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金融新聞】 近日,元大投信在國際市場上再度發光發熱,其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成為投資日本市場的最大一檔,吸引了眾多海外投資者的目光。這股資金挪移的趨勢,不僅反映了國際政經環境的變化,也顯示出元大投信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隨著國際政經環境的變化,投資者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機會。除了傳統的「存台股」外,日股也逐漸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元大投信的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正是基於這種趨勢而設立,旨在幫助投資者抓住日本市場的轉機潛力。 對於元大投信來說,這並非首次在市場上展現其領先地位。過去20年間,元大投信出版超過70本ETF相關書籍,並且近年來與國際業務合作,出版了三本英文書籍。這些書籍的出版,旨在讓投資者能夠透過基金經理的專業內容,更清楚了解不同ETF的投資概念,避免誤會和投資風險。 除了出版書籍,元大投信還積極推廣投資教育。他們設立了基金理財教室,每年舉辦多元投資理財課程,與投資者互動,幫助他們對投資產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並根據自身的投資需求,組成適合的資產配置。 作為國內ETF發行先驅,元大投信引領了ETF熱潮,並在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儘管近三年沒有推出新的ETF IPO,但元大投信的ETF部位仍然吸引了超過2,700億元的資金流入,穩居市場第一大發行商的位置。 在投資人教育方面,元大投信過去三年以平衡主動與被動產品為主要定調,不斷轉型,強化發展主動基金的決心。他們致力於打造主動與被動的雙引擎,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總之,元大投信以其專業的投資策略和廣泛的投資教育,不僅在台灣市場上取得成功,也在國際市場上展現了其實力。未來,元大投信將繼續發揮其領先地位,帶領投資者走向更美好的投資未來。
元大投信創新ESG投資策略,引領台灣金融業永續發展新風潮
隨著全球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元大投信積極推出「首創指數議合」計劃,將ESG投資從傳統的排除法、選擇題,推向一個全新的境界。這項策略不僅讓ESG投資更具廣度和深度,更從善良管理人的角度出發,透過盡職治理及議合手段,發揮投資對社會的正向影響力。
台灣政府在永續發展政策的推動上,不僅迎頭趕上,甚至超越其他亞洲國家。從國發會提出的2050淨零路徑,到金管會不斷更新與提出的綠色金融、公司治理、以及證券期貨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金融業在永續發展趨勢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作為台灣最大共同基金的資產管理公司,元大投信響應政府政策,於2022年首創攜手指數公司進行指數公司與企業三方議合,與指數成分股中的被投資公司共同推動永續發展。這種做法與過去投信單純投資公司的做法截然不同,它要求資產管理公司重新檢視投資的四大流程:分析、執行、決定、檢討,以提升ESG的投資效果。
過去,資產管理業者多是以產品面為出發,設計出綠色債券基金、公司治理基金等永續相關產品,提供給投資人。而現在,元大投信則是將ESG融入投資的整個流程中,去年開始協助被投資公司優化ESG,並與攜手指數公司共同進行「議合」,2022年共與15家企業完成議合,成為台灣投信業唯一一家進行指數議合的公司。
元大投信的這項創新策略,不僅展現了其在ESG投資上的領先地位,也為台灣金融業的永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答:從資產配置角度出發,除了主流「存台股」,日股已然成為投資台灣、美國之外的新選擇之一,以因應國際政經環境變化、產業發展出現結構性轉變。
未來日本的轉機潛力值得期待,儘管目前資產運用特區還沒有太多細節,但日本正在鼓勵和降低海外投信業進入日本門檻。不久的將來也許海外資產管理業者可以在日本成立投信,把資產管理和業務團隊放日本,中後台業務仍由原本辦公室處理,或委外負責。
如今錢潮湧入日本股市,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成為投資日本的最大一檔,驚艷海內外市場,「我們看好日本、日本人也開始看好日本;我們看好台灣,也希望日本人也看好台灣」,期許台、日雙向奔赴的資金挪移效果。
問:ETF成全民運動,元大投信在普惠金融與教育推廣的貢獻?
