,將登上國內第六大發卡行,總經理林鑫川指出,今年8月後,花旗卡友將啟動轉換成星展信用卡,預計一年完成全面轉換,星展將持續耕耘手中星展eco永續卡、炫晶商務御璽卡、飛行卡與豐盛無限卡,同時與花旗銀信用卡長期合作夥伴誠品、威秀也已展開洽談合作。
而國內第一大信用卡行的國泰世華銀,去年刷出3.49兆元紀錄,年增率15%,今年雖失去COSTCO聯名卡,仍老神在在,將把銀彈加在自家主力CUBE卡。
今年外銀最受關注大事,即老品牌花旗信用卡、財富管理全面更名 為「DBS星展」,目前仍持有花旗信用卡達278萬餘名,將成為台灣末 代花旗卡友,目前估計時點在8月中旬。星展台灣總經理林鑫川表示 ,依據雙方併購合約,星展銀行不得使用花旗的品牌,雖然預計整體 移轉時間約長達一年,一定會確保花旗消金原有客戶和員工權益持續 。
星展台灣去年1月28日宣布購進花旗台灣消金、財管業務及3,500名 員工已屆滿周年,一年來兩家銀行都成立整併專案小組,並向金管會 報告未來整併後的規模。依2021年6月30日星展台灣受讓花旗台灣營 業資產預計為新台幣3,922.58億元,受讓營業負債為3,207.36億元。 星展台灣估計今年8月12日的受讓基準日,其資產總額將達8,527.21 億元,國內營業據點達74家。
一年來花旗台灣仍有龐大「死忠花迷」,如花旗信用卡有效卡數、 即六個月內仍有消費的卡友仍穩住在208.8萬,和一年前的210萬相去 不大,為外銀最大,每月平均新發卡1.5萬張。另花旗台灣財富管理 力求穩住陣腳,一年來不間斷地開出徵員名額,農曆年後轉職Citig old財富管理經理需求全台達120位。
星展方面則賺到品牌,依據2023年全球500強金融品牌報告,星展 銀行今年品牌價值增長21%至105億美元,全球排名上升41位至第19 3位。星展台灣子行的存/放款金額成長1成、首破4,000億元。林鑫 川指出,星展台灣業務規模將持續擴大,有助於創造規模經濟及營運 綜效,提供客戶更多元化的商品及服務。
星展台灣去年1月28日宣布購進花旗台灣消金、財管業務及3,500名 員工已屆滿周年,一年來兩家銀行都成立整併專案小組,並向金管會 報告未來整併後的規模。依2021年6月30日星展台灣受讓花旗台灣營 業資產預計為新台幣3,922.58億元,受讓營業負債為3,207.36億元。 星展台灣估計今年8月12日的受讓基準日,其資產總額將達8,527.21 億元,國內營業據點達74家。
一年來花旗台灣仍有龐大「死忠花迷」,如花旗信用卡有效卡數、 即六個月內仍有消費的卡友仍穩住在208.8萬,和一年前的210萬相去 不大,為外銀最大,每月平均新發卡1.5萬張。另花旗台灣財富管理 力求穩住陣腳,一年來不間斷地開出徵員名額,農曆年後轉職Citig old財富管理經理需求全台達120位。
星展方面則賺到品牌,依據2023年全球500強金融品牌報告,星展 銀行今年品牌價值增長21%至105億美元,全球排名上升41位至第19 3位。星展台灣子行的存/放款金額成長1成、首破4,000億元。林鑫 川指出,星展台灣業務規模將持續擴大,有助於創造規模經濟及營運 綜效,提供客戶更多元化的商品及服務。
國銀大砍實體分行據點,去(2022)年一整年各家銀行總計裁減25處分行,其中又以三家在台灣有經營消費金融業務的外銀狂砍21家不手軟。總計目前國內銀行營業據點只剩3,384處,為2002年以來新低。
渣打銀行砍掉12家、星展銀行收到五家、滙豐台灣有四家,去年三家外銀裁減分行各自有理由。
「外銀凡事講求效率,對於分行評估向來比本國銀行更果斷直覺,數位化時代來臨,很多金融業務線上即可完成,外銀的客戶又多半數位化程度較高,當分行效益下降時,外銀裁撤分行的動作自然比本國銀行更快狠準」,一位來自外銀,目前任職某本國銀行的高層說。
去年收掉五家分行的星展銀行,目前仍有29處分行,今年8月12日星展將正式合併台灣花旗消費金融業務,屆時花旗45家分行也將改掛星展銀行招牌;由於星展銀行致力推動數位化,早在2019年就就做了一項突破性的決定,全面移除在台各分行ATM,花旗分行改掛星展招牌之後,據悉,目前花旗66台ATM也將移除。
渣打銀行砍掉12家、星展銀行收到五家、滙豐台灣有四家,去年三家外銀裁減分行各自有理由。
「外銀凡事講求效率,對於分行評估向來比本國銀行更果斷直覺,數位化時代來臨,很多金融業務線上即可完成,外銀的客戶又多半數位化程度較高,當分行效益下降時,外銀裁撤分行的動作自然比本國銀行更快狠準」,一位來自外銀,目前任職某本國銀行的高層說。
去年收掉五家分行的星展銀行,目前仍有29處分行,今年8月12日星展將正式合併台灣花旗消費金融業務,屆時花旗45家分行也將改掛星展銀行招牌;由於星展銀行致力推動數位化,早在2019年就就做了一項突破性的決定,全面移除在台各分行ATM,花旗分行改掛星展招牌之後,據悉,目前花旗66台ATM也將移除。
