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兩檔受益人數都接近1 0萬人,受到市場肯定,台灣50ETF在4月22日的收盤價是82元左右, 代表一張元大台灣50ETF,投資人需要投入逾新台幣8萬元,或者以零 股交易方式投資。
透過「ETF連結基金」,投資人可以像一般共同基金的方式來參與 ETF投資機會,想投資ETF不再高不可攀。
ETF連結基金的報酬表現與ETF(主基金)大致相同,投資方式與一 般共同基金相同。對於沒有證券戶頭、面對ETF的市價波動不知如何 出價買賣的人,ETF連結基金一天只有一個淨值,跟一般共同基金相 同,且有配息級別與不配息級別,投資人可依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例 如資產累積期間,選擇不配息,當需要現金流時,則可選擇配息,相 對彈性。
以元大投信提供的服務來說,「Yes基金理財管家」功能除了傳統 定期定額選擇,也包含加值升級版服務,提供加減碼、日日扣及停利 停損設定,另有「技術指標」專區中KD值、乖離率指標投資法,以及 母子基金設計,協助提升投資效率。
投資人可善用元大投信薪資理財服務,串接投資與現金管理服務。 設定薪資理財服務後,每月薪資入帳,系統自動申購貨幣市場型基金 賺取每日增值的機會,更聰明的是,只要簡單的網路設定,系統也會 自動買回貨幣市場型基金資產,於付款前一日匯入指定帳戶中,方便 投資人管理固定支出,或者也可以設定基金扣款,申購元大投信其他 類型基金產品,幫助投資人做好薪資規劃,作為未來退休金規劃的基 礎。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元大將推出的退休投資解決方案平台,除了整合旗下所有電子交易平台的創新機制,也將結合元大投信擬推出的ETF連結式基金,加上研發多時的智能投資機制,料再為國內智慧金融發展譜寫新頁。
元大投信向來為台灣資產管理業創新先鋒,早在過去便領先業界推出槓桿╱反向型ETF、期貨ETF,與債券ETF等,經多年爭取,今年5月另將推出國內首批ETF連結式基金,以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與元大富櫃50三檔最具代表性、受益人數合計近20萬人的「國民ETF」,轉化為可在銀行與投信交易的共同基金,讓銀行族與基金族也能參與近年席捲集中市場的指數化投資趨勢。
劉宗聖表示,為迎接連結基金問世,順應行動金融與AI理財的發展浪潮,同時也考量台灣社會亟需退休理財導向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元大投信近期並規劃推出國民退休AI智能理財平台,將整合公司現有所有電子平台的特殊功能,開發智能應用,與近期推出的連結基金做串接,為客戶打造全新交易機會。
設連結基金專區
360度全方位理財
劉宗聖指出,過往ETF因主要在股票平台交易,共同基金於基金平台交易,兩者性質上,不易在同一個平台操作,不過隨著連結基金問市,可將ETF轉化為共同基金,如未來除了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及元大富櫃50等ETF外,未來元大還可期待旗下有更多ETF產品均發展為連結基金,提供豐富的投資選擇。
元大投信身為連結基金的發行先驅,在規劃國民退休AI智能理財平台上,已針對連結基金設立專區,除了對連結基金進行詳細的說明與市場教育資料,也提供連結基金的多元交易功能。
另方面,為讓民眾深入體驗連結基金易於操作而且架構透明的特質,平台還設計國民基金投資策略等功能,運用台灣50、台灣高股息的連結基金,可與貨幣型基金等基金產品做投資組合標的,靈活運用定期定額、停利轉出與金字塔策略等自動交易機制,創造長期穩健報酬。
劉宗聖說,在基金交易外,台灣民眾更需要量身訂做的投資解決方案,而2017年底,元大投信已推出「元大ETF-AI投資平台」,對於智能投組的開發累積深厚經驗,平台所開發出的投資組合,元件均使用高靈活的ETF,緊接著元大推出連結基金後,未來國民退休AI智能理財平台也將開發智能基金投組功能,整合元大所有主動式基金、被動式基金和連結基金,投資人可根據風險╱報酬屬性╱配息需求,親自打造專屬的投資組合。
不論保守、穩健或積極屬性投資人,均可在元大新平台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這也將是全台唯一結合主被動基金產品,兼具建構智能投組的平台。其中,因元大投信產品全面,橫跨主動、被動、股票、債券、國內、國外、傳統、另類資產等八大領域,為民眾提供的投資方案可能堪稱是全方位360度,並有硬底子的「機器人理財」色彩。
提供一站式服務
多元商品一應俱全
劉宗聖進一步說,元大投信現有電子平台也頗具代表性,累積多年積極創新成果,此次亦將完整移植到國民退休AI智能理財平台,進一步充實平台功能。