答:我們在過去20年出版超過70本ETF相關書籍,近幾年更因為國際業務合作,出版三本英文書籍。出版書籍的目的,是希望投資人透過基金經理完整且專業的內容,能夠清楚瞭解不同ETF的投資概念,不要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
在線上課程以及數位行銷方式尚未普及之前,更設有基金理財教室,每年舉辦多元投資理財課程,目的也是希望透過與投資人互動,進一步對於投資的產品能夠更清楚,搭配自身的投資需求,運用適合投資元件,組成適合投資的資產配置。
元大投信是國內ETF發行先驅,掀起ETF熱潮,引領投信產業的發展趨勢,儘管近三年沒有再推出新ETF IPO,但仍保有強大的競爭優勢,今年以來光在ETF部位仍流入超過2,700億元,穩居市場第一大發行商地位。
且在投資人教育這塊依舊不遺餘力,過去三年以平衡主動與被動產品為主要定調,不斷轉型,強化發展主動基金的決心,致力於打造主動與被動的雙引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截至2023年9月底,元大投信共同基金管理規模為1.2兆元,為台灣第一大;市占率20%,也高居第一;總受益人數達到270.7萬人,同樣為全市場最多;基金檔數共92檔,累計今年以來每股純益達8.08元。
奉行八字箴言
奠定龍頭地位
元大投信秉持「穩健、誠信、服務、創新」的經營理念,擁有堅強的研究團隊及龐大的研究陣容,歷年來在產品、品牌、人才三大面向皆獲國內外多項專業機構評鑑大獎及專利肯定,並且四度打出龍頭牌,奠定其產業龍頭地位。
劉宗聖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元大投信創公募基金規模破兆元的關鍵?
答:掌握優質產品、用心服務、穩健績效是三大關鍵。第一,掌握住趨勢,元大集團全體上下一心,進而提出優質產品,涵蓋主被動、國內外、股與債等商品。
第二,不斷在前、中、後台整合,持續完善機制,並且全心全意地提供服務。第三,處在內外部風險情況加劇的現在,求績效的同時,更應該注重風險管理,重視投資者教育,以求提供穩健的績效。
問:龍頭系列檔檔成功的要素?
答:最早龍頭系列在20年前就占先機。元大台灣50(0050)儼然成為台股主、被動基金最具代表性商品,9月底規模2,862.24億元,是境內所有基金規模最大;主管機關在2017年開放ETF、個股定期定額,至今年9月底,0050定期定額戶數達21.35萬戶,稱霸市場。
元大投信也是重返台股主場優勢的帶領者。儘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台股也一度下殺至8,523點,不過,2020年成立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逆勢吸金248.2億元,一舉成為主動式台股基金的大哥大;截至9月底,合計規模為367.49億元,穩居市場第一。
產品觸角由國內延伸至國際。2022年發行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為台灣首檔以全球龍頭企業為主、不投資非投資等級債的跨國投資平衡型基金,符合基金長期投資對波動控管的要求。
2023年再下一城,放眼日本,推出了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提供台灣投資人一個參與日股的質變以及量變的機會,在今年7月首波募集期就瘋傳熱銷佳話,首次募集額滿新台幣200億元,創下境內日本股票型基金募集成立規模紀錄,並且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日股基金。隔月火速申請追加募集,截至9月底,合計規模368.81億元,已經成為元大投信主動式基金的第三支點。
日股掀四變革
投資價值浮現
問:為何現在是投資日本的好時機?
答:日本股市發生質變以及量變,產生四大變革:國際化、年輕化、永續化以及優質化。第一,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將設資產運用特區,鼓勵海外資產管理業一起加入,代表著接軌國際的意願。
資產運用特區將以全區的行政管理皆英語化為目標,並且將修法讓外資投信容易進入日本,包括允許把中後台業務外包,降低進入門檻。
日本投信業資產管理規模現在約300兆日圓,但日本家庭金融資產有2,000兆日圓,發展潛力仍大。這是岸田經濟,資產運用立國的其中一項具體措施。
第二,在年輕化部分,日本將NISA額度從600萬日圓提高到1,800萬日圓,免稅額度還直接升級為永久,推出一連串對資產管理業和資本市場有利政策。