報復性出國潮發威,三年不出國,國人開始啟動出國度假熱潮,2 022年12月信用卡「刷爆」,因刷機票、旅行社等金額都呈現倍數成 長,加上國內旅遊及黑五、雙12購物節等,單月刷卡近3,337億元, 創同期新高、也是12月首次刷卡破3,000億元。
2022年全年信用卡總刷卡量達3兆4,903億元,亦是歷年新高,較2 021年成長12.3%,一年的刷卡金額可蓋出58棟台北101大樓。
國泰世華、中信、玉山、台新、台北富邦銀、花旗、永豐及聯邦銀 等前八大信用卡發卡行,2022年12月單月刷卡量都創其同期新高,八 家銀行信用卡刷卡量共達2,713億元,占所有信用卡刷卡量逾81%, 亦代表國人常用的信用卡已相對集中在前八大發卡行。
國泰世華銀12月刷卡量576億元,主要就是航空刷卡同比成長八倍 、旅行社刷卡成長400%,海外消費刷卡成長90%,全年國泰世華銀 亦以5,800億元,超車中信銀,拿下2022年全年「刷卡王」。
中信銀12月刷卡量549億元,全年以5,775億元,5億元差額居全年 刷卡量亞軍;玉山銀12月刷卡量446億、全年4,825億元,都居第三名 ;北富銀12月刷出352億元,拿下單月第四,主要就是旅遊相關刷卡 成長180%,全年刷卡量3,501億元,排名第五,與全年刷卡量第四名 的台新銀行,僅差324億元,2023年北富銀有新量販店卡助攻,即可 能挑戰全年刷卡量擠進前三名,台新銀12月刷卡337億元排第五,全 年是3,825億元,2023年亦看好旅遊刷卡潮,預估刷卡量會持續成長 。
另外如永豐銀行全年刷卡量1,295億元、聯邦銀1,125億元,亦都創 全年新高,分排第七與第八大,花旗銀信用卡全年刷出2,154億元, 雖未創新高,但亦排名第六強。
2023年信用卡可能有新的戰局,如國泰世華銀未能續發COSTCO聯名 卡,在2022年12月一口氣新發近86.8萬新卡,就是將COSTCO卡轉為C UBE卡;中信銀亦不再續辦國旅卡專案,轉換為中信商旅鈦金卡,加 上中油卡及LINE Pay卡續熱,單月亦新發卡逾22.2萬張,因此2022年 12月信用卡新發卡張數近147.3萬張,創單月最大新發卡量。
2022年全年信用卡總刷卡量達3兆4,903億元,亦是歷年新高,較2 021年成長12.3%,一年的刷卡金額可蓋出58棟台北101大樓。
國泰世華、中信、玉山、台新、台北富邦銀、花旗、永豐及聯邦銀 等前八大信用卡發卡行,2022年12月單月刷卡量都創其同期新高,八 家銀行信用卡刷卡量共達2,713億元,占所有信用卡刷卡量逾81%, 亦代表國人常用的信用卡已相對集中在前八大發卡行。
國泰世華銀12月刷卡量576億元,主要就是航空刷卡同比成長八倍 、旅行社刷卡成長400%,海外消費刷卡成長90%,全年國泰世華銀 亦以5,800億元,超車中信銀,拿下2022年全年「刷卡王」。
中信銀12月刷卡量549億元,全年以5,775億元,5億元差額居全年 刷卡量亞軍;玉山銀12月刷卡量446億、全年4,825億元,都居第三名 ;北富銀12月刷出352億元,拿下單月第四,主要就是旅遊相關刷卡 成長180%,全年刷卡量3,501億元,排名第五,與全年刷卡量第四名 的台新銀行,僅差324億元,2023年北富銀有新量販店卡助攻,即可 能挑戰全年刷卡量擠進前三名,台新銀12月刷卡337億元排第五,全 年是3,825億元,2023年亦看好旅遊刷卡潮,預估刷卡量會持續成長 。
另外如永豐銀行全年刷卡量1,295億元、聯邦銀1,125億元,亦都創 全年新高,分排第七與第八大,花旗銀信用卡全年刷出2,154億元, 雖未創新高,但亦排名第六強。
2023年信用卡可能有新的戰局,如國泰世華銀未能續發COSTCO聯名 卡,在2022年12月一口氣新發近86.8萬新卡,就是將COSTCO卡轉為C UBE卡;中信銀亦不再續辦國旅卡專案,轉換為中信商旅鈦金卡,加 上中油卡及LINE Pay卡續熱,單月亦新發卡逾22.2萬張,因此2022年 12月信用卡新發卡張數近147.3萬張,創單月最大新發卡量。
農曆春節公定假期為1月20日至1月29日,期間內所有金融機構分行 臨櫃服務暫停,自動提款機ATM、網路銀行則維持正常服務,外商銀 行最新提醒,如果有信用卡帳單、房貸/個人貸款等等的繳款要在年 前繳清、或在扣款帳戶中存入足夠的錢,愈靠近假期、或開市第一天 ,臨櫃人潮最為擁擠,建議民眾審慎選擇時點處理。
花旗銀行表示,如果有客戶會在農曆春節期間假期間遇上房貸、個 人貸款繳款截止日,銀行已自動將繳款截止日順延至1月30日,也是 銀行開市第一天。
渣打銀行提醒,避開人潮方法,是透過銀行官網頁面進行線上繳款 ,如信用卡費,免登入免手續費,快速又方便。花旗銀行提供花旗網 路銀行、電話理財服務或自動櫃員機ATM等方式繳款。另一情況,是 民眾繳款方式為每月由其他銀行的帳戶自動扣繳,花旗銀行提醒民眾 ,存入足夠餘額時間點是1月30日前,才能順利繳款。