事實上,電子交易機制一直是元大投信發展策略的關鍵一環,如元大投信電子商務團隊,早在2008年推出智慧定期定額與多元基金交易策略的線上交易功能,創台灣基金業之先;2018年又推出現金管理與基金投資兩者並重、攻守兼具的「薪資理財」功能,市場有台版餘額寶之稱。
行動金融上,元大投信行動金融Apps─元大FinTech,亦於2016年開發「貨幣通」機制,讓民眾可透過App,輕鬆在不同幣別的貨幣型基金做轉換,一舉創造匯差與利差雙重布局的投資機制。2017年底,「元大ETF-AI投資平台」成立,並領先運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理財技術,提供民眾量身訂做ETF智慧投資組合,未來這些功能都將忠實呈現於國民退休AI智能理財平台。
劉宗聖表示,國民退休AI智能理財平台建置完成後,元大投信旗下所有基金產品,從低波動的現金理財商品、中波動的固定收益商品到高波動的股權商品,將全面在平台羅列俱全,提供投資人一站式交易的便利性。而平台機制也將橫跨一般投資人短、中與長期需求,從第一哩路的產品交易,到最後一哩路人生規畫需要上,均可於平台找到滿足交易、資產配置或退休理財的方案。
劉宗聖期許,元大國民退休AI智能理財平台於未來迸發業務能量之可能,特別是行動金融與機器人理財快速發展,電子交易平台的角色已由原本的交易服務,走向市場開發,具有不可忽視的潛力。
元大投信將積極推動國民退休AI智能理財平台與外部媒體、通路與平台串接,藉由資訊流與客戶流的引導,導入大數據分析,吸納更多民眾參與元大國民退休AI智能理財平台,亦為人口逐步成長的銀髮族理財方案上盡力。
「A股進入摩根士丹利指數(MSCI)只是個開始!」近期A股市場三倍入摩的利多消息不斷傳出,上證綜合指數今年來狂漲3成,近期更是穩定在3,200點以上。根據中國大陸最新的經濟數據,預計今年將吸引超過6,000億人民幣的海外資金流入A股,投資人們應該把握機會,低點進場,把握資金潮的脈動。 在這波A股入摩的浪潮中,除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之外,還有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MSCI China All Shares Index)和MSCI全中國指數(MSCI All China Index)等相關指數。隨著A股入摩方案的確定,這些指數的差異性逐漸降低,指數整併勢在必行。 以元大MSCI A股ETF為例,它追蹤的正是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對於整體中國A股市值的涵蓋率接近70%,未來還將進一步涵蓋創業板及中型股,達到85%。元大投信強調,這是台灣目前發行所有陸股ETF中對中國A股市值涵蓋率最高的,能完整呈現A股市場的商機,讓投資人輕鬆掌握A股入摩的機會。 與海外掛牌的「陸股」,如美國的ADRs、香港的H股等中資股相比,這些股票的納入因子早已達到100%,而A股入摩的利多才剛剛開始。MSCI在今年2月宣布將分三階段提高A股入摩比重,分別在5月、8月、11月逐步擴大,當時的納入因子將分別調整至10%、15%、20%。因此,只有提前布局元大MSCI A股ETF(00739),才能站在開跑的起點,100%參與A股入摩的商機。 對於想要參與A股入摩行情的投資人,元大MSCI A股ETF研究團隊建議,可以「逢低進場、拉回時適量加碼」。在A股三階段入摩的進程中,今年5月將納入部分創業板,這是短期內值得關注的兩個時間點。看好這波資金行情的投資人,元大投信建議可以在4月底先進場卡位,或者在6月初第一波資金進場後,若指數出現暫時性回檔,則可適時再進場布局。
根據近期多項中國大陸經濟數據顯示,經濟築底跡象逐步浮現,預期今年可望吸引6,000億人民幣的海外資金持續流入A股,建議投資人可多加留意,逢低進場卡位、參與資金行情。
除了專為A股入摩所編製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MSCIChinaAInclusionIndex)外,MSCI中國相關指數還有: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MSCIChinaAllSharesIndex)與MSCI全中國指數(MSCIAllChinaIndex)等,而隨著A股入摩方案底定,且納入比重逐步提高,後者兩個指數的差異性也在持續降低,指數整併勢在必行。
以元大MSCIA股ETF為例,其所追蹤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即是100對接A股入摩標的,其對於整體中國A股市值涵蓋率接近70,未來納入創業板及中型股後將進一步達85%。