此外,日本前兩大網路券商SBI與樂天從9月起,把日股相關交易的手續費降為零,其他規模較小的網路券商,暫時不會跟著打日股交易零手續費率戰,將先以優化網路下單介面來做出差異,對喜歡交易的網路世代股民,和整體日本股市,則是一項利多。
第三,永續化,全球最大年金機構日本GPIF,肩負主導日本ESG投資任務,從2018年不到5兆日圓增加到今年的12兆5,000億日圓。也因為投資金額龐大且持續增加,GPIF開始針對ESG投資績效做定量分析。
第四,優質化也就是龍頭化,日本企業具有尖端以及關鍵地位的特質,且因日本上市企業正賣出所謂政策性交叉持股,賣出持股的現金用來改善資本投資效率。
台灣政府與主管機關自2022年起,在相關永續發展政策急起直追,不只迎頭趕上甚至超越其他亞洲國家,從國發會提出的2050淨零路徑,到金管會陸續更新與提出的綠色金融、公司治理、以及證券期貨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等,金融業在永續發展趨勢上扮演的角色更是至關重要。
元大投信身為台灣最大共同基金的資產管理公司,呼應政府政策,在2022年首創攜手指數公司進行指數公司與企業三方議合,就是希望與指數成分股中的被投資公司共同推動永續發展。
過去投信單純只是在投資公司,投資ESG不等於用ESG去投資,過去資產管理業者多半是以產品面為出發,設計出永續相關的產品,像是綠色債券基金、公司治理基金等提供給投資人,如果公司不夠ESG就不進行投資。
但現在的做法轉變為資產管理公司本身重新檢視投資的四大流程:分析、執行、決定、檢討,如何在這過程中變得更ESG是投信業者更需要關注的,元大投信早已在投資流程與風管控管上導入ESG,去年更開始協助被投資公司再優化ESG,攜手指數公司一起與被投資公司進行「議合(Engagement)」,2022年總共與15家企業完成議合,是目前台灣投信業首創且是唯一一家進行指數議合。
台股ETF除息接力戰正式開打!隨著國泰永續高股息、兆豐藍籌30搶先熱身,昨日台股市場共公告14檔ETF的配息金額,重量級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富邦特選高股息30、中信關鍵半導體等均名列其內,計算下來,11月將有16檔台股ETF進行除息。這場ETF除息接力賽從11月16日開始,持續到21日,當中16日有13檔ETF配息,而21日則有三檔。配息頻率則涵蓋了月配、季配、半年配、年配,單期殖利率落在0.64%至4.46%之間。其中,中信小資高價30的季配息最低,永豐智能車供應鏈的年配息則是最高的。
在年配組的ETF當中,永豐智能車供應鏈、元大中型100、元大富櫃50、元大電子、元大MSCI金融等五檔ETF都創下了成立以來的最高配息紀錄。永豐智能車供應鏈此次每受益權單位配出0.628元,元大電子則配出1.9元,元大中型100配出2.5元,元大富櫃50配出0.65元。而半年配息方面,富邦投信的三檔ETF:富邦公司治理、富邦台灣半導體以及富邦台50,其配出金額均優於去年同期。
季配息部分,元大臺灣ESG永續今年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11月配出0.7元,略高於上一季;復華富時高息低波也由年配改季配,11月配出1.1元。中信關鍵半導體配出0.27元、富邦特選高股息30配出0.224元,兩者都優於去年同期。不過,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則是持續第五個月配出0.11元,穩定收穫。
元大投信提醒投資者,要注意半年配息、季配息、月配息等一年多次配息的產品,各次配息金額可能會不一致,不宜單憑單次配息來預測該ETF未來的配息率。
11月ETF除息接力賽跑,從11月16日起至21日,其中,16日計有13檔、21日則有三檔;配息頻率涵蓋月配、季配、半年配、年配,以昨日收盤價換算單期殖利率來看,落在0.64%至4.46%之間。
其中,以季配的中信小資高價30最低、年配的永豐智能車供應鏈最高。
以昨日公告的年配組來看,共有五檔,包含永豐智能車供應鏈、元大中型100、元大富櫃50、元大電子、元大MSCI金融。
其中,永豐智能車供應鏈此次每受益權單位配出0.628元、元大電子配1.9元、元大中型100配2.5元、元大富櫃50配0.65元均創成立以來最高。
半年配則為富邦投信三檔:富邦公司治理、富邦台灣半導體以及富邦台50,其中,富邦公司治理配出1.062元,優於去年同期。
季配息部分共有五檔:元大臺灣ESG永續、中信關鍵半導體、富邦特選高股息30、復華富時高息低波以及中信小資高價30。其中,元大臺灣ESG永續今年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8月配出0.68元,11月配出0.7元略高於上一季;復華富時高息低波同樣是今年由年配改季配,8月配出1.22元,11月配出1.1元。