花旗銀行表示,如果有客戶會在農曆春節期間假期間遇上房貸、個 人貸款繳款截止日,銀行已自動將繳款截止日順延至1月30日,也是 銀行開市第一天。
渣打銀行提醒,避開人潮方法,是透過銀行官網頁面進行線上繳款 ,如信用卡費,免登入免手續費,快速又方便。花旗銀行提供花旗網 路銀行、電話理財服務或自動櫃員機ATM等方式繳款。另一情況,是 民眾繳款方式為每月由其他銀行的帳戶自動扣繳,花旗銀行提醒民眾 ,存入足夠餘額時間點是1月30日前,才能順利繳款。
進入2023年,外銀迎來一連串人事異動。滙豐(台灣)昨(9)日宣布,現任在台董事長陳紹宗辭任董事長與董事職務,擔任董座時間不滿一年。滙豐(台灣)指出,原因為陳紹宗配合集團業務規劃,因此於前(8)日辭任董事長以及董事職務。
陳紹宗去年4月接任滙豐(台灣)董事長,自2014年起擔任滙豐台灣董事,對台灣市場相當熟悉。
陳紹宗自1986年加入滙豐,擔任多項職務,包括企業銷售、貨幣市場、利率及外匯交易等方面,曾移居澳洲兩年,1998年重返滙豐主管港元交易業務,建立及鞏固滙豐在該領域的領先優勢。
在接任滙豐在台董事長之前,他擔任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聯席主管。畢業於香港大學,獲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亦取得澳洲雪梨麥格里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應用財務碩士學位。
滙豐(台灣)董事長不到一年再出現異動,去年4月,因當時董事長麥康裕(Mark Mckeown)退休,辭任滙豐(台灣)董事長以及董事職務,陳紹宗接棒董座職務,但接任不滿一年又辭去董座一位。
花旗(台灣)也在1月初宣布,通過由前花旗集團菲律賓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接替日前退休的莫兆鴻出任董事長,莫兆鴻在擔任花旗(台灣)董事長任內,完成花旗銀在台消金業務與星展銀和親案,該案預計將在今年第3季完成,階段性任務完成後,莫兆鴻宣布退休,由安孚達接棒花旗在台董事長一位。
陳紹宗去年4月接任滙豐(台灣)董事長,自2014年起擔任滙豐台灣董事,對台灣市場相當熟悉。
陳紹宗自1986年加入滙豐,擔任多項職務,包括企業銷售、貨幣市場、利率及外匯交易等方面,曾移居澳洲兩年,1998年重返滙豐主管港元交易業務,建立及鞏固滙豐在該領域的領先優勢。
在接任滙豐在台董事長之前,他擔任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聯席主管。畢業於香港大學,獲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亦取得澳洲雪梨麥格里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應用財務碩士學位。
滙豐(台灣)董事長不到一年再出現異動,去年4月,因當時董事長麥康裕(Mark Mckeown)退休,辭任滙豐(台灣)董事長以及董事職務,陳紹宗接棒董座職務,但接任不滿一年又辭去董座一位。
花旗(台灣)也在1月初宣布,通過由前花旗集團菲律賓區總裁安孚達(Aftab Ahmed),接替日前退休的莫兆鴻出任董事長,莫兆鴻在擔任花旗(台灣)董事長任內,完成花旗銀在台消金業務與星展銀和親案,該案預計將在今年第3季完成,階段性任務完成後,莫兆鴻宣布退休,由安孚達接棒花旗在台董事長一位。
花旗(台灣)銀行5日舉行董事會,通過由前花旗集團菲律賓區總 裁安孚達(Aftab Ahmed),接替日前退休的莫兆鴻出任董事長,人 事案將呈報主管機關金管會核准。花旗表示,安孚達在花旗服務逾4 0年,曾任花旗台灣消費金融事業群營運長,對台灣市場有相當了解 。
安孚達曾擔任花旗集團多個高階主管職務,包括埃及區總裁、匈牙 利區總裁、巴基斯坦消費金融事業群負責人、紐西蘭企業金融負責人 、北美零售分行拓展暨營運主管、新加坡消金財務主管暨亞太區銷售 發展總監,除曾任台灣消費金融事業群營運長,亦在德國擔任過同樣 職務。