元大投信指出,位居目前台灣發行所有陸股ETF對中國A股市值涵蓋率之首,將是最能完整呈現中國A股市場的代表指數,簡單就能掌握A股入摩商機,千萬別認錯指數搭錯車。
相較於海外掛牌的「陸股」,如美國掛牌的ADRs、香港掛牌的H股等中資股,其納入因子早已達100,反觀A股入摩的大利多,才正要開始,MSCI今年二月宣布將分成三個階段來提高A股入摩比重,分別於今年5月、8月、11月逐步擴大,屆時納入因子將逐步調整至10%、15%、20%,現階段唯有指名元大MSCIA股ETF(00739)提早布局,才能站在開跑的起始點,100%參與A股入摩商機。
對於想參與A股入摩行情的投資人,元大MSCIA股ETF研究團隊建議,「逢低可布局、拉回時適量加碼」,短期內可掌握兩個時間點,在A股三階段入摩的進程,今年5月將納入部分創業板。
看好這波資金行情的投資人,元大投信建議可在4月底先進場卡位,或是待6月初第一波資金進場後,若指數出現暫時性回檔,則可適時再進場布局。
上市櫃公司年報出爐,台灣38大投信表現亮眼!今年投信總獲利達64億元,年增5%,其中元大投信以10億元獲利蟬聯冠軍。境內基金增加2,534億元,創近九年新高,境外基金則由3.5兆元降至3.2兆元,但整體投信管理資產規模仍增長9%。19家投信獲利成長,其中安聯、國泰表現突出,分別激增至7.7億、6.4億元。瑞銀、柏瑞、第一金等投信則由虧轉盈,宏利、富達則虧轉盈。然而,凱基、德銀遠東等投信則盈轉虧,中國信託、德信等六投信則持續虧損。
台灣投信業界去年再創佳績,元大投信以10億元的獲利,再次蟬聯獲利冠軍寶座。這是近年來國內投信業首次在獲利前五名中佔據三家,另外兩家則是外資投信。安聯投信以7.8億元的稅後盈餘獲得亞軍,而國泰投信和野村投信分列第三、四名,各獲6.4億元。第五名則是復華投信,獲利達5.4億元。 去年國內投信的獲利名次攀升,與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規模的迅速成長有著密切關係。碁石智庫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體投信投顧管理了近4.5兆元的資產,較2017年底的4.1兆元成長了9.1%。不過,由於境外基金規模因市場下跌而縮水,從2017年底的3.5兆元下跌至2018年底的3.2兆元,使得整體市場規模增加僅613億元,成長率較2017年降低。 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表示,在台灣的39家投信當中,有19家是外資背景,12家屬於金控,另有8家獨立經營。2018年,31家投信獲利,8家則是虧損,整體投信業的獲利為64.7億元,較2017年的61.4億元增加了5.4%。平均每家投信的獲利為1.66億元。 在獲利成長方面,安聯投信、國泰投信、瑞銀投信、貝萊德投信和柏瑞投信分別位居前五名,其中瑞銀投信的獲利成長尤其顯著,去年稅後淨利增加了1.71億元。
去年境內基金增加2,534億元,為近九年最大增額,境外基金雖由3.5兆元降至3.2兆元,不過計入代操等整體投信管理的資產規模近4.5兆元,仍較前年的4.1兆元增長9%。38大投信中,共計19家、一半獲利都成長,尤其多家大投信獲利跳增,使總獲利提升。
以獲利金額排行,包括元大、安聯、國泰、野村、復華、貝萊德、群益、聯博、統一、瑞銀、瀚亞、富邦、摩根、保德信、柏瑞、及第一金等依序賺入1億元至10億元不等,是晉升「億元俱樂部」的16家投信。
其中,ETF壯大的元大是唯一賺逾10億元,已連三年稱冠,安聯、國泰為大黑馬,分由前年的4.9億、4.3億元激增至7.7億、6.4億元,排名從第四、七,快速竄至二、三。
安聯去年境內基金規模減,但境外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大熱賣,一年狂吸1,548億元、是境外基金吸金王,提振總獲利躍進。國泰強化ETF、退休金管理等,營收由前年的17億元增至24億元,增幅達37%,連帶獲利激增。另外,貝萊德、統一、瑞銀、柏瑞、第一金等,獲利也有雙位數增幅。
與前年比較,瑞銀、柏瑞、第一金前年獲利均不及億元,但去年達到億元,而富蘭克林華美獲利滑落至億元以下。
若以每股純益排行,有八家賺逾5元,包括獲利跳升的安聯EPS高達25元,比下常居EPS王的野村,再次有貝萊德17.9元、復華9元、瑞銀6.89元、統一6.83元、聯博6.32元、及摩根5.42元。
獲利增幅部分,除瑞銀、柏瑞倍增,路博邁成長386%、台新279%,也繳出一倍增幅。
而虧轉盈方面,有宏利、富達兩家投信;盈轉虧包括凱基、德銀遠東;持續虧損則有中國信託、德信、鋒裕匯理、國票華頓、大華銀及安本標準等六投信。
元大投信2018年再度賺進10億元,雖平2017年水準,然獲利水準依然居各投信之冠。第二名是安聯投信,稅後盈餘是7.8億元,第三名及第四名分別是國泰投信和野村投信,同為6.4億元,第五名則為復華投信的5.4億元。而國內投信去年獲利名次竄升和ETF規模爆發有相關大的關聯性。