此外,中信關鍵半導體配出0.27元、富邦特選高股息30配0.224元,雙雙優於去年同期。至於月月配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則是連續第五個月配出0.11元。
元大投信提醒,「半年配息、季配息、月配息等一年多次配息的產品,可能有各次配息金額不一致」的情形,不宜以單次配息推估該ETF未來會維持一樣的配息率。
境外日本股票基金在台灣市場的熱度持續攀升,9月底已經連續六個月淨申購金額為正數,顯示出它遙遙領先於其他同類型基金。據投信法人分析,11月的回購熱潮將彌補之前的停滯,預計日股將再創新高,對於布局日股基金來說是一個好時機。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境外股票型基金在9月份出現了190.17億元的減少,但在一國家股票基金中,前十強的基金中,美股有六檔,日股有三檔,印股有一檔。其中,日本股市因為今年的政策改革和外資的持續青睞,股價直衝新高,讓投信業者普遍看好。
瀚亞投信表示,雖然近期日股大盤走勢震盪激烈,基金績效也受到影響,但外資在短期獲利了結後,又開始伺機加碼日股,這意味著外資對於日股的長期續漲力道仍抱有信心,並對基本面和企業結構的重整,以及資金效率的提升持有長期信心。
每年11月是股票回購最繁忙的時點,日股在年底前提供支撐。目前市場正靜待上半年企業獲利的公布,企業界將根據狀況決定是否加碼股票回購。預計回購熱潮將彌補之前的停滯,日股有望再創新高。
保德信大中華股票投資市場的投資長郭明玉認為,今年來日股的漲勢非常猛烈,日經225指數的漲幅超過了2成。日本央行在9月的利率會議上決議維持當前的貨幣寬鬆措施,日圓的持續貶值對國內企業產生了幫助。同時,日本名目經濟成長率的上升,若能持續超越實質經濟成長率,日本將正式脫離通貨緊縮的困境。
由於日本名目成長率的上升將帶動薪資和企業獲利的提高,進一步帶動稅收增加和資產價值走高,日股將有重新評價的機會。目前多家外資都預期日本經濟將加速成長,這對於國際資金持續回補日股有利。
元大投信強調,日本8月物價温和上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將推出新經濟計畫,積極朝經濟成長良性循環目標前進。這一預期在市場上得到了反應,受惠於經濟正向循環啟動的日本三大金融集團,第三季以來平均股價漲幅近兩成,帶動銀行和保險股成為近期東證表現最佳類股之一,成為繼日本製造業股後,另一道挹注日股成長的力道。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境外股票型基金9月失血190.17億元,從 一國家股票基金淨申購金額觀察,前十強美股占六檔、日股三檔、印 股一檔。其中,日本因今年政策改革、外資持續青睞等利多加持,日 股走勢直衝新高,投信業者紛紛喊多。
瀚亞投信指出,近期日股大盤走勢震盪激烈,基金績效也受影響, 但觀察外資短期獲利了結後,近期又開始伺機加碼日股,意味外資長 期仍看好日股續漲力道,也透露對基本面與企業結構重整,提升資金 效率的長期信心。
每年11月為股票回購最繁忙時點,日股年底前提供支撐,目前靜待 上半年企業獲利公布,企業界時會再視狀況決定是否加碼股票回購, 預估回購熱度將彌補前些時間的停滯,日股有望攀高。
保德信大中華股票投資市場投資長郭明玉認為,今年來日股漲勢凌 厲,日經225指數漲幅超過2成,日本央行9月利率會議決議堅持當前 貨幣寬鬆措施,日圓持續貶值持續助攻國內企業。且日本名目經濟成 長率上升,若名目經濟成長率能持續性地超越實質經濟成長率,日本 將正式脫離通貨緊縮窘境。
由於日本名目成長率成長隱含薪資及企業獲利將升高,進一步帶動 稅收增加,及資產價值走高,日股將有重新評價的機會,目前多家外 資均預期日本經濟將加速成長,有利於國際資金持續回補日股。
元大投信強調,日本8月物價溫和上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將 推出新經濟計畫,積極朝經濟成長良性循環目標前進,持續反映此預 期,受惠於經濟正向循環啟動的日本三大金融集團,第三季以來平均 股價漲幅近兩成,帶動銀行與保險股成為近期東證表現最佳類股之一 ,成為繼日本製造業股後,另一道挹注日股成長的力道。
台灣金融市場近來受到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OMC)會議結束後的影響,美債殖利率上漲,長天期債券承受價格壓力,短天期美債則成為避險新選擇。元大投信指出,由於美國經濟軟著陸預期增加,聯準會可能維持較長的高利率時期,因此短天期美債的投資價值逐漸凸顯。