花旗(台灣)銀行現屆董事會成員,法人董事有安孚達、張聖心( 總經理)、郭馥君(財務長)、 汪曉琪(銀行證券服務事業群執行 總監),獨立董事吳壽山(國立師範大學講座教授)、陳春山(國立 臺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暨全球品牌研究室專任教授)、王友 華(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花旗在台灣發展近60年,2022年1月底已透過分割方式,把消費金 融業務出售予星展(台灣)銀行。此項交易已取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 會核准,並公告暫定分割基準日為112年8月12日。台灣業務以企業金 融及部份法人金融業務。
花旗集團北亞與東亞區事業群負責人Tim Monger表示,花旗台灣企 業金融業務居市場領導地位,調派一位資深消金專家接棒領導台灣團 隊,主要安孚達曾橫跨多個區域的業務,積極參與並推動花旗在個別 國家與區域市場的計畫,主要還是領導團隊的角色。
安孚達曾擔任花旗集團多個高階主管職務,包括埃及區總裁、匈牙 利區總裁、巴基斯坦消費金融事業群負責人、紐西蘭企業金融負責人 、北美零售分行拓展暨營運主管、新加坡消金財務主管暨亞太區銷售 發展總監,除曾任台灣消費金融事業群營運長,亦在德國擔任過同樣 職務。
花旗(台灣)銀行現屆董事會成員,法人董事有安孚達、張聖心( 總經理)、郭馥君(財務長)、 汪曉琪(銀行證券服務事業群執行 總監),獨立董事吳壽山(國立師範大學講座教授)、陳春山(國立 臺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暨全球品牌研究室專任教授)、王友 華(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花旗在台灣發展近60年,2022年1月底已透過分割方式,把消費金 融業務出售予星展(台灣)銀行。此項交易已取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 會核准,並公告暫定分割基準日為112年8月12日。台灣業務以企業金 融及部份法人金融業務。
花旗集團北亞與東亞區事業群負責人Tim Monger表示,花旗台灣企 業金融業務居市場領導地位,調派一位資深消金專家接棒領導台灣團 隊,主要安孚達曾橫跨多個區域的業務,積極參與並推動花旗在個別 國家與區域市場的計畫,主要還是領導團隊的角色。
上市公司審查年底快馬加鞭,臺灣證券交易所昨(27)日召開董事會,一口氣通過六家公司上市案,其中臺灣創新板占兩家,分別是雲豹能源、泓德能源;據悉,年底前還有三家公司將申請創新板,將使全年創新板申請家數達八家之多,直逼證交所年度目標。
六家公司中,一般上市案有睿生光電、建德工業、長榮集團旗下長榮航太科技、雲豹能源科技、泓德能源科技,以及永豐餘集團旗下的RFID電子標籤廠永道射頻等四家,創新板是雲豹能源、泓德能源。
據證交所資料,統計至27日,今年計有18家公司送件申請上市,當中16家公司為本國公司、兩家為KY公司;若加上創新板,合計送件家數達23家,全年有機會上看26家,雖低於去年,但券商業者表示,在今年不景氣環境中,已經相當難得。
為擴大新創發展環境,證交所銜命發展創新板,以鼓勵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提早進入資本市場、籌資發展,讓創新板及證券市場的力量,支持育成新創永續經營,形塑「創新、永續、包容」的台灣科技島鏈。首年目標設定十家,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上任時,便宣示將打造創新板成亞太地區科技創新的上市主板新品牌。
為努力招商,證交所上從董總至第一線窗口,將創新板當成重要使命,不僅主動拜訪業界,上周亦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花旗(台灣)銀行合作,舉辦「邁向資本市場:台灣創新板-上市主板新選擇」座談會,邀請數十家海內外有意申請評估創新板上市的企業代表蒞臨與會,據悉,多家企業皆展現對資本市場的高度興趣。
六家公司中,一般上市案有睿生光電、建德工業、長榮集團旗下長榮航太科技、雲豹能源科技、泓德能源科技,以及永豐餘集團旗下的RFID電子標籤廠永道射頻等四家,創新板是雲豹能源、泓德能源。
據證交所資料,統計至27日,今年計有18家公司送件申請上市,當中16家公司為本國公司、兩家為KY公司;若加上創新板,合計送件家數達23家,全年有機會上看26家,雖低於去年,但券商業者表示,在今年不景氣環境中,已經相當難得。
為擴大新創發展環境,證交所銜命發展創新板,以鼓勵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提早進入資本市場、籌資發展,讓創新板及證券市場的力量,支持育成新創永續經營,形塑「創新、永續、包容」的台灣科技島鏈。首年目標設定十家,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上任時,便宣示將打造創新板成亞太地區科技創新的上市主板新品牌。