根據碁石智庫即將於近期出版的2018年台灣投信投顧產業經營及獲利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年底止,全體投信投顧共管理近新台幣4.5兆元資產,相較2017年年底的4.1兆成長9.1%,惟境外基金規模因受到市場下跌影響由2017年年底的3.5兆元下跌8.9%至2018年年底的3.2兆元,換算全體市場規模在2018年增加613億元,較2017年成長僅0.8%。
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指出,在39家國內投信中有19家外資、12家金控及八家獨立經營。2018年有31家投信獲利8家賠錢,整體投信獲利為64.7億元,相較2017年的61.4億元增加5.4%,換算每家投信平均獲利為1.66億元。
而各投信公司去年獲利成長來看,安聯投信、國泰投信、瑞銀投信、貝萊德投信、柏瑞投信則分列前五名,各家去年稅後淨利分別淨增加2.84億元、2.18億元、1.71億元、0.98億元及0.74億元,其中瑞銀去年獲利大跳升。
台股今日(18日)在美股走強及外資力挺下,開盤衝高至11,077點,創波段新高,不過午後因花蓮發生規模6.1地震,大盤上演「有感地震」,部分資金急撤,上沖下洗達151點,成交金額1,811.95億元,創近半年大量。櫃買指數則開高走低0.82點,以142.67點作收,成交值558.22億元,合計上市櫃成交值2,370億元,創下去年6月16日以來大量。
美費半指數17日在蘋果與高通和解消息激勵下,指數再創新高,帶動資金回補台電子族群,但受亞股普遍走軟,高檔支撐力道不足,大盤由紅翻黑,又遇到花蓮強震,指數一度震盪下跌逾60點,所幸尾盤出現85億元買盤馳援,拉抬指數約30點,收10,962點,連兩日搶灘萬一關卡未果。
權值王台積電18日股價收264.5元、市值6.858兆元,與去年1月收盤新高價266元、最高市值6.897兆元,相距咫尺。投資專家表示,台積電中長線看好,看好未來股價及市值均有機會再寫新高。
台積電奮力攻堅,上市半導體指數18日收178.17點上漲0.73%,與去年8月30日收179.17點歷史最高點,也僅差1點。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美股走勢強勁,推升台股一路走高,但基本面而言,首季經濟狀況沒有特別好,大多是提前反映今年第三季景氣復甦預期。
日盛投顧協理鐘國忠認為,台股18日成交量放大至1,811億元,創下去年10月11日單日大跌660點以來的半年新高,市場賣壓主要來自資金高檔了結,地震則屬於非預期因素。從技術面來看,大盤KD進入超買區,呈現下彎,指數短線可能仍有些壓力。
台股盤中遇震,市場恐慌與避險情緒增溫,台灣50反1ETF18日在震後10分鐘量能放大至7,643張,推升單日成交量突破6萬張。元大投信研究團隊分析,台股近來表現雖持續亮眼,但亞股已轉趨悲觀,大型權值股雖受惠於外資持續買超,仍有成長,但中小型股已有「漲不太動」的跡象。
【新聞稿】法人普遍看好印度和印尼選後行情,元大投信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兩位候選人的辯論內容皆聚焦經濟成長,現任總統佐科威以超過5成的支持度大幅領先另一位候選人普拉博沃。若佐科威順利當選,未來在政策推行上將更加順利。過去印尼三次選舉都帶動股市上揚,佐科威主政時經濟成長穩定維持在5~5.5%。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高浩偉也表示,印尼選舉年皆見外資淨流入,若現任總統佐科威順利連任,其改革政策可望延續,為股市帶來正面效果。至於印度,摩根士丹利日前彙整印度民調顯示,莫迪領導的人民黨執政聯盟有望於本次大選取得過半數的席次組成政府,莫迪有望續任總理。外資普遍看好印度股市後市,主要在於印度經濟成長潛力高。
櫃買指數開高走低0.82點,以142.67點作收,成交值558.22億元,合計上市櫃成交值2,370億元,創下去年6月16日以來大量。
美費半指數17日在蘋果與高通和解消息激勵下,指數再創新高,帶動資金18日回補台電子族群,不過受亞股普遍走軟,高檔支撐力道不足,大盤由紅翻黑,又遇到花蓮強震,指數一度震盪下跌逾60點,所幸尾盤出現85億元買盤馳援,拉抬指數約30點,收10,962點,連兩日搶灘萬一關卡未果。
其中,權值王台積電18日股價收264.5元、市值6.858兆元,與去年1月收盤新高價266元、最高市值6.897兆元,相距咫尺。投資專家表示,台積電中長線看好,看好未來股價及市值均有機會再寫新高。
台積長線俏助攻大盤