新光美債1-3 ETF經理人簡伯容分析,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美國公債殖利率不會立刻下降,中長天期美債的資本利得短期內不易實現。他建議投資者可以採用長短天期的美債ETF進行靈活配置,並在明年美國降息前,配置較高比例的短天期美債ETF,以享受較高的票息率。
台新新興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瑋芝則認為,目前正是布局新興市場短天期高收債的良機。她強調,應該專注於短天期、基本面佳、融資需求低、管制風險低且安全標的。
元大投信強調,預測美債殖利率將維持相對高檔的區間,不會承擔長債利率風險。他們建議投資者關注美國短期公債的高殖利率與低利率敏感性,並利用短天期債券較低的價格波動特性,來減少投資組合的波動度。
【台股高股息ETF表現亮眼,元大投信規模雙雙衝破2,000億】 哇塞,這陣子台股高股息ETF真的是大放異彩,尤其是凱基優選高股息30和元大高股息,已經漲逾41%,真的讓人刮目相看!元大高股息和國泰永續高股息的規模也衝破2,000億元大關,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也超過800億元啦! 法人們也說,現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宜盲目追高或猜底,最好是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布局那些兼具高股息、高品質、低波動的ETF,這樣既能安全度過第四季的市場動盪,還能提前把握明年復甦的機會。 凱基優選高股息30ETF的經理人顏良宇也表示,上半年在AI帶動下,科技股行情超火,相關概念股都大漲,台股因為供應鏈外溢效應,成為資金匯聚的焦點。第三季的投資報酬亮眼,就是因為成份股定審機制運作得當,能挑選出獲利成長和配息能力兼具的成份股,還能排除潛在下跌風險的弱勢股,一年兩次的定審調整成份股,讓整體組成保持競爭力。 元大投信也指出,他們的元大高股息今年規模成長了517億元,元大台灣高息低波成長了261億元。從台股季節性表現來看,第四季是進場布局的好時機,近十年來台股第四季上漲機率高達9成,平均漲幅還有4.4%,再加上央行預期明年全球商品貿易將復甦,產業庫存恢復正常,台灣GDP年增率也預期會優於今年,整體呈現景氣復甦的趨勢,所以短線拉回反而是一個買進的好機會。 國泰投信也強調,美國對大陸的晶片禁令將啟動,對台廠供應鏈有影響,不過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的營收表現還是挺亮眼的,廣達在輝達H100 GPU的幫助下,創今年單月次高記錄;英業達、緯創對第四季出貨表現樂觀,明年訂單能見度也相當不錯。 雖然短期籌碼有點亂,但AI這個長線趨勢還是存在的,所以建議我們透過有風險分散效果的ETF來布局,降低單一科技個股的高波動風險。
新光美債1-3 ETF經理人簡伯容表示,未來維持高利率時間將較長 且較久,美國公債殖利率不會立刻下降,期待中長天期美債的資本利 得短期不易實現。短天期公債殖利率與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呈現倒掛情 況下,反而成為資金停泊的避風港。
下半年來美元走強,帶動短天期美債ETF績效跟著上揚,且到期殖 利率均突破5%以上,高殖利率、低利率敏感性兩大優勢,及市場預 估未來美元仍維持強勁態勢,關注度持續加溫。建議採長、短天期的 不同美債ETF作靈活配置,將短天期美債ETF與全球投資等級電信債E TF進行不同比例搭配,選擇在明年美降息前,先配置較高比例短天期 美債ETF,可享受票息率3.2%以上的收益空間,以及較低的投資組合 波動度。
台新新興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瑋芝指出,統計升息末 端至停止升息,新興短債不論三個月、六個月或一年皆呈現正報酬, 目前正是布局良機。在美債殖利率仍偏高下,市場偏好高息收、存續 期間較短產品,新興市場短天期高收債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張瑋芝建議,專注短天期、基本面佳、融資需求低、管制風險低且 安全標的。
元大投信強調,預測美債殖利率將維持相對高檔的區間,且無意承 擔長債利率風險,可適時關注美國短期公債的高殖利率與受利率波動 影響性低特色,短天期債券由於距到期天數短,價格波動較中、長天 期債券為低,本身又具有美元資產性質,適合手上有閒置資金的投資 人停泊。
法人認為,台股此時不宜追高及猜底,現階段宜採定期定額的方式 布局兼顧高股息、高品質、低波動等因子的高股息ETF,運用股息、 價差兼顧的高股息ETF度過第四季的市場動盪,同時又可提前卡位明 年的復甦契機。