為努力招商,證交所上從董總至第一線窗口,將創新板當成重要使命,不僅主動拜訪業界,上周亦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花旗(台灣)銀行合作,舉辦「邁向資本市場:台灣創新板-上市主板新選擇」座談會,邀請數十家海內外有意申請評估創新板上市的企業代表蒞臨與會,據悉,多家企業皆展現對資本市場的高度興趣。
金管會昨(22)日宣布,同意星展(台灣)銀併購花旗(台灣)消金業務,合併基準日是明年8月12日,若以去年6月底花旗銀的淨資產數字計算,雙方約定交易額約936億元,其中包括220.7億元的溢價;金管會強調,最終交易價以明年8月合併基準日的數字為準,但雙方約定最高溢價不超過220億元。
換言之,最終交易價是明年8月12日當時花旗銀淨資產數字,再加上220億元的溢價,市場預估約落在900億元左右。
星展銀估計明年8月整併後,資產總額達8,527億元,市占排名也從目前的第26名、躍升到第18名;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據星展銀規劃,整併後會將原花旗銀66台ATM全數裁撤。
林志吉說,原花旗銀66台ATM全都在都會區,其中有62台都設在銀行內部,因臨櫃仍可承辦業務,預計裁撤後影響不大,星展銀也提供存戶提款或跨轉手續費減免優惠等補償方案,讓存戶可以更便利使用其他銀行的ATM。
至於整併後的74家分行,是否會有整併計畫?林志吉說,星展銀尚未提出,但裁撤或整併分行需要向銀行局提出申請,銀行局會考量合理性、客戶和員工權益等幾大面向檢視。
星展銀合併花旗銀消金業務後,花旗銀在台子行仍繼續維持。林志吉說,交易主體是花旗台灣子行的消金業務,出售消金後,還有資產規模約4,455億元的企業金融業務,因此花旗銀在台,仍會維持子行形式,全體39家本國銀行家數並未減少。
換言之,最終交易價是明年8月12日當時花旗銀淨資產數字,再加上220億元的溢價,市場預估約落在900億元左右。
星展銀估計明年8月整併後,資產總額達8,527億元,市占排名也從目前的第26名、躍升到第18名;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據星展銀規劃,整併後會將原花旗銀66台ATM全數裁撤。
林志吉說,原花旗銀66台ATM全都在都會區,其中有62台都設在銀行內部,因臨櫃仍可承辦業務,預計裁撤後影響不大,星展銀也提供存戶提款或跨轉手續費減免優惠等補償方案,讓存戶可以更便利使用其他銀行的ATM。
至於整併後的74家分行,是否會有整併計畫?林志吉說,星展銀尚未提出,但裁撤或整併分行需要向銀行局提出申請,銀行局會考量合理性、客戶和員工權益等幾大面向檢視。
星展銀合併花旗銀消金業務後,花旗銀在台子行仍繼續維持。林志吉說,交易主體是花旗台灣子行的消金業務,出售消金後,還有資產規模約4,455億元的企業金融業務,因此花旗銀在台,仍會維持子行形式,全體39家本國銀行家數並未減少。
金管會昨(22)日同意星展受讓花旗消費金融業務,合併後,星展台灣資產總額估計在明年8月達到8,527億元,挑戰成為國內外銀子行中第一大,國內營業據點74家,信用卡流通卡量將可望上看343.95萬張,躍升成為國內第六大發卡行,也是外銀第一大發卡行。
星展吃下花旗消金業務,在由母集團新加坡星展集團派任的現任台灣總經理林鑫川任內完成,堪稱是星展在台的一大進步,也代表美系銀行將不再是台灣外銀消金領頭羊,亞洲的新加坡體系銀行接棒主導成為台灣最大外銀消金業務銀行。
星展集團來自新加坡,是亞洲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業務達18個市場,積極開拓亞洲三大成長區域,包括大中華、東南亞以及南亞。
星展吃下花旗消金業務,在由母集團新加坡星展集團派任的現任台灣總經理林鑫川任內完成,堪稱是星展在台的一大進步,也代表美系銀行將不再是台灣外銀消金領頭羊,亞洲的新加坡體系銀行接棒主導成為台灣最大外銀消金業務銀行。
星展集團來自新加坡,是亞洲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業務達18個市場,積極開拓亞洲三大成長區域,包括大中華、東南亞以及南亞。
花旗(台灣)昨(19 )日公告,董事長莫兆鴻因個人生涯規劃,將自花旗(台灣)商業銀行退休並辭任董事長,生效日為2023年1月1日,花旗(台灣)將於2023年1月召開董事會推選新任董事長。
花旗(台灣)出售在台消金業務,由星展(台灣)拿下,預計將在2023年第3季完成合併,近期星展(台灣)高層已經走訪花旗在台分行據點,為明年合併暖身做準備。