在台積電奮力攻堅,上市半導體指數18日收178.17點上漲0.73%,與去年8月30日收179.17點歷史最高點,也僅差1點。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美股走勢強勁,推升台股一路走高,但就基本面而言,首季經濟狀況沒有特別好,大多是提前反映今年第三季景氣復甦預期,進一步觀察國際市場,美經濟成長率與去年相比已有明顯落差,歐洲與中國大陸也偏弱,資金與人氣扮演重要角色,頗有上演投機行情的味道,使得指數高檔更容易出現爆量拉回情況。
日盛投顧協理鐘國忠認為,台股18日成交量放大至1,811億元,創下去年10月11日單日大跌660點以來的半年新高,市場賣壓主要來自資金高檔了結,地震則屬於非預期因素。從技術面來看,大盤KD進入超買區,呈現下彎,指數短線可能仍有些壓力,上市櫃公司公布首季季報為後續觀察重點,目前已公布的績優股上漲力道不大,則顯示市場追價意願相對有限。
恐慌升反向布局增溫
值得注意的是,台股盤中遇震,使得市場恐慌與避險情緒增溫,台灣50反1ETF18日在震後10分鐘量能放大至7,643張,推升單日成交量突破6萬張。
元大投信研究團隊分析,台股近來表現雖持續亮眼,但亞股已轉趨悲觀,大型權值股雖受惠於外資持續買超,仍有成長,但中小型股已有「漲不太動」的跡象,且台灣50反1ETF也已出現溢價,顯示部分投資人「居高思危」,陸續布局反向商品。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根據法人預估,MSCI印度指數今、明兩年企業獲利成長率預估分別達20.8%、17%,明顯優於亞洲各國同儕,預期獲利基本面優勢有望帶動印度股市下半年漲勢。至於印尼將於17日舉行國會與總統選舉,預期現任總統佐科威連任機率高、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性相對較低。
元大投信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兩位候選人的辦論內容皆聚焦經濟成長,現任總統佐科威以超過5成的支持度大幅領先另一位候選人普拉博沃,如果佐科威順利當選,未來在政策推行上將更加順利。
以過去印尼三次選舉來看,不論選前或選後都能帶動股市上揚。佐科威主政時經濟成長穩定維持在5∼5.5%,元大投信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若其順利當選後政策都有望可延續,對於投資者來說仍是利多。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高浩偉表示,近期印尼展開總統和議會選舉,根據過往經驗,逢選舉年皆看到外資淨流入,後續來看,選前民調仍以現任總統佐科威領先,若順利連任,其改革政策可望延續,可望為股市帶來正面效果。後市表現仍可期待。
至於雙印選後行情,法人普遍相對看好印度股市後市,主要在於印度經濟成長潛力高。
保德信印度機會債券基金經理人張世東表示,印度正進行國會大選,目前仍以莫迪為主政黨目前聲望最高,根據統計,前兩次莫迪為主的人民黨勝選時,外資皆呈現大量流入,如2014年和2017年外資分別流入印度金融市場市場400億、300億美元左右。若以選舉行情來觀察,後續外資可望持續流入印度金融市場。
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強調,全球永續投資熱潮不減,金額已達30.7兆美元,這個規模龐大的市場,對臺灣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機會。他希望那些獲選為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的企業,能夠成為業界標竿,提升臺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並共同努力推動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
近期,臺灣指數公司、富時羅素與元大投信聯合舉辦了「永續發展趨勢,再造新收益」研討會,並發布了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專屬標章,以表彰那些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領域表現卓越的企業。當日,還舉行了證書致贈儀式,對獲選成分股企業表示肯定。
簡立忠提到,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的調查,全球永續投資規模已達30.7兆美元,而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的投資機構所管理的資產規模更超過80兆美元。這顯示永續投資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