凱基優選高股息30ETF基金經理人顏良宇表示,上半年在生成式AI 領軍下,催動科技股行情表現亮眼,相關概念股都出現明顯漲勢,台 股更因供應鏈外溢效應,成為資金匯聚的焦點,分析第三季投資報酬 突出,可歸功於成份股定審機制奏效,遴選出獲利成長與配息能力兼 顧的成份股,及下行風險指標剔除潛藏下跌風險的弱勢股,搭配一年 兩次的定審調整成份股,使得成份股組成持續保持競爭力。
元大投信指出,元大高股息今年來規模成長517億元,元大台灣高 息低波今年規模成長261億元,從台股的季節性表現觀察,第四季是 進場布局台股的較佳時機,統計近十年台股第四季上漲機率高達9成 ,平均漲幅達4.4%,加上央行預期明年全球商品貿易復甦,產業庫 存恢復正常水準,台灣GDP年增率為3.08%優於今年,呈現景氣復甦 ,短線拉回是相對適合買進機會。
國泰投信強調,美國對大陸新一波的晶片禁令即將啟動,輝達股價 17日盤中一度下殺7%,後收斂至4.68%,這將牽動台廠供應鏈業務 發展,但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9月營收表現亮眼,廣達在輝達H100 G PU助攻下,創今年單月次高記錄;英業達、緯創樂觀看待第四季出貨 表現,明年訂單能見度亦佳。
雖短期籌碼凌亂,但AI為長線趨勢,建議可透過具風險分散效果的 相關ETF布局,降低單壓科技個股的高波動風險。
台灣投資者對境外基金熱情未減,元大投信亮點滿滿!
近期,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數據,9月份台灣投資者對境外基金的熱情依然高漲,整體境外基金淨申購金額達新台幣34.78億元。在這些申購中,平衡型基金最受投資者青睞,顯示了投資者對市場的理性選擇。不過,股票型基金則在9月份遭遇了單月淨申購金額大減190.18億元的情況,連七月來的失血狀況持續,這也反映了市場熱度的不穩定性。
在單一國家基金申購方面,美國股票基金的贖回金額最大,而今年來一直受歡迎的日本股票基金則維持著高度成長,9月份的淨申購金額達新台幣42億元。
就個別基金而言,安聯收益成長、摩根美國智選、聯博美國收益、PIMCO全球投資級別債券以及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等五檔基金在9月份的淨申購金額排名前十強,其中固定收益型基金佔據了五席。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境外股票基金在9月份失血近新台幣200億元,但仍有幾檔商品受到國人青睞,包括摩根美國智選、施羅德環球計量核心、瀚亞日本動力股票、富達全球入息及法巴日本小型股票等五檔基金,這些基金在當月淨申購排名中名列前茅。
瀚亞投資的研究團隊指出,外資在短期獲利了結後,近期又開始伺機加碼日本股票,這反映了外資對日股長期續漲力道的信心。此外,每年11月是股票回購的繁忙時點,對日本股市在年底前提供支撐。隨著今年上半年企業獲利的公布,企業界將視狀況決定是否加碼股票回購,預估將彌補前些時間的停滯,日股有望再攀新高。
元大投信則表示,今年來弱勢日圓大幅推升了日本製造業的獲利。日本企業普遍預估美元兌日圓匯率將落在1美元兌125至130日圓區間,近期已逼近1美元兌150日圓,製造業海外匯兌的收益預期更加豐厚。過去十年日股獲利倍數成長,但評價成長不及美股。目前日股的預估本益比僅14倍,低於美股的20倍,未來市場反彈時,有望展現更佳動能。
若就9月份個別基金淨申購金額前十強排行,5檔固定收益型、2檔 平衡型、2檔股票型及1檔貨幣市場型基金,前五強分別為安聯收益成 長、摩根美國智選、聯博美國收益、PIMCO全球投資級別債券以及摩 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
雖然境外股票基金9月失血近新台幣200億元,但仍有受國人青睞的 商品,像是:摩根美國智選、施羅德環球計量核心、瀚亞日本動力股 票、富達全球入息及法巴日本小型股票等五檔基金,為當月淨申購前 五強的股票型基金。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外資短期獲利了結日 本股票後,近期又開始伺機加碼日本股票,意味著外資長期仍看好日 股的續漲力道,也透露出對其基本面與企業結構重整提升資金效率的 長期信心。另外,繼5月後,每年11月為股票回購最繁忙的時點,對 日本股市在年底前提供支撐;當前靜待今年上半年企業獲利公布,企 業界時會再視狀況決定是否加碼股票回購,預估回購熱度將彌補前些 時間的停滯,日股有望再攀新高。
元大投信表示,今年以來,弱勢日圓已大幅推升日本製造業獲利。 今年日本企業普遍預估美元兌日圓匯率將落在1美元兌125至130日圓 區間,而近期以來到1美元兌150日圓大關附近,製造業海外匯兌的收 益預期更加豐厚,未來財報數字提升的幅度預期更大。過去十年日股 獲利倍數成長,但評價成長不及美股。目前日股的預估本益比僅14倍 ,依舊低於美股的20倍;未來市場反彈時,有望展現更佳動能。