花旗集團持續緊縮部分業務,12月再傳出,將結束在中國大陸的消費銀行業務,估計影響12,00名員工。
花旗集團在去年4月宣布退出部分市場消費者銀行業務,包括退出亞洲、歐洲、中東、非洲、墨西哥等消金市場,此波規劃包含台灣,花旗在台消金業務,最後在今年初順利出售給來自新加坡的星展(台灣)。
花旗(台灣)出售在台消金業務,由星展(台灣)拿下,預計將在2023年第3季完成合併,近期星展(台灣)高層已經走訪花旗在台分行據點,為明年合併暖身做準備。
花旗集團持續緊縮部分業務,12月再傳出,將結束在中國大陸的消費銀行業務,估計影響12,00名員工。
花旗集團在去年4月宣布退出部分市場消費者銀行業務,包括退出亞洲、歐洲、中東、非洲、墨西哥等消金市場,此波規劃包含台灣,花旗在台消金業務,最後在今年初順利出售給來自新加坡的星展(台灣)。
2022年即將結束,跨國銀行在疫情期間對亞洲市場進行大規模重新 布局,花旗集團最為明確,退出14個市場消金業務的臨門最後一腳, 12月中旬把花旗中國直接收掉;而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莫兆鴻已 提出退休申請,台灣將完全轉為企金服務,數位投資全部在企金業務 。
星展銀行在2022年初宣布併購花旗集團在台消費金融業務,星展銀 行(台灣)總經理林鑫川指出,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業務整合,目標是 2023年8月為法定交接日,併購消息宣布時對3,500名花旗消金員工的 承接,沒有改變,將進一步擴大在台財富管理業務版圖,更傾注資源 培育在地優秀人才。
此外,滙銀行、渣打銀行近年來特別投注亞太區市場 ,滙豐銀行全力開發台灣的財管市場,特別是個人可投資 資產200萬美元以上的私人銀行客群,一直在人力市場號召花旗財管 顧問、資深理專,私銀顧問(BANKER)團隊從去年的8位增加至今年 的14位,據悉因此帶進的全新資產管理(AUM)超過先前的10倍。
渣打銀行則新任命亞太區企金部門負責人黃毅,曾任摩根大通、中 國信託銀行和花旗高階主管,其中以中信銀執行副總經理、法金暨國 際事業執行長的職務為台灣市場熟悉。
黃毅曾掌理過亞洲和北美市場的企金業務,擅長於大型企業集團資 金規畫。渣打目前亞洲區業務最高主管有2位出身台灣,黃毅之外還 有已升為全球財富管理負責人的徐仲薇。
2022年亞太區最難經營的市場就屬大陸,當地清零封控期間銀行根 本難以順利服務財管客戶。同在2021年4月由花旗集團宣布出售14個 海外市場消金財管業務之一的花旗中國,疫情爆發以來一直找不到適 當買主,在2023年到來前決定把花旗中國消金、財管業務「直接收掉 」,步上花旗韓國銀行後塵。
星展銀行在2022年初宣布併購花旗集團在台消費金融業務,星展銀 行(台灣)總經理林鑫川指出,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業務整合,目標是 2023年8月為法定交接日,併購消息宣布時對3,500名花旗消金員工的 承接,沒有改變,將進一步擴大在台財富管理業務版圖,更傾注資源 培育在地優秀人才。
此外,滙銀行、渣打銀行近年來特別投注亞太區市場 ,滙豐銀行全力開發台灣的財管市場,特別是個人可投資 資產200萬美元以上的私人銀行客群,一直在人力市場號召花旗財管 顧問、資深理專,私銀顧問(BANKER)團隊從去年的8位增加至今年 的14位,據悉因此帶進的全新資產管理(AUM)超過先前的10倍。
渣打銀行則新任命亞太區企金部門負責人黃毅,曾任摩根大通、中 國信託銀行和花旗高階主管,其中以中信銀執行副總經理、法金暨國 際事業執行長的職務為台灣市場熟悉。
黃毅曾掌理過亞洲和北美市場的企金業務,擅長於大型企業集團資 金規畫。渣打目前亞洲區業務最高主管有2位出身台灣,黃毅之外還 有已升為全球財富管理負責人的徐仲薇。
2022年亞太區最難經營的市場就屬大陸,當地清零封控期間銀行根 本難以順利服務財管客戶。同在2021年4月由花旗集團宣布出售14個 海外市場消金財管業務之一的花旗中國,疫情爆發以來一直找不到適 當買主,在2023年到來前決定把花旗中國消金、財管業務「直接收掉 」,步上花旗韓國銀行後塵。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暴力升息前所未見,升息時代,年底前國銀端出的高利美元牛肉已經喊到10%利率,各家銀行爭搶美元資金,鎖定放款需求,加上台灣2023年經濟成長率恐放緩、國際金融情勢仍不穩定,高利美元仍是資金的好去處。
外銀業者直言,現階段財富管理客戶手持現金意願仍高,因為懼怕市場波動度仍高,因此高利美元定存專案仍有需求,2023年仍會推出。