臺灣永續指數是台灣第一個結合E、S、G與財務指標的投資型指數,已經被勞動基金運用局採用作為420億元的委託代操績效指標,並由元大投信授權發行相關產品。簡立忠期待未來臺灣永續指數能有更多應用,並希望成分股企業能夠發揮領導作用。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則表示,元大投信自2011年起就開發ESG共同基金,是台灣最早關注ESG議題的資產管理公司。他相信,隨著永續投資的趨勢不斷發展,臺灣永續指數相關產品將成為退休金、壽險資金和一般投資人長期投資的重要選擇。
富時羅素全球永續發展總監David Harris表示,富時羅素與臺灣證券交易所的合作已逾15年,他很高興與臺灣指數公司共同開發FTSE4Good TIP Taiwan ESG指數,以滿足市場對永續投資和ESG產品的增長需求。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波濤,元大投信搶攻海外市場,推出「元大US高息特別股ETF」,為投資人帶來多元的投資選擇。隨著全球市場波動不斷加劇,傳統的股債平衡投資已經難以應對,元大投信看準時機,透過特別股調配投資組合,有機會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同時提高報酬率回饋。 這款ETF精選標普美國高收益特別股指數,與其他金融資產相關性低,適合個人投資組合,進行風險分散。元大投信研究團隊強調,這款ETF有三個明顯的投資特色: 首先,複製指數,投資標的透明度高。持股組合明確,指數提供者會定期或不定期公布最新指數成分股組合及相關異動訊息,讓投資人能夠通過多種公開資訊管道,輕鬆掌握投資效益。 其次,指數化投資,分散單一持股風險。該ETF有固定的編製規則和成分股篩選機制,並定期檢視成分股表現,調整內容,讓投資人不必煩心選股,同時有效降低單一持股可能帶來的過度集中風險。 最後,交易方式便利,交易成本低廉。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時間內,投資人可隨時進行買賣,比一般共同基金一天只能買賣一次更加靈活。而且,ETF的交易稅率僅千分之一,與一般股票相比,基金交易費用相對低廉,對投資人來說,能有效節省交易成本。 總之,元大投信的「元大US高息特別股ETF」不僅讓投資人能夠直接參與海外特別股市場,還能創造較穩定的現金流,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新選擇。
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元大投信日前舉辦「永續發展趨勢,再造新收益」研討會,並發表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專屬標章,以彰顯入選成分股企業於實踐ESG永續發展工作的績效;同時致贈入選成分股證書給當日出席的成分股企業。
簡立忠表示,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SIA)2018年調查報告,全球永續投資規模已達30.7兆美元;而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的投資機構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計超過80兆美元,顯見永續投資的規模與需求相當龐大。
他說,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合編的臺灣永續指數,是國內第一檔完整結合E(環境)、S(社會)、G(公司治理)與財務指標篩選的投資型指數,已獲勞動基金運用局採用作為420億元的委託代操績效指標,並授權元大投信發行商品,對引導國內永續投資風氣的形成,具有關鍵性意義。簡立忠期許未來能看見臺灣永續指數有更多的應用,獲選成分股企業能發揮標竿功能,進而增加我國企業競爭力,繼續為提升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而努力。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2011年即發行ESG共同基金,是台灣最早發展且關注ESG、永續發展議題最久的資產管理公司。由於永續發展、ESG等議題被視為未來投資三大趨勢主流之一,相信未來臺灣永續指數相關產品將再成為國內退休金、壽險資金、甚至一般投資人中長期投資規劃的重要投資元件。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暨富時羅素全球永續發展總監 David Harris表示,富時羅素與臺灣證券交易所合作逾15年,很高興能與臺灣指數公司共同開發FTSE4Good TIP Taiwan ESG指數,藉以支持市場對永續投資和ESG產品日益增加的需求。