台灣投資市場近來非常活絡,尤其是ETF交易熱度攀升,其中「高股息」ETF產品更是受到廣大投資人的青睞。這類ETF產品以低發行價和多次配息為特色,引起市場廣泛討論,其成交量與成交金額不斷創新高。 元大投信觀察到,許多年輕小資族開始將ETF作為投資的首選,除了高股息之外,他們還可以考慮市值型、主題型ETF,這些ETF具有潛在的成長空間。元大投信建議,由於年輕小資族有較長的投資時間和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適合選擇這些具有成長潛力的ETF進行長期投資,並利用配息再投資或選擇不配息級別,以參與長期複利效果。 作為台灣第一檔ETF元大台灣50(0050)的發行商,元大投信強調,年輕小資族可以考慮投資市值型、主題型ETF,例如全國首檔ESG ETF元大台灣ESG永續(00850),以及反映科技主流趨勢的元大全球AI(00762)和元大全球5G(00876)等。 以元大台灣50為例,截至2023年9月底,該ETF成立以來的含息報酬率達到542.4%,年化報酬率約為9.7%。從數學角度來看,以此年化報酬率估算,約7.4年就能為投入本金翻倍,複利效果十分驚人。 對於年輕小資族來說,進入ETF市場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定期定額、盤中零股交易等。例如,與元大台灣50成分股高度相似,但目前股價只有約四分之一的00850,是市場唯一「季配+永續+市值型」的台股ETF,吸引了不少小資族。 為了讓更多尚未加入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也能參與ETF投資,元大投信推出了元大台灣卓越50 ETF連結基金,讓投資者在銀行、基金銷售平台也能購買連結基金投資0050,並提供不配息級別供選擇。 為了深耕年輕族群,元大投信與電子支付業者愛金卡攜手,成為首家推出「電子支付買基金」服務的投信業者。icash Pay使用者可以線上完成元大投信開戶及支付綁定,申購包括0050連結基金在內的24檔元大投信基金,讓小資理財更加輕鬆便利。
元大投信指出,年輕小資族存ETF第一哩路,除了高股息之外,更 可以把握市值型、主題型ETF的成長潛力,並透過配息再投入或選擇 不配息級別,積極參與長期複利效果。
元大投信為首檔ETF元大台灣50(0050)發行商,建議年輕小資族 因為有較長的時間與較高風險承受度,適合選擇市值型、主題型等具 成長潛力的ETF長期投資,且可將配息再投入以參與複利效果,包括 0050、全國首檔ESG ETF元大台灣ESG永續(00850),或績效反映科 技主流趨勢的元大全球AI(00762)、元大全球5G(00876),都是可 以考慮標的。
以0050為例,截至2023年9月底,成立以來含息報酬率542.4%,換 算年化報酬率約為9.7%,若單純從數學角度以此年化報酬率估算, 約7.4年就能為投入本金翻倍,複利效果威力顯著。
年輕小資族在意的入手價格,目前透過定期定額、盤中零股交易, 都是可考慮的方式。或直接選擇相似產品,例如與0050成分股高度相 似,且目前股價只有約0050四分之一的00850,是市場唯一「季配+ 永續+市值型」的台股ETF,以14項ESG評鑑篩選成分股後,透過市值 加權方式決定權重,目前有44檔台灣50成分股入列該指數,同時有單 一個股權重上限30%限制,降低單一個股影響性,吸引不少小資族。
國人普遍擁有多個銀行帳戶,元大投信為讓尚未加入證券市場的族 群也能參與ETF投資,推出元大台灣卓越50 ETF連結基金,投資人在 銀行、基金銷售平台也能購買連結基金投資0050,且有不配息級別可 供選擇。
為深耕年輕族群開啟投資理財,元大投信攜手電子支付業者愛金卡 ,成為首家推出「電子支付買基金」服務的投信業者,icash Pay使 用者在線上就可以完成元大投信開戶及支付綁定,申購包括0050連結 基金在內的24檔元大投信基金,小資理財更輕鬆便利。
市場愈來愈重視高股息ETF配息來源,先前曾有高息ETF用收益平準金配息,占配息來源五成以上,引發詬病,金管會已下令,11月1日起,ETF股息必須揭露收益分配組成,共計股利、利息、資本利得、收益平準金、其他(資本公積等)等五項,讓投資人更充分資訊決定ETF投資標的。
為避免市場對配息組成過度猜測,產生誤導資訊,6月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公布收益平準金占比為14%、8月國泰永續高股息也公布收益平準金占比為0,9月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公布收益平準金占比為13.9%、10月元大高股息公告第二階段配息金額的同日就完整揭露收益分配的配息組成項目暨占比。