國內高利美元專案可分為兩種,第一種,超短天期搭配超高利率專案,承作天期多限定1個月內,並限制每人可承作單筆額度,最高天花板普遍定1,000~2,000美元。現階段為銀行提供數位銀行帳戶推廣誘因而推出。
例如,中國信託商銀端出10%高利美元牛肉,震攝市場,吸引美元投資人目光,但承作時間限定為1個月天期;聯邦銀12月起,宣布延長的8%高利美元定存專案,同樣鎖定1個月。兩家銀行都是為吸引數位存款帳戶開戶誘因,給出高利優惠。
但定存金額則有所限制,中信銀規定My Way外幣數位存款帳戶用戶,單筆限定100美元,每人限做十筆,額度總計1,000美元;聯邦銀則限制單筆最低起存金額100美元,每人存款優惠限額2,000美元。
第二種,鎖定自然人或財富管理客戶,給出更多彈性的高利美元專案,其中外銀中的星展、花旗、滙豐銀為了向高端財富管理客戶招手,三家都給4%以上,門檻相對高,設計專案主要目的,是提供給財管客戶美元資金停泊使用。
外銀業者直言,現階段財富管理客戶手持現金意願仍高,因為懼怕市場波動度仍高,因此高利美元定存專案仍有需求,2023年仍會推出。
國內高利美元專案可分為兩種,第一種,超短天期搭配超高利率專案,承作天期多限定1個月內,並限制每人可承作單筆額度,最高天花板普遍定1,000~2,000美元。現階段為銀行提供數位銀行帳戶推廣誘因而推出。
例如,中國信託商銀端出10%高利美元牛肉,震攝市場,吸引美元投資人目光,但承作時間限定為1個月天期;聯邦銀12月起,宣布延長的8%高利美元定存專案,同樣鎖定1個月。兩家銀行都是為吸引數位存款帳戶開戶誘因,給出高利優惠。
但定存金額則有所限制,中信銀規定My Way外幣數位存款帳戶用戶,單筆限定100美元,每人限做十筆,額度總計1,000美元;聯邦銀則限制單筆最低起存金額100美元,每人存款優惠限額2,000美元。
第二種,鎖定自然人或財富管理客戶,給出更多彈性的高利美元專案,其中外銀中的星展、花旗、滙豐銀為了向高端財富管理客戶招手,三家都給4%以上,門檻相對高,設計專案主要目的,是提供給財管客戶美元資金停泊使用。
各家銀行回應金管會限制信用卡對境外交易平台刷卡,一方面公告 明年2月起限制自家發行的信用卡在類似交易平台的刷卡交易,另一 方面則強化自家網路交易及行動銀行App。
eToro、SogoTrade、FirstTrade等境外交易平台,在台灣並未有落 地登記及服務,在FTX事件之後金管會進一步嚴管該平台與銀行之間 的刷卡金流,花旗(台灣)銀行先是公開提醒客戶「透過外國App投 資國外金融商品,一旦發生交易糾紛將無法獲得保障」。
滙豐銀行亦提前公布,自2023年2月6日起限制滙豐(台灣)發行的信用卡於「境外投資交易平臺、非我國合法的 證券期貨業」刷卡交易。在此同時,外銀也加快於網路銀行、行動A pp提供美股等的數位交易。
花旗(台灣)銀行App「行動生活家」本身就有「外國股票。ETF」 線上下單交易項目,能24小時下單美股、港股、ETF。花旗台灣和星 展銀行的消金業務及服務,預計2023年8月逐步合併,據悉星展已提 前到2023年第二季跟進,兩家外商銀行力求數位服務在外國股票線上 下單方面,可望無縫接軌。
渣打台灣的海外股票/ETF電話理財下單委託時間,近月來也開放 至晚上12時,近日也一直在進行網路下單系統優化,希望趕在2023年 初即有全新行動服務。
滙豐銀行App下單海外股票功能,每次交易時間約30秒 ,可完成美國及香港股票市場的交易,滙豐銀行財富管理 暨個人金融事業處投資及財富管理部資深副總裁李勝凱表示,在數位 浪潮的推波助瀾下,消費者更偏好能透過手機或平板載具即時追蹤市 場動態,不受銀行交易時間或時差限制,24小時都能進行銀行交易。 目前已有超過6成客戶是透過行動銀行下單。
eToro、SogoTrade、FirstTrade等境外交易平台,在台灣並未有落 地登記及服務,在FTX事件之後金管會進一步嚴管該平台與銀行之間 的刷卡金流,花旗(台灣)銀行先是公開提醒客戶「透過外國App投 資國外金融商品,一旦發生交易糾紛將無法獲得保障」。
滙豐銀行亦提前公布,自2023年2月6日起限制滙豐(台灣)發行的信用卡於「境外投資交易平臺、非我國合法的 證券期貨業」刷卡交易。在此同時,外銀也加快於網路銀行、行動A pp提供美股等的數位交易。
花旗(台灣)銀行App「行動生活家」本身就有「外國股票。ETF」 線上下單交易項目,能24小時下單美股、港股、ETF。花旗台灣和星 展銀行的消金業務及服務,預計2023年8月逐步合併,據悉星展已提 前到2023年第二季跟進,兩家外商銀行力求數位服務在外國股票線上 下單方面,可望無縫接軌。
渣打台灣的海外股票/ETF電話理財下單委託時間,近月來也開放 至晚上12時,近日也一直在進行網路下單系統優化,希望趕在2023年 初即有全新行動服務。