元大投信正募集「元大US高息特別股ETF」,精選標普美國高收益特別股指數,與其他金融資產相關性低,可用於個人投資組合,將風險分散再分散,並提供投資人更多元資產組合,藉此不僅可直接參與海外特別股市場,更能創造較穩定的現金流。
元大投信研究團隊指出,元大US高息特別股ETF擁有三大投資特色:一、複製指數,投資標的透明:持股組合透明且容易掌握,指數提供者亦會定期或不定期公布本基金之標的指數的最新指數成分股組合及相關異動訊息,投資人透過許多公開資訊管道即可取得詳細的指數資料,掌握投資效益。
二、指數化投資,分散單一持股風險:不但有其一定之編製規則及成分股篩選機制,且於定期檢視成分股表現並調整成分股內容,可以免除投資人選股煩惱。在風險方面,指數化投資具備持股分散的特性,有效降低單一持股可能帶來的過度集中風險。
三、交易方式便利,交易成本低廉: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之交易時間內均可隨時進行買賣,交易方式較一般共同基金一天只能買賣一次更為便利。在費用方面,ETF之交易稅率僅千分之一,與一般股票相較,基金交易費用相對低廉,對投資人而言,可有效節省交易成本。
印尼大選即將在今(17)日舉行,根據最新的民調結果,現任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預計將以超過半數的得票率連任。佐科威在任內經濟成長穩定,維持在5~5.5%的水準,這也讓市場對他能否連任抱有相當信心。投信法人普遍看好印尼大選後的股債市表現。
佐科威的政見強調經濟成長和加速推動基礎建設,民調顯示他目前以超過五成的支持度大幅領先對手普拉博沃。過去三次印尼選舉,無論是選前還是選後,都能看到股市上揚的景象。外資也早已開始布局印尼股市,連續四周呈現買超,今年來的買超金額高達10.2億美元,是東協市場中買超金額最高的。
元大投信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2018年的地方首長選舉中,佐科威的陣營在重要省分大多獲勝,佐科威的民調支持度也從2014年當選後不斷上升。目前佐科威以55.7%的選票大幅領先普拉博沃的38.8%,預期他將能順利當選,未來政策推行將更加順利。
摩根亞太入息型產品經理張乃文指出,印尼市場近年來受到國際資金的青睞,主要因為政府積極推出穩定匯率和降低赤字的相關政策。印尼經濟體質的改善、財稅收入的增加以及經常帳赤字的預估將逐漸下滑,市場預期印尼企業獲利EPS仍可達雙位數成長,J.P. Morgan Securiteis預測成長幅度有望達14.8%,高於2018年的10.7%。
儘管印尼近期調升利率,但張乃文強調,這主要是為了穩定匯率和吸引外資,並未壓抑企業獲利成長。升息環境有利金融等循環性產業,提升印尼股市在東協市場中的投資吸引力。
在債市方面,元大投信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投資人可能對於印尼總外債占外匯存底比重達九成有所疑慮,但實際上大多數是長期投資資金,持有期間多為一年以上。2018年聯準會升息時,國際資金自印尼流出,印尼盾承壓,但今年聯準會轉趨鴿派,印尼股債市不斷有國際資金流入,印尼盾反貶為升,有助提升投資人信心。
【台北訊】隨著全球市場的波動性不斷升高,投資者對於降低風險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特別股作為一種兼具股票便利性和債券固定收益特性的金融產品,近期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元大投信推出了元大標普美國高息特別股ETF(00771),並已開始募集,截止日期為19日。 這款ETF的推出,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是一個降低投資風險的好機會。在全球市場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傳統的股債平衡投資已經難以應對,而特別股的加入,可以幫助投資者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同時提高報酬率。 元大投信的研究團隊表示,元大US高息特別股ETF有三個明顯的投資特色。首先,它複製指數,投資標的透明;其次,指數化投資,能夠分散單一持股風險;最後,交易方式便利,交易成本低廉。該ETF選擇的標的指數與其他金融資產相關性低,因此可以作為個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進行風險分散。 元大US高息特別股ETF基金目標是追蹤標普美國高收益特別股指數的表現。基金持股組合透明,投資人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輕鬆獲取指數資料,進行投資效益的掌握。此外,該指數有著一定的編製規則和成分股篩選機制,並定期檢視成分股表現,進行適當的調整,減少了投資人選股的麻煩。 作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元大投信在ETF發行方面具有龍頭地位。這款ETF的推出,不僅讓投資者能夠直接參與海外特別股市場,還能夠享受較穩定的息收,是一個雙贏的好選擇。