根據元大投信公告,元大高股息在9月30日評價今年第二次收益分配配息組成項目暨其占比,包含國內財產交易所得(76)、1998年以後股利或盈餘所得(54C)、收益平準金以及資本公積,一共四項。
在每受益權單位配出的1.2元中,國內財產交易所得(76)為0.144元,占比12%;1998年以後股利或盈餘所得(54C)為0.684元,占比57%;收益平準金為0.348元,占比29%;資本公積0.024元,占比2%。
元大高股息實際每受益權單位配息金額為1.2元,將於10月19日除息,想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最晚在10月18日前買進並持有。也就是說,持有一張元大高股息的投資人,將可以在11月14日領到1,200元的息收。
台灣金融龍頭元大金控集團在持續推動永續發展的過程中,近日榮獲2023財訊金融獎殊榮,集團旗下多項業務同獲肯定。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導向,元大金控積極實踐ESG理念,不僅獲頒「永續金融獎」優質獎,旗下元大證券也蟬聯「最佳券商客戶推薦獎」優質獎,而元大投信則是連續五年獲得「最佳基金公司獎」金質獎。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元大金控主動參與相關倡議與活動,與供應商及客戶攜手實現低碳轉型。集團在營運和投融資部門均訂定減排策略,並宣示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元大金控已連續五年在碳揭露專案(CDP)評比中獲得「領導等級」認證,並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目標審查,今年更完成簽署淨零排放承諾。
元大證券以「以誠為本、以心待客」為服務宗旨,提供投資人創新且高品質的金融商品,並以專業及溫暖的服務贏得消費者信賴。在數位創新方面,不斷完善「投資先生」電子交易平台,讓客戶能夠一站式完成各項交易。在財富管理業務上,元大證券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深獲業界及投資人好評。
作為台灣公募基金龍頭的元大投信,在ESG、經營績效、風險管理、投研團隊、商品創新、客戶服務等多個面向都有出色表現。旗下多檔基金產品,如「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和「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規模合計已接近千億,為資金導向優質、龍頭標的發展做出貢獻。
面對氣候變遷風險,元大金控主動參與氣候相關倡議與活動,攜手 供應商與客戶落實低碳轉型,從自身營運到金融業最關鍵的投融資部 位,皆訂定減排策略及路徑,宣示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已連續5 年位居碳揭露專案(CDP)「領導等級」,獲得供應鏈議合評比A級肯 定;繼去年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目標審查後,今 年完成簽署淨零排放承諾。
元大證券秉持「以誠為本、以心待客」理念,提供投資人創新與高 品質的金融商品,以專業且有溫度的服務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在數位 創新上,持續精進「投資先生」電子交易平台功能,無論是台股、美 股、基金商品到海外債券,客戶都能在「投資先生」電子交易平台「 一站式」完成;在財富管理業務上,更是以客戶為出發點,深獲業界 及投資人肯定,是消費者值得信賴且推薦的券商品牌。
元大投信身為台灣公募基金龍頭、亞洲資產管理業的領頭羊,在E SG、經營績效、風險管理、投研團隊、商品創新、客戶服務等面向表 現出色,多檔基金產品深具指標意義,像是「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 頭基金」開創台股主動基金存股領息時代、「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 基金」引導市場以股債平衡方式布局全球、「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 」積極參與日本經濟翻揚契機,三檔基金規模合計已接近千億,持續 帶動資金朝優質、龍頭標的前進。