滙豐銀行App下單海外股票功能,每次交易時間約30秒 ,可完成美國及香港股票市場的交易,滙豐銀行財富管理 暨個人金融事業處投資及財富管理部資深副總裁李勝凱表示,在數位 浪潮的推波助瀾下,消費者更偏好能透過手機或平板載具即時追蹤市 場動態,不受銀行交易時間或時差限制,24小時都能進行銀行交易。 目前已有超過6成客戶是透過行動銀行下單。
新冠疫情即將邁入第四年,全球經濟從疫情爆發至今,陷入「長新 冠」狀態,各國央行升息不斷,通膨依舊不退,導致消費者及企業悲 觀情緒逐漸升高,在多重壓力下,未來全球經濟還會面臨何種挑戰、 迎向2023年投資市場新格局,是各方注意的話題。
為協助投資人掌握變局,在2023年抓對投資方向,工商時報將在1 1月30日(星期三)舉辦「2023投資趨勢論壇」,邀請重量級財經學 者與各產業標竿企業與會分享。針對全球陷入「減碳轉型」與「經濟 成長」拉鋸循環,討論如何從這二大循環中找回平衡與價值,探索2 023世界新格局,提供掌握經濟脈動新視角。
「2023投資趨勢論壇」將聚焦三大主題:一是永續淨零、綠色經濟 ;二是總體經濟、景氣動向;三是投資趨勢、抗震避險。從疫情與升 息改變全球經濟發展,俄烏戰爭打出能源供應及糧食短缺危機,導致 價格隨升高,及全國碳排放量再度攀升,全面解析投資市場的新年新 趨勢。
這次論壇處處有亮點,上午場邀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開場,以「經 濟與永續循環─2023雙循環下的經濟發展」為主題,發表深度及廣度 兼具的觀點。日月光投控行政長汪渡村從淨供應談「半導體業的永續 綠能供應鏈」。
天豐新能源董事長王雲怡就零碳綠開講「低碳先行:新能源的轉型 關鍵」。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執行副總曾詩淵解析綠轉型,「 用科技力創造永續智慧城市」。
下午場綜合座談─2023年國際景氣循環下的經濟動向預測,由重量 級學者專家與談,包括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元大寶華綜合經 濟研究董事長葉銀華、花旗(台灣)銀行財富策劃諮詢部資深副總裁 曾慶瑞。
接著重頭戲的投資分析,由台新投顧總經理呂仁傑的「展望2023金 融市場情勢」。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剖析「升息 後座力對全球股市的影響」。壓軸座談「抗震避通膨」則是針對強美 元下的抗震避險策略,與談人包括股怪教授謝晨彥、財女Jenny。
為協助投資人掌握變局,在2023年抓對投資方向,工商時報將在1 1月30日(星期三)舉辦「2023投資趨勢論壇」,邀請重量級財經學 者與各產業標竿企業與會分享。針對全球陷入「減碳轉型」與「經濟 成長」拉鋸循環,討論如何從這二大循環中找回平衡與價值,探索2 023世界新格局,提供掌握經濟脈動新視角。
「2023投資趨勢論壇」將聚焦三大主題:一是永續淨零、綠色經濟 ;二是總體經濟、景氣動向;三是投資趨勢、抗震避險。從疫情與升 息改變全球經濟發展,俄烏戰爭打出能源供應及糧食短缺危機,導致 價格隨升高,及全國碳排放量再度攀升,全面解析投資市場的新年新 趨勢。
這次論壇處處有亮點,上午場邀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開場,以「經 濟與永續循環─2023雙循環下的經濟發展」為主題,發表深度及廣度 兼具的觀點。日月光投控行政長汪渡村從淨供應談「半導體業的永續 綠能供應鏈」。
天豐新能源董事長王雲怡就零碳綠開講「低碳先行:新能源的轉型 關鍵」。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執行副總曾詩淵解析綠轉型,「 用科技力創造永續智慧城市」。
下午場綜合座談─2023年國際景氣循環下的經濟動向預測,由重量 級學者專家與談,包括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元大寶華綜合經 濟研究董事長葉銀華、花旗(台灣)銀行財富策劃諮詢部資深副總裁 曾慶瑞。
接著重頭戲的投資分析,由台新投顧總經理呂仁傑的「展望2023金 融市場情勢」。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剖析「升息 後座力對全球股市的影響」。壓軸座談「抗震避通膨」則是針對強美 元下的抗震避險策略,與談人包括股怪教授謝晨彥、財女Jenny。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