台灣指數公司、富時羅素與元大投信共同舉辦的「永續發展趨勢,再造新收益」研討會在16日熱鬧開幕。會議中,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強調,全球永續投資規模已達到令人驚嘆的30.7兆美元,而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的投資機構所管理的資產規模更超過80兆美元,顯示永續投資的熱潮正在全球範圍內興起。 會議邀請了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指數公司總經理王台傑、倫敦證交所集團暨富時羅素全球永續發展總監David Harris、富時羅素董事總經理林瑩慧、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及總經理黃昭棠等多位重要人士出席。會議中,還進行了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專屬標章的發表儀式,表彰那些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永續發展方面表現卓越的企業。 簡立忠在會上指出,台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共同編制的「台灣永續指數」是國內第一個完整結合E、S、G與財務指標的投資型指數。該指數已經被勞動基金運用局採用作為420億元的委託代操績效指標,並由元大投信授權發行相關商品,這不僅象徵著台灣在推動永續投資方面的重要進展,也對引導國內永續投資風氣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 簡立忠對未來的發展抱有期待,他希望台灣永續指數能夠有更多的應用,並期待入選成分股的企業能夠發揮榜樣作用,提升整體企業的競爭力。 指數公司也表達了對永續責任投資的推廣熱情,他們希望透過此次研討會,提高台灣永續指數的代表性,為投資人提供參與永續責任投資的管道,並鼓勵企業提升永續績效,共同創造多贏的局面。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近日表示,公司即將在下半年推出一款全新的ETF產品,這款產品將追蹤FTSE4Good台灣永續指數,預計將成為退休金、壽險資金以及一般投資人長期投資的重要選擇。劉宗聖強調,這款ETF的推出,將標誌著元大投信在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領域的又一重要進展。 近年來,劉宗聖在全球各地與指數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交流,發現ESG已經成為未來投資的三大趨勢之一。他指出,ESG相關ETF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目前超過250億美元。對此,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與富時羅素的合作關係已有16年,富時羅素是元大投信在2003年發行第一檔ETF——台灣50的重要夥伴。 目前,元大台灣50ETF已是台灣受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ETF,受益人數達9.6萬人,規模超過700億元。劉宗聖透露,今年將發行0050ETF連結基金,這將是元大投信在指數化產品上的又一次創新。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富時羅素全球永續發展總監David Harris表示,與台灣指數公司共同開發FTSE4GoodTIPTaiwanESG指數,是支持市場對永續投資和ESG產品需求的一個重要步驟。他對元大投信取得授權發行追蹤該指數的ESG金融商品表示歡迎,認為這是台灣永續投資發展的一個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